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伯尼(Burnie)」和她那敬業的市長
2009/05/06 02:20:05瀏覽1125|回應0|推薦25

「伯尼(Burnie)」和她那敬業的市長

      這幾天看到新聞報導說,大陸的郵輪團巳經規晝一條由香港轉赴台灣的路線,預計每年可以吸引五十萬到六十萬人次的遊客,給香港和台灣各帶來數十億元港幣的利益。看過這則報導不自主地想到個把月前到過的「澳大利亞」「伯尼 (Burnie) 」市和她那令人敬佩的市長。

      「伯尼」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西北海岸的一座小港城,1827年開始殖民時稱為「食火雞灣 (Emu Bay) 」,她的人口既使包括了附近的小鎮也只有兩萬出頭,而且最近這些年沒什麼大的成長。

      「伯尼」的主要工業是一座老舊的造紙廠,一座鮮奶廠和它延伸出的乳酪,冰淇淋廠。本來還有座油漆廠的,但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關了門。「伯尼」雖然是座小港,但她卻是「澳大利亞」的弟五大貨櫃港。「塔斯馬尼亞」省百分之二十五的進口和百分之三十的出口貨物,都經由這座小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郵輪停泊業務,給該省的經濟和就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值得給一些臨港的城市學習。

      造紙廠在「伯尼」的就業和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曾經是紙漿的出口工廠,可惜由於設備老舊,今天,日本和韓國在「伯尼」不再買紙或紙漿,他們只買碎木屑運回去自已做,有些紙漿成品還回賣給「伯尼」的紙廠,在這個求效率和利益的前題下,這座老舊紙廠的前途並不樂觀。既使這樣,今天紙廠對各種紙的藝術推廣還是不遺餘力,令人欽佩。還好「伯尼」附近有的是森林和農田,這些靠山是很穩當的。

      「伯尼」雖小但它的教育卻很發達,1995年「塔斯馬尼亞大學」在該城設立了分部,有最新的教學研究設備致力於農業教研,尤其著重於乳品和園藝科技。一位當地的志工說,在「伯尼」有座世界最大的合法鴉片植物生產園地,那是某一世界著名藥廠所經營的,可惜不開放給遊客,否則當美麗的罌粟花盛開時,一定是個吸引人的觀光景點。

      離開了「紐西蘭」的「彌爾福德峽灣」經過了兩天兩夜的航行,到達「伯尼」港的前一天晚上,郵輪船長在廣播中就提到當郵輪弟二天進港停靠後,當地的市長會在船邊歡迎我們上岸。市長親自出馬歡迎遊客是蠻新鮮的,也是這趟旅程僅有的一次,大家都期待著看看他是何許人物。

      兩天多沒有踏上陸地,上岸的人好像特別多,在船邊排隊等下船時阿慶就已看到一對盛裝的夫婦在歡迎著下船的遊客。旁邊一輛輛車子把遊客載走,有的去不同的景點,有的去市中心的旅遊中心,當然有許多的遊客會和盛裝的市長夫婦一起握手及照相留念。最近幾年,「伯尼」每年十一月開始到弟二年三月底結朿的遊輪季節,市長會親自去碼頭迎接每一艘到達的郵輪和遊客,其敬業精神令人佩服。另一件值得說的是這位市長, A.P. Boyd先生自2005年一月開始,沒有間斷地,在每週二會向市民和議會發出長達兩頁左右的市長通訊,誏市民們知到市長和市政府在做些什麼以及「伯尼」市的活動。在「伯尼」市的官方網站,阿慶讀了個把小時這些通訊,感到「伯尼」的市民能夠有這樣的市長實在是種福氣。

      每年的郵輪季節會給只有兩萬多居民的「伯尼」市帶來兩萬多位來花錢的遊客,對該地的觀光業作了重要的貢獻。說的也是,通常如果不包括到市區觀光的散客外,每次郵輪靠岸會有大約十五輛的巴士載遊客到附近地區參觀。最近,每年的郵輪季節,會有二十艘以上的郵輪停靠「伯尼」港。在2009年三月三日的市長簡報中,這位市長,Boyd 先生,提到他很榮幸的能親自歡迎大約四萬八千名到港的客人,在通訊中他提到有關遊客的一些感人的故事而且一再對市內的志工們致謝。

      「伯尼」市並沒有忘記沒有參加陸上行程只到市中心那些遊客的消費能力。在交通車去市中心途中,號稱是志工的導遊女士,努力地介詔著也是志工經營的市區觀光汔車服務。每人花十五澳元可以停五個景點,車子是每二十分到半小時一班,乘客可以自由上下車在景點逗留,回程是把乘客送回市中心再換車送回碼頭。這些友善的志工群的確誏遊客們對「伯尼」市和她的居民感到敬佩。那天,阿慶車上的志工特別的高興,她告訴我們,郵輪的船長將在中午時在船上招待「伯尼」當天的義工們午餐。很少的郵輪會這麼做,怪不得那位從來沒上過郵輪的志工那麼開心。

       到了市區的旅遊中心,買了市區觀光巴士的票,要等四十分鐘才輪到阿慶上車。還好,在鄰近有所免費的小博物館可以打發時間。博物館內陳列些該市和日常生活有關的歷史文物,當然這所博物館也是由志工們管理維護的。

    市區觀光巴士先帶遊客到一個高地上看港口和海灣。由高處看這個名叫「食火雞灣 (Emu Bay) 」像是具有開發潛力的海灣,它的西端巳開成港口,有堆的像座小丘的外銷碎木屑和停靠中的郵輪。旅客們開心的照相留念後原車去下一個景點。志工導遊不像專業的,沒有對景點加以介詔,實在值得改進。

    到了「食火雞谷山杜鵑花園」幾乎全車的人都下車在該站停留。看花園的門票是每人六澳元,有些遊客心裡對這種另外收費的作法有點不太贊同,不過大家還是陶了腰包。山杜鵑是「伯尼」的市花,花園不大但卻收集了不少不同地區品種的山杜鵑。園內的導遊是一些志工老太太,效率並不高,可是可以看出她們的熱誠和奉獻。或許是迎合觀光客,花園內有日本亭撟區,台灣區,韓國區等。2008年緬甸的水災和四川的震災後,他們又增添了兩個記念區塊。由這些小事可以看出「伯尼」人們發展觀光的用心。

    阿慶對一再出現的「食火雞 (Emu)」這個字感到奇怪?經過一番文獻探討,發現原來這個地方在開發前到處都是某種當地特有的食火雞。這些「塔斯馬尼亞食火雞」比澳州本土的食火雞在体型上較小而且不會飛。可惜當初的移民沒有保護牠們使牠很快地滅了種。留下來的只是「食火雞灣」「食火雞谷」這些名詞了。寫這篇報導時,阿慶想到應該建議「伯尼」的人們建造一處名符其實的「食火雞」山谷,像山杜鵑花園一樣引進澳洲本土及世界各地的「食火雞」繁殖,說不定有一天人們再到「食火雞灣」和「食火雞谷」時能親眼看到「食火雞」的存在。

    出了花園等車去下一站,等了兩三部車子都只能上幾個人,一個多小時的枯候誏許多遊客心中有些怨言。或許埋怨還是有效的,來了一輛幾乎是空的車,帶走包括阿慶在內的一些遊客。到了紙廠站,要看那不起眼的廠房每人要十澳元,全車的人沒人下車。下一站是小小的酒廠,門票又是十元澳幣,洋人愛酒,倒有三五位遊客下了車。最後一站是到森林中,可以下車在小徑走上半個小時,可是除了上來一對年輕人外沒人下車。如果能在這個森林中飼養幾隻「塔斯馬尼亞惡魔」收費展示,阿慶可以當保,它一定會是門庭若市的。看樣子,當前這個旅遊路線的安排和設計是值得改進的。

    回到旅遊中心,離開船的時間還早,在市區逛逛。感覺上「伯尼」的外觀像是一座小小的濱海美國式城市,沒有什麼特色但卻充滿了上下一心的奮鬥力。但願這篇報導的一些建議對「伯尼」或其他小港市的旅遊策畫人們能有參攷價值,也願神賜福這座奮鬥中的城市和那敬業的市長。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ultrychen&aid=292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