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發酵中的裸露惡意《告白》佳作書評
2011/07/16 14:38:05瀏覽444|回應0|推薦11

第四期「愛讀書」 書評徵選活動 

 《告白佳作 書評  

作者:湊佳苗

譯者:丁世佳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5日

◎本文刊於《雙河灣》網站>愛‧讀書>獨書評

 文/薩芙

面對一群青春躁動的小說謊家,森口悠子老師在兩名兇嫌學生及同班同學面前,透過冷靜的告白—-描述櫻宮正義被學生陷害及女兒愛美的死亡推測,在看似一無所謂的青少年腦裡,注入一道人性傷口。這個故事挑戰《禮記‧中庸》所記載:「隱惡而揚善。」身會一名傳道授業解惑者,森口悠子選擇把實際體驗的惡意,原原本本藉著牛奶實驗性地驗證──崩壞與懺悔如何在內心逐漸發酵?

 故事裡存在三類善。第一種是櫻宮正義的執念,代表的是純粹良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二是寺田良輝(維持)的愚善,飽含善意,可受人趨使,無形中表達善意,卻加重惡之實。第三是群體正義,當同學們皆認同要為正義出口氣時,原本的善就趨近惡的邊緣,群體意識下成為霸凌者。

 藉由班長水源美月目睹整個惡意發酵的經過,新學期凝重、清新、停滯、流通的詭異氣氛中,記錄下一切,打算讓森口知悉。包含維持的愚善如何剝奪下村直樹最後的安身之地、班上同學如何以群體正義制裁渡邊修哉,而他又以怎樣的意志反撲,最譏諷的是──她成為最後的犧牲。

 如果人性本善,那麼打從母胎生出後,人是怎麼質變的呢?湊佳苗推出三位母性原型。

 第一種是下村直樹的母親,全心追求自己理想,把讚美掛在嘴邊,用一切能力灌溉這個同父親一樣懦弱的孩子,把成敗攬在身上,甚至到最後還替直樹找臺階,若兒子的動機只是恐懼,那他就不算罪惡。令人不寒而慄的是慈愛者下村聖美瀏覽完母親的日記及新聞後,她已無意識中延續母親的惡性教育:如果弟弟弒母算正當防衛加上精神科記錄,她希望弟弟無罪釋放……這種母親確實影響孩子「原我」的生成。

 第二種是森口悠子,獨立自主、擁有良好教育理念,因失去愛女,萌生復仇意念。是故事中被害揚惡者,遵從外部現實而執行理念的「自我」生成。

 第三是渡邊修哉的母親,豐富知識,追求自我離家棄子,投注專業領域中。象徵在兒童時期,構成特殊影響機制的「超我」生成。

家庭是學校教育的前身,父母更是扮演孩子人格特質成長的形塑者,作者引人反思的是,當孩子原我、自我、超我秩序失調,惡意因而萌生。如果我們最後體會悠子復仇口吻而大快人心的話,我們的惡也因故事的結束而生成了,不是嗎?人為什麼要把「惡」說出來?因為告白閹割了內心逐漸引爆的自我瘋狂,這樣的惡意仍在社會環境中逐漸發酵,無法消散。

 

^^歡迎讀過本書的書蟲們留言交流補充遺漏處,謝謝各位!^^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ssthink&aid=543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