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9/24 10:35:13瀏覽1615|回應0|推薦2 | |
格主深入研究病安這門學問的契機,其實要追朔至1999年在擔任醫院副院長時,面對921震災及2003年醫院總院長任內,遭遇SARS來襲的兩大洗禮,爾後才對醫院風險管裡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醫療風險管裡的目標就是要病人安全,而病人安全要做的就是醫療風險管理,兩者可謂是一體兩面。 號稱是百年浩劫的921大地震最近剛好屆滿15周年,雖然在全球的大規模災難史上,它的排名不能算是在很前面,但對台灣社會的衝擊,尤其是親身體驗過恐怖狀況的災區住民而言,應該是終身難忘的大事。 格主希望藉由這個有紀念性質的敏感時刻,再提醒一下無法預防的天災有多麼可怕~! 由於當年在國內並沒有所謂「病人安全」這4個字的概念,現在要從大地震時的災難醫學切入病人安全作為的主題,只能靠回憶、受災經驗、憑空想像以及參考國外文獻做論述。 近年手術病人的安全話題,大都集中在手術安全把關即WHO 手術安全查核表(SSC)的落實執行,但以下的主要內容,是從回顧當年震災時的一些醫療問題及事後檢討,延伸討論至萬一同樣規模的地震再次來臨時,應有的因應策略或緊急應變措施(Disaster preparedness )或稱Contingency Plan 。 格主在卸任管理職位以後,已不再參與災難指揮中心的任務,久而久之,已快忘光災難來臨時的正確作法與角色扮演,所以在此只提供給手術室同仁修訂救災避難SOP時參考,但相信大部分醫院的SOP,都是針對火災時的避難訂定通則並做演習,而沒有設想到大地震來臨時的具體對策。 格主過去連續兩年都率隊前往日本參訪多家醫學中心,相信同行者對日本人的防災意識都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看到掛在很多單位牆璧上的安全帽,隨時可取出使用的標準作業書,預防監視器等精密儀器,及庫房內物品翻倒或掉落的固定工夫,以及設備超期全的DMAT Car(內有衛星電話,亦可兼用臨時指揮中心,物資足足可供救災人員度過一星期)等等。 話又說回來,當年台中大里仁愛醫院位於災區,災區內有數棟大樓倒塌,而醫院本身當時在建築物部分結構體受損的狀況下,仍勉強擔負起救災醫療工作,光是在前3天就有總計672人,湧入急診,除了有少數傷勢嚴重的病人被轉出以外,其餘都能設法克服初期必要的處置。 慶幸的是,雖然建築物的災情慘重,但員工及原來的住院病人沒人傷亡。 因震災受傷而被送進開刀房並上全身麻醉的,憑印象中似乎沒有,所以後續要談的震災發生時,建議該怎麼做的指引,是參考日本2011年3月,東日本大震災與海嘯後於醫學雜誌上發表的文章。 簡單總結一般通論如下,其實每一個災難都不會完全一樣,但救災的幾個大原則(3T)還是一樣。 所謂3T指的是Triage(急診到院時的檢傷及救難順序的選別):依嚴重度及族群可決定優先順序,通常也有CWAP(Children, Women, Aged, Patients)即婦幼老少及病人的意思,開刀房裡也是可以比照此大原則。 第2個T是Transportation:包括院內及院外運送或轉送,停電時無法使用電梯,所以必需使用推車and/or擔架或其他輔助工具將病人送走,開刀房的病人亦比照處理,而院外轉送還要考慮到交通工具,及路況甚至有治療黃金期的緊急狀況,則可用直升機輸送。 第3個T是指Treatment:這包括應急的立刻處置,轉送中不能暫停的連續治療,以及移送至安全的地方做後續的治療,治療的部分也包括,災情及病情穩定後的慢性期治療.....。 災難時的公共衛生是範圍很大的社會問題,格主並非專家,僅此割愛不想扯太遠。 建議於開刀房的工作同仁,在震度5~6級以上的地震時,則是首先要確保自身的安全。 日本東京的一些開刀房牆壁上有張貼SOP,以利同仁從容應對與遵循,接下來用手搬開電動門,確認門是維持打開的狀態,並有照明系統,以利隨時疏散。 麻醉科請改用手擠壓氣囊或Ambu Bag以維持通氣,並確認醫療氣體的管路沒異樣(接頭沒鬆脫或漏氣),如是不宜讓病人醒來的情形,得適宜加藥並確保氧氣供應沒問題。 外科醫師請暫停手術,推開手術燈(及顯微鏡),停用電刀(ESU)並移除電刀線。手術團隊在互相溝通後再決定疏散的時機。如要疏散,在出發前全體協助保護傷口,加強固定病人身體,(拔除內視鏡),回收器械,經皮插入的洞口縫合,預防儀器/掉落,所有可能滑動的東西如麻醉機、點滴架、器械架的輪子(Stopper)、麻醉車、急救車等都要煞住,各種管路及管線在出發前的整理收納與準備(To sort out tubings)。 格主曾在醫院病人安全訪查時,經常強調這是一種管路安全,平常應該納入演習項目~!實際上,如果真有病例正在使用體外循環機,那就「代誌大條」進退兩難了。 由於每家醫院都有其固有的特殊文化背景、地區差異性以及開刀的類別多少不同,況且發生時刻,也會左右到場支援的人力多寡,因此每家醫院都需要獨自訂出,最適合自己醫院開刀房的緊急應變措施與流程,運用FMEA的概念是理想,但要相當費神。 前述的9/21震災後,前3天的大量傷患數甚至超越了兩家醫學中心,印象中一切都在手忙腳亂的混亂中進行,完全沒有所謂的指揮系統及SOP可言,讓格主仍然懷疑平時的桌上演練及紙上談兵會有多少效果。但~無論如何,受災後前兩天實在累翻了所有主動來上班的同仁,這些救難英雄的奉獻精神令我非常敬佩,如今仍銘記在心! 再想起「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的現實,不禁要問,我們如何能進一步做到預防災難來臨並確保混亂中的病人是安全的呢?期待有心人大家一起繼續摸索努力吧 !在平常狀況下的醫療安全理論與作為,可能無法完全套用在災難醫學領域中,就是在混亂當中,我們更應講究安全,吾人從921震災記取的教訓就是,救災不能期待政府太多,須要靠自己努力,病人安全也是一樣~!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