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溫水袋燙傷事故談低體溫與病人安全
2010/07/26 09:41:27瀏覽2332|回應0|推薦2

幾個月前,格主曾在台灣病安通報系統(TPR)的提醒通告(Alert)案例中,得知溫水袋的不當使用,容易燙傷病人必需小心,但剛好幾天前,在日本的全國性病安通報系統中,又發現在25個月期間,他們也有相似的6個案例!

因目前術後的低體溫病人當中,在國內(及日本),以溫水袋作為回溫手段的情形並不罕見,也非絕對禁忌,故特提出說明,希望今後的使用者,懂得一些理論而有所警惕。

病人燙傷(Patient burn),原則上不論其原因為何,常令人有"醫源性"事故的疑點,所以它是屬於有外部原因(External cause),且在院內惹起(Hospital-acquired)的一種Never Event,或Serious Reportable Event(在美日兩國是強制通報)!

而被視為醫療疏失的情形很多,既不能隱匿又非得慎重處理的病安事件,在此僅針對溫水袋回溫法,及低體溫手術病人做簡單探討。

美國每年估算有2700萬人接受手術治療,其中有近半(1400萬)的案例,在術後來到恢復室時,會有低體溫現象。

所謂「低體溫」,所指的是核心(深部)體溫如自鼓膜、食道、膀胱或直腸測得的溫度,在攝氏36度或華氏95度以下!

而造成低體溫的種種原因包括:
*麻醉本身(Redistribution hypothermia)
*手術室的室溫太低
*低溫輸液及輸血
*基礎代謝率下降

病人身體含手術部位暴露面積大,且時間長加上關閉手術傷口時,大量灌洗體腔的生理食鹽水溫偏低,結果病人可能因為低體溫而出現各種併發症,諸如:
肌肉鬆弛劑的作用延長。

病人延遲醒來,且在術中較易出現虛血性的心電圖變化或心律不整,凝血(血小板)功能變差,導致失血量增加,重返開刀房止血(Re-operation),且術後傷口感染(率)=SSI也會有增加的趨勢。

這一連串的潛在風險,更會延長住院天數(LOS),甚至死亡率也增加,問題一籮框!

所以,維持病人體溫在正常範圍,即36至38度C之間,是重要的術中術後管理目標,但有的手術團隊卻怠忽職責(?),讓病人體溫下降至不能被接受的地步,如上述TPR的Alert案例只有30.5度,但還是要謝謝他們願意分享這樣的不可思議的案例供大家學習,且在ICU有整整2個小時體溫變化一疇莫展.....,總覺得台灣的醫學中心不應該是這種水準吧!但也相信大同小異的醫院多的是!

回溫(Rewarming)的方式,可採被動(Passive)或主動(Active)回溫。

在手術室/恢復室及ICU,常用的回溫及保溫的方法是:
*調高室溫
*加蓋被單或電毯
*溫風式加溫毯
*照射烤燈
*輸液輸血加溫
*使用人工鼻。....等等

任選什麼組合都可,反正積極回溫是有迫切需要的話,不管術中或術後總不能讓病人體溫降到30.5度!(這個程度的Unintended hypothermia是醫療品質低落的表現)

曰本學者發現,使用熱水袋的問題=所謂「低溫燙傷」,可能發生在同一部位的皮膚,與表面溫度50度的熱水袋,只要連續接觸2-3分鐘,46度的熱水袋接觸30-60分鐘,44度的熱水袋3-4小時。

且剛發現時,雖只見汎紅的皮膚表面,但從好幾例的經驗得知深層已經燙傷,最後還有需要植皮的病人,而容易發生低溫燙傷的病人狀況包括:
1.有意識障礙或罹患麻痺及運動機能障礙
2.糖尿病
3.老人及幼兒
4.鎮靜劑使用中( Moderate Sedation).

依照美國健保(CMS),及SCIP2009年10月生效的Guideline規定,病人在麻醉結束30分鐘前,及結束後15分鐘以內,所記錄的體溫必需在正常範圍內(Normothermia),才能算是好的醫療品質,也有人解讀為離開手術室15分鐘內。

換言之,照護者被要求做到的,就是在此時間點要幫病人維持正常體溫,因此上述TPR分享出來的案例,在手術麻醉結束時,不但已經出現相當異常的狀況,回到ICU後又實際花了約5個小時,才回復到正常體溫,這顯然是大幅偏離美國的標準,確實值得充分檢討,台灣的醫療品質加油!!

並且整個案件也非常適合用RCA的手法找出原因與對策,以防再犯,是個人的見解!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safetyrm&aid=425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