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一):產前準備與生產方式的選擇 主講人:新光醫院 林禹宏醫師
1. 生產前的準備
(1)接近生產時
a. 宮縮更頻繁。
b. 下腹部有壓迫感。
c. 疲倦。
d. 分泌物增加。
e. 頻尿。
f. 輕快感(腹部壓力減小、骨盆腔壓力增加、大腿痠痛、頻尿,產前2周出現)。
(2)產兆
a. 落紅。
b. 陣痛(收縮時走動會讓陣痛更厲害,所以待產時可以多走)。
c. 破水。
(3)何時到醫院
a. 陣痛:初產婦3~5分鐘1次、經產婦有規則陣痛。
b. 破水:立即到院。
c. 大量出血:立即到院。
(4)入院後準備:即醫師會幫產婦所做的各項檢查。
a. 內診:看子宮頸、胎位、胎頭下降程度(約子宮頸開3~4公分胎頭才會下降快速)、羊水(看顏色及人工破水加速宮縮)、骨盆腔(大小、形狀)。
b. 血壓。
c. 脈博。
d. 呼吸。
e. 體溫。
f. 灌腸。
g. 胎兒監視器。
h. 抽血。
i. 驗尿。
j. 打點滴(補充水份及因應有突發狀況時易急救)。
(5)第一產程處置
a. 胎兒監視器。
b. 內診。
c. 止痛。
d. 人工破水。
e. 血壓、脈博、呼吸、體溫。
f. 飲食(最好禁食,只喝水或透明飲料,因為有可能會嘔吐)。
(6)第二產程處置
a. 胎兒監視器。
b. 孕婦須配合宮縮而用力(有便意感再用力,否則產婦用力過久會因沒力氣而增加剖腹產的機率)。
(7)影響生產的因素
a. 子宮收縮,收縮不好者可以加催生藥。
b. 產道(骨盆腔大小不會因做運動而改變)。
c. 胎兒(大小及姿勢,生產時寶寶的臉要朝下才能生得出來,因為這個姿勢才符合骨盆的形狀)。
(8)如何順利生產
a. 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增進心肺功能、增加體力及耐力、身體更柔軟、幫助控制體重、預防妊娠糖尿病、降低孕期不適、改善姿勢、幫助睡眠。
b. 控制體重:前14周增加1公斤、後14周每周增加0.5公斤。
(9)適合孕婦的運動:散步、瑜珈、游泳、慢跑、健身房、有氧運動,只要體能可以任何活動皆適宜。
(10)孕婦運動原則:循序漸進、量力而為、覺得頭暈或無法負荷就停止、有早產現象(出血或宮縮頻繁)應休息。
(11)會陰按摩
a. 時間:34周起開始。
b. 目的:增加會陰的彈性,降低產道裂傷的機率。
c. 如何做:雙手在會陰部兩側往外拉。
2. 生產方式的選擇
(1)自然產
a. 優點:恢復快、生產後可立即進食、沒有傷口、併發症少。
b. 缺點:陣痛、陰道鬆弛、骨盆腔器官脫垂、孕婦/胎兒在生產過程中遭遇危險。
c. 併發症:難產(最後還是得開刀)、肩難產(會導致寶寶缺氧)、產後大出血、鎖骨骨折、胎盤早期剝離(會導致寶寶缺氧)、羊水栓塞(會導致產婦休克)、胎便吸入症候群、產道裂傷、子宮破裂、胎兒缺氧。
(2)自然產使用吸引器
a. 原因:產婦沒力、產程遲滯、胎兒窘迫、為降低產婦心肺負擔。
b. 併發症:頭皮/皮膚受傷、頭部血腫、腦內出血、胎兒死亡。
(3)剖腹產
a. 適應症:前胎剖腹產、難產或產程遲滯、胎位不正、胎兒窘迫(寶寶心跳不好)、前置胎盤、子癎症、巨嬰或體重不足。
b. 併發症:感染(子宮或傷口)、子宮裂傷、膀胱/腸子受傷、出血、一般手術併發症(血管栓塞等)、一般麻醉併發症。
(4)剖腹產後的陰道分娩(VBAC)
a. 條件:低橫切剖腹產1或2次、骨盆腔大小適當、子宮沒其它疤痕或破裂過、醫護人員可緊急動手術。
b. 併發症:子宮破裂、子宮發炎、輸血、寶寶腦部缺氧病變、寶寶生產前後死亡率較高。
c. 注意:子宮破裂的機率會千分之四以下。
課程(二):新生兒常見問題與照顧 主講人:亞培奶粉業務代表
1. 新生兒黃疸
(1)原因:膽紅素生成較多,肝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看眼白、鼻頭、額頭來判定。
(2)生理性黃疸:3~5天會消退,最慢7天。
(3)病理性黃疸
(4)若有哺餵母乳會消退得較慢,如果非病理性黃疸仍可繼續哺餵母乳。只需延長哺餵時間,讓寶寶增加排泄次數。
2. 脂漏性皮膚炎
(1)原因:皮脂分泌旺盛。
(2)症狀:在眉毛、耳後。
(3)處理:輕微者無須理會,愈常清潔愈容易有皮屑,4個月以後會完全復原。較嚴重者可先塗抹滋潤乳液再摳掉或者給醫生看。
3. 臍帶護理:先用棉花棒清潔肚臍內水份,再拿棉花棒沾95%酒精護理。
4. 眼睛護理
(1)出血:因生產時受擠壓,會自行復原,毋需擔心。
(2)鼻淚管阻塞:會導致眼屎多。可幫寶寶按摩,用食指、中指從頭眼順著鼻子往下按摩。
5. 餵食
(1)基本量計算:六個月以下的寶寶,150CC/kg/day,若超過200CC/kg/day為過度餵食,這會造成寶寶自發性需求降低。若開始添加副食品後可減少奶量。
(2)若奶量夠不需再給寶寶喝水。如何評估:每天解尿6~8次,顏色為清淡不濃。
(3)不需給寶寶喝葡萄糖水,會讓寶寶提早進入厭奶期及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