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政府跟企業沒告訴你的中韓FTA內幕
2014/11/13 20:08:57瀏覽17591|回應0|推薦14

最近中國北京與南韓將簽屬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的消息,又讓輿論泛起了波濤。然而相較於一方的危言聳聽以及另一方的毫不憂心,其實我們更需要的,是對這個FTA對於兩造的利弊各在哪,以及對我國產業影響的詳盡分析與產業應變方案、政策。而目前,我還沒見到這方面的政策。

韓國不是個簡單的國家,一個20年前利用與我國的關係,換取中國北京建交的最大利益的國家,此次必然也是盡可能的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北京也不是省油的燈,自然也會盡可能的想從FTA拿到最大的好處。要說對我國企業不會造成影響,我想很難,是這樣的影響長遠來看是好是壞,我想很難說。

當然,FTA會影響到產品在市場的價格,但價格不是一切,國際市場上的買家,並不像國內市場的消費者一樣,受到低薪跟選擇有限的影響,偏好低價劣質品。低價劣質或許可以沒有下限,但是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是有底線的,而且隨著教育、資訊與技術的發展,這個底線會越來越高。

韓國是市場行銷的佼佼者,至少在東亞地區是如此。在競爭力的指標中,其中有一項叫先佔,我猜測,這或許是南韓急欲與北京簽署FTA的原因之一。肯德基在中國北京一直發展的比麥當勞好,就是因為過去搶到了先佔的條件。而韓國透過強大的行銷手腕,韓劇、電影、旅遊多方面的結合,再加上差不多的價格,可以在中國北京消費市場成長的過程中,優先取得大眾對品牌的印象與購買的可能性,甚至建立起品牌忠誠度。

當然,這樣的行銷手腕,並不適用於所有的產業。因而FTA必定也會對韓國內部造成衝擊。而這樣的衝擊與南韓政府的應變方式,是非常值得我們觀察的地方。

其實我們許多的產業在對岸,早已在先佔這方面取得了優勢,像是康師傅、旺旺。然而我國企業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顧守這樣的優勢,大多數的企業,雖然取得了先佔。但是面對後續擁有更多資金,敢陪錢跟你搶市場的競爭者,卻主要還是用價格做為手段,無法有效的鞏固品牌的價值感,導致最終還是無法競爭,甚而黯然退出市場。

我們的企業,一直以來都陷入一種壓低成本,壓低價格的競爭方式。因此關稅這一環,確實是會影響企業對自己競爭力的信心。然而,隨著保護主義時代的結束,國與國間的貿易壁壘漸漸消失。企業對於思考的方向,該由”確保擁有最低的價格”轉向”在價格相同時,確保自己的產品能成為買方的優先選擇”,這才是往後競爭力的指標。而在這樣的指標下,我們的產業不是競爭力不夠,而是我們根本還沒有開始有競爭力。

為方便管理,即日起本Blog關閉留言回應功能,如有朋友想進一步討論,請轉至Facebook專頁,謝謝您。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ngyic&aid=18927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