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 張西鎮 4
2021/02/08 10:39:04瀏覽736|回應0|推薦4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二十八
  七六〇 【經旨】本經敘說正見能起其余正道,而得心善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就如太陽要升起前先顯現的相狀,那就是光明之相的初光。同樣地,比丘將正確度盡苦海,徹底地脫離苦海之前的徵兆,就是所謂的正見。這正見能引發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的生起。由於生起禪定的正受之故,聖弟子的內心就能正確地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此得到心靈完善解脫的聖弟子,可得到正確的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六一【經旨】本經敘說若無明為前相,則會生起八邪道;若起明為前相,則能生八正道諸善法,而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以愚癡無明為前相,就會因而生起各種邪惡不善法來。這時,會隨著生起無慚、無愧,無慚、無愧生起後,隨著會生起邪見;邪見生起後,便能引發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的生起。如果是以光明的智慧為前相,就能生起各種的善法。這時,慚、愧之心會隨著生起;慚、愧之心生起後,就能生起正見;正見生起後,就能引發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法的次第生起。正定生起後,聖弟子就能正確地解脫貪欲、瞋恚、愚癡的結縛了。聖弟子如此地得到正確解脫後,就能得到正確的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都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六二【經旨】本經敘說無明為諸不善法生起的根本,而明則為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能使人得到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比丘生起各種邪惡不善之法,那一切都是以愚癡無明為根本,依無明而集,依無明而生,依無明而起。為什麼呢?因為愚癡無明的話,就無法知道事理,不能如實知道善法或不善法,對於有罪或無罪、下法或上法、染污或不染污、分別或不分別、緣起或非緣起等都不能如實知道;由於不能如實知道的緣故,就會生起邪見;邪見生起後,就能引發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的生起。

  如果比丘生起各種的善法,那一切都是以明(智慧)為根本,依明而集,依明而生,依明而起。有明的話,就能如實知道善法或不善法,對於有罪或無罪、親近或不親近、卑法或勝法、穢污或白淨、有分別或無分別、緣起或非緣起等都能如實知道;能如實知道的話,這就是正見。有正見的話,就能引發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的生起。正定生起後,聖弟子就能正確地解脫貪欲、瞋恚、愚癡的結縛了。解脫貪欲、瞋恚、愚癡的結縛後,這位聖弟子就可得到正確的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都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六三【經旨】本經敘說世尊不稱說起邪事者,以其不樂正法;而讚歎起正事者,以其樂於正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在家居士或出家比丘,如果生起邪事的話,那是我所不稱說的。為什麼呢?因為在家居士或出家比丘若生起邪事的話,就不能喜樂正法。什麼是邪事呢?就是邪見……乃至邪定。如果在家居士或出家比丘生起正事的話,這是我所讚歎的。為什麼呢?因為生起正事的話,就會喜樂正法,善於修習正法。什麼是正事呢?就是正見……乃至正定。」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在家及出家人,如果生起邪事的話,

  他就必定不會喜樂無上的正法。

  在家及出家人,如果生起正事的話,

  他的心就會常喜樂這無上的正法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六四【經旨】本經敘說八正道可斷除五欲。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迦摩比丘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世尊啊!所謂欲,到底怎樣叫欲呢?」

  佛陀告訴迦摩說:「欲,就是五妙欲。是哪五種呢?就是眼睛識取色境時,覺得可愛、可意、可念,而長養著欲樂;同樣地,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時,也都覺得可愛、可意、可念,而長養著欲樂,這樣就叫做欲。然而那些塵境並非就是欲,對於那些塵境生起貪著的,這才叫做欲。」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世間紛雜的色等五境,這些並非就是愛欲;

  貪欲的覺想,這才是人們的愛欲。

  各種色境常住於世間,修行的人要斷除內心的愛欲。」

  迦摩比丘又問佛陀說:「世尊啊!是否有方法、途徑,斷除這愛欲麼?」

  佛陀告訴比丘說:「有八種正道,能斷除愛欲,就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六五【經旨】本經敘說修習八正道可得甘露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名叫阿梨瑟吒的比丘,他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世尊啊!所謂甘露,到底怎樣叫甘露呢?」

  佛陀告訴阿梨瑟吒說:「所謂甘露,就是涅槃界的名稱,這是我為滅盡煩惱的人,現說這個名稱。」

  阿梨瑟吒比丘又問佛陀說:「世尊啊!是否有一種方法、途徑,修習又多修習後,就能得到甘露法的嗎?」

  佛陀告訴比丘說:「有的,就是八聖道之法,即正見……乃至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六六【經旨】本經敘說八正道之前七正道,乃為最後正道——正定之基礎。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舍利弗尊者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世尊啊!所謂賢聖等三昧的根本與眾具,什麼是賢聖等三昧的根本與眾具呢?」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就是七正道法,它就是賢聖等三昧的根本與眾具。是哪七種呢?就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舍利弗啊!對這七種道法修習而成基業後,就能專一他的心思,所以這些道法就叫做賢聖等三昧的根本與眾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七六六經註釋:

  1、等三昧:即正定。

  七六七——七六九【經旨】就如前面三篇經文所敘述一樣,有佛問諸比丘的三篇經文,也是同樣的說法。
  七七〇【經旨】本經敘說凡夫所說「無母子畏」,其實是「有母子畏」;佛陀說老、病、死乃真「無母子畏」。唯有修習八正道,才能斷除這些怖畏。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無母子的怖畏,也有有母子的怖畏,這是愚癡無聞凡夫的說法,然而他卻不能了知無母子的怖畏,以及有母子的怖畏之意義。

  眾比丘啊!有三種無母子的怖畏,這是愚癡無聞凡夫所說的。是哪三種呢?眾比丘啊!就是有時兵災亂起,殘害國土,人民流離失所,兒子失去了母親,母親也失去了兒子,這就是愚癡無聞凡夫所說的第一種無母子的怖畏。(因兵災而母子相失的怖畏)

  其次,比丘啊!有時忽然發生了大火災,焚燒整個城邑村落,人民四處奔逃,母子互相離失,這就是愚癡無聞凡夫所說的第二種無母子的怖畏。(因火災而母子相失的怖畏)

  其次,比丘啊!有時山中下大雨,洪水流出後,淹沒了整個村落,人民四處奔逃,母子互相離失,這就是愚癡無聞凡夫所說的第三種無母子的怖畏。(因水災而母子相失的怖畏)

  然而這三種怖畏,其實是有母子的怖畏,而愚癡無聞凡夫卻說是無母子的怖畏。有時雖然兵凶亂起,殘害國土,人民流離失所,母子相離失了;然而有時候,在某處母子卻又相見了。這就是第一種有母子的怖畏(母子皆在而生起怖畏),而愚癡無聞凡夫卻說是無母子的怖畏。

  其次,雖然大火突然燒起,焚燒了整個城邑村落,人民四處奔逃,母子相離失,然而或許又彼此相會見了。這就是第二種有母子的怖畏,而愚癡無聞凡夫卻說是無母子的怖畏。

  其次,雖然山中下大雨,洪水流出,淹沒了整個村落,這裡的人民四處奔逃,母子相離失,但或許不久便又相見了。這是第三種有母子的怖畏,而愚癡無聞凡夫卻說是無母子的怖畏。

  比丘啊!有三種無母子的怖畏,這是我自己覺悟成為等正覺者所講說的。是哪三種呢?比丘啊!兒子如果年老時,沒有母親能說:『兒子啊!你不要衰老,我將代替你!』他的母親年老時,也沒有兒子能說:『母親啊!你不要衰老,我將代替你衰老!』這就是我自己覺悟成為等正覺者所說的第一種無母子的怖畏。(母子不能替代衰老的怖畏)

  其次,比丘啊!有時兒子生病了,做母親的不能說:『兒子啊!你不要生病,我將代替你生病!』母親生病之時,做兒子的也不能說:『母親啊!你不要生病,我將代替你生病!』這就是我自己覺悟成為等正覺者所說的第二種無母子的怖畏。(母子不能替代生病的怖畏)

  其次,兒子如果將死之時,沒有母親能夠說:『兒子啊!你不要死,我現在就來代替你死!』母親將死之時,也沒有兒子能說:『母親啊!你不要死,我將代替你死!』這就是我自己覺悟成為等正覺者所說的第三種無母子的怖畏。(母子不能替代死的怖畏)

  眾比丘問佛陀說:「有一種方法、途徑,修習又多修習後,能斷除前三種有母子的怖畏,也斷除後三種無母子的怖畏嗎?」

  佛陀告訴比丘說:「有一種方法、途徑,可斷除哪三種怖畏。是什麼方法、途徑,修習又多修習後,能斷除前三種有母子的怖畏,也能斷除後三種無母子的怖畏呢?就是八聖道法——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七一【經旨】本經敘說修習八正道可斷除三受。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三種感受,是生滅無常,由因緣所造作,緣於心而產生的。是哪三種呢?就是快樂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樂的感受。」

  眾比丘又問佛陀說:「世尊啊!是否有一種方法、途徑,修習又多修習後,就能斷除這三種感受的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那就是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七二【經旨】本經敘說修習八正道,可斷除老、病、死三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世間有三種法是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的。是哪三種呢?就是老、病、死,這三種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世間如果沒有這三種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之法的話,就不會有如來、應供、等正覺出現於世間,而世間人也不會知道有如來的說法教誡與教授。因為這三種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之法存在的緣故,所以如來、應供、等正覺才會出現於世間,而世間人也才能知道有如來的說法教誡與教授。」

  眾比丘又問佛陀說:「是否有一種方法、途徑,能斷除這三種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之法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是有一種方法、途徑,修習而又多修習後,就能斷除這三種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之法。是什麼方法、途徑,修習而又多修習後,就能斷除這三種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之法呢?就是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七三【經旨】本經敘說成就有學之八正道者,名為有學;成就無學之八正道者,名為無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將講說有學及無學的意義。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怎樣叫做有學呢?就是成就有學者的正見,成就有學者的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這樣就叫做有學。怎樣叫做無學呢?就是成就無學者的正見,成就無學者的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這樣就叫做無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學、無學」的經文所述,像這正士、如是大士等經文,也是同樣的說法。

  第七七三經註釋:

  1、學:又稱「有學」,即在學地上修持者。預流、一來、不還等果均是。

  2、無學:即阿羅漢,阿羅漢已修成正果,煩惱已盡,所應學的皆已修畢,故叫無學。
  七七四【經旨】本經敘說成就無學者的八正道,謂之聖漏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將講說『聖漏盡』的意義。怎樣叫『聖漏盡』呢?就是成就了無學者的正見,……乃至成就了無學者的正定,這樣就叫做『聖漏盡』。」

  佛陀說完這段的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七五【經旨】本經略說八正道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講說八聖道法。是哪八種呢?就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七六【經旨】本經敘說若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舍而修習,是名修八聖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講說修習八聖道。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怎樣叫修習八聖道呢?就是這比丘修習正見時,能依於遠離,依於無欲,依於寂滅,而向於舍;修習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時,也能依於遠離,依於無欲,依於寂滅,而向於舍,這樣就叫做修習八聖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七七【經旨】本經敘說過去、未來、現在皆應當修習八聖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說比丘過去已修習八聖道,未來也將修習八聖道。……乃至……。」

  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七八【經旨】本經敘說若修習八聖道清淨鮮白,則能離諸煩惱,使未起不善法不起,未起善法能起。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比丘的正見清淨鮮白,就不會有各種的過患,能遠離一切的煩惱,使未起的不善法不起,只除了佛陀所調伏者之外,……乃至正定也是同樣地說法。如果正見清淨鮮白,就不會有各種的過患,能遠離一切的煩惱,使未起的善法能生起,……乃至正定也是同樣地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除佛所調」的經文所述,「除善逝所調」的經文,也是同樣地說法。
  七七九【經旨】本經敘說五蓋為不善聚;八聖道為善法聚。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說不善所聚之法,就是五蓋,這是正確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純一不善所聚之法,就是所謂五蓋。是哪五種呢?就是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說是由善法所積聚的,就是八聖道,這是正確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由純一圓滿清淨的善法所積聚的,就是八聖道。是哪八種呢?就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八〇 【經旨】本經敘說阿難以為半梵行者即是善知識,佛告其全梵行者才是善知識,可參閱第七三八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山谷精舍裡。

  那時,阿難尊者獨自處於僻靜之處,這樣地想著;受持一半梵行的人,就可算是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了。……乃至佛陀告訴阿難說:「要純一圓滿清淨具足梵行的人,才叫善知識。為什麼呢?因為我是善知識的緣故,能使一切眾生修習正見,依於遠離,依於無欲,依於寂滅,而向於舍。……乃至修習正定,依於遠離,依於無欲,依於寂滅,而向於舍。」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八一【經旨】本經敘說婆羅門之行持,其實乃是世人乘,唯佛所說八正道能調伏煩惱軍,乃是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巴利本無「天乘、大乘」之句,唯作「梵乘、法乘、無上的勝伏」。)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那時,阿難尊者在晨朝穿著法衣,手拿著缽,要進入舍衛城中乞食。

  這時有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乘坐著白馬車,有眾多的年輕人隨從著他。所乘為白馬、白車白鞚、白鞭,頭戴白帽,頂著白傘蓋,手拿白色拂塵,穿著白色衣服,掛著白瓔珞,以白香塗身,隨從之人也都是白色,走出舍衛城,想到林中去教授、讀誦。眾人看到了都說:「善乘!善乘!就是婆羅門乘。」

  當時,阿難尊者看見婆羅門與隨從及一切器具都是白色的,看見之後,就走入城內乞食。當他回到精舍,收好了衣缽,洗完腳,就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世尊啊!今天早晨,我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要進入舍衛城乞食時,看見生聞婆羅門乘坐白馬車,他的隨從及所用器具都是白色,眾人看了都讚嘆著說:『善乘!善乘!就是婆羅門乘。』怎樣呢?世尊啊!從您所教說的正法與戒律來看,您認為這是世人乘呢?還是婆羅門乘呢?」

  佛陀告訴阿難說:「這是世人之乘,不是我所教說的正法、戒律所謂的婆羅門乘。阿難啊!我所教說的正法與戒律之乘,是天乘,是婆羅門乘,是大乘,為能調伏煩惱軍之法。你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阿難啊!什麼是正法、戒律之乘,是天乘,是婆羅門乘,是大乘,為能調伏煩惱軍之法呢?就是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阿難啊!這就是正法、戒律之乘,是天乘,是梵乘(即婆羅門乘)是大乘,為能調伏煩惱軍之法。」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以淨信及戒律來做為正法的車軛,慚和愧做為約束的長繩,

  要用正念善加護持,做為一個善於駕馭的人。

  捨與三昧做車轅,智慧和精進就是輪子,

  以不貪著和忍辱做為鎧甲,安穩地循著正法而行。

  如此直進而不退還,永遠邁向無憂之處(涅槃寂靜),

  智士乘駕著這輛戰車,去摧伏沒有智慧的怨敵。」

  第七八一經註釋:

  1、鞚:拴馬的繩子,即馬勒。

  2、白拂:白色的拂塵。拂塵,用麈尾或馬尾做成,古人用來拭塵之器。

  3、乘:乘者,乘載之義,用以稱名行法。能乘載修行人,使至其果地。

  4、婆羅門乘:婆羅門譯為淨裔,也譯為梵。古代印度人以能上升梵天之法為「梵行」、「梵乘」,即此句婆羅門乘之義。

  5、為是婆羅門乘:此句以後之「婆羅門乘」或「梵乘」,乃指佛教以八正道證涅槃之清淨行法而言,與前面之「婆羅門乘」雖用字相同,而義卻不同。

  6、軛: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頸項,以便拉車的東西。

  7、縻:牽引或拘束牲畜之繩子。

  8、轅:駕車之木。
  七八二【經旨】本經敘說當遠離八邪道,修習八正道,則能以義饒益,常得安樂。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該要遠離邪見,應該要斷除邪見。如果邪見是不可以斷除的,我就不會說應遠離、斷除邪見;因為邪見是可以斷除的緣故,所以我才說比丘應該要遠離邪見。如果不能遠離邪見的話,邪見將會造作出不合真義而沒有利益的痛苦來,所以我說應該要遠離邪見。像這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等,也是同樣地說法。

  眾比丘啊!遠離邪見後,就應該要修習正見。如果不能修得正見的話,我就不會說應修習正見;因為能夠修得正見的緣故,所以我才說比丘應修習正見。如果不修習正見的話,將會造作出不合真義而沒有利益的痛苦來;因為不修習正見,就會造作出不合真義而沒有利益的痛苦之故,所以我說應當要修習正見,由於真義的增長,常可得到安樂。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要修習正見。像這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也是同樣地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八三【經旨】本經敘說八邪道為非彼岸;八正道為彼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來到佛陀住處,和世尊見面彼此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瞿曇啊!所謂非彼岸及彼岸。瞿曇!到底什麼是非彼岸?什麼是彼岸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邪見就是非彼岸;正見就是彼岸。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等也是非彼岸;正見是彼岸,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也是彼岸。」

  當時,世尊便唱誦詩偈說:

  「眾人之中很少有人,能渡到安樂的涅槃彼岸;

  所有一切的世間人,大多徘徊而遊於不安樂的此岸。

  對這所教說的正法、戒律,能善於隨順修習的人,

  這些人就能安渡那難渡的生死輪迴,而到達彼岸。」

  這時,生聞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七八三經註釋:

  1、彼岸:生死之境界譬之此岸,業煩惱譬之中流,涅槃譬之彼岸。
  七八四——七八六【經旨】就像這樣,有異比丘問尊者阿難、問佛、問諸比丘,這三經也同前面經文的內容一樣。
  七八七【經旨】本經敘說不正思惟,會生起且增廣八邪道;能正思惟則能息滅八邪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在自身諸法中,我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還未生起的邪惡不善法生起,已生起的話,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就如已經說過「不正思惟」的經文(見第七二八經)那樣。眾比丘啊!不能正確思惟的話,就會使未生起的邪見生起,已生起的話,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同樣地,不正思惟會生起增廣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也是同樣地說法。

  眾比丘啊!在自身諸法中,我也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未生起的邪惡不善法不會生起,而已生起的邪惡不善法就能使它息滅,就如已經說過「正思惟」的經文(見第七二八經)那樣。眾比丘啊!能正確思惟的話,未生起的邪見就能使它不會生起;已生起的話,就能使它息滅。就如正思惟不會生起邪見的敘述一樣,也不會生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等邪惡之法,也是同樣地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八八【經旨】本經敘說不正思惟能退失八正道,正思惟能增廣八正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在自身諸法中,我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還未生起的善法不會生起,已生起的善法就使它退失,就如已經說過「不正思惟」的經文那樣。眾比丘啊!不能正確思惟的話,就會使未生起的正見不能生起,而已生起的正見就又使它退失。同樣地,也會使未生起的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法不能生起,已生起的話,就又使它退失。

  眾比丘啊!在自身諸法中,我也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還未生起的善法生起,已生起的善法,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就如已經說過「正思惟」的經文那樣。眾比丘啊!能正確思惟的話,未生起的正見就會使它生起,已生起的正見,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同樣地,也會使未生起的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法生起,已生起的話,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八九【經旨】本經可參閱第七八七、七八八兩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在自身諸法中,我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還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生起,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也能使未生起的善法不會生起,已生起的話,就使它退失,這種法就是不能正確思惟。眾比丘啊!不能正確思惟的話,就會使未生起的邪見生起,已生起的話,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也會使未生起的正見不能生起,已生起的話,就會使它退失。同樣地,就會使未生起的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生起,已生起的話,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也會使未生起的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不能生起,已生起的話,就會使它退失。

  眾比丘啊!我在自身諸法中,也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不會生起,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就會使它消滅;未生起的善法能使它生起,已生起的善法,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就如已經說過「正思惟」的經文那樣。眾比丘啊!能正確思惟的話,就能使未生起的邪見不會生起,已生起的邪見,就會使它息滅;也會使未生起的正見生起,已生起的正見,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同樣地,就能使未生起的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不會生起,已生起的話,就會使它息滅;也會使未生起的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生起,已生起的話,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九〇【經旨】本經敘說惡知識能生起八邪道,並使之增廣;善知識則能使邪道不生,乃至息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在外境諸法中,我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生起,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就如已經說過「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的經文那樣。眾比丘啊!這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會使未生起的邪見生起,已生起的邪見,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同樣地,也會使未生起的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生起,已生起的話,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

  眾比丘啊!在外境諸法中,我也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不會生起,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能使它息滅,就如已經說過「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的經文那樣。眾比丘啊!這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能使未生起的邪見不會生起,已生起的邪見,能使它息滅;也能使未生起的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不會生起,已生起的話,就能使它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九一【經旨】本經敘說善知識能令生八正道,乃至使之增廣。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在外境諸法中,我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未生起的善法生起,已生起的善法,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就如已經說過「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的經文那樣。眾比丘啊!這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能使未生起的正見生起,已生起的正見,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同樣地,也能使未生起的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生起,已生起的話,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九二【經旨】本經敘說惡知識能令生八邪道,退失八正道;善知識則能息滅八邪道,令生八正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在外境諸法中,我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生起,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也能使未生的善法不會生起,已生起的善法,就會使它息滅,就如已經說過「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的經文那樣。眾比丘啊!這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能使未生起的邪見生起,已生起邪見的話,就會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也能使未生起的正見不會生起,已生起的正見,就會使它退失。同樣地,能使未生起的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生起,已生起的話,就會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也能使未生的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不會生起,已生起的話,就會使它退失。

  眾比丘啊!在外境諸法中,我也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不會生起,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就會使它息滅;未生起的善法,能使它生起,已生起的善法,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就如已經說過「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的經文那樣。眾比丘啊!這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能使未生起的邪見不會生起,已生起的邪見,就會使它息滅;未生起的正見能使它生起,已生起的正見,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同樣地,能使未生起的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不會生起,已生起的話,就會使它息滅;也能使未生起的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生起,已生起的話,就又會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九三【經旨】本經敘說不正思惟能令邪見生起,正見退失;正思惟則能息滅邪見,生起正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在自身諸法中,我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生起,已生起的話,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也能使未生起的善法不會生起,已生起的話,就會使它退失,就如已經說過「不正思惟」的經文那樣。眾比丘啊!不能正確思惟的話,能使未生起的邪見生起,已生起的邪見,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也能使未生起的正見不能生起,已生起的正見,就會使它退失。

  眾比丘啊!在自身諸法中,我也不曾看見有一種法,能使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不會生起,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就會使它息滅;未生起的善法能使它生起,已生起的善法,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就如已經說過「正思惟」的經文那樣。眾比丘啊!正確的思惟,能使未生起的邪見不會生起,已生起的話,就會使它息滅;未生起的正見能使它生起,已生起的話,就又再生長而使它更為增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所說「邪見、正見」的經文一樣,像這邪志、正志,邪語、正語,邪業、正業,邪命、正命,邪方便、正方便,邪念、正念,邪定、正定等七經,也都是同樣的說法。

  就如「內法」八篇經文所說;同樣地,「外法」八篇經文,也是如此說法。
  七九四【經旨】本經敘說八邪道為「非法」,八正道為「是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非法,有是法(正確之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非法與是法呢?邪見就是非法,正見就是是法,……乃至邪定是非法,正定是是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非法、是法」經文所述,像這非律、正律,非聖、是聖,不善法、善法,非習法、習法。非善哉法、善哉法,黑法、白法,非義、正義,卑法、勝法,有罪法、無罪法,應去法、不去法等經,每一經內容都與前面經文相同。
  七九五【經旨】本經敘說阿難答婆羅門所問,言出家乃為斷貪、瞋、痴三毒,而修習八正道能斷三毒。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那時,阿難尊者也住在那兒。

  有一位婆羅門來到阿難住處,與阿難尊者彼此相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問阿難尊者說:「想要向您請教,不知您是否有空為我解說? 」

  阿難答說:「隨你發問,我知道的話就會回答你。」

  婆羅門問說:「阿難尊者啊!是什麼緣故你要在沙門瞿曇處出家修習清淨的梵行呢?」

  阿難答說:「婆羅門啊!我是為了斷除之故。」

  又問:「是為了斷除什麼呢?」

  答說:「就是為了斷除貪欲、瞋恚、愚癡三毒之故。」

  又問:「阿難啊!有方法、途徑而能斷除貪欲、瞋恚、愚癡三毒嗎?」

  阿難答說:「有的,就是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婆羅門說:「阿難啊!真是賢聖的方法!賢聖的途徑!修習又多修習八聖道,必能斷除這貪欲、瞋恚、愚癡三毒。」

  阿難尊者講說這段經文時,那位婆羅門聽聞他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就如本篇「斷貪、恚、痴」的經文所述,像這調伏貪、恚、痴,及得涅槃,及厭離,及不趣涅槃,及沙門義,及婆羅門義,及解脫,及苦斷,及究竟苦邊,及正盡苦等經,每一經內容都與前面經文相同。
  七九六【經旨】本經敘說八邪道是邪法,八正道是正法,並詳說八正道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邪法,有正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邪法呢?就是邪見……乃至邪定。什麼是正法呢?就是正見……乃至正定。

  什麼是正見呢?就是信說有布施、有咒說、有齋戒,有善行、有惡行、也有善惡行的果報,有此世也有他世,有父母也有眾生的生起,有阿羅漢的善處與善向,有在此世或他世圓滿地自知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什麼是正志呢?就是出離的心志(遠離貪欲之心)、不瞋恚的心志、不害人的心志。什麼是正語呢?就是離於妄語、離於兩舌、離於惡口、離於綺語。什麼是正業呢?就是遠離殺生、偷盜、淫欲。什麼是正命?就是如法地去求取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而不是不如法地去取得。什麼是正方便呢?就是發願精進,運用方法出離煩惱的束縛,能勤奮進取,經常行持而不退轉。什麼是正念呢?就是意念或隨順而生之意念,都能不迷妄、不虛假。什麼是正定呢?就是心能安住不亂,很堅固地攝持著,達到寂止、三昧、一心的狀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七九六經註釋:

  1、謂說有施、有說、有齋:中阿含第一八九雙品聖道經第八此處作「謂此見有施、有齋、亦有咒說」。
  七九七【經旨】本經敘說八正道有二種,世俗八聖道可轉向善趣;出世間八聖道則可轉向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的話,就如前經的內容一樣,差別的是:「什麼是正見呢?所謂正見有二種。有一種正見是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的善道;有一種正見是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涅槃境地。怎樣叫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見呢?就是他如果能知見有布施、有咒說……乃至知道世間有阿羅漢,是不再接受生死的輪迴果報。這樣就叫做世間的、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見。怎樣叫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脫離苦惱的正見呢?就是聖弟子於苦能思考苦諦的道理,於苦集能思考集諦的道理,於苦滅能思考滅諦的道理,於滅道能思考道諦的道理,以無漏思惟去面對各種事象,對於諸法加以選擇、分別、推求、覺知,以智慧去開覺、觀察。這樣就叫做是神聖的、出世間的,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得涅槃境地的正見。

  什麼是正志呢?所謂正誌有二種。有一種正志是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的善道;有一種正志是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涅槃境地。怎樣叫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志呢?就是說這種正志是出離心(遠離貪欲)、無瞋恚心、不害人心。這樣就叫做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志。怎樣叫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脫離苦惱的正志呢?就是說聖弟子於苦能思考苦諦的道理,於苦集能思考集諦的道理,於苦滅能思考滅諦的道理,於滅道能思考道諦的道理,以無漏的思惟相應於各種心念,去分別抉擇了解,思惟謀劃而立定心意。這樣就叫做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也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脫離苦惱的正志。

  什麼是正語呢?正語有二種。有一種正語是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的善道;有一種正語是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涅槃境地。怎樣叫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語呢?就是說這種正語是遠離妄語(虛假不實的話)、兩舌(搬弄是非離間他人)、惡口(惡毒話罵人)、綺語(無禮義不正經話)。這樣就叫做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語。怎樣叫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脫離苦惱的正語呢?就是說聖弟子於苦能思考苦諦的道理,於苦集能思考集諦的道理,於苦滅能思考滅諦的道理,於滅道能思考道諦的道理,去除不正當的謀生方式,注意由口所作的四種惡行、以及其餘由口造作的各種惡行,遠離那些惡行,沒有漏失、遠離它們、不再貪著,固守攝持口德而不犯口業,任何時間都不違犯,也不違越限制。這樣就叫做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脫離苦惱的正語。

  什麼是正業呢?正業有二種。有一種正業是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的善道;有一種正業是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涅槃境地。怎樣叫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業呢?就是遠離殺、盜、淫這三種惡行,這樣就叫做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業。怎樣叫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遠離苦惱的正業呢?就是說聖弟子於苦能思考苦諦的道理,於苦集能思考集諦的道理,於苦滅能思考滅諦的道理,於滅道能思考道諦的道理,去除不正當的謀生方式,注意由身所造作的三種惡行(殺、盜、淫),以及其餘的身之惡行,沒有漏失,心不樂著,固守執持身之善行而不犯惡業,任何時間都不違犯,也不違越限制。這樣就叫做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不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遠離苦惱的正業。

  什麼是正命呢?正命有二種。有一種正命是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的善道;有一種正命是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涅槃境地。怎樣叫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命呢?就是說能如法地去求取衣食、臥具、治病湯藥,不是用不如法的方法去求取這些東西。這樣就叫做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命。怎樣叫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遠離苦惱的正命呢?就是聖弟子於苦能思考苦諦的道理,於苦集能思考集諦的道理,於苦滅能思考滅諦的道理,於滅道能思考道諦的道理,對於一切不正當的謀生方式不漏失、不樂著,固守執持如法的的營生活動,而不犯非法,任何時間都不違犯,也不違越限制。這樣就叫做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遠離苦惱的正命。

  什麼是正方便呢?正方便有二種。有一種正方便是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的善道;有一種正方便是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遠離苦惱的涅槃境地。怎樣叫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方便呢?就是發願精進不懈,運用方法超出煩惱的束縛,堅固建立而不退失,能夠努力修學,精進地收攝各種心念,恆常修習而不休止。這樣就叫做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方便。怎樣叫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遠離苦惱的正方便呢?就是聖弟子於苦能思考苦諦的道理,於苦集能思考集諦的道理,於苦滅能思考滅諦的道理,於滅道能思考道諦的道理,以無漏的憶念去相應各種心念,發願運用方法精進不懈,勤勉修習正法,以超出煩惱的束縛,堅固建立而不退失,能夠努力修學,精進地收攝各種心念,恆常修習而不休止。這樣就叫做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遠離苦惱的正方便。

  什麼是正念呢?正念有二種。有一種正念是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的善道;有一種正念是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遠離苦惱的涅槃境地。怎樣叫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念呢?就是心念、或隨念、或重念、或憶念,都能不妄不虛。這樣就叫做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正向於人、天善道的正念。怎樣叫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正念呢?就是聖弟子於苦能思考苦諦的道理,於苦集能思考集諦的道理,於苦滅能思考滅諦的道理,於滅道能思考道諦的道理,以無漏的思惟去相應各種事象,他的心念、或隨念、或重念、或憶念,都能不妄不虛。這樣就叫做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正念。

  什麼是正定呢?正定有二種。有一種正定是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的善道;有一種正定是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涅槃境地。怎樣叫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定呢?就是將心安住,不亂、不動,攝持此心,使得寂止、三昧、專一。這樣就叫做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定。怎樣叫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也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正定呢?就是聖弟子於苦思考苦諦的道理,於苦集思考集諦的道理,於苦滅思考滅諦的道理,於滅道思考道諦的道理,以無漏的思惟去相應各種心念,內心不亂、不散,攝持此心,使得寂止、三昧、專一。這樣就叫做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九八【經旨】本經敘說若心向八邪道,則違背於法;若向八正道,則不違於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比丘心向於邪道的話,就會違背正法,不愛樂正法;如果是向於正道的話,他的心就會愛樂正法,不違背正法。什麼是邪道呢?就是邪見……乃至邪定。什麼是正道呢?就是正見……乃至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九九【經旨】本經敘說向八邪道者違於法,將得惡果;向八正道者樂於法,則得善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向於邪道的人,會違背正法,不愛樂正法;向於正道的人,會愛樂正法,不違背正法。怎樣叫向邪道的人,會違背正法,不愛樂正法呢?就是說邪見之人的身業、口業皆依循他的邪見去造作,他的所思、所欲、所願、所為,也都隨順他的邪見而發,一切得到的都是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的惡果。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見解都是邪惡的緣故,所以叫做邪見。有邪見的話,就會生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這樣就叫做向於邪道的人,會違背正法,不愛樂正法。

  怎樣叫向於正道的人,會愛樂正法,不違背正法呢?就是說正見之人的身業會依循他的正見去造作,無論是口業,或所思、或所欲、或所願、或所為,一切也都能隨順他的正見而發,得到了可愛、可念、可意的善果。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見解正確的緣故,所以叫做正見。有正見的話,就能生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這樣就叫做向於正道的人,會愛樂正法,不違背正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〇〇【經旨】本經經意與前經相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向於邪道的人會違背正法,不愛樂正法;向於正道的人會愛樂正法,不違背正法。

  怎樣叫向於邪道的人會違背正法,不愛樂正法呢?就是說邪見之人的身業、口業都是依循他的邪見而造作,他的所思、所欲、所願、所為,也都是隨順他的邪見而發,一切得到的都是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的惡果,為什麼呢?因為邪惡的見解,就是邪見。有邪見的話,就會生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譬如把苦果的種子種在地中,隨時給予灌溉,它所得到的地味、水味、火味、風味,一切都會是苦的。為什麼呢?因為種子是苦的緣故。就像這樣,邪見之人,他的身業、口業都是依循他的邪見而造作,他的所思、所欲、所願、所為,也都是隨順他的邪見而發,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的惡果。為什麼呢?因為邪惡的見解,就是邪見。有邪見的話,就會生起邪志……乃至邪定。這樣就叫做向於邪道的人會違背正法、不愛樂正法。

  怎樣叫向於正道的人會愛樂正法,不違背正法呢?就是說正見之人的身業與口業都會依隨他的正見去造作,無論是所思、所欲、所願、所為,也都能隨順他的正見而發,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可愛、可念、可意的善果。為什麼呢?因為完善的見解就是正見,有正見的話,就能生起正志……乃至正定。譬如把甘蔗、稻、麥、蒲桃的種子種在地中,隨時灌溉它,它所得到的地味、水味、火味、風味,一切味道便都會是甜美的。為什麼呢?因為它的種子是甜美的緣故。就像這樣,有正見的人,他的身業與口業都會依隨他的正見去造作,無論是所思、所欲、所願、所為,也都能隨順他的正見而發,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可愛、可念、可意的善果。為什麼呢?因為完善的見解就是正見。有正見的話,就能生起正志……乃至正定。這樣就叫做向於正道的人會愛樂正法,不違背正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有世間、出世間的經文,也是如同本經一樣的說法,而這三篇經文,也都說出這樣的詩偈:

  「鄙惡的法不應近,放逸的事不應行,

  不應該修習邪見,使它在世間增長。

  假使在這世間中,有增長正見的人,

  雖又輪迴百千生,終究不墮於惡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〇一【經旨】本經說明二種正見,為前第七九七經之略說,請參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與世尊見面互相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瞿曇啊!所謂正見,到底什麼是正見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正見有二種。有一種正見是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的善道;有一種正見是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涅槃境地。怎樣叫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見呢?就是說能正確知見有布施、有咒說、有齋戒,……乃至自己知道不再受生死輪迴的果報。婆羅門啊!這樣就叫做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於人、天善道的正見。婆羅門啊!怎樣叫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正見呢?就是聖弟子於苦能思考苦諦的道理,於苦集能思考集諦的道理,於苦滅能思考滅諦的道理,於滅道能思考道諦的道理,以無漏的思惟相應各種事象,對於諸法加以選擇、分別,求得覺悟,運用方便善巧,以智慧去觀察。這樣就叫做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於離苦的正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生聞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就如本篇「正見」的經文所述,像這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經,每一經內容都與前面相同。
  八〇二【經旨】本經說明邪及邪道,正及正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邪惡之處及邪道,有正確之處及正道。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邪惡之處呢?就是地獄、畜生、餓鬼。什麼是邪道呢?就是邪見……乃至邪定。什麼是正確之處呢?就是人、天、涅槃。什麼是正道呢?就是正見……乃至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〇三【經旨】本經也是說明邪、邪道,正、正道,但內容與前經有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邪惡之處與邪道,也有正確之處與正道。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邪惡之處呢?就是地獄、畜生、餓鬼。什麼是邪道呢?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什麼是正確之處呢?就是人、天、涅槃。什麼是正道呢?就是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無貪、無恚、正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〇四【經旨】本經敘說五逆罪是惡趣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的話,就如前經內容一樣,差別的是:「什是惡趣道呢?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噁心出佛的身血,其餘就如前經所說一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〇四經註釋:

  1、「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僧、噁心出佛身血」:此五事又稱五無間罪、五逆罪,造此五大惡業之一,死後墮生阿鼻地獄中受「五無間苦」。
  八〇五【經旨】本經敘說順流道即八邪道,逆流道即八正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隨順生死流之道,也有違逆生死流之道。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隨順生死流之道呢?就是邪見……乃至邪定。什麼是違逆生死流之道呢?就是正見……乃至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順流、逆流」的經文所述,像這退道、勝道,下道、上道,以及三經道跡,也是同樣地說法。

  第八〇五經註釋:

  1、順流:指隨順生死之流。

  2、逆流:指逆生死之流,即脫離生死之流。
  八〇六【經旨】本經敘說八聖道為沙門法,成就八聖道者是沙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沙門及沙門法。你們要好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沙門法呢?就是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什麼是沙門呢?如果成就這八聖道的話,這就叫沙門。」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〇七【經旨】本經敘說八聖道為沙門修行之法,三毒永盡及煩惱永盡是沙門之修行目標。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沙門的修行方法及沙門的修行目標。什麼是沙門的修行方法呢?就是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什麼是沙門的修行目標呢?就是永遠滅盡貪欲,永遠滅盡瞋恚、愚癡,永遠滅盡一切煩惱,這就叫沙門的修行目標。」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〇八【經旨】本經敘說八聖道為沙門內法,阿羅漢等果為沙門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沙門之法及沙門之果。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沙門之法呢?就是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什麼是沙門之果呢?就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二十九
  八〇九【經旨】本經詳說沙門法及沙門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沙門之法及沙門之果。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沙門之法呢?就是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什麼是沙門之果呢?就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什麼是須陀洹果呢?就是已經斷除身見、戒取、疑三種結惑的行者之果報。什麼是斯陀含果呢?就是已斷除了上面三種結惑之後,他的貪欲、瞋恚、愚癡都變得很微弱的行者之果報。什麼是阿那含果呢?就是已盡除貪結、瞋結、身見結、戒取結、痴結等欲界五種結惑的行者之果報。什麼是阿羅漢果呢?就是已永遠滅盡了貪欲、瞋恚、愚癡,一切煩惱都永滅盡的行者之果報。」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一〇【經旨】本經說明沙門法、沙門、沙門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沙門之法、沙門及沙門的目標。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沙門之法呢?就是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什麼是沙門呢?就是成就這八聖道的行者。什麼是沙門的目標呢?就是永遠斷除貪欲,永遠斷除瞋恚、愚癡,把一切煩惱都永遠斷除。 」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一一【經旨】本經說明沙門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的話,就如前面所說的經文一樣,差別的是:「有沙門之果。什麼是沙門之果呢?就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一二【經旨】像這婆羅門法、婆羅門、婆羅門義、婆羅門果,以及梵行法、梵行者、梵行義、梵行果等經文,也都是與前面經文的說法一樣。
  八一三【經旨】本經敘說有五法於修習安那般那念很有幫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五種法對於修習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幫助很大。是哪五種呢?就是能保持清淨的戒行,遵守戒法,行住坐臥的威儀,以及心念所行之處都很圓滿,對於微細的罪過,也能生起怖畏的心理,受持所學的戒法,這就是對修習安那般那念幫助很大的第一法。其次,比丘啊!減少內心貪欲,減少人事纏擾,減少世務經營,這就是對修習安那般那念幫助很大的第二法。其次,比丘啊!飲食知所節制,飯量多少適度,不會為了飲食而生起貪求的慾念,能精勤思惟道法,這就是對修習安那般那念幫助很大的第三法。其次,比丘啊!在初夜與後夜時分能不貪嗜睡眠,而精勤思惟道法,這就是對修習安那般那念幫助很大的第四法。其次,比丘啊!在空曠幽靜的森林中,遠離各種紛擾喧鬧,這就是對修習安那般那念幫助很大的第五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一三經註釋:

  1、安那般那念:又譯安般念、安般守意,意譯為入出息念、持息念。是一種專注於呼吸的出入,以攝心於一境,止息妄緣,而使身心得到安定的法門。
  八一四【經旨】本經敘說若修習安那般那念,則身心可得止息,明分想修習滿足。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該修習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如果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後,又重複多修習的話,就可得到身的止息與心的止息,使覺、觀寂滅,純一明分(指智慧)之想修習圓滿。」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一四經註釋:

  1、「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據「瑜伽師地論」二十七卷說:「毘缽舍那品(修觀)諸煩惱所染污時,發生種種尋伺(即覺觀)、妄想,謂欲尋伺等不正尋伺,及無明分尋伺所起諸欲想等種種妄想,由正修習入出息念,令尋伺等悉皆靜息。為欲對治彼無明分諸妄想故,純修明分想,令速得圓滿」。
  八一五【經旨】本經敘說修習安那般那念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該修習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如果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後,又重複多修習的話,就可得到身、心的止息,使覺、觀寂滅,純一明分(智慧)之想修習圓滿。怎樣叫修習安那般那念,又重複多修習後,身、心就會止息,使覺、觀寂滅,得到純一明分之想的修習圓滿呢?就是比丘如果依著聚落、城邑而居住,早晨時穿著法衣,拿著缽盂,進入村中乞食,要善於攝護自身,守住六根的門戶,完善地繫住內心。乞食後,回到住處,收好衣缽,洗完腳後,或者進入林中、幽靜的禪房、大樹下,或空曠的露地上,端身正坐,繫念於面前,斷除世間的貪愛,遠離貪欲,而得清淨;也能斷除瞋恚、睡眠、掉悔、疑等諸蓋,度越各種疑惑,對於各種善法,內心能夠抉擇。其心遠離了五蓋煩惱,這五蓋會使人慧力減弱,是障礙正道之法,以致不能趨於涅槃之境。觀察入息時,要係念而善於修習;觀察出息時,也要繫念而善於修習。對於息(呼吸出入息)的長、短,都能覺知。能覺知入息的一切過程,對於覺知入息的一切過程能善於修習;覺知出息的一切過程,對於覺知出息的一切過程能善於修習。入息時覺知靜止一切呼吸動作,對於入息時靜止一切呼吸動作能善於修習;出息時覺知靜止一切呼吸動作,對於出息時靜止一切呼吸動作能善於修習。能於出、入息時覺知喜,覺知樂,覺知心理的活動,乃至於入息時覺知靜止心理的活動,對於入息時覺知靜止心理的活動能善於修習;出息時覺知靜止心理的活動,對於出息時覺知靜止心理的活動能善於修習。能於出、入息時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乃至於入息時覺知心解脫,對於入息時覺知心解脫能善於修習;出息時覺知心解脫,對於出息時覺知心解脫能善於修習。能於出、入息時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乃至於入息時觀察寂滅,對於入息時觀察寂滅能善於修習;出息時觀察寂滅,對於出息時觀察寂滅能善於修習。這樣就叫做修習安那般那念,使身得止息、心得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之想修習圓滿。」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一五經註釋:

  1、內息:即入息。

  2、外息:即出息。

  3、息長、息短:南傳「清淨道論」認為息之長短是依時間而計,長時間的出與入為長出入息,短時間的出與入為短出入息。而「瑜伽師地論」則以緣入息與出息境時為長出入息;緣中間出入息(呼氣與吸氣互換時之短暫微細氣息情況)為短出入息。

  4、一切身入息:有關「一切身出入息」的解說,南傳「清淨道論」認為「一切身」是指出息或入息之初中後之全部過程,也就是指出息或入息之全部息身而言。「瑜伽師地論」則認為是指身中一切毛孔,這一切毛孔謂之細孔穴,也能出入息。白話譯文采用南傳說法。

  5、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身行,是入出息之異名,根據「瑜伽師地論」入出息有四異名:一、名風,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第五六七經亦云「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根據泰國佛使尊者所著「觀呼吸」一書所引南傳經文此處作「『我吸入息,寧靜此(氣息)身之動作。』他如此訓練自己。」(慧炬出版社,鄭振煌譯)

  6、覺知喜、覺知樂:比對南傳相對經文,此處作「學『我覺喜入息』,學『我覺喜出息』,學『我覺樂入息』,學『我覺樂出息。』」可知本經這二句乃是省文。佛使比丘「觀呼吸」一書引用經文此處作「『經驗喜,我將呼氣。』他如此訓練自己;『經驗喜,我將吸氣。』他如此訓練自己。『經驗樂,我將呼氣。』他如此訓練自己;『經驗樂,我將吸氣。』他如此訓諫自己。」

  7、覺知心行:即「覺知心行出入息」之省文。心行,「瑜伽師地論」指所生起之愚癡想、思;「清淨道論」則說是受、想二蘊。

  8、「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比對南傳相對經文,此處作「學『我覺心入息』,學『我覺心出息』,學『我心喜歡之入息』,學『我心喜歡之出息』,學『我心得定之入息』,學『我心得定之出息。』」可知本經這三句乃是省文。

  9、「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於觀察滅出息善學」:觀察無常,即「觀察無常出入息」之省;觀察斷,即「觀察斷出入息」之省;觀察無欲,即「觀察無欲出入息」之省。比對南傳此處作「觀無常」、「觀離貪」、「觀滅」、「觀舍」出入息,敘述稍有差異。

  10、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本經實即就四念處而修習安那般那念——

  一、「念於內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為於身觀身念處修習安那般那念。

  二、「覺知喜……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為於受觀受念處修習安那般那念。

  三、「覺知心……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為於心觀心念處修習安那般那念。

  四、「觀察無常……於觀察滅出息善學」,為於法觀法念處修習安那般那念。
  八一六【經旨】本經為前經之略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該修習安那般那念!因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後,又重複多修習的話,就能斷除各種的覺想。怎樣叫修習安那般那念後,又重複多修習的話,就能斷除各種覺想呢?就是說如果比丘依著聚落或城邑居住,餘如前經所詳述,……乃至於出息時觀察寂滅能善於修習。這樣就叫做修習安那般那念,又重複多修習的話,就能斷除各種覺想。」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斷覺想」的經文所述,像這不動搖,能得到大果福利;以及得甘露、究竟甘露,就能得到二果、四果、七果之報的經文,每一經也都與前面說法相同。

  第八一六經註釋:

  1、乃至於出息滅善學:比對前第八一五經及後之八一七經,此處應作「乃至於滅出息善學」。
  八一七【經旨】本經敘說阿梨瑟吒比丘告訴佛陀他已修習過安那般那念,佛稱許後,又告訴他更有勝妙過其上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為大家講說的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你們是否都修習了呢?」

  當時,有一位名叫阿梨瑟吒的比丘,他坐於大眾之中,就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向佛陀行禮,右膝跪地,恭敬合掌回答佛陀說:「世尊啊!您所講說的安那般那念,我已經修習了。」

  佛陀問阿梨瑟吒比丘說:「你是怎樣修習我所說的安那般那念呢?」

  比丘答佛陀說:「世尊啊!我對於過去各種事物不會再去顧念,未來各種事物不會生起欣樂,對於現在各種事物不會生起貪著,對於被內外各種精神與物質所拘束,不得自在的心理,善於正確地將它滅除。我已經如此地修習世尊所說的安那般那念了。」

  佛陀告訴阿梨瑟吒比丘說:「你是已真實地修習過我所說的安那般那念了,不是沒修習過;然而比丘啊!在你所修習的安那般那念之法,還更有勝妙超過其上的。什麼是勝妙超過阿梨吒所修習的安那般那念之法呢?就是比丘依止於城邑、聚落,餘如前面經文所詳述過的一樣,……乃至於出息時觀察寂滅能善於修習。阿梨瑟吒比丘啊!這樣就是勝妙超過你所修習的安那般那念之法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一七經註釋:

  1、內外對礙想:指被內外各種精神與物質現象所拘束,不得自在的心理。對礙,依「俱舍論」說有三種——一、障礙有對,指二種物質互相障礙,無法同時佔有同一空間。如五根、五境之十色法(物質),均由極微分子所構成,彼此互礙而被礙。二、境界有對,指六根、六識與伴此而起之心所(心之作用),為所取之對境所拘束,而取境之作用不得自在。三、所緣有對,指心(六識與意根)與伴此而起之心所,為各所緣之法所拘束,而緣慮之作用不得自在。
  八一八【經旨】本經敘說罽賓那比丘正身端坐,專心修行,佛陀教諸比丘也應如是修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在早晨穿上法衣,手拿著缽盂,進入舍衛城中乞食。乞食畢,回到精舍,收好了衣缽,洗完腳後,就拿著坐具走入安陀林中,坐在一棵樹下,在晝日里禪思。

  當時,罽賓那尊者也是在早晨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進入舍衛城中乞食。等回到精舍,收好了衣缽,洗完腳後,他就拿著坐具進入安陀林裡,在樹下靜坐參禪。他與佛陀坐處相距不遠,端身不動地靜坐著,身心保持正直,作勝妙地思惟。

  那時,有眾多的比丘於下午時分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你們看見罽賓那尊者了嗎?他就在距我不遠處正身端坐,身心不動,作勝妙地思惟。」

  眾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啊!我們經常看見那位罽賓那尊者正身端坐,善於攝持其身,不傾斜也不動搖,專心一意作勝妙地思惟。」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比丘修習三昧(禪定),身心保持安定,不傾斜也不動搖,專心作勝妙思惟的話,那麼這位比丘就能得到這種三昧,就是不勤於運用方法修習,也能隨其所欲而獲得。」

  眾比丘問佛陀說:「是哪一種三昧,比丘如果得到這種三昧的話,就能使身心安定不動,專心作勝妙地思惟呢?」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比丘依止於聚落,早晨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進入村中乞食完畢,回到精舍,收好了衣缽,洗完腳後,就進入樹林中,或在幽靜的禪房、或露天之處而坐,專心思惟而係住心念,……乃至於出息時觀察寂滅能善於修習,這就是比丘端坐思惟,身心安定不動,就能作專心勝妙思惟的三昧。」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一八經註釋:

  1、尼師檀:即坐具。

  2、罽賓那:又作劫賓那,憍薩羅國人,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為眾僧中第一。

  3、乃至息滅觀察善學:參閱第八一六、八一七經,此句應作「乃至於滅出息觀察善學」。
  八一九【經旨】本經敘說世尊坐禪二月,修習出、入息念,從禪覺後對諸比丘告以所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奢能伽羅園林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想要靜坐參禪二個月,這期間,只除了送食的比丘,以及舉行布薩(每半月的說戒懺過)時之外,眾比丘不要再往來這兒。」當時,世尊吩咐這些話後,就開始二個月的靜坐參禪,眾比丘除了送食及布薩時之外,沒有一位比丘敢往來這兒的。

  這時,世尊靜坐參禪已過了二個月,就從禪定中出定,在眾比丘之前坐下,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其它外道出家人來問你們:『沙門瞿曇在這二個月中是怎樣靜坐參禪的呢?』你們就應該回答說:『如來這二個月是以安那般那念來坐禪思惟。』為什麼呢?因為我在這二個月中就是在修習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專心繫念思惟,觀察入息時,如實覺知入息;觀察出息時,如實覺知出息。或長息,或短息,都能如實覺知。觀察入息的一切過程時,能如實覺知;觀察出息的一切過程時,也能如實覺知。於觀察入息時,能如實覺知靜止呼吸的動作,……乃至觀察出息時,能如實覺知寂滅。我都能覺知這些出、入息情況後,這時我這樣地思惟著:這都還是屬粗糙的思惟,我現在把這些粗思惟止息後,應該更去修習其餘極微細的思惟,繫念於此而安住禪定中。

  當時,我息止了粗思惟後,便立即進入極微細的思惟,繫念於此而安住禪定中。這時,有三位天子,身色極為莊嚴美妙,在夜裡來到我住處。有一位天子這樣說:『沙門瞿曇的生命已盡。』另外一天子說:『這不是生命已盡,而是生命即將盡了。』第三天子說:『不是生命已盡,也不是生命將盡,而是修習甚深的禪定,是阿羅漢寂滅的境界!』」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人正確講說,有能使人得到聖住、天住、梵住、學住、無學住、如來住之法,使修學中的行者所未獲得的能夠獲得,還未到達的能夠到達,還未覺證的能夠覺證,也能使無學的聖者(阿羅漢)在現世中住於安樂,而這種法就是安那般那念,這就是正確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就是使人得到聖住、天住、梵住……乃至使無學的聖者能在現世中得到安樂之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一九經註釋:

  1、奢能伽羅林:位於憍薩羅國之婆羅門村。

  2、時到:指生命已盡,逝世的意思。

  3、時向至:即向於時至,指生命將盡,快死掉了。

  4、聖住:得如實知苦、集、滅、道四聖諦者住於聖住。

  5、天住:得初、二、三、四禪者,住於天住。

  6、梵住:得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定〕者,住於梵住。

  7、學住:仍在修學中的聖者住息處。

  8、無學住:證得阿羅漢之聖者住息處。

  9、如來住:得無上正遍覺者住於如來住。
  八二〇【經旨】本經敘說學住與如來住之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迦毘羅越城的尼拘律樹園林中。

  那時,釋氏摩訶男去到尊者迦磨比丘住處,向迦磨比丘頂禮後,退坐一邊,問迦磨比丘說:「怎樣呢?迦磨尊者啊!修學聖者的住息處就是如來的住息處嗎?還是修學聖者的住息處不同於如來的住息處,如來的住息處也不同於修學聖者的住息處呢?」

  迦磨比丘答說:「摩訶男啊!修學聖者的住息處是不同於如來的住息處,如來的住息處也不同於修學聖者的住息處。摩訶男啊!所謂修學聖者的住息處,就是經常多修習斷除五蓋煩惱;而如來的住息處,就是能如實知道五蓋都已斷除,並且斷除了它的根本,就像截斷了多羅樹頭一樣,不會再生長,在未來世成就不生之法。

  有一個時候,世尊住在奢能伽羅園林中。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想在這奢能伽羅林園中坐禪二個月,除了送食比丘及布薩之時外,眾比丘不要往來這兒。』詳細解說就如前經一樣,……乃至無學的聖者(阿羅漢)能在現世中得到安樂。由此可知,摩訶男啊!修學聖者的住息處不同於如來的住息處,如來的住息處也不同於修學聖者住息處。」

  釋氏摩訶男聽聞迦磨比丘的說法,滿心歡喜,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八二〇經註釋:

  1、釋氏摩訶男:世尊之叔父。

  2、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指此生為最後身,於未來不再生此煩惱身。
  八二一【經旨】本經敘說佛陀教導諸比丘修習不淨觀,諸比丘習後,卻引發比丘之自殺行為,為防止此偏行,佛陀乃改教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金剛聚落跋求摩河邊的薩羅梨園林中。

  那時,世尊為眾比丘教導不淨觀的道法,並且讚歎不淨觀說:「眾比丘修習不淨觀,重複多修習的話,就能獲得大果報、大福利。」

  當時,很多比丘修習了不淨觀之後,極為厭惡這色身,有人就拿刀自殺,有人服毒自盡,有人掛繩上吊,有人投崖而死,或者教其它比丘來殺害自己。

  有一位比丘他對這惡露不淨的身體生起了很大的厭惡,就到鹿林梵志子住處,告訴鹿林梵志子說:「尊者啊!你能殺死我的話,我的衣缽就給你。」

  那時,鹿林梵志子就殺害了這位比丘,當他拿著刀到跋求摩河邊洗刀時,有魔天在空中稱讚鹿林梵志子說:「真好啊!真妙!尊者啊!你已得到了無量的功德,能使那些沙門釋子持戒有德之人,還未得度的,助他得度;未得解脫的,助他得解脫;還未得休息的,使他得到休息;還未入於涅槃的,使他得入涅槃。那些衣缽雜物等財利,都屬於你的了。」

  這時,鹿林梵志子聽聞魔天的讚嘆後,更增長他的惡邪見,他這樣地想著:我今天是真實地在做大福德,使那些沙門釋子持戒有功德的人,還未得度的,助他得度;未得解脫的,助他得解脫;還未得休息的,使他得到休息;還未入於涅槃的,使他得入涅槃,他們遺留的衣缽雜物,全都歸屬於我的了。於是他就手拿著利刀,沿著所有房舍,以及經行處、別房、禪房走去,看到了比丘就問說:「那位是持戒有德的沙門呢?他還未得度的話,我能使他得度;還未解脫的話,我能使他解脫;還未得休息的話,我能使他得到休息;還未涅槃的話,使他得到涅槃。」

  當時,有一些厭惡色身的比丘,都走出房舍,告訴鹿林梵志子說:「我還未得度,你應該度我;我還未得解脫,你應該助我解脫;我還未得休息,你應該助我得休息;我還未得涅槃,你應該助我得涅槃。」

  這時,鹿林梵志子就以利刀殺死那位比丘,次第……乃至殺死了六十人。

  當時,世尊到了十五日的聚會說戒之時,他坐在眾僧之前,問阿難尊者說:「到底是什麼原因,眾比丘怎麼愈來愈減少了呢?」

  阿難告訴佛陀說:「世尊您為眾比丘教導修習不淨觀,並讚歎不淨觀,眾比丘修習了不淨觀之後,極厭惡這色身,……這樣詳細講說,乃至殺死了六十個比丘。世尊啊!就是這樣的因緣,所以才使眾比丘愈來愈減少,希望世尊您能再教導其它的道法,使眾比丘聽聞後,勤於修習而有智慧,樂於接受正法,樂於住持正法。」

  佛陀告訴阿難說:「由於這樣的緣故,我今天將依次第講說安住於微細處之法,依此隨順開悟的話,已生起或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就能快速地使它息滅,就如天下大雨,已生起或未生起的灰塵,都能把它洗除一樣。就像這樣,比丘如果修習安住於微細處之法,一切已生起或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便都能使它息滅。阿難啊!是什麼法多修習後能使人安住微細處,依此隨順開悟的話,已生起或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就能使它息滅呢?那就是安那般那念。」

  阿難又問佛陀說:「怎樣修習安那般那念,依此隨順開悟,就能使已生起或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息滅呢?」

  佛陀告訴阿難說:「就是比丘要依止於聚落,就如前面經文已詳說過的,……乃至要如觀察出息時能覺知寂滅而修學一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意遵奉修行。

  第八二一經註釋:

  1、不淨觀:為對治於身起貪欲者,令修不淨觀,即觀五蘊之色身充滿不淨。

  2、鹿林梵志子:鹿林,地名;梵志,指婆羅門;梵志子,即婆羅門之子。

  3、賢首:猶言賢者、尊者。
  八二二【經旨】本經敘說多修習安那般那念,可使四念處、七覺分、三明與三解脫得到滿足。本經可參閱八一五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金剛聚落跋求摩河邊的薩羅梨園林中。

  那時,阿難尊者獨自在僻靜之處,思惟禪思,他這樣地想著:可有一種法,修習又重複多修習後,能使四法得到滿足;四法修習滿足後,能使七法得到滿足;七法修習滿足後,能使二法得到滿足的嗎?

  這時,阿難尊者從禪定中出定後,就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過禮,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世尊啊!我獨自在僻靜之處,思惟禪思,這樣地想著:可有一種法,重複多修習後,能使四法得到滿足,……乃至能使二法得到滿足的嗎?我現在請問世尊,可真有一種法,重複多修習後,能使……乃至使二法得到滿足的嗎?」

  佛陀告訴阿難:「是真有一種法,重複多修習後,……乃至能使二法得到滿足。那一種法是什麼呢?就是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重複多修習安那般那念後,就能使四念處得到滿足;四念處修習滿足後,七覺分就能得到滿足;七覺分修習滿足後,三明與三解脫二法就能得到滿足。要怎樣修習安那般那念,使四念處得到滿足呢?就是比丘要依止於聚落,……乃至要如於出息時觀察寂滅而修習一樣。阿難啊!就像這樣,聖弟子觀察入息時,應如觀察入息而修學;觀察出息時,應如觀察出息而修學。要觀察或長或短的出入息而修學。乃至觀察入息覺知一切呼吸動作時,應如觀察入息而修學;觀察出息覺知一切呼吸動作時,應如觀察出息而修學。觀察入息靜止呼吸動作時,應如觀察入息靜止呼吸動作而修學;觀察出息靜止呼吸動作時,應如觀察出息靜止呼吸動作而修學。聖弟子此時要係心於對身念處的觀察,如果有異於身念處的,他也是如此地隨依身念處而比類思惟。

  如果有時聖弟子要以出入息覺知喜,覺知樂,覺知心理活動,乃至要觀察入息覺知靜止心理活動時,應如觀察入息靜止心理活動而修學;觀察出息靜止心理活動時,應如觀察出息靜止心理活動而修學。這位聖弟子此時要係心於對受念處的觀察,如果有異於受念處的,他也是隨依受念處而比類思惟。

  有時聖弟子要以出、入息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乃至要觀察入息覺知心解脫時,應如觀察入息覺知心解脫而修學;觀察出息覺知心解脫時,應如觀察出息覺知心解脫而修學。這時聖弟子繫心於對心念處的觀察,如果有異於心念處的,他也是隨依心念處而比類思惟。

  如果聖弟子有時要以出、入息觀察覺知無常、斷、無欲、滅等法時,就應如觀察無常、斷、無欲、滅的出、入息而修學。這時聖弟子要係心於對法念處的觀察,如果有異於法念處的,他也是隨依法念處而比類思惟。這樣就叫做修習安那般那念,而使四念處得到滿足。」

  阿難問佛陀說:「如此修習安那般那念,就能使四念處得到滿足。那麼要怎樣修習四念處,使七覺分得到滿足呢?」

  佛陀告訴阿難說:「如果比丘觀察身念處,專心一意後,就能係住心念而不會忘失,這時就應運用方法修習念覺分,修習念覺分後,念覺分就能得到滿足。念覺分修習滿足後,就能對於諸法加以選擇、思量,這時就應運用方法修習擇法覺分,修習擇法覺分後,擇法覺分就能得到滿足。對於諸法選擇、思量後,就能運用方法精勤努力,這時就應運用方法修習精進覺分,修習精進覺分後,精進覺分就能得到滿足。運用方法精進修習後,內心就能得到歡喜,這時就應運用方法修習喜覺分,修習喜覺分後,喜覺分就能得到滿足。心得歡喜後,身心就能得到安樂,這時就應運用方法修習猗覺分,修習猗覺分後,猗覺分就能得到滿足。身心得到安樂後,就能得到正定,這時就應修習定覺分,修習定覺分後,定覺分就能得到滿足。定覺分得到滿足後,就能滅除人世的貪憂,得到平等的捨離,這時就應運用方法修習舍覺分,修習舍覺分後,就能得到舍覺分的滿足。對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也是要像這樣去修習,這樣就叫做修習四念處,而使七覺分得到滿足。」

  阿難問佛陀說:「這樣就是修習四念處,而使七覺分得到滿足。那麼要怎樣修習七覺分,使三明與三解脫得到滿足呢?」

  佛陀告訴阿難說:「如果比丘修習念覺分,就能依於遠離,依於無欲,依於滅,而向於捨了;修習念覺分後,就能得到三明與三解脫的滿足。……乃至修習舍覺分,就能依於遠離,依於無欲,依於滅,而向於舍,如此修習舍覺分後,就能得到三明與三解脫的滿足。阿難啊!這樣就叫做每一法都相類似,每一法都相輔助。如此十三種道法(四念處、七覺分、明與解脫),都是以安那般那念這一道法為增上之力,也以這一法做為門路,次第增進,而得修習滿足。」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意遵奉修行。

  第八二二經註釋:

  1、明、解脫:指三明、三解脫。三明——一、宿命智證明,二、生死智證明,三、漏盡智證明。三解脫——一、欲(欲界)有漏心解脫,二、有(色界、無色界)有漏心解脫,三、(三界)無明有漏心解脫。
  八二三——八二四【經旨】像這異比丘所問,及佛問諸比丘二經,也是跟前經說法相同。
  八二五【經旨】本經敘說以出、入息念修習四念處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金毘羅聚落的金毘林中。

  那時,世尊告訴金毘羅尊者說:「我現在將講說精勤修習四念處之法。你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當時,金毘羅尊者保持靜默,佛陀再問他,他都是如此。

  這時,阿難尊者告訴金毘羅尊者說:「現在大師要對你說法了!」如此說了三次。

  金毘羅尊者始答阿難尊者說:「我知道了,阿難尊者!我知道了,瞿曇尊者!」

  那時,阿難尊者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是說法的時候了,世尊啊!是說法的時候了,善逝啊!希望您能為眾比丘講說精勤修習四念處之法,眾比丘聽聞後,將會受持奉行。」

  佛陀告訴阿難說:「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講說。如果比丘觀察入息時,能如觀察入息而修學,……乃至於出息時觀察寂滅,也能如出息時觀察寂滅而修學。這時,當聖弟子觀察入息時,就能如觀察入息而修學,……乃至觀察出息靜止呼吸動作時,也能如觀察出息靜止呼吸動作而修學。這時,聖弟子就要觀察身念處,當聖弟子已經觀察身念處後,如此便知善於內自思惟了。」

  佛陀又告訴阿難說:「譬如有人乘著車輿,從東方一路顛沛而來,當那個時候,是否會踐踏過一切的土丘呢?」

  阿難答佛陀說:「會的,世尊!」

  佛陀告訴阿難說:「就像這樣,當聖弟子觀察入息時,也應如觀察入息而修學,如此修學,乃至能善於內自思惟。如果這時聖弟子能以出、入息覺知喜,乃至覺知靜止心理活動而修學,聖弟子此時就要觀察受念處,聖弟子觀察受念處後,如此便知善於內自思惟。譬如有人乘著車輿,從南方一路顛沛而來,你覺得怎樣呢?阿難啊! 他是否會踐踏過土丘呢?」

  阿難答佛陀說:「會的,世尊!」

  佛陀告訴阿難說:「就像這樣,聖弟子觀察受念處,即知善於內自思惟。如果聖弟子能以出、入息覺知心,覺知欣悅心,覺知定心,乃至觀察入息覺知解脫心時,能如觀察入息覺知解脫心而修學;觀察出息覺知解脫心時,能如觀察出息覺知解脫心而修學。這時,聖弟子就要觀察心念處,聖弟子如此地觀察心念處後,即知善於內自思惟,譬如有人乘坐車輿從西方來,他是否會踐踏過土丘呢?」

  阿難答佛陀說:「會的,世尊!」

  佛陀告訴阿難說:「就像這樣,聖弟子應以觀察出、入息覺知心,……乃至觀察出息覺知心解脫時,能如觀察出息覺知心解脫而修學。這樣的聖弟子此時觀察心念處, 即知善於內自思惟。當善於觀察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後,就能滅舍人世的貪憂,這時聖弟子就應觀察法念處,聖弟子如此觀察法念處後,即知善於內自思惟。阿難啊!譬如四條大路上都有土丘,有人乘著車輿從北方一路顛沛而來,他是否會踐踏過土丘呢?」

  阿難答佛陀說:「會的,世尊!」

  佛陀告訴阿難說:「就像這樣,聖弟子觀察法念處,即知善於內自思惟。阿難啊!這樣就叫做比丘能運用方法精勤修習四念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意遵奉修行。

  第八二五經註釋:

  1、意行:即心行。
  八二六【經旨】本經敘說修習安那般那念有大果大福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當修習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修習安那般那念又重複多修習後,身能不疲倦,眼也不用擔心樂境,隨順觀於樂境,能夠覺知而不貪著樂境。怎樣叫修習安那般那念,身能不疲倦,眼也不用擔心樂境,隨順觀察樂境,能夠覺知而不貪著樂境呢?就是比丘依止於聚落,……乃至觀察出息覺知寂滅時,能如觀察出息覺知寂滅而修學。這樣就叫做修習安那般那念,身能不疲倦,眼也不用擔心樂境,隨順觀察樂境,能夠覺知而不貪著樂境。如此修習安那般那念的話,就能得到大果報、大福利。如果這比丘想要求得離欲(指五欲)、惡不善法(指五蓋),有覺、有觀,遠離欲界而生起喜樂,圓滿地安住於初禪的話,那麼這位比丘就應該修習安那般那念。如此地修習安那般那念,就能得到大果報、大福利。如果這比丘想要求得第二、第三、第四禪,具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或圓滿地安住於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的話,那麼滅盡三結(身見、戒取、疑)就能得到須陀洹果(初果) ;滅盡三結,而貪、瞋、痴微薄,就能得到斯陀果含果(二果);滅盡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取、疑結)就能得到阿那含果(三果);或者想得到無量種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的話,那麼比丘就應該修習安那般那念。如此地修習安那般那念,就能得到大果報、大福利。」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二七【經旨】本經敘說世尊於布薩時,稱許諸上座比丘能行諸正事,攝受諸年少比丘及人間比丘,並言過去、未來諸佛所有比丘眾,所行正事亦如此。末言修習安那般那念可息滅覺想。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結夏安居。那時,有眾多的上座聲聞比丘在世尊住處附近的樹下或洞窟中安居。此時,有眾多年少比丘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佛陀就為眾年少比丘講說種種的佛法,給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後,就靜默地安住著。

  眾年少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眾年少比丘又轉往眾上座比丘住處,向眾上座比丘頂禮後,坐於一邊。

  當時,眾上座比丘這樣地想著:我們應當攝受這些年少比丘,或一人攝受一人,或一人攝受二、三、多人。思慮完後,便立即去攝受,或一人攝受一人,或攝受二、三、多人,或有上座乃至攝受了六十人。

  那時,世尊在十五日舉行布薩(說戒懺過的聚會)之時,在大眾前鋪好了座席坐下。

  當時,世尊觀察眾比丘後,告訴比丘們說:「真好啊!真妙!我今天很歡喜眾比丘能踐行各種正事,所以,比丘們!你們應勤勉精進!」

  在這舍衛國的滿迦低月(印度夏季最後一月),於各處人間遊行的比丘們都已聞知世尊在舍衛國結夏安居。到了滿迦低月結束後,他們做好了衣服,拿著衣缽,就到舍衛國的人間遊行。他們漸漸地走到了舍衛國,收好衣缽,洗完腳後,就去到世尊住處,向世尊頂禮後,退坐一邊。

  那時,世尊就為這些人間遊行的比丘講說種種的佛法,給予示教照喜後,就靜默地安住著。

  當時,這些在人間遊行的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向佛陀行禮後離去,然後他們便轉往眾上座比丘的住處,向眾上座比丘頂禮後,退坐一邊。

  這時,眾上座比丘這樣地想著:我們應該要攝受這些在人間遊行的比丘,或一人攝受一人,或攝受二、三……乃至多人。於是便立即去攝受這些比丘,或一人攝受一人,或攝受二、三……乃至有攝受六十人的。那些上座比丘們攝受了這些在人間遊行的比丘後,就以正法教誡、教授他們,都善知先後次第的教法。

  那時,世尊在月十五日舉行布薩之時,就在大眾前鋪好座席坐著,他觀察過眾比丘後,告訴大眾比丘:「做得真好啊!做得真好!眾比丘啊!你們所做的這些正事,我感到很欣慰;你們所做的這些正事,我也感到很快樂。眾比丘啊!過去諸佛也有他的比丘眾,他們所做的正事也是像你們現在所做的一樣,未來諸佛所有的比丘眾,他們所做的正事,也應當會如你們現在所做的一樣。為什麼呢?因為現在這些大眾中的所有長老比丘,有的已經得到了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具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或圓滿地安住於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了。有的比丘已滅盡三結(身見、戒取、疑),得到須陀洹果,不再墮於惡道之中,決定會正向於正覺,最多只要在天上、人間受生七次,就能徹底脫離生死輪迴之苦了。有的比丘不但已滅盡三結,而且貪、瞋、癡也變得很微薄,得到了斯陀含果。有的比丘已滅盡了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取、疑結),得到阿那含果,往生色界再修習後,便能入於涅槃,不再還生此人世間了。有的比丘已得到了無量的神通境界——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有的比丘已藉由修習不淨觀,而斷除了貪欲;修習慈心,而斷除了瞋恚;修習無常想,而斷除了我慢;修習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而斷除了覺想。怎樣叫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而斷除了覺想呢?就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察出息覺知寂滅時,能如觀察出息覺知寂滅而修學。這樣就叫做修習安那般那念而斷除了覺想。」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二七經註釋:

  1、攝受:為攝取容受之義。即以教法教導正善之眾生,令得利益。

  2、滿迦低月:據佛光阿含藏注云:「月令名,為印度歷第八個月,正當雨季的最後一個月,相當於我國陰曆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

  3、生般涅槃:指於欲界死,生色界已,未久即能起聖道,斷除上地之惑而入般涅槃者。
  八二八【經旨】本經敘說戒、意、慧三學,並以詩偈贊此三學為覺跡,能生第一清涼,使心善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三種增上之學。是哪三種呢?就是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這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所謂三學具足,就是比丘能正行增上的戒、心、慧,

  對這三法勤勉精進修習。

  它就如勇猛又堅固之城一樣,恆常守護著六根,

  不管白天或夜晚,夜晚也如白天一樣地守護著;

  不管前面或後面,後面也如前面一樣地護守著;

  不管上面或下面,下面也如上面一樣地守護著。

  能使一切無量的三昧(正定),映現於一切地方,

  所以說這三法是使人覺證的途徑,能生起第一清涼之境(涅槃),

  捨離了無明的諍訟,他的心靈就能得到完善的解脫。

  我已成為世間的覺者,三明與正行皆已具足,

  能安住於正念而不忘失,心靈已經得到解脫,

  身壞命終之後,就會像燈盡而火滅一樣的不再生起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二八經註釋:

  1、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增上,是有力的,能為他所因依的意思,因為三學有相依相因的關係,所謂因戒生定,依定發慧,所以名三增上學。一、增上戒學——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詮,能防止人們造作一切身口意業;二、增上意學——又作增上心學、增上定學。定即禪定,經藏之所詮,能使人們靜慮澄心;三、增上慧學——慧即智慧,論藏之所詮,能使人們發現真理而斷愚癡。修習此三學,最後能獲得無漏道果,所以又名三無漏學。

  2、明行悉具足:指三明與正行具足。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正行——指身、口、意的淨行。
  八二九【經旨】本經詳說三學之內容意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又有三種增上學。是哪三種呢?就是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怎樣叫增上戒學呢?就是比丘能守住戒法,行依波羅提木叉(戒律)的律儀,威儀、行處(行作)具足,看見微細的罪過,就會生起怖畏,受持戒學。怎樣叫增上意學呢?就是比丘遠離五欲及邪惡不善法(五蓋),……乃至圓滿住於第四禪。什麼是增上慧學呢?就是比丘能如實知道苦聖諦,也能如實知道集聖諦、滅聖諦及道聖諦,這樣就叫做增上慧學。」

  這時,世尊即唱誦如前經一樣的詩偈。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三〇【經旨】本經敘說若成就增上慧學,則增上戒學與增上意學自會滿足。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比丘具增上戒學,但不具增上意、增上慧學;有比丘具增上戒與增上意學,但不具增上慧學。如果聖弟子能運用方法隨順成就增上慧學的話,那麼增上戒學與增上意學就會修習滿足。像這樣的聖弟子能運用方法隨順成就增上慧學的話,就能得到無上的慧壽而活。」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三一【經旨】本經敘說戒、意、慧三學能攝諸戒。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對這所受持的二百五十餘戒,要隨次每半月來誦說戒法,使那些自求學習的人能依此而修學。然有所謂的三學,就能攝取一切的戒法了。是哪三種呢?就是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三一經註釋:

  1、「過二百五十戒,……能攝諸戒」:「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諸比丘!此百五十餘之學處於每半月誦,欲得利益之善男子應學此。諸比丘!此等三學,此(百五十餘之學處之)一切即彼攝於其中。」
  八三二【經旨】本經詳說三學之意義,及修習之福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的話,就如前經一樣,差別的是:「怎樣叫增上戒學呢?就是比丘注重戒行,於戒行能向上增進;雖然不注重禪定,於禪定不能向上增進;也不能注重智慧,於智慧不能向上增進。然而他對於每一分細微的戒律,有犯錯卻能隨時悔過。為何我不說他不能如此呢?因為他如果能持戒而隨順修習梵行、饒益梵行、久住梵行的話,那麼這位比丘就能持戒堅固,與戒師常住,常隨順生起戒行,受持而修學。他如是知、如是見而斷除了三結,就是所謂的身見、戒取、疑三種結惑。斷除這三種結惑,就能得到須陀洹果(初果),不再墮於惡道中,決定會正趨於正覺之境,至多只在天上、人間受生七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這樣就叫做增上戒學。

  怎樣叫增上意學呢?就是比丘能注重戒行,於戒行能向上增進;也能注重禪定,於禪定能向上增進;雖不注重智慧,於智慧不能向上增進,然而他對於每一分細微的戒律,……乃至能受持修學戒法。他如是知、如是見,而斷除了五下分結,就是所謂的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等欲界五種結惑。斷除這欲界五種結惑,就能得到生般涅槃,獲阿那含果,不再生此人世間,這樣就叫做增上意學。

  怎樣叫做增上慧學呢?就是比丘能注重戒行,於戒行能向上增進;能注重禪定,於禪定能向上增進;能注重智慧,於智慧能向上增進。他如是知、如是見,而得欲界有漏心的解脫、色界或無色界有漏心的解脫、三界無明有漏心的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這樣就叫做增上慧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三二經註釋:

  1、「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受持而學」:南傳英譯本相對經文此處作whatever minor,trifling observances he may transgress,he is cleared of them.why so? i do not declare him to be rendered unfit because of them,for he strictly observes the rudiments of the holy life,the constituents of the holy life:he is stablished in morality,he trains himself in the rules of training by undertaking them.(大意是:不管他違犯什麼微細之戒,他於此仍是清白的。為何如此呢?我不因此而說他是不能的,因為他固持根本的淨行及製定的淨行。他的戒行堅固,他受學於戒,堅住於戒。)

  2、學增上戒:參考本經前後文,疑應作「增上戒學」。

  3、生般涅槃:見第八二七經註釋。
  八三三【經旨】本經內容與前經一樣,唯敘述文句稍有差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對這所受持的二百五十餘戒,要隨次每半月來誦說戒法。如果那善男子自己隨意所要而修學的話,我就會向他講說這三學。如果修習這三學的話,那麼就可攝受一切的學戒了。是哪三學呢?就是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怎樣叫增上戒學呢?就是比丘注重戒行,於戒行能向上增進;雖不注重禪定,於禪定不能向上增進;也不注重智慧,於智慧不能向上增進。然而他對每一分細微的戒律,……乃至受持學戒。他如是知、如是見,而斷除了三結,就是所謂的身見、戒取、疑三種結惑,他的貪、瞋、癡也變得薄弱了,成就一種子之道。如果在該境地還未能成等正覺的話,就名為斯陀含的聖者(一來、二果);如果在斯陀含境地而還未能成等正覺的話,就名為家家的聖者;如果在家家的境地而還未能成等正覺的話,就名為七有的聖者;如果在七有的境地還未能成等正覺的話,就名為隨法行的聖者;如果在隨法行境地還未能成等正覺話,就名為隨信行的聖者,這樣就叫做增上戒學。

  怎樣叫增上意學呢?就是比丘能注重戒行,於戒行能向上增進;也能注重禪定,於禪定能向上增進;雖不注重智慧,於智慧不能向上增進,然而他對於每一分細微的戒律,……乃至受持學戒。他如是知、如是見,而斷除了五下分結,就是所謂的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等欲界五種結惑。斷除這欲界五種結惑,就能得到中般涅槃。如果在中盤涅槃境地還未能成等正覺的話,也能得到生般涅槃;如果在生般涅槃境地還未能成等正覺的話,也能得到無行般涅槃;如果在無行般涅槃境地還未能成等正覺的話,也能得到有行般涅槃;如果在有行般涅槃境地還未能成等正覺的話,也能得到上流般涅槃,這漾就叫做增上意學。

  怎樣叫增上慧學呢?就是比丘能注重戒行,於戒行能向上增進;能注重禪定,於禪定能向上增進;能注重智慧,於智慧能向上增進。他如是知、如是見,而得欲界有漏心的解脫、色界或無色界有漏心的解脫、三界無明有漏心的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這樣就叫做增上慧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三三經註釋:

  1、一種子道:不還向之中,若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七品或八品,尚餘一品或二品者,須於欲界之天界中受生一次,稱為一種,又稱一間。

  2、斯陀含:華譯一來,即二果。謂其當於欲界的天上人間,各來受生一次,此位斷盡三界見惑外,須更斷欲界修惑前六品,方能證得。

  3、家家: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之前三品或前四品之聖者;以其出一家而至另一家,從人間生於天界,又從天界生於人間,故稱家家。

  4、七有:即初果。指於人界與天界最多往返七次,即於十四生間必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

  5、隨法行:指聲聞乘見道之利根聖者,於法能自作思惟,如理修行。

  6、隨信行:即從他人處聽佛說之教法而生信仰,隨此法修行者。

  7、中般涅槃:五種不還之一。不還之聖者自欲界而生於色界之中有之身,即證得羅漢果而般涅槃。

  8、生般涅槃:五種不還之一。不還之聖者從欲界命終,生於色界,即證得羅漢果而般涅槃。

  9、無行般涅槃:五種不還之一。不還之聖者從欲界命終,生於色界,不加功用行,自然斷除欲界煩惱餘之修惑,證得羅漢果而般涅槃。

  10、有行般涅槃:五種不還之一。不還之聖者從欲界命終,生於色界,更須加功用行,而斷欲界修惑,才證得羅漢果而般涅槃。

  11、上流般涅槃:五種不還之一。不還之聖者從欲界命終,生於色界,此人須次第上行色界諸天受生,而後斷除欲界修惑,證得羅漢果入於般涅槃。
  八三四【經旨】本經敘說若比丘具足戒住者,能令三學修習滿足,並解說三學之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比丘戒行圓滿的話,就能善於攝持戒律,具足威儀及行處,看見細微之罪,也能生起怖畏。如此比丘戒行圓滿,善於攝持戒律,具足威儀及行處,看見細微之罪,也能生起怖畏,平等地受持學戒,就會使三學修習滿足。是哪三學呢?就是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怎樣叫增上戒學呢?就是比丘戒行圓滿,雖然少定、少慧,然而對於每一分細微的戒律,……乃至受持學戒。他如是知、如是見,而斷除了三結,就是身見、戒取、疑三種結惑。斷除這三種結惑,就能得到須陀洹果(初果),不再墮於惡道中,決定會正趨於正覺之境,至多只在天上、人間往返受生七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了。

  怎樣叫增上意學呢?就是比丘禪定滿足,三昧滿足,雖缺少智慧,然而對於每一分細微的戒律,一有觸犯就能隨時悔過,……乃至受持學戒。他如是知、如是見,而斷除了五下分結,就是所謂的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等欲界五種結惑。斷除這欲界五種結惑,就能得到生般涅槃阿那含果,不再生此人世間,這樣就叫做增上意學。

  怎樣叫增上慧學呢?就是比丘修學戒行圓滿、禪定圓滿、智慧圓滿。他如是知、如是見,而得欲界有漏心的解脫、色界與無色界有漏心的解脫、三界無明有漏心的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這樣就叫做增上慧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三五【經旨】本經經文內容大都同於第八三三經,請參閱。白話譯文略。
  八三六【經旨】本經敘說三學——上戒學、上威儀學、上波羅提木叉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三學。是哪三學呢?就是增上戒學、增上威儀學、增上婆羅提木叉學。」

  當時,世尊就又唱誦詩偈說:

  「修學的人學習戒律時,要隨順直道而行,

  專心省察,運用方法勤勉努力,善於攝護自身。

  首先獲得滅盡煩惱的智慧,其次能徹底地滅除無知;

  獲得滅除無知的解脫,所有的知見(智慧)都已得度,

  成就不退動於煩惱的解脫,滅盡所有的結使煩惱。

  這位修行人的六根已修習圓滿,六根寂靜而得到真正的快樂,

  持此最後一次的身體,摧伏一切的魔怨。」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三六經註釋:

  1、有三學:原作「有二學」,今依「雜阿含經論會編」改正。

  2、上戒學:原本缺,今依「雜阿含經論會編」改正。

  3、漏盡智:斷盡一切煩惱之阿羅漢智。

  4、不動解脫:六種阿羅漢中不動阿羅漢之稱。不退動於煩惱,解脫煩惱之系縛,故名。
  八三七【經旨】本經敘說比丘學戒,有多福利,能令三學滿足。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學習戒律有很多的福利,能使人得到最上的智慧,有堅固的解脫,有最上的四念處觀。如果比丘學習戒律,得到了福利,有最上的智慧,有堅固的解脫,有最上的四念處觀後,就能使三學得到滿足。是哪三學呢?就是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學習戒律能隨得很多福利,專心思惟於三昧禪定裡,

  證得最上的智慧,現生是最後的生身,

  我就是持此最後的生身,降伏魔怨而度達涅槃彼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三七經註釋:

  1、「學戒多福利,……念為增上」:比對南傳小部經第四如是語經第二集第二品之第九學處經,此處作「汝等當於學處,有大勝利(戒學、定學、慧學增上),有最上慧,有堅固解脫,有最大智(四念處觀)」。(見黃謹良譯,大林靜舍八十二年印小部經)本經白話譯文依此。
  八三八【經旨】本經敘說學戒之種種福利,為前經之詳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的話,就如前經所說的一樣,差別的是:「眾比丘啊!什麼是修學戒法隨得的福利呢?就是大師為眾聲聞弟子製定戒律,是為了所謂攝持僧團,極力攝持僧團,使不信的的人生起正信;有正信的人,能夠增長他的信心,調伏惡人,使慚愧的人得住於安樂,於現世之中防護一切有漏法,對於未來的有漏煩惱也能得到正確的對治,使能長久保持梵行。就如大師已為聲聞弟子所製定的戒律,所謂攝持僧團,……乃至能長久保持梵行。就像這樣,學戒的人能堅固遵行戒律、恆守戒律、常行戒律、受持學戒,這就是比丘學戒的福利。

  怎樣叫最上智慧呢?就是大師為眾聲聞弟子說法,是因發大慈悲哀憫眾弟子,而以真義利益他們,或使他們得到安慰、或使他們得到安樂、或既使他們得到安慰又得到安樂。就像這樣,大師為眾聲聞弟子說法,是因發大慈悲哀憫眾弟子,而以真義利益他們,使他們得到安慰與安樂;如此這般,對於每一法、每一處,都能以智慧去做觀察,這樣就叫做比丘最上的的智慧。

  怎樣叫堅固的解脫呢?就是大師為眾聲聞弟子說法,是因發大慈悲哀憫眾弟子,而以真義利益他們,使他們得到安慰與安樂。如此這般的,講說各種法;同樣地,在每一處也都得到了解脫的安樂,這樣就叫做比丘堅固的解脫。

  怎樣叫比丘最上的四念處觀呢?就是戒身還未圓滿的話,能專心繫念而安住;還未觀察的話,對於每一處,能以智慧繫念而安住;已做觀察的話,對於每一處,仍能再繫念而安住;還未接觸法的話,即能於每一處,安住解脫之念;已經接觸法的話,也能於每一處,安住解脫之念,這樣就叫做比丘最上的四念處觀。」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學習戒律能隨得很多福利,專心思惟於三昧禪定裡,

  證得最上的智慧,現生是最後的生身,

  我就是持此最後的生身,降伏魔怨而度達涅槃彼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有「屍婆迦經」,在後面(指第九六八經),佛陀將會講說。

  同樣地,阿難陀比丘及異比丘所問、佛問諸比丘等三經,也都跟前面的內容相同。

  第八三八經註釋:

  1、「謂大師為諸聲聞制戒,……令梵行久住」:此處指釋尊制戒的十種因緣。摩訶僧祇律卷一所列十種因緣如下:「攝僧,極攝僧,令僧安樂,折伏無羞人,有慚愧者得安穩住持,不信者能信,正信者得增益,於現法中得漏盡,未生諸漏令不生,正法久住。」
  八三九【經旨】本經以農夫作田,隨時善作,不急於收穫,及母雞孵卵,隨時消息冷暖愛護為例,言修習三學隨彼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農夫要有三種作田的方法,適時善於耕作田地。是哪三種呢?就是那農夫要適時耕田磨平土地,適時引水灌溉,適時播種。那農夫適時耕田磨平土地,適時引水灌溉,適時播種後,他不作如此的想法:我要使作物今日就長大,今日結果實,今日就成熟;或者是明天,或者是後天能如此。​​眾比丘啊!雖然那位長者(指農夫)耕田、灌溉、播種後,不作如此想法:我要使作物在今日就長大、結果、成熟;或者是明天,或者是後天能如此。​​然而作物的種子已經播入地中,它自己就會隨時而生長,終至果實成熟。同樣地,比丘對這三種學處也要隨時善於修學,在善於修習戒學、善於修習意學、善於修習慧學後,不做這樣的想法:要使我今天不會生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或者是在明天,或者是在後天,就能如此。他雖不作這樣想法,但自然會有神力,能使他在今天,或者是明天,或者是在後天,就能不生起一切的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他已隨時修習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後,隨順那時節的流轉,自然能不生起一切的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

  比丘啊!又譬如母雞生卵,或者十顆,乃至十二顆,母雞隨時愛護,調節適當的溫度。但這母雞並不做如此想法:我今天,或者明天,或者是後天,將用喙啄,或用爪刮破卵殼,使小雞能安穩孵出。然而這母雞善於孵卵,隨時愛護,小雞自然就會安穩地孵出來。同樣地,比丘若善於修學這三種學處,隨著時節的流轉,自然能不生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四〇【經旨】本經以驢子追隨牛群,卻自以為牛為例,言違律又不修三學愚癡男子雖逐於大眾之後,其實去比丘大遠。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驢子隨著牛群而走時,牠這樣的想著:我且作出牛的吼聲。然而牠的形體不像牛,顏色也不像牛,叫出的聲音都不像,牠隨在一大群牛之後,就自認為自己就是牛而要發出牛吼叫的聲音,然而牠與牛其實相差很遠。同樣地,有一位愚癡男子他違犯了戒律,追隨於大眾之後,自說:『我是比丘,我是比丘。』然而他卻不學習克除貪欲的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只是追隨於大眾之後,自己稱說: 『我是比丘,我是比丘。』其實他與比丘相差是很遠的。」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同樣有腳蹄卻無角的獸類,具有四腳和會發聲的口,

  牠追隨於一大群牛後,常以為自己就是牛了,

  可是牠的形體不像牛,也不能發出牛的叫聲。

  同樣也有愚癡的人,不能隨時繫住心念,

  對於佛陀的教誡,欠缺運用方法勤精進的慾願,

  內心懈怠輕慢,無法獲得無上的正道。

  就如驢子在牛群裡,自與牛相差恆是很遠,

  那愚癡人雖追隨於大眾之後,但自己的行為卻常自乖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四一【經旨】本經敘說若隨時修習三學,不久當得盡諸漏,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跋耆聚落裡,跋耆子尊者就侍奉於佛陀左右。

  那時,跋耆子尊者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您說受持二百五十餘戒,使善男子隨次半月來誦說戒經,要使眾善男子能隨欲去學習。然而現在,世尊啊!我實在不能隨順應學的戒法而去學習。」

  佛陀問跋耆子說:「你是否能隨時修習三學呢?」

  跋耆子答佛陀說:「我能,世尊!」

  佛陀告訴跋耆子說:「如此你就應當隨時修習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當你隨時精勤修習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後,不久,將能盡除一切煩惱,得到無煩惱的清淨心解脫及智慧解脫,於此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跋耆子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便離去。

  這時,跋耆子尊者接受佛陀的教誡、教授後,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惟,就如前面經文所說的內容,……乃至他的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證得阿羅漢果。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三十
  八四二【經旨】本經敘說世尊為諸比丘說戒相應法,讚歎制戒法,迦葉比丘聞後,心不忍、不喜,及世尊離去,乃心生愧悔,於是詣佛悔過,佛陀乃授以律儀戒。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崩伽阇村的崩伽耆林中。

  那時,世尊為眾比丘講說與戒相應之法,並讚歎制定戒法。

  當時,迦葉氏尊者住在崩伽聚落裡,他聽到世尊在講說與戒相應之法,並讚歎這戒法,內心很不能接受,也不歡喜,就說:「這沙門太過讚歎戒法,太過度製定這戒法了。」

  那時,世尊在崩伽聚落隨心所樂的安住一段時間後,就走向舍衛國,次第遊行教化,到達了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迦葉氏尊者在世尊離去後不久,內心就生起悔意說:我今天失去了利益,而得到大不利,在世尊講說與戒相應之法,並讚歎制定戒法時,我對於世尊的說法,內心不接受,也不歡喜,由於心不歡喜而這樣說:「這沙門太過度製定戒法,太過度讚歎這戒法。」

  當時,迦葉氏尊者在夜晚過後到了早晨,他穿著法衣,手拿缽盂,就進入崩伽聚落中乞食。乞食後,回到精舍,收拾好臥具,自己拿著衣缽,就向舍衛城次第遊行而去。到了舍衛國,他收好衣缽,洗過腳,就去晉見世尊,向世尊頂禮後,禀告佛陀說:「我要悔過!世尊啊!我要悔過!善逝啊!我很愚笨,我很愚癡,沒有善根,不能明辨是非。我聽聞世尊您為眾比丘講說與戒相應之法,讚歎制定戒法時,竟然對世尊您的說法,不願接受也不喜歡,由於心裡不喜歡而這樣說:『這沙門太過度製定戒法,也太過度讚歎戒法了。』」

  佛陀問迦葉氏說:「你是在什麼時候對於我的說法,心裡不願接受也不喜歡,由於心裡不喜歡而這樣說:『這沙門太過度製定戒法,太過度讚歎戒法。』呢?」

  迦葉氏答佛陀說:「當時,世尊您住在崩伽阇聚落的崩伽耆林中,為眾比丘講說與戒相應之法,並讚歎這戒法。我就是在那時對於世尊的說法,內心不能接受,也不歡喜,由於內心不歡喜,所以才這樣說:『這沙門太過度製定戒法,太過度讚歎戒法。』世尊啊!我今天自己已知罪而願悔過,自己已見罪而願悔過,希望世尊您能接受我的懺悔,也是哀憫我愚癡之故!」

  佛陀告訴迦葉氏說:「你自己已經知道懺悔了。由於你的愚癡,沒有善根,不能明辨是非,以致聽聞我為眾比丘講說與戒相應之法,讚歎制定戒法時,對於我的說法,不能接受,也不喜歡,由於內心不喜歡而這樣說:『這沙門太過度製定戒法,太過度讚歎戒法。』現在迦葉你已自知罪而悔過,自見罪而悔過,在未來世,你將會生起律儀戒,因為哀憫你的緣故,我現在就接受你的懺悔。迦葉氏啊!如此悔過的人,將會增長善法,始終不再退減了。為什麼呢?因為有人如能自知罪、自見罪而悔過的話,在未來世,就會生起律儀戒,使善法增長,始終不再退減之故。

  迦葉啊!即使是上座比丘,如果他不願學戒、不注重戒律、不讚歎制戒,那麼這樣的比丘,我是不會讚歎他的。為什麼呢?因為被大師所讚歎的人,其餘的人聽了便會去習近他,恭敬親附尊崇他;如果餘人去和他習近親附尊崇他的話,就會認同他的見解,而與他的作法相同了;如果跟他的作法相同的話,那麼長夜將會得到無利益的痛苦了。所以我對於那樣的長老自初始便不讚歎他,因為他一開始就不樂於學戒的緣故。就如對於長老比丘的敘述,對於中年比丘、少年比丘,也是同樣的說法。

  如果那上座長老一開始就能注重學戒,讚歎制定戒法,像這樣的長老是我所讚歎的,因為他從初始就樂於學戒的緣故。這被大師所讚歎的人,其餘的人也將會去和他習近,親附尊崇他,認同他的見解;由於見解相同的緣故,在未來世,他將長夜地獲得義利。所以,對於那位長老比丘應當常讚歎他,因為他一開始就樂於學戒的緣故。對於中年比丘、少年比丘,也是同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四二經註釋:

  1、說戒相應法: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此處作「以學處相應之法語開示」。

  2、「此沙門極讚歎是戒,極制是戒」: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此處作「此沙門過份制欲」。
  八四三【經旨】本經敘說世尊不讚歎不樂學戒者,讚歎樂學戒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眾上座長老比丘自初始就不樂於學戒,不注重戒律,看見其它比丘一開始就樂於學戒,注重戒律,讚歎制定戒法時,他也不願隨時給予讚歎的話,我對於這樣的長老比丘也是不予讚歎的,因為他自初始就不樂於學戒之故。為什麼呢?因為大師如讚歎他的話,其餘的人將會去習近他,親附尊崇他,認同他的見解,因為和他見解相同之故,長夜將會受到沒有利益的痛苦。所以我對於那位長老比丘,……對於中年比丘、少年比丘,也是同樣的說法。對樂於學戒的比丘,就如前經的說法一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四四【經旨】本經解說三學的內容意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三種增上之學。是那三種呢?就是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怎樣叫增上戒學呢?就是比丘能安住於戒律,具足威儀、行處,看見微細罪就會生起怖畏,受持學戒,這樣就叫做增上戒學。怎樣叫增上意學呢?就是比丘遠離了一切邪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由於遠離貪欲而生起喜樂,圓滿地安住於初禪,……乃至圓滿地安住於第四禪中,這樣就叫做增上意學。怎樣叫增上慧學呢?就是比丘對這苦聖諦能夠如實知道,對這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也都能如實知道,這樣就叫做增上慧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有關「三學」的其餘經文,都如前面四念處經裡所說一樣。

  如禪經所說,同樣地,有無量、無色二經。如四聖諦經所說,像這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四道、四法句、止觀修習等經,也是如此的說法。
  八四五【經旨】本經敘說聖弟子若成就四不壞淨,則命終後,得生天上,獲十種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獼猴池邊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有時一位離車族的調象師,名叫難陀,他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告訴離車難陀說:「如果聖弟子能成就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那麼他想求得壽命,就能獲得壽命;想求得好色身、勇力、安樂、才辯、自在,便都能獲得。是那四種淨信呢?就是成就對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對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我看見這樣的聖弟子在這人世裡命終之後,就會受生到天上,在天上得到十種善報。是那十種呢?就是得到天上的壽命、天上的妙色、天上的名稱、天上的快樂、天上的自在,也得到天上的色、聲、香、味、觸五妙欲。如果這聖弟子在天上命終,來生於人世間的話,我看見他也會具足十事。是那十種呢?就是具足人間的壽命、人身的好色身、名稱、快樂、自在,以及人間的色、聲、香、味、觸五妙欲。我說那位多聞聖弟子,不是由於他人而生信,不是由於他人而起欲願,不是從他人聽聞,不取他人的意志,也不因他人的思惟,我說他自己有如實的正慧知見。」

  那時,難陀有位侍從告訴難陀說:「澡浴的時間已到,現在可以去了!」

  難陀答說:「我現在不須要人間的澡浴了,我現在就以這勝妙之法來沐浴自己,那就是在世尊處獲得清淨的信樂。」

  當時,離車族的調象師難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八四五經註釋:

  1、不壞淨:指堅定不移的信仰。

  2、「我說彼多聞聖弟子,……我說彼有如實正慧知見」:比對「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難陀!此非我(佛陀自謂)聞於他之沙門、婆羅門所說之,乃我自知、自見、自悟而說。」南北所傳說法有差異。
  八四六【經旨】本經敘說若成就四不壞淨,生活自然富足。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獼猴池邊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聖弟子能夠成就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那麼他就不會在人世間過貧窮的生活,不用貧寒乞食,生活自然富足。是那四種呢?就是成就對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及成就對法、僧、聖戒堅定不移的淨信。所以,比丘啊!你們應該如此學習:我將成就對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對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四七【經旨】本經敘說轉輪王以不成就四不壞淨故,雖享盡人世間之富貴權勢,仍未斷三惡道苦報;聖弟子以成就四不壞淨故,雖乞食過活,卻可解脫三惡道之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轉輪聖王七寶具足,成就了人世間的四種神力,稱王四天下,身壞命終後,生於天上。雖然那轉輪聖王七寶具足,成就了人世間的神力,稱王四天下,身壞命終後,得生於天上,但他還是尚未斷除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之苦報。為什麼呢?因為轉輪聖王沒有得到對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也沒有成就聖戒的緣故。

  多聞的聖弟子雖然是穿著糞掃衣,挨家乞食,以草蓆為臥具;然而那多聞的聖弟子卻得解脫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之苦。為什麼呢?因為那多聞聖弟子對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了聖戒的緣故。所以,眾比丘們!你們應該這樣修學:要對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四七經註釋:

  1、轉輪王七寶:此七寶即一、金輪寶,二、象寶,三、馬寶。四、摩尼珠寶,五、賢玉女寶,六、主藏臣寶,七、主兵臣寶。詳見第七三四經。

  2、成就人中四種神力:一、大富,二、端正姝好,三、無疾病,四、長壽。

  3、四天下:東西南北四大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此等四洲是印度舊說,佛陀說法時,常引其說。
  八四八【經旨】本經敘說聖弟子若修習成就四不壞淨,則可不墮三惡道中,故聖弟子也應以此法教導餘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該要生起哀憫心與慈悲心。如果有人對於你們所說之法​​樂聞樂受的話,你們就應該為他講說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使他趨入此法、安住此法。是那四種呢?就是對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法堅定不移的淨信、對僧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為什麼呢?因為這四大——地、水、火、風會有變易增損,然而這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卻不曾有增損變異。那不會增損變異之法,就是多聞聖弟子成就對佛陀等堅定不移的淨信,如果說他還會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中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該這樣學習:我將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對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同時也應教導其餘的人,使他也成就這四種淨信。」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四九【經旨】本經敘說若敬信人,易生五種過患,故應修學成就四不壞淨。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敬信人的話,容易生起五種過患。如果被敬信的那人有時違犯戒律了,就會被大眾所唾棄,恭敬此人的弟子,將會這樣想著:這是我的師父,是我所敬重的人,可是僧眾們卻鄙棄輕視他,我現在為什麼還要進入那塔寺呢?不願進入塔寺,就不得恭敬僧眾;不恭敬僧眾,就不得聽聞正法;不得聽聞正法,就會退失善法,不能久住於正法中。這就是敬信人所生起的第一種過惡。

  其次,敬信人的話,如果所敬信的人違犯了戒律,僧眾們便會舉發他犯戒而不認罪的過錯。敬信此人的弟子,將會這樣想著:這是我師父,是我所敬重的人,可是僧眾們卻舉發他犯戒不認罪的過錯,我現在為什麼還要進入這塔寺呢?不願進入塔寺,就不得恭敬僧眾;不恭敬僧眾,就不得聽聞正法;不得聽聞正法,就會退失善法,不能久住於正法中。這就是敬信人的緣故,所生起的第二種過患。

  其次,如果那位被敬信的人拿著衣缽,到其餘地方遊行去了,那麼敬信此人的弟子,將會這樣想著:我所敬信的人穿著法衣,拿著缽盂,到人間四處遊行去了,我現在為什麼還要進入那塔寺呢?不願進入塔寺,就不得恭敬僧眾;不恭敬僧眾,就不得聽聞正法;不得聽聞正法,就會退失善法,不能久住於正法中。這就是敬信人的緣故,所生起的第三種過患。

  其次,如果他所敬信的人舍戒還俗了,那麼敬信此人的弟子,將會這樣想著:他是我師父,是我所敬重的人,他既已舍戒還俗了,我現在就不應進入塔寺裡。不願進入塔寺,就不得恭敬僧眾;不恭敬僧眾,就不得聽聞正法;不得聽聞正法,就會退失善法,不能久住於正法中。這就是敬信人的緣故,所生起的第四種過患。

  其次,如果他所敬信的人身壞命終了,那麼敬信此人的弟子,將會這樣想著:他是我師父,是我所敬重的人,如今他已逝世了,我現在為什麼還要進入那塔寺呢?由於不入塔寺,所以就不得恭敬僧眾;不恭敬僧眾,就不得聽聞正法;由於不得聽聞正法,所以就會退失善法,不能久住於正法中。這就是敬信人的緣故,所生起的第五種過患。

  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該這樣學習:我將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對於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四九經釋:

  1、不見舉:戒律中之罪名,為三舉之一。比丘犯罪而他人忠告之,卻不自認罪之人,犯不見舉罪。
  八五〇【經旨】本經敘說如四食之長養眾生,四大增長攝受;同樣地,有四種福德潤澤,安樂之食——四不壞淨。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長養眾生,攝受四大而得增長。是那四種呢?就是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同樣地,也有四種潤澤福德,為安樂之食。是那四種呢?就是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該這樣學習:我將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對於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五〇經註釋:

  1、四種食:四食內容意義請參閱第三七〇經。
  八五一【經旨】本經敘說於佛不壞淨成就者,乃為聞法,眾僧所念,成就聖戒。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的話,就跟前經內容一樣,差別的是:「對於佛陀成就堅定不移淨信的人,是為能聽聞正法,是眾僧所憶念,能成就聖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五二【經旨】本經敘說於佛不壞淨成就者,離慳垢心,常行樂施,聖戒成就。

  其次的經文也跟前面經文內容一樣,差別的是:「如果對於佛陀成就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乃至被慳吝的垢穢所纏縛的眾生能遠離慳吝的垢穢心,在家而住於解脫心的布施,常行樂施,常樂於施捨,行平等的布施,成就聖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五三【經旨】本經敘說成就四種福德潤澤之食,則其功德福利無量。

  其次的經文也跟前面經文內容一樣,差別的是:「就像這樣,聖弟子們成就四種潤澤福德,潤澤善法之食,如要稱量此所攝受的功德,那麼你所得到的福利、你所得到的果報、你所得到福利與果報的集聚,實在不可稱量;然而由那兒所得到的眾多福利,確實是極大功德集聚之數。譬如恒河、耶菩那河、薩羅由河、伊羅跋提河、摩酰河等五大河的合流,對於那麼眾多的河水,是不能用百瓶、千瓶、百千萬瓶去度量的;然而那河水很多,確實是大水匯聚之數。同樣地,聖弟子們成就這四種潤澤功德之食的話,也是無法去度量他有多少的福利;然而他會得到很多的福利,確實是大功德積聚之數。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該這樣學習:我將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對於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具眾多吉祥的大海,能清淨自己也能清淨他物,

  它汪洋浩瀚而水流平穩,實在是一切百川之長。

  大地上一切江河,是眾生之所依生,

  全都流注入大海中;我們身體也像這樣,

  若能修習布施、持戒的功德,一切福利自會流歸於你了。」
  八五四【經旨】本經敘說婆羅門所說為虛偽道,不能向於涅槃;而佛陀所說八正道乃平正之大道,能向於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婆羅門所說的道是虛偽的,愚癡而邪惡,不是正確的趨向,也不是向於涅槃的正覺智慧。他們這樣地教導眾弟子:在每月的十五日,他們用胡麻屑或庵羅摩羅屑來沐浴身體,穿著新劫貝衣服,由頭上垂下長縷,把牛屎塗在地面,然後臥於其上,告訴弟子們說:『善男子們!早晨時要早起,脫下衣服,放在一處,赤身裸體地向東方奔馳而去,即使在半路上遇到兇象、惡馬、狂牛、猘狗(瘋狗、兇狗)、棘刺、叢林、坑澗、深水,也要勇往直前,不可逃避,如果因此遇害而死的話,一定會受生於梵天。』這樣就叫做是外道的愚癡邪見,不是向於涅槃的正覺智慧。而我為弟子們講說的是平正的大道,不愚癡,是向於正覺的智慧,能向於涅槃,就是所謂的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五四經註釋:

  1、庵羅摩羅:果樹名,又作庵摩洛迦果,即餘甘子,能作洗髮用。

  2、劫貝:樹名;又白氈名,是以劫貝樹的絮織之者。
  八五五【經旨】本經敘說佛陀與舍利弗關於流、入流分,以及入流者所成就法的問答。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舍利弗尊者:「所謂『流』,到底什麼是『流』呢?」

  舍利弗答佛陀說:「世尊所說的『流』,就是八正道。」

  又問舍利弗:「所謂入聖流的支分,到底什麼是入聖流的支分呢?」

  舍利弗答佛陀說:「世尊啊!有四種趨入聖流的支分。是哪四種呢?就是親近善男子、聽聞正法、內心正確思惟、依道法次第而行。」

  又問舍利弗:「進入聖流的話,能成就幾法呢?」

  舍利弗答佛陀說:「進入聖流的話,能成就四種支分。是哪四種呢?就是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法堅定不移的淨信、對僧堅定不移的淨信,以及成就聖戒。」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確實就像你所說的,流就是指八聖道。趨入聖流的支分有四種,就是親近善男子、聽聞正法、內心正確思惟、依道法次第而行。進入聖流的話,能成就四法,就是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法堅定不移的淨信、對僧堅定不移的淨信,以及成就聖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舍利弗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八五五經註釋:

  1、入流分:即預流支,進入聖流之支分。

  2、法次法向:亦作「法隨法行」。即依道法次第而行。

  3、入流者:已入聖道之聖者,即須陀洹果。
  八五六【經旨】本經敘說阿難告訴舍利弗,若斷除四惡法,成就四不壞淨,則如來為彼記說得須陀洹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舍利弗尊者去到阿難尊者住處,互相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舍利弗尊者告訴阿難尊者說:「想要向您請問,不知您是否有空為我解說?」

  阿難尊者告訴舍利弗說:「你就隨意發問吧!我知道的話當會回答。」

  舍利弗問阿難尊者說:「到底要斷除幾種惡法,如來、應供、等正覺才會以他的所知所見,記說那個人得到須陀洹果(預流果、初果),不會墮入三惡道中,決定趨向正覺,最多只要在人、天往返受生七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呢?」

  阿難尊者告訴舍利弗尊者說:「要斷除四種惡法,成就四種善法,如來、應供、等正覺才會記說那個人得到了須陀洹果,不會墮入惡道中,決定向於正覺,最多只要在人、天往返受生七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是哪四種呢?就是聖弟子對於佛陀的不信,已斷已知,而成就了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的不信,以及受持惡戒,他也都已斷已知,而成就了對於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以及成就聖戒。斷除了這四種惡法,成就四種善法的話,如來、應供、等正覺就會以他的所知所見,記說那個人得到須陀洹果,決定會正向於正覺,最多只要在人、天往返受生七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

  阿難尊者又告訴舍利弗尊者說:「就像這樣,斷除這四種惡法,成就四種善法,如來、應供、等正覺就會以他的所知所見,記說他得到須陀洹果,決定會正向於正覺,最多只要在人、天往返受生七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

  當時,這二位正士互相論議後,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八五六經註釋:

  1、尊者舍利弗語尊者阿難:南傳巴利本作阿難去請教舍利弗,而捨利弗為其解說問題,賓主與北傳互易。
  八五七【經旨】本經敘說若離五惡,則於三寶不生疑惑,能如實知見聖道,究竟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比丘休止五種恐怖、怨懟,決定對於三事不生疑惑,如實知見賢聖正道的話,那位聖弟子自己就能記說:『我已斷盡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得到了須陀洹果,不再墮於惡道中,決定正向於正覺,最多只要在人、天往返受生七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

  怎樣叫休止五種恐怖、怨懟呢?就是由於殺生罪的怨懟因緣就會生起恐怖;如果遠離殺生的話,就能休止那由殺生罪的怨懟因緣而生起的恐怖。由於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等罪的怨懟因緣就會生起恐怖;如果遠離那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等罪之怨懟的話,就能休止恐怖的因緣,這樣就叫做休止了由於罪惡的怨懟因緣而生起的五種恐怖。

  怎樣叫決定對於三事不生起疑惑呢?就是決定對於佛遠離疑惑,決定對於法、僧遠離疑惑,這樣就叫做決定對於三法遠離疑惑。

  怎樣叫如實知見聖道呢?就是如實知見這苦的真理,也如實知見這苦生起的真理、這苦寂滅的真理、這苦寂滅途徑的真理,這樣就叫做如實知見聖道。

  如果能休止這五種罪惡的怨懟而生起的恐怖,決定對於三寶遠離疑惑,也能如實知見聖道的話,那麼這位聖弟子就能自己記說:『我已斷盡地獄惡道,也斷盡畜生、餓鬼惡道,得到須陀洹果,不再墮於惡道中,決定會正確地趨向正覺,最多只要在人、天往返受生七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五八【經旨】本經敘說所謂如實知見聖道,就是指知見八聖道、十二支緣起。

  我聽聞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的話,就如前經內容一樣,差別是:「怎樣叫如實知見聖道呢?就是指如實知見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

  其次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差別的是:「怎樣叫如實知見聖道呢?就是指如實知見十二支的緣起法。就如所說的:由於有此事存在的因緣,所以就會有此事的存在;由於有此事生起的因緣,所以就會有此事的生起。如由於無明而有妄行,由於妄行而生業識,由於業識而生名色,由於名色而生六入處(六根),由於六入處而生覺觸,由於覺觸而生感受,由於感受而生貪愛,由於貪愛而生執取追求,由於執取追求而招感未來果報,由於招感未來果報而有來世的再生,由於再生,所以就有老、病、死、憂、悲、惱苦,這樣就叫做聖弟子如實知見聖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五九【經旨】本經敘說四不壞淨為眾生生天之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生於諸天的道法,能使還未清淨的眾生得到清淨,已得清淨的眾生使他更為清淨。是哪四種呢?就是聖弟子對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這樣就叫做四種生於諸天的道法,它能使還未清淨的眾生得到清淨,已得清淨的眾生使他更為清淨。」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六〇【經旨】本經敘說修習四不壞淨為生於諸天之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生於諸天的道法。是哪四種呢?就是聖弟子憶念如來之事,如此說:他是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對這些如來事生起隨喜心;心隨喜後,內心就會歡悅;心歡悅後,身體就得輕安,身體得輕安後,就能覺受快樂;覺受快樂後,就能入於三昧禪定;入三昧禪定後,聖弟子這樣地修學:什麼是生於諸天的道法呢?他又這樣想著:我聽說沒有瞋恚是上生諸天的道法。於是又想著:我從今天起,對於世間無論是恐怖或安樂的事,都不生起瞋恚,我自己只當受持純一圓滿清淨,能生於諸天的道法。這就是第一種生於諸天的道法,它能使還未清淨的眾生得到清淨,已得清淨的眾生使他更為清淨。

  其次,比丘啊!聖弟子要憶念正法之事,所謂如來講說的正法、戒律,能使人於現世中遠離一切熾熱的煩惱,不待時間,就能通達涅槃境地,即身而觀察,緣於自己而覺知。如此地知道法事後,內心就會生起隨喜;心能隨喜後,身體就會得到輕安;身得輕安後,就能覺受快樂;覺受快樂後,就能入於三昧禪定;入三昧禪定後,聖弟子這樣地修學:什麼是生於諸天的道法呢?他又這樣想著:我聽說沒有瞋恚是上生諸天的道法,我從今天起,對這世間無論是恐怖或安樂的事,都不生起瞋恚,我應該受持純一圓滿清淨,能生於諸天的道法。這就是第二種生於諸天的道法。

  其次,比丘啊!要對於僧之事生起正念,所謂世尊的出家弟子,心性正直,有正向,是我們所應恭敬、尊重、供養的人,這是世間無上的福田。他能這樣對於一切僧事正確地憶念後,內心就會生起隨喜;心能隨喜後,就會得到歡悅;得到歡悅後,身體就會得到輕安;身得輕安後,就能覺受快樂;覺受快樂後,就能入於三昧禪定;入三昧禪定後,聖弟子這樣地修學:什麼是生於諸天的道法呢?他又這樣想著:我聽說諸天沒有瞋恚,這是上生諸天的道法,我從今天起,對於世間一切無論恐怖或安樂的事,都不生起瞋恚,我只應該受持純一圓滿清淨,能生於諸天的道法。這就是第三種生於諸天的道法。

  其次,比丘啊!聖弟子自己要憶念所有戒律之事,要隨時憶念說:我在此不缺戒法、不污戒行、不雜戒律,戒是明智的人所讚歎,有智慧的人不厭戒行。對於這些戒律之事能正確憶念後,內心就會生起隨喜;心得隨喜後,就會生起歡悅;得到歡悅後,身體就會得到輕安;身得輕安後,就能覺受快樂;覺受快樂後,就能入於三昧禪定;入三昧禪定後,聖弟子這樣地想著:什麼是生於諸天的道法呢?他又這樣想著:我聽說諸天沒有瞋恚,這是上生諸天的道法,我從今天起,對於世間一切無論恐怖或安樂的事,都不生起瞋恚,我將受持純一圓滿清淨,能生於諸天的道法。這就是第四種生於諸天的道法,它能使還未清淨的眾生得到清淨,已得清淨的眾生使他更為清淨。」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六一【經旨】本經意同前經,為前經之省文。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生於諸天的道法,能使還未清淨的眾生得到清淨,已得清淨的眾生使他更為清淨,是哪四種呢?就是聖弟子憶念如來之事,如此說:他是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他這樣地憶念如來之事後,就能斷除邪惡的貪欲,以及斷除內心邪惡不善的過惡。由於憶念如來,所以內心會生起隨喜;心隨喜後,內心就會歡悅;心歡悅後,身體就得輕安;身體得輕安後,就能覺受快樂;覺受快樂後,就能入於三昧禪定;入三昧禪定後,聖弟子這樣地修學:什麼是生於諸天的道法呢?他又這樣想著:我聽說沒有瞋恚是上生諸天的道法。我從今天起,對於世間一切無論是恐怖或安樂的事,都不生起瞋恚,只應當受持純一圓滿清淨,能生於諸天的道法。就像這樣,對於法、僧、成就聖戒等事,也是同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六二【經旨】本經意同前經、唯經句有些微差異而已。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生於諸天的道法,能使還未清淨的眾生得到清淨,已得清淨的眾生使他更為清淨。是哪四種呢?就是聖弟子憶念如來之事,如此說:他是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聖弟子憶念如來之事後,他的心就不會被貪欲所纏縛,也不會被瞋恚、愚癡所纏縛,他的心會很正直。憶念如來之事,這位聖弟子就能得到正法的流水,得到真義的流水,得到憶念如來利益的隨喜;心得隨喜後,就會生起歡悅;得到歡悅後,身體就會得到輕安;身得輕安後,就能覺受快樂;覺受快樂後,就能入於三昧禪定;入三昧禪定後,聖弟子這樣地修學:什麼是生於諸天的道法呢?他又這樣想著:我聽說沒有瞋恚是上生諸天的道法。我從今天起,對世間一切事物都不生起瞋恚,只受持純一圓滿清淨,能生於諸天的道法。就像這樣,對於法、僧、成就聖戒等事,也是同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六三【經旨】本經敘說四不壞淨為法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講說法鏡經,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講說。什麼是法鏡經呢?就是聖弟子對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這樣就是法鏡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六三經註釋:

  1、法鏡:四不壞淨是法鏡,大法能照物,故以鏡譬之。
  八六四【經旨】本經敘說四位出家、在家弟子命終,世尊為記說其往生之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眾多的比丘穿著法衣,拿著缽盂,進入舍衛城裡乞食。乞食的時候,他們聽到難屠比丘逝世了,難陀比丘尼逝世了,善生優婆塞逝世了,善生優婆夷也逝世了。乞食完畢,他們回到精舍,收好了衣缽,洗完腳後,去到佛陀住處,向世尊頂過禮,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世尊啊!我們今天早晨進入舍衛城乞食的時候,聽到難屠比丘、難陀比丘尼、善生優婆塞、善生優婆夷已經逝世了。世尊啊!他們四人逝世後,應是往生何處呢?」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那難屠比丘及難陀比丘尼已滅盡了一切煩惱,得到無煩惱的清淨心解脫與智慧解脫了,他們在現世裡已自知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至於善生優婆塞和善生優婆夷也已斷盡了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取、疑結),得到阿那含果(三果),他們將會受生於天上而後進入涅槃,不再還生此世了。」

  這時,世尊又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你們講說法鏡經,就是要對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乃至成就聖戒,這就叫做法鏡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六五【經旨】本經宜參閱前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就如前經所詳述的一樣,差別的是:「有一位比丘、一位比丘尼、一位優婆塞、一位優婆夷逝世了,世尊也是如前經一樣的為他們記說。」
  八六六【經旨】本經敘說有眾多比丘聞諸優婆塞命終,問佛陀彼等當生何處,如來告以此問徒勞,因有生必有死,乃合緣起法則,教之修四不壞淨。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那梨迦聚落的繁耆迦精舍裡。那時,那梨迦聚落有很多人逝世了。

  當時,有眾多的比丘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進入那梨迦聚落裡乞食,聽到那梨迦聚落的罽迦舍優婆塞逝世了,而尼迦吒、佉楞迦羅、迦多梨沙婆、阇露、優婆阇露、梨色吒、阿梨色吒、跋陀羅、須跋陀羅、耶舍耶輸陀、耶舍鬱多羅等優婆塞也都逝世了。聽到這消息後,他們回到精舍,收好衣缽,洗完了腳,就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世尊啊!我們眾多比丘早上進入那梨迦聚落乞食時,聽說罽迦舍優婆塞等人逝世了。世尊啊!他們逝世後,都將往生何處呢?」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那罽迦舍等人都已斷盡了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取、疑結),證得阿那含果(三果),他們將會在天上進入涅槃,不再還生此世了。」

  眾比丘又問佛陀說:「世尊啊!又有二百五十餘位優婆塞逝世,又有五百位優婆塞在這那梨迦聚落裡逝世了,他們都已斷盡五下分結,證得阿那含果,請問他們都將會在天上進入涅槃,不再還生於此世間了嗎?又有二百五十餘位優婆塞逝世,他們都已斷盡三結(身見、戒取、疑結),貪、瞋、癡也變得很薄弱。請問他們是否證得斯陀含果(二果),在人、天往返受生一次,便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了呢?在這那梨迦聚落裡,又有五百位優婆塞,在這那梨迦聚落裡逝世了,他們都已滅盡了三結。請問他們是否將證得須陀洹果(預流果、初果),不會再墮於惡道中,決定會正向於正覺,最多只要在人、天往返受生七次,便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了呢?」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你們隨著他們的逝世,而針對他們逝世之後的事而發問,那隻是徒勞罷了!這問題不是我如來所樂於解答的。要知道有生的話,就一定會有死,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呢?不管如來出世或不出世,這緣起的法性是常住不變的。如來自己證知此緣起法性而成為等正覺的聖者,並且將它顯現演說,分別開示出來。所謂由於有此事的因緣,所以就有此事的存在:由於有此事的生起因緣,所以就有此事的生起,由於無明而有身、口、意的妄行,……乃至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生起,如此苦陰就集聚而生起了;如果無明寂滅,那麼身、口、意的妄行就會寂滅,……乃至來世的再生寂滅,那麼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寂滅,如此苦陰就會寂滅了。我現在將為你們講說法鏡經,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法鏡經呢?就是聖弟子對於佛陀要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也要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六七【經旨】本經敘說於一切時不成就四不壞淨,名為放逸;若成就四不壞淨,則名為不放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位叫難提的優婆塞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世尊啊!如果聖弟子對這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於一切時不能成就的話,這樣是為放逸呢?還是不放逸呢?」

  佛陀告訴難提說:「如果對這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於一切時不能成就的話,我說這人是屬於凡夫之類。如果聖弟子不能成就這四事的話,就叫做放逸,而非不放逸。難提啊!如果聖弟子已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然而卻不能向上求取,不能於空曠幽靜的樹林中,或於露地裡靜坐,日夜專心禪思,精勤修習,便不能勝妙出離,而饒益隨喜的生起;由於他不能隨喜,所以歡喜就不會生起;歡喜不生起,所以身體就不得輕安;身體不得輕安,所以苦覺就會生起;苦覺一生起,心靈就不得安定;心靈不得安定的話,這聖弟子就叫做放逸。對於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以及成就聖戒等事,也是同樣的說法。就像這樣,難提啊!如果聖弟子雖已成就了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但是他的心裡並不因此而生起知足的想法,在空曠幽靜的樹林中,樹下或露地裡,他日夜專心禪思,運用方法精勤修習,而能生起勝妙出離的隨喜;能起隨喜後,就會生起歡喜;生起歡喜後,身體便得輕安;身體得到輕安後,就能覺受快樂;能覺受快樂後,心靈就得安定。如果聖弟子的心靈能得到安定的話,就叫做不放逸。對於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以及成就聖戒等事,也是同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難提優婆塞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向佛陀頂過禮後便離去。

  第八六七經註釋:

  1、五根:據南傳相對經文,以及第八六八經,此「五根」應作「四不壞淨」。白話譯文依此。五根,或亦可指道品中之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其中信根即四不壞淨。
  八六八【經旨】本經意同前經,為前經之省文。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位釋氏難提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世尊啊!如果聖弟子對這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於一切時不能成就的話,那麼這位聖弟子是為放逸呢?還是不放逸呢?」

  佛陀告訴釋氏難提說:「如果對這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於一切時不能成就的話,我說這人是屬於外道凡夫之類。釋氏難提啊!有關聖弟子放逸及不放逸之事,我現在將為你解說。」於是就如前經一樣地廣為解說。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釋氏難提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向世尊行禮後離去。
  八六九【經旨】本經敘說結夏安居竟,如來將離舍衛國至人間遊行,釋氏難提聞之心生大苦,世尊告以當修習五種歡喜之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在前三個月裡,結夏安居結束了,有眾多的比丘集聚在食堂裡,為佛陀縫製衣服。不久,衣服做好後,如來即將穿著法衣、拿著缽盂,走出精舍,到人間四處遊行教化去了。

  當時,釋氏難提聽說有眾多的比丘集聚在食堂裡,為佛陀縫製衣服,如來於不久之後,等衣服做好了,將穿著法衣,拿著缽盂,到人間四處遊行教化去了。釋氏難提聽到這件消息,就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現在難過得全身就如離散一樣的酸軟無力,對於四方也無法分辨,以前我所聽聞的佛法,現在全都迷失遺忘了。我聽說眾多的比丘聚集在食堂裡,正為世尊縫製衣服,他們說:『再不久,衣服做好後,佛陀將穿著法衣,拿著缽盂,到人間四處遊行教化去了。』所以我現在心裡生起了大苦,要到什麼時候,我才又能見到世尊及眾知識比丘呢?」

  佛陀告訴釋氏難提說:「無論你見佛,或不見佛;也無論你見到善知識的比丘,或者是不見,你都應該要隨時修習五種歡喜之處,是哪五種呢?就是你應該隨時憶念如來之事,知他是: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也要隨時憶念正法之事、僧之事、自己持戒之事、自己行施之事。隨時憶念:我為得自己的利益,我在這慳吝垢穢的眾生之處,應該多修習遠離慳吝垢穢,修習解脫施、舍施、常熾然施(熱烈布施),樂於捨離,平等惠施,常懷布施的心理。就像這樣,釋氏難提啊!這五支分的禪定,無論行、住、坐、臥,乃至與妻子在一起時,也都應該經常繫心憶念這些禪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釋氏難提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八六九經註釋:

  1、「我今四體支解,四方易韻」:請參閱第六五二經註釋。

  2、知識比丘:西晉法炬譯「佛說難提釋經」作「清​​淨行比丘」。

  3、五種歡喜之處:此處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

  4、自行世事:世,疑系「施」之誤,第八七〇經作「自所行施」。
  八七〇【經旨】本經敘說結夏安居竟,如來即將遠行,釋氏難提聞之心生大苦,世尊告以當修習六念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前三個月就在此結夏安居。

  那時,有位釋氏難提聽說佛陀前三個月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結夏安居。知道這件消息後,他這樣想著:我應該去到那兒,並且要在那兒籌辦供養大眾之事,以供給如來和比丘僧。於是他就去到那兒。等三個月的結夏安居結束了,這時,有眾多的比丘聚集在食堂裡,為世尊縫製衣服,他們這樣說:「不久,衣服做好後,如來即將穿著法衣,拿著缽盂,到人間四處遊行教化去了。」

  當時,釋氏難提聽聞到眾多的比丘聚集在食堂說:「不久,衣服做好後,如來即將穿著法衣,拿著缽盂,到人間四處遊行教化去了。」他聽了之後,就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現在難過得全身就如離散一樣的酸軟無力,對於四方也無法分辨,以前所受持的佛法,現在全都迷失遺忘了。我聽說世尊您要到人間四處去遊行教化,我要到什麼時候,才又能見到世尊及眾知識比丘呢?」

  佛陀告訴釋氏難提說:「無論是見到如來,或者不見;也無論是見到知識比丘,或者不見,你都應該隨時修習六種憶念。是哪六種呢?就是應該憶念如來、法、僧之事,自己所持戒律,自己所行布施,以及憶念諸天。」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釋氏難提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八七一【經旨】本經意同前經,唯聞法者改為梨師達多,及富蘭那兄弟二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前三個月裡就在此結夏安居。餘如前經所說一樣,差別的是:當時,有長者名叫梨師達多及富蘭那兄弟二人,他們聽說眾多的比丘聚集在食堂裡,為世尊縫製衣服,就如前面「難提經」所詳述的內容一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梨師達多長者及富蘭那聽聞了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八七二【經旨】本經敘說如來即將遠行,告訴梨師達多長者兄弟修六念處、並嘉許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前三個月裡,在這兒的結夏安居結束了,有眾多的比丘聚集在食堂裡,為世尊縫製衣服。

  那時,有梨師達多長者及富蘭那兄弟二人,在鹿徑澤中修治田業,他們聽到眾多比丘在於食堂,為世尊縫製衣服時說:「不久,等衣服做好了,如來將穿著法衣,拿著缽盂,到人間四處遊行教化去了。」他們聽了之後,就吩咐一個人說:「你現在就前往世尊住處,去拜訪探望世尊;如果世尊一定要離開這裡的話,你就趕快回來告訴我。」

  當時,那個人接受指示後,前往到一個地方,看見世尊已經走出來了,他立即回來告訴梨師達多及富蘭那說:「世尊和他的隨從大眾已經走到這裡來了。」

  這時,梨師達多及富蘭那就前去迎接世尊。世尊遙見梨師達多及富蘭那隨路而來,就走到路邊,鋪好坐席,正身端坐著。梨師達多及富蘭那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現在難過得全身就如離散一樣的酸軟無力,對於四方也無法分辨,所憶念的事情,現在全都迷失遺忘了,要到什麼時候,我們才又能見到世尊及所有知識比丘呢?世尊您現在要到拘薩羅國,再由拘薩羅國到伽屍國,由伽屍國到摩羅國,由摩羅國到摩竭陀國,由摩竭陀國到殃伽國,由殃伽國到修摩國,由修摩國到分陀羅,再由分陀羅到迦陵伽國。所以我們現在生起了極大的憂苦,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到世尊及所有知識的比丘呢?」

  佛陀告訴梨師達多及富蘭那說:「不論你們看見如來或不見如來,也不論你們看見知識比丘或不見,你們都要隨時修習六種憶念。是哪六種呢?就是你們應該憶念如來之事,……如此詳說乃至憶念天之事。然而長者啊!在家生活較煩擾,在家生活會染著;出家生活則為空閒。但俗人很難過這種一向鮮潔,純一圓滿清淨,梵行清白的出家生活。」

  長者告訴佛陀說:「真是奇妙啊!世尊!您善於如此說法:在家生活較煩擾,在家生活會染著;出家生活則為空閒。但是俗人很難過這種一向鮮潔,純一圓滿清淨,梵行清白的出家生活。我是波斯匿王的大臣,當波斯匿王想進入園裡觀賞時,就會叫我駕御著大象,載著大王最喜愛的第一宮女,一個坐在我前面,一個坐在我後面,我就坐在她倆的中間。當大像走下坡路時,前面的宮女就抱著我的頸項,後面的宮女就攀著我的背;當大像走上坡路時,後面宮女就抱著我頸項,前面的宮女就攀住我的衣領。那些婇女們為了娛樂大王,都穿著絲綢的婇衣,抹著各種的妙香,佩掛瓔珞的裝飾。我和他們一同出遊,常護持著三件事:一、駕御好大象,怕它會走失該走的正道。二、攝護自己的心,怕會生起染著。三、護持自己,怕自己會墜落下來。世尊啊!我在那個時候,對於大王的婇女,是任一剎那,都沒有不正的思惟。」

  佛陀告訴長老說:「真好啊!真妙!你能完善地攝護自心。」

  長者又告訴佛陀說:「我在家中的所有財物,願常與世尊及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共同受用,而不計量是我所有。」

  佛陀告訴長者說「真好啊!真好!在拘薩羅國有錢財的巨富中,能於錢財不計量是我所有的,沒有人可與你相比。」

  當時,世尊就為那位長者講說種種的法,給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三十一
  八七三【經旨】本經敘說世尊告諸釋氏,於法齋日及神足月應受持齋戒,修諸功德。(若又能直心,不諂不幻,接受佛陀教化),則能得喜樂,成就二種果位。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園裡。那時,有眾多的釋迦族人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告訴眾釋迦族人說:「各位釋迦族人們!你們在法齋日及神足月時,是否有受持齋戒,修作功德呢?」

  眾釋迦族人答佛陀說:「世尊啊!我們在那些齋戒日,有時有受持齋戒,有時沒有;在神足月裡,有時有受持齋戒,修作諸功德,有時又沒有。」

  佛陀告訴眾釋迦族人說:「各位釋迦族人們!你們這樣做是不能獲得善利的,你們可說是驕慢的人、煩惱的人、憂悲的人、惱苦的人了。你們為什麼在那些齋戒日里,有時能受持齋戒,有時就不能呢?在神足月裡,為什麼也是有時能受持齋戒,修作各種功德,有時就不能呢?各位釋迦族人們!譬如人們追求財利,每天不斷地增長,一天積一錢,二天積兩錢,三天積四錢,四天積八錢,五天積十六錢,六天積三十二錢,就像這樣,這個人每日都不斷地增長財利,到了八天、九天,乃至一個月後,他的錢財不就變得增多了嗎?」

  有一位長者回答佛陀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釋迦族人說:「怎樣呢?各位釋迦族人們!像這個人他的錢財不斷地增加,自然他將會獲得錢財的增加。然而想要使我於十年之中,身心一向喜樂,且樂於多住禪定中,這樣是否能獲得呢?」

  釋迦族人答說:「不能,世尊!」

  佛陀告訴釋迦族人說:「那麼是否能獲得九年、八年、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的喜樂,且內心樂於多住禪定中呢? 」

  釋迦族人答說:「不能,世尊!」

  佛陀告訴釋迦族人說:「且擱置年歲不談,是否能獲得十月、九月、八月,乃至一月的喜樂,內心樂於多住禪定中呢?又暫置一個月不說,是否能獲得十日、九日、八日,乃至一日一夜的喜樂,內心樂於多住禪定中呢?」

  釋迦族人答說:「不能,世尊!」

  佛陀告訴釋迦族人說:「我現在告訴你們,在我聲聞弟子當中,有心地正直的人,他不諂媚,也不迷惑。我對於那個人,給予十年的教化,因為這樣的因緣,那位弟子就能經百千萬歲,一向喜樂,內心樂於多住禪定,是能如此的!且又暫置十年不談,或者是九年、八年、乃至一年;或者是十月、九月,乃至一月;或者是十日、九日,乃至一日一夜,只要接受我的教化,到了明天早晨,我能使他得到殊勝的進境。在早晨教化他,乃至到了日暮時,也能使他得到殊勝的進境。因為這樣的因緣,就能得到百千萬歲的一向喜樂,內心樂於多住禪定中,成就二種果位,或者是斯陀含果,或者是阿那含果,因為那位弟子先已得到了須陀洹果的緣故。」

  釋迦族人告訴佛陀說:「慈悲的世尊啊!我們從今日起,對於一切齋戒日當會修持齋戒,乃至修持八關齋戒;也要於神足月時受持齋戒,隨力而布施,修作諸功德。」

  佛陀告訴釋迦族人說:「真好啊!各位釋迦族人們!這是真實重要的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當時眾釋迦族人聽聞了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八七三經註釋:

  1、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一:佛光阿含藏注云:「本卷為麗本卷第四十一,今依印順長老所編次序改為卷三十一」。

  2、瞿曇:釋迦族之姓。此指諸釋迦族人。

  3、法齋日:每半月末日及六齋日可受持八戒齋之日也,持此戒時,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身不塗飾香鬘及不觀聽歌舞、不於高廣床座坐眠、不非時食。

  4、神足月:又稱神變月,為正、五、九等三個長齋月之異名。在此三個月中,諸天以神足巡行四天下,故稱神足月或神變月。
  八七四【經旨】本經敘說世尊教眾多釋氏教誡疾病困苦優婆塞、優婆夷時,應教授其成就對三寶的淨信,並捨去一切顧戀貪欲,而希求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園裡。

  那時,有眾多的釋迦族人集聚在論議堂裡,他們在這裡議論著。當時,有釋迦族人告訴釋氏難提說:「我有時候會去拜見如來,恭敬供養他,有時候就不去了;有時候我也會去親近供養那些有知識的比丘,有時候也就不去了。我也不知道具有智慧的優婆塞,對於智慧尚未究竟的優婆塞、優婆夷疾病困苦時,到底要如何說法來教化、教誡他們?現在我們應該一起去拜見世尊,拿這問題來請教他,如果世尊有所教導的話,我們就應該要信受奉行。」

  那時,難提和眾釋迦族人就一起到世尊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們眾釋迦族人集聚在論議堂裡,在作議論時,有釋迦族人告訴我說:『難提啊!我們有時候會去拜見如來,恭敬供養他,有時候就不去了;有時候我們也會去拜見那些有知識的比丘,親近供養他們,有時候也就不去了。……就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如果佛陀有所教誡時,就應該要信受奉行。』我們今天就請問世尊,有智慧的優婆塞,對於智慧尚未究竟的優婆塞、優婆夷疾病困苦時,應該如何說法去教化、教誡他們呢?」

  佛陀告訴難提說:「有智慧的優婆塞應當去到被疾病所困而智慧尚未究竟的優婆塞與優婆夷處,用三種穌息處(恢復精神元氣之法)來教授他說:『仁者啊!你應當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以及對於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用這三種穌息處教授他後,應該再問他說:『你是否會顧念父母呢?』他如果會顧念父母的話,就應教導他捨棄,應告訴他說:『你顧戀父母就能活下去的話,那麼就可以去顧戀;可是既不能由顧戀而得以活下去的話,那麼還顧念什麼呢?』他如果說已不顧戀父母的話,那麼就應隨喜地讚歎他。應再問他說:『你對於妻子、奴僕、錢財諸物等,是否會有顧念呢? 』如果他答說會顧念,就應教導他捨棄,就如捨棄顧戀父母之法一樣;如果他答說不會顧念的話,就應隨喜地讚歎他。然後再問他說:『你對人間的五欲是否會顧念呢?』如果他答說會顧念的話,就應當告訴他說:『人世間的五欲(色、聲、香、味、觸)如惡露不淨,會敗壞發臭的,比不上欲界天上勝妙的五欲。』要教導他捨離人世間的五欲,而志願希求天上的五欲。如果他又說已經遠離了人世間的五欲,先前已能顧念天上勝妙五欲的話,就應隨喜讚歎他,然後又告訴他說:『天上的勝妙五欲也是生滅無常、令人苦惱、不實際、會變壞之法,諸天之上還有有身的色界,勝過欲界天上的五欲。』如果他答說已捨棄了顧念天上的五欲,而顧念那有身色界勝欲的話,就應隨喜讚歎他。然後又教導他說:『那有身色界的勝欲,也是生滅無常,會變壞之法,另有一種諸行息滅,得到涅槃,出離之樂,你應當捨離對於有身色界的顧念,而希求涅槃寂滅之樂,這才是最上等、最殊勝的安樂。』那位聖弟子如果已能捨離對有身色界的顧念,而樂於涅槃的話,就應歡喜讚歎他。就像這樣,難提啊!那位聖弟子經如此先後依次教誡、教授後,就能使他不會生起欲染的煩惱,證得涅槃,就好像比丘百歲壽命後,得到解脫涅槃一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釋氏難提等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八七四經註釋:

  1、穌息處:呼吸之法謂之穌息,即獲得元氣之法。若淨信三寶時,亦可獲得精神力,故喻之為穌息處。

  2、惡露:謂身上不淨之津液,如膿血屎尿等。惡,憎厭。露,津液。
  八七五【經旨】本經敘說世尊告訴菩提,莫言與世尊為親屬故得善利,具足四不壞淨方為善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園中。

  那時,有位釋迦族人,名叫菩提,他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真幸運!世尊啊!能出生成為世尊的親屬,我們很快地就得到了善利。」

  佛陀告訴菩提說:「你不可這樣說:『我得到了善利,是因為和世尊是親屬的緣故。』菩提啊!所謂善利的意義,就是對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也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的意思。所以,菩提啊!你應該這樣修學:我將對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釋氏菩提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八七六【經旨】本經敘說聖弟子若成就四不壞淨,則諸天必於天上為之記說來生天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園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聖弟子能夠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這時,那些先前由於已成就對佛陀堅定不移淨信的因緣,而得往生諸天的人,都會很歡喜的讚嘆說:『我因為已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淨信的緣故,所以才受生到這天上的善道來。那位聖弟子現在能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由這因緣,也將會來受生到這善道的天上。』對於法、僧如果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也是同樣地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七七【經旨】本經敘說四種須陀洹道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須陀洹(初果、預流果)的道法——親近善男子、聽聞正法、內心正確思惟、依照法的次第去修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七八【經旨】本經敘說成就四不壞淨,是須陀洹之道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須陀洹的道法。是哪四種呢?就是對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這些就是須陀洹的道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七九【經旨】本經敘說若成就四不壞淨,則是須陀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成就四法的人,當知就是須陀洹了。是哪四法呢?就是對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這樣就叫做成就四法的人,當知就是須陀洹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像前面經文並不分別講說那些人成就四法,如果要分別的話是這樣: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成就四法的人,當知就是須陀洹。上舉每一經的經文與前面說法一樣。

  第八七九經註釋:

  1、式叉摩尼:出家五眾之一,譯作學法女、正學女。據四分律卷四十八:童女十八歲者,二年學戒,年滿二十則受比丘尼戒;若年十歲,曾出嫁者,須學戒二年,滿十二歲才受戒。於其二年間,分別修學六法,且驗知是否有妊,以試其修行真心。並經二年學法,始得出家學道。

  2、沙彌、沙彌尼:譯作勤策男、勤策女,或求寂男、求寂女,為受十戒之出家男、女。
  八八〇 【經旨】本經敘說四種沙門果位。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沙門的果位。是哪四種呢?就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八一【經旨】本經詳說四沙門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沙門的果位。是哪四種呢?就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怎樣叫須陀洹果呢?就是已斷除了三結(身見、戒取、疑結),這就叫做須陀洹果。怎樣叫斯陀含果呢?就是已斷除了三結,而且貪、瞋、痴三毒也變得薄弱了,這就叫做斯陀含果。怎樣叫阿那含果呢?就是已斷除了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取、疑結),這就叫做阿那含果。怎樣叫阿羅漢果呢?假如他的貪欲已永遠滅盡,瞋恚已永遠滅盡,愚癡已永遠滅盡,一切煩惱也都永遠滅盡了,這就叫做阿羅漢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八二【經旨】本經敘說比丘如在其處得四沙門果中之任一果的話,則盡形壽常念彼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在某個地方,有位比丘在那兒用功經行,得證四沙門果中的任一果位的話,那麼那位比丘盡其形壽,常會憶念那個地方。」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前面「經行處」的經文所述,像這住處、坐處、臥處等經文,也是同樣的說法。像這比丘,像這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等經。每一經都又分別有行處、住處、坐處、臥處四經,都與前面經文說法相同。
  八八三【經旨】本經敘說如四食之長養四大,眾生得以安立;如是四不壞淨亦能潤澤眾生之福德、善法,為長養安樂之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就如四種食能長養色身四大,使眾生得以安立,幫助於攝持身命。是哪四種呢?就是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同樣地,也有四種能潤澤福德、潤澤善法,使人安樂之食。是哪四種呢?所謂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此法就是潤澤福德,潤澤善法,使人安樂之食;以及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這些法也都是潤澤福德,潤澤善法,使人安樂之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八四【經旨】本經可參閱前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的話,就如前經一樣,差別的是:「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此法就是潤澤福德,潤澤善法,使人安樂之食;對於法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所有聽聞的正法內心喜歡愛念……乃至成就聖戒,這些法也都是潤澤福德,潤澤善法,使人安樂之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八五【經旨】本經敘說若於三寶起不壞淨,行平等施,聖戒成就者,則福德、善法潤澤,為安樂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的話,就如前面經文內容一樣,差別的是:「成就對於佛陀堅定不移淨信的話,就是潤澤福德,潤澤善法,使人安樂之食;或者對於法……;或者對於僧……;或者是於被慳吝垢穢所纏之眾生處,其心能遠離慳吝垢穢之眾生,而多住於行解脫布施,常布施,樂於施捨,以平等心行布施,成就聖戒。這些法也都是潤澤福德,潤澤善法,使人安樂之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八五經註釋:

  1、「若法……(若僧)……若慳垢纏眾生所」:「若僧」二字為根據經意及南傳相對經文而補上。
  八八六【經旨】本經敘說成就四不壞淨,福德無量,是大功德聚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的話,就如前面經文內容一樣。差別的是:「成就這四種潤澤福德,潤澤善法,使人安樂之食,那位聖弟子的功德果報不可稱量,會得到他所應得的福利,他所應得的果報;然而那些眾多福利,都會匯入於大功德積聚之數,就如前面「五河譬喻經」(見第八五三經)所說一樣,乃至所說詩偈也相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八七【經旨】本經敘說只要於佛、法、僧、戒之一,成就不壞淨,緣此功德,身壞命終,即能受生天上,得須陀洹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四十位身色極妙的天子,在夜晚過後的晨朝,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告訴眾天子說:「真好啊!真妙!諸位天子啊!你們都已成就了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且成就了聖戒。」

  這時,有一位天子就從座席起來,整理了衣服,向佛陀頂禮,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已成就了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由於這樣的功德,所以身壞命終之後,才受生於天上的。」

  有一天子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是對於法成就了堅定不移的淨信,由於這樣的功德,所以身壞命終之後,才受生到天上來。」

  有一天子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是對於僧成就了堅定不移的淨信,由於這樣的功德,所以身壞命終之後,才受生到天上來。」

  有一天子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是成就了聖戒,由於這樣的功德,所以身壞命終之後,才受生到天上來。」

  當時,這四十位天子各自在佛前記說自己已得須陀洹果(初果)後,就隱沒不見了。

  就如本經四十天子於佛前自記說一樣,像這四百天子、八百天子、十千天子、二十千天子、三十千天子、四十千天子、五十千天子、六十千天子、七十千天子、八十千天子的經文,也都說這些天子各於佛前自己記說已得須陀洹果後,就隱沒不見了。
  八八八【經旨】本經敘說應如月之行空,比丘亦應以不著、不縛、不染之心入於檀越(施主)家。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該要如月亮那樣的柔和,它不著、不縛、不染而行於虛空中;如新學的比丘一樣,懷著慚愧,低聲下氣,攝心斂身,謹慎地進入檀越(施主)家。又如明眼人面對深淵而登上高峰一樣,要攝心斂身地謹慎行動,很難快速前進。同樣地,比丘應如月亮柔和,不著、不縛、不染而行於虛空中;也要如新學比丘一樣,懷著慚愧,低聲下氣,攝心斂身,謹慎地進入檀越家中。那位迦葉比丘即能如月亮柔和,不著、不縛、不染地行於空中;也能如新學比丘一樣,懷著慚愧,低聲下氣,無諸高慢,攝心斂身,謹慎地進入檀越的家中。又猶如明眼人面臨著深淵而上高峰一樣,能攝心斂身,謹慎正確觀察而後前進。」

  佛陀問比丘們說:「你們意見怎樣呢?像哪一類的比丘才可以進入檀越家中呢?」

  眾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能廣為解說!眾比丘聽聞之後,當會信受奉行。」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如果有比丘在於檀越家中,他的心能不繫著於貪樂。對於檀越所得福利及所作功德,內心感到高興,就像是自己所得所作一樣,不生起嫉妒之心,也不會自我抬舉,也不會輕視他人,像這類的比丘才可進入檀越家中。」

  這時,世尊就用手撫摸虛空,然後告訴眾比丘說:「現在我這雙手,是否有捉著虛空、縛著虛空、染著虛空呢?」

  比丘們答說:「沒有,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比丘之法,要經常如此以不著、不縛、不染之心而入於檀越家中。也唯有迦葉比丘能以不著、不縛、不染之心而入於檀越家中。對於檀越所得福利及所作功德,內心高興得就像是自己所得所作一樣,不生起嫉妒之心,也不會自我抬舉,也不會輕視他人,所以只有迦葉比丘可入於檀越家中。」

  那時,世尊又以手撫摸著虛空,然後問眾比丘說:「你們意見怎樣?現在我這雙手是否有捉著虛空、縛著虛空、染著虛空呢?」

  眾比丘答佛陀說:「沒有,世尊!」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只有迦葉比丘的心能經常如此,以不著、不縛、不染之心而進入檀越家中。」

  當時,世尊又問眾比丘說:「像哪一類的比丘可向人清淨說法呢?」

  眾比丘答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能廣為解說!眾比丘聽聞之後,當會信受奉行。」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如果有比丘以這樣的心理為人說法:有那些人對我生起清淨信心了呢?這些是本來已經、或者就將供養我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的人嗎?如此而說法的話,就叫做不清淨的說法。

  如果又有比丘為人說法時,這樣地想著:世尊顯現的正法、戒律,能使人遠離一切熾然的苦惱,不用多久,就能以這現今之身,由自己覺知,得正向涅槃之境。而一切眾生卻都沉溺於老、病、死、憂、悲、惱苦之中,這些眾生如果能夠聽聞正法的話,由於真義的利益,就能得到長夜的安樂。以這樣正法的因緣,以如此慈心、悲心、哀憫心、想要使正法久住的心理而為人說法,就叫做清淨的說法,也只有迦葉比丘有這樣的清淨心為人說法,以如來的正法、戒律,……乃至為了使正法久住的心理而為人說法。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地修學、這樣地說法,以如來的正法、戒律,……乃至為了使正法久住的心理而為人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八八經註釋:

  1、如月譬住:譬如月之光亮柔和,不著、不縛、不染而行空。

  2、新學:新加入僧團者,即新學比丘。

  3、他家:南傳相對經文類句作「在俗之家」。即檀越(施主)之家。
  八八九【經旨】本經敘說若比丘欲入檀越家中,不能如理思惟,則彼不行施時,則心生屈辱,自生障礙。故比丘不應以得施之心而入於檀越之家。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比丘想要進入檀越之家時,這樣地想著:『他應當布施給我,不可不布施,要立即布施,不要漸漸布施,要多布施而非少布施,要布施精妙的而非粗陋的,要快速地佈施,不要遲緩地佈施。』以這樣的心理而至檀越之家,如果他不布施,……乃至遲緩地佈施,這位比丘心裡就會感到屈辱。由於這樣的因緣,他的道心就會退失,自己生起煩惱的障礙。

  如果比丘想進入檀越之家時,他能這樣地想著:『出家之人突然到了檀越家中,有何理由一定要他人布施,不可不布施,要立刻布施而非漸漸布施,要多布施而非少布施,要布施精妙的而非布施粗陋的,要快速地佈施而非遲緩地佈施呢?』他以這樣的想法而到檀越家中,如果人家不布施給他,……乃至遲緩地佈施給他時,這位比丘心裡都不會感到屈辱,也不會退失道心,不生起煩惱的障礙。而也只有迦葉比丘能夠以這樣的心理進入檀越之家。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地修學,以這樣的想法而進入檀越家:『出家人突然到檀越家中,有何理由一定要他人布施,不可不布施,……乃至要快速地佈施而非遲緩地佈施呢?』」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九〇【經旨】本經敘說佛陀教摩訶迦葉應教誡、教授諸比丘,摩訶迦葉答以今諸比丘難可教授,並將所見二比丘共諍事告佛,佛乃招該二比丘,予以教誡,使其悔過。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摩訶迦葉尊者住在舍衛國東園的鹿子母講堂裡。有一天下午,摩訶迦葉尊者從禪定中出定,走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告訴摩訶迦葉尊者說:「你應該要為眾比丘說法教誡、教授他們。為什麼呢?因為我自己就經常在為眾比丘說法教誡、教授他們,所以你也應該這樣做。」

  摩訶迦葉尊者告訴佛陀說:「世尊啊!現在那些比丘很難教導,有些比丘甚至​​不耐煩聽法。」

  佛陀問摩訶迦葉說:「你為何這樣說呢?」

  摩訶迦葉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看見二位比丘,一名盤稠,是阿難的弟子;另一名阿浮毘,是摩訶目揵連的弟子。他們二人一起在諍論誰較多聞,各自言說:『你過來吧!我們一起來論辯,看誰知道得多?誰知道得較殊勝?』」

  這時,阿難尊者就在佛陀後邊,拿扇子為佛陀搧涼,他告訴摩訶迦葉尊者說:「摩訶迦葉尊者啊!您且息怒!迦葉尊者啊!您且安忍!這二位年少比丘實在沒有智慧又無正智。」

  摩訶迦葉尊者告訴阿難說:「你且安靜不要插話!以免我在僧眾聚會時質問有關你的事情(指阿難未教好弟子之事)。」

  當時,阿難尊者便即保持靜默。

  這時,世尊吩咐一位比丘說:「請你前往盤稠比丘及阿浮毘比丘住處,跟他們說:『大師有話要告訴你們。』」當時,那位比丘接受指示,立即到盤稠比丘及阿浮毘比丘住處,跟他們說:「大師有話要告訴你們。」

  這時,盤稠比丘及阿浮毘比丘答說:「遵命!」便立即一起前往拜見佛陀,他們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就問二人說:「你們二人,真有一起爭辯,各自言說:『你過來!我們試著一起論辯,看誰知道得較多,誰知道得較殊勝。』嗎?」

  二位比丘答佛陀說:「是真的如此,世尊!」

  佛陀告訴二位比丘說:「你們是修持我所說的修多羅(契經)、祇夜(重頌)、受記(記說)、伽陀(諷頌)、優陀那(自說)、尼陀那(因緣)、阿波陀那(譬喻)、伊帝目多伽(本事)、阇多伽(本生)、毘富羅(方廣)、阿浮多達摩(未曾有法)、優波提舍(論議)等教法(十二分教),所以才彼此相諍論,各自言說:『你過來!我們試著一起論辯,看誰知道得較多,看誰知道得較殊勝。』的嗎?」

  二位比丘答佛陀說:「不是的,世尊!」

  佛陀問二位比丘說:「你們難道不是用我所說的修多羅……乃至優婆提舍等教法,去調伏自己,止息自己的煩惱,而自己求得涅槃的嗎?」

  二位比丘答說:「是遵照您的教法,世尊!」

  佛陀告訴二位比丘說:「你們既然知道我所說的修多羅……乃至優婆提舍等教法,你們二位愚癡之人還應互相諍論,誰知道得較多,誰知道得較殊勝嗎?」

  這時,二位比丘就向前對佛陀頂禮,一再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們向您悔過!善逝啊!我們向您悔過!我倆真是太愚癡,所作不善,不能明辨事理,竟然互相諍論。」

  佛陀告訴二位比丘說:「你們確實知罪悔過了,知道自己的愚癡,所作不善,不明事理,以致互相諍論。現在你們已經自知罪過,自見罪過,有所知見而悔過,那麼在未來世就會生起律儀戒。由於哀憫你們無知的緣故,我現在就接受你們的懺悔,希望能使你們增長善法,始終不再退減。為什麼呢?因為若有自知罪過,自見罪過,有知見而悔過的人,在未來世定會生起律儀戒,始終不再退減。」

  當時,這二位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便離去。

  第八九〇經註釋:

  1、修多羅……優婆提舍:此即所謂的十二分教,又叫十二部經,即把一切經教的內容分為十二類:

  一、修多羅:譯作契經,即長行,是以散文直說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類長,故稱。

  二、祇夜:譯作重頌,既宣說於前,更以偈頌結之於後,有重宣之意,故稱。

  三、受記:又作記說、記別、授記,是記佛為菩薩、或諸聲聞授其成佛時名號的記別。

  四、伽陀:譯作諷頌,即孤起,不依前面長行文的意義,單獨發起的偈頌。

  五、優陀那:譯作自說,即無問自說的教示及偈頌集。

  六、尼陀那:譯作因緣,述說見佛聞法,或佛說法教化的因緣。

  七、阿波陀那:譯作譬喻,佛說種種譬喻以令眾生容易開悟的經文。

  八、伊帝目多伽:譯作本事,是載佛說各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九、阇多伽:譯作本生,是載佛說其自身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十、毘富羅:譯作方廣,謂佛說方正廣大之真理的經文。

  十一、阿浮多達摩:譯作未曾有,記佛現種種神力不思議事的經文。

  十二、優婆提舍:譯作論議,指以法理論議問答的經文。

  2、不善不辯:別譯雜阿含經第六卷第七經此處作「作不應作,所作不善」。辯,同辨。不辯,即不能辨明事理。


 八九一【經旨】本經敘說於諸善法無信敬心等與有信敬心等之差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摩訶迦葉尊者住在舍衛國東園的鹿子母講堂裡,下午時分,他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世尊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佛陀告訴迦葉說:「你應該教授、教誡眾比丘,為眾比丘說法教誡、教授他們。為什麼呢?因為我就常為眾比丘說法教誡、教授他們,所以你也應該這樣做。 」

  摩訶迦葉尊者答佛陀說:「世尊啊!現在的比丘們實在很難為他們說法,如果為他們說法的話,就會有一些比丘感到不耐煩、心不歡喜。」

  佛陀問迦葉說:「你是因為什麼緣故,所以這樣說呢?」

  摩訶迦葉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或有比丘對於一切善法全無信敬之心,如果聽聞他人說法,他就反會退失善法。或有邪慧之人對於一切善法,不知精進,沒有慚愧心,毫無智慧,如果聽聞他人說法的話,他就反會退失善法。或者有人被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惑五蓋所覆障,行為傲慢兇暴,內心忿恨,失去正念,不能靜定,沒智慧,如果聽聞他人說法的話,他就反會退失善法。世尊啊!像這些邪惡之人,都還不能使他們的心安住於善法中,何況是要使他們更為增進!當知這些人,隨著日夜的更迭,善法也會逐漸退減,不能增長。

  世尊啊!如果有人對於一切善法信心清淨,如此就能不退失善法;或者對於一切善法能知精進,有慚愧心,有智慧的話,這樣也能不退失善法;或者能不被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惑五蓋所覆障的話,這樣也能不退失善法;或者行為能不兇暴,心不染污,不忿怒也不怨恨,心能靜定,生起正念,具有智慧的話,這樣也能不退失善法。像這些人,他們於一切善法日夜都在不斷增長,何況是把心安住於其中!這種人他日夜都在求進步,始終不會退減的。」

  佛陀告訴迦葉說:「是的,是的,的確對於善法要是沒有信敬之心的話,這樣就會退減善法,……其餘也是要如迦葉所述次第廣為解說。」

  當時,摩訶迦葉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八九二【經旨】本經敘說佛陀教摩訶迦葉應教誡、教授諸比丘,(摩訶迦葉答以今諸比丘難可教授)佛乃為說今昔比丘心態之不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摩訶迦葉尊者住在舍衛國東園的鹿子母講堂裡。下午時分,他從禪定中出定,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告訴摩訶迦葉說:「你應該為眾比丘說法教誡、教授他們。為什麼呢?因為我就常為眾比丘說法教誡、教授他們,所以你也應該這樣做。」

  摩訶迦葉尊者告訴佛陀說:「世尊啊!現在的比丘們實在很難說法去教誡、教授他們,有些比丘聽聞他人的說法,甚至會感到不耐煩,心不歡喜。」

  佛陀告訴摩訶迦葉說:「你是因為什麼緣故,所以這樣說呢?」

  摩訶迦葉答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世尊您能為眾比丘說法,眾比丘聞法後,當會信受奉行。」

  佛陀告訴迦葉說:「你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

  佛陀接著便對迦葉說:「往昔,有住於幽靜的​​阿練若修習頭陀行的比丘,他對於阿練若的比丘,讚歎他們修習阿練若之法;對於乞食的比丘,讚歎他乞食的功德;對於著糞掃衣的比丘,讚歎他著糞掃衣的功德。如果是少欲知足,修行遠離,能運用方法勤勉精進,有正念正定,以智慧斷盡煩惱,能夠以身作證的比丘,他就會隨順著那位比丘所行持之法,而讚歎稱說他。迦葉啊!如果對於阿練若比丘,能嘆說阿練若法,……乃至對於斷盡煩惱的比丘,能嘆說他已斷煩惱得到以身作證。如果看見這些比丘,也都能與他們招呼談話,並隨宜慰勞說:『多好啊!你來了!你叫什麼名字?是誰的弟子呢?』讓座給他坐,讚歎他的賢善,說他能與沙門之法相應,有沙門的目的和沙門的慾願理想。這樣讚歎時,那些來此同住同遊的比丘,便決定會隨順他的做法而行,不久之後,那些比丘也就會與他的見解相同,也與他的慾願相同了。」

  佛陀告訴迦葉說:「如果這年少的比丘,看見那位阿練若比丘來讚歎阿練若法……乃至斷盡煩惱,得到以身作證時,那位年少比丘應起身出迎,恭敬禮拜問訊,乃至與他同住的話,不久自己將可得到義利,如此恭敬供養的話,也將可得到長夜安樂的利益。」

  佛陀告訴迦葉說:「今日的比丘看見那新來的比丘,是位有知見的大德,是能招感財利——衣服、飲食、床臥、湯藥等物的人,就會與他招呼談話,恭敬地向他問訊,並讚歎說:『多好啊!你來了!你叫什麼名字?是誰的弟子呢?』又讚嘆他的福德能招感大利——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物。如果和這位尊者相習近的話,也當會使自己的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物豐足。又有年少比丘看見那新來比丘,是位大智大德,能招感財利——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物的人,便即迅速起身出迎,恭敬地向他問訊,並嘆說:『多好啊!你來了!你有大智大德,能招感大財利——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物。』迦葉啊!像這樣的年少比丘,長夜將會得到非義無利益的痛苦。

  就像這樣,迦葉啊!這類的比丘是沙門的憂患,是梵行的沉淪,是大障礙,邪惡不善法,有煩惱的苦患,會一再受到各種的果報,在生死煩惱中輪迴,得到未來的苦報——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迦葉啊!應當這樣地修學:要修習阿練若行,對於阿練若處比丘,應稱譽讚歎;對於著糞掃衣、乞食,少欲知足,修行遠離,運用方法勤勉精進,有正念正定,以正智斷盡煩惱,以身作證的人,也要稱譽讚歎他,你應當這樣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摩訶迦葉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便離去。

  第八九二經註釋:

  1、阿練若比丘:阿練若,為寺院之總名。此阿練若比丘是指修十二頭陀分中,守阿練若法——常居阿練若,不住於外——的比丘。

  2、糞掃衣:又叫衲衣。為火燒、牛嚼、鼠囓、死人衣、女人月水衣……等。天竺之人,棄之於巷野,與拭糞之穢物同,故名糞掃衣。將此衣浣洗縫製後而著於外也。又因是補納糞掃之衣片而著用之,故亦名納衣。比丘著此糞掃衣,不更用檀越之施衣,為十二頭陀行之一。糞掃衣之功德,在於離貪著。

  3、善來:原為十種得戒緣之一,系限於釋尊一人特授的作法。即由彼人的願力與佛陀的威神力,佛陀向欲出家的人稱「善來比丘」,彼人即為沙門,具備剃髮與著袈裟之相,得具足戒。後來此詞便成為印度寺眾間歡迎來客所用的客套語,意思是「多好啊!你來了!」

  4、「斯等比丘為沙門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別譯雜阿含經卷六第九經此處作「非沙門法,受諸苦惱,名自輕毀,梵行不立,沒於淤泥,為惡所欺,具於結使,數受諸有,名生熱惱,獲得苦報,必當受於生老病死。」
  八九三【經旨】本經敘說佛陀見摩訶迦葉年老體衰,勸其改穿輕衣,但迦葉寧著糞掃衣,持頭陀行,並解說此行有二種義,可使聞者淨心隨喜,得到安樂,於是得到佛陀的稱嘆。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摩訶迦葉尊者住在舍衛國東園的鹿子母講堂裡。下午時分,他從禪定中出定,走到世尊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告訴摩訶迦葉說:「你現在已經衰老了,年既衰邁且根身遲鈍,所穿的糞掃衣太厚重了。我穿的衣服輕軟而好穿,你現在可住在僧眾中,穿著居士供養的壞色輕衣。」

  迦葉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已長夜修習阿練若行,讚歎阿練若、糞掃衣、乞食的行持。」

  佛陀問迦葉說:「你是觀察到有幾種的義利,所以修習阿練若行,讚歎阿練若、糞掃衣、乞食的行持,讚歎糞掃衣、乞食之法呢?」

  迦葉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是觀察到有二種的義利——就是在現世中得到安樂而住的義利;另外又為未來的眾生,而作大照明之法。未來世的眾生當會這樣地思考:過去上座比丘具有六神通,他出家的時日很久,梵行極純熟,為世尊所讚歎,被具有智慧的梵行人所奉事。他能長夜地修習阿練若行,讚歎阿練若、糞掃衣、乞食的行持,讚歎糞掃衣、乞食之法。所有聽聞的人,都會淨心而隨喜,長夜都能得到安樂的利益。」

  佛陀告訴迦葉說:「真好啊!真妙!迦葉啊!你能長夜中多行饒益之事,安樂眾生,哀憫世間,也安樂天人。」

  佛陀又告訴迦葉說:「如果有人詆毀頭陀之法的話,就是在詆毀我;如果有人稱嘆頭陀之法的話,就是在稱嘆我。為什麼呢?因為修習頭陀法,是我長夜所稱譽讚歎的。所以,迦葉啊!阿練若的行者,應當稱嘆阿練若行;糞掃衣、乞食的行者,也應當稱嘆糞掃衣、乞食之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摩訶迦葉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便離去。

  第八九三經註釋:

  1、壞色:梵語袈裟,譯曰壞色。避青、黃、赤、白、黑五正色,以其它之不正色染壞之,故曰壞色。有三種:一、青壞色,二、黑壞色,三、木蘭壞色。此為如法之袈裟色,以作法衣,因而稱法衣為袈裟也。

  2、「復為未來眾生,而作大明」:別譯雜阿含經卷六第十經此處作「未來之世,為諸比丘,作照明法」。

  3、頭陀法:是比丘日常之修行方法,北方有十二條,南方有十三條。一、糞掃衣者,二、但三衣者,三、常乞食者,四、次第乞食者,五、一坐食者,六、缽食者,七、午後不食者(持午者) ,八、住阿練若處,林住者,九、樹下坐行者,十、露地住者,十一、塚間住者,十二、隨所住、隨處住者,十三、常坐不臥者。南方所多者為第四條次第乞食。
  八九四【經旨】本經敘說迦葉長鬚髮,著弊衲衣來見世尊,眾比丘見而起輕心,佛乃告諸比丘,言迦葉所得廣大功德乃與己同,用以警悟諸比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摩訶迦葉尊者久住於舍衛國阿練若床坐之處。他鬚髮很長,穿著破舊的衲衣,來到佛陀住處。這時,世尊被無數的大眾圍繞著而說法。

  當時,眾比丘看見摩訶迦葉從遠處而來,見過之後,他們對於摩訶迦葉尊者生起輕慢的心理,說:「這位是什麼比丘?衣服穿得這麼粗陋,儀容不整,穿著顯得很矯揉做作,就這樣地過來了。」

  這時,世尊已知道了眾比丘心裡的想法,就告訴摩訶迦葉說:「真好啊!你來了!迦葉啊!我這兒還有半個座位給你坐,我今天要知道誰先出家,是你呢?還是我呢?」

  那些比丘們看了心裡感到惶恐不安,身毛為之豎起,並且互相談論說:「真是奇異!尊者啊!那位摩訶迦葉尊者,他有大德大力,雖是大師的弟子,可是大師卻讓出半個座位要請他來坐。」

  那時,摩訶迦葉尊者恭敬合掌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您是我的老師,我是您的弟子。」

  佛陀告訴迦葉說:「是的!是的!我是老師,你是弟子。你現在且隨意而坐吧!」

  摩訶迦葉尊者向佛陀頂禮後,就退坐一邊。

  這時,世尊為了要對眾比丘有更深警惕的緣故,又以摩訶迦葉尊者與佛陀自己所得殊勝的廣大功德相同,顯示給眾比丘知道,就告訴眾比丘說:「我已遠離了五欲及五蓋邪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圓滿地安住於初禪,無論白天、夜晚,或日夜都能如此;而摩訶迦葉尊者也是跟我一樣,已遠離了五欲及五蓋邪惡不善法,乃至圓滿地安住於初禪,無論白天、夜晚,或日夜都能如此。我想要圓滿地安住於第二、第三、第四禪中,無論白天、夜晚,或日夜都能如此;而那位摩訶迦葉也是這樣,……乃至圓滿地安住於第四禪,無論白天、夜晚,或日夜也都能如此。我能隨心所欲,入於慈、悲、喜、舍四無量定,或入於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等四無色定,擁有各種神通,具足天耳通(能聽聞世間一切遠近聲音)、他心智(知道他內心思想及感受)、宿命智(知道自他過去世情況)、生死智(看透眾生來世趨向何道的智慧)、漏盡智(了知如實證得四聖諦,斷盡煩惱的智慧)等五種智證通。無論白天、夜晚,或日夜都能如此;而那位迦葉比丘也是這樣,……乃至具足漏盡智證通,無論白天、夜晚,或日夜也都能如此。」

  當時,世尊於無量大眾中,稱嘆摩訶迦葉與自己廣大勝妙功德相同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九四經註釋:

  1、衣服佯佯而來:佯佯,矯揉做作之意,或因迦葉尊者穿著垢穢糞掃衣,眾比丘看來,以為此乃故示苦行以釣譽。或說「佯佯」即「洋洋」,形容衣服寬大之狀,言迦葉清瘦身軀穿著衣服,令人有寬大的感覺。
  八九五【經旨】本經敘說迦葉與阿難共過比丘尼精舍,迦葉先為比丘尼說法,偷羅難陀比丘尼不悅,惡言批評迦葉,以為他能力不及阿難,迦葉乃舉佛昔日對他的稱嘆為自己辯說,也得阿難的認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摩訶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則住在耆阇崛山中。

  當時,阿難尊者去到摩訶迦葉尊者住處,告訴摩訶迦葉尊者說:「現在我們可一起走出耆阇崛山,進入王舍城乞食了。」摩訶迦葉尊者靜默地答應了。

  這時,摩訶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就要走入王舍城中乞食。阿難尊者告訴摩訶迦葉尊者說:「時間還早了些,我們暫且先去拜訪比丘尼的精舍。」於是二人就前往拜訪。

  那時,眾比丘尼遙見摩訶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二人從遠處過來了,就很快地舖好了床座,請他倆就坐。

  這時,眾比丘尼向摩訶迦葉及阿難二位尊者頂過禮後,就退坐一邊。

  摩訶迦葉尊者就為眾比丘尼講說種種的佛法,給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後,這時,有位名叫偷羅難陀的比丘尼,心裡感到不歡喜,他說出這樣的惡言:「怎樣呢?摩訶迦葉尊者要在鞞提訶牟尼——阿難尊者之前為比丘尼說法嗎?這就好比是賣針的小販在針師家賣針一樣。摩訶迦葉尊者在鞞提訶牟尼——阿難尊者之前為眾比丘尼說法,也像這樣。」

  摩訶迦葉尊者聽聞到偷羅難陀比丘尼心不歡喜而說出的惡言後,就向阿難尊者說:「你看!這位偷羅難陀比丘尼心不歡喜而說出惡言。怎樣呢?阿難啊!我真的是像賣針的小販,而你是針師,我就在你面前賣針這樣嗎?」

  阿難尊者告訴摩訶迦葉尊者說:「您且息怒!且先安忍!因為這愚癡老婦人,沒有智慧,也不曾修習,所以才會口出惡言來。」

  「阿難啊!你難道不曾聽聞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以他的知見,在大眾中講說「月譬經」時,教誡、教授說:『比丘啊!你們應該要如月亮不著、不縛、不染而行空,也要常如新學比丘一樣,懷著慚愧,低聲下氣。』就如此的為阿難詳述「月譬經」的內容。阿難啊!你能像月亮那樣不著、不縛、不染而行空,經常如新學比丘那樣,懷著慚愧,低聲下氣嗎?」

  阿難答說:「不能,摩訶迦葉尊者!」

  「阿難啊!你可聽聞過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以他的所知所見說:『比丘啊!能夠像月亮那樣不著、不縛、不染而行空,又經常如新學比丘那樣,懷著慚愧,低聲下氣的,只有摩訶迦葉比丘!』嗎?」

  阿難答說:「是的,摩訶迦葉尊者!」

  「阿難啊!你曾經被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以他的所知所見,在無量大眾之前,請你來就坐嗎?而且又被世尊以同他自己一樣的廣大功德,稱嘆你阿難已遠離五欲及五蓋邪惡不善法,……乃至稱嘆你已得到漏盡智證通了嗎?」

  阿難答說:「不曾,摩訶迦葉尊者!」

  「就像這樣,阿難啊!你可聽聞過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曾在無量大眾之前,自己親口說:『真好啊!你來了!摩訶迦葉啊!請你來坐在我剩餘的半個座位上。』又在於大眾之前以同他自己一樣的廣大功德,稱嘆我已遠離五欲及五蓋邪惡不善法,……乃至已得漏盡智證通,如此地稱嘆我摩訶迦葉嗎?」

  阿難答說:「是的,摩訶迦葉尊者!」

  當時,摩訶迦葉於比丘尼眾中如獅子作吼一樣地講經說法後便離去。

  第八九五經註釋:

  1、阿梨:即聖者。

  2、鞞提訶牟尼:即鞞提訶聖者,意為第二世尊,此是尼眾對阿難之尊稱。

  3、月譬經:見本卷第八八八經。
  八九六【經旨】本經敘說世尊涅槃未久,阿難率年少比丘至南天竺人間遊行,致有三十年少比丘舍戒還俗。後至迦葉所,迦葉責其為童子,不知籌量。低舍比丘尼聞之不喜,口出惡言。阿難聞後乃請迦葉忍之。迦葉遂告阿難其出家受法因緣。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摩訶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堀山中,世尊剛入涅槃不久。那時,正遇著飢荒的年歲,很難乞得食物。

  當時,阿難尊者和眾多的年少比丘在一起,他們不能完善地攝護六根,飲食不知節制,不能在初夜、後夜勤勉精進禪思,喜貪著睡眠,常去求取世間的財利。他們在人間遊行到了南天竺,有三十位的年少弟子在中途舍戒還俗了,剩餘的大多是童子(小沙彌)。當時,阿難尊者在南山的國土遊行,而只剩很少的徒眾回到王舍城來。這時,阿難尊者收好了衣缽,洗完腳後,就去到摩訶迦葉尊者住處,向他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摩訶迦葉尊者問阿難尊者說:「你從何處來?徒眾怎麼這樣少呢?」

  阿難答說:「我是從南山國土人間遊行回來的,在那兒有年少比丘三十人中途舍戒還俗了,徒眾因此減少,現在留下的大多是童子。」

  摩訶迦葉尊者問阿難說:「是因為有幾種福利,所以如來、應供、等正覺以他的所知所見,當超過三人一起接受供養時,聽許制定結眾受供養戒呢?」

  阿難答說:「是為了二件事的緣故。是哪二件呢?第一是為了使貧窮小家免受乞食的苦惱,第二是避免眾多惡人結為伴黨,而破壞僧伽的緣故。不使惡人住於僧團中,接受僧眾的名份,障礙大眾,分成二部,互相怨嫌諍訟。」

  迦葉尊者告訴阿難說:「你既然知道這個道理,為什麼在年歲鬧飢荒時,還和眾多的年少弟子到南山國土遊行,以致使三十人舍戒還俗,徒眾減少,剩餘的大多是童子呢?阿難啊!就你徒眾減少情況來看,你還是像個孩童一樣,不知怎樣去籌量。」

  阿難答說:「為何呢?摩訶迦葉尊者啊!我頭髮都已斑白了,怎麼還說我像個孩童呢?」

  摩訶迦葉尊者說:「你在鬧飢荒的年歲,和眾年少弟子們到人間去遊行,以致使三十位弟子舍戒還俗,其餘留下來的又大多是童子們,如此徒眾減少了,是你不知籌量的緣故。然而你卻說: 『因為年長的大眾壞戒,所以阿難的徒眾也就壞戒極嚴重。』阿難啊!其實是你還像孩童一樣,不知籌量的緣故。」

  當時,低舍比丘尼聽到摩訶迦葉尊者以孩童之稱來責備阿難尊者——毘提訶牟尼,聽後很不歡喜,就作惡言說:「怎麼可以這樣呢?那摩訶迦葉尊者本是外道師,然而卻以孩童之稱來責備阿難尊者——毘提訶牟尼,使尊者以孩童之名而流行於世呢?」

  摩訶迦葉尊者以他的天耳神通,已聽到了低舍比丘尼心不歡喜而說出的惡言。聽後,他就告訴阿難尊者說:「你看!這低舍比丘尼因心裡不歡喜,而口出惡言說:『那摩訶迦葉本是外道,卻以孩童之稱來責備阿難尊者——毘提訶牟尼,以致使尊者以孩童之名而流行於世。』」

  阿難尊者答說:「您且息怒!摩訶迦葉尊者啊!您且安忍!摩訶葉尊者啊!這位愚癡老婦他自性沒有智慧。」

  摩訶迦葉尊者告訴阿難說: 「我自出家以來,都不知有其它的師父,惟歸依如來、應供、等正覺。我還未出家時,經常思考著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問題,知道在家庶務繁雜,會有很多煩惱;而出家幽靜清閒,很難認可俗人的做為,出家而處於非家的修行生活,一向很鮮潔,盡其一生,都純一圓滿清淨,梵行極清白。所以我應該剃除鬚髮,穿著袈裟衣,正信俗家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把價值百千金的貴重衣服,一段一段的割截,再做成僧伽梨(大衣、袈裟),如果世間有阿羅漢的話,我知道了就要跟隨他出家。我離開家庭後,就在王舍城的那羅聚落中間多子塔處,遇到世尊在這兒正身端坐,法相莊嚴奇特,諸根寂靜,是至高無上的寂滅,就如金山一樣。我當時看見後,這樣地想著:這位就是我的老師!這位就是世尊!這位就是羅漢!這位就是等正覺的聖者了!我當時一心合掌敬禮,禀告佛陀說:『您就是我的大師!我是您的弟子。』

  佛陀告訴我說:『是的,迦葉啊!我是你的老師,你是我的弟子。迦葉啊!你現在已成就瞭如此真實的清淨心!你所恭敬的人,如果他實不知而卻說知,實不見而卻說見,實非羅漢而卻說是羅漢,實非等正覺而卻說是等正覺的話,那麼他的身體當會自然碎裂成七分。迦葉啊!我現在是真實知道,所以我就說知道;是真實看見,所以我就說看見;是真實證成阿羅漢,所以說我是阿羅漢;是真實得到等正覺,所以說我是等正覺。迦葉啊!我今天是有某種因緣,所以為聲聞弟子說法,而不是沒有因緣道理的。我是有所依憑,不是無所依憑;是真有神通力量,不是沒有神通力量。所以,迦葉啊!如果想要聞法,就應當如此地去修學。如果又想從聞法中,得到真義的利益,就應該要專一其心,恭敬尊重,專心傾聽,而這樣地思考著:我應該要正確觀察五蘊的生滅,以及六觸入處的集起與滅沒,樂住於四念處的正念中,修習七覺分、八解脫,能以自身作證。要常念其身,未曾斷絕,遠離無慚無愧,在於大師及修持梵行的大德之處,常懷慚愧心,應當這樣去修學!』

  當時,世尊為我講說佛法, 給我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我也隨即離去,走向自己住處。我把價值百千金的衣服割斷裁成僧伽梨,折成四層做為座墊。那時,世尊知我極為誠心,就隨處從走道下來,我立即把衣服鋪好,做為坐具,並請佛坐下。世尊就坐後,用手摸著衣服,讚歎著說:『迦葉啊!這件衣服很輕細,又很柔軟。』我當時答說:『的確,世尊啊!這件衣服很輕細,又很柔軟,希望世尊您能接受我這件衣服的供養!』佛陀告訴迦葉說:『你應當接受我的糞掃衣,我就會接受你所供養的僧伽梨。』佛陀便即親自授我糞掃衣,我也立即奉獻給佛陀僧伽梨。就這樣地漸漸教導我,我在八日之中,因學法而受持乞食,到了第九天,就超入於阿羅漢的無學位了。

  阿難啊!如果有人正實問說:『誰是世尊的法子,從佛口而生,從佛法化生,世尊付以法財,具足各種禪定、解脫、三昧、正受呢?』那麼應答說我迦葉就是了,這才是正確的說法。譬如轉輪聖王的第一長子(太子),當他被灌頂後而登上王位之時,就能恣意享受輪王的五種妙欲,不用勞苦運用方法去求取,自然就可得到一樣。我也是像這樣,我是佛陀法子,從佛口而生,從佛法化生,得到佛法的餘財,具足各種禪定、解脫、三昧、正受,不用勞苦運用方法去求取,自然就可獲得。譬如轉輪聖王的寶象,高有七、八肘,如果用一片多羅樹葉就能覆障象身的話(喻不可能);同樣地,我所成就的六種神通智慧,那麼也可被人所覆障了。如果有人對於以智慧證得的神通境界神足通還有疑惑的話,我都能為他分別解說;對於天耳通、他心通、宿命智證通、生死智證通、漏盡智證通,還有疑惑的話,我也都能為他分別解說,使​​他得到明確的答案。」

  阿難尊者告訴摩訶迦葉尊者說:「是的!是的!摩訶迦葉啊!譬如轉輪聖王的寶象,高有七、八肘,如果想要以一片多羅樹葉就能覆障住它的話;同樣地,摩訶迦葉所成就的六種神通智慧也可被覆障住了。如果有人對於以智慧證得的神通境界,……乃至漏盡智證通有所疑惑的話,摩訶迦葉尊者都能為他解說,使他得到明確的答案。我會長夜地敬信尊重摩訶迦葉尊者,因為您有如此大德神力的緣故。」

  摩訶迦葉尊者講說這段經文時,阿難尊者聽聞他的說法,滿心歡喜,願信受奉行。

  第八九六經註釋:

  1、聽三人以上製群食戒:根據南傳巴利律比丘戒懺悔第三十二「結眾受供養」,其因緣是——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提婆達多聚集比丘,集體至居士家接受供養,使居士必須準備大量的食物,造成經濟上的負擔。所以製定四位或四位以上的比丘一起受居士供養時,犯懺悔。

  2、頭髮二色:即頭髮斑白。

  3、多子塔:位於中印度毘舍離城西。

  4、八解脫:又名八背舍,違背三界之煩惱而捨離之,解脫其係縛之八種禪定: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5、肘:印度尺數名。俱舍論十二謂七麥為一指節,三指節為一指,橫列二十四指為一肘。或謂一尺八寸乃至一尺四寸為一肘,佛之量倍之。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三十二
  八九七【經旨】本經敘說摩訶迦葉尊者說明「如來有無後生死」諸問題之所以「無記」的道理。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摩訶迦葉尊者和舍利弗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

  當時,有眾多的外道出家人去到舍利弗尊者住處,和尊者見面彼此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向舍利弗尊者問說:「怎樣呢?舍利弗啊!如來死後還存在嗎?」

  舍利弗答說:「各位外道們!世尊說這問題是他所不說的。」

  又問:「怎樣呢?舍利弗啊!如來死後就不存在了嗎?」

  舍利弗答說:「各位外道們!世尊說這問題是他所不說的。」

  又問:「舍利弗啊!如來死後是有存在,也有不存在嗎?」

  舍利弗答說:「世尊說這問題是他所不說的。」

  又問:「舍利弗啊!如來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嗎?」

  舍利弗答說:「各位外道們!世尊說這問題是他所不說的。」

  眾外道出家人又問舍利弗尊者說:「為什麼問你如來死後是還存在、不存在、有存在也有不存在、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你都答說:『世尊說這問題是他所不說的。』為什麼你這位上座比丘,就像個愚癡漢一樣,不善回答,也不能明辨事理,就如嬰兒一樣沒有智慧呢?」說完話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了。

  這時,摩訶迦葉尊者和舍利弗尊者彼此相距不遠,各坐於樹下,在白晝裡禪思。舍利弗尊者知道眾外道出家人已離去後,就去到摩訶迦葉尊者處,彼此相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他把剛才和眾外道出家人所談論的事情,詳細的向摩訶迦葉尊者請教說:「摩訶迦葉尊者啊!究竟是什麼原因,所以世尊不願記說——如來死後還存在、不存在、有存在也有不存在、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

  摩訶迦葉尊者告訴舍利弗說:「如果說如來死後還有存在,這就是指色蘊;如果說如來死後不存在,這也是指色蘊;如果說如來死後有存在,也有不存在,這也是指色蘊;如果說如來死後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這也是指色蘊。然而如來,他的色蘊已滅盡,心靈已得到完善地解脫。所以說他死後還存在,這是不對的;說他死後就不存在、有存在也有不存在、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這些也都是不對的。如來的色蘊已經滅盡,心靈得到了完善的解脫,這義理極為深遠廣大,無量無數,已達寂滅涅槃之境。

  舍利弗啊!如果說如來死後還有存在,這就是指受蘊、指想蘊、指行蘊、指識蘊,是有動轉、是有思慮、是虛誑、是有為造作法、是愛結, ……乃至如來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也是同樣的說法。如來已滅盡了貪愛,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所以說他死後還有存在是不對的,或者說他死後就不存在、有存在也有不存在、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那也都是不對的。如來已滅盡了貪愛,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這義理是極為深遠廣大,無量無數,已達寂滅涅槃之境。舍利弗啊!就是這樣的緣故,所以有人問世尊說:如來死後是存在、或不存在、或有存在也有不存在、或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他都不予記說。」

  當時,二位正士互相議論後,便各自返回住處去了。

  第八九七經註釋:

  1、如來有後生死:如來有後世的生死。意即如來還有後世的存在。南傳相對經文此作「如來死後是存在者」。

  2、「甚深廣大,無量無數,寂滅涅槃」:別譯雜阿含經卷六第十四經此處作「如斯之義,甚深廣大,無量無邊,無有算數,乃至盡滅。」

  3、「為動、為慮、為虛誑、為有為、為愛」:別譯雜阿含經卷六第十四經此處作「此是動轉、此是憍慢、此是放逸、此是有為造作之業、此是愛結」。
  八九八【經旨】本經敘說佛陀藉答迦葉所問「今多為聲聞制戒,而諸比丘少樂習學」之原因,而為廣說正法滅與不滅之五因緣。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摩訶迦葉尊者住在舍衛國東園的鹿子母講堂裡。下午時分,他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世尊啊!是什麼原因,世尊以前很少為眾聲聞弟子製定戒律,卻有很多的比丘心裡樂於學習;現在您為聲聞弟子製定很多戒律,可是眾比丘卻很少有樂於學習的呢?」

  佛陀答說:「是的,迦葉啊!那是因為眾生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等五濁增盛,以致使善法退減的緣故,所以大師雖為眾聲聞弟子製定很多的禁戒,可是卻很少有樂於學習的。迦葉啊!譬如劫將壞時,真寶還未消失,然而卻有很多相似的偽寶出現於世間;等偽寶出現後,真寶就會消失了。同樣地,迦葉啊!如來的正法將要消失之時,也會有相似正法的像法生起;等相似正法的像法出現於世間後,如來的正法就會消失。譬如大海之中,船裝載了過多的珍寶,就會立刻沉沒;而如來的正法卻不是這樣,它是逐漸地消失的。如來的正法不會被地界所破壞,也不會被水、火、風界所破壞。可是等到有邪惡的眾生出現於世間,他們喜歡做各種壞事,想做各種壞事,成就了各種壞事。把邪法說成正法,正法說成邪法;把邪戒說成正戒,正戒說成邪戒。因為相似於正法的法句、法味到處充斥,如來的正法此時就會消失。

  迦葉啊!有五種因素能使如來的正法沉沒不見。是哪五種呢?就是比丘對於大師不知敬重,也不能順從供養;對於大師不知敬重,也不能順從供養,然而卻又依倚著他而安住。此外對於正法、戒學、佛陀的教授、大師所稱嘆的梵行者等四事,也不知敬重,不能順從供養,然而卻又依止於他。迦葉啊!就是這五種因素的緣故,如來的正法此時就會沉沒不見。

  迦葉啊!也有五種因素能使如來的正法、戒律不會沉沒、不會忘失、不會退減。是哪五種呢?就是比丘對於大師,知道恭敬尊重,能順從供養,依止於他而安住著;此外,對於正法、戒學、佛陀的教授、大師所稱嘆的梵行者等四事也知道恭敬尊重,能順從供養,依止於他而安住著。迦葉啊!這些就是使如來的正法、戒律不會沉沒、忘失、退減的五種因素。所以,迦葉啊!應當要這樣修學:對於大師,應該修習恭敬尊重,順從供養,依止於他而安住著;對於正法、戒學、佛陀的教授、大師所讚歎的梵行者,也應修習恭敬尊重,順從供養,依止於他而安住著。」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摩訶迦葉尊者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八九八經註釋:

  1、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共稱五濁。一、命濁,人間惡業增加,壽命亦轉為短促。二、煩惱濁,眾生愛欲熾盛,煩惱亂心。三、劫濁,饑饉、疫病、戰亂相繼而生,眾生無不受害。四、眾生濁,眾生熾惡,不信業報,不為善,不持戒。五、見濁,正法滅,各種邪思惡見盛行,人不知修善道淨行。

  2、劫:梵語劫簸的簡稱,譯為時分或大時,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極長時間。

  3、像法:承「阿含」像法之說,後代經論引伸成正、像、末等三時之論。正、像的時限,經論說法不同,但不出正、像各佔五百年或一千年的見地,而末法則大抵為一萬年。像法者,與正法相似而非正法,故名像法。

  4、熾然:意即熾盛、充滿。

  5、學:指學處,即戒的意思。

  6、隨順教:指佛陀的教授。佛是隨順眾生根性,隨順緣起之理而施教,故其教為隨順教。
  八九九【經旨】本經敘說遮羅周羅聚落主誤信歌舞戲笑之功德,佛陀說法開悟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遮羅周羅那羅聚落主來到佛陀住處,彼此見面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瞿曇啊!我曾聽聞過去從事歌舞戲笑的耆老宿士這樣說:『演藝人員在大眾之前歌舞戲笑,表演各種的技藝,使大眾們得到歡樂喜笑,因為這樣的業緣,身壞命終之後,將會受生於歡喜天中。 』對於這種說法,瞿曇您的看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你且住!不要問這問題。」佛陀這樣再三的勸止,可是聚落主卻仍請問不停。

  佛陀於是告訴聚落主說:「我現在且問你,你就隨己意回答我。在往昔這聚落裡的人民都不能遠離貪欲,被貪欲的繩縛所束縛;不能遠離瞋恚,被瞋恚的繩縛所束縛;不能遠離愚癡,被愚癡的繩縛所束縛。而那些演藝人員在於大眾的座席中,表演各種的歌舞技藝嬉戲,使群眾們歡樂喜笑。聚落主啊!當那些群眾們歡樂喜笑之時,豈不就更加地增長貪欲、瞋恚、愚癡的結縛了嗎?」

  聚落主答佛陀說:「是的,瞿曇!」

  「聚落主啊!譬如有人被繩子反綁著,另有一人長夜居心不良地要對這人不利,使他不得安樂,頻用水來澆淋這捆綁繩子,那麼這個被捆綁的人,豈不就變得更為急困了嗎?」

  聚落主答說:「是的,瞿曇!」

  佛陀說:「聚落主啊!往昔這兒的眾生也像這樣,不能遠離貪欲、瞋恚、愚癡的結縛,又由於他們的嬉戲歡樂喜笑,也就更加地增長這些結縛了。」

  聚落主說:「真的是如此,瞿曇啊!那些演藝人員使眾生歡樂喜笑,增長他們貪欲、瞋恚、愚癡的結縛。由於這樣的因緣,身壞命終之後,會受生於善道之中,那是不可能的!」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如果說往昔的演藝人員能使大眾得到歡樂喜笑,以這樣的業緣,就能受生於歡喜天中的話,這就是邪見!既是邪見,就應墮生於地獄或畜生二噁道中。」

  世尊如此說法時,遮羅周羅那羅聚落主不禁悲泣流淚!

  這時,世尊告訴聚落主說:「所以我先前三問不答,告訴聚落主說:『你且住!不要問這問題。』」

  聚落主告訴佛陀說:「瞿曇啊!我並不是因為您的說教而悲泣。我是自己想著:為何我會一直被那愚癡不明事理、不善作事的演藝人員的邪見所欺騙,說在大眾之中表演各種技藝歌舞,……乃至可受生於歡喜天中!我現在定心思考:那些演藝人員歌舞嬉戲如何能受生於歡喜天中呢?瞿曇啊!我從今日起,要捨棄那演藝人員的邪惡不善業,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

  佛陀說:「真好啊!聚落主啊!這才是真實重要的事。」

  當時,遮羅周羅那羅聚落主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頂禮後,歡喜地離去。

  第八九九經註釋:

  1、遮羅周羅那羅聚落主:別譯雜阿含經作「伎人主號曰動發」;南傳相對經文則作「歌舞伎聚落主塔羅布吒」。

  2、歡喜天:別譯雜阿含經作「光照天」。南傳相對經文則作「喜笑天」。
  九〇 〇 【經旨】本經敘說戰鬥活聚落主迷信勇悍戰鬥者來世可生箭降伏天,佛說法開悟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以戰鬥為生活的聚落主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恭敬問訊,問訊後,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瞿曇啊!我聽聞往昔以戰鬥為生活的耆老宿士這樣說:『以戰鬥為生活的人,身穿厚重的甲衣,手拿銳利的武器,做為將士的先鋒,能夠運用方法摧伏怨敵,由於這樣的業報,將可受生於箭降伏天中。』在瞿曇您的正法中,是做何說法呢?」

  佛陀告訴以戰鬥為生活的聚落主說:「你且住,不要問這問題。」

  聚落主仍同樣地再三請問,佛陀也再三地勸止他,可是他仍發問不止。

  佛陀於是告訴聚落主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己意回答我。聚落主啊!你意見怎樣呢?以戰鬥為生活的人,身穿甲衣,做為戰士的先鋒,能夠運用方法摧伏怨敵,那麼此人豈不就會先生起傷害他人之心,想要把別人抓來捆綁套上枷鎖,將他砍刺殺害了嗎?」

  聚落主答佛陀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以戰鬥為生活的人,就會有三種邪惡的身、口、意業行;由於這三種邪惡業行的因緣,身壞命終後,能受生於箭降伏天善道的話,那是不可能的!」

  佛陀又告訴聚落主說:「如果往昔以戰鬥為生活的耆老宿士,持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所有以戰鬥為生活的人,身穿甲衣,手拿銳利武器,受命先登於敵人之前,能夠運用方法摧伏怨敵,由於這樣的因緣,就可受生於箭降伏天。這是一種邪見,有邪見的人,應該是會墮生於地獄道與畜生道二處的。」

  佛陀如此說法時,那位聚落主不禁悲泣流淚!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因為這個道理,所以我先前再三告訴你:『你且住!我不為你解說。』」

  聚落主告訴佛陀說:「我並不是因為瞿曇您所說這番話而悲泣,我是想到那些以戰鬥為生活的耆老宿士們愚癡,所作不善,又不能明辨事理,長夜欺騙,這樣說:『以戰鬥為生活的人,身穿甲衣,手拿著銳利的武器,受命先登於敵人之前,……乃至得生於箭降伏天中。』所以才悲傷哭泣。我現在定心思考:所有以戰鬥為生活的人,由於惡業的因緣,將來身壞命終後,說他能受生於箭降伏天中,那是不可能的!瞿曇啊!我從今天起,要捨棄一切惡業,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這才是真實重要的事!」

  當時,以戰鬥為生活的聚落主聽聞了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九〇〇經註釋:

  1、戰鬥活聚落主:別譯雜阿含經作「有善鬥將,為聚落主」。

  2、箭降伏天:別譯雜阿含經作「箭莊嚴天」。
  九〇一【經旨】本經敘說調馬聚落主以三法調伏馬,世尊亦以三法調禦丈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調馬聚落主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恭敬問訊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問調馬聚落主說:「要調伏馬匹,有幾種方法呢?」

  聚落主答說:「瞿曇啊!有三種方法。是哪三種呢?就是:一、柔軟,二、剛強,三、柔軟與剛強互用。」

  佛陀又問聚落主說:「如果運用這三種方法了,可是仍然不能調伏馬兒,要怎麼辦呢?」

  聚落主說:「那就應該把它殺了!」

  聚落主問佛陀說:「瞿曇啊!做為一個無上調禦丈夫之師,應該運用幾種方法去調禦眾生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我也是運用三種方法來調禦眾生。是哪三種呢?就是:一、柔軟,二、剛強,三、柔軟與剛強互用。」

  聚落主又問佛陀說:「瞿曇啊!如果運用這三種調禦眾生的方法了,可是仍然不能調禦好眾生,要怎麼辦呢?」

  佛陀說:「聚落主啊!如果運用這三種方法去調伏而卻仍不能調禦好的話,那麼就應該把他殺了!為什麼呢?因為不可使我的法受到屈辱的緣故!」

  調馬聚落主告訴佛陀說:「在瞿曇您說的法中,殺生是不清淨的,瞿曇法中是不應殺生的,然而現在您為什麼說:『不能調伏的話,也應該把他殺了!』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就如你所說:『如來正法中,殺生是不清淨的,如來之法不應有殺。』聚落主啊!可是當我運用這三種方法去調禦眾生,而仍然不能調禦好他的話,那麼我就不再告訴他,不再教授他善法,也不再告誡他止惡的道理了。聚落主啊!如果如來調禦眾生時,不再告訴他,不再教授他善法,不再告誡他止惡的道理,如此放棄不予教導,這豈不就等於殺了他嗎?」

  調馬聚落主告訴佛陀說:「瞿雲啊?如果無上的調禦丈​​夫(如來)不再告訴他,不再教授他善法,不再告誡他止惡的道理,真的是就如殺了他一樣。所以我從今天起,要捨棄一切惡業,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這才是真實重要的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調馬聚落主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九〇一經註釋:

  1、以三法調禦丈夫:三法,其內容見第九一五經。調禦丈夫,原為佛十號之一,以佛善於引導眾生,令眾生接受教化,故有此稱。但本經此處是指調禦眾生而言。
  九〇二【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兇惡聚落主,由於不修八正道,於他生瞋,口說惡言,故得兇惡之名;若能修習八正道,就能於他不瞋,口說善言,而得賢善之名。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兇惡聚落主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請教佛陀說:「世尊啊!是因為不修習什麼法的緣故,所以會對他人生起瞋恚;由於生起瞋恚,所以口出惡言,而被他人罵為凶惡的人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就是因為不修習正見,所以對他人生起瞋恚;生起瞋恚後,就會口出惡言,而被他人罵為凶惡的人。也因為不修習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聖道,所以對他人生起瞋恚;由於生起瞋恚,所以就會口出惡言,而被他人罵為凶惡的人了。」

  又問:「世尊啊!那麼要修習什麼法,才能對他人不起瞋恚;因為不起瞋恚,所以就會口說善言,而被他人稱為賢善的人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由於修習正見,所以能對他人不起瞋恚;因為不起瞋恚,所以就會口說善言,而被他人稱為賢善的人。也由於修習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聖道,所以能對於他人不起瞋恚;因為不起瞋恚,所以就會口說善言,而被他人稱為賢善的人。」

  兇惡聚落主禀告佛陀說:「真是奇妙!世尊啊!你這話說得真好。就是因為我沒有修習正見,所以才會對他人生起瞋恚;生起瞋恚後,就會口出惡言,而被他人罵為凶惡的人。也因為我沒有修習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聖道,所以才會對他人生起瞋恚;由於生起瞋恚,所以就會口出惡言,而被他人罵為凶惡的人。所以,我從現在起將捨棄瞋恚、剛強、粗澀(粗暴)等惡性。」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這才是真實重要的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兇惡聚落主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九〇二經註釋:

  1、「生瞋恚故,口說惡言,他為其作惡性名字」:別譯雜阿含經卷七第四經作「惱觸於他,作惱觸語。是故諸人,咸稱其人,名為極惡」。

  2、「我今當舍瞋恚、剛強、粗澀」: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我從今以後,如是惡性,卒暴我慢凶險,我當捨棄」。
  九〇三【經旨】本經敘說國王與大臣共論沙門釋子比丘是否可受金銀寶物,摩尼珠髻聚落主聞後,以此事請問於佛,佛告聚落主並諸比丘,不可受取金銀寶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摩尼珠髻聚落主來到佛陀住處,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世尊啊!前些日子國王集聚眾大臣,一起討論說:『沙門釋子比丘為了自己如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是怎樣呢?這樣做是清淨呢?還是不清淨呢?』其中有人說:『沙門釋子應該可以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的。』又另有人說:『沙門釋子不應該為自己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世尊啊!那位持沙門釋子應該可以為自己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的說法,是從佛陀您這兒聽到的呢?還是出自己意呢?持這樣的說法,是隨順於正法嗎?還是不隨順正法呢?是真實正確的說法呢?還是虛妄不實的說法呢?持這樣的說法,能不陷於被批評責備的境地嗎?」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這是虛妄不實的說法,不是真實正確的說法,不是依法而說,也不是隨順正法而說,將會陷於被批評責備的境地。為什麼呢?因為沙門釋子如果為自己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的話,就會不清淨的緣故;所以為自己而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那並不是沙門之法,也不是釋種子之法。」

  聚落主禀告佛陀說:「真是奇妙!世尊啊!沙門釋子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那並不是沙門之法,也不是釋種子之法。這是真實正確的說法!世尊啊!持這樣說法的話,能增長勝妙善法,我也是這樣說:『沙門釋子不應為自己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如果沙門釋子自己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說那是清淨做法的話,那麼去追逐色、聲、香、味、觸等五妙欲,全部也都可說是清淨的了!」

  摩尼珠髻聚落主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充滿歡喜,向佛陀行禮後便離去。

  這時,世尊知道摩尼珠髻聚落主已離去後,就告訴阿難尊者說:「所有住在迦蘭陀竹園裡的比丘,請你叫他們全部都聚集到食堂來。」

  當時,阿難尊者接受佛陀的指示,就到處宣布叫所有住迦蘭陀竹園裡的比丘都聚集到食堂來。比丘都已聚集後,他就去告知世尊說:「眾比丘已聚集於食堂,是世尊您說法教授、教誡之時了!」

  這時,世尊就走到食堂,於大眾前坐下,坐好之後,告訴眾比丘說:「今天有位摩尼珠髻聚落主來到我住處,他這樣說:『前些日子國王聚集所有大臣,他們這樣的討論著:沙門釋子為自己而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的行為,是否清淨呢?其中有人說是清淨,也有人說是不清淨。現在請問世尊,持清淨之說法,是從佛陀您這兒聽聞到的嗎?還是自己妄說的呢?』……就如前面一樣地廣為解說。那位摩尼珠髻聚落主聽聞我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我行禮後才離去。

  眾比丘啊!當國王和大臣聚集在一起討論此事時,那位摩尼珠髻聚落主在大眾之前,像獅子作吼一樣地大聲宣說:『沙門釋種子不應為自己而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眾比丘啊!你們從今天起,需要木柴,就索取木柴;需要草,就索取草;需要車,就索取車;需要工作人員,就索取工作人員,千萬不可為自己受取金銀等種種寶物!」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充滿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〇四【經旨】本經敘說世尊告王頂聚落主,眾生皆依於二邊,即逐求常人凡夫五欲、自苦方便。有離此二邊之聖道,即八聖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瞻婆國的揭伽池邊。那時,有位王頂聚落主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告訴王頂聚落主說:「現在的眾生都依附於二邊。是哪二邊呢?就是:一、樂著於卑劣田舍常人凡夫的五欲。二、以不正確的方法自苦形體,而沒有利益。聚落主啊!卑劣田舍常人凡夫,享受欲樂的情況有三種;以不正確的方法自苦形體,不能得到利益的情況也有三種。

  聚落主啊!卑劣田舍常人凡夫所享受的慾樂是哪三種呢?就是有一種享受欲樂的人,他非法濫取,不能安樂供養自己,也不能供養父母,不能充足供給兄弟、妻子、奴婢、眷屬、朋友、認識的人,也不能隨時供養沙門、婆羅門,不仰求勝處的安樂果報,不作未來生天的因緣,這就是世間第一種享受欲樂的人。

  其次,聚落主啊!有一種貪享欲樂的人,他有時依法,有時非法的去濫取財物,以安樂供養自己,也能供養父母,充足地供給兄弟、妻子、奴婢、眷屬、朋友、認識的人,可是卻不能隨時供養沙門、婆羅門,不仰求勝處的安樂果報,不作未來生天的因緣,這就是第二種享受欲樂的人。

  其次,聚落主啊!有一種享受欲樂的人,他能依法求取財物,不隨便濫取,以安樂供養自己,又能供養父母,充足地供給兄弟、妻子、奴婢、眷屬、認識的人,隨時供養沙門、婆羅門,能仰求勝處的安樂果報,作未來生天的因緣,這就是第三種享受欲樂的人。

  聚落主啊!我一向不說貪享欲樂的人都是一樣的,我是說有卑劣享受欲樂的人,我是說有中等享受欲樂的人,我是說有最上等享受欲樂的人。

  什麼是卑劣享受欲樂的人呢?就是非法濫取,……乃至不能仰求勝處的安樂果報,不作未來生天的因緣,這就是我所說卑劣享受欲樂的人。

  什麼是中等享受欲樂的人呢?就是享受欲樂的人,有時依法,或非法而求取財物,……乃至不求未來生天的因緣,這就是我所說的第二種中等享受欲樂的人。

  什麼是我所說最上等享受欲樂的人呢?就是說他能依法求取財物,……乃至能作未來生天的因緣,這就是我所說的第三種最上等享受欲樂的人。

  什麼是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三種修持,這種苦行不合正法,作法也不正確,是不能得到利益的呢?就是有一種刻苦生活,自苦其形的行者,他初始有犯戒、污戒,雖修習種種的苦行,於住處運用方法精勤努力,可是他卻不能於現世中遠離熾盛的煩惱,得到超越常人之法,有勝妙的知見而住於安樂。聚落主啊!這就是第一種刻苦生活,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行者。

  其次,有一種刻苦生活,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行者,他初始沒有犯戒、污戒,而修習種種的苦行,但也不能由此而於現世中遠離熾盛的煩惱,得到超越常人之法,有勝妙的知見而住於安樂。這就是第二種刻苦生活,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行者。

  其次,有一種刻苦生活,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行者,他雖不於初始犯戒、污戒,然而運用方法修習種種的苦行後,也是不能在現世中遠離熾盛的煩惱、得到超越常人之法、勝妙的知見而住於安樂(上二句依別譯雜阿含經應作「有少增進過人法,或得少智,或得見法,或少禪定」。)這就是第三種刻苦生活,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行者。

  聚落主啊!我不說一切刻苦生活,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行者都是一樣的,我說有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卑劣人,我說有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中等人,我說有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上等人。

  什麼是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卑劣人呢?就是他如果運用方法自苦其形,初始有犯戒、污戒,……乃至不能得到勝妙的知見而住於安樂。這就是我所說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卑劣人。

  什麼是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中等人呢?就是他如果運用方法自苦其形,不於初始犯戒、污戒,……乃至不能得到勝妙的知見而住於安樂。這就是我所說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中等人。

  什麼是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上等人呢?就是他如果生活刻苦,運用方法自苦其形,不於初始犯戒、污戒,……乃至能得到勝妙知見而住於安樂。這就是我所說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上等人。

  聚落主啊!這就是叫做三種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行持,這種苦行是不合正法,作法也不正確,是沒有利益的。

  聚落主啊!有一種方法、途徑,不會隨順方便而趨向於三種享受欲樂,為卑劣田舍常人凡夫的五欲;也不會趨向於三種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行持,而這種苦行是不合正法,作法也不正確,不能得到利益的。聚落主啊!究竟是什麼方法,什麼途徑,能使人不會趨向於三種享受欲樂,或運用方法自苦其形的三種行持呢?聚落主啊!人們就是因為被貪欲所障礙了,所以才會做出或者想傷害自己、或者想傷害他人、或者想傷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來,以致在現世與後世中得到如此的罪報,精神充滿憂苦。也因為被瞋恚、愚癡所障礙,所以才會做出或者想傷害自己、或者想傷害他人、或者想傷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來,以致在現世與後世中得到如此的罪報,精神充滿憂苦。如果能遠離貪欲的障礙,那麼就不會想運用方法去傷害自己、傷害他人、或傷害自己與他人,在現世與後世也就不會受到如此的罪報,內心或精神常感受喜樂。同樣地。如果能遠離瞋恚、愚癡的障礙,那麼就不會做出想要傷害自己、傷害他人、或傷害自己與他人的事情來,在現世與後世也就不會受到如此的罪報了。他的內心與精神會經常感到安樂,在現世中,遠離了熾盛的煩惱,不待很長時間,便能親近涅槃,即此現在之身,就能自己覺悟。聚落主啊!像這樣在現世中可永遠出離熾盛的煩惱,不待長時間,便能親近涅槃,即此現在之身就能自己覺悟之法,那就是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

  當世尊講說這段經文的時候,王頂聚落主便遠離了煩惱的塵垢,獲得了清淨的法眼。當時,王頂聚落主見到正法、得到正法、知道正法、深入於正法、度越疑惑,並不是由於他人說法之故,對於正法、戒律他得到了無所畏懼。於是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恭敬合掌告訴佛陀說:「我現在已得度了。世尊啊!我要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從現在起盡形壽,做為一位優婆塞(在家學佛居士)。」

  當時,他聽聞了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九〇四經註釋:

  1、瞻婆國:瞻婆,為鴦伽國首都,位於摩揭陀國之東,靠近現代比哈爾的巴伽爾浦爾,世尊常來此安居。

  2、「亦不隨時供養沙門,……是名世間第一受欲」:別譯雜阿含經卷七第六經此處作「亦復不名為供養供給沙門婆羅門諸福田等。若如是者,不修上道,不作樂音,不得樂報,是名第一欲樂」。

  3、「而不隨時供養沙門、婆羅門,……是名第二受欲樂者」:別譯雜含經此處作「然不施與沙門、婆羅門,及諸福田,亦復不修正道,不作樂音,不求樂報,不作生天因緣,是名第二欲樂」。

  4、自苦枯藁活;指自苦其形,刻苦生活的苦行之法。

  5、「亦不能現法離熾然,……是名第三自苦方便枯藁活」: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現在之世,不離惱熱,有少增進,過人之法,或得少智,或得見法,或少禪定,是名第三無益苦身」。

  6、不得勝妙知見安樂住:對照本經前文及文意,並別譯雜阿含經卷七第六經,此「不」字應略去或改作「少」。


 九〇五【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揭曇聚落主,眾生種種苦,皆以愛欲為本,若無世間​​愛念者,則一切憂苦消滅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力士國(即末羅國)的人間遊行教化,來到鬱鞞羅住處的鸚鵡閰浮林中。

  那時,有位揭曇聚落主聽聞沙門瞿曇在力士國的人間遊行教化,已到達鬱鞞羅聚落的鸚鵡閰浮林中,正演說現世中苦的起因及滅沒。「我應該前往拜訪那位沙門瞿曇,如果我去拜訪沙門瞿曇的話,他一定​​會為我解說現世苦的起因及滅沒。」於是他立即去到鬱鞞羅聚落拜訪世尊,向世尊頂禮後,退坐一邊,對佛陀說:「世尊啊!我聽聞世尊您常為人解說現世苦的起因與滅沒。慈悲的世尊啊!請您就為我解說現世苦的起因與滅沒吧!」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我如果講說過去世苦的起因與滅沒的話,那知你對此是信或不信、是要或不要、是想或不想、是樂或不樂?而你現在是否仍有苦呢?我如果講說未來苦的起因與滅沒的話,那知你對此是信或不信、是要或不要、是想或不想、是樂或不樂?而你現在是否就有苦了呢?我現在在這兒就講說現世苦的起因與滅沒吧!聚落主啊!眾生所有苦惱的生起,那一切都是以欲為根本,從欲而生,從欲而集,從欲而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而生起苦惱。」

  聚落主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您只是很簡略的說法,沒有詳細解說,我還是不了解。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詳細解說,使我能正確的理解。」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意答說。聚落主啊!你意見怎樣呢?如果住在這鬱鞞羅聚落的眾生,有人或被縛、或被打、或被責備、或被殺害,你的心裡是否將會生起憂、悲、惱苦呢?」

  聚落主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也不是一向都是如此的。如果住在這鬱鞞羅聚落的眾生,我對他有欲、有貪、有愛、有念,彼此熟悉親近的話,當他遭到或縛、或打、或責、或殺時,我就會生起憂、悲、惱苦。如果我對那位眾生無欲、無貪、無愛、無念,彼此不熟悉親近的話,當他遭到縛、打、責、殺時,我為什麼要生起憂、悲、惱苦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所以應知:眾生種種苦惱的生起,那一切都是以欲為根本,從欲而生,從欲而習,從欲而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而生起眾苦。聚落主啊!你意見怎樣呢?如果你與孩子從未曾相見的話,那麼你是否會對他生起欲、貪、愛、念呢?」

  聚落主答說:「不會的,世尊!」

  「聚落主啊!你意見怎樣呢?如果有看見或聽到你的孩子,那麼是否就會對他生起欲、愛、念了呢?」

  聚落主答說:「是的,世尊!」

  又問:「聚落主啊!你意見怎樣呢?那孩子如果無常有所變異的話,你是否就會生起憂、悲、惱苦了呢?」

  聚落主答說:「是的,世尊!如果孩子無常變異的話,我或許會憂傷得半死,豈只是憂、悲、惱苦而已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所以應知:一切眾生所有苦惱的生起,一切都是以愛欲為根本,從欲而生、從欲而集、從欲而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而生起苦惱。」

  聚落主說:「真是奇妙!世尊啊!您善於講說這個孩子的譬喻。我有一個孩子,居住在別處,我天天都派遣信使去探問他是否平安;假如信使不能依時回來,我內心就會憂苦,何況孩子若遇無常之事,怎能不憂苦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所以我說,眾生所有的憂苦,一切都是以欲為根本,從欲而生,從欲而集,從欲而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而生起憂苦。」

  佛陀又告訴聚落主說:「如果有四種愛念之事無常變異的話,就會產生四種憂苦;如果有三種、二種,或只一種愛念之事無常變異話,就會產生一種憂苦。聚落主啊!如果都沒有愛念之事的話,就不會有憂苦塵勞的生起了。」佛陀即唱誦詩偈說:

  「如果沒有世間的愛念,就不會有憂苦塵勞的災患;

  一切的憂苦都消滅淨盡了,就像蓮花不染著於水一樣。」

  當世尊說這段經文時,揭曇聚落主便遠離了煩惱的塵垢,得到清淨的法眼,他看見了正法,得到了正法,深入於正法之中,度脫一切的疑惑,這並不是由於他人的說法,也不是由於他人的度脫,對於正法、戒律他得到了無所畏懼。即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說:「我已度疑離惑,世尊啊!我已有超越的見解。我從今日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盡己形壽,做為一個優婆塞。希望世尊您能憶持我!」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揭曇聚落主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九〇五經註釋:

  1、力士:即末羅國,為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2、汝依父母不相見者:依父母,指小孩子而言,小孩需依父母而得長養。別譯雜阿含經卷七第七經此處作「若汝子未生,未依於母,未見聞時。」

  3、若見、若聞彼依父母: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汝子依母而生長已,汝若見時」。

  4、鄰死:近於死。指憂傷得半死而言。
  九〇六【經旨】本經敘說世尊於饑饉年至人間遊行,尼揵子教其弟子刀師氏聚落主詰難世尊,刀師氏反隨喜佛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摩竭提國人間遊行,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千位優婆塞、五百位乞兒,從一城至另一城,從一聚落到另一聚落,在人間遊行,到那羅聚落的好衣庵羅園中。

  那時,有位刀師氏聚落主,是裸形外道尼揵的弟子,他去到尼揵住處,頂禮尼揵之後,退坐一邊。

  當時,尼揵告訴刀師氏聚落主說:「你能與沙門瞿曇作詭異的論辯,使沙門瞿曇既不得論說,又不得不論說嗎?」

  聚落主說:「聖者啊!我要安立怎樣的詭異論題,才能使沙門瞿曇不得論說,又不得不論說呢?」

  尼揵告訴聚落主說:「你去到沙門瞿曇住處,這樣問他:『瞿曇啊!你是否經常希望諸家都能福利具足增長,有這樣的願望、這樣的說法嗎?』如果他答說『沒有』的話,你就問他:『沙門瞿曇啊!你如此和平凡的愚人有什麼差異呢?』如果他答說『我有這樣的願望,有這樣說法』的話,你就應再問他:『沙門瞿曇啊!如果你有這樣的願望、這樣說法』的話,今天你為何在這鬧飢荒的年代,到人間四處遊行,率領諸大眾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千位優婆塞、五百位乞兒,從一城到另一城,從一村到另一村,損耗世間財物,就如下大冰雹一樣,下過之後,反而減損作物,毫無增益。這與瞿曇你的說法,實在很不相應,不相類似,前後矛盾。』就像這樣,聚落主啊!這就叫做詭異的論辯,能使那沙門瞿曇不得論說,又不得不論說。」

  這時,刀師氏聚落主接受尼揵的指教後,就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恭敬問訊,恭敬問訊後,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瞿曇啊!你是否常希望使諸家都能福利增長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如來長夜地希望諸家都能福利增長,也常持這樣說法。」

  聚落主說:「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瞿曇啊!你如何在這鬧飢荒的年代,在人間四處乞食,率領諸大眾,……乃至與你的說法不相類似,前後矛盾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我憶念九十一劫以來,不曾看見有一個人布施給一位比丘,而致耗盡或損減財物的。聚落主啊!你看今日有的人家極富有,擁有很多錢財、眷屬、僕從,應知就是因為他家長夜好行布施,很真實,又能自製,所以才招致這樣的福利。聚落主啊!有八種因素,會使人損減,不能增加福利。是哪八種呢?就是被國王逼迫、盜賊搶劫、大火燒毀、水所流失、儲藏而自然消減、抵債不還、被怨憎者殘破、不肖子耗費。有這八種因素,使錢財很難積聚。聚落主啊!我說無常是第九種因素。就像這樣,聚落主啊!你棄除這九種因緣不談,竟然說『沙門瞿曇破壞他人家業』。你不捨惡言,不放棄惡見,會像鐵槍投入水中一樣,身壞命終後,墮生於地獄之中。」

  當時,刀師氏聚落主心裡感到很恐怖,身毛都豎起,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現在向您悔過!我就像愚癡人一樣,所作不善,又不能明辨事理,竟於瞿曇之前,不實欺誑,虛說妄語。」

  他聽聞佛陀的說法後,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九〇六經註釋:

  1、蒺蔾論:蒺蔾。為一野生草,多刺,所結之實易附著人身不易離去,此處喻詭辯。

  2、阿梨:即聖者。

  3、「當知其家長夜好施,真實寂止,故致斯福利」:南傳漢譯本此處作「此等一切是源於布施,乃真實之源,自製之源」。英譯本此處作all that wealth was amassed through charity,amassed through truthfulness,amassed through self-restraint.(所有財富是源於布施,源於真實,源於自製。)由此南北對照,可知「真實寂止」,即南傳之「真實」、「自製」。
  九〇七【經旨】本經敘說刀師氏聚落主從尼揵子之勸,而詰問世尊何以為一種人說法,而不為另一種人說法。世尊乃以三種田及三種盛水器為譬,言其傳道教授之順序,彼聞後心生恐怖,向佛悔過。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那羅聚落的好衣庵羅園中。

  那時,有位刀師氏聚落主,先前是裸形外道尼揵的弟子,他去到尼揵住處,向尼揵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尼揵告訴聚落主說:「你能與沙門瞿曇作詭異的論辯,使沙門瞿曇不得論說,又不得不論說嗎?」

  聚落主問尼揵說:「聖者啊!是怎樣詭異的論題,能使沙門瞿曇不得論說,又不得不論說呢?」

  尼揵告訴聚落主說:「你去到沙門瞿曇住處,跟他這樣說:『瞿曇啊!你不是常想安慰一切眾生,讚歎安慰一切眾生的嗎?』如果他答說『不是』的話,就應告訴他說:『瞿曇啊!你如此和平凡的愚人有什麼差異呢?』如果他答說『我是常想安慰一切眾生,讚歎安慰一切眾生』的話,你就又應問他說:『如果你想安慰一切眾生的話,為什麼緣故,有時你為一種人說法,有時卻不為另一種人說法呢?』這樣去詰問的話,就叫做詭異之論,能使那沙門瞿曇不得論說,又不得不論說。」

  這時,聚落主接受尼揵的勸進後,就去到佛陀住處,向他恭敬問訊後,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瞿曇啊!難道你不是常想安慰一切眾生,嘆說安慰一切眾生的嗎?」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如來長夜地慈憫安慰一切眾生,也是常嘆說安慰一切眾生。」

  聚落主又問佛陀說:「既然這樣的話,如來您為何為一種人說法,卻又不為另一種人說法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我現在問你,請你隨意回答我。聚落主啊!譬如有三種田地,有一種田地土壤肥沃,第二種是中等田地,第三種是貧瘠田地。怎樣呢?聚落主啊!那位田地主人會先從那塊地耕種呢?」聚落主答說:「瞿曇啊!他會從土壤最肥沃那塊田地,先耕治播種起。」

  「聚落主啊!其次他又會從那塊田地耕治播種呢?」

  聚落主答說:「瞿曇啊!其次他應當選那塊中等的田地去耕治播種。」

  佛陀問聚落主說:「再其次,他又應選那塊田地耕治播種呢?」

  聚落主答說:「再其次他應當選取那塊最貧瘠的下等田地來耕治播種。」

  佛陀問聚落主說:「為什麼要這樣呢?」

  聚落主答說:「只是不想荒廢田地,聊且存種罷了。」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我也是如此,那土壤肥沃的田地,也就像我的那些比丘、比丘尼一樣。我常為他們演說正法,從開始、中間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義理,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是梵行清淨之法,將它開示顯現出來。他們聞法之後,便都會依止於我的房舍、我的洲渚、我的覆蓋、我的庇蔭、我的趣向中,常以清淨的眼目觀察我,並這樣的想著:佛陀所說的法,我全部都將受持,使我長夜能得到真義的利益,安穩快樂而住。

  聚落主啊!那塊中等的田地,也就像我弟子中的優婆塞、優婆夷一樣。我也是會為他們演說正法,從開始、中間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義理,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是梵行清白之法,將它開發顯示出來。他們聞法之後,便都會依止於我的房舍、我的洲渚、我的覆蓋、我的庇蔭、我的趣向中,常以清淨的眼目觀察我,並這樣的想著:世尊的說法,我將全部都受持,使我長夜能得到真義的利益,安穩快樂而住。

  聚落主啊!那田家最下等貧瘠的田地,就像是諸外道異學尼揵子之輩一樣,我也會為他們說法,從開始、中間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法義,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是梵行清白之法,將它開示顯現出來。他們如果少聞法的話,也為他們講說;多聞法的話,也為他們講說。而那些眾外道們對於我完善的說法中,只要能得到一句的正法,並知道它的意義的話,也是長夜能得到真義的利益,安穩快樂而住。」

  這時,聚落主對佛陀說:「真是妙極了!世尊啊!您善於講說如此三種田的譬喻。」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你聽我再說一個譬喻。譬如一個人他有三個盛水器具:第一個器具沒有破洞、沒有損壞,也不會滲漏。第二個器具沒有破洞、沒有損壞,但是卻會滲漏。第三個器具,有破洞、損壞,又會滲漏。怎樣呢?聚落主啊!那個人的三種器具當中,他經常會用哪一個器具去盛放淨水呢?」

  聚落主說:「瞿曇啊!他應當會先去拿那沒有破洞、沒有損壞,不會滲漏的器具來盛水。」

  佛陀問聚落主說:「其次又應拿哪一個器具去盛水呢?」

  聚落主答說:「瞿曇啊!其次應當拿那沒有破洞、沒有損壞,然而卻會滲漏的器具來盛水。」

  佛陀又問聚落主說:「那器具又盛滿了之後,最後要拿哪一個器具來盛水呢?」

  聚落主說:「最後要拿那個有破洞損壞會滲漏的器具來盛水。為什麼呢?因為片刻之間,尚可拿來暫用的緣故。」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那個人所擁有沒有破洞、沒有損壞,不會滲漏的器具,也就如我眾弟子中的比丘、比丘尼一樣。我常為他們演說正法,……乃至長夜能得到真義的利益,安穩快樂而住。那沒有破洞、沒有損壞,會滲漏的第二種器具,也就如我眾弟子中的優婆塞、優婆夷一樣。我常為他們演說正法,……乃至長夜能得到真義的利益,安穩快樂而住。那有破洞、有損壞,會滲漏的第三種器具,也就如外道異學諸尼揵輩一樣。我也是會為他們演說正法,從開始、中間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法義,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是梵行清白之法,將它開示顯現出來。人數多,我也為他們說法;人數少,我也為他們說法。他們如果對於我所說的一句正法,能夠知道它的意義的話,也是可以得到長夜的安穩快樂。」

  當時,刀師氏聚落主聽聞佛陀的說法,心生大恐怖,身毛都豎起來,趨前向佛陀頂禮悔過:「世尊啊!我就如愚癡人一樣,所作不善,也不能明辨事理,對於世尊不能真實了解,而虛偽妄說!」

  他聽聞了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頂禮後離去。

  第九〇七經註釋:

  1、「如彼沃壤肥澤田者,我諸比丘、比丘尼亦復如是」:別譯雜阿含經卷七第九經此處作「欲知上田,如我弟子諸比丘、比丘尼」。

  2、趣:趣謂所往。

  3、「如彼中田者,我弟子優婆塞、優婆夷亦復如是」: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彼中田者,如我弟子優婆塞、優婆夷」。

  4、「如彼田家最下田者,如是我為諸外道異學尼揵子輩」: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欲知下田沙鹵惡者,如諸外道」。
  九〇八【經旨】本經敘說刀師氏聚落主轉述尼揵若提子所說惡業墮地獄之法,佛以為彼說不徹底而為說正法,彼終歸依為優婆塞。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那羅聚落的好衣庵羅園中。

  那時,有位刀師氏聚落主,是裸形外道尼揵的弟子,他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問聚落主說:「你想要談論什麼呢?尼揵若提子的說法如何呢?」

  聚落主說:「尼揵若提子說:『若作殺業,一切都將墮於地獄之中,因為多時行殺業,所以將會墮入那兒;同樣地,若作偷盜、邪淫、妄語等惡業,也都會墮入地獄中,因為多時行這些惡業,所以將會墮入那兒。』」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如果像尼揵若提子所說『作殺業會墮入於地獄中,因為多時行殺業,所以就會往生那兒』的話,那麼就沒有眾生會墮入地獄中了。聚落主啊!你意見怎樣呢?到底有那些眾生在一切時中都是存心殺生的呢?又在什麼時候是存心不殺生的呢?乃至在什麼時候是存心妄語的呢?什麼時候是存心不妄語的呢?」

  聚落主答佛陀說:「世尊啊!人們在於日夜之中,只有很少時候是存心殺生的,……乃至只有很少時候是存心妄語的,而大多時候是不會存心殺生的,……乃至妄語。」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既然這樣的話,豈不就沒有人會墮入於地獄中了嗎?如尼揵所說:『有人殺生的話,一切會墮入地獄中,多時習行此殺業,將會墮生於那兒,……乃至妄語也是會這樣。』聚落主啊!你那位大師興起而出現於世間,由覺想籌量,而入住於覺想之地。他在於凡夫地,自己辯解所說之法,隨意籌量,為眾弟子們做這樣的說法,他說:『殺生的話,一切都會墮入於地獄之中,多時習行殺業會往生那兒,乃至妄語也是會這樣。 』他的弟子們如果相信他的說法,就會說:『我的大師以他所知,以他所見,能為弟子如此講說:如果殺生的話,一切都會墮於地獄之中,由於多時習行殺業,所以將會墮生於那兒。而我先前曾存心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我將會墮入於地獄之中。』他持著這樣的見解,乃至不捨棄這樣的見解,不厭棄他所造的惡業,也不覺悟悔過,在未來世,不能捨棄殺生,乃至不能捨棄妄語。他們的意解脫不滿足,慧解脫也不滿足;由於意解脫不滿足,慧解脫也不滿足,所以就會成為毀謗聖賢的邪見;由於邪見的因緣,所以身壞命終後,就會墮生於惡道地獄之中。就像這樣,聚落主啊!是有因、有緣,眾生而有煩惱;有因、有緣,眾生得業報煩惱。

  聚落主啊!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興起出現於世間,他常為眾生呵責殺生,讚歎不殺生;呵責偷盜、邪淫、妄語,讚歎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且常用這些法去教化眾聲聞弟子,使他們樂意堅信,而說:『我的大師以他所知,以他所見,呵責殺生,讚歎不殺,……乃至呵責妄語,讚歎不妄語。而我從往昔以來,因為愚癡沒有智慧,曾存心殺生過。我由於這樣的緣故,現世要自責悔過。』如此雖不能使那些惡業都不為了,但卻因這悔過自責的緣故,在未來世得遠離殺生,……乃至得遠離偷盜、邪淫、妄語,也能得到正確的意解脫滿足,慧解脫滿足。意解脫與慧解脫滿足後,就能不毀謗賢聖,成就正見;由於有正見的緣故,得以受生於善道天上。就像這樣,聚落主啊!是有因、有緣,眾生的業報煩惱得到清淨。

  聚落主啊!那位多聞聖弟子作如此修學:日夜隨時觀察所生起少數存心殺生及多數存心不殺生的現象。如果有存心殺生的現象,應當自責悔過,不以此為是,不以此為善。如果沒有存心殺生的現象,就不會有怨仇、憎恨,心生隨喜;有隨喜後,就會生起歡喜;有歡喜後,心得輕安;心得輕安後,心靈就能感受快樂;感受快樂後,內心就能安定;心安定後,聖弟子就會具備慈心,沒有怨恨,沒有嫉妒,沒有瞋恚,廣大無量,充滿一方,住於正受(禪定)之中。或者是充滿二方、三方,乃至充滿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之中,具備慈心,沒有怨恨,沒有嫉妒,沒有瞋恚,廣大無量,善於修習,充滿一切地方,圓滿地住於正受之中。」

  這時,世尊用他的爪甲挖起少量的泥土,然後問刀師氏聚落主說:「怎樣呢?聚落主啊!我爪甲上的泥土多呢?還是大地的泥土多呢?」

  聚落主答佛陀說:「世尊啊!您爪甲上的泥土極為稀少,而大地的泥土是無量無數。」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就如我爪甲上的泥土極少,而大地的泥土數目無量一樣。就像這樣,只要修習又重複多修習,具備慈心,那麼一切有限的惡業,就如爪甲上泥土那麼稀少,是不能將你引入地獄,也不能使你住於此惡道的。同樣地,用悲心來對治偷盜,用喜心來對治邪淫,用舍心來對治妄語,那也是不能相比的。」

  當佛陀講說這段經文時,刀師氏聚落主便遠離了煩惱的塵垢,得到清淨的法眼。聚落主見法、得法、覺法、知法、深入於正法,遠離一切疑惑,不是由於他說,也不是隨他而信,他對於正法、戒律,已得到了無所畏懼。便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右膝跪地,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已得度,世尊啊!我已超越,我從今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盡己形壽,做為一位優婆塞。世尊啊!譬如有一個人想要得到燈的光明照耀,他卻去拿取馬尾巴來做燈炷(燈心),然後吹氣助它燃燒,最後還是不能得到光明,只是空自疲勞,燈終究是不能燃起。我也是像這樣,想要求得光明的智慧,卻在那愚癡的尼揵子處,愚癡地習近他,愚癡地與他和合相處,愚癡地奉事他,空自勞苦,卻不能得到光明的智慧,所以我現在要再次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從今以後,對於那愚癡不善不辨的尼揵子處,就是少許的信、少許的敬、少許的愛、少許的念,我今也要遠離。所以,我現在又請第三次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乃至盡己形壽,做為一位優婆塞,清淨自己的心意。」

  當時,刀師氏聚落主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九〇八經註釋:

  1、「殺生者,……則將至彼」:別譯雜阿含經卷七第十經此處作「若作殺業,隨殺時多,必墮惡趣,入於地獄」。

  2、「我大師知其所知,見其所見」: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我教導主知彼前境,見彼所見」。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餘師乃如是談、如是見,懷如是之見。」

  3、意解脫:別譯雜阿含經又作「心解脫」。

  4、「有因,有緣眾生煩惱,有因、有緣眾生業煩惱」: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一切眾生,皆有因緣染污心垢,以是緣故,一切眾生,得業結使。」南傳巴利本無此句。

  5、「聖弟子心與慈俱,……正受住」:「正受住」,別譯雜阿含經作「於善中住」。南傳相對經文此處作「與慈俱生之心,充滿於一方而住」。

  6、有量業:指惡業,惡業少、有限量。

  7、將去:牽引入地獄中,即墮於地獄。
  九〇九【經旨】本經解說三種調馬及三種調士夫意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世間有三種調御之馬。是哪三種呢?就是有一種馬行步快捷,但毛色不鮮麗,身體也不強壯。有一種馬毛色鮮麗,行步快捷,但身體卻不夠強壯。有一種馬行步快捷,毛色鮮麗,身體也長得很強壯。同樣地,也有三種調禦士夫之相。是哪三種呢?就是有一種士夫具足快捷,但不具足顏色,不具足形體。有一種士夫具足快捷,也具足顏色,但不具足形體。有一種士夫具足快捷,具足顏色,也具足形體。

  比丘啊!怎樣叫調禦士夫具足快捷,卻不具足顏色,不具足形體呢?有一種士夫對這苦的真理能如實知道,對這苦的生起、苦的息滅、苦息滅的途徑也都能如實知道,如此去做觀察,就能斷除三種結惑——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斷除這三種結惑可得到須陀洹果(初果),不再墮於惡道之中,決定會正確地趨向於正覺,最多只要在人間或天上往返受生七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這樣就叫做具足快捷。怎樣叫不具足顏色呢?就是假如有人向他請教論藏及律藏,他卻不能充分地把句中蘊涵的道理,依次隨順地做圓滿地解說,這樣就叫做不具足顏色。怎樣叫不具足形體呢?就是沒有大德名聞,不能感致衣服、飲食、床臥、湯藥、各種器具。如此就叫做士夫具足快捷,但不具足顏色,也不具足形體。

  怎樣叫做具足快捷,具足顏色,卻不具足形體呢?有一種士夫能如實知道這苦的真理,對這苦的生起、苦的息滅、苦息滅的途徑,也都能如實知道,……乃至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這就叫做具足快捷。怎樣叫具足顏色呢?就是假如有人向他請教論藏及律藏,……乃至他都能為人解說,這就叫做具足顏色。怎樣叫不具足形體呢?就是沒有大德名聞,不能感致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物。如此就叫做士夫具足快捷、具足顏色、但卻不具足形體。

  怎樣叫士夫具足快捷、具足顏色、也具足形體呢?有一種士夫能如實知道這苦的真理,對這苦的生起、苦的息滅、苦息滅的途徑,也都能如實知道,……乃至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這就叫做具足快捷。怎樣叫具足顏色呢?就是假如有人向他請教論藏及律藏,……乃至他都能為人解說,這就叫具足顏色。怎樣叫具足形體呢?就是具有大德名聞,……乃至能感致臥具、湯藥等物,這就叫做具足形體。如此就叫做士夫具足快捷、具足顏色、也具足形體。」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〇九經註釋:

  1、三種調馬:別譯雜阿含經卷八第十二經作「三種不調之馬」。

  2、如是三種調士夫相:別譯雜阿含經作「人亦三種,如彼三種不調之馬」。

  3、何等為調士夫:原作「何等為不調士夫」,今依文意將「不」字刪除。

  4、非大德名聞感致衣被、飲食、床臥、湯藥、眾具:根據後段經文及別譯雜阿含經,宜作「非大德名聞,不能感致衣被……」
  九一〇【經旨】本經解說三種良馬及三種善男子意義。

  我聽聞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世間有三種良馬。是哪三種呢?就是有一種馬行步快捷,但毛色不鮮麗,身體也不強壯。有一種馬行步快捷,毛色也鮮麗,但身體卻不夠強壯。有一種馬行步快捷,毛色鮮麗,身體也長得很強壯。在如來的正法、戒律中也有三種善男子。是哪三種呢?就是有一種善男子具足快捷,但卻不具足顏色、也不具足形體。有一種善男子具足快捷,也具足顏色,但卻不具足形體。有一種善男子是具足快捷、具足顏色,也具足形體。

  怎樣叫做善男子具足快捷,但卻不具足顏色,也不具足形體呢?有一種善男子能如實知道苦的真理,如實知道苦生起的真理,如實知道苦息滅的真理,如實知道息滅苦的途徑的真理。他有這樣的認知、這樣的觀見後,斷除了欲界的五種結惑,就是:身見結、戒取結、疑結、貪欲結、瞋恚結;斷除這欲界的五種結惑後,便得到了阿那含果中的生般涅槃,不再還生此世間,這就叫做善男子具足快捷。怎樣叫不具足顏色呢?就是假如有人向他請教論藏及律藏,他卻不能了解法句及其中蘊含的道理,依次隨順方便,給予正確地解說,這就叫做不具足顏色。怎樣叫不具足形體呢?就是沒有大德名聞,不能感致財利供養,以及衣服、飲食、隨病的湯藥。如此就叫做善男子具足快捷,但卻不具足顏色、也不具足形體。

  怎樣叫做具足快捷,也具足顏色,卻不具足形體呢?有一種善男子對這苦的真理能夠如實知道,……乃至得到阿那含果的生般涅槃,不再還生此世間,這就叫做具足快捷。怎樣叫具足顏色呢?就是假如有人向他請教論藏及律藏,他都能依次將法句及其中蘊含的道理,隨順方便而正確地為人解說,這就叫做具足顏色。怎樣叫不具足形體呢?就是沒有大德名聞,不能感致財利的供養,以及衣服、飲食、隨病的湯藥。如此就叫做善男子具足快捷、也具足顏色,卻不具足形體。

  怎樣叫做善男子具足快捷,具足顏色,也具足形體呢?有一種善男子對這苦的真理能夠如實知道,……乃至得到阿那含果的生般涅槃,不再還生此世間,這就叫做具足快捷。怎樣叫具足顏色呢?就是假如有人向他請教論藏及律藏,……乃至他都能為人解說,這就叫做具足顏色。怎樣叫具足形體呢?就是具有大德名聞,能感致財利,……乃至湯藥、眾具,這就叫做具足形體。如此就叫做善男子具足快捷、具足顏色、也具足形體。」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一〇經註釋:

  1、生般涅槃阿那含:阿那含果中分為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五種涅槃。生般涅槃為聖者生於色界,不久便斷餘惑而般涅槃。

  2、不能感財利供養:原作「能感財利供養」,本經下段類句亦同。但參考前經,及別譯雜阿含經卷八第十三經,增一「不」字。


雜阿含經新譯第三十三卷

  九一九、良馬經:本經敘述三種乘馬,以喻比丘之兼備解脫、辯才、名利之三與否而有差別。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世間有三種的良馬。那三種呢?所謂有一種馬,為捷疾具足,而色非具足,形體也非具足。有一種馬,乃捷疾具足,色也具足,而形體不具足。有一種馬,乃捷疾具足,色也具足,形體也具足。像如是的,在於此法與律當中,也有三種的善男子。那三種呢?有一種善男子,乃捷疾具足,而色非具足,形體也不具足。有一種善男子,乃捷疾具足,色也具足,而形體不具足。有一種善男子,乃捷疾具足,色也具足,形體也具足。

  甚麼叫做善男子之捷疾具足,而色非具足,形體也非具足呢?所謂善男子,對於此苦聖諦,能如實而知,此苦集聖諦,能如實而知,此苦滅聖諦,能如實而知,此苦滅道跡聖諦,能如實而知。如是而知,如是而見後,就得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就名叫做捷疾具足。甚麼叫做色非具足呢?如有人來問阿毘曇(對法,論)與律,

  ……乃至不能為作決定的解說,就名叫做色不具足。甚麼叫做形體不具足呢?所謂不是名聞的大德,……乃至不能感致湯藥、眾具,就名叫做形體不具足。這名叫做善男子子之捷疾具足、而色不具足,形體也不具足。

  甚麼叫做善男子之捷疾具足,色也具足,而形體不具足呢?所謂善男子,對於此苦聖諦能如實而知,……乃至不受後有,就名叫做捷疾具足。甚麼叫色具足呢?所謂若有人問阿毘曇(對法,論)與毘尼(律),乃至能為決定解說,就名叫做色具足。甚麼叫做形體不具足呢?所謂非名聞的大德,……乃至不能感致湯藥、眾具,就名叫做善男子之捷疾具足,色也具足,而形體不具足。

  甚麼叫做善男子之捷疾具足,色也具足,形體也具足呢?所謂善男子,對於此苦聖諦能如實而知,……乃至不受後有,就名叫做捷疾具足。甚麼叫做色具足呢?如若有人來問阿毘曇(對法,論)與毘尼(律),……乃至能為決定解說,就名叫做色具足。甚麼叫做形體不具足呢?所謂非名聞的大德,……乃至不能感致湯藥、眾具,就名叫做善男子之捷疾具足,色也具足,而形體非具足。

  甚麼叫做善男子之捷疾具足,色也具足,形體也具足呢?所謂善男子對於此苦聖諦,能如實而知,……乃至不受後有,就名叫做捷疾具足。甚麼叫做色具足呢?所謂善男子,若有人來問阿毘曇(對法,論)與毘尼(律),……乃至能為決定解說,就名叫做色具足。甚麼叫做形體具足呢?所謂善男子,名聞大德,……乃至能感致湯藥、眾具,就名叫做形體具足。這名叫做善男子之捷疾具足、色具足、形體具足。」

  佛說此經後,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二○、三經:本經以具足速疾、力、色之王的良馬,喻戒、勤、解脫之三具足的三種比丘與良福田。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世間有三種的良馬,乃為王所服乘的。那三種呢?所謂良馬,乃色具足、力具足、捷疾具足。像如是的,對於正法與律,也有三種的善男子,為世人所奉事、供養、恭敬,是為無上的福田。那三種呢?所謂善男子,色具足、力具足、捷疾具足是。

  甚麼叫做色具足呢?所謂善男子,住於淨戒(具持淨戒),對於波羅提木叉善能護持,很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往返出入,都其諸威儀),見微細罪(小罪),也能生怖畏,受持學戒(嚴持禁戒),就名叫做色具足。

  甚麼叫做力具足呢?對於已生起之惡不善之法,使其斷滅,而生欲(祈望斷惡),而精勤方便,而攝受增長。對於未生起之惡不善之法,令其不起而生欲而精勤方便,而攝受增長。對於未生起之善法,使其生起而生欲,而精勤方便,而攝受增長。對於已生起的善法,安住而不忘而生欲,而精勤方便,而攝受增長,就名叫做力具足。

  甚麼叫做捷疾具足呢?所謂對於此苦聖諦能如實而知,……乃至得阿羅漢,不受後有,就名叫做捷疾具足。這名叫做善男子之色具足、力具足、捷疾具足。」

  佛說此經後,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二一、四經:本經敘述如良馬之具備四德那樣,比丘也成就戒、定、慧、解脫之四德。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世間有良馬,四能都具足。當知此良馬,乃為國王所服乘的。那四能呢?所謂賢善、捷疾、堪能、調柔是。像如是的,善男子,如果四德成就的話,就會被世人所宗重,所承事供養,而為無上的福田。那四德呢?所謂善男子成就無學的戒身,無學的定身,無學的慧身,無學的解脫身是。」

  佛說此經後,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二二、鞭影經:本經敘述如乘馬有四種利鈍,比丘也有利鈍之別。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世間有四種良馬。有一種良馬,可以駕御而平乘。只顧鞭影,就能善於馳駛。也就是善能觀察御者的形勢,而遲速左右,都能隨著御者之心。比丘啊!這就是名叫世間的良

  馬之第一之德。

  其次,比丘!有一種世間的良馬,雖不能顧影而自驚察,但是如以鞭杖去觸其毛尾,就能驚怖,而速察御者之心。而能隨御者之心之欲遲速左右。這叫做第二種良馬。

  其次,比丘!有一種世間的良馬,雖不能顧影,以及觸皮毛,就能隨御者之心,但是如以鞭杖小侵皮肉,就能驚察,就能隨御者之心之欲遲速左右。比丘啊!這名叫做第三種良馬。

  又次,比丘!有一種世間的良馬,不能顧其影鞭,以及觸其皮毛,和小侵其膚肉,乃以鐵錐刺身,徹膚傷骨,然後才會驚怖,才會牽車就路,而能隨御者之心之欲遲速左右,這名叫做世間的第四種良馬。

  像如是的,對於正法與律。也有四種的善男子。那四種呢?所謂善男子,只聽到別個地方的聚落,有男子、或女人,因疾病而苦惱,乃至死亡,聽後,就能生恐怖,而依正思惟,(厭離生死,而修善),有如那只良馬,只顧鞭影,就能順調,就名叫做第一善男子,對於正法與律,能自調伏。

  其次,有一種善男子,不能只聽到別個聚落的或者是男人,或者是女人之老、病、死等苦,就能生怖畏之心,而就去依正思惟。然而親眼看到別個聚落之男人或女人之老、病、死等苦,就能生怖畏之心,而去依正思惟,有如那良馬之觸其毛尾,就能捷速的調伏,而能順御者之心那樣,這名叫做第二善男子,對於正法與律,能自調伏。

  其次,有一種善男子,不能由於聽到、看到別個地方的聚落中的男子、女人之老、病、死等苦,而生怖畏,而去依正思惟。然而看見別聚落城邑有善知識,以及所親近的人之老、病、死等苦,就能生起怖畏,就能去依正思惟,有如那良馬,觸其膚肉,然後才能調伏,而隨順御者之心那樣,就名叫做第三之善男子,對於聖法與律,而能自調

  伏一樣。

  其次,有一種善男子,不能由於聽、見別聚落中的男子、女人,以及所親近的人之老、病、死等苦,而生怖畏之心,而去依正思惟。然而由於對於自身之老病死等苦,而能生厭離怖畏,而去依正思惟,有如那良馬,由於侵肌徹骨,然後乃能調伏,乃能隨順御者之心那樣,就名叫做第四之善男子,對於聖法與律,能自調伏。」

  佛說此經後,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二三、只屍經:調馬師以柔軟、粗重、柔軟粗重之三法,如不能調,就殺之。佛以三方便教人,如不能化,就不與語。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有一位調馬師,名叫只屍,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在一邊。白佛說:「世尊!我觀察世間,覺得非常的輕賤,猶如群羊那樣。世尊!唯我堪能調伏乘馬。如狂逸的惡馬,我也能用方便,須臾之間,能使其病態(個性、毛病)統統顯露,我就隨其病態,而方便調伏。」

  佛陀告訴調馬師聚落主說:「你用幾種方便,去調伏馬匹的呢?」馬師白佛說:「我用的,有三種法,去調伏惡馬的。那三種呢?第一就是柔軟,第二就是粗澀,第三就是柔軟粗澀。」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你用三種方便去調馬,如果仍然不調伏的話,當如之何?」(將怎麼辦呢?)馬師白佛說:「如還究竟不能調

  伏的話,便當把牠殺掉。為甚麼呢?因為不使其辱我之故。」調馬師說後,也請教佛陀說:「世尊是無上的調禦丈​​夫。是用幾種方便去調禦丈夫的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我也用三種方便,去調禦丈夫。那三種呢?第一就是一向軟柔,第二就是一向粗澀,第三就是兼施柔軟粗澀。」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所謂一向柔軟者,就是如所說的:這種法就是身的善行,這就是身的善行之報,此是口與意之善行,此是口與意之善行之報。就名叫做天,叫做人,叫做善趣化生,叫做涅槃。這就是柔軟之法。所謂粗澀,就是如所說的:這是身的惡行,這是身的惡行之報。這是口、意之惡行,這是口、意的惡行之報,就名叫做地獄,叫做畜生,叫做餓鬼,叫做惡趣,叫做墮惡趣。就名叫做如來之粗澀教。

  至於那柔軟粗澀都俱,則所謂如來有時說身之善行,有時說身之善行之報,有時說口、意之善行,有時說口、意之善行之報。而有時則說身之惡行,有時說身之惡行之報,有時說口、意之惡行,有時說口、意之惡行之報。像如是的就名叫做天,像如是的就名叫做人,像如是的就名叫善趣,像如是的就名叫涅槃。而像如是的就名叫地獄,像如是的就名叫畜生、餓鬼,像如是的就名叫做惡趣,像如是的就名叫做墮惡趣。這名叫做如來之柔軟粗澀之教。」

  調馬師白佛說:「世尊!如果用三種方便去調伏眾生時,遇有不能調伏的話,當如之何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也當把他殺掉。為甚麼呢?因為,不可使他辱我之教之故。」調馬師白佛說:「如殺生的話,在世尊之教法當中,為不清淨之法。世尊的教法當中,也不殺生,而現在卻說應把他殺掉,其義到底如何呢?」

  佛陀告訴聚落主說:「如是!如是!在如來之法當中,殺生乃為不清淨的,如來法中,也沒有殺生。然而在如來法中,用三種方便教授,仍然不調伏的話,就不會再與論,不再教他,不再誡他。聚落主啊!你的意見如何呢?在如來法中不再與語,不教,不誡,豈不是宣告死亡一樣嗎?」調馬師說:「實在啊!世尊!不再與語,永不教、誡,真正就是死亡一樣的了。世尊!因為是這樣,我從今天起,要離開諸惡不善之業。」佛陀告訴聚落主說:「善哉!所說!」

  這時,調馬師聚落主──只屍,聽佛所說,歡喜而隨喜,禮佛後,離去。

  九二四、有過經:本經敘述佛為諸比丘詳說惡馬之八態,以及惡丈夫之八過。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世間之馬,有八種態。那八種呢?所謂惡馬臨駕車時,後腳嗆人,前腳跪地,奮頭而囓人,就名世間之馬的第一種態。其次,惡馬就於駕車時,會低頭振軛,就名世間之惡馬之第二種態。其次,世間的惡馬就於駕車時,下道而去,或者又偏而厲車,使其翻覆,就名第三種之態。其次,世間惡馬就駕車時,仰頭而卻行,就名世間的惡馬的第四種之態。其次,世間的惡馬就駕車時,小得鞭杖時,(被人小鞭杖)會斷韁折勒,縱橫而馳走,就名第五種之態。其次,世間的惡馬就駕車時,會舉前的兩足,而作像人之

  站立一樣,就名叫做第六種之態。其次,世間的惡馬,就駕之時,加之鞭杖(鞭杖牠時),就安住不動,就名第七種之態。其次,世間的惡馬就駕之時,叢聚四腳,伏地不起,就名第八種之態。

  像如是的,世間的惡丈夫,對於正法與律,也有八種的罪過。那八種呢?若諸比丘,諸梵行的人,由於見聞的疑罪,而被發舉(檢舉)時,他就會起瞋恚心,反而會呵責那一個人而說:『你很愚癡!不辯不善(不善於辨別)。他人立舉你,你為甚麼舉發我呢?』好像那惡馬後腳雙蹌,前腳脆地,而斷鞅折軛那樣。就名叫做丈夫對於正法與律之第一種之過惡。

  其次,比丘!諸梵行者,由於見聞之疑,而疑其有冒犯戒律的罪過,而被舉發時,卻反而舉出他人之罪。猶如惡馬怒項而折軛一樣。就名叫做丈夫對於正法與律之第一種之過惡。

  其次,比丘!諸梵行者,由於見聞之疑罪而被舉發時,卻不用正答,而橫說餘事,而瞋恚憍慢,隱覆嫌恨,不能忍耐他人之舉罪,由是而無所作,如那惡馬,不由正路,仗車翻覆那樣,就名丈夫對於正法與律,之第三種之過惡。

  其次,比丘!諸梵行者由於見聞之疑罪而被舉發,而欲使他憶念其事,而卻作此言而說:『我不憶念!』而抵不伏,有如那惡馬卻縮轉退,就名叫做丈夫之對於正法與律之第四種過惡。

  又次,比丘!諸梵行者,由見聞被疑而被舉發時,則輕蔑不數(教,不畏忌,不尊敬,不當做一回事),其人不數(教)僧,而攝持衣缽,隨意而去。有如那惡馬,加以鞭杖,就縱橫馳走(亂奔亂跑),就名丈夫對於正法與律之第五種之過惡。

  其次,比丘!諸梵行者,由於見聞被疑而被舉發時,就自處高床,和諸上座共諍曲直,有如那惡馬,舉前雙腳,如人站立那樣,就名丈

  夫對於正法與律之第六種之過惡。

  其次,比丘!諸梵行者,由於見聞被疑而被人舉發時,即默然不應,因此而惱亂大眾,有如那惡馬被加其鞭杖就兀然不動那樣,就名叫做丈夫對於正法與律之第七之過惡。

  又次,比丘!諸梵行者,由於見聞被疑舉時,就便捨戒,自生退沒,到了寺門而作此言說:『你默然而快喜安住吧!我自舍戒而退沒了。』有如那惡馬叢聚四足,伏地而不動那樣,就名叫做丈夫於正法與律之第八之過惡。這名叫做比丘之對於正法與律,有入種丈夫之過惡。」

  佛說此經後,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二五、八種德經:本經敘述良馬乃成就八種之德。而比丘如成就八德的話,就會隨著其行地而升進。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世間的良馬,有成就八種德的,就會隨人之所欲,而取道之多少。那八種呢?出產在於良馬的故鄉,就名良馬第一之德。其次,體性溫良,不會驚恐人,就名良馬之第二種之德。又次,良馬不撰擇飲食,就名良馬之第三之德。其次,良馬厭惡不淨,擇地而臥,就名良馬之第四種之德。其次,良馬的諸情態,很快就會為調馬師顯現,馬師調習,就會速舍其態,就名良馬之第五種之德。其次,良馬安於駕乘,不顧余馬,能隨其輕重,而能盡其

  力。就名良馬之第六種之德。其次,良馬常隨正路,不隨非道,就名良馬之第七種之德。其次,良馬若病,或者是老,都勉力駕乘,不厭不倦,就名良馬之第八種之德。

  像如是的,一位丈夫對於正法與律,如能成就八種德的話,當知就是賢的士夫。那八種呢?所謂賢士夫住於正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都具足,見微細之罪,也能生怖畏,而受持學戒,就名丈夫之對於正法與律之第一種之德。又次,丈夫,其性自賢善,善調而善住,不惱、不怖諸梵行的話,就名丈夫第二種之德。又次,丈夫次第行乞食,隨其所得,不管是粗,或者是細(飲食之好壞)其心都平等,都不嫌厭、不執著,就名叫做丈夫之第三種之德。其次,丈夫心生厭離,對於身之惡業,和口、意之惡業,惡不善之法,以及諸煩惱,重受諸有的熾燃的苦報,則在於未來世之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都會增加其厭離之心,就名丈夫之第四種之德。又次,丈夫若有為沙門之過,或諂曲不實的話,都速告大師,以及善知識,大師說法時,就會則時除斷。就名丈夫之第五種之德。又次,丈夫學心具足,而作此念:假如餘人學或不學,我都應該要學,就名丈夫之第六種之德。又次,丈夫行八正道,不行非道,就名丈夫之第七種之德。又次,丈夫乃至盡壽,都精勤方便,不厭不倦,就名丈夫之第八種之德。像如是的,丈夫如八德或就的話,就能隨其行地,而能速升進。」

  佛說此經後,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二六、詵陀迦旃延經:佛告詵陀迦旃延:比丘應不貪欲,如實修持出離,如良馬之不貪糧食,唯念駕乘之事那樣。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那梨聚落的深谷精舍。

  那時,世尊告訴詵陀迦旃延說:「當修真實之禪,不可修習強良之禪(此禪如惡馬之根散)。如強良之馬(惡馬),則只顧繫著於槽櫪上(唯念水草)。因為此種馬,並不思念:我所應作,所不應作,但念穀草而已。像如是的,丈夫都對於貪欲之纏,而多所修習之故,就以貪欲心而思惟。對於出離之道,不能如實而知,其心都常馳騁,都隨著貪欲之纏,而求正受。也對於瞋恚、睡眠、掉悔、疑等,多修習之故,對於出離之道,不能如實而知,都以疑蓋之心而思惟,以求正受。

  詵陀!如果是真生之馬(良馬)的話,則雖係槽櫪於馬上,也不會念水草,但作此念:駕乘之事。像如是的,一位丈夫不念貪欲之纏,而安住於出離,如實而知,不用貪欲之纏去求正受,也不會念瞋恚、睡眠、掉悔、疑纏,而多住於出離。對於瞋恚、睡眠、掉悔、疑纏,都能如實而知,而不以疑纏去求正受。

  像如是的,詵陀!一位比丘像如是之禪的話,則不依於地去修禪(不繫於地),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是四大四無色等所繫)。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非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的。

  詵陀!比丘像如是的去修習禪定的話,則諸天主,如伊濕波羅(自在天)、波阇波提(生主)等,都會恭敬合掌,都會稽首作禮,而說偈說:

  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禪定

  (首先得皈命於大士夫您!皈命於您這位所有士夫之上的人!因為

  我們不能知道您是依憑那一種法則去修這種甚深的禪定的呢?)

  那時,有一位尊者,名叫跋迦利,住在於佛後,正在執扇扇佛。這時,跋迦利白佛說:「世尊!若一位比丘,要怎樣才能入於禪定,而不依地水火風,乃至覺觀,而去修習禪定呢?為甚麼比丘入此禪定時,伊濕波羅、波阇波提等諸天主們,都會合掌恭敬,而稽首作禮,而說偈說:

  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禪定

  (語譯如前)

  佛陀告訴跋迦利說:「比丘在於地想,而能伏地想,在於水火風想,在於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想、非想非非想入處想,在於此世、他世,在於日、月,見、聞、覺、識,在於若得若求,在於若覺若觀。均能伏其想。跋迦利!比丘們像如是之禪定,乃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不依觀而修習禪定。跋迦利!比丘像如是之禪定的話,則諸天主、伊濕波羅(自在天)、波阇波提(生主)等,都會恭敬合掌,都會稽首作禮,而說偈說:

  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何所依而禪

  (語譯如前)

  佛說此經時,詵陀迦旃延比丘,乃遠塵離垢,而得法眼。跋迦利比丘,則不起諸漏,心已得解脫。

  佛說此經後,跋迦利比丘,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二七、優婆塞經:本經敘述佛陀為釋氏摩訶男講說優婆塞之道。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園中。

  那時,有一位釋種,名叫摩訶男(後來繼治迦圈號羅衛國之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邊。他白佛說:「世尊!要怎樣做,才能名叫優婆塞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在家清自而修習淨住,成就男相,而作此言:『我從今以後,盡形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為一優婆塞,願佛證知我!』就名叫做優婆塞。」摩訶男白佛說:「世尊!怎樣名叫優婆塞之信具足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所謂優婆塞者,在於如來之處,以正信為本,堅固而不動搖。不被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以及其餘的世間,所不能破壞的。摩訶男!這樣就是名叫優婆塞之信具足。」摩訶男白佛說:「世尊!要怎樣做,才能名叫優婆塞之戒具足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優婆塞乃離開殺生、不與取、邪淫、妄語、飲酒,都不樂作這些事。摩訶男!這名叫做優婆塞之戒具足。」摩訶男白佛說:「世尊!怎樣才是優婆塞之聞具足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所謂優婆塞之聞具足,就是聞後則能持,聞後則積集其聞。如佛所說之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等法,均能受持。摩訶男!這名叫做優婆塞之聞具足。」摩訶男白佛說:「世尊!怎樣名叫優婆塞之舍具足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所謂優婆塞之舍具足,就是:如被慳垢所纏的人,其心則應離開其慳垢。要住於非家(沒有家庭牽累之出家處),去修習解脫施、勤施、常施。要樂捨財物,平等布施。摩訶男!這名叫做優婆塞之舍具足。」摩訶男白佛說:「世尊!怎樣叫做優婆塞之智慧具足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優婆塞之智慧具足,就是所謂此苦諦能如實而知,此苦集諦能如實而知,此苦滅諦能如實而知,此苦滅道跡諦能如實而知。摩訶男!這名叫做優婆塞之智慧具足。」

  那時,釋氏摩訶男,聽佛所說,歡喜而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九二八、深妙功德經:本經敘述世尊為摩訶男說明在家學佛的三果。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園中。

  那時,釋氏摩訶男和五百位優婆塞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邊,白佛說:「世尊!甚麼叫做優婆塞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所謂優婆塞者,在家而淨住,……乃至畫形壽皈依三寶,為一優婆塞。願證知我!」摩訶男白佛說:「世尊!甚麼叫做優婆塞之須陀洹呢?」(預流果,初果)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優婆塞之須陀洹,乃三結已斷已知,所謂身見、戒取、疑是。摩訶男!這名叫做優婆塞之須陀洹。」摩訶男白佛說:「世尊!甚麼叫做優婆塞之斯陀含呢?」(一來果,二果)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優婆塞之斯陀含,乃三結已斷已知,貪恚癡也已微薄。摩訶男!這名叫做優婆塞之斯陀含。」摩訶男白佛說:「世尊!甚麼叫做優婆塞之阿那含呢?」(不還果,三果)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優婆塞之阿那含,乃為五下分結已斷已知,所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是。摩訶男!這名叫做優婆塞之阿

  那含。」

  這時,摩訶男釋氏,顧視五百優婆塞,而作此言:「奇哉!諸優婆塞!在家清白而修的話,乃能得如是的深妙的功德。」

  這時,摩訶男優婆塞,聽佛所說,歡喜而隨喜,從座而起,作禮後離去。

  九二九、一切事經:本經敘述佛為摩訶男說明優婆塞所應具足的十六法。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迦毘羅國的尼拘律園中。

  那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邊,他白佛說:「世尊!甚麼叫做優婆塞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所謂優婆塞,就是在家清白,……乃至,我願盡形壽皈依三寶,而為優婆塞,願佛證知我!」摩訶男白佛說:「世尊!甚麼叫做滿足優婆塞之事呢?」(當一位在家信徒,最為圓滿,最為適稱之人)。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如果一位優婆塞,有信而沒有戒的話,就是不具足。應當要精勤方便,而達到淨戒之具足。但是如只具足信與戒,而不布施的話,也是不具足。因為不具足之故,就應精勤方便,去修習布施,使布施能夠具足圓滿。信、戒、施等行,雖然已圓滿,然而如不能隨時往詣沙門,去聽受正法的話,還是不具足。由於不具足之故,應當精勤方便,隨時往詣塔寺。但是拜見沙門後,不專心一

  意的聽受正法,也是不具足。信、戒、施、聞等,都修習滿足,但是如聽後不受持,還是不具足。因為不具足之故,應當要精勤方便,隨時往詣沙門,去專心一意的聽法,聽後則應能受持。但是如不能觀察諸法的深義的話,也是不具足的。因為不具足之故,應精勤方便。信、戒、施、聞,聞則能受持,受持後,能觀察甚深的妙義,但是如不隨順而知法次法向(不依法去修行)的話,也是不具足。因為不具足之故,應該要精勤方便。信、戒、施、聞,受持、觀察、了達深義,而能隨順而行法次法向的話,摩訶男啊!這就名叫滿足一切種之優婆塞之事。」

  摩訶男白佛說:「世尊!甚麼叫做優婆塞能自安慰,而不安慰他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如優婆塞1.能自己立信,而不能使他人立於正信。2.自己能持淨戒,而不能使他人持戒具足。3.自己能行布施,而不能以布施建立於他人(不能使人布施)。4.自己能詣塔寺去拜見沙門,而不能勸化他人,使他人也常詣塔寺去看見沙門。5.自己能專心聽法,而不能勸化他人喜樂聽正法。6.自己能聞法後受持,而不能使他人受持正法。7.自己雖然能夠觀察甚深的妙義,但卻不能勸人而使其觀察妙義。8.自已能知深法,能隨順而依法次法向去行,然而卻不能勸他人,使其隨順而行法次法向。摩訶男啊!像如是之八法都成就的人,就名叫做優婆塞能自安慰,而不安慰他人。」

  摩訶男白佛說:「世尊!優婆塞要成就幾法,而自安,也安慰他人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如果優婆塞成就十六法的話,就名叫做優婆塞之自安要他。那十六法呢?摩訶男啊!如果優婆塞1.具足了正信,2.也建立他人,3.自持淨戒,4.也用淨戒去建立他人,5.自行布施,

  6.也教人布施,7.自詣塔寺去見諸沙門,8.也教人往見諸沙門,9.自己專精一意的聽法,10.也教人這樣的聽法。11.自己受持正法,12.也教人受持正法,13.自己觀察深義,14.也教人觀察深義,15.自知深義,而隨順而行法次法向,16.又能教人解了深義,使人能隨順而修行法次法向。摩訶男!像如是的十六法成就的人,就名叫做優婆塞之能自安慰,也安慰他人。

  摩訶男!如優婆塞成就如是的十六法的話,則那些大眾定會悉詣其處。所謂婆羅門眾、剎帝利眾、長者眾、沙門眾等,會在於這些諸大眾當中,威德顯曜。喻如日輪(太陽),初、中,以及後(也就是始終),都光明顯照一樣。像如是的,如優婆塞成就此十六法的話,則初、中,以及後(始終,從頭到尾),都是威德顯照。像如是的,摩訶男!假若優婆塞能成就如是之十六法的話,乃為世間非常的難得之事!」

  佛說此經後,釋氏摩訶男,聽佛所說,歡喜而隨喜,就從座起,作禮後離去。

  九三○、自恐經:本經敘述摩訶男請示自己死後之生處,佛用大樹為喻,告訴他定會生天。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陀園中。

  那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在一邊。他白佛說:「世尊!此迦毘羅衛國里,都很安隱豊樂,人民非常的熾盛。在我每

  次出入的時候,都有眾多的人翼從於我。也有狂象、狂人、狂乘,常與這些人物俱同在一起。我自己很恐惶和這些狂人等俱生俱死,而忘去了念佛、念法、念比丘僧之事。我曾自己這樣的思惟:『我如命終之時,到底會轉生於何處呢?』」(願世尊為我啟示:因為在臨終時,如無念佛,該會怎麼樣?)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你千萬不可恐懼!不可惶怖!你命終之後,絕對不會轉生於惡趣的,終究也並沒有惡之故。喻如大樹那樣,乃為順於下,順於注,順於輸的。假若截斷其根本時,當會墮於何處呢?」摩訶男白佛說:「會隨於彼,而順於下,順於注,順於輸的。」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你也是如是。如果命終之時,定不會轉生惡趣,終究也沒有惡。為甚麼呢?因為你已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之故,如果命終之時,不管此身或用火燃(火葬),或者棄置在塚間,任其風飄日曜(日曝),年久而成為塵未,然而你的心意識,在久遠長夜的歲月裡,已為正信所熏,已被戒、施、聞、慧所熏,因此,神識會上升,會向安樂之處,未來會往生天上界!」

  這時,摩訶男聽佛所說,歡喜而隨喜,作禮後離去。

  九三一、修習住經:如在學地而求生上地時,則應修習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陀園中。

  那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邊,而白佛說:「世尊!如果比丘在於學地(有學地-預流果至不還果),而欲求還未得到的,也就是欲上升進道,安隱涅槃(阿羅漢果)。世尊!這時,他應當要如何去修習,去多多的修習而住?對於此法與律,要怎樣才能得諸漏之滅盡,而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而在於現在當中,能自知已作證,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之身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如果比丘在於學地,欲求還未得到的,也就是欲上升進道,安隱涅槃的話,則他在於那時,應當要修習六念,乃至進而得證涅槃。喻如飢餓的人,其身體雖然為羸瘦,但是得美味而食之故,身體就得肥澤一樣。像如是的,比丘住在於學地,而欲求所未得的-上升進道,安隱涅槃,而修習六隨念的話,乃至就能疾得安隱涅槃。

  那六念呢?所謂聖弟子念如來之事,也就是念為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聖弟子作如是之念時,不起貪欲之纏,不起瞋恚、愚癡之心,而其心正直,而得如來之義,而得如來之正法。對於如來的正法,在於如來之處,而得隨喜之心。隨喜之心後,心會歡悅,心歡悅後,身會猗息(輕安),身猗息後,就會覺受安樂,覺受安樂後,其心就會定,其心定後,那位聖弟子,則在於兇嶮的眾生中,就不會有諸罣閡,會入於法水之流,乃至證得涅槃。

  又次,聖弟子,念法之事:世尊所說的法與律,在於現法當中,能離生死之熾燃,不待時節,而能通達,緣於現法,而能自覺知。聖弟子作如是之念的話,則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由於念法所熏,而升進於涅槃。

  又次,聖弟子,念於僧之事:世尊的諸弟子,一向都是善向、正向、直向、誠向,而行隨順之法。有向於須陀洹(須陀洹向)、得須陀洹果(預流)。向於斯陀含(斯陀含向)、得斯陀含果(一來)。向於阿那含(阿那含向)、得阿那含果(不還),向於阿羅漢(阿羅漢向)、得阿羅漢果(應,無生)。這就是四雙八輩的賢聖(通常為四向四果。而至於須陀洹向為之賢,須陀洹果後,就為之聖),是名世尊的弟子僧。是淨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是所應奉迎,承事供養,為良福田。聖弟子像如是的念僧之事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由於念僧所熏,而得升進於涅槃。

  又次,聖弟子,自念淨戒。所謂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明者稱譽戒、智者不厭戒。聖弟子像如是的念戒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戒所熏,而得升進於涅槃。

  又次,聖弟子,自念布施之事。所謂我已得善利!我能在於慳吝垢穢的眾生當中,而能得離開慳垢之處。在於非家之處,而行解脫的布施,常自親手獻施,喜樂實行舍法,具足平等之施。聖弟子像如是的念施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施所熏,而得升進於涅槃。

  又次,聖弟子,念諸天之事。所謂有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假若有正信之心的話,即在於此命終之後,會生於那些諸天。我也當行此正信。所謂彼得清淨的戒、施、聞、舍、慧的話,則在於此處命終後,得生於那些天界。我現在也應該行此戒、施、聞、慧。聖弟子,如果像這樣的念天之事的話,就不會起貪欲、瞋恚、愚痍。其心正直,而緣於那些天界。那聖

  弟子如果像如是之正直心的話,就能得深法利,得深法義,而會得那些諸天之饒益而隨喜。隨喜後,會生欣悅。欣悅後,身會有息。身猗息後,會覺受樂,覺受樂後,就會得心定,心定後,則那位聖弟子雖處在於凶險的眾生中,也沒有諸罣閡,而入於法水之流。由於此念天所熏之故,而能升進於涅槃。(上面所列的諸天,為之六欲天,是印度民間的信仰所列的諸天。大家都相信如行善,則死後會生於這些天處。佛教乃以解脫三界為宗旨,故為世尊仿舉民間的信仰,以便引導於正信之一種措施耳)。

  佛陀皈結而說:「摩訶男!如果比丘住於學地,欲求上升至於安樂的涅槃,而像如是的多多修習,而想疾得涅槃的話,則對於法與律,會速盡諸漏,會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在於現法當中自知已作證悟。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這時,釋氏摩訶男,聽佛所說,歡喜而隨喜,從座起後,作禮而去。

  九三二、十一經:佛將遠行,摩訶男不捨,佛為之說應依信、戒、聞、施、慧等之五法,及念佛法僧戒施天等六念處。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陀園中。

  那時,有眾多的比丘集在於食堂,為世尊縫衣。

  這時,釋氏摩訶男聽聞眾多的比丘集在於食堂為世尊縫衣,乃因世尊將於不久,在此二一個月的結夏安居完了時,作衣後,就會持衣

  缽,再到其它地方去遊化於人間。他聽此消息後,就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邊,然後白佛說:「世尊!我的四體不攝(不自在),迷惑四方(悲苦的不知方向),聽法後,統統忘記。這次,聽聞眾多的比丘聚集於食堂,為世尊縫衣,世尊將於不久,在結夏安居終了時,縫作衣服完畢後,就會再執持衣缽,在於人間的其它地方去遊化。因此之故,我現在乃這樣的思惟:不知甚麼時候當會再得見到世尊,以及諸知識的比丘?」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你假如看到世尊,或不看到世尊,看到諸知識比丘,和看不到,都應認為無所為。你只要係念於五法,精勤去修習就是。摩訶男啊!你當以正信為主,不可以不正信。要戒具足、聞具足、施具足、慧具足,以此為本,不可以沒有智慧。像如是的,摩訶男!要依此五法,去修習六念處。那六念處呢?你這位摩訶男啊!1.要念如來,應當如是的念:如來、應、等正覺,……乃至佛、世尊。應當2.念法,3.念僧,4.念戒,5.念施,6.念天等事,乃至自行得智慧。像如是的,摩訶男啊!聖弟子成就此十一法的話,則為學跡,終不會腐敗,堪任於知見,堪任於決定,住於甘露門,而近於甘露(不死之藥,喻為涅槃)。不能一切都能疾得甘露涅槃的。

  喻如伏雞之伏其卵那樣。或者為五,或者為十,隨時消息,愛護牠、將養牠(保養牠)。正使其中間有放逸的,猶能用爪、用口去啄其卵,而得生其子。為甚麼呢?因為那隻雞母,自一開始,就隨時消息,善於愛護之故。像如是的,聖弟子如成就十一法的話,則為住於學跡,終不腐敗,……乃至一切都能疾得甘露涅槃。」

  佛說此經後,摩訶男釋氏,聽佛所說,歡喜而隨喜,作禮後離去。

  九三三、十二經:摩訶男悲傷別離,佛為之說信戒施聞空慧,以及念佛法僧戒施天等之十二法。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陀園。

  那時,有眾多的比丘聚集於食堂,為世尊縫衣。

  這時,釋氏摩訶男聽諸比丘集合在於食堂,為世尊縫衣,世尊則在於不久之後,在於結夏安居完了,作衣完畢後,會持衣缽,到另一個人間之處去遊化。他聽後,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在一邊,白佛而說:「世尊!我現在四體不攝(不自在),迷惑四方(悲苦得不知方向),先前所聞之法,現在都已忘失。由於聽聞眾多的比丘集合在於食堂,為世尊縫衣,乃至世尊將到他處的人間去遊化。我就作此念:不知甚麼時候再能拜見世尊,以及諸知識比丘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你看到如來,或不看到如來,以及看到比丘,或不看到比丘,都暫且放置一邊,你只要常於勤修六法。那六法呢?要以正信為根本,要以戒、施、聞、空、慧為根本,並不是以不是智慧等為本。因此之故,摩訶男!依此六法後,於此上面,再增修六隨念。所謂念如來之事,……乃至念天之事(如前經所述)。像如是的十二種念成就的話,則那位聖弟子的諸惡會退減,不會增長,會消滅不起。會離開塵垢,不會增塵垢。會捨離而不取,而由於不取之故,不會執著,以不取不著之故,會由之而自證涅槃。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後,釋氏摩訶男聽佛所說,歡喜而隨喜,從座而起,作禮後離去。

  九三四、解脫經:世尊病癒未久,摩訶男來問有關於正受與解脫事。阿難代佛和其問答,使得善利。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陀園中。

  那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邊,白佛說:「世尊!如我所了解佛陀所說的,乃謂:由於正受之故,而得解脫,並不是非正受而能得解脫的。請問世尊,到底是如何呢?是否首先要正受,然後才能得解脫呢?或者先解脫,然後正受呢?或者是正受與解脫,都不分前,不分後,一時俱生呢?」

  那時,世尊默然而住。像如是的,摩訶男乃經第二次、第三次請問,佛陀也再三默然而住。

  那時,尊者阿難,住在於佛後,正在執扇扇佛。尊者阿難曾作此念:『釋氏摩訶男以此深義,來請問世尊,世尊疾病瘥愈還不久,我應該說其餘之事,以引導他之問語。』因此,就發言而說:「摩訶男!有學之人也有戒,無學之人也有戒。有學之人有三昧(正定),無學之人也有三昧。學人有智慧,無學之人也有智慧,學人有解脫,無學之人也有解脫。」

  摩訶男聽後,乃問阿難尊者而說:「甚麼叫做學人之戒?甚麼叫做無學之人之戒?甚麼為學人之三昧?甚麼為無學之人之三昧?甚麼為學人之智慧?甚麼為無學之人之智慧?甚麼為學人之解脫?甚麼為無學人之解脫呢?」

  阿難尊者對摩訶男說:「此聖弟子乃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而受持學戒。受持學戒具足後,而離欲、惡不善之法,……乃至第四禪具足而住。像如是的三昧具足後,對於此苦聖諦,能如實而知,此苦集諦,能如實而知,此苦滅諦,能如實而知,此苦滅道跡,能如實而知。像如是而知,如是而見後,則已了知五下分結已斷除。所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是。此五下分結斷除後,就會在那個地方受生,而得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果),已不再還生於此世間。他就在於當爾之時(當時),成就學戒、學三昧、學慧、學解脫。又在於餘時,盡諸有漏,而得無漏解脫、慧解脫,而自知作證。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他就當在於此時,成就無學之戒、無學的三昧、無學之慧、無學的解脫。像如是的,摩訶男!這名叫做世尊所說之學戒、學三昧、學慧、學解脫,以及無學戒、無學三昧、無學慧、無學解脫。」

  那時,釋氏摩訶男,聽阿難尊者所說,乃歡喜而隨喜,就從座起,禮佛後,離去。

  那時,世尊知道摩訶男已離開,在其去了不久之時,就對尊者阿難說:「迦毘羅衛城的釋氏,乃能和諸比丘共論深義嗎?」阿難白佛說:「唯然(是的),世尊!迦毘羅衛城的釋氏,乃能和諸比丘共論深義的。」

  佛陀告訴阿難說:「迦毘羅衛城的諸釋氏們,快得善利了。因為堪能對於甚深的佛法,賢聖的慧眼,而得深入之故。」

  佛說此經後,尊者阿難,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三五、沙陀經:本經敘述摩訶男與沙陀論議得須陀洹是依三法,

  或四法?由於未決而請示佛。佛說:依四不壞淨成就。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陀園中。

  那時,有一位釋氏,名叫沙陀,對釋氏摩訶男說:「世尊所說的得證須陀洹果(預流果),要成就幾種法呢?」摩訶男回答說:「世尊說須陀洹要成就四法。那四法呢?所謂對於佛不壞淨,對於法、僧不壞淨(虔誠信仰佛法僧,絕對不會退減),以及對於聖戒之成就,就名叫做以四法而成就須陀洹。」

  釋氏沙陀對釋氏摩訶男說:「不可以這麼說。不可以說世尊乃說以四法而成就須陀洹。然而乃說以三法而成就須陀洹。那三法呢?所謂對於佛不壞淨,對於法不壞淨,對於僧不壞淨。以如是之三法,而成就須陀洹。」像如是的論議,經過第三次說。釋氏摩訶男仍然不能使沙陀接受四法之說。釋氏沙陀,也仍然不能使摩訶男接受三法之說。因此,而共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邊。

  釋氏摩訶男白佛說:「世尊!釋氏沙陀到了我所,曾問我而說:『世尊到底說修習幾種法,可以得須陀洹果?』我就回答說:『世尊說以四法而成就須陀洹果的。那四法呢?所謂對於佛之不壞淨,對於法、僧之不壞淨,以及聖戒成就。以如是之四法,而得須陀洹果。』釋氏沙陀作此言而說:『釋氏摩訶男!不可以說這種話!不可以說世尊說以四法而成就須陀洹。但學三法,就能成就須陀洹。那三法呢?所謂對於佛之不壞淨,對於法之不壞淨,對於僧之不壞淨。世尊說以如是之三法,而能成就須陀洹果。』像如是的經過論議三次,我也不能使釋氏沙陀接受四法之說,釋氏沙陀也不能使我接受三法之說,因

  此之故,俱來參詣世尊之所。現在請問世尊,到底須陀洹果要學幾法才能成就呢?」

  這時,沙陀釋氏從坐而起,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而說:「世尊!如果有如走之像類之法之起的話,也就是一為世尊,一為比丘僧。這時我寧願隨順世尊,不願隨順比丘僧。或者有如是之像類之法之起的話,也就是一者世尊,一者比丘尼僧,或者是優婆塞、優婆夷、或者是天、是魔、是梵,或者是沙門、婆羅門、諸天、世人,我乃寧願隨順世尊,不隨順餘眾。」

  那時,世尊告訴釋氏摩訶男說:「摩訶男!如釋氏沙陀作如是之論那樣,你的意見如何呢?」摩訶男白佛說:「世尊!這位釋氏沙陀作如此之論。我當然又知應說之語的了。我唯能說為善,唯言他所說的為實!」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因此之故,當知以四法而成就須陀洹之果的。所謂對於佛不壞淨,對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要如是的去受持。」

  這時,釋氏摩訶男聽佛所說,歡喜而隨喜,從座起後,作禮而去。

  九三六、百手經:釋氏百手雖被記說為須陀洹,但諸釋氏看他犯飲酒戒,故疑而問佛。佛說聲聞的境地有種種階段。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陀園中。

  那時,有迦毘羅衛城的諸釋氏們,集合在於供養堂,作如是之論議

  而請問摩訶男說:「為甚麼為最後之記說呢?(是否為矛盾嗎?)那位百手釋氏(姓釋迦,名百手)命終之後,世尊記說他乃得須陀洹,已不會墮落於惡道之法,決定正向於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人天來往各七次)之後,就會究竟苦邊呢?然而那位百手釋氏,乃犯飲酒之戒,而世尊卻又記他得須陀洹果,……乃至會究竟苦邊。摩訶男!你應該往詣問佛,如佛所說的話,我們定會奉持!

  那時,摩訶男,就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在一邊,而白佛說:「世尊!我們這些迦毘羅衛城的諸釋氏們,曾集合在於供養堂,而作如是之論議:『摩訶男!為甚麼為最後之記說呢?此中有一位名叫百手的釋氏命終之時,世尊曾記說他已得須陀洹果,……乃至會究竟苦邊。你現在應該往詣重問世尊,如世尊所說的,我們當會奉持!』因此,我現在要請示佛陀您,唯願為我們解說!」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所謂善逝大師,善逝大師就是聖弟子所說的。口說善逝,而心則正念直見,悉入於善逝的正法與律。正法與律者,就是聖弟子所說的,口說正法,發心而正念直見,悉入於正法,而善向於僧。善向於僧者,就是聖弟子所說的。口說善向,發心而正念直見,而悉入於善向。

  像如是的,摩訶男!聖弟子對於佛,一向淨信,對於法與僧,一向淨信,對於法之利智、出智、決定智,具足八解脫,於身作證,以智慧見而知有漏之斷滅。像如是的聖弟子,已不趣於地獄、畜生、餓鬼,不墮於惡趣,稱說為阿羅漢之『俱解脫。』

  又次,摩訶男!聖弟子雖然一向對於佛,有清淨之信,……乃至有決定之智慧,但是不得八解脫於身作證,不得具足而住。不過他乃知見有漏之斷,這名叫做聖弟子之不墮惡趣,乃至『慧解脫。』

  又次,摩訶男!聖弟子一向對於佛有清淨之信,……乃至有決定之

  智慧,而八解脫身作證具足而住,而不見有漏斷,這名叫做聖弟子之不墮惡趣,乃至『身證』。

  又次,摩訶男!若聖弟子一向對於佛,有清淨之信,……乃至有決定之智慧,而不得八解脫身作證,不得具足而住。然而對於正法與律,能如實而知見,就名叫做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見到』。

  又次,摩訶男!聖弟子一向對於佛有清淨之信,……乃至有決定之智慧,對於正法與律,能如實而知見,而不得見到,這名叫做聖弟子之不墮惡趣,乃至『信解脫』 。

  又次,摩訶男!聖弟子,深信佛陀,言說清淨,深信法,深信僧,言說清淨,於五法,以增上智慧,去審諦堪忍。所謂信、精進、念、定、慧之五法是,這名叫做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法行』。

  又次,摩訶男!聖弟子深信於佛,言說清淨,深信於法,深信於僧,言說清淨,乃至於五法,以少慧,去審諦堪忍。所謂信、精進、念、定、慧是。這名叫做聖弟子之不墮惡趣,乃至『隨信行』。

  摩訶男!在此園申的堅固樹,說它對於我所說的,能知道個中的意義,那是沒有的事!(為無知的植物故。)假若它也能知道我所說之義的話,我就會為之記說,更何況又是百手釋氏,怎麼不記說他為得須陀洹果呢?摩訶男啊!百手釋氏在於臨命終之時,受持淨戒,捨離飲酒,然後才命終。因此,我曾記說他已得須陀洹,乃至會究竟苦邊。」(裡面的名辭,均在劣譯俱舍學裡,得以了解)。

  摩訶男釋氏聽佛所說,歡喜而隨喜,從座而起後,作禮而去。

  九三七、血經:為波梨耶聚落四十名比丘說生死以來所流之血,過於四大海水,故勸求解脫,而說五陰為無常、苦、空、非我。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毘捨離國的獼猴池側之重閣講堂。

  這時,有四十位的比丘,住在於波梨耶聚落(在波婆國)。他們一切均修阿練若行,都穿糞掃衣,貫徹乞食之行(衣食住均為頭陀行,也就是最簡易耐苦的生活)。這些比丘還是有學之位,並未離欲。他們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在一邊。

  那時,世尊曾作此念:此四十位比丘都住在於波梨耶聚落,均修阿練若之行,穿糞掃衣、行乞食,為有學之人,並未離欲。我現在當為之說法,使他們即在於此生里,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那時,世尊告訴波梨耶聚落的四十位比丘們說:「眾生自無始的生死以來,都被無明所蓋,被貪愛係其頸,長夜(永恆)生死輪轉,不知道苦的本際。諸比丘們!你們的意見如何呢?恆水的洪流,都趣於大海,在此中間的恒河之水為多呢?或者是你們本來在於長夜生死輪轉裡,破壞的身體,所流出之血為多呢?」

  諸比丘們白佛說:「如我們所了解,世尊所說之義的話,則我們在長夜輪轉於生死,其身破壞所流出之血為非常的多,多於恆水百千萬倍。」

  佛陀告訴比丘說:「且置此恆水不談,來談談比此水大的,乃至四大海水,是海水為多呢?或者是你長夜輪轉於生死,其身破壞所流出之血為多呢?」

  諸比丘白佛說:「如我們了解世尊所說之義,則我們在長夜輪轉於生死,其身破壞所流出之血乃非常的多,乃踰於四大海水的。」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善哉!善哉!你們在長夜輪轉於生死,所流

  出的身血,乃為甚多無數,是超過於恆水,以及四大海水的。為甚麼呢?因為你們在於長夜,曾轉生為大象當中,或者被截耳,被斷鼻、斷頭、斷尾、斷四足,其所流出之血,乃為無量。或者轉生而受馬身、駝身、驢身、牛身、犬身等諸禽獸類時,被截斷其耳、鼻、頭、足等四體,其流出的血為無量。你們在長夜或被賊盜,或被他人所害,被截斷頭、足、耳、鼻,分離四體,其血也無量。你們在長夜身壞命終,被棄置於塚間,其屍體膿壞所流之血,其數也是無量。或者墮入地獄、畜生、餓鬼,身壞命終,其流出的血,也是無量。」

  佛陀繼之而問比丘們說:「色到底是常呢?是非常呢?」比丘們白佛說:「是無常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如果為無常的話,是否為苦呢?」比丘們白佛說:「是苦啊!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如果為無常,為苦的話,就是變易之法。那麼,聖弟子寧又在於其中,見為是我,異於我(他之我),相在(此他兩者相結合的我)與否嗎?」比丘們白佛說:「弗也,世尊!」受想行識,也像如是之問答。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若所有色,不管是過去,是未來,是現在,或者是內,是外,或者是麤、是細、或者是好、是醜,或者是遠、是近,彼一切均為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像如是的如實而知。受、想、行、識,也是如此。聖弟子如是而觀察,而對於色生厭離,對於受想行識生厭離,厭離後,則不喜樂,不喜樂後,就已解脫、解脫知見。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法時,住於波梨耶聚落的這些四十位比丘,都不起諸漏,都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後,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三八、淚經:無始以來的生死所流出之淚,乃勝過於四大海,故應早求出離,並說五陰無常乃至無我。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眾生無始以來的生死,於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佛陀並垂問諸比丘們說:「你們的意見如何呢?恒河的流水,乃至四大海裡面之水為多呢?或者你們於長夜輪轉的生死當中所流出之淚為多呢?」

  諸比丘們白佛說:「如我們所了解世尊所說的意義時,則我們於長夜輪轉生死,所流出之淚為非常的多,乃超過於恆水,以及四大海水哩!」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善哉!善哉!你們於長夜的輪轉生死當中所流出之淚,乃非常的多。並不是那些恆水,以及四大海之量耳。為甚麼呢?因為你們於長夜(久來)喪失的父母、兄弟、姊妹、宗親、知識,以及喪失錢財等物,而為之流出之淚,乃為非常的多,是無量的。你們都於長夜,被棄置於塚間,膿血流出,以及轉生於地獄、畜生、餓鬼等處。諸比丘們!你們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輪轉,其身血淚,乃非常的多,是沒有量!」

  佛陀並垂問諸比丘們說:「色為常呢?為無常呢?」比丘們白佛說:「是無常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如果為無常的話,是否為苦的嗎?」比丘們

  白佛說:「是苦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如果為無常,為苦的話,就是變易之法。多聞的聖弟子,寧在於其中見為是我,是異我,是相在的嗎?」比丘們白佛說:「弗也,世尊!」受想行識,也像如是之問答。

  佛陀說:「諸比丘們!聖弟子像如是而知,如是而見的話,……乃至對於色會解脫,對於受想行識會解脫,會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佛說此經後,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三九、母乳經:無始的生死以來所飲的母乳,多於四大海水,當求出離,而說五陰之無常乃至無我。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眾生自無始的生死以來,被無明所蓋,貪愛係其頸,於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

  佛陀垂問諸比丘們說:「你們的意見如何呢?恒河的流水,以及四大海,其水為多呢?或者你們於長夜輪轉於生死,所飲過的母乳為多呢?」比丘白佛說:「如我們所了解世尊所說的意義,則我們於長夜輪轉生死,所飲的母乳,乃多於恒河,以及四大海水的!」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善哉!善哉!你們於長夜輪轉生死,所飲的母乳,乃多於恒河,以及四大海之水。為甚麼呢?因為你們於長夜(久遠以來),或轉生為象當中,所飲的母乳,乃為無量無數。或者

  轉生為駝、馬、牛、驢等諸禽獸類,所飲的母乳,其數為無量。你們於長夜被棄置於塚間,膿血流出,也是無量。或者墮入地獄、畜生、餓鬼,髓血流出,也是如此的。比丘們!你們於無始的生死輪轉以來,乃不知苦之本際的。我來問你們,你們的意見如何呢?比丘啊!色為常呢?或者為無常呢?」比丘們白佛說:「是非常的,世尊!」

  佛陀說:「……乃至聖弟子,如對於五受陰觀察為非我、非我所的話,則對於諸世間就不會有所取,由於不取之故,就不會有所執著。所謂: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後,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三完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三十四
  九三二【經旨】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眾生無始生死以來,所依生之父母多於大地草木以四指量斬以為籌之數。故當勤精進,出離生死。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眾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呢?如果將這大地上的一切草木,以四指的長度為量,斬斷作為算籌,用來計數你們長夜在生死中輪迴流轉所依生的父母;這算籌都已算完了,然而所依生的所有父母數卻還是算不完。眾比丘啊!就像這樣,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修學:要勤勉精進,斷除三界的生死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三二經註釋:

  1、籌:古代用來作為計數之具,形細長而扁,與矢類似。

  2、諸有:指「三有」而言,是三界之異名。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謂之有。三有者,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之生死也。
  九三三【經旨】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眾生無始生死以來,所依生之父母多於大地泥土悉以為丸之數。故當勤精進,出離生死。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怎樣呢?比丘啊!把這大地的泥土全部拿來做像婆羅果那麼大的土丸,用來計數你們長夜生死以來所依生的父母;這土丸都已經算完了,然而你們所依生的父母數卻還是算不完。比丘啊!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其數量就像這樣。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運用方法精勤修習,斷除三界的生死果報,不要使它增長,應該這樣去修學! 」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三四【經旨】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見眾生喜樂,當思生死輪迴無窮,應力求脫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眾比丘啊!當你們看見一切眾生享受安穩快樂時,應該這樣想著:我們長夜在生死中輪迴流轉,也是曾經享受過這樣的快樂,所經歷的次數是無限量的。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修習: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自已應要勤勉精進,斷除三界的生死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三五【經旨】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若見眾生受諸苦惱,當思生死輪迴無窮,力求脫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眾比丘啊!如果你們看見眾生遭受各種的苦惱,應當這樣想著:我長夜在生死中輪迴流轉以來,也曾遭受過這樣的苦惱,那次數是無限量的,自己應該運用方法勤勉努力,斷除三界的生死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三六【經旨】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若見眾生而生恐怖,當思自己無始罪業,力求斷除諸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在長夜中輪迴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眾比丘啊!當你們看見各種眾生而心生恐怖,身毛為之豎起時,應當這樣想著:我在過去世一定曾經殺生,做一位傷害他人的人,是個惡知識,在無始的生死長夜裡輪迴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眾比丘啊!你們應該這樣修習:斷除三界的生死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三七【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諸比丘,若見眾生愛念歡喜者,當思彼等無始以來曾為父母等,應力求斷除諸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眾比丘啊!如果你們看見眾生而對他愛念歡喜的話,應當這樣想著:這些眾生在過去世時,一定曾經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妻子、親屬、師友、認識的人。就像這樣,長夜在生死中輪迴流轉,被無明所覆障,愛縛繫住脖子,所以長夜地輪迴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因此,眾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修習:運用方法精勤努力,斷除三界的生死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三八【經旨】本經敘說有一婆羅門雖聞佛說過去、未來佛如恒河沙數,但覺悟佛世難遇,遂歸佛出家,終得阿羅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婆羅門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恭敬問訊,問訊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瞿曇啊!未來世將有幾位佛陀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未來佛就如無量恒河沙數之多。」

  此時,婆羅門這樣想著:未來將有如無量恒河沙數之多的佛陀出現,我當跟隨那些未來佛修習各種梵行。

  當時,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那時,婆羅門一路思考著:我今天只問沙門瞿曇未來諸佛,卻沒有請問過去諸佛有多少。便即原路而回,又問世尊說:「怎樣呢?瞿曇啊!在過去世時,有幾位佛陀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過去世的佛陀也是如無量恒河沙數之多。」

  此時,婆羅門便這樣想著:在過去世中雖有無量恒河沙數的諸佛世尊出現,但我卻不曾習近他們;假使未來又有如無量恒河沙數的佛陀出現,我也可能將不會和他習近娛樂,所以我現在就應當在沙門瞿曇處修習梵行。於是就恭敬合掌告訴佛陀說:「願您聽許我在正法、戒律中出家修習梵行。」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我聽許你在於正法、戒律中出家修習梵行,得到比丘的身分。」

  當時,婆羅門立即出家受具足戒。他出家後,獨自在僻靜處思惟:一個善男子之所以要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隨道,……乃至得到阿羅漢果。
  九三九【經旨】本經敘說一人於一劫中生死輪轉,所積累白骨,如毘富羅山。若能如實知四聖諦,則可斷生死,究竟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毘富羅山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一個人在一劫之中生死輪轉,所積累的白骨要是不腐壞的話,就會如毘富羅山那麼高。如果多聞的聖弟子能如實知道這苦的真理,如實知道這苦生起的真理,如實知道這苦息滅的真理,如實知道這息滅苦的方法的真理,他有這樣的認知,這樣的觀察後,就能斷除身見、戒取、疑等三種結惑,斷除這三種結惑,就能得到須陀洹果(初果),不會墮於惡道中,決定會正向於正覺,最多只在天上、人間往返受生七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一個人在一劫之中,積聚他的身骨,

  要能常積存不腐壞的話,就會堆積得如毘富羅山那樣高。

  如果聖弟子們,能以正智觀察真理,

  了解這苦的真理與苦的起因,就能脫離苦惱而得寂滅。

  要修習八正道,正確地趨向於般涅槃,

  最多只在天上、人間往來受生七次,

  就能盡除一切的結縛煩惱,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三九經註釋:

  1、毘富羅山:為圍繞王舍城五山之一。
  九四〇【經旨】本經敘說佛陀為一位比丘解說劫的長久,而眾生於其中長夜輪迴生死,當力求斷除諸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於無始生死的長夜中輪迴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偏露著右肩,向佛陀行禮,右膝跪地,恭敬合掌問佛陀說:「世尊啊!劫的長久如何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我能為你講說,然而你卻很難理解它。」

  比丘跟佛陀說:「您是否可用譬喻來解說呢?」

  佛陀說:「我可用譬喻來解說。比丘啊!譬如有一座鐵城,它的四周各一由旬,高度也是這樣,把芥子置滿城中,有一個人每百年去拿取一粒芥子,如此把城中的芥子都拿完了,然而劫卻還未完。同樣地,比丘啊!劫的時間,就像這樣的長久。在如此長劫之中,眾生有百千萬億大苦接相連續著,白骨成丘,膿血成流,乃至流轉於地獄、畜生、餓鬼諸惡道中。比丘啊!這就叫做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所以,比丘啊!應當這樣地修習:斷除三界生死的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四一【經旨】本經敘說佛以大石山為譬,為一比丘說劫之長久,並勸其斷除諸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向佛陀行禮,右膝跪地,恭敬合掌問佛陀說:「世尊啊!劫的長久如何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我能為你講說,然而你卻很難理解它。」

  比丘告訴佛陀說:「您是否可用譬喻來解說呢?」

  佛陀說:「我可用譬喻來解說。比丘啊!譬如有一座大石山,沒有斷裂也不崩壞,它的高低寬廣各一由旬。如果有人每百年就拿迦屍國所產的白氈來拂拭它一次,如此拂拭不止,大石山終被拂平了,可是劫的時間卻仍未盡。比丘啊!在如此長久的劫中,有百千萬億劫遭受各種的苦惱,……乃至眾比丘啊!應當這樣修習:斷除三界生死的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四一經註釋:

  1、迦屍劫貝:迦屍,佛世十六大國之一。都城婆羅斯,即今之瓦拉那西市。劫貝,白氈名。即以劫貝樹之絮織之者。
  九四二【經旨】本經敘說佛以士夫百年命終,猶不能憶念劫數邊際為喻,勸比丘當斷除諸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

  當時,有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向佛陀行禮,右膝跪地,恭敬合掌問佛陀說:「世尊啊!過去有幾劫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我全部都能把它說出來,然而你要理解卻很難。」

  比丘告訴佛陀說:「您是否可用譬喻來解說呢?」

  佛陀說:「我可用譬喻來解說。比丘啊!譬如有一個人壽命百歲,他每天早上憶念三百千劫,中午憶念三百千劫,傍晚也憶念三百千劫,天天這樣地憶念劫數,到他百年命終之後,他還是不能把劫數憶念得完。比丘應知:過去的劫數就如此的無量。眾生在過去無量的劫數里,長夜受苦,積骨成山,髓血成流,乃至流轉於地獄、畜生、餓鬼惡道中。就像這樣,比丘啊!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所以,比丘啊!你們應這樣修習:斷除三界生死的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四三【經旨】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三界無有一處不生不死者,故應斷除諸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三界沒有一處是不生不死的地方。眾生就在如此長夜的無始生死裡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所以,比丘啊!你們應這樣修習:斷除三界的生死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四四【經旨】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三界無有一處無歷劫父母親友者,故應斷除諸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三界沒有一處是無歷劫父母、兄弟、妻子、眷屬、宗親、師長。就像這樣,比丘啊!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修習:斷除三界生死的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四五【經旨】本經敘說佛以大雨渧泡,一生一滅為喻,眾生生、死亦復如是,故應斷除諸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譬如下大雨時生起的水泡,一生起便又消滅一樣。同樣地,眾生被愚癡無明所覆障,被愛縛繫住了脖子,從無始的生死以來,出生與死亡就在長夜中不斷地輪轉,而不知苦的本際。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修習:斷除三界的生死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四六【經旨】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眾生長夜輪轉,如普天大雨,無斷絕處,故應斷除諸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譬如普天下大雨,東西南北四方都無斷絕之處。同樣地,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有無量的國土劫成、劫壞,就如天下大雨,普雨天下一樣,毫無斷絕之處。就像這樣,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譬如擲杖於空中,或者頭部先落地,或者尾端先落地,或者中段先落地;同樣地,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或者墮於地獄道,或者墮於畜生道,或者墮於餓鬼道中。就像這樣,從無始的生死以來,在長夜中輪迴流轉。所以,比丘啊!應當這樣修習:斷除三界的生死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四六經註釋:

  1、洪澍:澍,雨水。洪澍,即大雨。
  九四七【經旨】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眾生輪轉五趣,如士夫轉五節輪,常轉不息,故應斷除諸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比丘啊!就好比有一個人轉動著五節輪,常轉而不息;同樣地,眾生也在轉動著五趣的輪子,或墮於地獄、畜生、餓鬼,以及人道、天道之中,常轉而不息。就像這樣,眾生從無始的生死以來,長夜在輪迴中流轉,而不知苦的本際。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修習:斷除三界的生死果報,不要使它增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四八【經旨】本經敘說佛以過去世毘富羅山諸名及住於此之居民,今皆滅沒為例,證明諸行無常,故勸諸比丘,當修厭離,以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毘富羅山邊。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恆,是不安定,是會變易之法。眾比丘啊!對於世間的一切事物,應當生起厭離,不愛樂它,以得解脫。

  眾比丘啊!在過去世時,這毘富羅山名叫長竹山,有眾多的人民圍繞著山而居住,村名叫低彌羅。那時低彌羅村人壽命四萬歲,他們要爬上這山頂,往返要花四天的時間。當時,世上有佛,名叫迦羅迦孫提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人世間,說法教化人民,從開始、中間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法義,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是梵行清白之法,將它開發顯示出來。可是那長竹山的名稱到今天消失了,低彌羅聚落的人民也都滅沒了,而那位迦羅迦孫提佛如來也已入於般涅槃。比丘啊!你們應當知道,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不是永恆,不安定,是會變易之法。所以,對於世間的一切事物,你們應當修習厭離,遠離貪欲,以得解脫。

  眾比丘啊!在過去世時,這毘富羅山也曾叫做朋迦。此時,有人民圍繞著山而居住,村名叫阿毘迦。那時人民壽長三萬歲,阿毘迦人爬上這山頂,要經三天才能往返。當時,世上有佛,名叫拘那含牟尼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為人民演說經法,從開始、中間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法義,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是梵行清白之法,把它開發顯示出來。眾比丘啊!可是那朋迦山的名字長久就已消失了,阿毘迦村的人也久已亡沒,那位拘那含牟尼佛世尊也入於般涅槃了。就像這樣,比丘啊!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不是永恆,不安定,是會變易之法。所以比丘們應當修習厭離,不愛樂它,以得解脫。

  眾比丘啊!在過去世時,這毘富羅山也曾叫做宿波羅首,有眾多的人民圍繞著山而居住,村名叫赤馬。此時的人壽有二萬歲,那些人民要爬上這山頂,要經過二天才能往返。當時,有佛名叫迦葉如來、應供……乃至出現於人世間,為人民演說經法,從開始、中間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法義,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是梵行清白之法,將它開發顯示出來。比丘啊!你們應該知道,這宿波羅首山的名字久已消失,赤馬村人也久已亡沒,而那位迦葉佛世尊也已入於般涅槃。就像這樣,比丘啊!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不是永恆,不安定,是會變易之法。所以,比丘啊!你們應該修習厭離,遠離貪欲,以得解脫。

  眾比丘啊!今日這座山就名叫毘富羅,也有眾多的人民圍繞著山而居住,名叫摩竭提國。這里人民的壽命有百歲,如果自己能好好照顧調養的話,還可超過百歲。摩竭提國人要爬上這山頂,很快就能往返了。我現今在這兒得成為如來、應供、等正覺……乃至佛、世尊,為人民演說正法,教化他們,使他們能得到寂滅涅槃、正道、善逝、覺知。比丘啊!你們應當知道,這毘富羅山的名稱將會消失的,摩竭提人也將會亡沒的,而如來於不久後也將會入於般涅槃的。就像這樣,比丘啊!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不是永恆,不安定,是會變易之法。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修習厭離,遠離貪欲,以得解脫。」

  這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古昔叫長竹山,有低彌羅村邑;

  次名朋迦山,有阿毘迦聚落;

  後名宿波羅首山,有聚落名赤馬;

  今名毘富羅山,有國名叫摩竭陀。

  這些山名都會消失,人民也都會亡沒,

  諸佛也都入於般涅槃,凡是存在的事物無不滅盡!

  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全都是生滅之法,

  有生起的話無不又滅盡,只有寂滅才是最安樂!」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四九【經旨】本經敘說佛為婆蹉種出家解說命與身之關係,眾生因愛取有餘,故隨意生身而往生餘處,非無餘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恭敬合掌問訊,問訊後,退坐一邊,對佛陀說:「瞿曇啊!想要向您請教,不知是否有空為我解說?」

  佛陀告訴婆蹉族的出家人說:「隨你發問,我當會為你解說。」

  婆蹉族的出家人問佛陀說:「怎樣呢?瞿曇啊!生命就是身體嗎?」

  佛陀告訴婆蹉族的出家人說:「說生命就是身體,這是無記,我不予解答。」

  「怎樣呢?瞿曇啊!是生命異於身體,身體也異於生命嗎?」

  佛陀告訴婆蹉族的出家人說:「說生命異於身體,身體也異於生命,這種說法也是無記,我不予解答。」

  婆蹉族的出家人又問佛陀說:「到底怎樣呢?瞿曇啊!我問生命就是身體嗎?您答說這是『無記』。我問是生命異於身體,身體也異於生命嗎?您也答說這是『無記』。那麼沙門瞿曇您是有什麼妙法呢?您的弟子於命終之時,即為記說:『某人會受生到那兒,某人會受生到那兒。』那些弟子們在此命終捨身,就乘著識神受生到別處去。當在那個時候,不就是生命異於身體,身體也異於生命了嗎?」

  佛陀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我是記說還有剩餘煩惱業報的人,而不記說煩惱業報都已斷除無餘的人。」

  婆蹉族出家人問佛陀說:「瞿曇啊!為什麼您只記說還有剩餘煩惱業報的人,而不記說煩惱業報都已斷除無餘的人呢?」

  佛陀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譬如火,要有剩餘的薪柴才得燃燒,不是沒有剩餘。」

  婆蹉族出家人告訴佛陀說:「我看見火雖無剩餘薪柴,還是一樣在燃燒。」

  佛陀問婆蹉族出家人說:「你是如何看見火沒有剩餘薪柴也在燃燒呢?」

  婆蹉族出家人告訴佛陀說:「譬如一大堆熾盛的火,疾風吹來時,火焰跟著騰飛於空中,這難道不是沒有薪柴燃燒的火嗎?」

  佛陀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你說疾風吹起騰飛的火焰,這就是有餘,而非無餘。」

  婆蹉族出家人問佛陀說:「瞿曇啊!在空中騰飛的火焰,為什麼說是有餘呢?」

  佛陀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在空中騰飛的火焰,它是依著風,所以才得保持;依著風,所以才得燃燒,因為要依著風的緣故,所以我說這是有餘。 」

  婆蹉族出家人問佛陀說:「眾生在此命終後,乘著識神往生到其它地方去,為什麼說是有餘呢?」

  佛陀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眾生在這兒命終後,乘著識神往生到其它地方去,當在這個時候,因為他還有所貪愛,所以就會去追求執取,就是因為依住於貪愛,所以我說這是有餘。」

  婆蹉族出家人告訴佛陀說:「眾生都是愛樂於有餘,貪著於有餘;只有世尊得到了無餘(指煩惱業報斷除無餘),成為等正覺的聖者。沙門瞿曇啊!世間事多,我就告辭回去了。」

  佛陀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現在也該是回去的時候了!」

  這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九四九經註釋:

  1、婆蹉種出家:婆蹉是印度種族名。此處乃指婆蹉族之外道出家修行者。

  2、意生身:由意所成的識身,即識神。

  3、「此說有餘,不說無餘」:有餘,指有剩餘的煩惱業報。無餘,指煩惱業報都已斷除無餘。
  九五〇 【經旨】本經敘說大目揵連尊者答婆蹉種出家人,由於如來如實知道五蘊及其集、滅、味、患、離,故不為人記說死後有無等問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大目揵連尊者也住在那兒。

  當時,有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去到大目揵連尊者的住處,與大目揵連尊者見面互相問訊慰勞,慰勞過後,退坐一邊,向大目揵連尊者問說: 「想要請教您,不知您是否有空為我解答。」

  目揵連答說:「婆蹉啊!請隨你心意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回答你。」

  這時,婆蹉族出家人問目揵連尊者說:「是什麼緣故有人來求問其餘沙門、婆羅門『如來死後還有存在、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等問題時,他們都能隨即回答。然而有人來請問沙門瞿曇『如來死後還有存在、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等問題時,他卻不願為人記說呢?」

  目揵連說:「婆蹉啊!那是因為其它的沙門、婆羅門對於物質現象、物質現象的生起、物質現象的息滅、愛樂物質現象、物質現象的禍患、出離物質現像等情況都不能如實知道;由於不能如實知道,所以就會取著於如來死後還存在,取著於如來死後就不存在、如來死後既存在也不存在、如來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等問題。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乃至這精神現象的生起、精神現象的息滅、愛樂精神現象、精神現象的禍患、出離精神現像等情況也都不能如實知道;由於不能如實知道,所以就會取著於如來死後還存在,取著於如來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等問題。

  如來對於物質現象能夠如實知道,對於物質現象的生起、物質現象的息滅、愛樂物質現象、物質現象的禍患、出離物質現像等情況,都能如實知道;由於能夠如實知道,所以不會取著於如來死後還存在,不會取著於如來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也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等問題。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都能夠如實知道,乃至這些精神現象的生起、精神現象的息滅、愛樂精神現象、精神現象的禍患、出離精神現像等情況,都能夠如實知道;由於都能夠如實知道,所以對於如來死後還存在,並不以為然;對於如來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也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等問題,也不以為然。如來是極深廣大,無量無數,全都歸於寂滅。

  婆蹉啊!就是這樣的緣故,所以其它的沙門、婆羅門如有來向他們請問『如來死後還存在、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也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等問題時,他們就會為人記說。就是這樣的緣故,所以有人來向如來請問『如來死後還存在、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也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等問題時,如來不會為他記說。」

  當時,這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聽聞了大目揵連尊者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九五一【經旨】本經敘說婆蹉種出家問佛何故不說死後有無,佛所說與目揵連同,婆蹉種出家為驚嘆;後婆蹉種出家又以此問詵陀迦旃延,詵陀迦旃延乃廣說其因。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恭敬合掌問訊,問訊後,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瞿曇啊!是什麼緣故其餘的沙門、婆羅門如果有人來請問……。」就如前經所詳述一樣。

  當時,婆蹉族出家人讚嘆著說:「真是奇妙!瞿曇啊!弟子與大師都說相同的法義、相同的法句、相同的法味,乃至也是相同的第一義。瞿曇啊!我今天去拜訪大目揵連,拿如此的法義、如此的法句、如此的法味來向他請教,他也是用如此的法義、如此的法句、如此的法味來回答我,就如現在瞿曇您所說的一樣。所以,瞿曇啊!真是奇特,您這位大師與弟子所說竟然都是同一法義、同一法句、同一法味,乃至有相同的第一義。」

  那時,這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因為有一些事情到那梨聚落去。事情辦完後,他去到詵陀迦旃延尊者住處,彼此見面互相問訊,問過訊後,退坐一邊,向詵陀迦旃延問說:「是什麼緣故,如果有人來問沙門瞿曇『如來死後還有存在、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也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等問題時,他都不願為人記說呢?」

  詵陀迦旃延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我現在問你,請你隨己意回答我。你意見怎樣呢?如果是由因,或者是緣,而安立各種的事物現象——或有色、或無色,或有想、或無想、或既非有想也非無想。如果那個因、那個緣、那些事物現像都滅盡無餘,永遠滅除後,如來還能對於那些事物現象記說『死後還有存在、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嗎?」

  婆蹉族出家人答詵陀迦旃延說:「如果是由因,或者是緣,而安立各種的事物現象——或有色、或無色,或有想、或無想、或既非有想也非無想。如果那個因、那個緣、那些事物現像都已滅盡無餘了,瞿曇如何能對於那些事物現象記說『如來死後還有存在、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

  詵陀迦旃延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所以,如來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如果有人問說『如來死後還存在、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等問題時,他都不願為人記說。」

  婆蹉族出家人問詵陀迦旃延說:「你做沙門瞿曇的弟子,已經有多久的時日了?」

  詵陀迦旃延答說:「我在如來的正法、戒律中出家修習梵行,始過三年。」

  婆蹉族出家人說:「詵陀迦旃延啊!你很快便得到了大利,出家不久就能得到如此身的律儀、口的律儀,又得到瞭如此的智慧辯才。」

  當時,這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聽聞詵陀迦旃延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九五二【經旨】本經敘說婆蹉種出家問佛死後有無問題,得印證如來說法與弟子說法完全相同,乃為之讚歎,歡喜而去。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恭敬合掌問訊,問訊之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瞿曇啊!想要向您請教,不知是否有空為我解答?」

  佛陀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請提出你的問題,我將為你解說。」

  婆蹉族出家人就問佛陀說:「瞿曇啊!是什麼緣故,當有人來向您請問『如來死後還有存在、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等問題時,您都不願為人記說呢?」

  佛陀告訴婆蹉族出家人的話,就如前經詵陀迦旃延所詳述的一樣,……乃至如來死後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不為記說)。

  婆蹉種出家人告訴佛陀說:「真是奇妙!瞿曇啊!您這位大師與您的弟子,所說的每一法義都相同,每一法句都相同,每一法味都相同,所說的道理也都相吻合,這就是所謂的第一句說。瞿曇啊!我曾因有小事而到那利伽聚落,辦完事後,暫過沙門迦旃延住處,就拿如此的法義、如此的法句、如此的法味去問沙門迦旃延,而他也以如此的法義、如此的法句、如此的法味來回答我的問題,就如現在沙門瞿曇您所說的一樣。所以當知:實在是很奇特!大師和他的弟子所說的法義、法句、法味,而這些法義、法句、法味竟然全都相同。」

  當時,這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九五三【經旨】本經敘說佛陀不答婆蹉種出家「有我」之問,阿難不解,佛乃告其所以,並言如來乃離於二邊,是處中而說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恭敬合掌問訊,問訊之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怎樣呢?瞿曇啊!您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嗎?」

  當時,世尊靜默不答。

  同樣再三請問。當時,世尊也是再三地不願回答。

  這時,婆蹉族出家人這樣想著:我已經三次請問沙門瞿曇,然而他都不願回答,我是應該回去了。

  那時,阿難尊者就在佛陀後面,手拿著扇子幫佛陀搧涼。此時,阿難問佛陀說:「世尊啊!那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三次向您請問,世尊為何不予回答呢?這樣難道不會增長那位婆蹉族出家人邪惡的見解,讓他笑說沙門不能回答他的問題嗎?」

  佛陀告訴阿難說:「我如果答說是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那麼就會增長他原來的邪見;如來答說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那麼對於他原先的痴惑,豈不就會更增加痴惑!而說原來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從現在以後就斷滅了。像他原來那樣,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這就是一種常見;而現在他斷滅這真實之我的存在,這就是一種斷見。如來是離於常、斷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的。所謂有此事存在的因緣,所以就有此事的存在;有此事生起的因緣,所以就有此事的生起。所謂由於愚癡無明,所以有身、口、意的妄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九五四【經旨】本經敘說佛告婆蹉種出家何以不記說十四種邪見的原因,並言如來已徹見四聖諦,斷除一切煩惱,到達不生不滅的解脫境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來到佛陀住處,與世尊見面互相問訊,問訊之後,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瞿曇啊!為什麼您持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世間是恆常不變,這是真實正確的說法,其它則是虛妄不實的呢?」

  佛陀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我並不持這樣的見解、作這樣的說法:世間是恆常不變,這是真實正確的說法,其它則是虛妄不實。」

  「為什麼瞿曇您持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世間是無常、是既有常也有無常、是既非常也非無常,世間是有邊、是無邊、是既有邊也有無邊、是既非有邊也非無邊,生命就是身體、生命與身體彼此相異,如來死後還存在、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有存在也有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

  佛陀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我並不持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乃至如來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這時,婆蹉族出家人問佛陀說:「瞿曇啊!對於這些見解,您是看見了什麼過患,所以對於這些見解,一切都不予記說呢?」

  佛陀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如果持這樣的見解——世間是恆常不變,這就是真實正確的說法,其它則是虛妄不實——的話,這是顛倒之見、這是觀察(觀想)之見、這是動搖之見、這是垢污之見、這是有所結縛之見,是痛苦、是障礙、是苦惱、是熱煩,為邪見的煩惱所繫縛。如此愚癡無聞凡夫於未來世,就會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生起。婆蹉族出家人啊!如果持這樣的見解——世間是無常、是既有常也無常、是既非常也非無常,世界是有邊、是無邊、是既有邊也無邊、是既非有邊也非無邊,生命就是身體、生命與身體各相異,如來死後還存在、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這些都是顛倒之見,……乃至會有憂、悲、惱苦的生起。」

  婆蹉族出家人問佛陀說:「瞿曇啊!您是看見了什麼呢?」

  佛陀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如來所見都已究竟。婆蹉族出家人啊!如來所看見的,就是看見到這世間是苦的真理、這苦生起的真理、這苦息滅的真理、這滅苦方法的真理;有這樣的認知、這樣的觀察後,那麼對於一切的妄見、一切的感受、一切的產生,一切的我見、我所見、我慢、繫著、結使等煩惱,便會斷滅、寂靜、清涼、真實。如此地得到解脫的比丘,說他有所生,實在不合適;說他無所生,也一樣不合適。」

  婆蹉問佛陀說:「瞿曇啊!為什麼『說他有所生是不合適的』呢?」

  佛陀告訴婆蹉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己意回答我。婆蹉啊!就好比有人在你面前燃火,你是否可看見火在燒燃呢?如果就在你面前使這火息滅了,你是否可看見火息滅了呢?」

  婆蹉答佛陀說:「是的,瞿曇!」

  佛陀告訴婆蹉說:「如果有人問你:『剛才燃燒的火,現在在那裡呢?是向東方去了嗎?還是向西方、南方、北方去了呢?』這樣問你的話,你要如何回答呢?」

  婆蹉告訴佛陀說:「瞿曇啊!如果有人這樣發問的話,我將會這樣地回答:『如果有人在我面前燃火,那是因為有薪草的緣故,所以能夠燒燃;如果不予添加薪草,火就會永滅,不再燃起了。這時說火是向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去了,這是不合適的。』」

  佛陀告訴婆蹉說:「我也是這樣地說法,對於物質的色蘊,已斷除、已了知;對於精神的受、想、行、識蘊,也都已斷除、已了知,斷除了它的根本,就如截斷多羅樹頭一樣,不再有生起的成分,在未來世永遠不再生起。此時如果說這五蘊是到東方,或南、西、北方去了。這是不合適的,因為此乃極為深遠廣大,無量無數,是永遠的寂滅。」

  婆蹉告訴佛陀說:「我將說個譬喻。」

  佛陀告訴婆蹉說:「應知現在恰是時候了。」

  婆蹉告訴佛陀說:「瞿曇啊!譬如靠近城市的村落裡,有一塊美好清淨之地,生長著一片的堅固林(娑羅樹林),有一棵很大的堅固樹,生長到現在已歷經千歲了。時間既久,枝葉逐漸零落,樹枝也枯朽了,只有樹幹仍獨立著。就像這樣,瞿曇啊!如來的正法、戒律也是離棄了所有的枝條葉子,只有空乾堅固地獨立著。」

  當時,這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九五四經註釋:

  1、見結:九結之一,謂邪見之煩惱也。

  2、生者不然: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謂往生實不合適」。


 九五五【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婆蹉種出家,眾生之所以執持十四種邪見,乃因不如實知五蘊之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來到佛陀住處,和世尊見面相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瞿曇啊!那些人是由於不知道什麼的緣故,所以會持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世間是恆常的,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或者世間是無常、世間是既有常也有無常、世間是既非常也非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世間是既有邊也有無邊、世間是既非有邊也非無邊,生命即是身體、生命與身體各自相異,如來死後還存在、死後就不存在、死後是既存在也不存在、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

  佛陀告訴婆蹉說:「那是由於對物質的色蘊不能了知的緣故,所以才會持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世間是恆常的,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乃至說如來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對於精神的受、想、行、識等蘊也不能了知的緣故,所以才會持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 『世間是恆常的,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乃至說如來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婆蹉問佛陀說:「瞿曇啊!您是認知何種真理,所以不持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世間是恆常的,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乃至說如來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呢?」

  佛陀告訴婆蹉說:「是由於能了知物質色蘊的緣故,所以不會持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世間是恆常的,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乃至說如來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能了知精神的受、想、行、識等蘊的緣故,所以不會持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世間是恆常的,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乃至說如來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就如本經「不知、知」的敘述,像這不見、見,不識、識,不斷、斷,不觀、觀,不察、察,不覺、覺等經文,也是同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這位婆蹉族外道出家人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九五五經註釋:

  1、「如是不知、知,……不覺、覺」: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不知者,如知者說;見者、不見者,如知者說;解、不解,亦如上說;通徹、不通徹,亦如上說;有相、無相,亦如上說;其義深、淺,亦如上說;寤寤、不寤寤,亦如上說」。
  九五六【經旨】本經敘說佛為婆蹉種出家詳說善、不善法,並告知比丘乃至優婆夷於如來法、律中修習所得果證。後彼歸佛出家,得阿羅漢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婆蹉族的外道出家人來到佛陀住處,與世尊見面相慰勞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瞿曇啊!想要向您請教,不知您是否有空為我解答?」當時,世尊一直靜默不答。

  婆蹉族出家人經第二次、第三次的發問,佛陀對於第二、第三次的請教還是保持靜默不答。

  這時,婆蹉族出家人又問佛陀說:「我和瞿曇您彼此隨順相處,現在我向您請問,為什麼您一直靜默不答呢?」

  當時,世尊這樣地想著:這位婆蹉族出家人長夜以來,禀性質直,不諂諛,不虛偽,他時常來請問,都是因為他不知道的緣故,並不是故意來搗亂惱我,我現在應以阿毘曇(論藏)與律法來納受他。作如此想法後,於是就告訴婆蹉族出家人說:「隨你的心意發問吧!我當會為你解說。」

  婆蹉問佛陀說:「怎樣呢?瞿曇啊!有善法、不善法嗎?」

  佛陀答說:「有的。」

  婆蹉告訴佛陀說:「請您為我講說善法、不善法,使我能夠了解。」

  佛陀告訴婆蹉說:「我現在就將為你略說善法、不善法。你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婆蹉啊!貪欲就是不善法,而調伏貪欲則是善法;瞋恚、愚癡是不善法,而調伏瞋恚、愚癡就是善法。殺生就是不善法,而遠離殺生就是善法;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見是不善法,而不盜……乃至正見則是善法。婆蹉啊!我現在已講說三種善法(不貪、不瞋、不癡)、三種不善法(貪、瞋、痴)。就像這樣,聖弟子對於三種善法、三種不善法能夠如實知道,對於十種不善法(十惡)、十種善法(十善)也都能如實知道的話,就能把貪欲滅盡無餘,把瞋恚、愚癡滅盡無餘,把一切的煩惱都滅盡,得到無煩惱的清淨心解脫與智慧解脫,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婆蹉問佛陀說:「可有一位比丘在此正法、戒律中得盡除一切煩惱,獲得沒有煩惱的清淨心解脫,……乃至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嗎? 」

  佛陀告訴婆蹉說:「不只是一位,或二位、三位,乃至五百位,有眾多的比丘在此正法、戒律中得盡除一切煩惱,……乃至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婆蹉問佛陀說:「且置比丘不說,可有一位比丘尼在此正法、戒律中盡除一切煩惱,……乃至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嗎?」

  佛陀告訴婆蹉說:「不只是一位、二位、三位比丘尼,乃至是五百位,有眾多的比丘尼在此正法、戒律中盡除一切煩惱,……乃至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婆蹉問佛陀說:「且置比丘尼不說,是否有一位優婆塞(男居士)修習一切梵行,在此正法、戒律中度越了心中的疑惑不信呢?」

  佛陀告訴婆蹉說:「不只是一位、二位、三位,乃至是五百位優婆塞,有眾多的優婆塞修習一切梵行,而在此正法、戒律中斷除了欲界的五種結惑(貪結、瞋結、身見結、戒取結、疑結),證成阿那含果,不再還生此地。」

  婆蹉問佛陀說:「且再置優婆塞不說,是否有一位優婆夷(女居士)在此正法、戒律中修持梵行,而就在此正法、戒律中度越了心中的疑惑不信呢?」

  佛陀告訴婆蹉說:「不只是一位、二位、三位,乃至是五百位,有眾多的優婆夷在此正法、戒律中斷除了欲界的五種結惑,而於他處化生,得到阿那含果,不再還生此地。」

  婆蹉問佛陀說:「且置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持梵行者不談,是否有受習五欲的優婆塞,而在此正法、戒律中度越了心中的疑惑不信呢?」

  佛陀告訴婆蹉說:「不只是一位、二位、三位,乃至是五百位,有眾多的優婆塞,居家擁有妻子,用香華裝飾,並畜養奴婢,但仍在此正法、戒律中斷除了身見、戒取、疑三種結惑,貪欲、瞋恚、愚癡也變得微薄,得到斯陀含果,只要在天上、人間往來受生一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

  婆蹉問佛陀說:「且再置優婆塞不談,是否有一受習五欲的優婆夷,在此正法、戒律中得度越心中的疑惑不信呢?」

  佛陀告訴婆蹉說:「不只是一位、二位、三位,乃至是五百位,有眾多的優婆夷居住於家中,畜養男女,受習五欲,以華香裝飾,但仍在此正法、戒律中斷盡身見、戒取、疑三種結惑,得到須陀洹果,不再墮於惡道中,決定會正向於正覺,最多只要在天上、人間往來受生七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

  婆蹉告訴佛陀說:「瞿曇啊!假如沙門瞿曇您成為一位等正覺的聖者了,然而那些修習梵行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受習五欲的優婆塞、優婆夷,卻不能得到如此果證功德的話,那麼您的教法就不算滿足(圓滿無缺);因為沙門瞿曇成為等正覺的聖者,而那些修習梵行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受習五欲的優婆塞、優婆夷,也都能成就自己果證功德的緣故,所以您的教法是為滿足。瞿曇啊!我現在將說個譬喻。」

  佛陀告訴婆蹉說:「請隨意說吧!」

  婆蹉告訴佛陀說:「就如天下大雨,水隨低處而流,瞿曇的正法、戒律也像這樣;那些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或男、或女,全都隨順您的正法而流,向於涅槃,輸往涅槃。真是奇特!佛、法、僧為平等的法、律。如果有其餘外道出家人來到瞿曇住處,想要在正法、戒律中請求出家,受具足戒的話,請問要多少時日才能聽許他出家呢?」

  佛陀告訴婆蹉說:「如果其餘外道出家人想要在正法、戒律中請求出家,受具足戒的話,要有四個月的時間,在和尚之處受衣而住,然而這也只是對人所作約略的時間限制罷了。」

  婆蹉告訴佛陀說:「如果其它外道出家人想要在正法、戒律中請求出家,受具足戒,可聽許他在和尚之處受衣而住,能滿四個月就听許出家的話,我現在就能在四個月中,在和尚之處受衣而住。如果在正法、戒律中而得出家受具足戒的話,我將在瞿曇您的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修持梵行。」

  佛陀告訴婆蹉說:「我剛才不是跟你說,這只是對人所作約略的時間限製而已嗎?」

  婆蹉答佛陀說:「是的,瞿曇!」

  這時,世尊吩咐眾比丘說:「你們應當度那位婆蹉族外道出家人,讓他在正法、戒律中出家受具足戒。」

  婆蹉族出家人便立即得於正法、戒律中出家,受具足戒,成為比丘的身份。乃至在半月之中,他修學所應知、應識、應見、應得、應覺、應證之法,他也全都能知、能識、能見、能得、能覺、能證此如來的正法。

  婆蹉尊者這樣想著:我如今已修習所應知、應識、應見、應得、應覺、應證之法,而且對於那一切法也全都能知、能識、能見、能得、能覺、能證了,我現在應當前往拜見世尊。

  當時,婆蹉就去到世尊住處,向世尊頂禮後,坐於一邊,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修習所應知、應識、應見、應得、應覺、應證之法,現在已全都能知、能識、能見、能得、能覺、能證此世尊的正法,希望世尊您能為我說法,我聞法後,將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思惟:一位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鬚髮,穿著袈裟法衣,正信佛法而出家學道,……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告訴婆蹉說:「有二種法,要修習多修習,就是所謂的止與觀。這二種法修習多修習後,就能得知種種的界與果,覺了於界,知種種界,覺種種界。就像這樣,比丘啊!如果想求得遠離五欲、五蓋邪惡不善法,……乃至圓滿地安住於第四禪;或得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或入於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使自己的身見、戒取、疑三種結惑能滅盡,得到須陀洹果;或滅盡三種結惑後,貪欲、瞋恚、愚癡也變得微薄了,得到斯陀含果;或滅盡了欲界的貪、瞋、身見、戒取、疑等五種結惑,得到阿那含果;或種種的神通境界,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等智證通,也全都能得到。所以,比丘啊!應當修習這二種法,要修習又多修習。由於修習這二法的緣故,就能知道種種界,……乃至滅盡一切煩惱。」

  當時,婆蹉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充滿歡喜,向佛陀行禮後離去。此時,婆蹉獨自處於僻靜之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有眾多的比丘裝扮莊嚴,想要去拜見恭敬供養世尊。

  那時,婆蹉問眾比丘說:「你們裝扮得莊嚴,是想要去拜見恭敬供養世尊嗎?」

  眾比丘答說:「是的。」

  這時,婆蹉告訴眾比丘說:「各位尊者啊!請您們帶著我的話,代我禮敬世尊,問訊他是否起居輕利,少病少惱,常保安樂呢?並轉達說:『婆蹉比丘禀告世尊:我已供養世尊,具足世尊所教應奉行之事,令內心得到歡悅,而不是不歡悅;大師的弟子所應做的事我都已做好,以此供養大師您,令我內心充滿歡悅,而不是不歡悅。』」

  那時,眾比丘就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世尊啊!婆蹉尊者託我們代為頂禮世尊,……乃至充滿歡悅,而不是不歡悅。」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諸天人先前已來告訴過我了,你們現在又再次的轉說他的話。如來所成就的第一知見,婆蹉比丘也將能有如此的功德力。」

  當時,世尊就為那位婆蹉比丘記說已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五六經註釋:

  1、四月:此為暫住見習之期間。

  2、受衣而住:「衣」原作「依」,宋、元、明、聖四本均作「衣」,依此改正。下段二類句亦皆改為「衣」字。

  3、為人粗作齊限:指對人稍作時間限制,觀其對佛、法、僧、戒、信、忍之程度,而決定是否允其出家,受具足戒。

  4、「我已供養世尊,具足奉事」: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相對經文此處作「犢子比丘已報佛恩,為法供養,順佛所行」。

  5、說第一記:記別為證阿羅漢果。因此果為佛弟子中最為第一之故。
  九五七【經旨】本經敘說鬱低迦問是否一切世間皆以佛道為出離之道,阿難尊者乃以城門守為譬,言一切世間皆悉從此道而得出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一位外道出家人名叫鬱低迦,他來到佛陀住處,與世尊見面彼此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瞿曇!怎樣呢?瞿曇啊!世間有邊際嗎?」

  佛陀告訴鬱低迦說:「你這問題是屬無記,我不作解答。」

  鬱低迦問佛陀說:「怎樣呢?瞿曇啊!世間是無邊的嗎?是既有邊也無邊嗎?是既非有邊也非無邊嗎?」

  佛陀告訴鬱低迦說:「這些問題也都是屬無記,我不作解答。」

  鬱低迦跟佛陀說「怎樣呢?瞿曇啊!我問說世間有邊嗎?您答這是『無記』;問說世間是無邊嗎?世間是既有邊也無邊嗎?世間是既非有邊也非無邊嗎?你也答說這是『無記』。瞿曇啊!您是對什麼法才肯為人記說呢?」

  佛陀告訴鬱低迦說:「我善知一切法,為證道的智者,我為眾弟子講說正道,使他們正確的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

  鬱低迦問佛陀說:「怎樣呢?瞿曇啊!您為眾弟子講說正道,使他們正確的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究竟是一切世間人都能從此正道而得出離苦惱呢?還是只有少數人而已呢?」

  當時,世尊靜默不答。

  鬱低迦經第二次、第三次發問,佛陀第二次、第三次也還是靜默不答。

  那時,阿難尊者在於佛陀後面,手拿著扇子幫佛陀搧涼。阿難尊者告訴鬱低迦外道出家人說:「你先已問過這個問題,現在又以其它說法來問此問題,所以,世尊不再為你解說。鬱低迦啊!我現在將為你說個譬喻,有智慧的人就能因譬喻而了解。

  譬如國王,有一座邊境的城邑,四周都筑得很堅固,巷道都很平正,只設有一個門。那位守門人聰明又有智慧,善於計數分別,城外有人來了,應入城的就听許他進入;不應入城的,就不允許他入內。環繞整座城,想找第二個門,是不可能找到的,連貓狸的出入處都沒有,何況是要找個第二個門?那位守門人自己也不知道入城、出城的人有多少,但是他知道一切的人只能從這一道門出入,再沒有其它之處了。同樣地,世尊雖不費心去知道眾生:一切世間人都是從此正道出離,或者只是少數人而已。然而他知道眾生能夠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生死苦海的人,一切都是從此正道而得出離的。」

  當時,鬱低迦外道出家人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九五七經註釋:

  1、「知者,智者,……究竟苦邊」: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一第一經此處作「吾於諸法,悉善知已,為聲聞弟子,分別正道,蠲除眾苦,盡其邊際。」

  2、「汝初已問,……世尊不為記說」: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汝後所問與前無異,是以世尊默然不答汝」。

  3、覺悟:此處作「覺知、了解」之義。後「世尊雖不用心覺悟眾生」之「覺悟」亦作此解。

  4、「世尊雖不用心覺悟眾生……及以少分」: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此處作「如來沒有用心:『一切世間或其半,或其三分一之當由此(道)出』。指世尊雖然不費心於了知『一切眾生世間或其少部分從此道出』。」
  九五八【經旨】本經敘說富鄰尼告眾外道出家,世尊說法使眾生邪見斷滅,佛讚許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有位富鄰尼尊者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

  當時,有眾多的外道出家人去拜訪富鄰尼尊者,彼此見面互相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問富鄰尼尊者說:「我們聽說沙門瞿曇持『眾生應斷滅破壞有(存在)』,他是這樣教授的嗎?現在就請問富鄰尼尊者,他真的是如此教授的嗎?」

  富鄰尼尊者答外道出家人說:「我並不如此知解世尊的教說,如果說『眾生應斷滅破壞有,使都無所有』的話,這是不對的!我是這樣理解:世尊說有一些眾生,他們計執著說有我,心存我慢、邪慢,世尊就為他們說法,使他們把這些慢心斷滅。」

  那時,眾外道出家人聽聞富鄰尼的說法,心裡感到不高興,呵責而去!

  這時,眾外道離去後,富鄰尼尊者就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就把剛才跟眾外道出家人說的話詳細的告訴世尊,然後問說:「世尊啊!我剛才回答眾外道的說法,沒有毀謗世尊您嗎?是依法而說,如佛所說,如法而說,隨順正法而說,不會被論議的人所嫌惡呵責嗎?」

  佛陀告訴富鄰尼說:「你的說法沒有毀謗如來,也不失法的次第。是如我所記說,如法而說,隨順正法而說,不會被那論議的人所嫌惡呵責。為什麼呢?富鄰尼啊!因為先前所說那些眾生心存我慢、邪慢,被邪慢所迫,由邪慢而生煩惱,對邪慢不知覺悟,亂如狗腸,如鐵鎖鏈,也如亂草一樣,往返奔馳,由此世到他世,由他世到此世,如此往返奔馳,不能遠離。富鄰尼啊!如果一切眾生對於各種邪慢都能永滅無餘的話,那一切眾生就能長夜安穩快樂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富鄰尼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九五八經註釋:

  1、我聞沙門瞿曇作斷滅破壞有: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一第二經此處作「我等皆聞,沙門瞿曇說眾生斷更不受生」。

  2、我慢:指於五蘊之任一蘊,執我及我所,恃彼而起慢心。

  3、邪慢:指自無德且行惡行而謂自有德;人若有此慢心,恃自凌他,不從善知識之教,不行出離之道,則無由免除生死輪迴。

  4、「先諸眾生我慢、邪慢……邪慢不無間等」: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從本已以,一切皆為我慢所害,眾生煩惱,皆因我慢而得生長,喜樂我慢,不知我慢」。
  九五九【經旨】本經敘說阿難於河邊不答俱迦那外道出家所問如來死後有無問題,併申言對此事彼非不知不見,乃是悉知悉見,見可見處,見所斷處,見纏斷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阿難陀尊者於後夜時,走向【木*翕】補河邊,脫衣置於岸邊,進入水里洗他的手足。洗好上岸,穿著一件浴衣,並擦拭著身體。當時,俱迦那外道出家人也來到了水邊。阿難尊者聽到了他的行步聲音;聽到行步聲音後,他就故意以咳嗽作聲。

  俱迦那外道出家人聽到有人的聲音,就問說:「是什麼人呢?」

  阿難尊者答說:「是沙門。」

  俱迦那外道說:「是哪一種沙門呢?」

  阿難尊者答說:「我是釋迦的弟子。」

  俱迦那外道說:「想要向您請教,不知您是否有空回答?」

  阿難尊者答說:「就隨你意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回答。」

  俱迦那說:「怎樣呢?阿難啊!如來死後還存在嗎?」

  阿難答說:「依世尊的說法,你這問題是無記,我不予回答。」

  又問:「如來死後就不存在了嗎?死後是既存在也不存在嗎?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嗎?」

  阿難答說:「依世尊的說法,這也是無記,我不予回答。」

  俱迦那外道說:「怎樣呢?阿難啊!我問說如來死後還存在嗎?你答說這是『無記』;問說死後就不存在了嗎?死後是既存在也不存在嗎?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嗎?你也是答說這是『無記』。怎樣呢?阿難啊!對於這些事,難道你是不知不見的嗎?」

  阿難答說:「我不是不知,也不是不見,我是全都知道,也全都看見。」

  又問阿難:「你是知道什麼?看見了什麼呢?」

  阿難答說:「我是見到可見之處所,見到眾生之行所生處,見到眾生結縛煩惱之斷滅處。這就是我所知,這就是我所見。我是這樣知道、這樣看見,你如何說我是不知不見的呢?」

  俱迦那外道又問:「請問尊者叫什麼名字呢?」

  阿難陀答說:「我名叫阿難陀。」

  俱迦那外道讚歎著說:「真是奇特啊!您是大師的弟子,而我今天得能跟您共相論議!我如果知道您就是阿難陀尊者的話,就不敢跟您問難了。」說完這段話後,便即離去。

  第九五九經註釋:

  1、「還上岸,著一衣,摩拭身體」: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一第三經此處作「著一浴衣,即出於水,待自身乾」。

  2、「見可見處,見所起處,見纏斷處」: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我所知見,見彼處所,見眾生行,乃至知見彼所從生,知見結業,舉動所作,見煩惱結,如墨聚集」。
  九六〇【經旨】本經敘說給孤獨長者於外道住處,以正論摧伏諸外道,得到佛陀的稱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給孤獨長者天天前往拜見世尊,禮事供養。這一天給孤獨長者這樣想著:我今天出發太早,世尊及眾比丘還在禪思未起,我可先去拜訪那些外道住處。於是就進入外道精舍,和眾外道互相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

  當時,那些外道問說:「長者啊!依你的看法,沙門瞿曇是作何見解?知見什麼呢!」

  長者答說:「我也不知道世尊作何見解,世尊是知見了什麼。」

  眾外道問說:「那麼你就講說對眾僧的看法,眾僧是作何見解?眾僧是知見了什麼呢?」

  長者答說:「我也不知道眾僧作何見解,眾僧知見了什麼。」

  外道又問:「長者啊!你現在自己是作何見解呢?自己是知見了什麼呢?」

  長者答說:「你們每個人先講說自己的見解,然後我再說出我的見解,這也是不難的。」

  這時,有一位外道這樣說:「長者啊!我見一切世間是恆常的,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

  又有人說:「長者啊!我見一切世間都是無常的,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

  又有人說:「長者啊!世間應是既有常也無常,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

  又有人說:「世間是既非有常也非無常,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

  又有人說:「世間有邊,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

  又有人說:「世間無邊,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

  又有人說:「世間是既有邊也無邊。」

  又有人說:「世間是既非有邊也非無邊。」

  又有人說:「生命就是身體。」

  又有人說:「生命異於身體,身體也異於生命。」

  又有人說:「如來死後還存在。」

  又有人說:「如來死後就不存在。」

  又有人說:「如來死後是既存在也不存在。」

  又有人說:「如來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

  眾外道告訴長者說:「我們每個人已說出了自己的見解,你也應該說出你的見解。」

  長者答說:「我的見解,就是一切都是真實的存在,是有為的造作,是有所思量,為緣起所生。如果是真實的存在,是有為的造作,是有所思量,為緣起所生的話,那就是無常的;無常的話就是苦。有這樣的認知後,對於一切的見解便都能無所執著了。像你們所持的見解:『世間是恆常的,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這種見解就是真實的存在,就是有為的造作,是有所思量,為緣起所生;如果這是真實的存在,是有為的造作,是有所思量,為緣起所生的話,這就是無常,無常的話就是苦。所以你們是習近於苦,只會得到苦,固持於苦,深入於苦。你們講說:『世間是恆常,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就會有這樣的過患。」

  執持「世間是無常、是既有常也無常、是既非常也非無常,世間是有邊、世間是無邊、世間是既有邊也無邊、世間是既非有邊也非無邊,生命就是身體,生命與身體各自相異,如來死後還存在、如來死後就不存在、如來死後是既存在也不存在、如來死後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這是真實的說法,其餘則是虛妄​​不實」等見解的過患,也都如同前段所說的一樣。

  有一位外道問給孤獨長者說:「如你所說的,如果有所見,就是真實的存在,是有為的造作,是有所思量,是緣起所生的話,那就是無常之法;如果無常,那就是苦。所以,長者您的所見應也是習近於苦,得到苦,住於苦,深入於苦的吧!」

  長者答說:「我剛才不是說過有所見的話,就是真實的存在,是有為的造作,是有所思量,是緣起所生法,全都是無常,無常的話就是苦,知道苦後,我於所見便無所執著了嗎?」

  那些外道說:「是的,長者!」

  當時,給孤獨長者於外道精舍摧伏那些異論,建立了正論,在這些外道的學眾中像獅子作吼一樣演說正法後,就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把剛才和眾外道互相談論的事情向佛陀詳細的陳述。

  佛陀聽後告訴給孤獨長者說:「真好啊!真妙!你應隨時摧伏那些愚癡的外道,建立正論。」

  佛陀說完這段話後,給孤獨長者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九六〇經註釋:

  1、「汝見沙門瞿曇云何見?何所見」: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一第四經此處作「彼沙門瞿曇為作何見?」。

  2、我亦不知云何見世尊:本句乃長者回答前面外道所問「汝見沙門瞿曇云何見」的問題,可知本句為「我亦不知世尊云何見」之倒裝句。

  3、汝言見眾僧:此見字,是觀點、見解之意。本句乃「汝言眾僧見」之倒裝,白話意思是「你說說眾僧的見解」。

  4、云何見眾僧:本句是「眾僧云何見」之倒裝。

  5、我亦不知云何見僧:本句是「我亦不知僧云何見」的倒裝。

  6、真實、有為、思量、緣起: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此處作「彼諸所生的、造作的、思量的、緣所生的(見解、思想、事物等等)」 。
  九六一【經旨】本經敘說佛為長爪外道出家說三種見及三種受,舍利弗尊者及長爪外道聞法後,皆得斷疑惑而心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長爪外道出家人來到佛陀住處,與世尊見面相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瞿曇啊!我對於一切的見解都不接受。」

  佛陀問火種說:「你說對於一切的見解都不接受,那麼對自己這樣的見解也是不接受的嗎?」

  長爪外道答說:「我剛才說對於一切的見解都不接受,這樣的見解我也是一樣不接受。」

  佛陀告訴火種居士說:「你有如此的認知、如此的見識,那麼你所持的這種見解就會已斷、已舍、已離,其餘的見解也不會再相續、不會興起、不會產生。火種啊!有很多人跟你的見解相同,有很多人持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你也是和他們相似。火種啊!這些沙門、婆羅門能捨棄這樣的見解,而其餘的見解又能不生起,像如此的沙門、婆羅門,在世間也只是很少數的人而已。

  火種啊!一般都是依於三種見解。是哪三種呢?有一種是如此見解、如此說法:『我一切都接受。』其次,有一種是如此見解、如此說法:『我一切都不接受。』其次,有一種是如此見解、如此說法:『我有一部份接受、有一部份不接受。』火種啊!如果說一切都接受的話,這種見解是與貪欲俱生,不是不貪;與瞋恚俱生,不是不瞋;與愚癡俱生,不是不癡;是系縛,不離系縛;是煩惱,不是清淨;是樂取,生染著。如果持如此見解:『我一切都不接受。』這種見解不與貪欲俱生、不與瞋恚俱生、不與愚癡俱生,是清淨而非煩惱,離於系縛而非系縛,不愛樂、不執取,不生貪著。火種啊!如果持這樣的見解:『我有一部分接受,有一部份不接受。』那麼他接受部份的見解,就是有貪欲,乃至有染著;而這不接受部份的見解,則是離於貪欲,乃至不生染著。

  那些多聞聖弟子所修習的是說:我如果持如此的見解、如此的說法:『我一切都接受。』那麼就會被二種人所呵責、問難。是哪二種人呢?就是持我一切都不接受,以及持一部份接受、一部份不接受這二種見解的人,他就會被這二種人所呵責。由於呵責,所以就會問難;由於問難,所以就會相毀害。他因為看見呵責、看見問難、看見毀害,所以就會捨棄自己的見解,其餘的見解就不會再生起。就像這樣,斷除己見,捨棄己見,遠離己見,其餘見解也不再相續,不會興起,不會產生。

  那些多聞聖弟子也作如此修習:我如果持如此見解、如此說法:『我一切都不接受』的話,就會被二種人所呵責、二種人所問難。是哪二種人呢?就是持我一切都接受,以及持一部份接受、一部份不接受這二種見解的人。如此地被這二種人所呵責,這二種人所問難,……乃至其餘見解也不再相續,不會興起,不會產生。

  那些多聞聖弟子也作如此修習:我如果持如此見解、如此說法:『我有一部份接受、有一部份不接受』的話,就會被二種人所呵責、二種人所問難。是哪二種人呢?就是持如此見解、如此說法:我一切都接受,以及我一切都不接受這二種人。如此地被這二種人所呵責,……乃至其餘見解也不再相續,不會興起,不會產生。

  其次,火種啊!像這粗糙四大所造的色身,聖弟子應要觀察它的無常,觀察它的生滅,觀察對它離欲,觀察它的滅盡,觀察對它捨離。如果聖弟子能經常觀察它的無常,觀察它的生滅,觀察對它離欲,觀察它的滅盡,觀察對它捨離的話,那麼對於這色身、色身的渴欲、色身的顧念、色身的喜愛、色身的染著、色身的貪取,就能永遠滅除。

  火種啊!有三種感受,就是苦的感受、樂的感受、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三種感受,是以何為因?從何而集?從何而生?從何而顯現呢?這三種感受就是以覺觸為因、從覺觸而集、從覺觸而生、從覺觸而顯現。每一覺觸的集起,就會有感受的集起;每一覺觸息滅了,那麼感受就會息滅,成為寂靜、清涼、永盡。一個人對於這三種感受――覺得苦、或覺得樂、或覺得不苦也不樂。如果對每一感受的集起、息滅、愛樂、過患、出離等情況都能如實知道;如實知道後,就能對那感受觀察無常、觀察生滅、觀察離欲、觀察滅盡、觀察捨離。他對於自身的感受能夠如實知道,對於生命的感受也能如實知道,如果他身壞命終之後,就在這個時候,一切的感受就會永滅無餘。他會這樣想著:感受快樂時,這色身也是會敗壞;感受苦時,這色身也是會敗壞;感受不苦不樂時,這色身一樣會敗壞,全都是苦。於是就會對那快樂的感受,遠離系縛而不被系縛;對那痛苦的感受,遠離系縛而不被系縛;對於不苦不樂的感受,遠離系縛而不被系縛。是遠離什麼系縛呢?就是遠離貪欲、瞋恚、愚癡,遠離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系縛,我說這樣就叫做離苦。」

  當那個時候,舍利弗尊者受具足戒才過半個月。那時,舍利弗尊者就在佛陀後面,手拿著扇子幫佛陀搧涼。此時,舍利弗尊者這樣想著:世尊對於每一法都嘆說要斷欲、離欲,要滅盡欲、捨離欲。那時,舍利弗尊者便對那每一種法觀察無常,觀察生滅,觀察離欲,觀察滅盡,觀察捨離,不起一切煩惱,得到心靈的解脫。

  當時,長爪外道出家人便遠離了煩惱的塵垢,得到清淨的法眼。長爪外道出家人見法、得法、覺法、入法,度越一切疑惑,並非由他人的教示而得濟度,他入於正法、戒律中,得到了無所畏懼,便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向佛陀行禮,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說:「我希望能在您的正法、戒律中出家,受具足戒,在佛法中修習各種梵行。」

  佛陀告訴長爪外道出家人說:「你現在可於我正法、戒律中出家,受具足戒,成為比丘的身分。」

  長爪外道便即出家為比丘,他思惟著:一個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鬚髮,穿著袈裟法衣,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或作「不執著於家」),而出家學道,……乃至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舍利弗尊者與長爪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六一經註釋:

  1、長爪:人名。於外道出家時,自誓不剪爪而欲讀盡諸經,人見其長爪,而稱其為長爪梵志。後皈依為佛陀弟子。

  2、火種:本經中佛稱呼「長爪外道」為「火種」。

  3、、「佛告火種:『汝言一切見不忍者,此見亦不忍耶?……是等沙門、婆羅門世間亦少少耳』:北傳此處文意承接不很順暢;比對巴利英譯本,文意就明朗多了。英譯本此處作:

  “this view of yours,aggivessana,nothing is acceptable to me——is not at least that view acceptable to you?”

  “if this view of mine were acceptable to me,master gotama,it too would be the same,it too would be the same.”

  well,aggivessana,there are plenty in the world who say:it too would be the same,it too would be the same,yet they do not abandon that view and they take up still some othe rview.those are few in the world who say:it too would be the same,it too would be the same,and who abandon that view and do no take up some other view.”

  (大意是:「長爪啊!你這樣見解:我一切都不接受——至少你不是接受那樣的見解了嗎?」「瞿曇啊!即使是為我接受的自己見解,這樣的見解我也將一樣地不予接受,這樣的見解我也將一樣地不予接受。」「說得真好!長爪啊!世界上有很多人這樣說:『這樣的見解我也將一樣地不予接受,這樣的見解我也將一樣地不予接受。』但是他們並未放棄那種見解,而且還去執取一些其它的見解;世界上只有少數人這樣說:『這樣的見解我也將一樣地不予接受,這樣的見解我也將一樣地不予接受。』並且他們能放棄那種見解,也不再去執取一些其它的見解。」)

  4、一切受永滅無餘:「無餘」下原有「永滅」二字,今根據明本及雜阿含經論會編予以刪除。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三十五
  九六二【經旨】本經敘說舍羅步外道妄說其已先知佛法、律而後棄之,佛親往質問,彼默不作聲,其弟子遂舍之而去。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王舍城有位外道出家人名叫舍羅步,住在須摩竭陀池邊,在自己的弟子大眾中這樣地宣稱:「沙門釋子之法我全都知道,我先前就已知道他的正法與戒律,然而我全都將它棄捨了。」

  當時,有眾多的比丘於晨朝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進入王舍城中乞食。他們聽說有位外道名叫舍羅步,就住在王舍城的須摩竭陀池邊,在自己的弟子大眾中如此宣稱:「沙門釋子所有的正法、戒律我全都已知道,我先前就已經知道他的正法、戒律,後來我都將它棄捨了。」這些比丘聽聞這些話後,乞食完畢,回到精舍,收好了衣缽,洗完了腳,就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們早晨穿著法衣,拿著缽盂,進入王舍城中乞食,聽說有位外道出家人名叫舍羅步,住在王舍城須摩竭陀池邊,他在自己的大眾中這樣宣稱:『沙門釋子之法我已經全都知道,我知道他的正法、戒律後,然後又將它棄捨了。』慈悲的世尊啊!您可自行前往那須摩竭陀池邊度化他,只因憐憫他的緣故!」

  當時,世尊靜默地答允了。等下午時分從禪定中出定,他就去到須摩竭陀池邊外道舍羅步的住處。

  此時,舍羅步外道出家人遙見世尊來訪,他立即鋪好床座,請佛陀入座。

  佛陀即就座,告訴舍羅步說:「你真的這樣說:『沙門釋子所有的正法、戒律我都已知道,知道那些正法、戒律後,然後將它棄捨掉了。』嗎?」這時,舍羅步靜默不答。

  佛陀告訴舍羅步說:「你現在應該答話啊!為什麼默不作聲呢?如果你所知很圓滿的話,我就跟你隨喜;如果不圓滿的話,我將使你得到圓滿。」這時,舍羅步還是一樣的默不作聲。如此地跟他說第二次、第三次,他還是一樣再三地保持靜默。

  當時,舍羅步有一位梵行弟子就告訴舍羅步說:「老師您是應該去向沙門瞿曇講說您的知見的,現在沙門瞿曇他自己親來此處,您何故卻不說話了呢?沙門瞿曇又告訴老師您說:『如果你所知很圓滿的話,我就跟你隨喜;如果不圓滿的話,我當會使你得到圓滿。』為什麼你卻靜默而不解說呢?」那位舍羅步的梵行弟子如此勸他時,他也是默不作聲。

  這時,世尊告訴舍羅步說:「如果又有人說:『沙門瞿曇並非如來、應供、等正覺。』我倘能向他好好地勸說,仔細地詰問;當對他好好地勸說,仔細地詰問時,他就會很疏闊地說些其它的事情;或者被忿怒驕慢所覆蓋,對礙(排拒)而不安忍,無從表達;或靜默慚愧地低著頭,暗自省思,就像現在的捨羅步你一樣。如果又有人如此說『沙門瞿曇不是正法、戒律』的話,我倘能向他好好地勸說,仔細地詰問,他也是會像你今天一樣地默不作聲。如果又有人說『沙門瞿曇的聲聞弟子沒有善向』的話,我倘能向他好好地勸說,仔細地詰問,他也是會像你今天一樣地默不作聲。」此時,世尊在須摩竭陀池邊像獅子作吼一樣的說法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那時,舍羅步的梵行弟子告訴舍羅步說:「譬如有一條牛,截斷了兩角,進入空牛欄中,跪地大吼一樣;老師您也像這樣,只能在沒有沙門瞿曇弟子的大眾中作如獅子吼一樣的說法。譬如女人想裝出男人的聲音,可是發出的聲音還是女人的聲音;老師您也像這樣,只能在沒有沙門瞿曇弟子的大眾中作如獅子吼一樣的說法。譬如野幹想裝作狐狸的聲音,可是發出的聲音還是野幹的聲音;老師您也像這樣,只能在沒有沙門瞿曇弟子的大眾中作如獅子吼一樣的說法。」

  當時,舍羅步的梵行弟子在舍羅步面前呵責毀罵之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九六二經註釋:

  1、遼落:遼遠疏闊之意。

  2、非沙門瞿曇無正法、律:此句「無」字依文義應省略。

  3、於非沙門瞿曇弟子眾中欲作師子吼:此句「欲」字在此雖亦通順,但比對前二類句,皆無此字,應予刪除,文義較佳。
  九六三【經旨】本經敘說外道上座宣稱若有人能答對其偈,則將隨其修梵行。後世尊至彼所答對,折伏外道上座,上座乃隨即出家學佛,後得阿羅漢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在王舍城的須摩竭陀池邊有一位外道出家人,他的名字叫上座。他住在池邊,對自己的大眾如此地宣稱:「我唱誦一首法偈,如有人能回答的話,我將到他那兒去修習梵行。」

  當時,有眾多比丘於晨朝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進入王舍城乞食,聽說有位外道出家人名叫上座,住在須摩竭陀池邊,在自己的大眾中這樣宣稱:「我唱誦一首法偈,如果有人能夠回答的話,我將去到他那兒修習梵行。」乞食完畢,回到精舍,收好了衣缽,洗完了腳,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今天早晨和眾多比丘進入城裡乞食,聽到有位外道出家人名叫上座,住在須摩竭陀池邊,在自己的大眾中這樣宣稱:『我唱誦一首法偈,如果有人能夠回答的話,我將去到他那兒修習梵行。』希望世尊您能去到那兒度化他,也是因哀憫他的緣故!」

  那時,世尊靜默地應允了。到了下午,世尊從禪定中出定,就去到須摩竭陀池邊。

  當時,上座外道出家人遙見世尊,就鋪好床座,請佛陀就座。世尊坐下後,告訴上座外道出家人說:「你真的這樣宣稱:『我唱誦一首法偈,如果有人能夠回答的話,我將去到他那兒修習梵行。』嗎?你現在便可唱誦法偈,我能回答你。」

  這時,那位外道立即迭鋪繩床做為高座,自己登上高座,就唱誦著法偈道:

  「比丘應如法清淨過活,不可惱害恐怖眾生;

  守意寂靜能行捨離,攝持戒法而隨順於靜定。」

  當時世尊已知道那位上座外道的心意,就唱誦法偈答說:

  「你對於自己所說的法偈,如果自己能去履行的話,

  我將會把你當作善士來看待。

  可是看你今天所說的,言行並不相符。

  比丘應以靜定調伏自己,不可惱害恐怖眾生。

  守意寂靜遠離一切惡,受持淨戒的人,

  就能隨順調伏而得靜定,身、口、心遠離惡業,

  將它完善地攝入於所安住之處,不使放逸懈怠,

  這就叫隨順調伏而得靜定。」

  那時,上座外道出家人這樣想著:沙門瞿曇已知道我的心意,就從床座下來,恭敬合掌告訴佛陀說:「現在我是否可以在您的正法、戒律中出家,受具足戒,成就比丘之法呢?」

  佛陀告訴上座外道出家人說:「現在你可以在我的正法、戒律中出家,受具足戒,成為比丘的身份。」

  這位上座外道出家人獲允出家,成為比丘後,他思考著:一個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鬚髮,穿著袈裟法衣,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乃至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證得阿羅漢果。

  第九六三經註釋:

  1、「比丘以法活,………持戒順息止」: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一第七經此處作:

  「若是比丘,釋種子者,

  應當知法,清淨活命,

  不宜嬈害,於諸眾生;

  宜應遠離,不善諸法,

  守意清淨,護守受戒,

  如是調伏,隨順定智。」

  2、「汝於所說偈,………調伏及寂止」: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

  「若稱如是外,隨順而履行,

  於善丈夫中,汝得為最勝。

  比丘處閑靜,清淨自調順,

  不惱害眾生,遠離一切惡,

  如是調伏者,隨順於定智。

  柔和善濡心,身口不造惡,

  能攝三業者,亦名順定智。

  為世福田故,持缽諸家乞,

  撿心修念處,謙下處卑劣,

  除欲棄貪求,故獲無所畏。」
  九六四【經旨】本經敘說諸婆羅門集聚議論婆羅門真諦,佛乃前往告彼婆羅門三種真諦——不殺生、緣生緣滅、無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眾多的婆羅門出家人住在須摩竭陀池邊,他們集聚在一個地方,這樣地議論著:「如此是婆羅門真諦,如此是婆羅門真諦。」

  當時,世尊知道了那些眾多婆羅門出家人的心念,就走到須摩竭陀池邊。

  這時,眾多婆羅門出家人遙見佛陀來了。就為佛陀鋪好床座,請佛就座。

  佛陀就座後,問眾婆羅門出家人說:「你們在這須摩竭陀池邊,眾人共聚在一起,是討論些什麼呢?」

  婆羅門出家人告訴佛陀說:「瞿曇啊!我們眾多婆羅門出家人共聚在這兒,這樣地議論著:『如此是婆羅門真諦,如此是婆羅門真諦。』」

  佛陀告訴婆羅門出家人說:「有三種婆羅門的真諦,我自己覺悟成為等正覺後,又為人將它演說出來。你們婆羅門出家人這樣地說:『不殺害一切眾生,這是婆羅門的真諦,不是虛妄之說。』然而他們對於他人卻仍妄說我較殊勝、或說彼此相似、或說我較卑劣,如果對於那真諦,能不繫著於彼此的殊勝或卑劣,對於一切世間都以慈悲態度對待,這就是婆羅門的第一種真諦,我自己覺悟成等正覺後而為人演說之法。」

  其次,婆羅門又這樣說:『所有集起之法都是生滅之法。這是真諦,不是虛妄之說。』………乃至對於那真諦,能不計執彼此的殊勝或卑劣,對於一切世間,如實觀察它的生滅,這就是婆羅門的第二種真諦。

  其次,婆羅門又這樣說:『沒有我之處所,以及一切事物都不是我所有,這是真諦,不是虛妄之說。』餘如前面經文所說一樣,乃至對於那真諦,無所繫著,一切世間都沒有像我之類存在,這就是婆羅門的第三種真諦,我自己覺悟成等正覺後而為人演說之法。」此時,眾多婆羅門出家人聽後都靜默不語。

  當時,世尊這樣想著:我今天顯映了他們的愚癡,消除了他們的惡行,但現在這些大眾中,卻仍沒有一個人能深自思量,願發心於沙門瞿曇正法中修持梵行的。如此知道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九六四經註釋:

  1、有三種婆羅門真諦:三種,南傳作四種,多出的一種是「一切欲是無常、是苦、是變異者。」

  2、無我處所及事都無所有:此句下原有重複的句子,應是衍文,今據雜阿含經論會編,予以刪除。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一第八經此處作「離我、我所,真實無我。」

  3、「今映彼愚癡,………修行梵行」: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一第八經此處作「斯愚癡人,常為諸魔之所覆蔽。是大眾中,乃至無有一人能信斯語,生志學想,修持梵行。」
  九六五【經旨】本經敘說阿難告訴栴陀外道,他是為了斷除貪、瞋、痴三毒而出家修梵行,而八正道即為斷除三毒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阿難尊者也住在那兒。

  當時,有位外道出家人名叫栴陀,去到阿難尊者住處,和阿難尊者彼此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問阿難尊者說:「你為什麼要在沙門瞿曇處出家修習梵行呢?」

  阿難答說:「我是為了斷除貪欲、瞋恚、愚癡的緣故,所以才在那兒出家修習梵行。」

  栴陀又問:「他能講說斷除貪欲、瞋恚、愚癡嗎?」

  阿難答說:「我也能講說斷除貪欲、瞋恚、愚癡。」

  栴陀又問:「你是看見貪欲、瞋恚、愚癡有什麼過患,所以說要斷除貪欲、瞋恚、愚癡呢?」

  阿難答說:「我看見由於染著貪欲覆障心靈的緣故,就會做出或傷害自己,或又傷害他人,或又二者都受傷害的事情來,或在現世中犯罪,或在後世中犯罪,或在現世、後世二世中都犯罪,使他的心裡常懷著憂傷、苦惱的覺受。如果受到瞋恚的覆障,受到愚癡的覆障,也一樣會做出傷害自己、傷害他人、或自己與他人都受到傷害的事情來,乃至心裡常懷著憂傷、苦惱的覺受。而且,貪欲使人眼盲,使人看不清事理如無目,是沒有智慧的行為,會使人慧力減弱,成為聖道的障礙,不能使人明達事理,也不能使人成等正覺,不能轉向於涅槃境地。瞋恚、愚癡也是如此。我是看見貪欲、瞋恚、愚癡有這樣的過患,所以說要斷除貪欲、瞋恚、愚癡。」

  栴陀又問:「你是看見斷除貪欲、瞋恚、愚癡有什麼福利,所以說要斷除貪欲、瞋恚、愚癡呢?」

  阿難答說:「我是因為看見斷除貪欲後,就不會傷害自己,又不會傷害他人,也不會自、他都傷害;而且不會在現世犯罪、在後世犯罪、或現世與後世都犯罪,心靈常懷喜樂的覺受。斷除瞋恚、愚癡也是如此。在現世中常離熾盛的苦惱,不須很長時間,在現世中緣於自覺而有足夠的知見。因為有如此功德利益的緣故,所以說要斷除貪欲、瞋恚、愚癡。」

  栴陀又問:「阿難尊者啊!是否有一種方法、途徑,修習又多修習後,就能斷除貪欲、瞋恚、愚癡呢?」

  阿難答說:「有的,就是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栴陀外道告訴阿難尊者說:「這真的是很好的方法,很好的途徑,修習又多修習後,就能斷除貪欲、瞋恚、愚癡。」

  當時,栴陀外道聽聞阿難尊者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九六六【經旨】本經敘說補縷低迦外道笑舍利弗從師聞法,猶如嬰兒不離乳;舍利弗乃以乳牛作譬,說明所以不離從師聞法之原因。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舍利弗尊者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為捨利弗尊者講說種種法,給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後,就靜默不語。

  這時,舍利弗尊者聽聞了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頂禮後離去。

  當時,有位外道出家人補縷低迦隨路而來,他問舍利弗尊者說:「你從那兒來呢?」

  舍利弗答說:「火種啊!我是從世尊處,聽聞大師講說教授之法後回來。」

  補縷低迦問舍利弗尊者說:「你現在還像嬰兒一樣不離母乳,需隨從大師聽聞他講說教授之法嗎?」

  舍利弗答說:「火種啊!我還像嬰兒一樣不離母乳,需於大師處聽聞他講說教授之法。」

  補縷低迦告訴舍利弗尊者說:「我久已脫離哺乳,捨棄了我老師所說的教授之法。」

  舍利弗說:「你所學之法是邪惡的說法與戒律,邪惡的覺悟,不能出離,不是正覺之道,是敗壞之法,不可讚嘆之法,不可依止之法。而且你那位老師也不是等正覺者,所以你應趕快捨棄他的哺乳,脫離你老師的教法。譬如乳牛,粗暴狂躁,又少乳汁,那小牛吸吮乳水,便趕緊捨去;同樣地,你所學是邪惡的說法與戒律,邪惡的覺悟,不能出離,不是正覺之道,是敗壞之法,不可讚嘆之法,不可依止之法,而且你那位老師也不是等正覺者,所以你應趕快捨棄你老師所教授之法。我所有之法都是正法、正律,是完善的覺悟,是出離的正覺之道,不會敗壞,可以讚歎,可以依止。而且我那大師是位等正覺者,所以我長久地吸吮他的法乳,聽聞大師講說教授之法。譬如乳牛,不粗暴狂躁,乳汁又多,小牛在吸吮乳水時,久飲也不厭惡。我的法就像這樣,是正法、正律,………乃至長久地聽大師講說教授之法。」

  這時,補縷低迦告訴舍利弗說:「你很快便得到了善利,於正法、正律中,………乃至長久的聽說教授之法。」

  當時,補縷低迦外道出家人聽聞舍利弗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道路離去。
  九六七【經旨】本經敘說佛陀駁斥外道諸論議,於聖法、律,如小兒戲,並說明比丘方便所應,為清淨戒、調伏六根、心正受、解脫三毒、知名色、修止與觀、得般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補縷低迦外道出家人來到佛陀住處,與世尊見面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瞿曇啊!前日有很多各種外道出家的沙門、婆羅門集聚在『未曾有講堂』,他們如此地談論著:『沙門瞿曇的智慧就好像空屋一樣,他不能在大眾中建立論議說:此法相應,此法不相應;此法相合,此法不相合。譬如盲牛,只偏行於田邊,而不能走入田中;沙門瞿曇的論議也就像這樣:沒有相應、不相應法,沒有相合、不相合之法。』」

  佛陀告訴補縷低迦說:「這些眾外道的論議,所說相應或不相應法,相合或不相合之法,對神聖的正法、戒律來說,就如小兒嬉戲一樣。譬如有人,年八、九十歲,發白齒落,還作小孩子的遊戲,捏塑泥土,做成大像或馬等各種形類,眾人看了都說:『這是一位老小兒。』就像這樣,火種啊!那些外道的各種論議,說相應或不相應法,相合或不相合之法,這些對於神聖的正法、戒律來說,就如小兒嬉戲一樣。然而在那些事中,卻沒有比丘所應方便精勤之處。」

  補縷低迦問佛陀說:「瞿曇啊!比丘應於何處方便精勤呢?」

  佛陀告訴外道說:「不清淨的使它清淨,這就叫做比丘所應方便精勤之處。不調伏的使它調伏,這就叫做比丘所應方便精勤之處。一切不得安定的使它得到正受(禪定),這就叫做比丘所應方便精勤之處。不能解脫的使它得到解脫,這就叫做比丘所應方便精勤之處。不能斷除的使它斷除,不知道的使它知道,沒有修習的使它修習,沒有得到的使它得到,這些都叫做比丘所應方便精勤之處。

  怎樣叫不清淨的使它清淨呢?就是受持戒法,還未清淨的使它成為清淨。怎樣叫不調伏的使它調伏呢?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還未調伏的,就使它調伏,這就叫做不調伏的使它調伏。怎樣叫不得安定的使它得到正受呢?就是心靈還未正定的,使它得到正受。怎樣叫不能解脫的使它得到解脫呢?就是心靈不能解脫貪欲、瞋恚、愚癡的,使它得到解脫。怎樣叫不能斷除的使它斷除呢?就是無明與有愛,不能斷除的,使它斷除。怎樣叫不了知的使它了知呢?就是精神與物質的名色,不了知的話,就使它了知。怎樣叫沒有修習的使它修習呢?就是止與觀,還沒修習的就使它修習。怎樣叫沒有得到使它得到呢?就是般涅槃,還沒得到的話,就使它得到,這些就叫做比丘所應方便精勤之處。」

  補縷低迦告訴佛陀說:「瞿曇啊!這些是義學比丘所應方便精勤之處,是信行堅固的比丘所應方便精勤之處,所謂能盡除一切的煩惱。」

  當時,補縷低迦外道出家人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九六七經註釋:

  1、未曾有講堂:為一大講堂之名。

  2、此應此不應: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一第十一經此處作「此相應,此不相應」。

  3、「云何不斷令斷?……不斷令斷」: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何等為斷惡,應勤修集?佛言:『斷欲無明與愛故,應勤修集。』」
  九七一【經旨】本經敘說佛入滅前,外道須跋陀羅請求見佛解惑,阿難不許,後承佛應允,入內答其所問。須跋陀羅得佛開示,即意解心開,乞求出家,受具足戒,證得阿羅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俱夷那竭國力士生處的堅固雙樹林中。

  那時,世尊涅槃之時將至,他告訴阿難尊者說:「你為我於雙樹間鋪好繩床,床頭向北邊,我在今日中夜時刻,將入於無餘涅槃中。 」

  當時,阿難尊者奉承指示,就在雙樹間鋪設繩床,床頭向北邊,鋪設完畢,來見佛陀,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旁,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已在雙樹間鋪好繩床,床頭是向著北邊。」

  這時,世尊來到雙樹間,在繩床上頭向著北邊,偏向右脅而臥,兩腳相迭,繫念於光明之想,有正念正智。

  當時,俱夷那竭國有位名叫須跋陀羅的外道出家人,已一百二十歲了,年老根熟,為俱夷那竭國人所恭敬供養,視如阿羅漢一樣。那位須跋陀羅出家人聽說世尊今日中夜即將入於無餘般涅槃中,他想著:我對於法還有所疑惑,內心滿懷著希望,沙門瞿曇必有能力,能開導使我覺悟,我現在應該去沙門瞿曇處,向他請問疑惑。於是他就走出俱夷那竭國,前往世尊住處。

  那時,阿難尊者正在園門外經行。此時,須跋陀羅就告訴阿難尊者說:「我聽說沙門瞿曇在今日中夜就要進入無餘般涅槃,可是我對於法尚有疑惑,內心滿懷著希望,沙門瞿曇必有能力,能開導使我覺悟。假如阿難您不怕煩勞的話,請您為我往告瞿曇,可有一點空閒,為我解答問題呢?」

  阿難答說:「不要去煩擾世尊!世尊疲憊極了。」

  須跋陀羅如此地再三向阿難尊者請求,阿難尊者仍是再三的不予允許。

  須跋陀羅說:「我曾聽聞過去出家的年老大師說,要過很久的時間才會有如來、應供、等正覺出現於世間,他的出現就猶如優曇缽花開一樣的不容易。然而就在今夜,如來就要進入無餘般涅槃了,我現在對於法仍有疑惑,但我滿懷信心,沙門瞿曇必有能力,能開導使我覺悟,假如阿難您不怕煩勞的話,就請您為我禀報沙門瞿曇。」

  阿難仍答說:「須跋陀羅啊!你不要去煩擾世尊!世尊今天疲憊極了。」

  當時,世尊以天耳神通聽到了阿難與須跋陀羅彼此交談的話語,就對阿難尊者說:「你不要阻攔那位在外道出家的須跋陀羅!請他進來問疑解惑吧。為什麼呢?因為這是我最後一次與外道出家人的論議,他也是我最後一位得證聲聞的弟子,這位善來比丘,就是所謂的須跋陀羅。」

  此時,須跋陀羅聽聞世尊願為他開啟善根,內心極為歡喜,就去到世尊處,與世尊見面相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瞿曇啊!世間所有修道悟理的人,有所謂富蘭那迦葉等六位師父,他們各自如此推崇地說:『此法才是沙門證果法!此法才是沙門證果法!』怎樣呢?瞿曇啊!他們各自是否真有所推崇之法呢?」

  當時,世尊為他唱誦詩偈道:

  「我年始二十九,便出家修習善道,

  成道到今天,已經五十餘年。

  修習三昧、三明與身口意善行都已具足,常修習清淨的戒法,

  離開此道法也就少有道分了,此外也無沙門果。」

  佛陀告訴須跋陀羅說:「於正法、戒律中不得八正道的話,就不能得到沙門初果,也不能得到第二果、第三果、及沙門第四果。須跋陀羅啊!於此正法、戒律中能得到八正道的話,就能得到沙門初果,或得到第二果、第三果、以及沙門第四果。除此以外,外道並無沙門證果法,這些外道諸師,只是空言有沙門證果法、婆羅門證果法罷了。所以,我現在於大眾中要如獅子作吼一樣地為大家說法。」

  佛陀講說這段經文時,須跋陀羅外道出家人便遠離了煩惱的塵垢,獲得清淨的法眼。那時,須跋陀羅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越一切的疑惑,不是由於他說而敬信佛法,也不是由於他說而得濟度,他對於正法、戒律得到了無所畏懼,於是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右膝跪地,告訴阿難尊者說:「你已得到了很好的利益,你得到了大師的指導,成為大師的弟子,被大師的法雨灌於頭頂。我現在若能在正法、戒律中出家,受具足戒,得到比丘身份的話,也應當可得到這樣的善利!」

  此時,阿難尊者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位須跋陀羅外道出家人現在乞求於正法、戒律中出家,受具足戒,得成為比丘的身份。」

  當時,世尊告訴須跋陀羅說:「這位比丘過來修習梵行吧!」

  那位須跋陀羅尊者即於此時出家,就此受具足戒,成為比丘的身份。他如此思惟著……乃至心靈得到了完善的解脫,證得阿羅漢果。

  那時,須跋陀羅尊者證得阿羅漢果,覺知解脫之樂後,這樣想著:我不能忍受看見佛陀進入般涅槃,我應當先進入般涅槃。此時,須跋陀羅尊者先入於般涅槃後,然後世尊也進入了般涅槃。

  第九七一經註釋:

  1、俱夷那竭國:據夷那竭,為末羅國之都城,一般認為即今之迦斯阿。

  2、須跋陀羅:人名。為佛陀入滅前最後證悟之弟子。

  3、無餘涅槃而般涅槃:無餘涅槃與般涅槃二者在此皆是「入滅、圓寂」之意。

  4、優曇缽花:為一種無花果類植物,產於喜馬拉亞山麓及印度德干高原、錫蘭等處。世稱此樹三千年開花一度,值佛出世始開。故今稱不世出之物曰「曇花一現」,典即原於此。

  5、三昧明行具:三昧,即正定。明,指宿命、天眼、漏盡三明。行,指身、口、意之善行。

  6、「始年二十九……此外無沙門」:南傳大般涅槃經此處作「我年二十九,出家求善道。自出離已來,已逾五一年。道法廣闊界,常遊巡仰企;於其領域外,實無沙門果。」(見慧炬出版社巴宙譯南傳大般涅槃經)
  九七二【經旨】本經敘說佛於毘捨離接受諸賈客供養,並為其講說消除恐怖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跋耆國人間遊行教化,又到了毘捨離國,就住在獼猴池邊的重閣講堂裡。那時,毘捨離國有很多的商人,想向怛剎尸羅國去,正在整裝準備。這些商人聽說世尊在跋耆國人間遊行教化,現已來到了毘捨離國,住在獼猴池邊的重閣講堂裡。聽到這件消息後,他們就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佛陀就為這些商人作種種的說法,給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後,就靜默不語。

  這時,所有商人就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向佛陀行禮,恭敬合掌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們這些商人正在整裝準備,想到怛剎尸羅國去,希望世尊與您的眾弟子們明早能接受我們的供養。」

  當時,世尊靜默的應允了。

  這時,眾商人知道世尊已接受供養的邀請,就從座席起來,向佛陀頂禮後,各自回家,備辦各種潔淨甘美的飲食,鋪好床座,安置淨水。次日早晨時,就派人去請佛陀說:「受供的時間已到了。」

  此時,世尊與大眾們便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去到眾商人處,就座而坐。

  當時,眾商人就拿淨美的飲食親自供養。等他們吃完洗好了缽盂,眾商人就拿著卑小的床座,坐於大眾之前,聽聞佛陀的說法。

  那時,世尊告訴眾商人說:「當你們行走於曠野中,如果感到恐怖,而心驚毛豎。這時,應當憶念如來之事——所謂如來是應供、等正覺……乃至佛、世尊。如此憶念如來的話,恐怖就會消除。其次,要憶念法之事——佛的正法、戒律,能使人在現世中遠離熾盛的煩惱,不需長時間,即能通達、親近,緣此就能使自己得到覺悟。其次,要憶念僧之事——世尊的弟子為善向、正向,……乃至是世間的福田。能如此憶念的話,恐怖就會消除。

  在過去世的時候,諸天與阿修羅戰鬥。那時,天帝釋告訴諸天眾說:『當你們和阿修羅進行戰鬥時,如果心生恐怖的話,就當憶念我的幢幡,名字就叫摧伏幢。憶念那幢幡時,恐怖即得消除。如果不憶念我幢幡的話,就應當憶念伊舍那天子的幢幡;如果不憶念伊舍那天子幢幡的話,就應當憶念婆留那天子的幢幡。憶念那幢幡時,恐怖即可消除。』同樣地,眾商人們!你們行走於曠野中,如果心有恐怖的話,就應當憶念如來之事、法之事、僧之事。」

  這時,世尊又為眾毘捨離的商人們唱誦供養隨喜的詩偈:

  「供養比丘僧飲食,以及隨時的衣服,

  要專心仔細思惟真理,以正知而行施捨。

  布施淨物種植良好福田,你們都已具足;

  緣於這種功德福利,長夜能獲得安樂。

  發心有所求時,眾利都能應驗,

  兩足或四足的眾生都得安樂,道路上往來安樂,

  夜晚安樂白天也安樂,一切都能離開兇惡。

  猶如肥沃的良田,播下了精純的好種子一樣;

  隨時引水灌溉潤澤,收取的穀子多得不可量!

  在淨戒的良好福田裡,有了精美的餚膳種子;

  隨順著正行而行,最後自會成就美妙的果報。

  所以行布施的人,想要求具備眾福德的話,

  就應當依隨智慧而行,眾妙果自然就會具備。

  對於明行足的世尊,能以正心竭誠恭敬,

  種殖眾善的根本,終會獲得大福利。

  能夠如實地知道世間,得到具備正見,

  具足徹見正道,具足向上升進,

  遠離了一切垢穢,獲得涅槃之道,

  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樣就叫做具備眾福德。」

  當時,世尊為眾毘捨離的商人講說種種的佛法,給予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九七二經註釋:

  1、方便裝嚴:此指商賈們出發前之整治裝備而言。

  2、阿須輪:即阿修羅。

  3、幢:旌旗之屬,於佛前建之,用以莊嚴佛菩薩及道場。

  4、伊舍那天子:即自在天主。

  5、婆留那:天帝名。
  九七三【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諸比丘,若於空閒、樹下、空舍,心生恐怖時,當憶念三寶,恐怖即除。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比丘住在空曠幽靜之處、樹下、空舍中,有時覺得恐怖,心驚毛豎的話,就應當憶念如來之事,以及法之事、僧之事,就如前經一樣地廣說。當憶念如來之事、法之事、僧之事時,恐怖即可消除。

  眾比丘啊!過去世時,釋提桓因與阿修羅戰鬥。當時,帝釋告訴諸三十三天說:『各位仁者!我們諸天和阿修羅戰鬥時,如果會生起恐怖,心驚毛豎的話,你們就應憶念我摧伏敵人的幢幡。當憶念那幢幡的時候,恐怖即可消除。』同樣地,比丘啊!如果你們在空曠幽靜之處、大樹下、空舍里而會生起恐怖,心驚毛豎的話,就當憶念如來〡〡如來是應供、等正覺……乃至佛、世尊。當憶念如來之時,恐怖即可消除。為什麼呢?那天帝釋懷有貪、瞋、痴,對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得解脫,還有恐怖、畏懼、逃竄、避難的心理。然而他仍告訴諸三十三天,要他們憶念自己摧伏敵人的幢幡;更何況是如來、應供、等正覺……乃至佛、世尊,已遠離貪、瞋、痴,解脫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也沒有各種恐怖、畏懼、逃避,怎會不使憶念如來的人消除各種的恐怖呢?」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七四【經旨】本經敘說佛告舍利弗,若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我、我所見、我慢、繫著、結使,得心解脫、慧解脫,則能究竟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娑枳國的安阇那林中。

  那時,世尊告訴舍利弗尊者說:「我能對於法做簡略的解說或詳細地廣為解說,但要了知此法卻很難。」

  舍利弗尊者禀告佛陀說:「希望世尊您能簡略地說法、或廣為解說、或如法而說,確實會有解知法的人。」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如果有眾生對於自己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能觀察無我、我所有,也沒有我慢、繫著、結使等煩惱,……乃至得到心靈的解脫、智慧的解脫,在現世中具足自知作證的話,那麼對於此有意識的身體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就不會執持有一主宰的我、我所有,也沒有我慢、結使、繫著等煩惱,所以就可得到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在現世中具足自知作證了。

  舍利弗啊!如果那比丘對於這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不妄見有我、我所有,也沒有我慢、繫著、結使等煩惱,得到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在現世中具足自知作證的話;那麼他對於這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就不會妄見有我、我所有,也不會有我慢、繫著、結使等煩惱,他就能得到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在現世中具足自知作證了。

  舍利弗啊!如果又有比丘對於這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不妄見有我、我所有,也沒有我慢、繫著、結使等煩惱的話,那麼他就能得到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在現世中具足自知作證了。

  舍利弗啊!如果又有比丘對於這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不妄見有我、我所有,也沒有我慢、繫著、結使等煩惱,得到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在現世中具足自知作證的話;那麼他對於這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就不會妄見有我、我所有,也不會有我慢、繫著、結使等煩惱,他就能得到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在現世中具足自知作證了。舍利弗啊!這樣就叫做比丘斷除了愛縛、結使、我慢等煩惱,得到了覺悟,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

  舍利弗啊!對於這問題在其餘地方我也有說到,在回答波羅延的富鄰尼迦所問經中,我曾說:

  『世間有各種不同的事物,要安於所遇而不衝動,

  內心寂靜,遠離各種煩惱塵垢,拔除它的根本而不渴望,

  既已度越三界果報的生死大海,就不再有老死的憂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舍利弗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九七四經註釋:

  1、婆枳國:位於中印度舍衛城之南,與憍薩羅國南方之阿阇城隔河相望。

  2、答波羅延富鄰尼迦所問:此經見南傳小部經集第五品第四章布那迦問經,其經文如下:「洞悉世上萬事萬物,在世上任何地方都不衝動,平靜,無激情,無煩惱,無貪欲,我說這樣的人能超越生和老。」(見博遠出版白話佛教經典(七)經集,郭良鋆譯)
  九七五【經旨】本經敘說阿難獨自思惟後,詣佛求證所悟,內容都如前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阿難尊者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獨自在一僻靜之處,這樣思惟著:或有一個人他這樣想著——如果我對於這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不妄見有我、我所有,也沒有我慢、繫著、結使等煩惱,並且得到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現世中具足自知作證的話;那麼對於這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就不會妄見有我、我所有,也不會有我慢、繫著、結使等煩惱,我將於那時得到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在現世中具足自知作證。

  此時,阿難尊者下午時分從禪定中出定,就去到世尊住處,向世尊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如此地思惟著:如果有一個人如此地說——我對於這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乃至具足自知作證。」

  佛陀告訴阿難說:「是的!是的!如果有一人這樣地想著:我對於這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已經不妄見有我、我所有,也沒有我慢、繫著、結使的煩惱,並且得到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在現世中具足自知作證了。阿難啊!那比丘如果對於這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已經不妄見有我、我所有,也沒有我慢、繫著、結使的煩惱,並且得到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在現世中具足自知作證的話;那麼他對於這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就不會妄見有我、我所有,也不會有我慢、繫著、結使的煩惱,並且他能得到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在現世中具足自知作證。

  阿難啊!如果比丘對於這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乃至具足自知作證,這樣就叫做比丘已斷除了愛縛、結使、我慢,得到覺悟,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

  阿難啊!我對此問題在其它地方也有說到,在回答波羅延的憂陀耶所問經中,我曾說:

  『斷除了愛欲之想,憂苦也同時遠離,

  覺悟睡眠蓋,滅除掉悔蓋,

  捨棄貪欲、瞋恚而心得清淨,觀察現前諸法,

  我說智慧的解脫,能滅除無明的昏闇。』」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禮佛之後離去。

  第九七五經註釋:

  1、答婆羅延憂陀耶所問:見南傳小部?經集第五品第十四章烏德耶問經,其經文如下:「拋棄對愛欲的渴求和失望,克服懶惰,戒絕惡行。思想超然,達到純潔,把思考正法放在首位,我告訴你,這就是憑藉智慧獲得解脫和剷除無知。」(見博遠出版白話佛教經典(七)經集?郭良鋆譯)
  九七六【經旨】本經敘說十八愛行能起生死輪迴。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講說愛乃為網、為膠、為泉、為藕根。這些都會成為眾生的障礙、為遮蓋、為膠滯、為守衛、為覆蔽、為封閉、為阻塞、為闇冥、為狗腸、為亂草、為絲絮,使眾生從此世到他世,從他世到此世,往來流轉,沒有不流轉的時候,眾比丘啊!到底是那些愛為網、為膠,……乃至使眾生往來流轉,沒有不流轉之時呢?就是有我之故,所以執取有我、欲我、爾我、有我、無我、異我、當我、不當我、欲我、當爾時、當異異我、或欲我、或爾我、或異、或然、或欲然、或爾然、或異等想法。如此十八種愛行都是從內而起。

  由於比丘認定有我,所以對於一切所有執取而說我欲、我爾……乃至十八種愛行由外境而生起,如此總說為十八愛行。內、外愛行合說三十六愛行,或於過去生起,或於未來生起,或於現在生起,如此又總說是一百零八種愛行,就是這些愛行為網、為膠、為泉、為藕根,能成為眾生的障礙、為遮蓋、為膠滯、為守衛、為覆蔽、為封閉、為阻塞、為闇冥、為狗腸、為絲絮,使眾生從此世到他世,從他世到此世,往來流轉,沒有不流轉之時。」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七六經註釋:

  1、十八愛行從內起:指從執取內五蘊而生起之十八種愛行。北傳十八種愛行內容簡略又重複,實在難以理解;南傳相對經文及論藏之分別論第十七品小事分別中皆有十八愛行之內容,就是眾生執取:一、我是有,二、我是如是,三、我乃如彼,四、我應與彼異,五、我應是有,六、我應如是有,七、我應如彼之有,八、我應有與彼異,九、我是常,十、我是無常,十一、願我有,十二、願我如是有,十三、願我如彼有,十四、願我與彼異,十五、我應當有,十六、我應當如是有,十七、我應當如彼之有,十八、我應當與彼異等想法。

  2、十八愛行從外起:指從執取外五蘊而生起之十八種愛行。根據南傳經論所說,其執取內容如下:一、由此我是有,二、由此我如是,三、由此我如彼,四、由此我與彼異,五、由此我應是有,六、由此我應如是有,七、由此我應如彼有,八、由此我應與彼有異,九、由此我是常,十、由此我是無常,十一、由此願我​​是有,十二、由此願我​​如是有,十三、由此願我​​如彼之有,十四、由此願我​​與彼有異,十五、由此我應是有,十六、由此我應如是有,十七、由此我應如彼有,十八、由此我應與彼有異。
  九七七【經旨】本經敘說愛恚互生,若具足諸禪,則可斷愛恚。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從愛而生愛,從愛而生恚;也有從恚而生愛,從恚而生恚的現象。

  怎樣叫從愛而生愛呢?就是有一個人,他對於某個眾生感到歡喜、愛樂、顧念、適意,他人也對那個眾生產生歡喜、愛樂、顧念、適意的想法。於是他就這樣想著:我對那位眾生感到歡喜、愛樂、顧念、適意,因為他也對那位眾生產生歡喜、愛樂、顧念、適意的想法,所以我對於他便生起愛念之心,這樣就叫做從愛而生愛。

  怎樣叫從愛而生恚呢?就是有一個人,他對於某個眾生感到歡喜、愛樂、顧念、適意,然而他人對那個眾生卻有不歡喜、不愛樂、不顧念、不適意的想法。於是他就這樣想著:我對那位眾生感到歡喜、愛樂、顧念、適意,但是他對於那位眾生卻有不歡喜、不愛樂、不顧念、不適意的想法,所以我對於他便生起瞋恚,這樣就叫做從愛而生恚。

  怎樣叫從恚而生愛呢?就是有一個人,他對於某個眾生感到不歡喜、不愛樂、不顧念、不適意,而因他人也對那位眾生有不歡喜、不愛樂、不顧念、不適意的想法,所以我對於他便生起愛念,這樣就叫做從恚而生愛。

  怎樣叫從恚而生恚呢?就是有一個人,他對於某個眾生感到不歡喜、不愛樂、不顧念、不適意,然而他人卻對那位眾生有歡喜、愛樂、顧念、適意的想法。於是他就這樣想著:我對於那位眾生感到不歡喜、不愛樂、不顧念、不適意,但是他對於那位眾生卻有歡喜、愛樂、顧念、適意的想法,所以我對於他便生起瞋恚,這樣就叫做從恚而生恚。

  如果比丘能夠遠離五欲、五蓋邪惡不善法,有覺、有觀,……乃至圓滿地安住於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中的話,那麼從愛生愛、從恚生恚、從恚生愛、從愛生恚等現象就會斷除而知道,斷除它的根本,就如截斷多羅樹的樹頭一樣,不再有生起的因素,在未來世也將成就不生之法。

  如果那比丘盡除一切煩惱,得到無煩惱的清淨心解脫與智慧解脫,在現世中自知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的話。當在這個時候,他就會不自舉,不起塵,不熾然,不嫌彼。

  怎樣叫自舉呢?就是認見物質色蘊是我、物質色蘊是我所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辨別等精神現像也是同樣地認見,這樣就叫做自舉。怎樣叫不自舉呢?就是不認見物質色蘊是我、物質色蘊是我所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同樣地不認見,這樣就叫做不自舉。怎樣叫還舉呢?就是別人罵我,我就回罵他;別人怒我,我就以怒回他;別人打我,我就回打他;別人碰觸我,我就碰觸他,這樣就叫做還舉。怎樣叫不還舉呢?就是別人罵我,我不回罵;別人怒我,我不怒他;別人打我,我不打他;別人碰觸我,我不去碰他,這樣就叫做不還舉。

  怎樣叫起塵呢?就是執取有我、我欲……乃至由內而生起十八種的愛行,這樣就叫做起塵。怎樣叫不起塵呢?就是無我、無我欲……乃至沒有由內而生起的十八種愛行,這樣就叫做不起塵。

  怎樣叫熾然呢?就是執取有我所、我所欲……乃至有由外而生起的十八種愛行,這樣就叫做熾然。怎樣叫不熾燃呢?就是無我所、無我所欲……乃至沒有由外而生起的十八種愛行,這樣就叫做不熾燃。

  怎樣叫嫌彼呢?就是認見我是真實的生起,對於我慢、我欲、我使,不斷不知,這樣就叫做嫌彼。怎樣叫不嫌彼呢?就是不認見我是真實的,對於我慢、我欲、我使,已斷已知,這樣就叫做不嫌彼。」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七八【經旨】本經敘說在家者難斷資生眾具欲,出家者難斷除貪愛。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二件事很難持續斷絕。是哪二種呢?就是在俗人住處或非人住處,對於衣食、床臥、資生的一切器具,想持續斷絕它,這件事是很難做到的。此外,比丘不執著於家而出家學道,斷除貪愛,想持續斷絕它,這件事也是極為難行。」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道:

  「世間有二件事情,想持續斷絕它是極為難行,

  這是真實的說法,是等正覺所知道的事。

  在家人需要錢財的收支,以及衣食等各種器具,

  世間人貪求愛樂這些事,想持續斷絕它極為困難。

  比丘雖已遠離俗世,正信佛法,不執著於家而出家學道,

  但對於滅除貪愛,想持續斷絕它也是極為難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七九【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多依於二法——不斷精進善法,未曾遠離斷惡法——疾得等正覺,故比丘亦應勤習此二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經常依止於二種法。是哪二種呢?就是對於一切善法,我未曾知足,以及於斷惡之法也未曾遠離。由於對善法不曾知足,對於各種斷惡之法也不曾遠離的緣故,所以乃至是肌消肉盡,筋連骨立,我終究不捨離精勤努力,不捨棄善法,假如沒有得到的還是未得到的話,我絕不休息,從未曾對卑劣心生歡喜,常樂於向上增進,以證於上上之道(涅槃道)。由於我如此精進的緣故,所以很快地就得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比丘啊!你們應當多依止於此二法,對於一切善法不生滿足的想法;要依於各種斷惡之法,不曾捨離它,乃至是肌消肉盡,筋連骨立,也要精勤努力,能夠不停地修習善法。所以,比丘啊!對於各種下劣的心理不要生起歡喜的想法,應當多修習上上的升進之道。如此修習不久,將能快速地盡除一切煩惱,得到無煩惱的清淨心解脫及智慧解脫,在現世中自知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八〇【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天帝釋,若能如實知苦、樂、不苦不樂三受,則可得梵行究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天帝釋提桓因形色極為美妙,在後夜時分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由於天身的威力,光明遍照整個迦蘭陀竹園。

  當時,釋提桓因問佛陀說:「世尊啊!您曾在隔界山的石窟中說過:『如果沙門、婆羅門得到無上愛盡解脫、心善解脫,那麼他就能徹底地遠離苦邊、遠離垢穢、盡修梵行畢竟。』到底怎樣叫比丘徹底地遠離苦邊、遠離垢穢、盡修梵行畢竟呢?」

  佛陀告訴天帝釋說:「就是比丘所有的感受——或苦、或樂、或不苦也不樂。他對於各種感受的集起、感受的息滅、感受的愛樂、感受的禍患、出離感受等情況都能如實知道;如實知道後,觀察那些感受都是無常,觀察它的生滅、觀察對它離欲、觀察它的滅盡、觀察對它捨離;如此觀察後,就能徹底地遠離苦邊、遠離垢穢、盡修梵行畢竟。拘屍迦(帝釋過去世之族姓)啊!這樣就叫做比丘於正法、戒律中徹底地遠離苦邊、遠離垢穢、盡修梵行畢竟。」

  乃至天帝釋聽聞了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九八一【經旨】本經敘說大目揵連後夜起經行,見光明遍照迦蘭陀竹園,乃往問佛陀原因,佛告以是天帝釋來此問法之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大目揵連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後夜時分,他起來經行,看見有光明遍照整個迦蘭陀竹園。看見後,他這樣想著:今夜或許是有大力的鬼神去到世尊住處,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光明。

  此時,大目揵連尊者就在早晨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世尊啊!我於昨晚後夜時走出房外經行,看見了勝妙光明普照整個迦蘭陀竹園。看見後,我這樣想著:是什麼大力鬼神去到世尊住處,所以有如此的光明呢?」

  佛陀告訴大目揵連尊者說:「昨晚後夜時,釋提桓因來到我住處,向我頂禮後,退坐一邊,……。」

  餘如前經所廣說的一樣,大目揵連尊者聽後,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九八二【經旨】本經敘說鹿住優婆夷之父與叔父修持不同,而佛陀皆為記說有同一果報,鹿住優婆夷心疑而問阿難,阿難又請教於佛陀,佛告以人各有所長,唯佛乃能知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阿難尊者於晨朝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進入舍衛城,次第乞食,走到了鹿住優婆夷的住家。

  鹿住優婆夷遙見阿難尊者來了,便很快地舖好了床座,禀告說:「阿難尊者請就座。」

  當時,鹿住優婆夷向阿難頂禮後,退坐一邊,問阿難尊者說:「為什麼說世尊是知法的呢?我的父親富蘭那原就修習梵行,過著離欲清淨的生活,不佩戴香花,遠離了一切凡俗的情慾;我的叔父梨師達多並未修習梵行,然尚能知足。他們二人都已命終了,而現在世尊對他們二人卻都記說會同生於一道之中,同在一處受生,也同於後世會得到斯陀含果,受生於兜率天中,只要再來世間受生一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了。怎樣呢?阿難啊!一個修習梵行和不修習梵行的人,竟會是同生一道、同一處受生、又有相同的後世嗎?」

  阿難答說:「姐妹啊!你現在話且暫停。因為你不能知道世間眾生諸根的差別,然而如來他對於世間眾生諸根的優劣卻都能知道。」如此說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當時,阿難尊者回到了精舍,收好了衣缽,洗完腳,就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就把鹿住優婆夷說的話詳細的告訴世尊。

  佛陀告訴阿難說:「那位鹿住優婆夷如何能知道世間眾生根基的優劣呢?阿難啊!如來則都能詳知世間眾生諸根的優劣。阿難啊!或有一犯戒的人,他對心解脫、慧解脫不能如實知道,然而他能把所起的犯戒滅除無餘,息沒無餘,欲盡無餘。或另有一犯戒的人,他對於心解脫與慧解脫都能如實知道,而且他也能把所起的犯戒滅除無餘、息沒無餘、欲盡無餘。計量這二種犯戒者的人說:『這人也有如此之法,那人也有如此之法,這樣就都應同生於一道之中,同一處受生,有相同的後世。』他如果這樣計量的話,就會得到長夜沒有利益之苦。

  阿難啊!那位犯戒的人,由於對心解脫與慧解脫不能如實知道,雖然他所生起的犯戒滅除無餘、息沒無餘、欲盡無餘了。應知此人是退下,而不是勝進,我說那人是後退者。阿難啊!另有一犯戒之人,他對於心解脫與慧解脫都能如實知道,他對於所生起的犯戒也都能滅除無餘、息沒無餘、欲盡無餘。應知這個人是勝進不退,我說此人就是向上勝進者。如果不是如來的話,這二人之間的差別,有誰能夠詳細知道呢?所以,阿難啊!不要去計量他人而執取於人,善於計量別人就會有弊病。人計量別人,會自招禍患。只有如來能詳知他人。

  如前文二位犯戒之人所敘述的經文那樣,二位持戒的人也是同樣的說法。他對於心解脫與慧解脫不能如實知道,而他所生起的持戒也滅除無餘。或是掉舉(內心亢奮不安)的人,他對於心解脫與慧解脫不能如實知道,而他所生起的掉舉也都能滅除無餘。或是那瞋恨的人,他對於心解脫與慧解脫不能如實知道,而他所生起的瞋恨也都能滅除無餘。或是那苦於貪欲的人,他對於心解脫與慧解脫能如實知道,他所生起的苦貪也都能滅除無餘。還有穢污、清淨的經文,也是如上文所述一樣,乃至只有如來能知道每一人。

  阿難啊!那位鹿住優婆夷愚癡而少智慧,所以對於如來一向的說法會心生狐疑。怎樣呢?阿難啊!如來說法,難道會差別不一嗎?」

  阿難答佛陀說:「不會的,世尊!」

  佛陀告訴阿難說:「答得好啊!答得妙!如來說法如有差別不一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事!阿難啊!如果富蘭那持戒,而梨師達多也同樣持戒的話,那麼對於所生之道,富蘭那是不能知道:梨師達多是往生哪一道?如何受生?後世是如何?如果梨師達多所成就的智慧,富蘭那也成就如此智慧的話,那麼梨師達多也是不能知道:那位富蘭那將往生何道?如何受生?後世如何?阿難啊!那位富蘭那的持戒較殊勝,而梨師達多的智慧則較為殊勝;所以他們都已命終後,我記說他們二人會同生於一道中,同一處受生,後世也同是會得斯陀含果,往生兜率天中,只要來此世間再受生一次,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他們二人之間的差別,若不是如來,誰能知道呢?所以,阿難啊!不要去計量任何人,計量任何人的話,自己會招致損減。只有如來才能知道每個人。」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尊奉修行。

  第九八二經註釋:

  1、遠諸凡鄙: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遠離行者已離淫欲諸凡俗法」。

  2、掉動:即掉舉。指內心高舉,不得安定之煩惱。

  3、苦貪:極重貪、甚貪。

  4、「如二犯戒,二持戒亦如是。……乃至如來能知人人」:本段所舉六種情況之人,經文省略太多,較不明白其意旨,但據南傳經文可知本段是對六種情況之人的評判:一、持戒而滅其戒無餘者,二、掉動而滅其掉動無餘者,三、瞋恨而滅其瞋恨無餘者,四、苦貪而滅其苦貪無餘者,五、穢污而滅其穢污無餘者,六、清淨而滅其清淨無餘者。此六種情況之人死後皆有二種不同:甲、不能如實了知心解脫、慧解脫之人,身壞命終後,唯退失不能勝進。乙、能如實了知心解脫、慧解脫之人,身壞命終後,唯勝進而不會退失。

  5、兜率天: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
  九八三【經旨】本經敘說鹿住優婆夷於修持果報生疑而問諸比丘,諸比丘復問佛,佛告以人各有所長,果報惟如來得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釋氏彌城留利邑結夏安居。而有一些其它比丘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結夏安居。當時,那些比丘在晨朝穿著法衣,拿著缽盂,進入舍衛城中乞食,依次走到鹿住優婆夷的家來。鹿住優婆夷遙見有比丘過來,便很快地舖好床座,請比丘就座,其餘就如前面阿難的經文所述一樣。

  那時,那些比丘告訴鹿住優婆夷說:「姐妹啊!你且停話!你那能知道眾生諸根的優劣。姐妹啊!只有如來才能詳知眾生諸根的優劣。」如此說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此時,那些比丘三個月的結夏安居期已滿,他們做好衣服,就拿著缽盂,去到釋氏彌城留利邑。到後,收好衣缽,洗完腳,就前往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把與鹿住優婆夷所談論的事情向佛陀詳細的報告。

  佛陀告訴比丘說:「那位鹿住優婆夷如何能夠知道世間眾生諸根的優劣呢?只有如來才能詳知世間眾生諸根的優劣。就如有一人不能遠離瞋恨、憍慢,又時常生起貪欲之法,不聽受正法,不修學多聞,對於法也不能調伏他的邪見,又不能時時生起解脫之心。比丘啊!如果另有一人,他雖不能遠離瞋恨、憍慢,也時常生起貪欲之法;然而他能聽聞正法,修學多聞,善於調伏他的邪見,又時時能生起解脫之心。如果有人思量這二人,認為此人有如此之法,那人也有如此之法(指二人皆不離瞋、慢、起貪),所以這二人都會同生一道之中、同一處受生、有相同後世;如此思量的話,將會長夜得到不正確無利益之苦。比丘啊!那人如果不離瞋恨、憍慢,時時生起貪欲之法,也不聽聞正法,不修習多聞,不能調伏邪見,不能時時得到解脫之心的話,我說這個人是屬卑鄙下賤之類。比丘啊!如果那個人雖不能遠離瞋恨、憍慢,時時生起貪欲之法,然而他能聽聞正法,樂於多聞,調伏自己的邪見,時時能得到心靈解脫的話,我說這是第一勝妙之人。這二人之間的差別,若非如來,誰能去辨別知道呢?所以,比丘啊!不要去計量任何人, ……乃至只有如來能知每一個人的優劣。

  比丘啊!其次,有一人不能遠離瞋恨、憍慢,時時生起口的惡行,餘如前面所說一樣。比丘啊!又其次,有一人他樂於與賢善的人同住,也欣樂明智修習梵行的人,樂於與他同住,然而他並不樂於聽聞正法,乃至不能時時得到心靈的解脫,應知那個人雖住於賢善地,卻是不能向上轉進。所謂賢善地,就是指人、天的善趣。又其次,有一人其性樂於與賢善的人同住,欣樂修梵行者做為伴侶,喜歡聽聞正法,學習多聞,善於調伏邪見,時時能得到心靈的解脫,應知那人在賢善地能轉向勝進之處,應知此人在正法之流中,是有大能力的。這二者之間的差別,若非如來,誰能辨別知道呢?所以,比丘啊!不要去計量每一人,計量他人的人,會自招禍患。只有如來才知道他人。比丘啊!鹿住優婆夷愚癡少智慧,……餘如前經所廣說的一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八三經註釋:

  1、「有賢善安樂同止……樂與同止」: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世間有一補特伽羅,離(惡),共住容易,同梵行者喜歡共住。」
  九八四【經旨】本經敘說佛陀答給孤獨長者問,有學、無學乃世間之二種福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給孤獨長者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世尊啊!世間有幾種福田呢?」

  佛陀告訴長者說:「世間有二種福田。是哪二種呢?就是仍在學地修習的聖者,以及修習圓滿不須再學的阿羅漢。」於是就唱誦詩偈道:

  「世間仍在學地修習的聖者以及不須再學的阿羅漢,是大會常延請的對象,

  他們的心正直而真實,身、口之行也同樣如此。

  這就是所謂的良福田,布施供養他們可獲大果報!」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給孤獨長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九八四經註釋:

  1、福田:出世聖者受人、天供養,可作人、天種植福德、功德之田,令供養者植福,故謂之福田。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三十六
  九八五【經旨】本經敘說給孤獨長者勸喻家人、傭婢、賓客等均皈依三寶,且自己又能於供佛時而為咒願,勤於布施。以此長者堅信在其捨命終者均能生天,得佛印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給孤獨長者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世尊啊!凡是住在我家的人,都可得到清淨的信仰;所有住在我家而命終的人,也都能往生於天上。」

  佛陀說:「真好啊!真妙!長者啊!這是很深妙的說法,也是你一向所信受,所以在大眾中你如獅子作吼一樣的宣稱:『凡是住在我家的人,都可得到清淨的信仰,等他命終之後,也都能往生於天上。』到底是有什麼大德神力的比丘為你記說:『凡是在你家裡命終的,都能往生於天上。 』呢?」

  長者答佛陀說:「沒有的,世尊!」

  又問:「怎樣呢?是從比丘尼、或是諸天、或是從我面前聽聞如此說法的嗎?」

  長者答佛陀說:「不是的,世尊!」

  「怎樣呢?長者啊!那麼你是由自己的知見,而知道『凡在我家裡命終的人,都能往生天上』的嗎?」

  長者答佛陀說:「不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長者說:「你既不是從有大德神力的比丘處聽聞到,也不是從比丘尼、不是從諸天、不是從我面前聽聞如此說法,又不是由自己的知見而知:『所有在我家裡命終的人,都能往生於天上。』那麼你現在是憑著什麼而能作如此甚深妙之說,做為你一向的信受,而於大眾中如獅子作吼一樣的宣稱:『有人在我家裡命終的話,都能往生於天上。』呢?」

  長者告訴佛陀說:「並沒有具大德神力的比丘來告訴我,餘如前面所詳述,……乃至都能往生天上。世尊啊!然而若有遇到眾生主婦懷妊之時,我就會教她,為了她孩子的緣故,應當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等她生下嬰兒後,又教導他三皈依;等她已生起了知見,又教她持戒。假如奴婢、下賤客人懷妊及生子,我也是如此教導她。如果有人要賣奴婢的話,我就會前往告訴他說:『賢者啊!我想要買人。但是你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受持禁戒。』隨從我教導的人,我就會教授他五戒,然後再隨價而買人;不隨從我的教導,我就不予買取。還有住在我家的客人,或是受僱工作的人,也一樣先要接受三皈五戒,然後我才願意接納他們。或者又有來請求做為我弟子,或者是來乞貸舉息的,我都要他們先受三皈五戒,然後我才願意接受他的請求。而且我家裡供養佛陀及比丘僧之時,我都會稱念父母的名字,以及兄弟、妻子、宗親、知識、國王、大臣、諸天、龍神等,或活著的、或死亡的,沙門、婆羅門,內外的眷屬,下至僕役們,我都會稱念他們的名字,而為他們咒願(禱告)。我又從世尊您聽聞到由於稱名咒願的因緣,都能受生於天上,或因布施田園,或因布施房舍,或因布施床臥器具,或因常布施,或布施予路人,下至以一摶之食布施給眾生,由於這些的因緣,都能受生於天上。」

  佛陀說:「說得好啊!說得真好!長者啊!你是以此淨信之心,所以能作如此深妙的說法。我如來對於那些事已有無上的知見,確實知道你家中有人命終的話,都能受生於天上。」

  當時,給孤獨長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九八五經註釋:

  1、佛光阿含藏注云:「麗本原為卷四十七,今依印順長老所編次序改為卷三十六。」

  2、咒願:唱法語願求施主或先亡福利,名為咒願。有食時咒願與法會咒願二種。
  九八六【經旨】本經敘說當恭敬上、中、下座,否則不得威儀具足,乃至不得無餘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當保持恭敬,經常繫住心念,時常敬畏謹慎,隨他自在諸修梵行的上、中、下座。為什麼呢?因為比丘如果不能保持恭敬,不能係住心念,不知敬畏謹慎,不能隨他自在諸修梵行的上、中、下座,而想使自己威儀具足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不具足威儀,卻想使自己學法滿足,那也是不可能的!學法不滿足,而想使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俱足的話,那一樣是不可能的!解脫知見不滿足,竟想使自己得到無餘涅槃,那更是不可能!

  就像這樣,比丘啊!應當勤修恭敬、繫心、畏慎,隨他有德力諸修梵行的上、中、下座,而後得到威儀具足,這樣才是正確的!威儀具足後,而得學法具足,這也是正確的!學法滿足後,而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就能具足,這都是正確的!解脫知見身俱足後,就能得到無餘涅槃,這樣就是正確的!所以,比丘啊!應當要勤修恭敬、繫心、畏慎,隨他有德力諸修梵行的上、中、下座,使威儀滿足,……乃至得到無餘涅槃,你們應當如此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八七【經旨】本經敘說慚與愧為世間二淨法,有此二法,乃可建立人倫,增長清淨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二種清淨之法,能保護世間人。是哪二種呢?就是所謂的慚與愧。假使世間沒有這二種清淨之法的話,世間也就不會知道有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的順序,顛倒混亂,就像畜生道一樣。因為有這二種清淨之法,即所謂的慚與愧,所以世間才會知道有父母……乃至師長尊卑的順序,就不會像畜生道一樣的混亂。」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道:

  「世間假如沒有慚、愧二種清淨法的話,

  就會遠離清淨道,而趨向於生老病死苦。

  世間假如能成就慚、愧二種清淨法的話,

  就能增長清淨道,永閉生死輪迴之門。」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八八【經旨】本經敘說世尊告諸比丘成就三惡業,會墮惡趣,臨終使人追悔,是燒燃法;而成就三善業,則生善道,臨終不會使人追悔,是不燒燃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燒燃法和不燒燃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

  怎樣叫燒燃法呢?就是無論男子或女人違犯戒法,造作邪惡不善之法,成就了身的惡行,或成就了口、意的惡行,如果後來他疾病困苦,臥病於床褥,遭受各種的苦毒;當在這個時候,他先前所做的惡行,便全都會被憶念起,譬如太陽西下時,大山的覆影一樣。同樣地,眾生先前所做的惡行——身、口、意造作的一切不善法,在臨終之時,全都會顯現。這時心裡才追悔著說:唉!唉!我先前沒有修習善行,只做了眾多的壞事,我將會墮生到惡道中去,遭受各種的苦毒報應。憶念這些事後,心裡就會生起如火燒燃的苦惱,心生後悔;心生後悔後,不能得到善心命終,而到後世,也是以不善心相續而生,這就叫做燒燃法。

  怎樣叫不燒燃法呢?就是無論男子或女人,能受持淨戒,修習真實正法,成就身的善業,也成就口、意的善業。當他將臨壽終之時,雖身遭苦患,臥病床褥,眾苦觸身;但他的心會憶念以前所修習的善法——身的善行,以及所成就口、意的善行。當在這個時候,會攀緣善法而想著:我做瞭如此身、口、意的善行,沒有造作眾惡,應該會受生於善道,不會墮生在惡道。他的心不會追悔;因為不追悔,所以能以善心而命終,到了後世,也是以善心相續,這就叫做不燒燃法。」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道:

  「已經種植了燒燃的惡業,依於非法而生活,

  乘此惡業之行,一定會墮生於地獄中。

  等活地獄及黑繩地獄,眾合地獄及二種叫呼地獄,

  燒燃地獄及極燒燃地獄,還有無擇大地獄,

  以上這八大地獄,極為痛苦難度過,

  又由於各人惡業有種種不同,所以各別為十六處地獄。

  地獄四周開四個門,地獄中間的容量全都相等,

  四周都是用鐵板築成,四扇門也是用鐵打造,

  鐵地上又有盛火燃燒,火焰周遍獄城中,

  縱廣百由旬的地獄中,烈焰都無間斷息滅時。

  地獄是用來調伏諸惡行者,拷治剛強橫暴的人,

  長夜加罪人以楚毒(毒打),那種苦慘難以得見,

  一旦見到就會生大恐怖,害怕得身毛直豎!

  墮入於這些地獄時,腳是向上頭向下。

  那些應以正聖柔和心修習梵行的人,

  如果在此賢聖者的地方,輕心起非義之行,

  以及殺害眾生,就會墮入於此熱地獄裡。

  輾轉於大火之中,就像用火炙烤魚一樣,

  苦痛哀號呼叫,就如群戰時的象嚎聲,

  地獄中的大火是自然而生,這都是由自己所造惡業招感而致。」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八八經註釋:

  1、等活:八大地獄之首。又名想地獄。其中眾生生鐵爪,其爪長利,互相瞋忿,懷毒害想,以爪相攫,肉即墮落,或被砍刺,想為已死,冷風吹之,皮肉還生,尋活復起,故名等活地獄。

  2、黑繩:八大地獄之二,謂此地獄中獄卒以熱鐵繩絣牽罪人,然後斬鋸。復有惡風吹熱鐵繩,籠絡其身,燒皮徹肉,焦骨沸髓,苦毒萬端,故名黑繩地獄。

  3、眾合:八大地獄之三,又名會合大地獄、堆壓地獄。此獄中有大石山,罪人入至其中,山自然合,堆壓其身,骨肉糜碎,堆壓至一處,故名罪合地獄。

  4、二叫呼:包括叫呼及大叫呼,八大地獄之四、五,又作號叫及大號叫地獄。受罪眾生既至此獄,獄卒即將其擲入大鑊中,沸湯烹煮,受苦痛而嚎叫。

  5、燒燃:八大地獄之六,此獄以鐵為城,烈火猛焰,內外燒炙,皮肉糜爛。

  6、極燒燃:八大地獄之七,熱沸強盛,獄中人難忍炙熱之苦。

  7、無澤大地獄:又作無間大地獄、阿鼻地獄,八大地獄之八。在地心深處,猛火燃燒,苦痛迫身,連一絲毫的間斷都無。
  九八九【經旨】本經敘說身、口、意三惡行不以義饒益,故應斷舍。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捨棄身惡行的人,才能得到身惡行的斷滅;要是不能得到身惡行的斷滅,我就不說他已捨棄了身的惡行。因為他能得到身惡行斷滅的緣故,所以我就說他已捨棄了身的惡行。身的惡行,不能利益安樂眾生。因為捨離身的惡行,能夠利益眾生,使眾生得到安樂的緣故,所以我說要捨棄身的惡行;對於口、意的惡行,也是同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九〇 【經旨】本經以煉金師漸次除去雜物為喻,專心禪定比丘亦應漸次除去身口意之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金師住處。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就如陶鑄黃金的師父,積聚礦沙,置於槽中,然後用水灌洗它,粗大雜物,剛石堅塊,都會隨水沖去,然而仍有粗沙的纏結。又用水來灌洗,粗沙就會隨水而流出,然後出現生金來,然而仍有細沙、黑土的纏結。又用水來灌洗,細沙、黑土就隨著水而流出,然後才留下純淨無雜的真金來,可是仍有與金色相似的微細污垢。然後煉金師把它置於爐中,鼓動風箱以增強火力,使它融化為液體,把垢穢全部除去,然而生金的質地與原來並無差別,不輕、不軟,又沒有光澤,一旦彎曲,就會折斷。那位煉金師與他的弟子又把它置於爐中,鼓動風箱以增強火力,把金子不斷反复鑄煉,然後金子才變得輕軟光澤,彎曲也不會斷掉,這時就可隨意的將它製作成釵、鐺、鐶、釧等各種裝飾品。

  就像這樣,專心禪定的比丘,他纏身的粗煩惱、不善的行為、以及所有邪惡的見解等,都會漸漸斷除,使它息滅,就如那生金淘洗去剛石堅塊一樣。

  其次,專心禪定的比丘,除去了次粗的垢穢——貪欲的心念、瞋恨的心念、害人的心念。就如那生金除去了粗的沙礫一樣。

  其次,專心禪定的比丘,再除去細的垢穢,即所謂對親裡的憶念、對人眾的憶念、對生天的憶念。滅除這些思惟,就如那生金除去粗垢、細沙、黑土一樣。

  其次,專心禪定的比丘,有尋求思惟正法的心念,滅除這種尋求思惟,能使心靈清淨,就如生金除去與金色相似的污垢,使它純淨一樣。

  其次,比丘在禪定之時,努力抑制煩惱,精心護持,就如池水四周建築堤岸圍護防止漏失一樣。如此比丘為法所拘制,不能得到寂靜、勝妙,不得息止的安樂,不能盡滅一切煩惱,就像那煉金師和他的弟子鑄煉生金,雖去除了各種垢穢,但仍不輕、不軟、不發光澤,一旦彎曲,就會折斷,不能隨意製成各種裝飾的器具一樣。

  其次,比丘已得到各種禪定,不必努力抑制煩惱,精心護持,就能得到寂靜、勝妙,得到息止的安樂道,制其心意於一處,而盡滅一切煩惱。如此就像煉金師和他的弟子在鑄煉生金,使它輕軟、不斷,又有光澤,可隨意而彎曲它一樣。

  其次,比丘捨離覺、觀的心理活動,……乃至獲得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像這樣的禪定,純一清淨,遠離一切的煩惱,柔軟真實不動,於每一悟入處,如想求作證都能得到證悟。就如那煉金師鑄煉生金,極力使它輕軟、光澤、不斷,想要製作任何器物,都能隨心所欲一樣。同樣地,比丘的禪定,……乃至於每一悟入處都能得到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九〇經註釋:

  1、粗上煩惱:此指金礦之雜物而言,非指人之煩惱。

  2、鞴:古代鼓風吹火的皮囊,俗稱風箱。

  3、莊嚴具:此指用來做裝飾之器物。

  4、淨心進向比丘: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已專心禪定之比丘」。漢譯南傳大藏經則作「當修增上心之比丘」。

  5、有善法覺: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法尋」,意為尋求思惟正法。

  6、有行所持: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由加行抑止(煩惱)已,防護禁戒」。

  7、岸持:即以岸護持,制止水之漏失。

  8、「不得寂靜、勝妙,不得息樂」: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非已得寂靜、勝妙、止息」。
  九九一【經旨】本經以鑄金為喻,說明比丘亦應隨時思惟止相、舉相、舍相等三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專心努力,隨時思惟三種相。是那三種呢?就是要隨時思惟靜止的止相,隨時思惟奮起的舉相,隨時思惟二者俱舍的捨相。如果比丘一向只思惟止相,那麼他的心就會因此而居於下劣處。如果一向只是思惟舉相,那麼他的心就會因此而生起掉亂。如果一向只是思惟舍相,就會因此而不得正定,不能滅盡一切煩惱。

  因為那比丘能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舍相的緣故,所以他的心就能得到正定,盡除一切煩惱。就如善巧的煉金師和他的弟子,把生金置於熱火的爐中,隨時鼓動風箱增強火焰,又隨時用水噴灑冷卻,或隨時二者俱捨去不用。如果一向只鼓動風箱增強火焰的話,那生金就會因此而焦盡。如果一向只用水灑的話,生金就會因此而變得堅硬。如果一向二者都不用的話,那么生金就會因此而不熟,毫無用處。所以,善巧的煉金師和他的弟子,對那塊生金要隨時鼓動風箱增強火焰,並隨時用水噴灑冷卻,或隨時二者都不用。這樣生金就能得到均等的調適,可隨事而用。同樣地,比丘啊!要專心努力,時時思惟,憶念這三相,乃至滅盡煩惱。」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九二【經旨】本經敘說佛以二牧牛者為喻,富蘭那等六師外道猶如愚癡無慧之牧牛者,不能引人渡生死彼岸;而佛則如善牧牛者,能引諸聲聞斷諸結,乃至不受後有,安渡生死彼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在過去世時,摩竭提國有位牧牛人,愚癡沒有智慧,在夏末秋初之時,他不善於觀察恒河此岸的形勢,也不善於觀察另一岸的形勢,就驅趕著牛群從高岸處下水,並由高岸處而上岸,河中又有迴旋的急流,因此遭遇了很多的災難。眾比丘啊!過去世時,摩竭提國另有一位牧牛人,他不愚不癡,有知道方便的智慧,夏​​末秋初之時,他能善於觀察恒河的這一岸,也善於觀察恒河的另一岸,善於把他的牛隻驅趕過河,到達平廣山谷有好水草之處。他開始渡河時,先渡引能領導群牛的大牛,使牠阻斷急流。其次驅趕第二多力的少壯牛,隨後而渡過。然後第三次是驅趕瘦小的牛隻,隨後從下流而過,全都能依序安穩地渡達。新出生的小牛愛戀著母牛,也跟隨母牛之後,而渡達彼岸。

  就像這樣,比丘啊!我說這個譬喻,應要知道它的意義。那位摩竭提國的牧牛人,愚癡沒有智慧;而那富蘭那等六師外道也是如此,他們習近各種邪見,而趨向於邪道。就如那位牧牛人愚癡沒有智慧,夏末秋初,不善於觀察這一岸與另一岸的高竣山崖,就從高岸而下,又從高岸爬上來,河中間又有迴旋的急流,以致遭遇到很多的災難。同樣地,那富蘭那等六師外道愚癡沒有智慧,不能觀察此岸,就是指這一世;不能觀察另一岸,就是指未來他世;中間的迴旋急流,就是指所處之境的各種魔障,使自己遭遇苦難。那些邪見外道們,修習他們所學,也一樣會遭遇災難。

  那位摩竭提國善於牧牛的人,不愚不癡,有善巧的智慧,就是喻如來、應供、等正覺。就如牧牛人善於觀察此岸,也善於觀察另一岸,善於把他的牛群渡達平廣的山谷。他先使能引領牛群的大牛渡河,橫截急流,而安渡到另一岸。同樣地,我的聲聞弟子能滅盡一切煩惱,……乃至自己知道不再受未來生死的果報。能橫截世間貪流的惡魔,安穩地渡達生死的彼岸。

  如摩竭提國善於牧牛的人,其次引渡第二多力的少壯牛,截流橫渡一樣。同樣地,我的那些聲聞弟子中斷除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取、疑等欲界結惑),得到阿那含果,受生於他處,不還於此世的人,也是斷截了貪流的惡魔,安穩地渡達生死的彼岸。

  如摩竭提國善於牧牛的人,驅趕他的第三群瘦弱的小牛,隨從下流處,安穩地渡過一樣。同樣地,我的聲聞弟子中斷除身見、戒取、疑三結,貪、瞋、痴變得薄弱,得到斯陀含果,只要再來此世受生一次,就能徹底脫離生死苦海的人,也是能橫截那貪流的惡魔,安穩地渡達生死的彼岸。

  如摩竭提國善於牧牛的人,那新生的小牛愛戀著母牛,也能跟隨在後而得以渡過一樣。同樣地,我的聲聞弟子中斷除身見、戒取、疑三結,得到須陀洹果,不會墮於惡道,決定正向正覺,只要在天上、人間最多往返受生七次,便能徹底地脫離生死苦海的人,也是能斷截了貪流的惡魔,安穩地渡達生死的彼岸。」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道:

  「對此世間及他世間,明智的人善於顯現,

  那些惡魔是得手或未得手,乃至是顯現死魔的情況。

  對這一切全都能詳知的,就是等正覺的佛陀與智者,

  他能截斷諸魔的急流,破壞而使它消亡。

  他開示甘露的法門,顯現正確真實的大道,

  使你們內心經常充滿欣悅,得到了安穩的住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九二經註釋:

  1、「此世及他世,……逮得安穩處」:依芝峰所譯南傳藏經中部相對經文,此偈作「此世及彼世,依智者能顯,惡魔與死神,已息或未息。正覺者智者,洞知一切世,開顯甘露門,到寂滅涅槃。摧絕惡魔路,拔除魔根本,汝等喜充滿,逮達於安穩。」
  九九三【經旨】本經敘說佛以牧牛者成就十一法作喻,比丘成就十一法,不能自安亦不能安他;反之,則能自安安他。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牧牛人成就十一件事的話,就不能使牛隻增長,也不能維護這一大群牛,使牠們得到安樂的畜養。是哪十一種呢?就是對於牛隻不知牠的顏色、不知牠的相狀、不為牠去除害蟲、不能敷護牠的瘡傷、不能起煙霧、不知選擇道路、不知選擇止處、不知渡河之處、不知飲食之處、盡取牛乳、不善照顧能領群的牛隻。成就這十一件事,就不能維護這一大群牛。

  同樣地,比丘如果成就十一種法的話,就無法使自己安樂,也不能使他人安樂。是哪十一種呢?就是不知色、不知相、不能除去害蟲、不敷護瘡傷、不能起煙、不知正路、不知止處、不知渡處、不知食處、盡取其乳,或有上座多聞耆宿,久修梵行,是被大師所讚歎的人,但卻不知向那些明智修梵行的人稱譽他的美德,使他們都能崇敬、奉事、供養他。

  怎樣叫不知色呢?就是對於所有的色蘊,不能如實知道,那一切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以及由此四大所造成,這樣就叫做不能如實知色。

  怎樣叫不知相呢?就是不能如實知道,所造作的業是過誤之相,或所造作的業是智慧之相,這樣就叫做不知相。

  怎樣叫不知去蟲呢?就是安於所起的貪欲意念,不能遠離它、不能覺悟、不能息滅它,也安於所起的瞋恚意念、害人的意念,不能遠離它、不能覺悟、不能息滅它,這樣就叫做不知去蟲。

  怎樣叫不敷護瘡傷呢?就是眼見色境時,便隨取色境的形相,不能守護眼根,致有世間的貪憂,惡不善法產生,內心也隨之而生起煩惱,不能防護;耳聞聲、鼻嗅香、舌覺味、身觸境、意識法時,也都是如此,這樣就叫做不敷護瘡傷。

  怎樣叫不起煙呢?就是不能就其所聞,或就其所受持之法,為人分別顯示出來,這樣就叫做不起煙。

  怎樣叫不知正道呢?八正道及賢聖的法、律就叫做道,不能如實知道這些道,這樣就叫做不知正道。

  怎樣叫不知止處呢?就是對於如來所覺悟的法,不能得到歡喜悅樂,以及勝妙的出離利益,這樣就叫做不知止處。

  怎樣叫不知渡處呢?就是比丘不知修多羅(經)、毘尼(律)、阿毘曇(論),也不能隨時往到知識比丘所,向他詢問請教:『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有罪?什麼是無罪?做那些法是勝善而非惡?』對於深奧隱密之法,不能將它開發出來;對於顯露之法,不能詳細審問;對於自己所知道的甚深句義,不能詳細明白的顯示出來,這樣就叫做不知渡處。

  怎樣叫不知放牧處呢?放牧處就是指四念處及賢聖的法、律,對此不能如實知道,這樣就叫做不知放牧處。

  怎樣叫盡取其乳呢?就是那剎帝利、婆羅門、長者,自在施與衣服、飲食、床臥、醫藥、資生的器物時,那比丘接受布施卻不知限量,這樣就叫做盡取其乳。

  怎樣叫上座大德多聞耆宿,……乃至不能向那些有勝智的梵行者稱譽他的功德,且敬重承事供養他,使他得到悅樂呢?就是比丘不能稱讚那些上座,……乃至使那些有智慧梵行的人去到其處,以隨順其身、口、意業,承其願望而奉事他。這樣就叫做不能對上座多聞耆宿,……乃至使有智慧梵行的人去到其處,承其願望而奉事他,使他得到悅樂。

  那牧牛人如果成就十一件事,就能使那群牛增長,維護群牛,使牛群悅樂。是哪十一種呢?就是知道色、知道相,就如前面所述各點正面的解說,……乃至對那能引領群牛的牛隻,要隨時照料,使牠得到安樂。這樣就叫做牧牛人成就十一件事,能使群牛增長、維護,使牛群得到安樂。同樣地,比丘如果成就十一種法的話,就能使自己安樂,也能安樂他人。是哪十一種呢?就是知色、知相……乃至第十一種,就如前面所述各點正面的解說一樣,這樣就叫做比丘成就十一種法,就能自安而安人。」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九三經註釋:

  1、不能起煙:為牛群而放煙,或即是用來驅趕蚊、蠅。

  2、【殼-幾*牛】:取牛羊乳。

  3、「事業是過相,事業是慧相,是不如實知」:芝峰譯南傳藏經中部相對經文此處作「不如實知:『有此業相者,厥為愚人;有此業相者,厥為賢人。』」
  九九四【經旨】本經敘說世尊得出離之樂乃至等正覺之樂,故不求世間利樂。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教化,來到一奢能伽羅聚落,就住在一奢能伽羅林中。

  那時,有位那提迦尊者,以前曾住在這一奢能伽羅聚落裡。一奢能伽羅聚落裡的沙門、婆羅門,他們聽說沙門瞿曇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教化,走到一奢能伽羅聚落,就住在一奢能伽羅林中。聽到此消息後,他們各自備辦一鍋的食物,置在門邊,這樣想著:我最先供養世尊!我最先供養善逝!每一個人便各自如此高聲大聲地唱說著。

  當時,世尊聽到園林內有眾多人在高聲大聲唱說,就問那提迦尊者說:「到底是什麼原因,這園林內會有眾多人高聲大聲唱說的聲音呢?」

  那提迦尊者告訴佛陀說:「世尊啊!這一奢能伽羅聚落裡所有的剎帝利、婆羅門、長者們聽說世尊您住在園林這兒,他們各自做了一鍋的食物置此園林內,且各自唱說:『我最先供養世尊!我最先供養善逝!』因此之故,這園林裡會有如此眾多的人高聲大聲唱說的聲音。希望世尊您能接受他們食物的供養。」

  佛陀告訴那提迦說:「不要利益我,因為我不求利;不要稱譽我,因為我不求稱譽。那提迦啊!如果對於如來而言,如此便可得到出離、遠離、寂滅、等正覺快樂的話,那麼對於他們各個人所起的利樂,就會有所愛樂或貪求了。那提迦啊!因為我對於如此利樂之類,已經得到出離、遠離、寂滅、等正覺的快樂,所以不求而自然可得,不必勞苦而自然可得,如何對於他們各個人所起的利樂,還會愛樂或貪求呢?那提迦啊!因為你們對於如此之類的情況,還未得到出離、遠離、寂滅、等正覺快樂的緣故,所以就無法得到不求而得的快樂與不苦而得的快樂。那提迦啊!就是諸天也不能得到像如此之類的出離、遠離、寂滅、等正覺的快樂,以及不求而得的快樂、不苦而得的快樂。只有我得到瞭如此之類的出離、遠離、寂滅、等正覺的快樂,也得到了不求而得的快樂、不苦而得的快樂,如何對於他們各個人所起的利樂,還會愛樂或貪求呢?」

  那提迦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現在想說個譬喻。」

  佛陀告訴那提迦說:「現在是你該說的時候了。」

  那提迦告訴佛陀說:「世尊啊!譬如老天下雨,水會順下而流;同樣地,隨著每一個世尊所住之處,每一處的剎帝利、婆羅門、長者們就會來信敬奉事您,因為世尊您有清淨的戒德,真實正見的緣故。所以,我現在如此請求說:希望世尊慈悲哀憫,接受他們的供請!」

  佛陀告訴那提迦說:「不要利益我,因為我不求利。……乃至如何對於他們每個人所起的利樂,還會愛樂或貪求呢?那提迦啊!我曾看見有比丘享用美食後,仰腹而臥,急喘吐氣。我看見後,這樣思考著:像這樣的長老不能得到出離、遠離、寂滅、等正覺的快樂,也不能得到不求而得的快樂、不苦而得的快樂。其次,那提迦啊!我又曾看見有二位比丘享用美食後,撐著肚子喘著息,艱難緩慢地行走著。我這樣想著:像那樣的長老不能得到出離、遠離、寂滅、等正覺的快樂,也不能得到不求而得的快樂、不苦而得的快樂。

  那提迦啊!我又曾看見眾多比丘享用美食後,從此園到另一園,從此房到另一房,從此人到另一人,從此群聚到另一群聚的遊走。我看見這樣後,這樣想著:像那樣的長老如此並不能得到出離、遠離、寂滅、等正覺的快樂,也不能得到不求而得的快樂、不苦而得的快樂;而我已經得到像如此之類的出離、遠離、寂滅、等正覺的快樂,以及不求而得的快樂、不苦而得的快樂。

  其次,那提迦啊!我曾在一個時候,隨著道路而行,看見有比丘於前面遠遠而去;又有一位比丘,在後面遠遠而來。我那時候,閑靜無為,也沒有任何大、小便利的勞苦。為什麼呢?因為依於飲食,樂著滋味,所以就會有大、小便利,這就是因果相依之故。觀察五受陰的生滅,就會住於厭離,這就是因果相依之故。對於六觸入處觀察它的集起、息滅,就會住於厭離,這就是因果相依之故。對於群眾集聚之樂而勤習群聚,就會厭於遠離,這就是因果相依之故。樂修遠離,就會勤於遠離,厭離群聚,這就是因果相依之故。所以,那提迦啊!你應當如此修習:對於五受陰觀察它的生滅,對於六觸入處觀察它的集滅,樂於遠離,精勤遠離,應當這樣去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那提迦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九九四經註釋:

  1、偃闡而行:行動艱難緩慢之意,偃,僵僕;闡,緩也。

  2、「我於一時隨道行……亦無有便利之勞」:南傳相關經文此處作「我行於大路要道,前或後皆不見少物安穩,那祇多!乃至我之大小便利亦如是」。

  3、「依於食飲……厭離群聚,是則為依」:南傳相對經文此處作「食、飲、嚼食、噉食者有大小便,此乃其等流。那祇多!從所愛之轉異而生憂、悲、苦、愁、惱者,此即其等流。那祇多!勤修不淨相觀行時,於淨相(處)起違厭想,此乃其等流。那祇多!於六觸處觀無常而住時,於觸處起違厭想,此乃其等流。那祇多!於五取蘊觀生滅而住時,於取處起違厭想,此乃其等流。」等流,由因流出果,由本流出末,因果本末相類似之謂。
  九九五【經旨】本經敘說佛告那提迦,佛喜歡種種精進的比丘,不喜歡種種懈怠的比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教化,來到那楞伽羅聚落,……就如前經所詳述一樣,乃至他們每個人所起的利樂。

  佛陀告訴那提迦說:「我看見在聚落旁有精舍,有比丘在坐禪。我看見後,這樣想著:現在這位尊者,有這聚落裡的人,或者是沙彌,往來喧鬧聲音的擾亂,障礙他的禪思,吵醒他的禪定,使他對於未到而想到、未獲而想獲、未證而想證的境界造成留難。那提迦啊!我不讚許那位比丘住在聚落旁的精舍裡。

  那提迦啊!我曾見有比丘住於空閑處,仰臥喘息。我看見這樣情景後,這樣想著:當使那位比丘能覺醒睡眠,思惟閒寂。那提迦啊!我也是不讚許如此住於空閑處的比丘。

  那提迦啊!我又曾看見比丘住於空閑處,身體搖晃坐著睡覺。看見後,我這樣想著:當使這位比丘能覺醒睡眠,還未得定能夠得定,有了定心而得解脫。所以,那提迦啊!我不讚許如此住於空閑處的比丘。

  那提迦啊!我又曾看見有比丘住於空閑處,端坐入於禪定。我看見後,這樣想著:當使這位比丘還未解脫的話,能快速地得到解脫;已得解脫的話,能使他自我防護,不再退失。那提迦啊!我讚許如此住於空閑處的比丘。

  那提迦啊!我又曾看見有比丘住於空閑處,可是他到後來,卻捨棄了所有的床臥器具,遠離這空閒之處,回到聚落中,又另受床臥器具的供養。那提迦啊!我也不讚許如此又回到聚落的比丘。

  其次,那提迦啊!我曾看見有比丘住在聚落的精舍裡,具有名聞大德,能招感財利——衣服、飲食、湯藥、眾具。到了後來,他捨棄了所有聚落床座財利的供養,去到空閑處,床臥安住。那提迦啊!我讚許如此捨棄聚落床臥財利的供養,而安住於空閒之處的比丘。那提迦啊!比丘應該這樣修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那提迦比丘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九九五經註釋:

  1、「今此尊者……覺其正受」: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今或守園人侵此具壽(比丘),或沙彌令彼自其定而起。」

  2、「令彼比丘覺寤睡眠,思空閒想」:南傳相對經文此處作「此具壽(比丘)當除遣彼睡眠與疲勞,當祇一心思惟閒寂想。」


  九九六【經旨】本經敘說佛以離車族因放逸而被摩竭陀國阿阇世王乘虛而攻為喻;比丘若放逸,惡魔波旬亦將伺得其便。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鞞捨離國獼猴池邊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原來的離車族人常懷戒懼,睡覺時以木枕做為枕頭,手腳勞動得龜裂粗糙,擔心害怕摩竭陀國毘提希之子阿阇世王會乘虛來攻打。所以,他們經常警惕自己,不敢放逸;由於他們能不放逸,所以摩竭陀國毘提希之子阿阇世王無法乘虛來攻擊。可是到了後來,不久,離車族人縱情享樂,不從事勞動工作,人人手足柔軟,睡著絲綢做的枕頭,身體安臥,日出仍不起床,放逸懈怠;因為放逸懈怠,所以摩竭陀國毘提希之子阿阇世王便乘虛而攻打他們。

  同樣地,比丘應運用方法精勤修習,能夠堅定心志,不捨善法。即使肌膚消瘦,筋連骨立,也要運用方法精勤修習,不捨善法。乃至所應得到的還未獲得的話,就不捨精進,經常攝護自心,不敢放逸懈怠;因為不放逸懈怠,所以魔王波旬就無法乘虛擾亂。

  未來之世,會有一些比丘縱情享樂,無所事事,手足柔軟,睡著絲綢做的枕頭,身體安臥,日出仍不起床,放逸懈怠;因為放逸懈怠,所以惡魔波旬便得乘虛擾亂。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修習:要運用方法精勤修習,……乃至所未得到的還沒得到的話,就不捨棄精進努力。」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九六經註釋:

  1、手足龜坼:形容手足粗裂如同龜甲。

  2、繒纊為枕:用絲綢做為枕頭。
  九九七【經旨】本經敘說須臾修習慈心勝過施食三百釜,故應修習慈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一個人早晨時以三百鍋的食物布施予眾生,在中午、傍晚時,也是如此佈施。另有第二個人,他只在任何片刻的時間,對一切眾生修習慈心,乃至只是如榨取牛乳這樣地短暫時間而已,但與先前那一個人的布施功德相比,先前那個人卻不能及得上他的百分、千分、或好幾億萬分之一,是算數譬類所不能比的!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修習:在任何片刻之時,應對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即使極短暫僅如榨取牛乳之頃。」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九八【經旨】本經以多女少男之家易為盜賊搶奪;多男少女之家則不為盜賊數數搶奪為喻。善男子、善女人不修習慈心則易為惡鬼神所欺;若修習慈心,則不為惡鬼神所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人家裡多女人而少男子,應知這個家容易被盜賊所搶奪。同樣地,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最底下甚至僅如榨取牛乳這樣的短暫時間,也不能對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應知這個人就會很容易被各種邪惡的鬼神所惱害。

  譬如有人家裡多男子而少女人,就不易被盜賊經常搶奪。同樣地,善男子如果最底下甚至僅如榨取牛乳這樣的短暫時間,能對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就不會被各種邪惡的鬼神所惱害。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當經常隨時,乃至最底下僅如榨取牛乳的短暫時間裡,修習慈心。」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九九【經旨】本經敘說譬如士夫不能以手以拳椎破匕首劍;如是,若比丘修習慈心,則諸惡鬼神不能乘隙欺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一個人,他有把匕首劍(短劍)劍刃很銳利。有位健壯的人說:『我能夠用手或用拳頭椎打你的劍,把它擊碎。』眾比丘啊!那位健壯的人是否真能用手或拳頭椎打這把劍,把它擊碎了呢?」

  比丘答佛陀說:「不能,世尊!因為那把匕首劍刀刃很銳利,並非那個人用手或用拳頭椎打所能使它碎斷,這只是徒自困苦罷了。」

  「就像這樣,比丘啊!如果沙門、婆羅門最底下乃至僅如榨取牛乳這樣的短暫時間裡,能夠對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那麼假如有各種邪惡鬼神想伺機去尋找他的缺點,也不能趁隙而得逞,正好反會傷害到自己罷了。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當要如此修習:最底下乃至如榨取牛乳的短暫時間裡,要修習慈心。」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〇〇【經旨】本經說明修習慈心者少如甲上土,而不修慈心者則多如大地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用指甲挖取泥土,然後問眾比丘說:「你們意見怎樣呢?是我指甲上的泥土多,還是大地的泥土多呢?」

  比丘答佛陀說:「世尊啊!您指甲上的泥土只是極少數罷了,而大地上的泥土卻多得無量無數,是不能相比的。」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就像這樣,眾生能在最底下乃至於彈指的瞬間裡,對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的人,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罷了;而眾生不能在最底下乃至僅如彈指的瞬間裡,對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的人,卻有如大地泥土這樣多。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當經常對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 〇一【經旨】本經敘說壽命變遷迅速,當觀察無常,修習厭離、不樂、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鞞捨離國獼猴池邊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不是永恆,也不安定,是會變易之法。眾比丘啊!你們應當經常觀察這一切事物,修習厭離,不愛樂它,而得解脫。」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起來,整理衣服,向佛陀行禮,右膝跪地,恭敬合掌問佛陀說:「我們人壽命的遷滅,遲速又是怎樣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我能解說它,但是你想知道它的奧義卻很難。」

  比丘問佛陀說:「您是否可用譬喻來解說呢?」

  佛陀說:「可以的。」

  佛陀告訴比丘說:「譬如有四個人手拿著強弓,同時發箭射向四方。另有一個人趁著箭還未落地時,他能陸續去接取這四隻箭。怎樣呢?比丘啊!像這個人的速度是否很快捷呢?」

  比丘答佛陀說:「是很快捷,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這位接箭的人雖然很快捷,但有地神天子速度更倍快於他,而虛空神天又倍快於地神,四王天子來去又倍快於虛空神天,日月天子又倍快於四王天,導日月神又倍快於日月天子,眾比丘啊!我們人壽命的遷變又倍快於那導日月神。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當運用方法精勤努力,觀察壽命如此無常迅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〇〇一經註釋:

  1、虛空神天: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以其離須彌山在虛空中,故稱之。

  2、四王天子:即護世四天王,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處之最初者。

  3、日月天子:即日天子、月天子。

  4、命行:即壽命。
  一〇 〇二【經旨】本經敘說比丘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崇習佛法,才能得出離饒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在過去世時,有一個人,名叫陀舍羅訶,那位陀舍羅訶有一個鼓,叫做阿能訶,這鼓聲又好又美,且傳得深遠,達四十里之處。那個鼓經久之後,處處都裂壞了。當時,鼓士就裁割牛皮,把鼓四周纏繞修繕;雖然又修繕過了,但是這個鼓卻不再發出高美深遠的聲音來了。到了後來,便又朽壞,鼓皮大片地剝落,只剩聚木的骨架了。

  就像這樣,如有比丘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因為他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的緣故,對於如來所說的修多羅(經),那甚深明照,難見難覺,不可思量,極為微密,是明智所知的真理,他就能立即受持,完全地受持。聽聞如來的說法,歡喜尊崇而修習,得到出離的利益。將來如有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那麼聽聞如來所說的修多羅,對那甚深明照,與空相應隨順緣起之法,他就不會立即受持,不會接納受持。聽聞到那些法的話,也不會歡喜尊崇修習。然而他對於世間各種雜異的言論、文辭的藻飾、世俗的雜句,卻專心頂受。聽到那些法的話,就會歡喜尊崇修習,但並不能得到出離的利益。那如來所說,甚深明照,隨順緣起與空相應之法,於是就息滅了;就像那個鼓,因為朽壞,所以就破裂,只剩下聚木的骨架。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當精勤努力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對於如來所說,甚深明照,隨順緣起與空相應之法,要立即受持,完全地受持。聽聞到那些法的話,也應歡喜尊崇修習,而得到出離的利益。」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〇三【經旨】本經以熱鐵丸盛於綿中必速燃為喻,比丘若不善護身、守護根,必不能得到利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把鐵丸子投置於火中,等它燒炙得與火同色時,再把它裝置於劫貝綿中,怎樣呢?比丘啊!是否就會快速地起火燃燒呢?」

  比丘答佛陀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愚癡的人依於聚落而住,晨朝時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進入村中乞食,不善於防護自身,不能守住六根的門戶,心不能係住意念,如果看見年少的女人,就引起不正的思惟,執取色相,生起貪欲之心;慾火燒著他的心,慾火燒著他的身;身心受燃之後,便捨去戒法,退減了道心。像這樣的愚癡人將不能得到利益。所以,比丘啊!你們應該這樣修習:善於防護自身,守護六根門戶,繫住心念,而入於村中乞食,應當如此修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〇四【經旨】本經以貓狸取鼠而悶死為喻,勸比丘亦應善護其身,守護其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在過去世時,有一隻貓狸,飢渴瘦弱,就到洞穴處去捕捉小老鼠。如有小老鼠出來,就立即捕取吃食。當時,有一隻小老鼠走出洞穴來游戲。這時,那隻貓狸就快速地將它捕取併吞食下肚。這老鼠身子小,被活吞入貓肚中;進入肚子中後,它就咬食著貓的內臟,當咬食內臟時,這貓狸痛苦迷悶,東西狂走,空宅、塚間到處跑,痛苦得不知止於何處,最後終於死去。

  就像這樣,比丘啊!有愚癡人依聚落而住,晨朝時穿著法衣,拿著缽盂,進入村中乞食,不善於防護自身,不能守住六根的門戶,心不能係住意念,看見了女人,就引起不正的思惟,而執取色相,生起貪欲之心;貪欲生起後,慾火熾盛,燃燒著他的身心;燃燒他的身心後,就會使他恣意放縱,不樂精舍,不樂空閒,不樂樹下,被邪惡不善之心侵害佛法,於是捨棄戒法而退減道心,如此愚癡人會長夜常得不利益的痛苦。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修習:善於防護自身,守住六根門戶,繫心正念,而入村乞食,應當如此修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〇〇四經註釋:

  1、內法:此指佛法而言。
  一〇〇五【經旨】本經敘說若善閉根門,飲食知量,勤修善法,則善根功德能日夜增長。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木杵,常用不止的話,就會日夜逐漸磨損消減。同樣地,比丘啊!如果沙門、婆羅門從初始以來,就不能閉住六根的門戶,飲食不知量,在初夜與後夜,不勤於覺悟修習善法,應知這些人也是終日在磨損消減,不增善法,就像那根木杵的情形一樣。

  眾比丘啊!譬如優缽羅(青蓮花)、缽曇摩(紅蓮花)、拘牟頭(黃蓮花)、分陀利(白蓮花)生於水中,長於水中,隨著水而增長一樣。同樣地,如果沙門、婆羅門能善於閉住六根門戶,飲食知量,初夜、後夜時,精勤覺悟;應知這種人的善根功德就會日夜增長,終究不再退減。所以你們應當這樣修習:善於閉住六根門戶,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覺悟,使功德善法日夜增長。應當如此修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〇六【經旨】本經敘說應斷諸有,莫增諸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世尊在後夜之時聽到了野狐的鳴叫聲。

  當時,夜過天明,世尊在大眾前鋪座而坐,問眾比丘說:「你們在後夜時有否聽到野狐的鳴叫呢?」

  眾比丘答佛陀說:「有的,世尊!」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有一個愚癡人他這樣想著:願能使我得到如此形類的身軀,也能叫出這樣的聲音。這個愚癡人想要求得像如此形類之處受生,如何會不能達成呢?所以,比丘啊!你們只應運用方法精勤努力,求能斷除一切三界的果報,不要方便造作,增長三界的果報。應當如此修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〇七【經旨】本經敘說有就是苦,故應斷諸有,莫增長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不讚歎受少有之身,更何況是多受呢?為什麼呢?因為受有之身就是苦。譬如糞屎,就是一點也是臭穢難聞,何況是很多?就像這樣,對於一切的有,少也不予讚歎,乃至只是剎那之間,也不予讚歎,更何況是很多的呢?為什麼呢?因為有就是苦之故。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修習:斷除一切的有,不要增長有。應當如此修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〇〇七經註釋:

  1、有:苦果的別名,依因而有果,故果名為有,如稱三界為三有、九有等是,是有生死煩惱的意思。
  一〇〇八【經旨】本經以野狐作譬,說明比丘當知恩報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世尊於後夜時分聽到了野狐的鳴叫。

  夜晚過後,世尊於大眾前鋪座而坐,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昨晚後夜時分有否聽到野狐的嚎叫呢?」

  比丘答佛陀說:「有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那隻野狐就是被疥瘡所苦,所以才嚎叫。如果有人能為那隻野狐治療疥瘡的話,那隻野狐一定會知恩報恩。然而現在卻有一位愚癡人,不知道知恩報恩。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修習:要知恩報恩。如有小恩尚應報答,始終不敢忘記,何況是大恩呢?」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 〇九【經旨】本經敘說跋迦梨尊者於病床上聞佛說法而得解脫,其後執刀自殺,佛並為彼說第一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有位跋迦梨尊者,住在王舍城的金師精舍,他病得嚴重而困苦。富鄰尼尊者照顧供養他。

  當時跋迦梨告訴富鄰尼說:「你可去到世尊處,為我頂禮世尊,問訊世尊是否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而住呢?並為我傳話:『跋迦梨住在金師精舍,病重困苦,臥病床褥,願見世尊,但因病重困苦,氣力微弱,無法前來覲見。希望世尊能蒞臨金師精舍,也是因哀憫他的緣故!』 」

  這時,富鄰尼聽受跋迦梨的話後,就去到世尊處,頂禮世尊,退坐一邊,禀告世尊說:「世尊啊!那跋迦梨尊者頂禮世尊您,問訊世尊您是否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而住呢?」

  世尊答說:「當使他也能得安樂。」

  富鄰尼告訴佛陀說:「世尊啊!跋迦梨尊者住在金師精舍裡,現在因病重困苦,躺在床褥,他希望能見到世尊您,可是他沒有體力來見世尊。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蒞臨金師精舍,也是因為哀憫他的緣故!」

  那時,世尊靜默地應允了。此時,富鄰尼知道世尊應允後,便向世尊頂禮,而後離去。

  當時,世尊於下午從禪定中出定,就去到金師精舍,走到跋迦梨的住房。跋迦梨比丘遙見世尊,就想從床上起來。

  佛陀告訴跋迦梨說:「你且安住!不要起床。」

  世尊就坐於別床,告訴跋迦梨說:「你的心裡是否能忍受這種病苦呢?你身上的疾病,是增劇、還是減輕了呢?」

  跋迦梨告訴佛陀說:「……就如前面叉摩比丘經(見第一〇五經)所詳述的一樣。世尊啊!我身上的苦痛,極難忍受,我想拿刀來自殺,我不樂於痛苦地活著。」

  佛陀告訴跋迦梨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己意回答我。怎樣呢?跋迦梨啊!物質色身是恆常的呢?還是無常的呢?」

  跋迦梨答說:「是無常,世尊!」

  又問:「若無常的話,就應是痛苦的麼!」

  答說:「是痛苦,世尊!」

  又問:「跋迦梨啊!如果是無常、痛苦的話,這就是會變易之法,那麼在這當中是否還有可貪、可欲的呢?」

  跋迦梨答佛陀說:「沒有,世尊!」受、想、行、識四蘊也是同樣的問說。

  佛陀告訴跋迦梨說:「如對於那色身不覺可貪、可欲的話,這樣就能善終,也會有善的後世。」

  當時,世尊為跋迦梨作種種說法,給予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就在那一夜,跋迦梨尊者思惟解脫,想執刀自殺,不再樂於久生。

  那時,有二位天子,形體極為端正,在後夜時來到世尊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有位天人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那位跋迦梨尊者生病困苦,思惟解脫,想執刀自殺,不樂於久生。」

  第二位天子說:「那位跋迦梨尊者已於善解脫而得到了解脫。」說完話後,二人頂禮佛陀,就隱沒不見了。

  當時,夜過到次日晨朝,世尊於大眾前鋪座而坐,告訴眾比丘說:「昨夜有二位天子,形體很端正,來到我這兒,向我頂禮後,退坐一邊,有位天子這樣對我說:『跋迦梨尊者住在金師精舍,生病困苦,思惟解脫,想執刀自殺,不樂於久生。』第二位天子說:『跋迦梨尊者已於善解脫得到了解脫。』說完話後,再向我頂禮,就隱沒不見了。」

  這時,世尊吩咐一位比丘說:「你應去到尊者跋迦梨比丘處,告訴跋迦梨說:『昨夜有二位天子來到世尊住處,頂禮世尊後,退坐一邊,有一位天子告訴世尊說:『跋迦梨尊者病重困苦,思惟解脫,想執刀自殺,不樂於久生。第二位天子說:跋迦梨尊者已於善解脫而得解脫。說完話後,就隱沒不見了。這是天子所說,佛陀又記說你:你對這個色身已不生起貪欲,這樣就能善終,也會有善的後世。』」

  當時,那位比丘接受世尊的指示後,就去到金師精舍跋迦梨房中。

  那時,跋迦梨告訴侍病的人說:「你們執著繩床,共同抬著我的身體,把我置在精舍外,我想執刀自殺,不樂於久生了。」

  此時,有眾多比丘走出房舍,在露地裡經行。那位受佛陀差遣的比丘走到眾多比丘處,問眾多比丘說:「各位尊者!請問跋迦梨比丘住在何處呢?」

  眾比丘答說:「跋迦梨比丘告訴侍病的人,叫他們舉著繩床,把他抬出精舍外,他想執刀自殺,不樂於久生了。」那位受差遣的比丘立即去到跋迦梨住處。

  跋迦梨比丘遙見受佛陀差遣的比丘過來了,就告訴侍病的人說:「放下繩床著地,那位快速走來的比丘,好像是世尊的使者。」那些侍病的人就立即放下繩床著地。

  這時,那位佛陀所差遣的比丘告訴跋迦梨說:「世尊對你有所教示,天子也對你有所記說。」

  當時,跋迦梨告訴侍病的人說:「請扶我到地上,我不可以在床上接受世尊的教示及天子的記說。」這時,侍病的人就扶著跋迦梨,把他扶到地面上。

  此時,跋迦梨說:「現在你可以宣示世尊的告敕以及天子的記說了。」

  那位受佛陀差遣來的比丘就說:「跋迦梨啊!大師告訴你說:『昨夜有二位天子來我這兒,有一位天子告訴我說:跋迦梨比丘病重困苦,思惟解脫,想執刀自殺,不樂於久生。第二位天子說:跋迦梨比丘已於善解脫而得解脫。說完話後,就隱沒不見了。』世尊又記說,你會善於命終,也會有善的後世。」

  跋迦梨說:「尊者啊!大師善於知其所知,善於見其所見;那二位天子也是善於知其所知,善於見其所見。然而我今日對此色身無常,已確定無疑;無常就是苦,我也確定無疑;如無常、痛苦的話,就是變易之法,對那色身沒有什麼可貪、可欲的,也一樣確定無疑;受、想、行、識四蘊,也都是如此。而我今日疾病的痛苦也還是一樣地跟隨著身體,我要取刀自殺,不再樂於久生了。」於是他立即拿刀自殺了。

  當時,那位受佛陀差遣來的比丘供養跋迦梨的屍身後,回到佛陀住處,頂禮佛陀後,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我把世尊您所教敕的,詳細地告訴了跋迦梨尊者。他這樣說:『大師善於知其所知,善於見其所見;那二位天子也是善於知其所知,善於見其所見。』……如此廣說,乃至拿刀而自殺。」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我們一起前往,到金師精舍跋迦梨停屍處。」世尊看見跋迦梨死去的身體,有遠離的情態。見後,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有否見到這跋迦梨比丘死後置於地上的身體,有遠離的情態呢?」

  眾比丘答佛陀說:「已看見了,世尊!」

  又告訴眾比丘說:「環繞在跋迦梨身體四周,你們有否看見黑暗之相圍繞著他呢?」

  眾比丘答佛陀說:「已看見了,世尊!」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這些黑暗是惡魔的影像,他們圍繞於四周尋覓跋迦梨善男子的識神將生何處。」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跋迦梨善男子不再止住識神,所以拿刀自殺。」

  當時,世尊就為那位跋迦梨記說已得到阿羅漢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〇〇九經註釋:

  1、跋迦梨:得信解脫意無猶豫第一比丘。

  2、金師精舍:巴利本作「陶師之家」。

  3、第一記:指阿羅漢果。
  一〇一〇 【經旨】本經敘說闡陀尊者於病中聽聞舍利弗尊者和摩訶拘絺羅尊者的說法後,舉刀自殺,佛為彼說第一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有位闡陀尊者住在那羅聚落的好衣庵羅林中,患重病而甚痛苦。

  當時,舍利弗尊者聽說闡陀尊者住在那羅聚落的好衣庵羅林中,患重病而很痛苦。聽後就告訴摩訶拘絺羅尊者說:「尊者您知道嗎?闡陀比丘住在那羅聚落的好衣庵羅林中,患重病而很痛苦,我們應一起前往探視。」摩訶拘絺羅靜默地應允了。

  這時,舍利弗尊者和摩訶拘絺羅尊者就一同前往那羅聚落的好衣庵羅林中,去到闡陀尊者的住房。

  闡陀尊者遙見舍利弗尊者和摩訶拘絺羅尊者,就靠著床想要起來。

  舍利弗尊者就告訴闡陀尊者說:「你且不要起床!」

  舍利弗尊者和摩訶拘絺羅尊者另坐他床,問闡陀尊者說:「怎樣呢?闡陀尊者啊!你身上的病尚可忍受嗎?病況是增劇,或者減輕了呢?……」就如前面叉摩經(第一〇五經)所詳述的一樣。

  闡陀尊者答說:「我現在生病,極為痛苦,很難忍受。所患的病,病況是有增無減,我只想拿刀自殺,不樂於如此痛苦地活著。」

  舍利弗尊者說:「闡陀尊者啊!你應該努力,不要傷害自己!如果你能活著,我將會與你往來親切相處;你如果有所缺乏,我將會供給你應病的湯藥;你如果沒有人看護,我將會看護你,一定會使你適意,不會不適意。」

  闡陀答說:「我有人供養,那羅聚落的眾婆羅門和長者都會來探視我,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也都沒有缺乏;自有修習梵行的弟子隨意來探病,我不會不適意。但是我被疾病的痛苦逼身,難以忍受,我只想自殺,不樂於痛苦地活著。」

  舍利弗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己意回答我。闡陀啊!眼根及眼識,還有眼根所識取的色境,這些可都是我、我所有、或彼此在其中嗎?」

  闡陀答說:「不是的,舍利弗尊者!」

  又問:「闡陀啊!耳、鼻、舌、身,乃至意根及意識,還有意識所識取的法境,那些可都是我、我所有、或彼此在其中嗎?」

  闡陀答說:「不是的,舍利弗尊者!」

  又問:「闡陀啊!你對於眼根、眼識及色境,是看見了什麼、認識了什麼、知道了什麼的緣故,所以說眼根、眼識及色境,這些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彼此也不在一起呢?」

  闡陀答說:「我對於眼根、眼識及色境,因為看見它的息滅、知道它會息滅的緣故,所以認見眼根、眼識及色境,這些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彼此也不在一起。」

  又問:「闡陀啊!你對於耳、鼻、舌、身,乃至意根、意識及法境,你也是看見了什麼、知道了什麼的緣故,所以對這意根、意識及法境,會認見這些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彼此也不在一起呢?」

  闡陀答說:「舍利弗尊者啊!我對於意根、意識及法境,因為看見它的息滅、知道它會息滅的緣故,所以對於意根、意識及法境,認見這些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彼此也不在一起。舍利弗尊者啊!可是我今日身上的疾病還是很痛苦,不能忍受,想要拿刀來自殺,不樂於如此痛苦地活著。」

  當時,摩訶拘絺羅尊者告訴闡陀尊者說:「你現在應當依於大師的教示而修習正念,如他所說的法句:要是有渴愛、憍慢、邪見依止的話,就會動搖;有動搖的話,就會有所趨向;有趨向的話,就不能休息;不能休息的話,就會隨所趨嚮往來;隨所趨嚮往來的話,那麼就會有未來的生死;因為有未來生死,所以就有未來的出沒;由於有未來的出沒,於是就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聚。又如大師所說的法句:如果沒有渴愛、憍慢、邪見依止的話,就不會動搖;不動搖的話,就不會有趨向;沒有趨向的話,就會有止息;因為止息,所以就不會隨所趨嚮往來;不隨所趨向而往來,就不會有未來的出沒;沒有未來出沒的話,就不會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

  闡陀說:「摩訶拘絺羅尊者啊!我供養世尊的事,現在都已經完成了!隨順於善逝,現在也都已完成了!我感到很適意,不是不適意。弟子所應做的事,我現在都已經做好。如果又有其餘弟子欲有所作而供養大師的話,也應當如此地供養大師,使內心感到適意,不是不適意。可是我今天身體疾病很痛苦,難可忍受,只想以刀自殺,不樂於如此痛苦地活著。」此時,闡陀尊者就在那羅聚落的好衣庵羅林中,拿刀自殺了。

  當時,舍利弗尊者供養闡陀尊者的捨利後,就前往佛陀住處,頂禮佛陀,退坐一邊,請示佛陀說:「世尊啊!闡陀尊者已於那羅聚落的好衣庵羅林中,拿刀自殺了。怎樣呢?世尊啊!那位闡陀尊者將會往生哪一道?如何受生?後世又是怎樣呢?」

  佛陀告訴舍利弗尊者說:「他不是自己這樣記說:『摩訶拘絺羅尊者啊!我供養世尊,如今已畢;隨順善逝,如今已畢。我感到很適意,不是不適意。如果又有其餘弟子要供養大師的話,也應當如此做,使內心適意,不是不適意。』嗎?」

  那時,舍利弗尊者又問:「世尊啊!可是那位闡陀尊者先前在鎮珍尼婆羅門聚落裡,有他的供養之家、極親厚之家、善言語之家。」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是的,舍利弗!具足正智、正善解脫的善男子,必有他的供養之家、親厚之家、善言語之家。舍利弗啊!我不說他這樣是有大過的。如果有人捨棄此身,還有其餘之身相續的話,我就會說他是有大過;如果已捨棄此身,而其餘之身不再相續的話,我不說他是有大過。因為闡陀已無大過了,所以他在那羅聚落的好衣庵羅林中,以刀自殺。」

  就像這樣,世尊為那位闡陀尊者記說得到阿羅漢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舍利弗尊者歡喜地向佛陀行禮,然後離去。

  第一〇一〇經註釋:

  1、有所依者:據南傳註釋,乃指「由渴愛、憍慢、邪見而依止、依賴」之意。

  2、「汝今當於大師修習正念……如是純大苦聚集」: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友闡陀!然者,以彼世尊之此教,應常善予思量。於依止者有動轉,無依止者則無動轉。無動轉則有輕安,有輕安則無喜悅,無喜悅則無來往,無來往則無生死,無生死則無此世、無來世、無兩界之中間,此始為苦惱之滅盡。」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三十七
  一〇一一【經旨】本經敘說叵求那尊者於病中聞佛說法後,尋即命終,諸根欣悅。阿難問佛叵求那所得果報,佛開示病時聞、思、修或得斷五下分結,或得離欲解脫之六種狀況。最後佛並為叵求那受阿那含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位叵求那尊者住在東園的鹿母講堂裡,患了重病,極為痛苦。

  阿難尊者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叵求那尊者住在東園的鹿母講堂裡,患了重病,極為痛苦,生這種病的比丘大多會死去的。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到東園鹿母講堂叵求那尊者的住處探視他,也是因為哀憫他的緣故!」

  當時,世尊靜默的應允了。到了下午時分,世尊從禪定中出定,就前往東園鹿母講堂,去到叵求那尊者的房中,鋪座而坐,為叵求那尊者講說種種的佛法,給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世尊離去後,叵求那尊者不久就命終了。當他命終之時,所有根身都顯露喜悅,顏貌很清淨,膚色也很鮮白。

  這時,阿難尊者供養叵求那尊者的捨利後,就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畢,退坐一邊,問佛陀說:「世尊啊!那位叵求那尊者,在世尊回來後,不久便命終了。臨命終時,他的所有根身都顯露著喜悅,膚色很清淨,鮮白而光澤。不知世尊是否知道他將往生哪一道?如何受生?後世又是怎樣呢?」

  佛陀告訴阿難說:「如有比丘原來還未生病時,並未斷除五下分結(貪結、瞋結、身見結、戒取結、疑結),等生起病後,身體覺得痛苦,精神也不調適,生命微弱時,因聽聞大師教授、教誡種種的說法,他聞法之後,便能斷除五下分結。阿難啊!這是聞大師教授說法而得到的福利。

  其次,阿難啊!如有比丘原來還未生病時,並未斷除五下分結,等後來生了病,身體遭受痛苦,生命變得微弱,雖不能蒙受大師教授、教誡說法,但是他遇到了其餘一些修習梵行的多聞大德來為他教授、教誡說法,聽聞正法後,而斷除了五下分結。阿難啊!這樣就叫做聽聞教授、教誡說法的福利。

  其次,阿難啊!如有比丘原來還未生病時,並未斷除五下分結,乃至等生命變得微弱了,不但沒有聽聞大師為他教授、教誡說法,又沒有聽聞其餘修習梵行的多聞大德們為他教授、教誡說法。然而他對於原來受持的正法,能獨自靜默思惟,稱量觀察,因而斷除了五下分結。阿難啊!這樣就叫做思惟觀察原來所聞之法而得到的福利。

  其次,阿難啊!如有比丘原來還未生病時,雖已斷除了五下分結,可是並未得到無上的愛盡解脫,以及不生起一切煩惱,而心得完善的解脫等事,等到後來生了病,身體遭受痛苦,生命微弱時,因聽聞到大師為他教授、教誡說法,終於得到了無上的愛盡解脫,不再生起各種煩惱,離欲解脫。阿難啊!這樣就叫做聽聞大師說法的福利。

  其次,阿難啊!如有比丘原來還未生病時,雖已斷除了五下分結,可是並未得到無上的愛盡解脫,以及不生起一切煩惱,和離欲解脫等事。等到身體生了病,遭受極大的痛苦,也不能得到大師為他教授、教誡說法,然而他有得到其餘修習梵行多聞大德們的教授、教誡說法,終於得到了無上的愛盡解脫,不再生起各種煩惱,離欲解脫。阿難啊!這樣就叫做聽聞教授、教誡說法的福利。

  其次,阿難啊!如有比丘原來還未生病時,雖已斷除了五下分結,可是並未得到無上的愛盡解脫,以及不生起一切煩惱,和離欲解脫等事。等到身體生了病,遭受很大的痛苦,不但不能得到大師為他教授、教誡說法,也不能得到其餘多聞大德們的教授、教誡說法。然而他對於原來所聽聞的正法,能獨自於僻靜之處,思惟稱量觀察,終於得到了無上的愛盡解脫,不再生起各種煩惱,離欲解脫。阿難啊!這樣就叫做思惟原來所聽聞的正法而得到的福利。

  叵求那比丘如之何會不能得到諸根欣悅,色貌清淨,膚體鮮澤呢?叵求那比丘原來還未生病時,雖然並未斷除五下分結,可是當他親從大師聽聞教授、教誡說法後,就斷除了五下分結,世尊當為那位叵求那尊者受記得阿那含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禮佛後離去。
  一〇一二【經旨】本經敘說阿濕波誓病中怕梵行退減而不安。佛為講說解脫知見,彼聞後因歡悅而病癒。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阿濕波誓尊者住在東園的鹿母講堂裡,身患重病,極為痛苦。富鄰尼尊者照顧供養他,就如前面跋迦梨經(見第一〇〇九經)所詳述的一樣,就是說有三種病苦的感受,……乃至病苦是轉增不減。

  佛陀告訴阿濕波誓說:「你不要追悔啊!」

  阿濕波誓答佛陀說:「世尊啊!我真的追悔了。」

  佛陀問阿濕波誓說:「你沒有破戒嗎?」

  阿濕波誓答佛陀說:「世尊啊!我沒有破戒。」

  佛陀問阿濕波誓說:「你如果沒有破戒,為什麼要追悔呢?」

  阿濕波誓答佛陀說:「世尊啊!我原來還未生病時,常修習禪定而得到身心息止的安樂;可是我今日卻不再能進入那種禪定之中,所以我如此想著:我是否退失了這種禪定了呢?」

  佛陀告訴阿濕波誓說:「我現在且問你,你就隨己意回答我。阿濕波誓啊!你是否認為物質現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呢?」

  阿濕波誓答說:「不認為,世尊!」

  又問:「你是否認為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呢?」

  阿濕波誓答說:「不認為,世尊!」

  佛陀告訴阿濕波誓說:「你既然不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也不認見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為什麼要追悔呢?」

  阿濕波誓答說:「世尊啊!我是因為不能正確思惟的緣故。」

  佛陀告訴阿濕波誓說:「如果沙門、婆羅門的禪定堅固,禪定平等,可是卻不能再入於那種禪定中的話,也不應有這樣的想法:我於禪定已退減了。如又有聖弟子不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也不認見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的話,就只應作此覺知:要把貪欲永遠滅盡無餘,瞋恚、愚癡永遠滅盡無餘。貪欲、瞋恚、愚癡永遠滅盡無餘後,一切煩惱就會息滅,得到沒有煩惱的清淨心解脫與智慧解脫,於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講說這段經文時,阿濕波誓就能不生起各種煩惱,心靈得到解脫,歡喜雀躍。由於歡喜雀躍的緣故,他身上的疾病就痊癒了。

  佛陀說完此經,使阿濕波誓尊者內心歡喜不已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差摩迦經(見第一〇五經)裡所說的,也如五受陰處說法一樣。

  第一〇一二經註釋:

  1、阿濕波誓:又作阿說示、馬勝、馬師。比丘名。佛陀初轉法輪時,所度五比丘之一。佛譽為威容端正,行步庠序第一比丘。
  一〇一三【經旨】本經敘說佛為一位染病年少新學比丘說法,彼比丘聞法後,尋命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佛為其授第一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年少新學比丘,在此正法、戒律中出家不久,知識淺薄,獨自客旅於外,無人供養他,就住在邊遠聚落的客僧房中,身染重病,非常痛苦。

  當時,有眾多比丘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有一位年少新學比丘,……乃至身染重病,非常痛苦,就住在邊遠聚落的客僧房中。患有這種疾病的比丘大多會死去,無法活命,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去到他的住處探視,也是因為哀憫他的緣故!」

  那時,世尊靜默地應允了。當天下午,世尊從禪定中出定,就去到那位染病的年少比丘處探視。

  那位染病的比丘遙見世尊過來,就扶著床想要起來。

  佛陀告訴比丘說:「你臥著休息,不要起床!怎樣呢?比丘啊!生病的痛苦還能忍受嗎?」就如前面差摩迦經(見第一〇五經)所詳述的一樣,有如此三種病苦的感受,……乃至病苦是只增而不減。

  佛陀告訴染病比丘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己意回答我。你是否有追悔呢?」

  染病比丘答佛陀說:「我真的是有所追悔,世尊!」

  佛陀問染病比丘說:「你是否犯戒了呢?」

  染病比丘答說:「世尊啊!我真的沒有犯戒。」

  佛陀問染病比丘說:「你如果沒有犯戒的話,為什麼要追悔呢?」

  染病比丘答佛陀說:「世尊啊!我年紀幼小,出家不久,對於過人法(指佛法)的勝妙知見未有所得,我這樣想著:命終之時,那知會往生何處呢?所以我才心生追悔。」

  佛陀告訴染病比丘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己意回答我。怎樣呢?比丘啊!是有眼根所以才有眼識的嗎?」

  染病的比丘答佛陀說:「是的,世尊!」

  又問:「比丘啊!你意見怎樣呢?是因有眼識,所以才會有眼觸,以及由眼觸的因緣而生起內心的感受——或苦、或樂、或不苦不樂嗎?」

  染病比丘答佛陀說:「是的,世尊!」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同樣地問答。

  「怎樣呢?比丘啊!如果沒有眼根的話,就不會有眼識嗎?」

  染病比丘答佛陀說:「是的,世尊!」

  又問:「比丘啊!如果沒有眼識就不會有眼觸嗎?如果沒有眼觸,那麼就不會有由眼觸的因緣而生起的內心感受——或苦、或樂、或不苦也不樂嗎?」

  比丘答佛陀說:「是的,世尊!」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同樣地問答。

  「所以,比丘啊!你應當好好地思惟如此之法,就能得到善的命終,也有善的後世。」當時,世尊為染病比丘做種種說法,給予示教照喜後,才從座席起來離去。

  那時,染病比丘在世尊離去後不久,就命終了。臨命終時,所有根身都顯露著喜悅,顏貌清淨,膚色也很鮮白。

  當時,有眾多比丘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世尊啊!那位年少比丘身染重病極為痛苦,如今這位尊者已經命終了。當他臨命終時,所有根身都顯露著喜悅,顏貌清淨,膚色也很鮮白。怎樣呢?世尊啊!像這樣的比丘將會往生何處呢?如何受生呢?後世又是如何呢? 」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那位命已過世的比丘是真實的寶物,他聽聞我的說法,分明了解,對於正法,無所畏懼,得入於般涅槃,你們只當供養他的捨利。」

  世尊當時就為那一位比丘受記得阿羅漢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一四【經旨】本經反复說明若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即能於現世自知作證,究竟苦邊。其經意內容大多同於第九七四經,請參閱,譯文略。
  一〇一五【經旨】本經敘說佛告病比丘應離貪、瞋、痴三毒,若離三毒,則能究竟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余文跟前經所說一樣,差別的是:乃至佛陀告訴染病比丘說:「你自己沒有犯戒嗎?」

  比丘答佛陀說:「世尊啊!我不是為了持淨戒的緣故,所以才在世尊處修習梵行。」

  佛陀又問比丘說:「你是為了什麼緣故,所以在我處修習梵行的呢?」

  比丘答佛陀說:「我是為了遠離貪欲的緣故,所以才在世尊處修習梵行;也是為了遠離瞋恚、愚癡的緣故,所以才在世尊處修習梵行。」

  佛陀告訴比丘說:「是的!是的!你正是為了遠離貪欲的緣故,所以在我這兒修習梵行;也是為了遠離瞋恚、愚癡的緣故,所以在我這兒修習梵行。比丘啊!由於被貪欲所纏縛,因此不得出離貪欲;由於被無明所纏縛,因此不能得到清淨的智慧。所以,比丘啊!出離貪欲,就能得到心靈的解脫;出離無明,就能得到智慧的解脫。如果比丘出離貪欲,心得解脫,能以自身作證,且出離無明,得到了智慧解脫,這樣就叫做比丘斷除了各種愛欲,轉去一切的結縛,息止我慢,得到覺悟,徹底地脫離了生死苦海。所以,比丘啊!你們對於此法應好好地思惟。」餘如前經所詳述的一樣,……乃至為染病比丘受記得阿羅漢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一〇一六【經旨】本經敘說佛見多有比丘疾病,乃告訴彼等當正念正智以待時。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眾多的比丘集聚在伽梨隸講堂裡。此時,有很多的比丘都生了病。

  當時,世尊於下午從禪定中出定,就去到伽梨隸講堂,在大眾之前鋪座而坐。坐好後,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當以正念正智而度時日,這是我對你們的教誡。比丘啊!怎樣叫正念呢?就是比丘能係念於對內身的觀察,運用方法精勤努力,有正念正智,以調伏世間的貪憂;也能係念於對外身的觀察、繫念於對內身與外身的觀察,以及繫念於對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的觀察,運用方法,精勤努力,有正念正智,以調伏世間的貪憂,這樣就叫做比丘的正念。

  怎樣叫正智呢?就是比丘的來往進退,都能保持正智,他對四周的瞻視觀察,四肢的屈伸,身體的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臥、眠、覺,乃至大、小便利,或語或默,也都依正智而行,比丘啊!這樣就叫做正智。

  如此具足正念正智的比丘, 如果還會生起快樂的感受,這是有因緣的,不是沒有因緣的。是什麼因緣呢?就是緣於此色身,他會做這樣的思惟:我這個色身是由無常所造作,是緣於心而生;快樂的感受也是由無常所造作,是緣於心而生。對於此色身及快樂的感受當觀察它的無常,觀察它的生滅,觀察對它離欲,觀察它的滅盡,觀察捨離它;能觀察此色身及快樂感受的無常,……乃至能捨離它後,那麼對於此色身及快樂感受的貪欲結使(隨眠,潛伏的煩惱種子),便永遠不會再生起。

  同樣地,具足正念正智而會生起苦受,那也是有因緣的,不是沒有因緣的。是以什麼為因緣呢?就是緣於此色身,他會做這樣的思惟:我這個色身是由無常所造作,是緣於心而生;苦受也是由無常所造作,是緣於心而生。對於此色身及苦受當觀察它的無常,……乃至捨離它,那麼對於此色身及苦受的瞋恚結使,便永遠不會再生起。

  同樣地,具足正念正智而會生起不苦不樂的感受,那也是有因緣的,不是沒有因緣的。是什麼因緣呢?就是以此色身因緣,他會做這樣的思惟:我這個色身是由無常所造作,是緣於心而生;那不苦也不樂的感受也是由無常所造作,是緣於心而生。對於那色身及不苦不樂的感受當觀察它的無常,……乃至捨離它,那麼所有色身及不苦不樂感受的無明結使, 就能使它永遠不會再生起。多聞聖弟子如此觀察的話,就會厭離物質的色蘊,也會厭離受、想、行、識諸蘊,厭離後就會離欲,離欲後就能得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被快樂的感受所覺觸時,卻不能知道那快樂的感受;

  這是因被貪欲的結使所役使,以致不能見到出離道。

  被痛苦的感受所覺觸時,卻不能知道那痛苦的感受;

  這是因被瞋恚的結使所役使,以致不能見到出離道。

  至於不苦不樂的感受,這是等正覺所說;

  他也是不能了知,終究無法度達彼岸。

  如果比丘能精勤努力,具足正智而不傾動;

  對於一切的感受,能以智慧而詳知,

  能了知各種感受後,在現世中就可滅盡一切煩惱;

  會依智慧而命終,入於涅槃不再墮於眾生道中。」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〇一六經註釋:

  1、「當正念正智以待時,是則為我隨順之教」: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比丘應以正念正知而度時日。此乃我為汝等之教誡。」

  2、「乃至五十、六十」:巴利本無此語,而作「大、小便利之事,亦以正知而為。」

  3、 「謂比丘若來若去……依語默正智行」: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此有比丘,於進於退,皆以正知而為;視前方、視四周,亦以正知而為;四肢之屈伸,亦以正知而為;持僧伽梨衣、缽、衣,亦以正知而為;或食、或飲、或囓、或味,亦以正知而為,乃至大、小便利之事,亦以正知而為;行住坐臥語默,亦以正知而為。」

  4、「如是比丘正念正智住者,能起樂受,有因緣,非無因緣」: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此比丘如是住於正念、正知、不放逸、精進專心,若起樂受者,彼則如是知:『我起此樂受,此樂受為由緣而起,無緣則不起。……』」

  5、「我此身無常有為,心因緣生」: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然而此身為無常所造作,為由緣而起者」。「心因緣生」,南傳則只作「為由緣而起者」。

  6、「若於身及樂受貪欲使者,永不復使」: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於身與樂受之染欲隨眠,皆所捨棄」。

  7、不墮數:數,即數取趣,梵語叫補特伽羅。有情流轉,數數取諸趣者,舊譯曰人。不墮數,指不再墮於眾生道中。
  一〇一七【經旨】本經敘說佛為諸病比丘說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餘如前經所說的一樣。那時,有眾多的比丘集會於迦梨隸講堂,有很多比丘生了病,也如前經所說的內容一樣。差別的是:「乃至聖弟子如此觀察的話,就能自物質的色蘊中解脫,自精神的受、想、行、識諸蘊中解脫,我說這樣就是等於解脫了生、老、病、死苦。」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道:

  「有智慧多聞的人,並非不能覺知各種感受,

  如果對於苦受或樂受,都能分別詳細地了知實相,

  當會知道堅固心念之事,凡夫是有升有降的。

  應對於樂受不染著,對於苦受也不傾動他的心,

  知道生起感受或不生起感受,都是依於貪、恚的心理;

  斷除這些貪、恚的心理,他的心靈就會得到完善的解脫,

  要係於正念而緣於妙境,正向聖道以待臨終之期。

  如果比丘精勤努力,具足正智而不傾動他的心,

  對這一切的感受,即能依智慧而覺知;

  了知各種感受後,就能在現世中盡除一切煩惱,

  依智慧而命終,得進入涅槃而不再墮於眾生道中。」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內心充滿歡喜,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一〇一八【經旨】本經敘說給孤獨長者得病,佛陀勸彼當學四不壞淨,長者言已成就,佛陀即記說其得阿那含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給孤獨長者生病,身體極為痛苦。世尊聞知後,於早晨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進入舍衛城中乞食,他次第乞食,就走到了給孤獨長者的家前。

  長者遙見世尊,就扶著床想起來。

  世尊看見後,就告訴他說:「長者不要起來!這樣會增加痛苦的。」世尊坐了下來,告訴長者說:「怎樣呢?長者啊!你的病痛還可忍受嗎?身體的苦患,是轉劇?還是減輕了呢?」

  長者答佛陀說:「非常的苦啊!世尊!很難忍受啊!」乃至講說三種病苦的感受,就如差摩經(見第一〇五經)所詳述的一樣,……乃至痛苦的感受是只增不減。

  佛陀告訴長者說:「你應當如此修習:要對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長者告訴佛陀說:「就如世尊您所說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我已具足這些法,這些法中也有我的分。世尊啊!我現在對於佛陀已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也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佛陀告訴長者說:「真好啊!真妙!」就為長者記說得到阿那含果。

  長者請求佛陀說:「希望世尊今天在這兒接受我的供養。」當時,世尊靜默地應允了。

  長者立即吩咐備辦各種潔淨甘美的飲食,供養世尊。世尊食後,又為長者講說種種佛法,給予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一〇一九【經旨】本經敘說給孤獨長者得病,阿難尊者為其說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阿難尊者聽說給孤獨長者身遭病苦,就前往他家探視。長者遙見阿難,就扶著床想起來。……乃至講說三種病苦的感受,就如前面叉摩經(即差摩經)所詳述的一樣,……乃至痛苦是只增不減。

  當時,阿難尊者告訴長者說:「你不要恐怖!愚癡無聞凡夫不信佛,也不信法、僧,聖戒不具,所以會有恐怖,也害怕命終及後世的苦患。而你現在不信已斷、已知,對於佛陀具足淨信,對於法、僧也具足淨信,成就了聖戒。」

  長者告訴阿難尊者說:「我現在要恐怖什麼呢?我當初在王舍城寒林中的丘塚間遇見世尊時,就已得到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了聖戒。從此以後,家中的錢財全都和佛陀及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共享。」

  阿難尊者說:「真好啊!長者!你已自己記說是得須陀洹果了。」

  長者請求阿難尊者說:「請您今天在這兒接受我的供養。」

  阿難尊者靜默地應允了。

  長者立即備辦各種潔淨甘美的飲食,供養阿難尊者。阿難尊者食後,又為長者說種種的佛法,給予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一〇二〇 【經旨】本經敘說給孤獨長者得病,舍利弗勸其當修習不著六根、六境、六界、五蘊等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舍利弗尊者聽說給孤獨長者身患病苦。聞知後,他告訴阿難尊者說:「你知道嗎?給孤獨長者身患病苦,我們應該同往探視。」阿難尊者靜默地應允了。

  當時,舍利弗尊者和阿難尊者就同往給孤獨長者家。長者遙見舍利弗尊者,就扶著床想起來。……乃至講說三種病苦的感受,就如叉摩經所詳述的一樣,身上的病苦是變得更嚴重而沒有減輕。

  舍利弗尊者告訴長者說:「你應該如此修習:不執著於眼根,不依眼界而生貪欲之識;不執著於耳、鼻、舌、身根,也不執著於意根,不依意界而生貪欲之識。不執著於色境,不依色界而生貪欲之識;不執著於聲、香、味、觸、法境,乃至不依法界而生貪欲之識。不執著於地界,不依地界而生貪欲之識;不執著於水、火、風、空、識界,乃至不依識界而生貪欲之識。不執著於色蘊,不依色蘊而生貪欲之識;不執著受、想、行、識蘊,乃至不依識蘊而生貪欲之識。」

  這時,給孤獨長者聽得悲嘆流淚。阿難尊者問長者說:「你現在感到畏怯了嗎?」

  長者告訴阿難說:「我不畏怯。我是因自己回想,奉佛二十餘年以來,從未曾聽聞舍利弗尊者講說如今所聞這麼深妙之法的緣故。」

  舍利弗尊者告訴長者說:「我也是很久以來,未曾為諸位長者們講說如此的佛法了。」

  長者請求舍利弗尊者說:「有一些居家的白衣(平民)居士,雖有勝信、勝念、勝樂,可是卻不曾聽過深妙之法,而生退沒之心。慈悲的舍利弗尊者啊!您應當為居家的白衣居士們講說深妙之法,也是因為哀憫他們的緣故!舍利弗尊者啊!今天就請您們在這兒接受我的供養。」舍利弗尊者等二人靜默地接受供養的邀請。

  長者立即備辦各種潔淨甘美的飲食,恭敬地供養。舍利弗尊者食後,又為長者講說種種的佛法,給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一〇二一【經旨】本經敘說達磨提離長者得病,世尊勸其應修習四不壞淨,並六隨念處。

  達磨提離長者經,也像世尊為給孤獨長者初次說法的經文所詳述的一樣,第二經也是同樣的說法。差別的是:「如果長者能依此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後,應向上更修習六隨念處,就是念如來之事,……乃至念天之事。」

  長者禀告佛陀說:「世尊啊!依此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向上更修習六隨念處,我現在都已經成就,我經常修習念如來之事,……乃至念天之事。」

  佛陀告訴長者說:「真好啊!真妙!你現在自己已記說得阿那含果了。」

  長者請求佛陀說:「希望世尊您接受我供養的邀請。」當時,世尊靜默地接受邀請。

  長者知道佛陀接受邀請後,立即備辦各種潔淨甘美的食物,恭敬地供養。世尊食畢,又為長者做種種的說法,給予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一〇二一經註釋:

  1、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一〇二二【經旨】本經敘說長壽童子得病,佛陀勸其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明分想。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叫長壽的童子,是樹提長者的孫子,身染重病。

  當時,世尊聽說長壽童子身染重病,便於晨朝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進入王舍城中乞食,依次走到長壽童子家。長壽童子遙見世尊,扶著床想起來。……乃至講說三種病苦的感受,就如叉摩經所述的一樣,……乃至病苦是只增不減。

  世尊說:「所以,童子啊!你應當如此修習:對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童子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您所說的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我現在都已具足,我經常對於佛陀具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具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佛陀告訴童子說:「你應依這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更向上修習六種明分之想。是哪六種呢?就是諸行(指世間一切的物質與精神現象,無常想、無常是苦想、苦即無我想、觀食(指因緣)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滅)想。」

  童子告訴佛陀說:「就如世尊所說,要依這種堅定不移的淨信,更向上修習六種明分(智慧的因素)之想,我如今也都具備了,然而我仍會這樣想著:我命終之後,不知我的祖父樹提長者將會怎樣?」

  當時,樹提長者告訴長壽童子說:「你不要顧念我,你現在且聽世尊說法,要思惟憶念,就可得到長夜的福利,有安樂的利益。」

  此時,長壽童子說:「我對於一切諸行,都當作無常想、無常是苦想、苦即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滅想,這些想,都常現在我前。」

  佛陀告訴童子說:「你現在已自己記說得斯陀含果了。」

  長壽童子請求佛陀說:「世尊啊!希望您今天就在我家接受供養。」當時,世尊靜默地應允了。

  長壽童子立即備辦各種潔淨甘美的食物,恭敬供養。世尊食畢,又為童子說種種的佛法,給予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一〇二二經註釋:

  1、「一切行無常想……死想」: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汝於此一切諸行,當作無常觀,無常即苦想,苦即無我想,斷想、離貪想、滅想而住」。
  一〇二三【經旨】本經敘說婆藪長者得病,世尊為長者說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婆藪長者身遭病苦。

  當時,世尊聽說婆藪長者身遭病苦,就如前面達摩提那長者經文所詳述的一樣,記說已得到阿那含果,……乃至世尊從座席起來離去。
  一〇二四【經旨】本經敘說釋氏沙羅得病,世尊勸其修習四不壞淨,又於上修習五喜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園中。

  那時,有位釋氏沙羅患了嚴重的病。

  當時,世尊聽說釋氏沙羅患了嚴重的病,就於晨朝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進入迦毘羅衛國乞食,依次走到釋氏沙羅的家。釋氏沙羅遙見世尊,就扶著床想起來。……乃至講說三種病苦的感受,就如差摩經所詳述的一樣,……乃至病苦是只增不減。

  世尊說:「所以,釋氏沙羅啊!你應當如此修習:對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釋氏沙羅告訴佛陀說:「世尊您所說,應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我都已具足,我經常對於佛陀具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具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佛陀告訴釋氏沙羅說:「所以,你應當依此對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向上更修習五種喜處(念佛、法、僧、戒、施)。是哪五種呢?就是念如來之事,……乃至自己布施之法。」

  釋氏沙羅告訴佛陀說:「就如世尊所說,要依此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向上更修習五種喜處,我也都具備了,我經常憶念如來之事, ……乃至自己布施之法。」

  佛陀說:「真好啊!真妙!你現在自己已記說得斯陀含果了。」

  沙羅請求世尊說:「希望世尊今天能在我家接受供養。」當時,世尊靜默地應允了。

  沙羅長者立即備辦各種潔淨甘美的飲食,恭敬供養。世尊食畢,又為沙羅長者作種種說法,給予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一〇二五【經旨】本經敘說耶輸長者得病,佛陀為其說法。

  我聽到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那梨聚落的曲谷精舍裡。

  那時,耶輸長者患了重病,極為痛苦。如是,……乃至記說得到阿那含果,就如達摩提那經所詳述的一樣。
  一〇二三【經旨】本經敘說婆藪長者得病,世尊為長者說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婆藪長者身遭病苦。

  當時,世尊聽說婆藪長者身遭病苦,就如前面達摩提那長者經文所詳述的一樣,記說已得到阿那含果,……乃至世尊從座席起來離去。
  一〇二四【經旨】本經敘說釋氏沙羅得病,世尊勸其修習四不壞淨,又於上修習五喜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迦毘羅衛國的尼拘律園中。

  那時,有位釋氏沙羅患了嚴重的病。

  當時,世尊聽說釋氏沙羅患了嚴重的病,就於晨朝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進入迦毘羅衛國乞食,依次走到釋氏沙羅的家。釋氏沙羅遙見世尊,就扶著床想起來。……乃至講說三種病苦的感受,就如差摩經所詳述的一樣,……乃至病苦是只增不減。

  世尊說:「所以,釋氏沙羅啊!你應當如此修習:對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釋氏沙羅告訴佛陀說:「世尊您所說,應於佛陀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我都已具足,我經常對於佛陀具有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於法、僧具有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

  佛陀告訴釋氏沙羅說:「所以,你應當依此對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對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向上更修習五種喜處(念佛、法、僧、戒、施)。是哪五種呢?就是念如來之事,……乃至自己布施之法。」

  釋氏沙羅告訴佛陀說:「就如世尊所說,要依此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向上更修習五種喜處,我也都具備了,我經常憶念如來之事, ……乃至自己布施之法。」

  佛陀說:「真好啊!真妙!你現在自己已記說得斯陀含果了。」

  沙羅請求世尊說:「希望世尊今天能在我家接受供養。」當時,世尊靜默地應允了。

  沙羅長者立即備辦各種潔淨甘美的飲食,恭敬供養。世尊食畢,又為沙羅長者作種種說法,給予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一〇二五【經旨】本經敘說耶輸長者得病,佛陀為其說法。

  我聽到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那梨聚落的曲谷精舍裡。

  那時,耶輸長者患了重病,極為痛苦。如是,……乃至記說得到阿那含果,就如達摩提那經所詳述的一樣。
  一〇二六【經旨】本經敘說摩那提那長者告訴阿那律尊者,彼以專修繫念四念住故,身諸苦患時得休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瞻婆國的竭伽池邊。那時,有位摩那提那長者疾病初癒。

  當時,摩那提那長者告訴一男子說:「善男子啊!請你前往阿那律尊者處,為我頂禮阿那律,向他問訊是否起居輕利,安樂而住?明日希望全部有四人來接受我供養的邀請。如接受我邀請的話,你就又為我禀報說:『我是俗人,有好多王家的事要做,不能親自前往奉迎,希望尊者到了供養之時,全部四人來赴我的邀請,也是因哀憫我的緣故!』」

  這時,那位男子接受長者的指示,就去到阿那律尊者處,向尊者頂禮後,禀告尊者說:「摩那提那長者敬禮問訊:『尊者是否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而住?希望尊者全部四人,明天中午,哀憫接受我的邀請!』」當時,阿那律尊者靜默地接受邀請。

  那時,那位男子又把摩那提那長者交代的話轉告阿那律尊者說:「我是個俗人,有好多王家的事要做,不能親自前往奉迎,希望尊者全部四人,明天中午,哀憫接受我的邀請,也是憐憫我的緣故!」

  阿那律尊者說:「你且自安心!我自會知道時間,明天全部四人,一定會去到他家的。」

  這時,那位男子接受阿那律尊者的教示,回去禀報長者說:「阿梨(師父、長者)啊!應知我已拜見阿那律尊者,詳細地把你的意思告訴他。阿那律尊者聽後答說:『你且安心!我自會知道時間的。』」

  那位摩那提那長者在夜裡就備辦好潔淨甘美的飲食。到了早晨又吩咐那位男子:「請你去到阿那律尊者處,禀告他:『赴供的時間到了。』」

  當時,那位男子就遵照指示,去到阿那律尊者住處,向尊者頂禮後,禀告說:「供具都已辦好了,希望現在前往受供!」

  當時,阿那律尊者就穿著法衣,手拿著缽盂,全部四人到長者家受供。

  那時,摩那提那長者被婇女環繞著,立於門內左邊,他見了阿那律尊者,就向尊者頂禮,然後引導他們入內就座,各別頂禮其它比丘,並問訊起居後,退坐一邊。

  阿那律尊者問訊長者說:「你是否能夠安忍,快樂而住呢?」

  長者答說:「是的,尊者!我已能安忍,快樂而住。我先前患病,當時病得嚴重,如今托您福已痊癒了。」

  阿那律尊者問長者說:「你是安住於什麼法,而能使你於疾病痛苦時得到痊癒呢?」

  長者答說:「阿那律尊者啊!我是安住於四念處,由於專心修習繫念的緣故,身上有各種痛苦時,便得以休止。是哪四種呢?就是繫心於對自身的觀察,運用方法,精勤努力,有正念正智,以調伏世間的貪憂;以及視察外身、內外身的身念處,觀察內受、外受、內外受的受念處,觀察內心、外心、內外心的心念處,觀察內法、外法、內外法的法念處,運用方法,精勤努力,有正念正智,以調伏世間的貪憂。就像這樣,阿那律尊者啊!我因為繫心於四念處的緣故,當身上有各種痛苦時,便得以休止。阿那律尊者啊!我是因為有所安住的緣故,所以身上有各種痛苦時,便得以休止。」

  阿那律尊者告訴長者說:「你現在自己已記說得阿那含果了。」

  當時,摩那提那長者就親自拿各種潔淨甘美的飲食來供養尊者,順任各自吃得飽滿。食後,澡漱畢,摩那提那長者又坐於低床,聽尊者講說妙法。阿那律尊者為他作種種說法,給予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一〇二七【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淳陀,十惡業為黑法,使人不得清淨;十善業為白法,可使人得到清淨。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金師精舍裡。那時,有位淳陀長者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問淳陀長者說:「你現在愛樂哪一種沙門、婆羅門的淨行呢?」

  淳陀告訴佛陀說:「有一類沙門、婆羅門,奉事於水,祭祀毘濕波天,手拿著木杖澡罐,經常洗淨他的手。像這樣的正士善能說法:『善男子啊!每月十五日,可以胡麻屑和庵摩羅果屑來洗髮,修行齋戒,披著新淨的長鬘白【疊*毛】,把牛糞塗於地,而臥在其上。善男子啊!晨朝早起,要以手觸地,這樣說:此地清淨,我也如此清淨。手拿著牛糞團,並握著生草,口裡這樣說:這些都是清淨的,我也是如此的清淨。像這樣的話,知見才是清淨;不這樣的話,永不得清淨。』世尊啊!像這一類的沙門、婆羅門,如果是清淨的話,就是我所宗仰的了。」

  佛陀告訴淳陀說:「有黑法(惡法)、黑報(惡報),不淨因、不淨果,背著重擔而趨向於下處。成就如此諸惡法的話,即使晨朝早起,以手觸地,高聲唱說清淨,還是不能得清淨;就是不去碰觸,也一樣是不清淨。手拿牛糞團,並握著生草,高聲唱說清淨,也是不能得清淨;就是不去碰觸它,也一樣是不清淨。

  淳陀啊!什麼是黑法、黑報,不淨因、不淨果,背著重擔而趨向於下處,乃至無論碰觸或不碰觸,都是不清淨的呢?淳陀啊!就是有殺生的惡業,手常沾滿血腥,心常思惟撾捶殺害他物,無慚無愧,慳吝貪惜,對於一切眾生乃至昆蟲,都不離開殺害之事。又有對於他人財物,無論在聚落、空地,都不離開偷盜。又有行作邪淫,對於有父母、兄弟、姐妹、夫主、親族所監護,乃至是授予花鬘的女人(指訂過婚的女人),像這些為父母等監護的女人,卻仍努力去強求,不能離開邪淫。又有講說不真實的妄語,或在王家、或在誠信人家、或在眾人聚集時,被要求說真實話,卻作不實之說:沒有看見卻說看見,有看見卻說不曾看見,不曾聽聞卻說有聽聞,有聽聞卻說不曾聽聞,知道卻說不知道,不知道卻說知道,為自己、為他人,或為財利,明知而不能捨離虛誑,這樣就叫做妄語。又有搬弄是非,離間他人者,把話由此處傳向他處,或由他處而傳向此處,更相破壞,使和合的人因之離異,離異的人感到歡喜,這樣就叫做兩舌。又有不離開惡口漫罵的,如果是與人柔和的話語,能令人悅耳心喜,所說的道理方正易知,是眾人所樂聞、隨機開導的無依之說,能令眾人聽了愛念、適意,隨順於三昧;如果捨棄這樣的話語,而講說剛強粗暴,令眾人聽了厭惡,不喜愛、不適意,不能隨順於三昧的話語。像這類的話語,不離於粗暴,這樣就叫做惡口。又有巧言修飾的壞語,不能適時而言、不能真實而言、說無意義之言、說不如法之言、不思惟而言,像這些言語,就叫做壞語。又有不捨離於貪,對他人財物而生起貪欲,這樣說:『這東西是我所擁有的才好。 』又有不捨瞋恚、暴惡的人,心裡思惟著說:那些眾生應該系縛、應該鞭打、應該杖擊、應該被殺,只想為難眾生。又有不捨顛倒的邪見,持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沒有什麼布施,沒有什麼果報,沒有什麼福利;沒有什麼善行、惡行,沒有什麼善惡業的果報;沒有此世,沒有他世;沒有父母,沒有眾生的生於世間;世間並沒有阿羅漢的等趣、等向,能在於此世或他世,而自知作證說: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淳陀啊!這樣就叫做黑法、黑報,不淨因、不淨果,……乃至無論碰觸或不碰觸,都是不清淨的。

  淳陀啊!有白法(善法)、白報,有淨因、有淨果,能使人上升為輕仙。成就此法後,如果在於早晨以手觸地,唱說:『此地清淨,我也清淨。』的話,也是會得到清淨;如果不去以手觸地唱說的話,也一樣會得到清淨。手握著牛糞團,或持拿著生草,如果是淨因淨果的話,無論是拿或不拿,也是會得到清淨的。

  淳陀啊!怎樣叫白法、白報,……乃至拿或不拿,也是會得到清淨的呢?就是有人能不殺生,遠離殺生,捨掉刀杖,知道慚愧,悲念一切眾生。又能不偷盜,遠離偷盜,他人給予才拿取,不給予就不去拿取,淨心不貪。又能遠離邪淫,如父母等人所監護,……乃至授予一花鬘的女人,都不會強行求取,而生起邪淫。又能遠離妄語,講說正確真實的話。又能遠離兩舌,不把話傳此向彼,或傳彼向此的搬弄是非,共相破壞;分離的人使他們和好,和好的人使他們歡喜。又能遠離惡口漫罵,不說剛強橫暴的話,眾人都樂於聽聞他的話語。又能遠離巧飾的壞語,依諦理而說、適時而說、如實而說、為有意義之說、如法而說、知見之說。又能遠離貪欲,不對他人財物、他人器具作是自己所有之想,而生起貪著之心。又能遠離瞋恚,不作如此想法:要撾打縛殺眾生,為眾生造作各種災難。又能成就正見,不起顛倒邪見,認為有布施、有果報、有福利,有善、惡行的果報,有此世,有父母、有眾生的生起,世間有阿羅漢在於此世或他世的現世中自知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都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淳陀啊!這樣就叫做白法、白報,……乃至無論碰觸或不去碰觸,都會是清淨的。」

  當時,淳陀長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一〇二七經註釋:

  1、淨行:諸清淨行,指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

  2、「有沙門、婆羅門,奉事於水,……常淨其手」: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西方之婆羅門等持罐,以苔草為花環,事火,水浴而修淨行」。

  3、「善男子!晨朝早起……我所宗仰」: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大德!此處,有西方之婆羅門等持罐,以苔草為花環,事火,水浴,彼等即勸導其弟子曰:『男子!晨早從臥處而起,觸地!若不能觸地,則觸濕牛糞!若不能觸濕牛糞,則觸生草!若不能觸生草,則事火!若不能事火,則合掌而歸命於日輪!若不能歸命於日輪,則於日暮時,三度水浴!』大德!如是,西方之婆羅門等持罐,以苔草為花環,事火,水浴而修淨行,我即喜樂彼等之淨行。」

  4、「行諸邪淫,……不離邪淫」:此處漢譯南傳相對經文翻譯欠順暢;巴利英譯本此處作insexual desires he is a wrong-doer;he has intercourse with girls in ward of mother or father,brother,sister or relatives(or clan);with girls lawfully guarded,already pledged to a husband and protected by the rod,even with girls crowned with the flower–garland(of betrothal)。(大意是:有一類欲邪淫的人,他與有父母、兄弟、姐妹、或者有親戚(或家族)監護的女人行淫,或者和受合法防護的女人、有夫之婦、乃至是授與花鬘(指訂婚)的女人行淫。)

  5、「不實妄語……求當言處」:漢譯南傳相對經文此處作「有一類者為虛誑語,在公會之中、或在集會之中、或在親屬之中、或在團體之中、或在王家之中,作證人,被喚問。」

  6、樂聞、無依說:樂聞說,即樂聞語,謂說法能稱適機宜,語音宣暢,事理賅明,當機之眾,無不喜樂聽聞。無依說,即無依語,謂說法能隨機開導,無所依著,亦不希望他人信己而後為說。
  一〇二八【經旨】本經敘說婆羅門告訴佛陀其所修學之舍法,佛則告其賢聖法、律所行舍法為十善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金師精舍裡。

  那時,有一位婆羅門在月的十五日,洗頭後,受持齋法,披著新淨的長毛白【疊*毛】,手拿著生草,來到佛陀住處,與世尊見面彼此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

  當時,佛陀問婆羅門說:「你洗頭披著新淨長鬘白【疊*毛】,這是哪一門派之法呢?」

  婆羅門答佛陀說:「瞿曇啊!我是學婆羅門的捨離之法。」

  佛陀問婆羅門說:「怎樣叫婆羅門的捨離之法呢?」

  婆羅門告訴佛陀說:「瞿曇啊!就是在每月的十五日,洗頭後受持齋法,披著新淨長鬘白【疊*毛】,手拿著生草,隨自己的能力所及,布施作福。瞿曇啊!這樣就叫做婆羅門所修持的捨行。」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賢聖者的正法、戒律所修持的捨行與此不同。」

  婆羅門問佛陀說:「瞿曇啊!賢聖者的正法、戒律所修持的捨行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就是要遠離殺生,不樂於殺生,就如前面清淨法的經文所詳述的一樣。依於不殺,捨離殺生,……乃至也如前面清淨法的經文所詳述的一樣。要遠離偷盜,不樂於偷盜,依於不偷盜,捨離不予而取的行為。要遠離邪淫,不樂於邪淫,依於不邪淫,捨離非梵行(不清淨的行為)。要離於妄語,不樂於妄語,依於不妄語,捨離不實的言語。要遠離兩舌(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不樂於兩舌,捨棄離間他人的言行。要離於惡口漫罵,不樂於惡口,依於不惡口,捨離粗暴的言語。要遠離綺語(無禮義不正經的話),不樂於綺語,依不綺語,捨離說無意義的話。要斷除貪欲,遠離貪欲之苦,依於無貪之心,捨離貪愛染著。要斷除瞋恚,不生忿恨,依於無恚,捨離瞋恨。要修習正見,不起顛倒邪見,依於正見,捨離邪見。婆羅門啊!這樣就是賢聖者的正法、戒律所修持的捨行。」

  婆羅門告訴佛陀說:「真是奇妙啊!瞿曇您這賢聖者的正法、戒律所修持的捨行!」

  當時,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一〇二九【經旨】本經敘說佛陀答生聞婆羅門所問,唯入處餓鬼道眾生可受親族施食,其餘皆於各道受食。而布施者其後亦將得其所施之福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名叫生聞的梵志(婆羅門)來到佛陀住處,與世尊見面相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瞿曇啊!我有非常愛念的親人,忽然命終了,我為了他的緣故,信心布施。怎樣呢?世尊啊!他能受用我的布施嗎?」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這並非一定可以獲得。如果你的親人是墮生於地獄中的話,他就只能得到地獄眾生的食物,以養活他的命,他是無法獲得你所信施給他的飲食;如果他是受生於畜生道、餓鬼道、或者人道中的話,他就只能得到那些道或人道中的飲食,而不能得到你所布施的飲食。婆羅門啊!在餓鬼道中有一處,名叫入處餓鬼,如果你的親人墮生於入處餓鬼中的話,就能得到你所布施的食物。」

  婆羅門問佛陀說:「如果我那位親人不生於入處餓鬼道中的話,那麼我所信施的食物,誰應來受食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如果你所為信施的親人並未生於入處餓鬼道中的話,要是有其餘認識的親人生於入處餓鬼道中,便能來受食。」

  婆羅門問佛陀說:「瞿曇啊!如果我所為信施的親人並未生於入處餓鬼道中,也沒有其餘認識的親人生於入處餓鬼道中的話,那麼我所信施的食物,誰當會來受食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假使你所為布施的認識親人不生於入處餓鬼道中,又沒有其餘認識的親人生於入處餓鬼道中的話,那麼所作信施就會自得其福。那位布施的人所做的信施,布施者本身也不會失去相對福報的。」

  婆羅門問佛陀說:「怎樣叫布施的人行施,布施者自己也會得到福報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有人殺生行惡,手常血腥,乃至造了十不善的惡業,就如淳陀經(見一〇二七經)所詳述的一樣,然而他又曾布施給沙門、婆羅門,乃至窮人、乞士,都布施予錢財、衣服、飲食、明燈、以及各種莊嚴(裝飾)的器具。婆羅門啊!如果這位行惠施的人有犯了戒,而轉生於象群中的話,由於他曾經布施沙門、婆羅門錢財、衣服、飲食,乃至各種莊嚴器具的緣故,雖然是受生在像群中,也是會得到他前世布施的福報——具有衣服、飲食… …乃至各種莊嚴的器具。

  如果他是轉生於牛、馬、驢、騾等各種畜生道中的話,也會由於他前世惠施的功德,而受用一切的福報,隨他受生之處所應受用,全部都能獲得。婆羅門啊!如果這位布施的人能夠持戒,不殺生、不偷盜……乃至具有正見,布施眾沙門、婆羅門,乃至布施乞士錢財、衣服、飲食,乃至明燈;由於這樣的功德,受生於人道中,就能安享他的福報——具有衣服、飲食,乃至明燈等各種器具。

  其次,婆羅門啊!如果布施的人又能持戒而得受生於天上的話,那麼他前世所有惠施的功德,就會於天上受福報——具有天上的財寶、衣服、飲食,乃至各種莊嚴的器具。婆羅門啊!這樣就叫做布施的人行施,布施者自己也會得到福報,因緣果報是不會失去的。」

  當時,生聞婆羅門聽聞了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一〇二九經註釋:

  1、達嚫:原為齋食之後,施僧以財物之謂。而僧對其施物為報之而說法,亦曰達嚫。此處乃指布施所得福報而言。
  一〇三〇【經旨】本經敘說若行十不善業,則會墮生於地獄中;若具足十善業,則可受生於人、天,乃至得四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拘薩羅國的人間遊行教化,就住在鞞羅磨聚落北邊的身恕林中。

  鞞羅磨聚落的婆羅門、長者們聽到世尊住在聚落北邊的身恕林中,知道後,就彼此相招集,一同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 「世尊啊!是什麼因緣而使眾生身壞命終後,墮生於地獄中呢?」

  佛陀告訴眾婆羅門、長者說:「是由於行不如法之行、行危險之行的緣故,所以身壞命終後,墮生於地獄中。」

  眾婆羅門、長者問佛陀說:「是行作什麼不如法之行、或危險之行,以致身壞命終後,而墮生於地獄中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長者說:「就是行作殺生……乃至有邪見,具足十不善業行的緣故。婆羅門啊!如此不如法之行、危險之行,會使人身壞命終後,墮生於地獄中。」

  婆羅門問佛陀說:「是什麼因緣使所有眾生於身壞命終後,得生於天上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長者說:「那是因為行如法之行、行正確之行,以此因緣,所以身壞命終後,得生於天上。」

  又問:「世尊啊!是行作什麼如法之行、什麼正確之行,以致身壞命終後,得生於天上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長者說:「就是能遠離殺生……乃至具有正見,有此十善業行的緣故,所以身壞命終後,得生於天上。婆羅門、長者啊!如果有人行此如法之行、行此正確之行的話,那麼他想受生於剎利大姓家、婆羅門大姓家、或居士大姓家,都能如意而往生。為什麼呢?因為他能如法而行、行正確之行的緣故。

  如果他又想受生於四王天、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的話,也都能如意往生。為什麼呢?因為他能如法而行、行正確之行的緣故。一個修持淨戒的人,他心裡的願望,自然全可獲得。

  像這樣如法而行、行正確之行的人,如果想要受生於梵天的話,也是能如意而往生。為什麼呢?因為他能行正確之行、如法而行的緣故。一個持戒清淨,心離愛欲的人,他的願望所求,必能獲得。

  如果他又想往生到光音天(色界二禪第三天)、遍淨天(色界三禪第三天),乃至阿伽尼吒天(色究竟天,色界四禪第九天,也是色界最高天)的話,也是同樣能往生。為什麼呢?因為他能持戒清淨,心離貪欲的緣故。

  如果他又想要遠離五欲、五蓋邪惡不善法,有覺、有觀,……乃至具足安住於第四禪,也都能成就。為什麼呢?因為他能如法而行、行正確之行的緣故。一個持戒清淨,心離愛欲的人,他的願望所求,必能獲得。

  如果他想要求得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或入於無色界的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的話,他也都能獲得。為什麼呢?因為他能如法而行、行正確之行的緣故。一個持戒清淨,心離愛欲的人,他的願望所求,必能獲得。

  如果他想要斷除三結(身見結、戒取結、疑結),得到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或具有無量神通,天耳智證通、他心智證通、宿命智證通、生死智證通、漏盡智證通,也都能獲得。為什麼呢?因為他能如法而行,行正確之行的緣故。一個持戒清淨,也離愛欲的人,他的願望所求,必能獲得。」

  當時,婆羅門、長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一〇三一【經旨】本經敘說鞞羅磨聚落之婆羅門、長者來向佛陀請教生地獄與生天之因緣。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拘薩羅國的人間遊行教化,就住在鞞羅磨聚落北邊的身恕林中。

  當時,鞞羅磨聚落中,有婆羅門、長者聽聞世尊住在鞞羅磨聚落的身恕林中,知道後,就乘著白馬車,帶了眾多的隨從,持著金柄傘蓋、金澡瓶,走出鞞羅磨聚落,去到身恕林中。到了路口,下車步行,進入園門,到世尊之前,見面彼此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瞿曇啊!究竟是什麼因緣,以致有人命終後生於地獄中,乃至於天上呢?」餘如前經所詳述的經文一樣。

  當時,鞞羅磨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一〇三二【經旨】本經敘說佛陀為婆羅門、長者講說自通之法,應修持七種聖戒,並成就四不壞淨,則能究竟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拘薩羅國的人間遊行教化,就住在鞞紐多羅聚落北邊的身恕林中。鞞紐多羅聚落的婆羅門、長者們聽聞世尊住在聚落北邊的身恕林中,知道後,就彼此相招引,一同前往身恕林,到世尊住處,見面相慰勞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告訴婆羅門、長者說:「我將為你們講說自通之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怎樣叫自通之法呢?就是聖弟子要如此修習:我這樣想著——如果有人想殺害我的話,這是我所不喜歡的事;如果是我所不喜歡的事,別人當也會同我一樣的不喜歡,那麼我為何要去殺害他呢?有這樣的覺悟後,就會受持不殺生戒,不樂於殺生,就如前面所說的一樣。又我若不喜歡別人對我偷盜,別人也當不喜歡被偷盜,那麼我為何要對別人偷盜呢?所以就會受持不偷盜戒,就如前面所說的一樣。又我既然不喜歡別人侵犯我的妻子,別人也應不喜歡自己的妻子被人侵犯,那麼我現在為何要侵犯別人的妻子呢?所以就會受持不邪淫戒,就如前面所說的一樣。又我也不喜歡被別人欺騙,別人也是不願被人欺騙,那麼我為何要欺騙他呢?所以就會受持不妄語戒,就如前面所說的一樣。又我也不喜歡別人離間我與親友的關係,別人也是不願被人如此離間,那麼我現在為何要離間他與親友的關係呢?所以就不會去行作兩舌(挑撥離間)之事。我也不喜歡別人以粗暴的話加之於我,別人也是不喜歡這樣,那麼我為何要對他辱罵呢?所以對於他人就不會去惡口漫罵了,就如前面所說的一樣。我也不喜歡別人講說不合禮義、不正經的綺語,別人也是不喜歡聽聞這樣的話語,那麼我為何要對他講說綺語呢?所以就不會對於別人講說綺語了,就如前面所說的一樣。如此七種行作,就叫做聖戒。

  又聖弟子如能成就對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對於法、僧堅定不移的淨信,(成就聖戒),這樣就叫做聖弟子成就了四種堅定不移的淨信。自己能於現前觀察而自記說:我地獄之緣已盡,畜生、餓鬼之緣已盡,一切惡道之緣都已盡,我已得到須陀洹果,不再墮於惡道中,決定正向於正覺,最多只在天上、人間各別七次往返受生,就能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了。」

  當時,鞞紐多羅聚落的婆羅門、長者們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一〇三二經註釋:

  1、自通之法: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自利之法門」;巴利英譯本此處作:anorm–method which brings profit to oneself.與漢譯相當。
  一〇三三【經旨】本經敘說相習近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彼此相習近之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怎樣叫彼此相習近之法呢?就是殺生的人會和殺生的人相習近,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的人,各自也都會隨類而相習近,譬如不潔淨的東西就會和不潔淨的東西互相和合一樣。同樣地,殺生的人就會和殺生的人,……乃至邪見的人就會和邪見的人互相習近。就像這樣,比丘啊!不殺生的人就會和不殺生的人相習近,……乃至有正見的人就會和有正見的人相習近,譬如潔淨的東西就會和潔淨的東西互相和合一樣。由乳會生酪,由酪會生酥,由酥會生醍醐,而醍醐又會自相和合。同樣地,不殺生的人就會和不殺生的人相習近,……乃至有正見的人就會和有正見的人相習近,這樣就叫做比丘相習近之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三四【經旨】本經敘說十惡業是蛇行法,十善業是非蛇行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蛇行之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怎樣叫蛇行之法呢?就是殺生的邪惡行為,手常血腥,……乃至造作十不善業行,就如前面淳陀經所詳述的那樣。當他造惡之時,就是有身的蛇行、口的蛇行、意的蛇行;他造作瞭如此身的蛇行、口的蛇行、意的蛇行後,就會在二種惡道中趨向任何一道——或地獄道、或畜生道。所謂蛇行的眾生,就是指蛇、鼠、貓、狸等以腹伏行的眾生,這樣就叫做蛇行法。

  怎樣叫非蛇行法呢?就是不殺生,……乃至有正見,就如前面淳陀經所詳述的十善業行那樣,這樣就叫做非蛇行法。身不造作蛇行、口不造作蛇行、意不造作蛇行,那麼在二種善道中,就會受生於任何一道——或是天上、或是人間。這樣就叫做非蛇行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三五【經旨】本經敘說有三種惡因,必墮生地獄;三種善因,則受生於天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惡業的因、噁心的因、惡見的因,造作這樣惡因的眾生身壞命終後,一定會墮生於地獄惡道中。譬如圓珠,丟到空中,落地後各處流轉,不住於一處。同樣地,有惡業的因、噁心的因、惡見的因,身壞命終後,一定會墮生地獄中,而無安住之處。

  什麼是惡業呢?就是殺生……乃至綺語,就如前面已詳述過的一樣,這就是惡業。什麼是噁心呢?就是貪心、恚心,就如前面已詳述過的一樣,這就是噁心。什麼是惡見呢?就是顛倒的邪見,就如前面已詳述過的一樣,這就是惡見。這些就叫做惡業的因、噁心的因、惡見的因,身壞命終之後,一定會墮生於地獄惡道中。

  有善業的因、善心的因、善見的因,造作這樣善因的眾生身壞命終後,一定會受生於天上善道中。婆羅門啊!什麼是善業呢?就是遠離殺生、不樂於殺生,……乃至不綺語,這就是善業。什麼是善心呢?就是不貪、不恚,這就是善心。什麼是善見呢?就是有正見,不錯亂顛倒,……乃至自己能知見不再有後世生死的果報了,這就是善見。這些就叫做善業的因、善心的因、善見的因,身壞命終之後,一定能受生於天上。譬如四方的摩尼珠,丟到空中,會隨其墮處而安止;同樣地,那三種善因,相應受生之處,也都能隨處而安住。」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三六【經旨】本經敘說行十不善業,會墮生於地獄,若生人中,必得相應苦報;行十善業,則受生於天上,若生人中,必得相應善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人多習行殺生的話,就會墮生於地獄中;如生於人中,也會得到短壽的苦報。多習行不予而取的偷盜行為,就會墮生於地獄中;如生於人中,也會受到錢財多難的苦報。多習行邪淫,就會墮生於地獄中;如生於人中,所有妻室也會有被人企圖侵犯的苦報。多習行妄語,就會墮生於地獄中;如生於人中,也會有常遭他人譏論的苦報。多習行挑撥離間的兩舌,就會墮生於地獄中;如生於人中,也會有親友乖離的苦報。多習行惡口漫罵,就會墮生於地獄中;如生於人中,也會有常聞惡聲的苦報。多習行綺語,就會墮生於地獄中;如生於人中,也會有說話不守信用的苦報。多習行貪欲,就會墮生於地獄中;如生於人中,也會有增長貪欲的苦報。多習行瞋恚,就會墮生於地獄中;如生於人中,也會有增長瞋恚的苦報。多習行邪見,就會墮生於地獄中;如生於人中,也會有增長愚癡的苦報。

  如果修習又多修習遠離殺生的話,就會受生天上;如生於人中,也一定會得到長壽的善報。修習又多修習不偷盜,就會受生於天上;如生於人中,也會得到錢財不喪失的善報。修習又多修習不邪淫,就會受生於天上;如生於人中,也會得到妻室循良的善報。修習又多修習不妄語,就會受生於天上;如生於人中,也會得到不被人譏論的善報。修習又多修習不兩舌,就會受生於天上;如生於人中,也會得到親友和合、感情堅固的善報。修習又多修習不惡口,就會受生於天上;如生於人中,也會得到常聞妙音的善報。修習又多修習不綺語,就會受生於天上;如生於人中,就會得到說話信用的善報。修習又多修習不貪,就會受生於天上;如生於人中,也會得到不增愛欲的善報。修習又多修習不瞋恚,就會受生於天上;如生於人中,也會得到不增長瞋恚的善報。修習又多修習正見,就會受生於天上;如生於人中,也會得到不增愚癡的善報。」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三七【經旨】本經敘說十惡業皆由貪、瞋、痴所生,十善業則由不貪、不瞋、不癡而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殺生有三種因素,就是從貪而生、從恚而生、從痴而生。……乃至邪見也有三種因素,即從貪而生、從恚而生、從痴而生。遠離殺生也有三種因素,由不貪而生、由不恚而生、由不癡而生。……乃至遠離邪見也有三種因素,即由不貪而生、由不恚而生、由不癡而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三八【經旨】本經敘說有十善業之出法,能出離於十惡業之不出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所謂的出法(指十善業),能出離於不出法(指十惡業)。怎樣叫出法出離於不出法呢?就是不殺生能出離於殺生,……乃至有正見能出離於邪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三九【經旨】本經敘說十惡業為此岸,十善業為彼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瞿曇啊!您所說的此岸、彼岸。究竟什麼是此岸?什麼是彼岸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殺生,就是此岸;不殺生,就是彼岸。有邪見,就是此岸;有正見,就是彼岸。」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稍有修習善業的人,才能度達彼岸;

  一切的眾生之類,都是驅馳奔走於此岸。

  如能於此正法、戒律中,觀察各種法相的話,

  這些人就能度達彼岸,摧伏死魔的軍隊。」

  當時,生聞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就像這樣,有異比丘所問、尊者阿難所問、佛問諸比丘三經,經文內容也如前面所述一樣。
  一〇四〇【經旨】本經敘說十惡業為惡法,十善業為真實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惡法(邪法),也有真實法(正法、善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惡法呢?就是殺生、不與取(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這些就是惡法。什麼是真實法呢?就是遠離殺生……乃至有正見,這些就是真實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四一【經旨】本經說明惡法、惡惡法,真實法、真實真實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惡法、有比惡法更惡之法,有真實法、有比真實法更真實之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惡法呢?就是殺生……乃至邪見,這些就是惡法。什麼是比惡法更惡之法呢?就是自己殺生,也教人殺生;……乃至自己起邪見,又教人行邪見,這些就是比惡法更惡之法。什麼是真實法呢?就是不殺生……乃至有正見,這些就是真實法。什麼是比真實法更真實之法呢?就是自己不殺生,也教人不要殺生;……乃至自己行正見,又能教人行正見,這些就是比真實法更真實之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四二【經旨】本經敘說行十惡業為不善男子,行十善業為善男子。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不善男子和善男子。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現在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不善男子呢?就是殺生……乃至有邪見的人,這樣就叫做不善男子。什麼是善男子呢?就是能不殺生……乃至具有正見的人,這樣就叫做善男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四三【經旨】本經說明不善男子、比不善男子更不善男子,善男子、比善男子更善男子。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不善男子、也有比不善男子更不善的男子,有善男子、也有比善男子更善的男子。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

  怎樣叫不善男子呢?就是行作殺生……乃至有邪見的人,這樣就叫做不善男子。怎樣叫比不善男子更不善的男子呢?就是他不但親自殺生,也教人去殺生;……乃至自己行邪見,還教人行邪見,這樣就叫做比不善男子更不善的男子。

  怎樣叫善男子呢?就是能不殺生……乃至具有正見的人,這樣就叫做善男子。怎樣叫比善男子更善的男子呢?就是自己不但不殺生,還教人也不殺生;……乃至自己不但行正見,又能教人行正見,這樣就叫做比善男子更善的男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四四【經旨】本經敘說行十不善業必墮地獄,行十善業必生天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成就十種惡法的話,就會如鐵槍鑽入水底一樣,身壞命終後,必會向下墮入地獄惡道中。是哪十種呢?就是殺生……乃至有邪見。如果成就十種善法的話,就譬如鐵槍仰鑽虛空一樣,身壞命終後,就會上生於天上。是哪十種呢?就是不殺生……乃至具有正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〇四四經註釋:

  1、鐵鉾:鉾,劍端。鐵鉾,即鐵槍。
  一〇四五【經旨】本經敘說自行、教人行十不善業者,必下生於地獄;自行、教人行十善業者,則得上生天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成就二十種惡法的話,就會如鐵槍鑽入水底一樣,身壞命終後必會向下墮生於地獄惡道中。是哪二十種呢?就是親自殺生,也教人殺生;……乃至自己行邪見,又教人行邪見。成就這二十種惡法,就會如鐵槍鑽入水底一樣,身壞命終後,向下墮生於地獄惡道中。如果有成就二十種善法的話,就會如鐵槍仰鑽虛空一樣,身壞命終後,上生於天上。是哪二十種法呢?就是自己能不殺生,也教人不殺生;……乃至自己行正見,又能教人行正見。成就這二十種善法,就會如鐵槍仰鑽虛空一樣,身壞命終後,上生於天上。」

  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四六【經旨】本經敘說自行、教人、讚歎十不善業者,必墮地獄;若自行、教人、讚歎十善業者,必生天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成就三十種惡法的話,就會如鐵槍鑽入水底一樣,身壞命終後,必會向下墮生於地獄惡道中。是哪三十法呢?就是親自殺生,教人殺生,又常讚歎殺生;……乃至自己行邪見,且教人行邪見,又常讚歎行作邪見的人。成就這三十種惡法,就會如鐵槍鑽入水底一樣,身壞命終後,必會向下墮生於地獄惡道中。如果有成就三十種善法的話,就會如鐵槍仰鑽虛空一樣,身壞命終後,上生於天上。是哪三十種善法呢?就是自己不殺生,也教人不殺生,又常讚歎不殺生的功德;……乃至自己行正見,且教人行正見,又常讚歎正見的功德。成就這三十種善法,就譬如鐵槍仰鑽虛空一樣,身壞命終後,上生於天上。」

  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四七【經旨】本經敘說若自行、教人、讚歎、隨喜十不善法者,必墮生地獄;若自行、教人、讚歎、隨喜十善業者,必生天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成就四十種惡法的話,就會如鐵槍投入水底一樣,身壞命終後,向下墮生於地獄惡道中。是哪四十種法呢?就是親自殺生、教人殺生、讚歎殺生、見人殺生而心隨歡喜;……乃至自己行邪見,也教人行邪見,讚歎邪見,見人行邪見而心隨歡喜。成就這四十種惡法,就會如鐵槍投入水底一樣,身壞命終後,必會向下墮生於地獄惡道中。如果有成就四十種善法的話,就會如鐵槍仰鑽虛空,身壞命終後,上生於天上。是哪四十種法呢?就是自己不殺生,也教人不殺生,口常讚歎不殺的功德,見人不殺則心隨歡喜;……乃至自己行正見,也教人行正見,常讚歎正見的功德,見人行正見則心隨歡喜。成就這四十種善法,就會如鐵槍仰鑽虛空一樣,身壞命終後,上生於天上。」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四八【經旨】本經敘說十不善業為非法,十善業為正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非法(不正法、惡法),有正法(善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非法呢?就是殺生……乃至邪見,這些就是非法。什麼是正法呢?就是不殺生……乃至正見,這些就是正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〇四九【經旨】本經敘說十不善業為非律,十善業為正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錯誤的戒律,有正確的戒律。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錯誤的戒律呢?就是殺生……乃至邪見,這些就是錯誤的戒律。什麼是正確的戒律呢?就是不殺生……乃至正見,這些就是正確的戒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非律、正律」的經文所述,像這非聖及聖,不善及善,非親近、親近,非善哉、善哉,黑法、白法,非義、正義,卑法、勝法,有罪法、無罪法,棄法、不棄法等九篇經文,每一經都與前面經文內容一樣。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54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