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11 15:23:56瀏覽3908|回應2|推薦18 | |
奧運,由主辦國家作東,如同一個各方參與的文化博覽會。 但奧運不愧是奧運,所有叫得出名號或聽都沒聽過的國家領袖,幾乎都到齊了。如其聖火的巍巍矗立於最高點,奧運成為這個地球上極少數的「國家級」參與的盛宴。 每每都要倡言「體育與政治分離」,但怎麼可能不從政治層面去看待解讀或至少偷瞄兩眼這場奧運? 想想,「和平」與「競技」,這兩者的形式是多麼的衝突。 但古希臘文化卻是那麼的精妙,能在運動競賽的內涵中將其融合為一,並將榮耀獻給兼具「智慧、勝利與和平」的「雅典娜女神」。 可惜全球新興的心靈學說或宗教派別裡,沒有專門為「雅典娜」扛大旗的!而我在99年底到希臘雅典玩耍時,曾經買了一尊雅典娜的女神像,如今還被我珍藏著,與觀音菩薩、聖母瑪麗亞,以及岜里島/印度教當地的智慧女神Saraswati一起供奉著呢! 但在北京奧運開幕的同一時間,國際媒體的Breaking News,幾乎都在報導「Russia軍隊坦克進入Georgia共和國」的消息,掠去了不少北京奧運的版面及風采。 普京也當場跑掉了,回去巡視軍事備戰時發表聲明,表達「入侵的必要」。 只能說,在這個全球充滿奧運氣氛的季節裡,這個世間卻總是那麼有意思的去告訴世人:「和平」是如此絕美的想望。 即使在北京奧運窮盡一切努力,在聲光表演,甚至控制興雲佈雨的天氣上做到了驚人的極致;但在地球上某一個竄動的戰爭意念,仍然可以輕易的,擊碎這個國際體育聖壇的和平氛圍。 奧運的精神若訴諸一張臉譜,「和平」,想必是文化命脈之所繫。 一直以來,能夠真正摧毀人類文化的,從歷史來看,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尤其是人類的「戰爭」型態。 掠奪大量生命的結果,讓文化從此內陷,成為吞噬一切的倒退黑洞。 包括中國在內,若不是曾經在各地發生類似所謂的「文化大革命」,好比亞洲像是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區,文明進步到此刻是不必那麼苦苦追趕的。 對於中國而言,北京奧運的重要性,不只是一個「經濟進步」的向外宣示,而更是一個「文化復甦」的關鍵療程。 這次在奧運表演中展現的「和」字,共皆讚嘆。 和平的意義,在於開放與共處。這才能讓文化重新多元滋長,並且逐步掃除遺留的禁忌與傷痕、誤解與猜忌。 不得不承認,胡錦濤為首的這一批中國領導人,除了政治,在中國文化的傳承上,是讓人感受得到其意志用心與政策匯集的企圖。 坦白說,這也是這一批中國領導人,讓人折服之處。 要知道,特別是在這麼動盪複雜、牽一髮動全身的國際情勢中,以及在那麼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能夠展現出「多人『集體』領導」的實質功能,而非「一個人『集權』領導」的常態結果,無論從政治鬥爭或人性私慾的崢嶸角度,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北京奧運,讓中國內部權力結構的政治與文化,做了一段非常深邃的圓桌對話。 而對外,中國政治經濟的發展實力一旦進入了國際的平台與目光中,同樣只有「文化」,能夠代為清楚發聲。 為了北京奧運,整個中國多頭並進,建設了這整整四年。 尤其北京的城市面貌大翻新,連這幾年久居北京的我每次出境入境,怎的連國家門戶的北京機場都變了樣囉! 如今因為奧運名義,大批遊客或參與者來到北京,真正接觸著中國的此刻現況。 另一方面,無數的中國人民,也在這樣的場合,感受著一場多元文化「出沒周遭」的對比與洗禮。 這是一個絕無僅有、難以想像的北京臉譜! 甚至許多備受爭議的政策管制,最近也被理直氣壯的擱置:例如,媒體記者採訪的尺度空前自由;而像是全球的報刊雜誌,在這幾週內也能開放銷售。 至於互聯網更具指標作用,除了最忌諱的「法*功」與「台*」等底線,其餘也都洞開不管制。 北京,若是一位久經暗夜滄桑、曾經輾轉自閉,如今正轉換神情、迎向日出的女郎,那麼這場奧運,應該是女郎臉上所吹拂著的那陣曙光中微涼的海風吧!(喔,我想起鄧麗君的歌聲「海韻」裡的女郎...) 一個曾經充滿禁忌、封閉與張望的國家,此刻打開了文化的風口,讓國際長風大量的吹進吹出。 這是一個國家,真正開始自信的表情。 而那些飛散盡出的「文化孢子」有的由外進來了,也更多隨風衝向天際,必然會落在國內外某一些特殊族群人們的心中,成為往後獨特的文化滋生。 而在我的文化素描筆記本中,我對三個族群特別感興趣。 首先,參與奧運活動歷來的「國際志願者」,應該是最特殊的一群人。 有老有少,年輕人居多,全世界紅黃白黑的膚色都有,是觀眾與選手之外,整個奧運舉辦當中最關鍵的族群。 由於被儘可能的安排在北京、青島等競賽城市的接待家庭中,這批國際志願者著實進入了「小康家境」中國民眾的生活世界。 中國文化的氣息,因此更是廿四小時的呼吸著。 除了到奧運場地服務的其他時間,這批國際志願者與接待家庭共同生活、出遊、包餃子、拉胡琴什麼都來。 我不禁心想:這批在中國文化深深的覆蓋下所薰染的這批外國人,從今以後的人生視野,將如何與中國文化的記憶息息相關呢? 會如同澳洲總理陸克文那般,乾脆在致詞時不只是用流利的中文,連狡黠的眼神都恢復成多年前在北京的模樣兒嗎? 然後,是在北京交通運輸路線出沒的人們,也應該是很奇妙的一群。 奧運前的這半年多來,街頭的公車站牌前,難以想像,大家竟然開始排隊了! 一方面,是有揹著斜帶的指揮員在吹著哨,另方面,好面子的中國人總也得開始顧全大局。 「排隊」狀態是一個公認的城市文明指標,大夥裝嘛也要裝個禮貌文明一點。 地鐵開通了更多條路線,也略微疏散了原有集中的人潮。 或者至少也要禮讓一下來訪的「外國人」,可別一不小心將人家擠下月台吧! 出租車更是乾淨整齊太多了,以往三天不洗澡、且滿臉余思的北方漢子,早就會被吊照且如今根本不存在了。 前後座的白色清潔坐套是基本必須,更牛的是,還真有出租車師傅這幾年狠狠的學他了個「偉爾康,好阿油?」的「北京腔英文」呢! 這段期間,以「中國文明形象」為「人生重要己任」的北京人,可不在少數。一切都是為了奧運! 文明的推動,以往在這個地廣人多的國土是多麼的困難哪! 但如今因為奧運,中國人向來習慣「爭口氣給外人看」的心態,是否恰好成為千載難逢的文明進化契機? 會不會等待奧運結束,大家也仍然習慣著繼續排隊、繼續禮讓、繼續乾淨著,繼續能以北京腔捲舌英文向外國人搭訕呢? 最後,也要回頭看看台灣。 一向對於「中國」形象模糊,文化動機上沒有啥可「靠近或遠離」差別的台灣年輕族群,同樣是北京奧運長風的吹拂下,甚為有趣的一群。 網路上的你言我語,絕大多數都是對於奧運所產生的一種共同的榮耀感或共鳴心態。這或許是生物地理學的本能吧!台灣人→中國人→亞洲人→白人或黑人,一種相對接近的共鳴。 坦白說,北京舉辦奧運,基於其地域及文化本質的接近,同時將政治意識「擱置,或進一步揉化」在體育及文化的層面。這比任何統戰的策略招數,都更有效。 不妨看看連、吳、宋三對夫妻,不只在貴賓席上揮手,歡喜的神情也被放大在「鳥巢」的現場大屏幕上。 高金素梅率領著台灣原住民的舞姿,直接進入奧運開幕表演的段落。這種給予台灣弱勢族群「世界級」的舞台待遇,還有什麼比這個機會更具誠意的宣示著「照顧台灣民眾」。 特別是「中華台北」的隊伍與隊旗出場,當下成為「鳥巢」全場中僅次於中國代表團,歡呼聲最大的隊伍。 以上這些,不是我的敘述,而都是在網路上的年輕族群的論壇中,被津津樂道的帖子。 電視圈有個說法,「永遠不要想去挑戰人氣正旺的對象,會內傷的!」 網路上,幾乎沒有太多年輕人去同情,那些專程到北京「要秀國旗、喊台灣加油」,結果被遣返的「頗有想法」的綠營支持者;包括曾經一度是弱勢族群代表的「卡神」楊蕙如。 認為他們作秀過了頭,「楊蕙如平時哪會拿國旗啊?」有人直接這麼說。 奧運,進一步擺平了更多「兩岸」之中,更深沈的文化觀望與意識猜忌了嗎? 特別是原本文化屬性可能更認同歐美化、更習慣日韓化的台灣年輕人,這些年在平時已經長期聽著周杰倫的中國風詞曲之餘,這次更進一步震撼於奧運開幕聲光效果的宏偉,以及奧運賽事精彩的轉播。 他們會從「台灣人」,逐漸也認可、習慣或接受,所謂在國際文化平台上的「中華民族」觀念嗎? 在奧運的開幕表演之後,接下來,人們將好好注意各種精彩賽事究竟獎落誰家,以及誰又破了世界紀錄了。 但若仔細去欣賞,這次奧運五環旗幟下在各個角落的「文化臉譜」,也頗有一些足以信手駐足,素描兩筆的動人場景。 或許在媒體轉播報導的層面不過是「新聞花絮」吧!但就一整個奧運的文化本質與擴散效益來說,透過奧運進行文化能量的「交流、擴散與進化」,這才是真正奧運的貢獻與意義所繫。 在一場博覽的盛宴中眾皆驚嘆,但真正席捲人們心頭的,始終是那些看不見的文化「孢子」,隨風揚起,然後落實。 文化,終究要落實在人們的生活之中,並且成為一種由之滋生的概念或價值,才完成了它應有的傳承與遞嬗。 這也是中國耗資了天文數字的舉辦預算,最後所期盼完成的目標才是。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