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 4/6
2022/09/04 15:26:51瀏覽393|回應0|推薦4

今天我們《楞嚴經》是卷五,上次我們正講到香嚴菩薩因鼻觀而悟道。鼻觀就是修鼻聞香味的法門而悟道。現在繼續是藥王藥上,這是個藥師佛的兩位首座菩薩起來報告。我們先把原文大家看一道。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始劫。為世良醫」(這個要注意,我無始劫,為世良醫)。這個中間很多的問題,連帶到很多佛法經典同修持的法門,非常重要,要注意。所謂藥王菩薩與藥上菩薩,這倆位大菩薩名,我們就是在修東方藥師佛的時候,這兩位是首座菩薩。普通我們經常念的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阿彌陀佛,這兩個東方與西方都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特別加以介紹的,在中國這兩部經同觀音菩薩的普門品就是最流行的佛法。但是一般人不太注意去研究藥師經,那麼佛介紹的西方極樂世界、藥師經。為了接引眾生離世在世的時候,離開這個世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用的特別一個秘密法門,這是個大密宗。同時又介紹了東方,東方當然不是日本也不是太平洋,離開這個地球世界非常遠非常遠,不過包括了整個的東方,我們也在內,東方有位佛也是長壽佛叫藥師佛。
對了有一位我們副處長正要我提出來順便講,藥師佛過去舊經典的翻譯,藥師佛的修持方法,施身佈施這個身體。所以我們出家人頭頂燒戒巴,也就是佈施肉體,以身供養。像燃指,很多出家人,在這裡也有,我們當年在大陸看到很多老修行出家人,八指頭陀,非常多,這兩個指頭都是拿麻油啊布啊,澆起來紮起來有一套方法的,就是點兩個指頭做蠟燭供佛了。施身法,佈施自己的肉身,那麼這種方法,所以我們在中國的歷史上隋唐以前,三國,我們大家看過《三國演義》應該知道,就是漢末三國以後佛教進入中國一直到隋唐以前,我們中國佛教裡頭的出家人焚身,燒了自己。那麼當然焚身,報紙上所講的,有些是內行的,先要把自己餓,先是餓,餓了以後腸胃都清理了,專門吃香油吃芝麻,整個吃了以後,然後活活的焚身燒死了。那麼這種法門呢?是根據舊譯本,不是現在我們用的,是老的譯本《藥師琉璃光如來》修法的變異。
那麼這一種修法對不對呢?是大苦行,施身---佈施這個身體,也叫做捨身,捨身供佛,他們的理論死了也主張火化,一火能燒三世業,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業力都清淨了。那麼不管如何那是很難哪,活活坐在火裡頭,自己弄好,而且自己點火自己起來是很難。所以在我們過去歷史上很多,後來我們也禁止了,不准。同時佛法大乘佛法慢慢來多了,這個法門也不再行了。可是在大陸上我們看到許多修行人燃指供佛,這是很多很多,乃至刺血寫《華嚴經》寫各種大經都很多。那個刺血自己就把舌頭拿刀來割破,滴出血來,拿這個毛筆蘸這個血寫經文,也很多,但此地很少見。
像我今生親自所接觸的好幾位師父大法師們,有一個寫了兩部《華嚴經》八十卷,我就問他師父啊,你這個血怎麼刺?他告訴我經驗,他說這不是好玩的,你不要去玩。我說我不會,我也做不到,聽聽你的。他說把舌頭自己吐出來,拿個杯子當然很乾淨啊,一割掉血就滴出來。這個血滴出來不行啊,馬上用白芷,中藥店有種藥叫白芷,就要研開,磨墨一樣,還要加一點水,他說不把它磨開呀,這個血一滴起來結塊的,寫字這個毛筆沾不起來,所以還對一點水,用那個白芷磨。你們別去玩啊,我是講經驗給你聽,這個非發大願不要亂來。那麼這個經典寫了,我也看了,當時用宣紙,用血,很恭敬,每一個字都很恭敬,規規矩矩,一筆一筆寫。他一天只能寫一次兩次,多了人還是吃不消,頭發暈,當然等於抽血抽了一樣。寫在白紙上的血字啊,開始看到是紅的,慢慢久了,他拿給我看,發金色,金粉的顏色,字跡很淡。這些都屬於捨身法,也是施身法,佈施以身供養。
所以我們這個出家法,本來佛法進入中國時,出家人受戒沒有燒戒巴的,頭上沒有什麼戒疤,不對的。所以假使我們演戲演唐代宋代明朝以上的戲,和尚出來頭頂有這個戒巴,那是沒有這回事。這個戒巴是自怎麼來的呢?是清朝開始,所以只有中國的出家人燒戒巴。西藏、蒙古、泰國、越南、韓國、日本都沒有,因為滿清入關以後是個異族所謂統治漢族同其它的民族,那麼當時許多人不願意投降,大部分出家了。這一出家了,這是我們中國佛教在中國幾千年,過去的歷史政治上有個特殊的,素來承認出家做了和尚當了道士一切罪過不追究,算了。等於現在人,犯了罪想跑出國際上外國去可以逃出去一樣。以前更嚴重,出了家可以不當兵,出了家一切過去,你做土匪也好犯了罪就不問了。尤其是清朝入關,差不多我們有幾個條件的,所謂俗投僧不投,在家人投降,出了家不投降。所以我們現在出家人穿的衣裳就是明朝的老百姓的便衣,這個不是出家人的衣服,出家人的衣服就是那個袈裟,這個就是中國明朝老百姓的便衣,普通衣服。道士留了頭髮那個道士也不投降,男投女不投,男人投降女的不投降,所以那麼女人結婚的時候披的那個(我們現在鄉下也有)鳳冠霞佩,那個是明朝的衣冠,唐朝的衣冠。生投死不投,活著可以投降,死了以後穿中國人衣服他不問了不管了。還有兩個什麼投啊,我記不得了,不管了。有這麼一個習慣,雖然明文規定。所以當時一般反清的遺老跑去出家的非常多,出家的和尚道士非常非常多。
尤其明朝以來,我們曉得皇帝就是和尚,朱元璋,他的孫子建文又去出家當和尚,做了五十年和尚才回宮。最後你看明朝亡了以後,這個公主又是出家,明朝三百年到底和出家人和佛教結了不結之緣,大概當和尚的因果,必須要當,沒有當滿啊,後代子孫也要跟著來,非當滿不可。所以清朝一入關那麼也很尊重佛教的,因為滿族同蒙古同西藏這個喇嘛,早在明朝時候就發生了很密切的聯繫,尤其第五世達賴,達賴這一方面素來是反漢人的,因此由第五世開始,幾乎都是如此,所以第五世他的間關,歷史叫間關,度過了很多的戒嚴地區,偷偷跑到滿洲,跟滿清人先取得聯絡,還在明末,他認為滿清、蒙古聯起來,可以統治中國,所以第五代開始就是有這樣的作為。
因此滿洲統治中國的時候非常尊重佛教,尤其是對蒙古、西藏必須要採取一個政策,叫懷柔政策,在政治的名稱叫懷柔。一切好像表面非常關心拚命修廟子,提倡宗教,提倡密宗,這個密宗一來這個中間有好處,佛法當然很倡明,也有很大的壞處。這個懷柔政策是很大的一個軍事政治的戰略,所以把蒙古的同胞們把西藏的同胞們幾百年來幾千萬人消滅了只剩幾百萬人,因為他們自己搞得衛生不乾淨,而且兄弟三個一定有一個二個出家了,當喇嘛去了,喇嘛就是我們講的法師,就是和尚。那麼因此他入關以後,又把囚犯關起犯人放了一批出來,所謂表示恩惠於天下,過去的不去追究。那麼放出去幹什麼?出家去,一出家了以後想造反怎麼辦呢?剃了光頭就是身份證,你到處跑不掉了,剃了光頭髮不行啊,長久了會留頭髮,出家一律規定,根據藥師佛藥師琉璃光如來修法以身供養,身最貴重的地方是手、是頭,頭貴重的地方是頂,所以頂供養,這樣才有燒戒巴的事情開始,所以只有中國和尚燒戒巴,實際上是當時一個非常高度的一個統治階級的一個罪證。但是都根據佛法來的,沒有錯啊,講的道理,這是應該呀,既然出家了,身都要捨,以身供佛啊,身最貴重是頭,頭貴重是頂,所以頂上燒。
這個道理,這些歷史的關係大家恐怕不能瞭解了,那麼這些我們順便提到,當然詳研究這個裡頭還有許多的問題。有所根據嗎?就是琉璃光如來的修法。其實大家都搞錯了,琉璃光如來經典所講「焚身」的修法是真的,並不是拿手來點火去燒。經典上告訴你,乃至燃燒一節,燒掉了一節指頭,或者是一指一節,乃至以身供養,功德無量,消滅一切罪過沒有錯。古人的翻譯不同。
實際上焚身是什麼?一定要修到禪定,現在密宗你們都曉得講拙火,或者說靈火,靈熱,也就是三昧真火起來,真修行到某一個階段,身上很痛苦的喲。我們這個肉體的轉化很痛苦,修行一步一步很痛苦,到那個時候是非常(痛苦),有時候就是焚燒,像骨蒸的毛病一樣,連骨頭裡頭發燒才能轉化這個身體。所以他講焚身,當時根據梵文文字一翻譯呀,一來,這一流傳下來都搞錯了,真人拿這個身體來燒,像韓國也很流行,韓國過去,現在時代不同了,那麼前十幾年越南很多人都是和尚焚身燒,那個都是這個玩意的流弊。他真正藥師法的焚身、燃指,這都是真正禪定境界的功夫,的確有燃燒的現象。
那麼當時經典呢,翻譯就根據中文用「焚」,用「燃」,用「燒」。譬如密宗講氣脈,我們假使修過密宗的人,真正密宗,不是你們說隨便去灌個頂啊,摸一摸,教你個咒語啊,好了,學密宗了,那是結一個善緣而已了。真正的密宗所謂講到拙火生起,先要點燃,燃燒這個燃。怎麼點燃?就是身體上四大這個功能,地、水、火、風要使它燃起來。所以有時候我們生命四大,這個真的三昧真火這個功能燃燒不起來,必須要借外力,等於說我們一個煙一張紙有燃燒的功能,但是你自己燒不起來,必須要陽火一引它才起來。那麼有各種的修法,也就是燃的意思,所以焚修也就是燃這個道理。燃就是三昧真火一起,身心的這個業力,所以我們這個四大構合色身,拿密宗的道理來講這叫做業氣所成業氣所生,前生多生累世的業力加上父母交構所帶來這個業力所構成的。所以這個色身很難轉化,這個肉體四大,色身不能轉化無法得定。不要認為打坐什麼都不知道了那個叫定,那是你疲勞了、昏了頭,如果叫定啊,叫昏頭定可以呀,那不是的。真正得定必須要把全身的業力完全解了、轉化了,拿中國後世儒家的話叫做變化氣質,要把氣質整個的變化了,那麼慢慢才可以走上得三昧真火功用的境界。這個同藥師佛藥師琉璃光如來焚身的道理修法有密切的關係。
第二點呢?我們要瞭解,佛說的藥師佛經,曾經我們在這裡我講過藥師佛經要大家特別注意。所以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重要的道理佛說接引,臨命終時,這個肉體毀壞了,神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但是我們知道佛早就說明也早就瞭解,這個宇宙是圓的不是方的。西方到極點就是東方,東方到極點就是西方,一個圓圈,沒有東西南北,《楞嚴經》上面也講過東西南北是人為的。所以東方呢?不是管臨命終時,管生生不已的,就是中國文化的《易經》的道理,中國文化管生生不已長生不老長生不死的是藥師如來。
實際上所以真正學密宗的人,譬如假使學個長壽法,長壽佛其實有個秘密,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壽無量光,阿就是無量,彌陀是光壽,光壽無量,無量壽無量光就是長壽佛。所以傳你彌陀大法的時候馬上可以往生西方不行,跟著要傳你長壽佛法,不然你一下就走了,修這個法門,所以彌陀大法和長壽大法是連著來傳的。長壽法就是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所以東到極點就是西,西到極點就是東。阿彌陀佛法與藥師琉璃光法無二無別,沒有兩樣,但是不同。我們曉得西方阿彌陀佛的佛法。
要往生西方不要注意說光念一句佛就行,當然行,那是根據小本彌陀經講的沒有錯。但是要快速成就證得菩提,要注意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他所發的四十八個願,願我成佛的時候要怎麼樣怎麼樣,大家看到經典是這樣講,換句話說都不留意這個經典,願力就是行,願力就是行為。我們真要學阿彌陀佛的行為、願力,你要瞭解他四十八願的精神,你的行為要照著那個樣子做。
那麼我們長壽佛呢?有十二大願,東方長壽佛。注意喲,為什麼阿彌陀佛是四十八不是四十七喲,也不是七七四十九?比七七四十九少一個數字,這個數字裡頭有大問題,這是數理哲學的道理。這個佛法的至要的地方。東方藥師佛是十二大願,所以我們想「做身子」啊{聽錄註:此處「做身子」似乎不通,或許是指身體健康,或許不是這幾個字,錄音25分鐘處},念一下消災延壽,念完了好像真的消災延壽,不錯,那是靠佛菩薩的願力的感應。
但是你真要做到修到長生不死消災延壽,你必須要跟著藥師經的十二大願去做。十二大願他同阿彌陀佛兩樣,他要願力使現實的人生就達到佛果的境界,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個現實的人生就是佛果,要人人發願個個做到,而且東方是十二願。十二願配合了我們東方一年有十二個月,所以藥師佛前面有十二神將,配合月令,一年的月令,藥上藥王兩位大菩薩等於配合太陽、月亮這個作用,這個中間都是大秘密。所以我們想求藥王、藥師佛的修法消災延壽,先要瞭解十二大願。佛菩薩的願力、他的心性。
不是像我們大家學佛啊、修道啊,找個人拜個老師啊,傳一個口決,然後要麼不吃飯了,要麼拚命打坐,呵這一下成佛了,多自私啊,多貪便宜啊。你佛的行為一點都沒有沾邊哪,你想達到佛的成果,豈有此理!豈有此理不是罵人啊,那是古文啊,翻成白話就是哪裡有這種道理!這就是豈有此理!你看買了三隻香焦,兩隻香點一點,拜一拜,香蕉還自己帶回去吃的,然後還要長生不老消災延壽,別人幫你念啊念得半死,你要消災延壽了,出兩個錢叫他念一念,我就消災延壽了,那何必,這兩個錢去買藥吃多好呢。而且香焦啊那個米做的面粑還帶回去給孫子吃的,這個佛法,這種貪心同佛的行為同菩薩的願力,距離豈止十萬八千里呀,還要加三倍還不止啊。所以我們要注意,所以要看看,研究一下。
你看了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深入的研究就是代表了東方文化,代表了現實人生的佛果,那個願力之偉大,就是使現實人生希望大家長壽幸福安樂,所以大家忘記了藥師佛是東方佛這個道理。這都是簡單的介紹,現在不是專講《藥師經》,我記得講《藥師經》的時候好像是比這樣講得詳細一點。
其次說藥、醫藥佈施是很重要的,人要多招呼同情人家病苦中人,病苦分兩種一種身病身體有病、一種是心病,所以多同情人家病苦,多佈施藥的人,來生健康,不會病。像我過去有些朋友啊,老朋友們,的確活了幾十歲,我過去大陸上有個朋友,年紀比我大多了,活了幾十歲到了八十多歲還跟我們講這一輩子有個遺憾。什麼遺憾?沒有生過病,他不曉得什麼味道,感冒的味道他都不知道。那身體真好,但是他人也真慈悲,這一生也有這個習慣,只要別人有事就是努力幫忙啊,至於說是生病住醫院施藥,那是佈施,尤其是佈施藥。所以對病人而不敢招呼,不同情人家,今生以內多災多病,就是前生慳吝對醫藥、對老人、對病苦人不關懷的果報。所以施藥招呼人家長命百歲,施了藥的。那麼這個很重要,所以藥師經藥師佛發大願。譬如我們中國藥師佛,所以因此有講中國文化人講佛說的藥師佛就是我們的老祖宗,誰啊?神農皇帝,不錯。神農皇帝就是東方藥師佛化身,我們曉得我們的老祖宗神農嘗百草,這個地方也提到藥了,那麼都是照這個藥師佛的,嘗百草,自己是總做的。世界上藥在哪裡?所以有一天文殊菩薩叫善財童子,他說你去給我採一個藥來,善財童子一聽到,就地上抓拿起一根草,善財童子說大地都是藥,草木也是藥,礦物質也是藥,石頭也是藥。像人體講藥的話,頭髮、口水、眼淚,血,大便、小便、男精女血都有藥,都有用的喲。
你說是中藥裡頭人中黃,開起來,這個藥方一開,假使我們開個藥方給人,你必須吃人中黃,人中黃多好,人中黃哪裡啊?人中黃以為把肚子裡,大便啊。人中白,小便。人中白還不是小便,就是以前屙尿屙在那個木桶上,那個木桶久了上面起的那一層霜刮下來的那一層,叫人中白,那消炎、跌打損傷治很多病啊,人中白。我現在常常問開藥店的,我說現在人中黃還可以想辦法,人中白哪裡來?哎呀,他說那就慘了,現在藥店怎麼樣?大家抽水馬桶。他說把木桶做好跟幼稚園,跟小學有些校長老師拜託又拜托,你叫學生就屙在我這個桶裡,我拿回去倒,這樣慢慢弄一點人中白,現在很困難了。過去是到處都有人中白人中黃啊。
譬如說我們講有一味藥很名貴,猴棗,那是什麼?母猴子的月經結塊的。所以月經也是藥,人的也是一樣。母猴子月經你永遠找不到的。母猴子才怪呢,它月經一下來一掉下地,它舌頭把它舔得光光的。所以為了藥店,那都是治癌證最重要的藥,就是什麼?都是起死回生的藥。要想得到母猴子的月經的那個猴棗啊,還真不容易。要等著,就是人等著,曉得這個母猴子來了,月經期了,弄一塊石頭弄一塊木板,弄塊石頭,這個經血撒在上面,猴子馬上舔,趕快把它趕掉,等它干,慢慢累積起來堆籠來叫做猴棗,所以都是名貴的藥。
所以善財童子告訴文殊菩薩盡大地到處都是藥,隨便一根草也是藥,所以要珍貴要珍重。所以我常常我和同學們講,有時候藥掉在地上我撿起就吃了,不管什麼,這都是救命的東西,不應該輕視輕賤它,所以隨便糟踏藥也是很不好。所以我們中國文化講藥都是天才地寶,這個米呀,麥子做成面粉,天才地寶。這所以要注意。
菩薩要學佛成佛,要學五明,五明裡頭醫藥最重要,五明第一是內明,自己內在要悟道,明心見性;第二是聲明,要一切文字語言弄好,文字語言當然包括唱念啊都要弄好;第三因明,因明就是哲學邏輯,思辯的能力要強;第四就要懂醫方明,要懂得醫藥,救世救人;第五工巧明,現在講一切科學技術都要懂,所以菩薩道做菩薩必學五明之學,這個叫五明,不只學通啊,學得極明的。所以真正學佛的人不是說你念一句佛,得一個法,受個灌頂,打個坐,這樣就是,這是盲修瞎煉,五明裡一點都沒有。尤其是學醫方明的重要,你看學密宗,真正的密宗非懂醫藥不可,龍樹菩薩的傳統非懂醫藥不可,不但是為了醫人也為了醫自己呀。譬如禪定,修道做功夫到某一個程度身心裡出某一種毛病應該吃哪什麼藥,你不知道。不知道又再來呀,又是輪迴滾進去也。又找一個媽媽,我們找了多少媽媽啊,這個賬很難還的。又出胎又懵懂,又迷糊,又重新修過,你不懂還是不行,非懂醫方明不可。所以這是兩個觀念。
所以中國的道家的學理,所謂上品三藥,神與氣精。這個去年我們講道家的《參同契》提到過的,真正長生不老之藥不是草木。所以我經常講有一位神仙有首詩非常好,三英八石法空空。三英是金銀汞這三英。三英八石這些都是藥,八石是礦物質,不是八個石頭,就是砒霜啊,水銀啊,這些都是道家的練長生不老的藥,所以這一次李維時{名字的諧音}來訪問,不是到這裡談這個外丹的道理,後來沒時間,太短了,我沒有和他倆多談了。乞活何須草木中(不靠這個些草木做藥)。我自煉心還煉骨,心頭熱血比丹紅。那是非常好,我自煉心還煉骨還要練骨,心頭熱血比丹紅。這位神仙的詩非常好,實實在在是這樣。所以啊轉化這個色身。
那麼下面《楞嚴經》佛也提到,世界上有十種仙,《楞嚴經》下面有。你看你們注意喲,研究《楞嚴經》,佛在《楞嚴經》同《華嚴經》對於仙道,修神仙之道他認為不是外道啊,沒有放在外道魔道裡頭啊,單獨成立一線。他說有十種仙法可以修練到永遠不死,《楞嚴經》下面就提到,那麼用藥物的也做到,但是它不是佛,就是沒有明心見性。佛的秘密就放在這裡。換句話他又修了仙法修到長生不死,他又悟了呢?你不能不承認它不是佛啊,當然是佛,所以它同藥師佛修法是配合為一的。那麼以儒家的道理,我經常鼓勵尤其出家的同學,我說你們多學醫啊,多留意呀,今後的時代工商業精密科技的時代,不要完全靠人家供養生活。如果你出家人懂醫的話,那太好了。
等於我們儒家的范仲淹,宋朝人,有個願力不為良相是必為良醫啊,一個人一生年輕人立志,他青年的立志不做一個最好救世救民劃代時代的宰相,就做一個良醫,做人做一個好的醫生,當然不能做庸醫呀,笨蛋醫生殺人不見血,那就糟糕了。所以我們年青的時候讀書,那個時候課外教育這兩句話范仲淹的,很有名。所以他的《岳陽樓記》,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這個道理。他人生啊,從小發願不為良相必為良醫,其實范仲淹後來不但這個醫藥懂,這個出將入相,一個孤兒出身出將入相,做了很大的功德,不但如此,醫藥他也懂,風水也會看,八字也會算,樣樣都會,這就是所謂因明及醫藥明的道理。
所以真正修菩薩道,不是光在講,我們大家學佛啊,中國人喜歡說大話,我們大乘,你小乘天平都放不上去,還大乘呢!「大稱」-那個碼頭上那個「大稱」才大呢,稱的東西才重,那論噸的,不是一斤一兩的呀,當然這是借用偶然的這個說法。大乘這個修法必須要願力配上行,本身沒有一點善行,沒有一點功德而想直取無上菩提,絕無此事,所以要福慧雙修,功德般若智慧要平等的修,要定慧等持。這是我們為了講到藥師佛的修法,當然真正的藥就在我們本身,所謂精氣神。上藥三品就在你身上,神與氣精,精、氣、神,這個道理,這出在《皇庭經》,當然不是佛家的經典。
現在我們介紹這些瞭解了前面的知識,那麼看眼耳鼻舌身嘗味修法菩薩道。所以藥王與藥上二位法王子,所謂法王子我們解釋過的,等於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繼承王位的是太子,那麼就是說藥師佛退位的時候繼承王位的,藥王菩薩來繼承藥師佛。藥王菩薩退位過了,繼承藥師佛的是藥上菩薩。等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過了,觀音菩薩繼位也是阿彌陀佛,只有一個名號叫阿彌陀佛,藥師佛也是同樣道理。所以現在起來報告的走入大乘法門了,藥王藥上二王子。上面有些比丘走小乘法門的基本,小乘是大乘的基本,不要輕視了小乘啊。那麼到這裡大乘法門一來,就是大乘菩薩起來報告了,藥王藥上兩位法王子。
「並在會中五百焚天」,注意啊,修東方藥師佛琉璃世界的一切往生都是梵天的天人,假定你發願往生,我們在坐的隨便哪一位,發願往生東方並不是不可以啊。民國以來好多人是發願往生上方欲界天,走捷路近一點,免得西方極樂世界太遠,萬一走不到,中途停留很危險哪,人生面不熟,都願意發願往生上方兜率天,跟彌勒菩薩再下來,再跟彌勒菩薩下來。譬如太虛法師就是帶領很多的弟子發願都是往生兜率天,上升兜率天,就在我們上邊,不曉得高多少層啊,當然比十三層房子高一點了。所以發願到東方藥師如來世界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到往生極樂世界都是菩薩,蓮花化生。得到往生東方藥師佛如來世界都成梵身,梵天之身都是光色之身,梵就是清淨,就是光色,就是說每一個報身都很好,堅固長生不死,都是光,光色是天人境界,色界天天人境界,這是因為修藥師佛的法門而得長生不死。所以這兩位菩薩起來帶領他們同修諸大菩薩同一修行,會中五百梵天。注意啊,我剛才講過,很多人生來這個身體啊多災多病頭腦不清,就是前生慳吝,乃至殘害生命,殺生,乃至妨礙人家,犯了各種的口過,這一生才給你身體不好,受許多的罪,所以趕緊懺悔發願要學藥王藥上菩薩等等。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個話我們都不要講了,每一位都一樣,這是開幕詞,那他們倆位菩薩怎麼報告呢?他說我「無始劫來。為世良醫」。注意啊,無始劫來,都做世界上良醫啊不是庸醫啊,庸醫是笨蛋呀,冒充的殺人。所以現在我看很多年輕的同學講講,我一問你幹什麼?大學畢業?學習了,我最近在家裡看中醫書啊。啊,你看三年一考,拿個執照,我說你真是啊不怕殺生之罪呀。我搞了一輩子我說我不敢給人家處方啊,我十幾歲老師教我讀醫書開始,我搞了我就是下不了手。有時候給醫生們出出主意還會出,醫生問我某一個病怎麼樣,我說要這樣這樣,他拿去會對了,你要我自己下不了手。很難,因為我看人命啊,人身難得,太貴重了,用錯了一點就不得了,不要說害死人,耽誤人家的病就是莫大的罪過,不要說把他害死了。我說你們隨隨便便讀幾年書,書看得也沒有我多,有許多醫書中文古文你也看不懂,你又去當起醫生來,那我們只好當狗生了嘍,我說我不曉得當什麼,到螞蟻裡頭當醫生去了,真可怕啊!我說你們只為了職業為了吃飯,不顧人命,等於犯一個大殺生之戒,這很嚴重。所以做良醫實際上很難。所以剛才我提出來範仲淹的話,良醫就等於一個國家好的宰相,治平天下,所以不為良相即為良醫,注意這個良字。那麼藥師佛的教授法教下來證道出來的這些菩薩們都是大乘菩薩,你注意它的話,剛才我念到這裡請大家注意,唸經,很多的重點都要注意,「我無始劫,為世良醫」,生生世世,不曉得多少生,為世良醫,不是庸醫喲,你看救了多少人的痛苦,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學醫真苦。
「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草木都是藥,「金石」金石是礦物質,黃金也是藥,黃金是毒藥,金石的藥都是毒藥,都是毒藥,吃進去都要死的,但是用對了用毒藥是起死回生啊,就是你會用。所以我經常說啊,真病真斷很難,真斷到了有正治有反治,有從治。頭痛不一定醫頭,腳痛不一定醫腳,有從治,從治倒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跟著這個病來,那倒好辦。非常難,那麼有時候嚴重的病啊,要死的病啊,反是毒藥下去救了命。這種經驗我也有過,當然不敢告訴他,那是很危險的負責任,你下了我陪你下,我自己也吃你也吃。
象金石這些我們都自己吃過啊,所以我常常給他們講笑話,砒霜我吃過,那吃下去就死人的,當然我把解藥也弄好,我說我就一樣沒有吃過,黃金沒有吃過。黃金吃下去,我們現在吞金下去就會死,那不是金給你殺死啊,那個垂呀,把你腸子胃啊,重量很重給你垂破了,胃出血,同時它金子裡頭有毒性,可是吃金子道家是長生不死之藥。有一種草,放進去這個金子就變成流質變成水了,可以喝,喝久了,道家講把胃呀腸啊五臟六腑變成金子打的,當然死不了,所謂有金石之藥。所謂石,這是我們講它的笑話啊。為什麼吃這些呢?其實佛法也是一樣,佛經裡頭沒有,佛家的醫藥在何處呢?
你們大概中間有學醫的吧?孫思藐《千金方》,唐代那個名醫良醫孫思藐,降龍伏虎,龍找他醫病,老虎找他醫病,又是佛家又是道家。在道家他是神仙,在佛家他是大護法大居士。孫思藐的《千金方》這些都是佛家治病的,印度龍宮來。所以孫思藐在峨嵋山有一個老人來求他醫病,他一看孫思藐有半仙之分,這個不是個普通人。什麼病來看好了,看好了這個老人來感謝他,給他講老實話,他說我是西海龍王,有病找你醫,先生要什麼感謝。什麼都不要,真要感謝我,龍宮裡頭佛留下來的經典很多,我們人世上的經典是一小部分。他說你到龍宮裡頭,佛留下的藥方你給我弄來做感謝。龍王說這不行不行,什麼都可以,這個事情不行,人世間沒有那麼大的福報,這個世界上的人。孫思藐說算了,他說我告訴你,你的病還有一點我給你留著的,沒有給你治好。他詐他一下,當然兩個是開玩笑了,孫思藐也不會真那麼做的,他詐他了。你看龍王也知道他,他說這樣,他回到龍宮把佛所留下的醫方比較可以拿到人世來的,已經第一等方子了,就拿出來就是這個《千金方》,還有個《千金翼方》。那麼裡頭是有佛法醫病的各種病方法,現在的醫生不會考這個東西了,這個書就難讀了。所以講草木,孫思藐的醫法草木金石隨便用,活用。
還有他到峨嵋山,後來他修道在峨嵋山,有一天下來,半路上一個老虎就擋住他,他也不怕,一個老虎張開大嘴就要咬他,孫思藐一直過去,它一直張開。到了前面,孫思藐一點都不怕,他就看老虎嘴巴,啊,你找我醫病啊,這個老虎只好點頭。為什麼?老虎不曉得吃了什麼東西,一根骨頭卡在喉嚨裡頭下不去,孫思藐所以拿個鉗子啊當時就把老虎那個骨頭拿出來,把藥給它抹上,這個老虎就變成他的交通工具,以後他下山就騎老虎,所以降龍伏虎啊。
這些故事,代表了什麼?就是說明你說救苦救難你憑什麼救啊?一個人病苦中你能懂得醫藥,尤其是出家的我們學佛的一手把他救好,這多好。怎麼好呢?你做到了就會知道,為善最樂,做好了那個心理好痛快。
我有個老朋友一個醫生過世了,我問他我說你一天看病啊,怎麼找點快樂?醫生很痛苦啊,當個醫生沒有私生活的。所以嫁給醫生很倒霉,真的,你以為他錢多啊,沒的私生活,沒的自己的時間,而且他對於太太對於孩子都當病人看。所以說醫生當久了有個職業病,看到我們都是病人。而且醫生當久了,我都很原諒,態度都很傲慢,因為他出來只有人求他,他沒有求過人。每個人求他都很可憐的,王大夫啊,李大夫啊,你快一點了,給我早一點看。多可憐,所以他對人,都是這樣。所以我碰到這些醫生,我說你少來那一套,因為我知道他也不是有心,那個職業習氣,習慣病。醫生像我們所謂教書教久了,開口就訓人,就不對,也是毛病。這個學醫的人我告訴你豈止常訓斥人。
我問這個朋友,我說你呀最大的快樂?我說把人病看好了快樂嗎?他說不快樂。那沒有希奇呀,我把古人的經驗拿來看到是這個病用這個方,當然治得好。什麼時候為善最樂我問他?他說啊,這個病啊在古人的治療的方法裡找不出來,一邊看他的檔案,一邊在打鼓啊,他說要想個辦法醫者益也,中國古人講,益你的智慧引用,想另外一個辦法使他治好,哈,等到把他的病自己想出來辦法把他治好了。病人來感謝,謝謝,非常感謝。自己那個時候,不是他的感謝舒服啊,他說那個時候是真舒服,舒服是什麼?自己想啊我又懂了一個道理,要這樣才能治好病,這是名醫。
醫有割骨之分,我們中國人講,你們青年同學學醫要注意喲,醫有割骨之分,什麼叫割骨啊,我們中國人古人父母病了,治不好,兒子女兒跪在向天禱告上天,自己割一塊肉下來,煎湯給父母喝,喝了會好,這個叫割骨。所以學醫的人要把病人都看成自己的父母,孝順天下人的心理才能學醫。你以為為了職業,將來多賺錢來學醫,我看你連頭、連腿都要砍掉了,還割骨,那個果報不可思議,這個動機不對,學醫要割骨很難。
再講草木,藥王藥上兩位菩薩,「名數凡有十萬八千」。他統統嘗過,是真的。
我在成都的時候有一位同門的同學,他學醫,有一次我們大概半年多沒有看見他了。他的醫術真高明,譬如你打坐念佛到什麼程度沒有辦法逃過他的三個指頭,你這兩天用功沒有用功他都曉得,一摸指頭你不要吹了,這兩天出去玩去了。每一個學佛修道的同學一來,看到,他也喜歡拉人家的手摸,大家也怕他摸,秘密都給他摸出來了。他告訴我他學醫按脈的話,譬如講中醫的話,他說按脈呀,他說先要按豬肉,死的豬肉脈,你按慣了,死了的,就是按死的東西,按冰的按腐爛的按好,然後豬也好、貓也好、狗也好,到他前面來一抓,他就摸一下脈。他就摸,這個是真功夫。所以他有五六個月沒有見,到哪裡去了?我看臉烏黑烏黑,我說你幹什麼?他說告訴你我六個月都住在廁所裡頭,大陸的那個公共廁所又髒又臭。我說幹什麼?他說六個月我就研究大便。我說你掉進糞坑裡呀?他說不是,看人家屙大便。當然他偷偷的,不能讓人曉得,不讓人曉得那他有個秘密的方法躲在那裡看,大便哪一種顏色哪一種狀態。
所以我們以前講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就是把膽掛在那裡舔一舔苦的,這個解釋錯了,嘗膽是嘗大便,大便出來才有膽汁出來,他為了拍吳王的馬屁,使他相信他,沒有背叛的心理。所以吳王生病屙出的大便,越王自己來洗,洗了以後把大便嘗一嘗,放心吧,快要好了。比如有糖尿病有時候大便甜的,問題大了,大便也會甜,所以狗吃得很香啊,有那個業報。嘗膽是嘗這個大便,所以中國書都要留意,所以講學醫是要發心。
這一段藥王藥上菩薩很懇切的講出來,學醫的這個就是真正的道理。他說世界上草木金石名數或者有十萬八千,其實還不止,講不完的。
「如是悉知苦醋鹹淡。甘辛等味」。其實像這樣多的,味道要懂得,苦鹹淡甘辛,要嘗過藥味,這個藥味啊,我們假使看醫書,完全照醫書用啊,不管中醫西醫,有時候還是出毛病的。所以我經常講,有一年我到國防醫學院演講,我告訴他們,你們拚命罵西醫,西醫罵中醫,兩方面都不對,都不懂。我是素來主張西醫救命,中醫治病。那個緊急的時候胃出血,這個血都在噴,那個已經脫水了,你說中藥慢慢熬去等它下去的,那叫做端個盤走了,叫做涅磐了,那還來得及呀?那個時候必須要趕快打針了,這個命就救回來了。你還說,哎呀,我不相信西醫啊,那你就自己昏了頭。但是救好了有些病啊,倒是西藥常吃出問題了,因藥得病,要必須非常高明的中醫來調養,這個調養就很難了,我說素來各有各的長處。但是有些緊急的時候,西醫救不了,中醫救了的,也是有啊,那是看你學識高明不高明。因此你完全照醫書的道理去醫啊,還是不行的,必須這些藥都是親嘗的,嘗藥痛苦啊。
像我研究那個藥有時候中毒了很難過啊,那叫做有苦難言,不好跟人家講,說我吃藥故意中毒了的,說你神經了?那很痛苦,真的很痛苦,那個痛苦沒有辦法告訴你們經驗,當然也準備解藥,解藥同時把它解了,排泄清除啊,換一個,身體還是很痛苦的。不過這樣研究了嘗了,拿自己身體來做試驗有個好處啊,痛苦一回我曉得,自己瞭解身體轉變一回。因為我願力不是為自己吃藥,我要嘗這樣藥,某一種病看他吃下去會不會有問題,好朋友我不敢隨便給他吃,我先吃一道,吃完以後要痛苦好幾天,所以有時候問我拿藥,我說過兩天我給你啊,因為實際上我自己對自己試過,因為我不是良醫啊,是笨醫啊。我不試過不知道,有些成藥我不試過我不給人家吃啊,吃過了曉得它下哪裡,有什麼大一個作用,然後才曉得這個份量,像這個瘦子矮子就要輕一點啊,胖子高子就要重一點啊,運動加藥就要吃重一點啊,那些一天到晚躺在床上睡的老太太啊,太太們在家裡啊無事尋愁覓恨哪,天天煩惱那個藥量就要輕一點啊,他敏感,所以都在自己研究。
所以修菩薩道,藥王藥上菩薩講的都是真話,注意,就是說無始以來,那他為什麼吃那麼大的苦呢?不是為已,為救治一切眾生的病苦,這就是大乘菩薩道的願力。那麼另外:
「並諸和合俱生變異」。這個話你們學醫的注意,譬如藥我們吃下去,所以我經常講道家,這一次那個英國的科學家來訪問,我沒有時間沒有多談。
道家的五金八石三銀八石真不真呢?真的,我也吃過,砒霜、水銀我都吃過。那麼古代這些皇帝都想長生不老,譬如王陽明,我們電影上書簡(諧音,不確定)先生就是演的王陽明。王陽明最後死是吃砒霜死的,他常吃砒霜,學道家。韓愈那個文起八代之衰啊,那個韓愈也是吃丹藥吃死的,唐朝明朝幾個皇帝都是吃丹藥吃死的。但是我也吃過啊,我到現在沒有死啊,將來是不是吃死了不知道,或者自死藥死我還沒有把握。可是砒霜一吃,那個皮和肉兩分開的,很可怕,那是很難過啊。所以得一個結論,一般人你們不要去亂搞啊,草木的藥也一樣,要想修道用藥物幫助對於轉變色身快得多啊,但是吃那一些藥,都是毒藥啊,毒藥吃下去把你身上的細菌都清理乾淨了。那就是此身變成金石之身,是不同啊。
可是有一點啊,力戒男女飲食,必須要完全斷除。你又在吃丹藥,不斷男女飲食你就完蛋,所以你看這些皇帝呀,男女飲食也要,富貴功名也要,長生不老也要,菩提涅磐也要,他最後只好去涅磐去。那樣樣都給你要了,那我們要些什麼呢?對不對?天下沒有萬全的事啊,除非成佛,那要一切功德圓滿,否則你做不到。就把你把醫方明學通。所以這個修外丹吃下去,這些有毒的,譬如說有很多的藥啊,五金都可以治病起死回生,乃至可以治癌症啊什麼,理論上都做得到,可是都是頂毒的藥吃下去就會死。
譬如硫磺這一味藥在五金八石裡頭這是有毒的喲,有個方法把它制服了,沒有毒吃下去,硫磺,我們藥店裡有時候叫做保火單、保命元有這個成分。這個東西一下去以後沒有毒,可是也治好了。可是你今天萬一吃葷的話,碰到一點豬血,鴨子血,雞血一點下去,它原有的毒性立刻爆發,爆發那個硫磺就冒煙了,就燃燒起來,裡頭腸胃都把你燒完了,就幹掉了,很危險。所以呀,我們假使普通一位,就是經上這些文字,每一個法門都自己修證過來你就知道了。所以你看他講得很清楚,藥物跟藥物之間下去,譬如我經常告訴大家海哲皮,就是很多了藥物相反的,海哲皮不要和蜂蜜一起吃。你看那個海哲皮海裡的動物一點那麼小,拿蜂蜜來一蘸那麼大那麼長,到腸胃把你撐破了,這個藥性相反的。所以有時候你說我今天好好的,怎麼人不舒服?你飲食裡頭有問題。你自己也不知道,因為不懂飲食,亂吃嘛。吃素也一樣啊,有時候這兩個藥性相反的,你剛好下去了,這個問題就大了,這個就是和合變異的道理,和合俱生變異。就是我們現在講化學的,變異就是化學的,合和就是綜合的、綜合性。藥物化學的綜合性。
「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那麼涼性、熱性一冷一熱、有毒、無毒,他說我統統知道。
「承事如來」。這就嚴重了,這就是無上大醫王的醫法,上面一半專門以醫藥做佈施的,有毒無毒悉能遍知,修他的福德,無始以來修佈施藥物拯救世人的這個功德成就。下面才有資格夠得上佛道,才能夠發慧,真正的大福報---大智慧才是大福報。大智慧是什麼?證道的智慧。所以你想證道的智慧沒有大福不行啊,不修功德不行啊。他說因此,後來發慧,「承事如來」經典上經常有這兩個字,我們平常也把它一下溜過去了,注意「承事」啊,「承」字我們中文都曉得,承前啟後謂之承,完全承受佛的教育方法,佛的教化,依教奉行,依他所教的我就要把它做到。學佛不是空口說白話。譬如講慈悲,你能做到慈悲嗎?看到人那個面孔就一臉死相,好像討債的面孔,慈悲喜捨一點都沒有,即不喜也不捨,也不能佈施掉。你對人家笑一笑這一點佈施都做不到啊,就是那幅死相,那個樣子瞪起眼睛看著你,以為這個是佛法。莊嚴肅穆,實際上死相,人緣都不結嘛。任何眾生喜歡看菩薩的慈悲喜捨,你要注意喲。所以慈詳愛惜這很重要,學會慈詳。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到呢?就是不能依教奉行,就不是承事,承先啟後,做佛的這一切功德事業。注意這兩個字,承前啟後,做佛的功德,智慧的事業。古文就是兩個字,用白話一寫明白呀,寫幾十個了,麻煩得很。他說我啊後來承事如來,這一下悟道了,智慧的成就。上面醫一切眾生有形的病,下面這個醫,心病。
「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我們吃的東西這個味道,這個舌頭的味道,我們舌頭這個味道,人的習氣就在舌頭了,好吃不好吃,舌頭知道味道,當然幫忙的牙齒跟口水神經,口腔裡頭整個的,主要是舌頭,並不是其他沒關係,整個的口腔都有關係。舌頭最容易辯別這個味覺,好與不好。所以為什麼我們吃素不能吃啊?就想吃葷呢?舌味味覺的習氣很嚴重。
所以我也經常告訴大家,我說像我不吃飯的經驗,開始不吃飯,有一段可以幾十天不吃飯,但是只要好菜拿上來,你們來吃,這個好吃,你多吃一點。我看到他們好吃我坐在這裡,好,好。其實不是我吃啊,覺得他吃得那麼痛快,我有無比的喜歡,這一反省啊,很大的業根的習氣。雖然不是我在吃,看到他吃我就喜歡,雖然不是我在殺,看到你把它殺了,我就高興一樣道理。要知道啊,修行就在這裡啊。所以呀,習氣之難除也。
我過去吃過七年長素也過午不食,我還做事啊,很忙,但是人家不曉得我吃素,因為不要標榜嘛,麻煩。吃素的人家請你吃飯,好好好我來,葷菜儘管夾來,放在那裡,哎呀,今天胃不大好,我還是吃點這個,一下就過去了嘛。你講我一定吃素,害得人家又炒素菜,那你不是慈悲啊,那叫做慈粑粘糊嘛,增加人家的麻煩,對不對?那麼吃了以後,可是過午不食開始很難,那個時候還年輕得很啊。我告訴他們年青人,你們身體算什麼,我說我年青啊運動一天吃八碗,半盤肉吃完了,兩個鐘頭一運動下來就餓了,真的呀,你們現吃飯那麼可憐兮兮的,真的喲,當然不能拿我現在比。開始怎麼辦呢,吃一碗,晚上,我怕不行,慢慢過幾天吃半碗;慢慢過幾天吃一兩口;然後不要吃了,吃一點花生米;最後花生米把它減了,七粒;七粒花生米以後也不吃了,就可以過午不食了,晚上沒有事了,光喝水。可是到了那個時候啊,這麼一下{聽錄註:可能當時南師有咀嚼的動作},已經犯了,沒有用,還念在,念力的根在,這個念力很重了,念者也就是業,就是念力之根,唸唸所能忘出。
譬如我今天見到一位出家同學,現在他們跟著日本人叫斷食,實際上就是辟榖了,不吃飯。他已經兩個月不吃飯。寫日記報告回來給我批。然後他日記上說到,哎,才曉得老師平常罵我們都對,他說現在白天可以完全不吃,可以做到。夜裡做夢拚命在吃,他這個是真話啊,此念不能轉業力不能轉,你到生死來的時候一樣輪迴去也。你不要認為表面上你的行為呀,穿個出家在家的衣服很規矩修行,沒有用啊!第一個修行得力不得力,在睡夢中你可以測驗自己,平時很好,絕無發脾氣恨人之心,在夢裡那個咬牙切齒什麼都來了,靠不住,夢中都靠不住,那個生死來的時候更靠不住了。所以修行必須要到達醒夢一如,醒和夢倆一樣。醒夢一如有幾種解釋法,第一種解釋,做到一樣,所以儒家講不欺暗室這個道理,也就是要做到醒夢一如,這是修行算是上路了,這些經驗。
那麼這個經驗我們又講回來本經,所以在飲食的時候「了知性味。非空非有」,這個很容易體會啊,我們東西好吃不好吃只是到嘴裡啊,過了嘴裡就沒有用了。到了這一個胃裡頭啊,胃是什麼東西啊?就是那個垃圾桶,裡頭髒得很。所以你看西藥為什麼每一個西藥藥片外面是膠囊裝了,膠囊不管這個事了,好辦了,膠囊下去再消化。過去的藥外面都是糖衣,這個舌頭到這裡,這一點喜歡甜味,到這裡頭怕辣的,一到下面鹹甜苦辣酸它統統不知道,都在這個裡頭。所以真正的味性是在舌上,所以好吃不好吃完全是一念之間,真的是一念之間。你說有許多嬌生慣養的吃偏食,我這個不能吃啊,我吃下去會嘔吐,那都是鬼話。你說有個人要殺你要槍斃你,你吃不吃?那你乖乖吃了,吃了一點都不嘔吐,嘔吐了我就槍斃你,他就不嘔吐了,一切都是唯心所造,業力,所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你說沒有啊,所以你嘴裡想吃酸梅啊,嘴裡口水就酸起來。不然你諸位想想看,下了課我請大家吃酸梅,說假話啊,馬上收回,那麼自己一想啊,這個酸味就出來,所以味性是「非空非有。即非身心」不在身體上,也不是神經反應的作用,所謂身現在就是講神經反應,心就是現在講的心理作用也不是心理作用。也離不開心理作用,也離不開生理作用,這個整個講完了,就在味覺上可以修道。
譬如我們曉得高麗就是現在韓國了,開始在唐末那位禪師叫什麼?到中國學佛法,他靠岸啊,上岸大概在浙江福建一帶,那個時候韓國高麗叫他來學禪宗,上岸以後上了船哪,夜裡走路迷路了。在山裡頭找不到一個廟子,口又干,就坐在山裡頭,幹得不得了,口又餓又干,東摸西摸,摸到一個罐子一樣,很高興,哎喲,有水,他拿起來喝。哎呀,喝下那一下清涼透頂,真舒服,那是甘露灌頂啊,醍醐嘗味,阿彌陀佛,菩薩保佑。過了天亮,什麼東西?這個菩薩怎麼給我這個?回頭一看,死人的骷髏。下雨下得啊,或者也許尿啊屙的,那個水都綠的,他一想我喝下去那個舒服,這一想哇就吐出來了,這一吐呀,吐了大徹大悟,他悟道了。他說何必呢,所以在這轉一下在中國轉一下回去了,這個是韓國有名佛教大禪師,創宗立派的祖師,他就是到中國來骷髏頭一喝就好了,他說一切都是它,一切唯心,唯心造嘛。夜裡覺得是甘露實際上那個骷髏裡的,這個罐子又好,又挖的這麼一個罐子又有眼啊,有這兩個眼可以倒出來喝,那個之痛快啊,那個真舒服啊。後來一想吐出來,本來口乾沒有水還吐了那麼多水出來,一切唯心。所以一切唯心,「即非身心。非離身心」,就因此悟入。
所以中國修道的人你要曉得辟榖不吃飯是一種,還有一種人修道,你們沒有見過了,吃淡齋的人,那還是真本事,吃淡齋。飯和菜都是本味,絕不准放鹽,也不准放糖,叫吃淡齋。不過菜上面要油多一點,還有吃齋的這一種人,叫做吃淡齋。當然有辟榖的,因為他已經不要味覺了,其實啊以我曉得吃菜我也愛嘴饞的人,吃淡齋的人啊,這個人一定味覺最高明的享受。這個菜真正好吃的菜就是本味,本味的菜就是好吃,菜加了鹹甜苦辣酸看起來很華貴啊,那是不懂吃菜的人吃的,那已經沒得味了,你放在嘴裡不曉得甜的鹹的辣的麻的,好吃好吃,當然好吃,你嘴已經麻了,不曉鹹甜苦辣麻,那當然叫好吃啊。所以最好吃的是本味,無味就是淡,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
「分別味因。從是開悟」。注意這兩句話,上面注意我無始劫為世良醫,求功德。下面悟道是分別味因,由此開悟。分別要正思維啊,正思維一切味,真正的味是什麼味啊?無味,真正的味是無味,空的,那個是基本因。鹹甜苦辣酸都是味性的變味,味性的變味才變成鹹甜苦辣酸,萬物的本味無味,無味就是淡,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就要這樣,本味是淡啊。所以他說由這個因此開悟了自性,一切起心動念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的變化都是變相,本性自相本來空寂無相,因此我開悟了。
「蒙佛如來。印我昆季」。昆季是哥哥弟弟,兄弟們,師兄弟,所以給我們起個法名。
「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所以現在在這個法會裡為諸佛的法王之子,可以接佛之位而說法。
「因味覺明。位登菩薩」。我們因為由發心學醫藥救世救人,因味覺而覺悟了明白了自性,所以登菩薩地,這個不是初地了,法王子。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所以他提出來修這個法門,上次你們說修辟榖的斷食的就要參考這一節了;吃淡齋的,參考這一節了,還有有些同學們打坐坐到自己的內在頭頂下來甘露灌頂就要參考這一節,就有所悟之處了。



我們現在《楞嚴經》卷五,現在是第五位菩薩出來報告。「跋陀婆羅」。這位菩薩名號的意義賢護,這是其它的經典都有的,大乘經典有時候稱賢護菩薩,有時候叫賢守菩薩,保守保護同樣的意義。每一個佛菩薩的名號都有他個人歷史的意義,所謂稱為賢護菩薩,他是一位很久遠的菩薩,《法華經》提到有一位菩薩,叫做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是賢護菩薩的同參道友,我們現在普通講師兄弟,所謂常不輕菩薩,這是佛經的名稱,他對任何一個眾生都很尊敬人家,不輕視任何一個人,不但不輕視任何一個人,不輕視任何一個眾生,那麼這個就是敬。我們中國文化的尊敬的敬,敬人,尊重別人,重視,尊重一切眾生,看人家都如父母、如師長、如長輩、如善知識。那麼跋陀婆羅菩薩呢剛好相反,非常我慢,並沒有尊重。所以他最討厭常不輕菩薩,覺得這樣好像很沒有出息,老是尊重人家自己好像沒有,所以他很輕視人,尤其是輕視常不輕菩薩等等,這種行為,這是我慢。態度上當然也表示看不起,內心更是看不起,不尊重人不尊重法,因此他受一個果報墮落,幾百劫在地獄中,這個要注意啊,佛經所說的故事。
所以我們人與人之間,佛與眾生之間互相尊重,尊重不是光是表面的禮貌,內心上的一種尊重。不是光是表面那一套功夫,不行的。所以他因為有我慢又驕,慢是慢、驕是驕,慢是在內心上,外表看不出,很堅固的外表不大看出來。驕是在外形都驕了,人都有我慢,就是我是了不起,怎麼想都覺得我了不起,即使自己犯了錯誤,臉也紅了,過不了三秒鐘一想還是我對,臉就發白了,你錯了,錯的都是人家,這是人天生有我慢。真達到無我慢那已經到無我境界了,成道了。當然我們做不到,但是這個道理要懂,隨時要去掉我慢心,尊重人家。
可是這位菩薩當年不是這樣,即驕更慢,我慢就是人家的意見、人家的好處,好像道理蠻對,打不進來。自己有自己的主見,當然我慢與我見都聯在一起,自己的主見很重要,所謂堅持自己的主觀成見等等都聯在一起,因此遭受這個果報,幾百劫來墮到地獄受種種的苦。但是他有一個最大的長處,道心不退,就是在地獄中啊,自己想求道修道,趨向菩提想求道大徹大悟,這個觀念這個習氣養成了,善良的習氣,道業不喪失,即使受這個果報在地獄中,可是隨時也以道業為主,因此他在成道的時候的法號就是跋陀婆羅,就是賢護,善於保護這個善業,善於保護這個道業。這個道理呢?也就是憶念不忘,譬如我們講念佛念佛,是心念在念,心念裡頭唸唸有佛。在什麼環境,得意的、失意的、在富貴功名、在清淨、在痛苦、在天上人間地獄此念不忘,就是憶念不失,所以念佛要念到這個樣子,他能夠守護這個善業。所以再出來,當然自己受了那麼大的痛苦,痛苦就是很好的教育,所謂刺激人家曉得反省,順利的環境人不會反省,所以在富貴中發心在優越的環境中發心是很難的,所以佛說要以苦為師。人遭遇一點挫折,身體也多病一點他道心反是堅固,身體健康一切順利,你叫他追求真理學佛修道,那不幹,沒有時間,那個有什麼意思啊,你說學佛身體好,我不要學身體就很好了,我慢就很高了。所以以苦為師以病為藥,有一點痛苦有一點身體不舒服啊,反是對治這個心地最好的藥物,太順利了除非是大丈夫。因此他受了這樣大的苦,所以發心再來,才覺得常不輕菩薩這個行願是對的。菩薩的行願就要常不輕,不輕視任何人,不要看不起別人,都是尊重人。因此這一生證道登菩薩之位。
「並其同伴。十六開士」。這個數字注意,那麼他這一生在菩薩道中有最好的道友同參道友。基督教叫教友,一貫道叫什麼?道親,取個名字吧,各有名的名字,那麼佛家叢林下叫師兄弟,各有各的名稱,其實都是一樣,各人畫一個花樣我和你倆個不同,這個就是我慢,這是我慢,因為我表示跟你倆不同,真的呀,要這樣修行,反省這個道理,才懂得什麼叫我慢,很難瞭解自己的我慢。所以他與他的同伴同參道友十六位,「開士」我們已經講過的,再講一道,中國的翻譯大士開士就是菩薩。菩薩兩個字是菩提薩多,翻成中文的意義就是大士就是開士。那麼這十六位,二八十六,半斤八兩剛剛相等,十六開士,十六是滿數。同他的同伴們十六個大菩薩起來報告,當然這個報告發言人只有一位,就是賢護菩薩代表十六位菩薩同樣修一個法門而成道的,所以他起來報告。
「即從座起」。自然輪到他了。
「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起來先向佛行禮,然後報告。
「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他說我們最先最初從什麼時候呢?從威音王佛,威音王佛這位佛就是這個世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這個劫數里頭第一位佛,威音王以前沒有佛,為什麼?一切眾生都是佛。威音王以後才有第一佛,佛是怎麼來的?眾生來的,沒有眾生也沒有佛。換句話,善人怎麼來的?沒有惡人就顯不出善人了,沒有壞顯不出好人,所以最好社會上也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那就是佛境界。威音王佛是第一佛,所以禪宗經常用你要成佛要悟到什麼?威音王的那畔,就是威音王的那一邊,你看看是什麼?無佛無眾生,自性本自清淨,不生不滅,那是威音王那一邊的事。拿我們現在新的時代哲學的觀念,就是形而上道的最初最初,最初的那個前面是什麼?最初就沒有前面,最初就是前面,最初的前面就是空,自性清淨。所以他的學佛修道歷史悠久,他說我們十六個人,最初的時候在威音王那個時代,已經聞法,知道了佛法學佛法,因此出家了。這個出家呢?
「於浴僧時」。叢林下出家人洗澡,在我們此地洗澡沒有關係啊,水多,海島邊上,科學發達了,自來水場方便,一天洗一百次也沒有關係。到了有些地方,像大陸有些沙漠地帶,你洗澡?這麼一杯水價值一千塊還不止啊,兩千塊錢買一杯水,這一杯水你喝一口我喝一口,滴出來一點還要拿舌頭舔,那痛苦得很,沒有水的地方非常痛苦。所以古代叢林下有些制度沒有水的地方有規定,因為僧眾出家人就是僧伽,僧團,團體的生活沒有辦法像個人那麼自由,洗澡啊、起居飲食洗澡做飯都有規定的時間。所以規定「浴僧時」那一天,大家洗澡的時候。
「隨例入室」。注意這個隨例,跟著大家照規矩來,一個一個輪流進到洗澡間。
「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彼佛名我。跋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他說我們進去洗澡的時候,有個修行的法門叫做修水觀,修水觀的一種。修水觀有好多種法門,修行的方法很多,修水觀。那麼先我們看這位賢護菩薩自己的報告,他說大家洗澡的時候把水弄到身上去,洗的時候悟到了「水因」,這個水本身的原因同自己洗澡的關係。「即不洗塵」,我們覺得身上很髒啊,拿水來把它洗下去,究竟有沒有洗下去我們想想看。假使說我們真把身體乾淨了,怎麼又髒起來呢?不洗的時候又怎麼又髒呢?這是第一個道理。
第二個道理,這個水,洗身上髒的地方,把髒的都洗到水裡去了,你說這個水會不會變成髒水啊?不會,髒水是攪動的,靜態的時候你最髒的東西下水啊,水不容納這個髒的東西,它不給你浮起來就給你沉下去了,它本身永遠是清淨的,水是這樣。我們看到的濁水啊,是受某一種攪亂,某一種力量把水的清淨之性遮住了,水性的本身它永遠是清淨的。所以他悟到這個水因既不洗塵,洗了什麼?它沒有洗啊,洗了等於不洗。你說他不洗啊?它的確把你洗乾淨了。
「亦不洗體」,我們這個身體說洗了很乾淨,剛剛洗了乾淨,動一下出汗又髒了,它並沒有洗了乾淨,你的髒的也沒有洗跑,反正髒人永遠是髒人,乾淨的東西水性永遠是清淨。
「中間安然」不垢不淨,水性,你說水性它有髒嗎?洗下來變髒了?水性本身是清淨的。你說是清淨嗎?它洗髒的東西真洗下來統統是黑的,是它在過一陣寧靜下來一澄清啊,那個黑的又下去了,又澄清下去了,它永遠還是清淨的,所以它中間安然。
「得無所有」,自己一邊洗澡,所謂參究,修道做功夫怎麼叫做參悟正思維?一天到晚做人做事說話言語行動任何隨時隨地都在觀察自己,觀察物理,物的道理東西的道理,觀察自己的心裡,觀察人事一切的道理。所謂正觀察,做正觀,由觀也可以得止,那個得的止得定就是大定,所以修行人是隨時反省自己觀察自己。不像我們這樣上殿了,或者到廟子上去修行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大叫幾陣,回來出了廟門啊,先打一架再說,或者先吵架先罵人再講,這一點影子都沒有,修行人隨時在觀察,所以他在洗澡之間也在參悟這個道理,因此悟到了、得到了這個道理。得到什麼?自性清淨本來空,得無所有,所謂道---自心,身心內外一樣,本來清淨的,一切的動相也就是第二卷裡頭驕陳如報告的一切的現象,一切乾淨的、髒的都是客塵煩惱,不是修的。自己心性的道體啊是寂然不動的,本來就清淨,所以因此悟道了,得到一個境界無所有,本來空的,你有個境界有個清淨已經不對了,已經被清淨染污了,清淨也空,髒的固然空,清淨也空。
因此啊,那麼這樣悟道了很好啊,哎習氣難除啊,我慢之心還是很大。所以中間有墮落啊有許多原因。但是因這個水性的悟道得無所有啊,道業的堅固,這個所悟道的境界「宿習」多生累世在輪迴的這個生命,受地獄受種種痛苦的報應,可是這一念的心念的習氣,宿生的過去生所帶來的這個修道的習氣始終沒有掉過、沒有忘記。所以有些多人生來從嬰兒乃至到孩子就有向上修道啊,追求這個道心的念頭這個宿習難忘啊,這個宿習難忘,這個就是定力,這就是定力的一種。不要認為打起坐來什麼不知道那個叫定,那錯了,這就是定力,宿習難忘,所以有些人記憶力強,什麼東西特別好,也就是他的宿習難忘。所以這個「宿習無忘」,他永遠沒有忘記自性本來清淨這個境界。
那麼你說得到這樣就成功了,還沒有,還要進修的,雖然認識了本來清淨,還在進修,悟後起修。他報告自己的心得當時是這樣來的,所以這一生再出來,多生累世經過種種的痛苦啊,他的宿習沒有忘記,所以這一生跟佛再出家了,成為出家菩薩。「令得無學」,「令得「這兩個字就是靠釋迦牟尼佛種種的教導,佛你使我達到無學位。威音佛當時給他起的本名,「彼佛名我。跋陀婆羅」,等於一個父母、先輩給人起一個名字,瞭解他的個性,尤其佛給人家起的名字,將來的果報將來的修持境界,預先都知道了,所以給他起的賢護,善於保護自己,這一個道業。下面就是八個重要的字,實際上只有一句話。
「妙觸宣明,成佛子住」。觸是十住裡頭算是菩薩,不是大菩薩那個位置。什麼叫妙觸呢?就是感受,比較這種感受了,我們洗了澡覺得舒服,色聲香別味觸,觸就是互相接觸。觸就是在感受中間可以悟道,那麼利用感受悟道啊很多的方法,那太多了,不過賢護菩薩提出來的洗澡的時候的感受,其實穿衣服也有感受。假使我們爬到那個屋頂上、高山上,風大大的吹來,好舒服啊,啊這個風好涼快,也是觸這也是感觸。觸的作用很大,譬如我們手摸到自己手或者摸到人家身體發燙冷,也是觸。他用這個妙觸法門,以水觀洗澡的時候而悟道的。所以因此啊,大家多去洗洗澡,回去就洗,洗了以後算不定變成賢護菩薩的第十七位菩薩,還有十六位。他說因為他的悟道,換句話是從體能,身體的感受上而悟進去。「妙觸宣明」這是妙觸是從享受的方面,洗澡很享受啊很好。不過也有人怕洗澡,覺得洗澡是很痛苦的,也有的,個人業報不同。因此由這個感受上而悟道,所以成為佛子住。佛的弟子,得法的弟子,菩薩境界。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現在要我們報告修行的經驗,以我們這一組十六個菩薩這個小組的經驗,勸大家修行,從身觸,身體的感觸方面去修很容易悟道。感觸方面很多了,譬如我們這個手,假使走路或者事情很忙一下給一個東西刮破了,自己要注意前面的事很忙,不曉得痛呀,絕不曉得喲,等到自己一看到,喲,流血了,就痛了。這是觸受的問題,這個觸陰自性本空,所以你的感受,假使真把自己的觸陰拿掉,感受拿掉就可以忘身了,這個身體的感受會忘了,忘了身了可以修道了,這個觸同受啊是我們最痛苦的,大家之所以打坐修行不能成道就是受與觸。受:感受,有幾種呢,苦受、樂受、捨受,捨就是不苦不樂,前三種偏重於生理方面,憂受、喜受偏重於心理方面。實際上是五受。如果觸與受兩個配起來呀,有三受的重要,痛苦、快樂快感與痛苦的感受。
像我們衣服穿得剛好,坐在第二排中間的人,冷氣也蠻涼快,因為後邊有人擋住了,冷氣給他受了,你受得很舒服,坐在中間啊,中間人是捨受,邊上人吹到冷氣難過是苦受,坐在差不多中間的人啊,左右還有人圍著,暖和呢,蠻舒服就是樂受。這個受中間如果把受陰能夠空得掉,那麼硬是空它空不掉,注意喲,要正思維,參,觀。受陰能夠空掉,你腿坐在那裡也不麻了,身上什麼氣脈動啊,這裡跑啊,那裡脹啊都沒有了。你覺得氣在裡頭這裡動啊那裡脹啊,我這個時候很舒服,妙啊,妙啊,佛法果然不可思議,妙不可思議,妙呀,你通通在那裡打妄想,跟著受陰在走,感覺跟著受陰在跑,那麼你心意識呢,都在假想、妄念中,你才知道了,有這一知就是妄念來。所以這幾位賢護菩薩他們報告的由感受方面悟道為上,最好的辦法。
這個法門最難修的,觸陰的法門,以觸法來修,用生理的感觸修。譬如大家修道的家修密宗的講氣脈這個完全是觸受的法門,你沒有觸受怎麼知道氣脈呢?既然知道我氣怎麼樣脈動怎麼樣,這完全在觸受的境界。所以我常常問有些修道的人,任督二脈通了,河車在轉啊,後面轉到前面。我說你們轉到幾時為止呢?那個衛星在太空還轉轉轉到一定時間還要掉下來呢,你們準備轉到什麼時間為止?以為轉動就是道啊,那不是啊。那是最初步啊,怎麼樣才不應該轉了,而且轉到什麼程度為止,轉太多了轉暈了怎麼辦?轉昏了怎麼辦?所以氣脈不是上道,但是那個基礎的,不是最高無上的,這屬於觸陰,這是第一道理。
第二他這裡重點不講水啊,他的重點是報告觸陰啊,上一次我們講的藥師佛的法門嘗百草,那是味因啊,並不是說靠草來修道啊,靠藥來修道啊,那是另外一件事啊。現在這位菩薩賢護菩薩報告的是用觸,我們看啊,色聲香味觸,第五位,是講生理感受,不過呢?他提到他在感受上悟道啊,因為洗澡而悟道,重點不在講洗澡上,你不洗澡不行啊?也許有人打你一耳光悟了的也很多啊,那也是觸陰啊。
譬如我們都曉得俱胝一指禪,這也是觸陰啊,這個觸陰很大了。禪宗的祖師,俱胝和尚,俱胝是個廟的名字,這位大禪師悟道了就住在俱胝這個廟上,人家來問他什麼是佛?要傳佛法,他說是這個,手一指,別人就悟道了。當然不是個個悟了,有些不悟也假裝悟了,噢,師父我也悟了,磕個頭就走了。一指禪,所以俱胝一指禪人家問他什麼是佛什麼是道?他手一指,這個,指頭一拿,他就懂了。他那個小徒弟有個小和尚跟他很多年了,看到師父啊,這個悟了那個悟了,那麼容易,這個這個,他看得太慣了。有一天師父不在,有個人問道,說師父不在。糟糕,我路很遠趕來呀,就是求道。他說那我也會呀。那位說小師父那會更好,怎麼樣是道?這個。那個人還真悟了。所以他師父回來這個小和尚很高興就告訴師父,師父我也會呀。你也會什麼?今天有人來問道,我說這個,他悟了。師父不說話進去了,進到房間出來兩個手放在後面,你剛才說什麼?他說你沒有聽見啊,剛才有個人來問道,我說我也會啊。他說你怎麼樣答覆人家,他就把指頭學師父那個樣子,這個,這樣一拿。師父在後面一把快刀抽出來,他指頭一拿起咚就把它斬斷了,斬斷了那個血冒出來多痛啊,他說哎喲,悟道了。那當然很痛啊,那是觸陰啊。那個手法是武林高手的手法,那個刀快刀,那是最高的快刀,他指頭說這個,咚指頭就把它切斷了,那當然裡頭噴出來就是血啊,那痛極了,拚命叫一聲哎呀,這一下悟道了,這就是「觸因」為上,練不得的,練了要去一個指頭,這也是觸因為上。
所以水觀的修法呢,那就很多了。水觀的修法,我一生強調出家同學修白骨觀,白骨觀修到某一步修四大轉變的時候,修火大觀,水大觀,水大觀硬把一身就化成是水。那麼最好水觀的修法,告訴諸位的經驗,古人悟道的人禪師們找個廟子茅蓬啊,有山有水的地方,所以水邊林下,最好修道的地方。要修觀音法門啊,找到松林中一住,晚上那個松風颯颯,那個聲音更清雅。松樹啊,竹林裡頭啊,那個聲音是很清雅的,尤其是松樹那個風來,松針發的聲音特別不同,大家大概沒有這個經驗,很少到山林裡享受過,那個松風是清雅。所以水邊林下是最好修道的地方,一方面環境影響你心清淨,二方面在水邊做水觀那就是在水邊打坐了,就是眼睛半開半閉。坐在海邊就不同了,那個修法也不同,也是水啊,那是浪潮,那最好修觀音法門。
所謂水邊林下修水觀都是平靜的水面。譬如杭州的西湖啊,江蘇的太湖啊,太湖三萬六千頃,月在波心向誰說。那個境界,晚上那麼大的湖,一望無際的,湖裡頭又有小島,那個月亮出來,那個湖水是銀光灑灑那個樣子,這一定一坐下去,半開半閉,這個身體立刻忘掉了。不曉得我是水水是我?豈止水天一色,水我一如,水跟我一樣,水就是我我就是水,所以水觀修成了的人,得了這個定,當然我不行啊,你把我丟在水裡我就淹死了。水觀修成了的人,入水就不入,那可以在海底走,就走過去,因為水跟我水我就一如了。
也有人做水觀,大海上自己做水觀,本身就化成水。這個故事像我們在《神尼傳》裡頭可以找到。《神尼傳》就是南北朝時候我們有一位比丘尼祖師,就是尼姑祖師了,她是修水觀的。修成了,關到禪房在打坐啊,徒弟來叫她吃飯,入定了,一看沒有師父了,只看到房間一堂清水。徒弟說師父到哪裡去了?這個房間怎麼都是水?小孩子越看越奇怪,這個小尼姑就撿一塊小石頭丟進去,咚,這個水還咚有聲音的,是水嘛,真的是水。師父出定了,心口痛,奇怪,出定以後心口就痛了。所謂出定就不做水觀了,回轉來了,心口痛自己找不出原因,這就是所謂禪病,總有個原因,身體上痛苦快樂發生總有個原因,她就找,找不出來。後來叫這個徒弟,她說剛才我在房間打坐你們誰進來,大家有什麼事?這個徒弟說師父我來找你吃飯,沒有看到你。她說那你看到什麼?我看到都是水啊。那你做什麼?她說我丟一塊小石子進去玩玩。他說這樣,她說好了,她說我馬上再去入定,就告訴了這個徒弟,等到你看到沒有我都是水的時候,你趕快把這個石頭拿掉,把石頭拿了就不痛。那麼這樣的在我們中國的祖師修行的傳記裡有這些事情,《神尼傳》裡頭也有,那麼這一種修水觀到家沒有?沒有,剛剛開步,修成了水觀,還沒有到家,沒有修到水性空,這要修到水性空那才行,那麼一步一步。
所以修水觀的修法有各種各樣,海邊的修法,乃至說譬如我們修密宗的,經常要供水,供一杯淨水。大家都曉得修密法老實講只曉得供,這是供養佛的,這是給佛洗臉的,這是給佛喝的,這是給佛洗腳的,有時候供一千杯水啊,其實是個水觀的修法,這個中間密宗之密,大家不知道了,只曉得供水啊,供燈,那是修水觀的方法之一種。以講修行的方法八萬四千,太多了太多了。
因此我們學佛的人說天天念「無量法門誓願學」,無量啊,多得不曉得多少法門。結果自己什麼都不懂,然後就學佛啊,抓到一個東西一個法門啊,然後我的對其他的都是外道,就變成常輕輕菩薩,不是常不輕,就是我慢,輕視其他,那就遭了,那會墮落的。那麼這一個,我們現在報告了這位菩薩。
這位菩薩是迦葉尊者來了,迦葉尊者。佛的弟子所謂迦葉好幾位,有三迦葉,大概提到摩訶迦葉那就不同了,就是大迦葉,就是後來所謂禪宗的初祖。除了佛以外,拈花微笑,就是他,他這一笑笑遭了,是禪宗的初祖。
「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是個前言序文,摩訶迦葉就是大迦葉,迦葉尊者。其實迦葉尊者跟佛出家也是最早,歷史最悠久,他最後得法也是很早。拈花微笑,傳禪宗的心法,在佛的晚年。這位尊者到現在還沒有涅磐,佛吩咐四個大弟子,留形住世,不死,留這個肉體形體住在這個世界上,一個是佛的兒子羅候羅佛的公子,一個是君荼缽歎,一個是迦葉尊者,一個是賓頭盧(常常受供,應供)。這四位佛的弟子們,佛命令他們不准涅磐,不準死,留形住世的,除非等到這個劫數完了。迦葉尊者幾時涅磐,現在拿著佛的袈裟、吃飯的碗衣缽在雲南的雞足山入定,等彌勒菩薩下生,把釋迦牟尼佛的衣缽交給他,然後自己再涅磐。所以迦葉尊者在佛教弟子裡頭他的地位之重要,任務之大,因為他跟佛出家也是最早。依記載,可以說佛剛剛出家的時候,他奉命派出來在旁邊跟著的,他也算另外一位,是那麼早的一位。那麼這個中間呢,在我們佛經上佛學的記載有出入,不過他最早。
他有一個名稱呢,就是叫做金色頭陀。他的夫人他的太太也出家了,就是這裡所講紫金光金色比丘尼。那麼他們兩位怎麼叫金色呢?因為他們倆位都是印度人,大概棕色人種,黃色帶一點黑。所以修成功了,這個人面孔身體皮膚都發亮,所以稱紫金光色。假使我們黃種人啊,臉上又黑,黑得又發亮,一看這個人有問題,不曉得肝病啊,黃膽病。粽色人種呢,那紫金光色就很漂亮,非常漂亮,就是黑裡頭透亮。那麼他們伉儷兩位他們夫妻兩個人多生累世這個因緣,是打銀的,所以呀有一個佛涅磐的時候,他供養了銀子金子造這個塔,藏佛的舍利,不是釋迦牟尼佛,因此兩個人所得的果報生生世世紫金光色。紫金光色漂亮的身體,很美,並不是很醜。不是我們廟子裡塑的迦葉尊者是個老和尚,額頭還爬上三條火車道,好像很老了,塑成這樣。
據說這裡頭有個笑話,你看《西遊記》啊,就把它變成笑話,迦葉尊者是老和尚,額頭啊,還三條紋路,很老,站在那裡,這個樣子。阿難尊者(佛的前面兩位大弟子)非常漂亮,又年輕又漂亮,這兩個對照,一個是老和尚。本來迦葉尊者也很漂亮,就是孫悟空跟師父到西天取經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告訴孫悟空說好了,他們修行圓滿了,你帶他們到書庫裡去拿經吧。那麼迦葉尊者說:世尊,佛啊,哪一種經?最好的經給他了,佛就隨便講了一句最好的經給他。所以迦葉尊者到了那裡,到了書庫門口,迦葉尊者說拿來,要孫悟空師父他們拿來。孫悟空說拿什麼來?紅包啊,開門要紅包啊。孫悟空氣得,呵,世界上到處要錢,西方你這個地方佛國還是要錢,拿金箍棒把他打出去,這個師父唐僧說不可以亂來,他說我們沒有錢啊,一路過來什麼都光了,妖魔鬼怪。那不行,你還有衣服,去當去。所以迦葉尊者把最後一件袈裟叫猴子去拿去當典裡當了,當了一點錢送了紅包,才給他開門。這個故事《西遊記》上說有道理的,所以要打開修道之門,要有護法之財呀。你吃飯要修道也要錢啊,你沒有飯吃你怎麼進得去啊?飯都沒有吃嘛,所以這個法才侶地都很重要。可是這一進去了以後啊,書庫打開啊,迦葉尊者。這是《西遊記》,我們現在講小說啊,不是講《楞嚴經》啊。迦葉尊者就把最好的經典交給他了,可是孫悟空啊一肚子氣。經典捆好到了山門外,孫悟空總在嘀咕,他說師父啊,我看這個老和尚靠不住啊,這個地方都還要錢,很怪喲,不相信,把書打開看看。這個師父唐僧總是好人啊,哎呀,猴子啊你就是猴子,到這裡已經成了佛,還是猴子,懷疑人家幹什麼?佛國的地方哪裡有壞人呢?猴子說他剛才還要紅包啊,我不大相信。那個師父強不過徒弟,好吧好吧,你打開看。一打開呀,猴子說說你不聽我的吧,果然是壞人,這個經典上都是白紙,一個字都沒有。孫悟空就大吵大鬧,要找迦葉尊者老和尚來打架。這一鬧啊,佛在裡頭聽到了,把它叫去了,什麼事啊?他說告狀了,你這位老師兄帶我們進去,又要紅包又要什麼,結果拿給我們的經典還是假的。佛說怎麼是假的呢?你看嘛,他拿的經典一個字都沒有,印刷廠都是白紙裝釘,假鈔票一樣的,這個怎麼行呢?佛就笑了把迦葉尊者叫來。叫來呀,猴子在佛前面不好發脾氣,就對著他羞羞羞,這一羞是不是迦葉尊者給他羞的呀,就是額頭羞出紋路來了。那麼羞了以後,佛說我叫你好好招呼他。他說你老人家叫我把最好的經拿給他。佛說錯了,上品經啊,東土的人智慧不夠,一字都沒有的經看不懂啊,你還是拿差一點的有字的經給他吧。所以真正的佛經一個字都沒有,我們講話都多餘的,道,本來大家都在道中,無字的。這是把這個小說故事插進來,說明迦葉尊者,講一個笑話開開心的啊。
這是《西遊記》亂寫,把他寫成這樣,也很有意思。《西遊記》並不是輕視迦葉尊者,也不是污辱,它代表了一個最高深的意義,就是法才之難。修法得了方法,修道一個方法求到了,你適合哪一種方法,得了一個準確的修法就是法才,學法之才,一是發財那個財。法才之難,並不是說真的要紅包,入門要法才,那麼修道所以要法才侶地,好的同參道友,好的善知識照應,好的環境才能成就,就是這個道理。
此外我們根據佛經,迦葉尊者同他夫人出家,他們結了婚的,倆個人都童真入道啊。沒有夫妻的關係,他們結婚以後,兩個人都是首富,印度的首富,最有錢。釋迦牟尼佛唯一穿的現在要傳下來給彌勒佛那一件袈裟----金縷衣,那一件金縷的袈裟。我們這個是棉紗尼龍做的,它每一條線是黃金金絲構成的一件袈裟---金縷衣。所以是迦葉尊者自己家裡傳家之寶,他家裡財富是很大,這一件衣服,他財富佈施完了,印度的首富。他的夫人金色比丘尼家裡也是首富。所以佛穿這一件袈裟,是迦葉尊者供養的,佛最重視就是這一件袈裟,現在叫迦葉尊者保護這件衣服給彌勒佛的也是這件袈裟。
那麼他們倆位呢,都年輕發心修道,奉兩家父母之命結婚---不得已。結婚以後進了洞房,兩夫妻約好,中間有個圓柱隔著的,他在這邊睡,她在這邊睡,十二年夫妻手都沒有碰過。所以經典上講有一天夜裡太太睡在床上,睡相不大好,手都掛著垂下來了。所以玉皇大帝測驗了一下他們倆個人道心堅固不堅固,太太手掛下來,玉皇大帝拿指頭一劃搖身一變就成一條毒蛇來咬他太太的手。迦葉尊者在那裡打坐,一打坐看到毒蛇怎麼跑到房間咬太太的手,趕緊過去把毒蛇打跑啊,把太太的手啊拿到床上去放好,這一拿太太醒了,說你怎麼碰了我的手?犯戒。那麼迦葉尊者說對不起,我絕沒有犯戒,他說剛才啊因為有一條毒蛇來咬你啊,所以我把你手放回去。那麼就所謂玉皇大帝帝釋天子,印度稱為帝釋天,我們中國人叫玉皇大帝化身這個毒蛇來測驗他。所以他們夫婦兩位都是從佛出家的,他的果報他的道心有那麼高。
所以佛到涅磐的時候,最後所有弟子到了,他在山裡頭閉關打坐,最後遲到,趕不上了。佛涅磐以後肉體進入了銅棺了,迦葉尊者最後趕到,沒有看到佛的涅磐,很難過,跪下來在哭啊,佛特別把這個腳從銅棺材裡頭伸出來給他看一看。我們現在罵人棺材裡伸手死要錢,佛不是啊,棺材裡伸腳,還是銅棺材,這個福德圓滿。暫時,當然佛在棺材裡把這個腳銅棺伸出來又縮回去了,棺材還是棺材,腳還是沒有。這些我們瞭解它這個故事說迦葉尊者在佛教在佛法裡頭地位之高,對於佛法的心印,正統的佛法傳授之高,那是很嚴重的。
那麼前幾十年我們有一本書,好像中國有翻譯,不過我認為還是待考。迦葉尊者在雞足山閉關,很多人到雲南雞足山都想見到迦葉尊者。雲南雞足山迦葉尊者閉關的那個巖,也是碧綠萬境,幾十丈高,仰頭看就是一塊岩石,什麼都沒有。不過山上有海,叫洱海,有湖,那不個叫湖,叫海,山上有海叫洱海。敲木魚打引馨,我們虛雲老和尚為了要見迦葉尊者,在這個巖下面住房茅蓬三年,據老和尚說常常聽到晚上夜裡半夜,巖裡頭的木魚引馨的聲音。
那麼有一本書,現在不曉得還有沒有印,一位英國人到雲南找迦葉證實,那大概特別有緣,就看到一個老人家,突然看到這個岩石,打開了他說這裡有門嘛,就進去了。進去,一個老人家年紀很大,跟他談,大概都會講英文了,那麼談了以後啊,講了很多。然後這個英國人要告辭了,就問他,他說老先生你叫什麼名字啊?他說你不要問,你到緬甸就知道了。這個英國人心裡要到緬甸去,他沒有講啊。可是這位老先生就講你到緬甸去就知道。後來這位英國人到了緬甸忽然要出家了,一出家了,拜大經壇的時候想起來了,噢,這就是迦葉尊者。據說如此,事出有因,查無實據,那麼待考,可是已經有一部書出來的,迦葉尊者的故事很多。
當然你說這些留形住世的佛的大弟子們,這四位都是出家的大菩薩。尤其是賓頭盧尊者,所以在大陸上在浙江寧波,定海,普陀山哪,經常打千僧齋的時候,常常發現會來的喲,做千僧齋的時候。過去有千僧齋,請一千個和尚吃飯,那一來了以後你不曉得哪個是啊,他算不定來了色相很莊嚴一個和尚,算不定是個叫花子,算不定來個和尚又生瘡又生膿,香港腳啊、瘌痢頭又臭又髒,等他走後你曉得這是他的化身,是他變化,不是化身,不是另外的身體就是他本人,他來的時候就是不給你知道,除非非常有緣。同樣的,迦葉尊者也經常遊行人間,所以你們諸位好好的恭敬出家法師們,不曉得他們哪一位是化身的,我也不知道,你們諸位也不知道,所以要常不輕菩薩就對了。
那麼現在我們把這位菩薩尊者的這些歷史故事大概報告一點,而且最重要知道他是禪宗「釋迦拈花,迦葉微笑」就是他,禪宗的初祖。那麼他的修行啊,可以夫婦雙修,但是他們沒有夫婦關係,有夫婦之名無夫婦之實,同參道友。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叫做「劉范合計,管放雙修」{聽錄註:諧音,沒查到典故。}就是這個道理,就是夫婦出家的。他們夫婦屬於一組,所以迦葉尊者同紫金色比丘尼起來報告。
「我於往劫。於此界中」。先報告這個歷史經過,重點在這裡。迦葉尊者報告,他說我在過去劫數里,哪一劫?沒有明確的數字了,這個劫數的時間太悠久太遠。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我們這一次啊,我們這一次的大劫叫賢聖劫,賢聖劫有千佛出世,釋迦牟尼佛還是第四位,後面還多呢,所以諸位不要忙,慢慢等著,後面還有九幾百多個佛,賢聖就是聖賢之劫有千佛出世。迦葉尊者報告的不是賢聖劫,往劫裡頭,過去劫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佛出世的,這個佛名叫做日月燈佛,代表光明。所以迦葉尊者,注意喲,剛才忘記了報告,這是秘密,這是真的密宗,他夫婦兩人生生世世一身所得的果報,都有光明,身體是發亮的,因此迦葉尊者也叫飲光尊者,這個都是修持法門的最高的秘密道理在內,也叫飲光尊者。所以他碰到佛同光明絕對的關係,同智慧光明,同光明的關係。
「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他說那個佛出世,佛的名號叫日月燈。日月燈光明,我們親近這個佛,開始發心。
「聞法修學」。聽了佛法照著修,他修的法門,什麼法門在這裡沒有講。當時他跟日月燈佛聞法修學,究竟什麼法門,他不會只修一個的,每位尊者每位菩薩都不是一個法門,現在他所報告的代表一個主要法門報告。
「佛滅度後」。等到日月份燈佛涅磐以後呢,
「供養舍利」。他們大家弟子們供養佛的舍利,修舍利塔,那麼他就發心修這個舍利,用黃金。
「燃燈續明」。不但修了佛塔,永遠是燃燈供佛,燃燈是代表心燈不絕,我們這個心燈不絕,光光相續,永垂千古,是這個道理。所以佛前面燃這個琉璃燈,「燃燈續明」就是承前啟後,使這個佛教的文化智慧的光明,永遠是承先啟後,續明連續不斷的。那麼他們夫婦啊,
「以紫光金」,以紫金光就是上等的黃金,就是赤金,我們銀店銀樓叫赤金。
「塗佛形像」。就塑這個佛像,我們現在全世界的習慣佛像外面都塗金、擦金粉,就是這個道理。
「自爾已來」。因為這個功德的關係。
「世世生生」。世世生生他是全身自然,這就是報得,果報得來的,功德果報,這叫報得,不是修得。生生世世報應有這個好的果報。
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所以我們假使生來一生身體不健康,或者身體有缺陷,也是報得,前生做了壞事的這一生的果報,就是這樣。一切,我們這個身體啊就是業報之身,業報之身。所以他說迦葉尊者這個身體啊,因為這功德生生世世都是金色紫金光身,那麼他當時給佛報告的時候,同時我們看到這個文字就瞭解,手一指:
「此紫金光比丘尼者」。這一位出家的尼姑就是他的夫人,就是他的太太,那等於師兄弟了,沒有夫婦關係。他說這一位紫金光的比丘尼,這位尼姑法師「即我眷屬」。在往劫裡頭就是我的眷屬,就是我的太太,相關的人。
「同時發心」。我們夫婦當時同時發心供養佛,同時發心給佛修這個舍利塔,同時發心燃燈供養,注意喲修舍利塔,以金色最名貴的最寶貴的金來塗佛像,供養舍利。好幾種啊,修舍利塔,供養舍利,燃燈續明,所以迦葉尊者的修行的功德之大,所以這一生有這樣大的成就啊。小乘聲聞眾,是大阿羅漢的領袖,修頭陀行,佛的弟子裡頭修頭陀行是第一。所謂十二頭陀行,十二種出家的修行的生活的方式,都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譬如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只吃一餐;不住廟子;頭陀不住安逸的地方;晝夜都是長坐不臥,都在打坐;穿糞掃衣,什麼叫糞掃衣?垃圾堆裡收走的破衣服,乃至女性啊男性啊,那些最髒的布,撿出來破布洗了一塊一塊兜攏來縫起來叫百納衣,叫糞掃衣,廁所裡垃圾堆裡那些破布撿出來的。你看有一個道理啊,他是最有錢的人家,生生世世,首富人家,財富不曉得多大,富可敵國。而出家以後走的路子,修的是最苦的生活,才能成道。他修頭陀行是第一的,這一點要特別注意他,他絕不走享受的路子。那麼這個他報告了,這一點我們報告他的歷史經過特別注意他,修種種功德,難行苦行他都做到,所以他能成為禪宗第一位的祖師,那麼在佛弟子裡聲聞眾頭陀行第一位。所以中國禪宗的禪師啊,都是修頭陀行,傳統是這樣來的,所以到元朝以後規定啊,禪師是穿灰色的衣服,講經法師們才穿紅色黃色的衣服,不同。給人家送死人啊,唸唸經啊,那個法師穿月白色的衣服,元朝和明朝都有規定的,有五色的衣服,有這個道理。那麼現在他報告修法了。
「我觀世間」。注意了,他現在的報告,我觀察,就是正思維啊,沒有一個法門修行不是正思維啊,不用智慧頭腦去正思維它,光是南無南無在那裡傻傻的,那是修傻瓜不是修佛法,佛法是智慧之學,千萬要注意,不要搞錯了。即使你學會一個咒子,學會一個觀想,你觀想得起來嗎?現在叫大家觀想一下看?你觀想白衣觀世音就站在我的頭頂上,行不行?你怎麼行?你想死也想不起來,除非想得頭痛神經了,怎麼觀想得起來!你要念佛,我就觀想阿彌陀佛就在我的前面,這樣做不到,做不到不叫做念佛,念中就無佛。所以十六觀中,念佛就是心中就有佛有這個佛像,佛像是影子啊,假的,畫的,塑的,你想出來能夠停留住差不多了,所以念佛法門差不多了。不是那個干叫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到了上氧氣的時候阿不出來了,下面彌陀也沒有了。如果你念修成功了,上氧氣沒有關係啊,命終之時更清淨,那也用不著上氧氣走路啊,安然而去,那必定往生。所以呀,這個話說回來,重要的觀行,觀:正思維,正思維觀行。密宗的觀想呢?也要正思維,想像力高還要正思維,這就是觀想。
他說我觀察世間「六塵變壞」。六塵:色物理世界,聲、香、味、觸、法,法就是意識的思想,沒有一個是永恆存在的,隨時變去了,隨時都毀滅了。所謂世間上沒有一件事,沒有一個人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不變的,不可能的,隨時在變去,每一秒都變,變呢,變了就沒有了,沒有中間變出有來,有的世界又變到沒有,又回到沒有。這個六塵都在變化,都在毀壞,一切靠不住,空的。一生下來那麼年輕,慢慢老去了,什麼都沒有,牙齒掉了,什麼都不屬於我的,這個空向人間走一遭啊,空手而來空手而去,就是那麼變壞的。那麼世間一切變壞本來空嘛,何必修一個空呢。
「惟以空寂」。他說我知道一切皆空,就是空的。你們大概也看過《濟公傳》,那個是小說不是真的,《濟公傳》那個小說裡寫的,天也空地也空,你也空我也空,最後什麼?生生死死在夢中。小的時候我背得來,現在背不來了,看小說的時候背得來,就是空。他是修空法,這是觀心啊,觀自己心心唸唸,唸唸皆空,外境也空,內在思想也空。譬如我講話講過了這一句話就沒有了,變壞了,空。諸位的聽話,聽到了知道了沒有了,馬上過去,空。所以觀這個空,自性本來空,「寂」自性本來是寂滅清淨的。他說我唯一法門就是用空法來,空寂的法門。
「修於滅盡」。以空寂觀空,所以密宗有個法門,很多法門,叫觀空。還有一個咒語叫觀空咒,那個咒語翻出來就不想念了,就是一切皆空,本來自性是空,因為不給你翻出來,不告訴你意義,咒語就是禪宗參話頭的無義語,不告訴你道理,你就有效,翻譯過來了叫變成有義語,你就無效了。你說那小說上《濟公傳》你去唸唸看,那個你覺得無效了,其實好好念,那是咒語。天也空,地也空,什麼生生死死在夢中,那很有道理啊,你不要看它是小說啊。所以他唯以空寂,以此來修觀心,慢慢觀。「修此滅盡」,什麼是滅盡呢?見思惑,貪嗔癡慢疑三界的思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是見惑,觀念思想上的錯誤、迷戀不能悟道的。貪嗔癡慢疑,人身心的秉性、業力的習氣、個性、身心心理的錯誤、情緒的錯誤,這十個,五個見惑,五個思惑,三界加起來你們看三界天人表就知道了,所以叫做九十八個結使,不得解脫。解脫完了貪嗔癡慢疑等等,見思惑都清淨了,滅盡一切貪嗔癡慢疑的思想煩惱妄想的根根清淨了,也空了,那個叫做得滅盡定了,注意喲下面一句話注意呀,我們大家修道啊,學各種法門都想長生不死啊。
迦葉尊者告訴我們的經驗,要想「身心乃能度百千劫」。你真修到了空這個法門,這個身體可以留著,這個肉體留形住世。你注意啊,這個不是我說的啊,我不過照字來講的。身和心就是這個肉體可以度百千劫,經過百千劫不壞,所以金剛不壞之身。在迦葉尊者告訴我們這個秘密道理都在內,如何修到長生不老,你說我做氣功,我練丹,我學什麼密法,都很冤枉,真證到了空,禪宗就是走這個路線,但是禪宗幾個人做到了?過來祖師做到了也不多啊,真做到了空法裡頭身心可以度百千劫,真做到了空法裡頭也沒有生老病死,也可以返老還童,無所謂童不童,無所謂老不老,一切皆空,注意這個重點哪。他說我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乃能夠度百千劫,與天地同休日月同壽可以做到,道家所標榜的於天地同休,與天地同一個壽命;與日月同壽,那還不算什麼,可以度百千劫,這個很偉大!注意,很偉小不偉大。
下面四個字:「猶如彈指」。這個時間無所謂長短,在定中的人,在空定中,縱使經過百千萬億年,一下出定了,已經世界地球毀了又成立,成了又毀了,經過不曉得多少度啊,自己出定的時候啊,不過覺得休息了一下下而已。在自性定中,空寂大定中,沒有時間觀念也沒有空間觀念。佛在《楞嚴經》上三卷講得很清楚,第三卷裡,沒有時空的觀念才能入定,你有時空的觀念還說能夠空得掉?還有方位觀念,打坐起來還要選一個風水呢,東方生氣方,西方不好啊北方不利啊,哪有這回事啊?所以空能破一切法,空也能生一切法。所以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
「我以空法。成阿羅漢」。所以迦葉尊者報告,我以空法,成阿羅漢,我就是修空,空法是什麼呢?你說我要空,你怎麼空?空要觀心,怎麼觀心呢?心心唸唸前念已空,後念也空,後念沒有來當然空,中間講過的,一邊講一邊就是空,因為空才能講才能聽,你心裡如果想事不空啊就聽不見了。我如果想事,注意力用到別的地方,這個話就講不出來,所謂我們中文叫做空靈,越空越靈,越靈越空,是真的喲。所以你腦子不靈光,就是你腦子裡頭一塌糊塗,裝了一腦子的青菜蘿蔔啊,牛肉啊,豆腐乾啊,所以呀糊里糊塗,你真空靈了,一切智慧就開發了,是真的喲,不是假的。佛說的,不是我說,我沒有經驗,只告訴大家如此。
所以空法,所以《大般若經》發展這個空法,把空法法門發揚光大,就變成龍樹菩薩的般若性宗的學問,性宗一切談空。相宗一切說有,這個不同性質。所以般若有十八空。我們普通中國佛學,講大乘佛學,《金剛經》、《心經》這些都是大乘般若經典,就是空法。《心經》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空法。所以禪宗祖師迦葉尊者以空法而成就,也再三弘揚空法。因此我們禪宗在世界的佛學上有人也叫做般若宗,般若宗也是空宗,也是性宗,這個法門是觀心來的。空法,並不是觀一個空的境界,注意,我們假使觀想一個空的境界,放下入定,啊,我的空,我現在很空好空啊,空,那你就是在觀相,著相觀空,那叫做觀空不是空觀。這兩個字顛倒差別很大,文字的邏輯,空觀就是觀心,唸唸不停留,就是迦葉尊者這一句話注意,「我觀世間。六塵變壞」,不可留,無可留處。「惟以空寂,修於滅盡」,說煩惱,煩惱本空,有什麼叫煩惱?因此啊,因為得到空法的,戒律才能精嚴,才能修頭陀行。正式出家的,出家比丘唯一的榜樣就是頭陀行,比丘戒等等比丘尼戒就是頭陀行十二頭陀行的發揮,那還是細行。真的基本原則在於頭陀行,希望講戒律的人,把這個觀念查查清楚,大藏經在律宗部分好好研究。
「世尊說我。頭陀為最」。世尊說我頭陀行第一。那麼下面重要,所以空法是什麼,是意觀心,心怎麼去觀呢?就是第六意識意觀,意的相對就是法。
所以他說「妙法開明。銷滅諸漏」。心脈自然解開了,不能夠清淨下來,就是你第六意識妄想堅固,不能夠解脫,假使意解了以後,就明心見性了,所以意解心開,密宗叫脈解心開。意解心開了氣脈心脈自然解開了,那是當然的,重點不在於脈在意。所以「妙法開明」,這個法就是意所生法,什麼是法?正思維觀察,不是不用心。空不是不用心。你說我什麼都不用心放下,什麼不想叫做空,那叫做大糊塗,那叫大糊塗昏沉,最高最高充其量叫做無想,無想是個外道定啊,況且你還做不到無想。因此真想求空,智慧觀察,因此《心經》告訴你,觀自在菩薩。《金剛經》講空,最後還是告訴你觀,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這是觀法。「妙法圓明。銷滅諸漏」,正思維觀性空,自性本空,本來解脫,那麼一切六根漏盡就可以得漏盡通。一切無漏,空有什麼漏啊?你說空還漏不漏啊?漏到哪裡去呀?不空才有漏呢,有個有、有個眼就有漏,空還漏到哪裡去?空漏啊,漏到空裡頭,所以無漏,得無漏果。
「佛問圓通」。佛今天問到修法,從哪一個法門進去圓滿通達一切法。「如我所證。法因為上」。正思維,修正觀,觀一切心法,這個是最上成就。



現在《楞嚴經》是卷五,現在正式講到二十五位圓通法門。我們特別要注意,所謂「圓通」這兩個字,它的重點,是《楞嚴經》所提到我們學佛用功修行需要一門深入,那麼多的法門採用一個適合於自己的。我們現在在分析眼耳鼻舌身意六個,上面已經提到過了,看個人對於色聲香味觸法哪一根對我比較修行有利。所謂有利,不是利益是快速,利就是快利的意思,快速,對我的成就比較快。那麼其中當然需要教的人善知識的觀察,學人所學的人的根器與哪一門有利,同時也要學的人自己對自己的體會哪一門對自己有利,一門深入到達最後圓滿通達,這是圓通的道理,千萬要注意啊。
此外我們附帶說明上次提到藥王藥上菩薩關於燒戒巴的事,不止一位同學好幾位同學提出來疑問,為什麼中國有?那麼除了《藥師經》上看不到,舊譯大藏經裡頭有,《琉璃佛經》總稱還不是這個名字,有三種翻譯不同自己去找。另外還有提到中國的菩薩戒律,《梵網經》上有,《梵網經》上是有戒律上,因為中國的菩薩戒律,大乘戒菩薩戒在家出家都可以受的,當然先由三皈五戒等等然後到達菩薩戒。中國的大乘戒律採用的《梵網經》的戒,律本,由鳩摩羅什法師翻譯。那麼在印度的傳承到西藏、蒙古這個系統,不用《梵網經》,用彌勒菩薩的戒律系統,也就是佛所傳承的《瑜伽師地論》裡這個戒律系統,那是歷代的傳承沒有斷過的。這兩個戒律研究大有不同,目的是一樣。《梵網經》的翻譯鳩摩羅什翻譯提到教比丘先出家的時候,能夠捨身,修一切苦行,所謂菩薩道就是很簡單,歸納起來,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對一切苦行能夠做到,才可以進入菩薩道。所以《梵網經》上看同樣的文字,讀佛經,普通的讀書一個人要智慧讀,
所以千千萬萬人讀書,沒有一個人讀書成功的。所以大家都會認識中國文字,哪個人會寫一篇好文章啊?寫個信都寫不通,都讀了書的,好文章更寫不出來。就是讀書固然是認識字,懂一點知識不能說你是讀書人,不是一個文盲而已,文字認識。而能夠書讀通了成一個氣候,可以做個文學家,千萬人中一個人而已。能夠做個學術家,更難了,有思想有學問。同樣道理研究佛學也是一樣,經典你看過了,沒有用頭腦看,不懂,有時候古代翻譯又簡單、簡化、交代不清就看不懂了。
所以有一位同學也提到這個鳩摩羅什翻譯的經典,這位大師翻譯的簡化得很,他講的都對啊,學菩薩道第一能夠捨,佈施就是捨。人生難得佈施第一是錢財,第二是這一條命,什麼都可以佈施,錢財是代表第二生命,所以我們常常引用四川朋友講話,錢錢錢,命相連。那叫他拿一塊錢出來,心痛得要命啊,儘管講學佛,真佈施做不到的。第二假使錢財身外之物能夠捨,了不起了,已經菩薩道。
進一步叫你能夠捨身就更難了,捨身譬如父母生病了,我們要移植一個眼睛給他,移植一個腎臟給他,也是很難考慮啊,親人也做不到啊,還沒有要你命,真要你命就更難。所以菩薩行先要你做到這樣才可以燒掉,可以供佛,如此下文跟著接下來才可以到達大定,由苦行而入道。他並不是規定每一個出家每一學菩薩一定要這樣做,沒有,看你自己的發心。所以有位同學我也給他提,鳩摩羅什法師自己翻譯,他燒了沒有?他就沒有燒指頭,他也沒有在身上燒過幾個疤疤,那麼由此就可以瞭解。但是菩薩道佈施色身有各種法門的捨法,也不是非割肉下來不可。
同樣的菩薩戒又告誡我們,不可傷害自己的身體,等於中國的《孝經》一樣,儒家的《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否則是不孝,這是《孝經》,菩薩戒裡也有這個東西,不過講法不同,所以自己故意自殺,或者故意出自身的血,都是犯了菩薩戒,等於出佛身血,那不是上下衝突了嗎?那裡又可以說燒了,這裡又那麼愛惜生命,所以讀書好難哪。
讀經要頭腦要智慧,看到都在學都在讀書,同樣的沒有用。所以像我們在教育幾十年看來,我經常感歎,教育對人沒什麼用啊,並沒有改變了人啊,反是越教越壞,知識越多啊,學足以濟其奸,知識多了以後做壞事本事大了,做好事啊他不肯干了。所以究竟是學問對人有沒有利益,我到現在下不了定論,很難講。所以佛的話還是對的,教育知識是個增上緣,根本這個人善惡好壞是他多生累世的業識種子帶來,種子生現行。因此講到讀書也是同樣,所以古人說書到今生讀已遲,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讀書之難讀,就是看不懂。很明白的文字,上下你再一看,所以好學要深思,求學要思想。
我們現在教育方式變得沒有思想,只曉得接受,沒有思想了,就是背得來,聯考考上了就行了,考上了有什麼用?考上我看學生第一名看得很多了,我經常有個感想,這個歷史上考狀元第一名,三千年歷史狀元替國家做了多少事?沒有幾個啊,文天祥是狀元,郭子儀是武狀元,都是了不起,除了這幾個以外,那些壯元還不是一撞,撞到的撞,元就是賴頭,有什麼用?能夠為社會國家貢獻的人不一定是狀元。我說我們這個國家辦了大學七八十年,據我所瞭解,我有資格講,因為我幾十年在裡頭看得多了,第一名大學畢業的有什麼貢獻?沒有用,充其量做個醫生多賺兩個錢。能不能把牙齒醫得好還是問題,都是問題,所以就是好學要深思,這一點補充上一次。昨天因為好幾個同學來問這個問題,順便講了。現在我們言歸正傳,恢復到《楞嚴經》,上面所代表六塵的修法,外界的眼耳鼻舌身意,現在又開始了,我們先看原文。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先介紹一下這個人,阿那律陀就是眼睛瞎了的這位比丘。我們開始《楞嚴經》二卷裡頭提到過,阿那律陀翻譯還有幾種的翻譯,《阿彌陀經》上也提到阿陀羅就是他。那麼這位尊者他是過去生是一個做小販的,做生意做小販,賺了錢就去供養佛,因此他的果報生生世世都是有錢,萬事如意,所以他的名號的意義翻譯過來叫做無貧,沒有貧窮過,多生多世沒有窮過,都是有錢,八字好,命運好,八字好命運好,生來就富貴,就是前生的業力帶來的,所以他叫無貧。人在富貴中過久了的,喜歡懶,所以菩薩戒剛才提到先叫你修苦行,教你如此,並不是叫你一定要這樣做,看你自己的發心,也看機緣。那真的我割一塊肉救好了十幾個人,生命都救回來,那樂得割一塊那有什麼關係呢?你割了以後沒有用的,何必呢?那留著吃肉,將來還可以爛爛香香呢,這個看用處不同,這個道理要懂得。
阿那律陀因為多生累世是不貧窮的境界就容易偷懶,世家公子出身,比較懶。所以他身世很好,這一生他和佛兩個是血統關係堂兄弟,也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兄弟。出家以後,偷懶。富貴人家出家啊,懶得動,吃苦的事情啊,都是文武全才啊,吃東西是武的,做事情是文的,這是文武全才,就是偷懶,有享受他都是武的,先來,做事情時文的,偷懶。因此給佛罵他說他不用功,尤其是愛睡,貪懶愛睡。因為受了佛的呵斥,很難受啊,你想佛的堂兄弟出家,在大家同學裡頭,大家一看另眼相看,佛的兄弟這個身份不同啊。
結果佛當眾給他一頓臭罵,佛經上講「呵斥」,你看那個文字很好聽,呵斥文字很好聽,嚴格講起來,所以要懂文字就是罵,在我們講痛罵一頓,罵了以後這個很難堪哪。很難堪就發心啊,打起坐來啊,像我們有些同學啊,一下發心很勇猛啊,不倒褡不睡覺,然後搞了病來吃藥,再後一睡睡半個月,他老哥也是那麼幹。就是七天七夜不睡覺,拚命的用功,這一下用功啊,眼睛是以睡眠為食,眼睛需要休息,睡眠為食,休息不夠眼睛就壞了,尤其這個時代,這個電燈光之下,讀書這樣讀,所以眼鏡都戴上了,那是很可憐,大概過去生都有這個懶惰的業報。因此眼睛就瞎了,眼睛是以睡眠為食的,睡眠要充足,當然瞎不是一種,很多的毛病,這很可憐。
所以佛就教他另外一個法門,因此得了天眼通,不要這個肉眼,能夠看三千大千世界如手中看一個橄欖那麼清楚,比電視機好。所以如果想省錢不買電視機啊,趕快修天眼通,但是不是那麼容易啊。現在很多人說天眼通,五通裡最難發起的是天眼通,天眼通一得,天耳、他心、宿命、神足跟著就會來。不過阿那律陀首先注重在天眼,因此而得圓通的,要注意這個。那麼現在我們看他的報告,他只報告是原則,很簡單,修行的法門就很多了。由眼根來修,所以修行,《楞嚴經》上面都把我們這個身體批駁得一毛錢不值,到了你看三四卷以後轉了個方向,這個身體很寶貴呀。你想成佛四大本空,你也空不了,而且要想成佛還要靠四大,沒有四大還不行啊,因此你要尊重他,不能毀它,不能傷害他。我們先看他講的原則。
「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這個罵得很重,「訶」在這裡看起來不是罵。大家看佛經,佛經總趕最善良的字最美的文字來寫。但是你看看佛罵的「訶」就是罵他是畜生,你是豬啊,怎麼老是睡覺,就是這個話。畜生一樣,是個豬啊,貪吃愛睡,所以給佛罵了。
「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所以他聽了佛的罵,這個很難堪了,自己哭了,慚愧難過得真是慚愧了,自責反省。自己責備自己、痛恨自己的不用功、貪懶。因此七天七夜不睡覺,過分一下太勇猛精進把生理機能壞了,兩個眼睛就壞了。
「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三是翻音,就是正,三昧是正受。正受受個什麼呢?我們學佛就要注意,剛才告訴大家怎麼樣研究佛學?要好學要深思不要抓到一點,抓到什麼,講戒啊講定啊,抓到一點抓住雞毛當令箭你不通,要圓通,不通達就不行。所以我們的中國文化《禮記》上面也講,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經典記得多,學問記得博,不夠當人家老師,每一個法門必須要自己修,要知道要親證。所以中國文話來講恭維人家四個字,人師經師,經師就是學問好,記問得多。人師啊,自己修養還要到家,四個字經師人師。所以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中國文化的道理。人師就是佛,佛教就是天人師。有學問的容易,還能夠容易找得到,要親證過來是很難了。所以像我們專講中國文化儒家送給老師有時候感謝狀,譬如說寫四個字經師人師,那是很重的,那是對這個老師的尊敬就很重了。
現在我們回轉來這些資料瞭解了。「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這個名稱出現在《楞嚴經》的這一段,你把大藏經都擺在這裡,你找完了,各個經典有沒有講到這個修法?沒有啊。那佛不是逗我們玩啊?阿那律陀也逗我們玩,故意提出來一個樂見。「樂見照明」金剛不動是正受。所以當年提到正受我們講到很多,要思考要理解。受個什麼?以後講到三昧都要理解了,一提三昧要懂,正受。我們就要想了,你讀書啊,研究經,什麼叫受呢?我們提到過幾次,「受」簡單的三受,詳細的五受。苦(受苦)、樂受(受快感)、捨受(就是不苦不樂,很平安)、憂受(心中憂愁煩惱)、喜受(喜悅)。所以喜樂配起來是好的,憂苦當然是不好,捨受不苦也不樂,不憂也不喜中庸之道,但是也還沒有得道啊。所以這個人生中今天健康無病,心中也無煩惱,並不能說是道啊,悟道他沒有,不過接近於道,心境很平安很安詳,這是捨受。那麼三昧正受是什麼呢?當然不是憂苦受,比較接近於喜樂捨受,不得喜樂不能得定,光想打坐念佛得定做不到啊,兩個腿在那裡發麻啊,那是苦受啊。心裡貓抓一樣十幾個水桶七上八下的,那是憂受。所以我們修行打坐坐在那裡,又在憂悲,我幾時修成啊,搞了三年了,影子都沒有,多痛苦啊,憂啊。身體呢背脹,兩個肩膀酸痛,再不然後坤,就是屁股了,中國人很文雅,不好叫屁股了,叫後坤,想吃雞屁股啊,哎,把那個後坤拿來,多文雅啊,發痛發酸腰酸背痛,所以大家在那裡打坐哪裡叫做得定啊?都在憂悲苦惱,這個絕不是三昧,這是四昧,腰昧,痛苦得很。
正受,所以初禪得喜喜樂,二禪三禪得喜得樂,到了三禪以後亡喜亡樂,那個是真捨,捨念清淨。捨念清淨不要認為說捨掉念頭就清淨了,就解釋錯了,所以叫你們會讀書啊,捨的那一念不苦不樂那個還空掉,那才是正解釋了,才懂了。所以佛學容易講啊,佛法難修啊,要修過來你就知道,捨的那一念還要空掉才能夠得四禪啊,這是正受的道理。
那麼阿羅漢入定能夠正受,出了定呢?不一定正受啊,他怕外界來一擾亂正受就沒有了,那就是小羅漢不是大阿羅漢。大阿羅漢大菩薩得金剛三昧,行、住、坐、臥、動中、亂中、一切不變,顛撲不破,金剛永遠堅固,永恆的堅固謂之金剛,所謂金剛三昧。那麼他這個金剛三昧,任何一種定到達了顛撲不破、動靜一如、醒夢一如。譬如念佛嘛,你初步要念到醒夢一如,白天能夠念佛,夜裡發脾氣亂七八糟,夢中都不是佛了,那就不對,那差得遠。先要做到醒夢一如,然後做到無處不是,晝夜一如,生死一如,那麼差不多了,念佛的正受可以來了。這是我們拿念佛來講。
任何一門修法都是一樣,所以要搞清楚,門門的修法都可以得到金剛三昧。你修慧觀也可以,你修教理由佛學理入手正思維也可以達到金剛三昧,並不是說這個和尚這個人朋友這個居士又不念佛又不修行,光讀佛學有什麼用?你不要那麼看啊,他如果有正思維也可以到達,就是問題他有沒有正思維?所謂正觀正定有沒有到達。正觀正定不是正觀正印,正觀正定,這個金剛三昧。
那麼好了,現在回轉來再討論「樂見」:眼睛喜歡樂見,喜歡看的。「照明」:我們現在這個科學時代,電燈就叫做照明科學。譬如建築一個房子啊,這個照明怎麼辦?照明的系統、電路的系統就要專家來研究,像這個電燈的亮光。那麼「樂見照明」三昧,他說得到了,所以能夠得天眼,因此三千大千世界在他天眼的境界裡頭如掌中觀庵摩羅果,手掌裡看一個橄欖一樣,看一顆黃豆一樣那麼清楚。整個的宇宙在他手裡,那才叫做道家所講的宇宙在手,造化由心,就到達這個境界,整個宇宙在手心裡頭。可是我們又在佛經裡經律論你看通了全部,(斷錄)。
至少還要借用一下,色界沒有物的時候可以不借用這個東西,在這個世界,所以諸佛菩薩到這個世界來弘揚佛法,他還是要借用娘胎,至少現在還是要借用試管嬰兒,至少要借用一下精蟲卵髒,非此不能發揚。在色界中可以不用這個,那麼在其它道中有些道中也可以不用這個,這些道理我們都要通達,所以圓通是非常難,要瞭解這個。好,如此我們就要瞭解,怎麼樣是樂見照明金剛三昧,佛在所有的顯教密宗裡沒有談這個東西,但是你說在哪裡談了》《楞嚴經》本身也講了,它只講原理,原理就是方法。所以真有智慧的人,理到了功夫就到。所以研究經典學教理的人,真學教理不是普通一般搞佛學的,理到事就到。所以華嚴的四法界,理無礙,事無礙,事理無礙,事事無礙。八萬四千法門一證到了一通百通都來了,那才得到證悟,不是現在學術界啊文學界講佛學一樣,隨便一個道理瞭解了叫悟,那差遠了,這個叫證悟。所以理到要事到,理到要親證過來,那就可以研究教理了,有資格研究。那麼在《楞嚴經》本身這一段也講,下面就有,只講原理啊。
「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那麼文字我們先瞭解它,除了文字要瞭解以外要好學要深思,剛才講的。他說因此修這個法門不要眼睛,閉起了這個肉眼。「觀見十方」,就可以看到十方世界,一切看得很清楚,能看的這個是什麼呢?是自己的真精,自性,真如自性的精靈,這一點精華就有看的作用。「洞然」,洞就是空空洞洞,十方八面物質世界任何沒有障礙了,然:很明瞭。
「如觀掌果」。看十方世界在手掌心看一個水果一樣,那麼清楚。
「如來印我。成阿羅漢」。那麼佛因此印證我證得了阿羅漢果。
「佛問圓通」。所以佛問我什麼法門證入圓通最明利呢?
「如我所證」。根據我個人修行證驗的經驗,四個字:「旋見循元。斯為第一」。「旋見」,迴旋過來。見:眼睛看見的見。循,跟著眼睛看見的功能來找,倒轉來找。元:原來的元,這四個字尤其注意「旋」。
去年我提了一個「萬」字的問題,念佛觀心中「萬」字。有人就拚命寫文章了,很奇怪我講了任何一句話,很多人都很注意,我不講沒有事。這個講錯了,萬字向左轉的,不是向右轉的,所以找了很多的辯證,只好一笑。你看佛經大藏經向右轉也有、向左轉也有,究竟原始的梵文「萬」字向左向右,老實講下不了定論。實際上這個「萬」字就是個像形,你看向左也好向右也好,連起來就是個圓圈,就是圓通,不過中間有缺口表示不連即是連,這個是這個宇宙的法則。就是《易經》的兩句話,天道左旋,地道右旋。順轉右旋為凡不是仙佛的境界,逆轉才成佛,逆轉就是旋見循元,回去了,找到本來面目了。那麼現在很多專門出一本著作辯論,順轉是佛,逆轉是凡夫,那好嘛,都可以,各有各的說法,不過真正要研究科學哲學佛學的理,就是這個道理。「萬」字輪,天道是左旋,地道右旋,懂得天文就知道,太陽你看是順轉,地球是逆轉。實際上太陽是不是那麼轉呢?天道不一定是這樣轉動,這是我們站在地球上看的,這個科學要研究起來很高深,所以必須要懂科學懂哲學懂易理,然後就沒有什麼爭論。拿這些事情來拚命爭論這個是非啊,學佛覺得很浪費精神時間,這是學者人我之間的爭論,這很有意思的。有時候可以看到很值得一歎,所以儒家陸象山的話法:小人之爭在於利害,君子之爭在於意見。實際上都是我見,這個沒有什麼可爭的,這個道理是很明顯的,簡單幾句話就解決了。可是凡夫眾生啊,往往被這些瑣碎的知見困住了。這是我們剛才講到「旋見循元」,現在我們還是在講理啊,這個理中間是方法,希望諸位至於用眼睛來修方法很多啊。
譬如看光,我也給大家提過的,有看光的修法,密宗的方法裡頭,真正密宗你們說弄個灌頂,灌一下頂啊那不容易修到。現在據我所瞭解,不管紅教白教花教,能夠真懂看光修成就的還沒有,還不容易得呢,法門怎麼入手他自己還沒有經驗,法本有。不過你們灌頂是拿不到的,要修到真傳「看光」的時候,起碼你學佛三藏十二部通了以後,幾十年的修行或者可以傳給你的喲,真正的佛法的經驗看光修法。
那麼旋見是什麼呢?我們眼睛就有光,我們現在講理又講事,我這個秘密就在這裡洩露,看你們拿不拿得到,我都講完了的,沒有保留。譬如我們這個眼睛張開看到東西,你閉起來看看,《楞嚴經》上面也講過,閉起來大家打坐念佛,你們不在看嗎?你們都在看,看前面空空洞洞的,因為我們這個眼睛習慣了向前面看。所以這樣一來大家眼睛容易近視容易壞,你看你閉起來你覺得不看,除了睡覺。睡覺兩樣啊,睡覺你仔細觀察,佛法是科學啊,睡覺的時候啊,你看他真睡著了,眼睛閉起來,你看他沒有動,眼睛在中間眼珠子,他沒有睡著。如果眼珠在中間在裡頭在轉,他在做夢,他裡頭在幻想,還有些境界,看到黑的呀,看到什麼。那也是境界呀,不是你沒有看見喲,你還是在看。真到了眼珠子向下面掛了,睡著了。所以人死的時候兩個眼睛這裡凹進去,上面就掛下來,所以眼光落地,眼光不會向上了,向下沉就死亡了。所以你們打坐這個眼睛很重要。
我們閉起眼睛,眼睛在看,你念佛還在看啊,沒有一個不在看哪。所以隨便你打坐在哪裡也好,還是會疲勞,還是有時候想睡,坐坐眼累了還是想睡,因為你眼睛還在看。如果眼不看,腦神經就不大會疲勞,睡眠也會減少了,這個秘密都露給你們了,自己去注意喲。說老師不教,我都教了,因為我一個人我懶得教,何苦呢?一個人也講,十個人也是講,一百個人也是講,功課一教就好了,至於你拿不去活該,拿走了是你的事,拿錯了倒霉,不是活該就是倒霉,那都是你的事。我等於說佈施者,倒出來就倒出來,口袋裡倒出來給你。
那麼你打坐起來,你怎麼不想想呢?你們都曉得念《心經》,《心經》怎麼說啊?無眼耳鼻舌身意,你做不做得到?我也沒有眼睛了,沒有耳朵了,沒有鼻子了,沒有身體了,沒有思想了,做到做不到?誰做到啊?做到觀自在菩薩來找你,你不要去找他了,你做不到。所以你上來就無眼了嘛,最好是修白骨觀一樣,就是沒有了,眼睛沒有了,就是兩個洞。
你說我有兩個洞就不看了?還是看。假使說我眼睛沒有了,假想觀想我只有兩個洞,現在我兩個洞了,這個就在看。這個就是能見的,沒有旋見,沒有倒轉來。倒轉來循元的元是什麼?空的,所見的境界沒有,能見的功用也不用了,什麼都沒有,旋見循元。
那麼自性的光明,《楞嚴經》二卷裡不是講,我叫諸們背來的有兩句話,六根門頭怎麼修行。我給你背,注意喲,學佛要這樣用心,「隨撥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精,耀發明性」,下面就馬虎一點了,這幾個字都不能錯的,「如是六根互相為用」,所以你《楞嚴經》要全部貫通要熟讀,要背得來。所以,講經禪宗祖師講有個原則的: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你照著文字來解釋,佛在那裡喊冤枉,你講錯了。但是離經一字,允為魔說。你不能隨便講啊,對於佛經要有所根據的,離開了佛學佛經隨便講就是魔說了,不是佛說。所以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允為魔說。
所以樂見金剛三昧是怎麼得的呢?這上面告訴你「我不因眼」,你上坐就把眼睛忘掉,忘掉不是閉掉,這個話有問題。假使從看光入手的人,如果有人學佛看光的,就是把光看好,然後光也不看了,眼也丟開了。「我不因眼」,那麼等到自己所觀能觀皆空了,這個定久了,自性光明自己發現。所以「脫粘內伏」,什麼都看見了。「伏歸元真,真精洞然」,自性的功能本有的,看的功能,不要這個眼睛,我們自性裡頭就有看有聽有聞有嘗味道有色聲香觸法,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六根六塵十八界的功能,它本身具足。所以禪宗六祖悟道了以後,何其自性本自俱足,俱足萬法,本來就俱足一切功能的,不要你去修的。注意大家一邊抄一邊要懂一邊要背喲,這就不冤枉我們大家那麼遠來,還花了力氣花了錢來聽《楞嚴經》,幹什麼!不要對不起自己了,諸位!這不要好玩的,哎喲,聽經好聽啊,那不但沒有功德,還有罪過。對自己真用心那才是學佛,學佛是幹什麼?要對得起你自己,不是對得起誰,要注意呀!所以「伏歸元真」。
我們自性何以有見的功能,給你一個證明看:你做夢的時候會不會看見東西啊?大家做夢的時候看得見東西,做夢的時候不要靠這個眼睛,那是自性的功能心性的功能發起來,所以心性本身有能見所見的作用。倒是變了我們這個人可憐了,反是不能自由自在,看見一定要靠眼睛,你懂了這個理,修到無眼耳鼻舌身意,發自性功能啊。
所以《楞嚴經》告訴你「見不循根,寄根明發」。《楞嚴經》上面,這都是原文啊,所以要你們背來,尤其本院的同學背不來,來聽經沒有用啊!「明不循根,寄根明發」你都背不來,只好丟人了。所以真見了自性得了道,到這個定力的功力,他看什麼看書並不一定要眼根,並不一定要靠這個眼根來看。但是在我們這個人世間上,「寄根明發」,還是要借用這個東西,寄放在這個眼根上,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也是方法,這又是理又是方法,方法我也講了。
所以譬如大家念佛也好、打坐也好,你坐在那裡充其量你身體都忘不掉,修到了連光明的光也忘掉,這還是有相的,不是。要「旋見循元」,你在定中看到一點光還是有相的,還是在能見所見中,「旋見」,回轉去那個能見的根根是什麼?自性空,性空,循元本性,那麼本空,「伏歸元真」。「寄根明發」,天眼就發起了,所以天眼無眼,不是這個肉眼,但是這個肉眼也是法眼也是慧眼也是天眼也是佛眼,這就是「寄根明發」,所以「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最根本的原理在這裡。
至於由眼睛開始入門的功夫,修持的方法就非常多了,可是你們不要亂玩哪,我現在把壞的也告訴你們。有些人玩得蠻好,譬如學催眠術,學道家學密宗有些玩看光,好多種啊。看太陽光吸收日月精華,盯著太陽看,也不是隨時的太陽啊,要早晨最好阿里山頂觀日出,盯著太陽不動。
那麼過去有一位宜蘭的朋友,姓何的,一個老先生現在涅磐了,捏個盤走了。那個時候幾十年前他來找我,他在夢中看到,找我,後來找了好幾年,我還在基隆。他到基隆把我找到,一看到,噢,你是我師父。他講台語我講國語聽不懂,我說什麼載夫啊?後來他說我在夢中就是找你,關公叫我來找你,一大堆神話。後來我問他你修什麼?他說我採日月精華。我說誰教你啊?他說以前日本人找一個大陸的師父教我。我說你怎麼亂搞啊?他說那我後來沒有辦法,師父走了,我就靠關公啊。我說關公怎麼教你?半跪呀,就跪在關公前面打卦。我說你打卦怎麼辦呢?他說我就問關公可以修嗎?關公答應修。他講的嚇死人啊,我說對的。他天天早晨起來看太陽,天不見亮就是等太陽海裡頭上來就盯著看,跟著看。修了三個月以後,他說壞了,眼珠子凸出去,這個眼白突出來,突到這個眼睛的外面來,你說這個人變成這樣多可怕啊,嚇死了,自己也嚇死了,家裡人也嚇死了。那我說你怎麼辦?師父也不在。又去問關公,又去打卦,問關公修下去還不修下去?關公在卦上答覆他還要練下去,他說我就又練下去,勇氣很大。他又再看下去,又過了七天恢復原狀了,也沒有吃肉,你說怪不怪?
但是你做科學的研究,人體的機能同這個信念的堅定就有這樣怪,你醫學常識一發達了以後,有時候也是吃虧啊,趕快看醫生,看成病了,他就硬靠精神力量克服。像這一種,那麼後來,當然還沒有修成天眼了,身體怎麼好,冬天那個宜蘭跑來看我,穿一件短袖的衣服,香港衫汗衫,兩個腳是光光的,不穿鞋子不穿襪子,冬天啊,我們穿棉袍,他還熱得不得了。我說你神經病,是了,師父啊,就是叫師父,人很誠懇了,很有意思一個人,這是一個經驗。當然後來我教他做功夫不走這個路線了。
譬如有些學催眠術的,還是練香頭,修密法修道家都有啊,人家教你好像幾千塊啊,幾百運塊呀,傳給你,現在多得很,不要亂聽。譬如學武術的人也要練眼睛啊,真學武當少林練武功也要先練眼睛啊,你眼睛練到不眨,那個拳打過來不眨,先是眼睛瞪在那裡練,拳打起來不眨。這個水潑進來,水這樣潑進來,你拿水籠頭啊現在更好那個蓮蓬頭噴你的眼睛不眨,那才可以練武啊。不然人家一拳打下來,眼睛一閉,哎喲,那還得了啊!眼睛看著你不動的,及至掃把在你眼睛面前這樣撲過來,不動。當然要師父教你練,你撲不好,掃把真觸到眼睛裡,那就瞎了。
然後練劍的人,跟練催眠術一樣,密宗道家也一樣,夜裡看香頭,就是房間裡只點一支香,點一柱香,什麼燈光也沒有,看這個香頭。那麼你們一聽,書上看來,有些密宗傳法亂練了,眼睛有看瞎的,而且不得了的,眼睛還看成神經了,不要亂修啊。看香頭是看偏的,香頭點在這裡,他就對著香頭看,這就是秘訣了,那麼你慢慢看著香頭啊,香頭只是一點,放大了,就是有幻覺出來,也可以說是視神經的疲勞範疇。也是《楞嚴經》上面一句話,這個話沒有獎金,大家應該背得來,什麼話?「瞪發勞相」四個字,所以這個獎金還是歸我自己拿。「瞪發勞相」就是看久香頭,然後看到的整個是太陽那麼大,這個香頭一點亮,然後整個房間都亮了,而眼睛沒有動過沒有眨過,那麼這樣初步的成就,再慢慢看到香頭還是香頭,所以先是見香不是香,是光了。見光不是光,後來香還是香,黑還是黑,然後成功了。所以這個練劍的人一劍劈下去,手裡拿個寶劍這樣一劍劈下去,香頭分成兩半,火還不能熄,然後才可以練劍練刀了。
哪裡像學武功電視上面嘿霍,那不曉得搞些什麼!沒有這樣嘿霍的,打人還要嘿呀霍啊!打了你還不知道嘛,那才叫打人。打了嘿霍,那我早跑了,還挨打幹什麼呢!那是演戲用的。這是講到練武也有這種看光,看蠟燭光、太陽光、日月光也是一種修法,所以每一個法門裡頭包含的多得很,所以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以修道,門門皆可以圓通,現在有緣你們聽到啊,多給你們講,少迷糊了。反正我當年都自己受人家迷糊過,因為我有意的,他們覺得只要你叫我磕頭出錢,叫老師,師父我都來,兩個膝蓋頭一跪,我認為沒有了不起啊,就好像我走路跌一跤一樣,這有什麼關係啊?人家喜歡跪,我就給你跪,跪著了你的東西交給我了,是真的。然後我拿來一用不是道,不對,就不要了,可是我都知道了,所以無量法門誓願學,都知道。當然我講一部分給你聽,花樣還多得很,
所以不要亂去學習天眼通,也不要亂去學看光。還有些看光,鼻頭上有個圓光,所以我常常和從智法師講笑話,我說你找兩個小和尚年輕人來,我給你訓練,老和尚旁邊兩大童子,都有天眼通。圓光,牆壁上鑲一個圈,畫一個圓圈,你叫他看,我的東西誰偷了?一看,什麼人、怎麼開門怎麼進來的,都看到了,那個叫圓光,也是看光的一種,可是要童子之身才看得準,完全童體,大人練就練不起來,算不定那個眼珠子進去,眼白突出來,那個很難看哪,不好玩啊。所以現在提到,大概講一講「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那麼這個方法好像沒有講啊,我現在提出來那麼多,你們都聽懂了?
這個三昧呢,不用眼根,能見所見都把它忘掉,「我不因眼」。他修起來很快,眼睛瞎了嘛,瞎了已經看不見,不要了。但是你注意喲,佛在上面《楞嚴經》也講過,瞎子能不能看東西啊?也在看,看到眼前黑洞洞的,這也要拿掉。這不是眼看,是我們意識習氣的所見、能見的作用。要把這個能見、所見的拿掉,「旋見」,見的根根在哪裡?就要參啊,參究那個能。「循元」找到自性,自性本空,無色聲香味觸法,都沒有,一切空到底,自性的心光透露,那才是「心精洞然」,那不是靠眼睛了,如果還有好的眼睛,寄根明發了。阿那律陀的報告,借用眼睛開始修的方法,最高的法門。《楞嚴經》講的原則當時出來報告的都是第一位代表的,最高成就出來報告的,專家,我們現在叫專家。阿那律陀是修天眼通,由眼根修起的專家而進入神通的境界,證道而得阿羅漢果。所以他告訴我們。
重點在這幾句,你背來自己可以配合《心經》可以修啊。「我不因眼,觀見十方」,你記得糟糕了,坐在那裡我不因眼,我要看見十方,怎麼還沒有看見啊?十方看見了,叫從智法師每人發一本啊,十方也看啊,都看見了。這一句就暫時不要。應該這樣,你們修持,「我不因眼,旋見循元(參透),心精洞然,那麼可以觀見十方」,如觀庵摩羅果,這可以做到了。我把它一勾轉來,一顛倒了,你修法的道理就懂了,好不好?再講一道,我不因眼,旋見循元,心精洞然,觀見十方。你就到了,這個道理。這是我專利的喲,盜法就不行啊,盜法自己做不來,就是讀書告訴你們注意。這個簡單的眼根修法講了。
「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位尊者我們也介紹過。他是佛的弟子,神通也很大,雖然神通第一是目連尊者。在我們現在塑的地藏菩薩那個光頭相,實際上是目連尊者的像,地藏菩薩還是戴五佛冠的,這個不管了。為什麼提起目連尊者?神通很大,周利般特迦他的神通也很大。救過佛,反對佛的那位堂兄弟發神通,那個神通還是阿難教他的,佛不肯教他,阿難偷偷教他,都是堂兄弟。然後他反對佛,始終做反對黨,結果他幾次想蒙害佛,佛有一次在路上走,他念一個咒子移山倒海,把山拿來移過來想把佛壓死,旁邊跟著就是這位周利槃特迦。他一看到馬上手一指,把這個山移開了,佛的大姆趾還是壓傷了,碰到了一點,大姆指壓傷了,就有這麼一個故事。
可是你們大家想學他的神通啊,這個功夫大了,可是他是最笨的人,你們都曉得他,有名的,佛教他念掃把兩個字都念不好的人。最沒有記憶力,他為什麼沒有記憶力?有果報。他在迦葉佛以前就出家了,出家了就做法事,皈依他的人很多,有五百弟子,吝法不教,自己把法寶貝,自己不好好教育人家,自己認為學問好,懶得教,懶得結法緣。吝法,學佛的,所以佛法是大事門開,沒有什麼,所以是避慳吝。
所以我經常講,我年輕的時候講法緣特別好,有時候我找師父,都是師父找我,不要我找他的。有時候我學得太多了,我說不行了,我記不住啊,我學得太多了。他說你先學著嘛,將來用不用都可以,我經常會碰到這種事,這就是法緣好。你們有時候找一個師父都找不到,很可憐,我經常碰到,經常還把法本啊什麼會塞到口袋裡來,實在多,大概我也知道的,天下事就是那麼怪,你不想發財的有了錢來,窮人想一毛錢想不到,都是果報啊,所以不要吝法,多結善緣,多幫助人家。注意喲,這就是修持。
他因為有五百弟子吝法不教,所以生生世世得的果報是笨蛋一個,注意喲,為什麼自己那麼笨啊?都前生有道理的,教書的耽誤了誤人子弟所以這一生變成這樣,都有關係的,他就是這樣。那麼他的名字翻譯叫濟道,他是老二,他哥哥也出家,哥哥叫道生,中國有個道生法師一樣,路上生的。他是濟道是老二,哥哥叫道生,為什麼?
印度的規矩,他媽媽出嫁生兒子,印度有這個規矩,我們漢人沒有,不止印度啊,西南地區,我在邊疆很久,邊疆很多民族是這樣。女兒出嫁要搶,新娘要搶,搶回來了,搶啊,這邊要棍子啊什麼刀都拿出來打啊,新朗官要會打,打了把新娘背回來,武功越好越光榮,搶回來等於強暴,施與強暴以後算是新娘了,可是過三天,新娘要逃回去,要跑回娘家,有孩子再回來,沒有孩子還不能回來。很多地方婚姻習慣到處不同,你把全世界婚姻習慣整個調查起來,寫一本書非常有趣,好多願意搶,習慣了。印度有這上規矩,有些民族結了婚生孩子要回娘家生,必須回到娘家那裡去生。
周利般特加的母親生孩子回娘家去生啊,走到路上就生了。所以這個兒子取名叫道生。第二次生他的時候,同樣走到半路又生了,所以取名叫濟道。這是這一位。所以他出家非常笨。佛的制度,出家比丘,先是沙彌還沒有受戒以前,先在受個偈子,其他經典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教他念掃帚掃把,他念了掃字忘記了把,念了把字忘記了掃,那是笨得可觀了。那麼有一種經典上說佛叫他開始來出家,念偈語出家的,也是學佛的初步,凡是學佛這就是戒了,戒律,戒定慧都在內了。
凡是學佛出家都要知道這個偈語:
心裡憶念不做惡。(尤其是口業,身業口業意識不亂想)。
莫惱世間諸有情(不要煩惱不要傷害人家,不要使人家起煩惱),
正念觀之意竟空,
無義之苦當遠離。
這是學佛的第一步,要大家特別注意。那麼有些經典上記載,他來出家,佛叫他先背這個偈語,他老哥啊,第一句都背不來,第一句背了上半句,忘了下半句,不止一天背不來,好幾年都背不來,你看他聰明吧?就是那麼高,聰明就那麼高,那當然是很笨了。可是他最後呢,為什麼修得神通?所謂力波羅密,力的成就,注意喲,他最後修到力的成就。在密宗有一個法門,叫做力大手印,就是力的成就。拿中國的講武功是功夫出神入化的境界,武功出神入化就是力的成就。他是怎麼修的?這個注意了。
那麼我們現在黑板抄完了,不要千古文章一大抄,抄了要記得,不記得也是闕憶誦持沒有用的。我也常常訓斥呵斥一般同學,現在人讀書專門靠筆記,動則就筆記,噢,看到好勤快。尤其我過去到大學一上課,聽到我來,課堂擠滿了,噢,然後都是筆記啊,我曉得第一堂讓他記吧,第三堂他就記不下來了,因為我的講話天馬行空的,剛講到這裡又跳到那裡,又跳到這裡,他昏頭了,第三次就記不下來了,其實沒有學問。像我們原來讀書不靠筆記,老師們講了一定背來,非背來不可,但是也筆記啊。我記筆記我們當年也不同啊,耳朵在聽老師講,眼睛在看黑板,手裡在寫,還不要這樣寫,就是寫下來,不要眼睛看的呀,寄根明發,那個時候就有這個通了,筆記通。那回來自己看自己當場聽的記憶背來沒有?翻開筆記對一下,有錯沒有?是這個用處。你們現在啊,拚命筆記,回去筆記歸筆記,我無記歸無記,這個有什麼用啊!所以現在人讀書我說沒有用,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像我們一讀了經書佛經很重要的,我現在還有這個習慣,你看我年紀那麼大,我覺得記憶力並沒有喪失,反而比年輕還要強,一切唯心。因為我需要記得的,乃至看了一個東西,我需要記得就停住了,非要把它記熟了再看下去,讀書要這個方法,不然你們一點書讀了沒有用啊,書是書啊,我經常說你們讀書是讀輸,越讀越輸,這個很可憐的事,要注意,學佛更要如此。要記記的,學阿難要多聞,聽了忘記了,那學個什麼東西呢?何必上課啊,我經常講同學們還不反省,沒有用的。
那麼現在看我們這個濟道尊者,我們用中國文字翻譯的稱呼他報告,他說:
「我闕誦持。無多聞性」。他首先報告自己的缺點,他說我缺乏誦持,就是剛才講的。「誦」什麼叫誦啊?我們大家說哎和尚唸經就叫送經,不是誦經啊,是送出門這個「送」。什麼叫誦啊,不是叫讀經啊,朗誦出聲念叫誦,出聲唸經叫誦經,出聲讀書也叫朗誦。所以我們過去讀書,讀書一定出聲,現在求學是看書,並沒有出聲讀,因為現在的文章實在白話文不需要出聲讀,一出聲讀就在那裡對話,沒有什麼意思啊。「啊,你好。」「嘿,我不錯。」這背來有什麼用呢?這個背來一點用都沒有嘛,所以現在不能看書了。古文不然,它有音韻,它本身是音樂,所以要朗誦,所以注意這個「誦」字。說你會誦不行啊,剛才叫你們背來,誦「持」保持,記住了。念了要記住了。注意喲,這是求學問,修行,尤其出家的同學們特別要注意,在家同學也一樣了,不過在家同學不好意思講了。我是希望出家同學多成就,所以愛之深責之切就是這個意思,你認為我要罵,常常你認為我罵你,我哪的功夫罵你?而且你值不值得我一罵,講得那麼難聽,那是刺激性的,希望你了不起。你老師越是這樣講,格老子我就不信邪,我就做給你看,那我在那裡就拍掌了,可是沒有這樣一個人橫氣,一罵就窩字下面加一個囊,就完了叫做窩囊,他就沒有那個勇氣,我罵你不行,我偏要行,做給你看,那就是英雄了。所以誦持要注意呀,尤其是出家同學,以本書看來呀,誦是知道,持:記憶才發起,所以你看書,我們濟道尊者,我闕誦持。因此就「無多聞性」,不能淵博,一樣都學不好,不敢學第二樣啊,有誦持才能多聞啊,學這個有能力,學那個有能力,同時可以學兩二三樣東西。笨人學一樣都學不好,缺乏誦持,他自己的檢討。
「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一百天背不來一句話,所以最初跟著你出家的時候,「聞法出家」。佛教我背一句偈,四句偈裡頭,就是這個偈語要他背,他第一句話一百天都背不好,這個頭腦笨到這個程度。但是你注意喲,人,你說背書背不來,並不是這個人很笨啊,做世間法挖空心思整人害人,賺錢做生意啊,頭腦聰明得很啊,這是兩回事,他那個業報好,這個業報不好,有福沒有慧。換句話有福氣沒得靈氣,所以般若是很難的,智慧是很難的,真的大福報就是真智慧,所以《金剛經》般若告訴你真般若智慧才是大福報,老實告訴你法門修,又反感了,又不懂得又搞不通了修也修不上,就是前生沒有福報,沒有般若的福報,沒有這個真智慧,成佛就是大福報,成佛是般若智慧的成就,所以般若之難。並不是說他誦持背不來,其他都沒有事{聽錄註:此句聽錄似有誤,文句不通,錄音第80分鐘處},聰明,有聰明沒有真智慧。那個聰明我們普通人佛學叫做什麼?世智辯聰,世間的知識,聰明,會思考會思辯會打主意,這些都會,做學問不會。
我也常常碰到許多朋友,男的女的很多。哎呀我看書嘛,老師啊一看書我頭就痛啊;還有許多朋友看書喜歡晚上看,躺在床上看,快要睡以前拿本書看,那是為了安眠藥,看書就睡覺,不看書他不想睡喲,所以睡以前一定看書,因為看書才好睡。我這些朋友都真實有名有姓的,不講名字了,就是業報,就是怪了。所以我經常勸這個朋友,學問也蠻好,我說我一輩子到現在眼睛很我對得起我,夜裡還看書通天亮這個樣子,因為我有個習慣,從來看書沒有躺下來過,一輩子,也不會看書歪起來看,違反原則。我看書一定端容正坐,所以每一本書都很規矩,很整潔,而且看書用毛巾,一定用毛巾,看書以前擦擦手,因為我對書對學問恭敬,不敢馬虎,從小的教育。
至於坐在馬桶上看報看書,嚇死我,到現在也沒有這個習慣,馬桶上就拿草紙絕不能拿報紙,現在有些人拿佛經到馬桶上去看,真的喲,好幾個人啊,那在我覺得並不是說是怕雷公打,覺得這個做人這個道理沒有敬其事,不尊重自己,所以我告訴你們看書,一定要這樣,像我的經驗看書還不准這樣看,所以會正式這樣看,腦下垂就壓住了,看書一定這樣看,所以我看書是關老爺看兵書,一定這樣看,有時候很累了,我充其量這樣看,把燈光移動,手這樣拿著很了不起了,已經覺得很不恭敬了。所以我經常和同學們說你檢查我看過的書都是新的,裡頭寫過字畫了的都很少,萬苦常新,因為我愛它,愛這個學問,也愛這個書,要恭敬它,就是這個道理。
比如說讀書啊,拿一本書插在西裝後面、屁股後面走的,我從來沒有這個習慣,一輩子不幹這個事情,而且有失威儀,這樣也很難看哪,吊而郎當,玩這個浪漫性質的也不好,拿書就規規矩矩拿書。你拿本書走路也不錯啊,尤其是我們看到過去的大學生們,穿個高跟鞋,這樣拿著一扭一扭也蠻好啊,何必一定插在後面屁股裡頭呢!不對的,這是順便講到的憶持是很重要。
那麼我說那麼多廢話,就是提醒青年同學們注意,讀書要朗誦,尤其讀佛經。要念過記得,憶持,訓練自己、練習,這個習慣會養成的,不要認為我不行啊,我這個腦子會昏啊,心理作用。我有一度也認為,現在大概我不能背書了吧?結果我知道是不能背,後來我才發現不是腦子壞了,年紀大了,心裡裝的事情多了不能專一,一發現這個毛病啊,一專一一背就背來了,那有什麼難呢!腦子是越老越是寶啊,身體的機能是越用越出來的,它的功能,不用才沒有了的,這是真的,注意喲。你像這一面就是用功的法門,他說因為他背佛的一個偈子,一百天背不好,背了前面掉了後面。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佛可憐我笨,注意喲,叫他安居,什麼叫安居?調出入息,就是氣功,安那般那出入息。這個問題來了,出入息就是安那般那,這個問題多了。在別的經典上佛教他念掃把,那麼這個經典上講佛教他氣功,安那般那出入息,一出一入。
很多人,社會上都在練這個功夫,學武功的氣功啊,各種氣功。我經常告訴大家,據我所知所瞭解的,包括印度與中國我所曉得氣功分二百八十七種,人類真怪,想想真好玩,都是這個鼻子這個嘴巴,會產出那麼多不同的法門,你說這個人真會耍花樣!都屬於安那般那出入息,吐故納新,拿道家來講吐納功夫。吐納就是吐故吐出來舊的髒的東西,吸進來新的東西所以叫吐納。那麼佛經上這個練法修安那般那出入息,那麼這裡呢?佛教他修氣功而悟道。那麼這兩種有沒有差別?我們研究佛經,所以大家讀書也要智慧,好學深思,都靠問,什麼都靠問老師,那就太差了。你得了結論問老師我認為這樣對不對?噢,這個學生很值,很高興,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樂也,得天下之笨才而教之一苦也,八苦以外還有九苦,這一苦。所以要注意這一點。
那麼掃帚念同調出入息這個道理是不是一樣?是一個道理。道理在哪裡?我們注意喲,千萬注意,這一段你們注意好好聽啊,這個地方自己好好研究,我不過講個大概,兩百多種功夫要我給你講完,不曉得多少年去了,而且你們也用不著。我們曉得現普通流行的大學有些人走的修六妙門,小止觀。
天台宗六妙門六個很妙的法門,修出入息,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這六個步驟。那麼一般人做起來,就在那裡數息,數息講數息第一步就分好幾種,這是天台宗歸納的出入息法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智者大師把它歸納,實際不止那麼多,天台宗所採用的就是這六個步驟。
密宗所謂修氣修脈也是走這個路線,這個路線還是一樣,跟天台宗智者大師的跟線是一樣的,差不多,稍有出入,密宗加上觀想,第六意識的觀想不同而已,練氣的不同觀想而已。所以一個是觀想練氣,一個是意識心息相依,歸一的練氣。
現在我們曉得出入息,先講經文來講吧,叫安那般那。一出一入之間,我們這個呼吸一出一入叫做一念,普通叫一念之間,一念之間以什麼為標準啊?就是我們自然的呼吸,不要特別的,一出一入之間叫一念。那麼什麼叫息呢?他說佛教他修出入息,調出入息,注意這個文字,調伏。調就是整調,伏就是降伏下去,出入息,什麼叫息?不呼也不吸這才叫息。所以大家正在那裡數息,那在出入,沒到息的階段,息就是止的階段,所以叫止息。
那麼道理呢?智者大師在六妙門給大家講得很清楚了,我們呼吸很粗就是四大裡面風大。清淨了,氣跟著慢慢清淨了,氣息很微了,別人聽不見有呼吸,可是你自己感覺到一進一出這個叫做氣。等到一進一出的氣停止了,不呼也不吸叫這個叫息。這個息完全停止了呼吸嗎?不然,就是停止了呼吸,很長,不呼不吸很久一下,又呼吸一下,像烏龜一樣。所以道家學烏龜,烏龜可以長生不死啊,烏龜可以壽命幾千年。你們不相信去抓個烏龜你拿個石頭給它壓住,幾十年它也死不了。
烏龜在那裡幹什麼?做氣功。你們都沒有好好去觀察。我那個時候學道的時候,硬把烏龜抓來,硬把它壓在床底下睡覺,床角四個烏龜,空了就去看它,它還是吃東西喲,吃房間裡蚊子啊細菌飛過來它一口就咬住,難得吃一次。烏龜縮攏來做氣功,他過一陣啊,那個頭伸出來,都伸得好長,我在旁邊拿耳朵去聽它,它咬著,你小心啊,耳朵咬著打雷才放的,不打雷不放的喲。這個樣子你一聽它,他那個頭伸出來吸進來的時候,它那個呼吸的聲音好大,吸進來頭縮進去了,縮進去就不動了,這是息的道理。所以我們給人家做壽龜鶴延齡,烏龜它天然曉得修出入息。它這一口氣吸進去在裡頭停止,很久,有時候等一兩個鐘頭它不出來;有時候它也不同,大概一切唯心,它在裡頭啊又動勤了,它有時候半個鐘頭出來一次,它出來這個頭看看,吸一口氣進去了,所以千年長壽也不死。
所以孔子說服氣者神明而不死,服氣者壽是孔子說的,不是我說的。孔子也曉得,不過孔子不做這個功夫而已,他走人道的路線。服氣的人就長壽,所以要健康長壽不老必須要服氣。
諸位還坐得住吧?多坐幾分鐘,因為禮拜三有固定假日,划不來嘛,我們多一下。但是要注意,「安居調出入息」,安居下來,安居等於現在講閉關,萬事不管了,萬緣都不管了,不要做生意也不辦公,兒女家庭都不要招呼,一個人在那裡專修了。安然,一切很安詳,生活都準備好了,有一口飯吃,有個素菜吃就好了,這個樣子,安居下來不動了。說今天只有一個禮拜,下個月薪水沒有領到就搞不下去了,那不叫做安居,安不下來,安居就很難。
那麼出家人修頭陀行,一瓶一缽啊,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隨時可以安居,在茅棚下,在樹林下,此所以要出家,離塵棄欲,所以除累,拋棄了欲界,離開了城市,所以絕累,沒有拖累,沒有拖累就可以安居。結果還搞個小廟子,還租個廟子,還蓋個佛堂,還怕今天沒有人燒香,後天沒有人來,這還叫安居啊,這叫自找麻煩,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有人給你護法,佈施給你安居,你安居不住,那不叫修行了,也有很多人安居不住啊!那我測驗了又測驗,那有什麼辦法?他心不能安嘛。心要能安。
注意他的經驗,安居以後做到了,調整這個出入息,調整出入息那麼到達止的境界,所以光在那裡數,經常說是修止觀的,專門拿數字,我說你數到多少年去啊?你還是做會計還是管出納呢,一天光是在呼吸上做數字,那是第一步偶然用一下,用一下差不多了,就要修第二步了---隨息,不數了。數的方法是收心攝念,攝念歸到數字和息兩個碰。所以為什麼叫你數息呢?數這個作用是攝念,和息兩個配合,要懂得這個道理,自己不修過就不懂了,亂講一頓,自誤誤人,你聽了會了你再去教人家還是不行啊,要自己要修過、要證到過。那麼攝念攝了心息相依合一了,就用不著數了。
隨息,唸唸這個呼吸一動一出,自己每一個念頭清楚的,那才叫隨息,心息就合一了。然後覺得呼吸呀,不呼也不吸了,心念不生也不滅這就是止的境界,止的境界越久越好,這個叫做定了,呼吸定,這叫做呼吸三昧,得這個定,得這個定久了,發神通啊,都是這個地方發的。所以趕緊要修觀,不修觀光得定啊,就走到神通啊,走到一切發起,健康長壽,道家的練丹啊,密宗的氣脈都在到止這一步中間發起的,不修觀不修慧觀就不能證入佛法了,是這個道理。那麼後面修觀,所以他能夠得大阿羅漢。這都簡單的講的,沒有詳細講,詳細講氣功的法門很多。
「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止了以後他曉得做觀了,佛的領導,佛的當場指導,雖然這個息可以保持不呼不吸,那麼密宗啊叫做寶瓶氣,瑜伽叫做壺氣,不呼也不吸保持很久,在定的境界。也可以說慾念把它控制住了,這個時候念頭也止息了,雜念妄想不生了。所以呼吸不停止,雜念妄想不會清淨的。雜念妄想想停止啊,必須呼吸停了。那麼你說氣在以前,念在以後嗎?不然,念在根根。所以孟子也講:志者氣之帥也。孟子講養氣,這是真功夫,志就是意志思想,氣之帥也,它領導這個呼吸。所以這個念空了,那麼這個兵不動了,這個元帥也只好跟著不動,念也不動了。那麼在不動的時候,他說我仔細觀察,觀這個呼吸,我自己觀察這個呼吸一呼一吸。「微細究盡」,就觀心了,觀這個息,究竟念頭同息兩個的關係,這是智慧觀察了。觀到呼吸從哪裡來?等於說念頭從哪裡起來到哪裡去了?呼吸先呀?還是念頭先開始呢?有氣就有念,無氣就無念,那念與氣的根根從哪裡呢?念頭同呼吸一樣,起了有生住異滅,有生滅。生出來一個念頭,氣也出來了,住:存在一口氣,變去了變滅了,這個思想。「諸行剎那」,諸行無常,一切皆空,氣也空,念也空,那才真到達不呼不吸無念無心境界。這個心豁然「哇」打開了一樣,心就挖開了一樣,空掉了。「豁然」就是我們殺豬的時候把那個豬心,就這樣一把就挖開了,痛快!整個的空掉了,一切沒有障礙,空了,心空無礙,完全證到空、自性空的境界,這一空了六根大定,無漏果。
「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一空了,當然還要用功啊,把無始以來的貪嗔癡慢見思惑的習氣一點一點,貪嗔癡慢這個毛病習氣,做人做事這個脾氣等等都要洗刷乾淨了,返本還源,成了阿羅漢。
「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所以我在佛的坐下「印成無學」,佛印證我已經到了無學果,不需要再學了。阿羅漢到家了,小乘法門到底。所以因此佛今天要我報告圓通法門哪一樣證入佛法得到圓通最好,哪一樣最好?根據我的經驗:
「返息循空。斯為第一」。修氣功修出入息,道家所謂走通任督二脈,注意喲,也就是安那般那的道理。任督二脈打通了,是內呼吸,還在呼吸,還在生住滅中。所以我經常問有些修道的人,你任督二脈通了,轉河車轉到幾時候為止啊?他就答不出來了。轉到旋磯停輪,日月合壁(道書上告訴你)。什麼叫「日月合壁,旋磯停輪」?呼吸停掉了,也不轉,身體空了,都是氣充滿了。所以孟子所講養我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天人合一了這個境界。大家只曉得轉來轉去,你轉個什麼?你去做牛多好,給人家推磨,永遠在任督二脈去轉去!轉到了不轉,得止,密宗叫寶瓶氣這個境界。


我們今天《楞嚴經》卷五,上次最後講到第八位濟道尊者報告修法經驗有成就的,是走安那般那出入息。修鼻子的呼吸,這個話講錯了,呼吸不一定是鼻子,我們人全身十萬八千毛孔都要呼吸的,一身都在呼吸,最明顯就在鼻子作用。那麼在中國道理名言,用中國的術語來講就是修氣,練氣這個功夫最後而悟道。那麼安那般那的修法,我們上次提到過,天台宗的六妙門走這個路線的,在西藏密宗裡頭大部分的教派最後走專修的路線專修的時候,也都是用安那般那出入息的,其中的方法差別很多,最近有幾位同學下課以後平常問到的,那麼我給大家講過的這個出入息的修法演變起來有二百多種,據我所瞭解。就是這麼一個呼吸就有那麼大的作用,那麼要詳細的專講這個是一個專題,而且有許多修法,各方面怎麼樣修練這個氣,非常仔細不是短期能夠完全說完的。我們現在只講原則,以後有機會再說。
現在是第九位菩薩尊者起來報告的。那麼這位菩薩我們都曉得有名的叫牛食比丘,換句話就是有哮喘病反胃,也叫做反胃的毛病,這是第九位菩薩起來報告,他報告修法的經驗是從吃東西,舌頭味道而悟道的、而成道的。那麼這個是一個特殊的法門,普通一般人不大容易瞭解的,這是各有因緣的修法。那麼我們看他原文的報告。
「驕梵缽提」。是他原名,梵文的翻譯,就是牛食比丘。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他自己的報告:
「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齝病」。個人生命來都是業力所感,個人有個人的業力。這個我們在平常別的佛學課佛經課講得很多了,佛學的基礎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這個先弄清楚。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搞不清楚啊,那所謂這一方面沒有研究清楚,一般只講學佛修法,那是基礎不堅固的,不行的。所以每一個人的生命來源,都是種子生現行,前生帶來的,一生的身體的健康,就是高矮胖瘦黑白,健康與不健康,腦筋的健全不健全,以及心理的狀況、個性都是自己的前業。所謂前業,就是宿業,過去前生多生累劫自己的業力帶來的。就是平常我們經常講的,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個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個性各有不同,不是完全遺傳關係,遺傳是因緣裡頭四緣裡頭一種---增上緣的一種,自己本身的業力這個親因緣帶來的。所以人生自己的一切的遭遇也都是宿業所感,宿業所感幾乎是很難轉,佛也難轉定業,必須要把這個宿業、一期之報這個報應,前生所做的,今生所受的報應還完了,痛快的還,開心的還,才能轉過來,不然要想轉定業要無量的功德,除了成佛,還要受輕微定業的宿業報應,所以佛法是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報應上面。
所以我們看牛食比丘這位尊者自己起來的報告,他也就是坦然的講出來,發露懺悔,就是戒律所講的發露懺悔,自己很坦白的把自己宿業報告。他說我過去生犯口業很大,我們這個人身口意三業,口業、身業、意業就是三種,身業犯的三種啊,容易犯罪我們經常在犯罪,殺盜淫,盜並不是我沒有做過小偷也沒有做土匪,想佔便宜就是盜,要注意。殺隨時都在殺,想佔人家便宜就是盜。這些道理都要清楚。意念貪嗔癡三種。
口業最嚴重四種。當然第一種是妄語,講謊話,說謊話我們經常說的呀,誰都在說啊。說我絕對不說謊話,哎呀,我老實告訴你,我一輩子不說謊話,已經是謊話了。沒有不說慌話的,我老實告訴你,可見我們平常都不大老實了,都是自己承認了的。所以這個妄語我們經常在犯。
第二是惡口,惡口包括挖苦人,罵人,恥笑人,轉個彎的罵人,都屬於惡口。
第三是兩舌,挑拔是非,傳達是非,愛講是非,表面是好的,過後就兩樣。甚至講某人怎麼樣?他啊,不錯吧,不過嘛,不說了,你已經是兩舌了,這樣已經是兩舌了。某人好不好?好啊,不過嘛,不要講了,沒有關係了,很好了,那就是很明顯的兩舌,都要注意很多,我們平常的行為隨時會這樣。
綺語,就是,黃色的話當然是綺語啊,不黃不白的也是綺語啊,就是言不及意,一天坐著來說空話不相干,或者愛說笑話,逗人家笑的,笑話裡頭都是不大好的,而且人是很喜歡聽笑話的,笑話不大黃啊,不大笑的,十個笑話九個黃,不黃就不叫做笑話,這一類裡頭就屬於綺語,這個是口業,非常重。
你看這個我們十業十種惡業裡頭,普通人這十種惡業是一定犯的,所以真的學佛修行注意喲,不要認為做功夫打坐念佛就成功了,這個十種基本的惡業沒有轉化,談不到是修行,修行是修這個,心理的行為、習慣、習氣把它改變過來。所以修行兩個字:修正心理的行為同外面的行為,叫做修行。不要認為我可以打坐多久了,氣功練得很好了,氣功越練好脾氣越大,不發則已,一發不得了,換句話你的貪嗔癡殺盜淫業更大,所以修行重點在這一種心理行為,這都是心理行為,要轉變的,這是我們講到這位尊者所提出來的口業兩個字,加以特別的感想、感言。
所以他說我過去有口業,他的口業犯的是什麼?惡口,綺語都有。在他自己的報告,他說我在過去劫,還不是前生啊,很久以前劫數以前,「輕弄沙門」四個字,輕視,弄:逗人家玩,看不起人家,玩弄人家。所以我們中國古代文化有兩句話:玩人喪德,玩物喪志。一個人不能玩弄人,要尊重任何人。玩弄這個意義很大,什麼叫玩弄?逗人家玩的,講話沒有正用啊,看他不起,故意又捧他,就是耍寶,把別人當寶來玩,這是輕視玩弄。輕視玩弄一個普通人不可以,更不能輕視玩弄一個出家人、沙門,出家修道的人。就看不起,挖苦他,玩弄他,那當然不止一次了,照他自己所報告的口業,他在輕弄沙門,這四個字就是他自己的罪狀,所謂輕弄沙門不止一次啊,這個人輕視人家慣了,隨便就逗人家。等於我們看到個小孩子,看到就要掐他一下,這個臉揪一下,結果小孩子、嬰兒就弄得流口水了,就是這裡多給你親了摸了的關係,把他這個唾腺搞壞了,所以小孩子這個看到好漂亮,掐一下,哎喲,這樣,他的口水準滴了,這也是輕弄,舉一個例子。輕弄人家慣了的,隨時會輕弄,不會有一次。因此啊,他說「生生世世」,那很多生了,得了這個毛病---哮喘,東西反胃,反胃很痛苦的喲,反胃是很痛苦一種毛病。還有一種病在病學裡頭叫隔食病,飲食吃下去,就吃不下,停留這裡了就返上來,隨時返上來,像牛一樣,牛不是反芻嗎!那麼這一種病呢,一哮喘,呼吸系統胃不好,都連帶的。所以人生的病乃至耳朵也好、眼睛也好,隨便哪裡。
為什麼你有這個病啊?佛學的道理,病由業來,每個人病就是業報。業由心造,所以真要健康,先修心理的健康,然後才能得到身體的健康,這個特別要注意。所以他就是業報的所得,生生世世就得了這個毛病,那這種毛病在大眾中被人討厭的,自己也知道。所以他得道了以後,佛不叫他在這個大眾團體生活,因為他也得道了,佛要他經常住在天上,有事情才下來。住在哪一天呢?值得研究了,佛經也沒有明告訴你。那麼他是得這個毛病,後來因為這個毛病,我們看到另一方面,看到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法,一個真的佛善知識教人,也就是我們中國儒家所講孔子啊因材施教,什麼材料才教他修什麼方法。在佛學呢?不叫做因材施教,觀機設教,同樣道理,就是因材施教,什麼材料,哪一種人適合哪個方法修,個人不同,不是說一種方法一味藥能夠醫治百病的,絕無此理,這個要注意。所以佛的教育法非常高明。
「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這就很難辦了,在我們一般人很難修的,一味清淨,佛叫他修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心地法門,從思想念頭上來。「一味清淨」,我們先解決一味,一味在中國禪宗裡頭有個名稱就叫做打成一片,做功夫打成了一片。什麼叫打成一片呢?比如說我們一個念佛的人,白天假使念佛很清淨,很專一,睡著了的時候就不是了,做的夢亂七八糟,也不會曉得念佛了,就是睡著了做夢偶然曉得念佛,不會說每一個夢一起來就知道是夢,然後不想做夢就念佛了,做不到啊!假定在夢中都做到了,還不夠一味呀,這叫醒夢一如,不是醒夢如一。醒夢一如一樣道理了,可是在中文的寫作不能顛倒的,醒夢一如還不夠,要念到晝夜一如,那還是不能算是打成一片,打成一片就是一味,要什麼動靜一如,晝夜一如,所謂二六時中,隨時隨地,唸唸清淨在這個專一在這個念頭的境上,這才夠得上念佛念到打成一片了。那麼打成一片呢?等於在教理上這裡所講的一味,只有這一味,沒有第二味。所以修密宗的人要修到了一味瑜伽,一味瑜伽就是這個道理,要修到了一味瑜伽,就是很嚴謹境界。
那我們現在解釋一味這個名稱並不是完全只講舌頭所嘗到的味,如果講到人生境界舌頭嘗味,我們曉得人世間吃的東西,我們中國人叫鹹、甜、苦、辣、酸,五味俱全。五種味道,這五種是變味喲,這五種都是變味,鹹甜苦辣酸五種是變味。那麼我們做菜呢?把五種變味再加攏來,又變出來,所以菜有各種的味道。有一味不變的味是什麼?淡味,沒的味,我們人叫它談味,沒的味。怎麼樣修到淡味?沒有味。
比如我們現在吃飯,有時候餓了,乃至最近有些人拚命練習斷食,因為受瑜伽術的影響,印度,以及又到了日本,日本人把它取了個名稱叫斷食。實際上中國呢?過去叫辟榖,辟榖不吃飯了。那麼在中國過去的修法裡頭,中國文化很多,不吃飯有很多種,有專門吃水,吃乾淨的水,喝水什麼都不吃;也有一種服氣,那麼就要歸到上面那個安那般那修呼吸的那個功夫去了;
還有一種呢?專門吃一樣東西,吃一樣東西,譬如說有人專吃蜂蜜也是一種,很多種方法。
那麼在這裡所謂講一味清淨,實際上達到辟榖的境界,不吃以後真達到辟榖境界。要注意喲,千萬不要,我聽見有許多同學喜歡去搞不吃東西辟榖,我很替他們擔心,所以我反對他們。因為有幾位朋友,都在台灣發生的。譬如我本人,經常告訴大家,我說我現在再閉關入山,我不帶東西了,不想吃了。我常常告訴你們,必須要把胃氣充滿了,可以辟榖,不要亂搞,亂搞容易出毛病。
在台灣過去二三十年當中,有一位修道家的,名字不講,在大陸上過去道家功夫很高,也是大師。到了台灣台北以後,他也在做官啊,官也做得蠻好,道也修得蠻好。那個時候民國四十幾年的時候,你們其中有些同學年青一點大概還在前生境界,還是做老頭子老太太的時候,還沒有來呢。他有一天突然宣佈,辟榖了不吃飯,四個月以後出毛病了,鋸掉了一隻腿,大腿整個鋸掉了。因為不吃飯哪,就變成胃出血了,內出血,胃出血有一種是等於排出來了,大便裡屙出來啊,口裡噴也來,那還好辦。有一種暗的內出血,胃出血就是胃破了,流到這個血液裡頭,沒有排出來,排不出來就變成毒了,那麼他在打坐就引到這個腿部去了,這條腿中毒廢了硬鋸掉,他道家的書也寫得很好啊。
另外有一位老居士八九十歲了,還在美國,也是我們朋友,青年朋友知道。有一年他看到我,那已經是民國快到五十年之間了吧,我也在台北住著,有一天他看到我,他說你二十幾個月不吃飯,精神好。我說好得很啊。睡覺呢?我說因為不吃飯,覺也不需要睡了。哎呀,太好了,不要吃飯,減少麻煩,又不睡覺一天做兩天用。我說你不要亂搞啊。他那個時候年紀也蠻大了,不不不,阿彌陀佛。後來過了不久啊,他們告訴我某某老先生住院了。我說為什麼?胃出血。我說怎麼胃出血?他學的不吃飯。我說糟糕,他聽了我這個人講害了。我就跑醫院看他,我說你怎麼搞的?搞得胃出血了?他說老師你叫我不要修,我不信嘛,就學你那個樣子,只搞了一個禮拜胃出血了。我說現在呢?現在已割了一半了。我說胃割了將來會長得起來的了,胃呀好好你把它封好了,又會成長回來的,不過年紀大了同年紀輕了開刀了,會成長轉來的。我說你不要亂搞啊,這不是玩的呀。
我們這個胃一天到晚吊在那裡這樣動,消化是這樣動,它的運動一個布袋一樣運動,有東西在裡面它這樣抖動就消化,它要摩擦這樣抖動。有東西在裡頭啊,牛肉啊青菜啊,蘿蔔啊,豆腐乾哪,它在裡頭好動嘛,你慢慢不吃不吃,有一點點還可以動,你空了,空了氣又不充滿水又不進去,它動它也搓起來了,兩個自己搓了,一搓一搓把這個皮就搓破了嘛,搓破了就胃穿孔了嘛,就出血了嘛。你有本事把胃空著嗎?
你氣充滿了,所以告訴你做功夫啊,精滿不思淫,那是當然的,越虛了的人,性慾觀念越強,身體越不好的越強,越虛越強,臨死的時候最強的是性慾觀念,投胎的時候和臨死的時候最強,這個欲界眾生是這樣來的。必須要做到精滿不思淫,所以要守戒。氣滿不思食,它自然不要吃了,氣滿了,不吃了。神滿不思睡了,這個神充滿了就不要睡眠。
你勉強做到不睡眠,就同上一次那位阿那律陀尊者所講的,佛講他偷懶,他七天七夜強起來不睡,就把眼睛搞瞎了,不能勉強的,不要認為我拚命做功夫修成長生不老。拚命做功夫,你曉得我「拚命」做功夫,這兩個字已經不是長生不老,因為你拼了命了嘛,要懂得這個邏輯啊。你按部就班的,一步有一步的功夫,不要越等級。
這是我們講到一味,真正一味是淡味。實際上什麼叫淡味?真的辟榖以後就不要吃飯了,斷了食慾,到了氣住脈停。那麼自己每一天都有自己的津液口水,這個口水不叫做普通的口水,津液。那麼有甘味,甘是唐音,不是甜,甜不是甘。甜味有問題,口水一聞發甜,口裡發甜是毛病,糖尿、尿裡發甜也是毛病。甘味這個甘味不是甜,有清涼清香的,那麼在道家修到這個境界就叫玉液還丹,當然還不是金液還丹。道家金液還丹,玉液還丹講了半天,是四個字「修安那般」修氣功,身心變化到了某一個階段的名稱,一個現象,要知道。
所以一味清淨,到了津液充滿了,這個時候心也清了,這個心清了,在清淨裡頭再觀心,一味清淨,心地法門。再觀心是心地也清淨了,最後就不動了。譬如有些人打坐坐得好的,口水特別多,你說玉液還丹,一天到晚坐在那裡咕嚕咕嚕的,那聽到有些更響咕嚕嚕,一天到晚搞這個,那你不過修道修得牛食比丘一樣,這叫做道啊?那個一味清淨的口水到了某一個階段,吃飯一樣,多了不能再吃。腦子很笨,噢,這是玉液還丹哪,多吃幾口,要出毛病的,多了也不好。所以學佛做功夫知時知量很難,因此修行禪宗也好,密宗也好必定要依明師,不是有名啊,明白,就是過來人,他自己有成就的才能指導。到了某一步的功夫了,一問我這個情形,不要你講,師父已經看出來了,你這個是什麼了,下一步怎麼樣。但是世界上明師難得,不要靠人,人貴自立,總要自己智慧發起,知時知量。所以講到一味清淨,所以口味鹹甜苦辣酸都是變味,以外,這一味就是清淨,淡味無味,平淡無奇,口味也清淨。
然後做到了,懂了這個,那自然是氣住氣滿了,再來觀心,這個心裡頭喜怒哀樂不起了。等於莊子說人到了中年,哀樂無動於衷了,悲哀喜樂無動於衷。你也是到了的,所以不肯起來寫,這個喜怒哀樂無動於衷,像我這樣說話是犯戒喲,真的,諸位,你們看我的口過犯的,綺語,專門逗他玩笑,因為我很氣他,怎麼我叫你起來才起呀?不好當眾罵他,罵他是惡口。不罵他,我怎麼辦?只有逗他一下,逗他一下是綺語。所以自己修行自己要知道,不要認為自己沒有口過,我的口過很大,不罵人就是挖苦人,有時候實在受不了。
諸位要注意呀,這才叫修行,不要自己一舉一動不知道,認為我很對,都在修行,就完了。一天不反省自己的過錯,找不出來自己的過錯,你不要認為我這一天沒有過錯,過錯犯得最大的,天天找得出來自己的過錯,那麼你是進步的,千萬要注意,現在是現身說法告訴大家。所謂一味清淨心地法門,真正的心地的清淨也是一味,哀樂不動於中,喜怒哀樂未動之謂中,貪嗔癡慢不起之前,貪嗔癡慢都不發出來,不生,不來也不去,不動也不靜,這是心地的一味清淨法門。這是他的報告。
因此「我得滅心。入三摩地」。所以一切雜念、妄想沒有了,見思惑滅盡,進入三昧正受境界。
「觀味之知。非體非物」。這個要注意了,我們剛才提到吃飯的問題。吃飯真是習氣啊,所以我常常吃東西真是習氣,我常常告訴你們,我這個人也是所有的毛病都有,而且有名的刁嘴公,素菜也好,葷菜也好,能夠我覺得這個菜做得好,很難了。所以一般同學都怕我,老師吃了不曉得行不行,雖然他們做得好。但是我吃得也很簡單,本味就是好,什麼菜做到本味就是好。鹹甜苦辣酸放了一堆我也會做啊,那當然好吃,已經麻了,嘴都麻了。好不好吃啊?好吃好吃。什麼味道你分不出來了,那當然好吃啊。真會吃菜就是吃本味,本味就是原味。你說炒個雞蛋嗎?就是一點油一點鹽,什麼蔥花都不要加,那個炒出來好吃啊,這才是做菜的高手。你說炒個雞蛋還要蔥花,還倒一點酒,加一點香油、蝦米進去隨便什麼,那沒有什麼,這個很容易,這都是變味。
我講這個道理啊,修道是一樣,所以我們這個人辟榖不吃飯,譬如佛的戒律,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或者是過午不食,有兩種。佛是日中一食,一天只有中午吃飯。叫比丘們是過午不食,過午不食很多好處。飲食晚上吃多了,跟著飲食的毛病多了,尤其是晚上,我們中國有句老話注意到,你們年輕同學:若想活到九十九,晚飯少吃口。換句話翻過來就變成一句俗語: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尤其晚飯很可怕的。晚飯所以佛戒不吃晚飯,晚飯是鬼的飲食,什麼鬼?人就是鬼。尤其你看館子店啊,舞廳啊,尤其風花雪月那個胡鬧的團體都是到晚上又喝酒又吃,吃得昏天黑地。然後嘛,飲食以外,酒的下面一個字啊,酒酒酒,好朋友,下面一個字好朋友「色」,酒色相連。酒色財氣四個兄弟相連的,都來了。這是飲食很壞啊,所以晚上空肚子啊,少欲,所以過午不食使你少欲,男女之欲性慾少衝動,甚至無慾。少欲,少昏沉。不大愛睡眠了,因為肚子餓了,睡不著了,睡眠是毛病,睡眠是真討厭。所以我常常跟同學們講我最喜歡是夜裡,尤其聽到他們起來上早課,四點半聽他們就打板了,大家起床。我在下面還精神百倍,一想你們那個起來睡眼朦朧,走路都顛顛倒倒那個樣子,很想上來看看你們,想想算了,因為我一上來增加他們心理負擔,所以乾脆做一點好事,不上來看。那個夜裡是清淨啊,但是何以做到呢?飲食問題是最重要。
可是我當年把飲食戒掉了,我說你們吃素,我說我年輕時候吃過七年長素,而且那還很年輕啊,人家還不曉得我吃素。我不標榜,標榜了吃素很麻煩,人家要給你準備素菜。既然吃素就不想了嘛,到那裡說我吃了,剛好吃飽了,乾脆不吃了。你說哎呀,我沒有吃了,不過我吃素,你這個罪業多重啊,那個人還要跑去買素菜還要炒。我過去只是人家不曉得我吃素,因為我到那裡場面不對,對不起我吃過了,吃飽了,剛剛吃飽,我寧等他飯吃完了,出來買饅頭吃都可以,不要麻煩人。那麼再不然看看那個葷菜榜中素菜的,好好好,吃吃吃,那個肉啊菜啊儘管夾來嘛,那個肉留著放在那裡,你把菜吃掉就好了嘛,何必裝起那個聖人的樣子?討厭相,我把我的吃素經驗告訴你。
而且我還不但這樣,年經很輕,還過午不食呢,那真困難啊,我告訴他們,我年輕的時候一餐飯吃八碗哪,運動的時候,一大盤肉吃也,八碗飯,兩個鐘頭就餓了,就發悠了,那就不得了啊,在那個時候不吃都困難,三碗飯先練習吃兩碗晚上,兩碗變一碗,半碗,幾口,然後吃一口,還是想吃啊。那已經發現並不是餓,---習氣,這個習氣業力之難斷,那我就騙自己,給你晚上自己吃七顆生的花生米,生的喲,還不是熟的,吃了七顆把它變成五顆,五顆變成三顆,到了三顆以後不吃了,然後到晚上想想,這就是習氣。所以我可以很久不吃飯,看到別人吃飯,我就站在旁邊,哎,這個好吃啊,哎,你多吃一點,這個好啊,這個味道好得很啊,我自己就反省到我並說沒有完全清淨啊,我在犯戒啊,因為我雖然沒有吃,這個好啊,好吃吧?等於自己在吃,你知道吧?所以修行要看自己的心地,你說我沒有吃啊,我在教他吃啊,你那個變相的貪慾呀;多吃點,多吃一點,好吃啊,好吃啊,很好吃很好吃,我告訴你嘛好吃,自己就高興。你想你心裡頭還有那個東西,沒有到心地清淨,修行要在這個地方注意,好難!
所以這位尊者告訴我們,「觀味之知」我們吃東西覺得這個味道好,那個知性這個心理作用,這個心理是什麼來的呢?真的味道好嗎?「非體非物」,沒的東西,一切都是虛妄,是你的業力,心裡的習氣,個人的業。所以有些人年青人偏食,這樣不吃那樣才要吃,那就是業報,他自己心理作用。有什麼不可吃啊?我說飛的不吃---飛機,水裡頭不吃---潛水艇,陸地上不吃的---坦克車,除了這三樣以外啊,什麼都吃,空中飛的、海裡游的、陸地上跑的都吃,不要偏食。有些人吃素也吃偏食,那是不得了了,要麼你做到了氣滿不思食,不要營養了,那氣就是營養。可是也不是喲,長久不食,過幾天或者過半個月,過一個月,或者過三個月,或者過半年,還是要很好吃一次啊。
所以以前有個故事,我們在重慶時有一位老朋友,學佛修道的。這位老朋友本事很大的,七天吃一次飯,他要下山來來吃飯啊,不一定,他的朋友很多,大家也很尊敬他---修道。早幾天一封信來給你了,這個禮拜天到你府上吃飯。大家曉得他來了,叫了一桌菜,冬不還要準備火爐、火鍋,雞鴨魚肉都是一桌很豐盛的席。他來了以後,茶葉都弄好放好,火爐擺好,讓他一個人吃,他這一餐飯要吃五個鐘頭。他吃吃了走走,走走了摸摸肚子,練練拳打打坐,然後自己把風路散起來,那個時候沒有電氣了,沒有瓦斯,風路散去了,又來熱好。這一桌酒席他統統吃完,吃完了上山了,一個禮拜不吃,第二次絕不會到你家裡來吃,另外一家,這就是邪門規矩,朋友裡頭他是秋風恰到好處,不亂刮秋風的。就是修道人化緣不亂化,不要說這個人有錢啊,這樣啊,居士還是你出錢啊,那樣出錢,那樣就不懂了,所以他這個化緣化得很好,他朋友也多,一年難得輪到一次吃。我們有時候說下次一定輪到我啊,還靠不住的,由他自己高興。
所以有時候你還是要補充的,你倒底父母所生肉體之身,那麼你真達到了如我們這位尊者所講的,「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本來空的,貪圖滋味也是空的呀,那是習氣呀,並沒有一個東西叫好吃,並沒有一個東西叫不好吃,只要到喉嚨根根這裡一下,到了這個地方,到了這個門口一下去就沒的味了,所有味都在舌尖啊,而且味道的好不好還並不是靠味道的本身,還靠我們自己的唾液、自己腦神經、口水配合這個味道起化學作用才好吃呢。你的口水不大好,質量不好那個飲食到嘴裡也不好吃啊,所以當我們生病發燒嘴裡發苦,你最好吃的東西拿到嘴裡是苦的。這就證明了東西好吃不好吃在你的本身,並不是在那個物體,所以「非體非物」。
味道哪裡來?不是那個鹹甜苦辣酸,或者是那個東西好吃。因此悟到了,啊,好吃不好吃還是在於生理、心理,身體怎麼來的?心理來的,剛才我們講嘴裡發苦了,不好吃,消化不良,胃太寒了,你嘴裡吃東西,所以講胃口不開,什麼都沒有味道了,其實那個東西好吃得很啊,因為你自己病了就沒有味道了。所以愛喝茶愛抽煙的人,忽然今天不想喝茶不想抽煙,嚴重得很,病了。等到他病好了以後,拿一支煙給我,恭喜,他又得活了。這是講有這個癮的人啊,這個癮哪裡來呢?「非體非物」,一切唯心。因此他明瞭心了。
「應念得超世間諸漏」。一念之間悟道。不但由嘴裡悟到這個道理,超越了世間一切有漏,眼耳鼻舌身,由嘴裡悟道了,眼耳鼻舌身都瞭解了,一樣的道理,眼睛也一樣道理,超越世間諸漏。這個時候,但是牛食比丘所講的呀,老實講這是《楞嚴經》的秘密。他走的這個路線是什麼呢?規規矩矩是辟榖的路線,辟榖就是不吃飲食,不吃飲食要喝水喲,喝水很重要。
有一年這位老居士,一位女的,我一想有三十年了,我到觀音山。觀音山那個廟子舊時還有個小禪堂,我在那裡還打過七呢,現在都給他們拆了,我上去一看都是面目全非了,觀音變成羅漢了。這個有一位女的,也是本省人,南部人,在這個廟子上那位當家師父告訴我,還好了,一天大小事情都做啊,不穿襪子不穿鞋子,不吃飯,光喝水。我那個時候看到她,這位太太姓名也不肯講,就是光喝水,那個時候看到是四十幾五十這個樣子,後來我也沒有再看到。那麼這種人呢?修味觀裡頭光喝水的辦法,也屬於水觀裡的一種。不過先喝水還是有它的方法喝的,當然水還是要乾淨的,最好是泉水,山泉的水,井水都要考慮考慮,有些井水有問題,看看附近有沒有礦物質,都要注意的。
所以這些修行的方法都要和科學倆配上,古人講的方法本身就是非常科學的,並不是否認科學。所以修了這個不吃飲食以後到達了心一空,念頭一空,注意他的話。
「內脫身心。外遺世界」。所以辟榖以後,不吃飲食一味清淨修到後來,「內脫身心」,怎麼叫脫?解脫了。自己打坐起來平常沒有身體的感覺了,你說人怎麼樣沒有身體的感覺啊?絕對健康的時候,對不對?只要有一點不健康,你哪裡痛,拿個針來扎你一下,只要這裡感覺到這個紮了受傷就是不健康,你就有痛覺;哪裡舒服啊,有樂覺也不行。所以樂受、苦受、捨受就是不苦不樂受、憂、喜都沒有了,所以身見都忘掉了。修行最難忘的就是身見,就是這個身體感受,我們大家為什麼念佛打坐不能得定啊?因為你身見這個受陰還在啊。他到了這個境界悟道了,明心以後,「內脫身心」,心呢?第六意識雜念分別心不起了,身、心都清淨了,得了解脫,你注意這八個字,他的成果。「外遺世界」世是什麼?三世時間觀念,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過去現在未來,世是三世。界是十方,東南西北、四個角、上、下,所以時空觀念都丟掉,沒有世界,就是證到空的境界。內脫身心,外遺世界。
「遠離三有」。跳出了三有,就是三界欲有、色有、無色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樣才能夠到達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一段你特別注意,你看前面講了八位菩薩尊者各有各種的境界不同,你要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啊,就要到達牛食尊者這個境界。他以什麼法門?一味清淨,老實講是辟榖來的。換一句話我們中國的文學啊,不食人間煙火,就不食人間煙火了,才能到達,不食人間煙火,那才能到達。這個時候怎麼是跳出?他講得很明白了,這個時候:
「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漢」。到這個時候身體的輕靈,身心都可以丟開,像鳥飛出了那個鳥籠一樣,跳出三界了,這是個實際的境界,實際的功夫啊。所以你們看過密宗的密勒日巴,就是木訥,舊的翻譯,我們這裡老的翻譯叫《木訥記》,新的翻譯叫《密勒日巴傳》。他為什麼飛起來?他因為九年都在餓啊,在飢餓狀態中,但是他最後氣脈修成功在空中飛翔的時候,他那個時候已經不行了,餓不下去了,那個食慾也發起來了。到某一步功夫,《木訥記》上告訴你,師父已經涅磐了,師父臨死以前留一個信給他,我們中國人叫錦囊了,錦囊者就是布包起來,很好布包起來一封信。你背在背上叫他,我走了,死了,你到後來有一步關口修行到那裡,沒有辦法的時候,你打開我的看。他到那個時候沒有辦法,他的未婚妻同他的妹妹啊,在山下化緣,正化來酒啊、臘肉啊這些給他送上去,你說他吃葷還不吃葷啊?平常吃草根,身上都長綠苔了,綠毛了。這個這時候他也剛好碰到那個機緣,妹妹和未婚妻倆送來,打開酒喝,吃那個肉啊。那當然火腿啊,臘肉啊什麼都有了,亂七八糟的,過年到了。哎喲,他說這個功夫怎麼辦,心裡很難過,師父也涅磐死掉了,趕快想到打開錦囊一看,師父說一句什麼話?信裡頭:此時全靠好飲食。所以他就痛快的吃,一吃了以後,氣脈打通了,就飛起來了,真的飛起來。「如鳥出籠」,不要去玩啊,聽聽而已,你不要隨便去跳,如鳥出籠,籠子裡跳不出來,跌下來跌得要死的。「如鳥出籠,離垢銷塵」身心外面一切染污的內垢都乾淨了,銷就報銷了,沒有了,清淨了,紅塵中宿業什麼都沒有。「法眼清淨」,什麼是法眼?看一切法皆是佛法,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什麼法都搞得很清楚。最後會把它轉來,一切法皆是佛法,法眼清淨,成阿羅漢。
「如來親印。登無學道」。佛的親手教出來的弟子,佛的親弟子,佛你親自印證我已經達到無學位,不需要再學,成就了,大阿羅漢。今天你老人家要我報告,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這個味道還到本來,本來的味道,世界上所有的味道本來就是無味、淡味。淡味到達無味,沒的味,就空了。旋知無知:知也沒有,知也空了,斯為第一。所以我們大家修甘露法門啊,修什麼飲食的這些法門啊,原理就要先把這個搞清楚。一邊修行一邊又貪圖好吃,那就另外一道了,也是個法門,不能說不是法門啊,那就是好吃法門,也可以成就好吃三昧,不過二十五圓通裡頭並沒有把它說出來,那是另外一個法門了,真的有,不是沒有,會吃也是個法門,吃得飽也好。
現在我們另一位了,這位尊者比丘是佛的高足弟子。「畢陵伽婆蹉」。翻譯中文就是余習的意思,剩餘的習氣,余習未斷,這個余習。這位就是愛罵人的,他當皇帝,多生累劫做皇帝做慣了的,指揮人指慣了的。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他的修行報告又不同了。「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
這一段不能切斷,他這個報告長了,不像其他的尊者報告一段一段切了,那麼整個故事要說下來。他是一個所謂我慢非常重,尤其他是好幾生來都是權威人物做國王做慣了,指揮人罵人罵慣了,所以他對這個龍女河女他也敢罵,那麼這一段裡頭不提。他是一個這麼富貴中人的多生累世的習氣,尊貴養尊處優的。要知道富貴人啊,富了就貴,一個人有錢了,做事情都懶了嘛。那麼因此他這一生的修持不同啊,上面我們講過了,眼耳鼻舌,這是講身受,身體來修。
他說我剛剛出家發心出家的時候啊,「從佛入道」,入道出家了。有些地方入道不一定出家,有些居士們的報告,就是別的經典上入道就不講出家了,在他出家了。
「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不僅是跟在佛旁邊,你注意他這一句話的文字,常常聽到佛你老人家說世間上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這個社會人世間沒有舒服的事情,沒有可愛的事,是苦惱的世界,世間皆是苦,悲慘的,從無始以來到將來為止永遠是悲慘的,娑婆世界沒有一件圓滿的,都是有缺陷的,不然不叫娑婆世界。娑婆就是難忍能忍,這個缺陷是很難忍得過去的,所以稱這個世界。你看以他的根器,我們大家要反省自己了。以他尊者的根器,以他多生累劫的富貴中人,跟佛出家應該很聰明,還是笨蛋。不是聽佛說世間苦不可樂就馬上真得道了,要「數聞如來說諸世間諸不可樂」。常常聽,聽了也同大家一樣聽過忘了,雖然記在筆記上,問問哎呀,筆記我去翻翻看,筆記上找不到啊,也是同我們一樣啊。總算有一回,數聞,所以要多聞,常常聽,教育也是這樣,真的喲,你教了一百年他還是不懂,你只教一句話,都沒有感應,他都記得了,記得了不受用,有一天突然會覺得有用,教育的目的效果才達到。你看叫我背得來,背來沒有用的,書背來還是沒有用,到達了某一天,啊,是這樣啊。所以以前讀書叫我們背很有道理。
我們當年讀書啊,討厭老前輩的老師,那真是我們很討厭,現在想想感激不盡。我們那個時候叫先生了,先生啊,這個書怎麼講啊?不要多問,好好背來,將來你會懂。我們都嘴翹下來,將來,將來哪一天嘛?反正他一定不會,他不會他才只好不講,所以叫我們將來會懂。後來我們自己真讀懂了這個書,真是感激他的話,他如果當初給我們講了沒有用,聽了還是聽了沒有用,自己碰到那種事情經過那個,把自己讀的書反映出來,那才親切,那叫證到,親證到,親證就是經驗主義,現在西方哲學講就是經驗實證主義。
所以你由這句經文你可以瞭解,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因此他受了這個教育的感觸是什麼呢?這是小證,沒有實證到世間不可樂。他說我每一次化緣的時候,比丘制度自己不種田不織衣服,在印度出來,飯時,到中午出去化緣。
「乞食城中」去化緣。注意比丘化緣有化緣的威儀,戒律部分有化緣的儀軌,你們出家同學注意,大藏經戒律部分有的,叫做比丘化緣的威儀儀軌。缽是怎麼托的?眼睛最多看前面五步路,不能平走的,眼睛都是佛像一樣,半開半閉;托缽是當空的,拿引馨是這麼拿的,衣服是怎麼穿的,很嚴格有個規定,那個威儀走起來是很莊嚴。他在乞食城中,當然很合法的這麼走起來,化緣哪,換句話說乞食就是討飯,比丘就是乞士,就是討飯,叫花子。上乞法於佛,下乞食於眾生,乞食做比丘,上乞法於佛,化緣,像佛化緣,下呢,乞食於眾生,乞食於人等等。他可以乞食,乞食是比丘應該行為,所以出家就是當一個叫花子,最偉大的叫花子,大英雄才做得到,像我們小狗熊們還做不到的。乞食城中,真是一個出家人修行人,雖然走路,雖然在乞食,
「心思法門」,腦子思想研究佛法修持,他雖然在走路,腦子裡沒有亂想,研究怎麼樣能證道悟道,心思法門,因此沒有注意到地下,我們拿中文四個字信步而行,信這個步隨便就走起來,這個信步而行。就是這樣信步而行,隨便走起來,反正這個姿勢很端正了,這個步伐自己出來都有一定的,所以沒有注意地下。因此不知不覺:
「不覺路中毒刺傷足」,一根有毒的,注意這兩個字,不是碰到刺,一根有毒的刺,那當然痛到腳底心進去麻脹,那是痛死了,又發腫了,有毒的刺刺到腳。比丘乞食在印度是光腳的,不像我們中國也穿襪子穿鞋子,乃至褲子還拿個繩子捆起來。
當年印度不是這樣,印度人只有裙子沒有褲子的。所以西藏人現在還是這樣,西藏蒙古人都有裙子沒有褲子的,日本過去也這樣,緬甸白衣也是這樣,中國古人也是這樣,褲子是後來來的喲,我們古代中國孔子那些穿的男女都一樣。所謂衣裳這個裳就是裙子,你看孔子的衣服也是兩重掛著,下面就是裙子,大裙子。所以我們在西藏一看,那些外面走路,看到騎在馬上,一下馬,把那個裙子一轉,我們趕快把馬牽過這一邊走了,曉得他要蹲下來方便了,方便他把裙子一轉,四面就蓋住了,人就蹲在那裡了,那個動作很妙,就是等於跳芭蕾舞啊,那個大裙子一撒,真是一樣。
所以在印度出來化緣是光腳的,光腳啊。所以《金剛經》上佛也是這樣,回來化緣回來,這個飯吃了,《金剛經》上佛洗足已,敷座而坐,所以《金剛經》描寫這個佛最平實了,就是普通人一個生活,沒有什麼放光動地,天龍八部把那個座位拿水都洗乾淨了,他老人家來養尊處優的坐在蓮花上,蓮花還要那個蓮子童,大概還要放一點棉花,軟軟的,並沒有這樣,他是苦行道,《金剛經》上就可以看到了。所以他在毒刺刺了腳,那個毒刺刺進腳來,你注意他下面一句話:
「舉身疼痛。」普通一個刺,腳上痛不過腳痛啊,因為有毒的傳染開全身就酸痛,不得了,痛苦的不得了,被這個毒刺毒的,那當然,注意喲,沒有化到緣啊,肚子還餓著的。這裡被毒刺傷一身都痛,你看這才叫修行用功,在這個時候他沒有,說我們啊,格老子這個時候把衣缽也丟掉了,管他的,修個什麼行啊!我好像信佛菩薩都不保佑,還把毒刺刺我,啊,這些菩薩,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既不慈又不悲了,那氣死了,罵起菩薩來。這裡一個真修行的人給你做榜樣,他說這個時候「舉身疼痛」,舉身就是全身,沒有哪一處不在痛,痛苦極了。他在痛苦的時候就用功了,就是修行。就是修行反照。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他也曉得腳被毒刺刺了,痛,是怎麼曉得我會痛呢?因為我知道受傷。知道了這個身體這一部分有傷有毒,「我念有知」我回轉來一想,我有知覺才曉得這個感覺的狀態在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因為我的心念有一個知覺的作用,這個知覺的作用呢?所以知道這個感覺上身體上有這個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才曉得最深的痛苦,還在痛啊,他馬上觀心了,這個叫觀心法門。
「雖覺覺痛」,他馬上進一步反轉去內在反省觀心,但不一定閉著眼睛啊,一定手把腳還捧著,眼睛還看著腿,可是觀心法門並不一定要你閉眼睛的。「雖覺覺痛」現在我這個痛怎麼樣知道這個痛啊?因為肉體受了有毒有病的反應,感受來的,感受拿現在講,那個神經傳導到大腦神經全腦曉得痛了。「雖覺覺痛」,這個知覺的現在在幹什麼?知道在痛,知道我在痛,痛得要命啊,這個知道痛的這個沒有痛,痛是一回事。現在諸位也有啊,你們現在坐久了屁股難過,你用他這個方法看看,你感覺到坐在椅子上這個屁股難過、腰難過這是感受,你知道自己屁股難過、腰難過的。那個知道知覺作用,知道這個感覺難受。但是感覺是感覺,知覺是知覺。「雖覺覺痛」,雖然有感覺,這個知覺的東西,感覺到現在在酸痛,假定我把注意力知覺的注意力不注在這個感受的痛苦上啊,回轉來,找這個知覺的根本:
「覺清淨心」。痛是痛啊,我知道痛的那個沒有痛啊。譬如我們發燒,哎呀我痛得要死啊,那個會叫哎喲的沒有痛啊,那個本來清淨的,那個生滅不起。
「無痛痛覺」,那個知道清淨這個心念啊,這個能知知性無痛,它本身並沒有剌痛,痛是身體上的事。「無痛痛覺」,也沒有一個特別加強自己一個痛,痛在感覺,這個痛固然痛,痛啊痛在身體的感受上,不能痛到知覺上來。由此去觀心,這才叫修行,所以唸唸如此,這就叫觀心法門。禪宗所謂講參,就是唸唸觀心,哎呀,你說我今天不參了,因為有病請假,你看很多同學啊生了病他就請假了,那沒有錯啊,給病魔拉起走了。他這個時候痛應該是馬上醫院,一路叫哎喲,他沒有叫哎喲,舉身疼痛以後,他馬上就反省這個「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那個清淨自性啊,沒有管這個痛覺的關係。因此他就抱著這個腿在那裡參了,
「由是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哎呀,懂了,這個感覺的作用哪裡來?難道我身體只有一個,感覺知覺實際上心物一元呀,沒有感覺也沒有知覺啊,感覺也清淨的呀,本來清淨。他倒會把毒傷自己不要擦藥就會治好了,因此懂了這個道理,第一步曉得那個知道痛苦的那個沒有痛苦,這是第一步啊。因此我再進一步一參,那感覺同知覺難道是兩個東西啊?西洋心理學西方哲學很多方面都把它變成兩個東西,心物一元的。
「如是一身,寧有雙覺」生命只是一個,感覺、知覺難道是兩回事嗎?實際上是一體的,因此它這是一個東西,兩個作用,它到了身上就會感覺,到了鼻子就會呼吸,到了眼睛就會看,到了耳朵就會聽,到了嘴巴就想吃東西,向上走就會想,向下走就會沉,墮落,就是這麼一個東西。因此知道了,攝念,把這個心收回來,痛你的,痛是腿,腳有刺,格老子不管你,我這個能痛之心這一念,攝念就是收心。孟子說,我們中國儒家的孟子也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那麼朱子解釋這個放心就是收心,我不同意朱子的解釋方法,不過現在借用這個名稱,叫做收心,攝念就是收心兩個字,把心收回來,因為我們的思想念頭一天到晚都在外面跑的。他這個時候,這位余習尊者攝念,注意在這一點了,他這個理參透了,悟到這個理,趕緊。所謂理到了,要事到,功夫到,攝念把心念不亂散了。痛還在痛啊,那個腳上,讓你痛去我不管,把注意力不到痛上去,他把念定住了,一念不生這個境界。
「攝念未久」,他說我把念頭心一收回來,哎喲哎喲痛,格老子不管你的痛,我也不管這個腳上有個刺,把念頭回轉自己那個本心的境界上去了,過了一下子,他說這樣一來:
「身心忽空」,腿也不痛了,身體沒有感覺了,我注意力不靠上就沒有感覺了,心也空了。其實大家也做得到,我常常告訴你們,譬如我們抬東西也好,在廚房做,手啊,無意很忙的時候手給刀啊給什麼刮破了,不知道,已經流血了,不會痛的呀,因為感覺和知覺這個念頭不配合了。如果一看到哎呀,痛了,所以打仗在戰場上啊,大家有經驗在前方在打,前面的弟兄們假使這個同伴們打傷了,子彈打過來已經流血了,不要叫,老兵們告訴你不要吵,他沒有覺得,還在衝鋒啊,勇敢得很。你告訴他某人,你帶傷了,他一看倒下來了,是這樣的,這個人是這樣。你看有時候刺進去了你不知道,一曉得了,媽媽喲,趕快給我挑出來,越挑越痛,哎喲哎喲不得了,他在街上回來都不知道,所以這個用功道理你曉得。
所以他攝念收心以來未久,身心就空了,身的感覺身體沒有了,這個刺還在腳上啊,你看這個場面啊,你看這一幕的描寫這個劇本,他大概我們如果寫小說寫劇本的話,寫這位尊者這個刺還有腳上啊,也許把刺撥出來。他就在那一個現場用功下去,一定就三七二十一天,入定了,攝念入定,身心空了嘛。在那個身心皆空的境界裡,他一「定」:
「三七日中,諸漏虛盡」,三七二十一天證得大阿羅漢果,漏盡。得漏盡通了,得漏盡,煩惱習氣一切漏盡、不起了,成阿羅漢,證得阿羅漢果。這一段講用功的,很值得我們參考啊。真正大家想打坐修行學禪用功,哎喲,你最近怎麼樣?坐不坐啊?坐啊,兩堂,早晚兩堂,每堂五十分鐘,好像上對得起天地尊親師,十八代的祖師好像都要謝謝他一樣,這個怎麼行?真要用功,攝心、攝念,最難在攝念,攝念是攝什麼念?專一之念,最後到身心皆空,這個時候戒定慧才到達,這是戒體得了,這是戒體定相,戒定慧都得了。那麼慧在啊裡?是漏盡,一切習氣根根全空了,成阿羅漢。那麼現在打坐坐一下,等一下有一點難過,哎喲老師啊,不得了了。不得了,好嘛好嘛,進醫院看醫生吃藥。
藥能醫假病,沒有藥可以醫得好病的,心病,世界上西醫也好,中醫也好,沒有一個藥可以醫好病的,都是假病。中國兩句老話,藥能治假病,酒不解真愁。你以為喝酒解掉了愁?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啊,那是李白的名詩啊。所以那麼我們中國祖先的名言,藥能治假病,酒不解真愁。真愁下來,你說酒醉了不想,做不到的,越喝醉了越想。所以身心之病,中西藥都是醫假病,死病的時候中西藥都醫不好。
但是有一樣藥可以醫,生死業力還是唯心的喲,那要真得定了,怎麼樣可以了生死啊?真的喲,你想生死來去自由了生死,非修定不可,除了定以外沒有別的本事。這個定是什麼呢?攝念專一,所以念佛法門,安那般那法門都是給你攝念所借用的一個方法。
在余習尊者所報告的,他不借用什麼方法,他是因緣湊合,從感覺上來的,你在化緣的時候,肚子正餓,碰到這個刺一扎,照我們現代人啊,趕快叫醫救來救護送醫院,他沒有。當然走不動化緣,趕緊就在那裡反省參究。那麼這個重要呢?是平常受了佛的教化,如來說世間不可樂事,世間皆苦,他這一下才是真碰到了苦,苦極了,肚子餓了去化緣,給剌紮了,扎的還是毒刺,你看這個世界多痛苦。他就在痛苦上攝念,因此身心都空。不過下面重要的,「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因此你老人家親自給我印證。
「發明無學」也就是說我悟了,發明就是悟了,啟發了自性,明白了本性叫發明,到無學位。
「佛問圓通」。所以你老人家佛問哪一門進去圓通,一通百通呢?
「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我認為最好是唸唸反省,身心返照,追:觀心,追自己的起心動念。那個所起的念頭,生滅心空了,能起能知覺的也把它空了。空了以後並不是沒有,那才是身心皆遺,跳出了身心,空靈之至,純覺境界。
遺身:忘記了這個身體,我們大家不能得定,不能進入真正的情況修行,就是被身體障礙,純粹在覺性裡頭,遺身忘記了身體,更不要修氣脈,更不要搞什麼七經八脈,因為修氣脈修任督二脈修七經八脈,打通的目的是幹什麼?就是要達到忘身境界,氣脈通了,隨時可以忘身。但是有人不修氣脈,專走心地法門,勉強心地,也可以丟開了身體,丟開了身體這個氣脈,身體氣脈會不會通?那它自然通。這是顛倒的兩路,都是通的。
所以在他經驗報告「純覺遺身」丟開了身體,「斯為第一」就走自己觀心知覺法門來而證道,忘記了身心,他說我認為這個是修行最好的法門,這是講身體來的,由身體上感受來的。


現在正在二十五位圓通,今天是第十一位,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尊者是從觀心觀空的法門入手。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都是一樣的,我們不需要再加解釋。須菩提這位尊者大家很熟了,尤其是《金剛經》的佛說法,他是主角,那麼須菩提的本名就是空生的意思,一切空。在佛經上記載個人的歷史宿業所感,素來學般若空法,當他母親懷孕的時候,家裡什麼都沒有,都空了,連米缸也空了,不曉得怎麼做飯吃。什麼都空了,當然衣櫃也空了。一切修空法的,有這麼一個感應。這是佛的大弟子裡頭所謂修空觀是非常了不起的,第一位人物。那麼他的報告。
「自憶受生如恆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這是他的報告,同時也講宿業過去生的他如此的經驗,差不多每一位尊者菩薩的報告都是如此,我們學佛再重複一道,基本上是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所謂三世因果,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是宿業所感來的,宿業所感的道理就是唯識所講種子生現行,我們這一生現在的行為成為未來的種性,那麼這是第一個問題我們基本上要了解了再來討論。
第二我們都曉得佛法講空,尤其在中國大乘佛法的術語,大家習慣的,一碰到出家人,師父啊,四大皆空。所謂四大就是物理世界包括我們身體,地、水、火、風叫做四大,地水火風就是身上血呀液體包括荷爾蒙,是水大,骨頭是地大,火大生命活著的熱力,風大就是氣,包括我們的呼吸,地水火風四大類四大種類。我們習慣的都曉得四大皆空,其實四大也空不了,還越來越大,身體上隨便地水火風這四大和合在身體上,一大類原則上可能發生一百一十種病,一百一十種病,四大的變化有四百四十種病。
譬如我們感冒了流鼻涕,水大多了,呼吸器官受了涼或者受了感染,流鼻涕掉眼淚,流鼻涕是肺受了影響,流眼淚肝部受了影響等等。每一樣病都可以要我們的命,感冒最輕感冒是最嚴重,感冒你看它很輕微,是非常嚴重的。而且感冒細菌也好,涼著也好,一來了我們身上有十八天的這個病的功能,這個本事有十八天。有些人覺得我沒有感冒,已經感冒進去了。感冒的潛伏期如果沒有碰到外感一點事沒有,再碰到吃不好了什麼不好馬上就發出來了。
四大有四百四十種病,每一種病都可以要我們死亡的,所以身體是脆弱得不得了,這是身體的生命還不講心。我們講任何一種病,感冒了你叫它四大皆空,鼻涕也空,就做不到。頭痛起來說四大皆空你不痛吧!做不到。怎麼曉得空?這要值得注意的,不是一句空話。第二我們學佛就曉得講空,這是空的嘛,那是勸人家的話,到了自己身上啊,喜怒哀樂一點刺激來就空不了了,不管你念佛本事多大,一點都空不了,把思想不要去亂想,念頭空空不了。究竟空是個什麼東西?這是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我們常常拿空,佛學所講空的觀念,往往變成唯物思想,空當成沒有,在佛學這個觀念是大錯的。沒有,這個東西沒有,用過了,人生了、死了,這個人不會再來了,至少這個世界上肉體的影子看不到他了,這種空是斷見的空。這個洋火,一個煙一張紙燒過了沒有了,第二張絕不是是第一張,這是斷滅空,斷滅空是很嚴重的。
譬如我們曉得西洋哲學裡頭出來的唯物思想的空、唯物哲學的空,多半是一種斷滅空的觀念,人死死了如燈滅,燈熄了一樣就沒有了,沒有什麼靈魂,也沒有前生也沒有後世,所以人死了的剩餘價值可以把他燒了變成肥料,用不著管你什麼身後事,這是唯物思想的空,也講空,不過沒有標榜這個名字,過去就沒有了。
所以我們學佛第一個觀念談到空字要認識,這個空不是斷滅見的空,見就是觀念,斷滅「見」的意思說是說不是斷滅觀念的那一種空。那麼佛法講空也是一個相上來講,現象,拿修持方面就是它的境界,這個境界是空相,這是現象,等於我們這個物理世界有個空,我們看得見的,我們到了高樓頂上到高山頂上看整個的虛空,物理世界的虛空,這個空是物理世界的空,不是佛法所講的空。譬如我們到一個山洞裡頭,到一個空房間裡頭看到什麼都沒有,這個空是物理世界的空,這個空還是一個物理性的。那麼以科學的道理所瞭解,物理世界所謂空,空裡頭也有東西,或者有空氣啊很多很多,那麼這個空還是屬於物理的。
佛法講的空是心性體上的空相,當一個現象沒有形成以前---性空,它的本能作用是性空的,這個空我們經常講,已經講過幾次等於中國的《易經》,也等於西洋的數理學哲學研究數學的那個「零」字,天地萬物宇宙萬物開始於一,這個數字是一,第一個。一以前是什麼?是零。零並不是代表沒有,零代表沒有是一種,零也代表太多,無窮數,無限的數,不可知的數,不可思議的數,無量無邊的數,太多也是零,比方。我們借這個數理哲學的道理瞭解佛正面所說的空,空不是沒有。
所以我經常告訴同學們一句話,空能生一切法,萬有都從虛空中來,這個虛空是個代名號。空也能滅一切法,也能破一切法。你看我們平地起高樓,像勝義路我們現在在這裡,二三十年前,這個地方我們來,走都不好走,都是田地,根本不會到這裡來。二三十年以後是那麼一個都市,平地起高樓。那麼將來經過幾百萬年或者千百年以後,這個地方又沒有還是歸於空。空能生一切法,空能滅一切法,這個空不是斷滅見的空,能含一切萬有的性空的空,再進一步說空也是個代號,也是一個代號,符號。千萬不要認為空是有,不過在修行人真正滅除了一切分別,消滅了一切的生滅、分別心、生滅心,妄想就是生滅心就是分別起,分別生滅不起,寂然不動,一味的清淨本然,這個見清淨本然的面目絕對的清淨,佛學它一個代號,這個東西叫做空,這樣稱呼,所以空並不是完全沒有。
我們瞭解了這三個觀念,回轉來再看《楞嚴經》的原文,須菩提尊者他所報告每一句話每一個文字我們注意它,他的報告,「我曠劫來心得無礙」。什麼叫曠劫呢?這是中國古文的寫法,很遠空曠,不曉得經過多少個劫數了,經過一百個前生一千個前生還不是曠劫,一萬個前生也不是曠劫,就是過去過去的過去,不曉得多少過去,很久遠,曠字代表了很久很長久很遠了這個劫數以來,還不是年代啊,還不是生命一生兩生啊,無數劫以來,這個劫是佛學裡頭代表長時間的一個數學的代號,沒有辦法準確的加一個數字,十二萬億年叫一劫嗎?還是多少年叫一劫嗎?這個還不足以代表佛學這個劫數的時間。
那麼小的只講這個世界上歷史的演變,所謂刀兵,瘟疫,水火,這個災難,這個災難的意思啊,人類刀兵劫,說將來世界到了刀兵劫的時候,人類彼此都在仇恨,彼此都在戰爭,人與人之間都在殘殺,那個時候物理的世界演變到草木都會殺人,人的殺生越來越重,這是刀兵劫。那麼所謂水火劫那個時候啊,那就是大火災,譬如說地球的北極的冰川融化了,地球的中心起了火災了,整個的都燒燬了。比如說我們研究上古所謂講冰河時期,科學名詞很好聽,我們人類這個地球以前都是個冰河時期,慢慢這個人類才有,才起來。所謂冰河時期拿佛學的觀念來講就是水劫的那個劫數過了,地球上人類都毀了,沒有了,很少數。佛說末劫的時候全世界只留下來五百個好人再來做種子用的,我們希望大家好好好的修,將來留下來做種子人也是蠻好。那麼這樣的來回還是小劫,這個詳細講很麻煩了,大劫就更嚴重了,所以這個劫數無定,總而言之很長。
那麼須菩提尊者的報告,他在無定時的長遠劫數里頭,不曉得經過多少多少劫數,注意喲,什麼叫真空了?他這裡告訴你很明白,「心得無礙」,無礙就是空,那就是真空。你說我們打坐念佛修行修道,隨便你顯教也好密教也好,修到了身心皆空,有個空的境界,我現在都是空,空的一定下去,定個一萬年,你說空不空啊?不空。他有一個空的境界就有所礙,有出障礙,他有了這一面就沒有那一面,他有空的境界就不敢起念,不敢下坐了,不敢出定,不敢入世也不敢走路了,一走路空的就掉了,這個空就有礙了,無礙謂之空,善惡、是非、空有、來去、入定出定,一切無礙,此心無礙。所以我們大家都曉得念兩百六十個字的《心經》,《心經》上說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那是空。
心有所掛礙,我要念佛,不念佛不行啊,有掛礙,掛礙在佛上,給佛掛礙了。凡夫呢?給世間的一切誘惑掛礙了,真做到無礙,此心,無礙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修養到達此心如明鏡,這是比方,你說我現在好啊,心裡頭一片光明,像個鏡子一樣,有礙,不是明鏡,這個鏡子不貴,大概一二十塊錢現在地攤上都買得到,而且照的樣也不準確,那是比方,心如明鏡那是比方啊。心如明鏡如何?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像我們今天那麼一個場面,一看那麼多人,心中有事?沒有事,上來亂吹一頓下去了,什麼都忘了,過去了算了就沒有了,到了這裡坐在這裡就是這樣,過去了一切皆忘。也等於我們中國莊子所講的,坐亡,坐在那裡什麼都沒有了,亡其所亡那就是無礙。還有個空,亡其所亡等於我們佛學說空就是空,有個空的境界還有礙。
所以我們讀佛經注意。須菩提的法號號稱空生,人怎麼樣才是空?無礙才是空,有礙、有空一念、有空的境界,已經有所念不叫做空,這是主要我們古代寫文章啊,這種筆法叫做點題。須菩提報告他主要,把他主題所在就指點出來,他說我曠劫以來這個心境始終是無礙,無礙是非常偉大的境界,注意。
「自憶受生如恆河沙」,因為空了才能夠得宿命通。譬如我們現在這個建築這個樓上,這兩根柱子擋住了不空,這一邊看不見了,空了什麼都看得見。心境真的空了,我前生做狗,或者我前生做過一個壞人,我前生做過人家媽媽,或者我做過人家女兒,做過人家的老子,還做過人家祖父,某個人的前生就是我的孫子,現在他是我的老師,那不一定,這個輪迴中啊,這個輪班的,很公平,誰都做過誰的冤家,誰也做過誰的情人,情人就是冤家,冤家就是情人,不是冤家不會就成情人,彼此互相在痛苦,然後人類說這好美啊,那當然美了,那痛苦的美啊,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宿命通能夠瞭解自己前生後世,空的境界才能瞭解。注意喲,念有所住,有所牽掛空不了,不會得宿命通的,千萬注意,所以經典上告訴你都很清楚了。因為他心境空,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生生世世做過些什麼事都曉得。
譬如我們大家經常說你們記憶力不好,說我的記憶力好,因為我腦子空。老實講,我還真空,昨天還跟朋友講笑話,我說今天幾號啊?我常常把年月日,每天隨時看日曆隨時忘記了,因為這個數字記得很討厭。所以我不會接電話,到現在不會數鈔票,人家找我,我拿來就放起來,因為不數,我也曉得會數錯,拿給人家經常拿錯了,這個數字記得好討厭。書看得很多,也不記,那麼到時間,我為什麼會反影出來,比你們記得住呢?因為我心空嘛。到時間要用的時候,那個是怎麼一句話啊,我還記得這個書是什麼版式,在第幾行那兩個字怎麼寫,怎麼印的我還很清楚。可是平常你要記住記住,記不住了,有礙就記不住了。不過你們不要亂玩啊,我也修修看,完全空,將來一個字都不認識,到站不曉得下車,那不要怪我。要真空靈了自己自然能夠記憶力強,對了,我不過是帶話傳話的。
你看經典文字讀通,他說我曠劫來,心得無礙,因此自己能夠回憶受生。怎麼叫受生?死了再投胎,不一定做人啊,或者死了生天,或者死了變動物,或者下地獄,這一生有了罪業就該下地獄受報,所以生生世世輪迴,受生:接受這個生命。這個生命佛學名詞叫分段生死,我們現在死了又投生,生了又死了,這個生命是分段生死,能生生死死的那個本性、自性它是不生不死的,所以明心見性是找那個本來。我們現在的生命是叫做受生而來,受這個生命來的受報應,身體受這個業報,家庭、父母、社會、國家、天下一切,遭遇到時代好的時候,就是好,我們福報好。
譬如像我們經常講,我們這一代青年,尤其在自由中國台灣長大的,每一個都是大福報,沒有吃過苦頭,也不曉什麼叫煩惱。有啊,有煩惱,那是自找煩惱,真正環境沒有刺激他,像我們一生經歷過許多,講戰亂的時候就想起古人的一句話,寧為太平雞犬,不做亂世人民。那你到了那個環境想到,真是看到一個狗一個雞啊,都很羨慕它,我寧肯做你,你還自由可以跑兩步,人到那個痛苦的。所以受生的道理,我們要瞭解,受生是受報,一段一段分段的生命中間。所以他說自己能夠記憶自己生生世世受生,不曉得多少次了,自己都記不清了,如恆河裡頭沙子一樣多。怎麼講呢?一顆沙才叫一世,前生我做了,第二生做這樣,第三生做這樣,不曉得經過多少次生命。注意喲,你們要修定,這叫做定。他生生世世能夠心空無礙,心空了就無礙。
我們記得古人的詩,像杜甫的詩:心空無礙入鷗群。這個話怎麼講呢?中國古書上一個故事,歷史故事,這是列子也用到了,淮南子裡頭也用到。就是有一個小孩子,這個童子,住在海邊。海邊就是野鴨子啊、鷗鳥、長腳鷺絲啊鳥很多,這個孩子一天跟鳥群裡頭玩在一起,鳥一群在海邊土地上站著。這個孩子來,鳥也不飛,結果玩在一起。當然不像現在的孩子,現在孩子有問題,一跑進去,非要這個好的玩具,就要去抓了,那鳥就飛掉了。那麼這個孩子啊,就表示這個孩子童心,所謂童心啊,就是沒有居心,沒有想佔有人家,沒有想侵略人家,沒有想害人家,沒有想打人家。他也不知道這個叫做鳥,我叫做人,都沒有這個觀念,所以就玩在一起。有一天給一個大人看見了,這個大人就告訴這個孩子,你了不起,我告訴你個發財的辦法。這個小孩子說什麼叫發財?有錢了可以買糖果吃,那很好啊,你叫我怎麼弄?他說那些鳥都不怕你,你明天進去就抓幾個回來,賣了就有錢。好,這個小孩子這個童子,第二天跑到海邊進到這個鷗群邊上,已經很高興了,這一下要抓這個鳥了。所以他那個心一動啊,到了鷗群這個鳥邊,這群鳥就飛了、跑了。人有居心,什麼都怕。所以杜甫引用這個歷史典故,心空無礙入鷗群。
真做到心空無礙的話,古人說入火不焚,到火這裡燒不死你,有沒有這個本事我不知道了,有可能是有,心空了氣功就到了,氣功到了火來了,心裡頭的氣就把它逼出去了。入水不溺,掉到水裡頭淹不死,掉到大海都淹不死。心空到極果。心真能夠無礙空到極果,我們說極果到了絕頂真空了有這個定力,有這個可能的,這個生命的奧秘,並不是不可能。所以講心空的道理,空即是有。可是呢,你永恆在空很難,況且他講生生世世保持心空無礙,心空無礙那就入胎也空,住胎也空,出胎也空。你要曉得羅漢與八地以前的菩薩,都有隔陰之迷。一入娘胎一轉身哪,迷糊了,忘記了前生。但是照,現在我們注意一個問題來了,佛學的問題來了。如果真得空的境界,心空無礙,等於說沒有迷,都是空的。那入胎做人家嬰兒就在胎裡乖乖的,不要在裡頭開運會了。做胎兒有時候做夢一樣在裡頭,覺得自己出去賽跑啊,打太極拳,媽媽很痛苦,你看這個孩子在裡頭拳打腳踢的,好難過。他在裡頭在運動啊好像打太極拳啊,少林拳啊,打高爾夫球啊,他在玩啊,他在做夢啊,或者是病態。假定是心空無礙的菩薩們入胎,一定很安祥。因此他也講:
「初在母胎。即知空寂」。他的果報,他的業報真空無礙慣了,一住娘胎中就是空,我想須菩提尊者的老太太懷孕這個少爺一定很舒服,肚子一定沒有什麼難過。因為他在裡有頭功夫一用空了嘛,所以有肚子沒肚子差不多,一定沒有難過的。
「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以他修行的功德功力影響別人,所以注意喲,「十方成空」,什麼十方?是物理世界,譬如說我們大家頭上面這個叫虛空,這就是十方空的上方的虛空,我們頭頂上面的上方虛空,屬於十方里頭的。換句話說他的真空境界到了,這個物理的虛空、方位、時間都無妨礙了,不過他沒有提時間,只提到物理的空間。這個物理的虛空,他把物理的空也空掉了,十方成空。同時因為他的功德影響,也可以使眾生證得空性。明心見性,證得自性的空性。當然做他的弟子是了不起,不過須菩提尊者不大收弟子的,他的說法的著作啊,自己這一部分留下來很少。只是我們中國人把他假造了一部《西遊記》,孫悟空就是他的徒弟,孫悟空出來找的師父就是就是找他的,這是我們中國明朝寫的小說《西遊記》的孫悟空,孫悟空的師父就是須菩提尊者。那麼這部小說我們曉得有道理,孫悟空為什麼神通那麼廣大?因為他的師父第一等人須菩提,證得空法,所以變化多端,就是這個道理,不空不會起神通的作用。那麼他自己的報告,下面重要的話來了:
「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前面這一段,他自己多生累世的修持報告,即使能做到心空無礙,到家沒有?沒有。空是一面、一半,用我們中國禪宗講擔板漢,背個板走路,看到一面,這一邊看見,這一邊看不見,給板隔著了。那是擔板漢,背一個板走路的,拿個黑板肩膀上走路的,這一面都看不見了,看到這一面,空看見了。所以真正的成道,空還不是到家啊,他說現在這一生碰到本師釋迦牟尼佛,承蒙如來佛你老人家的教導,發:發明了、開發了,明心見性了,「性覺真空」。他上面報告那麼偉大的空還不算,還沒有見到自性,還沒有明心見性。明心見性自證性覺自性,就是我們現在大家都有,能夠感覺知覺的那個本來這個功能,這個本來就是空的,真如自性是本空不變的,但是它能生一切法,空能生一切萬有。所以蒙佛的開示,發明了自性,明心見性了,悟了,覺就是悟,悟到了自性本來就是空的,不要修的,也沒有境界,有個境界有個修就不是了。理到了事就到了,但是不是我們懂了也會講經這個道理呀,那個理是最高處。
所以禪宗的法眼禪師悟道以後的偈子「理極忘情謂,如何有喻齊」。理到就是事到,理極忘情謂,什麼叫做真理?說一個真理已經沒有理了,不是真理了,所以這個真理也好,自性也好,沒有名稱的,沒有文字,也沒有言語,沒有名稱。所以真理到了,一切自然都沒有,沒有就是沒有,加一個空字已經不是真理,所以理極忘情謂。如何有喻齊,沒有辦法做比喻,所以佛也不可說不可說,沒有辦法說,說出來已經不是了。
現在佛所說的諸位尊者菩薩們的報告還是第二義,是第二義呀,我們注意啊,現在這一個階段我們講的都是菩薩尊者們修行的經驗,修行的經驗不是第一義,不是最高的,就是告訴我們後世每一個人,他怎麼樣修行進來而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而現在講的東西不是明心見性之體啊,是它的用啊,這一點特別注意喲。不要聽鬧熱,自己忘掉了。所以須菩提尊者以他宿世知道心空無礙的空境界還不算悟道。他碰到佛的教導,如來「發性覺」發明自性,悟到自性的真空,因此才瞭解了空性,空即是有,有、一切萬有本來是空。
所以我經常說啊,我們清朝初年的這一部名小說,民國以來七八十年代大家稱為紅學的《紅樓夢》,開始就用禪道開始的,開始的句子:假做真時真做假,一切宇宙萬有、人生都是假有的,假做真時真做假。假,真的也就是幻的。無於有處有還無,空,為什麼有個空的道理?空是相對現在一切有來講,沒有了就叫做空。無於有處有還無,一切萬有,譬如我們生命存在,這個受生以來,這個身體現在不能說我沒有啊,大家都坐在這裡,最後呢?有還無,還是歸空,畢竟沒有。那麼這些小說家呢,那最高的哲學都在小說上表達出來,很多。真就是假,假就是真,假假真真上沒有一定,這個世界一切都是假合,都是借用,我們都是在這裡做客人,過客,都過去了的。因此啊,就曉得真空才能生妙有,一切幻有、假有畢竟歸於空。可是空並不是悲哀啊,以其空才有無比的價值。
譬如我們現在這個樓上,假使大家都走空了,這個樓的使用價值那就無比,可以做電影院,可以做跳舞廳,也可以開館子,也可以做任何東西,也可以做個小的運動場,因為它空,使用價值無比。現在我們坐滿了是有,這個時候它的價值有限度的,使用價值只是做一個講堂而已,當然不能把它改成游泳池啊,「三溫暖」就不能辦了{聽錄註:此句前三字聽不清,錄音第41分鐘處},人都佔滿了,如果它空了呢?隨便做什麼變化,它價值無比,所以空有之間心力也是這樣。因為佛的教導明心見性了以後,知道真空,因為真空能生萬有,所以由空性裡頭圓滿不偏見,不落空的一邊,也瞭解了有,大徹大悟明白了,所以「空性圓明」。
我們注意這一段啊,我們《楞嚴經》第二卷第三卷中間,佛說到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自性本空。我們就是說能夠感覺能思想的,性覺真空,性空就真覺,所以因此學佛要修到空的境界,因為空的境界,放下就空,真放下才會悟道。
我們常常講一個小故事來理解這個道理。古代有一書叫做《笑禪錄》,就是笑學佛的,並不一定笑禪宗,就是幽默學佛的人。他說有一位老先生就是這位丈夫了,年紀大了,學佛回來天天打坐,學禪。這個老太太看到很不高興,男人不好好賺錢給我吃飯,一天到晚打坐有什麼出息呢?就講這個老頭子。這個老頭子說你啊不知道啊,這個打坐功德無量啊,將來還如何,我還來度你啊。老太太想度不度不管了,現在不賺錢是真的了,而且很生氣。後來,古人和現代人不同,夫婦嘛,有什麼辦法啊。那麼看看後來,老太太一想,你坐,家裡也不做事,我也打坐,大家都坐,她也學起了打坐。坐了幾天告訴老頭子,啊,坐禪啊打坐真好。這個老頭子很高興啊,這個太太大概受了感動了,他說有什麼好呢?她說我坐了幾天,二十年前隔壁某某人借了我十塊錢,我忘了,這一打坐啊,空了,想起來了,所以這個很好啊。有道理,你看是個笑話。
這個笑話你再反過來看,是,腦子身心越空靈,所以須菩提尊者告訴你,生生世世宿命的關係都知道,是這個樣子。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一個東西、一本書或者一個東西放在哪裡忘記了,越想想死了,變成高血壓睡不著覺,想不起來。等睡著了,忽然之間,哎,我曉得了放在哪裡,一拿就拿出來了,為什麼你找到了?因為空靈,不空靈找不到。空的功德有如此之大,所以趕快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
「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下面就嚴重了,一到了這個境界,悟到了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真俗不二,也就是真妄不二,妄想就是真如,真如就是妄想,自性體空,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同一理由,不同的表達。不同的名相,就是這個道理。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到了這個境界,就頓悟進來了,禪宗所講頓悟不是漸修。頓入佛的境界,四個字,「寶明空海」,形容明心見性以後的功德,這是無價之寶,摩尼寶珠,無價之寶,見到自性。明;明白了一切萬法的本來。都是形容,這四個字。明是見性得道以後,「寶」無價之寶,這就是真寶,世間一切寶物並不可貴,無價之寶,永遠是光明永遠明白的,這是真正的空,自性的空,這個空如大海一樣,你看大海裡頭有沒有價值啊?大海裡頭的財富才多呢,現在人類正在動腦筋要開發大海,大海裡頭有無比的財富,寶明空海,代表自己的性海。
所以證得了空性以後,頓入明心見性了,相同於佛,「同佛知見」,真悟道了,明心見性了,證得了空,慧、智慧方面同佛一樣,是相同的,佛一樣,並沒有說自己就是佛,差一樣東西,還差一樣東西,福德不夠。所以真正成佛要福慧雙修,悟道了明心見性你說成佛了嗎?成了,成了一半,慧成就了,同佛知見,福報福德成就了嗎?沒有。福德呢?千言萬語沒有多大理論,諸惡莫做不算,那是消極的,要修福德要積極的,下面一句話,眾善奉行,修一切善法,成就一切福德。光想學佛修道,不修福德而想得慧而成就,不可能,即使成就啊,半邊的,只能稱半邊佛,不是圓滿的。
所以須菩提尊者的報告,頓入如來寶明空性,同佛知見,因此蒙佛的印證,許可我印證無學,已經到達不需要再學了,在佛學裡無學位,聲聞眾弟子裡最高的學位,不需要再學了,沒有學位的學位。因此佛說我得解脫,人怎麼樣能得解脫呢?必須心空無礙。人生是解脫為難哪,人解脫真難啊,一切都是感情的困擾,就是繩子一樣綁起來,金錢的困擾,物質的困擾,一切的困擾,學位的困擾,沒有哪一樣不是困擾。學佛最高目的是求解脫,怎麼樣能夠解脫啊?唯有空性知見。所以佛印證我,解脫證得了解脫道,性空、明心見性,同學中大概我可以做代表,須菩提尊者自己講「我為無上」,大概除了我以外,還沒有第二位,各有專長,他的專長是解脫性空。今天佛要我報告修行的經驗。
「佛問圓通」。問到我們怎麼樣修行才進入佛法的圓滿通達這個境界。
「如我所證」。照我修持的經驗,所證果的經驗,注意,怎麼才是空?
「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特別留意喲,這十六個字四句話,什麼叫空,不要馬馬虎虎過去了。
「諸相若非」,「非」怎麼講?不要說飛起來呀!「非」否定,一切都否定,一切相,《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說的,不是我說的,《金剛經》大家都念過很多了。一切有相有境界都不是真正的佛法,那都是體所起的用。自性真如性體所起的作用才有現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你打坐念佛夢見什麼境界都不是,你有個空的境界也不是,有相不是,相就是現狀,相就是境界。我夢到什麼,尤其是喜歡學道學密的人,最喜歡,我常常講笑話也是真話,我看學密學道的同學來找我的,我就說你又要開始說夢話了,一定的。老師啊,我昨天做了一個什麼夢啊,我得到什麼感應了,蓮花生嘍。我說蓮花生我還曉得土花生呢!哎呀,一天到晚說夢話,這叫做癡人說夢,夢是個相嘛,醒了就沒有。所以有一切境界一切有法,「諸相」所有一切相,「入非」進入都不是,一照皆空,著相都不對,叫做「諸相入非」,都否決了都否定了,不是的。
「非所非盡」,這句囉嗦了,什麼是「非」啊?你認為一切都不是,不是的也不是,你對了?你還是沒有對,有一個不是,還有個不是的都不是,這個也不是。換句話說否定還要否定,一切都否定,否定以後有一個真正的肯定,決定性的,那個是真理。「非」,有一個否定了,空了的,這個「非」也等於空,空了對不對?空了就是道,空還不是道,空還是境界。「所非」,你也不是,他也不對,你參禪也不對,念佛也不對,修密也不對,那你對個什麼?你鼻子對著嘴。真的,本來就鼻子對著嘴,本來無相。因為我鼻子對著嘴,我也沒有看過,你看我看過,我看你看過,自己究竟鼻子對著嘴,一輩子也沒有看過。你說看鏡子看過,鏡子裡頭是相反的,我們看鏡子不是真的我啊,所以自己面孔沒有看到過啊。至少我曉得我是沒有看過我的面孔長成什麼樣?不曉得你們諸位看過沒有?
你們諸位認為自己一定看過,在鏡裡看,但是你鏡裡仔細看看,鏡裡照道理、物理的道理,照相也是這樣交叉,我們臉這邊交這一邊,交叉過來反影過來,不是我們真的呀,而且沒有絕對的標準。再一看鏡裡的我,你睜著眼睛看鏡裡那個面孔,看久了以後馬上沒的我,你會嚇死的,鏡子也沒有了,鏡子裡頭面孔也沒有了,晚上不要看啊,看了會害怕的。你盯著鏡子看自己啊,自己沒有了,鏡子也沒有了,這是很嚴重的,常常會搞得你昏倒了,不要看,講道理給你聽,白天早晨人多地方看看沒有關係,萬一倒了有人給你扶著,沒有關係。
所以一切空「非」,有個「非」已經不是,「所非」的,堅持認定一切都不是的那個才是,「所非」的也不是,所以也無所謂空也無所謂不空了。等於我們念《心經》,無無明,無明沒有了,沒有了就沒有無明瞭?亦無無明盡,無明並沒有斷了,還會來的喲,所以無智亦無得。那麼你說無得還學個什麼道,哎,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多,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這是一連串下來的,這兩百六十字的《心經》什麼都告訴你了,觀自在菩薩都告訴你修法。現在須菩提尊者也告訴我們,這幾句話要記得,「諸相入非,非所非盡」,能非的,我們拿學理來講,第二句話能非的所非的能所雙亡,都沒有。那麼所謂學佛修個法,什麼叫法?一切沒有,真空了,當然連四大也沒有,身心都沒有了。
證到「旋法歸無」,無,無無也無,無也沒有也空了,畢竟空,證到這裡斯為第一。這是須菩提的報告。那麼他所報告的,我們現在有了十一位了。這十一位菩薩尊者所報告的經驗,開始由驕陳如五位比丘起,大家不要忘記喲,佛這裡在開會啊,這二十五位菩薩,佛當場說。我們人修行這個四大是假的,這個色身,眼耳鼻舌身都是假的。後來佛說啊,先要認識它是假的,但是中國道家經常借用一句話,身體是假的呀,可是要保養身體,借假修真,這句話用的蠻好,道家的書啊,現在各種道門的書都用上,都有用。這個六根修行怎麼樣能夠自己解脫這個苦海中的生命而成道呢?還是要靠六根來。所以六根的修行用功夫分析,前面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來,到現在六根,不過六根裡頭修安那般那裡頭包括耳根同鼻根在內,所以只有十一位,特別注意。那麼須菩提尊者所報告的,從意根來修,等於迦葉尊者所報告的觀心法門。
現在再講第十二位舍利子,舍利子大家很熟,這位尊者大家太熟了,所以不要介紹。
「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他的報告,舍利弗大家都知道,智慧第一,佛的弟子裡頭,為了新學的同學,也稍稍提一下,智慧第一,他的老太太他的媽媽是印度第一美人,非常漂亮。那麼翻譯成中文他的媽媽眼睛更漂亮,拿中國人講啊,就是一種女性同學的貴相,叫做鳳眼,中國人叫鳳眼,那麼印度叫鶖子,這個鳥的眼睛非常漂亮。所以舍利弗的這個名字就叫鶖子,翻譯成中文,所以也叫舍利子。他的名字從他媽媽的名氣大而來,所以叫鶖子。他是智慧第一,智慧高,他年齡比釋迦牟尼佛大啊。所以佛在三十多歲出來說法的時候,跟在旁邊,他已經半老了,半個老頭子了。最後不曉得年輕上台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三十幾,他已經四五十了。他有個故事,這就是生由自來,中國人四個字,某某人生由自來。就是前生有根器帶來的,或者是神仙啊,或者是天神來投胎的,或者是菩薩轉生啊,中國人四個字,生由自來,他自己有個來源的,不是簡單的人物。我們經常恭維一個朋友啊,年輕智慧高,四個字,哎,你是生由自來啊,那是恭維人的,不要上當。那麼他們倆位舍利弗啊,須菩提都生由自來,所以他媽媽懷孕的時候,忽然通六七國的語言都通了,都會了。大家都很奇怪,那麼找一個高明的相師,一個看相的算命的,這個印度這些很多了,不是我們中國所講的,這個相師看到他媽媽合掌恭敬。她很奇怪,為什麼呢?他說你肚子裡頭懷的是個聖人,得道的聖人。就是說明舍利弗在娘胎裡頭的事,可是他媽媽生了他以後啊,當然七國文字都忘了,本國文字大概讀不熟的也不記得呀,所以他的智慧,母胎受孩子影響來的,這叫母子連心互相影響,這是舍利弗的故事。他對佛的報告啊:
「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恆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這是他的一段報告,這裡面就研究了,那麼我們如果粗心大意的看佛經,看一本書,他同須菩提尊者所講的有什麼兩樣?我們再翻一遍了,須菩提說「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舍利弗尊者說「我曠劫來,心見清淨」。所以讀佛經非常注意啊,你不要認為這是經典,講學理沒有用,這是功夫啊,規規矩矩佛經都是傳法,都是傳給你功夫,就是大家自己研究佛經沒有好學、沒有深思。你看兩個對照一下,你看問題出來了吧?本來一樣嘛,「我曠劫來心得無礙」,「我曠劫來心見清淨」。你覺得是問題,你就有辦法了,好學而不深思,你永遠不會發生智慧,讀書不是靠聰明,智慧不是聰明,有了真智慧你會找出問題來,你會自己找出答案來,你修行功夫以後進步,基本原理進步。我們現在注意啊,心「得」重點在這個「得」字,翻譯成中文,得到了沒有掛礙的境界。
在中國人呢,怎麼講呢?在中國文化很達觀,這個人很達觀,叫做達觀的人。你說對不起,我罵了,哈,算了算了。最後你想道歉,沒有關係,老弟啊,這有什麼關係?算了、算了,很達觀有些人一點不在乎。這個不在乎,達觀的人已經很不容易,人真能達觀很不容易。達觀到什麼?我病了,病也無所謂,因為病怎麼樣?病的下一步我知道啊,要死。死怎麼樣?很達觀的人無所謂,死了以後你要火葬要買棺材?差不多,都可以。丟在路上,如果有野狗當一餐也不錯,那真到這個達觀很不容易喲,成功了,自己心裡無事,失敗了,也無事。你說我們有時候文學是形容人很達觀,什麼事情一笑置之,有這一笑已經不達觀了,已經有所礙了,真的達觀無障礙。
所以他心無障礙空曠到這個樣子,如萬里晴空不沾一點,萬里晴空不沾絲毫的雲影,這個真達到無礙的境界,也等於大海上風平浪靜,這樣的心境,這是須菩提尊者的。須菩提、舍利子都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談空須菩提第一,智慧舍利子第一。舍利子怎麼講?他也是多生累劫修來的,心見清淨。見就是觀念,他永遠生生世世心裡觀念清淨了,清淨的個性。如果我們分析一個人的個性,一個人修養不同,這是兩個典型,達觀的人很解脫,瀟灑,自在。清淨的人不一定瀟灑,很規矩、很嚴肅,心裡很清淨,清淨就很嚴肅。等於我們到一個環境高山流水啊,這個松林竹林,那很清涼的,心很清淨,這個絕對的不同,要注意,不要認這為是一樣,兩個心的境界都不一樣,心境變化不同。所以他說他多生累世,心見,什麼叫見呢,觀念思想,都住在清淨的境界裡。因此他同須菩提尊者的報告也是一樣,多生多世到這個人世間來,隨時他說像這樣保持心境清淨來輪迴轉生,不曉得經過多少生了,如恆河沙,記不清了。
「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智慧高,他同須菩提報告這一段完全兩樣,那個是一切空,一切都放掉。這位尊者呢,一切有,前面一個「世」代表入世,入世間是到人世間、社會上,入世的,你們自己學啊,中間稍稍加一點,這一個字就代表了一個觀念,就是入世做普通人。出世間,出世就是出家,修道的人就是出世。一個入世一個出世,他不管世間入世的,就是說你軍事啊、政治啊、社會呀、經濟呀、電子工程啊、建築啊什麼都會。出世間,一切宗教啊,一切修道的法門不管入世的學問,出世間的學問,種種的變化。這個我們講句笑話,對不起尊者呀,牛大了,這個牛真吹得大,世間一切學問通達,他不是吹的啊,真的喲,這位尊者智慧第一,出世間一切學問通達,種種變化,而且他的學習,我們同學們看了羨慕之至,「一見則通」。我們讀十二年學校,高中、初中、小學念到大學、研究所,研究得好痛苦。在他呢?一見則通,有這種天才的人,的確有,像我們碰到過去有人,那真是什麼書本到他這裡一見即通。甚至於當年新來的、外來的學問,佛學,他一搞就會,是有這樣天才的人,你不要看到大家都一樣,人是有天才。那麼哪個人有天才呢?它是他的前生修行的業力帶來,所以他的腦力特別充沛。舍利弗報告是這個。
因此「獲無障礙」,他也講到無障礙,他同須菩提的無出障礙不同啊,須菩提尊者叫做得無障礙---空,什麼都放掉。舍利弗講的一切有,只是有沒有障礙,世間學問也懂,出世間,一切有他都沒有障礙,換一句話叫他跳舞他會跳,而且都比你跳得好,唱歌他比你唱得好,他學什麼都會,一見就能即通,智慧之高,他修有法,所以他兩個無障礙是兩樣啊,不要當一樣啊,你就有障礙了,那你就沒有讀通了,所以佛經不要隨便看過去。因此他報告自己經過:
「我於路中。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這是他的第二段報告,他原來根據這個經典是這樣講,別的經典,別的佛經記載資料,乃至戒律,他年紀比佛大。他出來在印度當大師教化人的時候,比佛還早,佛後來出來說法,他再來皈依佛的,是這樣一個人。那他怎麼樣,他已經自己都是大師父啊,當老師、大師了,他結果還帶弟子來做佛的弟子,那可見他的智慧之高,道德之高,非常謙虛,曉得錯了都不對,另拜明師,就是這樣一個人。
那麼他怎麼認識佛呢?這裡的報告,別的經典報告有另外一個人。佛有弟子,上面所講的迦葉尊者摩訶迦葉是另外一個人。迦葉波是三兄弟,這三兄弟也跟佛出家了。那麼他說他路上啊,他大概哪裡教化了徒弟回來,在路上碰到了迦葉波三位兄弟。「兄弟相逐」,什麼叫相逐啊?難道在路上走起來,漫步賽跑比賽啊?逐就是彼此追呀。意思就是說三位兄弟在路上就討論,互相追逐,什麼呢?你講你懂了多少?我懂了多少?爭長論短,就是中文所講的爭長論短,爭出一個你懂得多一點,我懂得少一點,自己好勝也叫相逐。那麼他們三位在路上,佛的弟子啊,聽了佛的說法回來,各自在路上走路,三個兄弟呀互相討論,爭自己的心得高明。那麼爭佛的什麼呢?
「宣說因緣」,佛講的一切法從因緣所生。注意啊,佛法重視因緣,今天我看到一位同學現在都當教授了,好像哪個報紙上寫一篇文章關於因緣算八字啊,這個因緣那個是另外。佛說的因緣,我們注意喲,《楞嚴經》佛說即非因緣非自然性是另一件事,是本體論。明心見性那個自體啊,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來的,《楞嚴經》上面佛再三提起大家注意,不要搞錯了。但是佛平常講法,都講因緣所生。
因緣所生是破什麼呢?破執著,宇宙萬物有一個主宰來。宇宙萬物無主宰,不是哪一個主宰,哪一個神,哪一個菩薩能夠造的,當然也不是上帝造的,無主宰。如果宇宙萬物是主宰造的呀,請問誰造了主宰?那哲學問題來就嚴重了。如果宇宙萬物是那個大神,印度叫大神,那麼回教是阿拉,基督教天主教是上帝,或者主,宇宙是它造的,請問這個上帝阿拉是誰生的呀?他總有個外婆吧?他難道空中來的?如果說上帝阿拉這個大神菩薩是從空中來的,好了,那是佛法說的就對了,真空才生妙有。如果說他不是從空中來,請問他從哪裡來?他是外婆生的,他的外外婆是誰啊?還是王媽媽還是張媽媽呢?那個外外婆她又是從哪裡來?這又問到先有雞呀還是先有蛋啊?世界上先有男的還是先有女的?這個問題永遠追求不完的,很嚴重的,這是追求宇宙萬物生起根源。
佛說一切法,我也提過,再提到龍樹菩薩中論上,中論: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他生就是他力)。不共不無因。是名為無生。生而不生,不生而生,這個道理啊就是你們喜歡講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中論的道理。一切法,法就代表一切萬有這個生命來源,不是自然來的,他有個原因來的,諸法不自生,自生你說怎麼生得出來?我們叫這個檯子上莫名其妙它自己生出一個雞蛋來,生不出來的。也不從他生,上帝造的,上帝在哪來?上帝誰生的?就是剛才講的,不是從他來,也不是閻王造的,也不是玉皇大帝生的,不從他生。也不是共生的,所以上帝啊給上帝媽那個合作出來的{聽錄註:此句不通,或聽錄有誤,錄音78分鐘處},,那更沒有這回事。好像是中國道家一樣的說法,西池王母,叫做瑤池聖母,我們到這裡,剛才也看到一個道貫這個廟子,是西池聖母,也叫瑤池聖母。王母娘娘胎,玉皇大帝上帝是他兒子喲,我們中國的宗教觀。王母娘娘住在哪裡?西池,是天山上面崑崙山的頂上,是西池王母。那邊有桃子吃的,五百年一結子那個桃子,王母娘娘娘怎麼會生出玉帝來的,他的老公呢?他老公在東邊,叫做東王宮。住在哪裡啊?大概阿里山後來遷移到日本,後來究竟遷移到哪裡去?東方的。所以西王母和東王公啊三年才匯合一次的,他們倆個見面,見面的時候就很偉大了,中國的神話道家的,那麼這個是共生。東王宮在哪裡啊?我們小的時候,我們講笑話,同學們,什麼東王宮啊,有個冬瓜大,冬瓜很大,東王宮沒有看見,可是中國的神話就是如此啊,所以中國的神話上帝呀同西方宗教的上帝也一樣。
如果你研究比較宗教就很好笑了,佛說的天堂是印度式的,中國人說的天堂是中國式的,阿拉伯人說的天堂阿拉伯式的,而且他們那個上帝樣子也是阿拉伯人啊,歐洲人畫的上帝就是那個樣子,中國人畫的上帝穿長袍,頭戴頂天冠,坐在那裡這樣。究竟這個世界上哪一個是上帝啊?我是搞不清楚,不曉得你們諸位弄清楚了沒有。但是我常常說你們同學可以寫這麼一篇論文,人類世界的天堂觀念,那個人佈置的不同,等於現在有一個旅館哪,據說啊,各種房間,歐洲式的,意大利式的,西班牙式的,美國式的都有,就是這麼一個事,所以諸法非共生。也不是無因來的,一切有因緣因果的,佛就強調因緣所生,一切萬法是因緣來的。那麼因緣的道理我們也講過了,因緣---因是因、緣是緣,因就是現在宗教哲學所講的第一因,譬如我們手指頭一舉這一下是因,這個因,舉起來就是大家看到這是代表一個數字,它的效果在這裡,就是果。因中有果,果中也含因。所以《華嚴經》講的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也等於說《法華經》說花果同時,這個道理就很多了。
總而言之,佛法是因緣生萬法的道理啊,是破除迷信的。一切萬法無主宰,簡單來講沒有誰能夠主宰了誰的生命,但是呢?非自然,不是唯物論者。那麼真正的主是什麼?真正的佛法的精神是我,每一個人的自我,我的什麼?我的念,我的心。所以佛生下來就告訴你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他不是老人家講自己啊,告訴我們每一個人曉得自己明心見性,心就是佛,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非上帝能夠管,也不是命運能夠限制你,一切是我,萬法因緣所生,這個道理。講現象界的作用皆是因緣所生,那麼我們今天是附帶說這一段。
以舍利弗的智慧,這位尊者以他的聰明,你注意他自己的報告,世間的學問都知道,出世間的學問也知道,種種變化一見就通,他生生世世有這個功力,得到一切無障礙。什麼無障礙?任何學問難不著他。所以他智慧之高,拿我們現在講一點就透。因此他在路上碰到佛的這三位大弟子,迦葉波尊者三兄弟討論因緣生法這個道理,啊,他悟了,他一點就透。
「悟心無際」,明心見性悟了,一切萬法唯心所造,心在哪裡?心是無位無量,沒有辦法用數量來測驗它;無邊沒有辦法用空間來範圍它,無邊就是範圍;無量就沒有辦法測量;無際就是沒有邊際。換句話無所在無所不在,無量無邊,此心本來無所在無所不在,也即空即有,即有即空。換句話說,悟心無際,心包太虛。《楞嚴經》上面,佛說的道理。所以佛告訴阿難,虛空生汝心中,《楞嚴經》上面第二卷裡有,叫大家背來的,虛空生汝心中,如片雲點太清裡。那麼我們要瞭解舍利弗尊者所講的此心如何是無邊無際呢?不用別的地方做註解,你把《楞嚴經》的本文第二卷結論拿出來做註解,很好了。佛告訴阿難,這個心包太虛的道理。因此他悟了,他從因緣生法悟進來的,這個也是因緣了,如果我們拿文學講的話,他從因緣生法而悟道,此乃真正大因緣了,如果拿中文寫法,這就很清楚了。因此他自己放棄了自己當老師的位置來皈依佛。
「從佛出家」。這個時候正式出家,出家就當了和尚,剃了光頭,當了比丘了。那麼從佛跟佛學以後。
「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明心見性了,徹底大徹大悟了,明心覺悟了。明:一切明白,證得自性的光明,圓滿通達。因此說法無畏,沒有什麼害怕的,世界上沒有一件事能夠困難住他的,沒有一個難題能夠把他困難得住的。大無畏法門,也是大慈悲,真慈悲才是大無畏,真智慧才能得大無畏,他得到了真正的大無畏的境界,智慧一切通達,因此證得阿羅漢果。
注意喲下面因此佛印證他「為佛長子」。佛的大弟子並不是他。但是這個佛的長子大兒子,也就是法子。我們現在出家人,假使一個法師們收一個徒弟得法的人,真正得法的稱為法子,也就是為佛長子的意思,這就是法子。這個兒子哪裡來?
「從佛口生」。教化出來的。所以悟了道,佛說法他懂了,換句話他由佛說法由他嘴裡講出來悟道了,證道了,證果了,所以從佛的嘴裡生出來的大兒子。悟道,智慧第一,佛法的解脫是智慧第一呀。所以我常常告訴大家,學佛學什麼?學智慧之學,成道是智慧的成就啊,學佛,不是盲目的迷信。你說南無南無哎喲哎喲不行的喲,不求智慧不行的喲,智慧的成就。所以從舍利弗的這一段報告就知道了,他說因此我是佛的法子裡頭的老大,佛的法子很多,跟他的,須菩提也是,摩訶迦葉也是,都是啊。佛的禪定付給摩托訶迦葉,智慧之學是舍利弗,所謂佛長子。那麼這個長子從佛口生,
「從法化生」。你不要認為法化生,畫個符啊,念個咒子啊,噢,就變出來了,那也不是尼龍做的。要注意從佛法的教化而出生,從法化生。從佛法的教化、受這個教育、這個教化而出生的智慧之心的成就。因此他最後做結論。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他說要我報告修證到佛法的心得經驗,要自己反轉來找自心,觀心法門,真正找自己的自心,明心見性了以後,自然智慧光明通達,「心見發光」。也就是《楞嚴經》裡說的,「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當然要禪定智慧要配合起來。「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這就悟了,到這個境界。所以說要明心見性返見自性,真的達到明心見性境界,自己的心性智慧發出來的光明,這個自性智慧的光明不是有相的,不要說我看到亮光這個是智慧的光明,這是禪定的境界,那個是功德不是智慧,有相之光。智慧是無相的光明,這個光明是比方,那麼這個光明,「光極知見」,佛的所知道我知道了,佛的所見我也見到了。所以我常常告訴大家,不管大乘小乘的佛法,只是五個步驟、五條路、五個程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解脫以後的所知所見,什麼叫知見呢?智慧的成就。所以大小乘的佛法真正的成就是智慧的成就。舍利弗尊者所報告自己智慧成就的法門。



現在我們《楞嚴經》還在二十五位圓通、二十五位菩薩修行的經驗報告,所謂圓通法門由一門深入而到達圓滿通達。那麼個人以個人的經驗做報告,上次為止我們已經講了十二位菩薩們的報告。那麼重點是每人各有契機,所謂契機同他的過去修行的習慣性,種子生現行以及他原來在的本身生理與心理的習慣修行的心得。那麼上次講到舍利弗舍利子這裡為止,等於六根六塵,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分層次的由淺而到深,由個人的專一的心得而到廣泛的。現在由舍利子開始,已經進入到所謂眼識界,心眼的法門,同眼睛有關係,同外界色相有關係,所謂因緣生法,以及他所領悟的境界都有關係,每個人。現在開始第十三位,普賢菩薩,同耳識觀音法門有很密切的關係;也同耳根修行,耳識與心識的關聯。我們先看原文。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們這些慣例的,不做重複的說明,就是說現在起來是普賢菩薩起來報告。我們都曉得佛法大乘有四位代表的,觀世音菩薩代表悲心,第一是文殊菩薩代表智慧大智。大悲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菩薩,大行(音橫)普賢,行就是行願,佛教的慣例叫行願。就是說真正學佛,這個修行,怎麼樣叫去行?所謂行包括心理行為同外面的行為。那麼這四大菩薩,普通四個菩薩都差不多,塑的像畫的像,所謂大家知道的坐騎不同,就是他們習慣性的、他們的交通工具不同。
那麼文殊菩薩坐的是獅子,大悲觀世音菩薩,普通一般用的海裡的,這個海代表苦海,所謂鰲魚,等於龍一樣,像魚又像龍,特別的。所謂我們過去假使一個人考功名考取,考第一名,習慣叫獨佔鰲頭。
地藏王菩薩坐騎象狗不是狗,《西遊記》把它取個名字叫諦聽,這是一個獨角獸,一個獨角這樣一個角,在古代有,等於我們過去等於地質時代法官頭上戴的豺官,獨角獸現在很少,大概絕種了,在古代它自己是個動物,可是能分善惡,善人它很乖,惡人來這個角就會刺向那個惡人,那麼同這一類的是地藏王菩薩的坐騎。就是說下了地獄以後也可以說假話,十地閻王判斷不下來這個人究竟善惡,所以出來的時候送到地藏王菩薩這面,地藏王菩薩不要講話,他下面那個不動的,就是好人,沒有事。壞人那個狗一樣的就出來了,就會刺它。這個相傳如此,查無實據,等到到那個時候我們再看看。
那麼普賢菩薩的坐騎是白象,六牙白象。普通的像是兩個長牙,大象王變成了動物裡頭成了神了,有六隻牙,六隻象牙,那是稀世之寶,像中之王。像,印度熱帶地方的大動物,等於沙漠中的駱駝。像這個東西這個意思四個字:任重道遠。這就是象的象徵,任重道遠,就是能夠負擔一切,慢慢安詳一步一步走去。我們修行人是很艱苦的,尤其是願力是很艱苦的。譬如想做好人做好事是很痛苦的,有普賢菩薩象,他的坐騎,交通工具,像的精神,負擔一切,一切的痛苦我來負擔,一切的冤枉被有家冤枉也願意負擔,慢慢地一步一步行去,才能達到所謂佛道的境界。不是今天學了佛,皈依,明天打一下坐念個佛,吃了三天素就想上西天,你除非坐直升飛機,騎象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這就代表了佛教的四大精神,第一學佛是智慧的成就,不是盲目的迷信,更不是盲目的做功夫,大智慧的成就。所以文殊菩薩為主,那麼手裡拿的有時候塑的像手裡拿一把劍,在密宗裡頭喜歡文殊菩薩拿劍,顯教拿一本經典,代表智慧。劍,這是慧劍,就是我們中文中國文學經常說的,撥開慧劍,斬斷情絲,這是慧劍,智慧之劍,並不是文殊菩薩的劍術很高,這個是慧劍,無形的劍。有時候不一定拿劍,是拿一本經典,經典代表了一切智慧的傳人,學問登峰造極的境界。
觀世音菩薩普通拿的呢,照一般的慣例,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百千萬化,不一定。不過我們中國人喜歡站在大海裡,手裡拿個淨瓶子,一個楊枝,一個楊柳的枝。清淨的法水灑下來慈悲的願力,大概的意思。
尤其中國喜歡白衣觀音,白衣就是乾乾淨淨的。白衣的意義就很多了,白衣我們譬如說大家在坐的在家的學佛的人,白衣。譬如我經常給法師們寫信,不好稱呼了,講輩份,有些啊,不管年齡大小,我的輩份太大了,大一點,講講都不方便,稱老弟嘛,也弟不起來,稱老爺嘛也不對,稱老頭嘛,我也不太老,乾脆下面就白衣某某人就好了,是個居士在家人,並不是我說我就是白衣觀音,不要搞錯了。白衣就是代表了普通人,古人所謂,不止在佛教裡用,一個普通人以前沒有考取功名的寫信也可以自稱白衣,老百姓的意思,自稱布衣也可以,就是沒有功名沒有官位的,這些就是文化,佛教的規矩。那麼白衣代表了很多的意義,白衣是色界天的天主,大自在天,一身都是白的,統統是白的,代表聖潔無比,纖塵不染,特別有大悲的願力。
那麼地藏王菩薩,我們現在塑的地藏王菩薩多半用出家相,其實不是的,出家相這個地藏王菩薩是目連尊者目連救母那個公案來的,這把目連也代表了。還有個觀念認為地藏王菩薩是韓國人,這也不是的。由中國的九華山,在安徽,南京後面過去。這個道場,地藏道場,有個地藏廟,這一位是一位韓國當年一位太子,到中國來學佛出家的而成道的,他的肉身還在那裡,因為他的願力很大,大家說他是地藏王菩薩的化身,並不是說地藏王就是韓國人,不是的,這個觀念要搞清楚。
那麼所謂菩薩都是在家相,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擦口紅啊,大家都學過美容學化妝的呀,身上掛的提裡當郎的,什麼都有,金項鏈哪,金鋼鑽啊,所有都掛上了,他也是拖泥帶水的才叫菩薩。不拖泥帶水就是出家的法師了,你看都是乾乾淨淨,菩薩都拖泥帶水,不拖泥帶水沒有辦法入世度人,這個世間法都是拖泥帶水搞不清楚的。那麼這個菩薩為什麼都色相莊嚴呢?這就是普賢的行願,恆順眾生。順著世界上的一切,真正的佛法是入世的,入世的人喜歡怎麼樣,他就現怎麼樣一個色相給你看,就是普門品講觀世音菩薩的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你喜歡打牌,有些人你叫我學佛啊?我是干,就是放不下打牌。觀世音菩薩來就不要緊,打牌就是圓通法門,二十六的圓通法門之一,我就跟你倆打牌可以入道,這是應現打牌身得度者即現打牌身而為說法,是真的喲,這就叫菩薩。菩薩不是說你一定同我一樣啊,看到人是這樣,什麼都不能動啊,不能笑啊,那叫薩菩了。菩薩的心願,恆順眾生,觀機設教,就是你要什麼給你什麼,滿足你的願望,你愛打牌,他就陪你坐七天七夜不准下座,打累了,我再放下來,好,我陪你去打坐去,那麼這是菩薩了,是這個樣子。
這些到了地藏王菩薩的大願,他拿的現在塑的拿個錫仗,他究竟拿的是什麼?很難有標準,過去畫的地藏王菩薩手裡是珠,放光的,也就是智慧之珠。定慧神咒,證得菩提,以大願力在地獄中度一切最苦難的眾生,還不要好的地方,你們其他的菩薩度不了的都歸我來,最苦難的我來,所以中國佛教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哪個肯幹?只有他來,最苦難的,這個願力是很大。所以他的願力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獄裡頭眾生有一個沒有成佛,他不願意成佛,在地獄裡等著,但是地獄永遠不會空,所以地藏王菩薩永遠不出來。他地下室住住住慣了,蠻好,現在有沒有裝冷氣機就不知道了,大概總會通風的吧。因為地獄裡頭,換句話說,在他那個威德智慧的範圍,地獄就是淨土,就是地藏王菩薩化地獄就是淨土。
也就是一位禪宗祖師說講的偈子:「劍樹刀山為寶座」這是菩薩的行為,學佛大願力。「龍潭虎穴做禪床」,這是學佛的人心情是如此,學佛的人光想做個好人,光想走清淨面那是聲聞眾,小乘境界。大乘境界是「劍樹刀山為寶座,龍潭虎穴做禪床。道人活計原如此,(一個修道學佛的人,他平常行為應該是這樣)劫火燒來也不忙(大劫數來自己馬上就是要燒死了,絕不驚慌,燒死活該,有這樣的願力度一切眾生,才是學佛的精神。)」。你看劍樹刀山為寶座,談何容易呀?
現在我們講到本題,普賢菩薩特別向諸位提出來。菩薩有些經典上翻譯普現,也可以說是普賢同普現兩位菩薩,也可以說是一位菩薩。普賢菩薩,這四位大菩薩,在我們這個世界上,賢聖劫,釋迦牟尼佛來當教主,他們四位所以做大乘,來做大乘弟子的招集人,領導人,這四位。實際上這四位菩薩都是四位大佛,四大如來。他們四位成佛比釋迦牟尼佛還早,早早成佛了,也有他們的佛土,譬如文殊師利菩薩是七佛之師,這個劫數,同前一個劫數七位佛都是他徒弟,都是他教化出來的。他也早早成佛了,因為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上成佛,這個劫數,他們也來應劫來,變成他的大弟子,來輔導他。換句話說他們來做真正的大乘佛法的輔道長,所以普賢菩薩就是普賢如來的化身。
普賢如來在密宗呢?尤其現在藏密在這是裡最近很流行的,在密宗裡普賢如來是金剛薩多,金剛薩多是普賢如來的化身,那麼你看有些像啊,手裡搖個鈴子,這個手裡拿個降魔杵,那就是金剛薩多的像。密宗塑的像啊,不像顯教那麼端莊,密宗都喜歡這樣的,這樣扭起來,表示這個姿態是非常活動的。你曉得這什麼他塑成這樣?一個學佛的人不是死死板板的,非常靈活,非常活潑的,生機盎然,活活潑潑的。學佛學到死死板板的,臉上那個細胞都變成死相了,那不曉得學成什麼?佛法是靈活的,永遠輕鬆的永遠樂觀的快樂的,沒有什麼悲觀的可憐相,一幅面帶菜色,心有慘相。一般人學佛修道就是這八個字,一看就曉得這是學佛的,為什麼?「面有菜色」,青菜的樣子,菜吃多了。「心有慘相」,眉頭皺起,嘴巴翹起,那個樣子很可憐的,那就不對了,你曉得要懂佛法的精神。所以金剛薩多的像,姿式都是很優美的,跳舞的姿式,你看密宗像啊,菩薩像佛像都是跳舞的姿式,很活潑的很優美的,而且都是細腰身、寬肩膀,本來佛像就是這樣。一個人功夫修好了的得道了,一定不是肚子大起來,肚子大起來腸胃都有問題,不要以為這個裡頭是丹,那不是丹,那都是腸子發粗了、發炎了。真的修好了是細腰身,大肩膀,一定的道理,身體很標準,三圍很標準,菩薩像三圍不標準的不叫菩薩,那叫羅漢可以,羅漢有一技之長,只有一門深入,他不能圓通的,這是普賢菩薩。
我們大家諸位注意啊,學佛第一步先要學普賢菩薩,普賢行願品。先要學會這個,至少我報告我自己的心得,當年開始學佛那個皈依師父教我第一本就教我先學這個,教我早上晚上先把一本普賢行願品你去念完,那我很規矩的,早上起來特別起來開始念很痛苦啊,也蠻長的,早晨念一遍,晚上念一遍十大願,要做到。總而言之,普賢行菩薩行,就要這樣做,第一步學佛先要發願,發大願,普賢菩薩幫助我們啟發我們發這個大願力。總而言之,你把普賢菩薩行願品念完了,所謂菩薩的願力: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這是學佛人的精神,要救這個世界,幫助別人,幫助一切眾生,大概的意思。這個願力不能摧毀,就是假使虛空有邊際的話,那還不算大,我的願比虛空還要大,所以虛空有盡,我願無窮,以虛空無盡故,虛空是無量無邊,我願也是無量無邊。所以菩薩成了佛你說就成功了?成了佛更可憐,更來到世間、來到一切國土度一切眾生,更忙。因為菩薩與佛的願力,其願無窮無盡,無量無邊,沒有休息沒有停止的,也沒有讓自己請假的,這是菩薩行願。所以學佛第一步沒有發起菩薩的行願,而講我在學佛,乃至貪圖打坐,念佛,而且貪圖偷懶,清涼地方躲著,萬事不管,那佛要學你,不是你去學佛,佛很想學你這個偷懶,不過佛沒有那麼大的福報,還是你福報好。成了佛忙得很,可憐得很,他的願力隨時隨地利他,利他人,隨時隨地利益眾生,是這個願力,所以他的坐騎是六牙白象,這是普賢行願品所招示我們的精神。
那麼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裡一品,很重要,學大乘佛法首先,做不到吧?念念、念會也不錯嘛。普賢行願品的十個大願幾乎我們沒有一個能夠做到,沒有半個能夠做到的,我們特別要注意,大家拿來一讀,自己一對照,應該慚愧反省,做不到的。如果這個沒有做到了,說學佛是不對的,尤其是講大乘佛法的。那麼現在他在《楞嚴經》裡頭所提的報告,就是普賢行願品所講的,這個修證內容簡單的歸納,扼要的報告。我們看自己心得報告的原文。
「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注意這一段,佛要大家報告,現在輪到他,現在二十五位圓通走到大乘的範圍,所謂大乘小乘,是心量的擴大。所以他的修行方法也是從上面耳根聲塵來到心淨,心量的擴大,沒有離開耳朵,我們修行的工具就是這幾樣東西呀,沒有別的東西呀。所以他現在講,我過去已經很久很久以前,「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我過去修大願,菩薩之行,不止一個佛前面已經得了法王子的位子,法王子相當於皇帝前面的太子,佛為法王,成了佛為法王。法王之子,繼承如來之位,繼承佛位的,等於世間法的太子一樣,他等於就是佛。所以他講說我不止在一個佛前面,曾經恆沙,恆沙多少佛?數不清。恆河裡頭有多少沙子數不清了,每一顆沙子代表一個佛,數不清數不清。那麼如果我們要用中國文字寫呢?我已經與無量壽佛也可以,不過不夠佛經文學的味道,那麼帶一點印度文學,恆河沙數,那麼多,形容。我不知與多少佛為法王子,我們注意喲,二十五位圓通,現在我們大家已經聽過了十二位,每一個看看查一查,都是生由和自來,都是前生前世修過來的,都不是這一生碰到佛就成功了。多生累世都有他的前因,這一生所謂成道是他的後果,都有前因後果。生由自來,就是他這個生命生出來,他原來有個來源的,有他的前因。所以普賢菩薩的報告,這個前因就太偉大了,當然不曉得修了多生多世,我曾經與恆沙如來擔任過法王之子。這是第一點,你看他多偉大,他的願力。
第二點「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不但西方阿彌陀佛,東方藥師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佛,中央毗盧遮那佛,不止這五方佛,十方世界所有的佛,如果教化弟子修大乘的願力,統統要照我修行教育的辦法走,一個模式來的。所以十方如來叫他們的弟子,修大乘菩薩的建立,要深深地扎根下去的話,都是必須第一步先要修到普賢菩薩的大行。為什麼要十方如來的教育法這個是同一個?都是先有大行大願,把偉大的心力發起,不是為己,為利人利世,這個願力發起,才有資格學佛。而十方如來叫弟子修菩薩行的根根呢,這個總名稱就叫做修普賢行,修普賢的行願,先把心裡行為這樣發起來,那麼這個名稱從哪裡來?從我這個願力來。都要同我這樣,一個模式學,先從行為來,學佛先從行為來。譬如打坐不過是學佛的一種行為而已,念佛也是一種行為而已,要修萬行,普賢的萬行。大小,乃至吐痰在怎麼吐?吃飯怎麼吃?穿衣服怎麼穿?怎麼樣一種利他的身心?大大小小,事無鉅細,都有他的心願。譬如我們吃一口飯,今天吃要想到沒有飯吃的人的痛苦,喝一口茶,想到沒有喝的人痛苦,如何去幫忙他,學佛從這裡開始。這種行為都是普賢行,學佛從這裡扎根開始。你注意喲,「教其弟子,菩薩根者」,建立菩薩扎根,先要學普賢行。那麼這個裡頭能夠修普賢行,所謂戒、定、慧都在其中,不能修普賢行,你這些所講的都是空談,都是小根小氣,摘葉尋枝而已,沒有抓到根,學佛的根本,只是在邊緣上摸,沒有到中心去,佛法的中心是普賢行。他說這是最重要的要點,十方如來一切學佛的根基,從這裡開始修。那麼第二他報告。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那麼他報告,他說佛啊,我的修行法門,注意,「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聞就是聽啊,我們聽用耳朵聽,修普賢行不用耳朵聽,用心聽,心能夠聽一切法,所以還是耳根的法門來啊,還是心聲法門啊,他擴大了,大乘境界,心聽。此心能夠聽見,那麼心怎麼能夠?所以他同觀音法門一樣又不同,同而不同,不同而同,心聞。觀音法門的心聞是返聞聞自性基本。他不是,「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不是不敢去分別,盡量去分別。
所以當年像我們開始學佛,我們那位出家的法師那個師父教我們,你先要去念普賢行願品,就教了一本普賢行願品給我們,那我們都是並不笨。第二句講話,我就問了,就是這樣念行了嗎?不行。那怎麼念?你要念一句要它那個上面做到他那個觀想,就是說我們拜佛手合掌站那唸經一念,好像普賢菩薩就在這裡,十方如來就在這裡,心裡頭這個觀想就要觀出來。我們拜佛的佛就在我的前面,你做到做不到?我想你做不到,當然我有經驗,那怎麼做得到啊?想死了也想不出來,想那些壞的倒是想得出來,想你的女朋友啊,想你的男朋友啊,或者想鈔票啊,或者想街上那件好衣服啊,站著來想佛啊想不出來,那個好衣服出現了,一定是這樣。
所以象第六代的達賴他的自己做的詩,講老實話:「動時修止靜修觀」,他也修止觀想修行啊,心念動了趕快修定,定下來趕快做觀想。打起坐來入定了,這個是應該呀,修止修觀,做到了沒有?沒有做到。「歷歷情人掛眼前」,打坐的時候佛沒有看見,那個情人的影子看見了,你看他講的多老實話。「若把此心移學道」,假使能夠真的把這個念頭轉過來。「即生成佛有何難」。你看這個第六代達賴才是菩薩的話,很老實的報告,他一點沒有錯,若把此心移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那麼他還有一首詩:「入定修觀法眼開」,入定了,打起坐來想修觀想,觀這個佛菩薩像,觀不起來。「祈求三寶降靈台」,希望佛菩薩都觀想都站到前面來,靈台就是到心中來。「觀中諸聖何曾見」,結果打坐坐了半天,阿彌陀佛影像都觀不起來。第四句話妙了,「不請情人卻自來」,我不要請那個情人的影像來,我只想觀菩薩。結果我還不要唸咒子,那個情人影像就出現了。你看他的心得報告,這是二十八位圓通以內的,他的心得經驗報告。「入定修觀法眼開,祈求三寶降靈台。觀中諸聖何曾見」,佛菩薩的影子一個都想不來。不請情人卻自來,
或者想你的兒子了,或者想你的女兒在外國,影像都出來了。當然兒女想媽媽沒有這回事,很難得了,那已經非常感謝他了。孩子們兒女出門在外,想父母的太少了,只有父母想兒女的,這是必然道理。所以菩薩懷念我們,我們很難得懷念菩薩,所以觀想的成就很難。真的學佛人,普賢行願品,我要這樣一個頭合掌在佛前面磕下去,我要觀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前面都有我,都在磕頭,都在頂禮,這是普賢菩薩行願品---心聞修法。乃至我想南無普賢王菩薩,念出來,不但是嘴裡念,自己心裡頭念,心裡頭聲音而覺得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與我同聲一致,都在念南無大行普賢王菩薩,乃至普賢王如來都可以,心聞。所以他叫你觀想是起分別觀想啊,不起分別怎麼觀想得出來?我觀想一個佛像,三十二相,這個眉毛怎麼樣,這個臉色怎麼樣?啊,這個菩薩站在那裡,哎呀,你看多美啊,莊嚴。
這個色相硬要起分別心啊。不怕你分別喲,善於分別是功德,不善於分別是罪過,這就是行願的不同啊。所以要起行願沒有不起分別的,不起分別你怎麼樣行願?善惡、是非、好壞,一定要分別才清楚啊,所以你的戒行也好,你的願力也好,不起分別哪有戒呀?不起分別哪有願啊?善於運用你的分別,所以《維摩詰經》,善能分別一切法,於第一義而不動,這個普賢行的基本。所以他說我是用心聞的法門,因此,有分別什麼呢?不但分別這些境界,分別了一切眾生,所有他所知道的他所見到的,見就是代表觀念他的思想他的心行,他說我都清楚,一切眾生他要的什麼?想的什麼?我都清楚。眾生要什麼?貪嗔癡,聲色犬馬,功名富貴,對我有利的,眾生要的都是這一套。他說所有分別一切眾生所有,因此善能分別一切法,所以他一念之間能夠觀想起十方諸佛法界頓刻呈現在這裡。
你們不是愛學密宗嗎?學密宗你做得到嗎?要觀想本尊一尊菩薩,開眼也好,閉眼也好,意識心境界一分別觀想就出來,不是真的喲,第一步出來影像,你覺得紙畫的也可以,木頭雕的佛,這些佛像都站在這裡,你這個影像在沒有呢?想想看,想死了也想不出來半個,想到了鼻子忘記了嘴巴,想到了頭髮忘記了大腿,整個佛像都呈現在這裡可能嗎?譬如我們現在這裡上面這三尊佛像,我們大家每一次禮拜一、禮拜三上課都看慣了的,這個影像你回去在家裡睡覺以前,好像就坐在這裡,面對這三尊佛像,這個影像你能出現嗎?出現不了。還只講影像,你能夠留住這個影像嗎?而且留住了。噢,中間是阿彌陀佛,這是觀音,這是勢至,行嗎?不行。不行,觀行都沒有成就,分別作用分別境的現量發不起來是沒有用的,所以願力也不會成功。那麼只叫做不要亂打妄想啊,亂打妄想是最初步學佛的方便法門,叫你不要做壞的思想,諸惡莫做。
善能分別一切法是眾善奉行。要懂這個,那才懂得佛法了,莫妄想是諸惡莫做,不敢亂想。眾善奉行非起分別不可,不然你曉得哪個是善的?所以戒行同行願那非用智慧分別不可,所以普賢跟文殊兩個搭檔的,分別是有智慧不可,智慧哪裡來?分別心來的。妄想分別是凡夫的業力,般若分別的觀性換一個名稱就是智慧的成就境界。
所以他說「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這個菩薩的大願力有這樣偉大。「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他說不要說這個世界,乃至他方世界,假使說極樂世界,或者地獄裡頭有一個眾生忽然懺悔了,地獄裡受罪受苦悟到了懺悔,「心中發明」,他自己內心發起明白了,修普賢行。假使我們在痛苦中在地獄中想到,普賢菩薩你來救我啊。他只要動同普賢菩薩一樣的心願,就是說如果我能跳出這個苦海,我一定發大願再入苦海裡來救人,同你老人家一樣,他說在他方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願的,他說我這個時候即現身到他前面。「我於爾時」,他的念頭一動,自他不二,心力的感召,我就坐我的六牙大象,像王,法中之王,普賢菩薩是法中之王。這個像是受重的,負擔負重任重致遠的象王就來了。「分身百千。皆至其處」就到了他的前面。所以我們顯教、密宗同一修法,好好拜普賢菩薩,修普賢菩薩的行願,不是光念啊,體會他每一個行願的精神,我怎麼樣去做人?怎麼樣在這個世界上做一個夠得上學佛的人的行為,不注重在外表的形態,這個做到了以後,如是普賢菩薩自己的百千萬億的化身像隨便在哪裡,他呈現在你的前面,絕不是假的,是真的喲。菩薩或者在你睡夢中,或者你在坐中,或者你忽然一下,他就在你前面,就看到你,六牙白象就來了,色相莊嚴,這是他的願力。所以我們大家說哪裡做得到啊?因為大家學佛根本連普賢行願品邊都沒有摸到,第一經本就沒有看到過。第二即使看到了,一個月都做不到啊,唸唸都不肯幹啊。像我,有許多同學,我還特別印出來給大家,叫他多念一下,都覺得很累不幹了。那他的六牙,半個牙齒,現在的肉牙都掉了,還想六牙白象啊,做不到的,不能來這是真的嘛{聽錄註:此句不通,或有錄入錯誤,錄音第50分鐘處}。所以現在回轉他本文:
「縱彼障深。未合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不過注意喲,普賢菩薩說我就是來了,這個人真修普賢行願的人,只要發心一念我就來了,但是他有時候看不到,我們有時看不到他來,自己的業障太深。障就是這樣障,遮住了,障礙了,看不見,自己的業力太深了,看不見普賢菩薩。他說雖然他看不見我,「未合見我」,不能境界裡頭見到我的法相。「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沒有關係,他看不見我,我給他灌頂,那就是真灌頂,,我真正給他的智慧灌頂,摸摸他的頭。「擁護安慰,令其成就」他說他修普賢菩薩發大願的人,我來擁護他,他沒有說我是菩薩你是薩菩,應該擁護我。他願意擁護一切眾生。擁:就是抱著你,包圍你,等於媽媽抱著孩子一樣,護:保護你。擁護就是抱著你,等於我們走路,怕老人家跌倒了,趕緊把他抱住,就是擁護保護,他說我會來擁護。「令其成就」必定使這個人將來成佛,使他的願力也做到。
所以「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他說所以佛問到學佛的圓通法門,我今天的報告,我說我開始學佛本來的因地,怎麼修來的?修願力來的,修自己心的行為來的。心裡不好,心念思想沒有轉過來,想求佛做生意的心理,求利益得感應,都不是。要「心聞發明」,回轉來自己觀心,自己觀心,不靠這個耳根,也不靠聲塵,乃至自己好好念普賢菩薩行願,念普賢菩薩的行願品。
慢慢慢慢你會到達一個什麼境界呢?我告訴諸位,你真的自己早晚念普賢菩薩行願,早晚念一卷你做不到的了,你把一本普賢行願品兩天念完差不多了,上午念一願,下午念兩願,三天四天念完也可以了,能夠唸唸了背,就在心中念,慢慢慢慢要起分別啊,每個字每個境界每一句話分別得清楚,慢慢聽到自己心聲的時候,有一個境界,突然之間你聽到盡虛空中,好像所有一切眾生的聲音都在念普賢行願品。這還是初步,你不要認為我成就了,你發瘋了,這還是初步。慢慢把這個聲聞境界,啊,原來這個境界哪裡來?我心分別心所生,然後善能分別一切法,於第一義而不動,再把它空下來定下來,慢慢然後要起心動念,什麼事情不知道的心念一動都知道了,「分別自在」,不會被妄念分別心捆住了,這是第六意識意識的分別心轉為妙觀察智。第六意識的分別心轉為妙觀察智了,那麼分別自在也到達文殊菩薩的境界了,就是智慧的成就了。
他說以我的報告,修行法門,要行大乘菩薩道這是第一步,這是真的,在我個人的,我是一個學佛也算不上的人,但是我的經驗,我第一步學佛是走這個路線的,那麼以前看看,後來查查過去許多大祖師們出家在家走大乘路道都是走的這個路線,都是先走願力發起,這是必然一個道理,請諸位大家特別注意,這是普賢行的修法。他的重點是善能分別一切法,修一切善。那麼拿大小乘基本方法來講,佛法基礎就是兩句話八個字: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諸惡莫做是消極的,普賢行願品是積極的喲,是眾善奉行。那麼就是普賢菩薩修行法門的重點。諸惡莫做我們已經做不到,眾善奉行更難,這是要注意的。這是第十三位,到了大乘境界菩薩的報告。
「孫陀罹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位菩薩難陀菩薩是佛的堂弟,他的修行歷史不報告了,我們怕報告歷史耽誤時間太多,我們重點在修法上,他起來報告。因為這一段比較重要,把這一段講完,你們大家都碰到這個境界,常常有人提起的,這位尊者菩薩的個人歷史暫時不管。
「我初出家」。他說我初初跟佛出家以後,也是佛的堂弟。
「從佛入道」。同佛出家了,修道。
「雖具戒律」。也受了戒,形式都做到了,也自己很講究守戒,可是即然能夠守戒一定能夠得定啊,既然能夠得定一定智慧發起啊,戒定慧是一體的呀,三位一體並不分開的,分開來講戒定慧講那是笑話,那是必然的。他說我雖然有了戒律的形式,老實講關於如何得定三摩地,進入定慧等持這個境界,心念定不下來啊,定不下來,這個戒就守得很痛苦了,隨時犯,隨時要守,隨時懺悔。那這是什麼戒?這叫水上按葫蘆的戒,按下去它又冒上來,剛剛清淨了半天,下半天就煩起來煩惱了;剛剛煩惱丟掉了,有一點清淨了,哎喲,我現在戒定慧多好啊,下一堂就完了,自己對自己都活不下去,氣死了自己,沒有用啊。
「於三摩提。心常散動」。散亂,妄想動,因此啊他說學佛出家白出了,不可能得到無漏,證無漏果的道。這個是大家所要問的問題,雖然學佛學了半天,我也很規矩呀,雖然你說我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持戒呢?我也吃素吃了很多年了。至少吃素也是真實功德啊,那麼好吃東西不吃,硬要咬那個菜根,像吃草那麼吃下去,你說這個沒有功德,是真功德,真的呀!但是吃了以後啊,你心清淨一點沒有?得定了沒有?沒有啊。你的心地好一點?沒有啊。看到人家少你一毛錢,這個氣死了那個樣子,比吃草的樣子還難看啊。這個有什麼用啊!心行一點都沒有轉動啊。人家對你不起你能夠原諒他嗎?不會原諒。想想哎呀我們學佛的了,原諒你,實際上,格老子,我不學佛整死你。這一點用都沒有。他的那個毒性、那個恨人、那個嗔心的根一點都沒有動,是非分明,這些人不可救藥,好討厭哪,這是嗔念,和我一樣,做個氣大佛,越來氣越大,有什麼用啊?一點用沒有。所以怎麼能夠得三摩地?你雖具戒律,沒有得到佛法的正受的利益。三昧是正受,得到真的受那個利,身心安詳的利沒有。
「未獲無漏」。所以沒有證得無漏。這是個很痛苦的一個階段,學佛不上路。
那麼「世尊教我。及俱絺羅。觀鼻端白」。這一下來了,佛不但教我還有個叫俱希羅的兩位同學,觀什麼呢?打起坐來觀鼻尖上一點白,觀鼻端白。這個問題來了,我們在小乘打坐也說眼觀鼻,鼻觀心,對吧?大家打坐坐在那裡,然後說佛觀鼻端白,請問哪個是端?這裡是鼻端還是這裡是鼻端?大概那本書上有註解,我好像沒有查到,這裡是鼻端,還是這裡是鼻端?後世中國的道家,包括現在的一貫道兩貫道三貫道五貫一教的五教一家的,講這裡是,守竅就在這裡,尤其是一貫道守這裡,守這裡先天一竅、玄關一竅,什麼都竅不進去,這裡有一塊骨頭,那麼這是鼻端還是這是鼻端?
鼻端白,我看了半天,拿鏡子照我鼻端也不白啊。有時候啊,我氣來了,鼻頭變成紅糟鼻子呢,鼻端紅差不多,尤其傷心要哭的時候或者發脾氣的時候,我觀我的鼻端發紅,氣來了,沒有鼻端白呀,佛經那麼講。好,我打坐這裡,老師啊,我怎麼眼觀鼻,鼻觀心?好了,眼睛半開半閉,道家叫做垂廉,眼皮上面窗簾子一樣掛下來,不閉起來,開一點點縫,叫做垂廉,那麼垂廉呢,這個視線當然下來了,這兩個視線上面遮了一半多,遮了三分之二下來,下來就看到鼻子了。把兩個眼睛收收就看到鼻子了,天天看到,道就在這裡,這裡是什麼?這裡我摸了半天,只有細胞組成的肉、鼻子肉,如果鼻子尖一點扁一點更難看,看不見,眼睛還更吃力,鼻子高一點還方便一點。所以眼睛看鼻子,那還看得到!
鼻觀心怎麼觀呢?那只有這樣打坐,對呀,眼觀鼻嘛,鼻觀心,所以有許多人打坐起來這樣的,這樣,這種方法是正確的嗎?是對的嗎?什麼叫鼻觀心,眼觀鼻?而且這樣一來呢,鬥雞眼的看法,神經衰弱的人不得了啊,你真的眼觀鼻,眼觀鼻你這樣一看就不得了,那是修道家初步,你閉起眼睛假想還好。你真把兩個眼睛攝攏在中間看,你們做到啊?我是隨時做到,見在其中啊。
可是你初步學的人頭會發暈啊,不得了,不能玩的喲。血壓高的人千萬不要玩,血壓低的人也不能玩,頭會發暈,血壓高的人很危險,而且會腦出血。所以隨便守竅不要亂搞,你做到了意識想想還馬馬虎虎,真把兩個眼神這樣一集中,這個眼觀鼻有很多種看法,不是一種看法。
有一種看法叫象王視,叫做象王,一個象中間鼻子高一點,它兩個眼睛一邊長一個,它是這樣看的,它的視野很寬,像王視。那我們要訓練自己象王視,兩個眼睛左右分開,左右分開就是象王視,這個也很難,這個很難,都要經過訓練的,這是功夫,真的喲,不是開玩笑,這兩種都很難。
什麼叫觀鼻端白呢?怎麼叫眼觀鼻,鼻觀心呢?現在給大家解決了。
眼觀鼻:眼睛打坐半開半閉狀,那麼古人講羅漢小乘這個視野看下來,下面掛下去離開我座位前面三步遠的路,大概,遠一點點也沒有關係,你多侵佔人家兩步地皮也沒有關係了。菩薩是看前面五步,就是眼睛閉著張大一點,這個樣子在看,這樣一來呀,眼睛前面當然看到鼻子,你觀一下看看。
鼻觀心:這個「觀」是形容詞,就是鼻子對著心窩子要正,要正,不是完全對正了,不是這樣,不是這樣勾籠來,就這樣擺正這個人就正了,打坐要端正。如果這樣你鼻歪哥,變成歪哥了,這樣也不對。正,你們講任督脈這就是督脈就擺正了,督脈擺正了任脈也擺正了,不要去硬挺胸,也不要這裡兩個指頭好像打架一樣一定結個手印,這個三角手印,這個三角叫做生法宮印,密宗。有些學密宗的打坐坐在那裡,又放在在肚臍上,兩個指頭,頭頂整個氣鼓氣脹坐在那裡,你看多辛苦啊,一點都不解脫,多不輕鬆啊。坐得很自然,這是坐正,坐正是自然的,鼻對心。換句話說眼有鼻子的影像,這個視野階段,眼睛收視一下我們自己的鼻隼,中國的文化這個鼻子叫鼻隼,這個影像就有了,鼻觀心鼻對心。
那麼怎麼樣叫觀鼻端白呢?鼻端不白。這個法門是什麼呢?不淨觀法,白骨觀,以及安那般那修出入息數息觀這三種的綜合,所以我平常給大家講過禪密要法,修白骨觀修到有一步功夫就要到這裡,最後是觀鼻端,鼻端是兩點啊,這裡也是鼻端,這裡是起頭,這裡是結尾。那怎麼是鼻端白呢?真正靜下來,真到心念靜了,呼吸也就靜了,呼吸好像停止了。換句話,自己粗的呼吸能夠歇下來停止了,念頭自然清淨了,這兩個二是一,一是二啊,拿我們中國一般習慣的道理來講啊,氣安祥了,呼吸這個氣,孟子所以講養吾浩然之氣,這個氣靜了,心念也清淨了,心亂了氣就粗了。觀鼻端白同上面上次所講的修安那般那,那一位尊者,那麼修這個呼吸法門是一個路,跟著念就空了。
剛才我講眼睛,這個時代我主張大家初步學的人閉眼打坐,因為這一代人眼睛太可憐了,開始這樣用功算不定眼睛搞壞了,真的喲。這一代同古人不同了,你真到有了功夫,那個眼睛近視眼也會恢復了,好了不近視了,遠視老花都好了,到了那個時候,你想閉眼不肯閉了,那個神精神充滿了以後,這個眼睛自己不肯閉了。自然同這個菩薩像一樣,到那個時候恭喜你了,差不多了。你們現在要張開,你張多少啊?張開眼睛這個半開半閉,五十分種?一個鐘頭?半個鐘頭你也做不到啊,如果叫你半開半閉,等一下,等一下叫做呼嚕呼嚕,睡去了,昏沉了,做不到的,現代人眼睛太疲勞了。這個話注意喲,我再講一道,就是說你功夫真到了某一步,拿道家的道理來講,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神充滿的時候,你叫自己的眼睛閉下去都不願意了。眼睛硬是開在那裡把法界都看得清楚了,可是沒有看,眼睛自然定住了,楞住了,那個時候你再來開眼,這是對現在時代不同,法門不是呆板的。
我們現在回轉來講這個鼻端白,所以這個時候心念沉下去,這個呼吸氣,等到不呼也不吸了,念也清淨了,這是氣功,充滿了。那麼這個時候你一坐下來,十個指頭,一身都是充滿,自己都覺得充滿,每個指頭。人老了這個指頭上都是皺紋,皮都鬆了,皺起來了。到這個時候不管你多大年紀,這個手指頭都是圓鼓鼓的,氣都充滿了,渾身十萬八千毛孔氣都充滿了,還不算數。那自然年輕了,慢慢年輕,尤其是冬天打坐在冷地方,自己鼻子雖然不呼吸了,輕微呼吸,這個氣,內在的氣一股白光一樣就出來了,這個時候才有鼻端白。所以啊,經典上告訴你原則,你自己不去研究鼻端白,那就唱京戲一樣,唱國外戲,那個壞蛋那個鼻子一出來,戴個紅尖帽,抹得白白的,那何必學壞蛋呢?鼻端白是一股白氣出來,光影,內心發出來的光影,鼻端白。換句話說這個法門修白骨觀、不淨觀,乃至修氣功,修到很寧靜。一呼一吸,這個數數,拿天台法門講,數息、隨息,止息境界就可以觀到看見鼻端白,就有光了,這個呼吸已經不是呼吸了,看到光進去了。學密宗呢?就是氣功成就的第一步,這就叫密宗。不是灌頂一下就傳給你的,那你要很久的修行功德才教你的喲,你沒有那個資格教你沒有用的,這個時候觀鼻端白,就是觀鼻端白,就是這一句話包含那麼多。你不然隨便看經觀鼻端白,你去觀觀看?不神經衰弱了才怪呢!那麼你聽這位尊者自己的報告。
「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這是真的,鼻端白的原則,他下面給你講了,就是觀自己的呼吸,天台宗也講,數息,隨息,到達止息這個境界,由此以後起觀。他說我做這個觀息,我初諦觀,什麼叫諦呢?仔細,非常仔細觀這個出入息,很細很細很困難。我們現在你三年做不做到還是問題,以當時佛親自教導,這位尊者也是多生累世修行的尊者,他經過二十一天的專修,專修是萬緣放下什麼都不管了,專門修持三七二十一天,三個禮拜,晝夜在修。就修這個呼吸,安那般那。不是上午打一堂坐,安那般那,下午一堂坐叫般那安那,等一下買個鳳梨吃了,叫般那般那,放一點鹽巴,那修個什麼安那般那啊!安那般那叫出入息,晝夜在專修,諦觀非常仔細經過三七二十一天,那當然有一點氣住脈停,身上的酸痛腿麻都已經變化過了,那都氣脈走通了。
換句話說到達氣脈真通了,才能夠見到鼻中的氣,鼻中不是這裡啊,鼻中是有一個肉著的,就是兩個鼻子中間這個氣出來了,有形象看見的出入如煙哪,有一股白氣來往,那是真的呀。氣,我們普通呼吸氣散了,自己也感覺不到,自己也看不見。你真修好得定的人,在定境界對於自己呼吸出入這個氣用眼睛輕輕一看,看得很清楚啊,初步象煙一樣,這個氣。當然冬天台灣看不見,冬天到北方一出門,那個呼吸一股白氣就出來了,那不要三七二十一天,就修到了,那個打拳打太極的,手一指,五個指頭,五條白光就出來,那是汗氣出來碰到冷度變成光了嘛,那個濕氣當然是這樣,哎這是氣功,什麼鬼功啊?冷功,是這個道理。可是真要修行呢,不管是熱帶、冷帶一樣,氣出入都是煙霧狀。
那麼到達這個境界,你修行到達這個境界,老實講,不但是氣出入如煙,你自己看到自己身心旁邊都在煙霧中,這個光的網好像把你放起來了,那麼看一切境界東西都在光明中,所以每個人頭上啊黑的黃的藍的白的都看得見,都看到了,這個人頭上有黑光的要倒霉,要出事情了。有紅光的綠光的,有怪事了,都有啊。你自己看得見這個,就所以能夠看見別人的光了,所以萬物放光都看見了。「出入如煙」,這是初步。進一步這個煙化成光明了,他這裡就沒有講了,就留了一手,慢慢慢慢出入都是光,不是煙了。呼吸偶然不大出入了,不大出入---很久才有呼吸來一次,等於動一下念的樣子。呼吸來一下,那已經不是如煙霧的氣了,只覺得自己都是光明中,光明的身體,渾身十萬八千毛孔,這個呼吸光明。所以我不是上一次給你們講迦葉如來有個名字叫飲光尊者,就是飲光了,就是光明,呼吸這個光明,這個身體。那麼這個時候,再進一步。
「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淨。猶如琉璃」。那麼這個做氣功也是真的喲,真的氣功修到這個時候,那你有什麼,你的所謂有毛病啊,老實講如果真的放下,做功夫,有癌症也好什麼也好,什麼都把它化掉了,氣能化一切啊,那是真的,生命就是氣喲。所以這一段特別給大家慎重的講一講,當然要上面先有普賢行願力,沒有那個願力光想這個做不到的,你死了都做不到,先有願力才會做到,很快。那麼他說進一步啊,生理身變了,身就包括氣脈打通了,心變了,心理非常慈詳,非常喜愛,打起坐來都是慈詳的相,絕不是那一付死相啊,討債的面孔坐在那裡,很多人打坐都是這樣。所以我常常叫你們學打坐,笑啊,笑啊,假笑沒有關係啊,笑久了假就變真的了,真的喲,對人的笑對人總比哭好,對不對?你慢慢笑久了,這個臉上肌肉鬆了,變真的,一看這個人很慈詳。你看到人那個死相,那個多討厭哪,比哭都難看,所以到這個時候,心開了,心裡也慈祥了,心裡慈詳等於慈悲喜捨的境界。
「身心內明」,這個內明不是說悟道啊,就是你坐起來定起來身體內部反照一片光明,亮的,身體內部都是亮的喲,身體內部看到都是亮光,身心內明。身體整個明白了,心理也光明了,雖然沒有悟道,這是功夫境界。
「圓洞世界」,然後光明擴大了,這個世界山河大地物質世界都是一片光中,圓洞。
「遍淨虛淨」,再進一步也無所謂光明---空了,光也空了,證到虛空,身心當然空了。這個時候說哎呀我坐久了腿發麻了,我左邊腰痛右邊肚子痛背上痛沒有這回事了,那個煙霧境界一來化光,光化虛空這個時候心身已經忘掉了,這個時候虛空就是我,我就是虛空合一了。那麼偶然還有身的觀念有沒有?有,
「身如琉璃」,自己看不見,人家看你皮膚也變了,雖然活到八十歲啊,皮膚又細又嫩又漂亮不要化妝的,自然發光了,身如琉璃,整個在定中境界,內外透明,這個身體象玻璃一樣,水晶玻璃一樣透明的、發亮的,雜念妄想當然沒有了,這個階段。
然後「煙相漸銷。鼻息成白」。這是第四步的功夫又來了,那麼剛才我講的好像煙相早過了,還有第三步的煙霧相,佛經沒有辦法,中文字只好用煙了。這個是幻的境界,幻不是沒有啊,有光。這個光,那麼禪宗祖師講這是光影門頭,還沒有悟道。所以你們看禪宗語錄光影這個境界已經很了不起了,有些人搞錯了以為是見性了,這個煙相,再進一步慢慢沒有了,光影也沒有了。那麼什麼煙白呀,放光都沒有了。
這個實際的情形,鼻子的出入呼吸啊,變成一條白的,這個白是形容詞,純淨,不是像這一個手巾這個白的白,是代表非常純淨,白法也代表至善的,至善的境界,那麼構成一個白氣也是有。所以有位同學看《指月錄》研究,這位尊者成就了,被殺了頭,他出來的血不是紅的,是白乳,跟牛奶一樣。所以耶穌釘十字架,那是人血,那是痛的,這個沒有痛。所以有些人功夫到這個時候死了燒化不一定結舍利子,道家很多,中國過去和尚也多。
譬如我們的師父西藏的活佛貢嘎活佛,貢嘎活佛這個師父,後來他們告訴我,我們已經到這裡,貢嘎師父在大陸上最後給共產黨捉到以後,自己涅磐了。涅磐了以後,我問他們師父後來涅磐了有什麼瑞象呢?他們告訴我,玉錦雙垂{聽錄註:這是諧音字,具體是什麼字不清楚!},就走了,什麼叫玉錦雙垂?鼻子裡出來兩個鼻涕一樣,這個並不是鼻涕呀,藥膏一樣那麼長掛出來,這叫玉錦雙垂。那麼就會到達這個功夫。那個就是燒化了就是舍利子,不燒化就是玉錦雙垂。當然你說完全這個色身轉化了沒有?這個時候這個色身,可不可以修得成?還沒有。他已經受共產黨陷害過世了,所以我給他寫了兩句詩,就是貢嘎活佛在白教的時候,大寶法王,現在過世了那個大寶法王還是他的學生呢,他的徒弟。那麼這個時候,到這個階段假使得涅磐死了,起碼是玉錦雙垂。這是講色身上的變化,做功夫,那麼到這個時候啊,自然開悟了。
「心開漏盡」。明心見性了。一切見思惑煩惱自然可以斷除,心開漏盡。這一下,第五步第六步了,
「諸出入息化為光明」。成就了,色身轉化了,自己渾身十萬八千毛孔乃至身體所有呼吸統統一片光明,所以一切眾生挨到他的,修行成就人這個光明,都會得到利益,自然受電感過來一樣,諸出入息化為光明。
「照十方界。得阿羅漢」。自己就放光給一切眾生灌頂,所以諸佛菩薩可以放光動地,你如何得到放光之境呢,當然修安那般那,修出入息。結果你打起坐來坐在這裡還在數息呢,坐了幾十年還在數,我一坐數好幾千下,你再慢慢千去吧,數一萬下也沒有用。此理不通,此事不通,那麼別人這就是傳法啊,我沒有這回事,沒有什麼秘密,大原則都告訴你們。你平常叫我講,我懶得講,因為一個人教我這是幹什麼?等於叫我一個人單獨給你講,我視一切人大家平等,你怎麼叫我特別看得起你,單獨給你講?一定大家一起來我要講啊,我也沒有什麼秘密,但是大秘密,你聽了你也不懂,你做到了才是沒有秘密了,做不到統統是秘密,真的呀。還蒸的呢,還煮的,蒸的當然蒸的,放在蒸籠上蒸的,這個時候硬是蒸籠一樣,你說怎麼樣?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世尊記我。當得菩提」。沒有大徹大悟,成就了,漏盡煩惱伏下去了,也就是《楞嚴經》上面說的伏歸元真。佛說我將來會大徹大悟成佛,證得菩提。
「佛問圓通」。因此佛現在要我報告圓通法門。
「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以我的經驗報告,修到了氣功不呼不吸,不呼不吸心念也清淨了。銷息,一呼一吸一來一往,不呼也不吸這個中間叫息。這個銷掉一切息,換句話鼻子的後天的呼吸不動了,那麼息,不呼也不吸,像密宗拚命修寶瓶氣,走閉氣法門,有些修氣功的,也成天的修閉氣法門,也有些道理,對身體有些利益,但同修道毫不相干。修道要自然心念停止了,銷息。「息久」不呼也不吸久了,「發明」這個身心的變化,光明來了,悟了道。「明圓滅漏」,這個光明境界來了,身心內外的光明,心裡頭也明白了,明白了一切貪嗔癡慢的有漏之因,清淨了,調伏下去了,滅掉這一切貪嗔癡慢有漏之因,所以得無漏之果,當然還沒有大徹大悟而成佛,再進一步徹悟就可以成佛了。可是以功夫來講這是最切實最徹底,對身心的健康,健康不是道,不過嘛大家喜歡健康,誰願意生病啊,生病總不舒服啊,要想不生病,多修這個法門。


現在我們《楞嚴經》是卷五,上次為止到二十五位圓通這些尊者菩薩們的心得報告,到了第十四位,現在第十五位。那麼他每一個主持,他排列的順序,每一個人學佛的用功成道的經驗,那麼我們要修行證道,這個工具還是靠我們身心兩方面,六根的作用六塵六識十八界十二根塵這個作用。那麼現在等於是第三次由小乘境界擴大到大乘境界,現在講到這個舌識的作用。第十五位的菩薩的報告。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個都是同樣的禮貌性的重複的文字,那麼這一位尊者是滿慈子,中文的翻譯是滿慈子,佛的弟子裡最有名的說法第一,善於說法。什麼叫說法?我們再討論,看它的原文。那麼這位尊者的報告。
「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恆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獅子吼。成阿羅漢」。他的報告說他從曠劫,這個曠劫呀,很久很久,曠劫兩個字意義前面講過了。記不得哪一劫了,大久遠了,太多了,多生多世,他的根器,修的什麼法門?「辯才無礙」,我們經常也聽到這個人嘴巴會講話,很會演講,很會說話,就會說他辯才無礙。辯才無礙不是那麼簡單,世界上歪理有千條,真理只有一條。那個歪理千條,也可以說是辯才無礙,也會辯啊,歪辯,亂辯,亂辯歪辯也會辯啊,一般人不會辯的人辯不出來就是格老子氣死了,一句話都想不出來,揍死你,只好那一辯,那一辯就不是辯了,那就是打架了。
辯才無礙很不容易,就包括了菩薩道的五明,一個菩薩要學五明。什麼叫五明?第一內明,就是要修道證道,內在身心的修養。第二就要聲明,聲明包括一切文字,各種文字語言要通達。第三因明,就是善於邏輯,通一切哲學。善於邏輯思想,邏輯就是思考的方法,有細密的思考,同時要把這個高深的思考淺近合理有規律的表達出來,這是因明方面的東西。普通就叫邏輯,那麼辯證法等等都是邏輯以內的,因明以內的東西。第四菩薩要會醫方明,知道一切醫藥,學佛的人要救世救人,自己打個噴涕流鼻涕都救不了,還救得了誰啊!感冒頭疼自己也沒法子,所以你要度人度個什麼?大家都想度眾生,結果都被眾生度,那有什麼用啊?所以你菩薩要學會了醫方明。醫藥會了再去救人,人的痛苦馬上可以減少乃至解除了這個痛苦,所以菩薩要通醫方明。最後第五明菩薩要通工巧明,現在講精密科技都要會,科學技術都要會,電腦啊,人腦啊,牛腦啊,狗腦啊都要會,那學什麼會什麼,這才叫做行菩薩道。本身菩薩大乘具備了五明,他的行為才能做到了六度,佈施,譬如我們這個電燈壞了,他馬上來就修好了。不然電燈壞了,我們大家坐著打坐,然後說空的,不要緊,明暗一如啊,那就沒有用,那叫做沒有用的人,只好借此逃避,菩薩道可不是這樣。這樣才能夠懂得醫方明、因明等等,才能真佈施、才能真持戒、才能真忍辱、真正禪定、般若。
那麼為什麼講到這個呢?辯才無礙,當然因明是很高明,很有思考能力。換句話辯才無障,你譬如說我們看在西方的這個時代,像美國,民主國家就是語言了,競選總統就是靠辯才無礙,嘴巴會講,不是亂講,講得非常有理。所以在西方,我們中國很少有人訓練這個,先要學文字,不大學會演講。西方文化每個人假使要成一個知識分子啊,這個講演事務很值得研究,要會講演,學問好,有時候滿肚子學問,學問講出來人家不懂啊,把學問變成普通的話別人懂得進去,聽了滿意,能夠起修。你罵人覺得說罵得對,那個才是會演講的。所以演講是專門訓練的,不是站在台上「這個、我們、大家、所以、這樣、那樣、嗯」就沒有道理了。所以你看西方人演講,你看天主教每一個神父、牧師都受過訓練的,「啊,上帝啊,我的上帝」,你說上帝呀,就沒有意思了,這個手勢就不對了。偉大,好偉大,那個很來勁,你說偉大,偉大就是這樣大,這個手勢配合不對了,衣服、領帶都屬於辯才無礙。辯才無礙包括儀表、口才、表達這一切等等,也是天才。有人天生滿肚子學問講不出來。有人一點學問都沒有,講話就會講,那沒的辦法,他的天才,他的業報。所以善於說法的人不但要結人緣,還要有這個多生累劫修習的辯才無礙,講壞,他有這個會說話的習氣。講好,他是多生口業的功德,辯才無礙,而且聲音也好,講了人家動聽,喜歡。同樣一句話有些人講起來,同樣一句話另外一個人講起來我們就討厭,同樣一句話這個人從嘴裡罵出來我們就覺得很有道理,完全是業報、功德。所以我們學佛有一句話,未曾成佛先結人緣,你還沒有成佛,先要結眾生緣,光想管自己,不跟眾生倆結緣,你成了佛就沒有眾生度的呀,他不聽你的,沒有這個緣嘛,你和他沒有善緣,惡緣也可以,打一架也可以,有個惡緣來生碰到還可以度他。惡緣都沒有,他恨你都好,總算有了這個緣可以掛鉤了,現在講。不然這個鉤掛不上,無緣不能度,講到辯才無礙說到這個地方。
所以你知道二十五位菩薩圓通,像滿慈子彌多羅尼子這位尊者他專一說法的辯才無礙,辯才無礙很難啊,你臨時上場你沒有考慮,別人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不是故意為難你的。你講了的話他聽了有所感想不能理解,突然不曉得哪裡鑽出來一個問題,沒有問題,雞蛋裡說沒有骨頭,雞蛋就有骨頭,他挑出雞蛋裡頭一個骨頭問你,你要解答人家的問題,要清楚,所以叫辯才無礙,沒有障礙。像我們有障礙的,你問我,這個我下一次研究研究答覆你,有障礙在那裡,你答覆不出來嘛,只好研究研究下一次來嘛。像我是常做這個事,因為辯才有礙啊。辯才無礙啊,怎麼答都是對的,都是真理,所以辯才無礙特別注意,那是口業的功德修來了,多生累世,不是一生。你看有些同學,剛才兩位同學跟我講話,都把我嚇了一跳,講的話意思沒有表達清楚,看那個神氣我就嚇住了,什麼事啊?搞了半天原來無事,空的,那就是這個道理。辯才無礙是很重要,口業的功德了。因此啊,他善於「宣說苦空」,宣就是宣揚,弘揚佛法。人生是苦,哎呀苦啊苦啊,這個沒有什麼意思,結果大家都變成辯才無礙,叫苦誰不會叫啊?
就是我經常講有一個大阿羅漢的故事。有兩位大阿羅漢,這是古代佛教一個故事,都證了道的。有位居士供養他,供養在家裡,吃得很少,我們大陸當年有,有好的法師啊,他回家供養,他自己這一家人,常常家裡供養。供養就是四事供養,供養者四件事大原則: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四事供養,包括衣食住行,都是他供養。那麼他供養了兩位大阿羅漢有道的人,這兩位羅漢有一位同參,同參就是同伴啊,佛教的名詞叫同參道友。這一位什麼都沒有,跟著去吃白食的,你兩位帶帶我嘛,我也沒有緣,人家供養,無所謂,也受人家供養了三年。有一天這兩位得道的羅漢,說他都不肯用功,跟著吃白食,受人家供養不對的,我們倆個人整他一下,請假走開了,讓他一個人在這裡。他在那裡啊,這一家人啊,哎喲,我們這三位師父啊,我們家裡供養,那兩位三天兩天都要說法,他在這裡三年沒有開示我們一次啊,沒有開導,現在兩位師父大師父二師父不在,就請他開示,請他上坐啊。受人供養嘛,做法師要說法於人,他上去實在沒有東西說啊,坐在上面急得滿頭大汗,法師說法很莊嚴坐著。下面這一家人很莊嚴合掌跪在那裡等,等了半天一聲都沒有。下面一家人更嚴重,噢,這個師父跟那兩個師父不同,更有道,他看我們根器不行,所以大家跪得更整齊一點,兩個膝蓋頭也叭叭痛。實際上他已經一身冷汗了,急的呀後面說不出來。下面跪著低著頭,這個師父不同,不同,三年不開口,開口果然不同,我們大概根器不夠啊,再等。他實在沒有辦法在上面,一下在上面苦啊,苦啊,苦啊。下面一家人嗯說得好,只要一個字都懂了,苦啊,人世間是苦啊,兩個膝蓋頭也跪得很苦嘛,本來都苦,苦,苦說得好,再等。等了半天,他還沒有辦法,苦啊,苦啊,講不出來的苦啊。下面一聽,嗯,對,世間一切皆苦,已經證入了初果的境界了。他叫了兩三次苦啊,下面大徹大悟,抬頭一看上面這位師父啊,原來還是一個混球呢,下面都悟了道了,反過來一看他原來是個混球。所以你不要認為師父混球沒有關係的,你只要信得過照樣悟道。像這一類無常、苦、空啊,他就說得好,宣說苦空,苦啊,苦啊,這樣垂兩下,苦啊苦啊,說不出來的苦啊,下面的證到空了。
這種不是說法無礙,這只能說學的人善緣成就,善緣到了,碰到盲目的師父他也會成道,是學的人本身的福德因緣,所謂學佛要注重時間因緣,佛經講時間因緣,在我們普通講運氣來了,得道的運氣來了。時間到了,他就悟道了,佛法也講命運啊,時間因緣到了,他悟道了。那麼這個說法的人呢,剛才我引用這個故事的例子,不善於說法。所以這裡講「宣說苦空」,善於說法的根本不談一個苦字,一個故事一個比喻說完了,一翻道理你自然感覺到人世一切皆苦,毫無道理,有求皆苦,那就善於說法了。你說什麼是佛法?無常嘛,苦嘛,空嘛,無我嘛,六根六塵十八界。我經常說看的佛學文章講來講去都是這個東西,這一桶水倒在那一桶水,那一桶倒在這一桶,空有,有空,就是那麼倒,不能宣說苦空的道理。我們看一部電影看一個戲,看了瞭解了人生,覺得感歎啊,善於宣說苦空。並不是說他一天到晚給人家講人生生來就是苦啊,一切皆空啊,老實講講三次我都不願意聽,覺得他神經了。苦本來已經苦了,越聽你講,聽你聽得很痛苦啊,這個事情怎麼幹嘛?所以宣說苦空四個字,還要辯才無礙,以各種方法表達這個道理。
所以下面有「深達實相」,至高的真理,實相是道體,智慧之體,實相般若---道體,所以明心見性究竟是怎麼樣?至高無上這個性是怎麼樣?第一義、第一義怎麼樣?中道義的中道義是怎麼樣?這個真實的那個東西,真實沒有東西,空的。你說空的呀?確有其事,所以真空妙有,這個實相第一義諦,他能夠把它表達得很好。當然不像我這個樣子笨啊,他是辯才無礙,我們是有礙,表達不出來,他都把它講得出來。因此不一定他悟道啊,就是頭腦正思維,邏輯思考,絕頂的聰明,就是口才好,善於演講,善於教人,就是一個很優良的一個老師,優良的一個教授,善於表達。因此像這樣。
「乃至恆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他並不是一定自己修到了,可是真要他上台講的時候,十方所有佛法最秘密的法門,人家不懂他懂了,他都可以教授得很好。給你教得好,儘管教不出來的,在那裡叫苦你都會懂,他就有這個福報,所以眾生跟著這種老師啊,就叫做明師了,高明的明,明白的明,不是出名的名,出名名氣大,不一定了,名氣沒有用,要他明白,通達明白,這是講明師。等於一個問題啊,你說有時候我們碰到教書,像我們很多同學們教書,就講老師啊,學生笨。我說我當年教你們就曉得你們很笨,所以你們出去啊,笨,教書都教不好。教書不是表達你的學問好啊,是要看對像怎麼使他懂得呀。學問好,只粉筆,我背一下,如是我聞,阿耨多羅三緲三菩提,完了下課,管你三菩提呀薩菩提呀,那有什麼用?你要表達出來,曉得他沒有懂,最淺近的話,所謂契機,合於他的需要、他的程度,他能夠接受,而聽得很有味道。同樣你重複的話人家百聽而不厭,你同樣的話,很高興的話,聽得人家一聽就想睡,同百聽而不厭兩個剛好相對比。那麼問題來了,你要自己反省他為什麼聽得睡?
象我們年輕時候上台講話啊,只要聽得一個人瞌睡,那個臉啊從這個裡頭紅起紅到下面,當然外面看不見,自己曉得不對了,一定不對嘛,他才睡著了,那中間想辦法講一個笑話,大家哈哈一笑,就把他笑醒,你說你怎麼可以睡覺啊?不行。那就不好,你來一個笑話,旁邊同學哈哈一笑,他也笑醒了,你的話也繼續下去了,然後他瞪很大的眼睛一路聽到底,那麼你就是辯才半無礙了,真的喲。我們教書的同學們注意,不要光要求對象,要要求自己,教書的目的是最高深的學問用最淺近的最明白的話使你怎麼懂得,甚至他不懂,放屁你懂不懂?他說我懂了,噢,懂了就好了,懂了屁也沒有了,事情他也懂了嘛。雖然做得很不好的比方,但是就是那麼切實。我們在坐的很多教書的同學特別要注意,光要求學生,學生固然都不聰明啊。所以有些學生來我經常罵,你不懂問啊!不好意思,這個我不懂,很丟人。我說你懂了還叫學生啊?我叫你太老師了嘛,我就跟你學了嘛。即然做學生,本來就笨嘛,本來就要挨罵嘛,罵了才學得出來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你看他這樣的功德背下來。因為這樣,無始以來的這個習氣,善的功德。不懂的東西到他前面,東說西說,他自己也悟了,通達了。這就是包括了教學相長。
所以有些出家同學學佛,功夫也很好,像我們這裡同學,學識也不錯,我經常叫他們,你們出去弘法嘛,老是賴在這裡。老師啊,我沒有學好,沒有學夠。我說你哪一天才夠呢?我死了你夠不夠呢?如果夠了,我明天就死,你出來弘法,《楞嚴經》你講一樣的,我講你講一樣的。你不知道,肯教人家的時候就是教自己,因為自己要上去教人就怕自己錯了,那麼這一逼啊,就把自己逼會了,就是那個苦啊,苦啊,兩錘一錘自己也開悟了,就錘出來了。利他就是利已,利人就是自利,真的喲,教學是相長。一邊教人一邊自己都在學。因為自己逼到那裡,平常不肯用心的,譬如我們看一本書,你就不肯用心看,假使考試逼你,你就講得蠻好,其原因就是這個腦子啊,思想越用越出來的,所以要正思維。
因此他說一切恆沙如來,不止一個佛兩個佛,秘密法門,到他手裡要他講,都講得很好,標準的教書匠,隨便到他手裡就講好的。別人講的聽不懂,他講就聽懂了。他說「我於眾中」,當著大眾,「微妙開示」問題在微妙,很妙很巧妙的引用,使人家能夠懂進去,這就是微妙開示。「得無所畏」,一切不怕,一個問題來,哎呀,這個我沒有學過,好不好意思,我沒有學過,臉都紅了,那好像人家送了剛生孩子的紅蛋一樣,這個下面信心就喪失了,他可以無所畏,辯才無礙的人一切無所畏,疑難問題到他前面,自然會解答,自己的智慧的寶庫就打開了。其實呢?人真肯這樣,以教化人利他的心,要發願要真,不是假的,不是為了貪名不是為了貪利,真發願利人之心來教育人教化人,到那個時候自己的智慧都會開啟。
所以像我們中國的文化,《書經》裡頭,天啟其聰,就是上天會把他聰明孔打開了,天啟其聰。聰門,嬰兒那個頭頂心還沒有封起來,不會講話,頭頂這裡還跳動,我們曉得道家佛家都曉得,這個時候嬰兒生命天人一體的,等到這裡一長滿了就開始講話了,人世間後天的知識起來,第六分別意識加強了,這個智慧的聰明孔封了,所以修道修到後來成功了,這個孔自然會打開,這個叫聰門,十字縫,頭頂這個中間一個十字縫中間。那麼密宗的破哇法可以插草的,其實插草不一定插這裡,這裡本來可以插草,沒有什麼。
所以我給西藏活佛講,他們說你插不上啊,這些人業力重。我說每一個業力都很輕,我來給你插,我這樣一插一插,一個都來插上,他們不知道這個頭頂本來有個穴道嘛。因為西藏人很難辦,整年不洗澡,頭上油垢多,那個怎麼插得下去啊?臉都漲紅了也通不開呀,每一個我說一定往生西方的。活佛告訴我的,一定你們將來往生西方的,已經通了,不插上草他不相信啊,可是這樣插插不下去,那我插很容易,穴道一點點,把他的穴道挑一挑,挑開了一點點,咚,打針的手法一下就插上了,再加上頭髮也不大洗的,油垢又多,那個草當然插得很筆直的,多有力呀,所以每一個我說一定往生西方的。喇嘛問我這是什麼道理,我說你不懂了,這個密宗你將來到我那裡,慢慢再教你,這也是秘密法門,一下就辯才無礙就通達了,但是真理,不是開玩笑的,真的。
可是人真的修行到這裡,所謂破瓦往生,往生這個聰門打開是天然的,先是頭頂發清涼,老實告訴你。所以修得好的人,頭頂一天到晚這裡是清涼的,這還是初步,這是初步的輕安現象,不是傷風感冒有股涼風灌進來,那是灌的。真修行到了,不管你頭髮如何,頭頂一天是清涼的,口水也是甘的,不是甜,這裡是清涼的,這就是輕安的境界來了。像到這樣輕安境界,隨便你念佛也好,什麼法門也好,草插一定插得去,不是普通的草,是吉祥草,那個梗比較硬,當然加上我們手法有經驗的,咚插上,偶然流一點點血沒有關係的。那等於頭頂放血,高血壓馬上舒服了,真的喲,高血壓一來,頭頂輕微給他一插,放血了,放出來他血壓馬上降下來,好了,這是有醫學的道理,不稀奇。順便講到這個道理,秘密法門。
那麼秘密法門到這裡,那麼怎麼他自己會悟道呢?因為他發心是利他的,教學相長。但是你要注意喲,要發心利他教學相長,你要看對象啊,你講的東西必須要覺得對像他是懂了,乃至百分他懂了一分才有利益。你講的對象說,你講得很好,他一點都沒有利益你是失敗的,浪費人家的時間,浪費人家跑一趟,已經是罪過了,絕不是功德。千萬注意喲,所以說教育的道理大家做老師的注意喲。
年羹堯對老師的門口,他請個家教教兒子的,那是恭敬得很。他都天天陪,叫他的兒子陪家教的老師吃飯。有一天家教的老師喜歡吃燒豆腐,燙的,那個廚師拿上來,這個老師第一口夾起,那個吃,把舌頭燙著了,年羹堯就把頭一歪,怎麼搞的?廚房裡?等一下,廚房裡殺了頭,盤子端一顆頭出來,廚師被殺了,有那麼大的威風。所以這個家教老師只好溜了,不敢教下去,可是他對老師那麼恭敬啊。門口貼一副對子,不敬師尊,天誅地滅。就是教導他兒女們,兒子女兒們。下聯呢,誤人子弟,男盜女娼。這一點沒有錯,不要隨便當老師啊,我現在經常感覺到,很多年輕人大學畢業了,到處找事情,找不到我教書去,好像沒有出路的人才去教書去,這不是要命嘛,這個社會的教育,對不對?有辦法的,畢業了有辦法的做生意,做生意失敗了當公務員,公務員再跨掉了教書去,這個怎麼得了?所以千萬注意這一付對子,不敬師尊,天誅地滅;誤人子弟,男盜女娼,真的喲。這是講到辯才無礙與教育的關聯,一定搞清楚,多反求自己。學生固然很笨啊,可是要做老師教人家的多反求自己,反省自己,表達的不對啊?什麼地方不對了?總有個問題。
你看了滿慈子的報告,內容發揮,不是我把它加上的,你仔細研究他並沒有講做什麼功夫悟道啊,他就是靠嘴巴說了悟道啊,一路說到底,說法救人。這個就是《楞嚴經》後面有的,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自己沒有悟道,可是先能夠教化人家,菩薩發心,這就是菩薩境界。自覺已圓,自己已經大徹大悟,復覺他者,再來教化人家開悟,如來應世,等於是肉身現身的活佛,就是佛身再來。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薩發心,自覺已圓,復覺他者,如來應世,就是這個道理,將來《楞嚴經》上都有的。那麼他再說,他的報告:
「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佛釋迦牟尼佛知道我,知道他宿業所感,這個是善業所感,有大辯才無礙,因此叫他用嘴巴來教化人,換句話滿慈子等於佛的助教。當然舍利弗啊,目連啊都在當助教。滿慈子是真正的替佛宣教最盡心盡力的。所以用音聲輪,教化當然音聲也有關係了,音聲的確也要修過。所以以禪宗來講,一個人真正悟道的人,稍稍有悟,立刻聲音變了,那聽得出來,聲音都變了,原聲也變了,立刻就變了,說話就有獅子吼的聲,獅子吼不是嗡啊嗡啊不是這個樣子,他講出的話表達的非常有力,會震撼的,使人聽了會動聽,會受他的影響,這是業力震憾的。你不然音聲最美,喉嚨最大,人家聽了煩燥討厭的,他就相反了,沒有這個功德。所以修道這些都是不能騙人的,都是真實的。有人正好以溫和語,很柔軟,很溫柔的講出來,變成不動聽,那覺得很粘糊,太溫柔了,覺得好像抹圾一樣啊,拉都拉不起來,聽得也很難受,那麼太凶悍了也不對,這也都是功德所培養。就是上次告訴你們,所以叫學佛第一步先修普賢行願品,多讚歎如來功德。什麼是如來?包括一切眾生,多講人家的好話,隱惡而揚善,多說好話,那麼慢慢他的音聲功德輪就轉了,你的話音聲發出來講的有人信,有人會容易懂得,相反的沒有人聽,沒有人懂,也很好聽,聽了不受用,這是要反求的。所以他說佛曉得我有這個業力所感,教我以音聲輪,教我發揚,就是發揚佛的教化。
我在佛前「助佛轉輪」,就是佛的助教,幫著佛弘揚佛法。那麼我的成就呢?
「因獅子吼」,獅子吼不要搞錯了,獅子吼,你們動物奇觀電影上都看到,難道滿慈子說話這樣叫啊?不是把人嚇死了?這個是形容詞。因為我們的古人所謂獅子為百獸之王。獅子一吼,它一叫一聲,百獸腦裂,所以獅子的聲音叫吼,中文,老虎呢?叫虎嘯,猴子叫猿啼,狼叫狼皋,每個聲音形容不同的,中國字不能亂用。你說老虎吼,那笑死人了,除了現在寫白話的亂寫以外,古文裡頭這個字不能用錯的。狗叫吠,雞鳴,當然雞啼也可以勉強用,公雞叫啼可以用。所以這個在中國文字搞清楚,不能亂用的,所謂獅子吼,這個吼並不是代表「嗡」,不是這個意思,獅子叫的聲音不同,那麼獅為百獸之王,獅子吼百獸腦裂,代表什麼?大無畏的精神,一切不怕。所以他助佛當助教,因獅子吼。我為法王,於法自在,他就有這個無畏的精神,敢於說法,因此功德做成,也可以說功德圓滿,弘揚教化,
「得阿羅漢」。這一段裡頭沒有講用功啊,光是講會說話就可以成道啊,辯才無礙。他的重點是什麼呢?重點利他就是利已,利人就是自利。幫助人家瞭解了,所以當老師當一個家庭老師,當老師的要以這個心思,人家不懂的問你,你誠心要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告訴他,使他懂得,當然你自己也進步了,所以修行的道理,自然其中矣,教學相長。這一段沒有講別的東西。
「世尊印我。說法無上。佛問圓通」。佛現在要我報告,如何一門深入進入圓通法門。他一生都在做利人的事。
「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從音聲講出來,辯才無礙,跟魔倆辯都可以,你不要說他是魔不能度,我說魔也要度啊,因為他是魔你更要度啊,人家都說我是魔王,所以你們也度度我啊,我經常講我既然是魔嘛,你就要度我了,要慈悲慈悲了。大慈大悲,魔為什麼不能度啊?就更應度啊!你要變成魔來度他。所以有一位同學前天講得好,他說我懂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句話聽的很可怕,他說我懂了,相反的呢,你魔高一尺,道也高一丈。我說你差不多大徹大悟了,真的喲,相反的同樣的道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個魔可見比佛厲害得多了,比正道厲害多了。相對的,你魔高一尺啊,道也高一丈,所以經過一翻魔障啊,進步一翻道力,沒有魔測驗不出你的道力,要魔障來測驗自己的道力。那麼所以說法的時候也是這樣,善於說法連魔也度,魔法他也懂,他才能夠降伏魔怨。善於言辭,辯才無礙有這樣大的功德。所以妙音聲而辯才無礙,降伏魔怨,銷滅諸漏,因此在教學相長中間,教了人家自己做不到會臉紅的,自己一邊教一邊自己體會那個道理,因此自己也成就了,
「銷滅諸漏」,得了無漏果了。見思惑都頓斷,證得阿羅漢,「斯為第一」。在這一段這一個報告是主張利他教化為主。不過教化不是光是說的,做個留聲機一樣,做個錄影機一樣,每一次都是一樣講法。「如是我聞」,下一次,「我聞如是」,這個沒有道理了,那變成自己都不用心去體會,不同的環境不同場合說法就要不同了。你給小孩子說法就不能那麼講了,到別一個環境言語不同;職業不同,他的理解就不同;程度不同,理解也不同,要做到這一點,所以體會他這一段。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重複的文字不談,優波離,佛的弟子裡頭執法的,總執法,就是管理戒律的大法官,等於我們普通現在的政府的組織來講,司法廳正部長還不止,最高法院院長,執法的。但是他的身份,我們看到,我經常講到世界上文化哲學思想,首先提出來平等觀念的是佛。為什麼是佛?不止人類要平等,眾生要平等。光是人類平等不稀奇,把眾生和人,上至天人(比我們人類高到極點了),下至地獄,拉成一道平等,眾生平等,唯有他老人家提出來,何以呢?因為他是印度人。
印度國家這個民族到現在也一樣,階級的觀念太重了。所以到過印度都曉得,分四等人。下等人,我們坐在這裡他走過來,不能站起來走,要爬過來。像我們端一杯茶給他,他才不敢喝呢,萬一你把茶杯丟在地下,他爬過來還要磕頭,端起走。所以有一個中國人,過去我們一個朋友,在印度做過外交官。他說我們開始真不習慣啊,到了那裡早晨,我們夫妻還在床上睡覺,所謂首陀第四等階級,佛經上講有,首陀那些賤民,印度人叫他賤民,階級最低的,輕輕門裡頭爬著進來,馬上打掃房間,都跪在那裡打掃。他說我們看不下去了,曉得他很餓,自己在吃麵包,說你吃吧?哎喲,嚇得他光退。後來他說一個外交官就告訴他,你不能這樣拿給他,丟在地下。丟在地下了,他就慢慢爬過來,拿起走。哎呀,他說我們中國人看來實在受不了。
所以佛當時提倡眾生平等,由這個地方開始平等。優波離是跟佛的,做傭人。所以佛半夜偷跑出家,只有他在旁邊。佛叫他把馬去拉來,馬伕最下等的,在階級方面這樣,他是太子,那不曉得差多少階級啊,看到佛都要跪在地下爬的呀,真的呀。後來佛要夜裡逃走,他就曉得佛要逃走,要去出家。他就跪下說你不能走,走了我這條命沒有了。佛說不行,非要走不可,所以佛騎在馬背上打這個馬,跳出這個宮牆的時候,這位優波離名字在佛經上叫車匿,車匿管車馬的,那個也不是他本名,就是管車馬的最下等的差役,這是階級方面。他這位先生,沒有辦法,看到佛真要跑去出家了,明天不得了,反正要殺頭啊,太子跑掉了,他就抓到馬的尾巴走,帶走了,所以佛出家,他也跟著出家在旁邊。最後所以佛成道,所以你看佛的平等做法,那麼多佛的堂兄弟,都貴族出家的,凡是執法的要他來管,當然他的戒律也最好,要他來管大家,哪個犯了戒你給我揍,破除這個平等觀念,在佛的集團,那個教育集團,這個做法絕對破除了平等觀念。所以優波離是佛得法的弟子,後來也是證果的羅漢,那麼他起來報告。
「我親隨佛。逾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慾諸漏」。先講到這裡,這一段很重要。我們學佛啊,他親眼所見,一步一步講出來了。你看假使我們不仔細讀經典啊,就馬虎讀過去。以他的身份跟佛出家,那麼經典上後來還講,佛後來落髮,自己落髮,自己出家抽出寶劍,身上帶的刀把頭髮割掉,叫他送回宮去給父母,表示自己出家了。把身上的珠寶也拿下來,因為太子嘛,印度人這個地方都喜歡帶一個珠寶,這些都拿掉,帶回去,送回去。那麼他當然送回去趕快跑來了,又跟著佛。他說我親自跟著佛,逾城宮牆,跳過這個城門宮牆。城就是內宮的宮牆,注意,內宮宮牆,不是那個大城。佛騎馬跳過內宮宮牆出家,這是第一步。
他的確跟在旁邊,抓到馬的尾巴帶走。「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自看到他老人家在雪山上六年修苦行。前面的他不講了,十二年當中佛是先修無想定三年,出家以後,無想定三年,修成功了,知非即捨,曉得這個不是道。佛做到了無想啊,一切思想停了,都不想了,你們注意喲,你們大家不要搞錯了,所以你們現在學佛啊,許多以為打起坐來什麼都不想才叫做入定,那是錯得一塌又加上糊塗,叫做一塌糊塗,大錯而特錯。那老實講連無想定都達不到,那是大昏沉。無想定是第六意識有意的做到停止了一切思想,你還不容易做到啊,釋迦牟尼佛都修了三年才到達這個成果,等到到達成果曉得沒有思想怎麼叫做道呢?不是道,沒有思想是道了,好比你變木頭變石頭了嘛,那麼草木瓦塊都成了佛了,千萬搞清楚啊!所以佛學無想定三年,知非即捨,丟掉了。
再去學非想非非想定三年,也做到了。非想,注意喲,這個名稱不是思想。非非想,不是說不是思想,不是說沒有思想,又知道,可是不是妄想知道。等於我們大家有時候你坐在那裡等人啊睡著了,某人你怎麼睡了?我沒有睡啊,我都清楚啊,你過來走路我都知道啊。對不對?大家有過這個經驗吧?沒有想,一點都沒有,好像真睡著了,可是你知道嗎?知道。有沒有這個經驗啊?沒有經驗回去試試看,應該大家都有這個經驗。非想不是想,非非想,不是說絕對沒有想可是又知道,那可是不是一般的思想。所以你不然念這個字,非想非非想,非非非非什麼意思啊?要句點得清楚,這就是邏輯問題,文字的邏輯。非想是一個名稱,不是思想。非非想不是說絕對沒有一點思想,那個思想就同一般的思想不一樣,世界上沒有文字形容它了,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形容不出來了,可是同思想不同就不同,這個境界,佛也三年修到了,然後曉得這也不是道。你說打起坐好像什麼都不知道,可是你不能說我不知道,我裡面清楚得很呢,有一點,這也不是,這是非想非非想,知非即捨,佛所以丟掉了,修到以後。
所以現在年輕人說文學革命、文字革命,我說你們還有什麼資格革命,命都沒有了還革個什麼嘛。佛這個是革命,你說無想是道,我就做到了無想,然後不對,錯了,這就是革命精神。你說非想非非想這個境界,我修到,然後不是道。因此世界上沒有明師了。
他到雪山去苦行六年,苦行就很苦啊,那麼中國人很多修道的《高僧傳》、道家《神仙傳》啊,四個字講完了。「木食接飲」我們中國文字簡單。你們看密宗的米勒日巴尊者,木訥尊者,譯成中文就是木訥兩個字,米勒日巴尊者那個傳,在山中修苦行多年,沒的吃沒的穿沒的喝的。木食接飲就是吃樹皮呀,草根,木食。接飲絕不是喝茶,口乾了,溪水流下來舀一點喝一喝。佛跑雪山苦行六年,那苦得很。經典上記載日食一粟,那並不是說一天吃一顆米,不是這個意思,那是印度一種水果,北印度一種水果,等於小桔子那麼大,只吃這個東西,一天只吃一樣,而且只吃一次。所以六年苦行,他還沒有到三十歲的年齡啊,已經變成老頭了,白骨觀已經不要修了。所以經典上記載釋迦牟尼佛六年苦行,摸摸肚皮摸到背脊骨了,那我們叫做餓扁了,餓扁了,真餓扁了,可以說身體就衰老,有病,真的有病。尤其在雪山背上受這個寒風,寒冷的風濕灌進去,所以後來下山,他就講六年苦行,他說苦行非道,苦行也不是道。
苦行只能夠說是一種行為的功德,刻苦自立,這可以。認為苦行完了就能成道,所以印度就變成外道了,印度很多外道都是以苦行來修的,譬如投灰啊,身上不洗澡啊,我們中國有許多道家一輩子不洗澡,我也碰到好幾個,當然身上也不髒,那怕洗了以後啊,把元氣洗掉了。牙齒黃黃的,他那個牙齒是拚命吃,所以那個牙根都修到滿嘴是吐血出來了,他這樣牙根也會堅固,最後呢,也沒有活到八九十,六七十就死掉了,白苦了一場。苦行也不是道,苦行是一個礪道,我們拿中國文字來講叫砥礪絕超,就培養自己堅苦卓絕的志氣,不怕苦肯吃苦,受魔障而不變更自己的精神的思想。砥礪絕超,說這個就是道嘛,不見得,當然相反的樂行也非道,貧苦修行也不是道,富貴修行也不是道,所以中道而行。那麼就是我們引用孔子一句話: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不要特別,不要刻意去求哪一樣叫做道,就錯了。你說我有茶喝嘛,絕不喝水,有飯吃嘛,絕不喝茶,這就對嘛。不要故意這樣才是道那樣不是道,那就不行。
但是他這裡報告,他親自看了佛六年的苦行,你注意他的報告,親自跟佛逾城出家,他怕死了,怕佛走了他受不了,明天要殺頭。所以馬開始跑的時候,他抓馬尾巴,當然馬一跑那個尾巴,你們看過馬真的跳跑沒有?那個尾巴用力的豎起來的,那個馬尾非常有力,前面這樣的,所以這個馬尾巴抓一個人,這個人自己跟著馬尾巴這樣一跳,這個馬尾巴抓緊了就帶走了,馬就把你帶出去了,馬跳是這樣。牛打架的時候,尾巴夾在屁股下面,馬用力的時候,它的尾巴這樣豎起來,所以逾城出家。這一段你只看它四個字,表示那是割斷恩愛,所以拿中國的文學來講離情棄欲,離開一切情感,六親父母妻子兄弟姐妹一切情,拔開慧劍都割斷了,離情棄欲,所以絕累,度絕一切的拖累,專心一致,出家的目的專心一致去修道,所以絕累,離情棄欲,這是出家的道理。他看那堅苦卓絕的精神,在這裡給他一個啟發,佛的行為。
他說同時出家了以後看到佛在雪山中間六年的種種的苦行,包含了很多。苦行兩個字,你想那個苦行多苦啊,沒的穿的,沒的吃的,而且普通窮人在山裡頭,野生野長的勉強能夠過,釋迦牟尼佛吃過啊?因為他是太子,生在皇宮深宮之中啊,長於婦人女子之手,可以說。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啊,講古代這些帝王,生於深宮之中,他出生就在深宮裡頭,深宮是我們見都見不到的。長於婦人女子之手,都是這些宮女啊,妃子啊帶大的,地下都不會給他爬的,太子下來爬地,馬上把地毯鋪好,想親一下地板都做不到。這是真的喲,大家沒有過過這個生活啊。就是現場我就講,有兩個同學兩夫妻給我講,當然他很有錢,就在台北。他說老師啊,真的喲,我那個孩子就講,我不講人名。他說我那倆個孩子就要求我和我太太天天吵架,你有一天不要叫汽車送我上學,不要派傭人跟我好不好?求求你。結果母親不幹,有時候給他溜掉了,這兩個自己坐公共汽車回來,到了家蹦起來跳,我今天總算坐了公共汽車,好像中了第一名狀元一樣快活,是真的喲。所以那個富貴的生活中絕對有差異。所以佛的六年勤苦非比尋常,這個窮苦生活我們現在在這裡不能想像的,你真到山裡頭住住,柴要自己砍,水要自己挑,飯要自己做,就懶得吃飯了。我曾經告訴他們出家同學,不要一個人跑去住茅棚啊,這些味道我都過過。
我說我在廬山上住了八個月的茅棚,我想打坐啊,坐不了幾次,沒有時間。在鹽湖殿哪,天池,廬山有個廟子叫天池,那個地方,隔壁有個鹽湖殿,水要自己挑,挑水還要走很遠的路,山上這樣下來走過去,要準備好。柴要自己砍了,下雨的時間多啊,天晴少啊,要把柴砍好,然後我也想到這個吃飯可以了,自己煮飯也做素菜,那個青菜啊,在山下帶來油啊,鹽哪,最多是洋芋呀。這個洋芋切片哪切絲啊,自己炒,炒起來吃,煎哪炒啊各種樣子,我曉得我也怕自己洗碗,一個人我就買了四十個碗四十幅筷子,我想我一天吃兩餐,吃了丟在那裡,幾天再洗。結果一二十天也懶得洗,後來越看越髒越臭,格老子就不洗了,沒有時間洗啊。一天砍柴、挑水,搞完了以後,一天了。等一下肚子餓了又要搞個飯,做一天的飯吃了,然後洗也懶得洗。至於大便呢?大便要跑很遠的路,那個天然茅坑啊,在那個崖頂啊山崖的頂上剛剛有兩個抓住兩顆樹啊就在那裡拉大便,下面一落下去是萬丈懸崖,不知它歸向何處啊,那就不管了。
所以我說你們不要隨便去住茅棚,隨便修行,沒的時間,老實講沒的時間。你以為修行那麼好辦?木食接飲不好過,我說我現在或者有一點辦法,可以幾個月不吃飯了,這就減少了麻煩,不然說一天吃兩餐,你看有這樣忙,不相信你過單身生活,所以諸位啊,有個好家庭,現在有電器,太太給你飯燒好了等你,再不要發脾氣了,家裡都是觀世音菩薩,好好拜一拜,真的呀,這是講到自己實際的經驗。所以講六年的苦行,佛在山上,我們不是讀經都馬馬虎虎,你把它想想,加上自己的經驗想想。那真是合掌讚歎,太苦了,那不是你想像的,還能夠洗澡啊,像你們小姐們三天兩天還一百塊錢洗個頭,還加上雞蛋做的油啊抹了,沒有這回事,頭上都是虱子了,他說這個都是親自看到。
第二步,佛在六年苦行了以後,因此曉得苦行非道,才下山,接受供養,恢復體能。又恢復了,他這個時候才三十一歲了,恢復了以後,再到菩薩樹下,自己打坐,自己發願,不證菩提這一下盤腳坐在那裡,不悟道的話不起此坐。你看這個文字多美啊,在菩提樹下,身體恢復了打坐,不證菩提不起此坐,自己發這個誓願。你把它變成白話,你就懂了。我如果這一下不悟道,格老子就死在這裡了,就是這個話。這一講明白了,你就懂了,不起此坐就坐死在這裡,這兩腿一盤就坐死在這裡,下了這個狠心,不證菩提不大徹大悟就坐死在這裡,這是很可怕的一句話啊。那不像我們啊,這一下坐上去,一定要悟道,我坐著我也同佛一樣,坐下來等一下哎呀,我的腿好麻啊,老師啊,我能不能放半天假啊。有些修道的呀,閉關的呀,有許多朋友,老師啊,我放一天假好不好?我說那當然好。你提得出來的,我還不答應啊?不答應要怎麼辦嘛。那個「好不好」那是下面不能加逗點的話,好不好是叫老師是客氣一點,這個老師就要懂事,老師不懂事啊,就昏頭了,那當然好嘛,那還叫做不好啊?所以真正的這個就是魔障,心念。魔在哪裡?魔不從外來。所以我常說啊,再提起諸位,中國禪宗祖師黃襞禪師講得最透徹,三句話說起心動念是天魔,外面沒有火也沒有魔,一切唯心所造,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灰心到極點那不是道啊,那個是陰魔。倒起不起就是非想非非想,所謂非想非非想就是倒起不起是煩惱魔,這三種魔。心理就只有這三種狀態,起心動念、不起心動念、倒起不起,就是三種狀態都是魔障,自心所造。
佛在菩提樹下降伏一切魔障,你看經典上經過啊,聲色貨利,漂亮的女魔啊,害怕的死魔、惡魔啊,都在他前面顯現境界,他一概不動心,換一句話說魔境界不動心,它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切不動心。不動心注意喲,你說我對於有錢來也不動心,漂亮的男人女人我都不動心,那容易呀,要你死動不動心啊?你非動心不可,恐怖的也不動心,美的不動心,醜的也不動心,一切不動心。親見如來降伏諸魔,注意這個諸魔,魔就很多了。魔有多少呢?眾生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就是八萬四千的天魔。一念之間我們都在魔境界中,轉魔就成佛了,所以轉識就成智,同一道理,魔在哪裡?魔就是你,就是我自己。所以他看佛在菩提樹下親見如來降伏諸魔。這是佛在菩提樹下,修道、悟道、證道。證道完了出來弘道開始「制諸外道」,降伏了制伏了一切外道。所謂外道我們再三提出來不要站在一個宗教形式的立場,看人家不同我的宗教就叫人家外道,這種心理不是佛法的道理。
佛法講什麼叫外道?心外求法謂之外道,一切唯心,你以為此心以外另有一個法門這就變成外道了。禪宗叫做向外馳求,不從自己內心去反省,不從自己這個心理上去追尋的是外道法門。譬如說我要靠上帝,上帝變成外道了,因為上帝是他不是我。我要靠佛菩薩,佛菩薩也是變成外道了,他是他我是我,他能不能幫你?你要自求多福,你的善根善行不成就,兩個電感就感不上。說我要靠我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你平常孝順不孝順?爸爸媽媽你也不孝順他,爸爸媽媽一定愛你了,可是中間搭不上了,就有距離了。所以要你的善根成就啊,自他相感,自他不二就是在於一心,自力與他力不二。譬如我們念佛,靠他力而往生西方,仗阿彌陀佛力量,真的嗎?你靠自力,因為我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求阿彌陀佛加庇,幫忙我,不是你求啊,不是自力達到,你自力不能修到這裡,阿彌陀佛沒有辦法,拉你不上去啊,對不對?所以自他不二,都在一心,一念之間,這一心沒有成就,光仗他力不行的呀。你散亂心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像我這裡可以亂七八糟,格老子,我打死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一定往生西方,因為我念過佛掛了號的,那怎麼行嘛。你不能這一手做壞,這一手做好啊,要一致一心。所謂外道,什麼叫外道?什麼叫非外道?這個道理搞清楚,一切唯心是佛的法門,心外求法、向外馳求的,就叫外道。
不過這裡所講的外道,印度當時佛在世,有很多的外道,所以佛出來用降龍伏虎的法門制伏了這些外道,出來開始說法,這個佛法的經過,要看佛的傳記歷史了。當然你們看《大藏經》裡有《觀佛三昧海經》都有,還有佛的《本行經》等等都有,那麼還有些事情啊,包括在戒律部分,佛的一生。那麼這些優波離說我都看到。
為什麼這一段我們詳細講,有這個階段。親自跟他出家,親自看到他是六年苦行,親自看到佛下了雪山,那麼其他五個弟子,這個青年人本來奉命來保護他,看佛下了雪山不修苦行走開了,說他沒有道心了,尤其接受那個牧場裡頭牧牛女的那個小姐的很好的營養,接受一個年青小姐的供養,認為佛犯了戒了。所以五個弟子驕陳如等五個人都離開了,說完了,吃不住苦。可是他五個人因派來跟他出家,他五個人倒團結在一起,另外到鹿苑裡頭自己去修道了,離開他了。遠遠在旁邊跟著,因為佛不准他們跟在一起,優波離還在旁邊,不過他不敢靠近,遠遠的守候著他,他是忠心耿耿。所以他親自看到佛再接受供養,到菩提樹下七天當中悟道,降伏,然後親自看到他出來弘法,制諸外道。這個十幾年由出家修道成道弘道這個經過,他都親自看見。
這叫什麼意思?真正學佛,我們講你幹什麼?學佛。學佛依照佛去行去學,他依照佛的行去學,你做到沒有?你能夠打坐坐個三年,無想定做到嗎?所以在雪山六年苦行,在那裡打坐不動啊,當然有時候動動,很少動。有一次這個鳥啊,我們看到佛的頭髮一陀一陀,那這個不是毛線的帽子,佛是印度人,頭髮是右旋的,他從來不剃頭髮,因為修行沒有時間剃,那個頭髮亂草一樣轉起來,在這個頭上,這個樣子,你認為象戴毛線的帽子那個畫法那個塑法,全錯得叫做一塌糊塗,當然塑得漂亮,他那個頭髮是亂七八糟。所以那個鳥啊,以為是亂草,就跑來做窩,鳥做了窩在窩裡生蛋,等到他老人家出定的時候,想搖一下頭啊,哎喲,怎麼那麼重啊?一聽到有鳥在裡頭嘰嘰喳喳,他曉得有鳥在裡面抱蛋,快要抱小鳥了,如果他把頭一歪,這一窩小鳥啊蛋就完了,生命就完了。因此他老人家就不敢動了,頭也不敢搖,等到這個小鳥抱出來會飛了,才搖一下頭,把這個鳥窩搞下來。這個苦行我們做到做不到?大概做不到,萬一做到了,釋迦牟尼佛第二了,可以學佛。所以一切經過,你看佛,依佛所做的,不是說的,他的行為他一點都看在眼裡。再說他因此說,他親自看到佛解脫世間貪慾諸漏,看到佛真得了解脫,
佛法的最高處就是解脫三界,解開了、脫離開了世間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情愛慾都不能束縛他了。我經常把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拿普通人三個字來比,情愛慾。有許多人說年紀大了欲是沒有了,就是這個愛呀,愛呀愛死了,有時候愛也可以割掉,就是這個情難忘,哎呀,講句老實話,我說什麼是情愛慾呀?都是那一點荷爾蒙在作怪,要把那個真正轉化,解脫了三界了。不然有一點留情啊,都不行。所以佛家頭陀行,頭陀不三宿空桑,一顆樹下不住三個晚上,住了三個晚上對這顆樹就有情了,未免有情,未免有情就無可奈何花落去喲。那就捨不得了,那就很麻煩了,離情棄欲,就是小乘最高的解脫法門。菩薩道呢,比這個更難解脫,菩薩是有情,入有情的世間,無情的心境,做利有情的事業,這就是菩薩道。所以菩薩佛說是最無情的人,但是佛菩薩是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我要度一切眾生,這個不是癡情到極點!世界上第一癡情男子是佛,要度盡一切眾生,眾生誰要你來度啊?他偏要度。那個地藏王菩薩是更癡情,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空不空同你什麼相干呢?他偏要在那裡等著的,這叫做活該吧?這就是菩薩的願力,那麼多情,他是活該,他硬要活在那裡應該的在那裡等待,所以佛菩薩是一切有情,就是這樣。可是你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你去做這個有情啊,那你十八層地獄絕對不夠,不過現在新的建築可以蓋三十六層地獄,被情所困,那就不得了,所以菩薩多情,而自己得解脫於情之外。他說看到佛解脫世間貪慾諸漏,一切無漏境界。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他是以持戒為第一,你注意剛才我們不厭其煩的把它上面的親自跟佛經過,佛的這些苦行這些出家,這些降伏一切魔怨,這些事情一切都是戒行,行為,是他人格的表現。什麼是戒?簡單一句話就是這個人、人格風格的養成。這個人講話,也是戒啊,真守戒不准哈哈哈這樣笑,哎呀我的媽呀,這樣笑犯戒的,犯這個威儀戒,修道的人尤其出家,不能有這個,所以笑不露齒,微笑狀,露齒,牙齒都不准露,你說這個笑學得多苦啊?很美態的呀,笑不露齒。如果笑了張開大嘴,犯戒。為什麼?要他養成一個出家人天師表那個莊嚴、瀟灑、肅穆、清淨的風格。所以戒律是從外面的行為靠身體外面打進來的,打進了少林寺。參禪念佛是從少林寺裡頭打出了少林寺,從裡面打出來的,戒律是從外打進去,更苦更難,所以戒律是一點一滴。所以他跟佛一生,當然小孩子時候跟著佛做馬童,我們中國話是做馬童出身,跟著佛,後來變成佛的執法的大總管,這些尊者們都怕他了,犯了戒都受他處罰的。那麼他說佛教導我,教戒,教我守戒。什麼叫戒?下面要講,「三千威儀,八萬微細」,三千威儀戒,剛才講威儀,那假使如果講戒,這個講經,像我這樣亂七八糟,亂笑,就不行。三千威儀,八萬微細,那變成唱京戲了,真的喲,
教理上當年聽那些老法師,當年也同你們一樣年輕坐在後面,去聽《金剛經》,聽了一個月了,金剛兩個字都沒有講完,我到那裡去了已經講到無何有之鄉,睡了。每一次這樣,是講得好,可是那個聲音表達就是使你睡,「如是我聞」,我睡著了,那個心意識就帶領你睡眠了。他那個態度的嚴肅,尤其聽一兩個鐘頭講經那個人,老太婆們,每一個廟子上女多於男,老多於少,最後清淨地方剩幾個老太婆,加上我們青年一兩個,就看到同學自己都不好意思,人家都去漂亮的天主堂,我們到這個佛門,跟幾個老太婆坐在這裡,打磕睡。「如是我聞,」面對釣魚台,就是這樣在那裡釣魚,就是這樣,這就犯了威儀了。
威儀是生活行為的開始,這是什麼戒呢?遮戒,遮止一切惡行壞的行為,修一切善行,也就是諸惡莫做,諸惡莫作是遮戒,眾善奉行,這是攝威儀戒同饒益善法戒的範圍。所以大致說起來戒律啊,威儀三千這是基本的,那麼現在我們中國大藏經是漢朝翻譯過來就有威儀三千這一篇,很微細。那其他現在一般守戒的啊,現在小乘比丘戒啊,菩薩戒啊,大家都沒有好好研究這一篇。(斷錄)
開出來到中國傳戒,先從三千威儀來,開始的翻譯,八萬微細那就多了,起心動念都是戒。拿手指頭掏牙齒犯戒,沒有事在那裡咬牙齒,這都是犯戒,這都是威儀戒。坐起來兩個腿那麼交起來犯戒,這樣犯戒,都是戒喲,那絕對行住坐臥端身正坐。走起路來目不斜視,目不斜視還有一定的,還不能向上看,還不能低視,一定是這樣,就是畫起佛像一樣,三千威儀,八萬微細。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離一切煩惱去一切妄想就是戒行。
也就是理學家,宋明理學家所謂講「人欲盡淨,天理流行」這就是戒行的道理。中國儒家理學家就是律宗來的,一樣的,等於說就是律宗來的。所以我常比喻宋明理學家就是真正的律宗,你們把四朝學案一看,把宋明元清那個四朝的學案一看,就曉得那個戒律之精嚴,這叫理學家。你哪裡懂理學家呢?理學家的書都沒有讀過,隨便講理學,理學很不容易,看到肅然起敬的。人欲盡淨,天理流行,到達這個境界,等於接近了性戒。
所以性業遮業這都是「造的」{聽錄註:「造的」是否這兩個字不確定,錄音93分鐘處}。去一切惡造一切善業,這是戒的道理。所以這兩句話八個字,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就是戒的基本。諸惡莫做去一切惡業,眾善奉行成就一切善業。學佛是成就一切善業,善業成就才能成佛,所以性業天性的,人之初性本善,性業就是善業、白業,人性本來是善。遮業是後天的,性業是先天的,拿中國文化講,性業形而上的,遮業是後天形而下的。
什麼叫遮業呢?因時因地,譬如在印度用得著,印度在佛的時候講戒律,男女出家修道的人大小便以後一定要洗的,要水洗乾淨,因為印度人同西藏人蒙古人日本人當年都不穿褲子的,不穿褲子都是裙子,沒有像我們短褲。我們中國人上古也不穿褲子,褲子是後來發明的,可以說最初是北方來的,胡人裡頭有,北方冷。那麼他們所以大小便以後需要洗,一定洗。像雲南的水板魚,男女老幼大小便完了以後一定洗,看我們漢人拿個草紙擦了,哎呀,漢人真髒,那個手指頭不曉得怎麼吃飯。他們手也要抓飯吃的,看到我們拿紙擦就很髒了,當然抽水馬桶,最新的進步了,按一下就會衝出來給你洗,洗了以後再按一下後面還有個風乾機,把你馬上風好的,這是很進步。可是到了中國來以後,你說中國在一千多年以前,印度這個戒律拿到中國行嗎?尤其是西北高原一帶沒有辦法,一點水洗臉都沒有水,還洗屁股?做不到啊!這條遮戒因時間地點不對只好改變了。像這種因時因地,在中國行得通的,在外國行不通的,像外國人見面,有一次,有一個外國人,我們國愛路見面,我穿一個長袍,他就把我抱著,臉上親一下,我也只好親一下。旁邊兩個同學站著,老師啊,這個時候可惜了,沒有一個照相。我說照下來又怎麼樣呢?也沒有什麼嘛。我說你要知道他這個是禮貌,害得我不能不親他,是真的喲,你不然失禮了。你假使說中國人,我跟你倆見面,抱著,嗨呀好久沒有見,親一下,這個是要了命了,這個遮戒到了風俗不同,地區不同,到某一個地方它變成禮貌,不同。中國人現在也跟著拉手,當年看到男女拉個手,哎呀,我們老輩子大概馬上進去,他自己就要進去,這個世界不曉得成了一個什麼世界啊,哪有這樣的,這樣已經了不起啊。小姐們看到前輩們還擺擺頭,還要這樣低下來,還要彎個腰一半,跪一跪還不完全跪下去,那樣馬上就轉進去了,哪裡像現在一樣啊?時代不同的,遮業遮一切惡業。「持戒清淨」我都做到了,因此由戒可以得定發慧,因此「身心寂滅」,身體也乾淨了,強迫自己身體力行。成阿羅漢,得道了。
「我是如來眾中綱紀」。管理紀律的,紀律管理委員會的大總裁,那是管戒的。
「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無上」。注意喲,他說因此他在阿羅漢裡頭專講戒律。戒律是什麼?修身,從外打進,外面行為開始。所以我們當年推翻滿清,民國以來小學上學上讀書的,就有修身的課。後來民國二十幾年才改成了叫公民,現在日本還有修身,修身很重要,前天還有個教育家跟我感歎,談起來。可惜我們現在的教育沒有修身,日本還有。我說本來嘛,我們當年修身那個名稱也同日本這個一樣來的,中國大學裡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所以戒律修身,持戒修身。
「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所以戒律,他說所以你問我修行經驗,我先講執身。什麼叫執身?把自己身體硬把習慣改過來,做要這樣做。所以我常常跟同學們,跟著我吃飯,我很佩服他,雖然帶髮修行的,他吃飯總是那麼搭著的,好孩子,這就是受過學佛的戒律訓練,生活管理,碗這樣端著坐著的。我們就這樣在那裡吃,再不然最恨肥人佔半台,又胖一上兩個檯子又那麼打開了,別人都不能坐,沒有禮貌,所以規矩是這樣。這就是執身的道理,戒律是從外形做起謂之執身,勉強。戒律是免而行之,而到達自然。「身得自在」,勉強執身。
你譬如說,我們講啊,講戒律坐在那裡,就要這樣坐,端端正正這樣坐,這樣翹起是不對的,一定犯戒的,一定端正這樣做。像我這個瘦子這樣轉起來,犯戒犯威儀戒,流氓形,打架行,不對。萬一要轉起來,這是這樣轉,這樣轉,這個長袖了這樣轉。如果這樣轉呢?「怎麼樣?我要揍你,」就是這個味道,就犯了威儀。所以處處要執身,就要這樣。你看人一天到晚這樣坐著,當然現在沙發是不適宜了,中國古代的八仙椅子,端容正坐,你坐上半天在那裡,執身,身體不動,你不得定都得定了,你那個氣功不要練就到了,真的喲,手還不准動啊,那個氣自然就通達了。你什麼奇經八脈啊,三脈七輪不要修了,真的喲,你不相信坐坐看。所以我們古代有些老輩子讀書人,就是理學家們,都是這樣坐啊。我們看到他們有規矩的,我們後輩坐在前面半個屁股,臉要看著他,他在這裡。他如果轉過來,你要坐這一邊來了,不能夠也這樣靠著啊,不能像現代人一樣靠著,老師啊,你怎麼樣?那不可以,從前就是一個煙筒就打過來了,你受過教育沒有?對老輩子可以這樣的。所以還叫我們坐才敢坐下來,坐下來坐半個屁股還折著坐的,臉一定對著他,講話的時候一定對著他。
所以這些是執身的道理。慢慢執身慣了,訓練自己,「身得自在」,開始覺得好刻意,造作,好討厭,慢慢習慣成自然,非常自在,自然很端正、莊嚴、肅穆。外形做到了,這個戒行打到裡面去,「次遞執心」,心念不亂起心動念了,心不亂起心動念,不動心的境界,一切不動心。那麼你看這樣板板的,不動心。
所以人家說老師啊,滿洲人那個女的怎麼戴那麼高的帽,戴個耳環?我說你懂不懂?這是滿洲的男人管理女人的辦法。滿洲人那個高跟鞋,中間的那個木板方方塊的,頭上戴那麼大一個東西---耳環,她走起路來一定要這樣。為什麼?她不能夠亂看,這個女人亂看那個耳環咚咚咚就打你了,你曉得,這是真的喲。頭上壓得那麼重,你亂看,你甩甩看,你這樣看這樣看,像我們這樣看,她臉都打痛了,那變成打鼓了,所以她走路只好那個樣子。滿清的高跟鞋,竹板心的中間是兩塊木頭,很難踩,所以自然走起路來這個樣子,也有她的風格。
所以執心,就是心得到達了,注意喲,這是守戒的道理。然後身心一切通了,不但心悟了,自然悟道了。所以嚴格管理自己要求自己也可以悟道,並不一定要你打坐念佛參禪,嚴格以道德要求自己,最後還是悟道。然後身心一切通利,不但這樣身體也健康了,百病皆除了。身體氣脈不練也通了嘛,這就是戒律的好處。



今天《楞嚴經》是卷五,我們現在還在二十五位圓通,就是二十五位尊者菩薩們修行的心得報告。上次已經講到優波離持戒,所謂修證身心而悟道的這個經驗。那麼現在開始又講到意識分別的,尤其有關於神通的這個修法,那麼一般人學佛修道是假的,喜歡玩神通是真的,大家都求先知,萬事求先知是很可怕的事。
所謂先知者道之賊也,這千萬要注意啊。一個人生啊,萬事先知,譬如說我們算命,知道明天要倒霉,你明天還活不活啊?現在就想不活了就划不來,倒霉也蠻好玩的。明天要發財,今天就先睡不著了,失眠了,明天睡著了這財也不會發。先知並不好,所以先知者,道之賊也。神通、先知這是枝節的問題,道之用。等於我們求電,有了電源啊,用出來電一定會放光,你光求光明不求通電,完全錯了。尤其在我們自己的文化,祖先們所講的察見淵魚者不詳。一個人看河裡看水裡,看到深淵下面的魚有多少都看得清楚,是很不吉利的事,所以人不需要察見淵魚。一般人喜歡眼通,有先知之明,歷代的先知沒有不先死,先知者先死,也等於我們小的時候唸書,我們年輕時唸書,教書的老師不像現在不叫老師叫先生,我們小的時候很調皮,對老師管理太嚴了,就埋怨先生,就是講先生先死,先死先生。也可以說先知者必先死,先死者必先知。察見淵魚絕對不詳,這是我們老祖宗幾千年的格言,名言。任何人太聰明了、過份也是不對的,尤其對別人的是非,善惡。
所以以前我們學佛的時候有一位老朋友告訴我,我不要神通。我說大家求神通啊,你怎麼不要神通?他說神通非常不好,他說我沒有那麼高的修養。我一聽很驚奇,我說這是什麼道理?他說譬如我假使有眼通,有天耳通,天眼通,這個人做了的壞事做了好事,我都知道,如果我修養差一點,就會嘴裡在講。這不是對人對別人有妨礙?妨礙了我的道德。我說你對呀,講的完全對呀,他說第一點理由。第二點,他說我假使有了宿命通,我曉得前生我做過狗,又曉得做過螞蟻,又曉得做過豬,多不好意思啊。萬一曉得我前生是個女的,某某人就是我前生的丈夫,這一生跟他倆怎麼會做朋友呢?這個味道很難受啊,他說我不要神通。你看他是講的笑話啊?是真事,所以察見淵魚者不詳。
此外我們還舉一個例子,所謂孔子有一天登泰山,在東門登魯東門,就是帶著學生站在魯國的東門城牆上觀泰山,很遠看不見。那麼孔子的眼力身體也特別壯,好啊,就問這些弟子們,你們看看泰山腳下有什麼東西?一般弟子就告訴他什麼都看不見。子路也看見了,子路說夫子啊,就是講老師啊,泰山腳底下一條白線,很白的一條線條。這個大師兄顏回就講了,他說夫子啊,子路不錯了,看到不是一條白線,有一個人穿白的衣服,騎了一匹白馬,跑得很快跑過去了,所以他的師弟子路看到是一條白線。所以這個顏回不但頭腦聰明,眼力也好,不幸短命而死。所以我們研究啊用神太過了,用精神太過了,等於你們諸位年青同學聯考考得那麼好,眼睛都近視了,這個道理。
這就是說明神通是什麼道理?神通不稀奇,是我們生命的本能,所謂神而明之,我們的古書所以講神而通之。真正的大神通是智慧,那是第六通,屬於漏盡通一方面。所以成佛得道,得到漏盡通解脫一切煩惱,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第六通以前這五通是共法,外道、天人、佛法修道都做得到,這是共法,不是稀奇,佛法的不共法,第六通漏盡通,一切無漏,圓滿就是圓通的結果,智慧的成就,千萬注意。那麼普通人要求的神通,通從哪裡來?有個原則,學佛的要注意,通從定發。必須要得真正的正定,所謂明心見性正定,明心見性以後的正定發出來的,就是神而通之,這是真神通。至於普通的一般人閉著眼睛能夠看東西啊,張開眼睛看光啦,看到這些影像,耳朵聽到菩薩跟他講話了,鬼跟他講話,這是神通的二號,神通的弟弟,神通老大,二號就叫神經,也就是神字輩的,不要搞錯了,那都靠不住的。這些人萬一到達這種境界,到達神通二號的時候啊,小事蠻準的喲,大事包你不准,那很嚴重,已經是病態了。
現在我們正式要講佛的弟子神通第一目連尊者的故事,大目連尊者。目連尊者大家都知道的,尤其我們中國很清楚目連救母這個故事。目連救母不是救他這一生的母親啊,七生以前的母親,他因為得了神通,看到過去生不是這一生的母親,過去生的母親下地獄受罪,很可憐,那麼他痛哭流涕要佛來救她。佛說親情只有自救,這個道理,原文經文不是這樣,現在不過把它濃縮說明。等於說諸位的親屬過世了唸經、求超度就是親情自己念。這個念力就靠至誠至敬,自己的誠敬,心電的感應就得到超度,多花兩個錢,聽人家唸經,不一定超度得回來,除非這個唸經做法的這些人乃至法師們他有定力,有修行的,他可以使你的親屬亡人得超度,假使一邊唸經一邊心裡在想別的事啊,沒有用,那何必唸經啊?找倆個人來唱歌蠻好,所以最好是自己念。所以佛告訴目連,因此你自己下去救,那麼佛就傳了他破地獄的咒語。雖然靠咒語也是靠自己的至誠,所以目連救母的這個故事出在佛經是這樣來的。我們現在畫的有些地藏王菩薩畫的出家相,很年輕很漂亮,這就是目連尊者,不是真的地藏王菩薩的相。這是把目連尊者拉到一起了,畫成了這個像。那麼目連尊者的神通在佛的弟子裡頭第一,但是我們要知道,修道得神通,也生由所來,由多生前世的修來的。
神通分五種,要注意,報通、修通、妖通、鬼通、神通。
什麼是報通呢?有些人前生修過的,這一生天生來,他有天眼通。譬如我經常給年青同學講,過去我在大陸上有兩位朋友,天生有報通。一位過去的大畫家,叫做張聿光先生,那個時候和張大千先生當年我們稱為二張,不過他後來沒有張大千名氣大。他天生的有報通,有鬼眼,他從小長大,隨時看到鬼,所以我們跟他倆是朋友熟了無所謂。坐到一起啊,他那個眼睛就在那個地方這樣,我們說哪邊有啊?有,有一個。什麼樣子的?清朝的女的呀,長頭梳起來。那坐在那幹什麼?好像很可憐的樣子。他到處,所以朋友大家跟他友好的,到家裡來不准講啊,他坐在客廳裡東看西看,那邊有沒有?有啊,到處有。所以那個時候日本人轟炸在成都,跑警報,有一度我們在成都跑警報,有些年青人跟我一路,因為我有個莫名其妙的機會,我躲到那一邊,這一邊轟炸了,有時候躲到這一邊,那一邊轟炸了,大家都跟我。後來他一來,我說不要跟我,跟他,我也跟他。喲這邊不能躲警報,這邊是斷了腿了,這個地方要轟炸了,那邊少一點,只有兩三個,我們就到那邊去。那麼他這個天生的,所以他說鬼有什麼可怕的?同佛經講的一樣。所謂鬼神都在人間,沒有什麼,天堂地獄都在人間。我們走路這樣子走過去,鬼就跟我們對面走過來。鬼就從我們身上這樣穿過去,我們也從他肚子裡就過去,它兩個陰陽電不相干的嘛,不相干。佛也說過,鬼在哪裡?越鬧熱的地方鬼越多,鬼也喜歡鬧熱,越清淨的地方鬼越少,同人一樣,喜歡趕鬧熱。像西門汀啊,中山北路特別多,算不定你看到的那些人都是鬼,這一類叫做報通,很難得的。
那麼有些是修通,什麼叫修通啊?這一生修行好,戒定慧修到的,發起了神通,修通,如果不修行也會掉了,這一類是修通。妖通就是現在講的精神病、神經病,給外界的力量迷住了,會發通,不過都有限度。譬如扶鸞啊,我們到處扶鸞啊、打卦,那些是鬼通,你說它真的觀音菩薩來啊,濟公活佛來啊?不然,都是一般靈鬼,鬼道中的,附在上面,說的話小事包靈,大事保險不准,那就是鬼通,靠東西。
那麼真正的神通,大徹大悟智慧成就得道了發起,所謂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法華經》上也提到父母所生眼,能見十方界,這個是智慧的神通。就是這個肉眼用不著閉眼、用不著畫符、用不著唸咒,這是智慧的成就,這是要戒定慧大徹大悟以後所發的就是真神通。那麼算命、看相、打卦、扶鸞,這一些等等叫做依通,不是神通。依通依靠別的東西幫忙,大部分推測作用來的,加上我們的意識推測來的,這裡都是依通。所謂妖通、鬼通這些都是依通的範圍,這些我們要知道。
神通不是道,佛的弟子大目建連神通第一,他涅磐的時候,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還在。他自己知道要死了,他來找佛,佛說你不是有神通嗎?目連說到這個時候一點辦法都沒有。佛說有一個東西比神通力量還大,什麼東西?一切無常,神通也無常。所以目連尊者要死以前,運用他的神通上天,無常這股力量也到了天上,他到了地獄躲著,也來了,最後躲到邊區,地球的邊緣,所謂鐵圍山的中間,躲到大山的中間夾著還是感覺到要死。所以無常的力量,世間諸法無常,那麼他最後沒有辦法,來問佛,佛告訴他,諸法本自無常,無常的力量最大,萬緣放下,如此就涅磐了。所以以目連尊者神通第一,生死來的時候照樣是死生,可見這個死魔,死是一個魔,生老病死都是魔,怎麼去解脫?
解脫了無常,解脫了生死之魔,才是了道。不是說你打起坐來,我要死的時候就死要投胎就投胎這叫了生死,這個不是了生死。沒有徹底明心見性以前,那個都不是了生死,那是功夫,定力來的。所謂坐脫立亡,打到一個坐起來,我走了,再見,那並不是成道。那不過是你定力夠了,所以在這個分段生死裡頭比較可以自由,不是了生死。真正了生死必須大徹大悟以後,明心見性,那就是神通境界,大神通。大神通是什麼?一無所能,一切皆空,這是神通之意。我們瞭解了這個道理,現在看目連尊者自己這一段的報告。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他起來報告,這個重複一樣的這個原文,我們不說了。他怎麼說呢?
「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這是個人名,佛的弟子,翻譯起來就是木瓜靈)。
「伽耶」(人名,像頭山)。「那提」(這是江名,江河名,這三位兄弟)。「三迦葉波」(他們姓都是迦葉,同宗同姓三兄弟都出家了)。那麼這個時候,其實目連尊者早就在當師父了、當老師了,後來碰到佛,他帶領自己的弟子皈依佛。為什麼皈依佛?印度各種的學派很多啊,他已經修得很好,碰到佛的弟子迦葉三兄弟路上討論佛學佛法。
「宣說如來因緣深義」。三兄弟講佛法的,佛所說的因緣這個法的道理。世間一切法皆從因緣所生,那麼這是原文,我們要瞭解佛說的原文,佛說的有個偈子: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就是這個偈子。討論這個因緣法的問題,什麼叫因緣呢?這個宇宙萬有的現象,因緣這兩個字在佛法的精義,是破除迷信的。宇宙萬有無主宰,不是哪一個他力所能夠造得成功的,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神造的,也不是菩薩造的,也不是佛造的,都是因緣所生法,緣起性空。所以無主宰,但是也不是唯物論,非自然。無主宰、非自然,就是因緣的道理。一切皆是緣生,很多因素湊和連鎖的關係。
譬如我們現在這個生命叫做人,我們因為有身體,有精神部分思想兜攏來。等到這個身體壞了,那個思想這個精神部分離開了,就叫做死人,因緣散了。那麼我們這個身體存在,各種因緣,大的因緣是四大地水火風,有細胞、有液體、有血、有氣有熱力活著像一個人,所謂三寸氣不來,中國人講話,我們自己文化,三寸是這個地方喉嚨之下,這個地方呼吸一斷就是一個屍體,馬上就腐爛了,這個不是我,因緣所生法。所以道家把我們這個肉體叫做寄捨,借住在這裡的房子。那麼佛學呢,禪宗叫做色殼子,像烏龜的殼殼一樣,這個東西不是我,就是把肉體內部呢,身體裡頭心、肝、脾、肺、腎,一切的神經細胞,沒有哪一樣是真我,都是湊和攏來,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用完了就走了,譬如我們思想,今天的想法用完了,明天又變了,都是依他而起,因緣而生,偶然引起。
因緣的道理就說明了無常,一切都是偶然、暫時的假象的存在,所以叫做假有。這個世界萬有的有都是偶然的暫時的存在,不是永恆不變的,一定要變去了,變去了就是空,佛學叫變的現象叫做無常,不能永恆的意思。在中國文化《易經》就叫做變,變是講原則,無常是講現象,一切萬事萬物隨時隨地一定變去了,沒有辦法停留一個永恆的、一個樣子的一個東西,一個現象上面做不到的。所以萬有一切皆是因緣所生,即使今天變成夫婦,生了兒女,父母、妻子、兒女都是多生累世的因緣,不是善緣就是惡緣,天天為了自己家庭嘔氣的還賬,那是前生的惡緣,兒女對你孝順,他欠你的,你對兒女孝順,你欠他的,痛快的還賬。什麼我愛你,你愛我,愛就是冤,沒有冤就不愛,因為愛得你要死,被愛的人有時候受不了,所以有時候給人家愛死了的。
所以我常常告訴有許多年青做父母的,不要把孩子愛成這樣啊,你是給他活罪受啊。人要使他獨立站起來,你說愛孩子,尤其現在我們台灣大家過那麼安定的日子,每個家庭把小孩已經愛得呀,一無用處。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沒得用處。我經常講教育的,我自己就是這樣執行,兒女們相當時候,出去自立,然後我告訴孩子們,父子因緣是前生的事,你出去了你是你,我是我,將來你也不必孝順我,對不起,我也不孝順你了。我也沒有東西給你,給你一張紙,文憑一張,大學畢業了,應該自己自立了,各不相教,這都是前生的事了。如果這個弄不通啊,哎呀,我的兒子啊,女兒啊。
我有好幾個朋友學佛學了幾十年,我說你放手一點。哎呀,他們都結婚了就好了。我說你注意喲,話你講的,我給你記下來,等到兒女結婚了你就能夠放下?放下了我就皈依你。真的喲,有名有姓,我講了他們這些老朋友都知道。結果兒女結婚了在外面,他兩老在家裡坐著啊,除了電視機以外,現在的人兒女出國了,兩老在家裡,「流淚眼」觀「流淚眼」啊,斷腸人對斷腸人,一點意思都沒有。你看看我也沒有當年那麼可愛,我看看你那個死相,講話口水嗒嗒滴,那個樣子是很討厭嘛。人就是這麼一回事啊,我說你看,我看到你們會是這樣,所以放下難。這個道理呀,其實人世間都是因緣聚散,沒有什麼了不起。
所以我常常告訴朋友們,哎呀我的孩子不好,我說為什麼好事都要歸我們的兒女啊?天下人的兒女都是我們的兒女,你看天下人的兒女就是自己的兒女,所以我的孩子們最反對。後來長大了,在美國寫信給我說爸爸我以前反對你的話,我說我看天下人的兒女都是我的兒女,看我的兒女也是天下人的兒女,所以我那個兒子很生氣,他寫日記我看到了,也很生氣。因為他年輕,我也不理。現在年紀長大了,他說我現在想到你的話,全對。那是嘛,等到自己到那個境界就知道了。那麼講到一切世間法,都是因緣所生,過後都不屬於你,因緣所生法,所以佛說我說即是空,最後是畢竟空。一切的有亦名為假名。
所以因緣你也不要執著,因緣也不是個東西,就是邏輯思想的一個名詞,表達的一個符號,講世間一切都是緣所成。緣就是連鎖。現在講什麼叫因緣?掛鉤。對了,現在叫掛鉤,由這個掛鉤掛到那一個,那一個掛到這一個,最後呢,前面掛到了後面掉了,這就是因緣道理。就懂了因緣,現在新名稱就是掛鉤,因緣者掛鉤也,掛了前面後面掉開了,一切都不屬於我,世間無我,一切有是假有假法。所以亦名中道義,你說沒有嗎?現在都有,你說我這個道理都懂啊,可是現在坐在這裡聽聽《楞嚴經》蠻好,一回家看到那個樣子,我的媽,氣就來了,空不了啊,對不對?有是假有,空是真空,空有兩邊都不著,這個是真正佛法的中道,叫做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佛法並不是不承認萬有,萬有存在是偶然的、暫時的、因緣所生的,過去了就沒有。所以《金剛經》告訴你,就是因緣的道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剛講現在,現在也沒有了,這個時間也是因緣所生,就是這個道理。
這一段我們要注意它,你看他的報告,因為他本來是個修道的人,已經當老師,弟子很多了,有兩百多弟子後來帶來皈依佛的,自己帶來一起。他為什麼來皈依佛法呢?他自己都當老師傳人家道了!那個道不徹底,那麼他怎麼樣來皈依釋迦牟尼佛呢?他說我在路上乞食,印度的規矩出家修道離開家庭都叫沙門,都在外面化緣的,這是印度的風俗。他說我正在路上化緣乞食,碰到了佛的弟子們,後來他進了佛門,那三個變成他的師兄了。三迦葉波,三個兄弟在討論宣說,宣說就是宣揚,在討論如來、佛所講的因緣深義。因緣道理不是那麼簡單,我們剛才是簡單的講,真的因緣道理講前生、現在、來生。
譬如我們這個生命活著,一切這一生的遭遇都是前生的因果帶來的,前因帶來,所謂種子生現行,過去的種子因緣阿賴耶識裡頭帶來的,這要研究唯識了。前生的善惡因果所帶來,所以每個人的個性不是完全父母的遺傳,自己帶來的。這一生長得漂亮不漂亮,胖的瘦的,乃至這一生病很多,就是你前生少做好事,少照應別人,不肯佈施,很慳吝,看到病人就討厭,譬如看到可憐的人哎喲髒死了,又傳染,把鼻子蒙起來了,這個沒有同情心。這一生自己遭遇啊,也沒有人同情你,一樣的,前生種子帶來的。父母的遺傳有沒有關係?那個是疏因緣,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自己帶來的這個是親因緣,來投胎的這一點靈光。父母的遺傳呢,疏因緣所以叫做增上緣。父母的遺傳,社會的教育,碰到這個時代,家庭環境、社會的環境都有關係,同我們生下來這個是增上緣。所以我們有了種子生現行,有了父母遺傳,社會時代等等的湊和形成了我們這一代的教育,我們這一代的思想,我們這一代的環境,個人因緣不同,這個因緣道理啊。前生帶來的這個業,帶業來生的,我們所以要修到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帶業往生,我們到這個世間來都是過去生帶業來生的,來受罪,受這個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這裡受報。那麼父母、社會、家庭等等增上緣雜攏來,這一生的現行,我們的思想我們的遭遇,做好做壞,又變成他生來生的種子,這就是所緣之緣,由這個因緣掛鉤,現在鉤掛到來生的鉤去了,這是掛鉤因緣叫所緣緣。如此不能把這個因緣所生法空掉,念頭切不斷,因緣空不掉,業力空不掉,永遠連鎖下去,這個圓圈在旋轉,等於中央飯店那個旋轉廳,等於汽車這個輪子在旋轉,這個就叫做輪迴,輪迴的意思就是這個生命在旋轉受報,那麼這個道理叫等流的、平等性象流水一樣普遍的流動,等無間緣,中間沒有間歇性的。
所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個因緣的道理呀,那麼佛經佛法裡頭有十二因緣,無明緣行,一念無明起來投生,沒有悟道以前,你不知道,父母沒有生我以前我在哪裡?我究竟是人啊?還是鬼呢?那麼宗教家說有前生,唯物學家像共產黨就根本不承認有前生,也不承認有來生,人就是個物質,是個機械的,活著有用,死了沒有用。死了只有把骨頭燒了做肥料,那是唯物思想。這個真正的道理,我們是絕對反唯物的,是有三世因果的,都是被自己宿業所感。宿業所成,所以父母未生以前我們不知道,因為自己忘了本來,現在真正學佛就是找那個本來,父母未生以前我究竟是哪裡來?找這個生命的來源叫做了生死。你說宇宙是上帝造的,上帝沒有造以前上帝從哪裡來?先有雞啊?先有蛋?先有公的?先有母的?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這個生命,你說是外婆生的,外婆從哪裡來的?外外婆,最初最初那個外外外外外婆她哪裡來?有沒有外公呢?沒有外公她怎麼生啊?怎麼來的?要了這個地方,叫了生死,追求是這個。至於現象界一切是因緣所生,是這個道理。所以無明緣行,行緣識,十二因緣今天不談那一個,十二因緣以後會再談了。他就講他聽了他們三兄弟討論因緣生法的道理,對於佛法真正瞭解了,所以來皈依佛。重新拜佛為師。
「我頓發心。得大通達」。這八個字注意,不是現在我們講發心啊,我們佛教界現在講發心把這個名詞隨便用爛了,等於說向你化緣要十塊錢,哎呀,你做做好事吧,發個心吧,那變成化緣了。發心是個代號變成化緣,不對了。所謂真正佛法的發心是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是梵文,中文是覺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剛才講我心在哪裡?我父母未生以前誰是我?
就是清朝那個出了家的第一個皇帝順治皇帝那個出家的詩,未生之前誰是我,即生之後我是誰?所以他後來跑五台山出家了。自己後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這四代都是學禪宗的。因此他後來跑去出家,我本西方一衲子,他悟道,他說我從前是個出家人。只因當初一念差,黃袍換卻紫袈裟。所以他皇帝不當了,跑出去出家了。那麼他參的話頭呢?就是這個話頭:未生之前誰是我,父母未生我以前誰是我?,即生以後我是誰?現在我又是誰,怎麼會講話?倒底這個肉體不屬於我的呀,這樣明白了,明心見性了,這個叫做發明心地,也叫做發菩提心,大徹大悟了。
所以目連尊者的報告,「我頓發心」並不是說我現在才發心修道學佛啊,他因為聽了這三位大師兄講因緣道理,來拜佛為師,在佛面前明心見性了,我頓悟了,發心發明自己的心地,明心見性,因此「得大神通」。這八個字,你們年輕同學要想學神通啊,記住目連尊者的話,你想有神通啊,必須先要發明心地。所以從觀心法門來最容易得神通了。
譬如有一本書幾十年前,我們常常提倡《佛法要領》,這個註解是劉洙源先生,講起來這位先生是我的太老師輩,老師的老師,四川人。在北大的老教授,一生自己學佛,那麼是個居士,是個學者,晚年最後出家了。所以他的最了不起的佛法要領---觀心。他也主張華嚴宗、修禪宗,他的這些學生們是我的朋友很多,而且忘年之交,都比我大幾十歲。
譬如有一位原來也是四川人,同盟會的老黨員,號叫「曾子玉」先生{聽錄註:不知真名寫法。錄音46分鐘處},就是民國元年的推翻滿清,四川成立督軍府,他是財政廳長,很漂亮這位先生。那個時候我們在四川,他住在青庭山靈巖寺{聽錄註:地址為諧音錄入},兩夫妻住在那裡,那個房子那真很古雅。那位曾先生也幾十歲了,那個時候我們還年輕,不過跟我倆是朋友,我就住在他那裡。這個太太也漂亮,兩個人滿頭白髮。我那個年輕時候講啊,曾先生,世界上讀書讀到什麼神仙眷屬啊,我是沒有看到過。不過看了你倆個人,真是神仙。滿頭白髮,兩個人,風度翩翩,兩個都漂亮。那麼他們三間茅屋,官做那麼大,下來還是三間茅屋,很樸素。每天的早餐這位老太太一定給我準備好,那個時候自己拿個洋油筒,弄出來烤麵包,兩片麵包一個火腿,一杯咖啡。這個早點我大概吃了三年了,我說欠賬是欠不得的呀。因為這個故事他講給我的,我就問他,他倆個是劉洙源先生《佛法要領》作者的徒弟,那麼jing老先生就告訴我,他對我也很客氣啊,雖然忘年之交,年齡差大一截,我對他是以前輩看他,他看我是平輩。南先生啊,你不要問我,你問她,指指他的太太。我說你倆個怎麼那麼好,真是白頭偕老,什麼因緣呢?他說我太太我們都是劉老師的學生啊,她有神通啊,他偷偷告訴我太太有神通,她知道。他說你問她,我不給你講。所以有一天我在那裡吃飯,我就問,哎,jing先生說叫你告訴我啊,你怎麼知道?她說你聽他亂講,我也沒有神通。我說你們都是柳老師的學生,都修觀心法門。哎呀現在都不行了,神通都掉了,沒有了。我說你不要騙我了,我是問你。她有一天這樣給我逼的嘛,她說我告訴你,她說我前生是個喇嘛和尚,我老頭前生是個大居士,皈依我的,一輩子供養我。我受了他一輩子供養,可是我沒有成道,所以這一生啊,對不起,變他太太招呼他一輩子。我一聽啊,我說我好了,我明天起不在你這裡吃早點了,不行,我說你那個每天早點給我預備好,我再吃幾年,我不要他生來世變你的女兒,我不幹啊,我說還要變男的喲,我們講笑話。這是他的弟子們,所以走觀心法門的,很容易發通。我所經驗過的碰到老前輩好幾位,
有一位講《金剛經》講得很好,也是劉先生的弟子,後來我們不大同意他,他一講經以前馬上示神通,請大家坐好,他一上來手一抬,「大指頭」上我們大家都看到有光,這個光上面韋陀菩薩就站在那裡,真看見啊。呵,你們看了,你倆個膝蓋頭就非軟了不可,軟了就是跪下來了。我們看到,後來很反對他,菩提大道不可以玩弄這個神通。佛制所戒,這個迷糊人,把人家的正知見搞錯了,神通不是道。他喜歡玩這個,這個玩神通會著魔的。
像我講的曾先生兩夫妻老實講他們倆個都有宿命通,都知道。所以我就看了他們的寶一樣,兒孫滿堂,跟兒孫隔開了,隔離開了,自己倆老就住在山上清修,打坐優哉游哉的。兒女一概不管,兒女孫子讀書什麼事來找他們,哎,不要找我們麻煩了,你們去了吧,就是這樣,那是前輩的風範。
現在不要講了半天,我們不要忘記了發心啊,這就是說明,這些故事在說明目連尊者講的是真話,你要得神通,除非發心。發心兩個字要加註解,發明心地。發明自己的心,就是開發了、明白了,叫做發明。開發了明白了,頓悟,明心見性,心在哪裡?性在哪裡?因此得到大神通不是小神通。什麼叫神通?你根據佛經不會錯,這裡已經告訴你了。那麼他說因為我一見到你,言下頓悟,一開始就悟道,明心見性,發了大神通。
「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妙了,你們看經典這個裡頭要研究啊,他說佛啊,你就當時叫我出家了。恩惠給我,披上袈裟,當和尚出家了。袈裟不是好披的喲,所以我常常告訴沒有出家的同學不要隨便啊,披上袈裟事更多。你不要認為出了家,披上袈裟就逃避一切了,披上袈裟事更多。所以袈裟也叫做福田衣,它一塊一塊方的,二十五條。梵文名稱叫僧伽黎,我們中文簡單叫袈裟,叫福田衣,一塊一塊田一樣。為什麼披上袈裟事更多?披上袈裟不是逃避現實,更入世。入什麼世啊?出家人負擔起教化眾生,使人家明心見性悟道。所以是如來的三寶弟子,荷擔如來家法,是挑擔子的,承前啟後,你要度眾生,多辛苦的事啊!所以披上袈裟事更多。因此你看那個達賴的情歌啊,「只說出家堪悟道,誰知成佛更多情。」成佛是更多情,佛要度盡一切眾生,他是個大眾的情人,所以成佛是多情的,一切眾生都要靠他度,他是大眾的情人,你說這個責任多重啊,所以披袈裟是如此的道理。
現在有許多年青人沒有出家,搞不清楚,經常跟我講,老師我要出家,我說你出家,不要亂講,都不准。我不是反對出家,你自問有沒有這個資格?擔得起來這個擔子可以,我很贊成。披上袈裟事更多,責任更重大,做人天師表,度一切眾生。我就不敢披,我還寧可兩個肩膀掛著,輕鬆一點。這個一披了以後啊,起碼煙也不敢抽,眼睛也不敢亂看,講話也不能這樣隨便。我這樣隨便可以講,穿了袈裟只好坐著:「我頓發心,得大神通」{聽錄註:此句是南師演示假如穿袈裟說法念這句話,有一定的腔調,錄音55分鐘處}。笑都不能笑,這個味道,我沒有這樣大的本事,所以那很嚴肅的。
所以佛叫弟子們出家,惠我袈裟,佛給我的恩惠。所以目連尊者、舍利弗都幫忙佛出去弘法。「鬚髮自落」,四個字,問題,小乘經典上,大家看了佛經啊,哎呀,佛在世好啊,那個一見到佛啊,鬚髮都掉了,自己掉了。那佛變成妖怪了,那叫一脫光,那是病啊,落毛病,掉毛病。都把這個「鬚髮自落」,好像見了佛出家了,鬍子頭髮自己就掉了,哎,眉毛掉不掉?既然頭髮鬍子自己掉了,一身毛都掉光了,這些毛都沒有了,眉毛怎麼不掉呢?只掉鬚髮?很簡單的文字,一般亂解釋。「鬚髮自落」,自願剃了頭,出家,自願去落髮出家,就那麼簡單的文字,偏要講起來,古人有神通,鬚髮自落,鬍子頭髮自己掉了,眉毛掉不掉?那這裡還有呢,掉不掉啊?還多得很呢,都掉不掉啊?那掉了變成白毛豬了,有這個道理嗎?那是病態。所以小乘經典上常常看到這四個字,不要錯誤的解釋。鬚髮自落。
佛的戒律出家不是隨便,佛在世的時候戒律都是這樣,年滿十八歲,要成人才准出家,小孩子不准出家。萬一小孩子出家要報家長,都同意了才行。即使成人出家,家人同意了才准出家,不可以隨便的,這是戒律喲,真的啊。不要偷偷跑去出家,回來跟爸爸媽媽講,我已經剃了光了,鬚髮自落,你又怎麼樣?那你犯的呀,將來果報不可思議,你看把父母都度不了,你還要度眾生?對不對?我常常說你家人都度不了,你還要學佛度眾生呢?哎呀,我那個太太沒有辦法度,所以我出家了,太太不是眾生之一呀,我那個丈夫沒有辦法,丈夫也是眾生啊,不是眾生也是個粽子呀,你總要度一度嘛,自己人都度不了,你還要度眾生?這要講到儒家的道理,所以儒家講,不講度眾生教化人,親親之義。親吾親而及人之親,老吾老而及人之老。先教化自己左右親近的人,父母妻子兄弟姐妹兒女,我的親人度好了,這個圈圈擴大,度同姓的,度這個社會,這個社會度好了度這個國家,國家都度好了救天下人,一個一個圈子畫大。
所以儒家和佛家兩個辯論,並不是辯哪個高哪個矮,方法問題。儒家的道理就是說親親,親吾親而及人之親,老吾老而及人之老。我的父母要孝養他,我父母老年我都沒有辦法照應他,我還能照應你的老人啊。老吾老,我的父母照應好了,我有多餘的力量再照應你的父母,照應社會上其他的老人。所以親親,然後這個都做到,仁民,愛天下人,愛社會,愛物,再不但愛人類,萬物都要愛。儒家說我這個圈圈一個一個放大。你們學佛的一來就大慈大悲度眾生,度了誰啊?所以儒家和佛家辯,譬如說釋迦牟尼佛和孔子兩個人站在河邊,兩個人媽媽掉下去了,我請問你釋迦牟尼是佛,你跳下去先救你的媽媽還是先救我孔子的媽媽?如果你先救自己的媽媽,你學佛的都有分別心,那麼自私啊,因為是姓孔的媽媽你就慢一步救,先救自己的媽媽。如果你先救孔子的媽媽,你這個好不孝順,自己媽媽都不救,這個話問得很難辦啊。看你們學佛的諸位青年同學答覆這個公案看,你要度眾生嘛,怎麼度?儒家我很簡單,如果孔子呢,他說我一定先跳下河,救我的媽媽上來,然後再跳下去把釋迦牟尼佛的媽媽也救上來。他說請問你們動不動要度天下眾生怎麼度?這個下手啊沒有程序。像我們有程序,親吾親而及人之親,老吾老而及人之老,幼吾幼而及人之幼,把我的孩子教好了,我再來教你的孩子,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這個道理懂了,鬚髮自落,不是抹了藥水自己掉下來的,自動願意掉下來。剛才講到父母,插說的,即使出家學佛要得家人的同意,不要鬧彆扭。我看社會上很多人信基督教的啊,家裡只要有信了一個宗教啊,哈,全家是雞犬不寧啊,你們注意反省一下,這樣是修道嗎?這樣做人都不夠啊,信任何一個宗教都要得到安祥,使自己家人得到平安,心裡上都不平衡了,搞彆扭了,又在家裡古里古怪要吃素,我並不是說反對吃素,你要去吃素你自己解決嘛,一連串的講到這個,一切都是自動的。那麼目連尊者再繼續的說。
「我游十方。得無掛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因此他說我游於十方世界,這兩重意義,並不是他天天用神通啊。所以有神通的人出門公共汽車也不肯買票,反正我有神通嘛,噢,一跨就去了,那沒的意思。這個你們要讀《莊子》了,莊子講列子,列子是莊子的老師啊,御風而行,可以在空中飛行,飛來飛去,莊子說,泠然善也,在空中飛翔多舒服啊,這裡到高雄半上鐘頭就到了,自己還不要買票。泠然善也,在空中飛,那個空氣吹過涼涼的,這個很舒服,善也。而又不免於行,他說這個有什麼意思啊?雖然是飛,還是要飛啊。真有神通不飛了,念頭一動,已經在那裡了。逆風而行泠然善也在空中飛飛多舒服啊,他說而又不免於行啊,雖然不是腳在走,還是身體要動,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游十方」。
如果用神通力量飛來飛去還是不究竟,不過呢,也可以去十方世界,有時候佛就派他做大使,到他方佛國都是他去。另一個意義,就是得了神通啊,心境很自在,十方世界到處在走,一切無掛礙,智慧比人家高,特別通達。所以「神通發明」,佛的弟子裡他神通第一,因此證得阿羅漢。但是我們要知道佛涅磐的時候,吩咐四個大弟子不準死,活在這個世界上,到現在還在啊,我們上次講過的。迦葉尊者還在,賓頭盧尊者還在,佛的公子羅睺羅還在,還有君茶玻歎尊者還在。佛吩咐他們留形住世,等到彌勒佛來到這個世界成佛的時候再入涅磐。那麼他為什麼沒有吩咐這個神通第一的目連尊者住世啊?這都是話頭了,就是問題,要參一參。雖然有神通,生死的道理,神通最大沒有辦法逃過無常,沒有辦法逃過死魔,要死的時候還是死,因緣盡了還是要走,所以能夠脫開這個生死的因緣又是另一個方法,這要注意的。
「寧惟世尊。十方如來歎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他說豈止這個世界上你老人家講我神通第一,十方世界一切佛都讚歎我的神通,神通力量這個能力最強。都說我修神通也就是心通這個法門,已經圓滿明白了,得清淨之果,所以對於神通可以自在無畏。注意,「自在無畏」四個字就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這就是孔子所講自己七十歲的時候,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自在無礙無畏,這一段他的報告。下面他提起我們的注意,怎麼樣修得神通,怎麼樣由神通進入修行圓通法門。
「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注意喲,這要背來了。你要悟道、你要得神通他都告訴你了。不過這個文字翻譯得簡化、高明。佛現在問到我要報告出來怎麼圓滿通達而悟道?我的修法,旋湛,這個旋是旋轉啊,我們這個心理思想,譬如我們身上的血液一天到晚流動,由心臟自然就是這樣流轉的,身上的血液,你們講打通任督二脈,不要打通的,本來通的呀,不通你就死了。就是那麼在旋轉,氣血就是旋轉。順轉就是普通人,這是身體上。心理上我們在旋轉,一天到晚思想不停,都在放射,這個思想啊都是把心電波放射掉,把這個功能消耗完了就死亡,身心。怎麼樣是靜坐打坐旋湛?先把心念頭思想的觀心能夠空掉,所以我提倡那個《佛法要領》,真正的佛法的正路,慢慢把心空掉,倒轉來,心念不動。順轉就是凡夫,逆轉就是向聖賢路上走,心念不動了,念頭清淨了,心裡清淨。心清淨了,一念不生的時候定久了,身上的氣血慢慢向下去,所以你們現在喜歡講神通或者是身上的氣脈任督二脈打通。打通了幹什麼?打通了使你不動,沒有身的感覺,到那個時候氣住脈停,身心都湛然,清清淨淨,四個字講清楚了啊。旋湛,回轉、倒轉來,不但心裡清淨,身體也清淨。所以要打坐,要清淨,不是用別的方法,走觀心法門。那麼這樣一定下去了,在清淨的「心光發宣」,自己心地的光明,這個光智慧之光,叫般若之光,心光開發了、宣揚了。那麼這個境界也告訴你,這個做到了,身心忘掉了,沒有身心。
「如澄濁流,久澄清瑩」,等於一杯髒的水,我們很髒的水,把它澄清擺在那裡,慢慢沉澱,泥巴都沉澱下去,佛在《楞嚴經》上面幾卷已經佛也告訴你,打坐用功學佛,等於一杯髒的泥巴,你慢慢把它放在那裡靜,靜下來沉澱下去,泥巴沉下去了,統統清清湛湛。佛也說過了,現在他也這樣說,最後連那個杯子底的泥巴也把它丟掉了。「如澄濁流,久澄清瑩」,你注意這個「久」字,道理是頓悟,功夫要慢慢由戒定慧慢慢修。久而久之呢?清瑩:自己曉得自己這個身體啊,像個玻璃一樣,水晶玻璃透明,那麼這個六根神通就起作用了,這個肉眼父母所生的肉眼,等於是一個雷達,等於一個衛星台,什麼都看見了,不過要把它關閉了,不要看,看多了有什麼意思啊?看到他剛剛偷了人家十塊錢,那有什麼意思啊?那不如看電影啊好看一點。何必瞭解別人的事啊?所以察見淵魚者不詳,神通自己可以關閉的,也可以不用的。尤其是這個大乘的戒律,有神通也不准用,用了就不得了,就不行,除非要死了,現在哪個人有神通,要走了,他玩一個神通給你看,看完了,他走了,你也找不到他了。否則就要裝瘋裝傻,像濟顛和尚一樣,又喝酒,又吃狗肉。我們現在聽到濟公就拜拜,當時在杭州誰都討厭他,那個樣子嘛,可以玩玩。那麼現在我們曉得這一段目連尊者所報告的,從意識境界起修,觀心法門觀念頭起修,意識法門,這是第十七位的圓通。現在第十八位這位大菩薩的報告。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烏芻瑟摩這是我們佛教一位菩薩,有兩種名稱,火首金剛,叫火頭金剛。廟子啊,尤其密宗裡特別多,頭上畫的是冒火的,電光閃閃,發出來一身都是火光,就是有火眼,畫佛像他一身都是火眼的光明出來,也可以叫他四地焰慧地菩薩的境界,第四地焰慧地菩薩的境界。火首金剛,有些大叢林下,供的,廚房裡那個塑的也像他,火首金剛菩薩,頭在火上,有火光電光閃閃。那麼他的報告原文。
「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慾。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要注意,這是大家都要注意的,他的報告不過他特別報告,講得很坦然,性的問題,這個沒有什麼可避免的。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是欲界,這個世界不管是人,一切的生物、植物都是陰陽兩性而生長,尤其是生物,尤其是人,都是男女兩性慾念而來,這個生命從欲來的,我經常講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大事,就是這一點荷爾蒙做怪,就是這個東西,此事不了不能成道。偶然有幾天清淨,幾天又不清淨了,誰都沒有「了」,表面上假裝,所以金聖歎說個個都在做,人人不肯說,就是這麼一件事。所以孔子也講,男女飲食,人之大欲存焉。人世間,孔子說的。告子說食色性也,孔子說同樣的話,言語不同,男女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避免不了的。但是修道、了道這一關過不去,統統白談,都沒有用,可是這一關好難過啊,誰能跳過這一關?古今沒有幾個人哪,很難的,不過有它的方便法門。現在火首金剛很坦然就是講這個問題,面對性的問題而講。他的報告:
「我常先憶。久遠劫前」他以宿命通回憶,很久很久不曉得多少生。「性多貪慾」,我這個個性啊,生來就是業力所帶來的,多貪慾。這個貪慾兩個字是廣義的,拿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學來看,有許多人貪慾並不一定指男女之間,人到了身體不健康,性荷爾蒙的分佈不平衡了,你說這個人沒有性慾嗎?還是有,變相的貪別的還是性慾,貪名,貪權位,貪金錢,乃至愛好玩古董,乃至愛好遊山玩水,這個貪慾就是這個東西的作用,變了相。所以你研究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學,也有他的所見的道理,不是沒有道理。不過他的所見沒有透、沒有徹底。那麼他這裡講性多貪慾,這個時候是廣義的。為什麼呢?一個人性慾特別旺盛的話,貪慾也多。你看我經常講啊,以這一方面講,歷史上你看世界上這個人英雄,豪傑,他這一方面私生活一定很亂,英雄,豪傑,學者、藝術家,文人,美人,名士都一樣,為什麼?他的精力增長特別充沛,精力增長充沛,他用不完的精神就向這一面發展了。等於龔定庵的詩啊「設想英雄遲暮日,溫柔不住住何鄉。」就是這個道理。就講他一樣老了不會動了,非找他才能寫,就是這個道理,他這個心理。所以這個貪慾是廣義的,你要知道。
我們有時候假設說,我修行,我吃素,我清淨一個人,我天天向廟子上跑,我這個事情免了,沒有了。你認為他不貪慾,他的心理在變態,他貪圖清淨,然後變成一個古怪的人,看人家看不慣,哎呀,這個人這樣也不對,哎呀,他不是修道的人,哎呀,他的衣服沒有穿好,哎呀,他怎麼可以擦口紅到廟子上來?哎呀他到廟上來還擦香水,不對呀,自己覺得很清淨啊,相反的,這個心理有問題,貪慾的反面來了,還是貪慾,心理有了變態了。所以龔定庵講的有道理,過分精力強的人這一方面就強。所以常常有些老朋友告訴我,老師啊,我這一方面免了,我絕對你要信得過我,沒有這事。我說我從來沒有信得過你,也沒有信得過誰,也沒有信得過我,什麼道理呢?你現在沒有本錢了,當然沒有事。什麼叫戒律呢?我有殺人的刀,我要慈悲不殺人,那叫慈悲。我說你沒有殺人的刀,老師我從來不殺人,你拿把刀都發抖,你怎麼去殺?那用不著戒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你漿糊刀都不敢拿,我今天有殺人的本事,一下就可以殺死你,然後我絕不殺你,要慈悲,我要你好,要愛護你,那是戒。同樣的道理,貪慾的道理也是這樣,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人人修道這是第一關。
那麼這位火首金剛的報告,他說我當時怎麼成道啊?變成火首金剛的菩薩境界,焰慧地菩薩。有一個佛出世,這個佛叫空王,其實成了佛都稱空王,空了,一切皆空。所以我們學佛一切皆空,你這個空得了嗎?這個貪慾包括了什麼?情、愛、欲這三樣東西,情愛慾都是欲。所以有人問情愛慾,以前在大學裡頭一般同學當場問,老師什麼是情愛慾?我說都是荷爾蒙,都是這一點做怪,實際上情也是欲、愛也是欲。有些人說我很少欲,我就是這個人非常多情,情也是這個東西,也是欲,也是佔有。情愛慾這個東西就是佔有,屬於我的,不可以是你的,自己真要不要呢?自己拿到了也不要。拿不到,哎,你不可以碰,可是我拿到要不要?我不要。你看人自己反省看,每一個都如此,都是這個東西做怪,並沒有什麼叫做情愛比欲高尚,再加上愛是靈魂的,欲是肉體的,鬼話聯篇。那反正這個靈魂、肉體都是這個荷爾蒙變的,情比愛最高了,怎麼高?你拿什麼尺來量的?都是多餘的範圍。所以他說這個佛,我當時是這樣一個人,火首金剛所講這位菩薩代表了一切啊,誰沒有貪慾?那麼碰到了這個佛,教我修法。
「說多淫人成猛火聚」,淫慾的觀念,貪慾重了這個人,佛經上有好幾個。有一位比丘尼,有一位比丘出家人,因為出了家以後這個慾念壓不熄,後來硬是燒死了。那麼叫做發炎了,燒死人就焦了,就是發炎,這個東西的確會起作用,在生理上。所以壓制,你沒有真修行,刻意的壓制那是病態,會出別一種毛病,放任也要出毛病,這個學問很大。所以每一個法門,所以欲就是火,所以叫做慾火。那麼在思想方面講呢,慾火因為愛他,自己這個念頭動了,好聽叫愛一個人,實際上害己又害人,慾火燒人,所以了慾火的觀念最好修的法門,修白骨觀與不淨觀,所以釋迦牟尼佛教我們修禪密要法,三十幾步白骨觀的功夫,就是我們那個白骨觀,後面那個白骨的模型,修這個觀,這個一步有一步功法。那個他說空王佛教我:
「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首先由白骨觀修起,修起了以後修什麼?氣功。所以密宗告訴你注意,所以呀紅教白教,先修氣、修脈、再修明點、再修拙火。拙火是什麼東西啊?拙火就是靈熱,也翻譯成靈熱、靈能,也就是把這個慾火化過來,變成生命的電能,這個東西不是壞的。所以道家說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你要把它化過來。你假使說我現在沒有這個作用了,沒有作用已經枯槁了,快要死亡了,有這個作用而不犯,能夠化掉才能成就。所以呀,先由白骨觀,後來修冷暖氣,修安那般那。講得很簡單,一步一步功夫,安那般那修冷氣與暖氣,練各種氣功,有一定規範的,有一定的步驟。修氣修脈,修到了最後,所謂紅教白教花教等,那黃教也是一樣,修到拙火發起,這個拙火是中國文字的形容,那麼原來佛經叫三昧真火發動,生命的靈熱發動。這個靈熱發動了,煉精化氣----變化了身體,煉精化氣,煉氣化神,道家這些話哪裡來的呢?佛家裡頭套出來的,一步一步功夫。所以在這裡告訴你先修白骨觀,後來修冷暖氣,煉了氣功,最後煉氣化神。
「神光內凝」。自己智慧的神光向裡頭內照,這股淫慾念化掉了,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
「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你注意多淫之心,淫慾的念是多方面的,不只男女有淫慾喲,老實講有些人一輩子男女兩個沒有親近過,他在玩淫慾戒。這個研究起來很多了,要研究佛的戒律部分,就是貪圖身體上的快感的享受,就犯了戒。所以像我們懂辦教育的就曉得,年青的小孩喜歡爬樹,喜歡爬高,他犯欲戒,過去的有些坐大車,就在犯欲戒。這個你們管教育的,我們這裡教育家很多,乃至於管??單位{聽錄註:?未確定字,錄音90分鐘處},你絕對不知道。這就要懂心理學,有時騎摩托車的震動,震動他身體發快感,那是犯欲戒。由多淫心,你注意,淫慾不是一定說指兩性之間才犯的,但是犯的很多,這個東西快要形成一種變態的心理了,而且很多病因是這樣來的。所以常常有許多人病了,我就笑一笑,給他吃的藥同去這一方面都有關的。所以我的藥給他吃多半靈光,他也不曉得我的藥怎麼那麼靈,他自己都不曉得,因為你犯了這個,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犯了,四五天以後氣候一變化已經進來了。你只曉得病,今天頭痛了,感冒了,胃不好了,你不曉得那個病因四五天、七八天以前已經種下去了,這就是學醫的難,也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他說他把這個多淫心鍛煉化了,由白骨觀修到氣功來,成為智慧之火,也悟道了,不但悟道了,報身這個肉體身轉了,智慧之火,放光動地了,這個比目連尊者的神通還厲害喲,這個東西翻得過來,可以了一部分的生死了,可以逃過了死魔,這個翻不過去逃不過死魔,要注意。他說因此啊,
「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做大護法。都叫我火頭金剛,你注意這個名稱:煉精化氣,人的慾望都在下部。煉精化氣到上面,煉氣化神到上面,這個時候放光。
他說「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火光就是生命的電能,現在科學都證明,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有這種光可以照相。
「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所以碰到外道,你那個月經布啊,豬血、狗血給他一噴,他神通就使不出來了,可見都怕這個東西。所以他把這個化了,換句話說就是莊子的道家話,化朽腐為神奇,把朽腐化成神奇了,所謂金剛力士,大菩薩。親伏魔怨,降伏了一切魔,降伏了一切反對佛道的的外道魔怨。那麼,他上面整個報告。下面所述原則。
「佛問圓通」。佛問到怎麼樣開步修行,圓滿通達進入佛道,
「我以諦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注意喲:我以諦觀,身心的暖觸。所以學佛四加行,彌勒菩薩的教化特別提出這個,暖、頂、忍、世第一法,先要得暖。密宗所講的拙火就是第一步得暖,暖就是三昧的真火。你們說打坐啊修道啊,念佛,氣脈打通,打通了幹什麼?打通了才能發起這個暖,真火來,三昧真火才能來。得暖,什麼叫得暖?得暖軟地,你一身的骨節、十萬八千毛孔骨節脫胎換骨都轉化、軟了,至於祛病延年返老還童,是在前面的事,當然返老還童祛病延年了。那麼脫胎換骨得暖了,暖到了,第二步頂、忍、世第一法,這是四加行。小乘有小乘修法的四加行,都離不開這個原則,四禪八定都離不開這個原則。他說身心得暖,身暖是這個。心暖呢?一切智慧成就了,即無歡喜也無悲哀,身心暖觸。觸是感受啊,硬要接觸到的。
「無礙流通」一切無障礙,你打起坐來膝蓋頭還酸的,坐一陣腰酸背痛,身體處處有障礙,眼睛看了會累,頭腦會昏,那修個什麼道啊?身體都沒有轉化。所以得暖以後,無礙流通了。
「諸漏既銷」,貪嗔癡慢見思惑自然清淨,不要一個一個去了了,頓斷。所有的貪嗔癡慢疑等,身見我見一律頓斷。「諸漏既銷。生大寶焰」,智慧的火焰就來了。所以《般若經》,般若如大火炬,大徹大悟以後智慧大了,大火,那就不怕毒藥,你什麼寶貝的東西丟進去,髒的東西丟進去,最髒的東西丟到這個火裡都不怕,更發它的光明,所以要悟道啊。「登無上覺。」無上正覺就是大徹大悟而悟道。所以佛問圓通,我的修法的經驗,以這個法為第一,依身起修,基本上我們這個生命是從這裡來,從這個慾念而來。從慾念上基本開始了,才能夠登無上覺。



現在我們《楞嚴經》在卷五,現在的重點還在二十五位圓通,那麼已經講過了十八位,代表了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的修法,修持的方法,現在開始再加上地、水、火、風、空、覺、識七位,二十五。那麼今天開始是持地菩薩。持地菩薩從地大,心地法門入手修持的方法。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個原文都是一樣,只是出場的出現代表主體菩薩不同,這是大乘境界持地菩薩。他的心得報告。
「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現在我們特別要注意,這位持地菩薩所報告的,第一在《楞嚴經》上二十五位圓通所講的,到現在為止轉入地大境界,轉普通的地大,所謂地大就是我們色身,身體上就是骨頭啊肉啊這些屬於四大裡頭的地大,那麼地大身心有關聯的從生理上怎麼轉起?第一個要點。第二個要點,注意菩薩的行,所謂學佛,修行先從心裡行為同外表的行為注重開始修,菩薩行大體上講,大體上大概是入世的,因為不入世不能多方面接觸修行的辦法。他現在報告,說自己過去到現在怎麼樣修法,二十五位圓通。我們特別要注意喲,每一位尊者菩薩所報告都不是這一生一修就成就的喲,都是多生累世累劫熏修,拿中文來講四個字累劫熏修。累就是堆起來、積累起來,無數個前生再這一生,熏修,自己熏習修持。不是說吃了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學了三年佛就想得定,然後搞了半天打坐兩個腿都降伏不了,就想我馬上得定證果,不行的啊。當然行啊,也許你多生累世已經修持過,這一生是再來人示現,那可以。當然很多,像我最近都接到好幾個人寫信來,都說自己已經證果了,還特別通知我們,他證果了,我們要去皈依他,好幾封信,就是使人看了啼笑皆非,只好在那裡一放,現在這個社會這些很多的。
你看這位持地菩薩的報告,我念往昔,他現在當著大眾在釋迦牟佛前面提出報告。他念記憶過去很多生以前,開始發心學佛的,碰到普光如來出現於世,那麼那個時候比釋迦牟尼佛不曉得早很多劫數了,這個劫數是沒有辦法計算的,很早以前。那個時候這個佛出來,這位出世教化的這位如來的法名叫普光如來。出現於世,同我們這個劫數里賢聖劫第四位就是釋迦牟尼佛來的。他說那個時候他出家,是個出家人,出了家本來走的是小乘的路子,聲聞乘的修法,但是出家同樣有出世的菩薩。以出家出世的比丘相行入世的菩薩道。他說我當時是出世的,現比丘相,那麼他修行怎麼樣修呢?先修苦行,從功德開始,這是修行第一步。
「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就是中國人所謂講,以前我們看到的,現在青年不提倡了,我們從小受這個教育,修橋補路。有許多人家在鄉下的,路壞了,自己出錢或者自己去把它修好,路是大家走的。或者這個橋斷了,自己去修,沒有橋的地方架一個橋,這些都是做功德的事。再講我們幾十年前的教育,修橋補路,敬惜字紙,大概老一輩都曉得。
那個時候我們對於一個字一個條子注意得很,寫了一個字,這張紙上要把它弄好放在那個字紙婁裡,有人來收的,有些人專門來收這個字紙婁。自己寫了一個字,一本書,一個報紙撕下來都要拿去燒化,因為尊重文化,實際上講,拿現在觀念重視自己。所以人把這個字紙隨便丟了,來生就讀書永遠不會聰明,而且會變瞎子。不像現在啊,現在就是廁所上看報紙,有時候沒有衛生紙啊,報紙還蠻好的,常用的。幾十年以後統統變了,我們那個時候是坐在廁所上看書看報紙啊,嚇死自己啊,會被雷打死的,這是不重視自己。
修橋補路,夏天施茶、施藥都是普通的事,夏天在鄉下,像我們家裡到了夏天了,忙死了,這個茶一缸一缸燒,叫人抬出去路上擺著蓋好,過路的人口乾了,自己舀起來喝。施藥,有些人夏天在路上走,鄉下地方啊,那個藥就擺在那裡,頭痛嘛摸一摸。就像現在都市的文明,到了日本你就看到了,街上也有這些,不過要出錢的,司機累了,馬上下來投十塊錢下去,鼻子套一套,吸一點氧氣,精神充足了走。那個時候不是這樣,施藥,這就是做功德。夜裡點路燈,在鄉下的路暗,那個時候沒有電燈啊,沒有現在的生活,那麼有些做好事的人家在那個偏僻的地方,看不見的橋頭啊,橋邊上,路邊啊,河邊啊,挑起個路燈,自己出錢,永遠給人家的光明,給人家亮光。現在看來很好玩,你們在都市長大的不知道,貧窮的鄉村、山裡頭一樣需要。這些你看到是小事,一個行菩薩道的人,就是一句話莫以善小而不為:不要認為這是個小的善,不肯去做。莫以惡小而為之:不要認為這個沒有什麼大壞處,偶然來一下不要緊的。再引用孔子的話,大德不逾閒,小德也入可也,大的地方規矩要守著,小的規矩犯一點沒有關係,慢慢沒有關係就是大關係。
所以修行,從這個善行功德做起,大德不逾閒,小的也不可以出入,這也是戒行,這就是修行,所謂修行是修正心理行為。他說我當年開始發心出家,做比丘的時候,修行培養功德,在一切要路津口,津口就是過渡的地方,田地險隘的地方,就是田地危險的地方,那麼有不如法的、不合規定的。應該要修了,橋有些人看到橋要壞了,哎喲,自己不去走,也不去報告也不修,就是很自私了。像這些不如法的地方,「妨損車馬」,車走不過,馬走不過,人不能走的,他自己發心都把它填平了。所以你們看到畫上那一張畫那個出家人,達摩後面也背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叫方便鏟。鏟東西,就是修頭陀行的人,以前我們在大陸上看到出家人,很多都背這麼一個,路上看到死東西把它埋了,走路夜裡還可以當手棍,萬一碰到毒蛇猛獸碰到狗亂叫啊,還可以趕一趕,這個叫方便鏟,埋死人埋屍體用的。我們中國佛教出家人背一個方便鏟,也是學持地菩薩這個行為,看到不對的地方自己的就下來修補了,走路啊,什麼橋邊呀,危險地方自己就動工了,危險地方做了走了,也不希望人家知道,做功德。所以他是走這個行為的。
「或作橋樑」。走不過去的橋邊他給人家搭橋。
「或負沙土」。有時候有海水倒灌的地方,他挑沙土給人家填好。
「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不是一下下,天天如此,這樣功勞辛苦,積功累行,這叫做修行,累積功德,拿中文來講四個字,積功:累積起來一點一滴,集中起來才叫做功德。累行:堆上去修這個善行。那麼後來又經過很多劫,他都是修這個法門,拿現在講就是犧牲自我利益他人,處處做得人家的事,尤其是對於田地橋樑,那麼經過很多的劫數,又碰到無量佛出現於世,那麼投胎不曉得投了多少胎了,這個輪迴中,不曉得修了多少生不可計數了。注意喲,他們所有的報告都是生由自來,不是像我們一樣,皈依一下,學了三天佛,吃了一年到二年素,就想成佛了,得定了,修到了,一點苦功都沒有下,功德沒有做,那不行的。那麼他在一直修行這個行為。
「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在都市,前面講是在鄉村裡頭,在偏僻的地方,後來經過無量佛出世以後,就在鬧市中,譬如台北市啊,火車站啊,最鬧熱的地方,有些人拿東西拿不動,挑東西挑不動。
「我先為擎。至其所詣」。他嘛,就來幫忙拿東西。說給你拿到哪裡?說由西門汀啊你給我送到東華南路這個家裡,或者東山,我就把它送到。送到了那個地方。
「放物即行」。送到了,幫忙人家放了,送到他家裡就算了,就走了。
「不取其直」。不要錢,不要報酬。換句話說幫忙人,人家有痛苦有困難他就做。
「毗捨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惟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陷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這個佛是我們這個賢劫之前莊嚴劫中最後一個佛,在釋迦牟尼佛以前,這位佛出現在世。那麼碰到末法的時候世界上饑荒,大家沒有東西吃。他還是發心給人家挑擔子,做勞工,替人家背東西,挑擔子。不管近的遠的,你找到他幫忙,他就給你挑擔子。不過這個時候他要錢,不管近的遠的只收一塊錢,等於美國人賣房子啊,送給你不行,賣給你一塊錢,只要拿一點。你注意,只要一塊錢,注意喲,這裡,為什麼從前不要,現在只要一塊錢?沒有要兩塊?問題來了,為什麼只要一塊錢?那麼做勞工替人家幫忙。
「車牛被於陷溺」牛車呀,陷在爛泥堆裡走不動的時候。「我有神力」,天生力氣很大,也是果報啊,有些人天生就沒有力氣。他力氣為什麼那麼大?你看經過好多佛他都以勞力來佈施,就是身佈施,拿身來佈施,也就是捨身,這就是捨身啊,就是佈施。所以捨身法這也是一種啊,把自己的勞力精神佈施給人家,佈施並不一定叫你完全出錢啊,有時候你可以出嘴巴,幫忙人家說一句話,幫忙人家講一句好話都是佈施啊,他是用身體佈施,勞力布施。他因為這個結果啊,所以有神力,力氣天生很大。「為其推輪」這個牛走不動啊,拖東西走不動,他幫那個牛在車子後面幫它推,使牛減輕痛苦。「撥其苦惱」使人家的痛苦減輕,助人家一臂之力,這是這個佛的階段。如果講輪迴經過多少生,已經沒有辦法計算了。
所以我常提醒諸位,你們念《金剛經》注意喲,在《金剛經》上佛告訴人家,這個人假使聽到實相般若空法不生恐怖者,此人不與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與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大概是這樣,完全背得清楚,我《金剛經》雖然年輕時候學,現在還有點忘記了呢。所以一個人真到見空性的時候自己都會害怕,真聽佛法,你看學佛修道的那麼多,你真話告訴他,他自己會生出彆扭來的。因為一般人求佛求法,沒有求過,都是自我貢高,我要你教我,他沒有向人家求過,像這樣求法的心不行。不要說求法,真見道的時候,你會起恐怖心,所以大家,像我很多經驗,學佛求空,有許多人修行達到空的境界,他自己怕起來嚇死了。現在有好幾位同學一到了空的境界他嚇起來發抖了,一身大汗。我說你不是求空嗎?是啊。那碰到空怎麼樣?我怕啊。那何必修呢?我不幹啊。又要修又要怕,可見沒有福德資糧。所以不止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你看持地菩薩的報告,他講得很簡單,但是他經過很多劫數,起碼兩大阿僧祗劫,都在一貫的修這個捨身,捨已為人,這一個修行,捨身修苦行的,這是修苦行的一種。下面他繼續報告。
「時國大王筵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捨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你看前面那麼修苦行求法,沒有得道。你說前兩個佛,無量佛、普光佛難道很慳吝法沒有告訴他嗎?這就是佛法的教育法,功德不到,時間因緣不到,教你沒有用,你學了也沒有用,學習都會走入魔道。這個時候,禪宗裡頭祖師更重這個事,佛法注重時節因緣,時間到了,那麼自然有善知識找你,你不要找他他會找你。那麼現在人就更不行了,這還是講過去。現在學東西啊,格老子你要教我,你不教我殺了你,就會這樣,所以沒有辦法,只能成魔道,不能成佛道。他說這個時候是毗捨佛在世時,那麼當時這位皇帝供養佛,請佛吃飯。他曉得這個事。
「我於爾時。平地待佛」,他曉得佛從那裡出門到皇宮這條路,他先去修補好,把地都平好修好,等佛來。那麼毗捨佛經過,看到他在那裡做勞工為他修路,這個時候摩頂,摩頂授記。那麼這個學密宗的人,這是方便灌頂的一種,有成就的人他右手在你頭頂一摸,不過不是隨便摸啊,人家的頭啊,光頭也好,我也給你摸一下,灌頂了,現在很多,你要造業啊。看你真能替人家灌頂,能夠替人家消災,能夠以自己的功力影響到他的身心才能灌頂。毗捨佛所以給他摩頂授記,摸摸他的頭頂。注意喲,他說你天天修地,整理這個土地,修了好幾生了,做這個功德夠了。真的修行要平自己的心地,心地平了,世界的地一切皆平,心地不平,土地也不平,心物一元。
所以佛經告訴你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平地,琉璃為地,很光滑,沒有山林,沒有丘壑,沒有危險,永遠是平坦的。因為往生那個世界的人大家心理一道平等,都是乾乾淨淨的。為什麼我們娑婆世界有那麼好的風景呢?那麼高的山?那麼深的海?這裡有個洞,那裡有個坎。那裡開車子又翻倒了。因為娑婆世界的人心地壞,這個心田彎彎曲曲的,所以宜蘭開過來那一條叫什麼路啊?大家開過來要燒紙,那麼轉彎的,我們心理就是那麼彎,所以那個地方就有鬼,一般人說有鬼,不過我去沒有看到。所以我們開車我們到那裡不要燒紙,放心,也不會歪進去了,心中無事嘛,歪進去也不錯嘛,到地獄裡頭去成佛也好嘛。心平地就平了,那麼什麼叫心平呢?我們這個思想妄念是相對的,都不平,對不對?有高興就有不高興,樂極就悲生,樂和悲兩個相對。有時候很清淨,那兩天情緒很好,過兩天情緒很壞,打起坐來就想睡覺,下了坐就亂想,亂想就是起高山,睡覺就是探在深谷裡頭,心地都不平。所謂心平了,即無歡喜也無悲,一切妄念不起,此心坦然而住,自然沒有妄念了。
我們常常引用那個蒼雪大師那首詩,大家打坐用功,你看我們打坐用功念佛的人一邊念佛一邊亂想,一邊想討債,一邊想這樣想那樣,一邊念佛一邊想到要去趕車子了,還有三分鐘,阿彌陀佛我再念三分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都白念了的,他心不能平。蒼雪大師說:南台靜坐一爐香,竟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此心平了,去需要去妄想,沒的妄想,不是故意壓制下去的。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這就是心平。你還要去妄念,妄念去不掉的呀。有妄念就是心地上的荊棘呀、坡坎,所以毗捨佛告訴他,你要先平心地。等於你們找風水一樣,大家想看風水,想找塊好地,你那個心就不對,你找好地,壞地給誰用啊?我常常說,人家說我的兒女這樣。我說世上的兒女都是我們的好,壞兒女給誰要呢?都是人啊?別人的兒女好我更高興,為什麼要那麼自私?此心地不平,妄自修行,注意呀。
所以持地菩薩講,心地平了,則世界的一切皆平,心物一元的,這世界的形成是唯心念形成。你看他修了那麼多劫數,做了那麼多勞工,我們聽來很輕鬆啊,做起來很苦啊。我們也拿個方便鏟每一天去幹干看,給人家做勞工試試看?那是很痛苦的呀。講理論吹吹牛啊,坐在這裡說說容易啊,真做我也吃不消啊。那要一點,那是硬是忍受各種的痛苦,到這個時候他才告訴他,平土地不如平心地,心地平了,世界地平。所以《維摩經》告訴你諸位修淨土法門,心淨則國土淨,現前就是淨土,要你自心清淨,淨土現前。所以他說持地菩薩這個時候聽了毗捨佛的開示,摸摸他的頭頂。我們如果把它演成電影,那個毗捨佛一定摸摸這個小和尚,不管他多大的老和尚,在佛前面他是小和尚。孩子啊,你光平土地不錯了,那只是修功德啊,要回轉來平你內在的心地,心地平了,物質的土地自然平了,也就是心淨則國土淨。佛告訴他這個話,你注意,這個話我們都聽懂了,我們現在也等於聽他自己的報告,我不過是傳話的了,大家也聽懂了。平不平啊?你當然不平啊,你平了我就沒的戲唱了。對呀,此心地就難平,此心地平了還不算,你注意他:
「我即心開」。開悟了,花開見佛,心開見佛。就是意解心開,一切妄念空了,第六意識解開了,結使一切沒有了,所以心花打開了。我們的心臟,你看看,那一個肉做的,你到博物館到處看,八股,所謂八葉蓮花,所以真正講修行啊,悟道的時候心脈輪打開了,心臟要緊的有八脈打開了,密宗叫脈解心開,顯教叫意解心開,開悟了。真開悟了,心輪的氣脈一定打開了,自然打開了,所以意解心開。注意喲,這個地方他才開悟。所以大家現在學禪宗啊,懂一個話頭一個公案,悟了,那當然悟了,滿頭霧水,那真霧了。真悟了要這樣,這個時候他開悟了,開悟了什麼境界呢?他也明告訴你。「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第一,馬上看到自己這個身體,每一個細胞,一內觀都清楚了。等於修白骨觀修成功的人,一入定一觀,身體內部五臟六腑氣脈,血怎麼在流、氣怎麼在走,哪個地方有沒有毛病,自己定中看得清清楚楚,不要鐳射光檢查的,也不要掃瞄去檢查。他說我當時這一悟了以後,身心內外打通了,看到自己的這個身。注意喲,「我即心開」,明心見性了,回轉來一看自己這個色身身體每一個細胞看得很清楚,這個物質所造的身體。他說看到這個物質所造的身體同這個物質世界的微塵,所有的土地啊,這些物質的物理的成份是一樣,等無差別,是一個功能來的。所以你們研究了唯識就知道,阿賴耶識所謂功能,受熏持種根身器,這個物質世界構成同我們父母所生身體構成的這個功能是一體的兩面,是一樣,當時對自己就觀照到,這是第一點。開悟了以後,心地平了以後可以看到自身。
「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什麼叫微塵自性?每一個分子它自己本身的性質彼此沒有矛盾的,你看水流過來,火在這邊燒,到了嘉義一看,那個水火同源的洞,水在流火在燒,不相干。在大陸有些地方,一邊是清水一邊是渾水,不相干。我們身體內部一樣,氣歸氣血歸血,五臟六腑心肝脾肺腎各有各的本位,自己有自己的性能。肝是生血的,腎臟是做什麼的,各有各的功能。微塵自性:植物的種子它不會變動物,動物的種子不會變植物,各歸各的,這是講有形的世界。
「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不摩擦、不矛盾,水是水火是火。注意喲。
「乃至刀兵亦無所觸」,這個很重要啊,刀砍過來,兵就是武器,任何武器破壞不了物質世界的東西,即使將來原子、核子戰爭,你說把這一個物質世界一個都市一個地球毀滅了一半,你說有沒有毀滅了?變一個現象,沒有毀滅。這個道理是什麼?這個地球上,你看那麼多東西,你看多重啊,開山機啊,貨櫃車子啊,輪船啊,你說這個地球負擔得了嗎?加了多少重量,地球上現在科學文明發達,加了多少重量,你說這個地球負擔,負擔得了嗎?有沒有加起來啊?沒有,這些物質都是地球裡頭挖出來的,它的重量並不加,不增也不減,同一道理。悟到了這個道理就曉得身心內外它都有空間,地水火風空中間有空間。
因此啊,所以古來一位禪師應身受報的時候,他殺頭被殺的時候,「五蘊原無我,四大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你下刀吧,一點事沒有,所以這個道理。所以乃至刀兵亦無所觸,到了見道以後,悟道以後修道,到了這個境界,你們想想看,還談什麼氣脈問題,那是下乘了。氣脈是因為色身沒有轉化過來才修的,色身已經轉化過來,四大本空這個境界,所以乃至刀兵砍到身體裡無所謂了,等於砍到空的地方一樣。這是第三點。第四點,什麼叫做菩薩見道以後,就是開悟以後,在教理上叫證得無生法忍。
「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明心以後到了見性,徹底明心見性,悟到無生,本自不生,也本自不死,本來沒有生也本來沒有死,無去也無來,無生也無死,了了生死。所以證到無生法忍的境界。
「成阿羅漢」。成為大阿羅漢,大阿羅漢菩薩,大乘境界。所以我們在大家注意啊,在中國佛法動輒喜歡講大乘,大乘者必須由大行來的,行願來的。這個行願,什麼叫修行?從行為上做起。就是身口意三業,這個行為上多修功德才能成道。光想打坐念佛而成道,那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事啊,那我也干啊。坐到那萬事不管,在那裡阿彌陀佛拚命念去,你念一百年能不能往生西方?阿彌陀佛經也好,各種大小經要你同時修一切功德啊,你去查查看,修一切善。這個道理也是如此,那麼他說因此證得大菩薩阿羅漢道。
「回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花佛知見地」。證了阿羅漢果以後,再發大乘心,再回轉來,此所謂回向。什麼是回向?回向就是轉圓圈,這個宇宙是回向的,回向是空中就回向。你看人到了太空,你這裡丟一個東西丟出去,它轉一圈又回到這裡,這就是回向的道理。所以你唸經啊,做好事,我回向給他,給他啊?給你自己。因我而影響他,它又回轉來影響我,等於打拳一下,你打人家一拳有多大的力,它反擊的力一樣的大,這是回向。所以此心回轉,也是旋轉性,回心現在進入大乘菩薩的位置。那麼因此能夠聽一切佛講宣什麼呢?妙蓮花。大乘菩薩就是這個,蓮花在哪裡?蓮花乾淨的地方出不來啊,越髒的、越臭的水裡頭泥巴裡頭才會出蓮花啊!所以佛教的標記商標是這個啊,出污泥而不染,蓮花的道理,最簡單的道理。大乘的精神就是這樣,要入世。乃至人家罵你誹謗你,一切能夠承受,出污泥而不染,纖塵不染,所以越髒的地方開的蓮花越乾淨越漂亮,花朵越大,越聖潔。你把蓮花種在乾淨的地方出不來蓮花,這就是大乘的精神,他很簡單就告訴你這個精神。他因此回心向大,大乘,跟一切如來宣說妙蓮花知見地,所知所見,大乘境界裡頭的所知,知識的範圍,大乘境界裡頭見解的範圍,地:到這個程度。
「我先證明。而為上首」。如何修佛法?那麼修到了如何明心見性,然後才瞭解佛法這個蓮花的作用,出污泥而不染,入世而纖塵不染的。他說我第一個首先提出我的經驗,給大家做一個證明,大乘修行的道理是這個樣子。先要發心修一切苦行,所謂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就是這個道理,沒有一定的規律,怎麼樣做利他的事,利人的事,培這個功德。福德資糧充足了,才能求得智慧資糧,這個資本才圓滿,智慧資糧圓滿了,自然明心見性開悟,然後才曉得大乘的精神要點在哪裡。他這幾點報告我們特別注意,所謂到了大乘菩薩,後面地水火風空覺識。那麼這個持地菩薩的報告,同地大有關聯,什麼是地大呢?在我們生命中,就是身體肉體有關聯,但是這個肉體呀,身心兩個不分,拿世界來講心物是一元的也不分家的,先從外境有為法,積功累德修起,而後證入內心的心地法門。所以最後他的結論。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他說佛要我報告修行成佛這個圓通法門,現在他的結論,他說我的經驗諦觀,身界二塵,他是依身起修的,所以我強調白骨觀、不淨觀等等,乃至你們諸位修道家修什麼的,這裡守竅啊,那裡守啊,這裡點一點,那裡哎喲,這個竅,祖師竅什麼竅的,一竅不通的竅,這個其實是修身界二塵的法門變化出來的。反觀身界,把身先修到觀空了,忘身,忘掉身見。忘身是忘身啊,你假使修行打坐修到沒有身體的感覺了,還沒有到達忘身啊。完全忘身了還不能說無我啊。忘身不一定是無我,無我不一定是忘身,這幾個境界都不同的。看起來沒有差別,有差別,你說有差別,但是也差不多。他說我以諦觀,身界(十八界,物理世界)二塵,生理的作用同物理世界的作用一樣,等無差別。平等沒有什麼分別不同。物理世界也是這樣作用,生理世界也是這樣作用。所以能夠轉身,轉了這個色身,才能轉物。心能轉物,心也能轉身,你說一切唯心,萬法唯心造,你今天感冒了又頭痛了,萬法唯心造,頭痛也是唯心造,我叫他不痛做到嗎?做不到,你就沒有修到這個功力,也沒有修到這個功夫。要能轉身、轉物才是真正轉心。那麼他的修法呢,要仔細觀,觀並不是眼睛去看哪,是正思維,正審察。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就是心物一元,身心一元,心跟世界一切心物的作用本來是一體的兩面,是如來藏性,就是代表自性的一個名稱叫如來藏。
「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我們看到的物質世界,這些土地,山河牆壁,石頭,好像真實的一樣有障礙,其實因為自心不能證得空性,所以有障礙。他說這些物理的現象都是自性的虛妄所發現,假使心空了。「塵銷智圓」身體也轉了,脫胎換骨,變化氣質,四大的一切根塵都轉了。塵銷智圓:心地悟道了,智慧自然圓明通達。
「成無上道」,然後大徹大悟成佛。他所報告的,
「斯為第一」。我認為最好,二十五位菩薩圓通的,各說各的好。賣瓜的說瓜甜,賣花的說花香。反正百貨公司都擺在那裡,看你走哪一門。所以他叫我們,持地菩薩說修心地法門入手,培養一切的外門功德得成就。這是第十九位菩薩的報告。那麼這是與地大有關,同物質有關的。現在第二十位菩薩是月光童子,月光童子的報告。所謂童子,不是小孩子,菩薩地,八地菩薩以上的境界都稱童子,八地以上菩薩境界都稱童子了。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個我們不講了,都是重複一樣。那麼月光童子代表水大的修法。注意喲,我們中國、印度都是一樣,都曉得月亮本身並不發光。月亮本身吸收太陽的光反映出來,所以太陽是陽是火,水是水。譬如我們中國《易經》也是這樣,太陽是離卦,月是坎卦,坎是水,離是火。那麼這個是所謂八卦的大象,都要搞清楚。因此講到水大的修法,月光童子也是月光菩薩他起來報告。我們現在看到這些菩薩們報告,大家提一個警覺心,差不多第一句話都一樣。
「恆河沙劫。我憶往昔。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他的報告,他回想多生累世以前,很久很久以前,過了很多很多佛的劫數了,你看他修了多少劫了。他碰到的那個時代,有一位佛出世,就是呈現到這個世界上來,那麼這位佛叫水天佛,水天如來。這位佛的教化不同,教人修一個法門,修水觀。水觀需要有水的地方開始修,修水觀。等於有些人不吃飯專門喝水,也可以活著,不過不要亂修啊,那也是修水觀的一種法門之一,哪個法門呢?就叫做持水齋,也有一種修法的。那麼這位水天如來教人修習水觀三昧。尤其在水邊住的人,很可以修這個了,當然水觀三昧初步修成功了,可以在海裡頭走路了,入水不溺,淹不死了,你不要沒有修成功了,你也去試試看,那下去就沒有命了。他說因此進入三摩地,定慧等觀的境界。
他就是那麼簡單講。怎麼修水觀就很不容易了,所以我們上次也提過,前面也有提到過這個修法,這裡重複得更詳細的提。因此我們過去修行人蓋廟子啊,廟茅棚,不在山中,就在水邊,所以有名的叫水邊林下。因為水邊容易修水觀,譬如在大陸上洞庭湖啊,太湖啊,像西湖啊,這些旁邊廟子特別多,不過後來人只曉得蓋廟子啊,並不一定修水觀。修水觀你像到寧波去,所謂中國叫做南海普陀山,修潮音,修海觀,那是現成的境界。譬如我們去看海,大家都曉得到海邊去玩,你看到大海能夠忘記了身也忘記了海,那個境界就很美了。海上的波浪同我們心裡的念頭是一樣的,你看海上會不會有波浪平靜的一天?有沒有?世界上?恐怕從人類歷史以來沒有哪一天有這個記載,海上波浪永遠不會停止的,同我們心波心海的波浪不會靜止是一樣的。修水觀對境而修,修到心地的波平浪靜,一念不生時,那面對那個水觀修啊,特別清淨,而特別快的有成就,不過也看個人的個性。這些是外境的修法。
進到內境來呢?「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漩洑。水性一同」。慢慢反觀自身,注意喲,我們有些同學們修不淨觀,也要懂得這個原理,修不淨觀是初步叫你,那是小乘法門,初步叫你練習,其實自性不垢不淨。什麼叫不淨?世界上最乾淨的東西都長在那個最不乾淨的地方出來的,你就可以懂了。世界上最香的東西是最臭的東西做的,多了就是臭,那個臭味一點點就是香。等於鹽巴一樣,吃多了就苦,吃了一點好吃。糖是甜的,吃多了就是鹹的,吃了一點就是甜的。所以萬物自性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不淨觀就是淨觀,淨觀即不淨觀,如果有這個智慧自己悟進去嘛,早就應該懂大乘了,可是一般學的你教死他,他也不懂。教他不淨觀就不淨觀,你看腸子就看腸子,永遠看那個腸子,你把腸子修成功,你成個腸子佛啊?就笨得要死。把自己肉看成臭的,哎喲,打起坐來覺得好臭啊。下面佛告訴你易觀哪,又不曉得易觀,易觀就是不淨我立刻轉淨,他就不懂了,哎呀老師你怎麼不教我?好,現在我教你了。再下一步呢?莫知羊了,下一步的法門叫莫知羊三昧,那變成二昧了,不是三昧了,所以要有這個智慧,學佛要自求智慧。
你看月光菩薩給你點出來了,反觀身中的水大,「水性無奪」,我們身中也如此,譬如我們這個血液流動啊,你看我們到海邊看到風浪大,那海裡的潮水啊,那個聲音大,嘩,嘩,自己耳朵聽不見了。
我們裡面的血液的流通這個聲音比潮水的聲音還要大,學過醫你就懂得了。那麼我們自己,你現在蒙起來一聽就曉得,你兩個手把耳朵蒙起來,裡頭嘩嘩,那就是裡頭血液流動的聲音啊,你看聲音有多大?不相信試試看,一秒鐘,蒙一蒙就曉得了,裡面聲音好大,那就是裡頭的血液在流動,同海潮一樣,同海潮音一樣大。所以身中的水性無奪,內外是一樣,因此一點一點知道。
「初從涕唾」在外面叫水大,像我們的口水,感冒流的鼻涕,傷心流的眼淚都是水大,都是水。如是就是一點一滴窮盡,津:平常的口水叫津。液:各種地方,像我們人身有九竅,不是七竅啊,面孔上有九個洞,身體上還有兩個洞,叫九竅,九竅都有液體,這是液。精就是精蟲,荷爾蒙等等。血,血液,乃至大便小便,哪一樣不是水大變的呀?這個特別給你指出來,這是本身的水大。
「身中漩洑「,在身體內部在循環,水大在身體內部在循環。譬如說我們小便屙出來的水,你說究竟屙到哪裡?好髒啊,把它屙掉。到哪裡去了?我們自己吃掉的,它又變成水份又轉回來,經過自來水公司清濾了,我們還是吃下去呀,沒有一樣東西不回到我們眾生的身上來。不過加以經一個化學作用而已,自己還覺得搞不清楚。那麼它本身也在變啊,都曉得血液在那裡循環,對不對?你相信吧?現在人都相信我們身體上血液循環,會不會?會循環吧?循環就是流動。那麼流到腦裡頭的血,有時候不是流到腳底心、流到屁股上去了?它再回來流到你腦裡,你難道說呀,你剛才在屁股上流動的,不要你啊!這是道理呀,你要悟透這個道理。所以它在內在是不垢不淨的,尤其人體這些水大精津,本來都不臭,很乾淨。為什麼口水出來會臭呢?碰到口腔裡頭、牙根裡頭有不乾淨的,空氣裡的細菌一碰著,它就發臭了。有時候口臭不是你嘴裡臭,是你胃不好,胃裡頭消化不良,牙齒不好。所以有時候口臭一定牙齒不好,一個牙齒不好就有臭味了,嘴裡,再不然刷牙刷得不乾淨,或者是胃不好肝不好,呼吸系統有毛病,那嘴巴一張開臭氣就出來。所以中醫望聞問切,那個聞不是耳朵在聽,就是聞你那個氣味對不對,一樣道理,身體內部這個水性。「身中漩洑」水性在身體內部循環,「水性一同」口水也是水,鼻涕也是水,眼淚也是水,小便也是水,血也是水,換句話化學成分不同。所以我們這個身體啊,有地大就是骨頭,水大就是這些液體,那麼他慢慢返觀自身:
「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慢慢返照內觀,看到自己身體內部的水大自性,同這個物理世界的外面,這個物理世界我們地球外面浮幢王剎,就是《華嚴經》上提到叫香水海。這個香水海,並不是講,地球外面沒有一個香水海啊,就是太空,形容詞,這個水大同外太空的作用一樣的,等無差別,是一樣的東西。所以由本身去到物理世界水大的自性是一樣。那麼水大的自性是什麼呢?我們還記不記得?《楞嚴經》前面講這個水性如何啊,我代表你講,你不要放在牙齒裡也聽不見,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對不對?所以水性自性真空,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注意喲,就是這個道理。現在講功夫求證《楞嚴經》上面佛說的那個原理,四大第四卷的時候富樓那所問四大自性的原理,在這裡同修證功夫配起來,你就搞清楚了。所以叫大家讀經典不要靠木魚卜卜卜敲過去啊,你要把全經弄得滾瓜爛熟,上下前後貫通了,你才悟進去了。他說,那麼他的報告。
「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他報告自己修行的經驗,他說我在水光佛前面得了這個方法,教我修水觀的時候,上面講的原理都講了。先觀身體,他說那麼我開始修行做這個功夫「初成此觀」做成功了,像我們叫你們修水觀也沒有修成,不淨觀也沒有修好,白骨觀也沒有修起來。念佛嘛也念不好,一心不亂也做不到,那麼叫你睡覺又睡不著,打坐坐不了。我們不曉得怎麼樣在修啊!也修白骨觀,叫做白白觀,白修了一場。他說他修成功,初成此觀的時候,「但見其水」一打坐坐起來以後啊,看不到身體了,只看到變成一灘水清水,身體化了,昇華了,就看不到這個人了。初步水觀修成了,你坐在這裡大家看到這裡就是水,一灘水。「未得無身」就是身體變了,變成水了,但是沒有亡掉了,沒有再進一步連水都看不見了,所以性水真空沒有做到,還是有這個身見,不過這個身見化成不是這個肉體,別人看見就是一灘水在這裡,初步的水觀是這樣。這個水觀你看到水以為是得了道,沒有,還有身見,因為修水觀的人把肉體轉化了變成一灘水。那麼他報告實在的境界。
「當為比丘。室中安禪」。他說當時我是出家人,一個和尚,那麼在自己的房間裡安禪,這個不是禪宗的禪,就是打坐入定,入水觀的定。那麼他說:
「我有弟子。窺窗觀室」。我在房間裡打坐,他偷偷看這個房間裡。
「惟見清水遍在屋中。了無所見」。他看到這個房間一房間的水,沒有看到我,看到房間都是水。沒有看到他的身體了,只看到房間都是水。
「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這個小孩子好玩哪,小和尚,一看師父不見了,哎喲,師父房間裡都是水,一堂水。很好玩,這是什麼把戲啊。這個小和尚就抓一塊瓦片咚丟到水裡去了。
「激水作聲」。打到水還有聲音啊,瓦片丟進去咚一下。
「顧盼而去」。那個小孩子,咦,好玩,看看就走了。看看瓦片丟到水裡去,看一看玩一玩就走了。他說等到我出定以後,這個故事在南北朝有個比丘尼,尼姑,中國人,也修到這個境界,同樣的也做到這個事。他說後來:
「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他說我後來自己一出定的時候,注意啊,他這個是初步修成啊,把身體觀化了,觀成水了,可是水就是我,我就是水,沒有忘身境界。所以他說這個小和尚這樣一丟瓦片以後,等到我出定了,覺得心口痛。等於舍利弗有一次出去化緣,碰到時間不對,碰到搗蛋鬼。這個你們查這個有的,不過不要怕,沒有關係。不查還好些,不知道沒有事,知道了會有事。一天十二個時辰,各個人的命運不同,所遭遇的那個壞鬼會來搗亂。你知道它名字到那個時候,你一叫就沒有了,某人,什麼鬼名,你不要搗亂,這個資料嘛,在《大寶積經》裡,你問他們法師們查。不過最好不知道,念阿彌陀佛就行了,不要管那些。你越懂得多了,你不懂鬼鬼不來找你,懂了鬼鬼來找你,因為曉得你是他同路人,所以不懂為妙,光念佛就好了。他說我當時覺得心口痛等於舍利弗當時碰到違害鬼一樣的這個境界。他說我自己想:
「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雲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他說我自己想為什麼我今天病了,心口痛呢?我說我自己認為已經證了初果羅漢了,初果羅漢境界有了,身體都能夠化空了化成水了,叫我們化成泥巴都做不到,不要化成水。那麼得了道能夠把身忘掉的人,病也可以忘了,可以離開生老病死,沒有病痛,所以常常在病痛中就是業重,煩惱中病痛中就是自己的業力。他說我已經得了阿羅漢,「久離病緣」這些病同我沒有關係了。「雲何今日忽生心痛」為什麼我今天心口痛呢?「將無退失」難道我的道啊退票了?這個好像犯了票據法一樣,這個道退掉了,糟糕了,他說我的道退掉了?
「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正在自己懷疑這是什麼道理呀?剛剛這個小孩子小和尚來了。師父你從哪裡來啊?他說我剛才在房間裡找你,沒有人啊。我就看房間一堂水啊,真好玩,那個水又清怎麼樣講一堆,我再告訴你。他說我聽這個小和尚一講,他說問他了。
「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他說糟糕了,原來你丟了一片瓦片丟在這裡頭去了,他說好,他告訴這個小和尚,我再到房間打坐,你等到看到,再來看,看到房間裡都是水了,你趕快把門開了進去,沒有關係,在水裡頭把那個瓦片拿出來。就叫這個小和尚。
「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他說這個小和尚受了我的吩咐,那麼等到我進房間打坐變成水的時候,他一看瓦片還在那裡。師父那麼吩咐他,他就把門打開了,把那個瓦片拿了出來。
「我後出定。身質如初。逢無量佛」。因此瓦片一撿了,所以我再出定的時候胸口不痛了,這是實際的功夫啊。所以真正修道打坐,大家都要找同參道友要做護法的,要護法的人,什麼人給你護法?最好是師父,善知識,老師,再其次同修的道伴,他的見地功夫比你高一點才能給你護法,才曉得你到了什麼境界,該如何辦。你要說我要閉關入道,找一個不知道的,看他對我好叫他護關,你差不多要入定了,他以為你要死了,然後把你抬到殯儀館燒了,你回來也找不到肉體了,這是常有的事,這是常常有的事啊。
譬如廣欽老和尚三十幾年前,那個時候他住在日月洞,這是他親口告訴我的。住在日月洞的時候,那個時候不像現在這裡,現在這裡我沒有去過,我聽說有個福建來的和尚啊,不吃飯的,我就跑到日月洞去。我問那個人說他住在哪裡?住日明洞。我說日月洞怎麼走啊?他說到那個普欽{地名,諧音錄入}那邊上山啊,三十分鐘就到了。我說三十分鐘到了,那我去看看。我說山高不高啊?不高不高,就是中間有階梯啊,梯子,哎呀,一下就到了。我說真的呀,他就騙我去。我想好麼,爬山我有經驗啊,二三十分鐘到了,很短的路嘛,中間有階梯也許很短哪,剛剛買了一雙新皮鞋穿上就去爬山。哎呀,後來我的媽,走了兩三個鐘頭才到啊。中間那個階梯那個時候又澀又滑,哎喲苦極了,新穿的皮鞋都磨得水泡,我一氣啊,我說你們慢慢走,我要先走了,一下就到了山頂,當年爬山猴子的老本事拿出來了。那到了猴頂以後,廣欣老和尚一個人住在那個茅棚裡頭,滿口那個閩南話,我嘛,滿口的不標準的國語,跟他倆也搞不通啊,寫寫字啊,他不認識字了,反正馬馬虎虎,為什麼講到他?就是講到他,他就告訴我,在鼓山,當年在鼓山打坐,他說有一次入定了。他就告訴我,居士啊,他也不曉得我是姓什麼,我也沒有告訴他。等我們談了半天,後面的人才慢慢到了,我已經把皮鞋脫了,光腳坐在那裡了。他說弘一法師在那個鼓山閉關,就是那個講律宗的弘一法師。那麼在鼓山閉關,鼓山的和尚告訴他後山的山洞裡頭有一個年輕的和尚,他一個人跑那裡,他背一點米在那裡打坐,現在好久沒有下來。他說昨天有人去看哪,坐在那裡腰彎起來不動沒的氣了,所以大家準備上山遷化。出家人的術語叫遷化,遷就是遷移了,化就是化掉了,就是一把火把他燒了,講得多好聽啊,遷化。這個弘一法師一聽,怎麼情形呢?他就告訴他說慢一點,我上去看看,他說你們慢一點啊,慢一點。他說好在弘一法師救了他,我現在永遠感激弘一法師。他說弘一法師就爬,爬到那個洞裡,他一看呢,摸摸鼻子這裡沒有氣了,入定了呼吸斷了,沒有氣了。摸摸體溫啊,對的,這是他後來補充講的了,弘一法師摸他體溫,摸鼻子啊,大概弘一法師後來告訴他,他當時不知道。他就告訴廟子上,他說不能遷化啊,沒有死啊,這個和尚入定了。那怎麼辦?趕快拿引馨來,在耳朵邊上叮叮拚命敲,入定了只有那個引馨才敲得出來的。敲引馨敲了很久了,他張開眼晴出定了,弘一法師說你呀亂搞一個人在這裡修,幾乎給人家遷化了,遷化就是燒掉了。
所以修道的經驗,要善知識護法的,不是那麼簡單的,隨便找個人算不定就給你遷化了。我常講這個故事給你聽,給你們諸位聽過的。
成都那個寶光寺有個和尚,入定去了,常常給人家遷化了,有些外行的就把他遷化了。這個寶光寺,成都寶光寺很有名的喲,那麼這個和尚一回來找不到身體了,就在這個廟上,大叢林。寶光寺是在新都啊,你們有沒有四川人,新都人就知道了。那麼這個大叢林啊,平常都有五六百和尚在叢林下,他就到處找,一到了下午到了夜裡找,我呢,我呢?到處找,最後找到廁所裡頭,那個叢林裡頭廁所一排,幾十個人一起屙大便沒有關係的,一個兩個,他最後在廁所裡叫,我呢?我呢?這些人大便不敢屙了。還不但如此,在叢林下這個大便屙了以後啊,那個時候不用衛生紙的,叫「dingchou」,有個棉片子的竹子的,給你刮屁股用的,這麼刮一下,丟在水裡頭,那個就是當年的衛生紙。他老哥就在那裡,看看大家都不答應他,他等你大便屙了,他把那個刮屁股的草紙片子送過來,我呢?這是真事喲,寶光寺。所以那個寶光寺那個時候,和尚告訴我,後來怎麼辦呢?他說沒有辦法,廟子上只剩了幾十個人,原來都一千多和尚,平常都五六百,就給他搗亂啊,我呢?我呢?就搞得沒有人了,剩了幾十個膽子大的,他說就是遷化,燒化錯了人。就是講修行在禪堂,我們討論,那個寶光寺叫貫什麼和尚,我現在記不起他老人家的名字。我說後來呢?後來來一個,陝西來的從漢中過來的到四川,終南山一個和尚,到這裡就查問,他說某年某月有一個終南山過來一個和尚到你這裡掛單,他一查名字,這位老和尚說有啊,這個人在這裡遷化了。遷化了是以為他死掉嘛,所以遷化是好意呀。哎呀,他的同參道友說遭了,他說他經常入這個定啊,他說好了,既然如此也是他的運了,他說我來超度他。他叫寶光寺準備一個什麼?在他打坐的房間裡準備一盆大火,準備一個大水缸擺在那裡,大水缸都是水,大火。他在夜裡打坐,那位老兄來了,我呢?我呢?他打坐,他等他叫了半在,你呀,你在水裡頭啊。他咚就下水了,水裡找了半天,當然沒這個肉體嘛。又出來了,我呢?我呢?他說你呀,你在火裡頭,他又跑到火裡頭又不響了,後來找了半天又出來,我呢?我呢?這位同參就叫他,叫他的法名了,他說某人,我是某人,你現在水裡也可以去,火裡也可以去,一切來去自在,你還要那個肉體臭皮囊幹什麼?你好笨啊,就這麼給他一罵了,他就聽了,哈哈一笑,從此就沒有我呢,我呢,從此就沒有了。他說你現在水裡也去得,火裡也去得,你還要個臭皮囊幹什麼?他說我是某人,從此哈哈一笑就沒有了。哎,不要聽錯了,這裡講的是水觀啊,月光童子。
那麼這一段故事插進來,給諸位講的道理就是叫你們真修持的人要注意護法,剛才講到這個瓦礫丟進去的。那後來他又碰到過去劫,就是修這個水觀的經過,你看一個人修行好困難,不是一生一世的事。
「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注意喲,所以你們注意喲,亡身的修行真難啊,當然我們初步打坐的朋友們亡腿都做不到,不要說亡身了。當然,亡腿當然做不到,還有三個階段,先亡腰後亡屁股,再亡腿,亡腿還有好幾個階段。亡了膝蓋頭,亡了腳脖,最後亡了腳趾。真做到腰以下都能夠亡了,差不多了可以亡身了。所以你觀想,水觀火觀,一切都觀得起來,不一定能夠亡身,到這裡才能夠亡身,方得亡身。所以諸位啊,好自努力為之。不要以為打了三天坐啊,寫信給我,有些人寫信給我,我不認識,說證果了,已經證果了。
「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因此由水觀修入手修,證得同十方世界的水性,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這個道理,沒有兩樣。他報告到這裡以前的經驗,現在他做結論。
「今於如來得童真名」。因此修行到了八地菩薩以上的境界,不動地,不會退轉了,不會退轉所謂稱為童真菩薩,稱童子。所以文殊菩薩稱文殊童子,因此得童真菩薩之名。
「預菩薩會」。八地以上還不是頂大的大菩薩,還沒有到佛境界。所以參與了大菩薩之會了。
「佛問圓通」。佛今天要我報告如何修行圓通法門,
「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據我的經驗,修水觀,修水觀什麼呢?水性一味流通。注意喲,水性一味流通,水性是在流通的呀。水假使不流通那個是死水啊。所以有些禪師們祖師們罵人,看你一天死死板板的,一天到晚陰陽怪氣的那種修行,叫做死水不藏龍,或者叫做枯木禪。這個禪心是活潑潑的,不是那麼一潭死水,死水不藏龍,枯木禪,那就不行,那麼這一種死水不藏龍。水平生蛆了,水不能流動就臭了的,所以要活的流水。流水就不腐,流動的水不會臭啊,不會生蟲的,生蟲的水是流不動啊,注意這個道理啊。所以月光菩薩修水觀是水性流通,這個地方要參啊,不參你就不懂了。上面還有個問題吊在那裡呀,持地菩薩的一塊錢沒有解決。水性怎麼流通沒有解決,留到下一次,你要不提我就忘了,我就省一塊錢,不流通了。這兩個問題,怎麼樣是一塊錢的問題,持地菩薩。怎麼樣是水性流通,他說懂了水性流通的道理,才得無生法忍,證菩薩界,圓滿菩提,要注意。



在這個以前,上次留下兩個問題,不曉得青年同學有沒有答案?一塊錢的問題,還有水性流動的問題。哪一位有沒有答案?有答案本錢只有一塊,獎金一千塊。所以我們學佛法聽經不要光聽,沒有用的,要用思想,正思維去修持,光聽,好像上廟子聽經,聽了就有功德。福德都沒有,不要說功德,要自己聽來的經典自己修證上求證。所謂功德嘛,要下了功夫就有所得了,不下功夫沒有所得,這個「德」字同得到的「得」。
第一個問題講到第十九位菩薩持地菩薩心地法門,他開始做功德不取人家的報酬,後來經過無量劫數無量佛前面修持,後來在鬧市城中,在鬧市入世了,由清淨的鄉下山林中進到鬧市來,替人家擔負一切痛苦,但是他要取得報酬,不過只取一塊錢一錢。
這個道理佛學要融會貫通,就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後來護國禪師第二十六位善知識,在諸險難國中最危險的地方,那麼這一位大菩薩現身風塵女郎,可是他在那個時候呢,這個國土在險難國中,亂世多難的。那麼參考這個心地法門,後來我們又要牽扯到《華嚴經》這一段了,明代的時候有一位護國禪師把五十三參都做了偈頌。這一首偈頌,相逢相問有何緣,高行如來一寶錢。同樣的道理,這一塊錢也就是本身生命的根源。執手抱身心月靜,要在欲界裡頭跳出來,也就在我們這個生命上、身心上拿到這個本錢才可以修,才擔負起一切險難。這首詩很黃啊,佛法裡頭有許多詩,經典也有黃色的話,但是雖然黃很高雅。吻唇唼舌戒珠圓,人非人女皆隨現,天與天形應不偏。三德已明貪慾際,酒樓花洞醉神仙。就是這麼一首偈子,說明《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頭第二十六參的道理。就是修行必須要基本培養這一點功德,這功德是所謂給人家負擔一切的痛苦不取一分錢,一塊錢,也就是所謂佈施法門,財法二施等無差別的道理,簡單的說,答覆這個問題。因為大家這一塊錢的獎金不拿,回去沒有用心過。
第二個問題,就是第二十位菩薩修水觀的月光菩薩,他因為修水觀悟到了水性流動而悟道,我們上次也提到死水不藏龍,枯木禪沒有用的。所謂枯木禪,只曉得一念不生,念頭不起,壓制不起念頭,執持念頭而不起,不曉得此心是活潑潑的,如流水一樣。所謂水性流動而說明,孔子講過,在《論語》上你也看到,孔子在汶上山東汶水看這個流水在動,告訴學生們: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當時看到流水,回頭告訴學生們,他說你們注意這個水,時間流過去就過去了,流過去了水沒有回來的,江水東流去不回,時間過去了就過去了。但是你看流水看到每一個浪頭都過去了,都不會回頭的,所以這個流水永遠在流,後面是自有源頭滾滾來,不斷的來,不捨晝夜,不管夜裡白天這個流水總在流。也就是《金剛經》的道理,所以大家要切斷自己的思想念頭以為是道,錯了。三心不可得,我們前一個思想一句話講過了就過去了,過去了已過去了,逝者如斯夫,當說現在這一句話的時候也過去了,這個思想也過去了,把握不住的。來了思想來了,來了也變成過去了。這是非空非有,即斷即常這個道理。我都是摘要簡單的,大家再參參看。那麼下次假使諸位同學書面答案也可以得獎了,我答了一半,下一次大家說出一半只有五百塊喲,那五百塊我自己賺,本來同學們自己答出來就一千塊錢獎金,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領悟到這個道理?本來這首詩也想解釋一下,不過解釋很麻煩,就跳過去了。
現在我們回到本文,今天要講的《楞嚴經》卷五,第二十一位菩薩,琉璃光法王子。就是我們大家經常要求的,佛教裡頭很有名的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東方佛,阿彌陀佛是西方佛,藥師佛在東方啊,東方當然不一定在我們這裡,更不是在日本也不是在美國,離開這個地球,不曉得經過多少光年有一個星球佛國,是藥師佛的國土。為什麼講這個東方如來是琉璃光呢?稱為藥師如來。東方代表生氣方,以中國五行的道理,東方屬木,生生不已的生氣方。西方代表了寂滅清靜,等於太陽下山了;東方太陽剛出來,生生不已的,所以在東方世界有個法門修長壽法,不死法。西方世界的法門修死法,死與不死是兩頭相對,一個是早晨一個是晚上,其實生死是一體的,這個道理我們要搞清楚。
現在講的是琉璃光如來,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的前面大菩薩。等於西方世界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兩大助教。那麼東方藥師佛前面也有兩大助教,在《藥師經》上就是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所以要注意,要想求得長生不死之藥,不是世間的藥,就是不是世間的藥。自己我們生命本身有,那麼在中國的道家呢,就是叫精氣神。所以道家始終提到一句話,正統的道家,不講旁門左道,上藥三品,神與氣精。就是本身有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返老還童可以不死的,就要把握這一塊錢的本錢,那麼使自己可以得到不死不生不滅,不是草木的也不是化學的,本身就有,在於本身。我們現在假使講多了,又牽扯到《藥師經》去了,我們不管《藥師經》。現在只講本經裡頭琉璃光如來,藥師佛前面的大菩薩繼承法統叫法王子。法王我們知道,法王、空王都佛的代號,成了佛的叫空王也叫法王,等於我們中國人稱孔子為素王。素也等於空的,沒有國土,沒有政權也沒有金錢,一切權力不需要,為諸法之王,這個道理是一樣。所以孔子稱素王,那麼佛稱法王也稱空王。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個原文都一樣,我們不需要重複。他的報告,心得報告。
「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特別注意啊,這個法門小乘的法門是修風大,小乘法門是安那般那是修出入息,在中國一般的術語呢,就是修氣功,在密宗西藏密宗也注重這個。氣功還是小的范圍,大乘範圍是風大的範圍。這個風代表了一切氣,這個氣的作用,不是空氣啊,借用現代科學的話就是能量,生命的能量---風。我們之所以會呼吸好像出風,那是因為沒有死亡以前本身生命能還在,所以生命就是這一口氣,一口氣一斷了就叫做死亡,活著就是有呼吸,所以人死了呼吸一斷了就完了。這個風大的修法就是氣的作用,所以他的報告,這個就是長壽之道相關的,要想求得長壽啊,修養一口氣喲,乃至我們練武功都曉得講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實際上你不要看打拳的,跑江湖,賣肓藥的也跟著叫,你真做到這兩句話就可以祛病延年,長生不老的,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當然不是皮厚了,就是牢固,也是皮厚,衣服腠理不容易傷風,外感都傳染不進來,要修風大的法門。
他的報告講他也是多生累世修來的喲,不是一生啊,所以你們修天台宗的止觀,修氣,修呼吸,為什麼學者多如牛毛,多得不可勝數,有幾個人真以數息觀而得定的?沒有過。第一理不明,第二自己修行的功德這不是一生一世的,能夠做得到的。不過你也不要輕視自己,算不定你這一生就是最後生,最後生就是我這一生就要成佛了,要有志氣,自吹一下也沒有關係,自我欣賞一翻也可以,就把自己當成最後一次了,就要成佛了。
琉璃光法王子菩薩的報告,我知道過去過去經恆沙劫,很多劫很多劫以前,我那個時候第一次開始學佛,那位佛叫做無量聲,注意不是無量壽佛,阿彌陀佛是無量壽光,無量光。南無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佛,無量光,光就是壽,光壽是永遠無量、它是不生不死的。這裡這一位佛差不多,無量聲佛。聲,你看世界上一切聲音怎麼來的?氣動了,碰到東西摩擦才發聲,乃至太空的一切聲音播送,就是風大的力量。所謂風大的力量當然不一定是空氣,發生的能量。所以這個佛叫無量聲,要注意,所以我們小乘的修法,乃至天台宗的修數息法門,要耳根回轉來聽自己呼吸的內在的聲音,這是個重點。大家光曉得鼻子一呼一吸記數字沒有用,要懂進去這個道理。他說這一位佛叫無量聲,開始教導一切大菩薩,「本覺妙明」,一切眾生自性本來就悟了,誰也沒有迷過,本來就妙不可思議,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大家都是佛,不要沒有自信。自性本來就清楚,誰也沒有迷過,不要另外求一個悟了,本覺妙不可思議,本來就是本有的光明。先要抓住這個原則,見性以後起修,所以出家。這個重點你看到吧?原文都擺在這裡。所以要用正思維修,不要光說哎呀,我聽經啊,耳朵聽了這裡過了那邊出來了,那個江水東流去不回,就沒有用了,要回轉來反省。
這位佛開示菩薩們修大乘道,先要瞭解本覺妙明,然後「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你觀察這個世界上,這個世界一切萬有現象乃至於地球、太陽、月亮,山河大地,乃至細菌,昆蟲,乃至眾生的生命,這個身體的存在就是一股氣。就是妄緣這個氣,虛妄的喲,要注意喲,《楞嚴經》上面富樓那第四卷提到過,現在我提起大家注意,風大,這一下我不敢出獎金了,一定答得出來。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我們講到這一次,我希望諸位背來呀,很重要啊,都要這樣背來,不背來,這個《楞嚴經》聽得越聽越愣,那不是《楞嚴經》,變成愣頭楞腦了,那就糟糕了,這要背來。所以即空即有,這個風大的道理,與本覺妙明自性相關,我們生命這個氣。
那麼這個道理在這裡出一點問題諸位想一想,停一秒鐘,我們人的思想心裡這個作用起的,還是念頭先動?還是氣先動?先有了氣才有思想?還是先有思想才有氣?這個不是瞪起眼睛想的,要回轉來觀察自己。尤其是修行有定力的人,這個地方就要參考了,非常重要,念先動還是氣先動?自己搞清楚啊,氣動念就動念動氣就動。所以我們中國文化在儒家,孟子提出來的講養氣之學,也就是養生之道,練身之術。同樣道理,這個氣沒有養好,這個氣也包括呼吸之氣,也包括心念,想學佛得定,想求個學佛得定,氣都沒有修養好,不能住,絕對不可能,一無是處。特別要注意喲。
所以藥師佛的法門這裡都在講。他說這個世界上一切生命,就是一股氣的作用,不過注意呀,不是呼吸之氣。但是這個氣呢?他說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是假有的。當它有的時候,你看我們的呼吸,鼻子一進一出,你不要注意它,人自然有呼吸,最清楚的在鼻子呀。其實啊,臉上開的洞,窗洞都在呼吸,人身有九竅,臉上七個洞,整個身體九個洞都在通氣,十萬八千毛孔都在通氣,都在呼吸。因為一呼一吸可見它是虛妄的呀,如果不是虛妄的,這個氣吸進來到體內的時候,應該不要漏掉了,它結果進來馬上出去了,進來馬上出去了,是虛妄的。可是沒有這個虛妄一來一往這個呼吸就死亡,所以這個世界上的整個物理世界的作用,活的東西以及眾生的身,這個身體的存在,「皆是妄緣,風力所轉」,都是這個虛妄因緣一口氣活到。有風力,這是無量聲佛的開示教導,教一切大菩薩們先從風力起修,就是這個呼吸的作用,安那般那。
「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文字很簡化,要好好去研究。他說我當時聽了佛的教導以後。「我於爾時」,就在那個時候,無量劫前的時候開始,「觀界安立」,心地的法門,觀察就是正思維,所以大家說現在要打坐,打坐就是結界,密宗講就是結界,密宗的名稱,叫做結界也叫做結壇,在密宗呢,也叫做壇場。顯教就叫做道場,哪裡是道場啊?你坐在這裡一念回機這個六根不向外走,心念向內在修,你兩腿一盤這個就是結界了,這個範圍。現在或者是念佛,那麼念阿彌陀佛啊,結界念佛。假使說是你修別的法門啊,這個心念一收回來,正思維,結界就是結壇。
所以「觀界」也可以說內觀自己。安立:安立什麼呢?觀自己的呼吸,等於我們修天台六妙門小止觀,六妙門開始,先數息,隨息等等安立這個法門來修。怎麼修啊?說我在聽鼻子呼吸在數,進來出去一二,數了幾千數,又不是做生意,又不是學統計,你說我今天打坐數呼吸我數了三千下、一千下有什麼用?你晝夜有多少呼吸一定的,人體是一定的,為什麼要你去數啊?數者因為你粗的心亂,使你心和氣兩個配合為一,不分離。像我們呼吸在呼吸,思想在思想,兩個絕對配合不了。你注意呼吸的時候,思想其他的不能作用了。你在思想的時候,譬如看書看得很專一,呼吸都自己不知道了,你做事很專心的時候,有時候呼吸自己都不知道了,等到一叫你,啊,驚歎一聲,實際上才呼吸,所以要注意這個。
所以在結界觀此動時,這個世界是個動態,現在是夜裡八點二十八分,一秒一分這樣過來的,世界上萬物宇宙都在運動。動的作用是什麼?這個生命的原能就是氣,整個的世界「觀世動時」,時間之所以建立,我們這個地球上的時間是以太陽系統轉動為標準。那麼我們曉得太陽在天體上面走一天,這樣一天,天文學上古代叫蠶度,蠶度就是天步,天文學上古代的名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算一度,這個蠶度轉動構成了時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東拉西扯、裁長補短變成十二個月,那麼十二個月以太陽為標準有時候二十九天,三十天,有時候三十一天。這個宇宙生命,那麼五天叫一候,三候叫一氣,六候叫一節,一年七十二個候,二十四個氣節,十二個月。我們現在發明鐘錶以後,一天二十四個鐘頭,兩個鐘頭一個時辰,所以一天晝夜十二個時辰。這一切的動態時間在哪裡來?整個宇宙生命,這個宇宙等於,我們人體人的生命就是一個小宇宙,大的宇宙等於人的身體,它的動,生命的動態,風大的作用。
所以觀世動時,時:時間的過去。觀身:回轉來觀察自己,正思維。「動止」譬如我講話講得出來,手能夠動,因為我還沒有死啊,還有的氣啊。常常有些老同學好久沒有見面,老師,一見面你好吧?我說我還好,沒有死總算好,當然沒有死是好的,出來你也不必問我好嗎?我們已經見面了,當然不錯啊,除非精神病院上就不好了。所以觀身的動乃至不動,死亡了,停止了,氣的作用,身體的動。所以我們乃至說兩個腿拖不動了,年紀大了,血壓高了血壓低了,心臟又閉塞了,就是說你那個動態的生命的功能這個氣的作用快要停止了。「觀身動時」,這還是外面的。然後我剛才提出來問諸位的問題,這個心念起動同氣的關係,我們的思想動作、思想感情,你看人真到病了病得要死的時候,你說這個人脾氣大,到那個時候發不出脾氣來了,為什麼不發?沒的氣了。
我有很多老朋友,平常念佛啊信佛,最後到了病床上,我說你念佛了。不行啊,念不起來。我說話都會跟我倆講怎麼念不起來?他不懂念佛。念佛是心念,他以為要嘴巴念。嘴巴也念得起來,你都能夠答覆我的話嘛,他就是不肯啊,心念平常修持沒有觀察清楚什麼叫念佛,念和氣倆的作用。
「觀心動念」,這個心的動態,這個心念來往,什麼叫一念?一呼一吸之間叫做一念,我們氣的一進一出一呼一吸這個中間也叫做一念。所以佛說一念之間一切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煩惱啊,念頭呼吸來往很慢哪,我們思想很快。你看看,人的一呼一吸之間想到多少?有時候這一呼一吸,一邊聽《楞嚴經》,一邊想到美國那個兒子,你看跑了那麼遠,坐飛機要十八個鐘頭啊,可是他坐在這邊還在聽《楞嚴經》呢,這個動念之快。所以一念之間是八萬四千煩惱,這個佛不是吹牛的喲,這個統計,沒有定力不精細的觀察自己不曉得什麼是念,什麼是動心,所以動心忍性之間不是那麼簡單。大家以為我們講一句話是一念,講一句話是很多的念湊合攏來,你看每一句話中文是一個一個湊攏來,外文是拼音拼攏來的,多少念湊合攏來這一大念,這個中間有八萬四千煩惱。那麼每一個起心動念之間,觀心動念,沒有氣念頭也動不了。所以人到死亡的時候氧氣沒有了,什麼都想不起來,這個念頭動不了的,什麼都沒的用,那個時候叫你不空,不是空,你昏了。
觀心動念三點啊,你注意他的報告「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而且這也是三步功夫啊,先由外界觀察,正思維反省觀察證到內心上來,這是功夫啊。他是傳功夫啊。
「諸動無二,等無差別」,再分析起來時間的作用,身體的運動的作用同思想變化的作用,這三種,物理世界、精神世界心理作用總而言之統統屬於動。諸動不二,總和下來就是心動,念動。念怎麼會動?氣動、風動。當然發了脾氣越看越不對,一氣那個念動得很厲害,就要打架了。所以打架臉也紅了,為什麼臉紅了?因為氣一動了,這個血壓就高昇了,上漲了,漲價了,你們現在不講脹價,血壓也高了,氣動了。所以這一切的動啊,不管是怎麼樣的動態,宇宙的萬物物理世界的動態同精神世界心理的作用一切動,風大的關聯。風是個源動力。
等於我們這個物質世界,到現在為止世界上動力的來源,就靠油,石油動態,這個是能源之一。當然科學家還在追求了,最好不用煤炭也不用石油,那麼地球不用石油它怎麼會動呢?當然科學家在研究啊,就找出來象地球一樣它不用石油不要加油,它自己會動,這個源動力是什麼東西?現在還搞不清楚。說是太陽的作用,那麼現在發現太陽還跟著別人在動,跟著銀河系統動,那個銀河系統又跟著誰在動呢?不知道。到現在科學家,什麼叫科學家?莫知羊,就是科學家。所以如果考試聯考,一個答案,命題:什麼叫科學家?你答覆不知道,就是科學家。這個還是沒有找出來,那麼在這裡所講的也不是答案,至少形而下的動態謂之風動、氣動。
「諸動無二」,無二就是一呀,就是一樣。翻譯成白話多不美啊,古文無二,不二法門在廟子上看,哎喲,好玄哪!如果把它「不二法門」翻成白話「一樣的」這三個字,一點沒有意思,「一樣的」廟子招牌寫個「一樣的」,那有什麼好看?不二法門就好。所以文學境界是麻醉人,所以你要透過了這些麻醉可以學佛法了。但是從白話入手也不行,這是文字般若最重要。所以「諸動無二」無二就是一樣,一切動態是一樣。
「等無差別」平等的沒有差別,不過動得大、動得小,這個注意啊,這都原理說了,這也是修的法門,教我們這樣觀察。你不要光在聽呼吸啊,一二三四五,我數了一千下,我坐了五十分鐘了,數了多少下了,幹什麼呢?你那個氣到哪裡呀?裝氧氣也賣不了多少錢哪,況且你呼吸進來到體內吸進氧氣,我們吐出來就變成碳氣了,沒有用的東西,廢物。空氣就是那麼染污了有,是這麼一個東西。
「我時了覺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他說我用氣的呼吸的入手,慢慢觀察這個生命的動態,念動了,心動了,氣動了,一切動態,等於你們諸位打坐一下腰酸腿麻,動態,氣到那裡走不過去,生理有障礙的,那麼它的受陰,觸受,觸受發生,接觸到這裡不通,所以酸痛麻癢脹,有時候發癢,發癢是輕微的痛叫做癢,重一點痛就叫sheng,不是酸不是吃醋那個酸,那就比較重一點。再重一點就是痛了,氣通不過。那麼這些東西,他說我觀察久了以後,身心內外,我當時感覺到「此群動」,物質世界、身心內外的這個動性,這個雖然是風大的作用、氣的作用。同我們思想念頭一樣,剛才提到,如流水之逝,流水一樣過去了,這個也是來無所從,去無所去。這一股氣,你說從哪裡來啊?它沒有來源的,虛空中到處有氣,你說它從外婆那裡來嗎?不是。嬰兒在娘胎裡頭不要鼻子呼吸,要肚臍呼吸,媽媽的呼吸連帶他肚臍,胎兒在肚子裡呼吸。一出了娘胎這個臍帶一剪斷了以後,自己跟媽媽不能連到呼吸,哇就哭了,我們叫孩子哭了,才開始大呼吸練氣。所以說嬰兒給他哭一陣是運動是健康。因為他不能跑步,只有靠哭來運動,所以一邊哭兩個手也動,腿也在蹬,慢慢就長大,這個氣打進去啊,就是這個汽車胎一樣長大,就是這麼一股氣的作用。但是這個作用呢?是心先動氣才動。氣跟心念一樣,無去也無來。所以《金剛經》講心念呢: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無所從來也無所去,是名如來。來從哪裡來?從虛無中來,空中來,不是這個有形的空啊,緣起性空來的。它去了這個呼吸出去了到哪裡去了?不是到你那裡去了,也不是到這個空間裡頭去,有最後歸於空,空才生有,來無所從,去無所去。
因此瞭解不但自己這個生命,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物質的微塵,物質的微塵等於現在講借用科學名詞,原子,核子最細微那個東西微塵。乃至我們一切這有生命的東西叫做顛倒眾生,眾生一切在顛倒中。「同一虛妄」,這個生命活著是假的,就是一股氣,氣的作用,電動的玩具。我們給小孩子買來電動的玩具,其實假使有比我們還高一級人得道的人,看我們是氣動的玩具,我們所有生命是氣動的玩具而已。所以這個世界沒有什麼你不好,我不好,大家都是玩具,玩得好就玩玩,不好就算了。大家都在世界上擺噶噶酒,不對就不跟你倆玩了,這很簡單。氣動的玩具,「同一虛妄」,他說因此擴大,不但這個世間,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就是我剛才講的,所以以佛眼看來這個世界上的眾生,包括我們,一群愚蠢的氣動的玩具,《楞嚴經》形容得好。他說因此當時悟道了,證到這個境界,功夫,不但看這個世界,看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等於一個茶杯裡頭,這個茶杯把水倒了,裝了很多的蚊子啊、細菌裝在裡頭,那個蚊子在裡面,嗯啊嗯啊的吵,還有人坐在上面亂講《楞嚴經》呢!這個是臭蚊子在那裡亂講,他說就是那麼一個東西。那個生命在裡頭亂鬧,他說就是那個東西,啾啾亂鳴,自己認為自稱偉大,就是這股氣的作用。
「於分寸中。鼓發狂鬧」。他說這些眾生自己不知道,這個生命就是一股氣的作用。方寸就是講心,就是心臟這個地方。因為我們人的心窩這裡就是方寸之地,如果拿古代的殷稱來量量,這個方方窩窩啊,只有一寸,所以叫方寸之地,是心地,形容詞。他說大家就在這個心裡頭,「鼓發」鼓就是形容詞,一股氣在裡頭鼓動、這個電動,氣動的玩具。「狂鬧」,自己認為自己了不起,自己認為學問了不起,知識了不起,什麼了不起,狂就是瘋子,這個世界上眾生就是一群瘋子,自己在那裡鬧。他修氣功慢慢的反省觀察看見就是這麼一個境界。因此啊。
「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他說聽了這個佛的教導,他自己修證的經過,瞭解了那麼多,悟道了。後來當然還經過很多佛的修法。他說我受佛的教導,如此修,過了不久現在這一生到釋迦牟尼佛這裡受教化,修了也是修這個法門。所以每一個人喜歡修哪一種法門,老實講就是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根性,就是過去世也就是習氣所帶來的。他說在佛前面就得到無生法忍,證得菩薩境界,悟道的境界。怎麼樣叫無生法忍?就是一念不生全體現,明心見性。生而不生,動而不動。所以一念不生全體現就是這個境界,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明心見性。當我明心見性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啊,所謂意解心開,心脈的氣脈也打開了,般若智慧也打開了,一切都瞭解了。
「乃見東方不動佛國」東方不動佛又名阿閦佛,東方不動如來,阿閦佛,那麼我們原來中國的普通話,阿閦佛,現在的國語阿閦。那麼其實藥師佛的琉璃世界也是東方的一個不動如來,不動就是長生,不生不死。因此心開了,悟道了,心平氣也平,心淨國土也淨。所以見到東方的阿閦國土,不動佛國,因此登菩薩位,為法王子,未來成佛接位的人。
「身心發光。洞徹無礙」,大徹大悟,事十方佛,怎麼叫事呢?在十方諸佛前面服侍他,給他執事,就是替他做事,聽他指揮。佛要做什麼,佛要喝口茶,我去給他泡茶,要打掃地方,我就給他打掃,這叫事。所以古人叫事師,對老師叫事師,奉佛叫事佛,對父母叫事父母,就是這個事,這個事是個動詞,就是服待的意思。因此他說我服侍十方諸佛,並不是悟了道以後成了菩薩好像高高在上不管了,更謙虛更誠懇,服侍一切佛。因此再修持,到了最後,心發:自性的光明,身體也發光了,脫胎換骨了,那就長生不老了,藥師法門,消災延壽了,這才能夠消災延壽。所以不要認為我想長生不老唸一聲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你的災消得了不?你身上的痛消得了就是消災了,你的病唸了一聲乃至打坐一下病就沒有了,那才叫消災,消災了當然延壽啊!對不對?所以大家光曉得念,都沒有智慧去思維。不消災你還會延壽啊?那痛死了,要注意這個。到了身心發光,當然延壽了。「洞徹無礙」,身心內外同宇宙兩個相通了,這個宇宙本來是個不生不滅的這個境界,他的報告。把前面自己多生累世修行經驗,他是修風大來的,心風相依。密法裡頭有個法門叫心風不二為一,心氣相依為一。那麼中國的由佛學轉了,到了道家叫心息相依,就是修的氣功等等,我們普通叫做氣功。到了這個才能成就,轉化了這個身心,洞徹無礙。
「佛問圓通」。現在承蒙你老人家問我,要我報告一門深入達到成佛圓滿通達的法門。
「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他說我的修法是從風大起修,也就是安那般那觀呼吸而來,那麼呼吸就是氣功了。我常常告訴你們,據我所曉得全世界統計下來氣功的修法有二百八十多種,當然有好有壞,有高有低,有快速有遲緩的,那麼觀察心風的修法那當然很快,加上智慧的觀察。「觀察風力無依」,這個風大它那裡自性空的,因此悟菩提心,悟道,見道自性。悟得菩提自性。「入三摩地」進入這個定慧等持三昧的境界,那麼到達這個境界。「合於十方佛傳一妙心,佛法真正的修法是不是有這個功夫呢?絕對有。可以說十方諸佛要想修得報身圓滿非修氣脈不可,這是氣脈的道理。現在所謂密宗大家喜歡講氣脈基本原理在這個地方。氣脈是個什麼東西?所以身上的七經八脈,任督二脈呀,這個都是神經的所反應氣走的軌道而已,那是非常初步,要觀察到這樣深刻,正思維,我認為修風大觀而證悟佛道這是第一法門。這是琉璃光法王子的報告,這些都是大菩薩們。所以你看七大的修法都是大菩薩們起來報告,實際上都同前面所報告的小乘法門一樣,眼耳鼻舌身,他由呼吸的作用開始修的。
第二十二位大乘菩薩,是有名的虛空藏菩薩。這位菩薩在哪裡?無所不在無所在。你要曉得無所在無所不在,連基督教的經典還是引用的,同一道理啊,你們翻翻看,所以多多研究。基督教的《新約全書》,神即是光,無所在無所不在,你能說他講錯了嗎?他沒有錯,可是他的法師們牧師啊,他那些神父們就把它講錯了,就是這個東西。虛空藏也是無所在也無所不在,自性本在。
所以「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們曉得原文都一樣,我們不重複講,只講它的內容。前面講了地大水大風大,三大地水火,現在空大的報告。
「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這位菩薩的來歷擴大了,他跟釋迦牟尼佛兩個過去是師兄弟,同參道友。所以我們看到應該稱他是師叔啊,還是師伯啊,很厲害的。他起來報告,他說我同你在過去世在定光如來前面,他已經修到證得無邊身,就是法身,無邊無量,無邊沒有邊際。所謂無邊身,他這個身體有多大呢?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就是虛空。這個虛空藏的修法講得很實際了。所以很多像現在東密,在日本留傳的,我們中國後來把它完全停留在日本,現在呢,高遠山,日本的還流傳,西藏的這兩部分東密和藏密,他這個完全是密法的修法,也給你講得清清楚楚,不過我勸諸位聽了不要亂去搞,搞了以後這個很危險的,你有時候就是心形就分開了的,修得不好就變成離魂症,修得好就證得虛空藏菩薩的境界,因為現在他實際講,我也只好實際替他說明。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是真的修法,所以你們大家,現在年青人很盲目的隨便喜歡去學密宗,常常有些同學問我,我說你們修密宗,顯教都不懂,教理都不懂,學密宗,去摸一摸,弄個頂灌一灌,噢,密宗了,灌個頂了。那你到理髮店裡去,還不如二百塊錢洗一下多好呢?還涼快一點,這就是懂了?密宗你修得起啊?那是富貴人修的呀。密宗你像布置壇場,現在給你講真的了。
這個修法,你要一個壇場一個道場。那麼我上次講修普賢行願品,那個拜佛就要這樣一個道場,密宗叫壇場,那麼有這樣大一個房間,小一點沒有關係了,總算你有個房間了,屬於你的。那麼這個房間很好的玻璃鏡,四面上下都是,四面上下都是玻璃鏡啊。虛空藏菩薩報告是用寶珠,那更貴了,那透明的就是真正的水晶,現在有些水晶珠啊,是科學的,我就好幾個水晶球,同學們給我帶來,我一看我說這個是科學的,不是真的,真的就很貴了。那麼現在可以用科學的鏡子,整個的房間上面也有鏡子,都透明的。那麼怎麼這個房間這個玻璃鏡可以能夠照明十方微塵國剎呢?你就做不到了。你裝一個玻璃鏡的房間向西就照到阿彌陀佛那個國土就在鏡子裡,出得來嗎?那你出不來,怎麼辦呢?就靠畫得或者塑造的很莊嚴的佛像。在東方面的鏡子裡佈置一個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在西面的鏡子看到,在西面的鏡子那裡佈置一個東方藥師如來的世界,西面鏡子一照過來不是東面鏡子看到嗎?十方諸佛的世界。
然後自己當然是齋戒沐浴,要洗得乾淨,要刷得乾淨,牙齒什麼都刷了,就是晝夜檀香燒著,多少錢啊?你說現在的檀香多少錢一斤你知道嗎?很好的香輕輕的這麼一兩,二三千塊錢。要晝夜燒著多少錢啊?你寧可去買???{聽不清}也不幹這個事啊!對呀,要晝夜燒著,香花燈水果,十供,十種供養,香花燈水果天天換新的,茶食寶珠衣,十方諸佛前面都泡杯茶,當然不要用化學杯子嘍,很好的那個杯子蓋碗泡的,隨時要換飲食。然後自己在裡頭拜佛,觀佛打坐。這一刻十方諸佛都現身,每一個佛前面有我,我這裡頭有佛,佛這裡頭有我,十方佛的光到我心裡來,我的心又在十方諸佛。
所以你在那裡大概半天以後你就神經生病了,叫做神經病,因為看的影子不曉得哪一個是真我了,真的喲!我這話都試過的喲,所以你們不要亂搞,話給你講了。因為他講得很明顯,我只好明顯講,本來這些是屬於秘密法門部分,不肯講。其實也沒有什麼秘密,為什麼要保密?因為有些人道理不懂,你聽著玩回去就修,就是精神搞分裂了。你不相信,你回去看一個鏡子,自己拿個鏡子,你盯著自己的臉看,只要多看了十分鐘,你對面看不見臉了,自己頭就會瘋了,慌起來,看不到我了,虛空藏去了,真的喲,就到這個境界。這都是很實際的,所以我怕有些人看懂了,就真去玩玩,你沒有那個定力不好去玩,有那個定力這個法門修化身法,也可以說道家叫做出神的方法。可是你沒有修好,平常沒有定力,上面的這個一毛錢的本錢也沒有,你那個精氣神一修這個法門,馬上就死亡了,這個肉體沒有了,跟著化身就走了,不要玩的。
這個東西如果學心理學的或者做心理學的測驗、或者醫學的測驗還可以,用得好可以治病,用得不好可以使你變神經。因為他這講得太明瞭,我只好坦然的告訴你們,當然中間還有些修法,有些用咒語,還念個咒,有些不用咒語。所以你看你們修普賢行願品靠觀想怎麼觀想得起來啊?假使有這麼一個道場,你站在中間一拜佛,那自己覺得自己硬是百千萬億化身,每一個佛前面都有我,每一個我裡頭也有佛。就是這麼一個籌備一個電影場一樣叫做壇場道場,才能學佛,你看有沒有這個本錢?你去學密吧,學現在這個密。密法到我手裡我都要公開,不過現在還不到時候。你們假設普通學密,學到這樣修,不曉得花多少錢學了多少年,才告訴你這個。還要真修過的師父教才行,不然不行啊,很容易精神分裂了。如果你有本事修得好,像這個境界,這都很實際,修得好把十方諸佛,在這個玻璃大圓鏡的這個影子裡,把我每一個影像的精神都收到我的身上來,那你不得了了。那精力旺盛啊,那叫做老不死,永遠不會死,也可以修成這樣,那要看你修法,這一段,所以我把它念過去了,意思都講了。
他說我那個時候的修法,手拿四大寶珠,剛才我們講了,手裡拿四大寶鏡,
「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都把它擴大,這個虛空裡影像,這是第一,把物理世界變化了,是個幻影的世界,影像的世界。你看我們假使那麼多人,假使四面現在上下都看成玻璃鏡子的話,大家坐在這裡你看,只要坐半個鐘頭,你統統慌了,要麼你睡著了,要麼你精神恍惚了,都聽不進去。這個每個投影,四面八方都有我,都是人,不曉得有多少人,就是這麼一個世界。,那麼最後又把它化空了,這是外在。內心怎麼辦呢?
「又於自心現大圓鏡」,這是觀想出來,在自己內心觀成一個圓鏡。
「內放十種微妙寶光」,自己內心想像的,所謂觀想,是佛學密宗的法門叫做觀想,拿現在話就是說你想像,意識構成了這麼一個形象,就是這麼意識,內心放光。「十種微妙」就是說十彩的光明,佛經寫的十種微妙寶光,現在講的十彩的光明。
「流灌十方。盡虛空際。諸幢王剎」,把自己內心放光,在鏡子裡頭看諸佛菩薩的光到我心上來。我自己內心觀想,我內心光十彩的光明來灌十方諸佛的頂,佛菩薩給我灌頂,我也給他灌頂,光光相入。這個光與光之間本來通的。
「來入鏡內。涉入我身」到我身內,就是這個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修久了忘身了,忘掉了這個肉體的身,這是想像中的,所謂如燈影中行,修這個法門境界,自己到街上去到一切,好像自己不是一個人是個影子,飄飄然,看別人也是個影子,燈影中行,身如虛空,不相妨礙。那麼如此久久的修練,
「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如此修法,修久了,就是做到普賢行願品的境界,自己這個念頭一動,可以化身千百億出去,身能善入微塵國土,任何世界裡頭一動念都有我,你看佛法叫你無我是吧?他這裡說都有,都有我身。「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做一切佛事。哪個地方沒水喝,我給他送水。我們注意吧,要發願,你看看昨天有位同學提起,說老師啊,我們學佛在這裡很舒服啊,南部不得了了,好久不下雨了。我說我不知道啊。他說是啊,好幾個月了,現在水都成問題了。所謂你們諸位求求雨看,廣行佛事。你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據說中東南部缺水不得了,有些農作物都壞了。所以呀,假使修到這個法門,給一切微塵國土,廣行佛事。
「得大隨順」。所謂得大隨順,一切都很滿意。愛怎麼做,隨心所欲,很如意。他的報告,虛空藏。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他為什麼虛空藏菩薩有那麼大的神通?所以叫虛空藏。這位菩薩在哪裡?到處都在,你只要一念他他就來。他說我為什麼有那麼大的神通呢?就是因為我修這個法門來的,修普賢行願這個來。
「由我諦觀,四大無依」,進一步了,不只風大,地水火風空都是性空緣起,地水火風這個四大無依,它本來沒有根的。這個物理世界的一切東西是無根的,也是性空緣起,緣起性空,自性本來空的。這個物理世界是怎麼生起來?一切眾生精神的業力所造就的,由精神世界的專一,同業所感而發生世界物理世界的妄念,別業的差別相。所以呀,我們西洋哲學家柏拉圖,把這個世界分成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雙重,其實是一元的,心物一元。這個四大無依的物理世界,是由於精神心理作用,業力的關係,
「妄想生滅」,妄想所生出來的,存在的時候看到是有,毀壞的死亡的時候看到是滅去了。但是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有生就有滅,「生滅」,所以佛學的文學多高明,假使其他的宗教經典就翻得很笨了,翻成生死就不大好聽了。生滅多好聽啊,生死很可怕啊,其實是一樣,不要給文字騙了。這個世界一切生生死死,就是成就毀掉,毀滅與存在,都是妄想所生。儘管這個世界一切物理世界也好,精神世界也好,有存在就有毀滅,有毀滅又來存在,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個虛空自性無二,無二就是一個,沒有兩樣。像我們夜裡是黑暗,黑暗對虛空沒有妨礙,虛空還是虛空。明天天亮了黑暗就跑掉了,虛空還是虛空。明暗在這個虛空的現象裡頭有它的生滅,同我們的生命的生死一樣,虛空自性是不動搖,所以虛空無二,它沒有變異。
因此「佛國本同」,一切佛的國土都是一樣。換一句話我們一切眾生自性,說我你他乃至一切人,這個人性乃至一切眾生的自性也是一體的,性空的,自性本空。
「於同發明。得無生忍」。我曉得,在這裡在這個同異當中,瞭解了悟到發明了,都是同一體,眾生同體,所以中國的禪宗祖師所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就是佛心眾生三樣一體,沒有差別,心就是佛,佛就是眾生,眾生就是此心、自性。因此在這個裡頭他說我悟道,大徹大悟得無生法忍。
「佛問圓通」。所以他說今天佛要我報告修行如何得圓通法門。
「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他說我是整個的觀察正思維,不過上面是有為法,由有為法到達了無為,觀察這個虛空自性是無量無邊,不生來死,就是不生不滅的。因此進入定慧的三昧,所以得化身無量,化身無邊,百千萬億的化身,無所在,無所在就是沒有在,無所不在,無所不在就是在這裡。所以這個文學一講啊就聽得很玄了,無所在無所不在,多好聽啊。無所在就是沒有,無所不在就是有,就在這裡,就是虛空藏性。他說由此悟到神通化身力量,達到妙力,圓滿光明。「斯為第一」,他的認為只有修這個法門學法修持是第一等。我們現在二十二位菩薩的報告講過了。開始就二十三位彌勒菩薩,時間來不及,一下講到中間停了很麻煩,只好我們早個十一二分種下課,下一課我們開始彌勒菩薩。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77008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