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16 16:56:31瀏覽203|回應0|推薦3 | |
我曾經有研究過,人到了青黃不接的年齡時通常會做出一些極端詭異的事情,不是太過,就是不及,甚至某些人會反向操作試圖重返青春女神的懷抱。我說的這年齡以前約在四十上下,但近來因為網路發達,年齡的折舊率是越來越高,這歲數已經慢慢的降低到約卅歲左右了。 前些日子因為作文是否該列入聯考,因而在報紙上起了極大的爭執,正反兩方吵得是不可開交,只要是會寫字的人都密切注意著故事的後續發展。我們偉大的名作家卜大中先生這時跳出來,他寫了篇滿滿都是現代新人類的用詞文章,這文章登載在《中國時報.三四少壯集》。一時間這文章在網路間廣為流傳,卜大中突然成了E世代新人類的代言人,一個在網路上被視為LKK的人突然成了神了。 之後卜大中繼續擴大他的論點,繼續努力於他新的職志,因為作為一個偉大的神必須要像個神,不論起初被封神是否出之於一個意外。 八月九號,同樣在《中國時報.三四少壯集》中卜大中又發表了篇新文章趁勝追擊,這篇文章叫《知識分子汪苦難》,這文章毫無意外的將卜大中神話推向了另個高峰。我們的神幾乎是用吶喊的,用最流行的新世代語言,用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論點敘述了整個當權者是如何的壓迫著我們的青年……這裡,卜大中忘記自己正巧就是藝文界中掌權的一小撮菁英份子,他比其餘幾乎是百分之百同年齡的人多了媒體發聲機會。 於是有機會的人嘲笑了沒機會的人,說他們竟然霸佔了機會,佔著毛坑然後說那些沒毛坑的人佔著毛坑不拉屎。 這篇「向偉大的年輕人學習」的文章大致內容是這樣的。我個人認為卜大中沒經歷文革實在是種損失,他今天成就這樣絕對是太小了,是因為沒遇到機會,三國時代的英雄之所以英雄不過是正巧有機會罷了! 一開始卜大中讓我們知道了汪苦難的背景,文章中是這樣寫的:「知識分子汪慶是個大學教授,也是報紙和電視上的評論家,一年出好幾本書」關於汪苦難的主觀描述在文章中是這樣的:「他在公眾場所演講或座談發言時,眼光一定從我們頭頂直直望向遠方,眉頭微皺,滿臉憂國憂民狀,半晌,也永遠先嘆一口氣才開口說話:『唉!苦難的祖國啊,苦難的中華民族呀……』」接下來,我們的神——卜大中用了很長的篇幅描繪了一個知識份子對社會的憂心,一個不通世事的LKK,一個書越賣越少,一個說話越來越被學生嘲笑的該死老頭…… 直到這兒我都只看到一個悲劇性人物,一個雖然球賽結束但仍霸住球門的白痴球員,這球員或許有些做作,但這做作還算是在人類天性的合理值之內。到此我看不出誰有錯,因為這個白痴球員很快就會退休了,然後另一些球員會進場,繼續扮演著這場荒謬劇。 這中間其實沒有對立,沒有戰爭,有的只是被誇張的荒謬。像是本來你看著應該讓人發笑的卓別林,但卻莫名其妙該死的掉下眼淚。 故事一轉,汪苦難突然間成了個老不羞試圖勾引他的女學生(中年男人都應該要很好色?),當然,在正義的旗幟下汪苦難必然是要失敗的,要成為被群眾踐踏的對象。 惡勢力是永遠不會屈服的,只是也別輕瞧了正義女神的力量。故事最後的結局是這樣寫著:「這篇宣言沒有報紙願意刊登,還好他的小舅子是商人,用商業廣告的方式付錢登在各報廣告版面上。小舅子的條件是最後加上一行:『本宣言由霸王滅痔丸提供贊助』」 我從沒見過這樣不稍加偽裝的諂媚行為,將敵人醜角化自古皆然,連文人都免除不了。是因為卜大中老了,試著想要用無條件認同年輕人來返老還童? 有一點良心的的知識份子都會知道,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沒有任何理論是完美的;沒有任何一個世代的人是不犯錯的。於是,無論你是幾年級生,你都會犯你那世代的錯……以及對。任何事情絕非是一面倒,絕非是毫無商量的,絕非是非理智性的。 我認識許多對E世代語言憂心的「大人」們,這些人甚至將他們的憂心過份擴大到整個國家民族,就像是文中的汪苦難,事實上這篇文章中的汪苦難我常遇到,還生活在我四周。我也認識一些愛用注音文不滿十五歲的小朋友,他們痛恨汪苦難在文字上壓抑他們,雖然他們不懂什麼叫法西斯,但事實上他們是這樣揮拳對汪苦難怒吼著。 有些汪苦難會想起自己也曾跟另一個汪苦難爭執過,但大多數的汪苦難會忘掉這些過去,就像是大多數年輕人搞不清楚自己未來很快會成為汪苦難。這不是悲劇,這只是很普遍的進化,沒有人能抵禦的一種循環。 今天在媒體上卜大中抓住了個機會,就像是個抓住族群意識的政客,一個找到商機的商人一樣。我認為這會是卜大中事業上的另一個高峰,每個時代都需要先知,嗜血的先知。卜大中會紅多久呢?我想還會有好一陣子,直到目前這批年輕人成長到卅歲以上,直到卜大中再也學不會那些不斷推陳出新的新世代語言。 謬西 2002.08.12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