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開放式課程
2010/08/07 07:00:00瀏覽306|回應0|推薦0

最近看到有一個名為開放式課程的課,這是我個人的新發現,或許已經行之有年了。

(我找到的網站是http://www.tocwc.org.tw/)

個人覺得相當好,因為我可以在早上六點起來上課,晚上八點半回家後還有東西可以學,真是不錯。

有一點小小的建議,就是加入的學校目前很少,有些課程像是建築類的需要課外教學,是否可以提早很多公告,或許今年我上不了整套課程,但是我至少能先參加這次課外教學,然後慢慢的回家把課程上完。

學校資源本來就可以共享,為什麼大家花錢蓋學校卻只有少數人可以上國立或是擠明星學校的問題不就可以在這樣的課程之中解決。

我個人覺得學習是一段過程,每個人給這段過程的時間不一定、努力的強度不一定、分配在生活的比重不一定、分配在一生的比重不一定。但是,如果只有22歲以前可以學習,或是有機會學習,超過這時間,你要上課就必須面對家庭經濟負擔、生活、工作等其他問題的時候,這就是制度能給我們甚麼福利的時候了。

品德教育、品德考試或許可以在這樣的機會下建立,國內宗教性的電台每天都花很多很多的精力在類似空大教學的方式之中,教育為何不可。但是很可惜,國考把所有的推廣教育封殺,推廣學分都不承認,這種開放式課程應該最後也只是淪為短暫的、一時的,因為學分不能用,純粹興趣跑去念醫科、法律、建築、美學、音樂的課程的動力幾乎沒有,不知道誰有這種堅持學習的毅力?不知道誰可以在工作之餘把課程學完?誰可以跟美國NBA的那些籃球員一樣一邊打球美國全國亂亂跑、一邊念完建築、財金、資訊、電子相關科系?

NBA一堆球員在當職業球員後,為了達成當初對他媽媽的承諾,把書念完,把學分修完,把學位拿到,然後在30好幾歲的時候說我不怕沒球打了,因為我某某大學學位拿到了。這個對於「媽媽的承諾」我常常在看轉播的時候聽到,可是台灣還在封殺狀態中。

我認為,如果一小段時間、把制度做好,而不接受推廣教育的學分是可以的,因為推廣教育畢竟有他的限制、有他不夠良善的地方,但是一段時間之後應該要把制度改善,然後要全面開放,讓更多的人可以學習、可以上課。

社會教育應該是整個教育的最主體,高中以前好好的把基礎教育學好,高中以後應該就不必在乎學校是甚麼名字,因為就算沒上台大,我也一樣念台大,學的是一樣台大的品德、知識、科技新知。不過諷刺的是,我剛剛沒辦法在台大找到我認為有意義的課程,有些建築科系一天到晚批評政府,但是卻沒看他開課,有本事批評就有本事開課,有本事把你的理念跟解決方法在課程中全部公開、說服大家,這是不做一個教授或老師最起碼的品德標準嗎?抱歉我的品德標準可能跟別人不同吧,請原諒我,我是一個無知的愚民,對不起。

交大的建研所反而比較認真,很多有意義的課程,不過可惜,沒有設計課程。

看這緩步的教育改革,可見教育部長應該多找幾個才夠,教育進步的腳步實在有夠慢。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ahome&aid=4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