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追逐(完)
2006/08/23 21:10:06瀏覽295|回應0|推薦11

當我核對著明金的出貨單據與對方的進貨報表,經過隨機抽檢十樣產品,僅有兩項產品數量一致,其餘八項皆有誤差,有些品項誤差甚至高達上千台,這樣結果令我的疑慮更為加深,我將結果告知稽核陳進嘉經理,請對方小姐再確認報表,下午隨鄧顧問拜訪時,再將正確的資料轉交給我。

赫德是明金第一大客戶,在家電市場也是頗具知名的公司,前一陣子聽說老闆易主,但不知道新老闆是誰。

 「黃小姐,這位是元華證券陳襄理」鄧顧問幫我引見赫德的主辦會計。我們彼此交換完名片之後,參觀赫德的倉庫,發現倉庫堆積的西存貨不少,我問了黃小姐營運的狀況,她說明產品賣得都很不錯,約一個小時的參觀行程,我再次拿到"正確"的存貨報表資料,便與鄧顧問返回公司,但我再次更換品項核對報表,又發現新的差異,單項產品有上千台以上的差異,事隔一週改由陳進嘉經理再次拜訪赫德,第三度拿到所謂"正確"報表,卻發現倉庫貨品堆放情況與一週前並無多大改變,我心情涼了一大節。

 「鄧顧問,你們公司前三大客戶帳款已超過五個月未收回,到時候年度報告會很難看」我間接提醒鄧顧問注意尚未收回的帳款。

「真得嗎?我會請業務單位注意一下」和鄧顧問談完後我搭車離開,到此我仍希望我所懷疑的部份是錯誤,如果客戶真有虛偽不實的情況,應該讓紀協理知道這樣的情況,但是我必需在非常明確的情況下才能做出報告來。

 三天之後我的心情真的盪到谷底,前三大客戶的應收帳款是收回來了,但卻是經由一筆匯款進來。

「鄧顧問,這三家公司彼此是不是關係企業,與明金的關係又是什麼關係」

「這三家公司都是獨立無關的公司阿!跟我們是客戶關係罷了」

「那您是否可以解釋,為何赫德的付款交易,要同時沖銷掉另外兩家公司的應收帳款,赫德既然與其他兩家公司無關,為何幫他們代墊貨款」

「天漢,會不會是會計小姐弄錯了,我去查一下」 我當日提前結束在明金的工作,打算向紀協理報告所發現的情形,回程半路上接到明金公司簽證會計師李會計師電話。

「喂!天漢嗎」

「我是,李會計師請講」

「你今天查到一些什麼東西嗎」

「有一點奇怪,一筆匯入款卻同時沖掉三家公司的應收帳款,不合常理,理論上應該是各家匯各家的款,所以應該是三筆匯款對應,不應該只有一筆,而且金額相符」

「這樣ㄡ!那沒事了,我知道」

 這一通電話有點莫名其妙,該不會會計師也知道內情,之前聽聞過會計師事務所查帳人員提過,他們會計師會將有些客戶要上市櫃時,將股票給員工認購的情形,難不成這案子也是如此,會計師手頭上也有明金的股票,承銷商在這個案子所辦演的角色,難道只是幫明金做好化粧師的角色而已。

「協理,我覺得這個案子有問題,公司有虛增營業收入的嫌疑」天真的我以為紀協理會與我認真討論一番。

「天漢,這個案子有這麼難嗎,你和會計師再討論討論」 我鼻子摸摸退出辦公室,望著台北的夜色,有些許的無耐,協理今年有送案子的壓力,但是案子卻處處是破綻,公司、會計師與承銷商形成一種命運共同體,但是投資人呢?誰來保障投資人,當下我知道我是擋住利益團體的阻礙,是該退出這圈子的時候,回老家去吧!花蓮的好山好水等著久久未歸的遊子,一直在大都會想追求所謂的"成功",卻發現那是超乎自己價值觀的一件事。

 半年之後從報上看到明金如願的掛牌上櫃,但卻由掛牌價一路下滑至跌破十元面值,也聽到另一個傳聞,因為鄧顧問與公司派鬧翻,在市場大賣明金股票,而在明金未掛牌前,主管機關有人鬼迷心竅,在未上市櫃盤價每股七八十元買進明金股票。

<後記> 本故事純屬虛構,意在提醒普羅大眾若要進行股票投資,勢必要非常小心,負責人誠信是第一要件,有關財務報表資訊僅供參考,莫為浮誇不實的報導所誤導。

 圖片來源:http://www.pbase.com/tonyau/image/38780880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tertsai&aid=4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