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政壇兩個英派
2016/02/01 10:45:47瀏覽2585|回應2|推薦9


台灣英派的想像與現實

寫這一篇文,沒有政黨色彩,也非有粉絲情節,純就兩位總統馬英九與蔡英文的政壇發跡到獲得最高權力,給觀看台灣政治紙牌屋的人,一點切入觀點罷了!

馬英九與蔡英文真的很像,最後兩人都順利當上台灣總統。

兩人都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很會讀書,都是台大法律系畢業,最後都在國外知名大學拿到法學博士。

早期台灣社會學法與學醫的,是社會菁英份子,律師與醫師是專業技術職務,『醫人』變『醫國』,『論案』轉『論國』,較有機會成為政治界裡的明星。

蔡英文2016年成為台灣最大的『英』派,對照2008年延續八年的馬英九執政『英』派,台灣兩大『英』派已經賓主異位,改朝換代。

蔡英文與馬英九為何像?台灣人民為何給他(她)總統角色?從筆者的觀察裡,並不是兩人政黨色彩、政治星運或學經歷,而是兩人有著相同的從政路命運,也就是源自新時代的一種新政治選擇,兩人一路被看好,兩人也都走中間路線,面對挫折時,能夠激起群眾奮起的力量,台灣多數人民(非僅藍綠族群)給了鼓勵的一張選票。

以馬英九來看,當年任法務部長及政務委員時代展現的風骨,是他後來順利轉戰台北市長贏得勝選的力量;國民黨兩千年總統選舉大敗交出執政權後,蟄伏八年臥薪嘗膽少康中興,馬英九又順勢成為英雄,當時馬英九的『英』派氣勢磅礡,所向披靡。

2008年馬英九的『英』派,選前國民黨政治人物一一靠攏,紛紛以『英』派自居,贏得勝選後,馬英九的『英』派開始從量變到質變,尤其在2009年八八水災造成重大災情後,馬英九的民調降至谷底,台灣的政治人物最嗅得出局勢及人勢,國民黨內以王金平為首的本土派,在王金平2005年與馬英九競逐黨主席失利後,彼此間也早有裂痕,但國民黨執政的權力護持下,王金平群反『英』的勢力,一直恐怖平衡潛藏著未動聲色....

2013年9月爆發的馬王政爭,為何驚天動地?為何是打政治群架模式公開挑釁?為何媒體及多數人認為此役是國民黨內部勢力的較勁重整,而非單純僅關說案的真相釐清?這一切都是國民黨內部既有的盤根錯節裡爆發出來的真實腳本,每天都有新的劇情出現,新的辯論對話,這完全脫離關說案的案由,而被解讀是一場政治上的權力爭奪。

馬英九的『英』派,在2008年總統大選前是真的萬馬奔騰,還以準備好了之姿,重返執政之路。

但是執政後的『英』派,不斷的戰死沙場,灰心離場,最後更是黯然下場。

錯綜複雜的國民黨內部紛爭,在2014年九合一選舉及2016年總統大選裡,更表露無遺。

國民黨也早已無『英』派,因為選舉竟派不出優質『英』派人才,政務上也看不出『英』派實力。

『英』派人才的搖籃青年團,2006年成立,是馬英九任黨主席創始的,青年團總團長指定中常委也象徵青年提早進入國黨內部實習,但第一任的總團長林益世涉貪卻成為一個反諷的代表,第八任的總團長徐巧芯,原本是國民黨內一位青年戰將,如今也離開黨職,一群人成立草協企盼改革國民黨。

國民黨的青年團與年輕黨工,原本應該是國民黨的種子部隊,如今種子何在?播種田地在哪?

國民黨黨主席補選此刻,不管是草協聯盟(徐巧芯、李正皓等六七位成員)、制度者聯盟(國黨黨員及洪秀柱嫡系青年軍組成)、開放聯盟(五六七聯盟張斯綱等人發起),這群青壯世代,彼此代表的改革勢力與主張,能不能找出國民黨面對新時代該有的核心價值,能不能協助國黨跳脫框架或包袱,與國黨資深前輩共同找出新價值出來,這才是國黨的生機,否則吵吵鬧鬧各持己見不歡而散,只談年輕人的主觀視野,從世代間爭奪或本土非本土間論戰,是不會有交集的。

當年的馬英九,是在黨內的各方折衝退讓後,決定出來戰鬥的最佳台北市長及總統人選,幾乎沒有其他人選可以取代,所以,當年國民黨的『英』派並非不沾鍋的馬英九自己找來的,身邊當時有吳伯雄等資深前輩的整合下才成形,馬英九後來才有真正心目中想找的『英』派,透過金溥聰的系統,果真有一群人為他打天下,唯一可惜的是,治國的藝術與選舉的戰鬥是不一樣的哲學,總統自己想要展現的治國核心價值,恐怕才是人才共聚的關鍵。

說一段讓民眾感動的話,在文化領域裡打滾的人,或是常常用自身魅力展現領導力的人身上,這不算什麼?

這種感動話語在政務官員的口中,卻很少聽到,但是,當年的馬總統是用實際行動與民眾站在同一個立場,選擇同一種命運,這是馬英九一開始的『英』派所產生的凝聚力量。

馬英九執政後的每一次失分,都是在人民感受面向上,來自人民生活裡的真實體悟,是最能加分的,但偏偏馬總統在這裡,卻老是跌跤。

馬英九的『英』派不能擁有像選舉票數一樣的後續發散力量,關鍵就在於那隱藏在總統掌聲及權力的背後靈不再庇佑,權力高位者反而要成為台灣人民的背後靈,並不是關心弱勢即可,而更要展現內心真誠的呵護,對待台灣每一位人民,人與人之間很敏銳,能感受這種人性能量,這不是博士或法律所能學習得到,但卻是當一位總統應該有的特質。

國民黨內,馬英九已經是一時之選,但這一哩路,他卻走的相當艱辛!

2016年台灣新的『英』派即將執政,這雖是民進黨重返執政,但卻是蔡英文『英』派炫風使然。

我一直記得蔡英文在2012年選舉落敗80萬票時的場景,從那一刻起,有跡象顯示,國民黨有可能再失去政權。

『我們要堅強,我們一定要堅強,我們一定要比誰都堅強。我們是民進黨,我們­過去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我們從來沒有倒下過。以前不會,我知道,這一次也一定不會。』

『這四年,是很美好的旅程,我們一起並肩作戰,在我的心中,你們不只是投票­給我的人,你們是我最好的夥伴。』

『今天晚上,我相信大家心裡都很難過;如果你心裡真的很難過,就讓它發洩出­來。你可以哭泣,但不要洩氣。你可以悲傷,但是不要放棄。因為明天起來,我們要像過去四年一樣的勇敢,心裡充滿著希望。』

『我們必須勇敢地扛起這個國家的責任,我們必須樂觀地,繼續為台灣這塊土地­打拼。無論我們在哪個位置上,這個國家,都需要我們繼續愛她、呵護她。』

蔡英文不像陳菊這麼會煽動情緒,她是民進黨的理性派,但敗選時所說的話,從政治感動文本上來看,這就是成功的說服一般選民的方式,對支持民進黨的人而言,怎麼說都會感動,但對於中間選民而言,這麼說顯然產生了說服效果。

蔡英文的『英』派能量從失去的八十萬票開始,一張一張收了回來,最後倒贏了國民黨三百萬票。

蔡英文敗選後,在失敗處爬起來重新深耕,這給了民進黨一個重生的英雄人物,掃除了陳水扁以來的陰霾。

蔡英文敗選後的背後靈也有很多,許多人在呵護著她,也有立場較獨派人士,變成另一種鞭策靈,給了她面對自己及黨,採取更堅定的核心價值與立場。

蔡英文的『英』派,已從馬英九的施政裡找到危機寶典,已是2.0更新版,她早已體悟世代交替的政黨困境,年輕人在民進黨系統裡,已經有發揮的場域與機會。

我剛好有一個機緣認識到一個慈善義工團體,『蔡英文』在台灣基層弱勢族群裡,默默的耕耘許久,沒有媒體採訪報導的情境下,政治人物做多少,社會最終也將回饋多少。

蔡英文的『英』派勢力會不會重蹈國民黨內鬥的後塵,從現在看起來,民進黨內部平行力爭者仍未見到,蔡英文執政後的權力消長與施政滿意,會不會形成一種黨內逼宮的形勢,目前也無法預測,蔡英文比馬英九更懂得掌握派系整合,內部施政阻力短期看來,是比較樂觀的。

兩岸關係上是大家矚目的焦點,蔡英文與馬英九都曾經待過陸委會,熟悉這個場域與影響效應。

民進黨與蔡英文以2300萬人民為主體的施政邏輯,是符合中間選民的認知與價值,在陳水扁執政造成的政治哀嚎後,蔡英文的理性溫和與中間路線,與早期民進黨的激進路線已有所區隔,這是人民給蔡英文一個改變民進黨的機會,但同時也可能是人民給政黨輪替重新燃起信心的一次冒險。

所以,蔡英文的『英』派如果可以把馬英九的『英』派做得不好的地方,重新改弦易轍,這對人民而言,是有福的。

如果蔡英文的『英』派只是感動的話語,缺少具體的成效,那又會是下一個國民黨參選人挑戰她的最佳攻擊點。

馬英九即將卸任,國民黨還有沒有『英』派不得而知,但接下來的四年或八年才是真正的戰場,國民黨切莫只是等待或等人,找回人民才有可能重返執政。

陳水扁碰上馬英九,首次正面對決僅輸了市長,最後卻終結了執政,馬英九遇到蔡英文,第一次正面對決沒輸,最後執政權還是讓出,蔡英文對手會是誰?國民黨敗選後的感動人事物及文本在哪?

綠軍的參選人蹲點最後都看到滿意的果實,想想藍軍的總統參選人似乎有個魔咒,就是第一次選敗就沒有機會,連戰、宋楚瑜等都是如此命運,朱立倫選總統第一次已敗,他能逃出魔咒嗎?吳敦義年紀已大,但保留了第一次,是還在等機會出擊嗎?中生代江啟臣等,能成為國民黨第二位奮起之星嗎?

綜觀台灣政壇的兩個『英』派,代表台灣該走入更中間選民的時代來臨,深藍深綠有當代歷史情節與時代背景,也是台灣政治文化脈絡下的珍貴理念,兩大黨該回到『政治多數說』去論辯,核心價值愈來愈近,彼此挪移往中間靠攏,沒有輸贏,沒有面子問題,找到符合人民最佳的企盼與共識才重要。

馬英九在一場北市舉辦的流浪狗活動中,認養了馬小九,馬小九隨著馬英九夫婦成了中興寓所(馬英九效法蔣經國平民作風,將官邸改為寓所)的主人之一;蔡英文未來也會帶著蔡想想進入她即將入住的總統官邸(或稱寓所),牠是蕭美琴在東部勘災時撿到的災貓,兩人認養流浪狗到災貓,還讓牠們成為媒體明星,不也是很像!

馬英九與蔡英文兩人留學回國英文一流不用說,但客台語都是花時間修課得來的,不道地卻顯見用心。

有一天我開車經過馬英九中興寓所附近,突然有一個念頭浮現,總統官邸或寓所住的人,除了警衛隊外,早期陳水扁家庭成員齊聚到馬英九夫妻兩人到未來的蔡英文單身一人,人少了也安靜了,台灣的政治也要謙卑與低調,政治人物更像平民與鄰家子弟,雙『英』總統給了一致性的啟示。

馬英九與周美青夫妻為社會新論述的政治副語言,並沒有外部化到每一個國民黨從政黨員或執政團隊上,後馬時期的各種危機與好辯特質,馬英九早年的風範也失分了,鄰家運動男孩的總統路走來艱辛,給了蔡英文最好的借鏡。

祖籍來自屏東的客家女兒蔡英文,出生在台北市,能不能把她的核心論述,在施政上展現新風貌,不能僅憑『想想』,還要真能『做做』。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nien1234&aid=45488165

 回應文章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5/09 12:45
知子莫若父,“中人之資”(其父馬鶴凌語)。

陸比歐(童子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2/10 09:08

我覺得這兩個英派 仔細分析 還是可以找到
不同之處。

馬英九當年正紅的時候,是靠一已之力選贏
黨主席,根本不用和 王金平 妥協。

但是蔡的 崛起,某種程度 要感謝蘇貞昌、
賴清德在這次初選沒領表。

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郝 以為 吳會領表。
而原本 國民黨在的青年體系 有捧 胡志強
的 感覺,但是 後來 老胡 也沒領表。

一群人不領表,就讓 洪秀柱 輕鬆過關了。

蘇貞昌、賴清德 私下如果可以好好溝通,共
推一組人 出來選,蔡英文 初選就有苦頭 嘗
了。

吳、郝、胡 事先沒好好 溝通,最後就只能
讓 氣勢最強 的 洪秀柱 拿下 主席寶座。

我覺得 版主 舉 馬英九初次選北市長的例子
,似乎 已不適用於 現在這個時空。

黨內民主是一條必走的路,不太可能再用“喬
的、折衝的。馬英九 不顧 馬鶴凌反對,硬
要 選 主席 還選上 的例子,倒是很像現在的
洪秀柱 吧!

而且 問題不在「折衝退讓」,李登輝當年 若
落實黨內民主,我相信 馬 能以 最高民調
、黨員投票,獲得 參選北市市長 的資格。


We are at war and we will w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