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去蔣或改名轉型,是『老師說』嗎?
2017/03/05 20:49:05瀏覽2488|回應1|推薦13

文化記憶裡的儀式,如何轉型?


小時候在小小空間教室裡考試,會考一種題型,就是所謂的『是非題』,答案只有對與錯,全答對給滿分,全答錯就是零分,如果要作弊也很容易,偷看同學答案然後照著寫,一樣可以滿分。

數位化的時代學習,O與1的世界裡,來自世界各地的傳播者製碼到世界各地受播者解碼這個過程,不再強調標準答案的是非題,更多的可能是申論題或是分享體驗題,學習回答時恐怕還要有解讀答案的能力,其中,語言文字是一種能力,文化記憶更是一種知識背景。

文化記憶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價值,勝於它內容製碼產生的意義。

在台灣有很多地方,早期可能跟政治有關,例如張學良故居等等,現在變成一個旅遊景點。

101旁邊的四四南村眷村,好多人在此留下影像紀錄。

電影悲情城市描繪的九份故事,也是很有味道的地方。

..................................................

教室裡的知識是課本與老師教的,早期當學生或是進行團康活動時,我們都會玩一種遊戲,叫做『老師說』,要有『老師說』做動作才算數,例如『老師說,每個人都坐下』,全班同學可以一起坐下,如果只說『每個人都坐下』,有人做了坐下動作就淘汰出局。

以前所謂的『威權』時代,『老蔣』說的算,小時我們都聽過官員與老蔣見面的故事,不僅不能說錯話,坐姿態度都要注意,『老蔣不說』的都有人會想像去做,『老蔣說』的當然就像聖旨,不得不聽,當然,自己沒見過,都是傳聞!

到了『小蔣』的時代,開始平民化了,沒有官威跟著老百姓生活走,探訪民間老友,老百姓吃什麼?小蔣就吃什麼?『小蔣說』的雖然是外省腔,但內容是市井小民當時的生活小確幸與建設大幸福。

到了『阿輝伯說』的時代,說的是台語音國語,天不怕地不怕,連老共的飛彈就有十八般武藝應付,硬頸的老師,得罪了很多學生。

『阿扁說』在選舉時完全用正統道地台語發音,偶而會用國語反問『阿扁有錯嗎?』,『阿扁說』後來變成不能亂說,否則會再回到獄牢裡對自己說。

『小馬哥說』本來很有賣點,參選人全部擠過來聽他說,但卸任前民調低落,小馬哥也自我調侃,自己竟說了『鹿茸』新語。

以上這些數十年來台灣的『執政老師說』,不管老師說什麼?都在歷史裡被留存了下來,形成政治文化裡的一環,不管有多少學生真的想聽,師生關係如何?但執政期間,真的還是『執政老師說的算』!

----------------------

最近新政府提出的『去威權化』(註:有人說是去蔣化),或是有某組織提出『中正』之名的學校或命名要轉型修正,個人認為也是一種『老師說』,執政擁有話語及決策權,『小英說』變成一種決策模式,不管是針對選前的政見要兌現,或是本土意識的思想要維護,總之,『小英說』決定台灣官員或老百姓怎麼行政?怎麼過日子?

即使小英沒說的,阿扁沒做到的,小馬哥被嫌的,阿輝伯做過的,看看情勢,還是有人會趁勢去做....

如果真的要轉型————

『老師說』不應該再是台灣政治社會的一種遊戲,我們應該離是非題遠一點,有框架的選擇題也少一點,開放的申論題或是真實生活體驗題多一點,才是老百姓這群學生之福。

『老師不說,還能做對事!』,這是經歷這麼多的『老師說』以後,我們台灣要走的路,老師應該會更感謝我們這群學生...

去蔣或改名轉型,也不是民調高低決定該不該?從歷史、文化、生活、觀光各種面向來看,它是熟悉、記憶、內容的象徵,『小英說』應該可以說出自己另一條轉型語錄,但硬要摧毀舊儀式,不僅無法形成新典範,還可能被更新典範顛覆。

小馬哥上台後,『自由廣場』並沒有改回『大中至正』,倒是『台灣民主紀念館』又變回了『中正紀念堂』,數十年來人民見到的執政轉型已經很多,但民眾想要見到的轉型,儘可能政治意味少一點,多一點人文及生活面向吧!

文化記憶裡的部分儀式,若它是價值中立的,需要轉型嗎?

典範移轉中,文化記憶裡還若仍能保存著新舊並存的儀式,才更具社會教育意義。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nien1234&aid=94474870

 回應文章


2017/03/06 11:11
國民黨的法西斯教育很成功,台灣以希特勒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