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郭台銘棄選,是一種錯誤!
2019/10/05 10:26:05瀏覽3015|回應0|推薦10

文化無法回頭,第三勢力將解離

第三勢力其實是文化力

郭台銘淡出了政治第一現場,退居政治幕後的郭台銘,在政治上並沒有缺席,從立委的選戰加持,與各政黨間的相約,全台感恩會的密集凝聚郭粉的向心力,原來依附在郭台銘身上的第三勢力,看起來政治力仍在運作,但文化力逐漸在消失中,這是郭台銘台流兩力逐漸分離(政治力與文化力)的一種現象。

原本郭台銘未參選前的氣勢,所帶動的第三勢力,文化力勝過政治力,郭台銘宣佈不參選2020總統大選後的今天,政治力勝過文化力,第三勢力已經不是原本的原型,正在逐漸瓦解中。

筆者從一開始,就是從文化面向看待第三勢力,如今,第三勢力回到政治面向,並不能造成太大的政治波瀾,第三勢力中的文化力遠離後,政治力影響有限,而第三勢力的文化力,也將不復返。

筆者預期,郭台銘與國民黨之間,未來可能會形成一個大國民黨的政治團隊,體制外的政治改革與年輕政治人才培養,郭台銘其實可以幫國民黨找回執政的信心與資源,體制內的國民黨在明年2020的總統大選過後,內部將進行權力的改組,國民黨如果總統大選敗選,代表政黨路線上必須重新整隊,所謂的庶民總統的政治實驗計畫,也將告終,回到菁英知識藍掌握黨機器的時代。

第三勢力在文化意義上,是一種中間主義,它真的不在藍綠光環那條線上看待政治,政治的那條軸線左看右看,大概都是同一批人。

第三勢力是一條文化軸線,跨越藍綠的不是政治軸線,而是文化上的翻轉。

政治失去想望  第三勢力崛起 

郭台銘的企業經營,取信了原本不在藍綠軸線,感動了政治上隱藏許久的人民,郭台銘的參選,是一場總統層級的對決,雖然初選未過,許多人想辦法加碼補票讓他競逐,無奈政治現實上,郭台銘選擇了放棄這場戰役。

資訊化的社會中,政治其實是很小的部分,政治人物與媒體放大了政治在人民生活裡的重要性,選一位總統,與能不能發大財無關,選什麼立委,人民依舊過一樣的生活。

總統,是政治場域裡的一種競逐,本來根本與一般人民無太大關聯性,歷經三次的政黨輪替後,政治的功過,政治人物自己要承擔,郭台銘參選為何產生了第三勢力的集結,我找到了一個可以解釋的理由,因為,人民開始意識了,選總統這件事,政黨並沒有徵詢大多數主流選民的意見,只是政黨內部及同溫層的妥協與賭注,選民如果不提出意見,代表政治場域的競逐已經越過界了,已經不像選賢與能,中間主義者的聲音,不能再沈默。

一群完全不在政治軸線的人,出來支持郭台銘第三勢力的興起,卻被解釋成政治軸線光譜的中間族群,這並不是文化的真相,而是政治的擬像。

郭台銘在參選的過程中,曾經試圖去尋找第三勢力到底有多少力量?能換算成多少民調數字與選票?但統計大數據並不能調查出第三勢力的文化力,因為,尋找途徑完全不同。

第三勢力的文化力,是理念層次的,是對總統人選的一種想望。

政治少了想望(註1),政治只是參選人的二選一,這並不是第三勢力參與政治的初衷。

第三勢力遠離  誰都追不回來

當郭台銘不選後,選票不會移轉給韓國瑜,是可預見的結果。

遺憾的是,政治人物仍在積極搶奪第三勢力的中間族群,以為調整戰略就可能掌握這群人,這是錯誤的理解第三勢力,因為從以前到現在,許多人就是從政治的視角看待第三勢力,從來沒有真正為第三勢力把脈,也就怪不得當第三勢力遠離後,不再眷戀,不再回頭,不再陪玩了。

總統大選最終仍回到政黨對決,就讓一群政治人物繼續競逐,這場戲已經沒有票房。

近兩週沒提筆寫文,其實,我在思考我該怎麼寫後續的文,我的心中已有答案...

『郭台銘棄選,真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註:

1. 政治的想望:某某總統先生,是人民所喊的,並不是政黨或族群的釣餌或幻術,我們不該有政治的偏見,但總統先生的職銜,是國家的領導人,豈能廉價待之。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nien1234&aid=12986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