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章精選》「定慧」二翼,可以遠離迷妄與執著,開悟全由此二事而自來也!
2019/08/08 15:36:31瀏覽83|回應0|推薦0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章精選》

https://www.facebook.com/nkingsky

【蓮花童子金頭腦提問:聰明與智慧有什麼不同?法即是什麼?】

蓮生聖尊,為何把「智慧」列入「真佛佛中佛」的口訣之中,這其中有大因緣,在當年,我的金剛上師,如此教導我:

「蓮生,修戒的人,易有差錯!」

「為什麼?」

「太執著戒,易變成『固執不化』,成大執著。而,完全不守戒,又變成放逸。所以,戒律之學,難矣!」金剛上師說。

「那修定的人,如何?」我問。

「修定的人,同樣容易出差錯,禪境之中,有真妄二者,入禪病者多,真開悟的少,所以有十人九錯路之說,著相起妄心者,多的是!」

「那修什麼,才不易錯。」

「唯有慧,才不易錯!」金剛上師截釘斷鐵的說:「有智慧的人,因為能照破愚痴,依智慧而行,才不出錯。」

因此,我在這裡特別提出來,把「智慧」列為「真佛佛中佛」的大口訣,唯有「智慧」才能決斷事理。

這個「智慧」不同於世俗人的「聰明」。我略述之:

「聰明」是眾生之中,較為伶俐技巧者。

「智慧」是照徹如來清淨的真如,明白一切因緣所生之法。也就是,在真佛行者之中,是照見為智,解了為慧。

我認為,任何法門,均須要「智慧」。就算修「戒」,修「定」都要有「智慧」來幫助才能達於圓滿,如果欠缺「智慧」,一定會產生差錯及弊病,無法達到徹底的開悟。

菩薩行六度法門,須要「智慧」為助,例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這當中又分「財施、法施、無畏施、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生忍、法忍、無生法忍、斷精進、修精進、求化精進、身定、口定、意定。」這六度變成萬行,是菩薩所修的一切法門。

但,若沒有「智慧」的「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來幫助,一定會出差錯,所以「智慧」應為六度之助也。「智慧」是無上法門也!

「般若能生諸佛,攝持菩薩,佛法即是般若。」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摩訶薩母。」
「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諸佛一切功德。」
「般若波羅蜜是諸佛之母,諸佛以法為師。」
「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
這些文字,均是證實「般若」之要旨。

「真佛密法」的儀軌,即是「般若」的修法,也就是「般若法門」,能依「真佛密法」而一一修持,到依「觀想」「持咒」「入三摩地」,證明了實相般若,用智慧照見「我法三執之情空」,就可以真正顯現自性而開悟,頓契真如。

我如此認為:
《大般若經》的縮小,即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縮小,即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這三本經,全是智慧的照見。

「真佛佛中佛」的「無事、無心、空、無、禪定」的口訣,全在「般若」之中,這「決斷智照」,豈是尋常。

蓮生聖尊再次的開示如下:

不要以為禪定與智慧有什麼大不同,原來禪定是智慧的本體,由「定」可以生「慧」。而「智慧」是「禪定」的作用。

也就是呈現「智慧」的時候,汝一定是「禪定」的,當汝真正禪定時,「智慧」就會流露。

這就是我把「智慧」列為「真佛佛中佛」口訣的最大理由,「禪定」與「智慧」根本不可分,如鳥之二翼,缺一不可。

#智慧:梵語「若那」是「智」;梵語「般若」是「慧」。而,我們一向把「般若」就直接叫成「智慧」(是破愚痴之闇者)。

⋯⋯⋯⋯⋯⋯⋯⋯⋯⋯⋯⋯⋯⋯⋯⋯⋯⋯⋯⋯⋯⋯⋯⋯⋯⋯⋯

前題答案:

「無上忍辱」正是寂滅忍辱,是〇的忍辱,祇能意會,不可言傳。
「無上法門」正是涅槃法,勝過一切有為法,即是「無法」。
「無上佛乘」即是「無乘」。
「無上覺悟」真空化無,真正的智慧。

聲明:答案已經公告了,之後回答的同門,將不作得獎統計。但是,歡迎參加下一題的搶答。

⋯⋯⋯⋯⋯⋯⋯⋯⋯⋯⋯⋯⋯⋯⋯⋯⋯⋯⋯⋯⋯⋯⋯⋯⋯⋯

(摘自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080佛王之王/般若智慧)

歡迎蒞臨【 真佛天空新聞台總網站】
http://blog.udn.com/mylv/article?f_UA=pc

歡迎大家蒞臨【笑出禪機法味】粉絲專頁,有很多師尊笑話與開示,歡迎大家在首頁按讚, 可以加入我們會員,得到最新通知喔!
https://www.facebook.com/EQSKY88/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lv&aid=1284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