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29 00:02:24瀏覽901|回應0|推薦1 | |
據說《麻婆豆腐》源於西元一八七四年(清.慈禧太后掌權時期),四川成都有一位陳劉氏,長的可能不太美麗,臉上生著許多麻子,所以人們都「麻婆、麻婆」的叫她。 麻婆的老公是開餐館的,店名不太響亮,唯麻婆的名聲卻是傳遍成都,幾乎所有成都的男人都吃過麻婆的豆腐(噫?),當然,老人或女人、小孩也不例外。 初代的麻婆豆腐做法是:菜油→辣椒未→黃牛肉→豆鼓→豆腐,最後灑上磨成碎粒的花椒。 現代的做法其實也差不多,只是材料上有些小小變化。但不管怎麼變,我認辣椒的辣跟花椒的麻是必備的,四川人說的「麻辣、麻辣」,就是指這兩樣東西,缺少一樣,味道就差遠了。 再其次就是豆鼓、豆瓣。可惜我不知道這兩樣東西真正好吃的是什麼樣的味道?或許有天我雲遊四川去了,品嚐過真真正正、道道地地的成都麻婆豆腐,就能在餐桌上下定論。 接下來進入正題,記錄一下我在算不上廚房的廚房挑戰了四次算不上麻婆豆腐的麻婆豆腐心得。 第一次燒麻婆豆腐,先熱油→爆香花椒(爆完取出磨碎)→炒蒜、薑未、豆瓣醬→炒豬絞肉→加水放豆腐→灑碎花椒、淋香油,收工。 做法看起來好像有循正統,事實上,炒的不夠香、爆的不夠勁、沒加醬油沒加糖、也沒放辣椒、薑跟蒜未又放太多,吃起來滿嘴怪東西,最後勉強吃掉。 第二次煮根本恐怖,因為絞肉用完了,就找條茄子充數。 然後一陣糊炒瞎炒,炒出來的茄子吸足了醬子,味道之鹹,大概會讓人血壓飆高到想翻桌,要催眠自己後才吃的掉。 第三次比較像樣點,不加絞肉也不加茄子,單純就是豆腐跟香料大決戰。 不過辣椒放太多,吃完後隔天,上廁所XX會痛。 第四次算是集所有失敗經驗的大成,總算找出自己可以接受的『比例』。 當然,比例這種東西對別人來說可能是沒有用的,每個人要的不同,我只能記錄下自己要的,下次煮時才記得要放多少。 花椒油一匙半(事先做一瓶花椒油就直接省略掉爆花椒的動作了。)。
不加太多水的話,應該馬上就水滾,倒入已經調好的醬油(一匙)、糖(1/4匙),再放豆腐。(我的醬油是醃辣椒罐子裡倒出來的醬油,比較香又有辣味)
最後,灑蔥花,淋少許香油,趁熱吃~ Ps.正常還要有一個灑花椒未的的動作,麻婆豆腐就是要上面有一粒粒的花椒小黑點才道地,但那個,隨意吧,有花椒粉就灑粉,沒粉有花椒油意思意思也是可以。總不能每次做這道菜都要爆花椒,再磨粉,太累了。 另外,我覺得不炒肉的話,單純只有豆腐,不放蔥好像更好?不過再懶下去,大概薑跟蒜頭也不想放了。 |
|
( 興趣嗜好|烹飪烘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