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之正心(156)
2014/08/28 14:07:26瀏覽119|回應0|推薦2

生之正心(156)

1.先要正心誠心,再讀四書和禮...再實踐,能主動關懷服務, ...才有和的出現

2.如何過活才有真生命

3.從技巧到條理再到神凝,是庖丁解牛,能游刃有餘乎!

4.關係在無心,幫助要無為

5.大涵養才能大車以載

6.不為任何英雄停留,只與生命之美與關懷相處

7.善因得善果,覺觀君子所行只為天良天然所當行,非為吉凶利害

8.太極陰陽,陰陽不只二而已,方便說也.整體非對錯正反而已,整體是多面性

9.一個外行人能評公司治理嗎? 由反對面否定面可評論嗎?

10.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 當高明柔克,沉潛剛克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以簡馭繁... 道之貫也是要如此走的

12.大象傳: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13.注釋:禮—行為的準則。履—踐行也

14.解 譯:震雷在乾天上,大壯象;君子效法不行非禮之事。

15.解述:乾天極大,震雷壯盛,故曰大壯;天道無親,驚雷在上,震懾人心,不正非禮之事不可行也,故云君子以非禮弗履;天行健也,健者無私而精進不息者,故說君子以非禮弗履;又大壯時,四陽壯盛過中,易流于驕、亢、躁、暴,恃壯而行,故可曰君子以非禮弗履也;孔子觀此卦象,故擬辭以勉勵君子。

16.子曰: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7.王船山:積自彊之道以動而不餒者,惟禮而已,孟子謂之集義,禮者義之顯于事物者,道義充而節文具,浩然之氣自塞乎兩閒;

18.論語: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

19.孟子:殺一不辜,行一不義,雖得天下,不為也;

20.老子:自勝者強

21.項安世:君子養其剛大者,亦曰非禮弗履而已(仁心要不斷充擴);

22.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23.為人處事即是過活

24.仁是眾美之首,孝是仁之根

25.禮,仁孝之君子,體天之道,環境和人心,所制訂的規矩也,大禮三綱五常可不變,小禮隨其時而變也

26.用者一也,不知用(無用)者無窮也,私心一也,整體無窮也.

27.親附誘導如老虎的君王,親附不能太過分, 誘導不能太顯露,親附太深將招致毀滅,誘導太顯露將招致災禍. 戒之慎之,勿不自量力,螳臂當車

28.若無誠心關懷心, 關係將不能長久

29.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0.註:寧武子,衛大夫,邦有道,國家治理安穩之時.

31.譯:孔子說:衛寧武子在國政安穩時能顯現才智,在國政混亂之時則顯現愚笨,他的才智可跟得上,他的愚笨糊塗為國則無法學到.

32.孫綽:惟深達之士為能晦智藏明以全身遠害,飾智以成名者易,去華以保性者難.

33.程子:邦無道能沉晦以免患

34.鄭板橋: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福報也.

35.老子:大知若愚

36. 陳冠學:此非止免於刑戮比也,此一愚中正成就莫大艱危事業,是以知非夫大知者不能為也

37.中庸: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論語:邦無道免於刑戮.論語:邦無道危行言遜.論語: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38.宋翔鳳:從容大國之間,周旋闇君之側,譖訴皆絕,刑罰不罹,斯其能愚之實,足以脫乎亂世,非有聖賢之學,烏能及於此乎.

39.私心野心造成掠奪混亂,而關懷仁善卻是充滿生命喜悅 輕鬆 智慧 調和.

40.內心的荒涼與混亂,要充實他變成海闊天空仁風和光

41.能內察己心調和己心,調和外在便容易的多了

42.學海無涯,法門無限,只能誠心中行一以貫之

43.把知識和經歷當作中心是難以自知

44.我是一個突變因素,若是私心暴力, 就是為這個社會加強了混亂暴力,若是關懷和善,就是為混亂社會注入新生命.

45.初九:壯于趾,征凶,有孚///一起步即用壯,前行危險;宜先具孚信。

46.(象):壯于趾,其孚窮也。/// 孔子說,壯于趾則其孚信窮絕。

47.注釋:趾—足也。征—行也。孚—信也。

48.解述:初爻最卑下,為起始之地,故曰趾;初九陽剛之才,居乾健之體,有為且勇于前行者,故有壯于趾象;然大壯之行,宜貞定、合禮、戒慎恐懼,而初九壯于趾,恃壯而行,又九二、九四不與比,應,故有征凶之占;初九陽剛得正,宜知潛龍勿用也,故戒曰能有孚,乃可前行也;孔子曰:其孚窮也。

49.孫元昊:信未著而以威天下,必怨,不教而誅者,必畔;

50.悟元子:不謹于始之壯也;

51.按:莊子養鬥雞,初之虛驕盛氣;

52.錢澄之:居下壯往,東漢處士,宋大學生以之,居非其位,往非其時,以不容已之孚,取必不免之禍;

53.道者江湖,有道者自能感受關懷生命,非相忘江湖也

54.能制心自能制外,不為外物所奴役

55.孔子的道在禮記和易經傳春秋及莊子內

56.仁義出有大偽,有人假的,有人是由自知出來是真誠的...有大偽,是說有人私心野心想撈好處來欺騙自己欺騙別人

57.若自知,仁義即大道

58.對大道的迷惑會讓人丧失本性,得先從正心開始

59.不扭曲的感受,能得真實,能生關懷

60.靜默之良覺,一有感受,立即扭轉調和,無有蹉跎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s96&aid=1672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