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研讀心得1-2
2009/07/16 18:05:23瀏覽754|回應0|推薦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研讀心得 1-2

()總說

Morgan     2002//02/22

於紐西蘭南島佛光協會主持的金剛經研經會

貳﹑金剛經說什麼

六﹑經研讀、整理各分後,我把它歸為說法對象、須菩提請法、云何降服其心、云何應住福德、功德等部分,如次:

(一)﹑說法對象

1.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而從「爾時世尊….敷座而坐」是為無言而教(第一分-法會因由)(慈舟:第一分無言之教。與餘分有言,互顯中道。又第一分有來去等,與第二十九分無來去等,互顯中道*5。)

(二)﹑須菩提請法

1.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第二分-善現啟請)

2.          釋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第六分-正信希有)

3.          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第十三分-如法受持)

4.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第十七分-究竟無我)

5.          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第二十一分-非說所說)

6.          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第二十八分-不受不貪)

(三)﹑云何降服其心—無相而相,相而無相

1.「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第三分-大乘正宗)(慈舟:第三分與第十分,總以如幻六度嚴土度生,而不住能所及法,即三輪體空,不礙幻有*5。)

2.「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菩薩但應如所教住。」(第四分-妙行無住)(慈舟:第四分,別讚離相施度,以顯理事無礙*5。)

3.「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音意均為現)如來。」(第五分-如理實見)(慈舟:第五分與第九分,明出世聖果人法,尚應離著,況九界眾生乎?不著則事不礙理*5。)

4.「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第六分)(慈舟:第六分,顯持此離相般若者,能離我、法、空三執,以顯真空*5。)

5.「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第七分-無得無說)(慈舟:第七分,雙離五、九兩分著佛法相,以顯真空*5

6.「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第九分-一相無相)(慈舟:第五分與第九分,明出世聖果人法,尚應離著,況九界眾生乎?不著則事不礙理*5。)

7.「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第十三分-如法受持)(慈舟:第十三分,又兼顯能離佛法依正等相*5。)

8.「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第十四分-離相寂滅)

*9.「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第十七分-究竟無我)(慈舟:第十七分,度即無度,得即無得,嚴即無嚴;又為修證理事無礙之總相*5。)

(四)﹑云何應住--無住生心

1.「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第十分-莊嚴淨土)(慈舟:第十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八字,通前徹後,為全經綱領*5

2.「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第十四分-離相寂滅)(慈舟:第十四顯慧、忍、施三度理事無礙,例知餘度*5。)

*3.「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第十七分-究竟無我)(慈舟:度及無度,得及無得,言及無言;又為修正理事無礙司總相*5。)

4.「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第十八分-一體同觀)(慈舟:第十八分,別明心即非心,修心空觀*5。)

5.「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第二十一分-無法可得)(慈舟:二十一分,修法非法,生非生無礙觀*5。)

6.「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第二十六分-法身非相)(慈舟:二十六與二十七分,直斥著有空,合之仍修理事無礙觀*5。)

7.「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第二十九分-威儀寂靜)(慈舟:二十九分,來去即無來去,以顯無礙*5。)

8.「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第三十二分-應化非真)(慈舟:三十二分,以文字非實相,喻應化非真,結成般若三輪體空,不礙幻有*5。)

(下續)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gannz&aid=3139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