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化英雄們的眼淚與落寞
2009/12/03 12:37:20瀏覽2312|回應3|推薦25
今天在所有的報導評論中,讀到最感動的文章,是吳興國的投書。
吳興國要「戴立忍,別哭!」,然後曾經在影劇圈大紅卻又猛然回返文化圈的他,娓娓敘述自己身為一位文化工作者,幾十年來在台灣的文化領域非常困苦的工作環境中,如何的歷經「三十歲,我大哭;四十歲,我憤怒;五十歲,看著身邊的人紛紛倒下,只有默然。」
我不是英雄。但看著兩位為了台灣文化拼搏而「英雄惜英雄」的場景,也忍不住感染了一份來自當事人真正獨有的深沈落寞。
這篇文章在UDN被放在「影劇新聞」中,實在很可惜。文化工作者經常被歸納與定位在「大眾娛樂文化」的邊緣地帶,由此也可見一斑。
該怎麼珍惜這些比任何佔據媒體的政治與娛樂人物,對我們的社會帶來更多「善良與美好」的文化英雄們,並且能拍拍他們的肩膀,讓他們抹去辛酸的眼淚呢?


前一陣子,當所有人發現,甚至連「國寶」等級的「雲門」與林懷民,都還是有場地與贊助存廢的問題時,這才驚動了政府單位與企業界「再度關注」。
其實由此也可以推知,其他大大小小的藝文團體,處境是何等艱辛。
藝術文化的「推廣、倡導、維持與傳承」,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由「政府」帶頭,並且也是民眾賦稅的深層與核心價值所在。
別提全世界了!我們在亞洲看到包含日本、韓國、新加坡等許多國家,乃至近幾年中國大陸,各自在文化政策的架構、方向與預算上,都是「概念清楚且嚴謹的」。
特別是全球金融風暴之後,難免影響了年度稅收,但這些國家地區在「文化與教育」預算卻絲毫不曾縮水。文化的定位與永續經營,是一個國家「意志強度」的展現,於此完全可以深切體現。
吳興國在他的投書文章中,只是語氣淡然的提到,台灣這廿年來一共「十二任文建會主委」,永遠是處在「新任推翻前任的計畫」。
但以我多年觀察並訪問過無數藝文團體,以及多位文建會主委的心得,台灣政府在「文化政策」多年來之「表面」、之「糟糕」、之「改來改去」、之「陷入行政程序的泥淖」、之「沒有明確架構與方向」、之「欠缺對台灣文化發展重點與策略的掌握」,真可以說是「罄竹難書」呀!


最近,文建會又「再一次換人」,由盛治仁接任主委。
盛治仁在立法院備詢時,也「照例」又推出了新的想法。其中涉及「兩岸互設辦事處」,以及設立「文創基金會」的構想,尤其引起不少討論。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我聽前主委陳郁秀聊起「民間文化外交」的概念,以及她當時眼睛發光興奮的神情。
其實這些都是好的概念,對的方向,但問題是,文建會所有的文化政策概念「幾乎沒有一個被持續的完成與累積下去」!文建會所有的作法與主張,如同吳興國非常精準的形容,「只留下一堆破碎永遠無法成形的拼圖」。
永遠無法持續政策的文建會,能夠做好「沒別的、就只是持續」的文化工作?
台灣的文化現況,乍看之下什麼都有,也都有些死心塌地的文化人,在社會各個角落拼搏努力著。
但以文建會為首的這個政府,卻癱坐在地上,面對到處都是破碎的各種拼圖,卻從來沒有真正專心把其中一幅給徹底完成。


面對這種政府公務單位的「無知」,坦白說,台灣的文化工作者想要轉而訴求「民間企業集團的幫助」,也無法真正指望。
台灣企業中將「藝術文化」項目,放入「企業社會責任(CSR)」架構預算的,即使這些贊助可以「抵稅」,依舊非常之少!
就算企業家中略有文化素養諸如林百里、曹興誠之流,他們也還是著眼在「個人喜好古玩收藏」的私人風雅層面,對於協助或促進整個台灣社會人心的藝術文化活動,他們顯然並不關心。
至於幾十年來從台灣這片土地,攝取大量財富的台塑、國泰、新光集團,每年也頂多是在「慈善文化」的項目中,略有斟酌參與而已!這與日本、韓國同樣產業規模的企業集團的「文化參與與贊助」相比,簡直是卑微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
事實上,這些都足以清楚顯示著,台灣社會的價值中,除了歌頌追逐著「權力與財富」,其實從政府到企業,在「文化涵養」上都是非常的貧乏與淺薄。表面態度上都在呼籲或尊重,骨子裡卻從不真正當一回事。
而這也正是包括戴立忍、吳興國,乃至林懷民等等,這些奉獻自己於文化傳承的工作者,所面臨真正無以為繼的處境。


這種狀況,能改變嗎?政治人物或企業商賈,他們的價值與思路,會調整嗎?
我想,除非有真正「天縱英才」的人物,否則台灣此間所有絕大多數的庸俗追逐者,應該很難改變吧!
而這意味著,台灣這些優異卻不受重視文化工作者,終究要「困頓於此地到死」?還是應該另外「逐被珍惜尊重的水草而居」呢?


我的結論是:台灣所有優秀的文化工作者,是到「啟程」的時候了吧!
文化的種子,再怎麼努力到死,也無法在貧瘠的政策環境與人心土壤中存活。
既然在台灣這裡沒有「被真正凝視」的眼光,與其這麼繼續在文建會的申請補助程序中來回奔波,或者每次要在人家介紹、期待企業集團的贊助中屢屢落空;或許,這真的是到了一個啟程離開的時刻!
文化傳承,不再只是「為了台灣這片土地而傳承」的自我壓力,而是「為了真正欣賞這份獨特文化的人們而傳承」的遼闊期許!無論他們在哪裡、是何許人?無論是在海峽對岸,或者在華人社會。
兩天後又有一場選舉了,台灣文化英雄們的眼淚與落寞,一如往昔,不會有人真正多看幾眼。文建會與盛治仁,也必然一如往常,繼續規劃著新構想、新預算。
「就走你們自己的路吧!」,英雄們。
歷史上都是如此的!我們永遠不用去期待政客商賈們當下的讚賞,我們只需在歷史歲月中完成所願,並且順道證明他們的無知!


-----------------------------------------------------------------
請點擊參考吳興國「戴立忍,別哭!」全文

.....台灣二十多年來的文化教育,一直被政治正確和民粹意識給羈絆,十二任越來越短期的文建會主委任期與主張,只留下一堆破碎永遠無法成形的拼圖,新任推翻前任計畫,專業官員和藝文團隊,跟著進三步、退三步、原地打轉,提案、送審、遞補助、招標、採購、核發票,不計前面成績,一概齊頭,年年從零開始。這時講關係、看風向、有手腕的人自然在這個環境,可以獲得更多資源,人才只能出走或跳船。難怪林懷民老師曾公開嘆說,「台灣是人才大漏斗」,考驗著藝術家有多大的志氣和力氣,給國家來消磨!

新上任的文建會盛治仁主委第一件被賦予的職責,是百年國慶基金會副董事長,據報導要在全省各地舉辦一百個演出,我不禁脫口大呼,希望這樣的計畫能扎根於百年文化大計;同樣地,主委主張兩岸互設辦事處的想法,以我們對大陸的依賴,是值得鼓勵、正對事實的勇氣;但文化是生民百姓價值觀的延伸,在同文同種的交流下,以大陸人才與資金的優勢,我們固本的長期文化發展政策又是什麼?換言之,我們要找出,如何從中華文化蛻變,卻能優勝的百年核心是什麼?
.....(摘錄)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3554648

 回應文章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壞事傳萬里的新聞,文化卻被埋沒。。。
2009/12/05 19:57
新聞也可算是文化的一部份,連新聞都不重視文化的傳播,更可見文化人的艱辛。

剛剛閱文才發現台灣有”無垢“這樣堅毅精緻的舞團,光看攝影已經令B肅然起敬神魂顛倒。。。http://wougow.myweb.hinet.net/news/news.htm。然而這樣”美“的台灣,到底有多少人知道?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化 ? 文 - 文窮而後工 ?
2009/12/04 18:08
法國印象派泰斗,凡谷,生前潦倒,而後工,產生了許多不朽傑作。

生前貧無立錐,死後富可敵國。

伸手要錢,像江湖賣藝雜耍的雄 ?

英雄 ?

烈士才能稱雄 ?

文窮而後工 ?

黃郁棋(灰狼)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啟程
2009/12/03 18:51
  如果就這麼啟程,放眼更大的華文社會,是不是意味著放棄了創造台灣主體文化的可能性呢?在四、五○年代,楊逵、林曙光、葉石濤喜歡強調台灣文學的特殊性(主體性),不應以建立中國文學下的邊疆文學自許。文化亦同,現在更慘的一點是,臺灣連「成為他國的邊疆文化」都不太可能了,是個四不像。
 
  可是,這就意味著,該放棄臺灣的文化圈了嗎?還是說,這麼一來,才可能讓破碎的拼圖重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