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Susan Boyle 歌聲裡的恩典與奇蹟
2009/04/18 02:37:34瀏覽18733|回應21|推薦57

那是一段很奇妙的過程!看著Susan Boyle從整個上台、被冷言羞辱,直到她開口唱出第一句,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
歌劇「悲慘世界」的名曲「I dreamed a dream」,原本就是一首如同從「黑夜中透現曙光」的動人歌曲。
這位47歲的鄉土歐巴桑,一開口便光芒萬丈。她何以能這麼瞬間穿透人心,逼出無數人的眼淚呢?


三天前,一位在美國的長輩轉寄過來,那是一段在Youtube上面的英國選秀節目「Britain’s Got Talent」最新的內容片段。
我在子夜收到電郵,點選開來看,沒想到這位看來一上台十分有趣又帶點耍寶的歐巴桑,會這麼如此打進眼底,直達心頭。
如今單單Youtube幾個同樣片段的點選,全球已經超過了幾千萬人。更不消說在各地網站,被轉貼或轉載的總共人數。
新聞中甚至提到,連知名影星黛咪摩爾與艾希頓庫奇夫婦,也在Twitter留言說他們被感動到熱淚盈眶。
歐巴桑Susan的歌聲,這兩天讓人反覆再三聆聽,依然催淚力道十足。
難以形容,任何人只有自己點來看才能明白。


新聞中,是這麼介紹她的背景。
Susan Boyle來自蘇格蘭西部農村,目前無業,在教會當義工。參加選秀節目時,臃腫的身材與老土的打扮,一上台便被尖酸刻薄的評審賞白眼。當她表示自己從未被男人親吻,未結過婚,但夢想做歌星,希望成為像英國音樂劇天后伊蓮佩姬(Elaine Paige)一樣的紅星時,台下觀眾哄堂大笑。
但她才剛唱出第一句,全場就聽到目瞪口呆;繼而爆以熱烈掌聲,站立鼓掌、瘋狂呼喊,此起彼落。
三名原本以毒舌著稱的評審,一致給滿分。一名評審甚至說,這是節目播出三年來「最大的驚喜」,而這也是他給過「最大的YES,過關」。
Susan Boyle 出生時因缺氧導致腦部受損,因此產生學習障礙,加上其貌不揚,從小常遭同學欺負與嘲弄。多年前母親生病,歌星夢更無可能實現,只有全心照顧母親。參加選秀節目是母親過世兩年來首次獻唱,也總算滿足母親的遺願。
Susan Boyle目前和一隻十歲的貓「小石頭」共同生活。對於自己一夕爆紅,她說:「感覺很愉快。現在走在街上,小孩會攔下我跟我道賀。」家鄉教會牧師則透露,波伊爾「從未炫耀自己的聲音」,這是她第一次受外界肯定。


電視節目往往能造就出一種所謂「戲劇性」的元素,比如「期待很低,卻出乎意料」。歐巴桑Susan Boyle的瞬間魅力,雖然也與這個操作的法則相通;但那能夠瞬間打動觀眾而湧出的眼淚,可不是任何媒體操作的「落差效果」可以比擬的。
人的歌聲,是一個心靈在生命中「躍動」與「歷練」的傳達與表現。
在還沒讀到Susan的人生歷程之前,或許難以理解其中緣由。然而,一旦去凝視她過去至今的人生背景,在那依然微笑幽默的神情之後,隨之湧現出直率而清亮、誠懇且勇敢的歌聲中,所有人都聆聽到了一份「心靈的力量」。

因為,眼前的這位老女人,她那曾經是如此平淡、如此孤寂,沒有華麗、沒有共鳴,只有波折、只有困頓的平凡人生啊!
但她卻竟然能夠依然坦然微笑面對,沒有抱怨、沒有絕望、沒有疑惑、沒有氣餒。
而最重要的是,47歲完全臃腫老土的Susan依舊懷有如童年當初那般,單純、遠大又堅定不移的歌唱「夢想」,直到現在。
那是「沒有幻想,而只有夢想」的勇敢嗓音!
從Susan在台上樸質無懼,到全然沒有渲染技巧的歌聲中,讓人幾乎可以隱約看見,在那蘇格蘭農村的幾十年裡,那位當初毫不起眼的小女孩最初,是如何的開口而唱!
她如何的在廣闊的天地草原中愉快的唱著;她如何的在教堂的長椅迴廊中虔誠的唱著;她如何的在生命孤單失落時勇敢的唱著;甚至在母親過世,從此無助無伴的今後人生中,她如何的繼續為自己想唱而唱的夢想,無畏的唱著。

即使只是出場,在現場觀眾與評審的冷漠訕笑中,她仍然堅實的為自己而唱。
於是,當Susan的歌聲,隨同那這麼平凡卻又飽滿的「生命能量」瞬間湧現,人們當場被一個「夢想」給擊敗了!
人們被自己如此粗率無禮的,面對這麼一顆勇敢的心靈,而愧疚萬分。
那確實是散發著「因夢想而偉大」的靈魂,純潔的勇敢,如此光芒萬丈,超過任何能夠用言語去描述其中的落差,只有被自己心中深深感動所流出的眼淚,可以為此訴說。



即使當時是準備入睡的,在床上毫無準備的我,也受到了如此同樣的震撼!
我的眼淚不是別的原因,而是我們任何人都曾經如此懷抱夢想初衷,也曾如此勇敢仰望天地;直到我們不知從何開始,對於生命「平等且圓滿」的本質,逐漸佈滿了各種誤解與歧視、冷漠與輕蔑。
直到在人世間暌違許久的「生命光芒」,透過Susan Boyle的歌聲與夢想,重新帶給我們溫柔又直率的提醒:那「I dreamed a dream」的當下!我們確實可以清晰領受到,屬於自己生命最深處,那些早已被自己扭曲也隱抑的一切美好的因子,全都跟著這嗓音的明亮光芒,重新沸騰躍動。
Susan Boyle 帶來的確實是一場充滿奇妙,甚至難以言喻的奇蹟!
而且放諸四海不同的人們之中,同樣的隨之動容!
在週末最新的歐美新聞中,更多影劇界的名人,完全不吝嗇的表達出,他們多麼因為Susan Boyle的感動而淚流不止。


每個人,都渴望遇見那生命最初,真正「單純動人」的光芒。
無論友誼、無論愛情,無論生涯際遇,無論苦難轉捩的感恩當下,最初皆然。
某個角度而言,在這全球人心已然連結成網的世界中,再也不是那些形式、技巧或者所謂落差,能夠真正打動心靈。
Susan Boyle的「夢想」,是如此證明著夢想是如何能真正超越任何形式、任何法則、任何年齡的限制或成見!關鍵是我們自己,是否自行黯然捨棄。
Susan Boyle從她絕對的平凡且毫不起眼的外表中,產生讓人真正安心的「神聖與感動」!遠比當今梵諦岡本篤教宗的教廷宣告,乃至任何宗教的詮釋或詞彙可及。

如今,我完全不打算去推估,Susan Boyle未來的繼續比賽、出唱片、歌唱事業的種種。
人生際遇中那「瞬間的領悟」,是一場奇蹟與恩典且來自當下,絕非之後貪求不斷重複,乃至複製並掌握的企圖。
過去節目的美女評審Amanda Holden已經公開表示,絕不允許讓另一位擅長作商業改造的評審Simon Cowell, 去傷害Susan Boyle的「讓人深愛的平凡氣質」。
無論今後如何,這場難以安排的「歌聲相遇感動」,此刻只須歸功於上天。
而這真實的感動不在他處,而是在Susan Boyle誠摯動人的歌聲裡,如此映照著無比的恩典與奇蹟,而這已經全然足夠!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2860744
 引用者清單(2)  
2009/04/28 02:03 【永遠的未央歌】 青樓豔記‧仙知先行
2009/04/19 03:36 【水龍吟】 聽「夢想」在唱歌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洞半仙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本曲原唱 Patti LuPone
2009/04/18 13:16
還打電話給 Susan 道賀
very sweet

(個人以為就技巧, LuPone 當然勝出)

但Susan 之打動人心,是因聲音之真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間之大不平,非劍不能消之〕

幽夢影-- 張潮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4-18 13:35 回覆:
這也是西方社會價值的相對「直率」。
可以從前一秒的噓聲,在下一秒給你起立的掌聲。
讓我想起今年奧斯卡頒獎時,眾家男女明星五人一字排開,逐一讚揚入圍者。

Lupone也是這般讓人沒話說的,能夠星星相映。
I dreamed a dream這首歌,也必然又要重新翻紅就是。
像曹格的那首「背叛」一樣。

大老鷹姐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你有下藥嗎?
2009/04/18 11:58

打電話給如晞

結果她一直說王尚志的文章多棒

人多有深度 多聰明

整整講了十分鐘

天呀  你有下藥嗎?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4-18 13:08 回覆:
多謝熟女軍團們的友善。
只要不受到如「太王四神記」般大軍壓陣的屠殺,一切好說。嘻嘻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老歐洲與新大陸
2009/04/18 11:41
不管是之前一鳴驚人的Paul Potts, 乃至今次的Susan Boyle
這節目跟北美同類節目, 給我的感覺就是平實, 而且是"童叟無欺, 老少咸宜"

美國的節目, 不管是American Idol, American Top Model, Dancing with Stars,
Who wants to be an Millionaire, Bachelor, 野外求生節目如Survivor, Fear Factor,
You think you can Dance, 乃至加拿大版本的You think you can Dance Canada,
無不是針對青壯觀眾, 題材或多或少都圍繞著資本社會的五光十色,
甚至有時是在滿足一眾觀眾的"窺探別人隱私".

再看看日本, 台灣, 香港那些所謂綜藝節目,
有時是集體在以近乎利用名利而使參加者接受被虐.
日本已有夠虐待的了, 香港那掌門人節目利用藝人願打願捱而更變本加厲
台灣的綜藝節目則似乎不加黃料上不了菜的樣子
(至少在海外看到的節目內容是如此)

到底是節目制作本身的素質, 還是觀眾的素質問題
使北美跟遠東無法有平實, 就憑參加者的實力而叫好又叫座的制作?
這是否與當地的文化水平有關? 觀眾本身受文化薰陶浸淫,
故而才有互相反射提高的優質?

比如American Idol, 多年前出了個明明走音的孔?? 還能硬拗"勇氣""當自己".
自然, 英國這節目也是讓勝出者飛上枝頭變鳳凰.
可是, 怎麼看, Paul Potts 跟 Susan Boyle, 臉上就看不到那 $ $的眼睛
而北美這些年輕參加者卻把利字填滿臉上.
同時節目制作上, 就是到處都有"故作聳人聽聞"的痕跡,
乃至, 電視台大爺花得起錢, 不怕沒人願意跪地喂豬婆的調子.
怎麼看都心裡不是味道.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4-18 13:06 回覆:
分析評論得真好!

人性,在人們透過媒體聚焦的眼中,刻意的博取或扭曲,其實也正是「人性」的本身。
「自我」被認同,始終是每一個平凡的生存的終極夢想。尤其是年輕孩子。
所有已經超越別人眼光中的認同的人,想必早已或正陸續頓出這個世間呢!


寄居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樣的故事經常發生
2009/04/18 11:39

因為上帝喜歡這樣作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哥林多前書 1:27)

和尚智分享六龜山地育幼院的孩子們: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4-18 12:56 回覆:
我完全同意,這是上帝的安排。
所有那些讓人喜樂、感恩與領悟,如同湖中激開漣漪的奇妙安排,都是如此。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這位大姐
2009/04/18 11:30

Susan大姐未曾交過男友, 雖然其貌不揚, 身材臃腫....

重點: 她個性樂觀, 開朗, 自信, 有歌唱才華. 她是有料ㄉㄧ.

話說: Never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勿以貌取人)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4-18 12:54 回覆:
這是一個連「動物」都以貌取人的真實世界。

這當中的關鍵是,別人的「以貌取人」一點都不重要。
或者,如何讓別人「改變以貌取人的觀點」,是有方法且一點都不難的。

Reader Canada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I am very much moved by her voices.....
2009/04/18 10:01
Thanks for sharing this with us.  I watched the clip in You Tube, my eyes were filled with tears as soon as she started singing....what a heavenly voice she has.  She dared to dream, how about us?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4-18 10:10 回覆:
沒錯。
真正的感動,是那一句在我們心中的自我反問:
「She sings that way. And how about you?」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是大姊,不是歐巴桑,不是大嬸!
2009/04/18 07:54

是大姊,不是歐巴桑,不是大嬸!
她沒結婚.

中文好,成功快,勉為其難.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4-18 10:13 回覆:
看從幾歲的眼光來看的稱謂。
但Susan Boyle倘若保養有術。身材曼妙,那應該是another story。


隨便說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47歲 怎麼會是歐巴桑?
2009/04/18 07:38

這個故事 我看到的是網際網路與電視文化對於人生際遇的影響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4-18 10:16 回覆:
網海人海中,有無數想要「被看見」的人。
而一個對此毫無所悉的質樸女人,何以被 chosen to be?以及為何人們如此廣泛感受?是這個「影響」背後的關鍵元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她只是一個女孩
2009/04/18 06:13

好巧啊!最近幾天石頭沒事就重聽蘇珊的歌,還把以前「悲慘世界」的片子找出來重溫一遍。

在一般人眼裡,蘇珊只是一個47歲其貌不揚的歐巴桑,可是在石頭的眼裡,她是一個孤獨羞怯的小女孩,並不是樓下冷兄所言「還有什麼身段不能夠放下」的中年人。

歷盡滄桑是苦,孤獨封閉也是苦。蘇珊的才華與熱情,日復一日被鎖在平凡容貌和鄉下小村裡,從沒有機會展現,我相信她之所以選擇站上那個舞台,絕對需要非凡的勇氣。

存在心理學家羅洛梅提及他有一個病人提到她家鄉村莊裡有個男人自殺,她對心理醫生說:「如果村裡有人認得他的話,他便不會自殺了。」

這句話就是馬斯洛人本理論的精華,每一個人都必須有人傾聽、認同與瞭解,如此人們才會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他的生命才有方向感,可以在這個原本無意義的世界找到一個立足點。

(不然,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會寫部落格?不正是心中這種「被認得」的需求在作祟?

知道她的遭遇和心願,石頭完全理解她為什麼會選這首歌,不只是為她的歌聲,也為她的勇氣喝采。

P.S.

本來石頭正打算寫一篇關於蘇珊的文章,所以重讀心理學,又被王兄搶先一步!太可惡了!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4-18 10:21 回覆:
那我應該只是一個男孩~
搶人為先的男孩?!嘻嘻。
你寫太慢了啦!網路上早就有無數中英文心得了。
原本我已不想寫,但被我同學吵,要我幫忙寫一篇我的眼淚角度。

至於寫部落格,對我來說,只是幫助自己少對空氣開口,把思考化成記錄。
身為老媒體人,去「認得別人」比認得人更重要呢~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不死的夢!
2009/04/18 06:08

為何Susan这麽震憾,又是人類對「真」的須求吧!她奪取我一滴淚,不是她美妙的歌声,而是她那份「真」;成年人失去的那份「真誠」及「不死的夢」。現今有才华,美妙歌声,天生丽質的人有如繁星。但仍然能保存真誠直接,單純愛心的成年人就所剩無幾了。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4-18 10:23 回覆:
這確實是關鍵。
那些會湧然淚流的,應該都是依然「念真情」的傢伙吧!

恭喜你登錄了啊~
只是轉貼而已,別發懶。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