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7/14 22:15:32瀏覽2035|回應5|推薦10 | |
郭台銘破框救國吧! 現在時間是7/14日晚間十點多,國民黨初選的民調已經完成全部取樣作業,剩下明天最後的數據計算與公布,就將宣布誰代表國民黨提名參選2020總統大選。 按照各界的預期,韓國瑜應該篤定勝出郭台銘,郭台銘在15日將對外宣布,自己的下一步,郭台銘為了完成其參選的初衷,15號記者會中若立即宣布獨立參選總統,將是他的石破天驚,也是最後一條救國之路。 郭台銘宣布繼續參選,代表所有的承諾與政見,都是真的,0-6歲國家養,也不是說假的。 郭台銘宣布繼續參選,代表他不是政治上的權力競逐,而是經濟上的為民救國。 郭台銘宣布繼續參選,代表他仍然對泛藍贏得大選仍抱有期待,韓國瑜只是贏得初選,大選變數仍大。 郭台銘宣布繼續參選,代表國民黨需要年輕人及中間選民,這是轉變國民黨體質的重要決定。 對郭台銘而言,如果不是為了救國,不會在四月中宣布參與國民黨總統初選。 對郭台銘而言,如果不是為了救國民黨,他大可以一開始就宣布獨立參選,不用參與國民黨初選。 對郭台銘而言,如果不是為了拼經濟與完成政見,他不會在國黨初選後,還宣布繼續走完自己的總統路。 初選輸了,還有大選。 初選輸了,救國仍是目標。 初選輸了,郭台銘並沒有被擊敗。 翻開台灣總統大選獨立參選史,在1996年國民黨李登輝連戰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以無黨籍參選的包括陳履安、王清峰及林洋港和郝柏村,這是國民黨的主流與非主流之爭,也是國民黨總統大選分裂的開始,李登輝的政治手段讓黨內的政敵,紛紛離黨出走,他仍掌握國民黨大權。 2000年,國民黨繼續分裂,國民黨提名連戰選總統,聲勢最旺的宋楚瑜以無黨籍參選總統,最後,由民進黨提名的陳水扁贏得總統大選,李登輝最後離開了國民黨。 1996年與2000年國民黨的分裂,這是黨內政治上的競逐,政治問題尋求政治解決,輸贏為宿命。 2004年泛藍陣營大團結,選前支持度一直領先,最後,連宋配仍不敵扁呂配,選票差距小,泛藍大團結並沒有贏得大選。 2008年泛藍再度大團結,這時民進黨已經執政八年,馬英九宣布參選總統,聲勢無人能敵,從2008年後,總統大選就是藍綠對決局面,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2012年參選總統,當時打出『連署破百萬,我參選』口號,最後合格連署份數是44萬多,宋楚瑜在這次總統大選裡只拿到36萬多選票,再度敗北,2012年馬英九險勝蔡英文。 2016年是馬英九執政八年後的不利情勢,國民黨換柱風波後,由黨主席朱立倫親自出征,親民黨宋楚瑜再度參選,結果國民黨大敗,失去政權。 端看國民黨歷次總統大選的贏輸,總統提名人是關鍵因素,還有另一個值得觀察的面向,就是泛藍政治內鬥的結果總是不利選舉,從政治上來看,國民黨看準了當年的馬英九,沒人與他爭鋒,都自願放棄自己的政治能量,這是國民黨贏的關鍵。 2020年從提名人選來看,韓國瑜是當年的馬英九嗎?先不論藍營內部人怎麼說,從對手綠營分析來看,綠營會灌票給韓國瑜贏國民黨初選,代表韓國瑜對民進黨而言,總統大選上並不是強敵,韓國瑜的破綻,早已經被掌握。 從泛藍分裂的角度來看,郭台銘並不是林洋港、宋楚瑜等國民黨政治上權力競逐的對象,郭台銘比國民黨籍數十年的人還愛國民黨,他是國民黨的友軍與支持者,郭台銘參與國民黨初選,是台灣拚經濟的急迫使命感,也是他多年觀察國民黨的困境才挺身而出,他是經濟人進入政治領域奉獻心力,並不是政治人爭奪政治權力,這是他贏得中間選民、年輕族群及泛綠族群支持的原因。 泛藍政治內鬥輸了執政權,關鍵在於這是泛藍內部的權力消長,這也是朱立倫大喊初選後要團結的原因,朱立倫在2016年輸給蔡英文300萬票,親民黨拿了157萬票,即使沒有親民黨分票,國民黨仍大輸。 郭台銘不是政治框架下的參選人,他非國民黨內政治爭奪的常態,國民黨過去的分合,提名人選才是分裂的關鍵。 國民黨的族群在2016年後,已經實質縮水了,也就是年輕選票及中間選民已經逐漸離開了國民黨,韓國瑜帶動了去年九合一大選的榮景,把失去的選票一一拿回來,還倒贏了一些庶民泛綠票,但韓國瑜參選總統前後一連串的爭議風波,國民黨的原型已經不見,韓國瑜代表的韓家軍,與國民黨並不像,只是在國旗的圖騰下,彼此還有一些外在的鏈結,國民黨知情但不能承認,因為,國民黨少的票,需要韓家軍來填補。 郭台銘願意參與總統大選,國民黨的選票已經逐漸擴張,這是國民黨找到最佳代言人的時刻,也是國民黨用經濟議題找回核心價值的重要起步,在政治論述上,藍綠已經拼鬥數十年,彼此的套路早已經熟悉,但經濟是一個中性,有最大公約數的議題,也是選民關心與救國需要的題目,韓國瑜的發財說與郭台銘的經濟說,選民信服上不同,這也是郭台銘談經濟只有專業論述上的不同意見,不會有年輕人發大財的嘲諷語言。 郭台銘石破天驚宣布獨立參選總統,並不是政治上的權力競逐,他用自己的語言與口才,說了一些政治上覺得不合適的說詞及情緒演出後,他被嘲諷不理解政治,其實,對於支持他的人,這種不是政治人的真情表達,才是郭台銘選總統的風格。 郭台銘的歷史定位,就在一念之間,郭台銘救中華民國,就在轉念之間,初選失敗對郭台銘是好的,這是郭台銘企業全勝後,第一次政治失敗的開始,如果郭台銘停止參選,台灣政治與經濟上的動能,還是回到初始狀態,您能坐視嗎? 郭台銘繼續參選不是初選復仇之戰,而是四月參選時的初心,無法被國民黨提名,請不用難過,這是國民黨必經的路線之爭,連署雖難走,過去無人用無黨籍參選總統勝選過,但這是挑戰,也是證明郭台銘沒有國民黨提名,仍當選總統的民意基礎。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