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烏克蘭,我們能學到什麼?
2014/02/23 23:24:00瀏覽1575|回應0|推薦8

基輔的一位東正教神父,AFP記者Sergey Gapon攝。



烏克蘭首都基輔暴發的流血衝突,最近這幾天,看來終於有希望畫下句點了。而我們的主流媒體,在亞努柯維奇失蹤後,也終於以較大的版面報導這篇國際媒體已經以頭版頭條報導許久的重大事件。

這一場衝突的導火線,源於去年11月總統亞努科維奇否決了與歐盟的貿易協定。因而引發反對派的抗議,要求亞努科維奇下台,提前大選。上周二(2/18),烏克蘭警方試圖驅離占據市中心數個月的反對派,流血暴力衝突於是暴發。衝突的中心,烏克蘭首都基輔,一片狼藉。市中心的獨立廣場到處是燒焦的輪胎,火光與灰燼。外界估計,死亡人數很可能超過百人。而烏克蘭西部地區的主要城市利維夫宣布獨立,始得衝突一度有擴大成為內戰的危險性。

所幸在群眾的憤怒與外界的壓力下,亞努科維奇最終還是在外國協調下,同意提前舉行總統大選,之後隨即銷聲匿跡。而國會也通過了釋放前總理季莫申科的決議。季莫申科在週六晚間獲釋後,便直接前往獨立廣場,坐在輪椅上對群眾講話,稱他們為烏克蘭的英雄。並且宣布,參選總統。

這場衝突背後,除了反獨裁之外,也隱含著烏克蘭內部,對於親俄與親西方這兩種立場之間的腳力。在前總統尤申科掌政的時期,烏克蘭整體來說是頃向西方的。然而,尤申科由於親美,導致與俄國關係緊張,在2010年總統大選競選連任時,僅得到5%的選票,在第一輪就慘遭淘汰。亞努科維奇出線,可以說是親俄的一種反撲。而他的主要對手,前總裡季莫申科,在以3%的差距落選後的隔年,因濫用職權遭判刑七年。普遍認為,國會第二大黨領袖,季莫申科的入獄,是出於亞努科維奇對政敵的鬥爭。

事實上,這也不是亞努柯維奇第一次被趕下台了,或許這次政爭會演變成這樣,也跟他先前的經驗有關。2005年的橙色革命,就是因為群眾認為亞努柯維奇賄選爆發的抗爭,因而使得在後來的重新投票中,亞努柯維奇與總統大位失之交臂。當時領導反對群眾的,正是前總統尤申科與他那位之後鬧翻的政治聯盟夥伴:季莫申科。

我雖然欣賞季莫申科,但是老實說,季莫申科是個如普丁那樣有魅力但是鐵腕的政治人物。作為烏克蘭下一任總統的熱門人選,如果你期待季莫申科上台後,會推動民主改革,改善烏克蘭的人權狀況,向西方靠攏。那你可能會大失所望。獨立廣場上那張輪椅坐的,並不是與人民站在一塊的人權鬥士,而是有"天然氣公主"之稱的女強人。烏克蘭的天然氣是從哪裡來的?不是西方,而是東方。

夾在歐盟與俄國之間,作為前蘇聯與獨立國家國協主要的成員國,境內又有俄國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烏克蘭必然要面對來自東西兩大勢力的拉扯。而俄羅斯重回世界舞台的強烈企圖心,很可能在將來仍會造成這個國家持續的動盪。

稍早之前,一名年輕的烏克蘭女性在獨立廣場自行錄製了一段影片,號召各國民眾支持烏克蘭人民反對獨裁,追求民主自由。這段影片近日也在社群網站上廣為轉貼,在youtube上已被觀賞超過三百萬次。因著這段影片的廣為流傳,也有不少人拿烏克蘭的衝突,來評論中國台北與中國北京之間的國家問題。然而,不管中國台北能從烏克蘭學到什麼,絕對不會是像某些不明就裡的人所說的:擺脫鄰近的強權,靠向歐美。

或許更有可能的是:不要單獨靠向任何一方,就像尤申科跟亞努柯維奇這前後兩任總統所做的示範那樣。

為方便管理,即日起本Blog關閉留言回應功能,如有朋友想進一步討論,請轉至Facebook專頁,謝謝您。

L'important c'est Cufflinks Facebook
( 時事評論國際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ngyic&aid=1131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