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6/15 13:17:44瀏覽2219|回應1|推薦17 | |
紅是顏色,也是立場 第四權是專屬媒體,其他人都不能取代。 當媒體自己拿不起第四權這個上方寶劍,其他人就會取而代之。 ————————————— 6/23日館長、黃國昌及柯文哲響應的抗議紅色媒體遊行,對媒體是個強烈的諷刺,抗議的紅色媒體指誰?並不是重點,而是媒體應該集體自覺,媒體如果把守門者角色棄置,他人就會代行拾起這個角色,媒體的原型不見,就會有類組織或個人,搶攻守護媒體的旗幟,最怕的就是政治,媒體與政治之間有對立的結構,政治掌握媒體不被認同,政治批判媒體非民主輿論常態,但為何仍持續發生?所有媒體人,都該警醒。 另一個諷刺的現象,新媒體時代,網紅爭奪主流媒體的傳播散布權,變成可信的論述,主流媒體的輿論與見解,反而可信度降低,媒體的言論包袱,肇因於媒體與政治之間的合與助攻關係變強,媒體與政治之間的分與監督關係變弱。 被新聞的年代來臨,被踢爆、被懶人包、被人肉搜索、被PTT、被Dcard、被灌爆、被黑、被變造、被拼貼都是真實的網路現況,這些原本都是非主流訊息,當主流媒體以這些內容作為主流媒體報導上的內容跟風時,可以想像,被新聞變成新聞的主流,網紅才是媒體的主角。 誰主辦這次的623抗議紅色媒體遊行?黃國昌是政治人物,他能監督與掌握體制內的立法權,走在體制外,這是政治活動還是媒體監督? 館長這次以貴賓身份參與抗議紅色媒體遊行,更是上位的媒體批判者,曾幾何時?媒體不是這樣,批判媒體就是對媒體角色的否定,媒體產業一定集體出來捍衛。 媒體產業為何會演變成如此墮落,讓所有人指指點點,媒體若是一種產業,必須集體發聲,抗議這種群眾霸凌。 6/23 抗議紅色媒體遊行,有兩個符號意義,一個是紅色,一個是媒體,當紅色與媒體結合,是台灣國家認同上的分歧所致,當媒體與紅色間的最適距離不見,是媒體的客觀與中立框架影響。 6/23日,我不會站上街頭遊行,我曾是媒體人,我感到羞愧。 後記:柯文哲市長最後不參與623抗議活動。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