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理性經濟路線的挫敗,台灣危矣!
2011/04/24 23:26:00瀏覽2831|回應0|推薦15
政府從國光石化退後了,大選將至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政府必須拆解大選過程中可能的未爆彈。國光石化的暫停同時也是冷卻激情,還給全民一個很好的反思機會——台灣必須在理性經濟優先論與環保至上論之間做出一個選擇。


近來的台灣經濟發展上有幾個危機與隱憂,首先
台灣重要的PC、NB產業在蘋果的平板電腦推出之後看來即將走到盡頭,這個危機以宏碁華碩股價大跌代表之。其次,大陸沿海成本的快速上升,讓台灣所有的代工業者都面臨了生死存亡的危險,這個危險以鴻海的困境為代表。另一個隱憂是過去台灣強大的IC設計產業面臨到大陸競爭者展訊、華為海思的強大競爭壓力,以聯發科的股價的弱勢為代表。根留台灣的重要的產業-石化產業-則面臨台灣兩個未來路線的爭論,一個是理性經濟優先論,一個是環保至上論。國光石化停止之後,很明顯的是理性經濟優先論的重大挫敗。

為什麼我說「理性經濟優先論」而不說「經濟至上論」呢?因為興建國光石化的主張者並不排斥環保主張,而且認為兩者是有可能並存的。但是環保「至上論」的主張者卻是認為兩者是不可兼容的,非要國光石化完全被否決為止。

我個人是認同「理性經濟優先論」的,很多化學工業大國,日本、德國、新加坡都是化學工業大國,但也都是經濟發展與環保和諧共存很好的例子,但,我們台灣為什麼不能?經濟發展與環保並存的關鍵在於願不願意花成本去做好環保的問題,但是前提必須要有「可預測」的成本分析,廠商才可能進行「未來現金流量」的預估來分析整體投資的可行性。

環保署專案小組22日對國光石化投資案,共開出總計24個附帶條件。一般來說廠商願意負擔成本,但是卻很難去承擔風險。如果附帶條件是可以精確預估成本的,例如海水淡化成本就要增加30%。在成本上漲的前提下,廠商也許可以考慮未來的產品組合如何提高附加價值來因應。但是廠商幾乎不願意承擔無限的風險,因為無限上綱的風險,將使得投資評估變得完全不可信。

國光石化的環評的附帶條件還包括必須成立三個基金,包括「中華白海豚保育基金」、「自然濕地保育基金」以及「居民健康預防、促進及保險基金」,上述三個基金的經費,要由監督小組定之,此舉等同於是要國光石化開出不可預測成本的風險支票。以「居民健康預防、促進及保險基金」來說,全台灣或是全世界沒有私營企業願意去承擔附近的居民未來健康的社會責任,願意好好承擔員工的安全以及股東的責任的企業坦白說已經不多了,看看「國巨電子」的例子就清楚了。

我就住在雲林,我看到台塑石化對麥寮地區的繁榮的貢獻。反對國光石化的人大概也沒有比較臺塑六輕投資前後的麥寮,麥寮從雲林最窮的鄉鎮到現在最富裕的鄉鎮、綠化最好的鄉鎮、地方回饋最多的鄉鎮,六輕在麥寮創造了8000個年薪120萬以上的工作機會(平均約6萬領20個月)。而且在台灣重要的PC代工產業即將走到盡頭,台灣的IC設計面臨到大陸強大競爭壓力的此刻,石化業真的是台灣「不能沒有的」工業,石化以及其下游是台灣另一個重要的化纖、紡織與塑膠工業,撐起了台灣將近三成的產值。

我雖然支持「理性經濟優先」的主張,對馬英九的表態表示失望,但是我卻能理解馬總統的思維必定是要「尋求建立社會共識」,政府從國光石化退後了,大選將至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政府必須拆解大選過程中可能的未爆彈。國光石化的暫停同時也是給全民一個很好的反思機會——台灣必須在理性經濟優先論與環保至上論之間做出一個選擇。

如果未來台灣真的走上「去工業化」以及「環保至上」的道路,
走上『英國服務業模式』的道路,而非『德日工業模式』之後,失業與低薪問題很可能進一步的長期化與惡化。那麼我們的未來產業又在哪裡?相對應的『去工業化』配套真的很龐大。例如現在高等教育體系裡面龐大的工學院編制是不是也得做出相對應的修改?一個沒有工業體系支持的台灣經濟,勢必更必須依賴『低價值創造』的服務業,憑良心說:台灣的觀光資源真的不如我們自我認為的那樣良好。未來的台灣恐怕將更依賴對台灣存有特殊情感的大陸觀光客的施捨。

我比較好奇的是:國光石化停止之後,過去那些參與其中激烈的爭論與衝突的人,現在不知道會不會突然之間覺得舞臺不再的悵然若失之感?還是得寸進尺,繼續尋找下一個舞臺?

(果然,彰化醫界聯盟昨天立刻乘勝追擊,強調既然不在彰化興建國光石化,政府不應為德不卒,也要立即停止推動彰濱火力發電廠。既要非核家園又不要火力電廠,那我們有什麼選擇?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wh&aid=513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