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30 20:53:28瀏覽11094|回應1|推薦36 | |
蔡衍明是近日台灣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可是,坦白說我還挺欣賞他的。 在旺中案吵得沸沸揚揚,蔡衍明被所謂的「學者」「學生」以及「三民自媒體」「壹傳媒」聯合圍攻之際,令人驚訝的是:蔡衍明居然還買了過去對他圍剿不遺餘力的壹傳媒的32%股權,毫不客氣的反手打了那些學者教授學生一大巴掌,也讓那些當初圍攻他的壹傳媒記者編輯們不知顏面置於何地。蔡衍明寫下了一頁頁的驚奇,令人目不暇給,由此可以看出蔡的霸氣果然不凡。 在台灣,經過李登輝以及陳水扁20多年的努力,「愛中國」被打成政治不正確,蔡衍明的「愛台灣也愛中國」的「兩岸共好」也不行,一定要建立敵我分明的清楚界限。綠油精們害怕以後對中共的批評少了,報導多了,台灣人民對中國大陸的仇恨降低了,恐怕不利未來的台獨建國大業,因此將蔡衍明當成中國的代理人那樣的往死裏打。偏偏蔡衍明雖然政治不正確,卻不想如腐儒一樣縮起來當作縮頭烏龜,卻還高調得很,也十分硬頸地打死不退,最近還自己出了一本吹捧他自己的書,惹得他們七竅生煙、暴跳如雷。坦白說我還挺欣賞他的霸氣,我想這也是霸氣如蔡衍明才能衍生的獨特現象吧! 最感到難堪的應該還是那些壹傳媒的員工。過去在黎老闆的授意下對蔡衍明口誅筆伐,現在卻在一夕之間被轉賣給蔡衍明,那真是情何以堪啊!這證明黎智英不過是利用這些壹傳媒的記者編輯當打手,狡兔死走狗烹,黎智英果然只在乎這樁買賣生意有沒有現金入袋,根本毫不在意員工人格的被糟蹋。 其實,仔細分析那些反對的「學者專家」的意見,其實,都是一些似是而非,標準不一,或者是憑空臆測,不值一駁的論點。例如: 1. 反媒體壟斷及言論集中現象:在西方,過去教會除了宗教之外,是唯一的知識啟蒙傳播的來源,後來大學興起,成為知識傳播的管道,因此教會的壟斷知識權威不再,回歸純粹的宗教角色。同樣的,今天新聞來源多樣化,網路或論壇,微博成為新興資訊管道,媒體的資訊壟斷權早已消失,何須擔心媒體集中化?試想新聞嚴密管制的中國大陸都無法壟斷資訊了,一樣有百花爭鳴的微博屢屢踢爆貪官落馬,這證明新興的網路使得新聞根本無法壟斷。 況且台灣許多媒體也只會抄抄Youtube,PTT,或訪問一下幾個路人甲、路人乙,這樣自我作賤的媒體還有什麼影響力與公信力?媒體教授們真的自我感覺良好、自我膨脹,還有幻想被跟蹤的,也想太多啦,就請別再胡鬧了。 2. 反財團壟斷:其實事情應該反過來看:為什麼學者專家學生不去反對聯邦銀行經營媒體?為什麼有環保公害疑慮的台灣第一大工業集團臺塑過去金援入主台灣時報沒有人反對?甚至今天臺塑再度介入壹傳媒還成為最大股東,那些學著專家才應該奔走呼號,為什麼大家反而只集中火力攻擊蔡衍明? 坦白說,媒體人也不要自視太高,現在的媒體行業是個典型的艱困衰退產業,連享譽國際的美國的Newsweek也即將停刊,可以想見近年來媒體事業的艱困,甚至,我們應該預見在未來沒有財團支持的媒體恐怕難以生存,這恐怕即將是我們需要習慣的常態。 如果不要財團化,那麼公共化或國營化行嗎?那被國家執政者控制的公共電視臺會比現在財團各擁其主,更百花爭鳴嗎?看看台灣烏煙瘴氣的公共電視臺,民進黨都下臺5年了,還有綠營任命的媒體代表屢屢以程序問題負隅頑抗,拒不改選。馬政府不想也無法控制媒體,導致眾聲喧嘩,下次政黨輪替,不論藍綠,汲取馬的教訓,恐怕不會再有執政者像馬英九一樣的謙謙君子對媒體這樣溫良恭儉讓了,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3. 中共中資背景疑慮:說到底,唯一讓學者專家反對跳腳,卻又說不出口的真正理由,乃是蔡衍明親中意識形態。但親中有什麼問題?蔡衍明主張的「一國兩區」「愛台灣也愛中國」是合理合憲,為什麼卻要成為反對他的理由?這是他的理念本來就應該受到尊重。相反地,台灣許多媒體可以公然違反中華民國憲法,宣揚台獨主張應該才是被撻伐的對象不是嗎? 事實上,台灣最令人覺得不耐的就是這種「想當然爾」的陰謀論到處橫行。任何人,包括余英時,可以拿出證據來證明蔡衍明有中資背景嗎?討論必須建基在事實基礎上,才有對話的意義。否則,這就是民主法治的倒車。因此,請不要再拿這些似是而非、「想當然爾」的言論作為推論的基礎。同樣的,黎智英來自大陸,雖然後來移居香港,再到台灣,若要說有中共背景,黎智英才是根正苗紅的大陸人。黎智英都可以在台灣辦媒體,難道我們的新聞自由連十年前還不如? 因此,反對蔡衍明進入媒體的正當理由在哪裡?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