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補丁聯想
2010/05/14 11:51:07瀏覽289|回應0|推薦10

前兩天剛剛幫孩子用手工把他褲檔下的大破洞縫好,其實我也不會用縫紉機,只能仿效媽媽們用粗針縫一縫,就算大功告成了。我會的,也就這麼一點滴的「女紅」實力。

沒料到;隔天兒子就挺著褲檔,告訴我又有裂縫了!害我顏面三條線。我訕訕的說「只好再縫看看」,唉!短短裂縫如此漏氣,讓人英雄氣短。

這件小事情,我兒子覺得老爸手藝差,我這老爸卻勾起無限回憶。小時候家中孩子多,除了食指浩繁之外,一年難得有條件買新衣服,大都是兄弟姊妹穿過或是鄰居給的舊衫繼續穿。

清貧年代,地瓜飯、黃卡其褲是50年代,尤其50年代初孩童共同的記憶,其實沒有太多的奢想,電視一直到民國51年,小學四年級才有,電動玩具當然更沒有,更別想麥當勞和其他任何稀奇古怪的新穎玩具。鄉下地方唯一的娛樂就是紙牌和彈珠,這兩項再加上卡其布衣褲就是我魂縈夢牽的回憶和當年的氛圍,強烈濃郁揮之不去。

針對黃卡其布衣褲來說,我有一些酸澀和不堪的慘綠少年的濃濃回憶,像極了年代相仿的電影「佐賀的阿嬤」中的男主角,這些都成為生活的烙印,酸甜苦辣都是一種沉澱,揮之不去。

小時候黃卡其布制服是一年中唯一可能會添買新衣的機會,其他休閒服、居家服、運動服一概沒有。都是吃完年夜飯,母親帶著我去鎮上老字號的服飾店購買的,店老闆用長鉤勾起掛在牆壁上的卡其布制服,如果看中意了,母親一定買可以多穿2.3年以上的尺寸,就是小學三年級買五年級的尺寸,然後這個老實的媽媽會跟人家殺價,她怎麼殺得過店東,她只是意思意思一下,嘴裡嘟嚷著好貴!然後小心翼翼的掏錢。

其實我母親挑的卡其布料是品質最差的,一般的卡其布料還算平整厚實,像現在的牛仔衣褲質料。我買的卻是那種是廉價貨,布料鬆軟加上質地粗造,一看就是怎麼燙也難平整,就是容易磨破的黃卡其布,我真的是感到很羞恥;很丟臉,那件衣服要穿好幾年,日後還要縫縫補補的。

這就說到正題了,因為質地極差,加上小學是整天打滾似的玩耍,磨破皮都是應該的,何況那種質料的卡其布,更是容易磨破。這就慘了,我的媽媽本家生了16個,從小就賣給別人,領養的外婆家非常窮,所以苦工是一生命定的鎖鍊,因此她根本沒有學會一些女紅,只會挑重擔做苦活。

我看過鄰居阿桑縫的衣服極為細緻,我母親縫的衣服,每一針每一針的針距是超級的寬,又是歪歪扭扭的,所以縫好後也根本不耐穿。加上老花眼;我每次在旁邊幫她穿針線時,心裡真是老大不願意,我心裡在呼喚,為什麼補衣服補的哪麼難看啊!我上學都感覺很難堪呦!老覺得很多人在看我。

我媽媽會很滿意的說,就這樣子好啦,別嫌東嫌西的,用牙齒撕裂線頭後,把衣服丟還給我,這種穿黃卡其衣服的日子真的很難忘記。後來台灣開始流行有什麼「龍」的,甚麼太子龍、卡什米龍,薄薄的!免燙的;我的小學老師上課時還告訴我們這項科學新知,唬爛我們說這種衣服可以揉成一團,在沙漠裡不會很重,可以放在竹筒裡面,拿出來又是筆挺的,唉啊!我們小朋友真的被唬的大眼轉,小眼愣的。

所以很多同學開始穿甚麼太子龍、卡什米龍的卡其布校服時,我還在穿質地最差的衣服,沒有燙就會皺巴巴的,而且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衣服。比後來我念初中時,國民黨宣傳大陸文革動盪時代的大陸苦難同胞,穿的衣服差不多,就是要縫縫補補。一直到18.19歲已經成年了,還穿那種衣服和中國強牌球鞋。

民國59年,19歲,我考上文化學院。我頂著光頭,穿那種衣服去註冊,難怪陽明山山仔后或校區等公路局車子時;被人指指點點,怎麼有這麼「聳」的窮苦打扮。

慣了!我被笑了幾10年,我看陽明山那些油頭粉面、穿尖頭皮鞋、緊身褲的新生,也是一愣一愣的,那時候我沒有牽過女生的手,沒跟女生談過話,我這身高中生打扮,一定嚇壞他們,但;他們何嘗不嚇壞我這個鄉下人呢!

補丁的歲月難忘,甜蜜是悠悠回想,苦澀是一種酸楚的穿插,沒了這份酸楚感覺,我們那個年代的回味會少掉一分真實,一份觸感,一份踏實。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4186&aid=403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