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Rapid Response Team(快速反應小組)與病人安全
2010/02/26 14:40:18瀏覽7048|回應1|推薦2

Rapid Response Team(快速反應小組/隊伍、緊急應變小組、以下稱為RRT),英文也有人稱為MedicalEmergency Team或MET,是病安領域近年很紅的話題!

先是IHI的100K Lives Campaign中首推的六大策略之一,在2008年底結案時因目標已達成,而廣獲各界肯定,爾後在續推的5Million Lives Campaign中,它也有被逐漸擴大採用的趨勢,在SCCM(加護醫學)及AHA(心臟)學術團體的合作下,據說美國有多達3000家醫院已經建立此制度,連日本目前執行收案中的全國性八大共同目標也算是跟進了這波潮流。

RRT的主要目的是要降低院內死亡率,統計數據顯示,住院病人的無預期死亡率大約是0.4-0.7%,而這些病例的60-70%在心跳停止前6-8小時內,常會伴隨前兆症狀或徵象,因此如能抓住時機,在病人狀況開始不對勁、走下坡或惡化的早期,適時給予診斷與治療應該是很美好的Idea。

因此,一般認為動作快一點趕到現場搶救(提供ACLS),成績應該會不錯才對!但很可惜,也很意外的,是Chan等學者,最近在有名的雜誌Arch Intern Med中發表的一篇整合性分析(Meta-analysis),再次提起就很多醫院整體的死亡率而言,RRT/MET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換言之,沒那麼"神"!也似乎沒有太大Merit(好處),稍早期Chan在2008年的JAMA期刊上也曾否定過RRT的成果並沒那麼地OK,再加上澳洲的學術報告MERIT trial也說,在ICU外面發生的心跳停止其救活率並不高,這些令人失望的結果,恐怕會讓一些斤斤計較的醫院開始懷疑成立RRT的經濟效益。

以往多數人一直以為RRT是有科學論證支持的病安Best Practice,但上述分析結果難免會讓興致勃勃的人"火熄了一半"!

唯有兒科領域的死亡率較低,其原因被認為是心跳停止,多半來自呼吸問題且少有基礎疾病纏身,總是沒有很亮麗的成績可以說服大家。

其實RRT並沒有很多well-controlled的研究,為何成效不彰也不易解讀,但立意確實很好!

反過來說,如何發揮功能,檢討軟硬體該如何加強或System如何Re-design才是當務之急,而非打退堂鼓。

RRT應該是全世界的Mega-trend,有誰不願珍惜生命呢?Yarbrough(2009)認為RRT要靠科技(Technology)。

據瞭解,很多RRT的核心人物並不一定是醫師,通常是由ICU輪值Dr.,ICU/CCU護士及呼吸治療師2-3人組成,有的醫院根本就讓或請家屬直接撥專線找人(RRT),等於是家屬一旦覺得不對勁就可要求RRT到床邊緊急會診,察看並評估該不該進一步處理或搶救,所以病人也不一定是"病危"小題大作的也常見。

它與999/119或CodeBlue的啟動機制及成員不同,不是常打Epinephrine,但有的人卻把它混為一談,以為是主要做狹義的CPR,SCCM的網站上www.learnicu.org 很清楚地說明建立快速反應小組的必要性與意義。

學者認為要達成目標,減少急救失敗(Failure to rescue)必需將Science 及Art巧妙地搭配在一起,有的醫院本位主義太嚴重,有的醫院則是在硬體方面有些不足。

如有較高檔的監視系統,才能在第一時刻察覺病情惡化,有的醫院安裝可以自動呼叫RRT的儀器,運用Hi-Tec爭取時效,並教導家屬可求助(call for help)的時機。

另有病安學者認為RRT要能充分發揮功能,必需顧慮到教育訓練的層面,尤其是Non-technical skills,而國內最近流行的Team training如TeamSTEPPS就是為了團隊合作的默契,互相尊重,有效溝通,打敗本位主義而演練。

在自己醫院做的演練(Drill)效果最佳(Workplace-based simulation),這些Non-technical skills的不足,就是所謂"內隱知織"=Tacit knowledge的不足,也是經驗不夠或年紀輕的醫護人員普遍有的現象,Tacit knowledge還包括個人經驗、價值觀、責任感及行動規範。

結論是,RRT的成立是否符合經濟效益,有待專家繼續精算,但它的存在無疑是病安文化的存在,也就是以病人及家屬為中心的作為,一定可以提高病患滿意度。

至於RRT成效的提升必需從多方面著手,Technical skills方面(ACLS的落實執行與判斷正確)及Non-technical skills training,即運用CRM(Crew Resources Management)的Team training模式,希望各大醫院能積極培訓人材並規範一套RRT的作業標準以救回更多寶貴的生命!

*延伸閱讀:病人安全領域的知識管理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safetyrm&aid=3803943

 回應文章

carey
Hi
2011/03/21 01:32
不好意思,可以詢問一下此篇文章的數據,是從哪一篇文獻摘選出來的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