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挪威石油之都「斯塔萬格(Stavenger)」見聞錄
2023/10/01 11:25:38瀏覽776|回應0|推薦44


挪威石油之都「斯塔萬格(Stavenger)」見聞錄


      沒有去「挪威」的「斯塔萬格」旅遊之前,「阿慶」從來沒有想到,「挪威」這「維京人」的國家竟然也是一個當今世界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家。心中有點納悶,小時候的地理課是怎麽混過去的。

       其實,回朔到1958年,「挪威」的地質調查報告指出,在「挪威」的沿岸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氣的機會並不大。1965年,「挪威」政府結合西方石油公司,有系統地開始在其沿海大陸棚和北海地區作地質探勘,到了1969年的十二月下旬,終於找到大油田,給「挪威」人民帶來重大的聖誕禮物。此後,「挪威」政府並沒有停止探勘,從北海繼續向北,進入「巴倫支海(Barents Sea)」。

      1969年年底發現的油田,在1971年六月中旬投產,而且「挪威」海和「巴倫支」海新發現的油田也分別在1993年和2007年投產。這才使「挪威」在當今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上,佔有一席之地。

      近幾年,「挪威」的石油生產量約為全球的百分之二,天然氣約為百分之三。「挪威」的人口並不多,自己使用有限,因此它成了歐洲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國,提供了這地區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的使用量。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值佔全國出口值的一半以上,也為「挪威」的GDP貢獻了百分之四點三。

       「挪威」人並不急著大量開採海上的石油和天然氣,因為他們知道,以當前的生產量,這些資源只能使用六十多年。為將來的日子著想,還是以細水長流的方式生產為妙。

      「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離「斯塔萬格」這座「挪威」的大城不遠。加上許多海上的鑽油平台多在這座城市製造,以及「挪威」最大的能源公司,Equinor,的總部設在這個地方,使「斯塔萬挌」名正言順地有著「挪威石油之都」的稱號。


      進入二十世紀,北海石油的開發,使挪威脫貧致富,也使「斯塔萬格」成了「挪威」的石油之都,暴發戶似的興建了許多現代化的建築。造船和石油業成了「斯塔萬格」經濟的兩大支柱。

        2023年的七月二十三日清晨,我們的郵輪緩緩駛進「斯塔萬格」的港灣時,那停泊在造船廠碼頭的海上鑽油船在在搶奪了大家的眼球。它是一座活動的鑽油平台,這個鑽油船的景觀,拉開了我們在這座石油之都的觀光序幕。


      「斯塔萬格」的大港灣非常的大,港中有許多𡷊嶼,有的有橋樑相接。那造船公司好像是座落在港灣中的某一座島嶼上。「斯塔萬格」的主要市區是座落在半𡷊陸地的那一邊。

      「斯塔萬格」是「挪威」的第三大都會區,人口數量排例第四。來「斯塔萬格」的觀光客主要是去看那號稱是「挪威之角」的「傳道岩(Pulpit Rock)」。  去看「傳道岩」必須先搭巴士到山腳,然後再走上兩小時崎嶇不平的山徑;或是在港邊搭小遊艇到峽灣中,遠眺它的存在。

        上了岸,在碼頭區的一邊看到一大幅的壁畫,畫作內容以「斯塔萬格」和「休士頓」這兩個名字作為中心。當時百思不解其中意義,回家後做了些功課才知道那是為了紀念「挪威」的「斯塔萬格」和美國德州的「休士頓」結為姐妹市的事跡。


      旅遊中心就在這座大牆的另一邊,排了隊,拿到一些當地的旅遊資訊。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到「斯塔萬格」旅遊最重要的觀光景點,是那聞名世界的「傳道岩(pulpit Rock)。」對「阿慶」而言,要登上此山岩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事,有點相見恨晚。

      在碼頭區,有兩三家觀光艇攤位在招募著遊客。號稱是觀賞某峽灣,其實主要的賣點是,提供遊客在峽灣中仰望那座「傳道岩」的機會。峽灣看多了,「阿慶」對它並沒有特別的興趣,選擇了市區的觀光,看看這座曾是維京人權力中心的都市。

      市區的遊覽車是由碼頭旁的旅遊中心附近出發的。出發點的斜對街有座「斯塔萬格海事博物館」,從外面看,一點也不起眼,可說是門可羅雀。顯然,這個博物館的設立是在強調「斯塔萬格」在海洋事務的重要性。




 

      遊覧車在「斯塔萬格」轉了一大圈之後,回到碼頭的起始站。這時剛好有另一班車子要出發,我們買的是一日之內有效的車票,順利地再次上車。按原定的計劃在石油博物館下車,然後漫步欣賞「斯塔萬格」的精華觀光區域。


        觀光巴士的第三個停靠站(地圖上的景點四)就是著名的「挪威石油博物舘」了。下了車,靠海的那一面有個大廣場,那就是博物館的館區。「阿慶」在這趟旅遊之前,看了許多有𨶹這座博物館的視頻,憑心說,和自己的專業距離太遠,引不起共鳴。在廣場上看到一個海洋鑽探的鑽頭,由於從來沒看過,便照了張相片留念。


      「石油博物館」的主要展舘建築,像是一座海上的鑽井平台。時間有限,在附近轉轉就沿著大路走向客貨兩用的碼頭區(地圖上的景點五)。


      對「阿慶」來說,「荷蘭」「阿母斯特丹」運河旁的房子,法國「濱海蘇拉克(Soulac)」三角屋簷上那根旗桿式的木頭結構,白色的外觀加上藍色圓頂的希臘小島建築,都是旅遊觀光後最難忘卻的。不是建築學研究者,說不出它們的型式和學術名詞,只能寫一個外行人的觀察感受。

       「斯塔萬格」老港區的老建築,其風格和荷蘭的有點接近,但比較起來好像是更多姿多采一些。「荷蘭」的老建築,臨街的那一面建築本體是平的,然而「斯塔萬格」的卻不一樣。它的屋頂伸出了一小塊,成了一個小三角的結構往前伸出。「阿慶」努力觀察,發現有些建築也有像「荷蘭」傳統建築那樣,設有突出的鋼條用來升吊巨大傢俱。


      這些木頭建築之所以引起「阿慶」注意是因為「阿慶」以往沒有看過,而這次到過那麼多的「挪威」的城鎭和村莊也沒有遇到它。「斯塔萬格」那獨一的港口老木頭建築,不但樣式獨特.而且常常在不同建築物上漆著不同的彩色,幾楝建築相連,非常的具有視覺效果。


     「斯塔萬格」城市設立於1125年。由這個年份看,那些奇特的港邊木造建築,應該是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之間的「斯塔萬格」建築風格。

      在碼頭漫步閒逛的時候,「阿慶」注意到一排像是改革後的新建築,它保留了一些老建築物的基因,然而卻不再令人耳目一新。建築的進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現象。看過「斯塔萬格」的獨特木頭建築,「阿慶」期望「挪威人」要保護它,不要像是改變了古老的,帶有維京色彩的古老木頭教堂一樣,讓這些具有特色的「斯塔萬格」建築物孤單地走入歷史 


       石造圓型高聳的瞭望塔,就在碼頭區附近的小山丘上。暸望塔由於高度的関係,非常顯眼,在老遠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登山的路有好幾條,為了省時間,我們選了石䃈的那一條,停停走走,深感年歲增長的殘酷。



         到了瞭望踏的廣埸,寬闊的視野把登山的辛勞一掃而空,邊照相邊說,值得,值得。這名叫「瓦爾堡(Valberg tower or Valbergtarnet)」的瞭望塔,在1853年之前是全市區最高的建築,它是用來偵測市區內的火災發生地點。


      「瓦爾堡暸望塔」開工於1850年,1853年竣工,成了該城的瞭望塔並且有員工駐守。這瞭望的功能維持到1922年,一位服務了十八年的瞭望員離開為止。今天,這座瞭望塔已改成博物館,文献上說,光在第二層就可以容納38位遊客,可見它的寛廣。瞭望塔附近有座可愛的咖啡廳,沿著主要的大路走下去,有一整條美麗的精品街,我們在其間走走坐坐,留下許多悠閒的時光足跡。



      「斯塔萬格」老城區也是被許多人推介的重要觀光景點。那群獨楝的木頭住家建築,有著石塊道路和獨門小院,當年是沙丁魚罐頭工廠員工的住家,也是「挪威建築」的代表。老城區受到當地政府的保護、維修,和宣揚,因為它是「斯塔萬格」不容忽視的𠪴史文化遺產。



      在郵輪緩緩駛離「斯塔萬格」時,「阿慶」心中有些傷感。或許是十四天的行程即將近入尾聲,或許是感概於這輩子可能不再有機會再來欣賞壯麗的挪威峽灣,只能心中道聲——珍重和祝福,「斯塔萬格」!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ultrychen&aid=17992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