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7 13:02:40瀏覽487|回應1|推薦2 | |
變與新是一種後現代的文化,大家都變都新,就愈來愈沒衝突! 最近參加某前部長的餐會,餐廳另一桌忽然傳來一段『滿江紅』的歌聲,這下子兩桌從不相干開始有了『關係』,部長這桌的人就說了,我們唱台灣民謠好了,ㄟ,似乎標籤及屬性有明顯的區隔,這應該就是我們現在真實的世界,意識形態文化緊密與生活結合。 有人的社會就有文化,有文化的地方就有習慣,習慣來自經驗,經驗傳承上一代人的體驗,而台灣人上一代的體驗是甚麼?窮困、壓迫、白色恐怖、黑金......,還是爭氣、努力、重情、愛國......等等,各政黨都在找這個與上一代民眾連結的價值觀與經驗值,但是,下一代呢?政黨跟他們要溝通甚麼?是溝通上一代人的體驗與經驗?還是從臉書或社群裡找同儕認同呢? 民進黨有一個本土文化的價值觀,國民黨也有一個愛國文化的價值觀,所以,只要是本土的,支持綠的族群大概都聽得懂,也能感受這個價值體系;只要是愛國的,犧牲都無所謂,支持藍的族群,是在這個愛國情操的感動下生活下來的,當然,這個價值觀不容侵犯。 新的一代沒有親身經歷228,新的一代沒有戰爭的離創,投票行為部分是孝親行為的一種表現,因此,父母會給你一些建議該投給誰?聽從上一代的體驗與經驗,某種程度可以影響中年及年輕選票,但自從網路世界影響人類行為模式後,『自己選擇』變成一種新的文化意識形態,家庭及經驗影響慢慢減少了,所以,如果當我們在一個大型的造勢晚會或活動裡看到屬於我們想要的價值元素時,那就是投票的動機,這也是這次為什麼民進黨候選人蘇貞昌及蔡英文在年輕族群訴求得分的關鍵,更是國民黨嘉年華會遊行達陣的原因,遊行不應該是那麼悲情及聲嘶力竭,你要年輕人或中間選民自己選擇出來,必須有一個強烈的動機需求才行。 我還記得當年228牽手護台灣的浩大聲勢,這就是動機,『守護台灣』是每一個人認同的價值觀,綠營及李登輝體系很懂得這個語言與價值關係,但現在再來一次,真的還行嗎?兩黨現在還有甚麼價值?可以讓台灣人們共同願意挺身支持的,如果這些價值還是老套的操作,還是消費價值本身,那台灣人民很難感動,如果兩黨可以重新找出一條新的感動之路,我相信選民一定會回籠,也不用選的這麼辛苦了! 不要再從經驗值找答案了,趕快從現在的選民新結構,建構新的價值語言,選民真的已經慢慢提升了,也年輕化了,他們需要的就是像過去政黨強調的本土價值及愛國價值一樣,是可以一聽就懂,一喊就衝的語言,但也千萬不要再唱滿江紅或是台灣民謠了,因為,這些歌對上一代有催情催票效果,但這一代及中間選民,他們要的不一樣,要像蘋果電腦一樣,有風格就不會沒有市場。 我舉一些價值方向,例如政黨開始強調創意與風格,政黨開始懂得服務的真諦,政黨開始讓民眾覺得它是有知識的政黨,透明的政黨,重視親子關係的政黨,讓人貼心感動的政黨.... 至於本土及愛國價值,也要變型一下,就像變形金剛把它變成所有人都歡迎一般,把這些價值融入在國內的文化、教育、科技資訊上,就像日本、韓國在創新的科技、文化、教育裡,看得到它們堅持的價值體系一樣,一句話或一個字就夠了,這就是『淡』哲學的概念,讓人感受它的真諦最重要。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