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7 10:40:59瀏覽8954|回應7|推薦32 | |
週末黃昏時刻,飛車疾駛經過整個大台中地區,感覺已經不太一樣。 趁著直航之便陪著投資考察的客人抵達台中清泉崗機場,台中的朋友招待遠道而來習慣先殺到「梧棲港」吃現撈生猛海鮮,台灣人生猛的好客熱情體現無餘。 由於客人難得正派,無須前往「金錢豹」報到;於是,在夜色中順著好幾條蜿蜒交錯的新建高速公路,一路直接趕往日月潭的涵碧樓過夜。 飛車夜色橫越整個台中縣市,這個未來升格之後的「台灣中部新都」,萬家燈火放眼望去閃現著一種新氣象,值得向居住在這一整座未來城市的人們恭喜與致意。 我們向外國客人解釋有關台灣「城市(合併)升格」的這個好消息,並且解釋台灣將成為北、中、南「三都並立」的最新狀況。 「台灣不是一個小島嗎?」客人當然似懂非懂,然後直率的問說:「這樣調整後,你們台灣的『競爭力』更強了嗎?」 「新城市規劃建設,能夠帶來哪些新的稅收項目?有哪些新的工作機會?」 「基層民眾的生活尤其是收入,可以有哪些改善?」「全世界所有大城市那種『城市越大,貧富差距也越大』的問題,你們怎麼避免呢?」 外人的反應,有時就是這麼的「在盒子外面」(out of the box)。 我們一車的陪客,全都啞口無言。 習慣了政壇那種描述「燈光美、氣氛佳」的模糊遠景,這些外國人「太過實際」的問題,聽起來讓我們像小學生被檢查手指甲一樣尷尬。 我不禁回想起整個印象中,「北中南」三都多年來力求升格的核心考量,幾乎都是因為升格「才可以向中央要更多的建設經費」,或者「支配自己更多的稅收」。 都說是要為「市民」多多「建設」沒錯!但搬上檯面建設的「訴求」,印象中大多強調那些高品味且花錢的「文化建設」,或者改善生活便利的各項「交通建設」。 而這所有一切的訴求,也幾乎都是圍繞在一種「不讓居民做二等國民」的理直氣壯的「政治意識」上多所發揮。 如果以寫報告的口吻來歸納,無論北中南三都的升格,幾乎都是那種針對「提供城市內需」為主的建設規劃!而並沒有具體有效的,在發展目標順序上,是針對「創造經貿優勢環境,促進城市的區域或全球競爭力,乃至能具體創造更多商業發展、工作機會」的城市策略規劃。 升格之後的新都會,除了新生活與新便利,到底有沒有「新收入」? 簡單的說,就是升格的新城市「能不能賺錢」!能不能讓民眾賺更多錢! 因為城市發展乃至「生存資源」本身,是靠「競爭」而來,而不是靠「分配」而來! 但很顯然的,在這次北中南三都的規劃與期待中,並沒有讓人清楚看見如何這個實質的「競爭力」,是如何層層結構而成! 特別是「升格考試通過」之後的所有消息,幾乎都是直指「全新政治舞台」將讓地方政治人物的選舉戰役再起。 現任的首長,以及未來的競爭人選,所有那些面對「新城市代表著自己全新政治未來」,而心中充滿希望的嘴臉,同樣令人厭煩! 事實上,城市一旦大到所謂「直轄市」的規模水平,那就不應該只是「自己開心」的事才對。 在硬體建設上,大城市一方面必須要有匹配的城市硬體建設,去造就發展架構;另方面更重要的,是這些建設所要導引城市發展的方向,是否能夠在本質上去承載整座城市居民的「現實未來」,在資源上創造經濟資源的「流入流出」,才能真正帶動城市各個領域的繁榮。 以亞洲主要城市過去「升格規劃」的前例,幾乎都是為了自身在亞洲、甚至在全球城市相對的「競爭力」取得優勢,因此才進行各項人力、資源、土地的重新彙整。 如今,北中南新三都的規劃建設,有多少比重,是誠實面對「收入數字」的結果? 我們所看見的這些「新都」新建設規劃,坦白說,都是一種「軍公教『小資』氣氛」的建設思路! 瞄準的大多是「中上小康家庭」的城市生活質感,甚至不見得是真正包括了「藍領中產階層」的實質需求。 雖然文化建設很重要,也是一項重要的城市指標,但在台灣,對於一個升格之後「都會生活」的投影想像,規劃者圍繞太高的比例,在一種文化生活與精神休閒的「情調展現」。 我們可以想像那些收入穩定、福利完整的公務人員,在假日休假、國旅卡補助的狀態下,漫步在新建設的城市之中。 但我們卻無法體會,相對來說處在競爭力與福利「邊緣」的一個中產家庭,如何才能在新都會中「收入逐年遞增、安定快樂」的過日子? 舉例來說,國外城市規劃對於「文化建設」,很高的比例會在「大量興建社區圖書館」這個項目上,以拉升基層或低收入民眾,有機會免費取得圖書、影音、文化活動的資源接口(access points)。 回觀目前北中南三都的文化建設,都是那些「『經費』高來高去」「『水準』半高不高」的項目呢! 特別是進入一座城池的「數字河流」來看,幾乎可以說,北中南三都涉及繞過新城市規劃的所有「財經收入」大多是虛擬不實的。 除了繼續向中央要錢,這當中能賺到穩定持續的錢,仍然是以島內「公務人員」收入為標準的主要族群消費習慣與能力,完全看不出哪一些建設與步驟,可以真正吸引到足夠「外面的錢」。 算來算去,升格的新城市幾乎都是一座「內需供給內耗」的財經結構! 即使涉及到所謂「兩岸觀光」的服務類收入,也沒有準確的營運策略體系,仍然是「向中央要錢,來發展觀光建設」。 感覺起來就是一個有錢人家公子,「遠景」是美好而虛擬的,至於「當下」則是伸手要錢再說! 然而,前陣子行政院終於發現「沒錢了」! 對於「歲入」嚴重短缺的現況,院長劉兆玄以經指示各部會,必須想辦法「度小月」。 在政府這般嚴重的「預算赤字」之下,這次一口氣北中南「三都升格」,甚至還保留「台南」也可能升格的決議,其實「掐指算算」那接下來各地必須投入建設預算得要花出去的鈔票,應該到讓人膽戰心驚的地步才對! 在此同時,這些年來原有各縣市單單在「勞健保費短缺」、「公教人事負擔」這些「周邊預算黑洞」,早就已經又搶又推到彼此快要撕破臉了! 政府究竟「有多少能耐」「有多少資本」來升格「多少城市」,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一旦各城市的升格規劃中,純粹是朝著所謂「文化建設」「社會主義路線」的城市形象,乍看之下似乎可以「安心生活」,但卻在現實生活與資源競爭的「真金銀兩」方面,沒有想法也沒有對策! 這樣的新都會,除了讓政治人物擁有了新舞台,也讓公務機構們為了整併調動忙得不亦樂乎之外,這一切對於「街頭鄉間的市井民眾,以及他們在現實景氣中發愁的生活」,產生了多少真正的意義或價值呢? 因為客人順口提到的一些問題,讓我的陪客之旅,難免陷入沈思。 但這些思考只是我沈默的OS,直到隔日到霧峰林家花園參觀時,我還是不知道如何有「國際水準」的對客人回應說明。 漫步在霧峰林家著名的「萊園」,聊起相傳林家的甲寅公因為夢得土地公增金,引以為資,而後經商致富,霧峰林家家道才因此中興。 這時,客人突然開口問了:「在升格改制之後,台中縣的土地公,也要併入台中市?」 「那未來管理大台中地區所有土地公的神,又是哪一尊神呢?」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是啊!城市升格了,那土地公們該怎麼辦? 傳統風土民情,「神界」確實會隨朝代地域的隸屬變遷,而有所更動。 但顯然這個「基層問題」,一如許多其他基層民眾生活的真實角度,並沒有在官員們「升格規劃」的思路中吧! 或許,只有等到今後北中南三都的「首長」選舉,政治人物再度趕著到各廟宇上香拜票時,看看哪位有「趨勢潮流」概念的神祇或乩童,懂得「起駕」問問政治人物們這個問題吧! 土地公們與政治人物一樣,都應該是護佑黎民,為民眾負責的。 反正城市升格之後,總歸還有「選舉」這關呢!或許,那些沒有在城市升格中真心考慮基層民眾福祉,也沒有考慮土地公們的,那就不要保佑他們順利當選吧!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