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念往生咒拔除業障根本
2011/05/29 12:26:13瀏覽1276|回應0|推薦0

念往生咒拔除業障根本

作者:仁煥法師


度眾生要有歡喜和慈悲的心


    我有一個體會,在我當醫師的時候,如果帶著煩惱的心去靠近病人,那麼病人始終不願意接受;如果帶著歡喜和慈悲的心,那麼病人非常歡喜接受。有些同修要想渡眾生,但卻沒有研究過眾生的心態。
    在佛教當中,為什麼禮佛的時候要拜得五體投地呢?這是佛教育我們要把身架放下,把貢高我慢放下,把自己放在地平線上,做一個沒有架子的人,這才是究竟的慈悲。

念往生咒拔除業障根本

    我有一段時間在閉關當中有障礙,生病八九天都起不來。最後我很無奈的時候,帶病跪在佛的前面,埋怨起佛來了:「為什麼我閉關還有這麼大的障礙呢,難道佛沒有慈悲為閉關人護法嗎?」

   

後來我恍惚之中聽到:「這些不是我們給你造成障礙的,是你自己業障暴發嘛。」我說:「怎麼辦呢?」,「那你就要念拔除業障根本咒。」我說:「我不懂拔除業障根本咒啊,是在哪個地方啊?」「哎,你沒有念過《阿彌陀經》嗎?」我說:「不但念,我背得很流利。」「你背得流利,《阿彌陀經》念完以後不是有一段拔除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嗎?」我才恍然大悟:「哦,原來往生咒叫做拔除業障根本咒。」後來我就跪在佛前面念起了往生咒。

    願望大家今天特別要明白一個關鍵的地方:經文是佛的理,「南無阿彌陀佛」是佛的道,也叫做是佛的心法。如果大家以後再問我:「念哪一部經好?」我說:「你們如果想依理,念哪一部經都好,如果想依道,那麼念南無阿彌陀佛。」

當我念到二十一遍以後,感覺好像身體一切都不存在了。



    所以原來我們老是叫做往生咒,它的本意是叫做拔除業障根本咒,我們沒有明白佛的本願。所以理解本願了,你才得到好處。



   本來「南無阿彌陀佛」裏面也有拔除業障的功德,什麼都有,因為他是成就生命回歸極樂,讓生命沒有障礙,給生命成為無礙。真正的六字洪名功德是在三個字「阿彌陀」!「南無」是皈命,「佛」是圓滿,六字連起來就是——皈命阿彌陀佛得到圓滿,得到究竟!


慧淨法師


  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0)二月十三日,淨行腳至東部,知道此地某處是全省牽亡最有名之處,好奇之故,便順道前往觀看;抵達時已是晚上,在此掛單一夜。

  隔日下午淨在右邊觀看頗負盛名的靈媒林千代牽亡,不知過了多久,忽聞左邊呼叫著:「有和尚嘸?請伊來念往生咒。」(台語)一聞此語,知此時此地除淨之外別無和尚,於是便快步往左邊走去,見另一靈媒已被亡靈附身,家屬扶著雙手緩慢前行,一眼便直覺此亡靈是個盲者。
   

 
       淨向前便主動的念起「往生咒」,剛念不到幾句,此亡靈突然雙手略微向上一震而說「我目金阿!」(台語,雙眼複明之意)淨不意有此動作,依然持續念咒,突然亡靈雙手往後一仰說「我要往生了!」此話一落,靈媒也當下往後傾倒而醒轉過來,兀自地回到她的崗位繼續下一位的牽亡。

  此時淨及其家屬並在旁觀看的兩位大專青年,楞在當地,為這亡靈剛附身前來,一聞咒音便立刻往生而去的突然落幕而訝異、感動、讚歎。

       經過交談,知道這位亡靈是位女眾,去世已經五年,在世時是個盲者,自己有間小佛堂在拜佛。
 
       事後回想:平常念往生咒都是至少三遍,然而這次似乎不到一遍,亡靈一聞,立刻雙眼複明,再聞當下立即往生,直接了當,乾淨俐落;此之咒力度亡,因緣殊勝,不可思議。
 
       往生咒在於彰顯「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洪名的萬德之一,六字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往生咒既有如此殊勝功能,則稱念或聽聞萬德莊嚴之六字洪名,更為簡易殊勝,是以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極樂;往聖前賢,人人皆勸念佛。

《佛說無量壽經》言: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自致不退轉 
往生咒簡介:

   此神咒全稱「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簡稱往生咒,是《早晚課誦集》中十小咒之一。焚香跪拜佛像,合掌念誦此咒,日夜各二十一遍,能滅五逆、十惡、謗法等重罪。誠心念此咒,阿彌陀佛常在頭上保佑,怨家不能傷害,可享安樂之福。


  最大效用:佛光普照,事事順利,吉祥如意,幸福平安。持此咒須身口意悉皆清淨,虔誠持念,即能消滅五逆十惡謗法等重罪,並常有阿彌陀佛,在其頭頂以護行人,現世享安樂,臨終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



往生咒原文: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三遍)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

        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

  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唎哆。毗迦蘭多。

        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http://big5.xuefo.net/show1_61536.htm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hsma91&aid=526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