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夢回小鎮
2010/05/22 16:50:38瀏覽606|回應0|推薦2

小鎮,回去過。只是年幼孺慕之情,變成過客的驚喜和生疏:夢中依稀似真又還假,那塊晶瑩剔透的感情,駐足回鄉的時刻,怎麼咻的一聲!卻變成旅人的怔衶和躑躕的步伐;甚至陌生了。

愈是熟悉的,愈是驚悚難以觸摸,這是怎麼一回事?從「少小離家老大回」跳格到「客從何處來」,從日思夜念的漸白鬍髭;變成陳沁在難以回醒的夢饜,小鎮的感覺愈是清晰,回鄉的思路變成絲路那般漫長遙遠。

竹林垂柳的一潭深泓,越過那條河,就是青青園地,那塊廣大的園地是水牛、黃牛春秋兩季犁田所在,當時一望無際。收割稻種後的農閒時,阿襟阿嬸們爭相承租耕種,種植各類青菜,也是我捕捉青蛙的寶藏之所。

赤足的青春鞏音迴盪一生,隨著夕陽炊煙裊裊,我們低頭荷鋤,跟隨大人回家走過田埂小徑;混身沾染的牛糞和泥土的芳香。在那個失落的歲月;我們奔騰在收割後的農田,細拾稻穗,在菜圃中引水灌溉,赤足泥巴。

廣大菜圃的一隅,有道潺潺流水從石縫流出,那是三姑六婆,青春洋溢的姐姐們捶打衣衫洗浣的一泓山泉,我們邊聽大人似懂非懂的語言在南征北討,一邊又手忙腳亂在石縫裡翻騰攪和,忙著抓蝦兵蟹將。

以鷹隼般的遼闊掃描,蒐羅出來的記憶沙河,總是斷簡殘篇,沙漏持續,無法捕捉全貌。速寫出現的回憶;有味覺、視覺和依些腦海殘存的風貌,當然酸甜苦辣具存。

小鎮旁的菜圃:堆砌出來的是卻是日幕寒冬乾冷回憶。赤足田地上,母親肩頭擔著摻水尿桶,一勺一勺耐心澆著菜圃。5.6歲的我;穿著日式和服,萎縮在田埂,留著長黃鼻涕,望著一抹夕陽,焦急等著媽媽帶我回家,娘!肚子好餓!

小鎮的風貌快速定格,滾燙的柏油路,成群撿拾破銅爛鐵的驚喜。6.7歲的我們,偷搭內灣線小火車,成群快速偷偷鑽出鐵道柵門,那些大鬼頭帶小鬼頭的闖禍探險,變成仲夏夜說給我兒聽的魯濱孫漂流記。

10歲的我;傍晚下課後趕著成群的鵝,牠門悠哉悠哉往水裡游,菜園旁那條深泓河水,對面是楊柳青青;但呈現墨綠色,深不可見底。偏偏呆頭鵝群就往那潭深泓游過去;眼睜睜往下游漂走了,鵝要漂走了!我夢饜的痛苦,就是嚎啕大哭甩了竹竿,奔回家裡找母親討救兵,這些苦澀的畫面,想來還是痛苦的。

說這些斷簡殘篇,我的天真兒子,慧詰的說:「把拔,你這個『憶兒時』可以寫成『憶鵝時』」,親親我兒你知否;感謝上蒼,給我這些黃土地的回憶,今夜我才可以說給你聽。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4186&aid=405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