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炒作行為對市場機制的影響
2010/08/09 00:32:59瀏覽338|回應0|推薦0

炒作物價是不道德的。實情或許是如此,但是,在一個炒作有利可圖的環境下,炒作就會發生,總是有人會去做的。

記得以前玩電腦的策略遊戲的時候,有的遊戲設定是可以買賣物資,然後低買高賣圖利。其中最蠢的一款遊戲,是光榮出的水滸傳天導一百零八星吧,只要把所有的錢砸下去買各種物資,價格過幾天就會漲到高點,把剛買的全賣了,價格過幾天就又降到低點,所以遊戲中錢不是問題,內政可以隨便搞,只要經營一個山寨就能打敗高毬了,經營上壓根就沒有策略性可言。這是電腦太笨,才能這樣炒物價賺錢的,但遊戲裡頭可以炒作,遊戲外炒作也是同樣會發生的。

價格的決定因素通常是很微妙的由整個市場所有人的預期心理共同產生的,若能取得能決定價格走向的主導權,那炒作便是有利可圖的行為。掌握庫存後哄抬價格,只要炒上的勢頭起來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暴利,不管是炒股炒樓還是其他什麼的,只要炒作的對象具備足夠的稀缺性及不可替代性,物價的大幅波動必定有人從中獲利,當然也會有人蒙受其害。事實上,炒作根本就是市場機制的其中一環,總是有人試圖從炒作市價中牟取暴利的,只不過,有這種想法的人未必能遂其所願,反而是在這種競租的競賽中落馬的人不在少數,投機失敗而一無所有。

這種有人賺有人賠的事情不是傻蛋關切的重點,我覺得重點在於整體運作的效率,是否對所有人是有利的。以期貨來說,這個概念其實就像是開一個賭場,大家進來賭一把一樣,猜對價格變化趨勢的人能大賺,猜錯的人會賠很大。但是期貨市場對整體效率來說卻是有利的,因為這樣能透過市場競爭製造出一個大家可以信任的的公平價格,於是交易上的不信任成本得以消弭,而這個好處是巨大的。期貨市場自然也會存在炒手,也可能有內線與欺騙的行為,但是市場自然會有一定機制去壓抑這些副作用,而這些成本和市場定價的效益相比是較不足道的。相較之下,股票市場的市場效率似乎就要差一點了,至少就台灣而言,股價似乎並不反應基本面,主要是由公司派與市場炒手聯手決定的,即便內線交易是違法的行為,仍然有許多合法的有效手段,能讓上市的企業藉由操作資訊來操縱股價,謀取不義之財,這種行為叫作剪羊毛吧,這其實是一種經濟上的略奪。

要讓那些炒作的都當善男信女自然是一種妄想,他們自然是貪婪的。只不過,靠炒作獲利仍要有一定的節制,就如股票市場好了,如果一般散戶對市場的信任被徹底毀滅掉,那麼要從這個市場獲得不義之財也是不可能的了,甚至市場本身都會被消滅掉,因為市場的存在,必需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做基礎,信任崩壞後,買賣雙方對彼此出的價格都要懷疑個半天,經過無數的談判回合才能完成一次交易,這樣社會肯定會退回原始落後的狀態的。不會這麼糟,但也不會是完美的理想市場,一定程度的炒作與欺騙總是有的,現實世界大概就是如此吧。

話雖如此,從最近的新聞來看,在對岸的中國,一股炒作風氣似乎吹了起來,農產品的價格被炒作了起來,炒作的產品價格可以暴漲暴跌到好幾倍的價差,甚至有所謂2010年是炒作元年的這種言論出現,這就值得我們重視了。刻意的炒作是一種愚蠢的行為,就和政府因為政治上的考量而刻意去管制扭曲市場價格是一樣的愚蠢與無效率,會破壞市場的效率,讓交易不能順利的進行,整個社會同蒙其害,可以說是文明的倒退。但是炒作的發生就表示環境是允許炒作行為的,畢竟政府的好些管制措施也同樣是不利於市場效率一樣,炒作也是不易防杜的,只要是有利可圖就會有人去做,即使這麼做會毀滅整個社會的未來性也在所不惜,畢竟手裡有錢的人是贏家,以狼的哲學來說,佔整個社會的便宜來聚斂自己的財富似乎只是剛剛好的行為而已。其實這種行為很明白就是一種殺雞取卵式的短視型聰明,明白人稍微認真一點去想都會知道的,只是一旦搶先去幹這檔事的人能得到最多好處,無論這樣的情勢對整體效率來說有多麼不利,它終將是會發生的,如果沒有採取適當的手段防止的話。簡單的說,當有別人的乳酪可以搬的時候,還有誰會用心把餅做大呢?

市場的效率是一種看不見的好處,國家社會的競爭力可以從這裡看得出一二,事實上這也直接很大程度決定了企業經營的成本,在貪污腐敗成風的國家經營高效率的企業是何等困難的事!只不過,要維持市場的效率,不能只依賴個人自利的動機,這雙看不見的手,因為有太多的誘惑存在,是要讓社會走向自我毀滅的。重視信用,誠信至上的價值觀,或許會是很重要的文化風氣,好像只有它是防止自我毀滅的腐敗唯一一項比較有效的手段了?另外一個防止這個集體墮落的手段,似乎也只有提升資訊的透明度了,當資訊透明度高的時候,當市場運作效率高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合理價格落在哪個範圍內時,想要靠炒作賺錢的大概都會賠本吧?雖然這一直不是受很重視的想法,不過文明的興起或是衰落,從歷史的軌跡來看,還真是一再驗證,神準無比呢,可不是嗎?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430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