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之晉(160)
2014/10/06 15:17:50瀏覽221|回應0|推薦2

生之晉(160)

1.卦辭: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2.注釋:康—安也、大也。康侯—安邦定國諸侯;或指武王弟康叔也。錫—賜也。蕃庶—眾多。晝日三接—一天三覿,言寵遇之至。

3.解譯:王臣晉見之禮,安邦定國大諸侯,王賜眾多車馬,一日三見.

4.解述:離日坤地,日出大地,有光明白晝象;又離德明坤德順,上明下順,明王在上,坤國承順,九四諸侯率坤之國,上承虛中天子,是能恭順肅穆、安邦定國之諸侯,是故明王賞賜豐厚、接見之勤,而曰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5.康誥:王曰:鳴呼,小子封。恫(惕)瘝(病)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見。小人難保,往盡乃心,無康好逸豫,乃其乂(ㄧˋ治)民;

6.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7.禮運:四體既正,膚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天子以德為車,以樂為御。諸侯以禮相與,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謂大順。大順者,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

8.庖丁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超過)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感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擊)大郤(筋骨間隙),導(刀入)大窾(骨節空處),因其固然。枝经肯綮(經絡枝節)之未尝微礙,而况大軱(大骨)乎!(養身主)///道與術,全牛與非全牛,神遇與感官,言始之時的用感官.技術.全牛到純熟時的用道.天理(自然的節理).神.非全牛(局部的空隙),此熟練之為神乎!

9.否定方式還是二元論,當用覺知感受整體的方式.

10.能打碎放下所有,又不斷融合,生命隨時都是出新的

11.隨時打破自己,隨時改造自己

12.用否定放下來成就自己,用肯定來成全別人

13.女人早熟感性慈善,男人幼稚期長但會較有智慧

14.健康工作學養(文化)三缺一不可,大部分人都不懂養生也無深學養

15.職業若是為大家服務,可成就大智慧

16.我們若無涵養,就不能分辨是非善惡中道偏激,任人玩弄

17.平和正氣,福慧無窮---現在政府要穩健進步,人民要穩健進步.人民會批評會罵政府這是應該的,但罵有節度批評有節度,人民和政府的應對進退要恰到好處,所以全民(含官員)都要深入傳統文化學習做人之道,孔子的中行調和之道,晏子事君之道,喜悅德長名揚,都是很好的相處方式

18.要改善體制,不能全學歐美制度方式,蠻幹希望便破滅了

19.虛榮,讓我們失去真正的自己

20.無覺知的感官快樂是墮落的

21.彖傳:晉,進也,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22.注釋:明—離德明。地—坤象地。順—坤德順。麗—附也。大明—六五居尊處中。柔進而上行—全卦言,柔居尊位,以中行也;以爻言,九四諸侯之長能和穆勞謙上與天子合德也。

23.解譯:晉有上進光明象,離明之德出現于大地之上,象徵善世之聖德,能夠恭順依附在中道智慧的大人,能夠和穆勞謙與上合德,因此之故,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24.詩采菽:樂只君子,殿(鎮)天子之邦。樂只君子,萬福攸同,平平(辨治)左右,亦是率從;

25.淮南子修務訓:詩曰,日就(成)月將(行),學有缉熙(奮進興盛)于光明,

26.說文: 日出萬物進;

27.書:堯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昭明,協和萬邦,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28.良心,人的開始

29.練氣功修心性,正心,心平氣和,鬆靜自然是很重要原則

30.閑則道生,心不安閑,無真善美也無開創

31.壓力,每天都要化除,否則日久生百病生癌症,尤其是撐住身體的脊髓的癌,

32.孤獨是心中無實,無關懷仁愛故

33.看到孤獨的真實,就不會以外在的人事物來填滿空虛

34.關懷只是自然非要回報,要回報是人情的壓力是利用.

35.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磨)于硎(ㄒㄧㄥˊ磨石)。彼節者有間(空隙)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養身主)///不用蠻力而順節理,以至薄遊於至寬,故游刃有餘

36.子曰:巧言 令色 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37.註:左丘明,魯太史,左丘複姓.巧言,以言語悅人.令色,以諂色悅人.足恭,以兩足的特別恭順姿態悅人.匿,藏也.

38.譯:孔子說:奉承的話.討好的臉.過于恭順的腳,左丘明認為可恥,我覺得也是.藏怨而詐親于人,左丘明認為可恥,我覺得也是.

39.禮記表記:君子不失足于人(足恭),不失色于人(令色),不失口于人(巧言)

40.論語: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巧言亂德

41.繆協:恭足曲媚于人意而不合于禮度

42.皇侃:左丘明受春秋于仲尼,其既良直,故凡有可恥之事,而仲尼皆從之

43.揚雄:友而不心面友也.

44.曾子修身篇:好名而無體...足恭而口聖(巧言).正義:體柔為足恭,面柔為令色,口柔為巧言.日者列傳:孅趨而言...索隱:孅(ㄒㄧㄢ體態柔細)趨猶足恭也.

45.雖然,每至于族(關節),吾见其難为,怵(懼)然为戒,视为止,行为遲;动刀甚微,謋(解體)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 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顧,为之踌躇滿志,善刀而藏之。(養身主)///雖然已很熟練,每一次仍然覺知謹慎.專注神凝呆若木雞.而動刀巧妙,牛不知其死.每次解牛都是道術仁心的完美展現.

46.良馬對___帝問岳飛曰:「卿得良馬否?」對曰:「臣有二馬,日啗(食)芻(草)豆數斗,飲泉一斛(五斗),然非精潔即不受﹔///此言良馬食量大且要好,不會饑不擇食.(賢才之培養亦相仿乎?)

47.介(甲)而馳,初不甚急,比行百里,始奮迅,自午自酉(12-18),猶可兩百里,褫(除)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 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不幸相繼以死。///言良馬奔跑的情態(賢才亦如是乎?)

48.今所乘者,日不過數升,而秣(穀)不擇粟(小米),飲不擇泉,攬轡(韁繩)未安,踴躍疾驅,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帝稱善。///劣馬,饑不擇食,衝動易竭.(劣才亦如此?)

49.國人素質好,文化好,在任何制度任何時候都能適當調整,重點在聖人教化

50.歐美民主是對抗制度,動亂制度,是私心公開的掠奪

51.靜穆的天良,充滿生命.新鮮.關懷,不受內外影響

52.謙卑和仁懷是自然的,非刻意做作的

53.靜穆的天良就是自知,是一切學習探索的開始

54.關懷不求回報,依賴就是私心,煩惱又開始了

55.內含無數知識經驗,但要能簡單

56.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

57.悅是內心明白的心悅, 樂是朋友感應道交之樂

58.諂媚和謙恭的不同要注意分別

59.生活是覺知的,是覺知的生活,覺知自有條理感受整體,是覺知的藝術,生活的藝術

60.無庇護無依賴,生命常精進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s96&aid=1794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