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華一世界˙虛空等無倫
2011/10/11 21:16:36瀏覽1190|回應0|推薦17

引用文章邂逅「法相非相之毗盧遮那佛」

出處: 心開意解 - 獨處閒靜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wendypiano/5572480#ixzz1YOYPNzll

在《心經》的

無等等咒」,其實就是「如來階」;

無等倫」就是達到「如來階」。

無等等"之一己之見  

http://blog.udn.com/omhon/5016786

3-27-2011心得 

http://blog.udn.com/wendypiano/5032089

「虛空等無倫」又是怎麼回事情呢?就是不僅只是「如來階」,而是整個「遍滿虛空」!那是誰「遍滿虛空」呢?你知道嗎?誰「遍滿虛空」?「盧舍那佛」!遍一切處!所以換句話說這個法是「盧舍那佛」傳給我們的法!

山羊:所以請問師父那天我看到的是「毘盧遮那佛」還是「盧舍那佛」?

師父:「毘盧遮那佛」是「法身」是「無色無相」,「盧舍那佛」是「報身」,所以「虛空等無倫」是「盧舍那佛」的示現

,而來處是「毘盧遮那佛」。

「法華一世界」是慈悲,行慈悲的現象

(印順導師圓寂時,明徐師姊在正安哭泣向師父難過懺悔未履行印順導師交代看《法華經》之囑,師父為之開示---妳不是沒看而是已於日常生活中實踐!)

虛空等無倫是你行慈悲時跟虛空是一體的,所以你與虛空都融合一體的時候,就是自覺覺他都圓融了,達到「覺行圓滿」了,就自然會回歸到「毘盧遮那佛」的法界。

所以「無等倫」就是「如來階」;「等無倫」是「根本」,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即是「心法」、是「密法」!當我體會到這個點的時候,你知道不管你承受有多麼重,都可以恢復過來,為什麼?因為完完全全放鬆、清淨了之後,就可以跟「虛空合而為一。

所以九月份課程為什麼我要稱之為「道玄『密』乘」?

總共經歷八年,「道玄密乘」是我因「」而得的

捨一得九九  

http://blog.udn.com/omhon/3663878

如果不是第十輪紅色文殊師利菩薩真身從紅色身轉為金色身,我也不可能說「道玄『密』乘」啊!那這「道玄『密』乘」的「密」是怎麼回事呢?不是「密宗」的「密」,應該說是「密中密」的「密」,也是一種「因緣」,只能夠單獨傳下來的法(是「不共法」?),一般人沒有辦法體會到的原因在哪裡?我說過了,現在的人的修行哪裡會去講「理事圓融」?很少嘛!身也不鬆、心也不鬆,所以「老仙翁」才會說五千年沒傳法了,原因在哪裡?都沒有人可以走這條路啊(沒有人可以受持)!那在五千年之前呢?那個時候只要你所說都與自然合一的時候,他們都會接受啊,那就可以修了,是後來慢慢有宗教派系成立了之後,反而不能教了,為什麼?各門各派都有自己的……只有我們沒有限定固定的宗派來修法才有這個因緣去接觸到。

彭問:請問師父「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圓覺宗歷代心法傳承祖師」與「道玄密乘」都是「應化身」是嗎?

師父:本師釋迦牟尼佛「豎三寶佛」法報化身的起點,「道玄密乘」從「華藏祖師」的「五智圓融」就已經是「圓覺宗歷代心法傳承祖師」的「佛」的位階了!「圓覺宗」「本師釋迦牟尼佛」是應化娑婆世界的一個法,「道玄密乘」是「入法界」的法!「五智圓融」是回歸到哪裡你知道嗎?回歸到中央「大日如來」,那「大日如來」是誰呢?是「毘盧遮那佛」的報身!所以從「五智圓融」的點來看的話,是從「報身」回歸到「法身」;那「圓覺宗」是從「報身」出來到「應化身」,所以是從「第七代」一直回朔到「本師釋迦牟尼佛」,所以這個「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應化身」,然後我們從這「應化身」再回歸到「道玄密乘」的「華藏祖師」的「五智圓融」中央「大日如來」→「報身,再慢慢走上去到最後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法身」。

所以祂這個「應化身」才在「圓覺宗」裡面,從佛→菩薩→大士,一直到第七代才呈現三個「六合」。此是紅教圓覺宗的密法

彭問:請問師父,報身的示現「盧舍那佛」與「大日如來」有何差別?

師父:

盧舍那佛」是「心地法門」屬「」的部份;

大日如來」的「智拳印」與「說法印」是屬「」的部份,前者自覺,後者覺他。

    

那「華藏祖師」出現的點是「臍輪」是「生法宮」,「生法宮」在法界來講本來就是存在的東西,對應到我們人體來說,就是在「臍輪」的這個點,所以「生法宮」是「六芒」,也是「出入」的點,那要如何運轉?中間一點啟動就是「七星」,所以中間這個「」就是「」,也就是學佛者的「自性」。「生法宮」是「中脈」的起點;「心輪」是「中脈」回歸的點,為什麼呢?因為祂是出入時空的點。

圓覺宗歷代心法傳承」是從一般修行者來提昇證量;

道玄密乘」是從【佛之五智】啟修,超越前行證量的另一個層次修行,

所以這是兩個不同的位階層次。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mhon&aid=5727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