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往人潮多的大醫院去就醫,原則上病人會更安全!
2009/02/19 09:44:15瀏覽2867|回應0|推薦0
曾有美國學者以"High-Risk Surgery, Follow the Crowd"
為題,呼籲病人如要開高風險的大刀,
最好還是往人潮多的醫院去!

很多人會說"醫生緣,主人福",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解釋,
且自認為雙方談的好就好,無需考慮太多.(父權主義=Paternalism)

但較細心的人則會四處打聽,上網搜尋甚至
另找一位醫師諮詢(second opinion)。

如果是屬於事關生死的治療,這樣子做是有絕對必要的!
舉雙手贊成認清生命的可貴!

至少自2000年以來,在病安領域非常有貢獻及影響力的
Leapfrog Group就針對有實證依據的策略(當年有三項)
提出立場與聲明,其中轉院
(Evidence-based hospital referral,簡稱EBHR)所指的就是
建議病人如要接受某些特定手術時,應考慮前往
high-volume(治療案例多,經驗豐富的醫院或醫師)那裏去。

這些特定的手術指的是:
1.CABG(通稱冠動脈繞道手術)
2.PCI(心血管支架手術)
3.腹部大動脈瘤修復(AAA repair)
4.食道癌根治手術
5.胰臟癌根治手術
6.頸動脈手術
7.先天性心臟病(CHD)之根治手術
此外,新生兒在NICU的特殊非手術照護。

結論是volume 與outcome有絕對的關係,
Practice makes perfect 或experience counts
也都是指同樣的意思。

開刀死亡率在High volume 與Low volume的地方
可相差3倍以上,而且有多達100篇研究報告可以支持
這個Leapfrog的結論!

假設,同樣是開刀死亡率10%,
在開100個CABG其中死了10個患者的醫院或醫師
與開10個就死了一個病人的醫院或醫師,
你認為哪一個比較可靠?你會選擇哪一家.........

其實如果真的是10%,
最好都不要去,應該去找第三家!


依此類推,還有很多嚴重疾病或生命垂危的情形
是否也都該慎選醫師及醫院呢?
答案當然是Yes!危險的地方少去就對了。

大病本來就該去看大醫院,萬一發生不幸
也比較有交代是多數人的看法。

大家還記得阿輝伯曾專程到日本去做心導管支架手術,
可能也是有這個理由。

因為他所去的醫院是日本倉敷中央醫院,
一年大約有2000個PCI,何況病人本來就有選擇的自由。

日本的心臟手術案例雖不如美國多,
但每年進行5萬多個開心手術,分佈在500個有能力執行
開心手術的醫院,平均為100例。

因此才會有媒體建議病人應該要有常識選擇去
每年開心手術至少有100例以上的地方開心臟,否則免談啦!

Leapfrog則建議在美國CABG要達500例/年,
PCI 400例/年,AAA repair 30例/年的安全閾值
(safety standards)。

案例少的地方基本上就是危險,沒有熟能生巧
也沒爐火純青的技術及訓練有素的團隊,一旦發生問題,
危機管理及應變機制等條件都可能更糟糕(恐將致命?!)。

因此,珍惜生命的人(包括家屬)
不宜冒然就認了或勉強留下來接受高風險的挑戰,
更不要對自己或親人的生命過意不去,寧可多探聽,
多做一點功課,以免後悔或遺憾終生。

民眾有知的權力,醫師有告知的義務,
新手上線絕不可欺騙。徹底弄清楚要開大刀(任何科別)時,
醫師以外的整個團隊也都要能力OK!
不要讓自己(人)被當作練習或練刀的對象。

光靠"很行"的醫師單槍匹馬作戰是不夠安全的,
到底成功的機率有多少要先問個清楚吧!
無知的民眾更要慎防有"硬吃case"傾向的醫院及醫師!!
連吃相都很難看(只會亂推銷自費項目)。

本blog站在病安的立場不變(安全第一、公平、公正、公開)
也可以幫忙消息不靈通或健康知能(常識)不足的人找答案。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safetyrm&aid=266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