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2/08 10:24:48瀏覽1881|回應0|推薦5 | |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九 二三二【經旨】本經敘說六根、六境、六識、六觸、六受是名世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名叫三彌離提的比丘,他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們所說的世間,到底怎樣叫世間呢?」 佛陀告訴三彌離提說:「就是這眼根、色境、眼識、眼觸,以及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同樣地,這耳、鼻、舌、身諸根,乃至意根、法境、意識、意觸、以及意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就叫世間。為什麼呢?因為六根一生起,那麼六觸也就跟著生起,……像這樣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產生。 三彌離提啊!如果沒有那眼根、沒有色境、沒有眼識、沒有眼觸、也沒有因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同樣地,如果沒有耳、鼻、舌、身諸根,乃至沒有意根、法境、意識、意觸、也沒有因意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的話,那麼就沒有世間的存在,也不用在世間有所施設了。為什麼呢?因為六根一息滅,那六觸便跟著息滅,……像這樣乃至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世間」的經文所說,像這「眾生」、像這「魔」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第二三二經註釋: 1、世間:世是遷流轉變的意思,雖分有情自身與自身外的器世間,但專指有情世間,佛法總是從有情去說明世間。 二三三【經旨】本經敘說六根乃至三受都是危脆敗壞,此危脆敗壞法,名為世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名叫三彌離提的比丘,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們所說的世間,到底怎樣叫世間呢?」 佛陀告訴三彌離提說:「脆弱不堅實,容易敗壞,這就叫世間。到底怎樣叫脆弱不堅實,容易敗壞的呢?三彌離提啊!像眼根就是脆弱不堅實,容易敗壞的事物了,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的眼觸,又由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那一切都是脆弱不堅實,容易敗壞的;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這樣子。這些所說脆弱不堅實,容易敗壞的事物,就叫做世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三四【經旨】本經敘說六根是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是名空世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名叫三彌離提的比丘,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所說的世間空,到底怎樣叫世間空呢?」 佛陀告訴三彌離提說:「好比眼根非我,也非我所有,所以是空;常住、永恆、不變易之法是不存在的,所以是空;我所有的事物也是虛妄不實的,所以是空。為什麼呢?因為法性自然如此的緣故。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生起的眼識,以及眼根、色境、眼識和合而生的眼觸,又由於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那一切都是隨緣生滅之法,也都是空的;沒有常住、永恆、不變易之法,所以是空的;也不是我所有,所以也是空的。為什麼呢?因為這法性自然如此的緣故;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這樣子,這就叫空世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三彌離提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二三五【經旨】本經敘說六內入處為世間,愛、喜、貪俱為世間集,愛、喜、貪滅為世間滅,八聖道為世間滅道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大家解說世間、世間的集起、世間的寂滅、世間寂滅的途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 什麼是世間呢?是指六內入處(六根)。是那六種呢?就是眼內入處,以及耳、鼻、舌、身、意等內入處。 世間是怎樣生起的呢?就是有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而招感世間的生起。 世間是怎樣寂滅的呢?就是要把這渴求未永來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斷滅無餘,捨離、唾棄、滅盡、出離貪欲,這樣就能使世間(六內入處)息滅、靜止、永不生起。 什麼是世間寂滅的途徑呢?就是指八聖道——正見(正確的知見)、正志(正確的思考)、正語(純正的言語)、正業(正當的行為)、正命(正當的職業)、正方便(正確的努力)、正念(正確的觀念)、正定(正確的禪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三五經註釋: 1、彼彼集著:疑應作「彼彼樂著」,因本經明言世間是指六內入處(六根)而言,既指有情世間,則其生起應與第六十一、六十二經所述「有身邊集」的道理一樣。巴利本相對經文則從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緣起道理來論說,與北傳敘述不同。 二三六【經旨】本經敘說世尊為諸比丘略說世界邊後,入室坐禪,而由阿難廣說其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不講說有用步行而能到達世界邊際的人,我也不講說不走到世界的邊際而有能徹底解脫生死苦海的人。」這樣地講說完後,就走入室內靜坐修禪去了。 當時,眾多的比丘就在世尊離開後,互相談論著說:「世尊剛才只簡略地說法:『我不講說有用步行而能到達世界邊際的人,我也不講說不走到世界的邊際而有能徹底解脫生死苦海的人。』他這樣地講說完後,就走入室內靜坐修禪去了。我們今天對世尊簡略的說法仍不了解它的妙義,在座各位尊者,誰有能力對世尊簡略的說法,再廣為我們演說它的妙義呢?」 比丘們又這樣說道:「只有阿難尊者聰明又具智慧,總持一切法義,而且又經常奉侍在世尊左右,世尊讚歎他知識廣博,修行清淨,對世尊簡略的說法,他應當能夠為我們廣說其中的妙義。現在我們應當前往阿難尊者處拜訪他,請求他再解說。」 這時,有很多的比丘就一齊到阿難尊者處拜訪,見面彼此互相問訊後,就在一邊坐下,然後詳細地把上面世尊所講說的事理向阿難一一請教。 當時,阿難告訴眾比丘說:「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現在將為你們解說。像世間、世間的名稱、世間的覺知、世間的言辭、世間的語說等,這些都是屬於世間的名數。各位尊者!我說眼睛就是世間、世間的名稱、世間的覺知、世間的言辭、世間的語說了,這些全部都屬於世間的名數;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這樣。多聞的聖弟子對這六入處(六根)如果能夠如實地察知它的集起、息滅、愛樂、禍患、出離,這就叫聖弟子已到了世界的邊際、知道世間、被世間所尊重、度脫了世間。」 這時,阿難尊者又唱頌偈言: 「並不是說遊步而行的人,他就能走到世界的邊際; 但是不能走到世界邊際的人,便不能免除一切的苦惱。 所以世尊就叫做能覺知世間一切的人; 因為他能行到世界的邊際,一切清淨的梵行都已建立。 世界的邊際,也只有具正智的覺者才能詳細的了解; 因為他的覺慧能通達世間的一切,所以說他能夠度脫此世而到達涅槃的彼岸。」 「就是這樣,各位尊者啊!所以剛才世尊簡略的說法後,就進入室內靜坐修禪去了。我現在已為你們再分別廣說了。」 阿難尊者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他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三七【經旨】本經敘說比丘若緣六根、六塵而生惡不善覺,是名有師,又依此惡不善法師而住者,是名近住弟子。有師、有近住弟子,則苦獨住;反之,則樂獨住。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弟子說:「如果有師、有近住弟子的話,那麼就會和苦惱獨住;如果無師、無近住弟子的話,那麼就會和快樂獨住。」 怎樣叫有師、有近住弟子,就會和苦惱獨住呢?比如眼根與色境的接觸,就會生起各種邪惡不善的覺受,於是貪欲、瞋恚、愚癡也跟著生起。如果比丘施行此法的話,就叫有師;依循這種邪惡不善之法的人,就叫近住弟子。耳、鼻、舌、身、意諸根與境的接觸,也是這樣。像這樣有師、有近住弟子的話,那麼就會經常與苦惱獨住。 怎樣叫無師、無近住弟子,就會經常和快樂獨住呢?比如眼根與色境的接觸,就會生起各種邪惡不善的覺受,於是貪欲、瞋恚、愚癡也跟著生起。如果比丘不去施行此法的話,就叫無師;不依循那種邪惡不善法的人,就叫無近住弟子。這就叫無師、無近住弟子的人,那麼就會經常和快樂獨住。如果比丘能夠無師、無近住弟子的話,我說他就能獲得清淨梵行的福報。為什麼呢?因為無師、無近住弟子的比丘,自我已樹立了清淨的梵行,所以能夠正確地滅盡苦惱,從各種苦惱的結聚中得到徹底的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三八【經旨】本經敘說佛告舍利弗,於行乞時,不應眼見色而起愛欲,要滅除行、住、坐、臥時對於眼、色的慾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舍利弗尊者在早上穿上法衣拿著缽盂,走進舍衛城乞食,乞食完後,回到精舍,收好了衣缽,洗完腳後,拿著坐具走進林中,就在大白天裡靜坐修禪。等舍利弗從禪定中出定後,去到世尊處拜訪,他向佛陀頂禮後,就退坐一邊。 當時,佛陀問舍利弗說:「你從那兒來的呢?」 舍利弗回答說:「世尊啊!我大白天在樹林裡靜坐修禪後才來的。」 佛陀問舍利弗說:「你今天已進入到何等禪境了呢?」 舍利弗回答佛陀說:「世尊啊!我今天在林中坐禪,已進入到觀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且虛妄不實的空三昧境界。」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真妙啊!真妙!舍利弗啊!你現在已能進入上座的禪境而坐禪了;如果其它比丘想要進入上座禪境的話,也應該像這樣地去學習。 比丘無論走進城時,或行乞時,或出城時,應該作這樣地思考:我現在眼睛看見了各種色境,是否生起了貪欲、恩愛、愛念、執著了呢? 舍利弗啊!比丘作這樣觀察的時候,如果眼睛見色境曾有愛念染著的話,那麼那位比丘為了斷除邪惡不善心念的緣故,應當要運用各種方法,努力精進,繫念修學。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了頭上的帽子,為了完全把火撲滅的緣故,應當運用最好的方法,努力把火撲滅;那位比丘也像這樣子,應當要運用最好的方法,努力精進,繫念修學。 如果比丘在觀察的時候,發現無論在道路上,或村落中乞食,或是走出村落,在這過程中,眼睛見色境並沒有愛念染著的情況,而且那位比丘也願以這樣的喜樂善根,日夜精勤努力,修習繫念於一處,這就叫比丘能在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中淨除不正的乞食了。所以這篇經文就取名叫『清淨乞食住』。」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舍利弗尊者聽完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二三九【經旨】本經敘說若比丘對六入處愛念染著,則不得涅槃;反之則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有位名叫鬱瞿婁的長者,他去到佛陀住處拜訪,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為什麼有的比丘能夠在現世中獲得涅槃解脫?為什麼有的比丘不能在現世中獲得涅槃解脫呢?」 佛陀告訴長者說:「如果有比丘眼根識見色境,就對它愛念貪著;因為愛念貪著之故,所以就經常依住於這識見中;因被它所束縛的緣故,對它執取的緣故,所以就不能在現世中獲得涅槃解脫。像這耳、鼻、舌、身四根,乃至意根識見法境,也是這樣子。 如果比丘眼根識見色境,不去愛念貪著;能不愛念貪著的話,就不會依住於這識見之中;因為不覺觸、不貪著、不執取之故,這比丘就能在現世中獲得涅槃解脫。像這耳、鼻、舌、身四根,乃至意根識見法境,也是這樣子。 所以,長者啊!有的比丘能在現世中獲得涅槃解脫,有的不能在現世中獲得涅槃解脫。」 就如「長者所問經」的經文一樣,像這「阿難所問經」以及「佛自為諸比丘所說經」的經文,也如同上面所說一樣。 第二三九經註釋: 1、鬱瞿婁:又譯作鬱迦羅越,舍衛國長者名。譯曰功德,又曰威德。長者詣佛所出家,見「鬱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2、見法:見,同現。現法,即現世之意。 3、比丘眼識於色,愛念染著:漢譯南傳大藏經此處作「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喜愛,生慾念。」 二四○【經旨】本經敘說六根緣六境(塵),故生六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到底是什麼原因而生起眼識的呢?是什麼原因而生起耳、鼻、舌、身、意識的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是由於眼根接觸色境的因緣,所以才會生起眼識。為什麼呢?因為那眼識的生起,一切都是由於眼根與色境接觸的緣故。同樣地,由於耳與聲的因緣就會生起耳識;鼻與香的因緣,就會生起鼻識;舌與味的因緣,就會生起舌識;身與觸的因緣,就會生起身識;乃至意與法的因緣就會生起意識。為什麼呢?因為所有一切的意識,那一切都是意根接觸法境的因緣所生之故。比丘啊!這就叫眼識是因緣而生……乃至意識也是因緣而生。」 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後,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告辭離去。 二四一【經旨】本經敘說六根緣六塵為結所繫法;欲貪是結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大家解說結所繫法及結法。什麼叫結所繫法呢?就是眼緣色、耳緣聲、鼻緣香、舌緣味、身緣觸、意緣法,這就叫結所繫法。什麼叫結法呢?就是欲貪,這就叫結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四一經註釋: 1、結所繫法及結法:結為結纏,係為系縛。結,系同為染污煩惱之異名。本經謂六根攀緣逐求六境,叫結所繫法,而欲貪則為結法。 二四二【經旨】本經敘說六根緣六塵是所取法;欲貪是取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大家解說所取法及取法。什麼叫所取法呢?就是眼緣色、耳緣聲、鼻緣香、舌緣味、身緣觸、意緣法,這就叫所取法。什麼叫取法呢?就是欲貪,這就叫取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四二經註釋: 1、所取法及取法:取著所對之境界謂之取,是愛之異名,又為煩惱之總名。本經謂六根緣六塵為所取法;欲貪為取法。 二四三【經旨】本經敘說若以六識取於六塵相及取隨於六塵之美好者,身壞命終,則墮惡趣中,故不應於六入處生取著。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比丘啊!即使是愚癡無聞的凡夫,他寧可拿被火燒熱的銅籌來燙燒自己的眼睛,使它熾熱燃燒,也不願以眼識去執取色相,隨順各種美好的形色而執取。為什麼呢?因為執取色相,隨順各種美好的形色而執取的緣故,命終後會墮入惡道之中,就如沉鐵丸一樣,永不復出了。 愚癡無聞的凡夫,寧願以燒熱的鐵錐來鑽穿自己的耳朵,也不願以耳識去執取聲相,隨順各種美好的聲音而執取。為什麼呢?因為耳識執取聲相,隨順各種美好的聲音而執取的人,身死命終後,就會墮入惡道之中,就如沉鐵丸一樣,永不復出了。 愚癡無聞的凡夫,寧願以利刀削斷自己的鼻子,也不願以鼻識去執取香相,隨順各種美好的香氣而執取。為什麼呢?因為鼻識執取香相,隨順各種美好的香氣而執取的緣故,身死命終之後,就會墮入惡道之中,就如沉鐵丸一樣,永不復出了。 愚癡無聞的凡夫,寧願以利刀割斷自己的舌頭,也不願以舌識去執取味相,隨順各種美好的滋味而執取。為什麼呢?因為舌識執取味相,隨順各種美好的滋味而執取的緣故,身死命終之後,就會墮入惡道之中,就如沉鐵丸一樣,永不復出了。 愚癡無聞的凡夫,寧願拿剛鐵利槍來刺擊自己的身體,也不願以身識去執取觸相,隨順各種柔軟細滑美好的觸境而執取。為什麼呢?因為執取觸相,以及隨順各種柔軟細滑美好觸境的緣故,身死命終之後,就會墮入惡道之中,就如沉鐵丸一樣,永不復出了。 眾比丘啊!睡眠是愚癡的過活、是生命的愚迷,沒有利益,也沒有福報。然而眾比丘寧願睡眠,也不可對那色相等六塵而生起覺想;如果生起覺想的話,一定會生起各種煩惱纏縛,爭辯是非,就會使很多的眾生生起不合義理的作為,不能饒益安樂天人了。 那些多聞的聖弟子要作這樣的學習:我今天寧可拿熾熱的鐵槍來貫穿自己的眼睛,也不可以眼識去執取色相,而墮入三惡道之中,長夜受苦。我從今日起應當正確的思惟:觀察眼根是無常法、是因緣造作的有為法、是緣於心而生之法;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生起的眼識,以及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生起的眼觸,又由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那些也都是無常法、因緣造作的有為法、緣於心而生起之法。對耳、鼻、舌等三入處,乃至對身入處應當作這樣的學習:我寧可拿鐵槍貫穿自己的身體,也不可以身識去執取觸相,以及隨順各種柔軟細滑美好觸境的緣故,而墮入三惡道之中。我從今日起應當正確思惟:觀察身體是無常法、因緣造作的有為法、是緣於心而生之法。像這身體所接觸的觸境,身體接觸觸境生起的身識,以及由身根、觸境、身識三事和合生起的身觸,又由於身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那些也都是無常法、因緣造作的有為法、緣於心而生起之法。 多聞的聖弟子要作這樣的學習:睡眠是愚癡過活、是生命的愚迷、不能得到生命的成果、沒有利益、沒有福報。我應該不可睡眠,也不可生起各種覺想;生起覺想的話,就會引起各種煩惱纏縛,爭辯是非,使很多人增長不合義理的作為,不得安樂。 多聞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就會對眼根產生厭嫌,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生起的眼識,以及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的眼觸,又由於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那些也都會產生厭嫌,因為厭嫌的緣故,所以就不會去愛樂;由於不愛樂的緣故,就可獲得自在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對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要這樣地去觀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四三經註釋: 1、「睡眠者是愚癡活、是癡命,無利、無福」: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餘言睡眠是生命之不生產、睡眠是生命之不結實、睡眠是生命之愚迷」。 二四四【經旨】本經敘說於眼若知、若識、若斷、若離欲,則堪能正盡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對眼根不知道、不了解、不斷舍、不離欲的話,就不能正確的滅盡苦惱;如果對眼根能夠知道、了解、斷舍、離欲的話,就能正確的滅盡苦惱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眼」有四篇經文,像這樣,乃至於「意」等,計有二十四篇經文,也如上面所說一樣。 二四五【經旨】本經敘說若於眼等味著,則入於魔系;反之則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眾比丘對眼根愛樂的話,應該知道這位沙門、婆羅門就不能自在地脫離魔手,被魔王的繩縛所束縛,入於魔王的系縛中了;對耳、鼻、舌、身、意的愛樂,也是像這樣。如果沙門、婆羅門對眼根不愛樂的話,應該知道這位沙門、婆羅門就不會隨順魔王,脫離魔王手掌,不被魔王所繫縛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味」的經文一樣,像這歡喜、讚歎、染著、堅住、愛樂、憎嫉等的經文,也是同樣地說法。 如「內入處」的七篇經文一樣,「外入處」的七篇經文,也是同樣地說法。 二四六【經旨】本經敘說六根味著六境是魔鉤。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魔鉤。是那六種呢?就是眼根愛樂貪著色境,這就是魔鉤;耳根愛樂貪著聲境,這就是魔鉤;鼻根愛樂貪著香境,這就是魔鉤;舌根愛樂貪著味境,這就是魔鉤;身根愛樂貪著觸境,這就是魔鉤;意根愛樂貪著法境,這就是魔鉤。如果沙門、婆羅門眼根愛樂貪著色境的話,當知這沙門、婆羅門就會被魔王的鉤子鉤住他的咽喉,對著魔王而不能得到自在了。」 穢說、淨說的經文,也如上面一樣地廣為解說。 二四七【經旨】本經敘說比丘若貪著六入處,則不得解脫魔系;反之則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伏駁牛村落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你們說法,所說的法語,從開始、中段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義理、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潔淨,有清白的梵行,那就是這四品法經。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 怎樣叫四品法經呢?就如有比丘眼睛識見可愛、可念、可樂、可著的色境,這比丘見後,心生歡喜、讚歎、愛樂貪著、固持不捨;又如有比丘眼睛識見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樂著、苦厭的色境,這比丘見後,心生瞋恨、鄙嫌。像這樣的比丘,對著魔王就不能得到自在,乃至不能解脫魔王的系縛了。耳、鼻、舌、身、意,也是像這樣。 如果有比丘眼睛識見可愛、可念、可樂、可著的色境,然而這比丘見後,雖知喜而不讚歎,也不愛樂貪著固持不捨;又如有比丘眼睛識見不可愛、念、樂、著的色境,這比丘見後,心不生瞋恨,也不鄙嫌。像這樣的比丘,就不會隨順魔王的自在役使,乃至能解脫魔王的束縛。耳、鼻、舌、身、意,也是像這樣。這就叫比丘四品法經了。」 第二四七經註釋: 1、拘留搜:國名,又作居樓、俱盧,為佛世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恆何上游西岸,正當現今德里之地。 2、調伏駁牛聚落:村落名。 3、純一滿淨:即純一、圓滿、清淨。 二四八【經旨】本經敘說魔王波旬欲亂佛道意,卻反被說服。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 那時,世尊在早晨穿好法衣拿著缽盂,走進王舍城乞食。 這時,天魔波旬這樣地想著:沙門瞿曇在早晨穿好了法衣拿著缽盂,要走進王舍城乞食,我現在應當前往擾亂他的道心。 當時,天魔波旬就化作一位像駕車之類的車夫,手拿著木杖在找尋牛隻,他穿著破舊的衣服,蓬頭亂發,手腳都剝裂,手中拿著牛杖,來到世尊面前問說:「瞿曇啊!你有沒有看見我的牛隻呢?」 世尊這樣地想著:這是惡魔,他想要來擾亂我。於是就告訴魔王說:「惡魔啊!何處有牛呢?你要牛做什麼?」 魔王也這樣地想著:沙門瞿曇他已經知道我是魔王了。於是就回答佛陀說:「瞿曇啊!眼觸入處,就是我的駕乘(坐騎);耳、鼻、舌、身、意等觸入處,也是我的駕乘。」 魔王又問:「瞿曇啊!你想去那裡啊!」 佛陀告訴惡魔說:「你說你有眼觸入處,有耳、鼻、舌、身、意等觸入處;然而如果那裡沒有眼觸入處,也沒有耳、鼻、舌、身、意等觸入處的話,那麼你就不能到達那裡了,而我就是要前往那裡。」 當時,天魔波旬就朗誦詩偈說: 「如果認為有一常住而實體的我存在的話,那麼那一切便都是我波洵所擁有的了。(意即有我見的人,便受天魔所控制)一切既然都屬於我的,那麼瞿曇您要往那裡去呢?」 這時,世尊也說偈回答說: 「如果說有我見的話,那麼他用來說我就錯誤了。(意即世尊並無我見的偏執,故用此假設來說他,是錯誤的。)所以可知,波旬你與我的辯說是輸了。」 天魔又說偈言道:「如果說您已知見了正道,可安穩的趨向涅槃;你就獨自遊行前往好了,為何還費神教他人也去呢?」 世尊又說偈言道:「如果有人想要出離魔王束縛的話,他就會請問安渡彼岸的方法。我會為他平等解說真實永遠無餘的方法,時常修習而不放逸的話,就可永遠脫離魔王的束縛而得到自在。」 魔王又說偈言道:「有一塊石頭形狀像段肉,引得飢餓的烏鴉飛來要啄食。那烏鴉把那塊石頭想像成又軟又美的肉食,想要吃它來填飽飢餓的肚子。沒想到竟然感覺不到肉的滋味,反而折斷了烏嘴而騰空飛去。我波旬今天就像那隻烏鴉一樣,而世尊您就像那塊石頭所生似地堅實。我不能擊破您的說法慚愧而去,就好像那隻烏鴉凌空飛去一樣。內心感到非常愁苦,就在那兒隱沒消失。」 二四九【經旨】本經敘說若習近於六入處,則不得解脫魔縛;反之則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沙門、婆羅門眼根習近於色境的話,就會隨順魔王自在的役使了。……乃至不能解脫魔王的束縛;耳、鼻、舌、身、意諸根若習近於外境,也是像這樣子。 如果沙門、婆羅門眼根不習近於色境的話,那麼就不會隨順魔王的自在役使,……乃至可解脫魔王的束縛;耳、鼻、舌、身、意諸根若不習近於外境,也是像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五○【經旨】本經敘說四大所造之色無常、無我;六識也是無常、無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吒利弗多羅國的雞林園裡。 那時,阿難尊者去到大純陀尊者處拜訪,彼此互相問訊後,在一邊坐著。 當時,阿難尊者告訴純陀尊者說:「我想向您請教,不知您是否有空閒回答我的問題?」 純陀尊者告訴阿難尊者說:「隨您所問,知道的話,我當會回答您。」 阿難尊者問純陀尊者說:「就如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所了知、所察見的,他說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造成了物質現象,他這樣講說的目的是為了顯露這四大元素並不是我。又如來、應供、等正覺他所了知、所察見到的,也有說六識並不是我嗎?」 純陀尊者告訴阿難尊者說:「仁者您最多聞了,我之所以從遠處來到這裡見您,就是為了請問這件法義。今天,尊者啊!希望您能為我解說這法義。」 阿難尊者告訴純陀說:「我現在問尊者您,您請隨意回答我。純陀尊者啊!您認為有眼根、有色境、有眼識嗎?」 純陀尊者答說:「有的。」 阿難尊者又問:「是由於眼根觸及色境,而生起眼識的嗎?」 純陀尊者答說:「是這樣。」 阿難尊者又問:「是由於眼根觸及色境,而生起眼識,那麼,那個生起眼識的因和緣是常還是無常呢?」 純陀尊者答說:「是無常。」 阿難尊者又問:「如果是由那個因、那個緣而生起了眼識,那麼,那個因和緣是無常變易時,那個眼識還能常住不變嗎?」 純陀答說:「不能,阿難尊者!」 阿難尊者又問:「您意見怎樣?如果那個法是生起或息滅是可了知的,那麼多聞聖弟子在那個法當中還可察見有我、我所有、我在那個法之中、或那個法在我之中的情況嗎?」 純陀尊者答說:「不可,阿難尊者!」 「對耳、鼻、舌、身諸根,乃至意根與法境,您的意見怎樣?有意根、有法境、有意識存在嗎?」 純陀尊者答說:「有的,阿難尊者!」 又問:「是因為意根觸及法境,而生起意識的嗎?」 純陀尊者答說:「是這樣,阿難尊者!」 又問:「如果因意根攀緣法境而生起意識的話,那麼,那個產生意識的因和緣是常還是無常呢?」 純陀尊者答說:「是無常,阿難尊者!」 又問:「如果是由因和緣生起意識的話,那麼,那個因和緣無常變易時,意識還能常住嗎?」 純陀尊者答說:「不能,阿難尊者!」 又問:「您意見怎樣?如果那個法是生起或息滅是可了知的,那麼多聞聖弟子在那個法當中還可察見有我、我所有、我在那個法當中、或那個法在我當中的情況嗎?」 純陀尊者答說:「不可,阿難尊者!」 阿難尊者告訴純陀說:「所以,尊者啊!如來、應供、等正覺的所知所見,才說六識也是無常的。譬如有一個人拿著斧頭走進山里,他看見了芭蕉樹,以為能做木材用,於是砍斷它的根、截斷它的葉、斬斷它的枝幹、剝去它的皮,想要尋找它堅實的材質,可是把芭蕉剝盡了,卻都找不到堅實之處。同樣地,多聞聖弟子要正確地觀察眼識,以及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當做正確觀察的時候,就能察覺都無可取;因為無可取,所以就能無所貪著;因為無所貪著,所以就能自覺涅槃的境地: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那二位正士說這段經文之時,彼此歡喜不已,然後各自返回自己的住所。 第二五○經註釋: 1、波吒利弗多羅國:又作波吒厘子城、華氏城,為中印度摩揭陀國之都城名,位於恒河左岸。 2、雞林園:即雞園僧加藍、雞林精舍,為佛陀說法處。 3、大純陀:又譯作「摩訶週那」,為捨利弗之弟。 二五一【經旨】本經敘說若言六觸入處盡有餘,是虛言;說無餘也是虛言。若言六觸入處盡而般涅槃,是為佛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阿難尊者去到舍利弗尊者處拜訪,告訴舍利弗尊者說:「我想向您請教,不知您是否有空閒為我解說?」 舍利弗說:「隨仁者您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為您解答。」 阿難尊者問舍利弗尊者說:「如果斷盡六觸入處,出離貪欲、寂滅、息止、不生後,那麼還再有殘餘嗎?」 舍利弗尊者告訴阿難說:「你不應這樣問說:『如果斷盡六觸入處,出離貪欲、寂滅、息止、不生後,那麼還再有殘餘嗎?』」 阿難又問舍利弗尊者說:「如果斷盡六觸入處,出離貪欲、寂滅、息止、不生後,那麼就不再有殘餘了嗎?」 舍利弗尊者回答阿難說:「你也不應又這樣的問說:『如果斷盡六觸入處,出離貪欲、寂滅、息止、不生後,那麼就不再有殘餘了嗎?』」 阿難又問舍利弗尊者說:「如果斷盡六觸入處,出離貪欲、寂滅、息止、不生後,那麼是既有殘餘也有不殘餘呢?還是既不是有殘餘也不是無殘餘呢?」 舍利弗尊者答阿難說:「也不應該有這樣的問說:『如果斷盡六觸入處,出離貪欲、寂滅、息止、不生後,那麼是既有殘餘也有不殘餘呢?還是既不是有殘餘也不是無殘餘呢?』」 阿難又問舍利弗尊者說:「就如尊者所說,如果斷盡六觸入處,出離貪欲、寂滅、息止、不生後,有也不應說,無也不應說,既是有也是無也不應說,既不是有也不是無也不應說,您這話是什麼道理呢?」 舍利弗尊者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果斷盡六觸入處,出離貪欲、寂滅、息止、不生後,問說還有殘餘嗎?這就是虛言戲論;問說沒有殘餘嗎?這就是虛言戲論;問說是既有殘餘也不殘餘嗎?這就是虛言戲論;問說既不是有殘餘也不是不殘餘嗎?這就是虛言戲論。如果說斷盡六觸入處,出離貪欲、寂滅、息止、不生後,遠離各種虛假不實,獲得般涅槃的話,這就是佛陀的說法了。」 當時,這二位正士彼此歡喜不已,便各自返回自己的住處去了。 二五二【經旨】本經敘說非六根系縛六境,也非六境系縛六根,欲貪才是其係縛,故能斷欲貪,則能獲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尊者都住在耆阇崛山中。 一天下午,摩訶拘絺羅尊者從禪定中出定,然後到舍利弗處拜訪,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告訴舍利弗說:「想要向您請教問題,不知您是否有空閒為我解答麼?」 舍利弗尊者告訴摩訶拘絺羅尊者說:「隨仁者您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為您解答。」 摩訶拘絺羅尊者問舍利弗尊者說:「您覺得怎樣呢?舍利弗尊者啊!是眼根繫著色境呢?還是色境繫著眼根呢?像這耳根與聲境、鼻根與香境、舌根與味境、身根與觸境、意根與法境等,是意根繫著法境呢?還是法境繫著意根呢?」 舍利弗尊者答摩訶拘絺羅尊者說:「不是眼根繫著色境,也不是色境繫著眼根。……乃至不是意根繫著法境,也不是法境繫著意根。摩訶拘絺羅尊者啊!在這根與境之間,如果那人有貪欲的話,這就是二者間的繫繩了。摩訶拘絺羅尊者啊!譬如有二條牛,一隻黑、一隻白,它們同被一個車軛與鞅繩繫縛著,如果有人問說:『是黑牛繫著白牛呢?還是白牛繫著黑牛呢?』這樣地問法正確嗎?」 摩訶拘絺羅尊者答說:「不正確,舍利弗尊者啊!不是黑牛繫著白牛,也不是白牛繫著黑牛,然而這二隻牛中間,這牛軛和系頸的革帶,就是他們的系縛了。」 「同樣地,摩訶拘絺羅尊者啊!不是眼根繫著色境,也不是色境繫著眼根。……乃至不是意根繫著法境,也不是法境繫著意根;這中間的慾貪,才是它們的系縛。 摩訶拘絺羅尊者啊!如果是眼根繫著色境,或者是色境繫著眼根。……乃至如果是意根繫著法境,或者是法境繫著意根的話,世尊就不必教人要建立清淨的梵行,才能斷盡生死輪迴之苦了。 摩訶拘絺羅尊者啊!世尊眼見色境,無論美好或醜惡,內心都不會起貪欲;其餘眾生如眼見色境,無論美好或醜惡,內心就會生起貪欲。所以世尊說應當要斷滅欲貪,心靈就可獲得解脫。……乃至意根接觸法境,也是像這樣子。」 當時,這二位正士彼此歡喜不已,便各自返回自己的住處去了。 第二五二經註釋: 1、軛鞅:軛,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頸項的東西。鞅,套在馬頸上,用以駕車的皮帶。 二五三【經旨】本經敘說對六入處是生滅法、無常不如實知,則為無知、無明;反之則為知、為明。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尊者都住在耆阇崛山中。 一天下午,摩訶拘絺羅尊者從禪定中出定,然後到舍利弗處拜訪,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告訴舍利弗尊者說:「想要向您請教問題,不知您是否有空閒為我解答麼?」 舍利弗尊者說:「隨仁者您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為您解答。」 摩訶拘絺羅尊者問舍利弗尊者說:「所謂無明,怎樣叫無明呢?」 舍利弗尊者說:「就是所謂的無知,無知就叫無明。怎樣叫無知呢?就是說不能如實地知道眼根的無常,這就叫無知;不能如實地知道眼根是生滅之法,這就叫無知;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這樣子。同樣地,摩訶拘絺羅尊者啊!對這六觸入處如實地不知、不見、不證悟、愚昧、無明、大冥(暗),這就叫無明。」 摩訶拘絺羅尊者又問舍利弗尊者說:「所謂的明,怎樣叫明呢?」 舍利弗說:「所謂的知就是了,能知就是明。所知的是什麼呢?就是說眼根是無常,對眼根是無常能夠如實地知道;眼根是生滅法,眼根是生滅法也能夠如實地知道。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子。摩訶拘絺羅尊者啊!對這六觸入處能夠如實地了知、洞見、明白、覺知、徹悟、慧解、得證的話,這就叫明。」 當時,這二位正士各聞所說之法彼此歡喜不已,便各自返回自己的住處去了。 二五四【經旨】本經敘說優波先那於坐禪中遭毒蛇侵襲,因其已如實知蘊、處、界無我、我所,故從容而死。舍利弗將事情告知佛,佛示以避毒蛇之偈。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名叫優波先那的比丘,他住在王舍城寒林中墳場間蛇頭岩下的迦陵伽行處。當時,優波先那尊者獨自一人在裡面靜坐修禪。 這時,有一條長一尺餘的惡毒蛇,從上面石頭間掉下在優波先那比丘的身上。優波先那叫喚舍利弗,請他告訴眾比丘說:「毒蛇掉在我身上,我身體已中了蛇毒。請你們趕快過來,扶持我的身體,出去放置在窟外,不要使我身體壞碎在窟內,有如積聚的糠糟散失一樣。」 當時,舍利弗尊者住於附近一棵樹下,聽到優波先那所說的話後,就前去探望優波先那,告訴優波先那說:「我現在看你的氣色容貌,一切根身與平常無異,然而你卻說:『我已中蛇毒了,把我扶持到窟外,不要使我的身體壞散,有如積聚的糠糟散失一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優波先那告訴舍利弗說:「如果有這樣的說法:『我的眼根就是我、是我所有;乃至耳、鼻、舌、身、意諸根,這耳、鼻、舌、身、意諸根就是我、是我所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境,這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就是我、是我所有;地界,地界就是我、是我所有;乃至水、火、風、空、識界,這水、火、風、空、識界就是我、是我所有;色蘊,色蘊就是我、是我所有;乃至受、想、行、識蘊,這受、想、行、識蘊就是我、是我所有。』的話,那麼氣色面貌及一切根身就應會有所變異了,但我現在並沒有這樣說法,而是說眼根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乃至識陰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所以我的面貌氣色及一切根身都沒有變異。」 舍利弗說:「就像這樣,優波先那啊!你如果能長夜的出離我見(妄執有我)、我所有(妄執萬物是我所有)、我慢(傲慢自大)、系著(貪取的煩惱束縛)、使(潛伏的煩惱種子)等煩惱,斷除它的根本,就像砍斷多羅樹頭一樣,到未來世也永不再生起,那麼面貌氣色及一切根身又如何會有變異呢?」 當時,舍利弗就環護扶持優波先那的身體,抬出岩窟外,優波先那身中蛇毒碎壞死去,就如積聚的糠糟散失一樣。 這時,舍利弗就唱誦偈言道: 「長久的建立一切清淨梵行,完善的修習八聖道, 心懷歡喜的捨棄壽命,就好像要丟棄有毒的缽盂一樣。 長久的建立一切清淨梵行,完善的修習八聖道, 心懷歡喜的捨棄壽命,就好像人生重病而痊癒一樣。 長久的建立一切清淨梵行,完善的修習八聖道, 就像逃離火燒的住宅一樣,面對著死亡毫不憂悔。 長久的建立一切清淨梵行,完善的修習八聖道, 用智慧觀照這世間,自身就好像穢亂的草木一樣, 不再更求其餘的凡身,其餘的凡身也不會再相續。」 當時,舍利弗尊者以詩偈讚頌供養了優波先那的屍體後,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優波先那尊者被一條如治療眼疾的小竹片那麼小的惡毒蛇掉在他身上,他的身體中毒即刻壞死,就像積聚的糠糟散失一樣。」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如果優波先那曾念誦這個偈頌的話,就不會中蛇毒,身體也不會壞死,就如積聚的糠糟一樣地散去了。」 舍利弗請問佛陀說:「世尊啊!是誦念什麼偈頌?什麼辭句呢?」 佛陀於是就為捨利弗唱誦偈言道: 「要常慈念那堅固的賴吒羅, 慈念伊羅盤那、屍婆弗多羅、欽婆羅上馬, 也要慈念迦拘吒,以及那些黑瞿曇、難徒跋難陀。 要以慈悲對待那些無足的,以及有二足的眾生, 對於有四足和多足的眾生,也都要生起慈悲心。 要慈悲對待那一切依住於水陸的龍蛇; 也要慈悲對待一切眾生,包括那些令人恐畏的和不會令人恐畏的眾生。 使一切眾生獲得安樂,也能脫離生起的煩惱; 只願使一切眾生都賢好,對一切眾生不生起惡念。 常住於蛇頭岩中,各種惡毒也不會來集; 那兇害的惡毒蛇,是會傷害眾生生命的。 如此真諦的話語,是無上的大師所說, 我現在誦習這大師所說的真實語句, 所有的一切惡毒,都不能加害我身體。 貪欲、瞋怒和愚癡,是世間所謂的三毒, 對這邪惡的三毒能永遠的斷除,就叫做佛寶。 真理的法能滅除一切惡毒,世間的僧寶也一樣能滅除惡毒無餘, 破壞兇惡的毒害,攝受保護良善的人, 佛能破除一切惡毒,你的蛇毒現在已破除。 因此,我說這咒術的章句,所謂: 塢耽婆隸耽婆隸耽陸波婆耽陸奈渧肅奈渧枳跋渧文那移三摩移檀諦尼羅枳施婆羅拘閉塢隸塢娛隸悉波呵」 「舍利弗啊!如果優波先那善男子那時能唱說這首偈言,念說這段章句的話,毒蛇就不能傷害他的身體,他的身體也就不會壞死,如積聚的糠糟一樣的散失了。」 舍利弗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優波先那並未曾聽聞這首偈頌,也未曾聽聞這段咒術的章句,世尊今天講說這段偈頌咒語,是為未來的世人而說的。」 舍利弗尊者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向佛陀行禮後就辭去。 第二五四經註釋: 1、優波先那:為捨利弗與純陀之弟。舍利弗兄弟四人皆出家學佛,兄弟排行次第是捨利弗、純陀、優婆先那、離婆多。 2、莫令於內身壞碎,如糠糟聚:糠,穀物之外皮;糟,酒渣。意謂不使蛇毒發作,而死於岩窟之內,如結聚的糠糟一樣地散失。「如糠糟聚」,「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作「恰如一握之糠,立即散失」。 3、久殖諸梵行:殖,或作「植」,建立之意。梵行,清淨的宗教行為。 4、八聖道:即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5、如治眼籌:眼籌,治療眼疾之小竹片。此指小蛇蛇體如治眼疾之竹籌一般。 6、堅固賴吒羅……難徒跋難陀:此七句皆為諸龍(蛇)之名。 7、咒術章句:南傳巴利本並沒有這首咒語,佛陀也沒有為捨利弗頌偈。 二五四【經旨】本經敘說優波先那於坐禪中遭毒蛇侵襲,因其已如實知蘊、處、界無我、我所,故從容而死。舍利弗將事情告知佛,佛示以避毒蛇之偈。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名叫優波先那的比丘,他住在王舍城寒林中墳場間蛇頭岩下的迦陵伽行處。當時,優波先那尊者獨自一人在裡面靜坐修禪。 這時,有一條長一尺餘的惡毒蛇,從上面石頭間掉下在優波先那比丘的身上。優波先那叫喚舍利弗,請他告訴眾比丘說:「毒蛇掉在我身上,我身體已中了蛇毒。請你們趕快過來,扶持我的身體,出去放置在窟外,不要使我身體壞碎在窟內,有如積聚的糠糟散失一樣。」 當時,舍利弗尊者住於附近一棵樹下,聽到優波先那所說的話後,就前去探望優波先那,告訴優波先那說:「我現在看你的氣色容貌,一切根身與平常無異,然而你卻說:『我已中蛇毒了,把我扶持到窟外,不要使我的身體壞散,有如積聚的糠糟散失一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優波先那告訴舍利弗說:「如果有這樣的說法:『我的眼根就是我、是我所有;乃至耳、鼻、舌、身、意諸根,這耳、鼻、舌、身、意諸根就是我、是我所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境,這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就是我、是我所有;地界,地界就是我、是我所有;乃至水、火、風、空、識界,這水、火、風、空、識界就是我、是我所有;色蘊,色蘊就是我、是我所有;乃至受、想、行、識蘊,這受、想、行、識蘊就是我、是我所有。』的話,那麼氣色面貌及一切根身就應會有所變異了,但我現在並沒有這樣說法,而是說眼根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乃至識陰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所以我的面貌氣色及一切根身都沒有變異。」 舍利弗說:「就像這樣,優波先那啊!你如果能長夜的出離我見(妄執有我)、我所有(妄執萬物是我所有)、我慢(傲慢自大)、系著(貪取的煩惱束縛)、使(潛伏的煩惱種子)等煩惱,斷除它的根本,就像砍斷多羅樹頭一樣,到未來世也永不再生起,那麼面貌氣色及一切根身又如何會有變異呢?」 當時,舍利弗就環護扶持優波先那的身體,抬出岩窟外,優波先那身中蛇毒碎壞死去,就如積聚的糠糟散失一樣。 這時,舍利弗就唱誦偈言道: 「長久的建立一切清淨梵行,完善的修習八聖道, 心懷歡喜的捨棄壽命,就好像要丟棄有毒的缽盂一樣。 長久的建立一切清淨梵行,完善的修習八聖道, 心懷歡喜的捨棄壽命,就好像人生重病而痊癒一樣。 長久的建立一切清淨梵行,完善的修習八聖道, 就像逃離火燒的住宅一樣,面對著死亡毫不憂悔。 長久的建立一切清淨梵行,完善的修習八聖道, 用智慧觀照這世間,自身就好像穢亂的草木一樣, 不再更求其餘的凡身,其餘的凡身也不會再相續。」 當時,舍利弗尊者以詩偈讚頌供養了優波先那的屍體後,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優波先那尊者被一條如治療眼疾的小竹片那麼小的惡毒蛇掉在他身上,他的身體中毒即刻壞死,就像積聚的糠糟散失一樣。」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如果優波先那曾念誦這個偈頌的話,就不會中蛇毒,身體也不會壞死,就如積聚的糠糟一樣地散去了。」 舍利弗請問佛陀說:「世尊啊!是誦念什麼偈頌?什麼辭句呢?」 佛陀於是就為捨利弗唱誦偈言道: 「要常慈念那堅固的賴吒羅, 慈念伊羅盤那、屍婆弗多羅、欽婆羅上馬, 也要慈念迦拘吒,以及那些黑瞿曇、難徒跋難陀。 要以慈悲對待那些無足的,以及有二足的眾生, 對於有四足和多足的眾生,也都要生起慈悲心。 要慈悲對待那一切依住於水陸的龍蛇; 也要慈悲對待一切眾生,包括那些令人恐畏的和不會令人恐畏的眾生。 使一切眾生獲得安樂,也能脫離生起的煩惱; 只願使一切眾生都賢好,對一切眾生不生起惡念。 常住於蛇頭岩中,各種惡毒也不會來集; 那兇害的惡毒蛇,是會傷害眾生生命的。 如此真諦的話語,是無上的大師所說, 我現在誦習這大師所說的真實語句, 所有的一切惡毒,都不能加害我身體。 貪欲、瞋怒和愚癡,是世間所謂的三毒, 對這邪惡的三毒能永遠的斷除,就叫做佛寶。 真理的法能滅除一切惡毒,世間的僧寶也一樣能滅除惡毒無餘, 破壞兇惡的毒害,攝受保護良善的人, 佛能破除一切惡毒,你的蛇毒現在已破除。 因此,我說這咒術的章句,所謂: 塢耽婆隸耽婆隸耽陸波婆耽陸奈渧肅奈渧枳跋渧文那移三摩移檀諦尼羅枳施婆羅拘閉塢隸塢娛隸悉波呵」 「舍利弗啊!如果優波先那善男子那時能唱說這首偈言,念說這段章句的話,毒蛇就不能傷害他的身體,他的身體也就不會壞死,如積聚的糠糟一樣的散失了。」 舍利弗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優波先那並未曾聽聞這首偈頌,也未曾聽聞這段咒術的章句,世尊今天講說這段偈頌咒語,是為未來的世人而說的。」 舍利弗尊者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向佛陀行禮後就辭去。 第二五四經註釋: 1、優波先那:為捨利弗與純陀之弟。舍利弗兄弟四人皆出家學佛,兄弟排行次第是捨利弗、純陀、優婆先那、離婆多。 2、莫令於內身壞碎,如糠糟聚:糠,穀物之外皮;糟,酒渣。意謂不使蛇毒發作,而死於岩窟之內,如結聚的糠糟一樣地散失。「如糠糟聚」,「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作「恰如一握之糠,立即散失」。 3、久殖諸梵行:殖,或作「植」,建立之意。梵行,清淨的宗教行為。 4、八聖道:即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5、如治眼籌:眼籌,治療眼疾之小竹片。此指小蛇蛇體如治眼疾之竹籌一般。 6、堅固賴吒羅……難徒跋難陀:此七句皆為諸龍(蛇)之名。 7、咒術章句:南傳巴利本並沒有這首咒語,佛陀也沒有為捨利弗頌偈。 二五六【經旨】本經敘說二十億耳比丘,雖用功精進,但仍無法覺悟,心生悔意,想要還俗。佛陀因此以琴弦的急緩作喻,令他覺悟,終得解脫,成阿羅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二十億耳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經常精勤地修習菩提分法。 二十億耳尊者獨靜禪思時,他這樣地想著:在世尊的弟子裡,精勤修習的聲聞當中,我也是在其中可數的比丘;然而我今天卻還不能滅盡一切的煩惱。我是上流階層出身的男子,又擁有很多財物珍寶,我現在寧可還俗享受五欲的樂趣,去廣行布施造福。 這時,世尊已知道了二十億耳內心所想的事情,就告訴一位比丘說:「請你現在前往二十億耳住處,告訴他:『世尊叫你!』」 這一位比丘接受佛陀的教示後,就前往二十億耳的住處,告訴他說:「世尊在叫你!」 二十億耳聽聞那位比丘說這是大師的吩咐,就立刻去到世尊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邊。 這時,世尊告訴二十億耳說:「你在獨自靜坐禪思時,果真有這樣的想法:『在世尊這兒精勤修學的聲聞弟子當中,我也是其中可數的比丘;然而到今天,我卻仍無法盡除煩惱,獲得解脫。我是上流階層出身的男子,又擁有很多錢財,我寧願還俗,享受五欲的樂趣,去廣行布施造福。』嗎?」 那時,二十億耳這樣地想著:世尊已經知道了我的心念。不禁驚嚇得毛骨悚然,他禀告佛陀說:「是真有這樣的想法,世尊!」 佛陀告訴二十億耳說:「現在問你,你就隨己意回答我。二十億耳啊!你在俗家時,善於彈琴嗎?」 答說:「是的,世尊!」 佛陀又問:「你意見怎樣?當你彈琴時,如果把琴弦調得太緊急的話,那麼還能夠彈出微妙和雅的聲音來嗎?」 答說:「不能,世尊!」 佛陀又問:「怎樣呢?如果把琴弦調得太鬆緩的話,那麼還能夠彈出微妙和雅的聲音嗎?」 答說:「不能,世尊!」 佛陀又問:「怎樣呢?善調琴弦,是否就應把琴弦調得適中,不過於松緩也不過於緊急,然後才能彈出微妙和雅的聲音來呢?」 答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二十億耳說:「學道如果太過急切精進的話,就會增加修道人內心的不安和煩惱;如果太過緩慢而不精進的話,就會使修道人偷懶怠惰。所以你應當平等地去修習攝受各種道法,不著急、不懈怠、不執取表相。」 當時,二十億耳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告辭而去。 當二十億耳尊者此後經常憶念世尊以彈琴譬喻的說法,獨自靜坐禪思,就依照上面世尊所說的方法去修行,乃至能盡滅一切煩惱,心靈得到解脫,成為阿羅漢。 這時,二十億耳尊者證成阿羅漢後,內心感覺到解脫後的喜樂,他這樣地想著:我現在應前往世尊那兒,向他問訊。 於是,二十億耳尊者就前去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在世尊所說法中得證阿羅漢,盡滅一切煩惱,所應做的事都已做好,捨離了重擔,獲得了自己的利樂,盡除一切的系縛,以正智觀照,心靈得到解脫。當在這個時候,就能解脫六處。是那六處呢?就是離欲解脫、離恚解脫、遠離解脫、愛盡解脫、諸取解脫、心不忘念解脫。 世尊啊!如果有人只依靠少許的信心竟然就說我得到了「離欲解脫」,這是不適宜的;要把貪欲、瞋怒、愚癡滅盡了,這才叫真實的離欲解脫。 如果又有人只依靠少數的持戒,竟然就說我得到了「離恚解脫」,這也是不適宜的;要把貪欲、瞋怒、愚癡滅盡了,這才叫真實的離恚解脫。 如果又有人只依靠修習遠離利養,竟然就說我得到了「遠離解脫」,這也是不適宜的;要把貪欲、瞋怒、愚癡滅盡了,這才叫真實的遠離解脫。 把貪欲、瞋怒、愚癡滅盡了,也叫做離愛,也叫做離取,也叫做離忘念解脫。就像這樣,世尊啊!如果眾比丘還未能證得阿羅漢,還未滅盡一切煩惱的話,那麼對這六處就不能得到解脫了。 如果又有比丘仍處於修學聖道的學地,還未達到增上安樂的涅槃境地,但他內心能依住於所修習的正向,那時他就能成就修學聖道的戒律,成就修學聖道的根器,以後當可獲得滅盡煩惱及無煩惱心解脫。……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當那個時候,就能得到阿羅漢的無學戒,得到阿羅漢的一切根器;譬如無知幼小的嬰孩仰臥著,那時雖只能成就兒童的一切根身,但他以後逐漸增長,等所有根身都長成了,當那個時候,自然會成就成人的一切根身。仍然處於修學聖道階地的人,也是像這樣子,雖然現在還未得到增上安樂的涅槃境地,但是後來一定會成就阿羅漢的無學戒,以及阿羅漢的一切根器。 這時,如果眼根即使經常識見色境,但終不能妨礙他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因為他的意念能堅定固持的緣故,自己修習了無量的完善解脫,已能如實地觀察到諸法的生滅,乃至它的無常。所以當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意識法時,也不能妨礙他心靈的解脫與智慧解脫;因為他的意念能堅定固持的緣故,自己修習了無量的完善解脫,已能如實地觀察到諸法的生滅。比如村邑附近的大石山一樣,不會截斷、不會傾壞、不能穿透,一向堅厚緊密,假使四方的風吹來,也不能動搖它、不能穿透它。那些處於無學地的阿羅漢也就是像這樣子,他們的眼根即使經常識見色境,……乃至意根常認識法境,也不能妨礙他們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因為他們的意念能堅定固持的緣故,自己修習了無量的完善解脫,已能如實地觀察到諸法的生滅。」 當時,二十億耳又以偈頌重說: 「離欲則心得解脫,無恚的解脫也是一樣; 遠離則心得解脫,貪愛便可永滅無餘。 各種執取心的解脫,以及意不忘念解脫, 只要明了六入處生滅的道理,從那兒他的心靈就可得到解脫。 他的心靈如果得到解脫的話,那麼比丘的意念就可止息; 所有一切應做的事都已做好,便不再去做所做的事了。 就好像一座大石山,四方的風也不能吹動它一樣; 對色、聲、香、味、觸,以及法的美好或醜惡, 這六入處雖然經常觸對著它,但都不能動搖他的心; 因為他的心常堅定固持的緣故,已能詳細地觀察到諸法的生滅。」 當二十億耳尊者講說這段經文的時候,世尊感到很欣悅。眾多聞的梵行者聽到了二十億耳尊者的說法,也都極為歡喜。而二十億耳尊者那時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也是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就告辭離去。 這時,世尊知道二十億耳已離去,不久,就告訴眾比丘說:「一個得到完善的心靈解脫的人,應該要像這樣地記說,就像二十億耳以智慧記說,能不驕傲自舉,也不輕視別人,正確地記說它的義理;不要像那些增上慢(極傲慢)的人,還未能證得真正的法義,卻自稱嘆說已得到了超過別人的道法,而自取損減。」 第二五六經註釋: 1、二十億耳:又譯「輸屢那」,為中印度伊爛拏缽伐多國長者之子,善彈琴,聲聞四威儀中具大精進比丘。 2、族姓子:指上流階級出身之男子。又譯作「善男子」。 3、五欲:有二義,一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境,是為起人之欲心者,故名欲;又一指財欲、色欲、飲食慾、名欲、睡眠欲。原始經典都指前者而言。 4、掉悔:掉舉與追悔。掉舉,一種令心高舉而不得安寧的煩惱。掉悔這二種心理,都能使人的心不得安寧和煩惱。 5、學地:研究真理以斷妄惑謂之學;真理究,妄惑盡,無更可修學者,謂之無學。聲聞乘之學、無學,以前三果為學,阿羅漢果為無學。大乘之學無學,以菩薩之十地為學,佛果為無學。 6、記說:原為「問答體的解說文章」,後又進一步解為「對簡單的做詳細解說」的意思。 7、自舉:即驕傲自大之意。 二五七【經旨】本經敘說魯酰遮婆羅門承事摩訶迦旃延尊者,而被眾年少弟子取笑。迦旃延於是為他講說門、不守護門及善守護門等法,使其歡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摩訶迦旃延尊者住在阿盤提國的濕摩陀江邊。在獼猴室村的阿練若窟裡,有一位名叫魯酰遮的婆羅門,他很恭敬地承事著摩訶迦旃延,一切都如奉事阿羅漢之法。 當時,摩訶迦旃延尊者,在於早晨,穿好法衣,拿著缽盂,走進獼猴室村落去次第乞食,乞食後回到住處,收好了衣缽,洗足後,就進入室內靜坐修禪。 那時,魯酰遮婆羅門有許多年輕的弟子,在遊行採薪時,經過了摩訶迦旃延尊者所住的窟邊,他們一起戲笑著說:「這窟裡頭住著一位剃發的沙門,他是屬於黑皮膚的賤民,並不是出身高貴的階層,然而魯酰遮婆羅門竟尊重供養他,就如奉事阿羅漢之法一樣。」 這時,摩訶迦旃延尊者就告訴眾年輕人說:「年輕人!年輕人!不要出聲!」 眾年輕人答說:「我們終不敢再說話了。」可是經過這樣地再三勸止,雜語卻仍是不停。 於是摩訶迦旃延尊者走出戶外,告訴眾年輕人說:「年輕人!年輕人!你們不要說話了。我現在將為你們說法,你們且聽吧!」 眾年輕人答說:「好的!希望您能說法,我們當會聽受。」 這時,摩訶迦旃延尊者就唱誦詩偈說: 「古時的婆羅門,都修習勝妙的戒律, 因而得到了通曉宿命的智慧,娛樂於真諦的禪定裡; 經常持著慈悲心,關閉了諸根的門戶, 調伏了口業的罪過,古時的修行人就是這樣子。 如果捨棄了本來的真實修行,而心存虛偽之事, 自視出身高貴而行為放逸,就會順從六根去逐取六境了; 而那些斷食自餓居住於墳場的外道,雖三浴其身而念誦三典, 但是不能守護住根門的話,這樣地修行,也是像夢裡得寶一樣地不實際。 又有留著長發,穿著皮衣,持行戒禁取的邪戒,用灰垢塗抹身體, 用粗衣來遮蔽身體,手執手杖拿著水瓶, 這都是假扮成婆羅門形狀,而求取別人的利養。 如果能好好地攝護自己的行為,使心靈澄淨,遠離煩惱的塵垢, 不惱害眾生,才是真正的婆羅門。」 這時,那些年輕的婆羅門們聽後感到憤怒不喜,就告訴摩訶迦旃延尊者說:「你誹謗我們的經典,毀壞我教的說法,罵辱我們婆羅門。」於是就拿著所採捆好的薪柴,回到魯酰遮婆羅門處,告訴魯酰遮婆羅門說:「老師您知道嗎?那個摩訶迦旃延誹謗我教的經典,毀壞我教的言說,罵辱我們婆羅門。」 魯酰遮婆羅門告訴眾年輕弟子說:「眾年輕弟子們!不要這樣子說。為什麼呢?因為摩訶迦旃延是一位宿重戒德的比丘,是不應該會謗毀我教的經典,毀壞我教的言說,罵辱我們婆羅門的。」 眾年輕弟子答說:「老師您如果不相信我們的話,可自己前往察看。」 那時,魯酰遮婆羅門並不相信眾年輕弟子的話,於是就前去拜訪摩訶迦旃延,彼此互相問訊關懷後,退坐一邊。然後告訴摩訶迦旃延說:「我那些年輕弟子們有來這裡嗎?」 答說:「到過這裡。」 「多少有跟他們說話嗎?」 答說:「是有跟他們說話。」 魯酰遮婆羅門說:「您跟我那些年輕弟子們所說的話,現在請您再為我詳說吧。」 於是摩訶迦旃就為他詳細地解說。這時,魯酰遮婆羅門聽後也是很憤怒,心中不喜,就告訴摩訶迦旃延說:「我先前還不相信那些年輕弟子的話語,可是現在聽到摩訶迦旃延您是真實地在誹謗我教的經典,毀壞我教的言說,罵辱我們婆羅門。」說這樣的話後,靜默不語片刻。一會兒,又告訴摩訶迦旃延說:「仁者您所說的門(指前面偈語「守護根門」的「門」),到底是什麼門呢?」 摩訶迦旃延答說:「真好啊!真好!婆羅門啊!你所問的問題是如法而問,我現在就將為你解說門的意義。婆羅門啊!比如眼睛就是門了,因為由此可以看見各種色境的緣故;耳、鼻、舌、身、意也是門,因為由此可以認識一切法的緣故。」 婆羅門說:「真是奇異!摩訶迦旃延這位尊者!我向他請問門的意義,他就為我解說門的意義。然而就如摩訶迦旃延您所說的不守護門,到底什麼叫不守護門呢?」 摩訶迦旃延說:「問得好啊!問得真好!婆羅門啊!你請問不守護門的意義,這問題是如法而問,我現在將為你解說不守護門的意義。 婆羅門啊!愚癡無聞的凡夫,他的眼睛看見色境後,那麼對適意可念的色境,就會生起攀緣執著;對不適意不可念的色境,就會生起憤怒之心。由於他不能把心安住在『身念處』的道法上,所以對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都不能如實地知道,於是他就會生起種種邪惡不善之法,無法將它滅盡無餘了。這樣對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都會有所妨礙,而得不到滿足;由於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得不到滿足的緣故,那麼自身便會充滿邪惡的行為,不得休息,心靈不能寂靜下來;因為心靈不能寂靜的緣故,所以對他的根門就不能調伏、不能守護、不能修習了。就如眼見色一樣,像這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意識法等,也是像這樣子。」 魯酰遮婆羅門說:「奇異啊!真奇異!摩訶迦旃延這位尊者!我請問他不守護門的意義,他就為我解說不守護門的意義。摩訶迦旃延啊!那麼怎樣又叫做善守護門呢?」 摩訶迦旃延告訴婆羅門說:「問得好啊!問得真好!你能問我善守護門的意義。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守護門的意義。 就如多聞的聖弟子,他的眼睛看見色境後,對於適意的色境不會生起攀緣執著;對不適意的色境也不會生起憤怒的心裡。他經常收攝自己的心,把它安住在『身念處』的道法上,對無量的心靈解脫與智慧解脫,都能如實地知道,在他所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都已寂滅無餘,對心靈的解脫與智慧的解脫,都能得到完全的滿足;解脫得到滿足後,那麼自身接觸惡行的情況,便可全部息止,內心得到正念,這就叫對眼睛這個根門善於調伏守護修習了。就如同眼睛看見色境一樣,像這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意識法等,也要像這樣去調伏守護。」 魯酰遮婆羅門說:「真是奇異啊!摩訶迦旃延這位尊者!我向他請問守護門的意義,他就為我解說守護門的意義,就好比一個人在尋找有毒的藥草時,卻反而得到甘露的靈藥一樣。現在的我就是這樣子,我憤怒的來到這個座位坐著,然而摩訶迦旃延卻以大法雨,降灑在我的身上,就像降下甘露那樣。摩訶迦旃延啊!我家裡事情很多,現在就請告辭回家。」 摩訶迦旃延說:「婆羅門啊!應知現在是該離去的時候了。」 當時,魯酰遮婆羅門聽聞摩訶迦旃延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二五七經註釋: 1、摩訶迦旃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能分別深義,敷演道法,稱論議第一。 2、阿盤提:佛世十六大國之一,為迦旃延的祖國。其地大致相當於中印度和中央邦的相鄰部分。其都邑鄔阇衍那,即現在那馬達河岸上的曼達塔。 3、獼猴室:聚落名。 4、阿練若:又作阿蘭若,空閑林野,即寂靜處,引申其義為「靜修處」,十二頭陀行之一。 5、魯酰遮:婆羅門名。 6、剃髮沙門:外道對於佛門出家者的稱謂。 7、黑闇人:指迦旃延是出身黑皮膚之賤民。 8、非世勝人:不像出身高貴之耆那教徒被尊稱為勝者。 9、宿命者:指能通曉宿命的智慧,即宿命通,為六通之一。 10、守族姓放逸:言自視出身高貴而行為放逸。 11、自餓:指自餓外道之斷食。 12、三典:即梨俱、耶柔、差摩等三吠陀,為印度古老之典籍。 13、戒盜灰坌身:為外道苦行之一,指為戒盜行而以灰垢塗身之行持。 14、假形婆羅門:外形婆羅門而非真實的婆羅門。 15、是道婆羅門:指和「假形婆羅門」相對的「真實婆羅門」。 16、身念處:為四念處之一。身念處,即觀身不淨諸道法。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十 二五八【經旨】本經敘說諸比丘向佛陀請問有關於波羅延之低舍彌德勒所問經中之二邊、中道等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有很多的比丘集聚在講堂裡,他們這樣地談論著:「各位尊者啊!就如世尊說給波羅延的低舍彌德勒所問的詩偈: 『假如知道二邊的話,就能在其中間永遠不執著, 這就可稱說為大丈夫了。他將不再顧念五欲, 也沒有煩惱的枷鎖,已超出了縫紩的憂苦。』 各位尊者啊!這詩偈到底有什麼含義呢?什麼是邊?什麼是二邊?什麼是其中間?什麼是縫紩?要怎樣思惟用智慧去察知,察知所要察知的現象;用意識去辨別,辨別所要辨別的現象,才能盡苦際,脫離苦惱呢?」 有一位比丘回答說:「六內入處(六根)就是一邊,六外入處(六境)就是二邊,而感受就是它的中間,愛染就是縫紩。如果習近於愛染的話,那麼每一種愛染因緣所招感的根身,便會逐漸地轉變增長而出生,就是要對這種現象,用智慧去察知,用意識去辨別;察知所要察知的現象,辨別所要辨別的現象,才能盡苦際,脫離苦惱。」 又有人說:「過去世就是一邊,未來世就是二邊,現在世就叫中間,而愛染就是縫紩。如果習近於愛染的話,那麼每一種愛染因緣所招感的根身,就會逐漸地轉變增長而出生,……乃至脫離苦惱。」 又有人說:「快樂的感受就是一邊,痛苦的感受就是二邊,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就是它們的中間,而愛染就是縫紩。如果習近於愛染的話,那麼每一種愛染因緣所招感的根身,就會逐漸地轉變增長而出生,……乃至脫離苦惱。」 又有人說:「有就是一邊,集起的因素就是二邊,感受就是它的中間,而愛染就是縫紩。……像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脫離苦惱。」 又有人說:「身就是一邊,身集起的因素是二邊,愛就是縫紩。……像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脫離苦惱。」 又有人說:「我們所說的一切法都不相同,自剛才以來所說的種種異說,不要希望它們都是真知灼見。什麼是世尊其它的說法——波羅延的低舍彌德勒所問的經文內容呢?我們應該前往詳細請問,依照世尊的說法,我們好遵奉修持。」 這時,眾多的比丘就去到世尊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再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剛才眾比丘們集聚在講堂裡,說這樣的話:『在世尊所說波羅延的低舍彌德勒所問經中,所謂二邊,……乃至脫離苦惱。』有人說:『內六入處就是所說的一邊,外六入處就是所說的二邊,感受就是它們的中間,而愛染就是縫紩。』……像前面一樣地廣為解說,但都不能決定對錯,所以今天來請教世尊,詳問這個法義,我們的說法,誰才是正確的呢?」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所說的,都是正確的說法,我現在將為你們講說其它經文。我為波羅延的低舍彌德勒說過其它經文,我說觸是一邊,觸生起的因素是二邊,感受就是它們的中間,而愛染就是縫紩。習近於愛染後,那麼每一種愛染因緣所得的根身,就會轉變增長而出生。對這種現象,要用智慧去察知,察知所要察知的現象;用意識去辨別,辨別所要辨別現象,才能盡苦際,脫離苦惱。」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五八經註釋: 1、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此經見南傳小部經集彼岸道品第三章提舍彌勒問。 2、縫紩:紩,也是縫的意思。縫紩,即接縫。 3、「云何思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第二「智」字根據宋、元二本,宜作「知」,義較順。這四句是錯綜筆法,其原型應是「云何思以智知,知所知;以了了,了所了」。第一個「了」字作名詞用,指了別識,即意識;第二、三個「了」字作動詞用,辨別的意思;第四個「了」字作名詞用,「所了」,即所辨別的現象。 4、習於受者:根據雜阿含經論會編,印順導師將本句「受」字改作「愛」,白話譯文依此譯解。 5、漸觸增長出生:根據雜阿含經論會編,印順導師認為本句「觸」字應改為「轉」字,其義較長,以下諸類句同。白話譯文依此譯解。 二五九【經旨】本經敘說賓頭盧尊者告訴優陀延那王,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之所以能清淨安樂,乃在於防護諸根門,不著於色等六境之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賓頭盧尊者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 那時,有位婆蹉國王,名叫優陀延那,他來到賓頭盧尊者的住處拜訪,彼此見面互相問訊;問訊後,就退坐一邊。婆蹉國王優陀延那告訴賓頭盧尊者說:「想要向您請教問題,不知您可有空閒為我解答麼?」 賓頭盧尊者答說:「大王!大王您且問,我知道的話當會回答。」 婆蹉國王優陀延那就問賓頭盧尊者說:「到底是有什麼方法,而使新學的年少比丘在這佛法與戒律中,雖出家不久,但內心卻能保持很安穩快樂,一切根身都很欣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樂於寂靜,心少浮動。任他青春奔放的活力,有如野獸般旺盛的慾望,然而他們卻能盡其形壽(終其一生) ,去修持梵行,是那麼的純一清淨呢?」 賓頭盧尊者答說:「就如佛陀所說的,如來、應供、等正覺(皆佛號)他所知見的道理,為比丘說:『你們眾比丘啊!如果看見老婦人的話,應當作是母親想;看見中年婦女的話,要作是自己姊妹想;看見幼稚弱小的女孩,應當作是自己女兒想。』就是這樣的方法,所以那些年少比丘們在這佛法與戒律中,雖出家不久,但內心卻能保持很安穩快樂,一切根身都很舒暢欣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樂於寂靜,心少浮動。任他青春奔放的活力,有如野獸般旺盛的慾望,然而他們卻能盡其形壽,去修持梵行,純一清淨。」 婆蹉國王優陀延那告訴賓頭盧尊者說:「現今一切世間的人都有貪求的心理,雖說如果看見了老婦人,要作是母親想;看見中年婦女的話,要作是自己姊妹想;看見幼稚弱小的女孩,要作是自己女兒想。可是當在這個時候,心裡卻也會隨著生起貪欲的燒燃、瞋恚的燒燃、愚癡的燒燃,這時應當會有更殊勝的方法來對治其患吧?」 賓頭盧尊者告訴婆蹉國王優陀延那說:「是更有一種對治的方法,就如世尊所說的,如來、應供、等正覺他所知見的道理,為比丘們說:『我們這個身體從腳下到頭頂,就是骨乾掛著肉團,再覆上一層薄皮罷了,這當中充滿著種種不淨的東西;詳細地去觀察,有發、毛、爪、齒、塵垢、流涎、皮、肉、白骨、筋、脈、心、肝、肺、脾、腎、腸、肚、生臟、熟臟、胞、淚、汗、涕、沫、肪、脂、髓、痰、蔭、膿、血、腦、汁、屎、尿等。』大王啊!就是用這方法觀察,所以這些年少比丘們在佛法與戒律之中,雖出家不久,卻能保持內心的安穩快樂,……乃至於純一圓滿清淨。」 婆蹉國王優陀延那告訴賓頭盧尊者說:「可是人心轉變疾速,如果觀察人身的不淨,完成不淨觀時,卻隨即又有清淨的想法出現。這時是否更有其它的方法,使這些年少比丘們在這佛法與戒律中,雖出家不久,可是內心卻能保持很安穩快樂,……乃至純一圓滿清淨呢?」 賓頭盧尊者答說:「大王啊!是更有方法的,就如世尊所說的,如來、應供、等正覺他所知見的道理,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當守護住六根的門戶,好好地收攝內心。像這眼睛看見色境時,千萬不可以執取色相,也不可以執取隨形的好相,以增長執持的心念。如果不能攝斂住眼根,那麼世間的貪欲、愛樂、邪惡不善之法就會洩漏煩擾他的心,所以你們應當要受持眼的律儀。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意識法時,也要像這樣子,乃至要受持意的律儀。』」 這時,婆蹉國王優陀延那告訴賓頭盧尊者說:「真好啊!真是完善的說法!這樣的廣說乃至要受持六根的律儀。賓頭盧尊者啊!我也就像這樣子,有時我不能守護自身,不能受持六根的律儀,不能專一心念,一進入宮中,內心就嚴重地生起了熾燃的貪欲,和燒燃的愚癡;即使在空房裡獨處,在心中也一樣有貪、瞋、痴三毒的燒燃,更何況是處於宮中!可是我有時候善於守護自身,善於攝斂六根,專一心念,走進宮中,貪欲、瞋恚、愚癡也不會在心中燒燃起來;居處於內宮中,尚能攝護不燒燃自身,也不燒燃自心,更何況是閑靜獨處的時候!因此之故,有這樣的方法,能使那些年少的比丘們在這佛法與戒律中,雖出家不久,卻能保持內心的安穩與快樂,乃至於純一圓滿清淨。」 當時,這婆蹉國王優陀延那聽聞了賓頭盧尊者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即從座起,告辭離去。 第二五九經註釋: 1、賓頭盧:為佛弟子中,降伏外道,履行正法第一比丘。 2、拘睒彌國瞿師羅園:位於中印度,為瞿師羅長者所奉獻之園林。 3、婆蹉: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鹽牟那河西岸。相當於現在的貝拉特,靠近拉其斯坦的查普爾。 4、任他而活,野獸其心:形容青年時期,充滿了青春活力,諸欲有如野獸般的旺盛。 5、盡壽:即盡形壽,終其身命之謂。 6、宿人:即老年人,此指老婦人。下「中年者」、「幼稚者」,也都是指婦女而言。 7、三毒:指貪欲、瞋恚、愚癡三者。 二六〇【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諸比丘,由於有六根的緣故,所以才有六觸的因緣而產生感受。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因為有手,所以才知道有取有捨;因為有腳,所以才知道有往有來;因為有關節,所以才知道有屈有伸;因為有肚子,所以才知道有飢有渴。同樣地,比丘啊!就是因為有眼根的緣故,所以才有眼觸的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子。 眾比丘啊!如果沒有手的話,就不知有取捨了;如果沒有腳的話,就不知有來往了;如果沒有關節的話,就不知有屈伸了;如果沒有肚子的話,就不知有飢渴了。同樣地,眾比丘啊!如果沒有眼根的話,也就不會有由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二六一【經旨】本經敘說佛陀以烏龜和野幹作譬喻,告訴眾比丘應當執持六根的律儀,才能使惡魔不得其便。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在過去世的時候,有一條河中長著水草,一隻烏龜就在水草上休息著。這時,有一隻飢餓的野幹到處行走覓食,它於遠處望見這只烏龜,就快速地跑來捉取。烏龜看見野幹跑過來了,便立刻縮藏它的頭尾及四肢,那隻野幹只好守在那兒伺看著,希望烏龜會把頭腳伸出來,想要取來吃食。守候了好久,烏龜就是永不把頭伸出來,也不伸出足來;那隻野幹守得飢餓疲乏,終於憤恨地離去了。 眾比丘啊!你們今天修行也是像這樣子,知道魔王波旬經常會趁機窺伺你,希望你的眼根會執著色境,還有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識法時,都會使你們對六境產生貪著。所以,比丘啊!你們今天應當要執持著眼根的律儀,由於能執持著眼根的律儀,那麼惡魔波旬就無法趁機得逞,也就會嫌厭你們而遠去了;耳、鼻、舌、身、意諸根,也要像這樣地去執持律儀。對於六根的緣六境而生起六識,都要使魔王波旬無法趁機得逞;就如那隻烏龜善於縮藏,野幹無法乘虛而入一樣。」 這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烏龜怕野幹,把頭、尾和腳縮藏於殼內; 比丘善於攝護內心,會緊密蔽藏一切覺想, 不依它也不怖畏它,要善覆內心,不要言說。」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六一經註釋: 1、野幹:似狐而小,色青黃,如狗群行,夜鳴如狼。 2、藏六:六,指烏龜的四肢及頭、尾。藏六,即藏起頭、尾及四肢。 3、「惡魔波旬不得其便,隨出隨緣」:此二句文意不明,「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作「魔王波旬亦厭汝等而遠去」,白話經文依此翻譯。 二六二【經旨】本經敘說佛陀用杖打為喻,勸諸比丘應住於不動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麥放置在四條交通要道的路頭,有六位壯夫拿著木杖一齊打麥,不一會兒,那麥就被杖打得如塵一樣的粉粹了,又有第七個人拿著木杖再來重打。眾比丘啊!你們的意見怎樣呢?像這堆積聚的麥,經六人一齊捶打後,又有第七個人來重打,會被打得極細碎麼?」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是這樣,世尊!」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同樣地,這愚癡之人也被六觸入處所捶打。是那六種呢?就是眼觸入處,經常被它所捶打,還有耳、鼻、舌、身、意觸入處,經常被它所捶打。那愚癡人已被六觸入處所捶打了,卻還想要求得未來世的存在,就像還要受第七個人來重打一次使細碎一樣。 比丘啊!如果說這就是我的話,就是心動搖了;說這是我所有,也是心動搖了。說未來當有的話,就是心動搖;說未來當無,也是心動搖。說當又有物質現象的話,就是心動搖;說當再無物質現象,也是心動搖。說當又有想的話,就是心動搖,說當再沒有想,也是心動搖;說又是非有想也非無想,這也是心動搖。由於心動搖的緣故,所以才會生毛病;心動搖的緣故,所以才會患癰腫;心動搖的緣故,所以才會遭毒刺;心動搖緣故,所以才會生貪著。如果能正確觀察由於心動搖的緣故,所以才會有苦惱生起的話,就能得到不動搖的心,要經常多修習,專心繫念,而有正知。 就如「動搖」的經文一樣,像這「思量」、「虛誑」、「有行」、「因愛」等經文,說是我,這就是愛染;說是我所有,這也是愛染;說未來還有,這就是愛染;說未來是無,這也是愛染。說當有物質的存在,這就是愛染;說當無物質的存在,這也是愛染。說應當有想,這就是愛染;說應當是無想,這就是愛染;說應當既是無想也不是無想,這也是愛染。由於有愛染的緣故,所以才會生毛病;有愛染的緣故,所以才會患癰腫;有愛染的緣故,所以才會遭毒刺。如果善於思惟觀察因愛染而生起苦惱的話,當能常保持離愛染之心,而有正念正智。 眾比丘啊!在過去世的時候,阿修羅興兵和帝釋天戰鬥。那時,天帝釋告訴三十三天眾說:「今天我們諸天神將和阿修羅作戰,如果諸天戰勝,阿修羅戰敗的話,就應活捉阿修羅,將兩手兩腳和頭首用繩子系縛,送回天宮來。」阿修羅也告訴群眾們說:「今天阿修羅軍將與諸天神作戰,如果阿修羅獲勝,諸天神失敗的話,就應活捉帝釋,將他的兩手兩腳和頭首用繩子系縛,送回阿修羅宮來。」當戰爭開始時,諸天神獲得勝利,阿修羅失敗了。這時,三十三天神活捉了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把他的兩手兩腳和頭首用繩子系縛,就抓回到天宮來。 那時,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的手腳和頭首被繩子系縛著,置於正法殿上,用天上種種的五欲之樂來娛樂他。這時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這樣的想著:只有我們阿修羅才是最賢善聰慧的,諸天雖好,但我現在且當回歸阿修羅宮為是。作此念頭的時候,就立刻見到自已的手腳和頭首被繩子系縛住了,而諸天的五欲之樂也自然的化隱不見了。 這時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又作這樣的想法:諸天神都很賢善,智慧明達,諸阿修羅雖好,可是我現在且當住在此天宮中為是。當他起這樣念頭時,就立刻看見系縛自己手腳和頭首的繩子鬆解了,諸天的五欲之樂又自然地出現了。 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乃至有這樣微細的系縛,而魔王波旬的系縛,轉而更細。這顆心如果動搖時,魔王就會隨即係縛你;這顆心如果不動搖的話,魔縛也就隨即松解了。所以,眾比丘啊!心要經常保持不動搖,有正念正智,這是所應當去學習的!」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六二經註釋: 1、阿修羅:六道之一,華譯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譯作無端,因其容貌很醜陋。又譯作無酒,言其國釀酒不成。性好鬥,常與帝釋戰,國中男醜女美,宮殿在須彌山北,大海之下。 2、帝釋:忉利天的天主,俗稱玉皇大帝。 3、三十三天:梵語,忉利天譯作三十三天,為欲界之第二天。在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 4、縛以五系:指系縛兩手兩腳及頭首。 二六三【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諸比丘,於六入處應善自防護;並以琴為喻,言諸行無常,應作如是平等正智,如實而觀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比丘或比丘尼,由於眼根識取色境的種種因緣,所以產生了或者慾望、或者貪求、或者親暱、或者愛念、或者固定、執著之處,那麼他們的心靈便應好好地加以防護。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都是會令人恐怖畏懼的險道,有障礙、有艱難險阻。這些都是惡人所依靠的,而不是善人所依靠的,所以自己應該加以防護。當耳、鼻、舌、身、意諸根識取外境時,也應該這樣做。就好比農夫田裡有好的禾苗,可是守田的人卻懶惰懈怠,讓關在欄中的牛跑出來吃食禾苗;愚癡的凡夫也像這樣,六觸入處……乃至於放任懈怠也是這樣。 如果田裡有好的禾苗,那守田的人內心又能不懈怠,關在欄裡的牛隻也不出來偷食,即使走進田裡,也會將它驅逐出來;所謂我們的心、我們的意、我們的識,多聞的聖弟子對於色、聲、香、味、觸等感官對象應當好好地加以守護,盡心使其息滅。如果田裡有好禾苗,那守護田地的人又能不懈怠,看見欄中的牛跑進田裡去了,他就立即左手牽著牛鼻,右手拿著木杖,遍身搥打,把牛驅趕出田。眾比丘啊!你們的意見怎樣呢?那隻牛遭搥打的苦痛後,從村莊至住宅,再從住宅到村莊,還會像以前那麼地偷食田裡的禾苗嗎?」 比丘們回答說:「不會的,世尊!」 世尊說:「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它回想起以前進入田裡遭受捶杖痛苦的緣故。比丘啊!對我們的心、我們的意、我們的識也應像這樣,多聞的聖弟子對於六觸入處要極生厭離、恐怖,保持內心的安定,制伏此心,使它繫念於一處。眾比丘啊!過去世時,有一位國王聽見了從未聽過的優美的琴聲,便生起了極為愛樂的心理,於是就沉迷貪著其中。他問眾大臣說:『這是什麼聲音啊?令人聽了非常喜愛!』大臣們回答說:『這是琴聲。』國王告訴那位大臣說:『你去把那個聲音取來。』那位大臣接受命令,就立即前往取琴過來,禀告國王說:『大王啊!這就是那把發出好聽聲音的琴了。』國王告訴大臣說:『我不用這把琴,去把先前聽見的那可愛的琴聲取來。』大臣回答說:『像這樣的琴,是由眾多的部份組合而成的,有把柄、有琴身、有琴柱、有琴弦、有琴皮等,而有善巧方法的人來彈它,由於各部份組合完備的因素,所以才能發出美妙的聲音,並不是各部份組合不齊而會有音聲來的。剛才所聽到的琴聲,久已過去,也轉而滅盡了,無法再把它取來了。』 那時,大王這樣的說:『咄!何必用這種虛偽不實的東西呢?世間的琴就是虛偽不實的東西了,它使得世人沉迷貪著;你現在就把這琴拿出去,一片片的加以拆破,把碎片丟棄於四面八方。』大臣受命,就將琴拆為百份,到處丟棄。同樣地,比丘啊!像這物質現象、感受、想像、作意、慾念等,也要知道這一切現像都是生滅無常、因緣和合所造作,是緣於心而產生的,對此我們原先或許便說『那就是我,是我所有。』可是現在就會認為一切皆無了。眾比丘啊!應該生起像這樣平等正確的智慧,如實地去觀察一切現象。」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六三經註釋: 1、五欲功德:五種感官對象,色、聲、香、味、觸。 2、「而便說言:『是我、我所』,彼於異時,一切悉無。」:佛光大藏經此處引巴利本經句作「凡是原來他以為是我、或我所、或我有者,現在他以為此是無。」白話譯文依此。 二六四【經旨】本經敘說佛陀以癩瘡做譬喻,為諸比丘說律儀及不律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就如罹患癩瘡的人,全身都是壞爛的癩瘡,他走進茅草蘆荻叢中,就會被各種刺葉的針刺所傷害,倍增苦痛;同樣地,一個愚癡的凡夫於六觸入處受到各種的苦痛,情形也是如此。就如那位罹患癩瘡的人,被草葉的針刺所傷,流出膿血一樣;像這愚癡的凡夫,他的個性兇暴,六觸入處有所感觸,就會生起瞋恚,說出惡聲來,就如那位患癩瘡的病人一樣。為什麼呢?因為愚癡無聞的凡夫,他的心有如癩瘡一樣。 我現在將說律儀(防護)與不律儀(不防護)。怎樣叫律儀?怎樣叫不律儀呢?就如愚癡無聞的凡夫眼睛看見色境後,對可愛念的色境就會生起貪著之心,對不喜愛的色境就會生起瞋恚之心。對那些色境依次隨著連續生起眾多的覺想,而看不見它的過患;假如看得見它的過患,也不能把它除滅。耳、鼻、舌、身、意諸根觸境時,也是像這樣子。比丘啊!這樣就叫做不律儀。怎樣叫律儀呢?就是多聞的聖弟子如果眼睛看見了色境,對於可愛念的色境不會生起貪欲的覺想,對不喜愛的色境也不會生起瞋恚的覺想,對那些色境都不會依次連續生起眾多的覺想,他能看見色境的過患;能看見色境的過患後,就能捨離它。耳、鼻、舌、身、意諸根觸境時,也是像這樣子。這就叫律儀。」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六四經註釋: 1、癩病:惡性傳染病,即痲瘋。 2、律儀、不律儀:巴利本作「防護及不防護」。 二六五【經旨】本經敘說佛陀以六種眾生做譬喻,勸諸比丘要勤修習,多住於身念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 「譬如有一個人遊於空宅中時,捉到了六種眾生。第一種是捉到狗,就把捉到的狗繫著在一處。其次是捉到了鳥,其次捉到毒蛇,又其次是捉到野幹,又其次捉到失收摩羅(鱷魚),又其次捉到了獼猴。這些捉到的眾生,都把它們系縛在同一處。那隻狗,喜歡進入村莊。那隻鳥,常想飛向天空。那條蛇,常想爬進洞穴。那隻野幹,喜向墳塚去。那隻失收摩羅,常想遊入大海。那隻獼猴,想要走進山林。這六種眾生全都係縛在同一個地方,可是它們所喜歡的都不相同,各個都想要到自已認為安樂的地方去,各個彼此都不喜歡其它的地方;然而因為被系縛的緣故,雖然各自用力,向著所喜樂的方向去,可是卻無法脫離。 同樣地,我們六根的每一種境界,也是各個自己去逐求所喜樂的境界,而不喜樂其它的境界。眼根常去逐求可愛的色境,對不適合的色境就會生起厭惡。耳根常去逐求適意的聲音,對不適意的聲音就會生起厭惡。鼻根常去逐求適意的香氣,對不適意的香氣就會生起厭惡。舌根常去逐求適意的滋味,對不適意的滋味就會生起厭惡。身根常去逐求適意的觸境,對不適意的觸境就會生起厭惡。意根常去逐求適意的法境,對不適意的法境就會生起厭惡。這六種根身每一種所逐求的,各有每一種所愛的境界,各個不去逐求它根的境界。這六種根身之中,凡是有能力的,都能自在地選擇自已所喜愛的境界。就像那一個人將六種眾生綁在一根堅固的柱子上,即使用力想隨意而去,可是往反奔跑,徒增勞累,因為被繩子系縛的緣故,最後還是繞著柱子轉來轉去罷了。 眾比丘啊!我說這個譬喻的目的,就是想為你們顯示它的意義。六種眾生,就好比我們六根;那堅固的柱子,就好比是身念處。如果善於修習身念處,那麼不論是有可愛念之色或不可愛念之色,當看見可愛念的色境時就不會生起貪著,看見不可愛念的色境時也不會生起厭惡;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意識法時也是這樣,那麼對合意的事物就不會去貪求,對不合意的事物也不會生起厭惡。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精勤修習,使自已經常依住於身念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六六【經旨】本經敘說佛陀以毒蛇等為喻,勸諸比丘當精勤禪思,慎勿放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 「譬如有四條毒蛇,兇惡毒虐,放在一個箱子裡。當時,有一位聰明有智慧的男子,他貪求歡樂,厭惡痛苦;貪求生存,厭惡死亡。這時,另有一位男子告訴剛才那位男子說:『你現在就拿這個箱子去裝毒蛇,給它們洗澡時要仔細地撫摸擦拭,就像奉養自已父母親一樣的餵養牠們,並使它們按時出入。如果這四條毒蛇或有什麼不開心之處,它們即或不殺死你,也會把你折磨個半死,你要小心防護!』那時,這位貪生的男子嚇得趕緊逃跑。那人又說:『忽然又有五位仇人,拔刀隨後追逐, 想要追殺你,你要小心防護!』當時,這位貪生怕死的男子既害怕四條毒蛇,又害怕五個拔刀追趕的仇人,於是跑得更快了。 傍人又說:『那位漢子!內有六個盜賊在跟隨你,他們伺機要殺害你,你要小心防護!』那時,這位男子由於害怕四條毒蛇、五個拔刀追趕的仇人及六個盜賊,非常害怕地奔逃著,他逃進了一個無人居住的村子裡,只見空屋腐朽破敗,搖搖欲墜,有些腐壞的東西一拿就碎,找不到一件堅固的東西。 又有人對他說:『那位漢子!這無人居住的村落有一群強盜,這些強盜過來的話一定會殺害你。 』這時,這位貪生怕死的男子害怕四條毒蛇、五個拔刀追趕的仇人、六個兇惡的賊人、無人村里的一群強盜,只得再次的奔逃。忽然一條大河擋住了道路,河水深又湍急,只見這岸邊有眾多可怕恐怖的事物,可是卻沒有橋或船隻可渡到另一岸去。他心中想到:我去拿取各種雜草樹木,將它捆縛成木筏,用手腳方便做搖櫓,橫渡到對岸。他打定主意後,就去撿拾草木,放置於岸邊,然後捆綁成筏,就用手腳方便做搖櫓,橫渡到對岸。 這位男子就這樣地免遭四條毒蛇、五個拔刀追趕的仇人、六個兇惡的盜賊,最後又從無人村的一群強盜中脫身,渡過深又湍急的河流,脫離了此岸種種恐怖可怕的事物,終於到達了安穩快樂的彼岸。我說這個譬喻,現在應該解釋它的意義。比丘啊!箱子就是譬喻我們的身體,這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構成,也是由這四大所造父精母血組合之體,這污穢不淨的身體要靠食物來長養,還要不時沐浴、穿上衣服保護,是無常容易變壞極脆弱之物。四條毒蛇就是譬喻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地界如果爭擾,就能使身體死亡,或被折磨個半死;水界、火界、風界如果爭擾,也是像這樣子。五位拔刀追趕的仇人就是譬喻色、受、想、行、識五受陰。六個盜賊就是譬喻對六根的愛喜。無人村就是譬喻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善男子!觀察眼根,是無常容易變壞之物;執持眼根,也是無常虛偽之法;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這樣子。無人村的一群強盜就是譬喻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我們的眼根經常會被覺得適意或不適意的色境所妨害;同樣地,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乃至意識法時,也經常會被覺得適意或不適意的法境所妨害。深又湍急的河流就是譬喻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大河就是譬喻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此岸有很多恐怖的事物,就是譬喻我們的身見。清涼安樂的彼岸,就是譬喻無餘涅槃。船筏就是譬喻八正道。用手腳方便做櫓橫渡急流,就是譬喻勇猛精進到彼岸。婆羅門住處,就是譬喻如來、應供、等正覺。 就像這樣,比丘啊!大師慈悲地安慰弟子,為他們所應做的事情,我現在已這樣的做過,你們現在也應當做所應當做的事,在空閒的大樹下,或清淨的房舍中,鋪草為座;或者在露地、墳墓間,遠離雜鬧,坐於僻靜之處,精勤禪思,千萬不要懈怠,造成後來的悔恨!這就是我教授之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六六經註釋: 1、蚖蛇:泛指毒蛇。 2、脫:倘或。 3、四大:指地、水、火、風四大要素。 4、四流:一、欲流,欲界一切諸惑。二、有流,色界、無色界之一切諸惑。三、見流,三界之見惑。四、無明流,三界之無明。有情為此四法漂流而不息,故名為流。 5、三愛:一、欲愛,指欲界之煩惱,對五欲之妄執。二、色愛,對色界的渴愛,對物質現象的貪欲。三、無色愛,無色界中的渴愛。無色界指由受、想、行、識構成的精神世界。 6、無餘涅槃:與有餘涅槃相對。用以指生死之因果都盡,不再受生於世間三界者。 二六七【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勸諸比丘應如實知見一切苦法的集、滅、味、患、離,並應見五欲如火坑,宜速斷除。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多聞聖弟子應如實地知見一切苦惱現象的集起、息滅、愛樂、禍患、出離等情況,要觀察五欲就像火坑一樣。像這樣地去觀察五欲後,那麼對五欲的貪求、五欲的愛樂、五欲的想念、五欲的執著等現象,就不會永遠的覆蓋我們的心靈了。知道自己慾念所行及所止處,自己就能加以防護;對自己慾念的行處及止處能預先防護後,那麼隨順其心所行及所止,世間的貪欲、憂惱、邪惡不善之法就不能洩漏煩擾他的心了。 怎樣叫做多聞的聖弟子能如實地知見一切苦惱現象的集起、息滅、愛樂、禍患、出離等情況呢?就是說多聞聖弟子對這人世是苦的道理,能夠如實地知道,還有這痛苦產生的根源、這痛苦的寂滅、這痛苦寂滅的途徑,也都能如實地知道,這就叫多聞的聖弟子能夠如實地知見一切苦惱現象的集起、息滅、愛樂、禍患、出離等情況了。 怎樣叫做多聞的聖弟子觀察五欲像火坑一樣,……乃至世間的貪欲、憂惱、邪惡不善之法永遠都不會覆蓋他的心呢?譬如靠近一村落邊緣,有一充滿烈火的深坑,沒有煙焰。當時,有一男子不愚也不癡,是一個聰明黠慧的人,他喜歡快樂而厭憎痛苦,喜愛生命而厭惡死亡。他這樣地想著:這裡有一個火坑,坑中充滿了烈火,我如果墮入其中,必死無疑。於是就會對那火坑生遠離、思遠離、欲遠離了。同樣地,多聞的聖弟子要觀察五欲像火坑一樣,……乃至世間的貪欲、憂惱、邪惡不善之法永遠都不會覆蓋他的心;如果對於他的心所行處及止處能夠預先防護、預先察知的話,……乃至世間的貪欲、憂惱、邪惡不善之法就都不能洩漏煩擾他的心了。 譬如村落的旁邊有木林,裡頭有很多的荊棘針刺。當時,有位男子進入林中工作。他走進林里後,前後左右上下圍繞著他的全是荊棘針刺。這時,那位男子就要專心注意地行動、專心注意地來去、專心注意地擦亮眼睛、專心注意地仔細注視、專心注意地屈曲著身體。為什麼呢?就是為了不使利刺刺傷身體的緣故。多聞的聖弟子也是像這樣子,如果依於村落城邑而住著,早晨的時候,穿著法衣拿著缽盂走進村落中乞食,也要善於攝護其身,善於執持其心,安穩地固持正念、依正念而行、依正念明目、依正念觀察。為什麼呢?就是為了不使利刺傷害神聖的正法和律儀的緣故。 什麼利刺會傷害神聖的正法和律儀呢?就是指令人適意愛念的色境,這就叫做利刺會傷害神聖的正法和律儀。怎樣叫做令人適意愛念的色境會傷害神聖的正法和律議呢?就是指五根所欲求的五境了。像我們的眼根識取色境而生起了愛念,便會不斷地長養著欲樂;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等,也都會生起愛念,不斷地長養欲樂,這就叫做令人適意愛念的色境會傷害神聖的正法和律儀了。這些就叫做多聞聖弟子在他所行處及所住處要能預先防護、預先察知,……乃至不使世間的貪欲、憂惱、邪惡不善之法來洩漏煩擾他的心。 有時多聞的聖弟子失去了正念,生起邪惡不善的想法,長養貪欲、長養瞋恚、長養愚癡,這些鈍根的多聞聖弟子雖因心靈被貪欲覆蓋而生起了集、滅的現象,但是就譬如燒令極熱的鐵丸一樣,用很少的水噴灑它,水很快就會乾枯消失了。同樣地,鈍根的多聞聖弟子雖生起了愛念,但隨即息滅的情形也像這樣子。 多聞聖弟子如是而行,如是而住。不管是國王、大臣或親人,去到他的修行處,要以俸祿招請,告訴他說:『這位男子!你何須剃髮,手拿缽盂,身穿袈裟,一家家地去乞食呢?不如還俗逐求五欲的快樂讓人安心快慰,還可以做些布施作福的事。』比丘啊!怎樣呢?多聞的聖弟子如遇有國王、大臣、諸親人、施主等以俸祿招請時,他應當還戒而退減道心嗎?」 眾比丘答說:「不可以,為什麼呢?因為多聞的聖弟子對於一切苦惱現象的集起、息滅、愛樂、禍患、出離等情況,都能如實知見的緣故,觀見火坑就譬如五欲,……乃至世間的貪愛、憂惱、邪惡不善之法永遠都不會覆蓋他的心。他在所行處及所住處,都能預先防護,預先察知,……乃至世間的貪愛、憂惱、邪惡不善之法都不會洩漏煩擾他的心。像這樣的弟子,如果還會被國王、大臣、親族之人等以俸祿招請,還戒而退減道心,那是不可能的。」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那些多聞的聖弟子們,他們的心靈已長夜地趨赴、流注、輸往而向於遠離,向於離欲,向於涅槃,寂靜而捨離一切,只喜樂於涅槃;對於有漏(煩惱)之處,能寂滅而得清涼。像這樣的聖弟子,如果被國王、長者、親族之人所招請時,會還戒而退減道心的話,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已知道除涅槃寂靜之外,其餘都是會招致大苦的。譬如恒河之水,長夜以來不斷地趨赴、流注、輸往東方。現在如果有眾人想要把它阻截,使它改變流向,趨赴、流注、輸往西方,能夠辦得到嗎?」 眾比丘答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那恒河之水長夜以來不斷地流注於東方,現在想要使它往西方流去,那是不能辦到的,那些大眾們只是空辛苦一場罷了!同樣地,那些多聞的聖弟子們長夜以來不斷地趨赴、流注、輸往,向於遠離,……乃至想使他退減道心,那是不可能的事,只是空辛苦一場罷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六七經註釋: 1、向於涅槃:「向」字原作「而」,現根據「雜阿含經論會編」改正。 二六八【經旨】本經敘說佛陀以恒河流樹作譬喻,為諸比丘說不著於內、外六入處,並能精進持戒修行,才能到達涅槃之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阿毘阇的恆水邊。 那時,有位比丘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邊,禀告佛陀說:「慈悲的世尊啊!請您為我說法,我聽聞正法後,將獨自找一僻靜之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這樣地思考著:一個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鬚髮,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是為了向上增修清淨的梵行,於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那時,世尊觀察恒河的流水,看見恒河水中有一棵漂流的大樹,隨著水流而下,於是就告訴那位比丘說:「你看見恒河中漂流著一棵大樹了嗎?」 比丘答說:「已看見了,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這棵大樹如果不依著此岸,也不附著彼岸,不沉於水底,不止於洲渚,也不停於洄漩的深淵中。人也不去拿取,非人也不去拿取,而樹木又能不腐敗的話,那麼它應當會隨著水流,順趨、流注、輸向到大海去麼?」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這樣子,世尊!」 佛陀又說:「比丘也是像這樣,也不著於此岸,不著於彼岸,不沉於水底,不止於洲渚,不入於洄漩深淵中。人也不去拿取,非人也不去拿取,又能不腐敗的話,應當就會隨著水流,趨赴、流注、輸向涅槃的境界。」 比丘禀告佛陀說:「什麼是此岸?什麼是彼岸?什麼是沉沒?什麼是洲渚?什麼是洄漩的深淵?什麼是被人拿取?什麼是被非人拿取?什麼是腐敗?慈悲的世尊啊!請您為我廣為解說,我聽聞正法後,當會獨自找一僻靜之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告訴比丘說:「此岸,就是指內六入處(六根)。彼岸,就是指六外入處(六境)。被人拿取,就好像有一人,他習近於俗人及出家人,他們之間,無論是憂、喜、苦、樂,各個所做的,都彼此始終共同相隨(彼此共享憂、喜、苦、樂),這就叫被人拿取。被非人拿取,就好像有一個人,他發願修習清淨的梵行——我現在持戒、苦行,修習各種清淨的梵行,將來當會受生在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是天上,這就是被非人拿取。洄漩的深淵,就好比有一個人,他還戒退轉道心了。腐敗,就是指犯戒,行邪惡不善之法,行為腐敗,寡聞正法,就像似稻非稻的莠稗雜草,又像海浪而非海浪之音的吹貝聲音一樣;同樣地,他不是學道沙門而裝扮為學道沙門之相,不是修持梵行者而假裝是修持梵行者之相。就像這樣,比丘啊!這就叫做不著於此岸、彼岸,……乃至輸向涅槃境地。」 這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便向佛陀行禮,告辭而去。 當時,那位比丘便獨自找一僻靜之處,思考著佛陀所說水流大樹的經教,……乃至自己能夠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證得了阿羅漢果。 那時,有一個牧牛人,名叫難屠,在離佛不遠之處,手拿著木杖在牧牛。就在那位比丘離去後,他來拜訪世尊,向佛陀頂禮後,立於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現在已經能夠不著於此岸,也不著於彼岸;不沉沒,也不止於洲渚;不被人所拿取,也不被非人所拿取;不入於洄漩的深淵中,也不會腐敗了。那麼我是否可以在世尊您的正法與戒律中出家修習清淨梵行了呢?」 佛陀告訴牧牛人說:「你把牛隻送還主人了嗎?」 牧牛人答說:「牛群當中包括所有小牛,它們自能回到主人家去,不須要我送回,但願佛陀您聽許我出家學道。」 佛陀告訴牧牛人說:「牛隻雖能自行回家,但是你現在已受人僱用,拿人衣食(薪水),還是應當回去向雇主報告才對。」 這時,牧牛人聽聞佛陀的教示後,內心歡喜不已,就向佛陀行禮,告辭而去。 當時,舍利弗尊者就在這法會中,牧牛人離開不久,他禀告佛陀說:「世尊啊!牧牛人難屠要求要出家,世尊您為什麼遣還他回家呢?」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牧牛人難屠如果回到住家還會享受五欲之樂,那是不可能的事!他把牛隻交付給主人後,自己就會回來,在這正法與戒律中出家學道,清淨地修習梵行,……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證成阿羅漢果。」 當時,牧牛人難屠把牛群交付主人後,回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已把牛隻交付給主人了,請您就听許我在這正法與戒律中出家學道吧!」 佛陀告訴牧牛人難屠說:「你現在可以在這正法與戒律中出家,受具足戒,成為一位比丘了。」 難屠出家後,就思惟著:一個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鬚髮,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增修清淨的梵行,……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證成阿羅漢果。 第二六八經註釋: 1、阿毘阇:或作阿踰陀,中印度古國名。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a.cunningham)推定其都城在今孔坡西北三十餘公里之喀古旁。但英國印度學學者史密斯(vasmith)則認為是在今法提浦東南約五十公里之阿伏伊。 二六九【經旨】本經敘說佛陀以緊獸花作譬,言心得解脫諸比丘,各隨彼所見,而為記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獨自靜坐修禪,他這樣地思考著:比丘要怎樣認知、怎樣觀察,才能夠見到清淨呢?這樣地想了之後,他就去拜訪眾比丘,告訴眾比丘說:「各位尊敬的比丘啊!要怎樣認知、怎樣觀察,才能見到清淨呢?」 比丘答說:「尊者啊!應如實地知道六觸入處的集起、息滅、愛樂、禍患、出離等情況。比丘啊!能這樣認知、這樣觀察的人,就可見到清淨。」 這位比丘聽聞那位比丘的說法後,心中不歡喜,又去拜訪其它的比丘,問那些比丘說:「各位尊敬的比丘啊!要怎樣認知、怎樣觀察,才能見到清淨呢?」 那些比丘答說:「應如實正確地知道地、水、火、風、空、識六界的集起、息滅、愛樂、禍患、出離等情況。比丘啊!能像這樣地去認知、像這樣地去觀察的話,就能見到清淨。」 當時,這位比丘聽聞了這樣的說法,心中也是感到不歡喜,於是又去拜訪其它的比丘,向人請問說:「比丘啊!要怎樣認知、怎樣觀察,才能見到清淨呢?」 那些比丘答說:「要觀察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就像疾病、像癰腫、像毒刺、像兇殺一樣,是無常、痛苦、不真實、無我;能這樣地認知、這樣地觀察,就可以見到清淨。」 這位比丘聽了這些比丘的說法,心中也是感到不歡喜,他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我獨自靜坐修禪,思考著:比丘要怎樣認知、怎樣觀察,才能夠見到清淨呢?這樣地想了之後,就去拜訪眾比丘們,三處比丘所回答的內容,我就詳細地向世尊您禀報吧!我聽了他們的說法,心裡並不感到歡喜,所以才來探望世尊您,要拿這個問題來向您請教,比丘要怎樣認知、怎樣觀察,才能見到清淨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在過去世的時候,有一位漢子,他從未曾見過緊獸花,於是就去拜訪曾見緊獸花的人,向他請問所見緊獸花的形狀。這漢子問說:『您知道緊獸花嗎?』那人答說:『知道。』又問:『它的形狀怎樣呢?』答說:『顏色黑得像火燒過的柱子一樣。』因為那人當初看見的時候,緊獸花是黑色,就像火燒過的柱子一樣。 當時,那位漢子聽說緊獸花是黑色,就如火燒過的柱子一樣,心中不太歡喜,於是又去拜訪一位曾經見過緊獸花的人,又問他說:『您知道緊獸花嗎?』那人答說:『知道。』又問:『它的形狀怎樣呢?』那位曾經見過緊獸花的人答說:『花開紅色,形狀像肉段。』因為那人看見時,緊獸花開,結的果實就像肉段一樣。 這漢子聽完那人所說,還是不喜歡,於是又再去拜訪其它曾經見過緊獸花的人,問說:『您知道緊獸花嗎?』答說:『知道。』又問:『它的形狀怎樣呢?』答說:『毛茸茸地往下垂,像合歡樹的果實一樣。」 這人聽了,心中仍是不歡喜,又跑去問其它知道緊獸花的人,問說:『您知道緊獸花嗎?』那人答說:『知道。』又問:『它的形狀怎樣呢?』那人又答說:『花葉是青色、葉面光滑、葉形長廣,就像尼拘婁陀樹一樣。』就像那位漢子想問知緊獸花形狀,對所聽聞花的形狀,都不喜歡,到處再去找答案;而那些見過緊獸花的人,是隨順各人當時所見到的形狀,而分別為這漢子記說,所以說法也就不同。 同樣地,眾比丘啊!如果獨自一人專心致志地思考,勤奮修行而不懈怠,依其所思惟之法而不會生起各種煩惱,心靈就可得到解脫,於是就會隨他所見之法,而為別人解說。你現在再聽我說個譬喻,聰明的人聽了譬喻就可了解。 譬如邊遠地方有位國王,善於修治城牆,城門很堅固,道路平正,在四座城門設置四位守門的人,他們都很聰明,對來往的行人也都很清楚。就在城市中的十字路口,安置床榻,城主坐在上面。如果東方的使者來,問守門人說:『城主在何處?』守門人就答說:『城主就坐在城中十字路口的床榻上。』那使者聞後,前往拜見城主,接受城主的指示,然後再照原路而回。南方、西方、北方遠來的使者,如果問守門人:『城主在何處?』守門人一樣答說:『城主就坐在城中十字路口處。』那些使者聽聞後,都會去拜見城主,接受他的指示,然後各自歸還本國。」 佛陀又告訴比丘說:「我所說的這個譬喻,現在我將解說它的意義。所說的城堡,就是用來譬喻我人粗大的色身,就如『篋毒蛇譬經』所說。善於修治城牆,就是指正見。道路平正,就是指六根。四座城門,譬喻四識住。四個守門人,是指四念處。城主,用來譬喻能辨別的意識。使者,譬喻正確的觀察。使者的如實傳命,譬喻四聖諦。順原路回去,是用來譬喻八正道。」 佛陀告訴比丘:「就如一位大師應為弟子所做的事(指應為弟子說法),我現在都已經為大家做了,這是因為哀憫你們不知如何修行的緣故,就像『篋毒蛇譬經』說的一樣。」 那時,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後,專心致志地思考,不敢放逸懈怠,增益修持清淨梵行,……乃至能不受後世身心的果報,證成阿羅漢。 第二六九經註釋: 1、緊獸:植物名,肉色花。 2、肉段:漢譯南傳大藏經作「肉片」。 3、毶毶:長毛貌。 4、屍利沙果:植物名,譯作合歡樹,為喬木,莢白褐色,花綠色,其樹膠可製香料。 5、尼拘婁陀樹:榕樹類,中高喬木,枝葉橫張,氣根下垂、花美,果實可食,是印度教聖木之一,分佈於錫蘭及印度各地。 6、篋毒蛇譬經:見第二六六經。 7、內六入處: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8、四識住:即色識住、受識住、想識住、行識住。因上述四蘊為識所依所住,故名為識住。 9、四念處:身念處——即觀身不淨、受念處——觀受是苦、心念處——觀心無常、法念處——觀法無我。 二七〇【經旨】本經敘說世尊受釋迦族之招請,到新作的講堂說法;然後令大目揵連說法。於是大目揵連便為眾比丘講說有漏與無漏法的經文,而受到世尊的讚許印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世尊在釋氏人間遊行教化,到了迦毘羅衛國,住在尼拘婁陀園裡。 那時,迦毘羅衛國的釋氏,建造了一座新的講堂,還沒有被那些沙門、婆羅門、釋迦族的少年,以及民眾們在其中住過,這次聽聞世尊來到釋氏迦毘羅衛國的人間遊行教化,住在尼拘婁陀園裡,正在論說苦樂的道理。就彼此討論著說:「這座講堂新落成,還沒有人住過,可以請世尊及他的眾弟子們來住這裡,接受大家的供養,可得功德福報,長夜得到安穩,然後我們再隨而受用這座講堂。」經過這樣的討論後,都一同出城,去到世尊住處,向世尊頂禮後,退坐一邊。 那時,世尊為眾釋氏演說要法,示教照喜之後,靜默地坐著。 這時,眾釋氏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向佛行禮,右膝脆地,合掌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們釋氏新建了一處講堂,還沒有人居住在這裡,現在就請世尊及諸弟子們到這裡,接受我們的供養,使我們能得到功德福利,長夜安穩,然後我們再隨而受用這座講堂。」當時,世尊靜默地接受邀請。 這時,眾釋氏知到世尊已接受邀請後,便向世尊頂禮,各自回到自己的家。就在那一天,用車子來載運各種器具,莊嚴這座新講堂,安置好床座,並用軟草鋪在地上,也備好了香油燈。等一切事物都已準備好了,就派人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禀告說:「一切事情都已辦好了,希望世尊您知到接受供養的時間已到了。」 那時,世尊被大眾前後圍繞著,來到了新講堂外,洗淨了腳,然後登上講堂,就在堂中柱下,面向東方而坐。這時,眾比丘也洗完了腳,隨後進入講堂,就在世尊後面西邊面向東方,依次坐下。而眾釋氏就在東邊面向西方而坐。 當時,世尊為眾釋氏廣說法要,一番示教照喜後,告訴眾釋氏說:「各位釋氏啊!已過了初夜,現在你們可回迦毘羅越城了。」這時,眾釋氏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告辭而去。 世尊知道眾釋氏已離去後,告訴弟子大目揵連說:「你應當為眾比丘們說法,我現在背有病痛,自己要休息一下。」當時,大目揵連靜默地接受指示。 於是,世尊把鬱多羅僧衣褶為四層,安置在脅下;把僧伽梨衣卷褶後,安置於頭下,右脅而臥,屈膝迭腳,繫念於光明之相,胸懷起床之想。(言世尊不貪嗜睡眠) 那時,大目揵連告訴眾比丘說:「佛陀所說的妙法,從開始、中段到後部,都很殊勝,有完善的義理、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有清白的梵行。我現在將講說漏法(煩惱之法)與不漏法(無煩惱之法),你們要仔細聽!怎樣叫有漏之法呢?就是愚癡無聞凡夫眼睛看見色境後,對合意想念的色境,就生起了愛樂貪著;對不合意不想念的色境,就生起憎惡的心理。不能做身念處的觀照,對於清淨的心靈解脫與智慧解脫沒有少分的智慧(即不能如實知道);反而生起種種邪惡不善之法,不能將它滅除無餘,不能將它斷盡無餘。耳、鼻、舌、身、意諸根與境接觸時,也是像這樣子。比丘啊!像這樣的人,天魔波旬就會到他那兒,窺伺他的缺失,就在眼睛見色境時,即得其缺失;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意識法時,也是這樣,天魔即在這時得其缺失。 譬如枯乾的草堆,四方起火時,瞬間就會燒光一樣。同樣地,比丘啊!就在眼睛看見色境時,天魔波旬就得其缺失。像這樣的比丘,就不能製伏色境,在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意識法時,會受制於所觸對之法,不能製伏諸法境——不能製伏色境,不能製伏聲境、香境、味境、觸境、法境等,也就不能製伏邪惡不善之法、各種煩惱熾燃的苦報,以及未來世的生、老、病、死了。各位尊者啊!我從世尊那兒親自聽受這一切有漏之法,就叫做有漏法經。 怎樣叫無漏法經呢?就是多聞的聖弟子在眼睛看見色境時,對合意想念的色境,不會生起愛樂貪著;對不合意不想念的色境,也不會生起憎惡的心理。經常繫念正法,能夠如實地知道無量的心靈解脫、智慧解脫,在他所已經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都能滅盡無餘;耳、鼻、舌、身、意諸根與境接觸時,也是這樣。 像這一類的比丘,惡魔波旬去到他那兒,要在他眼睛看見色境時窺伺他的缺失,卻找不到他的缺失;在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意識法時,窺伺他的缺失,卻找不到他的缺失。就像樓閣,牆壁築得很牢固,窗戶緊閉,泥土塗得很厚密緊實,即使四方火起,也不能燃燒掉它。這類比丘也是如此,惡魔波旬去到他那兒,想要窺伺他的缺失,卻找不到他的缺失。像這樣的比丘能夠制伏色境,而不被那些色境所製伏。也能製伏聲、香、味、觸、法等境,而不會被它們所製伏。如能製伏色境,制伏聲境、香境、味境、觸境、法境後,也就能製伏邪惡不善之法、煩惱熾燃的苦報,以及未來世的生、老、病、死了。我親自從世尊那兒面授這樣的教法,這就叫無漏法經。」 當時,世尊知道大目揵連已經說法完畢,就起身正坐,繫念在前,告訴大目揵連說:「妙極了!妙極了!目揵連啊!你為人講說這樣的經文,饒益極多,可渡化眾多的人,使諸天及世人得到長夜的安樂。」 世尊於是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當要受持有漏與無漏之法的經文,並且廣為他人解說。為什麼呢?因為這經文具足了真實義理的緣故,具足正法的緣故,具足梵行的緣故,可開發一個人的智慧神通,正向於涅槃境地;乃至於信心的善男子們,無論在家或出家,都應當受持讀誦此經,並且廣為他人解說。」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七〇經註釋: 1、迦毘羅衛:國名,在北印度,後歸入憍薩羅國。此國皆釋迦族,世尊即生於此國。 2、尼拘婁陀園:位於迦毘羅衛城南。佛成道後歸鄉,即在此園中為父王等說法。 3、瞿曇:釋種之姓。此處系稱呼諸釋氏。 4、大目揵連:即摩訶目揵連,佛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初與舍利弗同為六師外道,精通教學,後二人同皈依佛,為佛左右弟子。 5、四【執+衣】:【執+衣】,重衣。四,指褶衣成四層。 6、鬱多羅僧:袈裟名,譯作上衣。僧人三衣之一,覆左肩,為常服中穿在最外者,因有橫割截之條數七,故又名七條衣。 7、卷襞:迭衣,即褶迭衣服。 8、僧伽梨:為僧人三衣之中最大者,故又稱大衣。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必著之。 9、右脅而臥,屈膝累足:向右脅側臥,屈曲膝部,左腳置於右腳之上,此謂之獅子臥。 10、繫念明相,作起想思惟:漢譯南傳大藏經此處作「正念正智,胸懷起床之想。」明相,即光明之相。繫念明相,則內心常保清明,不會昏睡。 11、住身念處,於心解脫、慧解脫無少分智:漢譯南傳大藏經此處作「不使正念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不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 」。 12、不勝惡不善法:句中「惡」字,原作「意」字,參考本經後文,將其改正。 二七一【經旨】本經敘說佛以灰河作譬,為諸比丘說種種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一條灰河,南岸非常熱,又有好多的荊棘利刺,在昏暗之處,有很多罪人在此河中隨流漂浮。其中有一人,不愚不痴,聰明有智慧,他喜歡快樂,厭惡痛苦,貪愛生存,厭惡死亡。他這樣想:到底是什麼因緣,使我在這灰河之中,南岸非常熱,又有很多的荊棘利刺,在這昏暗的地方隨流漂浮呢?我應當運用手腳採取各種方法,逆流而上。漸漸地,他見到有些光亮了。他暗自默想:現在很快就可看見這光亮了。於是又運用手腳,更加努力採取各種方法,終於看見了平地,他登陸站在那兒向四方觀察,看見一座大石山,不斷不壞,也沒有洞穴,就攀登而上。又看見八種特色的清涼水,所謂:冷、美、輕、軟、香、淨、飲時不噎、咽中不礙。他喝了水之後,覺得身體安樂,就進入水中,或沐浴,或喝飲,一切苦惱一掃而空。 然後他又繼續向山上攀登,看見了七種花,所謂:優缽羅花(青蓮花)、缽曇摩花(赤蓮花)、拘牟頭花(黃蓮花)、分陀利花(白蓮花) 、修揵提花(香味美好蓮花)、彌離頭揵提花(香味如蜜之蓮花)、阿提目多花(花赤而香,又稱增上信花)。他聞了花香後,又向石山上爬,在山頂上看見一座四層的殿堂,就坐在其上;又發現有五根柱子,帳幕垂覆,就進入其中,端身正坐,裡頭有種種的枕頭被褥,鮮花遍布,顯得非常莊嚴妙好。他就在這裡恣意的坐臥著,涼風從四面吹來,使身體覺得很安適,他居高臨下,高聲喊道:『在灰河裡的眾生諸賢明的正士們!那條灰河,南岸非常地熱,有很多的荊棘利刺,那兒很昏暗,趕快從那河裡逃出來吧!』 有一個聽到喊聲的人,循著發聲的方向問說:『從哪個方向才能逃出?從哪裡出去呢?』灰河中有人這樣說:『你何必問說從何處可以逃出去呢?那個發聲呼喚的人自己恐怕也不知道、看不見從何處出去,他也跟我們一樣在這灰河裡漂浮,南岸非常地熱,有很多的荊棘利刺,在昏暗中隨流而下就行了,問他做什麼?』 像這樣,比丘啊!我說了這譬喻,現在應當解說它的意義。灰暗,就是譬喻三種邪惡不善的心理。是哪三種呢?就是貪欲的心理、瞋恚的心理、害人的心理。河流,就是譬喻三種喜愛——欲界的愛、色界的愛、無色界的愛。南岸非常地炎熱,就是譬喻內六入處(六根)與外六入處(六境)。有很多的荊棘利刺,就是譬喻對色、聲、香、味、觸五妙欲逐求。昏暗處,就是譬喻無明遮閉了智慧的雙眼。很多的人,就是譬喻愚癡凡夫。流水,就是譬喻生死之河。其中有一人不愚不癡,就是譬喻菩薩摩訶薩。運用手腳,採取各種方法,逆流而上,就是譬喻精勤地修學。微見明亮,就是譬喻對佛所說的法信受不疑。扺達平地,就是譬喻持守戒律。觀察四方,就是譬喻見識到苦、集、滅、道四項真理。大石山,就是譬喻正確的見解。八種具有特色的水,就是譬喻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等八聖道。七種花,就是譬喻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舍等七項覺分。四層的殿堂,就是譬喻欲、念、進、慧等四如意足。五根柱子的帳幕,就是譬喻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正身端坐,就是譬喻進入無餘涅槃境地。鮮花遍布,就是譬喻諸禪、解脫、三昧、正受。自己恣意坐臥,就是譬喻如來、應供、等正覺。四方涼風吹來,就是譬喻通過四禪定而認識佛法,從而生活在安樂之中。高聲叫喊呼喚,就是譬喻轉動法輪,講說教法。河中有人問『諸賢明正士應朝何處去?從何處出? 』就是譬喻舍利弗、目揵連等諸賢聖比丘。在河中有人說『你何必問呢?那人也不知道、看不見有什麼出處,他也同我們一樣在這條灰河裡,南岸非常地熱,有很多的荊棘利刺,還是從這昏暗處順流而下』的人,就是譬喻外道六師等邪見之輩,所謂:富蘭那迦葉、末伽梨瞿舍利子、散阇耶毘羅胝子、阿耆多枳舍欽婆羅、伽拘羅迦氈延、尼揵連陀阇提弗多羅等人,以及其餘邪見之輩。像這樣,比丘啊!一位大師為眾聲聞弟子所應做的事(指說法),我現在都已經做了,你們現在也應當做自己所當做的事,就如前面『篋毒蛇經』說的那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七一經註釋: 1、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俱舍論」卷九:「從此三受引生三愛。謂由苦逼,有於樂受發生欲愛;或有於樂、非苦樂受發生色愛;或有唯於非苦樂受生無色愛。」另依「集異門足論」卷四所載,諸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為欲愛;諸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為色愛;無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無色愛。 2、法忍:對佛所說法信受不疑;或言對甚深佛法毫無罣礙。 3、四增心:即四禪定。 4、六師:與世尊同時代的反婆羅門教正統思想的六派代表人物。因與佛教主張不同,被稱為「外道六師」,其學說被稱為「六師外道」,本經所提六師之名,前已有註釋,此略。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十一 二七二【經旨】本經敘說佛陀以拍手做譬,以手聲之空性,說明眼色乃至意法皆是無常、變易法。聖弟子不可於其中見我、異我、相在。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獨自靜處,他思考著:怎樣叫做我?我是做什麼?什麼是我?我住何處?他從禪定出定後,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獨自一人在僻靜之處,這樣地思考著:怎樣叫做我?我是做什麼?什麼是我?我住於何處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現在我將為你解說『二法』。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是那二法呢?就是眼根與色境二種,還有耳根與聲境、鼻根與香境、舌根與味境、身根與觸境、意根與法境等也是二種,這就叫做二法。比丘啊!如果有人說:『沙門瞿曇所說的二法,並不是二法,我現在捨棄這種說法,而更立二法。』那個人但有這樣的言說,可是經數次的詢問後,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增長人們的疑惑,因為並沒有這樣境界存在的緣故。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在眼見色境時,才會生起認識作用的眼識之故。 比丘啊!那眼睛是肉團之形,是在自己身內,是因緣所生成,是堅固之物,是有感受作用,這就叫眼睛肉團之形在身內的地界。比丘啊!那眼睛是肉團之形,是在自己身內,是因緣所生成,是津液滋潤之物,是有感受作用,這就叫做眼睛肉團之形在身內的水界。比丘啊!那眼睛是肉團之形,是在自己身內,是因緣所生,是溫暖之物,是有感受作用,這就叫做眼睛肉團之形在身內的火界。比丘啊!那眼睛是肉團之形,是在自己身內,是因緣所生,是輕飄動搖之物,是有感受作用,這就叫做眼睛肉團之形在身內的風界。 比丘啊!譬如兩手和合(相對拍打)才能發出聲音一樣;同樣地,也要有眼見色境的因緣,才會生起眼識,再由眼、色、識三事和合產生了眼觸,又由眼觸隨之生起一切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各種現象,而這一切現像都不是我,也不是常住不變的;如果真有一個我的話,那也是一種變化無常的我,不能永恆,也不能安定穩固,是變易不定的我。為什麼呢?比丘啊!因為它會生、老、死、沒(消失),是由因緣而生之法的緣故。 比丘啊!諸行(所有一切流轉的物質與精神現象)都是如虛幻、如陽焰一樣的不真實,剎那之間便全部腐朽,沒有真實地來,也沒有真實地去。所以,比丘啊!對於諸行是空的現象,應當要知道、應當要喜歡、應當要憶念;諸行是空,常住、永恆、持續、不變易之法也是空;沒有一實體的我,也沒有我所擁有的事物。譬如一位眼睛銳利的人,手拿著明燈,進入空室裡,去觀察空室一樣。 就像這樣,比丘啊!對於諸行是空的現象,要用心去觀察,歡喜這諸行是空的現象,沒有常住、永恆、持續、不變易之法,沒有我,也沒有我所有的事物,就如對眼根的敘述一樣,像這耳、鼻、舌、身諸根,乃至由於意根取法境的因緣,才會生起意識,再由意、法、識三事和合產生了意觸;又因意觸隨之生起一切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各種現象,而這一切現像都不是我、是無常……乃至我與我所有也是空的。比丘啊!你的意見怎樣?眼根是常住或者是無常的呢?」 比丘答說:「是無常,世尊!」 又問:「如果無常的話,應是令人痛苦的麼?」 比丘答說:「是痛苦,世尊!」 又問:「如果無常、痛苦,是變易之法的話,那麼多聞聖弟子可在眼根當中察見有我、我所有、我在眼根之中、或眼根在我之中的現象嗎?」 比丘答說:「不可,世尊!」 佛陀接著說:「耳、鼻、舌、身、意諸根,也同樣如此。像這樣的多聞聖弟子就會對眼根生起厭離;由於厭離,所以就不去愛樂它;由於不愛樂它,所以就能得到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 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了世尊所說合手拍擊作聲的譬喻經教後,獨自找一僻靜之處,專精地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證成阿羅漢果。 第二七二經註釋: 1、歡喜於空法行:「法」字,比對前段類句,應作「諸」字。 2、我、我所:比對前段類句,應作「無我、我所」。 二七三【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諸比丘,眼等六入處非我、非我所,故應棄捨,舍已則可得長夜安樂。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不是你們所有的,就應當全部把它捨棄掉;把那些東西棄捨後,就能長夜安樂。眾比丘啊!你們的意見怎樣?在這祇樹給孤獨園裡,一切的草木枝葉,如果有人把它移走拿去的話,你們是否會想說:『這一切東西都是我所有,那人為什麼經常來拿去呢?』」 比丘答說:「不會的,世尊!」 「為什麼不會有此念頭呢?就是因為那些東西並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緣故。你們各位比丘也要像這樣,對於不是自己所有的東西,應當要全部把它捨棄;把那些東西棄舍後,就能長夜安樂。什麼東西不是你所有的呢?眼根就是了,眼根(是色法,隨緣生滅無常)不是你所有,應該要棄捨它,把它棄捨後,就能長夜安樂。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怎樣呢?比丘啊!眼根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比丘答說:「是無常。」 世尊又問:「如果無常的話,應是痛苦的吧?」 比丘答說:「是痛苦,世尊!」 世尊又問:「如果無常、痛苦的話,就是變易之法,那多聞聖弟子還可在這眼根之中察見有我、我所有、我在眼根之中、或眼根在我之中的現象嗎?」 比丘答說:「不可,世尊!」 佛陀接著說:「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多聞的聖弟子要對這六入處觀察無我,也不是我所有;這樣地觀察後,那麼對於一切世間便都能無所執取;因為無所執取的緣故,就能無所貪著;因為無所貪著的緣故,自己就能覺證涅槃: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七四【經旨】本經敘說佛陀讚歎難陀出家前與出家後諸德,並鼓勵諸比丘宜向其效法,精勤修道業。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人說:『身體強壯又有力的人,就是難陀其人!』這是正確的說法。如果有人說:『長相最端正俊美的人,就是難陀其人!』這也是正確的說法。如果又有人說:『愛欲心很熾盛的人,就是難陀其人!』這同樣是正確的說法。 眾比丘啊!可是現在的難陀,他關閉了六根的門戶,知量而食,在初夜與後夜,不斷精勤地在修習,已成就了解脫的正智。能夠盡其形壽,都是純一圓滿清淨,梵行清白。難陀比丘因為已關閉了六根門戶之故,如眼睛看見色境時,就不會執取色境之相,也不會執取隨形細緻美麗之處。如他的眼根加增了不合律儀的觀見,被無明所屏障,有世間的貪愛等邪惡不善之法,也不會漏洩(煩惱)他的心,而會生起一切的律儀,來防護他的眼根;他的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會生起一切律儀來加以防護,這就叫難陀比丘能關閉根門。 所謂知量而食,就是說難陀比丘對於飲食能限制食量:吃食不為炫耀、不為放逸、不為貪養色身、不為保持身段之美好,只為能支持其身而已。隨任其所乞得的食物,是為了療飢止渴,藉以修持清淨梵行之故;為了使已生起苦的感覺,能使它息滅,還未生起苦的感覺,能使它不會生起的緣故;為了成就崇高志向(指到達涅槃境地)的緣故;為了能使氣力安樂,不間斷地獨住修行的緣故。又好比人乘車駕,用膏油塗抹車身,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高貴,乃至不是為了莊嚴自己,而是為了使車子載運東西的緣故。又比如拿藥塗抹瘡口,並不是為了貪聞藥的香味,而是為了息止瘡痛的緣故。同樣地,善男子難陀他能飲食知量,……乃至能不間斷地獨住修行,這就叫做難陀能知量而食。 所謂那位善男子難陀在初夜與後夜精勤修習道業,就是指那位難陀比丘他白天就以經行、坐禪,來除去五蓋的覆障,清淨他的自身;在初夜時(晚上五點至九點),還是以經行、坐禪,來除去五蓋的覆障,清淨他的自身;在中夜時(晚上九點至翌日一點),到房外洗腳,然後進入室內,右脅而臥,屈著膝部,兩腳相迭,繫念於光明之相,心中常作起床之想;到了後夜時(一點至五點),漸漸地覺醒,從容地起床,仍是繼續經行、坐禪,這就叫做善男子難陀他在初夜與後夜都能精勤修習道業。 所謂那位善男子難陀他有正念正知,就是說善男子難陀在觀察東方時,能專心正念,把心安住於對東方的觀察;當他觀察南、西、北方時,也是同樣地專心正念,把心安住於對各方的觀察。能像這樣做觀察的話,那麼世間的貪愛等邪惡不善之法,就不會漏洩他的心了。那位善男子難陀他能覺知一切感受的生起,覺知一切感受的持續,覺知一切感受的息滅,把心依住於正念,不會使它散亂;他也能覺知一切想像的生起,覺知一切想像的持續,覺知一切想像的息滅;覺知一切意志的生起,覺知一切意志的持續,覺知一切意志的息滅,把心依住於正念,而不會使它散亂。這就叫善男子難陀成就了正念正智。 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地去學習:像善男子難陀一樣地關閉六根的門戶;像善男子難陀一樣地飲食知量;在初夜與後夜,要像善男子難陀一樣地精勤修習道業;像善男子難陀一樣地成就正念正智。就如教授難陀之法那樣,你們也應當拿這段經文去為其它的人講說。 這時,有一位比丘起來唱誦詩偈說: 「善於關閉六根的門戶,以正念攝持內心, 飲食知道節制限量,能夠覺知一切的心理, 善男子難陀,是世尊所讚歎的人。」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七四經註釋: 1、難陀﹔此為釋尊之異母弟。身長一丈五尺四寸,容貌端正,具三十相(唯缺佛相中之白毫相,又耳垂較佛稍短)。佛陀於尼拘律園度其出家,然出家後猶難忘其妻。後以佛陀之方便教誡,始斷除愛欲,證阿羅漢果。於佛弟子中,被譽為調和諸根第一者。 2、根門:眼等六根是漏出種種煩惱和入種種妄塵的門戶。 3、初夜、後夜:印度分一畫夜為六時,即晝三時、夜三時。晨朝、日中、日沒為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為夜三時。 4、隨形好:隨附於形相之種種美好特點。 5、無間獨住:間,原作「聞」,今據宋本改作「間」。無間,不間斷。 6、經行:指在一定的場所中往復迴旋之行走。通常在食後、疲倦時,或在坐禪昏沉瞌睡時,即起而經行,為一種調劑身心之安靜散步。但不同於普通散步,雖作散步仍正念正智,繫念佛法。 7、陰障:指「五蓋」的覆障。蓋就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蓋覆人們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蓋即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法等五項。 二七五【經旨】本經敘說難陀受佛陀之命,為五百比丘尼講經說法,使他們究竟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像這樣的大聲聞比丘尼眾住在舍衛國王的園中。這些比丘尼眾的名字是:純陀比丘尼、民陀比丘尼、摩羅婆比丘尼、波羅遮羅比丘尼、阿羅毘迦比丘尼、差摩比丘尼、難摩比丘尼、告難捨瞿曇彌比丘尼、優缽羅色比丘尼、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有這些人及其它比丘尼住在國王的園中。 當時,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和五百比丘尼前後圍繞著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旁。這時,世尊就為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說法,給予示教照喜;為她說了種種法,示教照喜後,就叫她們回去。世尊說:「比丘尼啊!你們現在應當回去了。」 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聽聞佛陀的說法後,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頂禮後,告辭而去。 世尊知道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離開後,告訴眾比丘說:「我已年老力衰,不能再為眾比丘尼說法了,你們眾比丘僧,以及今日諸宿德上座們,此後應當代我去教授眾比丘尼才好。」 那時,眾比丘接受世尊的教敕,就依照次第去教授眾比丘尼。依次而輪到難陀。那時,依次第雖輪到難陀應去,然而他卻不願前往教授。 當時,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和五百比丘尼又前後圍繞著,來到世尊的住處,向佛陀頂禮,……乃至聽聞世尊說法,內心歡喜不已,才禮謝而去。 世尊知道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離去後,就問阿難尊者說:「依次第是輪到誰應前往教授比丘尼的呢?」 阿難尊者禀告佛陀說:「世尊啊!諸上座們依次第輪流前往教授比丘尼,依次是輪到了難陀,可是難陀卻不願前往教授。」 世尊聽後,就告訴難陀說:「你應當去教授眾比丘尼,為眾比丘尼們說法。為什麼呢?因為連我自己都要教授比丘尼,你也應該這樣;我為比丘尼說法,你也應該這樣。」 當時,難陀靜默地接受了佛陀的教敕。 過了夜晚到了晨朝,難陀穿上法衣,手拿著缽盂,就走進舍衛城乞食。食畢,回到精舍,收好衣缽,洗完腳後,便進入室內靜坐修禪,等從禪定中出定後,就穿上僧伽梨大衣,帶著一位比丘去到國王的園裡。眾比丘尼遙見難陀尊者來臨了,急忙鋪好床座,請他就座,等難陀尊者坐下後,眾比丘尼便向他頂禮,然後退坐一邊。難陀尊者告訴眾比丘尼說:「各位姊妹們!你們有問題的話就應當問我,我現在將為你們說法。你們聽後了解的話,就應當說已了解;如果不了解的話,就應當說不了解。對我所說的教義,如果了解的話,就應當好好地受持;如果有不了解的話,你們便應再發問,我將會為你們解說。」 眾比丘尼禀告難陀尊者說:「我們今天聽聞尊者的教示,要我們發問,您告訴我們說:『你們如果有不了解的問題,現在應該全部提出發問。如果是已了解的話,就應該說已了解;不了解的話,就應該說不了解。對我所說的教義,已了解的就應當遵奉修持;還不了解的,就應該再發問。』我們聽了這些話,心裡極為歡喜,對還不了解的教義,今日應該向您請問。」 那時,難陀尊者告訴眾比丘尼說:「怎樣呢?姊妹們!觀察眼內入處,可察見到是我、我所有、我就在眼內入處中、或眼內入處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 「再觀察耳、鼻、舌、身、意諸根等內入處,可察見到是我、我所有、我在諸內入處之中、或諸內入處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為什麼呢?難陀尊者啊!因為我們已如實地見到這些現象了,觀察眼等六內入處中並沒有我,我們心裡都已經有這樣的了解:六內入處中沒有我。」 難陀尊者又告訴眾比丘尼說:「妙極了!妙極了!姊妹們,應這樣地了解:觀察六內入處裡並沒有我。眾比丘尼們!可觀察到色外入處(色境)是我、我所有、我在色外入處中、或色外入處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 「那麼可觀察到聲、香、味、觸、法等外入處是我、我所有、我在外入處中、或外入處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為什麼呢?難陀尊者啊!因為我們已經如實地觀察過六外入處裡並沒有我,我們心裡常有這樣地了解:六外入處確實是沒有我。」 難陀尊者讚歎眾比丘尼說:「妙極了!妙極了!你們應當這樣地去觀察這個道理:六外入處裡並沒有我。如果因眼見色境而生起眼識,可察見到那眼識是我、我所有、我在眼識之中、或眼識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已曾經對這六識身如實做過觀察並沒有我,我們心裡也常有這樣的了解:這六識身裡確實是沒有我。」 難陀尊者告訴眾比丘尼說:「妙極了!妙極了!你們應該像這樣地去觀察這個道理:這六識身裡確實沒有我。如果由於眼見色境而生起了眼識,又由於三事和合而生起了眼觸,那麼可察見到那眼觸是我、我所有、我在眼觸之中、或眼觸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 「同樣地,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由於意根識法境而生起了意識,又由於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意觸,那麼可察見到那意觸是我、我所有、我在意觸之中、或意觸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已曾經對這六觸做過觀察確實沒有我,我們也常有這樣的了解:六觸裡確實沒有我。」 難陀尊者告訴眾比丘尼說:「妙極了!妙極了!應當如實地做觀察:六觸身中確實沒有我。如果由於眼見色境而生起了眼識,又由於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眼觸,再由眼觸而生起各種感受,那麼由那眼觸而生起的感受,可察見到是我、我所有、我在感受之中、或感受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 「同樣地,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由於意根識法境而生起了意識,又由於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意觸,再由意觸而生起各種感受,那麼可察見到那感受是我、我所有、我在感受之中、或感受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曾經對這六種感受如實觀察並沒有我,我們心裡也常有這樣的了解:這六受身中確實沒有我。」 難陀尊者告訴眾比丘尼說:「妙極了!妙極了!你們應當像這樣地去觀察這個道理:這六受身中確實沒有我。如果由於眼見色境而生起了眼識,又由於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眼觸,再由眼觸而生起想像,那麼可察見到那想像是我、我所有、我在想像之中、或想像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 「同樣地,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由於意根識法境而生起了意識,又由於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意觸,再由意觸而生起了想像,那麼可察見到那想像是我、我所有、我在想像之中、或想像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曾經對這六種想像如實觀察並沒有我,我們心裡也常有這樣的了解:這六想身中確實沒有我。」 難陀尊者告訴眾比丘尼說:「妙極了!妙極了!比丘尼們!你們應當像這樣地去觀察這個道理:這六想身中確實沒有我。如果由於眼見色境而生起了眼識,又由於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眼觸,再由眼觸而生起意志行為,那麼可察見到那意志行為是我、我所有、我在意志行為之中、或意志行為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 「同樣地,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由於意根識法境而生起了意識,又由於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意觸,再由意觸而生起了意志行為,那麼可察見到那意志行為是我、我所有、我在意志行為之中、或意志行為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曾經對這六種意志行為如實去做觀察並沒有我,我們心裡也常有這樣的了解:這六思身中確實沒有我。 」 難陀尊者告訴眾比丘尼說:「妙極了!妙極了!比丘尼們!你們應當像這樣地去觀察這個道理:這六思身中確實沒有我。如果由於眼見色境而生起了眼識,又由於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眼觸,再由眼觸而生起愛欲,那麼可察見到那愛欲是我、我所有、我在愛欲之中、或愛欲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 「同樣地,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由於意根識法境而生起了意識,又由於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意觸,再由意觸而生起了愛欲,那麼可察見到那愛欲是我、我所有、我在愛欲之中、或愛欲在我之中等現象嗎?」 比丘尼答說:「不可,難陀尊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曾經對這六種愛欲如實去做觀察並沒有我,我們心裡也常有這樣的了解:這六愛身中確實沒有我。 」 難陀尊者告訴眾比丘尼說:「你們應當像這樣地去觀察這個道理:這六愛身中確實沒有我。姊妹們!譬如因有膏油、有燈心,才能把燈點燃放出光明;假如那個油是無常的、燈心也是無常的、火也是無常的、燈檯也是無常的。如果有人這樣說:『沒有膏油、沒有燈心、沒有火、沒有燈檯,然而依靠這些器物才能燃起的燈光,是常住、永恆、持續、不會改變的。』持這種說法的人,是正確的嗎?」 比丘尼答說:「不正確,難陀尊者!為什麼呢?因為有膏油、燈心、燈檯才能點燃燈光,而那些膏油、燈心、燈檯全都是無常的器物;如果沒有膏油、沒有燈心、沒有燈檯,那麼依靠那些器物才能點燃的燈光,也就會隨之而滅,息止不生,變成真實地清涼了。」 難陀尊者說:「同樣地,姊妹們!這眼等六內入處都是無常的。如果有人這樣的說:『由這六內入處的因緣所生起的喜樂心理,是常住、恆久、持續、不會變易、安定穩固的。』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比丘尼答說:「不正確,難陀尊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曾經如實地觀察,每一個法的因緣,都會生起相對的每一個法;如果每一個做為因緣的法息滅了,那麼相對而生的每一個法,也就會隨之而滅、息止不生,變成清涼而真實了。」 難陀尊者告訴眾比丘尼說:「妙極了!妙極了!比丘尼們!你們應該像這樣地去觀察這個道理:每一個法的因緣,都會生起相對的每一個法;如果每一個做為因緣的法息滅了,那麼相對而生的每一個法,也就會隨之而滅、息止不生,變成寂靜、清涼而真實了。眾姊妹們!譬如大樹的根、莖、枝、葉,它的樹根是無常的,莖、枝、葉也都是無常的。如果有人說:『沒有那些樹的根、莖、枝、葉,惟有樹影是常住、恆久、持續、不會變易、安定穩固。』的話,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比丘尼答說:「不正確,難陀尊者!為什麼呢?因為就像那棵大樹的根、莖、枝、葉一樣,那樹根也是無常的,莖、枝、葉也都是無常的;如果沒有根、沒有莖、沒有枝、沒有葉,那麼依賴這些而生起的樹影,一切便都沒有了。」 難陀尊者說:「眾姊妹們!如果所緣的色等外六入處是無常的,而有人說:『由色等外六入處因緣而生起的喜樂,是常住、恆久、持續、不會變易、安定穩固。』的話,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比丘尼答說:「不正確,難陀尊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曾經如實地去觀察這個道理,每一個法的因緣都會生起相對的每一個法;如果每一個做為因緣的法息滅了,那麼相對而生的每一個法,也就會隨之而滅、息止不生,變成寂靜、清涼而真實了。」 難陀尊者告訴眾比丘尼說:「妙極了!妙極了!姊妹們!你們應當如實地去觀察這個道理:每一個法的因緣,都會生起相對的每一個法;如果每一個做為因緣的法息滅了,那麼相對而生的每一個法,也就會隨之而滅、息止不生,變成寂靜、清涼而真實了。眾姊妹們!請聽我說個譬喻,那聰明的人就會因譬喻而了解。譬如那善於宰牛的師傅和他的弟子,手裡握著銳利的刀子,解剝牛隻,順著皮肉筋骨的隙縫而割剖,沒有傷到裡肉,也沒有傷到外皮,割解了牛隻的肢節筋骨後,然後仍以牛皮覆蓋其上。如果有人說:『這只牛的皮肉仍然完好沒有被割離。』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比丘尼答說:「不正確,難陀尊者!為什麼呢?因為那位善於宰牛的師傅和他的弟子,手中握著銳利的刀子,順著皮肉筋骨的隙縫而割剖,沒有傷到皮肉,牛的肢節筋骨也全部都被斬斷了,雖然仍舊以牛皮覆蓋其上,可是皮肉已被割離了,不是沒有被割離。」 難陀尊者說:「姊妹們!我所說的這個譬喻,現在應該解說它的意義。牛隻就譬如人粗大的色身,就如前面『篋毒蛇經』所廣說的一樣;牛肉就是指眼等六內入處;牛皮就是指色等外六入處;屠牛的人就是指學習觀見之法;皮肉中間的筋骨,就是指隨生的貪愛、喜歡心理;銳利的刀子,就是指銳利的智慧。多聞的聖弟子都是用智慧的利刀去砍斷一切的結、縛、使、煩惱、上煩惱、纏。(以上結等六詞皆是煩惱的異名,此處意即多聞聖弟子都用智慧的利劍去砍斷所有一切的煩惱。)所以,眾姊妹們!你們應該這樣地學習:為了斷除貪欲之故,對於覺得可樂的事物,內心不應貪著它;為了斷除瞋恚之故,對於覺得可瞋的事物,不應生起瞋怒;為了斷除愚癡之故,對於可使人愚癡的事物,不應生起愚癡。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應該要觀察它的生起與息滅;對眼等六觸入處,也應該要觀察它的集起與息滅;對四念處,應該要好好地繫住此心。要依止於七覺分,修習七覺分後,對於『欲漏』(欲界的煩惱),內心不去染著,心靈就可得到解脫;對於『有漏』(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內心不去染著,心靈就可得到解脫;對於『無明漏』(三界的痴煩惱),內心不去染著,心靈就可得到解脫。眾姊妹們!你們應該像這樣地去學習。」 當時,難陀尊者為眾比丘尼說法,跟她們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後,即從座席起來離去。這時,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和五百位比丘尼眷屬圍繞著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邊,……乃至最後向佛陀行禮後,才告辭而去。 世尊知道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已經離去後,告訴眾比丘說:「譬如十四日夜晚的明月,有很多人在觀賞月亮,你說它是滿月呢?或者是未滿月呢?應當要知道,那個月亮還不是究竟地圓。同樣地,善男子難陀他雖為五百比丘尼正確的教授、正確的說法了,但是對他們的解脫來說,還是沒有究竟。然而這些比丘尼在命終之時,不會看見欲界五下分結中還有一結分不斷,而能使他們還生於此人世間的。」 這時,世尊又告訴難陀說:「你應當再為眾比丘尼們說法。」 當時,難陀尊者靜默地接受了教示,過夜之後到了晨朝,拿著缽盂進入城中乞食,飯後,……乃至前往國王的園裡,就座坐下,為眾比丘尼說法,給他們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又在不同之時,和五百位比丘尼前後圍繞著,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乃至最後行禮而去。 這時,世尊知道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已經離去後,告訴眾比丘說:「譬如十五日夜晚的明月,沒有人會疑惑月亮到底是圓滿還是不圓滿的,然而那月亮確實是究竟圓滿的。同樣地,善男子難陀他為眾比丘尼講說像這樣正確的教授,可使他們得到究竟的解脫;他們如果臨命終時,一定沒有人能說出他們所趨向的道路,應當要知道,這就是已了盡苦的邊際了。這就是世尊為五百比丘尼所授的第一果(阿羅漢果)記。」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七五經註釋: 1、摩訶波阇波提:又名大愛道,為釋尊之養母,後出家為佛弟子,為最初之比丘尼。佛陀稱彼為:久出家學,國王所敬第一比丘尼。 2、欲漏:據南傳說法,欲漏屬於貪心所,是指對欲樂之貪。北傳則指除五部無明外之欲界一切煩惱。 3、有漏:據南傳說法,有漏屬於貪心所,是對有(存在或生命)之貪。北傳則指除一部無明外之色界、無色界煩惱。 4、無明漏:據南傳說法,無明漏屬於痴心所。北傳指三界五部之無明,即三界之痴煩惱。 5、一結:指欲界五下分結中之任何一種結惑。五下分結:即貪結、瞋結、身見結、戒取見結、疑結。 二七六【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諸比丘,若六根染著六塵,則為不律儀;反之,則為律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不合律儀之法,有合於律儀之法。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 怎樣叫不合律儀之法呢?就好比不能攝護軌範眼根,所以眼識貪著於色境,由於貪著的緣故,因而生起痛苦的感受;由於生起痛苦感受,所以他的精神就無法專一;因為精神不能專一,所以就不能得到如實的知見;由於不能得到如實的知見,所以就不能遠離疑惑;因為不能遠離疑惑,所以就會被它所誤,而常住於痛苦中。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不攝護軌範,也是像這樣,這就叫不合律儀之法。 怎樣叫合律儀之法呢?就是說能攝護軌範眼根。比如眼識識取色境,而心裡卻不貪著;心裡能不貪著後,就能常住於快樂的感受中;心裡能常保快樂後,就會使他的精神專一;他的精神能夠專一後,就會有如實的知見;有如實的知見後,就能遠離一切疑惑;能遠離一切疑惑後,就不會被它所誤,而常住於安樂之中。耳、鼻、舌、身、意等五根能攝護軌範,也是像這樣,這就叫合於律儀之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七六經註釋: 1、律儀:律是戒律,儀是儀則,謂佛所製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惡,乃是吾人立身處世的儀則。 2、眼根不律儀所攝護:「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不攝護眼而所住者」。 二七七【經旨】本經敘說世尊告諸比丘,不執著六觸入處為不退法,如執著就是退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退墮之法、不退墮之法和六種制伏入處之法。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 怎樣叫退墮之法呢?就是眼根識取色境之時,生起愛欲的心理,那位比丘對此而歡喜讚歎,執取繫著,就隨順著那些法而迴轉。應當知道,像這位比丘已退轉了一切的善法。這就叫世尊所說退墮之法。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這樣。 怎樣叫不退墮之法呢?就是眼根識取色境之時,不會生起愛欲心理的結縛,那位比丘對此不歡喜、不讚歎、不執取、不繫著,對於那些法,並不會隨順著它而迴轉。應當知道,像這位比丘就不會退轉一切的善法,世尊說這就叫不退墮之法。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這樣。 怎樣叫六種制伏入處之法呢?就是眼根識取色境之時,不會生起愛欲心理的結縛染著。應當知道,像這位比丘就是能製伏那眼入處。要製伏那眼入處,這是世尊所說之法。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這樣。如果那比丘對製伏六種入處能勝利後,那麼就能斷除貪欲的結縛,斷除瞋恚與愚癡的結縛。譬如國王,能摧滅敵人,制伏怨家,就名叫勝王一樣;能夠斷除一切結縛煩惱的人,就叫做勝婆羅門。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七七經註釋: 1、六勝入處:勝,原作「觸」,依本經後文應作「六勝入處」才是。 二七八【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比丘,能調伏六根者則受樂報;不能調伏者則受苦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對這六根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的話,在未來世一定會遭受苦報。 是哪六根呢?就是眼根如果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的話,在未來世一定會遭受苦報;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這樣。愚癡無聞的凡夫,當他的眼睛看見色境時,就會執受那色境的相狀,執受那隨形美好之處,放縱那眼根的趨向,不合律儀地去執受色境,常依住於世間的貪欲、愛染等邪惡不善之法,因而漏洩煩擾他的內心,像這樣就是不能執持律儀,以防護他的眼根;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如此。像這樣對六根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的話,在未來世一定會遭受苦報。 怎樣叫對六根善於調伏、善於關閉、善於守護、善於執持、善於修習的話,在未來世一定會受到快樂的果報呢?好比多聞的聖弟子,當他的眼睛看見色境時,他不會去執取色相,也不去執取那隨形美好之處,隨任他眼根的趨向,都能合於律儀,世間那些貪欲、愛染等邪惡不善之法,不能漏洩煩擾他的內心,能生起諸律儀,完善地防護他的眼根;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如此。像這樣對六根善於調伏、善於關閉、善於守護、善於執持、善於修習的話,在未來世一定會受到快樂的果報。」 佛陀於是就朗誦詩偈: 「如果在六觸入處,所持不合律儀的話; 像這樣的比丘們,會長夜遭受大苦報。 這些比丘們對於律儀,應當經常精勤修習; 要有正信心不疑,那麼一切煩惱就不會漏洩煩擾他的心。 眼睛所看見的那些色境,無論是合意或不合意的; 對合意的不可生起貪欲,不合意的也不可憎惡。 耳根所聽聞的那一切聲音,也有可念和不可念的; 對於可念的不可愛樂,對不可念的也不可生起厭惡。 鼻根所嗅的氣味,無論芳香或惡臭的味道; 要以平等心去對待芳香和臭味,對它不貪欲也不遠離。 所吃的各種滋味,也是有美有惡; 要對美味不起貪欲,對惡味也不挑剔。 有舒適快樂的觸境觸身時,不可生起放逸之念; 被不適痛苦的觸境觸到時,也不可生起厭惡的想法; 要平等地捨棄一切苦樂之念,還未息滅的使它息滅。 心意所觀察那些種種的形相, 如果虛偽不實地妄加分別的話,內心的慾貪反而會轉為增廣; 對那些邪惡之法要能覺悟,把心安住於離欲的境地。 如果善於攝護這六根的話,對六境的感觸就不被搖動; 就能摧伏一切的魔怨,度脫生死到達彼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七九【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頻頭城婆羅門長者,若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未離欲貪,則不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反之,則應恭敬、供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世尊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教化,他來到了頻頭城北邊的申恕林中。 那時,頻頭城中的長者及人民都已聽聞世尊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教化,就住在頻頭城的申恕林中。他們聽到這消息之後,大家一齊走出城門,去到申恕林中世尊住處,向世尊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告訴頻頭城婆羅門長者說:「如果有人問你說:『像怎麼樣之類的沙門、婆羅門不應對他恭敬、尊重、禮事、供養呢?』你就應當答說:『如果沙門、婆羅門眼見色境時,不能遠離貪著、不能遠離慾望、不能遠離愛樂、不能遠離渴求、不能遠離想念,內心不寂靜,所行都不如法,迂闊滯澀,不切實際;他的耳、鼻、舌、身、意等諸根,乃至意根對法境時,也是如此。像這樣之類的比丘,就不應對他恭敬、尊重、禮事、供養。』 做這樣的說法後,他當會再問說:『為什麼像這一類的沙門、婆羅門,對他們不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呢?』你應答說:『因為我們眼見色境時,都不能遠離貪欲、不能遠離愛樂、不能遠離渴求、不能遠離想念,內心不能寂靜;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意根對法境時,也是像這樣。如果那些沙門、婆羅門眼見色境時,也不能遠離貪著、不能遠離慾望、不能遠離愛樂、不能遠離渴求、不能遠離想念的話,那麼內心便不能寂靜,所行都不如法,迂闊滯澀,不切實際;耳、鼻、舌、身、意等諸根,乃至意根對法境時,也是如此。我對於這些事情,去尋求沙門、婆羅門和我的差別,可是卻看不出有什麼差別的行為。所以,我對於像這類的沙門、婆羅門,就不應對他恭敬、尊重、禮事、供養。』 如果他再問說:『像怎樣之類的沙門、婆羅門是我們所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的呢?』你應答說:『如果那沙門、婆羅門眼見色境時,能夠遠離貪著、遠離慾望、遠離愛樂、遠離渴求、遠離想念,內心保持寂靜,不做出不如法的行為,所行都是正確的行為,不迂闊滯澀,切合實際;耳、鼻、舌、身、意等諸根,乃至意根對法境時,也是像這樣。像這類的沙門、婆羅門就是我們所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的。』 如果他再問說:『為什麼對這一類的沙門、婆羅門要恭敬、尊重、禮事、供養呢?』你應答說:『因為我們眼見色境時,不能遠離貪著、不能遠離慾望、不能遠離愛樂、不能遠離渴求、不能遠離想念,內心不能保持寂靜,所行的都是不如法的行為,迂闊滯澀,不切實際;耳、鼻、舌、身、意等諸根,乃至意根對法境時,也是像這樣。而像那一類的沙門、婆羅門,他們能夠遠離貪著、遠離慾望、遠離愛樂、遠離渴求、遠離想念,內心保持寂靜,所行都是如法而行,不迂闊滯澀,切合實際;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意根對法境時,也是像這樣。我們在那些地方,尋求和沙門、婆羅門差別處,因為可察見到差別處之故,所以對於像這一類的沙門、婆羅門,我們便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他。』 經過這樣地解說後,如果他又再問說:『那些沙門、婆羅門有何德行?有何形貌?有何行相?而使你們知道這些沙門、婆羅門已遠離貪向,而調伏了貪欲;已遠離恚向,而調伏了瞋恚;已遠離了痴向,而調伏愚癡了呢?』你應答說:『我們看見那些沙門、婆羅門有像這樣的情況——住在空閒之處、林中樹下、敷一卑床草蓐,修行遠離一切,尤其是遠離一切女人,親近喜歡獨處之人,同為禪思的修行者。如果在於那種境地,就不會有因眼見色境而生起愛樂貪著;也不會有因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而生起愛樂貪著了。如果那些沙門、婆羅門有像這樣的德行、像這樣的形貌、像這樣的行相,就可使我們知道這沙門、婆羅門已遠離貪向,而調伏了貪欲;已遠離了恚向,而調伏了瞋恚;已遠離了痴向,而調伏了愚癡。』 這時,眾沙門、婆羅門長者禀告佛陀說:「真是奇妙啊!世尊您不誇讚自己,也不毀謗別人,只是正確地解說真正的實義。對每一個人都是從一切入處(指眼等六入處),來分別染污與清淨,並廣說它的緣起,就如一位如來、應供、等正覺所說的一樣。譬如一位賢士,對溺水的人能夠給予救渡,幽閉的人能給予開啟,迷途的人示以明路,在於暗處的人為點燃明燈;世尊也是像這樣,不誇讚自己,也不毀謗他人,只是正確地解說真正的實義,……乃至就如一位如來、應供、等正覺所說的一樣。」 當時,頻頭城婆羅門長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向佛陀行禮後就離去。 二八〇【經旨】本經敘說出家行者縈發目揵連向佛陀請教解脫之法,佛陀具答後,彼遂歸依佛。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一位縈發的目揵連,在外道出家,他來到佛陀住處,彼此相問訊,問訊後,就退坐一邊。 這時,世尊問縈發目揵連:「你從什麼地方來的呢?」 縈發目揵連回答佛陀說:「我是跟從那些眾多種種的異道沙門、婆羅門、遮羅迦(行腳僧)等出家人在集會的「未曾有講堂」裡聽法,就從那個林園裡來的。」 佛陀告訴縈發目揵連說:「你是為了什麼福利的緣故,跟隨在那些眾多種種的異道沙門、婆羅門、遮羅迦等出家人之處,而聽他們說法呢?」 縈發目揵連答說:「我是為了試聽他們競勝的論議之福利,以及聽他們相違反的論議之福利的緣故。」 佛陀告訴目揵連說:「如果長夜久遠地聽聞種種異道沙門、婆羅門、遮羅迦等出家人彼此競勝的論議,及彼此相違反的論議之福利,只會迭相破壞,並無福利可言。」 縈發目揵連向佛陀問說:「瞿曇啊!您是為眾弟子們講說那些法的福利,所以才使他們轉為他人講說時,能不毀謗如來,不增不減,真實而說,如法而說,順法次第而說,而不會有他人來比較、問難、批評的呢?」 佛陀告訴目揵連說:「如果以明(智慧)、解脫的果報福利來為人轉說的話,就不會毀謗如來,不會違逆真理,是順著法的次第而說,不會有人來相較量、問難、批評了。」 縈發目揵連向佛陀問說:「瞿曇啊!您對於眾弟子們有什麼方法,讓他們修習多修習後,可使他們得到智慧、解脫的福利滿足嗎?」 佛陀告訴縈發目揵連說:「有七覺分之法,只要修習多修習,就可得到智慧、解脫的福利滿足。」 縈發目揵連又問佛陀說:「有什麼方法修習之後,能使七覺分之法滿足的嗎?」 佛陀告訴縈發目揵連說:「有四念處之法,只要修習多修習,就能使七覺分之法滿足。」 縈發目揵連又問佛陀說:「又有什麼方法修習多修習之後,就可使四念處滿足的嗎?」 佛陀告訴縈發目揵連說:「有三妙行(指身、口、意三善業),只要修習多修習,就能使四念處滿足。」 縈發目揵連又問佛陀說:「又有什麼方法修習多修習之後,就可使三妙行滿足的嗎?」 佛陀告訴目揵連說:「有六觸入處律儀,只要修習多修習,就能使三妙行滿足。」 縈發目揵連又問佛陀說:「為什麼六觸入處律儀,只要修習多修習,就可使三妙行滿足呢?」 佛陀告訴目揵連說:「如果眼睛看見適意、可愛念、能長養欲樂、使人攀緣貪著的色境時,那比丘看見之後,能夠不愛喜、不讚歎、不攀緣、不執著、不止住在那好境裡;如果眼睛看見不適意、不可愛念、是依於痛苦感覺的色境時,那些比丘看了之後,也不畏懼、不憎惡、不嫌棄、不瞋恚。對於那些美好的色境,張眼看見之後,永遠不會去攀緣貪著;對於不好的色境,張眼看見之後,也永遠不會去攀緣貪著。內心安住不動,善於修持解脫,毫不懈怠。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意根識法境之時,也是如此。像這樣對六觸入處修習多修習,就能滿足三妙行了。 要怎樣修習三妙行,滿足四念處呢?就是多聞的聖弟子們要在空閑處、林中、樹下,做這樣地修學、這樣地思考:此身做了惡行,在現世或後世一定會得到惡報。我如果身行惡行的話,自己一定會生起厭悔,別人也會嫌棄輕視我,大師也會責備我,那些修習清淨梵行的人也會以法來嫌棄我。我的惡名到處流布,遍於一切地方,身壞命終後,將會墮入地獄之中。對於此身的惡行,他看見在現世或後世有這樣的果報,所以就會斷除此身的惡行,而修習身妙行(善行)了。口與意的惡行,也是像這樣。這就叫修習三妙行後,得到了四念處的清淨滿足。 要怎樣修習四念處,得到七覺分的滿足呢?目揵連比丘啊!要像這樣地依順自身做自身的觀察(即修習身念處);他在依順著自身做自身的觀察時,就能攝持意念,安住而不忘。那時,就要運用各種方法修習時刻觀念正法的念覺分;運用各種方法修習念覺分後,就可得到念覺分的滿足。在他的心念裡選擇諸法,覺想思量。那時,就要運用各種方法修習簡擇諸法真偽的擇法覺分;運用各種方法修習擇法覺分後,就可得到擇法覺分的滿足。能選擇那一切法,覺想思量後,就要運用各種方法修習勇猛力行正法的精進覺分;運用各種方法修習精進覺分後,就可得到精進覺分的滿足。勤於精進後,就會生起歡喜心。那時,就要運用各種方法修習獲得善法而生歡喜的喜覺分;修習歡喜覺分後,就可得到歡喜覺分的滿足。心能歡喜之後,身心就會止息。那時,就要修習除去身心煩惱,而得輕快安樂的輕安覺分;修習輕安覺分後,就可得到輕安覺分的滿足。身心得到輕安後,就可得到三摩提(定,繫心一處而不亂)。那時,就應修習住心一境而不散亂的定覺分;修習定覺分之後,就可得到定覺分的滿足。就是說能專一他的心念,使貪、憂都滅息,捨棄內心的妄行。(那時),就要運用各種方法,修習捨離一切虛妄法的捨覺分;運用各種方法修習舍覺分後,就可得到舍覺分的清淨滿足。對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等法,也是要像這樣的去觀察修習,能像這樣地修習四念處的話,就可得到七覺分的滿足。 要怎樣修習七覺分,得到智慧、解脫的滿足呢?目揵連啊!如果比丘修習時刻觀念正法的念覺分,就能依遠離而希求斷界,依離欲而希求無欲界,依於滅而希求滅界;棄捨下劣的修覺分,而進趨於勝妙的修覺分。修習念覺分之後,就可得到智慧、解脫的清淨滿足。乃至修習捨離一切虛妄法的捨覺分,也是像這樣的說法。這就叫修習七覺分之後,就可得到智慧、解脫的清淨滿足了。就像這樣,目揵連啊!每一法彼此相依,就能從此岸濟渡到彼岸。」 佛陀講說這段經文之時,縈發目揵連就能遠離煩惱的塵垢,獲得清淨的法眼。當時,縈發目揵連見法、得法、知法、入法,而度越一切的疑惑,不由於他人的教說,而能對於諸法與戒律,得到無所畏懼。於是他從座席起來,整飾衣服,向佛陀行禮,合掌禀告佛陀說:「我現可以在正法與戒律中出家,獲得具足比丘的身份嗎?」 佛陀告訴目揵連說:「你現在已得在正法與戒律中出家,具足地得到比丘的身份了。」他得以出家後,就專精地思考,保持不放逸懈逸,……乃至成就阿羅漢果。 第二八〇經註釋: 1、縈發目揵連:目揵連為一縈發外道,即將頭髮束一大髻,故稱縈發目揵連。此人為外道婆羅門,非摩訶目揵連尊者。 2、遮羅迦:如雲水而步行之修行者,即行腳僧。 3、「種種異道沙門、婆羅門、遮羅迦出家競勝論議,相違反議福利,迭相破壞」:瑜珈師地論:「此正法外,有諸沙門婆羅門等,為諸弟子宣說法時,多分為求詰責勝利,及求免脫他難勝利。當知如是宣說法者,就第一義,無義、無利,非自利益,非利益他。」 4、誠說、法說、法次法說:即真實說、如法說、順法次第而說。 5、明、解脫:明,智慧的別名。解脫,脫離束縛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別名。 6、七覺分:又名七菩提分、七覺支、七等覺支,為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一、擇法覺分,即以智慧簡擇法的真偽。二、精進覺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三、喜覺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歡喜。四、輕安(猗息)覺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快安樂。五、念覺分,即時刻觀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覺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亂。七、舍覺分,即捨離一切虛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7、四念處:又名四念住。一、身念處,是觀身不淨。二、受念處,是觀受是苦。三、心念處,是觀心無常。四、法念處,是觀法無我。此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8、三妙行:即身、口、意三善業。 9、依遠離、依離欲、依滅,舍於進趣:瑜珈師地論:「修習覺分,未得斷界,於其斷界正希求時,名依遠離;未得無欲界,於無欲界正希求時,名依離欲;未得滅界,於其滅界正希求時,名依於滅;棄捨下劣修覺分故,迴向勝妙修覺分故,名棄捨迴向。」 10、法法相依:依,原作「律」。元、明二本均作「依」。今據此改正。 二八一【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關於修習諸根的正確觀念。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迦微伽羅牟真鄰陀林中。 那時,有位名叫鬱多羅的少年,是婆羅門波羅奢那的弟子。他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恭敬問訊後,退坐一邊。 這時,世尊告訴鬱多羅說:「你的老師波羅奢那有為你們講說怎樣修持諸根嗎?」 鬱多羅回答佛陀說:「我的老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不聽聲,這就叫修根了。』」 佛陀告訴鬱多羅說:「如果像你老師波羅奢那所說的修法,那麼瞎子不就是修根了嗎?為什麼呢?因為只有瞎子的眼睛才不會看見色境。」 當時,阿難尊者站在世尊後面,拿著扇子為佛搧風。阿難尊者告訴鬱多羅說:「如照波羅奢那所說的修法,那麼耳聾的人不就是修根了嗎?為什麼呢?因為只有耳聾的人耳朵才不會聽到聲音。」 這時,世尊告訴阿難尊者說:「這是不同於賢聖者的正法、戒律無上修習諸根的方法。」 阿難禀告佛陀說:「希望世尊您能為眾比丘解說賢聖的正法、戒律無上修根的方法,眾比丘聽後,當會敬受奉行。」 佛陀告訴阿難說:「要仔細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由於眼見色境,而生起了眼識,當看見可意的色境時,就要修習如來厭離的正念正智。又由於眼見色境的因緣而生起了眼識,當看見不可意的色境時,就要修習如來不厭離的正念正智。或由於眼見色境的因緣而生起了眼識,當看見既可意又不可意的色境時,就要修習如來既厭離又不厭離的正念正智。或由於眼見色境而生起了眼識,當看見既不可意又可意之境時,就要修習如來既不厭離又厭離的正念正智。或由於眼見色境而生起了眼識,當看見既可意又不可意,而後又可意不可意之境時,就要修習如來厭或不厭都離舍,把內心安住於正念正智。 像這樣,阿難啊!如果有人對這五句(即一、可意;二、不可意;三、既可意又不可意;四、既不可意又可意;五、既可意又不可意而後又可意又不可意)的現象,內心善於調伏、善於關閉、善於守護、善於攝持、善於修習的話,這就是對眼見色境的無上修根;耳、算、舌、身諸根,乃至意根識取法境時,也是這樣的說法。阿難啊!這就叫做賢聖的正法、戒律無上修根的方法了。」 阿難尊者又問佛陀說:「世尊啊!什麼是賢聖的正法、戒律,是賢聖弟子們修習諸根的方法呢?」 佛陀告訴阿難說:「由於眼見色境的因緣而生起眼識時,如果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那些聖弟子們就要像這樣地如實知道:由於我的眼睛看見色境的因緣而生起了眼識,所以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像都要使它寂滅這樣才是勝妙,這就叫做平等捨棄;能夠捨棄之後,就能遠離厭或不厭的心理了。就譬如大力士彈指瞬間即過一樣。同樣地,由於眼見色境的因緣而生眼識時,所生起的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片刻也可把它完全滅盡,得遠離厭與不厭的心理,平等捨棄。 同樣地,由於耳聞聲境的因緣而生耳識時,如果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聖弟子要像這樣地去如實察知:由於我的耳識辨聞聲境,所以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像要使它寂滅,這樣才是勝妙,這就叫做舍;能捨之後,就能遠離厭與不厭的心理。就譬如大力士彈指一樣,發出的聲音旋即息滅。同樣地,由於耳聞聲境的因緣而生起耳識時,所生起的可意、生起的不可意、或生起的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像一旦生起,就能將它滅盡,這就叫做舍;能捨之後,就能夠遠離厭與不厭的心理了。 由於鼻嗅香境的因緣而生鼻識時,如果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聖弟子要像這樣地去如實察知:由於鼻嗅香境的因緣而生起了鼻識,所以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像都要使它寂滅,這樣才是勝妙,這就叫做舍;能捨之後,就能遠離厭與不厭的心理了。譬如蓮花,不會被水所污染一樣。同樣地,由於鼻嗅香的因緣而生鼻識時,所生起的可意、生起的不可意、或生起的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象,一旦生起後,就能將它滅盡,這就叫做舍;能捨之後,就能遠離厭與不厭的心理了。 由於舌嚐味境的因緣而生舌識時,如果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聖弟子要像這樣地去如實察知:由於舌嚐味境的因緣而生起了舌識,所以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像一旦生起後,就要把它滅盡,使它寂滅,這樣才是勝妙,這就叫做舍;能捨之後,就能遠離厭與不厭的心理了。譬如一位大力士舌端的唾沫一樣,可輕易地將它全部唾除。同樣地,由於舌嚐味境的因緣而生舌識時,所生起的可意、生起的不可意、或生起的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象,一旦生起後,就能將它滅盡,這就叫做舍;能捨之後,就能遠離厭與不厭的心理了。 由於身感觸境的因緣而生身識時,如果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像一旦生起後,就要將它滅盡。聖弟子要像這樣地去如實察知:由於身感觸境的因緣而生起了身識,所以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像一旦生起後,就要將它滅盡,使它寂滅,這樣才是勝妙,這就叫做舍;能捨之後,就能遠離厭與不厭的心理了。譬如燒令極熱的鐵丸,用小水滴噴灑,水滴立刻就會消失。同樣地,由於身感觸境的因緣而生身識時,所生起的可意、生起的不可意、或生起的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象,一旦生起後,就能將它滅盡,這就叫做舍;能捨之後,就能遠離厭與不厭的心理了。 由於意根識法境的因緣而生意識時,如果生起了可意、生起了不可意、或生起了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像一旦生起後,就要迅速地將它滅盡。聖弟子要像這樣地去如實察知:由於意根識法境的因緣而生起了意識,所以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像一旦生起後,就要將它滅盡,使它寂滅,這樣才是勝妙,這就叫做舍;能捨之後,就能遠離厭與不厭的心理。譬如大力士砍斷多羅樹頭,使它不能再生一樣。同樣地,由於意根識法境的因緣而生意識時,所生起的可意、生起的不可意、或生起的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這些現象,一旦生起後,就能將它滅盡,這就叫做舍;能捨之後,就能遠離厭與不厭的心理。阿難啊!這就是賢聖的正法、戒律,是聖弟子修習諸根的方法。」 阿難又問說:「什麼是賢聖的正法、戒律覺見的方法呢?」 佛陀告訴阿難說:「由於眼見色境的因緣而生眼識時,如果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那些聖弟子們對這些現象就要感到慚恥厭惡;耳、鼻、舌、身諸根,乃至由於意根識法境的因緣而生意識時,如果生起可意、生起不可意、或生起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那些聖弟子們對這些現象就要感到慚恥厭惡。阿難啊!這就叫賢聖的正法、戒律覺見的方法。阿難啊!這就叫賢聖的正法、戒律無上修習諸根的方法。我已宣說了賢聖者修習諸根的方法,已宣說了覺見的方法。阿難啊!我為眾聲聞弟子們所做的事,凡所應做的都已經做了,你們也應當做你們所當做的事,詳說如『篋毒蛇經』一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十二 二八二【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諸比丘,六內處、六外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非我,若如實知六處,則能正向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你們說法,從開始、中間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義理、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是梵行清白之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有『六六法』。什麼是『六六法』呢?所謂六內入處、六外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就是了。 什麼叫做六內入處呢?就是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什麼叫做六外入處呢?就是色入處、聲入處、香入處、味入處、觸入處、法入處。什麼叫做六識身呢?就是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什麼叫做六觸身呢?就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什麼叫做六受身呢?就是眼觸生受(感受)、耳觸生受、鼻觸生受、舌觸生受、身觸生受、意觸生受。什麼叫做六愛身呢?就是眼觸生愛、耳觸生愛、鼻觸生愛、舌觸生愛、身觸生愛、意觸生愛。 如果有人說:『眼根就是我』,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為什麼呢?因為眼根是生滅之法的緣故;如果說眼根就是我的話,那麼我就應該會隨受生死的變化了。所以說『眼根就是我』,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同樣地,這色境、或眼識、或眼觸,及眼觸所生起的感受,如果說這些就是我的話,這也是不對的。為什麼呢?因為眼觸所生起的感受是生滅之法;如果說眼觸所生的感受就是我的話,那麼我又應該要隨受生死的變化了。因此眼觸所生的感受就是我的說法是不對的,所以眼觸生起的感受並不是我。同樣地,這耳、鼻、舌、身、意觸等所生的感受也不是我。為什麼呢?因為由意觸等所生的感受是生滅之法;如果那就是我的話,我又應隨受生死的變化了,所以說由意觸等所生的感受就是我,這是不對的,因此由意觸等所生的感受並不是我。 就像這樣,比丘啊!應當要如實地認知眼根之所作、智慧之所作、寂滅之所作,開發神通,正向涅槃的境地。要怎樣如實地知見眼根之所作,……乃至正向涅槃的境地呢?就是要像這樣地觀察,比丘啊!眼根並不是我,像這色境、眼識、眼觸,以及由眼觸因緣而生的感受——內心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也要觀察它們都不是我;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地說法,這就叫做如實地知見眼根之所作,……乃至正向涅槃寂靜的境地,這就叫『六六法』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八三【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若不能如實知見眼等六根乃至不苦不樂受,則生染著,招致純大苦陰聚集;反之,則純大苦集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你們說法,從開始、中段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義理、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是梵行清白之法,就是所謂的『六分別六入處經』。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 什麼是『六分別六入處經』呢?就是說對眼入處不能如實知見的話,那麼對這色境、眼識、眼觸、及眼觸因緣所生的感受——內心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也就不能如實地知見;由於不能如實知見的緣故,對眼根愛染貪著,對這色境、眼識、眼觸、及眼觸因緣所生的感受——內心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也都會生起愛染貪著。同樣地,對耳、鼻、舌、身、意諸根,像這法境、意識、意觸、及意觸因緣生起的感受——內心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都不能如實地知見;由於不能如實知見的緣故,便會對它生起愛染貪著。像這樣和愛染貪著相應,愚昧不明、顧惜愛念,就會結縛著他的心,長養著五蘊的身心,以及渴求來世永存的愛染,貪欲、喜歡也都隨之增長,因而使身心疲累敗壞,身心煩惱如火燒燃,身心侵逼如火熾燃,身心迷失狂亂,身心產生痛苦的感覺;由於身心產生痛苦感覺的緣故,那麼在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便都會隨之增長,這就叫做純一大苦結聚五陰身心的集起。 眾比丘啊!如果對眼根能夠如實地知見,像這色境、眼識、眼觸、以及眼觸因緣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都能如實地知見;能如實知見後,對眼根便不會貪著,像這色境、眼識、眼觸、及眼觸因緣所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也都不會去愛染貪著。同樣地,對這耳、鼻、舌、身、意諸根,像這法境、意識、意觸、以及意觸因緣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都能如實地知見;由於都能如實知見的緣故,便能對意根不貪著。像這法境、意識、意觸、及意觸因緣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也都不會貪著;由於不貪著的緣故,就不會與它相應,不會愚昧、不會顧念、不被它所繫縛,損減這五蘊的身心,渴求未來世永存的愛染,貪欲、喜歡,以及對每一境界的愛染貪著,全部都會隨之息滅,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燒,心不燒;身不熾燃,心不熾燃;身覺快樂,心覺快樂。由於身心覺得快樂的緣故,那麼在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便都會隨之息滅,像這純粹大苦結聚的身心也就息滅。 有這樣地認知、這樣地觀察的話,就叫做正見的修習已滿足,而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以及前面說過的正語、正業、正命等清淨的修習也都已滿足的話,這就叫做修習八聖道已清淨滿足。八聖道修習滿足後,四念處也會修習滿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等,都會修習滿足。 如果是所應知道、應了解的法,就要都能知道、都能了解;如果是所應知道、應斷除的法,就要都能知道、都能斷除;如果是所應知道、應作證的法,就要都能自己作證;如果是所應知道、應修習的法,就都要已經修習過。到底什麼法是應該知道、應該了解,要全部知道、全部了解的呢?就是這身心合一的五蘊現象。到底是什麼法應該知道、應該斷除的呢?就是這無明及愛欲。到底是什麼法應知道、應作證的呢?就是這智慧及解脫。到底是什麼法應知道、應修習的呢?就是正觀。如果比丘對這所應知道、應了解的法,都能知道、都能了解;對這所應知道、應斷除的法,都能知道、都能斷除;對這所應知道、應作證的法,都能知道、都能作證;對這所應知道、應修習的法,都能知道、都能修習的話,這就叫比丘已斷除了愛欲的結縛,有正確的覺證,徹底地脫離了生死的苦海。眾比丘啊!這就叫做『六分別六入處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八三經註釋: 1、不相雜:即不相應。 2、名色:名為心,指受、想、行、識;色為物,指色身。故名色就有情而言即是身心合一的五蘊。 3、正觀:此處「正觀」若依〈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之論義所陳,應作「止觀」。止觀,即止與觀。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觀是觀察一切真理。止屬於定,觀屬於慧,止觀就是定慧雙修的意思。 二八四【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說明眼、色、眼識、受、想、思等法,名為人。此五蘊為無常、有為、思願緣生,為苦。若斷盡無餘,則為涅槃。如是知見,則為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地思考,做這樣的想法:比丘要怎樣去認知、怎樣去觀察才能夠見法呢?做這樣的思考後,就從禪座中起來,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地思考,做這樣的想法:比丘要怎樣去認知、怎樣去觀察才能見法呢?」 當時,世尊告訴那位比丘說:「要仔細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有二種法,是那二種呢?眼根與色境就是二種法。像這樣地廣說……乃至不是他真有這樣的境界之故。為什麼呢?因為眼見色境的因緣便生起了眼識,上三事(指眼根、色境、眼識)的和合又生起了眼觸,伴隨眼觸同時又生起了感受、想像、意志行為,這受、想、行、識四無色陰,以及眼根這個色陰,這些存在現象就叫做人。就把這些現象當作是人想、眾生、那羅(人之意)、摩【少*兔】阇(人間或人趣之意)、摩那婆(即少年、孺童、人)、士夫(又作補特伽羅、人)、福伽羅(即補特伽羅、人)、耆婆(譯作壽命,為有情之代名詞)、禪頭(即指人或有情)等。 又這樣地說:『我眼見顏色,我耳聞聲音,我鼻嗅香氣,我舌嚐味道,我身覺觸境,我意識法境。』人們施設了各種法,然後又這樣的說:『這就是尊者的名字,他是這樣的出生,他是這樣的姓氏,他是這樣的謀食,他是這樣的感受苦樂,他是這樣的長壽,他是這樣的久住著,他是這樣的壽終。』比丘啊!像這些名相的施設都只是一種想像,都只是一種標誌,都只是一種言說罷了,這一切施設之法全都變化無常,是因緣造作的有為法,是由於人們的意願因緣所生起;如果是變化無常,是因緣造作的有為法,是由於人們的意願因緣生起的話,那麼那些現象就會導致苦惱;然後又再產生其它的苦惱,還是住於苦,還是苦滅了,也還是苦惱一次又一次的不斷產生,一切都是苦惱的連續。如果能夠把那些苦惱斷滅無餘,唾棄淨盡,遠離貪欲,使之滅盡息止不生,其餘的苦惱更不相續,不再產生,這就叫寂滅,這就叫勝妙。所謂把一切有餘的苦惱都捨棄,一切的愛欲都斷盡,沒有貪欲,息滅淨盡,就是涅槃的境地了。同樣地,耳、鼻、舌諸根,乃至由於身感觸境的因緣便生起了身識,上三事(指身根、觸境、身識)的和合又生起了身觸,伴隨身觸同時又生起了感受、想像、意志行為。這受、想、行、識是四無色陰,身根是屬色陰,這些存在現象就叫做人。其餘就如前面經文所說,……乃至息滅淨盡,就是涅槃境地了。或由於意根識取法境的因緣便生起了意識,上三事(指意根、法境、意識)的和合又生起了意觸,伴隨意觸同時又生起了感受、想像、意志行為,這受、想、行、識四無色陰,以及地、水、火、風四大,是我們人所依存之法;這些存在的現象,就叫做人。其餘如前面經文所廣說,……乃至息滅淨盡,就是涅槃境地了。如果有人對所說這一切法,心裡能夠隨即入住其中(意即席憶念正法),就可獲得解脫,不再退轉道心,對於那些所生起的系縛煩惱,便不再執持有一實體我存在的邪見了。比丘啊!像這樣地認知、這樣地察見,就叫做見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八五【經旨】本經敘說內容與前經相同,唯用偈頌說明,是其異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惟,做這樣的想法:要怎樣認知、怎樣察見,才叫做見法呢?這樣思考後,他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地思考,做這樣的想法:比丘要怎樣認知、怎樣察見才叫做見法呢?現在就請問世尊您,希望您能為我解說!」 佛陀告訴比丘說:「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有二種法,如眼根與色境的因緣,而生眼識等,就如上面(即前經)所廣說過的那樣。尊者啊!如果以偈來說,就是這樣的: 由於眼根與色境二種緣,生起了心與心法(心的一切作用), 眼識與眼觸伴隨共生後,感受、想像等就有生起之因。 這些現像都不是我或我所有,也不是福伽羅, 也不是摩【少*兔】阇,也不是摩那婆。 這些都是隨緣生滅,是有苦的五蘊變易之法; 對這些現像做各種的想像,施設於眾生上, 如:那羅、摩【少*兔】阇,以及摩那婆, 還有其它眾多的想像,皆是由這有苦的五蘊所生起。 由於愛欲無明所造諸業,因而積聚成他世再生的五蘊。 其餘外道沙門,若另有二法的異說, 但那不過是一種言說而己,令人聽後,會多增疑惑; 要把貪愛之心息滅無餘,要使無明永遠消滅不起, 盡除了愛欲,一切苦患就會停息,這是無上的佛陀智慧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八五經註釋: 1、苦陰:陰,即蘊,指五蘊而言,是構造有情之身心者也,人身有苦,故云苦陰。 二八六【經旨】本經敘說世尊告訴眾比丘,如果對色等六境貪著愛樂,則彼等無常、變易時,則生大苦。如對彼等法之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則得安穩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諸天神與世人經常對色境貪著愛樂,如果那色境無常、變易或滅盡了,那些天神與世人就會生起很大的痛苦;同樣地,經常對聲、香、味、觸、法等五境貪著愛樂,如果那五境變易、無常或滅盡了,那些天神與世人就會生起很大的痛苦。 如來對色境、色境的集起、色境的息滅、對色境的愛樂、色境造成的禍患、出離色境等現像都能如實知道;能如實知道後,對色境就不會再去貪著愛樂,所以那色境如果變易、無常或滅盡了,仍是保持著安樂的心理;同樣地,對聲、香、味、觸、法五境,這五境的集起、息滅、愛樂、禍患、出離等現象,也都能如實知道,能如實知道後,就不會再去貪著愛樂。所以那色等六境如果變易、無常、滅盡了,還是保持著內心的安樂。為什麼呢?因為由於眼見色境的因緣便生起了眼識,上三事的和合又生起了眼觸,再由於眼觸而生起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如果對這三種感受的集起、這感受的息滅、對這感受的愛樂、這感受造成的禍患、出離這感受等現象,都能如實知道,那麼由於那色境的因緣所生起的障礙,這障礙除儘後,就叫做無上安穩涅槃。耳、鼻、舌、身諸根,乃至由於意根識取法境因緣便生起了意識,上三事的和合又生起了意觸,再由意觸而生起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如果對那些感受的集起、感受的息滅、對感受的愛樂、感受造成的禍患、出離那感受等現象,都能如實知道,能如實知道後,那麼由於那些現象因緣所生起的障礙,障礙盡除後,就叫做無上安穩涅槃。」 當時,世尊又重誦偈言: 「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種境界, 一向心生喜悅,深深地貪著愛樂它; 諸天神及世人,都認為只有這些才是快樂, 可是當這些境界變易或滅盡時,他們就會生起大苦了, 只有那些聖賢們,見其寂滅而快樂。 世間人所感到快樂的境界,賢聖的人觀察都是怨懟; 賢聖的人所見是苦的境界,世間人卻以為是快樂境界; 世間人所感到痛苦的境界,而賢聖的人則認為是快樂。 對這甚深難解的妙法,世人都生起疑惑之心, 由於被大闇(無明)所昏沒,所以就如眼盲冥暗無所見一樣; 只有具智慧的人,才能將冥暗撥開而得大光明。 像這樣甚深含意的法句,如果不是賢聖者,誰能了知呢? 那不會再還來世間受身心果報的人,才能深達真諦而明了這道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八七【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鹿紐尊者,貪愛不斷、不知者,名第二住;貪愛已盡、已知者,名一一住。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瞻婆城的揭伽蓮花池邊。 那時,鹿紐尊者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就如世尊您所說的,有第二住,有一一住。為什麼叫做第二住?為什麼叫做一一住呢?」 佛陀告訴鹿紐說:「問得好啊!問得真好!鹿紐啊!你能向如來請問這樣的義理。」 佛陀告訴鹿紐說:「如果眼根識取色境時,生起可愛、可樂、可念、可意的心理,不斷地長養慾望;那比丘見此色境後,就會對牠喜樂、讚歎、繫著住;對色境喜樂、讚歎、繫著後,心裡就會對它轉生歡喜;轉生歡喜後,就會對它生起深樂;生起深樂後,就會對它貪愛;貪愛後,就會生起障礙。有這歡喜、深樂、貪愛、障礙的現象,就叫第二住(招感來世身心果報,第二自體的生起)。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的說法。鹿紐啊!有像這樣一類的比丘,即使他也是空閒獨處,可是仍叫做第二住。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對境界的愛喜不能斷除也不能息滅之故。愛慾不能斷除、不能了知的話,諸佛如來就說他有第二住。 如果有比丘,對於可愛、可樂、可念、可意,會長養欲貪的色境;那比丘見此色境後,對它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能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後,就不會對它歡喜;由於對它不歡喜,所以就不會對它生起深樂;因為對它不深樂,所以就不會去貪愛它;不貪愛它,所以就不會生起障礙。能不歡喜、深樂、貪愛、障礙的話,就叫做一一住(不招感來世身心的果報,無第二自體的生起)。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的說法。鹿紐啊!像這一類的比丘,即使住於高樓重閣之中,仍然叫做一一住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貪愛已盡、已了知之故;貪愛已盡、已了知的人,諸佛如來就說他是一一住。」 當時,鹿紐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二八七經註釋: 1、瞻婆:為佛陀時代六大都市之一,為鴦伽國之首都。鴦伽國在摩揭陀國之東,其地在靠近現代比哈爾的巴伽爾浦爾。 2、揭伽池:揭伽蓮花池。 二八八【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鹿紐尊者,若於六入處見可愛之境而生繫著,則苦集;反之,則苦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瞻婆城的揭伽蓮花池邊。 那時,鹿紐尊者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慈悲的世尊啊!請您為我說法,我聽法之後,將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告訴鹿紐說:「真好啊!真好!鹿紐啊!你能向如來請問這樣的義理。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 佛陀告訴鹿紐說:「如果眼睛看見可愛、可樂、可意、可念,會長養貪欲的色境;見此色境之後,對它讚歎、對它繫著、對它欣悅;對它讚歎、對它繫著後,那麼就會有歡喜的集起;歡喜集起後,就會有痛苦的集起。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的說法。鹿紐啊!如果有比丘,眼睛看見可愛、可樂、可念、可意,會長養貪欲的色境;見此色境之後,由於對它能不欣悅、不讚歎、不繫著;所以就不會有歡喜的集起;因為沒有歡喜集起,所以痛苦也就息滅。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意根識取法境的現象,也是像這樣的說法。 」 這時,鹿紐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就離去。 當時。鹿紐尊者聽佛陀的說法教誡後,獨自在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證成阿羅漢果,心靈獲得完善的解脫。 第二八八經註釋: 1、鹿紐:即鴦伽國鹿子母(彌伽羅母)的兒子。鹿子母曾向佛陀發八大布施願,結婚時,又捐舍價值九億錢之嫁衣,請求建造精舍,即為經中所稱之東園鹿子母講堂,或稱鹿母講堂。 二八九【經旨】本經敘說富樓那尊者聞佛陀說法後,欲往西方輸盧那國傳法,佛聞其決心,知其為法不惜身命,即鼓勵其前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富樓那尊者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邊,禀告佛陀說:「慈悲的世尊啊!請您為我說法,我將獨自坐於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了。」 佛陀告訴富樓那說:「真好啊!真好!你能向如來請問這樣的義理。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如果有比丘眼睛看見可愛、可樂、可念、可意,會長養貪欲的色境;見此色境之後,對它欣悅、讚歎、繫著住;對它欣悅、讚歎、繫著住後,就會對它歡喜;對它歡喜後,就會樂著於它;樂著於它後,就會貪愛它;貪愛它後,就會生起障礙。由於有歡喜、樂著、貪愛、障礙之故,所以距涅槃就很遠了。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子。 富樓那啊!如果比丘眼睛看見可愛、可樂、可念、可意,會長養貪欲的色境;可是見後,對它能不欣悅、不讚歎、不繫著住;由於能不欣悅、不讚歎、不繫著住,所以就不會歡喜它;由於不歡喜它,所以對它就不會生起深樂;對它不深樂,所以就不會貪愛它;不貪愛它,所以就不會生起障礙。由於對境不歡喜、不深樂、不貪愛、不障礙,所以就會逐漸趨近涅槃。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 佛陀告訴富樓那說:「我已簡略地解說了佛法的教義,你打算往何處去呢?」 富樓那回答佛陀說:「世尊啊!承蒙世尊您為我略說教誡,我現在打算到西方的輸盧那國人間遊行教化。」 佛陀告訴富樓那說:「西方輸盧那國的人民很兇惡、輕躁、殘暴、好罵。富樓那啊!你如果聽聞到他們兇惡、輕躁、殘暴、好罵、毀辱的言語時,你將怎麼辦呢?」 富樓那回答佛陀說:「世尊啊!如果那西方輸盧那國的人民,在我面前兇惡、訶罵、毀辱我的話,我會做這樣的想法:那西方輸盧那人賢善而有智慧,雖然他們在我面前兇惡、輕躁、殘暴、好罵、毀辱我,可是還沒有用手打我,用石頭丟擲我哩!」 佛陀告訴富樓那說:「那西方那輸盧那人只是用兇惡、輕躁、殘暴、罵辱的方式對待你,你還可能倖免於難,如果他們又用手打你,用石頭丟擲你的話,你將怎麼辦呢?」 富樓那回答佛陀說:「世尊啊!西方的輸盧那人如果用手打我、擲石加害於我的話,我將會這樣的想著:『輸盧那人是賢善而有智慧的,雖然他們用手打或石擲來加害我,然而還不是用刀杖哩!』」 佛陀告訴富樓那說:「如果那輸盧那人或者真拿著刀杖加害你的話,你又將怎麼辦呢?」 富樓那回答說:「如果那輸盧那人或者真拿著刀杖加害於我,我將會這樣的想著:那輸盧那人是賢善而有智慧的,雖然他們拿著刀杖加害於我,然而還未殺死我。」 佛陀告訴富樓那說:「假使輸盧那人或者真的殺死你的話,你將怎麼辦呢?」 富樓那回答佛陀說:「世尊啊!假使西方輸盧那人或者真的殺死我的話,我將會這樣的想著:有許多世尊的弟子,當厭患他自身時,或者拿刀自殺,或者服食毒藥,或者用繩自系(上吊),或者自投深坑;那西方輸盧那人賢善而有智慧,對我這朽敗的身體,用一點小方便,就使我得到了解脫。」 佛陀說:「真是偉大啊!富樓那比丘!你完善地修習忍辱之道,你現在有足夠的能力到輸盧那人間去居住了。你現在應該去度化那些尚未被度化的人,安樂那些未得安樂的人,對那些未得涅槃的人,使他們證得涅槃。」 當時,富樓那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禮敬後便離去。 這時,富樓那尊者過了夜晚到了早晨,穿好法衣,拿著缽盂,走進舍衛城乞食,食畢出城,安置好臥具,就拿著衣缽離開了,將到西方輸盧那國人間遊行教化。到達後,結夏安居,為五百位在家男眾弟子說法,並建立五百間僧伽藍(寺院)。那些繩床、臥褥,以及供養僧眾的器物,都全部備足。經過三個月後,就具足了阿羅漢的三種神通智慧,就在那裡進入了無餘涅槃。 第二八九經註釋: 1、富樓那:依佛光大辭典說:富樓那為迦毘羅婆蘇(即迦毘羅衛)人,淨飯王國師之子,屬婆羅門種。容貌端正,自幼聰明,能解韋陀等諸論,長而厭俗,欲求解脫,遂於悉達太子出城之夜,與朋友三十人同時於波梨婆遮迦法中出家,入雪山,苦行精進,終得四禪五通。及佛成道,於鹿野苑轉法輪,師乃至佛所求出家受具足戒,後證得阿羅漢果。以其長於辯才,善於分別義理,後專事演法教化,因聞其說法而解脫得度者,多達九萬九千人,故被譽為「說法第一」。 2、西方輸盧那:佛光雜阿含藏注云:「為富樓那比丘之出生國。」未知何據? 3、夏安居:即結夏安居,又名坐夏,或坐臘,即在夏季的三個月中,僧徒們不得隨便外出,以便致力於坐禪和修習佛法。 4、優婆塞:即在家親近奉事三寶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 5、五百僧伽藍:僧伽藍,即寺院。五百僧伽藍,即五百間寺院。一說是建立容納五百僧人的大寺院。 6、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來世的事;漏盡明是以聖智斷盡一切的煩惱。以上三者,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卻叫做三達。 二九〇【經旨】本經敘說摩羅迦舅聞佛略說法要後,於不繫著眼色等廣解其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摩羅迦舅比丘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慈悲的世尊啊!請您為我說法,我聽聞佛法後,將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了。」 當時,世尊告訴摩羅迦舅說:「那些年少比丘,聰明利根,雖然他們在我正法、戒律中出家未久,然而在我正法、戒律中修習尚不懈怠;何況你今日已年老根熟(指六根遲鈍),竟然還要聽聞我為你略說教戒!」 摩羅迦舅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雖然年老根熟,然而還是想要聽聞世尊您略說教戒,希望世尊您能為我略說教戒,我聽法之後,將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了。」第二次與第三次,也都是這樣的向佛陀祈請說法。 佛陀都告訴摩羅迦舅說:「你現在暫停請法!」這樣的回答三次,並不為他說法。 那時,世尊告訴摩羅迦舅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自己的意見回答我吧!」 佛陀告訴摩羅迦舅說:「如果眼根未曾見過這色境的話,你將會想要見它,並對那個未曾見過的色境生起欲求、生起愛樂、生起想念、生起貪著嗎?」 摩羅迦舅答說:「不會,世尊」 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意識法等現象,也是像這樣的問說。 佛陀告訴摩羅迦舅說:「答得真好啊!答得真妙!摩羅迦舅啊!你的眼見能以所見色境為量,耳聞能以所聞聲境為量,感覺能以所覺之境為量,意識能以所識法境為量。」(言摩羅迦舅的六根能有正確的見、聞、覺、知)於是佛陀唱說偈頌: 「如果你不在他那兒,而他那兒又不在你這兒; 也不是在這兩者的中間,這就叫盡了苦際。」 摩羅迦舅告訴佛陀說:「我已經知道了,世尊!我已經知道了,善逝!」 佛陀告訴摩羅迦舅說:「你如何在我簡略的說法中廣解它的義理呢?」 這時,摩羅迦舅唱說偈頌回答佛陀說: 「『如果眼睛看見色境後,而失去了正念, 就會對所見的色境,產生執取愛念之相狀。 有執取愛樂之相狀的人,心裡就會常被系縛著, 生起了其它種種的愛念,於是就有無量的色境集聚生起。 貪欲、瞋恚、害人的心理,會使他的道心退減, 長養著眾苦,而永遠離開了涅槃。 如果見色境能不執取其相的話,他的心就會隨生正念, 不會生起染污的愛欲,也不會生起繫著之念; 不會生起各種愛念,雖有無量色境的集聚生起, 然而貪欲、瞋恚、害人的心理,再不能毀壞他的善心; 雖然有小小眾苦的長養,但會漸次地趨近涅槃, 這是日種最尊者所說的教法,要遠離貪愛,才能得到般涅槃境地。 如果耳聞諸聲境,心裡就失去了正念, 而執取一切聲境的相狀,執取而不捨棄; 還有鼻聞香、舌嚐味,以及身感觸境、意識法境, 一樣忘失了正念,執取表相的情況也是像這樣子。 在心裡如果生起了愛樂,就會被堅固地系縛著, 又生起種種的愛念,於是無量的現象便集聚而生; 這貪欲、瞋恚、害人的心理,會退減敗壞他的道心, 於是不斷長養集聚眾苦,便永離於涅槃的境地。 如果不去染著諸法,依住於正智正念, 他的心靈就不會受染污,也不會去愛樂貪著, 那麼就不會生起一切的愛念,雖有無量現象的集起, 但貪欲、瞋恚、害人的心理,都不能退減他的道心; 一切痛苦也會隨之損減,逐漸地趨近於涅槃。 愛欲除盡就是般涅槃,這是世尊的說法。』 這就叫在世尊簡略的說法中,深廣地去了解它的義理。」 佛陀告訴摩羅迦舅說:「你是真能在我簡略的說法中去廣解它的義理。為什麼呢?因為就如你所說的偈頌: 『如果眼睛看見一切色境,就忘失了正念, 那麼對所見的色境,就會產生執取愛念的相狀。……。』就如前面所講所廣說的一樣。」 當時,摩羅迦舅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禮敬後離去。 那時,摩羅迦舅尊者在世尊簡略說法中廣解它的法義後,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證成阿羅漢,心靈得到了解脫。 第二九〇經註釋: 1、「若汝非於彼,彼亦復非此;亦非兩中間,是則為苦邊。」:此偈頌南傳大藏經作「汝不在此世、不在來世、不在兩界之中間,此為苦惱之滅盡。」說法不同,可為參考。 5、五百僧伽藍:僧伽藍,即寺院。五百僧伽藍,即五百間寺院。一說是建立容納五百僧人的大寺院。 6、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來世的事;漏盡明是以聖智斷盡一切的煩惱。以上三者,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卻叫做三達。 二九一【經旨】本經敘說若於色等六境不起貪欲如實知,是名有經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一種經法,眾比丘啊!有依這種經法(因由、原理)的比丘,他不依信仰,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對諸法行相的思惟、推求,不依見解、審慮,便可得到正知而說:『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的嗎?」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為我們廣為解說,眾比丘聽聞後,當會信受奉行!」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比丘啊!就是眼見色境後,覺知色境的存在,但並不會覺得對色境有欲貪;我以前眼根識取色境會有欲貪,然而我已如實地知道現在眼根識取色境不再有欲貪。如果比丘眼見色境後,覺知色境的存在,但是對色境並不會起欲貪,也能覺知我以前的眼識有欲貪,然而他說:『我已如實地知道現在眼識對色境不再有欲貪。』的話,眾比丘啊!你們的意見怎樣?那位比丘有這樣的知見,是依於信仰,依於愛好,依於傳聞,依於對諸法行相的思惟、推求,依於見解、審慮得到的嗎?」 比丘答說:「不是,世尊!」 佛陀又問說:「運用這個經法,能夠如實地正知所知所見的現象嗎?」 比丘答說:「是的,世尊!」 佛陀又說:「耳、鼻、舌、身諸根,乃至意根識取法境時,也是這樣子。眾比丘啊!這就叫做有經法。比丘如果能夠崇向這個經法,不依信仰,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對諸法行相的思惟、推求,不依見解、審慮,便能得正知而說: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九一經註釋: 1、「有經法。諸比丘!崇向而於經法,異信、異欲、異聞、異行思惟、異見審諦忍,正知而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此段經文頗難理解,比對南傳相對經文,元亨寺譯本作:「諸比丘!有依因由之比丘,不依信、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理由之論辯、不依樂著於推理玄想,證知:『生已盡、梵行已修、所作已辦,不為如是再生』如是因由對他釋答耶?可見北傳「經法」一詞即南傳之「因由」,一般譯意「方便」(pariyāya),此英譯為method(方法),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譯者參考巴利本kārana譯為「因由」,此字有原因、理由、道理、原理、根據等意思。全段從後段眾比丘的回答經文來看,應與南傳一樣用問句才對。本段白話譯文是參考南傳經文翻譯而成。另北傳之「異行思惟」,即不依諸法行相之思惟。所謂行相,指心識對於事物之境時,顯現於心內之影像。「異見審諦忍」,或譯作「異見審諦思」即不依見解、審慮之意。 2、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原作「如是」。比對前段文意,及南傳經文改正。 二九二【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若於六入處斷欲,則於未來世永不復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要斷除貪欲。斷除了眼根的貪欲後,那麼就能斷除由眼根貪欲隨生的煩惱,並且得到覺證,把它從根本斷除掉,就像砍斷多羅樹頭一樣,在未來世永不再生起;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九二經註釋: 1、「斷眼欲已,眼則已斷、已知」:參考元亨寺「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之翻譯:「諸比丘!於眼欲貪者,是即心之隨煩惱。於耳欲貪……,於鼻欲貪……,於舌欲貪……,於身欲貪……,於意欲貪者,是即心之隨煩惱。諸比丘!比丘若於此六處,斷心之隨煩惱者,則其心向出離而使圓滿出離。心堪任於現所證知、現證之諸法。」可知本經「眼則已斷、已知」應指斷除由貪欲而隨生的煩惱,並且得到覺證。 二九三【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若於眼等生、住、轉出,則苦生、病住、老死出;反之則苦滅、病息、老死沒。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眼根生起、久住、或流轉變化,那麼隨著就有痛苦的生起、病禍的入住、老死的產生;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如果眼根寂滅、息止、不生了,那麼苦生現象就會隨著寂滅、病禍跟著息止、老死跟著沒有了;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九四【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眼等無常,故受逼迫苦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眼根生滅無常。如果眼根是有常的話,就不應受到逼迫之苦,也應當可對眼根說要使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但因為眼根生滅無常之故,所以眼根才會生起受逼迫之苦,也因此不得對眼根說要使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九五【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眼等是苦,故受逼迫苦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眼根會令人苦惱。如果眼根是令人快樂的話,就不應受逼迫之苦,也應該可對眼根要使它這樣,不使它這樣;但因眼根是苦之故,所以才會受到逼迫的痛苦,也不得對眼根要求使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九六【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眼等非我,故受逼迫苦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眼根不是我。如果眼根是我的話,就不應受逼迫之苦,也應該可對眼根要使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但因眼根不是我之故,所以才會受到逼迫的痛苦,也不得對眼根要求使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內六入處」三經(指二九四、二九五、二九六等三經)的經文所敘述一樣,「外六入處」三經的經文,也是同樣的說法。 二九七【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生聞婆羅門,說明六根六境為一切。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去到佛陀住處,彼此見面互相問訊,問訊完後,退坐一邊。他禀告佛陀說:「瞿曇啊!您所說的一切,到底什麼叫做一切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所說的一切,就是指十二入處——眼根與色境、耳根與聲境、鼻根與香境、舌根與味境、身根與觸境、意根與法境,這些就叫做一切。如果有人這樣說:『這些不是一切,沙門瞿曇所說的一切,我今將捨棄,另外建立其它一切說法。』的話,那個人但空有這樣的說法,經詢問後,他也不知內容,徒然增長疑惑,為什麼呢?因為並非真有這樣境界存在之故。」 當時,生聞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二九八【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生聞婆羅門,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等為一切有(一切存在現象);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去到佛陀住處,彼此見面互相問訊,問訊完後,退坐一邊。他禀告佛陀說:「瞿曇啊!您所說一切存在的現象,到底什麼叫做一切存在的現象呢?」 佛陀告訴生聞婆羅門說:「我現在問你,你請隨意回答我。婆羅門啊!你意見怎樣?眼根是存在的嗎?」 婆羅門答說:「是存在,沙門瞿曇!」 佛陀又問:「顏色是存在的嗎?」 婆羅門答說:「是存在,沙門瞿曇!」 佛陀又問:「婆羅門啊!有色境、有眼識、有眼觸、有眼觸因緣而生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嗎?」 婆羅門答說:「有的,沙門瞿曇!」 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同樣的說法。就像這樣的廣為解說,……乃至非真有這樣境界存在之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生聞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就從座席起來,告辭離去。 二九九【經旨】本經經意同二九八經。內容可參考二九七、二九八兩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那時,有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去到佛陀住處,彼此見面互相問訊,問訊完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沙門瞿曇啊!您說的一切法,到底什麼叫一切法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像眼根及色境、眼識、眼觸、眼觸因緣所生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還有那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意根與法境、意識、意觸、意觸因緣所生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就叫做一切法。如又有人說:『這些不是一切法,沙門瞿曇所說的一切法,我現在將它捨棄,另外建立一切法。』的話,這都只是空有這樣的說法,經過數次的詢問後,他卻仍不知內容,只是徒增疑惑。為什麼呢?因為並非真有這樣境界存在的緣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生聞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就從座席起來,告辭離去。 就如「生聞婆羅門所問」三經(指二九七、二九八、二九九等三經)的敘述一樣;此外,有「異比丘所問」三經、「尊者阿難所問」三經、「世尊法眼法根法依」三經,也跟前面經文的說法相同。 三〇〇【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比丘,六根是內入處、六境是外入處的意涵。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就如世尊您所說,眼根是內入處,然而世尊您只是簡略地解說,不做詳細地說明分別。到底眼根這個內入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那位比丘說:「眼根是內入處,它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造成的一種淨色根(指視神經或神經細胞),看不見,但具對礙的自性;耳、鼻、舌、身等內入處,也是這樣子。」 比丘又問佛陀說:「世尊啊!就如世尊您所說,意根是內入處,可是您並未詳為解說分別。到底意根這個內入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那位比丘說:「意根是內入處,就是指心、意、識,這些並不是物質的色陰,看不見,也沒有對礙的自性,這就叫意內入處。 」 比丘又問佛陀說:「就如世尊您所說,色境是外入處,但世尊您只簡略地解說,不做詳細地說明分別。世尊啊!到底色外入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那位比丘說:「色是外入處,這色境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造成,可看得見,而且有對礙的自性,這就叫色外入處。」 比丘又問佛陀說:「世尊您說聲境是外入處,可是您並未詳為解說分別。到底聲外入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這聲境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造成,不可看見,但有對礙的自性。就如對聲境的解說一樣,我對香境、味境也是這樣的說法。」 比丘又問佛陀說:「世尊您說觸境是外入處,可是您並未詳為解說分別。到底觸外入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觸境是外入處,就是指由地、水、火、風四大,以及這四大所造成的色陰(物質),看不見(如柔、軟、細、滑……),但有對礙的自性。這就叫觸外入處。」 比丘又問:「世尊您說法境是外入處,但是並未詳為解說。到底法外入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法境是外入處,它是其它十一入處所不攝受,看不見,也沒有對礙的自性,這就叫法外入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〇〇經註釋: 1、「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入處,指六入處,有內外之分,內入處是根,外入處是境。眼內入處即指眼根而言。四大,指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淨色,此指淨色根而言,又叫做「勝義根」,乃五根的實體,依之則有發識取境的作用,為四大種所成,今之所謂「神經」,彷彿似之。 2、「不可見,有對」:即「不可見有對色」,為「三種色」之一。三種色是——可見有對色:指眼睛可見之一切世間色塵。二、不可見有對色:指眼、耳、鼻、舌、身五根(五種神經)與聲、香、味、觸四塵。三、不可見無對色:即無表色,指由四大所生之法塵,是餘十一入處所不能攝受者。對者,是對礙之義。 三〇一【經旨】本經敘說六內入處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內入處,就是指眼內入處,以及耳、鼻、舌、身、意等內入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〇二【經旨】本經敘說六外入處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外入處,是哪六種呢?我說色是外入處,以及聲、香、味、觸、法等都是外入處,這些就叫六外入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〇三【經旨】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識身(六種心識)。是那六種呢?就是指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這些就叫六識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〇三經註釋: 1、識身:指認識作用之種類。身,集、種類之意。(佛光大辭典) 三〇四【經旨】本經敘說六觸身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觸身(六種覺觸)。是那六觸身呢?就是指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這些就叫六觸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〇五【經旨】本經敘說六受身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受身(六種感受)。是那六種呢?就是眼觸所生的感受,以及耳、鼻、舌、身、意觸等所生的感受,這些就叫六受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〇六【經旨】本經敘說六想身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想身(六種想像)。是那六種呢? 就是眼觸所生的想像,以及耳、鼻、舌、身、意觸等所生的想像,這些就叫六想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〇七【經旨】本經敘說六思身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思身(六種意志行為)。是那六種呢?就是眼觸所生的意志行為,以及耳、鼻、舌、身、意觸等所生的意志行為,這些就叫六思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〇八【經旨】本經敘說六愛身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愛身(六種喜愛)。是那六愛身呢?就是眼觸所生的喜愛,以及耳、鼻、舌、身、意觸等所生的喜愛,這些就叫六愛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〇九【經旨】本經敘說六顧念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顧念。是那六種呢?就是對色的顧念、對聲的顧念、對香的顧念、對味的顧念、對觸的顧念、對法的顧念,這些就叫六顧念。」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一〇【經旨】本經敘說六境有漏,是取心覆藏。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隱覆心靈的事物,是那六種呢?就是有漏(有煩惱)的色境,會使人執取而覆藏其心;以及聲、香、味、觸、法等有漏的事物,這些都會使人執取而覆藏其心,這就叫六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一一【經旨】本經敘說三世之六根無常,多聞聖弟子應不顧、不欣、生厭。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過去與未來的眼根都是無常,更何況是現在的眼根!多聞的聖弟子能這樣地去觀察的話,就不會顧念過去的眼根,也不欣慕未來的眼根,對現在的眼根厭嫌、遠離貪愛、向於滅盡;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 如本篇「無常」的經文所述,像這苦、空、非我等法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如「內入處」四經與「外入處」四經,也是這樣的說法。 三一二【經旨】本經敘說業為六根之因、緣、縛,愛為業之因、緣、縛,無明為愛之因、緣、縛,不正思惟為無明之因、緣、縛,不正思惟又生於痴。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你們說法,從初始、中段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義理、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是梵行清白之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就是這所謂有因、有緣、有縛法的經文。 有因、有緣、有縛法的經文內容是怎樣呢?就是說這眼根是有因、有緣、有系縛。什麼是眼根的因、眼根的緣、眼根的系縛呢?我說眼根是以業為因,以業為緣,被業所繫縛;而業也是有因、有緣、有系縛。什麼是業的因、業的緣、業的系縛呢?我說業是以愛為因、以愛為緣,被愛所繫縛;而愛也是有因、有緣、有系縛。什麼是愛的因、愛的緣、愛的系縛呢?我說愛是以無明(沒有智慧)為因、無明為緣、被無明所繫縛。什麼是無明的因、無明的緣、無明的系縛呢?我說無明是以不正思惟為因、不正思惟為緣,被不正思惟所繫縛;而不正思惟也是有因、有緣、有系縛。什麼是不正思惟的因、不正思惟的緣、不正思惟的系縛呢?我說就是由於眼見色境,所以才生起不正的思惟;而不正的思惟又生自愚癡。 由於眼見色境,生起不正的思惟;不正思惟又生自愚癡,那愚癡的人就是無明,痴求貪欲就叫做愛,由愛所造作的就叫做業。就這樣,比丘啊!不正思惟因而有無明,有無明因而有貪愛,有貪愛因而造業,有造業因而招感眼根的生起。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這就叫有因、有緣、有縛法的經文。」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一二經註釋: 1、本經「佛光阿含藏」解說:「本經說明六根為業之因、緣、縛,業為愛之因、緣、縛,愛為無明之因、緣、縛,無明為不正思惟之因、緣、縛,不正思惟生於痴。」這樣的解說是錯誤的。根據「瑜伽師地論」對本經的解說:「謂彼六處以業為因;業,愛為因;愛復用彼無明為因;無明復用不如正理作意(不正思惟)為因;不正作意復用無明觸為因。」可見其因果順序應是:無明觸→不正思惟→無明→愛→業→六根。而佛光版的解說正好與此相反。 2、不正思惟因無明:無明下原有「為愛」二字,今根據「雜阿含經論會編」予以刪除。 三一三【經旨】本經敘說六根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一切皆由因緣而起。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你們說法,從開始、中間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法義,美好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是梵行清白之法,即所謂第一義空經。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就要為你們解說。 什麼是第一義空經呢?眾比丘啊!就好比眼根生時它沒有來處,滅時也沒有去處。就像這樣,眼根由沒有而生,生後又滅盡,只有業報而無造作者,這由因緣積聚而成之體滅後,其它由因緣積聚而成之體又相續生起,這當中就只有俗諦的因緣果報罷了;耳、鼻、舌、身、意諸根的生滅,也是這樣,都只有俗諦的因緣果報。所謂俗諦的因緣果報,就是說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比如由於愚癡無明,所以有身、口、意的妄行造作;由於身、口、意的妄行造作,所以就生起業識,……廣說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生起。又且,由於這裡的不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不存在;由於這裡的息滅,所以決定那裡的息滅;由於愚癡無明息滅了;所以身、口、意的妄行造作就會息滅;身、口、意的妄行造作息滅,所以業識就會息滅,……如此地廣說,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比丘啊!這就是第一義空法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聞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一三經註釋: 1、第一義空經:第一義,謂事理最初緊要者;又無上甚深之妙理亦稱為第一義。所以稱為空經,蓋因本經實講六根皆由因緣起,其生滅無自性,故為空。 2、俗數法:即俗諦因果。 三一四【經旨】本經敘說有六喜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喜行。是那六種呢?比丘啊!就是這眼根看見色境時而心覺歡喜,於是就在那色境之處有所行作;耳聽聲、鼻聞香、舌嚐味、身覺觸,乃至意識法時,也是心覺歡喜,而在那法境之處有所行作。眾比丘啊!這就叫六喜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一五【經旨】本經敘說有六種憂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憂行。是那六種呢?眾比丘啊!如果眼見色境而會生起憂慮的話,就會在那色境之處行作;像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意識法時,如果也會生起憂慮的話,那麼就會在那些法境之處而行作。眾比丘啊!這就叫六憂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一六【經旨】本經敘說有六種舍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的捨行。是那六種呢?眾比丘啊!如果眼見色境能起不喜不憂的捨心,就在這色境之處行作;像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意識法時,也能生起不喜不憂的捨心,就在那些法境之處行作。這就叫比丘的六舍行。 」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一七【經旨】本經敘說有六種常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常行。是那六種呢?就是如比丘眼見色境後,能依住於不覺得苦惱、也不覺得快樂的捨心中,保有正念正智;像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意識法時,也能依住於不苦不樂的捨心中,保有正念正智,這就叫比丘的六常行。」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一八【經旨】本經敘說有六常行,若比丘能修行成就此六常行,乃世極難得之事。內容大多與三一七經相同,譯文略。 三一九【經旨】本經敘說有六常行,若比丘能修行成就此六常行,乃世間極難得之事,是世人所應承事、恭敬、供養,此是世間無上的福田。內容大多與三一七經同,譯文略。 三二〇 【經旨】本經敘說有六常行,而捨利弗等比丘乃成就此六常行者,乃世間極難得之事,是世人所應承事、恭敬、供養,此是世間無上的福田。內容大多與三一七經同,譯文略。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十三 三二一【經旨】本經敘說若於結所繫法生心縛者,則依序生愛、取、有……乃至純大苦聚集;若不生心繫著,則苦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對愛結所攀緣之境隨生貪著、顧念、心繫著,那麼就會生起愛欲;由於愛欲,所以就會去執取(追求執取);由於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就好比種樹一樣,剛種的樹苗矮小軟弱,要用心愛護,使它安穩生長,再用糞土培壅根部,隨時以水灌溉,溫度調節適當,因為有這些的因素,然後那棵樹才能生長得高大。同樣地,比丘啊!如果對愛結所攀緣之境貪著長養的話,就會生起恩愛;由於恩愛,所以就會執取;由於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 如果對愛結所攀緣之境,能夠隨順作無常的觀照,常保持生滅觀、無欲觀、滅觀、舍觀,不生起顧念,心不縛著(即心不貪著),那麼愛欲就會息滅;愛欲息滅,那麼執取就隨之息滅;執取息滅,那麼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不招感未來的果報,那麼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那麼就不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產生,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就好比種樹一樣,剛種的樹苗矮小軟弱,如果不去愛護,不使它安穩生長,不用糞土培壅,不隨時以水灌溉,溫度調節也不適當,那麼小樹苗就無法生長了。如果又挖斷它的根,砍斷它的枝幹,然後一段段的截斷,一分又一分的解析,風吹日曬,之後又燃火焚燒,燒成了灰燼,或被大風刮散,或投入水流。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呢?不就是因為把那棵樹的根部斷截掉,乃至將它焚燒,使它消滅無踪,那麼在未來世就不能生起了嗎?」 比丘答說:「是這樣,世尊!」 佛陀又說:「同樣地,比丘啊!對於愛結所攀緣之境也要隨順作無常的觀照,常保持無欲觀、滅觀、舍觀,不生顧念,心不繫著,那麼愛欲就會息滅;愛欲息滅,那麼執取也隨之息滅;執取息滅,那麼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沒有未來的果報,那麼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那麼就不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產生,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二一經註釋: 1、結所繫法:根據第二四一經「云何結所繫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結所繫法。」可知即指六根對六境的攀緣逐求。 三二二【經旨】本經意同三二一經,說明十支緣起,於所取法識住追逐名色而有隨後九支緣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諸根執取塵境時,隨生貪著、顧念、心繫著,那麼他的心就會勞苦奔馳(勞思耗神),到處追逐名色(精神與物質);由於有名色,所以就會有六入處的生起;由於有六入處,所以就會有覺觸;由於有覺觸,所以就會生起苦樂的感受;由於有苦樂的感受,所以就會對境生起愛欲;由於生起愛欲,所以就會去執取;由於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也就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就好比大樹有根幹、枝條、柯葉、花果,它底下的根伸得深又穩固,又用糞土加以培壅,以水給予灌溉,所以這棵樹長得高大堅固,永世不朽。同樣地,比丘啊!如果對所執取的事物隨生貪著、顧念、心繫著,那麼他的心就會勞苦奔馳,去追逐名色;由於有名色,所以就會有六入處的生起;由於有六入處,所以就會生起覺觸;由於有覺觸,所以就會生起苦樂的感受;由於有苦樂的感受,所以就會生起愛欲;由於有愛欲,所以就會去執取;由於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也就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 如果對所執取的事物,能夠隨順作無常的觀照,常保持生滅觀、無欲觀、滅觀、厭觀,不生起顧念,不去繫著,那心識就不會勞苦奔馳,去追逐名色,那麼名色就會息滅;名色息滅,那麼六入處也就隨之息滅;六入處息滅,那麼覺觸就會息滅;覺觸息滅,那麼就不會有苦樂的感受;沒有苦樂的感受,就不會有愛欲的產生;沒有了愛欲,就不會去執取;不去執取,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沒有未來的果報,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就不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產生,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就好比種樹一樣,不隨時加予愛護使它安穩生長,不以糞土培壅,不隨時以水澆灌,溫度不調適,那麼樹就不能長高了。如果又挖斷它的根、砍斷它的枝幹,然後一段段的斬截,一分又一分的解析,風吹日曬,之後又燃火焚燒,燒成了灰燼,或被大風刮散,或投入水流。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呢?不就是因為把那棵樹的根部斷截掉,……乃至將它焚燒,使它消滅無踪,那麼在未來世就不能生起了嗎?」 比丘答說:「是這樣,世尊!」 佛陀又說:「同樣地,比丘啊!如果對於所執取的事物,能夠隨順作無常的觀照,常保持生滅觀、無欲觀、滅觀、厭觀,不生顧念,心不去系著,那心識就不會勞苦奔馳,去追逐名色,那麼名色就會息滅;名色息滅,那麼六入處也就隨之息滅;六入處息滅,那麼覺觸就會息滅;覺觸息滅,那麼就不會有苦樂的感受;沒有苦樂的感受,就不會有愛欲的產生;沒有愛欲的產生,就不會去執取;不去執取,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沒有未來的果報,那麼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就不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產生,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二二經註釋: 1、所取法:根據第二四二經的經文「云何所取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所取法。」可知六根對六境的執取,即是所取法。 三二三【經旨】本經敘說世尊告訴眾比丘,往昔當他未成正覺時,怎樣去觀察緣起的順逆。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回憶往昔還未修成正覺時,獨自在僻靜之處,專心禪思,生起這樣的思惟:這世間已陷入了苦難,有所謂的生、老、病、死、流轉、受生,然而一切眾生對於生、老、病、死,以及所依存的身體,卻不能如實地知道。 我曾作這樣的思惟:到底是因為有了什麼法,所以才會有生呢?是由於什麼法的因緣,所以才會有生呢?於是就依正思惟(如理思惟),而生起覺證的知見: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才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招感了未來果報的因緣,所以才會有來世的再生。 又思惟:到底是因為有了什麼法,所以才會有未來的果報呢?是由於什麼法的因緣,所以才會有未來的果報呢?於是就依正思惟,如實覺證而生起知見:知道是有所執取,所以才會有來世的果報;由於執取的因緣,所以才會有來世的果報。 又作這樣的思惟:到底是什麼原因、有了什麼法,所以才會有執取呢?是由於什麼法的因緣,所以才會有執取呢?於是就依正思惟,如實覺證而生起知見:知道執取是由於貪著、顧念、心繫著,致使愛欲增長;由於有那些愛欲,所以就會有執取,就是由於愛欲的緣故而有執取;由於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 眾比丘啊!你們的意見怎樣呢?譬如因有膏油和燈炷,燈火才能燒得光明,如果經常添加膏油和燈炷,那盞燈的光明是否就能夠長久地保持呢?」 比丘答說:「是的,世尊!」 佛陀又說:「同樣地,眾比丘啊!如果對物質現象貪著、顧念、愛樂繫著,由於增長愛欲的緣故,所以就會去執取;由於有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 我當時又作這樣的思惟:是什麼法沒有了,所以就不會有這老、病、死呢?是什麼法息滅了,所以老、病、死也就息滅了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不再受生,就沒有老、病、死;由於來世的再生息滅了,所以老、病、死也就隨之息滅了。 又作這樣的思惟:是什麼法沒有了,所以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呢?是什麼法息滅了,所以來世的再生也就息滅了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沒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未來的果報息滅了,所以來世的再生也就隨之息滅了。 又再思惟:是什麼法沒有了,所以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呢?是什麼法息滅了,所以未來的果報也就息滅了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沒有執取,所以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執取息滅了,所以未來的果報也隨之息滅了。 又作這樣的思惟:是什麼法沒有了,所以就不會有執取呢?是什麼法息滅了,所以執取也就息滅了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所執取的事物都是變化無常,隨緣生滅,要遠離對它的貪欲,將它滅除淨盡,要捨離於它,心裡不去顧念,也不被它所繫著,那麼愛欲就會息滅;因為愛欲息滅了,所以就不會有所執取;沒有執取,所以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沒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所以老、病、死、憂、悲、惱苦就不會再生起,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眾比丘啊!你們的意見怎樣呢?譬如膏油和燈炷用來點燃燈光,如果不增添膏油或整治燈炷的話,那麼那盞燈未來不就不能再燃燒光亮,耗盡材料,而逐漸熄滅了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這樣,世尊!」 佛陀又說:「同樣地,眾比丘啊!如果對所執取的事物能夠觀察它的無常與生滅,遠離對它的貪欲,將它滅除淨盡,捨離它,心裡不去顧念,也不被它繫著,那麼愛欲就會息滅;愛欲息滅,那麼就不會有所執取,……乃至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二三經註釋: 1、世間難入:「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譯作「此世間實陷於苦」。 2、起無間等知:生起覺證的知見。南傳巴利本作「以般若現觀」。現觀即無間等,是透過禪定,不經語言文字等概念,而使真理直接呈現於面前的一種認識方式。般若,即智慧。 三二四【經旨】本經敘說若於所取法味著,則如增草薪於火上,使其續燃,如是老病死苦相續;若不縛著則愛滅,譬薪火燒盡,如是老病死苦聚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回憶往昔還未修成正覺時,獨自在僻靜之處,專心禪思,就如上文(即前經)所廣說一樣。差別的是:就好比運載十束、二十束、三十束、四十束、五十束、百束、千束、百千束的薪柴,把它堆積在一起燃燒,成為大火堆一樣。如果又有人增添一些乾草薪柴上去的話,眾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這大火是否就可長夜連續熾盛的燃燒麼?」 比丘回答說:「是這樣,世尊!」 佛陀說:「同樣地,眾比丘啊!如果諸根執取塵境而生起貪著、顧念、心繫著的話,就會增長愛欲,由於有愛欲,所以就會去執取;由於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果報,……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眾比丘啊!如果那堆熾火燃燒的大火堆,不再給予增添薪柴乾草的話,眾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那堆大火堆是否就會熄滅了呢?」 比丘答說:「是的,世尊!」 佛陀接著說:「同樣地,眾比丘啊!如果對諸根所執取的塵境,能夠觀察它是無常、生滅之法,遠離貪欲,將它滅除淨盡,捨離於它,心不顧念、貪著的話,那麼愛欲就會息滅;愛欲息滅,那麼執取就跟著息滅。……就像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二五【經旨】本經敘說世尊未修成正覺時,尋求生老病死苦之因,三轉覺悟無明乃至老病死苦之順逆十二緣起,亦即古仙人所覺之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回憶往昔還未修成正覺時,獨自在僻靜之處,專心禪思,作這樣的思惟:到底是有了什麼法,所以才會有老死呢?是由於什麼法的因緣,所以才會有老死呢?於是就依正思惟(如理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因為有受生,所以才會有老死;由於有受生的因緣,所以才會有老死。同樣地,對於有(未來果報)、取(追求執取)、愛(對境生愛欲)、受(與外境接觸而生之苦樂感受)、觸(根、境、識和合生的覺觸)、六入處(六根)、乃至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等法。到底是有了什麼法,所以才會有名色呢?是由於什麼法的因緣,所以才有名色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因為有業識投胎之故,所以才會有名色;是由於業識投胎的因緣,所以才會有名色的生起。我當時作這樣的思惟:就以業識為限,不會超進名色,所謂由於業識,所以才會有名色;由於有名色,所以才會有六入處;由於有六入處,所以才會有覺觸;由於有覺觸,所以才會有苦樂的感受;由於有苦樂的感受,所以才會有愛欲;由於有愛欲,所以才會有執取(追求執取) ;由於有執取,所以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才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 我當時也作這樣的思惟:是什麼法沒有了,所以就不會有老死呢?是什麼法息滅了,所以老死也跟著息滅了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因為沒有受生,所以就不會有老死;是由於受生息滅了,所以老死也跟著息滅。就像這樣地廣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造作諸業)。 我又作這樣的思惟:是什麼法沒有了,所以就不會有行(造作諸業)呢?是什麼法息滅了,所以行也跟著息滅了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是沒有無明(貪、瞋、癡等煩惱),所以就不會有行;是由於無明息滅了,所以行也跟著息滅;行息滅了,所以業識就息滅;業識息滅了,所以名色就息滅;名色息滅了,所以六入處也跟著息滅;六入處息滅,所以覺觸就息滅;覺觸息滅,所以苦樂的感受也就息滅;苦樂的感受息滅,所以愛欲就息滅;愛欲息滅,所以執取就息滅;執取息滅,所以未來的果報也就息滅;未來的果報息滅,所以來世的再生也息滅;來世的再生息滅,所以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息滅,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當時,我曾作這樣的思惟:我已得到了古仙人的大道、古仙人的途徑、成就古仙人大道的方法,古仙人就是遵行這種方法而去,我現在也要追隨而去。就比如有人遊走於空曠的荒野,當他排除荒草尋路時,忽然遇到了古人所行的古道,那人就順著古道而行,逐漸往前走,又見到了古人的城邑、古王的宮殿、園觀、浴池、樹林、清淨流水等景物。那人於是作這樣的思惟:我現在應當往告國王,使他知道這件事情。於是他即刻前去禀告國王說:『大王您當知道:我遊走於空曠的荒野,當我排除荒草尋路時,忽然發現了古人行走的古道,我就順著古道而行;我順路而走之後,又發現了古人的城邑、古王的宮殿、園觀、浴池、樹林、清淨的水流等景物,大王您可前往,並居住於其中。』國王聽後就前往那兒,並居住於其中,生活豐樂安穩,人民也熾盛興旺起來。 現在我就像這樣,已找到了古仙人的大道、古仙人的途徑、古仙人的足跡、古仙人的去處,我要跟隨而去,就是所謂的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那些聖道看到了老病死、老病死的集起、老病死的息滅、老病死息滅的方法;也看見了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的集起、行的息滅、行息滅的方法。我對於此法乃是自知自覺,而成就正等正覺。然後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其餘外道的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等人啟示。那些四眾們聽法後都向於正道,樂於崇信,知道佛法的完善,因而梵行(清淨的宗教修持)增廣,獲得很多的利益,我就這樣的向他們開示顯發,使之歸於正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二五經註釋: 1、「時我作是思惟:齊識而還,不能過彼」:「時我作是思惟」原作「我作是思惟時」,今根據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改正。「齊識而還」,漢譯南傳大藏經作「此識由此以還」,齊識,即以識為限之意。「不能過彼」,漢譯南傳大藏經作「無超進名色」。「彼」,是指名色而言。 2、林木清淨:比對稍後文句作「林流清淨」,應指樹林及清淨流水而言。 三二六【經旨】本經敘說尊者舍利弗詣尊者摩訶拘絺羅所,問起老死,乃至識為自作或他作等。摩訶拘絺羅尊者答以名色乃至老死苦等,有如三蘆之相依而立等事。最後彼此以互讚智慧明達做結。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舍利弗尊者與摩訶拘絺羅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 一天下午,舍利弗尊者從禪定中出定,前往拜訪摩訶拘絺羅尊者,彼此互相問訊慰安後,坐於一邊,然後告訴摩訶拘絺羅尊者說:「想要向您請問,不知您可有時間為我解答麼?」 摩訶拘絺羅尊者告訴舍利弗尊者說:「您請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回答。」 舍利弗尊者於是就問摩訶拘絺羅尊者說:「您的意見怎樣呢?摩訶拘絺羅尊者!是否有老呢?」 答說:「有。」 舍利弗尊者又問:「是否有死呢?」 答說:「有。」 又問:「您的意見怎樣呢?老死是自己造作的呢?是別人造作的呢?還是自己與別人一同造作的呢?或者是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的無因緣造作呢?」 答說:「舍利弗尊者!老死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與他人一同造作、也不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作的無因緣造作。然而由於有生的因緣,所以就有老死的現象存在。」 「像這生(受生)、有(招感的果報)、取(追求執取)、愛(愛欲)、受(苦樂的感受)、觸(根、境、識和合生的覺觸)、六入處(六根)等事乃至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是自己造作的呢?是他人造作的呢?還是自己與他人一同造作的呢?或者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的無因緣造作呢?」 答說:「舍利弗尊者!名色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與他人一同造作、也不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作的無因緣造作。然而那名色是依識而生起的。」 又問:「那識是自己造作的呢?是他人造作的呢?還是自己與他人一同造作的呢?或者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的無因緣造作呢?」 答說:「舍利弗尊者!那識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與他人一同造作、也不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作的無因緣造作。然而那識是依名色為因緣而存在的。」 舍利弗尊者又問:「摩訶拘絺羅尊者!您先說名色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與他人一同造作、也不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作的無因緣造作,然而那名色是依識為緣而生起的。可是現在您又說依名色為緣而有識,這是什麼道理呢?」 摩訶拘絺羅尊者答說:「我現在將說個譬喻,像那有智慧的人就會因譬喻而了解。比如把三株蘆草立於空地,要彼此不斷地相依持,才能保持豎立。如果拿去其中一株,那二株也就不能豎立著;如果拿去其中二株,剩下的一株一樣不能豎立著;彼此一定要不斷地相依持,才能保持豎立。同樣地,由於識的因緣,而有名色等事,也是這樣,彼此要不斷地相依,才能夠生長。」 舍利弗尊者說:「說得真好啊!說得真妙!摩訶拘絺羅尊者!在世尊的聲聞弟子中,能夠智慧明達,善於調伏身、口、意三業,制伏諸惡行,無所畏怖,得見如來所示如甘露般的真理教法,就以這完足的甘露之法,而能自作證的人,就是摩訶拘絺羅尊者您了!所以您才能有這樣極深奧的義理論辯,對於各種的問題,都能做圓滿的解答。您就如無價的寶珠一樣,被世人所頂戴,我現在頂戴摩訶拘絺羅尊者您,也是像這樣子。我今天在您這兒,很快樂地得到了殊勝的法益;其餘那些修習梵行的人,只要經常到他那兒,也同樣能得到殊勝的法益,因為那位摩訶拘絺羅尊者很善於說法的緣故。我現在就因這位摩訶拘絺羅尊者的說法緣故,應當以三十種事來讚歎、稱揚、隨喜。 摩訶拘絺羅尊者啊!如果講說對老死要厭患、離欲、滅盡,這就叫法師;如果講說對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等事,要厭患、離欲、滅盡,這就叫法師。如果比丘能夠對老死厭患、離欲、向於滅盡而行道的話,這就叫法師;乃至對識厭患、離欲、向於滅盡而行道的話,這就叫法師。如果比丘對老死能夠厭患、離欲、滅盡,不生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這就叫法師;乃至對識能夠厭患、離欲、滅盡,不生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這就叫法師。」 摩訶拘絺羅尊者告訴舍利弗尊者說:「說得真好啊!說得真妙!在世尊的聲聞弟子中,智慧明達,善於調伏身、口、意三業,制伏諸惡行,無所畏怖,得見如來所示如甘露般的真理教法,就以這完足的甘露之法,而能自作證的人,就是捨利弗尊者您了!所以您能提出如此種種極深奧又有智慧的問題,就好比世間無價的寶珠,人人都頂戴一樣;尊者您現在就像這樣,普為一切修習梵行的人所頂戴、恭敬、奉事。我於今天快樂地得到殊勝的法益,且得與尊者您共論玄妙的法義。」 當時,二位修習佛法的正士,彼此相隨喜,然後便各自回到自己住所去。 第三二六經註釋: 1、摩訶拘絺羅:為佛陀弟子中,得四辯才,以善於回答別人的問題而知名之比丘。 2、詣尊者摩訶拘絺羅:南傳巴利本作「摩訶拘絺羅詣舍利弗所」。主客相反。 3、甘露法:喻如來所訓示的真理教法,有如清涼的甘露,令眾生熱惱消除、心意快樂,而得解脫。 4、當以三十種讚歎稱揚隨喜: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作「應以此等三十六事當予隨喜」。所謂三十種即次段所言對十二緣起法後十支的三種修習成就:一、對十事的厭患、離欲滅盡。二、對十事能滅盡而行道。三、對十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南傳三十六事,即是對十二緣起法的三種修習成就。 三二七【經旨】本經敘說愚癡無聞凡夫因不能於識生厭,故不能得到解脫;多聞聖弟子則能於識生厭,故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愚癡無聞的凡夫雖能對這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造作的身體厭患、離欲、背舍,然而卻無關於意識之事。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看見這由四大所造作的身體會有增、減的變化,生時有取,死時有捨,(所以能起勝解,厭離這個身體);然而對於心、意、識來說,愚癡無聞凡夫卻不能生厭、不能離欲、不能解脫。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長夜以來對這意識保護愛惜,被我見系縛,如果對它有所得、或有所取時,就說:這就是我、我所有、我在意識之中、或是意識在我之中。所以愚癡無聞凡夫不能對那意識生起厭患、離欲、背舍。 愚癡無聞凡夫寧可對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繫著是我、我所有,也不可對這意識繫著是我、我所有。為什麼呢?因為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或可見有保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如能善終,或許又能比百年多些;然而那心、意、識卻日日夜夜、時時刻刻,剎那轉變,不斷變異生滅。就像獼猴在樹林間遊玩一樣,片刻之間,到處攀捉枝條,丟放一枝,又摘取一枝;那心、意、識也就像這樣,不斷變異生滅。 多聞聖弟子對於一切的緣起現象應當作完善地思惟觀察,所謂依快樂覺觸的因緣,就會生起快樂的感受,當快樂的感受覺起時,就要能如實地知道快樂感受的覺起;如果快樂的覺觸息滅了,那麼依快樂覺觸因緣所生的感受也就會隨之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就如對快樂的感受所說一樣,像這苦觸(痛苦的覺觸)、喜觸(歡喜的覺觸)、憂觸(憂傷的覺觸),乃至依舍觸(不苦不樂的覺觸)因緣所生起的捨受(不苦也不樂的感受),當這舍受覺起時,就要能如實地知道舍受的覺起;如果那舍觸息滅了,那麼依舍觸因緣所生的捨受也就會隨之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他會做這樣的思惟:這感受是依觸而生、依觸而樂、被觸所縛,由於每一個覺觸是快樂的,所以每一種感受就是快樂的;如果每一個快樂覺觸息滅了,那麼每一種快樂的感受也就會隨之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就像這樣,多聞的聖弟子對這物質色身要生起厭嫌,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生起厭嫌,因為對這五蘊厭嫌,所以就不會去愛樂它;不去愛樂它,所以就可得到自在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二八【經旨】本經敘說旨意與第三二七經相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愚癡無聞的凡夫雖能對這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造作的身體生起厭患、離欲、背舍,但卻無關於意識之事。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看見這由四大所造作的色身會顯現增減的變化,生時有取,死時有捨,(所以能起勝解,厭離這個身體);然而對於心、意、識來說,那些愚癡無聞凡夫卻不能對它生起厭患、離欲、背舍,長夜以來對它保護愛惜,被我見系縛,如果對它有所得、或有所取時,就說:這就是我、我所有、我在意識之中、或是意識在我之中。所以,愚癡無聞凡夫不能對那意識生起厭患、離欲、背舍。 愚癡無聞凡夫寧可對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繫著是我、我所有,也不可對這意識繫著是我、我所有。為什麼呢?因為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或可見有保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如能善終,或許又能比百年多些;然而那心、意、識卻日日夜夜、時時刻刻,剎那不停地做種種地轉變,不斷變異生滅。就像獼猴在樹林間遊玩一樣,片刻之間,到處攀捉枝條,丟放一枝,又摘取一枝;那心、意、識也就像這樣,會作種種的改變,不斷變異生滅。 多聞聖弟子對於一切緣起的現像要作思惟觀察,所謂依快樂覺觸因緣就會生起快樂的感受,當快樂的感受覺起時,就要能如實地知道快樂感受的覺起;如果快樂的覺觸息滅了,那麼依快樂覺觸因緣所生的感受也就會隨之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就如對快樂的感受所說一樣,像這苦觸(痛苦的覺觸)、喜觸(歡喜的覺觸)、憂觸(憂傷的覺觸),乃至依舍觸(不苦不樂的覺觸)因緣所生起的捨受(不苦也不樂的感受),當這舍受覺起時,就要能如實地知道舍受的覺起;如果那舍觸息滅了,那麼依舍觸因緣所生的捨受也就會隨之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就好比兩支木棒彼此在一起互相磨擦才能生火一樣;如果這兩根木棒離散了,火花也就隨之熄滅了。同樣地,所有一切的感受都是依覺觸為緣而集起,由覺觸而生,由覺觸而集。由於每一種覺觸的集起,也就會有每一種感受的集起;所以每一種覺觸息滅了,那麼每一種感受的集起也就會隨之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多聞聖弟子能夠這樣地去觀察的話,就可自物質現像中得到解脫,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得到解脫,自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中得到解脫,我說那位多聞聖弟子已經自生死流轉的痛苦中得到自在的解脫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二九【經旨】本經敘說觀取內觸法宜知眾苦依五蘊而生,五蘊依愛欲而生,愛欲依色而生。色如路邊有毒水池,不可喝飲;能不愛染色境,才能得到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所說的內觸法(內心觀察之法),你們是否能觀取了呢?」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向佛陀頂禮後,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您所說的內觸法,我已能觀取了。」這時,那位比丘就在佛前自己做了種種的解說,而世尊聽了種種的解說後也都感到不合意。 那時,阿難尊者侍立在佛陀後面,手拿著扇子為佛陀搧涼,佛陀就告訴阿難說:「依照聖法與聖律所說的內觸法,實在不同於這位比丘所說的。 」 阿難禀告佛陀說:「現在正是時候了,希望世尊您能為眾比丘解說賢聖的正法、戒律所說的內觸法,眾比丘聽聞後,當會接受奉行。」 佛陀告訴阿難說:「很好啊!要仔細聽!我將為你們解說。如果眾比丘想要觀取內觸法,就應作這樣地思惟:這眾生所有種種眾苦的生起,這痛苦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生起而顯現)呢?作這樣的觀取時,將可知道這痛苦是以所依之五蘊為因、依五蘊而集、依五蘊而生、依五蘊而轉。其次,比丘啊!觀取內觸法,又要思惟這所依之五蘊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當他這樣地觀取時,將又可知道這所依之五蘊是以愛欲為因、依愛欲而集、依愛欲而生、依愛欲而轉。再其次,比丘啊!觀取內觸法時,當又要思惟知道愛欲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做這樣地觀取時,將可知道這世間令人想念的端正美好色境,因對它愛生而後有愛欲生,因對它愛係而後有愛欲系,因對它愛住而後有愛欲住。 如果一切沙門或婆羅門對於世間所想念端正美好的色境,作常住想、作恆久想、作安穩想、作無病想、作是我想、作是我所有想,而有這樣認見的話,那麼對這色境的愛欲就會增長;愛欲增長後,所依之五蘊就會增長;五蘊增長後,痛苦就會跟著增長;痛苦增長後,那麼就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他就不能解脫痛苦了。譬如路邊清涼的池水,香味具足,可是有人把毒藥摻入其中,在這春天陽光普照的時節,所有在路上行走的人,因被風熱乾渴所逼,爭著要來飲水。這時有人告訴說:『漢子!這雖是一個清涼的水池,色香味具足,可是池中有毒藥,你們不要去喝飲。如果喝了這水的人,或者會把你毒死,或者會讓你痛苦得半死。 』可是那位口渴的人卻不相信勸告而去飲水,雖然喝到了美味的池水,但一會兒之後,就或被毒死,或痛苦得半死。同樣地,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看見世間可想念端正美好的色境,就作常住的認見、作恆久的認見、作安穩的認見、作無病的認見、作我見、作我所見……乃至就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如果沙門或婆羅門對於世間可想念端正美好的色境,能夠觀察它就如疾病、如癰腫、如毒刺、如兇殺一樣,是無常、痛苦、空(不真實)、非我(無我) ,那麼對它的愛欲就會捨離;愛欲捨離,所以所依之五蘊就會捨離;五蘊捨離,所以痛苦就會捨離;痛苦捨離,所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捨離了。就比如路旁清涼的池水,香味具足,有人把毒藥摻入其中,在春天陽光普照的時節,所有在路上行走的人,因被風熱乾渴所逼,爭著要來飲水。這時有人告訴說:『這水里有毒!你們千萬不要喝飲,如果喝了這水的人,或者會把你毒死,或者會讓你痛苦得半死。』那人聽了,就這樣地想著說:這水里有毒,如果喝了這水的話,或許會把我毒死,或者會使我痛苦得半死,我且忍著乾渴,吃些幹面飯,而不取水來喝。同樣地,如果沙門或婆羅門對於世間可想念的色境,能夠觀察它就如疾病、如癰腫、如毒刺、如兇殺一樣,是無常、痛苦、空、非我,……乃至就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阿難啊!對於這內觸法要像這樣地去了解;對於過去與未來,也要運用同樣的方法,做這樣的觀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二九經註釋: 1、何生、何轉:「轉」原作「觸」,今根據其它經文類句及巴利本相對經文予以改正。「雜阿含經論會編」亦改為「轉」字。本經其它類句也皆作改正。 2、億波提:佛光阿含藏此處注云:「『億波提』又作『優波提』,即『有依』、『所依』、『生之要素』。諸法依之生起的條件,即名『依因』,故有『依仗』、『依托』之意。又,證阿羅漢自知不受『後有』,即證已無『億波提』。」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之批註則作「五蘊」。 3、愛生、愛轉:「轉」原作「觸」字,今改正。 4、端正之色:「端」原作「諦」,今改正。「雜阿含經論會編」亦改為「端」字。 三三○【經旨】本經敘說若依序思量十二因緣生起之因,則如實知苦而滅無明,得盡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要怎樣思量觀察,才能正確滅盡一切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呢?這時,應當思量眾生所有一切苦惱,有種種的差別,然而這一切的苦惱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生起顯現)呢?要思量都是以執取為因,依執取而集,依執取而轉。如果能夠把執取滅除無餘,那麼眾苦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他所用來滅除苦惱的方法,依次修行那滅苦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執取滅除。 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應當思量那執取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思量那執取都是以愛欲為因,依愛欲而集,依愛欲而轉。如果能夠把愛欲永遠滅除無餘,執取也就會隨之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執取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執取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愛欲滅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那麼就應再思量那愛欲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愛欲是以感受為因,依感受而集,依感受而轉。如果能夠把那感受永遠滅除無餘,那麼愛欲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愛欲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愛欲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感受滅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就應再思量那感受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感受是以覺觸為因,依覺觸而集,依覺觸而轉。如果能夠把那覺觸永遠滅除無餘,那麼感受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覺觸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覺觸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應再思量那覺觸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覺觸是以六入處(六根)為因,依六入處而集,依六入處而轉。如果能夠把那六入處永遠滅除無餘,那麼覺觸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六入處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六入處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就應再思量那六入處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六入處是以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為因,依名色而集,依名色而轉。如果能夠把名色永滅無餘,那麼六入處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名色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名色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名色滅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應再思量那名色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名色是以業識(雜染的識)為因,依業識而集,依業識而轉。如果能夠把那業識永滅無餘,那麼名色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業識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業識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業識滅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應再思量那業識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業識是以行(身、口、意造作諸業)為因,依行而集,依行而轉。如果造作了一切福行,就會生起良善的業識;如果造作了不福不善行,就會生起不善的業識;如果造作了無有行(即無所得行、空行),就會生起無所有的業識。這就是業識是以行為因,依行而集,依行而生,依行而轉了。如果能夠把那個行永滅無餘,那麼業識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行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行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行滅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應再思量那行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行是以無明(愚癡沒有智慧)為因,依無明而集,依無明而生,依無明而轉。那福行是依無明為緣而有,非福行也是依無明為緣而有,非福不福行(既非福也非不福之行)也還是依無明為緣而有。所以當知:那行是以無明為因,依無明而集,依無明而生,依無明而轉。如果能夠把無明永滅無餘,那麼行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無明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無明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無明滅除。」 佛陀告訴比丘說:「你們的意見怎樣呢?如果不喜愛無明而生起了明(智慧)的話,那麼還會再依那無明為緣而去造作福行、非福行、無所有行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會,世尊!為什麼呢?因為多聞聖弟子不喜愛無明而生起明的話,那麼無明一息滅,行就會跟著息滅;行息滅,業識就會息滅,……就像這樣,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息滅,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答得真好啊!答得真妙!比丘啊!我也是同樣的說法。而你們也知道這個道理,緣於每一種法的生起,所以就有相對每一法的產生;如果那緣起的每一種法息滅,那麼相對而生的每一法也就會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再生起了。如果多聞的聖弟子厭離對無明的慾願,而生起光明的智慧,那麼當自己在領受自身周圍苦樂的感受時,就能如實地知道我在感受自身周圍苦樂的感受;或者當自己在領受自己壽命範圍苦樂的感受時,就能如實地知道我在領受自己壽命範圍苦樂的感受;身體毀壞時,壽命滅盡了,也知道對這所領受的一切苦樂的感受,就要跟著滅盡無餘了。就好比一個強壯有力的人,拿取剛燒熟的瓦器,趁熱置於地上,一會兒瓦器就碎壞了,那熱氣也全部消失了。同樣的,如果比丘厭離對無明的慾願,而生起光明的智慧,那麼就能如實地知道我在領受自身周圍苦樂的感受,如實地知道我在領受壽命範圍苦樂的感受,當身壞命終時,所有一切領受的苦樂感受,都將滅盡無餘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三○經註釋: 1、「何生、何轉?……取生、取轉」:此二「轉」字原皆作「觸」字,本經其它類句皆同,現根據「雜阿含經論會編」改正。 2、苦滅道跡:滅除苦惱的方法。 3、向次法:依次向入苦滅之法。 4、身分齊受所覺:分齊,周邊、範圍之意。受,領受、感受。所覺,指苦樂之感覺。全句謂領受自身周圍苦樂的感覺。 三三一【經旨】本經敘說佛陀為比丘講說甚深緣起法,也就是十二因緣之順逆,以及有為、無為、苦滅、相續滅、涅槃等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一位比丘說:「我已超越了迷惑懷疑,出離於徬徨猶豫,拔除了邪見的毒刺,不再退轉道心了。由於我心已無所執著了,什麼地方還會有我呢?我將為眾比丘說法,為眾比丘講說賢聖者出世與空相應的緣起隨順之法。就是所謂由於有這個現象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這件事的存在;由於有這件事的存在,所以才會有這件事的生起。所謂由於無明(愚癡沒有智慧)而有行(造作身、口、意諸業),由於行而有識(業識),由於識而有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由於名色而有六入處(六根),由於六入處而有觸(覺觸),由於觸而有受(苦樂的感受),由於有受而有愛(愛欲),由於愛而有取(追求執取),由於取而有有(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而有生(來世的再生),由於生而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種種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乃至像這樣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像這樣地說法後,然而那些比丘們仍然有所疑惑猶豫。他們先前把沒有得到的境界做已得到的想法,沒有獲得的境界做已獲得的想法,沒有證悟到的境界做以證得的想法;所以現在聽聞佛法後,心裡產生憂苦、悔恨、昏闇、障礙。為什麼呢?因為這佛法極深奧之處,就是所謂的緣起法;而又有更加倍極深奧難見之處,就是所謂的出離一切執取、愛樂滅盡、沒有貪欲、寂靜不生、涅槃寂靜之法;這二種法,就是有為與無為法。有為法,就會或生、或住(保持)、或異(變壞)、或滅(息滅);無為法則是不生、不住、不異、不滅,這就叫比丘諸行(所有一切流轉的物質與精神現象)的苦惱已寂滅不生,得到了涅槃境地。由於有因緣的集起,所以才會有苦惱的集起;由於因緣息滅,所以苦惱就會息滅。要斷阻一切苦惱因緣的途徑,滅除一切相續的現象,一切相續的現象滅除後,這就叫盡苦際。那些殘餘的苦惱如果滅除、靜止、清涼、寂靜、不生了,那麼所謂一切的執取就會斷滅、愛樂滅盡、沒有貪欲、寂滅不生、涅槃寂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三二【經旨】本經敘說愚癡者與黠慧者都會對境而生苦樂之受,但愚癡者不修梵行,故不得解脫;黠慧者知修梵行,無明斷,愛緣盡,故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愚癡無聞的凡夫被無明所蓋覆,被愛緣所繫縛,而得此有意識的身體。在自己有這意識的身體,在外有名色(精神與物質現象)的存在,就由這二者的因緣而生起覺觸的作用。這六觸涉入所覺觸的現像中,愚癡無聞的凡夫因而生起種種苦樂的感受。是哪六種觸入處呢?就是眼觸入處,以及耳、鼻、舌、身、意等觸入處。如果有智慧的人被無明所覆蓋,愛緣所繫縛,而得此有意識的身體。同樣地,自己也是有這意識的身體,而外有名色的存在,就由這二者的因緣而生起六觸入處。由於六觸所覺觸的緣故,有智慧的人因而就會生起種種苦樂的感受。是哪六種覺觸呢?就是眼觸入處,以及耳、鼻、舌、身、意等觸入處。愚癡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他們對於我所修習的一切梵行,有什麼差別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能為眾弟子們廣為解說,眾比丘聽聞後,當會信受奉行。」 這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眾比丘啊!那愚癡無聞的凡夫被無明所蓋覆,被愛緣所繫縛,而得此有意識的身體。如果他的無明不斷除,愛緣不滅盡,身壞命終後,這個身體還是又會被受生;由於這個身體還會被受生,所以就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為什麼呢?因為這愚癡凡夫根本就不修習梵行,行向正確滅盡苦惱,徹底脫離苦海的緣故。所以身壞命終後,這個身體還又受生;由於這個身體還又受生,所以就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被無明所蓋覆,被愛緣所繫縛,而得此有意識的身體。如果他的無明斷除了,愛緣也滅盡了;由於無明斷除,愛緣滅盡的緣故,所以身壞命終之後,這個身體便不再受生;由於這個身體不再受生的緣故,所以就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為什麼呢?因為他能先修梵行,行向正確滅盡苦惱,所以能徹底脫離苦海。因此他身壞命終後,這個身體就不再受生;由於不再受生,所以就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這就叫愚癡凡夫與有智慧的人,他們對於我所修習的一切梵行,種種不同的差別。」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三三【經旨】本經敘說此身非汝所有,亦非餘人所有,全為過去業緣所生。若能知道這緣起之法,則能知見世間生滅之現象,而得出離、滅苦,究竟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這個身體不是你所擁有,也不是其它的人所擁有。所謂的六觸入處,乃是自己先前所造的業,才招感受生這個根身。是哪六種觸入處呢?就是指眼觸入處,以及耳、鼻、舌、身、意等觸入處。那些多聞的聖弟子對於一切緣起的現像要作完善地如理思惟觀察:知道有這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並知道由於這裡有存在的因緣,所以就會招感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集起,這就叫有主因、有助緣,所以才有世間的集起。又知道說由於這裡沒有存在的因緣,所以就沒有六識身的存在,也沒有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的存在。又知道說由於這裡沒有存在的因緣,所以就不會招感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會息滅。如果多聞的聖弟子對於世間的集起與世間的寂滅,能夠如實正確的知道,善於洞見、善於覺知、善於趨入,這就叫聖弟子已招致這完善的正法、得到這完善的正法、知道這完善的正法、趨入這完善的正法,能夠覺知、覺見這世間的生滅現象,成就了賢聖者的出離、真實寂滅、正確滅盡苦惱,徹底脫離苦海。為什麼呢?因為多聞的聖弟子能夠如實地知道世間集滅的現象,善於洞見、善於覺知、善於趨入的緣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三三經註釋: 1、「本修行願,受得此身」: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此乃依先業所造者,依先業所思考者,依先業所感受者。」意即此身乃由自己往昔所造諸業而來。 三三四【經旨】本經敘說因緣法與緣生法,不管如來出世、未出世,皆常住法界,但如來成正覺後,此法才經佛開示顯發於世,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與緣生法,應如實正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講說因緣法與緣生法。 什麼是因緣法(即緣起法)呢?就是說由於這個現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個現象的存在,也就是說由於無明(愚癡沒有智慧)而有行(造作諸業),由於行而有識(業識),……乃至這種種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 什麼是緣生法呢?就是指因緣法所產生的無明、行……等。無論諸佛出世或未出世,這緣生法都恆常地顯現在一切現像上,也普遍地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為諸法之所依止。那些如來都是自己覺知了這緣生法,而修成正等正覺,然後為人演說,開示顯發它的義理,所謂由於無明而有行,……乃至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有老死的現象。無論諸佛出世或未出世,這緣生法都是恆常不變,顯現在一切現像中,也是一切法之所依止,那些如來都是自己覺知了這緣生法,而修成正等正覺,然後為人演說,開示顯發它的義理,所謂由於有受生,所以就會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這一切緣生之法都是法住(妙理之所依住)、法定(法性常住)、法如(法如常不變)、法爾(法自然如此),諸法不離真如,諸法不異於真如,詳細觀察這緣生的真理,既真實又不錯亂顛倒。像這樣隨順因緣而生起,這就叫緣生法。所說的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等現象,這就叫緣生法。 多聞聖弟子對這因緣法與緣生法要有正確的認知,完善的觀察,不探求過去說:『我過去世是有,還是無呢?我過去世是什麼等級類別呢?我過去世是如何呢?』也不探求後世說:『我於後世是還有存在呢?還是都沒有了呢?後世如果還有存在,是屬於那一類呢?我又是怎樣的呢?』對現在世不猶豫說:『這是什麼等級?為什麼有我呢?我前世是誰?我死後將往那裡去呢?這眾生從什麼地方來?在這裡死後,將來又會往那裡去呢?』如果沙門、婆羅門生起了凡俗的見解,被它所繫縛,就是說被我見所繫縛,被眾生見所繫縛、被壽命見所繫縛、被忌諱吉慶見所繫縛。這時都要把它斷滅,全部了知,斷除它的根本,就如砍斷多羅樹頭一樣,在未來世,成就不生之法。這就叫多聞聖弟子對於因緣法與緣生法,有如實正確的認知,善於觀察、善於覺知、善於修習、善於趨入。」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三四經註釋: 1、因緣法及緣生法:因緣法,比對第三三六經實即緣起法。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第十一章第二節「緣起的流轉與還滅說」:「緣起可解說為『為緣能起』;緣生可解說為『緣所已生』。這二者顯有因果關係,但不單是事象的因果,佛說緣起時,加了『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形容詞,所以緣起是因果的必然理則,緣生是因果中的具體事項。現實所知的一切,是緣生法;這緣生法所有必然的因果理則,才是緣起法。緣起與緣生即理與事。緣生說明了果從因生;對緣生而說緣起,說明緣生事相所以因果相生,秩然不亂的必然理則,緣生即依於緣起而成。」 2、若佛:佛,巴利本作「諸佛」。 3、法住:為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必住於一切事物中,故稱法住。 4、法界:為法性十二名之一,即諸法依之所。 5、法定:定,原作「空」,今依「雜阿含經論會編」及「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改正。法定,即法性常住。亦法性十二名之一。 6、法如:即法如常不變之意。 7、法爾:其法自然如此。 8、法不離如:如,即真如,是真實不虛,如常不變之義。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恆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淨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 9、內不猶豫:內,指現在世。猶豫,遲疑不決。 三三五【經旨】本經敘說若離「一、異」二邊即是中道,若如實知緣生緣滅,斷無明而生明,就可成就不生法,使純大苦聚滅,是則為大空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將為你們說法,從開始、中段到後部都很殊勝,有完善的義理,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梵行很清白,就是所謂的大空法經。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講說。什麼是大空法經呢?就是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無明(愚癡沒有智慧),所以有行(造作身、口、意諸業),由於行,所以有識(業識),……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 由於受生,所以就會有衰老死亡的現象,如果有人問說:『那是誰老死?老死的是誰呢?』他就回答說:『我就是老死,現在老死的是我,老死就是我。』所謂:『生命就是身體。』或者說:『生命異於身體,身體也異於生命。』這都是同一生命的意涵,然而卻有種種的說法。如果認見說:『生命就是身體。』那是修持梵行的人所沒有的。如果又認見說:『生命異於身體,身體也異於生命。』那也是修持梵行的人所沒有的。對這二種偏執的邊見,內心不可追隨,要正向於中道。賢聖出現於世間,有真實不顛倒的正見,所謂由於受生,所以就會有老死。同樣地,受生是依於所招感的果報;果報是依於追求執取;執取是依於愛欲;愛欲是依於感受;感受是依於覺觸;覺觸是依於六根;六根是依於精神與肉體的名色;名色是依於業識;業識是依於所造作諸業。 由於愚癡沒有智慧,所以會造作諸業。如果又有問說:『造作諸業的是誰?造作的諸業屬於誰?』他就回答說:『造作諸業的是我,造作的諸業是我所有。』他的認見與『生命就是身體』,或說『生命不同於身體,身體也不同於生命』一樣。他所認見『生命就是身體』的說法,那是修持梵行的人所沒有的;或者說『生命異於身體,身體也異於生命』的見解,那也是修持梵行者所沒有的。要脫離這二種偏執的邊見,而正向於中道。賢聖出現於世間,有真實不顛倒的正見,所謂由於愚癡沒有智慧,所以會造作諸業……。 眾比丘啊!如果遠離對無明的慾願而生起光明的智慧,那麼所謂是誰老死、老死的是誰等問題,這些老死問題就會斷除,即知斷除老死的根本,就如截斷多羅樹頭一樣,在未來世成就不生不滅之法(即涅槃法)。如果比丘能夠遠離對無明的慾願而生起光明的智慧,那麼所謂是誰受生、受生的是誰……乃至誰造作諸業、所造作諸業屬於誰等問題,這造作諸業等問題就會斷除,即知道斷除造作諸業的根本,就如截斷多羅樹頭一樣,在未來世成就不生不滅之法。如果比丘能夠遠離對無明的慾願而生起光明的智慧,把那愚癡無明斷滅,那麼諸業造作就會息滅,……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這就叫大空法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三五經註釋: 1、大空法經:瑜伽師地論解釋說:「一切無我,無有差別,總名為空,謂補特伽羅(眾生)無我,及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者,謂離一切緣生行外,別有實我不可得故。法無我者,謂即一切緣生諸行性非實我,是無常故。如是二種,略攝為一,彼處說此名為大空。」 三三六【經旨】本經敘說十二緣起之大意,及分別十二支之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為你們講說緣起法的法相,以及它的分別義理。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就將為你們講說。 什麼叫緣起法的法相呢?就是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無明,所以有行,……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這就叫緣起法的法相。 什麼是它的分別義理呢?所謂由於無明而有行這一事,到底怎樣叫無明呢?如果不知到過去、不知到未來、不知現在(不知三際),不知道內(心理)、不知道外(身體或外物)、不知道內外,不知道業、不知道報、不知道業報,不知道佛、不知道法、不知道僧(不知三寶),不知道苦、不知道集、不知道滅、不知道道(不知四聖諦),不知道因、不知道因所起之法(即不知因果),不知道善不善、有罪或無罪、習或不習,不管是劣或勝,染污或清淨,它的分別緣起,都完全不知道;對六觸入處,不能如實地覺知;對於每一事都不知道、不察見、不能覺證、愚昧、無明、昏闇,這就叫無明。 『由於無明而有行』這一事,到底怎樣叫行呢?所說的行有三種——身行(身之所行)、口行(口之所語)、意行(意之所思)。 『由於行而有識』這一事,到底怎樣叫識呢?就是所謂的六識身(六種心識)——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 『由於識而有名色』這一事,到底怎樣叫名呢?就是所謂的四無色陰(四種非物質的精神現象)——受陰(感受)、想陰(想像)、行陰(意志行為)、識陰(心識)。怎樣叫色呢?就是所謂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以及由這四大元素所和合造作的物質,這就叫做色,這物質的色與前面所說精神的名二者和合就叫名色。 『由於名色而有六入處』這一事,到底怎樣叫六入處呢?就是所謂的六種內入處(六根)——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 『由於六入處而有觸』這一事,到底怎樣叫觸呢?就是所謂的六觸身(六種由根、境、識和合產生的感覺作用)——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 『由於觸而有受』這一事,到底怎樣叫受呢?就是所謂的三受(三種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由於受而有愛』這一事,到底怎樣叫愛呢?就是所謂的三愛(三種愛欲)——欲愛(欲界的愛)、色愛(色界的愛)、無色愛(無色界的愛)。 『由於愛而有取』這一事,到底怎樣叫取呢?就是所謂的四取(四種執取)——欲取(貪欲取著色等五境)、見取(妄執五蘊是我)、戒取(執取不如理之禁戒)、我取(即我語取,執取種種我見之言語)。 『由於取而有有』這一事,到底怎樣叫有呢?就是所謂的三有(三界的生死果報)——欲有(欲界的生死果報)、色有(色界的生死果報)、無色有(無色界的生死果報)。『由於有而有生』這一事,到底怎樣叫生呢?就是說如果各個眾生,在各個種類裡誕生,或越過各種因緣和合而出生時,就可得到陰(五陰之身)、得到界(性體)、得到入處(六入處)、得到壽命,這就叫生。『由於生而有老死』這一事,到底怎樣叫老呢?就是說假如一個人頭髮斑白,頭頂禿露,皮膚鬆弛,根身退化,四肢軟弱無力,背部佝僂,垂頭呻吟,呼吸短促,拄杖而行,身體黧黑,全身斑駁,愚鈍衰頹,舉動艱難,瘦弱不堪,這就叫做老。怎樣叫死呢?就是說各個眾生,在各個種類裡會有歿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冰冷)、命滅的現象,這是捨陰(身體)的時刻已到,這就叫做死。這死亡和前面所說的衰老相合,這就叫老死。(前面所述)就叫十二緣起法的分別義理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三六經註釋: 1、法說:佛光阿含藏注云:「即指佛說法相」。 2、義說:佛光阿含藏注云:「即佛分別義理、義利、義趣」。 3、「若彼彼眾生……得命根,是名為生」: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作「於各種眾生之類,各種眾生之出生、出產、降生、誕生、諸蘊之顯現,諸處之獲得,諸比丘!以此謂之生。」 三三七【經旨】本經敘說「緣起法」非世尊作,非餘人所作,彼為法界常住,為如來所覺,而後為眾生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所說的緣起法是世尊您所創作的呢?還是別人所創作的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所說的緣起法,並非我所創作,也不是別人所創作。但是那緣起法無論如來出現世間或未出現世間,它都常住於法界中。而如來自己覺證了這緣起法,成就了正等正覺,然後再為一切眾生詳細分別演說,開發顯示它的義理。就是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就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就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愚癡沒有智慧,所以就造作了諸業,……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由於愚癡沒有智慧息滅,所以諸業的造作就息滅,……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三三八【經旨】本經敘說法非自作自覺,亦非他作他覺,應離斷、常二見,處於中道而說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裡。 那時,有一位婆羅門來到佛陀住處拜訪,和世尊見了面,彼此相慶賀慰問,慶賀慰問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您的意見怎樣呢?瞿曇啊!法是由自己創作,自己覺證的嗎?」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我說你這問題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法由自己創作,自己覺證,這就是邊見,我不予回答。」 「您的意見怎樣呢?瞿曇啊!法是由他人所創作,由他人所覺知的嗎?」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你問說法是由他人所創作,由他人所覺知,這也是不可記說的邊見,我不予回答。」 婆羅門請問佛陀說:「為什麼我問『法是由自己創作,自己覺知』的問題,您答說這是屬於不可記說的邊見;問說『法是由他人所創作,他人所覺知』的問題,您也答說這是屬於不可記說的邊見,這是什麼道理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如果執持說法是由自己所創作、自己所覺知,那麼就會墮入常見之中;如果執持說法是由他人所創作,由他人所覺知,那麼就會墮入斷見之中。如來分別解說法的義趣、 及它的法相,是離此斷、常二邊,依於中道而說法,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由於愚癡沒有智慧,所以造作了諸業,……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如果愚癡沒有智慧息滅,那麼諸業的造作就會息滅,……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那位婆羅門歡喜不已,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三三八經註釋: 1、無記:屬邊見,不可記說,不予回答。 三三九【經旨】本經敘說若離有、無二見,則為正見;若見緣生緣滅,離有、無二邊,則為依中道而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那梨聚落深林中的待賓舍裡。 那時,大迦旃延尊者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就如世尊您所說的正見,到底怎樣叫正見呢?世尊您是怎樣安立正見的呢?」 佛陀告訴大迦旃延說:「世間大多依於二種極端見解,不是依於執持恆常的有見,就是依於執持斷滅的無見,被偏執系縛著;由於被偏執系縛的緣故,所以有人就依止於有,有人就依止於無。 如果沒有這個偏執的話,那麼內心對境的貪著,以及根深蒂固的習氣,便不會去執取、不會去固持,更不會計執有一實體的我存在。當苦惱的因素生起時,知道苦惱的生起;當苦惱的因素息滅時,知道苦惱的息滅。對於那樣的現象,不懷疑、也不迷惑,這不是依於他說,而是由自己覺證得知,像這樣就叫正見,這就是如來所安立的正見。為什麼呢?因為能夠依正慧如實地觀照世間的集起,那麼就不會執持世間是無的斷見;能夠依正慧如實觀照世間的息滅,那麼就不會執持世間是有的常見。這就叫離於有無二邊,依中道而說。所謂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愚癡沒有智慧而造作了諸業,…﹕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由於愚癡沒有智慧息滅,所以諸業的造作就息滅,……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摩訶迦旃延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不再生起任何煩惱,心靈得到了解脫,成為阿羅漢。 第三三九經註釋: 1、那梨聚落深林中待賓舍:那梨,村落名,在今中印度北部。深林,指此村落附近的牛角沙羅林。待賓舍,指此林中之犍祁精舍。 2、陀迦旃延:應即指摩訶迦旃延,前面冠以「陀」二字,應是「闡陀」一詞誤添於此。這或者是由於阿難曾引此經教化闡陀(見第三九經),而有此誤誦。此點,日本學者三支充已在其《中論偈頌總覽》第四一五頁中指出。 3、「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此二「觸」字,根據「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應作「縛」字。白話譯文依此。 4、心境繫著、使:心境繫著,指心對境的貪著。使,即隨眠,潛伏的煩惱種子,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氣。 5、不取、不住:不執取、不固持。 6、「苦生而生,苦滅而滅」:苦的條件生起時,知其苦生;苦的條件息滅時,知其苦滅。 7、「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依據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依正慧以如實觀世間之集者,則此世間為非無者。」白話譯文依此。 8、「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依據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依正慧以如實觀世間之滅者,則此世間為非有者。」白話譯文依此。 三四〇 【經旨】本經敘說阿支羅迦葉問苦為自作、他作或無因作,佛告以應離邊而說中道,阿支羅迦葉聞佛說法後,起淨信,皈依三寶。不久,阿支羅迦葉為牛所觸殺,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世尊為授第一果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 那時,世尊在早晨穿上法衣,手拿著缽盂,走出耆阇崛山中,要進入王舍城裡乞食。 當時,有一位叫阿支羅迦葉的外道,他為了處理一些小雜事,走出王舍城,向著耆阇崛山而來,遙遠地就望見了世尊。看見世尊後,他來到佛陀跟前,禀告佛陀說:「瞿曇啊!我想要向您請問,不知您可有時間為我解答麼?」 佛陀告訴迦葉說:「現在不是談論的時候,我此刻要進城乞食,等我回來後,才是談論的時候,屆時我將會為你解說。」 第二次的請問,也是同樣地回答。於是他又第三次的請問:「瞿曇啊!您為何要留難我呢?瞿曇啊!您為什麼要對我有異呢?我現在就想向您請教問題,請您能為我解說。 」 佛陀於是告訴阿支羅迦葉說:「那麼就隨你發問吧!」 阿支羅迦葉告訴佛陀說:「您意見怎樣呢?瞿曇啊!痛苦是自己造作的嗎?」 佛陀告訴迦葉說:「苦由自作的見解,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我不予回答。」 迦葉又問:「您意見怎樣呢?瞿曇啊!痛苦是由他人所造作的嗎?」 佛陀告訴迦葉說:「苦由他作的見解,這也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我不予回答。」 迦葉又問:「痛苦是由自己與他人共同造作的嗎?」 佛陀告訴迦葉說:「苦由自己與他人共作的見解,這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我不予回答。」 迦葉又問:「您意見怎樣呢?瞿曇啊!痛苦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是沒有因緣產生的嗎?」 佛陀告訴迦葉說:「苦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是無因而生的見解,這也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我不予回答。」 迦葉又問:「您意見怎樣呢?瞿曇啊!向您問說苦是自作的嗎?您答說這見解屬於邊見,不可記說。問說是由他人所作的嗎?是由自己與他人共作的嗎?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為無因而作的嗎?您也都答說這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那麼現在沒有這痛苦了嗎?」 佛陀告訴迦葉說:「不是沒有這痛苦,這痛苦是實有的。」 迦葉告訴佛陀說:「真好啊!瞿曇啊!您說這痛苦是實有的,請您為我說法,好讓我能知苦見苦。」 佛陀告訴迦葉說:「如果感受就只是自己所感受的話,我就應說那痛苦是自己所造作的;如果他的感受,就只是他的感受的話,這感受就是由他所造作的;如果這感受是自己有感受,他人也感受,又都有痛苦的話,像這樣就叫由自他所共同造作,我也不這樣說的;如果不是依自己與他人,是無因而生起痛苦的說法,我也不這樣說。遠離這有無二邊,依中道而說,這是如來的說法。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愚癡沒有智慧,所以造作了諸業,……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由於愚癡沒有智慧息滅,那麼諸業的造作就會息滅,……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支羅迦葉即遠塵離垢,獲得清淨的法眼。 當時,阿支羅迦葉見法、得法、知法、入法,超越一切懷疑,不是由於他說而知、不因他人而得度,他對於正法與戒律,內心得到無所怖畏,於是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現在已得度。我從今日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形壽作一個在家學佛的優婆塞(居士),請佛陀為我證知!」 阿支羅迦葉聽聞佛陀的說法,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那時,阿支羅迦葉辭別了世尊,去後不久,被一隻為保護小牛的母牛所觸殺。他在命終之時,諸根清淨,顏色很鮮白。 那時,世尊進入城裡乞食。這時,有很多的比丘也進入王舍城中乞食,他們聽到有人傳言: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後,辭去不久,被牛所觸殺,在命終之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這些比丘乞食後,出城回去,收好了衣缽,洗過了腳,就去世尊處,向世尊頂禮,然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今天早晨我們眾多比丘們走入城裡乞食,聽說阿支羅迦葉從世尊您這兒聽聞正法、正律,告辭離去後不久,就被一隻為保護小牛的牛隻所觸殺了。他在命終之時,諸根清淨,顏色很鮮白。世尊啊!他到底是往生那兒去了呢?在什麼地方受生呢?他是得到什麼果報了呢?」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那阿支羅迦葉已經見法、知法、隨順於法、不被法系縛,已得到涅槃寂靜,你們應當去供養他的遺身。」 當時,世尊為迦葉授第一果記(阿羅漢果)。 第三四〇經註釋: 1、云何:「云何」下,原本有「無因作者」,印順導師認為是上文之脫誤,應予刪除。 2、「時,阿支羅迦葉辭世尊去不久,……世尊為阿支羅迦葉授第一記」:南傳巴利本並沒有這樣的記載,而是說經過四年的試煉後,阿支羅迦葉出家受具足戒為比丘,成就阿羅漢,與北傳所記辭別世尊不久,便被牛所觸殺的說法不同。 三四一【經旨】 本經敘說玷牟留外道問苦樂為自作或他作,經意同第三四〇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 那時,世尊在早晨穿上法衣,手拿著缽盂,要進入王舍城裡乞食,在路上遇見了在外道出家的玷牟留,他因有一些小事要處理,所以遊行到耆阇崛山來,遙遠地望見了世尊,於是他就去到佛處,彼此相慶賀慰問,慶賀慰問後,他禀告佛陀說:「瞿曇啊!我想要向您請問,不知您可有時間為我解答麼?」 佛陀告訴玷牟留外道出家人說:「現在不是談論的時候,我要進城裡乞食,等我回來後再為你解說。」 第二次的請問,佛陀也是同樣的回答。玷牟留又作第三次的請問:「沙門瞿曇啊!您是故意要為難我嗎?我想向您請教問題,希望您能為我解說。」 佛陀告訴玷牟留外道出家人說:「就隨你的心意發問吧!我將為你解說。」 玷牟留外道出家人於是就問說:「沙門瞿曇啊!苦與樂都是由自己所作的嗎?」 佛陀告訴玷牟留外道出家人說:「說苦與樂是自作的見解,這都是邊見,不可記說。」 又問:「沙門瞿曇啊!苦與樂是由他人所作的嗎?」 佛陀告訴玷牟留外道出家人說:「說苦與樂是由他人所作的見解,這也是邊見,不可記說。」 又問:「瞿曇啊!苦與樂是由自己與他人所共作的嗎?」 佛陀告訴玷牟留外道出家人說:「說苦與樂是由自己與他人所共作的見解,這還是邊見,不可記說。」 又問:「瞿曇啊!苦與樂是既非自作也非他作,是無因而作的嗎?」 佛陀告訴玷牟留外道出家人說:「說苦與樂是既非自作也非他作,是無因而作的見解,這一樣是邊見,不可記說。」 其餘廣說(詳說)如前面阿支羅迦葉經一樣,乃至世尊為玷牟留外道出家人授第一果記(阿羅漢果)。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十四 三四二【經旨】本經敘說眾外道出家人問浮彌尊者,苦、樂為誰所作,浮彌言從緣起生,眾外道不悅。後浮彌尊者以所答前往請教舍利佛尊者,舍利佛告其所說為如法說。阿難尊者又將二尊者之問答具白於佛,為佛所印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當時,尊者浮彌比丘住在耆阇崛山中。 那時,有很多外道出家人來到浮彌尊者住處,彼此互相問訊慶慰,問訊慶慰後,退坐一邊,告訴浮彌尊者說:「想要向您請教,不知您可有時間為我們解答麼?」 浮彌尊者告訴那些外道出家人說:「隨你們提問,我將為你們解說。」 這時,那些外道出家人就問浮彌尊者說:「苦樂是由自己造作的嗎?」 浮彌尊者答說:「眾外道出家人說苦樂是由自己造作的見解,世尊說這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 又問:「苦樂是由他人造作的嗎?」 答說:「說苦樂是由他人造作的見解,世尊說這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 又問:「苦樂是由自己與他人共同造作的嗎?」 答說:「說苦樂是由自己與他人共同造作的見解,世尊說這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 又問:「苦樂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是無因而生起的嗎?」 答說:「說苦樂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造,是無因而生起的見解,世尊說這也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 那些外道出家人又問:「您意見怎樣呢?浮彌尊者啊!我們問說苦樂是由自己造作的嗎?您答說這是不可記說的。問說苦樂是由他人所造作嗎?您也答說這是不可記說的。問說苦樂是由自己與他人共同造作的嗎?您仍答說這是不可記說的。問說苦樂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是無因而生起的,您還是答說這是不可記說的。那麼沙門瞿曇他說苦樂是怎樣生起的呢? 浮彌尊者答說:「各位外道出家的行者!世尊說苦樂是由因緣聚合而生的。」 當時,眾外道出家人聽聞浮彌尊者的說法後,心裡很不高興,批評責罵之後就離去。 那時,舍利弗尊者就在距浮彌尊者不遠的一棵樹下坐著。 這時,浮彌尊者知道那些外道出家人離去後,他去到舍利弗尊者坐處,到了之後,與舍利弗彼此互相慶賀慰勉。慶賀慰勉後,就拿那些外道出家人所問的事情,詳細地向舍利弗尊者禀告說:「我這樣的回答,難道沒有毀謗世尊?是否依世尊所說而說呢?是否依正法而說呢?可說是隨順法行(如法修行)、法說(對正法論議解說),不會被其它來論說法義的道友批評呵責嗎?」 舍利弗尊者回答說:「浮彌尊者啊!您所說的話,實在就如佛陀所說,沒有毀謗如來,是依世尊所說而說,依正法而說,是合於世尊的法行、法說,不會被其它來論說法義的道友批評呵責。為什麼呢?因為世尊就是說苦、樂皆從緣起法而產生的。浮彌尊者啊!那些沙門、婆羅門所問苦、樂是自作的說法,那也是從緣起法而產生的;如果說這不是從緣起法產生的,那是沒有道理的。就是所問苦、樂是由他人所作、由自己與他人共作、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是無因而作等說法,那也是從緣起法而產生的;如果說這些不是從緣起法產生的,那是沒有道理的。浮彌尊者啊!那些沙門、婆羅門所說苦樂是由自己所作,也是由覺觸(指六觸)而生起的;如果說這不是從覺觸產生,那是沒有道理的。就是所問苦、樂是由他人所作、由自己與他人共作、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是無因而作等說法,那也都是由覺觸而生起的;如果說這些不是從覺觸產生,那是沒有道理的。」 當時,阿難尊者在距舍利弗不遠的一棵樹下坐著,他聽到了舍利弗尊者和浮彌尊者所談論的事理。聽後,就從座席起來,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把剛才浮彌尊者和舍利弗尊者一起談論的事理,一一詳細地向世尊禀告。 佛陀告訴阿難說:「說得真好啊!說得真妙!阿難啊!舍利弗尊者凡是有人來向他請教問題,他隨時都能給予解答。真好啊!舍利弗!由於他具有隨時應答的智慧,所以有人來向他請教問題,他都能隨時回答。我的聲聞弟子們,如果有人隨時來請教此問題的話,也應隨時回答,就如同舍利弗所說的一樣。 阿難啊!我以前住於王舍城山中的仙人住處,曾有許多外道出家人也拿這樣的法義、這樣的法句、這樣的法味來問我,我為他們解答,也是用這樣的法義、這樣法句、這樣法味,就像舍利弗尊者所解答的一樣。 阿難啊!如果那些沙門、婆羅門說苦、樂是由自作,我就前往問說:『你真的說苦、樂是由自作的嗎?』他如果回答說:『是這樣。』我就會問他:『你能堅持這種說法嗎?』說我的見解才是真實正確,別人所說都是愚癡不實;但這是我所不能允許的。為什麼?因為我說苦、樂生起的原因不是這樣。他如果又問我:『什麼是瞿曇您所說苦、樂的生起與我們所說不同之處呢?』我將回答說:『是從緣起法而生起苦、樂。』同樣地,對那些說苦、樂是由他人所作、由自己與他人共作、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是無因而作等說法,我也是去到他那兒,所問說的內容就如前面一樣。」 阿難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所說的道理,我已經了解了,就像由於有受生,所以就會有老死,這不是由於其它的原因;由於有受生,所以就會有老死, ……乃至由於愚癡無明,所以有諸業的造作,這不是由於其它的原因;由於愚癡無明,所以有諸業的造作,如果愚癡無明息滅,諸業的造作就會隨之息滅,……乃至受生息滅,那麼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息滅,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五蘊身心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三四三【經旨】本經敘說摩訶拘絺羅尊者向舍利弗尊者問法,一再追問,最後舍利弗告之只要斷除無明而生明,便無須更求。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舍利弗尊者與摩訶拘絺羅尊者就住在耆阇崛山中。 當時,摩訶拘絺羅尊者在下午時分從禪定中出定,去到舍利弗住處,彼此互相慶賀慰問,互相慶賀慰問後,退坐一邊,告訴舍利弗尊者說:『想向您請教問題,不知您可有時間為我解答?』 舍利弗尊者告訴摩訶拘絺羅尊者說:「尊者您請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為您解答。」 摩訶拘絺羅尊者問舍利弗尊者說:「多聞聖弟子在此佛陀的正法與戒律中要修習成就什麼法,才叫做正見具足、直見成就,而完成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進入正法,得到正法,證悟正法呢?」 舍利弗尊者告訴摩訶拘絺羅尊者說:「多聞聖弟子對於不善之法要如實知道,對於不善之根也要如實知道;對於善法要如實知道,對於善根也要如實知道。 怎樣叫對不善之法如實知道呢?有不善的身業、口業、意業,這些就叫不善之法,對這些不善之法都要能如實知道。怎樣叫對不善之根如實知道呢?有三種不善之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這些就叫不善之根,對這些不善之根都要能如實知道。 怎樣叫如實知道善法呢?就是說有良善的身業、口業、意業,這些就叫善法,對這些良善之法都要能如實知道。怎樣叫對善根如實知道呢?就是說有三善根——無貪、無恚、無癡,這些就叫三善根,對這些良善之根都要能如實知道。 摩訶拘絺羅尊者啊!就像這樣,多聞聖弟子對不善法能如實知道,對不善根也能如實知道;對於善法能如實知道,對於善根也能如實知道,所以能在此正法、戒律中,正見具足,直見成就,而完成對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進入正法,得到正法,證悟正法。」 摩訶拘絺羅尊者告訴舍利弗尊者說:「確實是這樣,可是還有其它的嗎?」 舍利弗說:「有的,就是多聞聖弟子對於長養身命之食要如實知道,對於食之集、食之滅、食滅的方法也要如實地知道。 怎樣叫如實知道食呢?就是說有長養身命作用的四種食。是那四種呢?第一種叫粗摶食(日常茶飯飲食),第二種叫細觸食(攝益精神的各種覺觸),第三種叫意思食(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資助諸根),第四種叫識食(執取身心與愛染相應的識),這些就叫能長養身命之食,對這些食要能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食的集起呢?就是說有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這就叫食的集起。像這食的集起,能夠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食之滅呢?就是說把這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斷除無餘、捨離、唾棄淨盡、離欲、使它寂滅、息止、不再生起,這就叫食之滅,像這食滅能夠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食滅的方法呢?就是指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這就叫食滅的方法,像這食滅的方法能夠如實地知道。 由於多聞聖弟子能夠如實知道食、如實知道食的集起、如實知道食的息滅、如實知道食息滅的方法,所以多聞聖弟子能在佛的正法與戒律中,正見具足,直見成就,完成對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進入正法,得到正法,證悟正法。」 摩訶拘絺羅尊者又問舍利弗尊者說:「確實是這樣,可是還有其它的嗎?」 舍利弗尊者說:「摩訶拘絺羅尊者啊!是還有其它也要如實知道的,那就是多聞聖弟子要如實知漏(煩惱)、如實知漏集、如實知漏滅、如實知漏滅的方法。 怎樣叫如實知道漏呢?就是說有三漏——欲漏(除無明外之欲界一切煩惱)、有漏(除無明外色界、無色界之一切煩惱)、無明漏(三界之痴煩惱),這些就叫做漏,對這些漏要能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漏的集起呢?就是說有無明(愚癡沒有智慧)的集起於是就有漏的集起,這就叫如實知道漏的集起。怎樣叫如實知道漏的息滅呢?就是說如果把無明息滅,於是漏也就會隨之息滅,像這漏的息滅能夠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漏息滅的方法呢?就是指八正道,它的內容就如前面所說,像這漏息滅的方法要能夠如實地知道。 由於多聞聖弟子能夠如實知漏、如實知漏的集起、如實知漏的息滅、如實知漏息滅的方法,所以多聞聖弟子能在佛陀的正法、戒律中,正見具足, ……乃至證悟正法。」 摩訶拘絺羅尊者又問舍利弗尊者說:「確實是這樣,可是還有其它的嗎?」 舍利弗尊者告訴摩訶拘絺羅說:「是還更有其它要如實知道的,多聞聖弟子要能如實知道苦、如實知道苦的集起、如實知道苦的息滅、如實知道苦息滅的方法。 怎樣叫如實知道苦呢?就是說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與恩愛的人別離苦、與怨憎的人聚會苦、所欲願求不得苦,簡要地說就是五受陰苦,這些就叫苦,像這些苦能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苦的集起呢?就是說有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這就叫苦的集起,像這苦的集起要能夠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苦的息滅呢?就是說把這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斷除無餘,……乃至使它息止不再生起,這就叫苦的息滅,像這苦的息滅要能夠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苦息滅的方法呢?就是所謂的八聖道,它的內容就如前面所說,這就叫苦息滅的方法,像這苦息滅的方法要能夠如實地知道。由於多聞聖弟子能夠如實知苦、如實知苦的集起、如實知苦的息滅,如實知苦息滅的方法,所以像這類的聖弟子能在我佛的正法、戒律中,具足正見,成就直見,完成對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進入正法,得到正法,證悟正法。」 摩訶拘絺羅尊者又問舍利弗說:「確實是這樣,可是還有其它的嗎?」 舍利弗尊者答說:「是還有其它也要如實知道的,就是說多聞聖弟子要如實知道老死、如實知道老死的集起、如實知道老死的息滅、如實知道老死息滅的方法。就如前面分別經所說。怎樣叫如實知道老死的集起呢?就是說生的集起,就是老死的集起;生若息滅,老死就息滅,老死息滅的方法,就是指八正道,就如本經前面所說。 多聞聖弟子對這老死要如實知道,乃至老死息滅的方法也都要如實知道。像這樣的聖弟子在我佛的正法、戒律中,必能具足正見,成就直見,完成對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進入正法,得到正法,證悟正法。 同樣地,對於生(受生),有(未來的業報)、取(追求執取)、愛(愛欲)、受(感受)、觸(覺觸)六入處(六根)、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識(業識)、行(造作諸業)等法,乃至聖弟子對於行能如實知道,對於行的集起、行的息滅、行息滅的方法也都能如實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行呢?就是說行有三種——身行(行為造作)、口行(語言造作)、意行(心意的造作),像這些行都能如實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行的集起呢?就是說無明的集起,於是就有行的集起,像這樣的行集能夠如實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行滅呢?就是說無明息滅,於是行也就跟著息滅,像這樣的行滅能夠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行滅的方法呢?就是指八聖道,內容就如前面所說。摩訶拘絺羅啊!這就叫聖弟子對於行能夠如實知道,對於行的集起、行的息滅、行息滅的方法也都能夠如實地知道。在我佛的正法與戒律中,具足正見,成就直見,完成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淨信,進入正法,得到正法,證悟正法。 摩訶拘絺羅尊者又問舍利弗尊者說:「確實是這樣,可是還有其它的嗎?」 舍利弗答說:「摩訶拘絺羅尊者啊!你為何不斷地追問呢?你終不可能追究完一切的論題。如果聖弟子能斷除無明而生起明(清明的智慧)的話,何須再去逐求呢?」 當時,二位正士議論完畢後,便各自回到本處。 第三四三經解釋: 1、 四食:可長養有情身心之四種食。一、粗摶食——又名段食,即日常茶飯等飲食。以印度人一般食法,以手取食,故謂之摶食;又所食可分餐次段落,故叫段食。二、細觸食——即由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之諸觸。對其所取之境而生喜樂等愛,可攝益心、心所,由此而長養諸根、四大。三、意思食——意思是意欲思願,即思心所相應的意欲。意思願欲,於有情的生命延續,有強大的作用。四、識食——識指「有取識」,即執取身心與染愛相應的識。此識執取身心,眾生的生命才能維持,人死,即是識不執取人體。 2、「云何有漏如實知?謂三漏」:漏,原作「病」,下例。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依「正見經」及「論」,改為「漏」字;今查「中阿含經」中與本經相對的第二十九「大拘絺羅經」,皆作「漏」,故應改為「漏」字才是。 3、如前分別經:指第三三六經分別十二支中老死之內容,或其它經中有關闡述老死的經文。 三四四【經旨】本經敘說世尊以偈語問舍利弗,舍利弗乃善為解說盡法數的聖者與修學者之行持。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舍利弗尊者說:「就如我所說的,在波羅延耶(彼岸道)經文中阿逸多所問: 『那些得到一切法的聖者,或者還需作種種修學的行者;這些人所具備的威儀與行持,請為我詳細分別解說。』 「舍利弗啊!什麼叫做學(作種種修學的行者)呢?什麼叫做法數(已盡一切法的解脫聖者)呢?」 當時,舍利弗尊者默然不作答,第二次,第三次追問,他也都默然不作答。 佛陀便說:「你就講說這因緣所生的現象吧!舍利弗啊!」 舍利弗回答佛陀說:「我就來講說這因緣所生的現象,世尊!世尊啊!如果比丘察見因緣所生的現象,他就會對此生厭、離欲、向於滅盡。由於食集而生起時,那些比丘就會因這食而生起之故,對它生起厭嫌、離欲、向於滅盡。那食的息滅,這因緣所生的現象就會息滅,能有這樣的覺知後,那比丘便會對此產生厭嫌、離欲、向於滅盡,這就叫做修習聖道的學者。」 佛陀又說:「其次,請再講說已了解一切法相的聖者因緣所生的現象,舍利弗!」 舍利佛回答佛陀說:「我就來講說已了解一切法相的聖者因緣所生的現象,世尊!世尊啊!如果比丘察見因緣所生的現象,他就會對此生厭、離欲、向於滅盡,不生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那些由食集而生起的事物,如果是因緣所生的現象,那麼就是會滅盡的事物,覺知此理後,比丘會對此必滅的事物生厭、離欲、將其滅盡,不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這就是已了解一切法相的聖者。」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是的!是的!就像你所說的,如果比丘對這因緣生起的現象能夠生厭、離欲、滅盡,這就叫了解諸法實相的聖者了。」說完這段話後,世尊就離座,走進室內坐禪了。 這時,舍利弗尊者知道世尊已離去。過了一會兒,他告訴眾比丘說:「各位尊者!我不明白世尊開始是問我什麼,所以我保持沉默。不久,世尊又歡喜地問我,我就悟解了這樣的法義。即使世尊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以不同的法句、不同的法味來問這個義理,我也一樣能夠像這樣解說,乃至以七日七夜,以不同的法句、不同的法味來解說它。」 當時,有一位比丘聽後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舍利弗尊者他做了未曾有過的奇特說法,在大眾中,他一向如獅子吼般的大聲宣說:『我對於世尊的初問,因為全不明白,所以世尊連續三次發問,我都保持靜默不答。不久,世尊又做歡喜的發問,我立刻就悟解了。即使世尊以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拿不同的法句、法味來問這個義理,我也都能像這樣地解說,乃至以七日七夜,用不同的法句、不同的法味來解說它。』」 佛陀告訴那位比丘說:「舍利弗比丘他確實能對我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以不同的法句、不同的法味,來問他這個義理時,他都能解說,乃至他也能以七日七夜,用不同的法句、不同的法味來加以解說。為什麼呢?因為捨利弗比丘已完善地進入法界中的緣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那位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三四四經註釋: 1、波羅延耶阿逸多所問:波羅延耶,意譯「彼岸道」,為南傳小部經集之第五品。阿逸多,又作阿耆多,為一婆羅門弟子。「阿逸多問」為彼岸道品之第二章。 2、得諸法數:指窮究諸法或已證悟諸法之阿羅漢。 3、學:又稱「有學」,指正在修行而未解脫的行者。 4、真實,舍利弗:真實,此指一切因緣所生的事物。本經南傳相對經文「漢譯南傳大藏經」譯文極生澀難明,考英國巴利聖典協會英譯本此處作seeyou,saāriputta,thatthis has come to be?(舍利弗!你察見到「這因緣生起的現象」嗎?) 5、「比丘真實者,厭、離欲、滅盡」:巴利聖典協會南傳英譯本相對經文此處作thishas come to be,lord-thus by right insight he sees,as it really is; and seeing itin this way he practices revulsion from it,and that it may fade away and cease。(世尊!這因緣生起的現象,比丘藉由正確地觀照,他如實地知見了。如是察見之後,他心生厭離,於是這些現象就會逐漸消失、息滅。) 6、 「彼食滅,是真實滅」:食,即食物,是長養身命的東西,佛教有所謂的四食——粗摶食、細觸食、意思食、識食。但細味本經文意,此「食」字文意雙關,特別是指生起一切現象的「因緣」而言。真實,即指因緣生起的現象。全句謂那食(能生的因緣)息滅了,這真實(由因緣所生的現象)也就會息滅。 7、「彼從食集生,若真實即是滅盡……心善解脫,是法數」:巴利聖典協會南傳英譯本相對經文此處作(he sees by right insight,as it really is,continual becoming from a certainsustenance,and seeing that in this way,because of resulsion at continual comingto be from a sustenance,because of its fading away and ceasing,he becomes free,graspingat nothing.from the ceasing of a certain sustenance ,that which has come to be isliable to cease-thus he sees by right insight as it really is,and seeing that inthis way,because of revulsionatth at which is liable to cease,because of its fadingaway and ceasing,he becomes free,grasping at nothing.of such,lord,is the man whohasmastered well the truth of things.)(比丘藉由正確如實地觀照,他察見由於食而有不斷的生起,如是察見之後,因為對這由食而不斷生起的事物感到厭嫌,也因為這由食而不斷生起事物的逐漸消失、息滅,他得到了解脫,無所執著。比丘藉由正確如實地觀照,他觀察到由於食的息滅,那由食生起的事物就一定會息滅,如是觀察之後,由於對這一定會息滅的事物感到厭嫌,也由於這終會息滅的事物的逐漸消失與息滅,他成為一位無所執著的解脫者。世尊啊!像這樣的比丘就是已了知諸法實相的聖者。) 三四五【經旨】本經敘說佛以十種三法,為諸比丘說法。一、老、病、死。二、貪、恚、痴。三、身見、戒取、疑。四、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五、失念、不正知、亂心。六、掉、不律儀、不學戒。七、不信、難教、懈怠。八、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九、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十、無慚、無愧、放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三種現像是世間人所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的事兒。是哪三種呢?就是衰老、生病、死亡。假如我們世間沒有這三種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的事兒,如來、應供、等正覺也不會在這個世間降生,世間眾生也將不會知道有如來、應供、等正覺的知見,以及他所說的正法、律儀。正因為這個世間有衰老、生病、死亡三種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的現象,所以如來、應供、等正覺才會降生在這個世間,而世間眾生也才知有如來、應供、等正覺的知見,以及他所說的正法與律儀。 由於有三種現像沒有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衰老、生病、死亡。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貪欲、瞋恚、愚癡的習氣。又由於有三種現像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貪欲、瞋恚、愚癡。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對自身執為實我的『身見』、迷取非理戒禁的『戒禁取見』、對於真理懷著猶豫不決的『疑見』。又由於有三種現像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身見、戒禁取見、疑見。是哪三種呢?就是不能正確思惟、習近於邪道,及有懈怠之心。又由於有三種現像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不正確思惟、習近於邪道,以及懈怠之心。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失去正念、不正知、心散亂。又由於有三種現像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失去正念、不正知、心散亂。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掉舉(令心高舉不得安靜之煩惱)、不守律儀、不學戒。又由於有三種現像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掉舉、不守律儀、不學戒。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不信、難教、懶惰。又由於有三種現像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不信、難教、懶惰。是哪三種呢?就是不想拜會聖者、不想听聞正法、常找別人的缺點。又由於有三種現像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不想拜會聖者、不想听聞正法、常找別人的缺點。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不知恭敬、說粗暴話、習近惡知識。又由於有三種現像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不知恭敬、說粗暴話、習近惡知識。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無慚、無愧、行為放縱。這三種現像不斷除的話,那麼就無法遠離不知恭敬,說粗暴話,習近惡知識。 為什麼呢?因為眾生一旦無慚、無愧,就會行為放縱;行為放縱,所以就不知恭敬;不知恭敬,所以就會習近惡知識;習近惡知識,所以就不會想去拜見聖者、不想听聞正法、經常找別人缺點;經常找別人缺點,所以就導致不信、難教、說粗暴話、懶惰;由於懶惰,所以就導致掉舉、不守律儀、不學戒;由於不學戒,所以就導致失去正念、不正知、心散亂;由於內心散亂,所以就導致不能正確思惟、習近於邪道、懈怠心理;由於有懈怠心理,所以就導致身見、戒禁取見、疑見;由於對真理產生疑見,所以就無法遠離貪欲、瞋恚、愚癡;由於無法遠離貪欲、瞋恚、愚癡,所以就不能遠離衰老、生病、死亡了。 由於能斷除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衰老、生病、死亡。是哪三種呢?就是貪欲、瞋恚、愚癡。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衰老、生病、死亡了。又由於斷除了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貪欲、瞋恚、愚癡。是哪三種呢?就是身見、戒禁取見、疑見,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貪欲、瞋恚、愚癡了。又由於斷除了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身見、戒禁取見、疑見。是哪三種呢?就是不正確的思惟、習近於邪道、生起懈怠的心理。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身見、戒禁取見、疑見了。又由於斷除了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不正確的思惟、習近於邪道,以及懈怠的心理。是哪三種呢?就是失去正念的心、不正知、散亂的心。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不正確的思惟、習近於邪道,以及懈怠的心理了。又由於斷除了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失去正念的心、不正知、散亂的心。是哪三種呢?就是掉舉、不守律儀、犯戒。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失去正念的心、不正知、散亂的心了。又由於斷除了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掉舉、不守律儀、犯戒。是哪三種呢?就是不信、難教、懶惰。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掉舉、不守律儀、犯戒了。又由於有三種現象斷除了,所以就能遠離不信、難教、懶惰。是哪三種呢?就是不想拜會聖者、不樂聽聞正法、喜好找人缺點。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不信、難教、懶惰了。又由於斷除了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不想拜會聖人、不想听聞聖法、喜好找人缺點。是哪三種呢?就是不知恭敬、說粗暴話、習近於惡知識。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不想拜會聖者、不想听聞聖法、喜好找人缺點了。又由於有三種現象斷除了,所以就能遠離不知恭敬、說粗暴話、習近於惡知識。是哪三種呢?就是無慚、無愧、放縱行為。 為什麼呢?因為能知慚愧就不會放縱行為,行為不放縱就能態度恭敬,話語柔順,成為一位善知識;由於是善知識,所以就會樂於拜會賢聖者,樂於聽聞正法,不找別人缺點;由於不找別人缺點,所以就會生信,話語柔順,精進修學;能知精進修學,所以就能不掉舉,守住律儀,學習戒律;由於學戒,所以就能不失正念,有正知,保持不散亂的心;由於心不散亂,所以就能正確的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由於心不懈怠,所以就不會偏執身見,不會偏執戒禁取見,度越疑惑;由於度越疑惑,所以就不會生起貪欲、瞋恚、愚癡了;由於遠離了貪欲、瞋恚、愚癡,所以就能斷除衰老、生病、死亡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四六【經旨】本經敘說因歸依恭敬供養佛法僧者多,外道故而窮於衣食等,欲遣須深盜佛教法為世間宣說,後須深反而歸依佛,並向佛陀悔過。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國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及其餘世人都共同恭敬、尊重、供養佛陀,佛陀及眾聲聞弟子得到了很多的利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然而他們卻都不恭敬、尊重、供養眾邪外道,以致眾邪外道得不到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的供養。 當時,眾多的外道出家人在「未曾有講堂」裡聚會,這樣地談論著:「我們從往昔以來,經常被國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以及其它世人所奉事,受他們恭敬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可是這些供養現在都斷絕了,他們只恭敬供養沙門瞿曇和他的聲聞弟子們,給予他們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現在我們諸位之中,那一位有智慧、大力(優秀的能力),可以秘密地去到沙門瞿曇的僧團中假冒出家?等他聽聞了佛法之後,回來為我們解說,我們就用所聽聞的佛法來教化那些國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使他們相信而又心悅,就可恢復以前的供養了。」 這時,有人提議說:「有一位年輕人,名叫須深,他聰明又有智慧,可以暗中前往沙門瞿曇僧團中假冒出家,等他聽了佛法之後,再回來為我們宣說。」 當時,眾外道出家人就去拜會須深,向他說:「今天我們大夥兒聚集在『未曾有講堂』裡,這樣地討論著:『我們從往昔以來,一直都被那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以及其它世人的恭敬奉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可是現在全都斷絕了,那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以及其它世人,他們都共同去奉事沙門瞿曇以及他的聲聞弟子們。在我們眾人當中,那一個人有聰明智慧,能暗中前往沙門瞿曇的僧團中假冒出家學道?等他聽聞佛法後,再回來宣說,我們就用那種教法來教化那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使他們恢復以前那樣的恭敬、尊重、供養我們。』其中有人提議說:『只有須深聰明又有智慧,能夠暗中去到沙門瞿曇的僧團中假冒出家學道,聽聞佛陀說法,全部都能受持了,再回來為我們宣說。』所以我們來請求您,您必定能去。」 當時,須深靜默地接受眾人的請求,就去到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眾多的比丘走到僧房外的空地上經行。這時,須深就去拜會這些比丘。這樣地問說:「諸位學者!我現在可以在佛陀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修持梵行嗎?」 當時,那些比丘就帶著須深去見世尊,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現在我這個外道須深要請求在您的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修持梵行。」 這時,世尊已知悉了外道須深心裡所想的,於是就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當度化那位外道須深,使他出家。」那時,眾比丘都願幫忙度化須深出家。 出家半個月後,有一位比丘告訴須深說:「須深你該知道:我們都已了盡生死,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知不受來世的輪迴果報了。」 當時,須深就問比丘們說:「尊者啊!您們是學習離欲界邪惡不善法,內心有覺、有觀,脫離欲界而生起喜樂,具足初禪定力,不起一切煩惱,而心靈得到完善解脫的嗎?」 比丘答說:「不是的,須深!」 又問:「那麼您們是學離去覺、觀,內淨(內心信相明淨)一心(心住一境),無覺無觀,由禪定而生起喜樂,具足第二禪的定力,不起一切煩惱,而心靈得到完善解脫的嗎?」 比丘答說:「不是的,須深!」 又問:「那麼尊者您們是修學厭離喜念,攝心不受,有正念正智,身心感受三禪的妙樂,而此妙樂唯聖者能說出,且又能捨離喜念,具足第三禪的定力,不起一切煩惱,而心靈得到完善解脫的嗎?」 比丘答說:「不是的,須深!」 又問:「那麼尊者您們是修學離苦息樂,憂喜先斷,而得四禪四支:不苦不樂、行舍(舍喜樂,攝心不受)、念清淨、心住一境,具足第四禪的定力,不起一切煩惱,而心靈得到完善解脫的嗎?」 比丘答說:「不是的,須深!」 又問:「那麼尊者您們或者是修學寂靜解脫,從色界定進入無色界定,自身能具足作證,不起一切煩惱,而心靈得到完善解脫的嗎?」 比丘答說:「不是的,須深!」 須深又問:「為什麼尊者您們所說與所答的都不同,前後相矛盾呢?為什麼您不得禪定,而又能記說呢?」 比丘答說:「我們是修學由慧力克服煩惱的慧解脫。」 作這樣的結論後,眾比丘各自從座位起身離去。 當時,須深知道眾比丘已離去後,他這樣地想著:這些尊者所說與所答的都不同,前後相矛盾,他們說沒有得到正受(禪定),然而卻又記說自己知道作證(自證阿羅漢)。他思惟完後就去見佛陀,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那些比丘們在我面前記說:『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不再有來世的輪迴了。』我就問尊者們說:『您們是修學離欲界邪惡不善法,……乃至自身知道作證,不起一切煩惱,而心靈得到完善解脫的嗎?』他們回答我說:『不是的,須深!』我就又跟他們說:『您們所說與所答的都不相同,前後相矛盾。您們說不入禪定,然而卻又記說自己能證成阿羅漢。』他們答說:『我們是修學由慧力克服煩惱的慧解脫。』作這樣的結論後,就各自從座位起來離去。我現在請問世尊您:『為什麼他們所說與所答的都不同,前後互相矛盾,不入於禪定,然而卻又記說自己能證成阿羅漢呢?』」 佛陀告訴須深說:「那些比丘是先了解緣起的法住智,後再了解趨向寂滅的涅槃智。那些比丘他們已能獨一靜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離於偏執有我的我見,不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 須深禀告佛陀說:「我現在還是不了解您所說:『那些比丘是先了解緣起的法住智,後再了解趨向寂滅的涅槃智。那些比丘他們已能獨一靜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離於偏執有我的我見,不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是什麼意思?」 佛陀告訴須深說:「不管你知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你且先了解這緣起的法住智,再來了解那趨向寂滅的涅槃智。那些比丘們已能獨一靜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離於偏執有我的我見,不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了。」 須深告訴佛陀說:「希望世尊為我說法,使我了知這緣起的法住智,見證這緣起的法住智。」 佛陀就告訴須深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意回答我。須深啊!你意見怎樣呢?是先有了生才會有老死,不離生才有老死,對嗎?」 須深答說:「是的,世尊!」 「有生才有老死,不離生才有老死;像這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等法的關係也是如此。是有了無明才會有行,不離無明才有行。對嗎?」 須深回答佛陀說:「是的,世尊!是有了無明才會有行,不離無明才有行。」 佛陀告訴須深說:「所以沒有了生也就沒有老死;不離於生滅,然後才有老死滅。對嗎?」 須深回答佛陀說:「是的,世尊!沒有了生也就沒有老死;不離於生滅,然後才有老死滅。」 「像這樣,……乃至沒有了無明,也就沒有行;不離無明滅了,然後才有行滅。對嗎?」 須深回答佛陀說:「是的,世尊!沒有了無明,也就沒有行;不離無明滅了,然後才有行滅。」 佛陀告訴須深說:「有這樣的認知,這樣的見解時,就是已經離欲界邪惡不善之法,……乃至自身可具足作證了嗎?」 須深回答佛陀說:「不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須深說:「這就叫先知緣起的法住智,後再了解趨向寂滅的涅槃智。那些比丘們已能獨一靜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離於偏執有我的我見,不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了。」(意即比丘們已具緣起法的智慧、不放逸修行,而得到心靈的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須深尊者就遠離了塵垢,得到清淨的法眼。當時,須深知見了正法,得到了正法,覺證正法而超越了疑惑,這不是由他說而信,也不是由他人而救度,他在正法中得到了無畏之心,於是向佛陀頂禮,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現在要向您悔過,我是為了盜取佛法才秘密出家的,所以我要懺悔我的過錯。」 佛陀告訴須深說:「你為什麼要盜取佛法而秘密出家呢?」 須深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是因為有很多外道出家人來拜會我,他們告訴我說:『須深你該知道:我們從前都是被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以及其它世人所恭敬供養,然而現在卻斷絕了,他們都已改去供養沙門瞿曇及他的聲聞弟子們。你現在就秘密前往沙門瞿曇及聲聞眾中假冒出家,聽聞佛法後,再回來為我們宣說,我們再拿所聽聞到的佛法去教化世間人,使他們能恢復以前一樣的恭敬供養我們。』所以,世尊啊!我才會在您的正法、戒律中為了盜法而假冒出家,今天我就向您悔過。希望世尊您能哀憐我,原諒我的過錯。」 佛陀告訴須深說:「我願接受你的悔過,但你應該更詳明懺說:『我往昔因為愚癡、不善、無智,在正法、戒律中為了盜法而假冒出家。今天悔過,自己見到了罪過,自己知道了罪過。在未來世中我願成就律儀,功德增長,不再退減。』為什麼呢?因為凡是人有罪,能自見、自知而悔過的人,在未來世中必定可成就律儀,功德增長,不再退減。」 佛陀告訴須深說:「我現在將說個譬喻,有智慧的人,就可從譬喻中得到理解。就好比國王有位巡捕,他捉捕到了盜賊,捆綁著送到國王之前說:『大王!這人搶劫竊盜,希望大王治他罪。』國王說:『把罪人帶下去,反綁兩手,在城中每個地方遊行示眾,宣告他的惡行。然後再帶他到城外刑罰罪人的場所,在全身刺一百矛。』於是那典刑官接受國王的教令,就將那罪人反綁著雙手,在城中每個地方遊行示眾,宣告他的惡行。然後再帶他到城外刑罰罪人的場所,在全身刺上百矛。到了日中時分,國王就問:『罪人還活著嗎?』臣下禀報說:『還活著。』國王又下命令:『再刺一百矛。』到了下午,又再刺了一百矛,而那罪犯仍然不死。』」 佛陀告訴須深說:「那位國王治罪,刺了犯人三百矛,那罪人的身體,是否還有如手掌大的完膚嗎?」 須深回答佛陀說:「沒有完膚了,世尊!」 又問須深:「當時那位犯人被刺三百矛,是否受到極大的痛苦了呢?」 須深回答佛陀說:「是極痛苦,世尊!只刺一矛就痛苦難當了,更何況是被刺三百矛,怎能忍受得了?」 佛陀告訴須深說:「受三百矛刺的劇痛尚可忍受,如果你在正法、戒律中為了盜法而假冒出家,盜了教法而向人宣說,將來受報的痛苦,將倍於受三百矛刺的痛苦!」 佛陀說此正法時,外道須深便即滅盡煩惱而得意解脫。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須深尊者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三四六經解釋: 1、須深:又作「須屍摩」,入悲三昧成就本業第一比丘。 2、初禪:即四禪定之始。四禪謂:初禪——謂人修禪定,離欲界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定觀均齊,其心次第而入,無有雜念間隔。二禪——人修禪定,從初禪入二禪時,一心無覺無觀,由定而生喜樂,其心次第而入,無有雜念間隔也。三禪——謂人修禪定,從二禪入三禪時,離喜行舍(厭離二禪大喜動散,攝心不受),而受身樂,唯聖人能說,又復舍念行樂(舍喜念行三禪之樂),其心次第而入,無有雜念間隔也。四禪——謂人修禪定,從三禪入四禪時,斷喜樂故,不喜不樂,其心次第而入,無有雜念間隔。若就四禪總體而言,則以十八支分別。初禪五支——覺支、觀支、喜支、樂支、一心支(定支)。二禪四支——內淨支(內心信相明淨)、喜支、樂支、一心支。三禪五支——舍支、念支、慧支、樂支、一心支。四禪四支——不苦不樂支、舍支、念支、一心支。 3、慧解脫:解脫分心解脫、慧解脫。聖者有的得心解脫(由定力克服煩惱);有的得慧解脫(由慧力克服煩惱);有的得心解脫、慧解脫,則名俱解脫。請參閱第一經註解十一。 4、知法住:即法住智,由此智可知曉一切世間因果道理。 5、知涅槃:即涅槃智,由此智可覺了涅槃寂滅的道理。 三四七【經旨】本經敘說比丘若能依如來真實教法精勤修行,即能成就善逝、正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來成就了十種智力,得四種無畏的心,知道以往諸佛的行持,能夠轉動清淨的大法輪,在大眾中震獅子吼說:『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就是說由於愚癡無明,所以才會造作諸業,……詳細地解說,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眾比丘啊!這是真實教法的顯現,可截斷生死之流,……乃至其人都是往善趣的顯現。像這樣真實教法的顯現,能截斷生死之流,足以令善男子生起正信,出家學道,運用方法修習,不放逸懈怠,在正法與戒律中精勤苦行,形銷骨立,血肉枯竭;假如他還未達到他所當達到的境界的話,他是不會捨棄運用方法殷勤精進的,他能堅固地修習不退。為什麼呢?因為懈怠就會常住於痛苦中,能生起種種邪惡不善之法,招感未來熾然結縛煩惱的果報,以致增長未來世的生、老、病、死苦報,這是退失了佛法的要義之故。如果能夠精進修習,而又樂於獨住的話,就不會生起種種邪惡不善之法,不會招感未來熾然結縛煩惱的苦報,也不會在未來世增長生、老、病、死,圓滿了佛法的要義,得以成就第一教法之境界(即涅槃境界)。也就是所謂的在大師面前,親承說法,證得涅槃寂滅,正向菩提,成為善逝(自在好去入於涅槃)、正覺(成佛)的聖者。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要觀察這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的教法,精勤修學。思惟我現在出家學道,不再愚癡迷惑,有善果、有勝樂,所有供養我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資具的人,將來也都能獲得大果、大福、大利。你們應當這樣地去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四七經解釋: 1、十種力:即如來之十種智力。一、知覺處非處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二、知三世業報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等的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即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即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而無障礙的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即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槃的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於一切妄惑餘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智力。 2、四無畏:指佛四無畏。一、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為一切智人而無畏心。二、漏盡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無畏心。三、說障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惑業等諸障法而無畏心。四、說盡苦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戒定慧等諸盡苦之正道而無畏心。 3、有果:依瑜伽師地論說:「謂出家已,由其二相,說明有果:一者、證得煩惱離系究竟涅槃;二者、能起世間勝樂,謂往善趣樂異熟果。」 4、「諸所供養衣服、飲、臥具、湯藥者,悉得大果、大福、大利」:「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依此我等受用衣服、飲食、臥具、病藥資具。此等雖為卑下之物,然於我等為大果、大利。」但依瑜伽師地論則說:「又能令他於己所作(指信施),得大果報,謂於當來往善趣故;得大勝利,謂當獲得財寶、僕從皆圓滿故;得大榮勝,謂當獲得壽命、色、力、樂、辯才等自圓滿故;得大修廣,謂即於上所得三處,長時隨逐無間斷故。」白話譯文參考瑜伽師地論。 三四八【經旨】本經敘說善來比丘得生聖處,諸根具足,堪解如來說法,故當自利、利他、自他俱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諸位善來比丘(善出家比丘)!你們美好地走上出家之路,很殊勝地獲得了自己的利樂,生生世世都能降生在神聖之處,諸根完備,不愚不癡,不須以手代言,好話、惡話都能了解它的義理。我現今在這個世上作佛,成為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講說佛法,使人證得寂滅、涅槃、正向菩提、成為善逝、等正覺的聖者。就是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愚癡無明,所以造作了諸業;由於造作了諸業,所以就會有業識,……乃至純粹大苦結聚。如果把無明滅除,諸業的造作就會滅除,……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眾比丘啊!你們難得之處今已得,生在這個聖處,六根完備,……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地修學教法,自利,利他、自他俱利。像這樣的出家,不愚不癡,有善果,有勝樂,有安樂的果報。而那些供養你們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資具的人,將來也都能獲得大果、大福、大利。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像這樣地去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四八經解釋: 1、善來比丘:善來,本印度比丘歡迎來人之辭。善來比丘,是由當人之願力與佛之威神力,由佛向願出家之人稱善來比丘,便為沙門,剃髮染衣之相自備,身成具足戒。「增一阿含經」十五:「諸佛常法,若稱善來比丘,便成沙門。是時世尊告迦葉曰:『善來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時迦葉及五百弟子所著衣囊變作袈裟,頭髮自落,如似剃髮,以經七日。」瑜伽師地論則說:「具四圓能生聖處。若隨有一成此圓滿,於善說法毗奈耶(律)中正修行時,名曰善來、善出家者。云何名為四種圓滿?一、增上意樂圓滿(於般涅槃,極淨修治增上意樂方乃出家);二、根圓滿(六根完具無缺);三、智圓滿(不愚不瘂,離各種智愚癡障);四、即於聖處有佛出世得值圓滿。」 三四九【經旨】本經敘說多聞聖弟子都能了知緣起法而無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多聞聖弟子不做這樣的想法:什麼存在了,所以這個才存在的呢?什么生起了,所以這個才生起的呢?什麼不存在了,所以這個才不存在的呢?什麼息滅了,所以這個才息滅的呢?然而那些多聞聖弟子卻知道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就是說由於愚癡無明才會去造作諸業,……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由於愚癡無明息滅了,所以諸業的造作就息滅了,……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五〇 【經旨】本經敘說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阿難尊者,就「知見緣起法是否就得阿羅漢果」等問題提出問答。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阿難尊者都住在舍衛國的象耳池畔。 那時,那羅尊者問茂師羅尊者說:「有不依信仰,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對諸法行相的思考、推求,不依見解、審慮的方法,然而卻有像這樣正確的自覺而產生知見,所謂有生,所以就會有老死,不離於生就會有老死。有這樣的說法嗎?」 茂師羅尊者答說:「不依信仰,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對諸法行相的思考、推求,不依見解、審慮的方法,然而卻有像這樣正確的自覺而產生知見,所謂有生,所以就會老死,不離於生就會有老死。像這樣的說法是有的。」 「茂師羅尊者啊!有不依信仰,……乃至不依見解、審慮的方法,然而卻能自覺而產生知見,所謂未來的業報息滅了,那麼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的境地嗎?」 茂師羅尊者答說:「是有不依信仰,……乃至不依見解、審慮的方法,然而卻能自覺而產生知見,所謂未來的業報息滅了,那麼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的境地了。」 又問:「茂師羅尊者啊!能知見未來的業報息滅了,那麼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的境地。這麼說來尊者您現在便是一位滅盡一切煩惱的阿羅漢了嗎?」 茂師羅尊者聽了默然不答,第二次、第三次的請問,他也一樣靜默地不予回答。 這時,殊勝尊者告訴茂師羅尊者說:「您現在且暫停說話,讓我來為您回答那羅尊者的問題。」 茂師羅尊者說:「我現在暫且不說話,請您為我回答吧!」 那時,殊勝尊者就告訴那羅尊者說:「是有不依信仰,……乃至不依見解、審慮的方法,然而卻能自覺而產生知見,所謂未來的業報息滅了,那麼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的境地了。」 這時,那羅尊者便又問殊勝尊者說:「有不依信仰,……乃至不依見解、審慮,然而卻能自覺而產生知見,所謂未來的業報息滅了,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的境地,那麼尊者您現在便是一位滅盡煩惱的阿羅漢了嗎?」 殊勝尊者答說:「我說未來的業報息滅了,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境地,然而我並不是已滅盡煩惱的阿羅漢。」 那羅尊者說:「您所說和所答的不同,前後相矛盾。依照尊者您的說法:『能知見未來的業報息滅,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境地。』可是您為什麼又說:『我並不是盡除煩惱的阿羅漢』呢?」 殊勝尊者告訴那羅尊者說:「我現在將說個譬喻,有智慧的人就會因譬喻而了解。比如說在曠野的路邊有一口井,沒有繩子也沒有瓶罐,好用來取水。這時,有一位路人被熱渴所逼,來到井邊繞著這口井找水喝,可是沒有繩子也沒有瓶罐,他仔細觀察這口井水,如實地看見知道那井水,然而身體卻碰不到水。同樣地,我雖能知見而說未來的業報息滅,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寂靜;然而自己卻不是滅盡煩惱的阿羅漢。」 這時,阿難尊者問那羅尊者說:「那位殊勝尊者的說法,您覺得怎樣呢?」 那羅尊者答阿難尊者說:「殊勝尊者善於講說真實之法,我既已了解,還要說什麼呢!」 當時,那四位正士各自說完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三五一【經旨】本經敘說若沙門、婆羅門於因緣法不如實知,則非沙門、婆羅門;反之則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假如那些沙門、婆羅門對於法不能如實知道,對於法的集起、法的息滅、法息滅的方法,也都不能如實知道,那麼他就不是沙門或沙門的一份子,也不是婆羅門或婆羅門的一份子;他們也不知道沙門的目的或婆羅門的目的,不能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受生死的輪迴果報了。怎樣叫不能如實知道法呢?怎樣叫不能如實知道法的集起呢?怎樣叫不能如實知道法的息滅呢?怎樣叫不能如實知道法息滅的方法呢?就是說對於老死之法不能如實地知道,對於老死的集起、老死的息滅、老死息滅的方法也都不能如實知道;同樣地,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等法都不能如實地知道,乃至對於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息滅的方法,也不能如實地知道。就像這樣,對於諸法都不能如實知道,對於諸法的集起、諸法的息滅、諸法息滅的方法也都不能如實知道。如果那些沙門、婆羅門對於法能夠如實知道,對於法的集起、法的息滅、法息滅的方法也都能夠如實知道,就該知道這位沙門或婆羅門,這沙門是沙門中的一份子,這婆羅門是婆羅門中的一份子。他們能知道沙門的目的、婆羅門的目的,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受生死的輪迴了。 到底是什麼法要如實知道呢?到底是什麼法的集起、息滅,以及它息滅的方法要如實知道呢?就是對老死之法要如實知道,對於老死的集起、老死的息滅、老死息滅的方法都要如實知道;同樣地,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等法都要如實知道。乃至對於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的息滅、六入處息滅的方法,也都要如實地知道。就像這樣,對於諸法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諸法的集起、諸法的息滅、諸法息滅的方法,也都能如實地知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五一經解釋: 1、「彼非沙門、沙門數,非婆羅門、婆羅門數,彼亦非沙門義、婆羅門義」:「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彼等沙門、婆羅門者,即於沙門而非正沙門,於婆羅門而非正婆羅門。又彼尊者等,對沙門之義、或對婆羅門之義,於現在為非自知者。」沙門義,指作為沙門的目的。 2、「當知是沙門、婆羅門,沙門之沙門數、婆羅門之婆羅門數。彼以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彼等沙門、婆羅門,於沙門為正沙門、於婆羅門為正婆羅門。彼尊者等,對沙門之義,與婆羅門之義,於現在為自知者,為住入實證者。」 三五二【經旨】本經敘說若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及其集、滅、滅道不如實知,便不能知觸及其集、滅、滅道;反之則可。於緣起系列,宜如實知前支,而隨後之緣起支,乃可如實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法不能如實知道,對於法的集起、法的息滅、法息滅的方法也都不能知道的話,要知道這位沙門或婆羅門,他就不屬於沙門中的一份子,也不是屬於婆羅門中的一份子。他也不知做一位沙門的目的,也不知做一位婆羅門的目的,不能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是對什麼法不能如實知道呢?是對什麼法的集起、法的息滅、法息滅的方法不能如實知道呢?就是說對六入處法不能如實知道,對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的息滅、六入處息滅的方法不能如實知道。(對六入處法等不能如實知道,)然而對於覺觸卻能如實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乃至說對於覺觸的集起、覺觸的息滅、覺觸息滅的方法也能如實知道,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同樣地,說對於受、愛、取、有、生、老、死等法也能如實知道,一樣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六入處能夠如實知道,對於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的息滅、六入處息滅的方法也能如實知道的話,那麼說他對於覺觸能如實知道,這才是真的;同樣地,說他對受、愛、取、有、生、老、死等法也能如實知道,這也是真的。」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五三【經旨】本經敘說若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不如實知,而欲超度因緣法者,無有是處;反之則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的內容,就如前面的經文所說的一樣,差別的是:「假如那些沙門、婆羅門對於六入處不能如實地知道,然而竟想要超越覺觸,那是不可能的;乃至想要超越覺觸的集起、覺觸的息滅、覺觸息滅的方法,那也是不可能的。同樣地,想要超越受、愛、取、有、生、老、死等法,那一樣是不可能的;乃至想要超越老死的集起、老死的息滅、老死息滅的方法,也都是不可能的。假如那些沙門、婆羅門對於六入處能如實知道,對於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的息滅、六入處息滅的方法,也能如實知道,那麼要超越覺觸,這樣才有可能。同樣地,要超越受、愛、取、有、生、老、死等法,這也才有可能;乃至要超越老死息滅的方法,這才有可能。」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老死,乃至六入處等三經的經文所說;同樣地,自老死乃至行等三經的經文,也是像這樣的說法。 三五四【經旨】本經敘說應當覺知老死,乃至行,以及行之集、行之滅、行之滅道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要覺知老死,覺知老死的集起、老死的息滅、老死息滅的方法。就像這樣,……乃至應當要覺知行(造作諸業) 、行的集起、行的息滅、行息滅的方法。 應當如何覺知老死呢?就是說要覺知由於有生,所以就有老死,要像這樣覺知老死。要如何覺知老死的集起呢?就是說要覺知有生的集起,所以就有老死的集起,要像這樣地覺知老死的集起。要如何覺知老死的息滅呢?就是說要覺知生滅了,老死就會息滅,要像這樣地覺知老死的息滅。要如何覺知老死息滅的方法呢?就是要覺知八聖道是老死息滅的方法,要像這樣地覺知老死息滅的方法。……乃至如何覺知行呢?就是說有三行(造作三種業)——身行、口行、意行,要像這樣地覺知行。要如何覺知行的集起呢?就是說有無明的集起,就會有行的集起,要像這樣地覺知行的集起。要如何覺知行的息滅呢?就是說無明息滅了,行就會息滅,要像這樣地覺知行的息滅。要如何覺知行息滅的方法呢?就是說八聖道是行息滅的方法,要像這樣地覺知行息滅的方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五五【經旨】本經敘說有四十四種智。(即緣起十二支,除無明外,對其它十一支,及各支的集、滅、滅道的認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十四種的知識。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是那四十四種知識呢?就是說對於老死的知識、老死集起的知識、老死息滅的知識、老死息滅方法的知識。同樣地,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等的知識,乃至對於行集起知識、行滅的知識,行滅方法的知識,這就叫四十四種的知識。」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五六【經旨】本經敘說有七十七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七十七種知識。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七十七種知識呢?就是由於生而有老死的知識,不是由於無生而有老死的知識;過去由於生而有老死的知識,過去不是由於無生而有老死的知識;未來由於生而有老死的知識;未來不是由於無生而有老死的知識;以及緣起法的知識,知道世間法都是無常的有為法,是緣於心而產生的,是會滅盡之法、變易法、離欲法、應將它斷除使寂滅不生。同樣地,像這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等法,乃至由於無明而有行的知識,不是由於有明而有行的知識;過去由於無明而有行的知識,過去不是由於有明而有行的知識;未來由於無明而有行的知識,未來不是由於有明而有行的知識;以及緣起法的知識,知道世間法都是無常的有為法,是緣於心而產生的,是會滅盡之法、變易法、離欲法、應將它斷除使寂滅不生,這就叫七十七種的知識。」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五六經解釋: 1、「云何七十七種智?……滅法斷知智。」:「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諸比丘!七十七智事者何耶?緣生而有老死之智,無生無老死之智;過去緣生而有老死之智,無生無老死之智;未來緣生而有老死之智,無生無老死之智;有法住智處,亦有盡法、敗壞法、離貪法、滅法之智。」所謂七十七智即緣起十二支中前後二支相關可分成十一組,每一組又如經中所述有七法,合計共七十七法智。法住智,指如實知見無明、行等十二支緣生法之智。 三五七【經旨】本經敘說隨增煩惱的增法與隨減煩惱的減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會隨增煩惱的增法和隨減煩惱的減法。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怎樣叫增法呢?就是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愚癡無明,所以造作了諸業;由於造作了諸業,所以就有業識,……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這就叫增法。怎樣叫減法呢?就是說由於這裡不存在,所以決定那裡也不存在;這裡息滅,所以那裡也息滅。也就是說無明息滅,那麼諸業的造作就會息滅,……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這就叫減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增法、減法」的經文所說;同樣地,生法、變易法、集法、滅法等經文也如上面所說一樣。 就如「當說」等三經,有應當知等三經也如上面所說一樣。 三五八【經旨】本經敘說若思量、妄想生,則會生未來世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生起思量或妄想的話,就會被結使(隨眠,潛伏的煩惱種子)及攀緣的識所依止;由於有攀緣的識依止,所以就會有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了。如果不生思量、不生妄想的話,那麼就不會有結使,也不會有攀緣識的依止;由於沒有攀緣識的依止,所以在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息滅,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五九【經旨】本經敘說意同第三五八經,唯加「名色」部份。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生起思量或妄想的話,就會有結使及攀緣識的依止;由於有攀緣識的依止,所以就會進入名色之中;由於進入名色中,所以就有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如果不生思量、也不生妄想,就不會有結使及攀緣識的依止;由於無攀緣識的依止,所以就不會進入名色之中;由於不進入名色之中,所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息滅,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六〇【經旨】本經敘說意同三五九經,唯加「往來」及「生死」部份。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思量、妄想的話,就會有結使及攀緣識的依止;由於有攀緣識的依止,所以就會進入名色之中;由於進入名色中,所以就會有往來;由於有往來,所以就會有生死;有生死,所以就有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如果沒有妄想的話,就不會有結使及攀緣識的依止;由於無攀緣識的依止,所以就不會進入名色之中;由於不進入名色中,所以就沒有往來;沒有往來,也就沒有生死;既沒有生死,所以在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息滅,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六一【經旨】經敘說若有比丘聞十二因緣而生厭、離欲、滅盡,是名多聞比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多聞的比丘。什麼是如來所施設(安立)的多聞比丘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能為我們解說什麼是多聞比丘,眾比丘聽聞後,當會接受奉行。」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你們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眾比丘啊!如果有比丘他聽聞老、病、死等法,於是對它生厭、離欲、要使它滅盡的話,這就叫多聞比丘。同樣地,當他聽聞到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等法時,也是對它生厭、離欲、要使它滅盡的話,這就叫多聞比丘,也就是如來所施設的多聞比丘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六二【經旨】本經敘說若有比丘說十二因緣法是生厭、離欲、滅盡法,則為說法比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所謂的說法比丘。怎樣叫說法比丘呢?怎樣才是如來所施設的說法比丘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世尊您能為我們解說什麼是說法比丘,眾比丘聽聞後,當會接受奉行。」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比丘他說對老、病、死等法,要生厭、離欲、使它滅盡的話,這就叫說法比丘。同樣地,如果他也說對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等法,也是要生厭、離欲、滅盡的話,這就叫說法比丘。眾比丘啊!這就是如來所施設的說法比丘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六三【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十二因緣生厭、離欲、滅盡向,則名法次法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所謂的法次法向(契合於法的先後秩序,且對向涅槃之法)。眾比丘啊!怎樣叫法次法向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為我們解說,眾比丘聽聞後,當會接受奉行。」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比丘對於老、病、死等法,能夠對它生厭、離欲、使它向於滅盡的話,這就叫法次法向。同樣地,如果他能對生……乃至行等法,也能夠對它生厭、離欲、使它向於滅盡的話,這就叫法次法向。眾比丘啊!這就是如來施設的法次法向了。 」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十五 三六四【經旨】本經敘說若比丘於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則可得般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所謂能在現世中得到涅槃的。什麼是如來所說在現世中得到涅槃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為我們解說在現世中得到般涅槃的意義,眾比丘聽聞後,當會信受奉行!怎樣叫比丘能在現世中得到般涅槃呢?」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你們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如果有比丘對於老、病、死等法,能夠對它生厭、離欲、使它滅盡,不生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這就叫比丘在現世中得到般涅槃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六五【經旨】本經敘說毘婆屍佛自覺十二因緣之順逆。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過去七佛之第一佛毘婆屍佛還沒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心禪思,他這樣地思惟著:一切世間都已陷於生死的苦難中,眾生自生自熟,自滅自沒。然而這些眾生對於不受生死流轉的出世間道卻不能如實知道。於是就自己做觀察:到底是由於什麼因素,所以會有老死呢?像這樣以正思惟觀察時,就得到瞭如實的覺證而生起知見:由於有生,所以就會有老死,是由於有生的因素,所以就會有老死的產生。他又正思惟:到底是由於什麼因素,所以會有生呢?於是他又以正思惟得到了覺證而生起知見:是由於招感了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有來世的再生。於是他又正思惟:到底是由於什麼因素,所以會招感未來的果報呢?於是他又正思惟,得到如實的覺證而生起知見:是由於有追求執取,所以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於是他又正思惟:到底是什麼因素,所以會去追求執取呢?於是他又正思惟,得到如實覺證去做觀察:知道追求執取是因貪著、顧念,是由覺觸而生起的愛欲所增長。應要知道,由於有愛欲,就會去追求執取;由於追求執取,所以就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了。就好比要有燈油和燈心才能點燃燈火一樣,要隨時添加燈油並整理燈心,那盞燈才能保持明亮,燃燒不止。就如「前來嘆譬、城譬」經文一樣的廣為解說。」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毘婆屍佛」的經文所說,像這屍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棄佛等經,也都是這樣的說法。 第三六五經解釋: 1、毘婆屍佛:過去七佛之第一佛。譯曰勝觀、種種觀、種種見等。 2、如前來嘆譬、城譬廣說: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斷句作「如前來嘆譬城譬廣說」,未知何指? 3、屍棄佛:過去七佛之第二佛。譯曰火、頂髻。 4、毘濕波浮佛:過去七佛之第三佛。華譯為遍勝。過去七佛之前三佛,為過去莊嚴劫之最後三佛。 5、迦羅迦孫提佛:過去七佛之第四佛。華譯為所應斷已斷滅累、成就美妙等。 6、迦那迦牟尼佛:為過去七佛之第五佛。華譯為金寂。 7、迦葉佛:為過去七佛之第六佛。華譯為飲光。以上三佛與釋迦牟尼佛,為現在賢劫之最初四佛。 三六六【經旨】本經敘說比丘若能勤方便修習禪思,則十二因緣法便能如實顯現。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當要運用各種方法精勤地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為什麼呢?因為比丘如果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運用方法精勤努力的話,就能如實顯現。是如實顯現什麼呢?就是老死之法會如實顯現,乃至老死的集起,老死的息滅、老死息滅的方法,都會如實地顯現;像這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等法,也都會如實顯現,乃至行的集起、行的息滅、行息滅的方法,也都會如實顯現;這一切法都無常、有為(有因緣造作之法)、有漏(有煩惱),也是一樣都會如實地顯現出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六七【經旨】本經敘說若修習無量三摩提,則十二因緣法便會如實顯現。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要修習無量的三摩提(即三昧,正定),專心繫念,能修習無量的三摩提,專心繫念後,這時就會如實顯現。是如實顯現什麼呢?就是說老死等法會如實地顯現,……乃至行等法都會如實地顯現,這一切法都是無常、有為(有因緣造作之法)、有漏(有煩惱),這時也都會如實地顯現出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六八【經旨】本經敘說毘婆屍佛未成正覺時,於菩提樹下,順逆觀察十二緣起,從三昧覺,而說偈。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以前毘婆屍佛還沒成正覺的時侯,他安住於菩提之處,不久就成佛了,他去到菩提樹下,敷草為座,就在那兒結跏趺坐(即盤膝而坐),他端坐保持正念,一坐七天,(這期間)對於緣起法做逆順的觀察。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由於無明而有行,……乃至由於生,所以就會有老死,以及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那毘婆屍佛正坐七日後,就從禪定中出定,說出這首偈言: 『諸法都是如此的由緣起而生,立志修梵行者應勤修禪思, 永遠遠離一切的疑惑,知道由因緣而生起諸法。 如果知道是由因緣而生起痛苦,知道要滅盡一切感受, 知道要滅盡因緣法,那麼就可知道一切煩惱的滅盡。 諸法都是如此的由緣起而生,立志修梵行者應勤修禪思, 永遠遠離一切疑惑,知道痛苦是由因緣而生起。 諸法都是如此的由緣起而生,立志修梵行者應勤修禪思, 永遠遠離一切疑惑,知道要滅盡一切的感受。 諸法都是如此的由緣起而生,立志修梵行者應勤修禪思, 永遠遠離一切疑惑,知道要滅盡因緣法。 諸法都是如此的由緣起而生,立志修梵行者應勤修禪思, 永遠遠離一切疑惑,知道一切煩惱的滅盡。 諸法都是如此的由緣起而生,立志修梵行者應勤修禪思, 普照一切世間的事物,就如太陽住於虛空一樣, 能摧滅一切的魔軍,獲得覺悟而解脫一切的結縛煩惱。』」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毘婆屍佛」的經文所說,像這屍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等經文也是同樣地說法。 第三六八經解釋: 1、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根本佛教緣起觀的內容,有順逆二觀。順觀(能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無明緣行,行緣識」。逆觀(所緣起法):「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 2、梵志:即「有志修梵行者」,是印度一般宗教修行者的稱呼。 三六九【經旨】本經敘說世尊亦於菩提樹下順逆觀察十二緣起,如前六佛。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鬱毘羅尼連禪河邊的大菩提所,不久就將修成正覺,他去到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正身正念,就如前經一樣地廣為解說。 三七○【經旨】本經敘說由四食而生純大苦聚,四食之因,乃由愛而來,而愛之因為受,受之因為觸,觸之因為六入處;若六入處滅則觸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三餐飲食),二、細觸食(攝益精神的各種覺觸),三、意思食(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資助諸根),四、識食(為執取身心與愛染相應之識,此識執取身心,使眾生身得以維持)。 這四食是依什麼為因?從什麼而集?從什麼而生?用什麼去接觸的呢?我說這四食是以愛欲為因,從愛欲而集,從愛欲而生,用愛欲去接觸的。這愛欲又是依什麼為因?從什麼而集?從什麼而生?用什麼去接觸的呢?我說愛欲是以感受為因,從感受而集,從感受而生,用感受去接觸的。這感受又是依什麼為因?從什麼而集?從什麼而生?用什麼做接觸的呢?我說感受是以覺觸為因,從覺觸而集,從覺觸而生,用覺觸去接觸的。這覺觸又是依什麼為因?從什麼而集?從什麼而生?用什麼做接觸的呢?我說覺觸是以六入處為因,從六入處而集,從六入處而生,用六入處去接觸的。六入處集起,於是覺觸就集起;覺觸集起,於是感受就集起;感受集起,於是愛欲就集起;愛欲集起,於是四食就集起;四食集起,所以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集起,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集起了。 同樣地,如果六入處息滅,那麼覺觸就會息滅;覺觸息滅,那麼感受就會息滅;感受息滅,那麼愛欲就會息滅;愛欲息滅,那麼四食就會息滅;四食息滅,所以在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息滅,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七一【經旨】本經敘說頗求那就四食之食者問於佛陀,佛就其問法之不當而說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當時,有位名叫頗求那的比丘,他侍立於佛旁拿著扇子為佛搧涼,就問佛陀說:「世尊啊!是誰在服食這識食呢?」 佛陀告訴頗求那說:「我未說有服食識食的人,我如果說有服食識食的人,你就應這樣的問我。可是我說識是一種食物,所以你應問說:『是什麼因緣所以會有識食呢?』我就答說:『這識食能招感未來的業報,使不斷相續地生起;因為有未來的業報,所以就會有六入處;由於有六入處,所以就有覺觸(六觸)。』」 頗求那又問:「是誰在覺觸呢?」 佛陀告訴頗求那說:「我未說有覺觸的人,我如果說有覺觸的人,你就應這樣地問:『是誰在覺觸呢?』(可是我並沒有這樣說。 )所以你應這樣地問:『是什麼因緣所以會生起覺觸來呢?』我就應這樣答說:『是由於有六入處,所以就會生起覺觸;又由於有覺觸,所以就會生起感受。』」 又問:「是誰在感受呢?」 佛陀告訴頗求那說:「我未說有感受的人,我如果說有感受的人,你就應問:『是誰在感受呢?』(可是我並沒有這樣說,)所以你應問說:『是什麼因緣所以會有感受的生起呢?』我就應這樣答說:『是由於有覺觸的緣故,所以就會產生感受;由於有感受,所以就又生起了愛欲。』 」 又問:「世尊啊!是誰在愛欲呢?」 佛陀告訴頗求那說:「我未說有愛欲的人,我如果說有愛欲的人,你就應這樣問說:『是誰在愛欲呢?』(可是我並沒有這樣說, )所以你應問說:『是什麼因緣所以會有愛欲的生起呢?』我就應答說:『是由於有了感受,所以就會有愛欲的生起;由於有愛欲的生起,所以就會追求執取。』」 又問:「是誰在追求執取呢?」 佛陀告訴頗求那說:「我未說有追求執取的人,我如果說有追求執取的人,你就應問說:『是誰在追求執取呢?』(可是我並沒有這樣說,)所以你應問說:『是什麼因緣所以會有追求執取的生起呢?』我就應答說:『是由於有愛欲的生起,所以就會有追求執取;由於有追求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 又問:「世尊啊!是誰招感了未來的果報呢?」 佛陀告訴頗求那說:「我未說有招感未來果報的人,我如果說有招感未來果報的人,你就應問說:『是誰招感了未來的果報呢?』(可是我並沒有這樣說,)所以你現在應問說:『是什麼因緣所以會招感未來的果報呢?』我就應答說:『是由於去追求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這追求執取能招感未來的果報而導致再生,這就叫有。有六入處,由於有六入處,所以就會生起覺觸;由於有覺觸,所以就會生起感受;由於有感受,所以就會生起愛欲;由於有愛欲,所以就去追求執取;由於追求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如果六入處息滅,那麼覺觸就會息滅;覺觸息滅,感受就會息滅;感受息滅,愛欲就會息滅;愛欲息滅,追求執取就會息滅;追求執取息滅,未來的果報就息滅;未來的果報息滅,來世的再生就會息滅;來世的再生息滅,那麼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息滅,如此純粹大苦聚的集起也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七一經解釋: 1、「有有故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因有識故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 2、「汝應作是問:『為誰觸?』」:「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在此句下皆有如此敘述:「然我不如是言,是故,對不如是言之我唯應問:」,以下類句皆同。 三七二【經旨】本經敘說若觀粗摶食如食子肉,則斷五欲功德貪愛;若觀觸食如生剝牛皮,則斷三受;若觀意思食如求脫火城,則斷三愛;若觀識食如受矛刺,則斷名色。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比丘要如何觀察摶食呢?譬如有夫婦二人,只生有一個兒子,對他愛念養護。有一天他們想要越過曠野險道難行之處,可是糧食吃盡,肚子飢餓,疲困極了,想著不可能有渡過困境之理,於是夫婦倆討論著:『正好有這一個兒子,雖是我們極為愛念的人,我們如果把他吃了,就可渡過這個難關,不要使三個人都死在這裡。』做這樣的討論後,他們就殺了這個兒子,含著悲垂著淚,強忍著吃著孩子的肉,終於得以越過這個曠野。怎樣呢?比丘啊!那兩位夫婦共食孩子的肉,他們是否還會愛取肉的香味、貪好它的美味爽口呢?」 答說:「不會的,世尊!」 又問:「比丘啊!那夫婦二人強忍著吃食孩子的肉,是否為了越過曠野的險道呢?」 答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凡是服食摶食,都應像這樣的去做觀察。能做這樣觀察的話,就知道要對摶食斷愛;能知道對摶食斷愛後,對色、聲、香、味、觸五境的貪愛就可斷除;能斷除對色、聲、香、味、觸五境貪愛的人,我不能發現那位多聞聖弟子對這五境還會有一項的結使煩惱而不被斷除的。如果還有一結使煩惱的話,就會再來此界受生了。 比丘要如何觀察觸食呢?譬如有一條牛,活剝它的皮後,到處都有各種蟲類要來吃它的肉,會被沙土細塵所沾黏,也會受到草木的針刺。如果依於地,地上的蟲類會來吃它;如果依於水中,水中的蟲類會來吃它;如果依於空中,也會被空中的飛蟲所吃食,無論臥起常有苦毒來殘害這個身體。同樣地,比丘啊!對那觸食,也應當像這樣地去做觀察。能做這樣觀察的話,就知道要對觸食斷愛;能知道對觸食斷愛,就能斷除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受斷除後,多聞聖弟子對於更上之事,就不用再有所持作了,因為他所應該要做的事,都已做完了。 比丘要如何觀察意思食呢?譬如聚落城邑邊有大火燒起,火勢猛烈不見煙焰。這時有一漢子聰明又有智慧,他背苦向樂,厭死樂生,如此地想著:那兒起了大火,火勢猛烈到不見煙焰,走到那兒應當避開,不可陷入其中,否則必死無疑。他做這樣地思惟後,常生思願,要捨離該處而遠去;觀察意思食,也是像這樣。如此地去做觀察的話,就可斷除意思食;斷除了意思食,就能斷除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三愛斷除後,那多聞聖弟子對於更上之事,就不用再有所持作了,因為他所應該要做的事,都已做完了。 眾比丘啊!要如何觀察識食呢?譬如國王,有替他防邏的巡捕,捉到盜匪後,將他捆綁送到王宮來,就如前面「須深經」(即第三四六經)所廣說的一樣。因為那樣的因緣,而受到用長矛刺傷三百次的苦覺,晝夜都在痛苦;觀察識食,也是像這樣。如此地去做觀察的話,就知道要斷除識食;知道斷除識食的話,就知道斷除名色;知道斷除名色後,多聞聖弟子對於更上之事,就不用再有所持作了,因為他所應該要做的事,都已做完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七二經註釋: 1、曠野嶮道:「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曠野之道」。 三七三【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食有喜有貪,則識會依住、增長,乃至純大苦聚集;若於四食無貪無喜,則識不依住、不增長,乃至純大苦聚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如果比丘對這四種食有喜有貪的話,就會促使識的依住、增長;由於識的依住、增長,所以就會入於名色之中;由於進入名色之中,所以就會使諸行增長;由於諸行的增長,所以未來的業報就增長;由於未來業報的增長,所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生起,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集起了。 如果對這四種食不貪不喜,由於不貪不喜的緣故,所以識就不會依住、不會增長;由於識不依住、不增長,所以就不會進入名色之中;不進入名色之中,所以諸行就不會增長;諸行不增長,所以未來的業報就不會生長;未來的業報不生長,所以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不會生起,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七四【經旨】本經敘說若對四食有貪有喜,則有憂悲、有塵垢;若對四食無貪無喜,則無憂悲、無塵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眾比丘啊!如果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會有憂悲、有煩惱的塵垢生起;若對這四種食不貪不喜,就不會有憂悲、也不會有煩惱的塵垢生起了。」 佛陀說完這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七五【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食有貪有喜,則如日照宮牆,為壁所止,如是識住,乃至純大苦聚集;若於四食無貪無喜,則如日照虛空,無所攀緣,如是識無所住,乃至純大苦聚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可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眾比丘啊!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會促使識的依住、增長,……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譬如樓閣宮殿,北西兩面長廣,東西兩面開有窗子,太陽從東方出來,陽光就照在西壁上。 同樣地,比丘啊!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如前面經文(第三七三經)所廣說一樣,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 如果對這四種食不貪不喜,也是如前面經文所廣說一樣,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比丘啊!譬如樓閣宮殿,北西兩面長廣,東西兩面開有窗子,太陽從東方出來,應會照在何處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應是照在西壁上。」 佛陀告訴比丘說:「如果沒有西壁,那麼應照在什麼地方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應是照在虛空中,無處攀緣。」 (佛陀於是說:)「同樣地,比丘啊!對這四種食能不貪不喜,那麼識就無處可依住,……乃至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七六【經旨】本經敘說旨意與前經相同,唯後面多增畫師譬喻部份。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眾比丘啊!如果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會促使識的依住、增長,……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比丘啊!譬如樓閣宮殿,北西兩面長廣,東西兩面開有窗子,太陽從東方出來,應會照在何處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應是照在西壁上。」 佛陀告訴比丘說:「同樣地,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會促使識的依住、增長,……乃至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如果對這種食能不貪不喜,也就不會有識的依住、增長,……乃至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比丘啊!就比如畫師與畫師弟子集聚各種的色彩,想要彩繪虛空,他們能夠畫成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那虛空並非物體、沒有對礙、不可見的緣故。」 (佛陀於是說:)「同樣地,比丘啊!對這四種食不貪不喜的話,也就不會有識的依住、增長,……乃至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七七【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食有貪有喜,則如畫師、畫師弟子能於色有所妝畫;若於四食無貪無喜,則如畫師、畫師弟子離於色而不能有所妝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眾比丘啊!如果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會促使識的依住、增長,……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比丘啊!就如畫師和畫師的弟子集聚各種的色彩,想要在物體上彩繪,畫成各種圖案。眾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呢?那畫師及畫師的弟子他們能在物體上彩繪圖案麼?」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的,世尊!他們能在物體上彩繪圖案。」 佛陀告訴比丘說:「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會使識依住、增長,……乃至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眾比丘啊!如果對這四種食不貪不喜的話,就不會有識的依住、增長,……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比丘啊!就好比畫師和畫師的弟子,他們集聚各種的色彩,想要在非物體上有所彩繪,畫成各種圖案。他們能夠畫成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能,世尊!」 (佛陀於是說:)「同樣地,比丘啊!如果對這四種食能不貪不喜,就不會有識的依住、增長,……乃至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段這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七八【經旨】本經敘說佛陀於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鹿野苑中的仙人住處。 那時,世尊告訴五比丘說:「這有關苦的真理,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過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還有這苦產生根源的真理、這苦息滅的真理、這滅除苦的方法的真理,也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聞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 其次,對有關苦的真理的知識又當知道,這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過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已經知道這痛苦生起根源的真理後,就應當將它斷除。這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過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勍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 其次,這苦產生的根源滅除後,就能得知這苦息滅的真理,對它應當自己能知作證。這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聞之法,當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其次,對這滅除苦的方法的真理已知道後,就應當去修習。這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聞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 其次,比丘啊!已知道有關苦的真理了,知道後就能出離於它。這是你們所未曾聽聞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其次,對這苦產生根源的真理已知道、已斷除後,就能出離。這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聞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 其次,對這苦息滅真理已知道、已能作證後,就能出離。這是你們所未曾聽聞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其次,對這滅除苦的方法的真理已知道、已修習後,就能出離。這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聞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 諸比丘啊!我對這四聖諦三轉十二行法如果不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的話,那麼我始終不能在諸天、惡魔、梵天、沙門、婆羅門等聽法的群眾中,成為解脫的人、出世間的人、離煩惱塵垢的人,也不能自己證得無上的正等正覺。我因為對這四聖諦三轉十二行法已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所以在諸天、惡魔、梵天、沙門、婆羅門等群眾中,得以出離世間、得以解脫生死煩惱,自己證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當世尊講說這段經文時,憍陳如尊者以及八萬諸天群眾,聽後便能遠離煩惱的塵垢,獲得清淨的法眼。 這時,世尊問憍陳如尊者說:「現在你了解正法了沒?」 憍陳如回答佛陀說:「已了解了,世尊!」 世尊又問憍陳如尊者說:「了解正法了沒?」 拘鄰(憍陳如另一音譯)回答佛陀說:「已了解了,善逝!」 由於拘鄰尊者已經知道正法的緣故,所以就叫他阿若拘鄰(已開悟的拘鄰)。 阿若拘鄰尊者知道了四聖諦法後,地神高聲唱說:「諸位仁者!世尊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這是諸沙門、婆羅門、諸天、惡魔、梵天所未曾說過之法。聽聞後所得到的法益甚多,非常安樂。世尊哀愍世間眾生,以法義來饒益眾生,使天界人間皆得利益與安樂,增益諸天眾,而減少阿修羅眾。」 地神唱誦完後,就听見虛空的神天、四天王天(欲界第一層天)、三十三天(忉利天、欲界第二層天)、炎魔天(夜魔天、欲界第三層天)、兜率陀天(喜足天、欲界第四層天)、化樂天(樂變化天,欲界第五層天)、他化自在天(欲界第六層天)的天神又展轉地傳唱,片刻之間,便傳到梵天(色界天)那裡,梵天也隨聲唱說:「諸位仁者!世尊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是眾沙門、婆羅門、諸天、惡魔、梵天,以及世間眾生所未曾聽聞、講說之法,聽聞後所得到的法益甚多,非常安樂。世尊以法義來饒益諸天及世人,增益諸天眾,而減損阿修羅眾。」 世尊是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轉說此四聖諦的法輪,所以這一經就取名為「轉法輪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4 第三七八經解釋: 1、五比丘:指佛最初所度的五比丘,即憍陳如、額鞞、跋提、十力迦葉、摩訶俱男。 2、苦聖諦:是四聖諦之首,四聖諦即:一、苦諦——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二、集諦——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癡無明,和貪欲瞋恚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三、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四、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種,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 3、三轉十二行:佛成道後,在鹿野苑對聲聞乘人說苦、集、滅、道之四聖諦,有示、勸、證之三轉——一、示轉,佛對利根者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聞即悟。二、勸轉,佛對中根者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使其信受奉行。三、證轉,佛恐鈍根人,仍不能信解,於是便引己為證,以明非虛,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使其破除疑慮。 4、從本經三七八——四四三經「雜阿經論會編」輯為「四諦相應」。 三七九【經旨】本經敘說有四聖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八○【經旨】本經敘說比丘於四聖諦應修習覺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有關苦的真理)、苦集聖諦(產生苦的根源的真理)、苦滅聖諦(苦寂滅的真理)、苦滅道跡聖諦(滅除苦的方法的真理)。如果比丘對這四聖諦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要努力修學而至覺證,興起向上求進步的心,能運用各種方法修習,以正念正知而得覺證。」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八一【經旨】本經敘說對於苦聖諦當知、當解,苦集聖諦當知、當斷,苦滅聖諦當知、當證,苦滅道跡聖諦當知、當修。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比丘對於苦聖諦應當要知道、應當要了解,對於苦集聖諦,應當要知道、應當要斷除,對於苦滅聖諦應當要知道、應當要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應當要知道、應當要修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八二【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聖諦已知已解,已知已斷,已知已證,已知已修,則能斷愛欲,究竟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道、已了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道、已斷除,對於苦滅聖諦已知道、已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道、已修習的話,這個比丘就能斷除愛欲,轉去一切結縛的煩惱,對於我慢的煩惱也能覺證,徹底地脫離苦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八三【經旨】本經敘說若比丘於四聖諦已知已解,已知已斷,已知已證,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則名阿羅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道、已了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道、已斷除,對於苦滅聖諦已知道、已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道、已修習的話,那麼這個比丘就叫阿羅漢,已盡除一切煩惱,所應做的事已做好,捨離一切重擔,獲得了利樂,盡除一切結縛,有正智而得到完善的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八四【經旨】本經敘說若比丘於四聖諦已知已解,已知已斷,已知已證,已知已修,則如是比丘得究竟邊際,名為上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道、已了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道、已斷除,對於苦滅聖諦已知道、已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道、已修習的話,那麼這個比丘就能度過苦的邊際、窮盡苦的邊際、遠離塵垢的邊際,清淨的梵行已完成,純一清白,名為上士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八五【經旨】本經敘說若比丘於四聖諦已知已解,已知已斷,已知已證,已知已修,則如是比丘得解脫結縛,名為賢聖,建立聖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道、已了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道、已斷除,對於苦滅聖諦已知道、已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道、已修習的話,那麼這位比丘便不會有關隘的阻撓,平服了城池,度過一切艱難險境,解脫結縛的煩惱,就叫做賢聖,樹立了神聖的法幢。」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八五經解釋: 1、建立聖幢:幢,即法幢。喻妙法高聳,如幢之上出,故曰法幢。又如猛將之建幢旗,以譬佛菩薩之說法,能伏魔軍而得勝,故曰建立聖幢。 三八六【經旨】本經意同前經,惟就法義廣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道、已了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道、已斷除,對於苦滅聖諦已知道、已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道、已修習的話,那麼這位比丘便不會有關隘的阻撓,平服了城池,度過一切艱難險境,(解脫結縛的煩惱),就叫做賢聖,樹立了神聖的法幢。眾比丘啊!怎樣叫沒有關隘阻撓呢?就是說欲界的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取見、疑見等五結惑)已斷除、已知道,這就叫遠離關隘的阻撓。怎樣叫平服城池呢?無明就是大城的深池了,知道將它斷除,就叫做平服城池。怎樣叫渡過一切艱難險境呢?就是說無盡無邊的生死苦海,徹底的脫離了,這就叫渡過一切的艱難險境。怎樣叫解脫結縛的煩惱呢?就是說愛欲已斷除了、已知道了。怎樣叫建立神聖的法幢呢?就是說我慢已斷除了、已知道了。這就叫樹立神聖的法幢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八七【經旨】本經敘說已得四聖諦比丘之功德。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道、已了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道、已斷除,對於苦滅聖諦已知道、已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道、已修習的話,就叫做比丘斷除了欲界的五下分結(身見、疑、戒禁取、貪、瞋),成六分,守護於一(六根接觸外境產生識,能守護而不產生煩惱憂懼),依靠四種正常手段生活,舍除種種見雜染,離棄一切貪愛希求,證諸覺想(沒有污濁之思惟),自身所作,得到心靈的完善解脫,智慧的完善解脫,純一清白,名叫上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八七經解釋: 1、斷五支:五支,指欲界五順下分結——欲貪、瞋、有身見、戒禁取、疑。或認為五順上分結——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 2、依猗於四:即四所依止——「遠離」惡象、惡犬等,「習近」如法衣食等,「除遣」散亂、疲勞等,「忍受」寒熱、蚊蟲等。總之,日常生活之衣食行住,歸於正常,故又名「正依止所依」。 3、離四衢:「四衢」不可解,比對第六二經末段,此處作「離諸求」,即遠離一切貪愛希求,或即指六根的「見、聞、覺、識」。 4、自身所作:比對第六二經末段,此處作「身行息」。佛光阿含藏註釋本經謂是「第四禪離出入息」。 三八八【經旨】本經以良醫譬世尊為大醫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能成就四法的話,就可以叫做大醫王,這是大醫王所應具備的條件,大醫王所應有的分量。是哪四法呢?一是善於了解病情;二是善於了解病源;三是善於知道治病的方法;四是善於知道治療疾病後,未來不會再复發。怎樣叫良醫善於了解病情呢?就是說良醫他善於了解像這樣如此種種的疾病,這就叫做良醫善於了解病情。怎樣叫良醫善於了解病源呢?就是說良醫他善於了解這疾病是因風邪引起,或痰癖引起、或涎唾引起、或眾冷引起、或現所從事工作引起、或時節引起,這就叫良醫善於了解病源。怎樣叫做良醫善於知道治病的方法呢?就是說良醫他善於知道各種疾病,有的應該塗藥、有的應用吐劑、有的應用瀉劑、有的應該灌鼻、有的應該灸熏、有的應該發汗,像這樣地針對各種疾病而加以治療,這就叫做良醫善於知道治病的方法。怎樣叫良醫善於知道治療疾病後,在未來永不再复發呢?就是說良醫他善於治療各種疾病,使疾病完全痊癒,在未來永不再复發,這就叫做良醫善於知道治療疾病,使它不再复發。 如來、應供、等正覺就是大醫王,已成就了四德,用來療治眾生的病,也是像這樣。是哪四德呢?就是如來如實地知道這是苦聖諦、如實地知道這是苦集聖諦、如實地知道這是苦滅聖諦、如實地知道這是苦滅道跡聖諦。眾比丘啊!那些世間的良醫,對於生(人的存在)的根本治療方法,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根本治療方法,也不能夠如實地知道。然而如來、應供、等正覺是大醫王,對於生的根本治療方法,他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根本治療方法,他也能夠如實地知道,所以如來、應供、等正覺就叫大醫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八九【經旨】本經敘說若諸沙門、婆羅門於四諦不如實知,則非沙門、婆羅門;若如實知,則為沙門、婆羅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眾沙門、婆羅門對這苦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對這苦集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對這苦滅聖諦不能夠如實知道、對這苦滅道跡聖諦不能夠如實知道的話,那麼他就不是沙門之中的沙門,也不是婆羅門之中的婆羅門,他也不能在沙門的法義中、婆羅門的法義中,悟見正法而自知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如果沙門、婆羅門對這苦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對這苦集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對這苦滅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對這苦滅道跡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的話,應要知道這沙門、婆羅門——是沙門中真正的沙門、婆羅門中真正的婆羅門。他對於沙門的法義、婆羅門的法義能悟見正法而自知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的覺證,應當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理,精進勤勉,運用各種方法去修學。是哪四項聖諦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佛陀說完這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九〇【經旨】本經為第三八九經之簡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佛陀所廣說的經文就如前經一樣,差別的是:「如果對於四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的話,應該要知道這沙門、婆羅門,就不能算是沙門,也不能算是婆羅門;如果對於四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的話,那麼這才能算是沙門,也才能算是婆羅門。乃至……。」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九一【經旨】本經敘說若不知四諦則不得脫苦;反之則得脫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苦集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苦滅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苦滅道跡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的話,應該知道這沙門、婆羅門便不能解脫痛苦了。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苦集聖諦能夠實地知道、對於苦滅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苦滅道跡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的話,應該知道這沙門、婆羅門就可解脫於痛苦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前面「對於苦不得解脫、與得以解脫」的經文所述一樣,像這「舍惡趣不能解脫與解脫」、「堪能捨戒退減、與不捨戒退減」、「能自說得過人法自證、與不能自說得過人法作證」、「能於此外求良福田、不能於此外求良福田」、「能於此外求大師、與不能於此外求大師」、「不能越苦、與堪能越苦」、「不堪能脫苦、堪能脫苦」等上面諸經都再重申論說,並繼之以偈頌記說: 「如果不知苦的存在,以及那一切眾苦產生的原因,那麼就 不能對一切的苦法,將它永遠寂滅無餘。 如果不知道苦滅道跡聖諦,能息滅一切苦, 使心靈解脫於痛苦,智慧解脫也如此, 就不能超越一切苦,使痛苦得以究竟解脫。 如果能如實地知道苦的存在,也能知道眾苦產生的原因, 以及一切的苦法,那麼就能將它永遠滅盡無餘。 如果又能如實地知道,那息滅痛苦的苦滅道跡聖諦, 就可得到具足的心靈解脫,智慧解脫也如此, 能夠超越一切苦,得到究竟圓滿的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九一經解釋: 1、能思一切苦:根據後半段偈文,「思」疑作「息」。 三九二【經旨】本經敘說善男子出家,應當知四聖諦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善男子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他所應當知道的是一切四聖諦法。是哪四項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法如果還未覺證的話,應該運用方法精勤努力,修習使覺證。這樣的經句,在一切四聖諦的經文裡,都應當要具文宣說。」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這些經文都應當這樣說。又三結(身見、戒禁取、疑)滅盡,得到了須陀洹果位(入流、初果),這一切都應當要知道四聖諦。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果三結已滅盡,貪欲、瞋恚、愚癡三毒轉成薄弱,就得到了斯陀含果(一來、二果),那一切都是對四聖諦如實知道之故。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如果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禁取見、疑)滅盡,而獲生般涅槃阿那含果(不還、三果),不再還來此世受生,那一切都是由於知道四聖諦之故。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如果一切煩惱已滅盡,得到清淨的心靈解脫與智慧解脫,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那一切都是由於知道四聖諦之故。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如果得證辟支佛(緣覺)道,那一切都是由於知道四聖諦之故。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如果得證無上正等正覺(佛陀),那一切都是由於知道四聖諦之故。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九二經解釋: 1、「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比對本經後文,疑應作「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2、生般涅槃阿那含:生般涅槃,為五種阿那含之一。謂此阿那含於欲界得第三果已,從欲界沒,生於色界,便斷上地餘惑,得阿羅漢,入於般涅槃。 三九三【經旨】本經敘說知四聖諦為正盡苦之前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就好比太陽出來,光明之相先現起;同樣地,當正確地滅盡苦惱之時,也有它前相的現起,就是知道四聖諦法。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九四【經旨】本經敘說如日月不出世間,則世間黑暗;佛若不出世間說四諦,世間亦闇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假如日月不出現於世間的話,一切眾星也不會出現於世間,那麼無論白天或晚上、半月或一月、季節或年歲、片刻或須臾,皆無日月星光,世間常暗,沒有光明的照耀,只有長夜,純粹是大暗痛苦出現於世間。如果如來、應供、等正覺不出現於世間時,就沒有人宣說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若滅道跡聖諦,使它顯現於世間,這世間盲目黑暗,沒有光明的照耀,只有如此的長夜,純粹地大黑暗出現於世間。 假如日月出現於世間,眾星也會出現,無論白天或晚上、半月或一月、季節或年歲、片刻或須臾,日月星辰,都會出現於世間。這世間長夜都有光明的照耀。同樣地,如果如來、應供、等正覺出現於世間,為說苦聖諦,使它顯現於世間,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若滅道跡聖諦,使它顯現於世間,那麼就不再有黑暗,長夜照耀著光明,純一的智慧就會顯現於世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九五【經旨】本經敘說聖弟子於四聖諦得法眼之大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就好比太陽出來,繞行空中,會壞滅一切黑暗,光明顯照。同樣地,聖弟子如果把所有集聚苦惱之法全部斷滅後,就會遠離煩惱的塵垢,得生清淨的法眼與覺證,同時三結斷盡。所謂身見(執著自身為實有的邪見)、戒取見(執行邪戒卻以為是正戒)、疑見(對真理懷著猶豫不決的見解),這三種結惑斷盡,就叫須陀洹(預流果、初果),不再墮入三惡道之中,將來一定會成就正覺,只要七次天上、人間往來,就可渡過苦海的邊岸。那位聖弟子在這期間雖然也會生起憂苦,但等到那位聖弟子離開貪欲邪惡不善之法後,有覺、有觀,就能離欲界之惡,而生起喜樂之受,具足初禪而安住。不再看見那位聖弟子還有一法不斷,能使他還生此世間的。這就是聖弟子得到法眼後的情況。所以,比丘對這四聖諦還未能覺證的話,就應當要運用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理,精進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九六【經旨】本經敘說若不知苦諦、苦集諦、苦滅諦、則不得苦滅道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這樣說:『我對於苦聖諦還未覺證,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也都未覺證,然而卻說我將得證苦滅道跡聖諦的話,這樣的說法與事實不相應。』為什麼呢?因為沒有這個道理之故。 如果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還未覺證,然而卻想要證得苦滅道跡聖諦的話,是沒有這個道理的。譬如有人說:『我想要拿取佉提羅(簷木、洋槐)的葉子,將它聚合做成器具,用來裝水提著走。』的話,這是不可能的事。為什麼呢?因為沒有這個道理之故。同樣地,如果說:『我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都未有覺證,然而卻想要證得苦滅道跡聖諦。』的話,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又有人說:『我將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已經得到覺證後,便又可證得苦滅道跡聖諦。』的話,這才是正確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有這個道理之故。 如果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若滅聖諦已經有所覺證,而後想要證得苦滅道跡聖諦的話,這才是可能的事。譬如有人說:『我用純曇摩葉(一种红蓮花之葉)、摩樓迦葉(一種蔓草之葉),把它聚合起來,用來裝水提著走。』的話,這才是正確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有這個道理之故。同樣地,如果有人說:『我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已經得到覺證,然而還想要證得苦滅道跡聖諦。』的話,這才是正確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有這個道理之故。如果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已經得到覺證,而後想要證得苦滅道跡聖諦的話,這才是可能的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九六經解釋: 1、斯有是處故:依本經文意,此句「故」字應是衍文。 三九七【經旨】本經敘說不如實知四諦,隨他人說,如小綿丸之隨風吹去;如實知四諦者,不隨他語,如銅鐵柱之堅固不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就如小綿丸,小劫貝華(木棉)丸,被放置在十字路口,四方的風吹來,就會隨風飄向一方。同樣地,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不能如實地知道,對於苦集聖諦、對於苦滅聖諦、對於苦滅道跡聖諦也都不能如實地知道的話,就應知道這位沙門、婆羅門必定常觀察他人顏色,常附和跟從他人說法,因為他不能如實知道四聖諦之故。所以一聽聞他人的說法,便隨他人的話去領納接受,應該知道這人就是一向不修習四聖諦的智慧所導致。 譬如忉利天帝釋宮殿的因陀羅柱,是用銅鐵做成的,並且深入地中,四方吹來猛烈的風也不能動搖它。同樣地,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能如實地知道,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也都能如實地知道的話,就應知道這位沙門、婆羅門不會依他人顏色,不會附和跟從他人的話語,這沙門、婆羅門有堅固的智慧,本來就已隨順修習四聖諦之故,因此不會附和跟從他人的話語。所以,比丘啊!你們對於四聖諦應當要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九八【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聖諦如實知,則不為他論者所屈。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一根石柱,它的長度有十六肘,有八肘長插入地中,四方吹來猛風,都不能使它搖動。同樣地,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能如實知道,對於苦集聖諦、對於苦滅聖諦、對於苦滅道跡聖諦也都能如實地知道的話,那麼這種沙門、婆羅門到任何的辯論場,一定沒有人能屈服他。如果他已證得心靈解脫、智慧解脫的話,還能使其餘的沙門、婆羅門反生憂苦。他能像這樣地如實知道、如實見道,都是由於他多世以來就有修習的緣故,所以才使得他擁有智慧,而不能動搖他。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你們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九九【經旨】本經敘說為免長受墮惡趣之苦,於四諦未覺證者,當起增上欲,精進修習使能覺證,甚於急救火燒頭衣。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一個人被火燒到了頭髮和衣服,這時就應當生起強烈的慾願,急速救火,使火息滅。」 佛陀又告訴眾比丘說:「但卻不要作這樣的說法!應當先擱置頭髮、衣服被火燃燒這件事,而要對於四聖諦生起向上努力的心,運用各種方法勤勉修習,使能覺證。是哪四種聖諦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對這四聖諦尚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修習,使能覺證。為什麼要這樣呢?比丘啊!因為未解脫時,在漫漫的長夜裡,地獄、畜牲、餓鬼三惡道的大火猛烈,而眾比丘卻不見此極苦的情狀。所以說,假如比丘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還未覺證的話,這比丘就應當要忍著苦樂、憂悲,對於四聖諦勤加精進,運用各種方法去修習,使能覺證,應當這樣學習才是。」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〇〇【經旨】本經敘說為欲聞法,須日日受三百槍苦至百歲,其苦仍不及受惡趣苦,故比丘當於四諦修無間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位男子,他能活有百歲的壽命,有人告訴他說:『這位漢子!如果你想听聞四聖諦法,就應當每天三時忍受痛苦的折磨。早晨時忍受被百槍刺擊苦,到了中午、下午時,也是像這樣的忍受各百槍的刺擊痛苦。在一天當中忍受被三百槍刺擊的痛苦,像這樣每天被槍刺擊一直到他百歲時,然後才得以聽聞四聖諦法,得到證悟,你能夠做到嗎?』 當時,那位男子為聽聞四聖諦法之故,會說都能忍受。為什麼呢?因為人活在這世上,有如長夜般地忍受輪迴之苦,有時轉生於地獄,有時轉生為畜牲,有時轉生成餓鬼,在三惡道中徒然地忍受一切的苦楚,也不能聽聞到四聖諦法,所以我現在為覺證正法的緣故,不會以終身每日須忍受三百槍的刺擊而認為是大苦。所以,比丘啊!你們對於四聖諦還未能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〇一【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供、等正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對於四聖諦能夠平等正確地覺證,就叫做如來、應供、等正覺。是哪四聖諦呢?就是所謂的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對於這四聖諦法能夠平等正確地覺證,就叫做如來、應供、等正覺了。所以,眾比丘啊!對於四聖諦還未證悟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〇二【經旨】本經敘說若不知四諦者,當長夜驅馳生死;若知四諦,則得離生死。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摩竭陀國的人間遊行教化。在王舍城和波羅利弗中間的竹林聚落裡,國王在這當中創建了一處福德精舍。當時,世尊和隨行的大眾就住宿在那兒。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和你們對於四聖諦法,如果無知、無見,不能隨順而覺、不能隨順而受的話,就應當會處於漫漫長夜中,追生逐死。是哪四聖諦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我和你們對於這四聖諦法,如果無知、無見,不能隨順而覺、不能隨順而受的話,就應當會處於漫漫長夜中,追生逐死了。因為我和你們對這苦聖諦能夠隨順而知、隨順而入,所以能夠截斷三界輪迴之流,渡盡生死之海,不再有未來的受生;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也是能隨順而知、隨順而入,所以能截斷三界輪迴之流,渡盡生死之海,不再有未來的受生。因此,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要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當時,世尊就又誦偈說: 「我常和你們,長夜中涉渡生死, 由於不見聖諦之故,大苦日漸增長; 如能見證四聖諦,就能截斷輪迴的大海流, 生死也永遠斷除,不再有未來的受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〇二經解釋: 1、有流:有,是指三界的果報;流,是指四種之惑。三界的果報實有故云有;四種之惑使人漂流於三界之生死海,故云流。四流者:一、見流——三界之見惑;二、欲流——欲界之一切諸惑,但除見惑及無明;三、有流——上二界之一切諸惑,但除見惑及無明;四、無明流——三界之無明。 四〇三【經旨】本經敘說佛所覺知之法甚廣大,而所宣說之法雖不多,但可正向涅槃,故比丘當於四聖諦勤修學,使能覺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摩竭陀國的人間遊行教化。在王舍城和波羅利弗中間的竹林聚落裡,國王在這當中創建了一處福德精舍。當時,世尊和隨行的大眾就住宿在那兒。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和我同行,一起到申恕林去吧!」 當時,世尊與隨行大眾就來到申恕林中,坐在樹下。 這時,世尊手裡握著一把樹葉,告訴眾比丘說:「我手裡所握的樹葉比較多呢?還是整片大樹林的樹葉較多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啊!您手中所握的樹葉很少,而那片大森林中的樹葉卻有無量多,比您手中所握多出百千億萬倍,乃至無法用算數、譬類去比較出來。」 佛陀說:「就像這樣,眾比丘啊!我修行完成正等正覺後,自己所悟見之法,而為人宣說的部份,就如我手中所握樹葉那樣少而已。為什麼呢?因我所宣說的少分之法,都是對於真義有所幫助、對於正法有所幫助、對於梵行有所幫助,能使人有明有慧,得到正覺,趨向於涅槃。而如那一片大森林樹葉之多,我修行完成正等正覺時,自己所知見的正法,所沒有說出來的部份,也就像這樣地多。為什麼呢?因為那些法對於真義不能有所幫助,對於正法不能有所幫助,對於梵行不能有所幫助,也不能使人有明有慧,得到正覺,而正確趨向涅槃之故。所以,眾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〇四【經旨】本經敘說離車族童子競射精舍門孔,箭箭皆射入,阿難以為奇特,以該事白佛,佛告以知四諦較之更難。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城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阿難尊者於早晨穿好法衣,手拿著缽盂,要進入毘捨離城乞食。這時,有眾多離車族的童子也在晨間從城裡出來,他們來到精舍門前,拿起弓箭,比賽射向精舍的門孔,他們每一箭都射進了門孔裡。 阿難尊者看後,感到很奇異,那些離車族的童子竟然能做出這麼困難的事來。他進入城裡乞食,回來收好了衣缽,洗完了腳,便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今天早晨穿好法衣,手拿著缽盂,要進入毘捨離城乞食時,看到了眾多的離車族童子也從城裡出來,他們來到精舍門前,比賽拿弓箭射向門孔,他們每一箭都射進門孔裡。我當時這樣想著:這件事實在很奇異!那些離車族的童子竟然能做出這麼困難的事來。」 佛陀告訴阿難說:「你意見怎樣呢?離車族的童子拿著弓箭比賽射向門孔,每一箭都能射進目標,這件事比較困難呢?還是把一根毛剖析一百分,而拿著弓箭去射向這每一分毫毛,每一箭都要能射中,這樣比較困難呢?」 阿難回答佛陀說:「把一根毛剖析成一百分,對著每一分毫毛射箭,每一箭都要能射中,這件事比較困難。」 佛陀告訴阿難說:「以上這些都比不上對苦聖諦生起如實的知見,這才是最困難的事。同樣地,也比不上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生起如實的知見,這才是最困難的事。」 當時,世尊又誦偈說: 「把一根毛剖析成百分,要射中每一分很困難; 觀察這每一集聚成痛苦身心的因素,要認見那都不是我的 困難也是如此。」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〇四經解釋: 1、苦陰:陰,新譯叫蘊,是構造有情身心的因素。人身有苦,故叫苦陰。 四〇五【經旨】本經敘說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欲复人身,難於盲龜穿木孔,故比丘當於四聖諦,勤方便修學,使能覺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整個大地都變成大海,有一隻壽命無量劫的盲龜,每一百年才把它的頭伸出來一次。在大海中有一塊浮木,浮木上僅有一個孔穴,順著海浪到處漂流,隨著風吹而東西飄蕩。那隻每百年才伸出一次頭來的盲龜,將會巧遇這塊浮木的孔穴嗎?」 阿難回答佛陀說:「不能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這只盲龜如果游到大海的東邊,而那塊浮木隨著風吹,或許是飄到了大海的西邊,至於南、北、四維(四隅),四周圍繞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不一定會巧遇那塊浮木的孔穴。」 佛陀告訴阿難說:「盲龜和浮木,雖然彼此相違離,但是或許會有巧遇的時候。然而愚癡凡夫漂流於五趣之中,想要暫得人身的機率,比那樣還要困難。為什麼呢?因為眾生都不行正義、不行正法、不行善道、不行真實,彼此互相殺害,強者欺陵弱者,造下了無量的罪惡之故。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〇五經解釋: 1、五趣:又名五惡道,或五道,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天。 2、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原經「四聖諦」下有一「當」字,比對前面諸經類句,此「當」字應是衍文,今刪。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十六 四○六【經旨】本經敘說對世間之思惟無所饒益,故不應思惟。惟應思惟出世間之四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有眾多的比丘聚集在食堂裡,思考著世間的一切現象。 當時,世尊知道眾比丘心裡在想什麼,就去到食堂,鋪好座具坐下,然後告訴眾比丘說:「諸位比丘!你們千萬不要去思考世間的一切現象。為什麼呢?因為思惟世間的一切現象,對於真義沒有幫助,對於正法沒有幫助,對於梵行沒有幫助,不能使人有智慧,不能得到正覺,不能順趨於涅槃。你們所應當正確思惟的是:這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為什麼呢?因為思惟這四聖諦的話,才是對真義有幫助、對正法有幫助、對梵行有幫助,能使人有正智,得到正覺,正確地趨向於涅槃。 在過去世時,有一位男子走出王舍城,在拘絺羅池邊端身而坐。他思惟著世間的一切現象。當他正在思惟時,忽然看見有四種軍隊——象軍、馬軍、車軍、步軍,有無量無數的軍隊都進入一根蓮藕的孔洞裡。他看後,自己這樣地想著:我一定是發狂失心了,不然世間所沒有的事,如今竟被我看見。當時,距池不遠的地方,有許多人群聚在那兒。這時,那位男子就去到群眾處,告訴他們說:『各位!我現在發狂了,我現在得了失心症,世間所沒有的事,如今竟被我看見。』就如上文所述,他把所看見的情景為群眾們詳說。當時,那些群眾聽了也都認為這男子是發狂失心了,世間所沒有的事,而他竟然會看見。」 佛陀告訴比丘說:「然而那位男子並非發狂失心,他所看見的情景是真實的。為什麼呢?因為那時距拘絺羅池不遠的地方,有諸天神與阿修羅發動四種軍隊,交戰於空中。當時,諸天神獲得勝利,阿修羅軍戰敗,於是就敗退入那池裡一根蓮藕的孔洞中去了。所以,比丘啊!你們千萬不要去思考世間的一切現象。為什麼呢?因為思考世間的一切現像對於真義沒有幫助,對於正法沒有幫助,對於梵行沒有幫助,不能使人有智慧,不能得到正覺,不能正確地趨向於涅槃。你們應當思惟四聖諦。是那四諦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六經解釋: 1、世間思惟: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loka-cinta),即思惟世間諸法。 四○七【經旨】本經敘說莫論十四無記,應修學四聖諦,使能覺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眾多的比丘聚集在食堂裡,他們這樣地談論著:有人說世間有常、有人說世間無常、有人說世間是有常也是無常、有人說世間既不是有常也不是無常,有人說世間有邊際、有人說世間沒有邊際、有人說世間是有邊際也是無邊際、有人說世間不是有邊際也不是無邊際,有人說生命就是身體、有人說命異於身而身也異於命,有人說如來死後還存在、有人說如來死後不存在、有人說如來死後有存在也有不存在、有人說如來死後既不是還存在也不是不存在。(以上所說為十四無記) 當時,世尊在一處靜坐修禪,他以天耳聽聞到那些比丘們聚集在食堂裡談論的話語。聽後,他去到食堂,就在大眾前鋪好座席坐下,然後就問眾比丘說:「諸位比丘!你們群聚在此談論什麼事呢?」 這時,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們這些比丘群聚在食堂裡,這樣地談論著:有人說有常,有人說無常,……。」就如前面一樣地廣說。 佛陀告訴比丘說:「你們不要討論這些問題。為什麼呢?因為討論這些問題對真義沒有幫助,對正法沒有幫助,對梵行沒有幫助,不能使人有智慧,不能得到正覺,不能正確地趨向於涅槃。你們比丘應該談論的是:這苦聖諦、這苦集聖諦、這苦滅聖諦、這苦滅道跡聖諦。為什麼呢?因為討論這些問題,才是對真義有所幫助、對正法有所幫助,對梵行有所幫助,能使人有智慧,得到正覺,能正確地趨向於涅槃。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〇七經解釋: 1、天耳:即天耳通,六通之一。以與天耳相應之智慧,證知一切之聲境,而能通達無礙。法界次第中上雲:「修天耳者,若於深禪定中發得色界四大清淨造色,住耳根中,即能聞六道眾生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如天耳通。」 四○八【經旨】本經敘說莫起貪、恚、害三惡覺,當起四聖諦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迦蘭陀竹園裡。那時,有眾多的比丘群聚在食堂裡,有人生起貪欲的心念,有人生起瞋恚的心念、有人生起害人的心念。 那時,世尊知道了眾比丘心裡的想法,於是就去到食堂,鋪好了座席,就坐在群眾前,然後告訴眾比丘說:「你們不要生起貪欲的心念,不要生起瞋恚的心念,不要生起害人的心念。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心念對真義沒有幫助,對正法沒有幫助,對梵行沒有幫助,不能使人有智慧,不能得到正覺,不能趨向於涅槃。你們應當生起苦聖諦的心念、苦集聖諦的心念、苦滅聖諦的心念、苦滅道跡聖諦的心念。為什麼呢?因為生起這四聖諦的心念,才能對真義有幫助、對正法有幫助、對梵行有幫助,能使人有正智,得到正覺,趨向於涅槃。所以,眾比丘啊!你們對於四聖諦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以正智正念去精進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九【經旨】本經敘說莫起親裡覺等,當起聖諦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省略處經文)就如前經所廣說的,所差別的是:「莫生起親戚鄰里的心念、國土人民的心念、不死的心念……。」乃至聞佛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一○【經旨】本經敘說莫論說世間事,應論說四聖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有眾多的比丘群聚在食堂裡,他們這樣地談論著:有人談論王事、賊事、戰鬥的事、錢財的事、衣著的事、飲食的事、男女的事、世間言語的事、事業的事、諸海中的事。 當時,世尊在禪定中,他以天耳聽到了眾比丘談論的話語,就從座席起來,去到食堂,鋪好座席,就在大眾前坐下,然後問眾比丘說:「諸位比丘!你們群聚在此談論什麼事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們群聚在這,有的論說王事……。」就如上文所廣說的。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你們不要討論這些問題,因為論說王事……乃至不能趨向涅槃。如要論說的話,應當論說:這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為什麼呢?因為討論這四聖諦對真義有幫助、對正法有幫助、對梵行有幫助,能使人有正智,得到正覺,正確地趨向於涅槃。」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一一【經旨】本經敘說莫作無益之論諍,應學四聖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眾多比丘群聚在食堂裡,他們這樣地爭論著:「我知道正法、戒律,你們不知道;我的說法能成就正行,我的說法能與道理相合;你們的說法不能成就正行,不能與道理相合;應在前面說的,你們卻留到後面說;應在後面說的,你們卻拿到前面來說。」而且又互相爭論著說:「我的論說才正確,你們的說法不如我,如果有能力回答的話,就應當回答我。」 當時,世尊在禪定中以天耳聽聞到眾比丘爭論的話語,……就像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對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一一經解釋: 1、「我知法、律,汝等不知;……能答者當答」:「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汝不知此法、律,我知此法、律,汝云何知此法、律耶?汝為邪行者,我為正行者;汝將應說為前者說為後,將應說為後者,說為前;我言為相應,汝言為不相應;汝長時所思為所覆;汝為逃他論而立論;汝將墮負處,若能者,當應答。」 2、乃至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句中原無「未」字,今依經意及四〇七經、四一二經、四一三經相對類句予以增補。 四一二【經旨】本經敘說論說諸王大力、大富無益,應當學四聖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有眾多的比丘群聚在食堂裡,他們這樣地談論著:「波斯匿王和頻婆娑羅王,那一位具有大力?擁有大富呢?」 當時,世尊在禪定中,以天耳聽聞到眾比丘談論的話語,就從座席起來,去到食堂,鋪好座席,就坐在群眾前,然後問眾比丘說:「你們在談論什麼事呢? 」 這時,眾比丘就把前面所談論的事情詳細地向世尊禀告。 佛陀告訴比丘說:「你們何必討論諸王誰有大力、大富呢?諸位比丘們!不要討論這些問題,為什麼呢?因為討論這些問題對真義沒有幫助,對正法沒有幫助,對梵行沒有幫助,不能使人有智慧,不能得到正覺,不能趨向於涅槃。你們所應當論說的是:這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為什麼呢?因為論說這四聖諦能對真義有所幫助、對正法有所幫助、對梵行有所幫助,能使人有正智,得到正覺,正確地趨向涅槃。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理,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一二經解釋: 1、波斯匿王:舍衛國之王名,與佛同日生。有部毘奈耶雜事所謂憍薩羅國王勝光王是也。王第二夫人曰末利(譯曰勝鬘,勝鬘經之勝鬘夫人,即此王夫人之女,母子同名)。本為劫比羅城婢女,以歸佛之福,為王聘為夫人,生一子,名惡生,有逆害自立之心,長行大臣諫止之,後王領長行大臣至佛所聽法,久不出,長行意變,竊引車馬還城,策立惡生太子為王,驅逐大王之二夫人行雨、勝鬘。二夫人詣王所,中途遇王白事,王便令勝鬘還城,自與行雨共向王舍城。城外有一園林,王停此,令行雨報未生怨王(阿阇世王),未生怨王聞之大喜,嚴駕自出迎之。時波斯匿王久不得食,乞於園主,得蘿菔五顆食之,往水邊過量飲之,因成霍亂,遂僕死。未生怨王后來厚葬之。(見有部毘奈耶雜事八) 2、頻婆娑羅王:佛在世時摩竭陀國王之名,為佛最初之檀越,深歸佛法,迎佛至首都王舍城說法度人,王並發願願盡形壽供奉佛陀及僧眾衣服飲食臥具。積善根雖多,終為逆子阿阇世王幽囚,在幽囚中因照於佛之光明,證阿那含果而死。 四一三【經旨】本經敘說論說宿命無益,應學四聖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有眾多的比丘群聚在食堂裡,他們這樣地談論著:「你們前世是做什麼職業?是什麼技術行業?用什麼方法來謀生呢?」 當時,世尊在禪定中,以天耳聽聞到眾比丘談論的話語,就從座席起來。去到食堂,鋪好座席,就坐在群眾前,然後問眾比丘說:「你們在談論什麼事呢?」 這時,眾比丘就把前面所談論的事情詳細地向世尊禀告。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諸位比丘們!你們不要談論說:前世做什麼行業。為什麼呢?因為這些論說不能對真義有幫助,不能對正法有幫助,不能對梵行有幫助,不能使人有智慧,不能得到正覺,不能趨向於涅槃。諸位比丘啊!你們應當論說:這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為什麼呢?因為論說這四聖諦能對真義有所幫助,對正法有所幫助,對梵行有所幫助,能使人有正智,得到正覺,正確地趨向於涅槃。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一四【經旨】本經敘說論說檀越所施物品之好惡無益,應當學四聖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有眾多的比丘群聚在食堂裡,他們這樣地談論著:「某甲檀越(施主)所供的是粗食淡菜,我們吃了,覺得沒有滋味,沒有力量;我們不如捨棄他所供的粗食淡菜,而自行去乞食。為什麼呢?因為比丘乞食時較能得到好食物,又可見到施主恭敬的色貌,時常聽到好的音聲,被眾人所認識,也可得到衣服、臥具、醫藥。」 當時,世尊在禪定中,以天耳聽聞到眾比丘談論的話語,就去到食堂……像這樣地廣說,乃至能正確地趨向涅槃。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一五【經旨】本經敘說佛所說四聖諦,一比丘悉能受持。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有受持我所說的四聖諦嗎?」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向佛陀行禮,合掌禀告佛陀說:「有的,世尊您所說的四聖諦,我全都受持奉行了。」 佛陀問那位比丘說:「你如何受持奉行四聖諦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你講說這是苦聖諦,我就受持奉行;這是苦集聖諦,這是苦滅聖諦、這是苦滅道跡聖諦,世尊如是說四聖諦,我就如是受持奉行。」 佛陀告訴比丘說:「真好啊!真好!我一講說苦聖諦,你就能真實地受持奉行;我一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你就能真實地受持奉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一六【經旨】本經敘說佛所說四聖諦是如如、不離如、不異如,如是受持,是名真實受持四聖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有受持我所說的四聖諦嗎?」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偏袒著右肩,向佛行禮,合掌禀告佛陀說:「有的,世尊您所說的四聖諦,我全都受持奉行了。」 佛陀問那位比丘說:「你如何受持我所說的四聖諦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一說到苦聖諦時,我全都受持奉行。因為這是真實的、不離真實的、不異真實的,是真的、實的、正確的、不顛倒的,是聖者的真理,這就叫苦聖諦;世尊您所說的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這也都是真實的、不離真實的、不異真實的,是真的、實的、正確的、不顛倒的,是聖者的真理,這就是世尊所說的四聖諦,我全都受持奉行。」 佛陀告訴比丘說:「真好啊!真好!你能真實地受持奉行我所說的四聖諦,知道這是真實的、不離真實的、不異真實的,是真的、實的、正確的、不顛倒的道理,這就叫比丘能真實地奉行我所說的四聖諦。」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一六經解釋: 1、「如如、不離如、不異如」:「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相對經文此處作「此是真實的、此是不離真實的、此是不異真實的」 。如,意為「真實」。 四一七【經旨】本經敘說除佛所說四聖諦外,別無四聖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旳迦蘭陀竹園裡。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有受持我所說四聖諦嗎?」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向佛行禮,合掌禀告佛陀說:「有的,世尊您所說的四聖諦,我全都有受持。是受持那四諦呢?就是世尊所說的苦聖諦,我全都有受持;還有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我全都有受持。」 佛陀告訴那位比丘說:「真好啊!真好!依我所說的四聖諦,你全都能受持。眾比丘啊!如果有沙門、婆羅門這樣說:『像沙門瞿曇所說的苦聖諦,我將捨棄,另外立一個苦聖諦。』的話,他但有這樣的說法,可是問他內容卻不知道,只會增加疑惑,因為沒有那樣境界存在之故。或者說:『沙門瞿曇所說的苦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我現在將捨棄,另外立一個四聖諦。』的話,他但有這樣的說法,可是問他內容卻不知道,只會增加疑惑,因為沒有那樣境界存在之故。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一八【經旨】本經敘說若於佛、法、僧有疑者,則於四聖諦有疑;反之則不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比丘對於佛有疑惑的話,那麼對於苦聖諦就會有疑惑,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就會有疑惑;如果對於法、僧也有疑惑的話,那麼對於苦聖諦就會有疑惑,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就會有疑惑。如果對佛不疑惑的話,那麼對於苦聖諦就不會有疑惑,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就不會有疑惑;如果對於法、僧也不疑惑的話,那麼對於苦聖諦就不會有疑惑,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就不會有疑惑。」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一九【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聖諦有疑,則於三寶有疑;反之則不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有疑惑的話,那麼就是對於佛有疑惑,對於法、僧有疑惑;如果對於集、滅、道聖諦也有疑惑的話,那麼就是對於佛有疑惑,對於法、僧有疑惑。如果對於苦聖諦沒有疑惑的話,那麼就是對於佛沒有疑惑,對於法、僧沒有疑惑;如果對於集、滅、道聖諦也沒有疑惑的話,那麼就是對於佛沒有疑惑,對於法、僧沒有疑惑。」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〇 【經旨】本經敘說若不知四聖諦,則沉淪生死,其深嶮甚於深嶮嚴。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跟我一起去到深嶮岩吧!」 眾比丘回答佛陀說:「好的,世尊!」 當時,世尊與跟隨的大眾就去到深嶮岩,鋪好了座席坐下來,向四周觀察深嶮岩後,告訴眾比丘說:「這個山岩真是一座很大的絕壁。」 這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後,向佛陀行禮,合拿問佛陀說:「世尊啊!這座絕壁實在很高大,然而是否還有比這一座更大,令人感到可怕的絕壁呢?」 佛陀知道這比丘話裡的含意,於是就告訴比丘說:「正是這樣,比丘啊!這座絕壁雖然很高大,然而還有比這一座更大,令人感到可怕的絕壁,那就是眾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不能如實知道,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也都不能如實知道,他們對導至於『生』的根本諸行(諸業的造作)愛樂貪著,也對導至於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根本諸行愛樂貪著,而造作這些業行。由於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業行展轉增長之故,所以就會陷入於『生』的絕壁之處;陷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絕壁之處。正是這樣,比丘啊!這就是比深嶮岩絕壁更高大的絕壁了。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二〇經解釋: 1、深嶮岩:「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雲:「為靠近靈鷲山之一峰,為一岩石聳立的絕壁」。 2、彼於生本諸行樂著:「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於導至於生之諸行樂著」。 四二一【經旨】本經敘說不知四聖諦而導致老、病、死、憂、悲、惱苦,其苦甚於大熱地獄。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一個叫大熱的地獄,如果眾生在那個地方的話,就會一直被火燒烤熱炙。」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向佛行禮,合掌請問佛陀說:「就如世尊所說,這真是大熱之處。世尊啊!除了這一處大熱地獄外,還有比這兒更炙熱,極為可怕,無能超過其上的嗎?」 佛陀告訴比丘說:「正是這樣。比丘啊!這雖然是大熱地獄,但卻還有比這兒更炙熱,極為可怕,無能超過其上的哩!什麼是更有大熱極為可怕,超過這大熱地獄的呢?就是沙門、婆羅門對這苦聖諦不能如實知道,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能如實知道,……就像這樣,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大熱熾然,這就叫做比丘大熱熾然,極為可怕,無有能及的。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二一經解釋: 1、大熱地獄:地獄名。八熱地獄之一,即大燒炙地獄。謂獄卒將彼罪人置鐵城中,烈火燒城,內外俱赤,燒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焰熾盛,其坑兩岸,復有火山,捉彼罪人貫鐵叉上,著於火中,皮肉糜爛,痛苦萬端,故名大燒炙地獄。 四二二【經旨】本經敘說不知四聖諦而墮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之闇冥,其可怖畏甚於墮入大闇地獄。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一處大闇地獄,如果眾生生在其中的話,就看不到自身。」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向佛行禮,合掌請問佛陀說:「世尊啊!這真是大闇之處,除了這一處大闇地獄外,還更有其它的大闇之處,極為可怕,超過這兒的嗎?」 佛陀告訴比丘說:「正是這樣,還更有大闇,極為可怕,超過於這兒的,就是說沙門、婆羅門對於四聖諦不能如實知道,……乃至墮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大闇之中。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三【經旨】本經敘說若不知四聖諦而墮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之闇冥,其闇冥甚於墮入小千世界之中間闇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就好像太陽遊行天空,照耀這個世界,乃至有千顆太陽千顆月亮,照耀著千個世界、千個須彌山、千個弗婆提(東勝神洲)、千個閻浮提(南贍部洲)、千個拘耶尼(西牛賀洲)、千個鬱單越(北俱盧洲,以上為印度所傳四大部洲),千個四天王天(第一層天)、千個三十三天(忉利天,第二層天)、千個炎摩天(時分天,第三層天)、千個兜率陀天(喜足天,第四層天)、千個化樂天(第五層天)、千個他化自在天(第六層天,以上為欲界六天),千個梵天(屬於色界天),這就叫做小千世界。這小千世界的中間地帶非常黑暗,雖然日月的光明照耀,有很大的光明力,然而那兒卻仍大暗看不見,如果有眾生生在那兒的話,也見不到己身。」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向佛陀禮敬,合掌請問佛陀說:「世尊啊!就如世尊所說,這是一極黑暗之處,然而還有其它比這兒更為黑暗之處嗎?」 佛陀告訴比丘說:「是還有極黑暗之處超過這兒的,就是說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不能如實知道,……乃至陷入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極黑暗之中,這叫做比丘有大黑暗超過於世界中間的黑暗。所以,比丘啊!對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四【經旨】本經敘說若不知四聖諦而墮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之大闇冥,其闇冥甚於墮入中千世界之中間闇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從一個小千世界累積滿一千個小千世界,就名叫中千世界。在這中千世界的中間地帶,極為黑暗,……就如前經所說一樣,乃至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五【經旨】本經敘說若不知四聖諦而墮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之大闇冥,其闇冥更甚於墮入大千世界之中間闇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從一個中千世界累積滿一千個中千世界,就名叫三千大千世界。在這三千大千世界中間地帶有極黑暗之處,雖有日月遊行,光輝普照這個世界。然而那裡卻仍黑暗看不見,……乃至陷入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大黑暗之中。所以,眾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六【經旨】本經敘說宜善思念四聖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講說四聖諦。你們要仔細聽啊!要仔細地聽!聽後要好好地思考!是哪四聖諦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這就叫做四聖諦。」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當說」的經文一樣,如是有、如是當知的經文,也和上面所說相同。 四二七【經旨】本經敘說若勤禪思,內寂其心,則四聖諦能如實顯現。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要勤於禪思,生起正方便(正確的精進努力),使內心得到寂靜。為什麼呢?因為比丘勤於禪思,成就內心的寂靜後,正理就會如實地顯現。是如實顯現什麼正理呢?就是說這苦聖諦會如實顯現,這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會如實顯現。」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八【經旨】本經敘說當修三摩提,專心正念,則四聖諦能如實顯現。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當修習無量的三摩提(三昧,定),專心正念。為什麼呢?因為修習無量的三摩提,能專心正念後,這個正理就會如實地顯現。是如實顯現什麼正理呢?就是說這苦聖諦會如實地顯現,這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會如實地顯現。」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九【經旨】本經敘說若不如實知四聖諦,則墮入三惡道中。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就好像人們把木杖丟擲到空中去一樣,不久那木杖便又會落到地面,或是根部先著地,或是腹部先著地,或是頭部先著地。就像這樣,沙門、婆羅門如果對這苦聖諦不能如實知道,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能如實知道,應當知道這沙門、婆羅門就會或是墮入地獄道,或是墮入畜生道,或是墮入餓鬼道中。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三〇【經旨】本經敘說若不如實知四聖諦,則會或生善趣、或生惡趣中。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就好像人們把木杖丟擲到空中去一樣,那木杖一定又會落到地面,或掉於乾淨之地,或掉於不淨之地。就像這樣,沙門、婆羅門如果對於苦聖諦不能如實知道,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能如實知道;因為不能如實知道的緣故,就會或生於善道,或生於惡道。所以,眾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三〇經解釋: 1、善趣:在六道輪迴中,天、人、阿修羅屬三善道。 2、惡趣:在六道輪迴中,地獄、餓鬼、畜生屬三惡道。 四三一【經旨】本經敘說若不知四聖諦,則會輪迴於五趣。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就好比有五段相續輪轉的輪子,有位大力的男子使它快速地旋轉。就像這樣,沙門、婆羅門如果對這苦聖諦不能如實知道,對這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能如實知道,就會輪迴於五道之中,而快速地旋轉,或是落入地獄道、或是落入畜生道、或是落入餓鬼道等惡道中,或是受生人道、或是受生天道等善道裡,但還是會落入惡道之中,在漫漫長夜裡不斷地輪轉著。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三二【經旨】本經敘說佛所增上(加強)說法的是四聖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來、應供、等正覺所一再加強的是對四聖諦的教說。開示它的意義,施設它的教法,建立它的名目,分別它的義理,教說它、彰顯它、表露它。是哪四聖諦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三三【經旨】本經敘說如實知四聖諦,謂之黠慧。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怎樣叫做聰明呢?是對這苦聖諦能如實知道,對這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能如實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 眾比丘回答佛陀說:「依我們對世尊說法的了解,對於四聖諦能如實知道的話,這才叫做聰明。」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答得真好啊!答得真妙!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能如實知道的話,這就叫聰明。所以,眾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三四【經旨】本經敘說四聖諦須漸次修學而後得無間等(覺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須達長者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坐於一邊,請問佛陀說:「世尊啊!這四聖諦是漸次修學而後才得覺證的呢?還是頃刻之間一次就都覺證的呢?」 佛陀告訴長者說:「這四聖諦是漸次修學而後才得覺證,不是頃刻間就可覺證的。」 佛陀又告訴長者說:「如果有人說『對於苦聖諦我還未能覺證,然而對那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已覺證』的話,這樣的說法是與事實不相應的。為什麼呢?因為若對苦聖諦還未覺證,然而卻想要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覺證的話,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有人企圖拿兩片細小的樹葉接合成器皿,用來盛水拿著走,那是不可能的。同樣地,對於苦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然而卻想要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覺證的話,那也是不可能的。 又比如有人摘取蓮花的葉子,將它接合成器皿,用來盛水游行,這才是有可能的。同樣地,長者啊!對於苦聖諦已有覺證,而後想要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覺證的話,這才是可能的。所以,長者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三四經解釋: 1、須達長者:須達,即舍衛國給孤獨長者之本名,祇園精舍之施主也。 四三五【經旨】本經敘說四聖諦由漸次而得,譬如登殿堂,必由初階而登。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就如須達長者所請問的問題(見前第四三四經),有一位比丘也來請問,世尊的說法都相同,只是所用的譬喻有不同。世尊說:「譬如有四級的石階可直登殿堂。如果有人說『不登上第一級石階,就可以由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石階而登上殿堂』的話,那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定要經由第一級石階,然後依次登上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石階,才得以登上殿堂。同樣地,比丘啊!對於苦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然而就想要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能夠覺證的話,那也是不可能的。 又譬如,比丘啊!如果有人說:『從四級的石階登上殿堂,一定要從第一級石階,然後依次登上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石階才得以登上殿堂。』應是這樣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要從第一級石階,然後依次上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石階而登上殿堂,是真有這麼一回事之故。就像這樣,比丘啊!如果說『對苦聖諦能夠覺證後,然後才能夠依次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有所覺證』的話,應是這樣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若對苦聖諦已經覺證了,然後就能依次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有所覺證,是真有這麼一回事之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三六【經旨】本經經意同四三五經。 就如一位比丘所請問的問題(見前第四三五經),阿難所請問的問題,世尊也是這樣的說法,只是所用的譬喻有所不同。 佛陀告訴阿難說:「譬如由四級的板梯而登上殿堂。如果有人說『不必經由第一級的板梯,就可由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的板梯登上殿堂』的話,那是不可能的。同樣的,阿難啊!如果對於苦聖諦還未覺證,然而就想要對苦集聖締、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有所覺證的話,這樣的說法與事實不相應。為什麼呢?因為若對苦聖諦還未覺證,然而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卻能覺證,那是不可能的事。 又譬如說,阿難啊!由四級的板梯而登上殿堂。如果有人說『要經由第一級板梯,然後依次登上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板梯而登上殿堂』的話,這是與事實相應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一定要經由第一級板梯,然後再依次登上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板梯而登上殿堂,是有這麼一回事之故。就像這樣,阿難啊!對於苦聖諦能夠覺證後,然後才能依次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有所覺證,這才是可能的。」 佛陀說完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三七【經旨】本經文敘說眾生界無數無量,若於四聖諦能夠覺證,則得脫眾生界,故宜學四聖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把大地的草木,全部取來作成槍,然後射入大海中,是否就能貫穿一切的水族了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大海中一切水族,有各種的形類,有的極細小不可以貫穿;有的極龐大,也不可以貫穿。」 佛陀告訴比丘說:「就是這樣!就是這樣!眾生有無量無數。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三七經解釋: 1、悉取為鏘:「鏘」根據經意疑應作「鎗」或「槍」。 四三八【經旨】本經敘說如實知四聖諦者如手中之土,極少;不如實知者如雪山之土,極多。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手裡拿著土石,問眾比丘說:「你們意見怎樣呢?我手中握的土石較多呢?還是那大雪山的土石較多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你手中所拿的土石極為稀少,而雪山的土石卻有無量的多,百千億萬之數,是用算數譬喻所不能比類的。」 佛陀告訴比丘說:「在一切眾生中對於苦聖諦能夠如實知道的,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能夠如實知道的,就如我手中所拿的土石那樣的稀少;而一切眾生對於苦聖諦不能夠如實知道,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能夠如實知道的,卻有如雪山的土石一樣,無量無數。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要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三九【經旨】本經敘說多聞聖弟子具足見諦,所盡苦本如大湖水;餘不盡者,如指端之水。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一水湖,它的深與廣各有五十由旬,湖水盈滿。如果有位男子用毛髮或指端沾取那湖水,乃至再三的去沾取。你們意見怎樣呢?比丘啊!是那位男子所沾取的水多呢?還是這湖里的水比較多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那位男子再三以毛髮或指端所沾取的湖水,實在是極稀少;而那湖大水,卻是無量無數,乃至是用算數譬喻所無法比類。」 佛陀告訴比丘說:「就如大湖水有無量無數,同樣地,多聞的聖弟子能具足正見而覺證的話,就能得到聖道的果位(四聖果位),斷除一切痛苦的根本,就如截斷多羅樹頭一樣,在未來世成就不生之法;而殘餘不盡的痛苦,就如那位男子用毛髮或指端所沾取的水一樣,極為稀少。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大湖水譬」的經文所說,像這薩羅多吒迦、恆伽(恒河)、耶符那、薩羅遊、伊羅跋提、摩酰(以上均為河名)等河,以及四大海,它的譬喻也如上文所說一樣。 第四三九經解釋: 1、由旬:印度計里程的數目,每由旬有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的四種說法,但說四十里為一由旬者居多。 2、「如大湖水,甚多無量。如是多聞聖弟子具足見諦……如彼士夫發毛指端所渧之水」: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諸比丘!如是聖弟子,於見具足而現觀者,則已滅盡之苦為多,所殘存者為少」。 四四〇【經旨】本經敘說眾生不知四聖諦者如大雪山之土石,甚多;而知四聖諦者卻如手中之團土,甚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手裡拿著一塊土塊,大如梨子,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意見怎樣呢?比丘啊!我手中的這一個土塊多呢?還是大雪山中的土石較多呢?」 眾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你手中所拿的土塊極為稀少,而那大雪山中的土石卻非常的多,有百千億那由他之多,乃至是算數譬喻所不能比類。」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就如我手中所拿的土塊這樣少,同樣地,眾生對於苦聖諦能夠如實知道,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能夠如實知道的人,也是這麼少。就如大雪山的土石這樣多,同樣地,眾生對於苦聖諦不能夠如實知道,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能夠如實知道的人,也是有這麼多。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以「雪山王」為譬喻的說法,像這以尼民陀羅山、毘那多迦山、馬耳山、善見山、佉提羅迦山、伊沙陀羅山、由揵陀羅山、須彌山王,以及大地土石為譬喻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又如以「梨果」為譬喻的說法,像這以阿摩勒迦果、跋陀羅果、迦羅迦果、豆果……乃至以蒜子為譬喻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第四四〇經解釋: 1、那由他: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術、那述。數目名,相當於此方之億。 四四一【經旨】本經敘說眾生身形可見者,少如爪上之土;而不可見者,多如大地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用手指甲挖起一些土後,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意見怎樣呢?我指甲上的泥土多呢?還是大地的泥土較多呢?」 眾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你指甲上的泥土極為稀少;而這大地的泥土是多得無量,乃至用算數譬喻都無法比類。」 佛陀告訴比丘說:「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那些眾生當中有形相可看得見的,也是這麼少;而形相極微細,無法看見的,卻有如大地泥土那麼多。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以「陸地」為譬喻的說法,像這以「水性」為譬喻的經文也是如此的說法。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的,眾生當中生於人道者,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同樣地,生於「非人」之處也是那麼多。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能生於中土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同樣地,生於邊遠地區的人也是那麼多。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能夠修行成就神聖慧眼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同樣地,不能修行成就神聖慧眼的人也是那麼多。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眾生能知道這正法、戒律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同樣地,眾生不能知道正法、戒律的人,也是那麼多。就如「知道正法、戒律」的經文所述,像這等知、普知、正想、正覺、正解、法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眾生知道孝順父母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同樣地,眾生不知道孝順父母的人,也是那麼多。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能夠知道沙門、婆羅門家的尊長,做所應做的事,做有福報的事,此世他世都畏怖罪業而行布施,受持齋戒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不知道沙門、婆羅門家的尊長,不知做所應做的事,不知做有福報的事,此世他世都不畏怖罪業而行布施,不受持齋戒的人,也是有那麼多。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眾生能夠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同樣地,眾生不能修持各種戒律的人,也是那麼多。像這樣能夠遠離貪欲、瞋恚、邪見的人,以及不能夠遠離貪欲、瞋恚、邪見的人的情況,也是這樣的說法。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能夠修持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以上為五戒)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同樣地,不能夠修持五戒的人,也是那麼多。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眾生能夠修持八戒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同樣地,眾生不能夠修持八戒的人,也是那麼多。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眾生能夠修持十善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同樣地,眾生不能夠修持十善的人,也是那麼多。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眾生從地獄命終後,能夠受生人道中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同樣地,眾生從地獄命終後,還生地獄中的人,也是那麼多。就如眾生從地獄命終轉生人道中的經文所說,像這從畜生道、餓鬼道命終轉生人道中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眾生從地獄命終後,能夠轉生到天上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同樣地,眾生從地獄命終後,還生地獄中的人,也是那麼多。就如眾生從地獄命終轉生天上的經文所說,像這從畜生道、餓鬼道命終轉生天上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眾生在人道中命終後,能夠還生人道中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一切眾生從人道中命終後,下生地獄中的人,也是那麼多。就如眾生從人道中命終後下生到地獄中的經文所說,像這下生到畜生道、餓鬼道中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就如我指甲上泥土這樣少,同樣地,一切眾生從天上命終後,能夠還生天上的人,也是這麼少;而如大地泥土那樣多,同樣地,一切眾生從天上命終後,下生到地獄中的人,也是那麼多。就如眾生從天上命終後下生到地獄中的經文所說,像這下生到畜生道、餓鬼道中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第四四一經解釋: 1、非人:指天龍八部中似人而非人的鬼神。 2、中國:佛教所稱的中國,乃是指恒河流域中的摩羯陀地方。 3、慧眼:五眼之一,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是聲聞乘的眼。 4、八戒:又稱八齋戒、八關齋。一、不殺生,不殺有生命的動物;二、不與取,不取他不與之物;三、不非梵行,不做男女之媾合;四、不虛誑語,不說不符事實的話;五、不飲酒;六、不塗飾鬘舞歌觀聽,不身塗香飾花鬘及觀舞蹈聽歌曲;七、不眠坐高廣嚴麗床上;八、不非食時,過午不食。 5、十善:十種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 四四二【經旨】本經敘說世尊未聞正法時,於四聖諦正見已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原本還未聽聞正法時,就能正確地去思惟這苦聖諦,已生起了正見;對這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也都已生起了正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已生正見的經文所說,像這今生、當生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又如『生』的經文所說,像這起、習、近修、多修、觸、作證等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四四三【經旨】本經以眼藥丸為譬,說明諸界其量無數,比丘當向善界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細小的眼藥丸,其數深廣有一由旬之多。如果有人拿取這些藥丸到每一界去安置,能迅速地將藥丸在那些界裡放完,然而卻仍不能得到界的邊際。應當知道,一切界的數目有無量之多。所以,比丘啊!應當向善界去學,對於種種的善界,應當要向著它去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四三經解釋: 1、從本經四四三——四六四經「雜阿含經論會編」輯為「界相應」。 2、由旬:印度計里程的數目,每由旬有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四種說法,但說四十里為一由旬者居多。 3、界:音譯馱都。具有層、根基、成分、要素、領域、種族、分界諸義。在印度及中國漢族佛教界,此語之用法可分為下列幾種:一、用以表示人、宇宙、世界構成要素的種類。如「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識。「六界」——地、水、火、風、空、識。二、用以表示領域或境界。如「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用以表示要素、因者。如唯識學、華嚴學將一切法之種子稱為界。四、用以表示分界者。如律宗為避塵俗干擾修道,而在衣食住方面等所作的「結界」。 四四四【經旨】本經敘說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故比丘應學種種善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常與界在一起,與界相和合。眾生是怎樣常與界在一起的呢?就是當眾生生不善之心時就會與不善之界在一起,生善心時就會與善界在一起,生微妙心時就會與微妙界在一起,生卑劣心時就會與卑劣界在一起。眾比丘啊!應當要如此的去學種種的善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四五【經旨】本經意同前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所廣說的內容如前經一樣。差別的是,世尊又說偈言: 「由於常交會,所以就會常生起;如果相遠離的話,生起就會斷絕。 如人拿著小木頭,進入於大海中, 人與木頭都會沉沒海底,人如果懈怠,道理也相同, 所以應當要離開懈怠,離開卑劣不精進。 賢聖的人不會懈怠,能安住遠離懈怠, 殷勤精進禪思,而超度生死之流。 膠與漆彼此互得其性,火焰得風則熾燃, 珂貝與乳同色澤,眾生與界也常在一起。 凡相類似就會和合在一起,增長之後也是如此。」 四四六【經旨】本經敘說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並舉諸弟子為例,所學相同則相聚為類,故比丘當善分別種種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常與界在一起,與界相和合。是怎樣與界在一起的呢?就是當眾生生起不善之心時,就會與不善之界在一起;生起善心時,就會與善界在一起;生起卑劣之心時,就會與卑劣之界在一起;生起微妙之心時,就會與微妙之界在一起。 這時,憍陳如尊者(了本際,首先證道的尊者)和眾多的比丘就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上座多聞的大德,出家已久,具足修習梵行的比丘。 又有大迦葉尊者(十大弟子中,頭陀第一)和眾多的比丘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少欲知足,修頭陀苦行,不去蓄積多餘財物的比丘。 舍利弗尊者(十大第子中,智慧第一)也和眾多的比丘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具有大智慧和大辯才的比丘。 這時,大目揵連尊者(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也和眾多的比丘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具有神通大力的比丘。 這時,阿那律陀尊者(十大弟子中,天眼第一)也和眾多的比丘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具有明徹天眼的比丘。 這時,二十億耳尊者(佛弟子中,精進第一)也和眾多的比丘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勇猛精進,能專勤修行的比丘。 這時陀驃尊者(佛弟子中,主事眾僧飲食比丘)也和眾多的比丘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能為大眾修供具的比丘。 這時,優波離尊者(十大弟子中,持律第一)也和眾多比丘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通達於律行的比丘。 這時,富樓那尊者(十大弟子中,說法第一)和眾多的比丘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具有辯才,善於說法的比丘。 這時,迦旃延尊者(十大弟子中,論議第一)也和眾多的比丘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能分別諸經,善說法相的比丘。 這時,阿難尊者(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也和眾多的比丘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多聞總持的比丘。 這時,羅睺羅尊者(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也和眾多的比丘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善持律行的比丘。 這時,提婆達多(先為佛弟子,後叛佛自成僧團)也和眾多的比丘在於近處經行,他們都是習近眾惡行的比丘。這就叫比丘常與界在一起,與界相和合。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當要善於分別各種的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四七【經旨】本經意同第四四六經,唯偈言與第四四五經同,請參閱。白話譯解略。 四四八【經旨】本經敘說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並廣說勝界、鄙界、殺界……乃至飲酒界等,比丘當善分別種種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常與界在一起,與界相和合,……。」像這樣地廣說,乃至說:「微妙心生起時,就會與微妙界在一起;卑劣心生起時,就會與卑劣界在一起;殺生之時,就會與殺界在一起;盜淫心、妄語心、飲酒心生起時,就會與……飲酒界等在一起。不殺生時,就會與不殺界在一起;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時,就會與……不飲酒界等在一起。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當要善於分別各種的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四九【經旨】本經敘說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並廣說不信界、犯戒界、無慚無愧界……乃至慚愧界等,比丘當善分別種種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常與界在一起,與界相和合。不信時,就會與不信界在一起;犯戒時,就會與犯戒界在一起;無慚無愧時,就會與無慚無愧界在一起。有信心時,就會與信界在一起;持戒時,就會與持戒界在一起;有慚愧心時,就會與慚愧界在一起。所以,眾比丘啊!你們應當要善於分別各種的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信、不信界俱」的經文所說,像這精進、不精進界俱,失念、不失念界俱,正受、不正受界俱,多聞、少聞界俱,慳者、施者界俱,惡慧、善慧界俱,難養、易養界俱,難滿、易滿界俱,多欲、少欲界俱,知足、不知足界俱,攝受、不攝受界俱等的經文,也都如前面的經文一樣地廣為解說。 四五〇【經旨】本經敘說十八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講說種種的界。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種種的界呢?就是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這些就叫做種種的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五一【經旨】本經敘說緣種種界而生觸、受、愛等精神作用。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是由於種種的界,而生起種種的覺觸;由於種種的覺觸,而又生起種種的感受;由於種種的感受,再又生起種種的愛欲。什麼是種種的界呢?就是所謂的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這些就叫做種種的界。 什麼叫做由於種種界而生起種種的覺觸呢?……乃至什麼叫做由於種種的感受而生起種種的愛欲呢?就是說由於眼界,而生起眼觸;由於眼觸,而又生起由眼觸因緣所生起的感受;由於眼觸生起的感受,再又生起由眼觸因緣所生起的愛欲。耳、鼻、舌、身界,乃至由於意界,而生起意觸;由於意觸,而又生起由意觸因緣所生起的感受;由於意觸生起的感受,再又生起由意觸因緣所生起的愛欲。 眾比丘啊!不是由於種種的愛欲而生起種種的感受,也不是由於種種的感受而生起種種的覺觸,更不是由於種種的覺觸而生起種種的界;一定是要由種種的界而生起種種的覺觸,次由種種的覺觸而生起種種的感受,再由種種的感受而生起種種的愛欲。這就叫做比丘由於種種的界而生起種種的覺觸,次由種種的覺觸而生起種種的感受,再由種種的感受而生起種種的愛欲。」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五一經解釋: 1、緣眼觸生眼觸生受:「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之類句作「緣眼觸生眼觸所生之受」。 四五二【經旨】本經意同第四五一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是由於種種的界,而生起種種的覺觸;由於種種的覺觸,而又生起種種的感受;由於種種感受,再又生起種種的愛欲。什麼是種種的界呢?就是所謂的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這些就叫做種種的界。 什麼叫做由於種種的界而生起種種的覺觸呢?什麼叫做由於種種的覺觸而生起種種的感受呢?什麼叫做由於種種的感受而生起種種的愛欲呢?就是所謂由於眼界而後生起眼觸,不是由於眼觸而後生起眼界,只有由於眼界才能生起眼觸;由於眼觸而後生起眼受,不是由於眼受而後生起眼觸,只有由於眼觸才能生起眼受;由於眼受而後生起眼愛,不是由於眼愛而後生起眼受,只有由於眼受才能生起眼愛。同樣地,耳、鼻、舌、身界,乃至由於意界而後生起意觸,不是由於意觸而後生起意界,只有由於意界才能生起意觸;由於意觸而後生起意受,不是由於意受而後生起意觸,只有由於意觸才能生起意受;由於意受而後生起意愛,不是由於意愛而後生起意受,只有由於意受才能生起意愛。 所以,比丘啊!不是由於種種的愛欲而生起種種的感受,不是由於種種的感受而生起種種的覺觸,不是由於種種的覺觸而生起種種的界;只有由於種種的界才能生起種種的覺觸,由於種種的覺觸才能生起種種的感受,由於種種的感受才能生起種種的愛欲,這就叫做比丘應當要善於分別種種的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五三【經旨】本經敘說緣界而生觸、受、想、欲、覺、熱、求。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是由於種種的界而後生起種種的覺觸,由於種種的覺觸而後生起種種的感受,由於種種的感受而後生起種種的想像,由於種種的想像而後生起種種的慾念,由於種種的慾念而後生起種種推求的心理,由於種種推求的心理而後生起種種的渴望,由於種種的渴望而後生起種種的追求。 什麼是種種的界呢?就是所謂的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什麼叫做由於種種的界而後生起種種的覺觸呢?……乃至什麼叫做由於種種的渴望而後生起種種的追求呢?就是所謂由於眼界而後生起眼觸,由於眼觸而後生起眼受,由於眼受而後生起眼想,由於眼想而後生起眼欲,由於眼欲而後生起眼覺,由於眼覺而後生起眼熱,由於眼熱而後生起眼求。同樣地,耳、鼻、舌、身界,乃至由於意界而後生起意觸,由於意觸而後生起意受,由於意受而後生起意想,由於意想而後生起意覺,由於意覺而後生起意熱,由於意熱而後生起意求。這就叫做比丘由於種種的界,所以生起種種的覺觸,……乃至由於種種的渴望而後生起種種的追求。 比丘啊!不是由於種種追求而後生起種種的渴望,不是由於種種的渴望而後生起種種的推求心理,不是由於種種的推求心理而後生起種種的想像,不是由於種種的想像而後生起種種的感受,不是由於種種的感受而後生起種種的覺觸,不是由於種種的覺觸而後生起種種的界;只有由於種種的界才能生起種種的覺觸,……乃至由於種種的渴望才能生起種種的追求。」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