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實習醫師能為病人安全幫什麼忙?
2009/12/31 10:19:33瀏覽2100|回應0|推薦1

最近有學生問到,實習醫師在院內醫療作業上的角色為何?比方說,有些醫學中心,老是愛派實習醫師(Interns)去運送或轉送病人?相信很多同仁都看過這些實習醫師(Intern)同學他們無奈的苦瓜臉!

是很想瞭解他們被當作廉價勞工,而頻頻出現臭臉的心境,也很少有人聽過有Intern對此工作很ENJOY或樂在其中。

這是因為工作量大而太疲累?或是從中學不到東西而枯燥無味?或做牛作馬連護士都不如的心裡不爽?


不管原因為何,從病安的立場而言,實有溝通的必要!否則惹來多方都不高興,何苦呢?受害者將是病人。

實習醫師常被指派去參與嚴重度B級(Level II)以上案例的轉送工作,有些醫院的規定還會另派住院醫師,護士或專科護理師組成2-3人的Team,來擔任這個院內轉送病人的工作。

由於病情嚴重的病人(B級以上=Critically ill patients)在運送過程中,如急診至ICU或從ICU至CT室,甚至跨不同棟的大樓都是常常出狀況的一段路,很多參考文獻都强調這是很具挑戰性的病人安全目標!

尤其是面臨休克狀態,有大量出血,且已插管,身上有多種管路的病危病人,萬萬不可低估轉送中的風險,因此在美國通常為了預防醫糾,還要事先充分告知並要求簽署同意書。

如此的重責大任下,Intern大概被列為是"D"咖而只能在旁見習吧,但為何國內的Intern卻常被徵召去充當主力隊員;Intern既然是無照人員,其實根本沒有理由派高風險的工作給不能勝任的他們自己去摸索,這不僅是强人所難,連對病人也都是不公平的!


美國的研究報告指出,年輕醫師缺乏團隊合作(Teamwork)的默契,是醫療疏失的主因,而其背後原因就是沒人教他們怎麼做好溝通,也就是督導不周(Lack of supervision)。

誰能相信幾乎沒上過病安課程的Intern們,在交接(Hand-off)過程不會出"ㄘㄝ",且中途出現狀況時的緊急應變能力是足夠的? 負責教學訓練的長官應該好好自我檢討,確定這樣的交辦工作及判斷沒有錯嗎?

參與重症病人的轉送工作,一定要先訂定"SOP",相信醫學中心都有,但格主找遍國外的Guideline或轉送作業標準,始終看不到Intern可以扮演任何角色!

格主認為,這才是以病人為中心的作為!

硬把Intern當作一個稱職(competent)的人力,是錯誤且不負責的行為!或許大家都應該很歡迎他(們)在旁當用功的跟屁蟲,並適時助一臂之力,但現今的醫療院所,將這些在法律上沒有正當理由可以行始醫療行為的"同學們"當作很好用的勞工且似乎過度授權,甚至讓他們去帶領(?)護士搬運病人。您真地可以安心嗎?

這樣的制度難免被視為輕忽人命,至少下達這種指令的人,應該是沒有太多風險管理的概念!因為萬一發生不幸事故,躲得遠遠的主治醫師(VS)將被扣上「偷懶」,及「應注意而未注意」的罪名。

Intern固然需要磨練學習,但拿病人的生命來當試驗品並非常理,請問VS曾經教過他們該怎麽做嗎?更需要弄清楚的是,Intern的指導老師不該是PA(醫師助理)。不要搞錯!

B級以上的轉送要能安全且順利完成,必需建立好的制度;C級轉送通常不是問題,但仍需制度,上述的SOP只是通則部份,而針對特殊狀況的病人甚至需要假設各種情景演練,如發生火災時需要疏散各種ICU的病人,也一定要有Check list及標準化的溝通模式,如運用Ticket to Ride,該備齊的東西都已備妥且熟悉各種儀器工具萬一出狀況時的應變措施(Trouble-shooting)。

參與轉送的人無論是誰,應具ACLS的能力(插管、呼吸道處理、使用電擊器),從病安的立場,應强調制度化(包括整合全院及轉院Inter-Hospital Transport),標準化的溝通、簡化(人太多反而越幫越忙)、自動化(有報告顯示使用專用呼吸器似乎優於手擠Ambu且監視系統要有一定的水準,不能太陽春),同時有能力且稱職的醫護人員及人力即可。

上述標準化流程一定要有人定期稽核(Compliance rate),如需修訂SOP,切記FMEA的手法,不妨教他們一些思考邏輯及學問,否則只有派勞力工作給人家如抬脚或推床,真的也是沒有成就感!

結論是,Intern似乎幫不上太多忙,在沒有受過好的病人安全教育訓練之前,是不可能期待有好的醫療品質,如果要他們Routine參與轉送的話,請Intern教育訓練負責人從病安的ABC好好教起,何謂病安8大目標?溝通的技巧(含交班),如何確認病人身分...等等,教學醫院應有道義責任提供這樣的訓練計劃!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safetyrm&aid=363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