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17 02:29:46瀏覽6692|回應10|推薦43 | |
所謂「現身說法」,其實最初是佛教經典中的用詞。 菩薩現身,為眾生說出一場觸發了悟證的「道理」(法)。 在這其中,人們所遭受的苦難,往往最能觸發其他的人們。 這一次王雪峰與王作良兩位高學歷的昔日政壇菁英,因為傳出拾荒度日的消息而備受矚目。但他們確實為這個社會,說了一場讓人感嘆與領悟的「法」! 那就是:政治風華如夢一場之後的虛無,其實對於現實生活的一切,毫無助益。 知名度,有時等同一種讓人「高不成、低不就」的自我設限,乃至最終成為真實的阻礙門檻。 有許多名人的例子證明著,那些越是當初「在人們注視的目光」中,獲得越多「名望」價值的當事人,往往並沒有比任何人更能因此輕鬆度日;有時,名望越容易成為一種自己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阻隔,甚至成為與周遭人們之間的一種堅硬的誤解。 和許多國度相比,台灣確實是一個非常容易出名,尤其各種「政治、媒體、娛樂」的社會符號,都特別發達的島嶼。 在台灣,名望的關鍵來源是「媒體的加持」!但那此起彼落如同煙火的名氣繽紛一過,卻讓名人的價值完全如同曇花一現,之後就陷入黑暗。 往往到最後,來自「政治、媒體、娛樂」三大領域的人,幾乎反倒是沒有其他專業或生存能力,是最容易高不成低不就的。 不要說是出身「政治世家」的王雪峰了,即使當年同時夾帶「政治、娛樂」雙重符號的張帝、葉啟田等人,如今人又安在何方? 「名人」,大多在知名度當下的騰雲駕霧之中沈浮,如同王雪峰所言,「沒有去注意做好生涯規劃」。 名望,是一種機緣組合的能量狀態。一旦政治現實與社會潮流開始變遷,讓一切瞬間的名望雲消霧散,於是只有匆匆墜落。 因此,名人的「核心價值」究竟在哪? 其實最終還是要認清,任何名人都與其他平凡的人們一樣,終究要歸結到諸如「身體健康、收入穩定、發揮所長」等等基本的生存之道吧! 就像許多愚蠢的傢伙,尤其那些把此刻當下的虛名,當作是「堅固不變」的人。 每月收入廿萬的人,卻買個三千萬的房子!因為心中誤以為,這此刻每個月廿萬的薪資收入,可以在今後繳房貸的廿年內不會發生「景氣危機、公司倒閉、或者生涯轉折」的風險。而這就足以讓任何不動產資產,瞬間變成絕對的可怕負債。 不過無論如何,我還是十分感念王雪峰後來出面,坦然的面對媒體的「說法」。 王雪峰清楚的點出了她與王作良夫妻倆,畢竟「欠缺生涯規劃」的準備與智慧。這種因為「高學歷失業」族群的心態與處境,在這起事件中讓所有人一起清晰體會。 或許也可以讓一些因為高學歷失業而徬徨躊躇不已的其他當事人,能有一些無以言喻的共鳴與抒解吧!苦不孤,必有鄰。 雖然最後王雪峰她說,她們夫妻倆暫時靠父母接濟這個低潮,還算過得去,也還算能夠「快樂,SMILE」。 但這些「強顏歡笑」,應該算是從政多年的王雪峰,一種基本的客套與禮貌。 從婆婆也是王作良母親的角度來看,對於高學歷的倆人長期賦閒在家,自然還難免會感慨或憤怒;但這畢竟是「王家人自己唸的那本經」的私人情感層次。 印象中王雪峰過去在政壇,一直在民進黨的角色中,卻始終保持著她自己對於人道關懷種種普世價值的堅持。 而這回王雪峰即使失業,在我來看,確實也不免帶來另一份獨特的貢獻。 他們夫妻倆讓所有人們清楚看見了某些社會角落的「真相」,他們或許會被批評為面對現實卻羞澀自閉,但他們仍然沒有扭曲自我價值、沒有喧嘩造作,並且由此觸發了無數社會大眾於政治本質的感嘆與領悟。從這個角度而言,這也可以算作是他們為這個政治紛擾的台灣社會,貢獻了一小份充滿思考的獨特機緣。 他們兩位確實是很優秀的!因此,我也要祝福這兩位,在我年輕當年跑新聞時,經常會接觸到的雪峰與作良,希望他們能夠有「慧眼伯樂」儘快讓他們有機會上線工作,重新回到真正「社會貢獻的系統」之中!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