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2/08 10:17:59瀏覽1144|回應0|推薦2 | |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 張西鎮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之前 《阿含經》是佛教的根本聖典,它的重要性就猶如論語之於孔子一樣。在中國由於國人對孔子的崇敬,讀書人沒有不讀《論語》的,因為從《論語》的研讀中,我們不但能直接了解孔子的為人,也知道了他的思想特質,從而尊崇他、效法他,所謂希聖希賢,就由此開始。所以兩千年來,他的思想深植人心,一直指導著中國人倫理道德與精神生活,孔子更博得萬世師表的美譽。 佛教經藏裡頭的《阿含經》在南北傳佛教皆有保存,經近代學者考證,已被公認為是記載佛陀時代言教的最原始經典,是直接了解佛教教義與佛陀教化精神的最根本聖典。對佛教徒來說,研讀《阿含經》就有如親聞佛陀的叮嚀與教導一樣,那種親切的感覺是其它經典所沒有的。今天,如果你自認是儒門弟子、孔子的信徒,卻盡讀些號稱是儒門的宋元明理學家的作品,而不讀《論語》一書,那麼想要真正了解孔子的精神全貌,那是不可能的事;同樣的,如果你是一位佛教徒,天天拜佛祖,也讀了一些其它經論,卻不讀《阿含經》,就大聲唱言「我已經了解佛陀的教化精神」,一樣是盲人摸象|瞎猜|罷了。身為中國人,尊敬孔子,讀《論語》,已蔚然成尚;可是拜佛祖,但不知《阿含經》為何物者,卻是不少,這不是很令人嘆惋的事嗎? 在《四阿含》當中(南傳佛教有《五阿含》),學者們又公認北傳的《雜阿含經》與相對的南傳《相應阿含》是《阿含經》中最早集成的經典。說它是「佛教經典中的經典」也不為過,那麼它的重要性,就由此可知了。 有關《雜阿含經》的漢譯,在佛教傳入中國後,從漢末到唐宋,都陸續有人做片段的翻譯,而在這當中譯文數量較多且廣的,當推求那跋陀羅五十卷譯本。 求那跋陀羅(西元三九四|四六八年),中印度人,本為婆羅門,後改信佛法,精通大小乘之學。南朝劉宋元嘉十二年(西元四三五年)經斯里蘭卡泛舟到廣州。宋文帝派人接他至楊都(今南京),安頓於祇洹寺。到了楊都,他就在那裡開始從事譯經的工作,《雜阿含經》便是在這裡譯出的,時間大約是在元嘉十二年至元嘉二十三年之間(西元四三五|四四六年)。當時他有徒眾七百餘人,譯經時寶雲傳語,慧觀筆受。元嘉二十三年,譙王義宣出鎮荊州,請他同去,於是他便離開楊都跟隨譙王到了荊州,就駐錫在辛寺裡。在那裡受邀講經之餘,仍繼續他的譯經工作。後譙王陰謀作亂,他勸阻不聽,亂平後,孝武帝派人護送他回南京,到了明帝泰始四年(西元四六八年)就死在這兒,享年七十五歲。他所譯出的大小乘經典,目前尚存在的,總計有十二部七十三卷之多。 五十卷的《雜阿含經》,在梁代以前,其中第二十三和二十五兩卷便已佚失了,今天之所以仍有五十卷,根據印順導師的說法,是因為後人「或者就以求那跋陀羅所譯的《無憂王經》編入充數」而成的。依《大正藏》的編號,這五十卷的《雜阿含經》如果除去後人誤收充數的三經,實際存有一千三百五十九部的小篇經文。 這些小篇的經文,內容廣泛而復雜,在編纂上就依各類相應的經,依著方便而夾雜排列,次第不順,所以稱之為「雜」。當這部經被翻譯出來後,並未受到國人應有的重視,尤其到了隋唐,是大乘經典發揚的時代,隋天台智者大師及唐賢首大師都視《阿含經》為小乘經典,大師級的佛教長者既多不重視它,以致該經在大乘的中國佛教圈裡乏人問津,一千五百年來,竟無人闡揚它的經義,或為它做註釋的工作。且該經從南朝劉宋譯出後,直到宋代才雕印,相隔五百餘年,這其間或因輾轉傳抄的關係,文字的脫誤亦復不少,使原本已覺拙澀的譯文,更是難以明白,於是研讀者也就更少了。 到了近代,由於歐美佛教學者的研究考證,認定《阿含經》在佛教中的根本價值,才引起日本與中國學者的注意。在日本如木村泰賢、高楠順次郎、水野弘元、中村元、宇井博壽……等佛教學者,他們對原始佛教的研究都投入很多的心力,而且也都卓然有成;在國內早期,能知《阿含經》重要性的似乎不多,梁啟起先生算是學界中最具慧根的學者了,他雖提倡研讀《阿含經》,但在《阿含經》的研究上,並沒有什麼成果。民國十二年,佛教學者呂澄發表《雜阿含經刊定記》,證明《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的「契經事擇攝」實為《雜阿含經》主體的釋論,並探索到本經是依佛說九事而編輯的體例,於是又依論義對讀經文後,得二十一卷的次第,《雜阿含經》主體的分部與次第,終於明白的顯現出來。之後,印順導師又依另本古譯《別譯雜阿含經》的攝頌,比對《雜阿含經》,又得十七卷的次第,合前二十一卷,總計得到了三十八卷的次第,全經的次第順序,總算有了更正確合理的編排。民國七十二年,印順導師編輯出版的《雜阿含經論會編》,便是依這樣的研究成果,重新標點經文,編排經次,並配合《瑜伽師地論》的「攝事分」中相關論文合編而成,如此經論對讀,頗有助於對經義的更深入了解。此外,由楊郁文居士主編,佛光山出版的《阿含藏》,也是用新式分段標點本,內容校刊及註釋,或引用南傳巴利本經文互相比對,對研讀經文有很大的助益,可惜佛光《雜阿含經》的斷句標點不及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的精確,是美中不足之處。 南傳巴利語阿含藏成立甚早,保存較完整又有系統。在公元前一世紀,斯里蘭卡佛教徒便已開始用巴利語記錄佛典,隨後並且也有了經典的註釋;到了五世紀,有來自北印度的覺音,重新整理巴利經典,並為其註疏,撰寫綱要書,直到今天,有關根本聖典《阿含藏》的註解,已超出原典的十餘倍,相較於北傳《阿含藏》的一片空白,其受人重視之差異,真有天壤之別。 今天不論南傳或北傳的《雜阿含經》,雖然都由部派所傳,但它們都是記載佛陀一代教化內容的根本聖典,已不容置疑。其內容不談玄奧難懂的道理,多的是指導修行的方法,如何止息諸行,觀照一切事理,方法具體而確實,是正向解脫大道的南針。把經義分成大小乘是沒意義的,只要熟讀《雜阿含》,相信再讀大乘經論時,一定可以得到更深刻的體會,那種法喜充滿的感受,就請您自己去領受了。 本經譯解期間,承蒙海印精舍宏印法師、妙雲蘭若慧理法師、能仁寺慧澤法師的關心鼓勵,以及皓月精舍如恆、如智法師對譯文的費心審議,給末學在精神上或從事經文譯解時,都有極多的助益與啟示,他們都是我學佛道的良師,謹於此獻上感恩之意。由於末學才疏學淺,缺少慧根悟性,雖勉力完成本經的註譯工作,錯謬之處必定不少,希各界大德賢達不吝指教,以待來日刪正。 本書得以順利發行,要感恩能仁寺「慧深文教基金會」的鼎力支助,末學謹以馨香祝禱,願所有參與此書出版工作者與讀者,皆能得到利樂,早證菩提,達涅槃岸。 二OO一年十月佛弟子張西鎮序於民雄農舍 凡例 一、本經經號、卷數皆依佛光阿含藏││雜阿含經所定順序排列。 二、各篇經號,如:一(一)。一,為佛光雜阿含經之經號;(一),為大正藏雜阿含經之經號。 三、為方便讀者把握經義,各經之前皆附有經旨,其中多有參考或引用佛光阿含藏者。 四、經文之標點、分段,大多依佛光阿含藏,但為使經意更明確,也有許多改易處。經中若有更改文字處,大多會於註釋中說明,但更易通同字者,如:群羣|群、咒|呪……等之類,則不註明。 五、為使譯文文意連貫明晰,白話譯文中有些地方加上()之夾注號,其作用或為補充經意之不足,或作簡單釋義,以方便讀者之了解。 六、經中註釋主要是參考佛光阿含藏註釋,或一般佛學辭典,如: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實用佛學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三藏法數、一切經音義、佛學常見詞彙等。其它經、論、佛學專著、辭書、字典,也皆有參考引用者。 七、各經疑難辭語或法相名詞,前有解釋過者,為節省篇幅,大多不再重複解釋。 八、註釋中所提「經論」二字,是專指「瑜伽師地論」而言。 九、註釋中所引用英文經句,皆摘自英國巴利聖典協會譯自南傳巴利聖典的經文。 十、有些經文後附有攝頌(如第七、一四、二四……等經後),為古德誦習時為避免忘誤漏失之用,與經義無關,概不譯解。 十一、為增進讀者對阿含經的認識,經前附有東初法師「阿含概說」一文,作為研讀本經的入門指導,讀者若能熟讀,必有助於對經義的體會與了解。 十二、本書以白話直譯經文為主,目的在幫助初學者了解佛教根本教義,自不同於一般講經說法之廣引經論,若欲深入體悟佛法之精妙,可藉本經為進階,再深入其它經、論研讀,必能智慧如海,獲益無窮。 阿含概說東初法師 一、 阿含之意義及其內容 一、阿含之意義 初期佛教的研究,分根本佛教與原始佛教,根本佛教即阿含佛教,阿含為釋尊及其直傳弟子言行實錄,為奉行佛法的弟子根本的典型;從佛陀開教起至佛滅後百年頃佛教,即約西紀前五三○|三八○頃。原始佛教,乃釋尊再傳弟子以後的佛教,以維持教法傳承的中心,確立教權。從佛滅後百年至五百年頃佛教,即西紀前三八○|西紀第一世紀初。 阿含(Agama) 二字,原為漢音阿笈摩、阿伽摩、阿含暮等。秦言,法歸。僧肇長含序說:「法歸者,蓋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其為典也,淵博弘富,韞而彌廣,明宣禍福賢愚之跡,剖判真偽異齊之原。……道無不由,法無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唐時意譯為傳、教法、無比法等。阿含從第一結集成立時起,即為上座部傳承的教法。在教團傳承上視為唯一無比的價值。要依辭典的研究(Agama) 近於來著、歸趣、或知識、聖言、聖訓集、經典等意。 佛陀說法,經常所用兩種語言,一是巴利語,為印度古代通俗語,即說話的俗語;一是梵語,為古代聖典語,即是文學語。因兩種語言不同的關係,故所記載經典的也就不同了。今南方(錫蘭)佛經,即用巴利語記載,其「五尼柯耶」(nikaya譯為集)以及「大品」、「小品」等律為主要的經典。「五尼柯耶」,相當北方的四阿含,其律與北方所傳的「四分律」大同小異,在根本上為統一的。而北方經典,以梵語記載為主,北方所傳的一切聖典的代表,現都存於自由國的尼泊爾,英人所輯集的:華嚴、法華、般若、律等經典都為梵語記載。因為語言不同,北方用梵語記載的說為四阿含,南方用巴利語記載的說為五阿含,南北兩傳阿含於佛陀遺言景行上說:用通俗語記載的五阿含,比較用文學語記載的四阿含,原始的色彩較為豐富。茲將南北兩傳,分列於次: 南傳阿含││巴利語北傳阿含││漢譯 長部(Dighanikaya含三○經)長阿含(四○經)二十二卷(後秦佛陀耶舍竺法念共譯) 中部(Majjhimanikaya一五二經)中阿含(二二二經)六十卷(東晉僧伽提婆譯) 相應部(Samyuttanikaya約二八八九經)雜阿含(約一三六二經)五十卷(宋求那跋陀羅譯) 增支部(Anguttaranikaya約二三六三經)增一阿含(約四七二經)五十一卷(東晉僧伽提婆譯) 小部(Khuddakanikaya大小一五經)其文散於漢譯各經中要確實了知阿含成立的經過,當依佛典結集的次第研究。佛陀入滅後,第一夏季,在阿阇世王絕對保護下,五百阿羅漢會聚於王舍城七葉岩,以大迦葉為首,舉行第一次結集。這時的法,即是經,依阿難誦出,律依優波離誦出。阿含經的淵源,即導源於此時。律與經為同一淵源,故其取材諸多相同。佛滅百年頃,因東印度吠捨離比丘提倡新佛教,遭保守派反對,於吠捨離城,會集七百眾,以耶舍為上首,舉行第二次結集,這次結集以討論律為中心。佛滅後二百三十年頃,於波吒利弗城,依阿育王命,以目犍連帝須為上首,舉行第三次結集,於是三藏教法始行完成。但這次結集,許多學者不以為然。總之,阿含經於第一次結集誦出,於第二結集以後,即紀元前三世紀前後,應為阿含經正式成立的時期。以文體長短,分為中部、長部、雜部、增一,總稱為四阿含。就中以雜部、增部較為通俗,原始跡象,極為豐富。中部似經再整理,文句整齊,經名分類。但四部中互有重複,以長部卷數最少,僅二十二卷。 初期佛教,所謂經典,就是「無字聖典」,只是口口傳誦,根本沒有文字記載。這個經典,到阿育王摩呬陀(mahinda),傳入錫蘭,約紀元前八年Vattag anani王時,始命比丘書寫此經,「有字聖典」,初次出世。 佛滅後的教團經第二次結集,即種了分裂的種子,在思想上分為保守派與進步派。後來保守派一心要保守佛陀原始言行跡象,便離開中天竺,到北天迦濕羅毗國,以北方為根據,另組織教團。於地域上分中北二天,中天進步派稱為大眾部,以般若經為主。北天保守派稱為上座部,以阿含為主。中北二天教團雖有分裂,但對阿含教義,深為信任,極為尊重。尤以中天大眾部,特別重視增一阿含,分別說部重視長含,但兩派對於宇宙萬有的解釋各有不同,北天上座部薩婆多部,即一切有部對於宇宙萬有主張實有,故稱為實有的思想。中天大眾部對於宇宙萬有,或分析或破壞主張一切皆空,故稱為空觀思想。在教義上無形劃分北天為實有主義,中天為空觀主義。於是分道揚鑣而向東南發展的大眾部,漸漸開拓大乘佛教,向西北發展的上座部,依然拘泥於保守,被斥為小乘。到佛滅後六七百年間,進步派大眾系龍樹、提婆師弟出世。龍樹出身於南方,出家後曾到北方雪山修學,眼見中北各趨極端均非佛教之福。故龍樹貫徹南北空有的思想,綜合大小乘的精華,倡導真空的大乘的中道教。保守派北天上座部系,佛滅後九百年間,無著、世親兄弟出世,倡導幻有的大乘教。但空有的立論,都依於諸法緣起義。以一切法假因托緣而有,空無自性,無自性故說為真空。一切法雖假託眾緣而有,無遍計我性,但事象宛然存在,故說為似有。故空有辯論的方法雖不同,但同立論於緣起義。而空、緣起、中道本為阿含的深義。故空有二派,雖說是受傳統保守與進步思想的影響,實同受北方阿含教義的引導。立足於緣起性空的龍樹,深入阿含,龍樹中論所引證佛經,都出於阿含。龍樹發揮實相義說一切皆空,為阿含的根本義。立足於緣起幻有的無著、世親,不消說出身於阿含的根據地;世親的思想,根本發源於阿含,俱舍論所依的經,就是阿含。是故印度中觀瑜伽兩系大乘教思想,可說都與阿含有深刻的淵源,阿含經中雖沒有大乘菩薩,若大智文殊菩薩,或大悲觀世音菩薩參加教團,但阿含充滿了大乘思想,可說為大乘思想的淵源,或為通於大乘共依的根本經典。 二、阿含之內容 阿含雖為非大乘的小乘教,要是以忠實比較佛陀說法的行動,當要研究阿含聖典。在這裡頭可蒐集後來大小乘思想,特別大乘思想生起重要的依據。在思想發展上雖不及大乘思想豐富,但大乘教的空、緣起、中道以及大乘所用的術語:若三十七道品、三增上學、四攝事等,都預見於阿含經中。龍樹的空,無著的有,顯明的都受了阿含深刻的影響,尤以龍樹為甚。是故阿含不宜受非大乘或小乘的拘束。阿含內容所攝極為廣泛,絕不是限於小乘局部的思想,是一切大乘思想的淵源,尤其對於空、緣起、中道及一般的思想,都有深刻的發揮。 (一)無常即空「色為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如是智者所覺知」(增含二四,一一)。無常、苦、空、無我,原是阿含根本的思想。因為無常的常性既不可得,故說為無我。無我是我性的不可得,故無常無我都是空的異名。 「此色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雜含三,一四)。阿含的無常、苦、空、無我說,不是就外境說,乃依有情自身說。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雜含一,六)。變易法即是無常的異名。譬如說一個茶杯是無常則可,說是苦則不可,因為茶杯根本沒有知覺領受的作用,無所謂苦不苦。是故說苦必須於有情自身起了老、病、死的變化,才能說是苦。是故阿含無常、苦、空、無我,是根據佛的慧觀說無常即是空。 「若因,若緣,而生滅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生法、滅法、欲法、所知法,是名聖法印知清淨」(雜含三,一七),這就是因緣而顯無常,因無常而悟入空性,以彼因彼緣皆悉無常,故說為空。或依次第觀空,或依緣起顯空,都在以無常而顯空義。 「佛告阿難,我多行空……如是鹿子母堂,空無像馬、牛羊、財物、穀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有比丘眾,是為阿難,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若此有餘者,我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中含小空經)。這是釋尊用善巧演繹空有義。所謂空,是空的財物知見,故說「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所謂不空,就是空去知見所顯的有,故說:若此有餘者,「我見真實有」。要能體驗空有的真義,才能達到「行真實空不顛倒也」。釋尊唯恐眾生不了解這個初步次第觀法悟入空有的真義,故又進一步的演繹說:「阿難,比丘若欲多行空,彼比丘莫念村想,莫念人想,當數念一無事想,彼如是知空於村想,空於人想,然有不空一無事想……乃至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真實空不顛倒」(小空經)。這是次第觀空法。初於人空、物空,而有不空唯一無事想,這個不空無事想,心仍有所著,故要層層進步空於村想,空於人想,空於無事想,空於無量空處想……空於無量識處想……空於無所有處想……空於無想心定。乃至本所行,本所思,不樂彼,不求彼,不住此,不住彼,心無所著,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達到真實空不顛倒。這是初步觀空法。中含大空經,更從內空發展到外空,內外空,或依空三昧觀想,達到「我得空,能起無相,無作,無所有離慢知見,是則善說」 (雜含三,一六)。這都是依次第觀想所顯的心空。故能無所得,無所作,於一切外境不起所著,所得,離諸戲論,故說為空。但這個空只是觀想所成的空,所緣的空;不是真正法空。真正的法空,要依緣起而顯其本性空。即緣起而知空,才是一切法的真空勝義。 (二)緣起即空緣起為阿含的深義。 「我今當說第一空法,云何第一空法,若緣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增含一,三○);這就是說若於緣起中見來處去處,仍能悟入空性。 「若過去若未來……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雜含六,三四);這是依緣起所顯不來不去非一非異的空義。是故要了知空義,必要了解緣起,不能了解緣起的意義,即不能理解真空勝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即是顯諸法生起,必假託「緣此而彼起」的因緣相依的關係。但這個因緣相依所生諸法,都是空無自性。 「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雜含一,六);這就是依因緣所生法,明確地是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無常(法)即是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然者,此性自爾」(雜含九,四六)。佛說得更明白,眼等諸行,若因,若緣所生色,若苦,若樂,不苦不樂,都是無常,都是空。為什麼要說他是空,是「此性自爾」。並不是佛的發明,也非是上帝所作,故佛說:「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雜含一二,六八)。這是把緣起性視為常住,不生不滅所顯諸法的理性,自性空,故「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依因緣所生法,都是生滅的,依緣起和合所顯的本有性,都是無常無我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的空寂性,所以說為無常、無我、即是空。這個空,即緣起而顯空,或緣起即空,非緣起以外而有空,或空以外而有緣起。故曰「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雜含一二,六八)。這是依緣起性空顯不生不滅、非一非異的空義。這個不生不滅的性空義。在聲聞比丘中,也只有捨利弗、須菩提才能完全通達。舍利弗說:「我恆遊空三昧」(增含四二,二二),須菩提證得無諍三昧為解空第一。像厭世苦行的大迦葉,只是拘泥生死事相上說明生滅無常,不能於緣起而知不生不滅的性空,即緣起而悟空,或於生滅中而知不生不滅的「此性自爾」勝義空。這個「此性自爾」的空義,即是阿含的空義。 (三)中道義,世俗的知見,不是偏於有,就是偏於無,都是落於二邊的知見,佛說中道緣起法,即是不落於二邊,亦「即是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樂受者是一邊,苦受者是二邊,不苦不樂是其中,有者是一邊,集是二邊,受是其中。」(雜含四三,四六)這就是說有說無,或苦或樂,都落於情識的二邊知見,不是絕對的中道法。絕對的中道法,是不苦不樂,不依情識知見而以正智正見為出發點。是故釋尊開示迦旃延說:「世人顛倒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若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問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雜含十,五四)。「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無離於二邊,說於中道」。(雜含一二,六九)世間人總依顛倒知見說有說無。佛法依緣起見到「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正見的中道義,故不落於二邊。不惑於二邊的正見,為佛法根本的思想,釋尊初於鹿苑說四諦八正道,即以正智正見為領導,建立正智正見中道義,這個正見的中道義也只有迦旃延才能善於了達,絕不是一般聲聞比丘所能了知,是故佛陀緣起、空、中道、本懷的教義,至少在聲聞比丘中失去了普遍性。 (四)阿含思想與當時一般宗教哲學諸思想有嚴格交涉的關係。特別對於非婆羅門教的六師思想的批判若長含沙門果經等,以及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觀、人生觀思想的糾正若長含梵動經等,人生家庭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確定若中含善生經等,神教迷信的破除若長含三明經等。在這些問題上都充分反映出,阿含是富有組織的論理學,特別富有時代交涉的精神。故研究原始佛教書籍雖多,若阿毘達磨論,只是限於經文比句表面的解釋,而沒有深刻內容意義的價值。是故欲了解原始佛教,不僅限於佛教一部分經典,必須注意到當時與佛教有關係的一般宗教哲學文化思想的對照研究。阿含的意思涉及到佛陀時代前後一二百年間的印度宗教哲學的思想。是故研究阿含,不僅可窺見佛教根本思想,也可窺見印度當時所有宗教哲學思想的體系。 (五)阿含雖被尊為根本佛教的經典,但從其內容思想體系說,顯與佛滅二百年後部派思想相混合。要是想研究真的根本佛教思想,這於阿含研究取材方面,應有區別新舊思想的必要。就如佛預示百年後,阿育王及優婆▇多的事蹟。這純為上座部於佛滅後三百年前後所編纂以抬高自己的身價,不能視為根本佛教的跡象。但是要嚴格區別這個新舊思想的問題,僅依漢譯阿含的內容,還不足以決定,尤其思想方面,以原始佛教的教理不是佛陀一代所完成的,佛陀僅止於一種暗示。必須追溯佛陀以前吠陀書、奧義書及佛陀以後部派的經典,始能探得佛陀思想的起源背景及教團組織的次第。初期佛教所用的術語,若三皈依、五戒、持齋、四諦、十二因緣一類的法門,顯都與吠陀書(法經)、奧義書的思想有密切的淵源。 (六)阿含不但在思想上涉及大小乘思想內容及導源的關係,且涉及佛教全體思想及歷史的淵源。最顯著的部份:一、釋尊自說出家年月,說法的時代,「我年二十九,出家求善道,須跋我成佛,今已五十年」(長含遊行經)。二、釋尊預示百年後,阿育王及優婆▓多的事蹟。「於我滅度百年之後,此童子於巴連弗邑統領諸方,為轉輪王,姓孔雀名阿育,正法治世。又復廣布我捨利,當造八萬四千法王之塔」(雜含二三,三二)。三、其餘有關釋尊、迦葉、阿難傳承及與各國王的關係。這都為研究佛史重要的資料,於考證佛陀紀元問題上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至少在北傳方面認為是如此。 (七)阿含不獨為佛教全體思想的淵源,且為研究印度宗教哲學及一般思想的依據。佛陀時代的婆羅門教,雖失去統治人心的功用,但一般國民宗教意識(神的思想)及生活習慣(祭祀神格,讚歌)仍然與婆羅門教育密切的關係,中含梵志十經,特別可以看出婆羅門教潛伏的勢力。非婆羅門教六師,雖以自由思想為號召,然在思想上缺少了正覺的依據,趨於極端(參閱長含沙門果經)故不能統一民心。佛陀以新鮮正覺思想,覺範天下,救濟人間,故能折伏當時諸種思想(六師)。是故不了解阿含不特不能了知空有的大乘教,並且不能了知一切經典根本思想的源流,甚至不了解整個佛法思想起源的背景,亦非過言。阿含為大小乘思想的根源,是故阿含有其獨特性,不可拘泥於大小之間,日本佛教徒或稱為「根本佛教」或稱為「原始佛教」,這都有損於阿含獨特性的價值。我以為阿含,就是阿含,不必再加上此形容詞的名稱,為了彰顯阿含獨特性的價值,故尊為「阿含佛教」。 二、阿含的思想與當時的思潮 一、當時一般的思潮 釋尊的時代,不消說,即指西紀前五六世紀而言。這時的印度思潮,無論在文化思想上,或民族思想上,或政治趨勢上,或宗教改革上,以及一般教學上,都立於劃時代轉向的階級。在思想體系上,是新舊思想交替,新印度文化宗教哲學思想開始勃興的時期。 要詳細的分析這時的思潮,至少要有數十種以上。然當時最顯著思想的頃向,也不過三四種而已。 (一)正統婆羅門教的思潮奧義書興起後,形式的婆羅門教雖漸趨衰落,然尚能以傳統的精神對抗新興自由派及革新派,以維持吠陀天啟主義、婆羅門族至上主義、祭式萬能主義,為教系的中心。 (二)俗信的思潮這不同於前者拘泥形式主義,對吠陀以來種種神格雖多崇敬信仰。然以梵天(Brahmadeva)、毗紐拿(Visnu) 、濕婆(Siva)三神為中心。然主要的,以期養成一神教的思潮,大敘事詩的中心思想,實是這種通俗運動的核心。 (三)哲學的思潮以梵書、奧義書為根據的哲學思想,特別奧義書理論發展所掀起的派別:初為數論瑜伽,後為六派哲學大部份思想,都起於此時。 (四)非吠陀的思潮非吠陀思想,即反對上面三種思潮,否認吠陀的權威。以自由獨立的思想為標榜,即所謂六師異學及佛教為這一派的代表。 當時非吠陀思想為適應時代思潮而起,反抗傳統的婆羅門主義。這是西紀前六百年頃至四百年間印度思想界的總代表。反吠陀的思想,雖以自由覺悟人生為目的,但其本身缺乏健全思想的體系,而趨於極端懷疑論斷滅唯物的實在論,不特無益於人類反危害世道人心(詳長含沙門果經)。古的婆羅門教思想,既失去人心的歸趣,而新的思想又未能帶來人類的光明。雖說為新鮮活潑的思想,實是極端混沌的思潮。在此人心極度不安,思想混亂的時候,以自覺覺天下的思潮開始導演,以綜合婆羅門教與非婆羅門教思想而樹起正覺思想體系者,這即是佛陀思想的起源。(西紀前五六○|四八○)佛陀的思想,無疑的屬於非婆羅門佛系。但有時也採用婆羅門的特長,即如佛教的出家、持齋、四諦、輪迴、解脫等術語,都導源於婆羅門教及奧義書。而以佛陀偉大智慧思想把它融會改造成為佛教的法門。佛陀無論於苦或樂,都以中道的立場,避免極端,實是當時嶄新健全道德的思想。佛陀雖為當時崇高偉大人格覺悟者,但對古的思想││婆羅門教││或不徹底的思想││六師異學││一面用嚴格批評的能度,一面以偉大人格精神的感化,或接受他們的皈降,或改造他們的思想,互不相礙,同受王者所敬,這是佛陀偉大人格精神的感召。 這時所有異學的派別,要依佛教史料說:最著名的就是六師外道,六師當時亦以摩竭陀國為中心,發揮其特長,因與佛陀居處相近,常與佛陀接觸,阿含經中常常提到佛陀與六師辯論教義。今依長含沙門果經,略敘其思想派別於次: 一、富蘭那迦葉(Purana Kasyapah )即所謂無因無緣論,為倫理懷疑論。 對人生行為善惡的因果,存有懷疑的態度。說人生行為不能為絕對善惡的標準,在戰場上以刀殺人,或於路旁惠施小利,都不能決斷為善為惡?要究其心理動機為何?因此不信因果。「若是以利劍臠割一切眾生,以此由聚彌滿世間,此非為惡。於恆水南臠割眾生,亦無惡報,於恆水北岸施為大會施一切眾,利人等利,亦無福報」(長含沙果經)。因此,說善惡因果都為偶然論。這是排斥善惡因果的斷滅論。 二、末伽梨拘舍羅(Makkhali Gosala)所謂生命派(Ajivika)的開祖。即人生行為或命運以自然運行為原則,不拘束於因果法則,雖經數百劫輪迴亦能獨得解脫,六師中除尼乾子外此為最有力者。故曰:「無施無與無祭祀法亦無善惡無善報。無有今世,亦無後世,無父無母,無天無惡地,無眾生世,無沙門婆羅門平等行者,亦無今世後世自身者」(長含沙門果經),這是純粹邪見的命論。 三、阿夷多翅舍婆羅(Ajita Kesakam balah) 這屬於唯物論。這說人生依四大和合而成人,死四大分散,一切都空,為所滅者,在這裡無父母沙門婆羅門。人在世間只有肉體,不須道德,故主張人生目的,要以快樂,排斥一切嚴肅倫理的觀念,這即後世盛行的順世派,為唯物快樂主義的大成者。 四、浮陀迦旃延(Kakuda Katyanah) 這一派與唯物論相反,是主張物心不滅論。但是極端機械的,說人生依地、水、火、風、苦、樂、生命七種要素所成。依其集散離合,說有生死的現象。但人身雖有生死,然七要素自身是不滅的。即如以刀切物,僅能分散物體,而物的自身不滅。 五、散惹耶毘羅梨子(Sanjaya Vairatiputrah)這一派為一種詭辯論。即於現前論議上不易分判他的立論根據,就如問有沙門果乎?答曰:「此是如是,此事實,此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故稱為詭辯。他說真理不是固定不變的,就如氣氛一樣,為一種不定論。在辯論上雖說如此,亦寓有哲理,舍利弗、目犍連二人未歸佛前,即屬此派。 六、尼乾子若提子(Nirgrantha Jnatiputrah)這是有名耆那的開祖,也是耆那教大成者。他與佛陀同時,其教勢力與佛教在伯仲之間,其教理以命非命二元論為基礎。但在實行上極端苦行者,亦主張不殺生,為六師中最有力者,即現今印度尚有相當的教勢。佛教聲聞弟子中的苦行思想即受它的影響。 以上簡單的介紹六師的思想。其主義雖有多種,但其思想主要的輪廓,不外唯物苦樂主義。當時思想界除六師以外,還有許多的異學。最有名的長含梵動經,實是網羅當時所有異學的派別,而對宇宙人生問題的解答,作多種的探求。總共有八類: (一)常見論:即世界與自我,都是常恒不變的。 (二)半常半無常論:即世界與我有一部分皆無常,一部分為常恒的。 (三)有邊無邊論:即世界與有情為有限與無限。 (四)詭辯論:即任何問題,都不作具體的解答。 (五)無因論:一切都是偶然的現象,並無因果的關係。 (六)死後論:對於死後意識狀態作種種解釋。 (七)斷見論:對於死後主張斷滅,猶如燈息一般,無影無形。 (八)現法涅槃論:即以現狀態為最高的境界。 要詳細分析上面八類主張,就是六十二見都包括其中。於此可窺見,當時一般思潮複雜的情形。 二、正覺思想的化導 這個世界,從何而來?依何而能相續呢?以及我們人生又從何而來?將往何處?這個世界為有邊?抑為無邊呢?佛陀時代的印度思想,對於這些問題,雖提出無慮數十種解答,但都不出前章所說六師外道及梵動經的八種主張。然佛陀對當時異學世界觀人生觀所舉最特色的思想,認為辯論價值的僅舉其三種。中含業相應經說:「人生所為皆因宿命造,或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佑造(神意論)。或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偶然論)」。這即是佛陀所論的三種外道論。 第一宿命論所謂宿命論就是定命論,說人生現前一切的遭遇,都是前世預先安排的,不是後天可以挽救的。以人生觀擴大到世界觀,這個世界自身有個永遠規定的運動,所謂決定世界觀。佛陀時代摩訶瞿舍經的主張,正是其代表。這種完全宿命說,忽視現前人生善行的價值,為佛所否認,佛教雖同意宿業說,但猶重視現前業力的招感,以現業能減輕宿業,或根本改變宿業,轉惡業為善業。 第二神意論(尊佑說)就是一切依於神的意志。無疑的,這是婆羅門教為中心,為當時神論者主張。把人世間一切現像都歸於神的安排,不但人不能改變現前的環境,就是「若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皆無能伏,皆無能穢,皆無能製」(中含四,二三)。人世間一切現像都屬於上帝或梵天的主使,這人生不需要精進善行,「若於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則無可以教」(中含相應度經) 。迷信於尊佑說,只有枯竭人類智慧,失去人生的價值,故佛陀斥為邪因。 第三偶然論說人世間一切遭遇,都是無因無緣偶然的現象,善為偶然,惡也是偶然,善惡都是偶然的。這是一種機械世界觀。這與六師中阿夷多翅舍婆羅唯物論相近。 佛陀對於第一、第二說:以為忽視人生行為價值,立於無道德的觀念,都斥為邪因。第三說,表面與上兩說不同,但忽視人生有價值的行為都是相同的,以一切為偶然論。佛陀對於以上三種邪因論,以及當時所有異學派別的思想,不問是苦樂極端派,或常斷極端派,或唯物論、唯神論,依照各個立場異見分別演其對症下藥正覺的化導。 一、神的創造││因緣所生當時印度宗教哲學都受神的支配,一切都是唯神論,把人生的遭遇都歸於神的賞罰,人世間一切的現象,都為神的安排。宇宙山河為神的創造,梵天或上帝為萬能的,主宰一切,長常遠的存在!人是渺小的,只有屈服在梵天或上帝座下,永為上帝的奴隸。這樣說法不特違背宇宙人生的真理,剝削人權,並且違背因果定律,所以佛教根本否認神造萬物說。人世間一切法生起,皆假因緣所生。「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相依相助的關係而成立。要是捨去彼此相依的關係,則一切法根本不存在。所謂因緣,即關係的異名。就如庭前一株花,先有花種為因,次有水土、日光、人工、肥料的助緣,才有花生。是故一切法皆依因緣所生。花是如此,人也是一樣,是自己創造自己。今日的我,即過去我所創造。今日的我,又創造將來的我。這個我相軀殼雖有死亡,但我所創作的業,是沒有生避的。所謂業,就是行為論。現在自己的行為,為感受未來人生的主因,這即是自己創造自己的原理,自業自得。業有善惡的分別,故果有苦樂的不同。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完全取決於人生自己行為││業。絕不是取決於神的賞罰。是故佛否認神格的創造,確信自力更生,發揚人生的價值,不但合乎因果定律的原理,並且合乎人權時代科學的理想,達到人能勝天的目的!挽回人權,第一要否認神權的創造。 二、奴隸階級││一律平等人類的社會,根本是平等的、自由的;不平等的現象,由於人的知識的淺深,而影響到職業的高低,絕不是導源於人種的優劣。婆羅門教假託神說:「我種清淨,餘者黑冥,我婆羅門種出自梵天,從梵天口生,梵梵所化,現得清淨,後亦清淨」(長含小緣經)。這是想藉種族優秀,於社會上造成特殊的地位,剝削人民。而奴隸階級,不但享受不到一般人民的權利,並且要受王族、農商族、婆羅門族的鄙視。常受上等階級人民的壓迫,所有的權利都被上等階級剝削殆盡。奴隸階級沒有自己選擇職業的權利,沒有購置土地財產的權利,沒有受教育的權利,也沒有信仰宗教的權利,甚至也沒有禮拜神的權利,是故奴隸的階級,終身為奴隸,永遠受不到神的庇佑?永遠沒有懺悔的機會,前途永遠是黑暗的,當時印度社會受宗教的觀念支配,造成社會嚴格差別的製度。佛教根本排斥古代的宗教,否認階級的製度,主張人類一律平等,不但人與人平等,人與其他動物,乃至蟻蟲等都是平等的。正法律中不需要種姓,四姓出家,同為釋氏。只要成就信、戒、施、聞、修的善行,斷除食慾等的煩惱,即獲得解放。自恃種族優秀的婆羅門族,身犯殺、盜、淫等十惡法,身壞命終,要墮地獄。首陀羅族善行,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身壞命終,同樣的要生善處天上。這猶如國家的立法,不問官吏或人民,犯了國家的法律,同樣的要受法律的製裁。善惡因果的定律,是絕對沒有種族優劣的分別,佛陀特許奴隸階級優波離加入教團,打破婆羅門教,所樹的社會階級制度,提倡人類平等,開示人類機會均等。否定奴隸,發揚人類平等的精神。 三、犧牲主義││不殺主義迷信神教的人,以為神掌管人類生殺的權能,猶如耶教上帝,信之導生天堂,不信降墮地獄。於是人能信神、拜神,即能獲得神的庇佑。人便變成神的奴隸。傷盡人性,殘殺眾生,討好神靈,想求自己的幸福。這種犧牲生命,以活自己,古代印度社會所舉行邪盛大會(猶如過去拜拜的陋俗),動輒要殺無數的生命,祭祀神靈。佛陀對這種迷信神靈殘殺眾生,根本反對。 「若邪盛大會,系群少特牛、水特、水牸,及諸羊犢小小眾生,悉皆傷殺,逼迫苦切,僕使作人,鞭笞恐怛,悲泣號呼,不喜不樂,眾苦作役,如是等邪盛大會,我不稱嘆,以造大難故」(雜含四,一八)。這種殘殺眾生,罪過無邊。而迷信神教的人竟妄想殘殺眾生,祭祀神靈,求得善報。這種愚癡的行為,無異投石河中,人在岸上祈禱,希石浮現,同樣的愚癡。佛陀為悲憐眾生,積極提倡不殺主義,對抗邪道犧牲主義,人生前途的苦樂,絕不是取決於天神,是或仰賴祭神的迷信舉動。乃取決於人生善惡的行為。要是精進行不殺、不盜、不邪淫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淫,乃至離見而生正見,身壞命終,便生善處天上,要是身犯殺、盜、淫的罪惡,想藉祭師祈禱而改變果報,就同長含三明經說:「奉使日月火水,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者,無有是處。」神教祭師的萬能,釋尊特別的反對。佛教的戒殺,不但有生命動物不殺,甚至一草一木都不傷害,不殺生養成仁慈德性,為人生應有的善行。佛教不傷害主義,影響後世人類思想很大,不殺生,才是發揚人道主義的根本。 四、邪命││正命職業的宗教徒,迷信於遮道修法的咒術,或為祈禱,佔相吉凶,為自己的生活,不從事於正當的職業。或以非法取得的金錢,不問供養父母,或給妻子奴婢親屬,這種生命,都叫做邪命。故說正命,正覺釋尊,根本反對咒術佔相,邪命自活,瞻相男女,吉凶好醜,及相畜生以求利養……或召喚鬼神,或複驅遣,或能令住種種懨禱,無數方道,恐嚇於人,能聚能散,能苦能樂。 ……作諸苦行,以求利養,或為人咒病,或誦惡術,或為善咒,或為醫方,針靈藥石,廣治眾病。或言此國勝彼,彼國不如,或言彼國勝此,此國不如,瞻相吉凶,說其盛衰,入我法中者,無如是事(長含阿摩畫經)。人世間一切恐怖皆從愚癡生,不從智者生。是故佛教反對邪命遮道法。 「若凡夫人信卜問兇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人,從餘沙門梵志卜問吉凶……或求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百千句,令脫我苦,終無是處」(中含多興經)。佛教否認邪命遮道法為生命,主張以正當職業,隨其善巧,要與正知正見相應而發生的正業、正語的正命。佛告族姓:「隨其技術,以自存活,或作田業,或行治生,或以學書,或作勇將,或奉事王……作如是業求圖錢財」(中含苦行經)。以正當職業、合理方法依法取得的金錢,或供養父母,或給妻子、宗親、眷屬,乃至供養沙門,才能增進人生的福業,故說為正命。若梵志陀然那樣「依傍於王,歁誑梵志、居士,依傍梵志、居士,歁誑於王」(中含梵志陀然經)。 「不依正業,法以強權剝削人民,或以非法貪污、敲詐,取得金錢,雖能供養父母,或妻子奴婢,乃至供養沙門,或施慈善都不能減輕自己剝削人民的罪惡。」 五、斷見││輪迴所謂斷見,即唯物的實在論,只相信現前為真實,不信有後世,更不信善惡因果的報應,六師中富蘭那迦葉、未伽梨拘舍羅,就屬於這派││斷見││「有言我此終後身,想樂有苦有想,或不苦不樂有想,或有一想,或有多想,或有少想,或有無想,此實餘虛」(長含梵動經)。這是徹底的斷見論,以為人死了,就同燈熄了一般,永遠消滅,無影,無形,無善惡後報,還有什麼後世?「無有他世,亦無有更生,無有惡報」(長含弊宿經)。人世間果無後世,無善惡報應,根本就不成為人的世界,就如現在唯物史觀危害人類的前途,視人為物。佛陀為救護人間,對此斷見,以輪迴對抗。輪迴為相續流轉意,說人生軀殼雖有死亡,但人的識神(靈魂)不隨人的身軀而歿亡。人的識神不滅,並且永遠的相續,人可相續為人,也可轉為畜生,或轉生善處天上。這個轉生就叫做輪迴,而輪迴的動力,就是業力。人轉生善惡與否,完全以人生現前業力為轉移。是故人生前途的苦樂,要受業力支配,不是上帝或神的支配,這即是業力不滅論。任何人都逃不了業力的範圍,人為什麼要受業力支配呢?就是「故作業故」。「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受報」(中含相應思經)。所謂故作,就是身。意,故作十惡業,必受苦報。不故作業,就是身、口、意,精進行善業,具足戒法。「成就身清淨,成就口清淨,成就意清淨……正念正智無有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四維上下,普週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成就遊」(中含相應思經)。這就是人生前途的苦樂,完全操在自己的業力,絕不是上帝的賞罰。人雖受業力支配,但人也可改變業力,惡業可轉為善業,這個改變的作用,完全取決於人生現前有價值的善良行為。是故佛教輪迴論,不特提高人生行為的價值,並且鼓勵人生努力向上,創造自己光明的前途。 六、常見││無常這個常見,卻與斷見相反。說人世間一切都是常存不變易的,「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長含梵動經)。或說人間復為人間,牛復為牛,瓜復為瓜,人復為人。說是遺傳性的常性,這種說法,依然不出神教的範圍。照這樣的說法,人世間永遠沒有進步的希望,不獨違背人類社會進化的原理,且違背宇宙人生的真理,是故佛陀對此常見,說諸行無常。佛法的無常論,不僅依人死,或物朽說為無常,乃依因緣生法,生、住、異、滅不停的變易,或進化、或退化、或動、或靜、或高、或下,都是無常變易的狀態。依此說為無常。佛不許「無常說為常,不恒說為恆」(中含十九,百六)。無常、苦、無我,本為阿含的深義。佛常對弟子演說無常義。大王,色為有常?為無常耶?答曰:無常也世尊。復問曰:若無常是苦非苦耶?答曰:苦變易也。復問曰:若無常變易法者,是多聞聖弟子,頗受是我,是我所,是彼所耶?答曰:不也世尊(中含頻婆娑羅王迎佛經)。是故無常,是從有情自身觀察到世界,是從一,到多法,發現人世間一切法,都是生、住、異、滅法的無常。 七、苦行││安樂所謂苦行,就是以為人生現前所受的苦,都是前生所作的惡業,故今生要受苦,假使現在盡量受苦,把所有應受的苦受盡,這快樂自生。於是「或以一日,或二三四五六七日食,或半月一月一食,或複食果,或複食莠,或食飯鬥,或食麻米,或複食稻,或食牛糞,或食鹿糞,或食樹根樹枝,或食樹皮,或著塚間衣,或有常舉手,或常坐,或常蹲,或有臥荊棘上者,或有裸形臥牛糞上者……無數苦役此身」(長含裸形梵志經)。六師中尼犍子,就屬於這一派的代表者。佛教根本反對苦行,因為這種苦行,根本沒有價值的意義。 「彼戒不具足,見不具足,不能勤修,亦不能廣普」(長含裸形梵志經)。既沒有正知正見,怎麼能了知三世因果?前生為有我呢?抑為無我?本所作惡?抑未作惡呢?以及現在所吃的苦為已盡呢?抑為未呢?這種種問題,若沒有根本的智慧是不能解答的。況且因果業報有其定律,若是樂報,絕不會因苦行而轉為苦報,或是苦報也絕不會因苦行轉為樂報。現世報業絕不會因苦行而轉為後世報。後世業報,也不會因苦行而轉為現世報。苦盡甜來的說法,全是虛妄,實無所得。要解脫苦報,要依正知正見而修正定,成就一切智,獲諸快樂。佛告裸形迦葉曰:「若如來至真出家現於世,乃至四禪,於現法中而得快樂,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一心,樂於閑靜不放逸故,迦葉,是為戒具足,見具足,勝諸苦行微妙第一」(長含裸形梵志經)。是故佛陀於現世一切法獲得究竟了知,便「知此苦如真」,無煩無惱,常住安樂,無有苦悲。故以安槳救濟苦行。 八、自我││無我古代的印度,不問是哲學,或是宗教,都是與自我相配合的,最著名的數論師,就是主張神我與自性相合的自我哲學,或自我清淨的婆羅門教,都逃不了我的幽囚。人世一切的諍奪,都導源於自我。因有個我,即有我所(慾望),因有我所,故有諍奪。 「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族輾轉共諍。……母說子惡,子說母惡,父子兄弟姊妹親族,更相說惡。……乃至王王相諍」(中含苦陰經)。因各人要滿足我的慾望,故造成人世間諍奪的痛苦。佛陀為救護人間,根絕人世間的諍奪,故說為無我。佛法的無我,不是理論的分別,乃依有情自身,依佛法的慧觀,說有生必有死,判定為無常,無常即是苦,苦即不自在,不自在,怎麼可說為我呢?無常、苦、無我為阿含的深義。無我的根源,乃從緣起說:以一切法生起,皆假眾緣而生。 「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關係,以及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緣有老死。若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的緣起觀。愚癡的凡夫,不了解緣起的深義,於緣起法妄認為我我所,於法生時便認為我,於滅法時,便認為無我。這個我與無我,皆依因緣和合而有我我所。若無因緣,即無我我所。因緣和合當中好像有個實體東西在那裡生滅,其實「法無自性」。若有實體或自性,怎麼會有生避呢?阿含普遍的說明這個「色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我所,乃至若有色,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好或惡,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中含迎佛經)。佛法依緣起故說無我,而化自我。 九、懷疑論││因果論所謂懷疑論,即是對世間一切法生起的原理,以及善善惡因果都有懷疑的態度,不信有因果的律定。故說:「於恆水南臠割眾生,亦無有惡報,於恆水北岸為大施會施一切眾,利人等,亦無福報」(中含沙門果經)。由於對善惡因果觀念的懷疑,甚至說:「無施無與無祭祀法,亦無善惡,無善惡報。無有今世,亦無後世,無父無母,無天無地,無眾生世」(同前)。因為缺少正知正見,對宇宙間一切法生起,而沒有正覺的了知,故發生懷疑。由懷疑而生邪見,以為世間一切法都是偶然會合,「無因無緣而想生,無因無緣而想滅」(長含布吻婆羅經)。這近於斷滅邪見論。佛陀對此懷疑的邪見,說「有因有緣而想生,有因有緣而想滅」。一切法生起,皆依因緣所生,依因緣生法,說善惡相應,善因善報,惡因惡報,因果循環,貫達三世,或今生受報,或未來受報,因果定律,如響應聲如影隨形,沒有絲毫的遺誤,更沒有懷疑的餘地,佛陀對此無因無果的懷疑論,說善惡因果報應,決定人生向上努力善的行為,建設合理的人生觀。 十、現世主義││三世因果所謂現世主義,即是無過去無未來,只認現世實有。「彼人愚惑欺誑世間,說有他世,言有更生,言有善惡報,而實無他世,亦無更生,無善惡報」(長含弊宿經)。佛陀對此現世主義,不承認過去未來以及善惡報應,是違背現世的原理。因有過去,才有現世,因有現世,才有未來,這是相續性的世間觀。若無過去怎麼可說現世,故迦葉問弊宿曰:「今上日月,為此世耶?為他世耶?為人為天耶?弊宿答曰:「日月是他世,非此世也。是天非人」(弊宿經)。既承認有他世,即有因果報應。故佛對此現世主義,說三世因果,以過去我為現在我的因,現在的我,又為未來我的因。故以三世因果化現世主義。 十一、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說我們人生整個身軀,都是物質的構造,依地水火風四大原素而成。人死以後,四大分散,「地大還歸地,水還歸水,火還歸火,風還歸風,皆悉敗壞,諸根歸空」(長含沙門果經)。這是極端排斥倫理觀念。故唯物思想,並非發明於歐洲。古代印度社會極為風行,無父無母,無善惡報,無因無緣的思想,都是受了當時唯物思想影響,馬列主義,視人為物,於此有何分別呢?佛陀對此唯物論,說唯心主義,以一切唯心所造。但佛陀非是全偏唯心主義,因救濟唯物論,故強調唯心說:依此一心可以為人,可以為天人,可以為鬼,可以成佛。以心為身體的根本,使心與身體獲得合理的調和,一切皆從心理為主。僅有身體,不能構想理論,人世間一切宗教、哲學、政治主義,皆導源於心地。佛法的唯心說,可說為理想主義,以一切理想皆導源於心思。心為理想的總匯。我們人格能夠向上,全根據理想主義。唯物思想,只是摧毀人類倫理觀念,排斥一切宗教把人類陷入無父無母獸性的世界。故說佛唯心主義救濟唯物思想。 十二、神格的中心││人格中心不論一神教,或多神教,或泛神教,都以神格為中心,宇宙人生為神格的創造,天時風雨,為神格的主使。於是把宇宙觀、人生觀都納入神格觀念裡。神是萬能,人無自由,人只有敬神祭神變成神的奴隸,一切畜生變成神的犧牲品。古代印度社會惑於神教的迷信,動不動要殺無數的生命供養神,以博神的歡樂,貪穢無厭的神怪,不知要殺多少無辜的生命。佛教根本否認神格,尊重人類平等,以人格為中心。人不但與神平等,並且與佛平等,佛生於人間,長於人間,得佛於人間。人類賢愚不肖的差別,絕不是人種的問題,乃是人格的問題。有人格的,就是聖人賢人,沒有人格的,就是不肖的愚夫。佛根本不是婆羅門族,而能完成偉大的人格,佛教為人格完成的宗教。是佛教極重視人格主義,否認神格的觀念,並且鼓勵人格向上,由人而超人而達到圓滿完整人格的佛。人類歷史上首先尊重人格的,就是佛教,是故佛教以人格為中心,否認神格主宰一切! 以上所舉的十二種思想,雖說是為二千五百年前印度社會所流行的思想,也可說為現在人類社會所有思想的體系。佛陀出世後,對當時印度宗教哲學思想提出種種的清算││包括上說十二種在內││使人類對於宗教哲學思想起了革命的作用,對宇宙人生有了新的認識,發現人生的價值,完全在善良的行為及完整的人格,不在神教的庇佑。佛陀於開創印度新文明,破除神教的迷信,糾正偏見哲學的思想,建設合理化的宇宙觀人生觀,揭開人類光明的前途。使人類對人生的價值有了嶄新的覺悟,促進人類自由平等的實現。是故佛陀的思想,不特於二千五百年前為適應當時社會的思潮,即於今日,猶不失為嶄新進步的思想! 三、佛法根本有情論 一、以有情為本說 一、有情的意義佛法根本的論題,即在觀察有情生滅流轉相續的真相。究竟從何處而來?將向何處去?以及有情心的組織及其活動的形態是怎樣?這都是佛法觀察的根本對象。佛說無常、苦、空、無我、蘊、處、界的一切法門,都是依有情為立論的中心。依有情而建立佛法,離開有情,即無佛法可說。是故要了解佛法,必先探求有情的意義,不能了解有情,即不能了解佛法的真義。 梵語薩埵,譯為有情、人、士等。情,即是情感或情慾的意思。具有堅強意欲前進的力量,這與普通所說動物相近。但奧義書所說有情較為廣泛,上從天界,下至植物,都說為有情。然有情真實的構造,是物質與非物質二種要素,亦即是精神與肉體二者結合體所成者為有情。依佛法說,即是名色(Namarupam)此語原出於梵書時代,含有現像或個體(individual)的意味,釋尊採用此成立有情的單位。 佛法說「名」為精神,即五蘊的受、想、行、識;「色」為物質,即四大及四大所造的肉體。中阿含大拘絺經說:「云何知名?謂非色陰為名。云何知色?謂四大及四大造色,此說色,前說名,是為名色。」簡捷的說:名色,即指有情身心合成的身體。一般所說生命(Jiva),即包括精神與肉體而言,非是離開「名色」,另有生命,所以佛法不是偏於物質,或是偏於精神,佛法是生命,是精神與物質平等和合相應體。但佛法又非二元論的思想,是精神物質並行論(Parallelism)。 救護人世間,解脫一切有情的痛苦,原是一切宗教哲學的本懷,但一般宗教哲學家,都陷於主觀的錯誤,不是從客觀立場去分析一元、二元,或唯心唯物,就是妄想於自然界以外神秘的神、上帝主宰等。想以此作為解決有情的痛苦,全是一種空幻倚賴感,這樣的結果,不是落於客觀的唯物的實在論,就落於空幻的神秘唯神論。這都忽略了有情本身的了解。要解脫有情的痛苦,應從有情身心去求解脫。佛說中道法,是離去二邊。所以佛法不偏於物質,也不落於唯神論。佛法根本否認神秘的神格。人生的苦樂,取決於有情自身正覺知行合一的德行,絕不是取決於梵天或是上帝,佛法是自覺力行的宗教,皈依佛法僧三寶,是重新認識人生,把握知行合一的德行,達到圓滿成就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淨化人生的目的。中含思經說:「若有故作善,我說彼受其報。……若不故作業者,我說此不必受報。」明確地指出人生升天堂,墮地獄,都看自己作業與否為標準,絕不是仰梵天或上帝的挽救。假使作了十惡業道,最後死了必定要墮入惡趣。這時任憑牧師怎樣為你祈禱,想接你上天堂,也是一種誑妄愚蠢的舉動。猶如投石河中,人在岸上祈禱,希石浮現,同樣的愚癡。佛法不同於一般宗教就在此,不存倚賴的幻想,或求超越自然界以外的神力,腳踏實地,努力於知行合一的德行,取決有情自身覺的行為,所以佛法以有情為本。 二、有情的種類佛說眾生無量,而無量眾生(有情),依其精神活動的不同,可分為五類,或曰五趣(Panca Gatyah)或曰六趣(Sad Gatyah)。所謂五趣,即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這是古代的分類,再加上阿修羅,即為六趣。亦即通常所謂六道輪迴,無論五趣或六趣,都存於世間的。在人間裡,有人,有畜生,有餓鬼。畜生中包括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走獸,以及水里的魚蝦,這又稱傍生,鬼雖為人所不易見,但也住在人間。人間以上有天,天也有種種不同,有高的天,有低的天,全視天人福報的分別。在人間低一層的,是地獄,地獄是極苦的所在,通常形容地獄的苦處,有十八層地獄,有刀山、火箭種種的苦狀,全視有情業力輕重而分別,長含世紀經就此有詳細的說明。阿修羅遍於五趣,其性好鬥。五趣或六趣,除掉人間與畜生,其餘都含有神話的性質,但為各宗教一致的信仰,即如地獄天堂一類的,釋尊也認為這是一種輪迴應有的現象。 在五趣中,最有意義價值的,就是人間的「人身」。在人間以上的天人雖比人間壽命長,但只沉醉庸俗的慾樂,根本沒有正覺的真理。人間以下的地獄苦趣的有情,受苦不暇,那裡還能努力修行?畜生與餓鬼,雖在人間,根本為業力所縳,愚癡而沒有智慧,遠不及人類。是故五趣中,只有人類才有知苦求樂的知覺。人在五趣中居在升降最重要的機紐,於是造成一般人想升天界,怕墮地獄的觀念。但在佛法上說:天人雖有五欲可享,但五衰現前福報享盡,依然要下墮,惟有人間最好,所以佛說:「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其善處……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得也。」(增含等見品)這就是天上根本無佛可成,無真理可求,要求真理,要求解脫,只有向人間求。所以佛說:「我身生於人間,長於人間,於人間得佛。」(同上)佛是人間的聖者,即人而成佛,不是天上的上帝,也不是上帝的使者;是人間最偉大覺者,天人為求真理的智慧,梵天帝釋四天王常率領天人下降人間,參加法會,請佛開示正覺真理之道,所以天人要仰望人間為其善處。愚昧的眾生,卻為上帝使者所欺騙,說天堂是怎樣的快樂?人間怎樣的黑暗?把他們的心眼,都接引到一個渺茫天國上去了,釋尊出現人間,徹底覺悟人生的真諦,佛說:「人身難得」,又把他們叫回到人間,要他們重新的認識人生,建設人間的淨土! 三、有情的產生無論是五趣或是六趣的有情,要依有情新生長育種種去分別,可分為四生(Caturyoni):即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一、胎生,如人、牛、羊等畜生,都從母胎生。二、卵生,如雞、鴨、鳥、雀等,都從卵生。三、濕生,如蚊蚋、魚蝦等,都從濕地而生。四、化生,如天界、地獄,都是三生以外的自然化生。四生的說法,也非釋尊的發明,早於奧義書提出,胎生(Jarayuja) 、卵生(Andaja)、濕生(Samsvedaja) 種生(hija)。釋尊以化生代替第四種生,因為佛法未把植物納入輪迴界,但釋尊於植物也非常愛護,不准無故傷害一草一木,這在佛制戒中也有明文規定。佛說四生,可見比奧義書四生廣泛而具體。 要依四生生長的助緣說,胎生與卵生,都必賴二性和合的助緣;濕生,無論蚊蚋,或是魚、蝦,都從自身分散成為新生命。化生,不需假憑肉體的結合,純依業力而生。四生中以化生為最高││天界,也為最低││地獄,並且普遍於人、鬼、畜的三趣中。大智度論(八,五四)說:「五道生法,各各不同,諸天地獄皆化生,餓鬼二種生,若胎生化生,人道畜生四種生,卵生、濕生、化生、胎生。」人是胎生,是普遍的說法,但人的化生、卵生、濕生,雖是科學發達的今日,尚未能有證明。但在佛法中早有說明,劫初的人是化生;卵生,濕生,大智度論中雖有根據的說明,然尚待現代科學者來證明。 依有情的慾望說,佛說慾望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以欲界最盛行五欲,從地獄到天界一部以及四生中都以慾念為本。「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親族輾轉共諍。……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中含苦陰經)人世間一切人我是非諍奪,都以欲為本故。色界與無色界,純為天部,且屬化生,二者同為禪定力勝,色界雖然有物質(肉體),但以住於禪定,故無慾望的活動。 四、有情的延續要了解有情身心的活動,不僅從種類方面分別,必須從生命方面去觀察。有生命的延續,就如燈一般,必須時時添油,使它能繼續發揮光明。使這個光明能永遠的延續下去,維持有情一期生命主要的因素,就是飲食。佛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食得住世,攝受長養。云何為四?謂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雜含一五,八三)飲食於有情生命不僅增加新的活動力,並於體質上增加了營養,使一期生命得以延續,並且能使精神體質歷久不衰。「諸比丘,於此四食,有喜有食,識住增長故……諸行增長,諸行增長故,當來有增長。」(雜含一五,八三)明白的說出,飲食不獨能延續有情現前的生命,並且能延續當來的生命。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長含集經)古時印度苦行外道,因為找不到解脫的方法,迷信宿作因,於是盡量逼迫的吃苦,減少飲食,或一日一食,或二三四五六七日一食,或食樹皮,或食草根,存著「苦盡甜來」的幻想。釋尊初出家,依仙人學,雪山六年苦行,日食麻麥,也受了苦行的影響。後來覺得這個非究竟之道,故接受牧女獻乳,恢復身體的健康,才於菩提樹下完成正覺。可見飲食不特有益於有情的色身,法身資養,雖不要飲食,但需假借色身而修,無形中飲食於法身也有間接的助緣。故根本說一切有部(第二九,一五三)說:「若無事斷食者,得越法罪。」可見飲食於我們修道者是多麼的重要了? (一)塵搏食或曰段食,即是我們日常食料所成的飲食,可以分成一段一段的食。「或大或小,如今人中所食,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謂名為摶食。」(增含苦樂品)此又稱為段食。飲食為滋養色身重要的元素,延長有情生命的根本,特別我們人間的有情,一日不可少的││食。故佛說:「聚生之類,以此四食流轉生死,從今世至後世。」(增含苦樂品)奧義書也說:食味所成我,即指飲食為肉體的要素。 (二)觸食觸,即是根、塵、識和合所發生的感覺。由所發生感覺的不同,有如意的,有不如意的。如意的,叫做樂受;不如意的,叫做苦受。這裡所說的觸食,當然主要的是指如意的樂受而言。因為在如意感覺上││樂受,才能使身心得到袂慰的喜悅,精神才能暢旺,如同吃飯一樣能增長身體的營養,活動力增強。因有這樣的效力,故叫做食。不如意的感觸,能使人苦悶煩惱,或刺激精神,甚至失望,都有損身體的健康。身體疲憊時,需要臥睡按摩,也能增長身體的精神。中含伽彌尼經說:「身粗色四大之種,從父母生,衣食長養、坐臥、按摩、澡浴,強忍……。」可見有情生命的延續,不僅需要觸食,猶需要觸食,飲食只能增長肉體的營養,觸食能增長精神的暢旺,為精神生命重要的因素。 (三)意思食意思,即思心所的願望,簡捷的說,就是心思的希望,有情生命,不但需要飲食來滋養,並且需要理想的希望來鼓勵,使其精神奮發,身心安樂。一個人要是感覺到沒有希望,即成為絕望,絕望的人生,就不能活下去。故自殺的人,多半是對人生前途覺得沒有希望,成為絕望,非自殺不可。假使有一點希望的人,絕不會自殺。梁啟超嘗說:「人生生於希望」,也就是這個道理。可見意思食於有情生命的關係,是怎樣的重要了! (四)識食這個識,不是第六意識的識,乃十二因緣中無明、行、行緣識的識。這個識,又名「執取識」,即執取有情的身心自體,能使生命延續,發展身心的力量。識緣名色,為佛法重要的教義。「名色」,即是有情身心的自體。有情初托胎時,攝受父精母血赤白二渧,就是有取識。能使「名色」延續滋養,繼續的出胎,乃至長大成人,都是這個識的力量。中含茶啼經說「識為輪迴」的主體,雖遭釋尊批判,但釋尊初觀緣起觀時,僅止於識,雜含(一二,六五)說:「識有故名色,識緣故名色有,齊識而還,不能過彼。」這個有取識,不特為有情生命延續重要的因素,並為有情新生命再造的主體,初期十二因緣的根本,故一分學者說,無明與行二支是後來所附加,初期緣起觀,僅止於識,即根據於此。 四食,是釋尊經過深刻的觀察,所揭示出來的,第一屬肉體的要素,第二、第三、第四,屬於精神的要素。有情有賴於四食延續一期的生命,並為發展當來的新生命的主體。是故人類的生存與未來生命的延續,都有賴意思食與有取識的再創。人類有個共同生存的慾望││思食,不但希望個人的生存,並且從個人到家庭,乃至整個民族的繁榮,整個國家的生存。不僅人類的有情是如此,即是非人類的一切畜生,乃至昆蟲螞蟻,都要繁榮他的種族,都要生命,這是人類有情及非人類的有情共同而普遍的希求。釋尊的慧觀,洞澈一切有情共同生存的慾望,故極端主張戒殺,使一切有情都能達到共榮生存的慾望,故有「情與無情同願種智」的悲願。由此可知,四食於有情生命延續是如何的重要了! 二、有情組織的要素 我們於「名色」的分別,了解有情生命延續的要義,但有情身心組織是怎樣呢?依佛陀慧觀的分別,即依蘊、處、界詳細的觀察,說明有情身心組織的內容。蘊觀,為心理的分析,處觀為生理的分析,界觀是物理的分析。依蘊、處、界三法不同的立場,詳細去觀察有情身心的心理、生理、物理組織的真相,說明有情色心平等的真義。 (一) 蘊、處、界、觀 一、蘊觀蘊,是積聚義,即同類相聚,大則是五,小則無量,這類似細胞的 說法,雜含(二,一一)說:「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陰,是覆蔽義,覆蔽本性,為蘊的異譯。經佛陀的慧觀,把有情身心的組織,總歸為五聚;即色(物質)、受(感情)、想(表象)、行(意志)、識(意識悟性)。這是有情心理組織的要素。 色(Rupam)色的定義,為變壞、質礙義。雜含(二)說:「可礙可分,是名色。」變壞者,有體的質礙法終歸是變壞的。質礙者,即甲乙二種物質不可同時佔據同一處所,所謂物質不可入性。具此二義故名色。故色可分廣義與狹義,廣義的色,即顯色(青、黃、赤、白等)、形色(長、短、方、圓、高、低等),甚至說:「寒亦是色,熱亦是色;飢亦是色,渴亦是色。」(增含聽法品)故色的範圍極廣,狹義的色,即是肉體,諸如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及法處所攝色,都名為色。 受(Vedana)受,是領納義,前說的色,是屬物質方面,今說受屬精神活動方面。即心理學所說:感覺與感情的作用。感情純為精神活動的表情,即於外界色法,無論是顯色,或形色,乃至音聲等引起一種反應,使精神上發生苦樂等感覺及感情的作用。佛法的術語,即是受。受的原語(Vadaa) ,即從知的語而來,由知識而起的感覺,這個感覺含有樂不樂的表情;佛法依情識的分別為三,即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即心理學所說的快、不快、中庸的三種感情,全是有情心理情緒的作用。 想(samjna)想的定義,為「取像」,或曰「想像」,「亦是知,知青、黃、白、黑、苦、樂」(增含聽法品)。就是於感覺或知覺上構成一概念、聯想、分析、綜合的作用。即如依眼所感受彩色、鼻所領納的香味、由手觸感的形狀等,綜合各種感覺構成一花的觀念,這即是「取像」義。或曰想像花的色、香、形狀。但這個「想像」,並不限於外界的知覺,即記憶以往領受上對象,亦是想的作用,故稱為「想像」。 行(samskara)行的定義,即造作的意思。增含(聽法品)說:「能有所作,故名為行,為成何等,或成惡行,或成善行。」即於外界花境,引起內心取花供佛的觀念,經心思的考慮,而發生「取花供佛」的行動。思考即行為作業的根本。行的主要,即心「思」所,「思」為業本。這「行」相當心理學的意志。廣義的說一切心理活動的基本。 識(Vianana) 識,是了別義。「識別是非,亦識諸味,此名為識」(增含聽法品)。前說受想行三法,雖為心理作用,但此作用生起的根本,即依心體識,此識為精神活動的主體觀。於受想行的對像上發生區別的作用,即是識蘊。而識又是支配前三作用者,他的任務,即在保持這三種作用成為統一性。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一 一、本經敘述一切五蘊現象,皆隨緣生滅,變化無常,宜做如是正觀,才能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以正慧觀察物質現象,都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能如此地去觀察,才是正確的觀察。對物質現象能作正確的觀察,就會對它產生厭離心;對它產生厭離心,那麼對它的喜愛貪欲便可消除淨盡;喜愛貪欲消除淨盡了,我說他的心已獲得了解脫。 同樣地,要以正慧觀察我們的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這樣地觀察,才是正確的觀察。對此精神現象能作正確的觀察,就會對它產生厭離;對它產生厭離,那麼對它的喜愛貪欲便可消除淨盡;喜愛貪欲消除淨盡了,我說他的心已獲得了解脫。 就像這樣,比丘啊!一個心靈已獲得解脫的人,若想自己作證,就能自己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就像觀察五蘊是無常的經文一樣,這五蘊是苦、是空、非我等經文,也都是說要如此去作觀察。」 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經註釋: 1﹑五陰:為「五蘊」的舊譯,陰是障蔽的意思,能陰覆真如法性,起諸煩惱。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此五蘊中,色蘊屬於物質;受、想、行、識四蘊屬於精神,此五蘊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 2﹑如是我聞:諸經經首均有此語,印度重視聞持,而以此語作為信憑,這句話表示此經為結集者親自聽聞。 3﹑舍衛國:舍衛,地名,為古印度憍薩羅國的都城,華譯為好名聞,因其國中政教善良,風俗敦厚,且充滿許多有德有智的學者,嘉譽風聞全國,故名。這裡是以首都代國名。 4 ﹑祇樹給孤獨園:為佛陀道場之一。此園乃須達多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建成以供養佛陀者,其內之樹林則為祇陀太子所布施,故合稱祇樹給孤獨園(須達多長者樂善好施,經常接濟貧困孤獨之人,故被稱為給孤獨長者)。 5﹑色無常: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間的物質,可分為五種:一、內色—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屬於內身,故名內色。二、外色—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境,因屬於外境,故名外色。三、顯色—指我們常見的各種顏色,如青、赤、黃、白,黑等。四、表色—指有情眾生色身的各種動作,如趨舍伸屈等種種表相。五、形色—指物體的形狀,如長短方圓等等。色無常,意指一切物質現象皆隨緣生滅,變化無常。但就有情五蘊的身心來說,就是指這個色身而言。南傳佛教則將色法分成二十八種,見清靜道論第十四說蘊品。 6﹑盡:消除淨盡。 7﹑受:即受蘊,人類的感官與外界接觸時所產生的感受。受有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感受。南傳佛教五十二心所中有一受心所。 8﹑想:即想蘊,想就是想像,於善惡憎愛等境界,取種種相,作種種想,包括思想、概念等心理現象。南傳佛教五十二心所中有一想心所。 9﹑行:即行蘊,行就是行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南傳佛教五十二心所中,有五十行心所。 10 ﹑識:即識蘊,識就是了別的意思,由心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南傳佛教有八十九心或一百二十一心之說。 11﹑心解脫:梵語citta-vimukti。謂由定力而於定障得解脫。與「慧解脫」相對。其原始本意,係指心由一切束縛中解放;解脫之當體即為心,故稱心解脫;而以智慧解脫者,則稱慧解脫。但後世術語化,將無明之滅稱慧解脫,將渴愛之滅稱心解脫。更以心解脫連結於禪定,謂依定而解脫定障,與無貪相應者,稱為心解脫。依慧而解脫煩惱障,與無癡相應者,稱為慧解脫。此二者同時解脫者,則稱俱解脫。 11﹑已盡:即煩惱業縛已盡,可證阿羅漢果。從過去的煩惱、生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成為真正自在的人。 12﹑梵行已立:梵行,即清淨的行為。此句言脫離愛欲而過著清淨的生活,只有正行、正精進而沒有邪行。 13﹑所作已作:即已完成一切義務職所。 14 ﹑不受後有:後有,有二義:一、未來的果報。二、後世的心身。不受後有,即現在已得解脫,將來再不受束縛,不再於生死輪迴中流轉,不墮「死界」得到「正生」,故此身在生死界中為最後身(最後一次身體) 。 15﹑苦:乃觀五蘊是苦的。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盛等諸苦。 16﹑空:五蘊隨緣生滅,變化無常,究竟而無實體,故叫空,也是假和不實的意思。 17﹑非我:梵語意譯,指世界上一切事務皆無獨立實在的自體。因五蘊無常,故苦,由此而知無一常住、唯一、自在、主宰、獨存、實在之我,故云非我。五蘊非我之經文可參閱,漢譯南傳相應部第三冊蘊相應之第十四經「無我」。 二、本經敘說應正確的去思惟觀察五蘊的無常、苦、空、非我,才可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對於物質現象應當去作正確的思惟,觀察這物質現象的無常,能夠如實地了知。為何要這樣呢?比丘啊!因為對於物質現象能作正確的思惟,觀察這物質現象無常,能夠如實地了知的話,那麼對於物質現象的慾望貪求就能斷除;慾望貪求斷除了,我說他的心靈已獲得了解脫。 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應當去作正確的思惟,觀察心識等這些精神現象,皆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能夠如實的了知。為何要這樣呢?因為對於心識等精神現象能作正確的思惟,觀察這些精神現象,皆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那麼就能斷除對於這些精神現象的貪欲;貪欲斷除了,我說他的心靈已獲得了解脫。 就像這樣,一個心已獲得解脫的人,如果想要自己作證,就能自己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受生死輪迴了。就像正確的去思惟色、受、想、行、識五蘊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的經文一樣,這五蘊是痛苦、是空、非我等經文,也都是說要如此的去思惟。」 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後,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經註釋: 1、正思惟:對佛教教義的正確思惟,為「八正道」之一。 2、觀識無常如實知:識,原指心識,謂應觀察心識無常,能夠如實了知。但從前後經意,亦可知於受、想、行三蘊,亦應觀其無常如實知。 三、本經敘說對五蘊無常不能明白了知,則會造成痛苦;若能明白了知,就能自在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對於物質現象,不能了知,不能明白,不能將它斷棄,不能遠離對它的貪欲,那麼就不能斷除(由物質無常所造成的)痛苦。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不能了知,不能明白,不能將它斷棄,不能遠離對它的貪欲,那麼就不能斷除(由精神現象無常所造成的)痛苦。 眾比丘!對於物質現象,若能了知、明白,若能將它斷棄,遠離對它的貪欲,那麼就能斷除(由物質無常所造成的)痛苦;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若能了知、明白,若能將它斷棄,遠離對它的貪欲,那麼就能斷除(由精神現象無常所造成的)痛苦了。」 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本經敘說昧於五蘊,則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若能明白五蘊,則能獲得自在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對於物質現象,不能了知,不能明白,不能將它斷棄,不能遠離對它的貪欲,心靈不能獲得解脫的人,就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對它不能了知,不能明白,不能將它斷棄,不能遠離對它的貪欲,心靈不能獲得解脫的人,就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 比丘啊!對於物質現象,若能了知、明白,若能將它斷棄,遠離對它的貪欲,那麼就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眾比丘啊!對物質現象,若能了知、明白,若能遠離對它的貪欲,心靈獲得自在解脫的人,就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若能了知、明白,若能將它斷棄,遠離對它的貪欲,心靈獲得自在解脫的人,就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 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五、本經敘說對五蘊愛喜、無知、就會產生痛苦,不能獲得自在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愛好喜歡物質現象,就是愛好喜歡這(物質現象無常所造成的)痛苦;愛好喜歡(物質現象無常所造成的)痛苦,那麼就無法從這個痛苦中解脫出來,對它不明白,不能遠離對它的貪欲。同樣地,愛好喜歡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喜歡(由這些精神現象無常所造成的)痛苦;愛好喜歡(這些精神現象無常所造成的)痛苦,那麼就無法從這個痛苦中解脫出來。 眾比丘!不愛好喜歡物質現象,就不會喜歡(由這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痛苦;不喜歡(由這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痛苦,那麼就可以解脫這個痛苦了。同樣地,不愛喜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不會喜歡(由這些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痛苦;不喜歡(由這些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痛苦,那麼就可以解脫這個痛苦了。 眾比丘!對於物質現象,不能了知,不能明白,不能遠離對它的貪欲,心靈就不能獲得自在解脫,貪心而不能獲得自在解脫的人,就不能斷除(由這物質現象無常所造成的)痛苦;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對它不了知、不明白,不能遠離對它的貪欲,心靈不能獲得自在解脫的人,就不能斷除(由這些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痛苦。 對於物質現象,若能知道明白,若能遠離對它的貪欲,心靈獲得自在解脫的人,就能斷除由這些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痛苦了;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若能知道明白,若能遠離對它的貪欲,心靈獲得自在解脫的人,他也就能斷除由這些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痛苦了。」 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六、本經經文與第四經雷同,譯文從略。 七、本經經文同第五經而文稍簡,譯文從略。 第七經註釋: ︱「無常……喜樂」:此即「溫陀南頌」,古代集經之結頌,又作「攝頌」。據「分別功德論」載:「撰三藏訖,錄十經為一偈,所以爾者,為將來頌習者,懼其忘誤,見名憶本,思維自寤。」即錄無常等十經為一偈。此攝頌目的在於頌習時避免忘誤,與經義無關,白話譯文概不譯解。 八、本經敘說宜觀察三世諸法無常,應對其厭離,方可獲得自在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過去與未來的物質現像都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更何況是現在的物質現象!聖弟子啊!能這樣的去觀察,就不會顧念過去的物質現象,也不會欣悅未來的物質現象,對於現在的物質現象產生厭嫌,遠離對它的貪欲,正確地趨於將它滅盡。同樣地,過去與未來的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都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何況是現在的精神現象!聖弟子啊!能如此的去觀察,就不會顧念過去的精神現象,也不會欣悅未來的精神現象,對於現在的精神現象產生厭嫌,遠離對它的貪欲,正確地趨於將它滅盡。就像觀察五蘊是無常的經文一樣,這五蘊是苦﹝痛苦﹞、是空﹝不實在﹞、非我﹝無我﹞等經文,也都是說要如此去作觀察。」 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說法後,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經註釋: 1﹑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此句南傳巴利本作「向於現在色的厭離、離欲、滅盡」。 2﹑「過去、未來……正向滅盡」:此小段中之識字,原皆指心識而言。應觀過去、未來五蘊皆無常,非止識蘊而已。譯文為能融攝受、想、行三蘊,使經義簡單明白,故將「況現在識」句以下諸識字借代受、想、行、識全體,譯為精神現象。以後諸經,頗多如此譯法,特此說明。 九、本經敘說正確觀察五蘊無常、苦、非我、非我所有,才能獲得自在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物質現像都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變化無常,所以造成痛苦;會造成痛苦,可見其中並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在主宰;既沒有實我,也就不是我所有了。能如此地以正慧去觀察,叫做真實正確的觀察。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變化無常,所以造成痛苦;會造成痛苦,可見其中並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在主宰;既沒有實我,也就不是我所有的了。能如此地以正慧去觀察,叫做真實正確的觀察。 聖弟子啊!能夠如此地以正慧去觀察,便能厭離這物質現象,厭離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由於對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厭離,所以對它就不會產生喜樂之心;對它不產生喜樂之心,所以就可獲得自在解脫了。一個獲得自在解脫的人,便會產生真實的智慧||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經註釋: 1.非我:請參閱第一經註釋18非我條。 2.非我所:我所,我所有的簡稱。有我見的人,對於身外之物都認為我所有,叫做我所。非我所,即非我所有。 十、本經敘說五蘊與前章相同。 十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物質現像都是無常的,隨由種種因緣的和合而生的各種物質現象,又如何能常住不變呢?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都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如果說是因與緣的和合才產生一切的精神現象,那麼這個和合產生精神現象的因與緣本身也是無常的。由這無常因與無常緣和合產生的各種精神現象,又如何能常住不變呢?就像這樣,眾比丘啊!物質現像都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都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是無常的話,那麼便會造成痛苦;會造成痛苦,可見其中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在主宰,既沒有實我,也就不是我所有的了。 聖弟子啊!能夠如此地去觀察,便能厭離物質現象,厭離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由於厭離,所以對它就不會產生喜樂之心;對它不產生喜樂之心,所以就可獲得自在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說法後,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十一經註釋: 1.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素叫做緣。例如稻穀,種子為因,而泥土、雨露、空氣、陽光、肥料、農作等為緣,由此種種因緣的和合而生長穀子。 2.解脫知見:自己已經獲得了解脫的智慧,亦即觀照常明,通達無礙的智慧。 十二、本經經文多同第十一經,其第三段後半則同第十經第三段。本經譯文從略。 十三、本經敘說對於五蘊不應貪著愛染,知其為患,而能出離,才能獲得自在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眾生對物質現像不愛樂的話,那麼對這些物質現象就不會貪著了;因為眾生對物質現象愛樂的緣故,所以對它就產生貪著。同樣地,眾生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不愛樂的話,那麼眾生對於這些精神現象就不會貪著了;因為眾生愛樂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緣故,所以對它就產生貪著。 眾比丘啊!如果物質現像對於眾生不會造成禍患,那麼眾生便不應厭離物質現象;因為物質現象會成為眾生的禍患,所以眾生就應厭離物質現象。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於眾生不成禍患的話,那麼眾生便不應厭離這些精神現象;因為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可成為眾生禍患的緣故,所以眾生就應厭離這些精神現象。 眾比丘啊!如果眾生無法從流轉無常的物質現像中出離而得自在的話,那麼眾生便不應從物質現像中出離;因為眾生可從物質現像中得出離的緣故,所以眾生就應出離物質現象的束縛。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眾生若無法從其中出離而得自在的話,那麼眾生便不應從此精神現像中出離;因為眾生可從一切精神現像中得出離的緣故,所以眾生就應出離一切精神現象的束縛。 眾比丘啊!如果我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不能如實地了知愛樂是愛樂、禍患是禍患、出離是出離的話,那麼我於諸天、魔王、大梵天王等天道,或沙門、婆羅門等人道,於此天、人道眾生中,就不能獲得解脫,不能出離迷妄輪迴,永住於顛倒之中,也不能自己證悟獲得無上的正等正覺。 眾比丘啊!我因能如實地了知這五蘊愛樂是愛樂,禍患是禍患,出離是出離的緣故,所以我於諸天、魔王、大梵天王等天道,或沙門、婆羅門等人道,於此天、人道眾中,自己證得自在解脫,得以出離迷妄輪迴,得以解脫煩惱的系縛,永遠不住於顛倒之中,也能自己證悟獲得無上正等正覺。」 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十三經註釋: 1、味:貪著而享樂,此作動詞用,亦名味著。 2、染:污染、雜染。煩惱之異名,此作動詞用,染著之意。 3、患:禍患之意。 4、出離:指從流轉中脫離而得自在。 5、五受陰:即五取蘊,謂有漏之五蘊。取,即取著之意。部派佛教有部,統為煩惱之異名;在唯識中,則為貪愛的別名。取著於煩惱的事故,故名取。 6、諸天:指三界二十八天。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有六天;色界四禪有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合計二十八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 7、魔:即魔羅,能害人性命,是障礙擾人修道的魔鬼,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天主即是魔王。 8、梵:即梵天,是色界之「初禪天」,此天無欲界淫欲,寂靜清淨,有梵眾、梵輔、大梵三天。通常所說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屍棄,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前來請轉*輪。 9、沙門: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 10、婆羅門:即婆羅賀摩拿的簡稱,為印度四姓之一,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淨行的種族,以四圍陀論為經。 11、結縛:「煩惱」別名,因煩惱能係縛吾人身心,使不得解脫,出離生死。 12、顛倒:倒見事理的意思,如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等是。 13、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名,華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十四、本經敘說世尊告訴眾比丘,於五受陰之味、患、離應隨順覺,並以智慧如實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以前愛樂物質現象,對它進行遍求,如果對於物質現象的愛樂能夠隨順覺悟的話,那麼對於物質現象的愛樂,便能以智慧如實地洞見了。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愛樂,對它進行遍求,如果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愛樂,能夠隨順覺悟的話,那麼對於這些精神現象的愛樂,便能以智慧如實地洞見了。 眾比丘啊!我對於物質現象的禍患,對它進行遍求,如果對於物質現象的禍患能夠隨順覺悟的話,那麼對這物質現象的禍患,便能以智慧如實地洞見了;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禍患,對它進行遍求,如果對於這些精神現象的禍患能夠隨順覺悟的話,那麼對於這些精神現象的禍患,便能以智慧如實地洞見了。 眾比丘啊!我對於出離物質現象的束縛,對它進行遍求,如果對於出離物質現象的束縛,能隨順覺悟的話,那麼對於出離物質現象的束縛,便能以智慧如實地洞見了;同樣地,對於出離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束縛,對它進行遍求,如果對於出離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束縛,能夠隨順覺悟的話,那麼對於出離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束縛,便能以智慧如實地洞見了。」(以下「諸比丘!我於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譯文請參考前經後半段。) 第十四經註釋: 1於色味有求有行:味,貪著而享樂,亦名味著。求,求取。行,此指身、口、意的造作。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對於色味進行遍求﹂。 十五、本經敘說執取五蘊,隨順煩惱役使,即有束縛,不能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個比丘來到佛陀這裡,稽首禮佛足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慈悲的世尊啊!今天您當為我簡略地解說修持佛法的要義,我聽聞說法後,將獨自在一個僻靜的處所,精進修持而不懈怠。精進修持不懈怠後,將再作思惟:一個信佛的善男子之所以要出家,剃除鬚髮,身穿法服,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是為了要修持完成無上的清淨梵行,在現世今生中自己以通智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那時,世尊告訴那位比丘說:「問得好啊!問得真好!比丘如此暢快地問說:『應當為我簡略地解說修持佛法的要義,我聽聞說法後,將獨自在一個僻靜的處所,精進修持而不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你是如此的問說嗎?」 比丘禀告佛陀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仔細聽啊!仔細聽啊!要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比丘啊!一個人如果一直隨順著煩惱的役使,便會隨順著煩惱而死;如果隨順著煩惱而死的話,就是被愛取的煩惱所繫縛了。比丘啊!一個人如果不隨順著煩惱的役使,就不會隨順著煩惱而死;不隨順著煩惱而死的話,那麼就能從自己所愛取的煩惱事物中獲得解脫了。」 比丘禀告佛陀說:「知道了,世尊!知道了,善逝!」 佛陀告訴比丘說:「你如何在我簡略地解說修持佛法的要義中,深廣地了解其中的義理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如果對物質現象隨順著煩惱的役使,那麼便會隨順著煩惱到死;隨順煩惱的役使,隨順著煩惱到死的話,那就是被所愛取的煩惱所繫縛了。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如果隨順著煩惱的役使,便會隨順著煩惱到死;隨順著煩惱的役使,隨順著煩惱到死的話,那就是被所愛取的煩惱所繫縛了。 世尊啊!如果對物質現像不隨順著煩惱的役使,便不會隨順著煩惱到死;不隨順著煩惱的役使,不隨順著煩惱到死的話,那麼就能從所愛取的煩惱中,獲得自在解脫了。同樣地,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如果不隨順著煩惱的役使,便不會隨順著煩惱到死;不隨順著煩惱的役使,不隨順著煩惱到死的話,那麼就能從所愛取的煩惱中,獲得自在解脫了。就是這樣,世尊啊!我在您簡略地說法中,深廣地了解它的義理。」 佛陀告訴比丘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妙!比丘你能在我簡略地說法中,深廣地了解它的義理。為什麼呢?因為對物質現像如果隨順著煩惱的役使,就會隨順著煩惱到死;如果隨順著煩惱的役使,隨順著煩惱到死的話,那麼就會被愛取的煩惱所束縛。同樣地,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如果隨順著煩惱的役使,就會隨順著煩惱到死;如果隨順著煩惱的役使,隨順著煩惱到死的話,那麼就會被愛取的煩惱所束縛了。 比丘啊!如果對物質現像不隨順著煩惱的役使,就不會隨順著煩惱到死;如果不隨順著煩惱的役使,不隨順著煩惱到死的話,那麼就可解脫愛取的煩惱。同樣地,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如果不隨順著煩惱的役使,就不會隨順著煩惱到死;如果不隨順著煩惱的役使,不隨順著煩惱到死的話,那麼就可解脫愛取的煩惱了。」 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後,心中非常歡喜,向佛陀禮敬後離去,獨自處於僻靜的地方,專心精進地修習佛法,不放逸懈怠。專心精進的修習佛法,不放逸懈怠後,思慮著:一個信佛的善男子之所以要出家,剃除鬚髮,身穿法服,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 …以至於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那位比丘立即證成阿羅漢,心中獲得自在解脫。 第十五經註釋: 1、異比丘:南傳巴利本皆作「一比丘」。 2、稽首佛足:於佛足前下頭至地頂禮,是一種很誠敬的禮敬方式。 3、卻住:即退處。 4、不放逸:不敢放縱,即不怠惰之意。 5、善男子:指信佛之在家男子。 6、信家非家出家: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此處斷句為「信家非家,出家(學道)。」信家,信施之家,即俗家。本句意謂「以俗家為非真正歸處的家,而出家學道。」佛光版「阿含藏」此處註釋引南傳巴利本作「已正信佛教,由俗家而現在出家處於非家。」別譯雜阿含經卷一第一經有出現如此類句作「深信家法會歸無常,出家學道。」佛光版引南傳「處於非家」,乃古印度習俗,老年之後,離家修道,四處遊行參學,乃至老死於外,故云「處於非家」。在中國無此習俗,故「非家」也可作「不執著於家」來理解。 7、現法作證:謂於現世今生中由自己的神通智慧作證。 8、隨使使:第一個「使」為名詞,是煩惱的異名,此指執取等煩惱。第二個「使」字為動詞,作「役使」解,即役使身心之意。 9、取:對所愛的境界,執取追求。 10、世尊、善逝:二者皆是佛陀十號之一。佛陀為世、出世間之最尊貴,故稱世尊。善逝,又譯「好去」,如實去彼岸,不再退沒生死中。 11、羅漢:即阿羅漢。一、譯殺賊,殺煩惱賊之意;二、譯應供,當受人天供養之意;三、譯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之意。為小乘之最高果位。 十六、本經敘說執取五蘊,隨順煩惱役使的話,則會增加輪迴流轉的次數。內容文字大多同於前經,譯文從略。 第十六經註釋: 1所問如上:指該比丘所問和前經相同。以下諸經同。 2差別者:指本經與前經不同之處。 3則增諸數:數,指輪迴流轉之次數。全句譯為「就會增加輪迴流轉的次數。」 十七、本經敘說五蘊非我所有,宜速斷除,才能獲得安樂。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有一個比丘從座位起立,袒露著右肩,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說:「慈悲的世尊啊!請為我簡略地解說佛法的要義,我聽聞佛法後,將獨自在一個僻靜之處,專心思惟法義,不放逸怠惰。一個信佛的善男子之所以要出家,剃除鬚髮,身穿法服,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是為了要修持完成無上的清淨梵行,在現世今生中自己以通智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那時,世尊告訴那位比丘說:「真好啊!真好!你這樣的問說:『世尊!請為我簡略地解說佛法的要義,我將於簡略的說法中,深廣地去了解它的義理,我當獨自找一個僻靜的處所,專心地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你是如此的問說嗎?」 比丘禀告佛陀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仔細聽啊!仔細聽啊!要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比丘啊!不是你所應擁有的五蘊法,應該要疾速地斷除對它的貪欲,能斷除那些五蘊法的人,因為正確佛法義理的助益,便能除去無明長夜的不安,獲得永遠的安樂。」 當時,那位比丘聽後禀告佛陀說:「知道了,世尊!知道了,善逝!」 佛陀告訴比丘說:「你如何在我簡略的說法中,深廣地去了解它的義理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變化無常的物質現象非我所應擁有,應疾速地斷除對它的貪著;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變化無常的精神現像也非我所應擁有,應該疾速地斷除對它的貪著。因為正確佛法義理的助益,便能除去無明長夜的不安,獲得永遠的安樂。所以,世尊啊!我是這樣地在世尊您簡略的說法中,深廣地了解它的義理。」 佛陀說:「真好啊!真好!比丘啊!你能從我簡略解說佛法的要義中,深廣地去了解它的義理。為何這樣呢?因為變化無常的物質現象,不是你所應擁有的,應當疾速地斷除對它的貪著;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變化無常的精神現象,也不是你所應擁有,應當疾速地斷除對它的貪著。能把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斷除後,因為正確佛法義理的增益,便能除去無明長夜的不安,獲得永遠的安樂。」 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說法後,心裡非常歡喜,向佛陀禮敬後就退下了。他獨自處在一個僻靜的地方,專心精進地修習佛法,不放逸懈怠。專心精進修習佛法,不放逸懈怠後,他思惟著:一個信佛的善男子之所以要出家,剃除鬚髮,身穿法服,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那位比丘即證成阿羅漢,心中獲得自在解脫。 第十七經註釋: 1、偏袒右肩:原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禮法,佛教沿用之。即將袈裟披在左肩上,袒露出右肩。如此穿著便於工作,故偏袒右肩為表示期待長輩下令服事,亦為奉侍長者之禮儀。 2、合掌:表示恭敬,一心服從。 3、非汝所應之法: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不是我們所有的。但凡夫都認為五蘊是我們的。 4、宜速斷除:﹁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應斷欲﹂。 5、以義饒益:以,因。義,指正確的佛法義理。饒益,增益、利益的意思。因斷非法非義,故於正義增長。 6、長夜安樂:長夜,指累世的無明。本句意謂除去無明長夜的不安,而獲得永久的安樂。 十八、本經敘說五蘊非我所有,亦非餘人所有,宜速斷除,才能獲得安樂。本經經文與前經同,譯文省略。 十九、本經敘說對五蘊的貪著,是煩惱系縛的根源,宜速斷除,方可獲得安樂。本經與第十七經經文大多相同,所差異處是世尊在此宣說「結所繫法宜速除斷」,譯文從略。 第十九經註釋: 1色是結所繫法:色,指物質現象。結,系縛的意思,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係縛身心,不能解脫,結成苦果,永淪生死,故稱為結。本句意謂「物質現象,是愛結所依住處。」 二十、本經表示有一部經名為「深經」,和前經有相同說法。(印順導師依經論認為「深經」應作「染經」)。 廿一、本經敘說對於五蘊應不動搖,才不會被魔王所縛,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個比丘從座位起立,向佛陀行禮,禀告佛陀說:「世尊啊!請您為我簡略地解說佛法的要義,我聽聞佛法後,將獨自在一個僻靜之處,專心思惟法義,不放逸懈怠。不放逸懈怠後,這樣思惟:一個信佛的善男子之所以要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或不執著於家),而出家學道,……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 那時,世尊告訴那位比丘說:「問得好啊!問得真好!你今天這樣問說:『慈悲的世尊啊!請為我簡略解說佛法的要義,我聽聞說法後,將獨自在一僻靜的處所,專心思惟法義,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嗎?」 比丘禀告佛陀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仔細聽啊!仔細聽啊!要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說法。比丘啊!一個人要是不能安住於正法時,便會到處追求執取,那就會被魔王波旬所束縛了。若不到處追求執取,那麼就能從魔王波旬的束縛中,獲得自在解脫了。」 比丘禀告佛陀說:「知道了,世尊!知道了,善逝!」 佛陀告訴比丘說:「你如何在我簡略解說佛法中,深廣地去了解其中的法義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對於物質現象,向它追求執取時,就會被魔王波旬所束縛了;如果能安住於正法,不去追求執取的話,就能從魔王波旬的束縛中,獲得自在解脫了。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追求執取,就會被魔王波旬所束縛;如果能安住於正法,不去追求執取的話,就能從魔王波旬的束縛中,獲得自在解脫。所以,我從世尊您簡略地解說佛法中,深廣地去了解其中的法義。」 佛陀告訴比丘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你能從我簡略地解說佛法中,深廣地去了解其中的法義。為什麼呢?因為對於物質現象,如果向其追求執取時,就會被魔王波旬所束縛了;如果能安住於正法,不去追求執取的話,就能從魔王波旬的束縛中,獲得自在解脫了。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追求執取時,就會被魔王波旬所束縛了;如果能安住於正法,不去追求執取的話,就能從魔王波旬的束縛中,獲得自在解脫了。」… …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心靈獲得自在解脫,成為阿羅漢。 第廿一經註釋: 1動搖時,則為魔所縛:動搖,指心不能安住於正法,到處追求,執取五蘊之意。魔,指魔王,名波旬,為欲界第六天天主,經常企圖擾亂佛及諸弟子。 2若不動,則解脫波旬:不動,言心安住於正法,不逐求執取五蘊之意。解脫波旬,言自魔王波旬束縛中獲得自在解脫。 廿二、本經敘說佛陀回答弟子劫波所問,言宜正觀五蘊無常,斷除對它的貪欲,才能獲得完善的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個名叫劫波的比丘來到佛陀住處,頂禮佛足後,退坐一邊,向佛陀禀告說:「就像世尊您所說的,比丘的心靈要獲得完善的解脫。世尊啊!比丘的心靈要如何才能獲得完善的解脫呢?」 那時,世尊告訴劫波說:「問得好啊!問得真好!你能向如來問說如何使心靈獲得完善的解脫。真好啊!劫波!仔細聽啊!仔細聽啊!要好好地去思慮這件事情,我將為你解說。劫波啊!應當去觀察了知所有的一切物質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是在內或在外,無論是粗糙或細緻,無論是美好或醜惡,無論是遠處或近處,那一切物質現像都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的。正確地去觀察這種無常的現像後,那麼對於一切物質現象的愛欲就能消除。對一切物質現象的愛欲消除後,心靈便能獲得完善的解脫了。同樣地,要去觀察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是在內或在外,無論是粗糙或細緻,無論是美好或醜惡,無論是遠處或近處,那一切精神現像都是隨緣生滅,變化無常的。正確地去觀察這種無常的現像後,那麼對於一切精神現象的愛欲就能消除了。對於一切精神現象的愛欲消除後,我說他的心已獲得完善的解脫了。劫波啊!比丘的心靈能這樣地獲得完善的解脫的話,如來就說他的心靈已獲得完善的解脫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對五蘊的愛欲已斷除的緣故。對五蘊的愛欲能斷除的話,如來就說他的心靈已獲得完善的解脫了。」 當時,劫波比丘聽聞佛陀說法後,心中非常歡喜,向佛陀禮敬後便退下。 那時,劫波比丘接受佛陀的教示後,獨自找一個僻靜的處所,專心思惟法義,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內心獲得完善解脫,證成阿羅漢。 第廿二經註釋: 1、劫波:是比丘名。 2、頭面禮足:頭面低垂,頂到佛足,表示最恭敬之意。 3、善解脫:言獲得完善的解脫。 4、如來:佛十號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來成正覺,來三界垂化,故名。 5、**:「若過去、若未來……若遠、若近」:此為五蘊存在的各種現象,非唯色蘊而已,約略來說:一、過去、未來、現在||是依時間而畫分。二、內、外||在眾…… 第二三經註釋: 1、王舍城:古印度摩竭陀國都城名。 2、迦蘭陀竹園:一說為迦蘭陀長者所奉,為印度最早的僧園,又名竹林精舍;一說為頻婆沙羅王所奉。 3、羅睺羅:亦稱羅雲,為佛陀的嫡子,出家而為其弟子。在弟子中為不毀禁戒、誦讀不懈比丘。十大弟子中為密行第一。 4、「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大德!如何知、觀者,於此有識之身及外之一切相,得滅我慢、我所慢、慢隨眠耶?」巴利英譯本此處作: how,lord,should one know,how should one see,so that in this body ,together with its consciousness,and likewise in all external objects,he has no more idea of “ i ” and “ mine ”, no more leanings to conceit ?英譯與漢譯南傳經意相當。句中「識身」,據佛光大辭典解說有二義:一、指具有精神作用之身體,即身與心。本事經卷五﹙大正一七冊?六八六頁上﹚:「由此定故,於有識身,即外一切所緣相中,﹙中略﹚善伏善斷。」二、指認識作用之種類。身,集、種類之意。雜阿含經卷十二﹙大正二冊八五頁上﹚:「云何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身、耳識身、﹙中略﹚意識身。」由引例來看,此識身應指身心而言。 5、無有我:我,是主宰的意思。佛教說我們通常所執著的我是假我,因為這個我是由五蘊假和合而成,離開了五蘊,根本就沒有我的存在,故說無有我。 6、我所見:即見外境一切諸相為我所有。 7、我慢、使、繫著:我慢,自高自大,侮慢他人。使,煩惱的別名,即隨眠,是潛伏的煩惱種子。繫著,也是煩惱的別名。 8、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即無我、無我所、五蘊不在我中、我不在五蘊中。 9、平等慧:即平等性智,是如來四智之一,是轉第七識(末那識)的我見,證自他平等的道理所得到的智慧。 10、諸結:即束縛身心的各種煩惱。 11、無間等:無間等,又譯作「現觀」,有領會、理解、覺證、證悟的意思。 12、究竟苦邊:苦邊,即苦際,苦報的終點,亦即最後一次受生死的身體。此句言從這最後一次受生死苦的身體中得到究竟解脫。 二四、本經與前經(二三)大意相同,經文亦雷同,但主客有異,譯文從略。 第二四經註釋: 1世尊為法主:世尊證悟佛法,並傳布佛法,故稱世尊為法主。法主,猶言大法王、大師。 2為導:言世尊智德圓滿,能引導眾生,脫離苦海。 3為覆:言世尊能以智德慈悲蔭覆(護)眾人,使無禍患。 4唯然,受教︰唯然,應允之詞,猶言「是的」、「好的」。受教,言願接受世尊的教導。 5超越疑心:即不生猶豫不定之心。 6遠離諸相:諸相,以偏執而生出的各種事物的形相。 7寂靜解脫:脫離一切煩惱叫寂;杜絕一切苦患叫靜,寂靜即涅槃的道理。此句言「達到涅槃寂靜,獲得自在解脫。」 二五、本經敘說多聞說之義為聞說五蘊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才是多聞。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個比丘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行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就如世尊您所說的多聞,要怎樣才叫多聞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問得好啊!問得真好!你現在是問我多聞的義理嗎?」 比丘禀告佛陀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比丘啊!應該知道,如果聽聞到物質現象的時候,說是要對它厭嫌,遠離貪欲,要把它滅盡,使它寂靜不生,這就叫多聞了;同樣地,聽聞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時,說是要對它厭嫌,遠離貪欲,要把它滅盡,使它寂靜不生,這就叫多聞。比丘啊!這就是如來所說的多聞。」 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歡喜雀躍,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二六、本經敘說若人能於五蘊說「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則得被稱為法師。本經經文與前經雷同,譯文從略。 二七、本經敘說觀五蘊苦、無常,而趨向厭離、離欲、滅盡,才是向法順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向佛陀禀告說:「就像世尊您所說的法次法向,如何叫法次法向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問得好啊!問得真好!你現在想知道什麼是法次法向嗎?」 比丘禀告佛陀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比丘啊!對這物質現象,要趨向厭嫌,遠離貪欲,把它滅盡,這就是法次法向了;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趨向厭嫌,遠離貪欲,把它滅盡,這就是法次法向了。」 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說法後,歡喜雀躍,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二七經註釋: 1法次:即法的次第,如十二因緣法有先後秩序,其他諸法也有次有第,是名法次。 2法向:法的趨向,指對向涅槃法。 二八、本經敘說若能於五蘊生厭、離欲、滅盡,便能於現世今生中,獲得寂靜解脫。本經經文與前經雷同,譯文從略。 第二八經註釋: 1得見法涅槃:見,音現,同現字。現法:指現世今生。此句言得於現世今生中,獲得寂靜解脫。 2不起諸漏:漏,煩惱的別名,含有漏洩和漏落二義。貪瞋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洩流注而不止,所以叫做漏;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之中,所以也叫做漏。一切有煩惱之法就叫有漏法,無煩惱之法就叫做無漏法。不起諸漏,即不起各種煩惱。 二九、本經敘說能於五蘊說厭、離欲、滅盡方為說法師,經文與第二六經相當,與二七、二八亦雷同。可互為參考,譯文從略。 三○、本經敘說尊者舍利佛答輸屢那問言,謂五蘊無常、變易、不安穩,應對其厭離,方可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尊者舍利弗住在耆阇崛山中。 當時,有一個長者子名叫輸屢那,日日四處遊行修學。 有一天,他來到耆阇崛山中,拜見尊者舍利弗,噓寒問暖後,退坐一邊,告訴舍利弗說:「有些沙門、婆羅門對這無常、變易、不安穩的物質現像說:我勝他,我與他相等、我劣於他。為什麼沙門、婆羅門會有這樣的分別想法,而不能察見它的真實情況呢?有些沙門、婆羅門對這無常、變易、不安穩的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說:我勝他、我與他相等、我劣於他。為什麼沙門、婆羅門會有如此分別的想法,而不能察見真實情況呢?」 (尊者舍利弗)答說:「如果沙門、婆羅門對這無常、變易、不安穩的物質現像說:我勝他、我與他相等、我劣於他。到底他們是如何思量計度而不能察見真實情況的呢?對這無常、變易、不安穩的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說:我勝他、我與他相等、我劣於他。到底他們是如何思量計度而不見真實情況的呢?輸屢那啊!你的意見怎樣呢?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呢?」 (輸屢那)答說:「是變化無常。」 (尊者舍利弗)說:「輸屢那啊!如果是變化無常,你認為這是痛苦的麼?」 (輸屢那)答說:「是痛苦。」 (尊者舍利弗)說:「輸屢那啊!如果是無常、痛苦,是變易之法的話,你的意見怎樣?聖弟子還可在這當中察見物質現像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麼?」 (輸屢那)答說:「不可。」 (尊者舍利弗)說:「輸屢那啊!你意見怎樣呢?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你認為是常住不變,還是變易無常呢?」 (輸屢那)答說:「是無常。」 (尊者舍利弗)說:「如果是變化無常,你認為這是痛苦的麼?」 (輸屢那)答說:「是痛苦。」 (尊者舍利弗)說:「輸屢那啊!心識等精神現像如果是變化無常、痛苦的,是一種變易法的話,你意見怎樣呢?聖弟子還可在此當中察見這些精神現像是我、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麼?」 (輸屢那)答說:「不可。」 (尊者舍利弗)說:「輸屢那啊!應當要知道這物質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物質現像都不是我,非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正確的了知事物的實相。就像這樣,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辨別等精神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精神現像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精神現像中,精神現像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正確的了知事物的實相。輸屢那啊!就像這樣,對於色、受、想、行、識等五蘊便可產生厭嫌,遠離對它的貪欲,獲得自在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舍利弗說完這段經文後,長者子輸屢那便遠離了煩惱的塵垢,獲得清淨的法眼。那時,長者子輸屢那親自見法得法,不由他人教說,於正法中得無所畏懼。他從座位上起立,袒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地禀告舍利弗說:「我今天已經覺悟,從今天起,我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做一名在家居士。我從今日以後,直到生命最後的一刻,願以清淨之心皈依佛、法、僧三寶。」 當時,長者子輸屢那聽聞舍利弗說法後,歡喜雀躍,向舍利弗行禮後離去。 第三十經註釋: 1、舍利弗:古印度摩竭陀國王舍城人,屬婆羅門種姓。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釋尊會中上首,以智慧第一而聞名。 2、耆阇崛山:在中印度摩竭陀國王舍城之東北,是釋尊說法之地。 3、輸屢那:長者子,善彈琴,即二十億耳比丘。佛在世時證阿羅漢果,足下毛長二寸,足不踏地,為弟子中精進第一。 4、詣:拜見、拜訪。 5、問訊起居:猶言噓寒問暖。 6、不安隱:隱,即穩字。 7、何所計:計,以妄念而推度道理,常曰計度,即以意識之作用,思量分別種種事物。何所計,言如何去思量計度。 8、法眼:能夠徹見真理的智慧。 9、優婆塞:指親近皈依三寶,接受五戒的在家男居士。亦通稱一切在家的佛教男眾信徒。 卅一、本經敘說於五蘊的生起、息滅,息滅的方法,宜如實知道,才能獲得自在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舍利弗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 當時,有一個長者的兒子名叫輸屢那,日日四處遊方修學,有一天,他來到耆阇崛山中舍利弗住處,向舍利弗頂禮後,退坐一邊。 那時舍利弗對輸屢那說:「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物質現像不能如實知道,對於物質現象的集起不能如實知道,對於物質現象的息滅不能如實知道,對於物質現象息滅的方法也不能如實知道的話,輸屢那啊!當知這一位沙門、婆羅門便不能斷除對物質現象的貪著了。同樣地,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不能如實地知道,對這精神現象的集起不能如實知道,對這精神現象的息滅不能如實知道,對這精神現象息滅的方法也不能如實知道的話,那麼便不能斷除對這些精神現象的貪著了。」 (舍利弗)又說:「輸屢那啊!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物質現象能夠如實地知道,對物質現象的集起如實知道,對物質現象的息滅如實知道,對物質現象息滅的方法也如實知道的話,輸屢那啊!當知這位沙門、婆羅門就能斷除對於物質現象的貪著了。同樣地,輸屢那啊!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能夠如實地知道,對這精神現象的集起如實地知道,對這精神現象的息滅如實地知道,對這精神現象息滅的方法也如實知道的話,輸屢那啊!當知這位沙門、婆羅門就能斷除對這些精神現象的貪著了。」 (舍利弗)說:「輸屢那啊!你意見怎樣呢?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輸屢那)答說:「是變化無常。」 (舍利弗)又問:「如果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的話,那應是痛苦的麼?」 (輸屢那)答說:「是痛苦。」 (舍利弗)說:「如果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痛苦的,這是一種變易法,那麼聖弟子可於當中察見這物質現像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象之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麼?」 (輸屢那)答說:「不可。」 (舍利弗)說:「輸屢那啊!就像這樣,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呢?」 (輸屢那)答說:「是變化無常。」 (舍利弗)又問:「如果是變化無常,那應是痛苦的麼?」 (輸屢那)答說:「是痛苦。」 (舍利弗)又問:「如果心識等精神現像是變化無常、痛苦的,這是一種變易法,那麼聖弟子可於當中察見這些精神現像是我、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象之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麼?」 (輸屢那)答說:「不可。」 (舍利弗)說:「輸屢那啊!當知這物質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這一切物質現像都不是我,非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這樣就叫正確如實的察知。輸屢那啊!聖弟子對於這些物質現象能產生厭棄心,遠離對它的貪欲,獲得自在解脫,那麼就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系縛了。」 (舍利弗)說:「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精神現像都不是我,非我所有,我不在精神現像中,精神現像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正確如實的察知。輸屢那啊!聖弟子對於這些精神現象能產生厭棄心,遠離對它的貪欲,獲得自在解脫,那麼就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系縛了。」 當時,輸屢那聽聞舍利弗的說法後,歡喜雀躍,向舍利弗行禮後離去。 第三一經註釋: 1、色集:色,指物質現象。集,是集起的意思。色集,指物質現象的產生。 2、色滅:指物質現象的滅除。 3、色滅道跡:指物質現象滅除的方法。 4、不如實知故:此「故」字,根據前後文意,及南傳巴利本相對經文應作「者」字,文意較順。本經餘三「故」字,皆亦應改為「者」字。 卅二、本經敘說對於五蘊的生起、息滅、愛悅、禍患、出離,應如實知道;且應了知五蘊無常、痛苦,對它不貪著,才能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舍利弗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 當時,有一個長者的兒子名叫輸屢那,日日四處遊行修學。有一天,來到了耆阇崛山中拜訪舍利弗,向他頂禮後,退坐一邊。 那時,舍利弗告訴輸屢那說:「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物質現像不能如實的察知,對物質現象的集起不能如實察知,對物質現象的息滅不能如實察知,對物質現象的愛樂不能如實察知,由物質現象所產生的禍患不能如實察知,自物質現像中出離也不能如實察知的話,便不能超越一切物質現象的系縛了。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不能如實地察知,對這精神現象的集起不能如實察知,這精神現象的息滅不能如實地察知,對這精神現象的愛樂不能如實察知,由這精神現象產生的禍患不能如實察知,自這精神現像中出離也不能如實察知的話,這位沙門、婆羅門便不能超越這些精神現象的系縛了。 如果沙門、婆羅門對這物質現象、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產生的禍患、出離物質現像等情況都能如實知道,那麼這位沙門、婆羅門就能超越物質現象的系縛。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乃至這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對精神現象的愛樂、由精神現象造成的禍害、自精神現像中出離等情況也都能如實知道,那麼這位沙門、婆羅門就能超越這些精神現象的系縛了。」 (舍利弗)問說:「輸屢那啊!你意見怎樣呢?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輸屢那)答說:「是變化無常。」 (舍利弗)說:「既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痛苦的麼?」 (輸屢那)答說:「是痛苦。」 (舍利弗)說:「輸屢那啊!如果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痛苦的,是一種變易法的話,那麼聖弟子可於當中察見這物質現像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象之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麼?」 (輸屢那)答說:「不可。」 (舍利弗)說:「輸屢那啊!你意見怎樣呢?像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呢?」 (輸屢那)答說:「是變化無常。」 (舍利弗)問說:「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痛苦的麼?」 (輸屢那)答說:「是痛苦。」 (舍利弗)說:「輸屢那啊!如果心識等精神現像是變化無常、痛苦的,是一種變易法的話,那麼聖弟子可於當中察見這些精神現像是我、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象之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麼?」 (輸屢那)答說:「不可。」 (舍利弗)說:「輸屢那啊!當知物質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這一切物質現像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正確如實地知見。」 (舍利弗)說:「輸屢那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這一切精神現像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這些精神現像中,這些精神現像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正確如實的知見。」 (舍利弗)說:「輸屢那啊!聖弟子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應作正確的觀察,那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能這樣正確地去觀察,對於世間的一切事物便不會有所攝取了;不攝取的話,就不會有所貪著;能無所貪著的話,自然便可到達涅槃寂靜的境地: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長者的兒子輸屢那聽聞舍利弗說法後,歡喜雀躍,向他行禮後離去。 第三二經註釋: 1、 不如實知故:本經文中之「故」字皆應作「者」,理由同三一經註釋4。 雜阿含經卷第一終 雜阿含經卷第二 三三、本經敘說舍利弗答摩訶拘絺羅所問,解說對五蘊無常不如實知為無明,若如實知則為明。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舍利弗尊者與摩訶拘絺羅尊者都住在耆阇崛山中。 那天下午,拘絺羅尊者從禪定中出定,去到舍利弗尊者的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心裡充滿歡喜,然後退坐一旁。 這時,摩訶拘絺羅尊者告訴舍利弗說:「我想向您請教問題,不知您是否有空為我解答?」 舍利弗說:「隨您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為您解說。」 摩訶拘絺羅尊者問舍利弗說:「所謂的無明,怎樣叫做無明?誰有這個無明呢?」 舍利弗回答說:「所謂無明就是不知道理,不知道理的人就叫無明。」 (摩訶拘絺羅問說)「到底是不知道什麼道理呢?」 (舍利弗說)「就是說物質現像都是變化無常,對這種變化無常的物質現象,不能如實知道;物質現像都將逐漸磨損至於息滅,對這種逐漸磨損至於息滅的物質現象,不能如實知道。物質現像都是依因緣和合而有,依因緣分散而無,對這種隨緣生滅的物質現象,不能如實知道。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變化無常的道理,不能如實知道;精神現像都將逐漸磨損至於息滅,對這種逐漸磨損至於息滅的精神現象,不能如實知道;精神現像都是依因緣和合而生,依因緣分散而無,對這種隨緣生滅的精神現象,不能如實知道。摩訶拘絺羅啊!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現像不能如實知道,不能察見,不能覺證,愚昧昏暗,不明事理,這就叫無明;具備這樣情形,就說是有無明了。」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所謂的明,怎樣叫做明?誰有這個明呢?」 舍利弗說:「摩訶拘絺羅啊!所謂明就是知道事理,知道事理的話,就叫做明。」 (摩訶拘絺羅)又問:「到底是知道什麼道理呢?」 (舍利弗說)「就是知道物質現像都是變化無常,對這種變化無常的物質現象,能如實地知道;物質現像都將逐漸磨損至於息滅,對這種逐漸磨損至於息滅的物質現象,能如實地知道;物質現像都是依因緣和合而有,依因緣分散而無,對這種隨緣生滅的物質現象,能如實地知道。(就像這樣),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變化無常的道理,能如實地知道;精神現像都將逐漸磨損至於息滅,對這種逐漸磨損至於息滅的精神現象,能如實地知道;精神現像都是依因緣和合而生,依因緣分散而無,對這種隨緣生滅的精神現象,能如實地知道。拘絺羅啊!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現象能如實地知道、察見、明白、覺知、慧解、證悟,這就叫做明;具備這樣的情形,就說是有明了。」 這二位修習正法的聖者各聞所說法後,十分歡喜,便從座位起來,各自回到原來的住處去。 第三三經註釋: 1、摩訶拘絺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善辯才,以能應答疑難質問而聞名,有經典說師即舍利弗之舅長爪梵志。 2、無明:有智慧叫做明。無明,即不明白道理,是愚癡的別名。 3、色磨滅法:物碾磨,則終消滅。此處是說一切物質皆將逐漸消損,終至於息滅。 4、色生滅法:依因緣和合而有叫生;依因緣分散而無叫滅。此言一切物質皆是隨因緣而生滅之意。 5、無無間等:無間等,覺證、領會、證悟之意。無無間等,即沒有覺證之意。 6、正士:離迷執邪見而正見法理之聖者叫正士。 7、展轉隨喜:展轉,循環反复的意思。隨喜,有二義|一、見人做善事或離苦得樂而心生歡喜。二、隨著自己的歡喜。展轉隨喜,猶歡喜不已,是指內心十分歡喜的意思。 三四、本經敘說舍利弗與摩訶拘絺羅問答,言對五蘊之生起、消滅、消滅的方法,不能如實知道,名為無明;反之則為明。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當時,舍利弗尊者與摩訶拘絺羅尊者都住在耆阇崛山中。 那天下午,摩訶拘絺羅尊者從禪定中出定,去到舍利弗尊者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心裡充滿歡喜,然後退坐一旁。 當時,摩訶拘絺羅尊者告訴舍利弗說:「我想向您請教問題,不知您能撥空為我解說否?」 舍利弗說:「您就請問吧,我知道的話當會為您解說。」 摩訶拘絺羅尊者問舍利弗說:「所說的無明,到底是怎樣叫做無明呢?誰又有此無明呢?」 舍利弗回答說:「所謂無明就是不知事理,不知事理的話就叫做無明。」 (摩訶拘絺羅說)「是不知道什麼事理呢?」 (舍利弗說)「就是不能如實地知道物質現象,對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物質現象息滅的方法,也不能如實地知道;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不能如實地知道,對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精神現象息滅的方法,也不能如實地知道。摩訶拘絺羅啊!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現像不能如實地知道,對它不能了知、不能察見、不能覺證,愚昧昏暗,不明事理,這就叫做無明;具備這樣的情形,就說是具有無明了。」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那麼怎樣叫做明?誰能有此明呢?」 舍利弗說:「所謂明就是知道事理,知道事理的話,就叫做明。」 (摩訶拘絺羅)又問:「是知道什麼事理呢?」 舍利弗說:「就是能如實地知道物質現象,對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物質現象息滅的方法,也都能如實地知道;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能如實地知道,對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精神現象息滅的方法,也都能如實地知道。拘絺羅啊!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現象能夠如實知道、察見、明白、覺知、慧解、覺證的話,這就叫做明了;具備這樣情形的話,就說有明了。」 這二位修習正法的聖者各自聽聞說法後,十分歡喜,便從座上起來,各自回到原來的住處。 第三四經註釋: 1、晡時:下午三點至五點。 三五、本經敘說拘絺羅與舍利弗的問答,謂對五蘊之生起、息滅、愛味、禍患、出離,宜如實知,則為明;不如實知,則為不明。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舍利弗尊者與摩訶拘絺羅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 這天下午,摩訶拘絺羅從禪定中出定,前來拜訪舍利弗,彼此很愉快地問訊後,退坐一邊。 當時,摩訶拘絺羅告訴舍利弗:「想要向您請教問題,不知您是否有空為我解說?」 舍利弗說:「您請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為您解說。」 當時,摩訶拘絺羅告訴舍利弗說:「所謂無明,怎樣叫做無明呢?誰具有這個無明呢?」 舍利弗說:「不知事理就叫做無明。」 (摩訶拘絺羅問)「是不知什麼事理呢?」 (舍利弗說)「就是不能如實地知道物質現象,對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由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不能如實地知道;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此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對精神現象的愛樂、由精神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精神現象中出離等情況,也都不能如實地知道。摩訶拘絺羅啊!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現象,不能如實知道、不能察見、不能覺證,愚昧昏暗,這就叫做無明。具備這樣情形的話,就叫做有無明了。」 (摩訶拘絺羅)又問:「所謂明,怎樣叫做明呢?誰具有這個明呢?」 舍利弗說:「知道事理就叫做明。」 (摩訶拘絺羅說)「是知道什麼事理呢?」 舍利弗說:「就是能如實地知道物質現象,對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由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能如實地知道;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能如實地知道,對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對精神現象的愛樂、由精神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精神現像中出離等情況,也都能如實地知道。摩訶拘絺羅啊!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現象,能夠如實地知道、如實地察見、明白、覺知、慧解、覺證,這就叫做明了;具有這樣情形的話,就叫做有明了。」 當時,這二位修習正法的聖者各自聽聞說法後,滿心歡喜地離去。 三六、本經敘說欲得須陀洹果證,乃至於阿羅漢,皆應精勤思惟五蘊為病、為患、無常、苦、空、非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舍利弗尊者與摩訶拘絺羅尊者同住在耆阇崛山中。 下午時分,摩訶拘絺羅從禪定中出定,去到舍利弗住處,彼此愉悅地問訊後,退坐一邊。 當時,摩訶拘絺羅告訴舍利弗說:「我想向您請教問題,不知您是否有空為我解答?」 舍利弗說:「您請發問,我知道的話,當為您解答。」 這時,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說:「如果比丘尚未獲得斷除迷惑煩惱的無間等法(即覺證之法),想要求得這無間等法,應以何種方便去求取呢?要思惟什麼事理呢?」 舍利弗說:「如果比丘尚未獲得斷除迷惑煩惱的無間等法,想要求得無間等法的話,就要精勤地思惟著: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疾病、是癰腫、是毒刺、是兇殺、變化無常、痛苦、不實在、無我。為何這樣呢?因為這是我們所應該去思惟觀察的緣故。如果比丘能對這五蘊精勤思惟,就可證得須陀洹果了。」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比丘已證得須陀洹果位後,想要證得斯陀含果位的話,應當思惟什麼事理呢?」 舍利弗說:「拘絺羅啊!比丘已證得須陀洹果位後,想要證得斯陀含果位的話,也應當要精勤思惟著: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疾病、是癰腫、是毒刺、是兇殺、變化無常、痛苦、不實在、無我。為何這樣呢?因為這是我們所應該去思惟觀察的緣故。如果比丘能對這五蘊精勤思惟,便可證得斯陀含果位。」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說:「比丘已證得斯陀含果位後,想要證得阿那含果位的話,應當思惟什麼事理呢?」 舍利弗說:「拘絺羅啊!比丘已證得斯陀含果位後,想要證得阿那含果位的話,應當再精勤思惟: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疾病、是癰腫、是毒刺、是兇殺、變化無常、痛苦、不實在、無我。為何這樣呢?因為這是我們所應該去思惟觀察的緣故。如果比丘對這五蘊精勤思惟,已證得阿那含果位後,想要證得阿羅漢果位的話,應當再精勤思惟: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疾病、是癰腫、是利刺、是兇殺、變化無常、痛苦、不實在、無我。為何這樣呢?因為這是我們所應該去思惟觀察的緣故。如果比丘能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精勤思惟,便可證得阿羅漢果位。」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比丘已證得阿羅漢果位後,又要思惟什麼事理呢?」 舍利弗說:「摩訶拘絺羅啊!阿羅漢也要再這樣思惟著: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疾病、是癰腫、是毒刺、是兇殺、變化無常、痛苦、不實在、無我。為何要這樣呢?那是為了要獲得我們所未獲得果位的緣故,為了證得我們所未證得法義的緣故,為了得見涅槃安樂的緣故。」 當時,這二位修習正法的聖者各自聽聞所說法義後,滿心歡喜地離去。 第三六經註釋: 1、無間等法:斷除煩惱,不被惑業所間隔之法,即覺證之法。 2、精勤:精進。 3、是所應處:是,此也,指五蘊。所應處,言所應如理思惟觀察。 4、須陀洹:舊譯入流,新譯預流,是聲聞乘四果中的初果名。入流是初入聖人之流的意思,預流是預入聖者之流的意思。 5、斯陀含:又譯一來,即尚未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故須一度生天界,又再來人間受生一次,而後可得涅槃之果位。 6、阿那含:又譯不還,為斷盡欲界九品思惑,不再來人間受生,即可證得涅槃之聖者。 7、阿羅漢:又譯應供、不生,為已證涅槃,不再受生於三界之聖者。 三七、本經敘說五受陰皆由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舍利弗尊者來拜訪阿難尊者,彼此問訊後,退坐一邊。 當時,舍利弗尊者問阿難尊者說:「想向您請教問題,不知您是否有空為我解答?」 阿難說:「您請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回答。」 舍利弗說:「阿難啊!所謂滅的意思,怎樣叫做滅?誰有這個滅呢?」 阿難說:「舍利弗啊!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都是由我們自己先前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也是我們先前的意念所想要的,但這些都是變化無常、會息滅的事物;由於那些事物息滅的緣故,所以叫做滅。是那五蘊呢?就是所謂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它是由我們自己先前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也是我們先前的意念所想要的,但這些都是變化無常、會息滅的事物;由於它息滅的緣故,所以叫做滅。同樣地,還有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都是由我們自己先前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也是我們先前的意念所想要的。但這些都是變化無常、會息滅的事物,由於它息滅的緣故,所以叫做滅。」 舍利弗說:「是的,是的!阿難啊!就像你所說的,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由我們自己先前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也是我們先前的意念所想要的,但這些都是變化無常、會息滅的事物;由於它息滅的緣故,所以叫做滅。是那五蘊呢?就是所謂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它是由我們自己先前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也是我們先前的意念所想要的,但這些都是變化無常、會息滅的事物;由於它會息滅的緣故,所以叫做滅。同樣地,還有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都是由我們自己先前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也是我們先前的意念所想要的。但這些都是變化無常、會息滅的事物,由於它息滅的緣故,所以叫做滅。阿難啊!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如果不是由我們自己先前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我們先前的意念所想要的話,如何可息滅呢?阿難啊!因為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由我們自己先前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也是我們先前的意念所想要的,它是變化無常、會息滅的事物;由於它息滅的緣故,所以就叫做滅。」 當時,這二位修習正法的聖者各自聽聞所說法後,滿心歡喜地離去! 第三七經註釋: 1、五受陰:即五取蘊,謂有漏之五蘊。取,即取著之意。部派佛教有部,總為煩惱的異名;在唯識中,則為貪愛的別名。取著於貪愛煩惱的事物,故名取。 2、本行所作:行,身、口、意的造作叫行。此句謂五陰乃由自己先前的身、口、意所造作而成。 3、本所思願:意謂五陰乃是自己先前的意念所想望的,即後有愛。 三八、本經敘說五蘊的生起,吾人常妄度是我所主宰,若能如實觀知五蘊無常、痛苦、無我,則可獲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阿難尊者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 那時,阿難尊者告訴眾比丘們說:「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尊者年少初出家的時候,經常講述深妙的法義,他這樣地說:『阿難啊!對於生起的現象,我們就會計執著那就是我;但是我們若不先去執取的話,它是不會生起的。阿難啊!為什麼說對於生起的現象,我們就會計執著那就是我,但是我們若不先去執取的話,它是不會生起的呢?就好比物質現象的生起,它生起後,我們就計執著那就是我,但是我們若不先去執取的話,它是不會生起的;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生起,它生起後,我們就計執著那就是我,但是我們若不先去執取的話,它也是不會生起的。譬如一個男子手拿明鏡及澄澈的水鏡,自己照見鏡子,於是面貌就在鏡裡映生,面貌在鏡裡映生,所以自己就看見面貌,要是自己不去照見鏡子的話,自己的面貌就不會在鏡裡映生了。所以,阿難啊!對於物質現象的生起,由於它的生起,所以我們就計執著那就是我,但是我們若不先去執取的話,它是不會生起的;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生起,由於它的生起,所以我們就計執著那就是我,但是我們若不先去執取的話,它是不會生起的。阿難啊!你意見怎樣?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我答說:『是變化無常的。』 (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又問:『既然是變化無常的,那麼應是痛苦的吧?』我答說:『是痛苦。』他又問:『如果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痛苦的話,那麼就是一種變易法,聖弟子在此當中還可計執著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嗎?』我答說:『不可。』(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又問)『就像這樣,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我答說:『是變化無常。』『如果是變化無常,那麼應是痛苦的吧?』我答說:『是痛苦。』 (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又問:『如果心識等精神現像是變化無常、痛苦的話,那就是一種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在此當中還可計執著是我、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嗎?』我答說:『不可。』 (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又說)『阿難啊!所以,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我不在這些精神現像中、這些精神現像也不在我之中。對這些能如實正確地知道,如實地去做觀察麼?能這樣地去觀察的話,聖弟子對於物質現象便會產生厭嫌,遠離對它的貪欲,獲得自在解脫: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知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能對它產生厭嫌,遠離對它的貪欲,就可獲得自在解脫: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眾比丘們應當要知道:那位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尊者的說法對我有很大的增益,我從他那裡聽聞所說的法義後,便遠離了煩惱的塵垢,獲得清淨的法眼。我從此以來,經常以這個法義為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演說,這不是其他外道、沙門、婆羅門出家學道的人所能說。」 第三八經註釋: 1、阿難:即阿難陀,華譯慶喜,是白飯王的兒子,提婆達多的弟弟,佛的堂弟,生於佛成道之夜,後來隨佛出家,侍奉佛二十五年,為佛執事弟子,以多聞第一著稱。 2、拘睒彌國瞿師羅園:位於中印度,是瞿師羅所布施之園地。拘睒彌國,為佛世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朱木舒河沿岸,相當於現在的科薩姆,約位於今阿拉哈巴西北四十餘公里處。 3、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另譯名為「富羅那」,是釋迦十大弟子中說法第一之阿羅漢。 4、「生法計是我,非不生」:生法,指一切產生的事物。計,以妄念推度事理叫計。「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取則有我,不取則無」。 5、「云何於生法計是我,非不生」:「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又,云何取則有我,不取則無」。 6、「色生,生是我,非不生」:「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色取則有我,不取則無」。 7、「自見面生,生故見,非不生」:自見,指自己照見鏡子。面生,言面貌映生於鏡子中。生故見,言面貌映生於鏡中的緣故,就看見了自己面貌。非不生,即「非自見不面生」的省文,言自己若不去照見鏡子,那麼自己面貌便不會映生於鏡中。 8、外道:於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稱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9、沙門: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學道者的通稱。 10、婆羅門:印度四種姓之一,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淨行的種族。 三九、本經敘說阿難為長老闡陀說如來離於二邊而說中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有很多的上座比丘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那時,佛陀寂滅不久。 一天早晨,長老闡陀披上袈裟拿著缽盂,走進波羅奈城乞食。飯後,回來住處收好了袈裟缽盂,洗完腳,手持戶鉤,從一個林園到另一個林園,從一個住屋到另一個住屋,從一個經行處到另一個經行處,到處去請教眾比丘說:「您們應當教導我,為我說法,使我能知見佛法的深義,我聽後當會如法地去認知,如法地去觀察所說的法義。」 當時,眾比丘告訴闡陀說:「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的,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變化無常的,一切世間法都是變化無常的,一切有為、無為諸法中,也沒有一個實體的我,要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達到無為安樂的涅槃境地。」 闡陀告訴眾比丘說:「我已知道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變化無常,一切世間法都是變化無常,一切有為、無為諸法中,也沒有一個實體的我,要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達到無為安樂的涅槃境地。」 闡陀又說:「然而我卻不喜歡聽說:一切的世間法都是空無寂滅、不可獲得,要滅盡對它的愛悅,厭離對它的貪欲,達到涅槃寂滅的境地。可是這當中如何卻有這個我,而說著要這樣去認知、要這樣去察見,這就是見法了呢?」對第二點一切法無我,第三點涅槃寂滅,闡陀也是這樣的說法。 闡陀又說:「眾比丘當中誰還有能力為我說法,使我能知道法義,察見妙法的呢?」他又這樣地想著:阿難尊者現在住於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他曾供奉親近世尊,是佛陀所讚歎的人,那些修持清淨梵行的人都認識他,他一定能夠為我解說法義,使我知道並察見妙法。 闡陀過了這一夜後,早上披上袈裟拿著缽盂,進入波羅奈城中乞食。吃完飯,回到住處收拾整理臥舖,收拾整理臥舖後,披上袈裟拿著缽盂前往拘睒彌國。漸漸地遊走到了拘睒彌國。收好衣缽,洗完了腳,到阿難尊者住處拜訪,彼此問訊後,退坐一邊。 當時,闡陀告訴阿難說:「有一個時候,眾上座比丘住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早晨時分,我披上袈裟拿著缽盂進入波羅奈城乞食。吃完飯,回到住處收好衣缽,洗完腳後,拿著戶鉤,從一個林園到另一個林園,從一個住屋到另一個住屋,從一個經行處到另一個經行處,到處去拜訪眾比丘們,向他們請教說:『您們應當教導我,為我說法,使我能知見佛法的深義。』當時,眾比丘們為我說法說:『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的,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變化無常的,一切世間法都是變化無常的,一切有為、無為諸法中,沒有一個實體的我,要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達到無為安樂的涅槃境地。』我那時告訴眾比丘說:『我已經知道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變化無常,一切世間法都是變化無常,一切有為、無為諸法中,也沒有一個實體的我,要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達到無為安樂的涅槃寂滅境地。然而我卻不喜歡聽說:一切的世間法都是空無寂滅、不可獲得,要滅盡對它的愛悅,厭離對它的貪欲,達到涅槃寂滅的境地。可是這當中如何卻有這個我,而說著要這樣去認知、要這樣去察見,這就是見法了呢?』我當時這樣地想著:眾比丘當中誰還有能力為我說法,使我能知道法義,察見妙法的呢?我當時又這樣想著:阿難尊者現今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他曾供奉親近佛陀,是佛陀所讚歎的人。那些修持清淨梵行的人都認識他,他一定能夠為我解說法義,使我知道並察見妙法。慈悲的阿難尊者啊!現在您當為我說法,使我能知道並察見妙法。」 那時,阿難尊者告訴闡陀說:「真好啊!闡陀!我心裡很歡喜!我要嘉勉你能在修持清淨梵行人跟前,毫不隱藏,破除虛假的毒刺。闡陀啊!沒有智慧的愚癡凡夫所不能了解的事理,就是物質現象的變化無常;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變化無常;一切世間法是無常;一切有為、無為諸法中,沒有一個實體的我;要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達到無為安樂的涅槃境地。你現在已能接受這個殊勝的妙法了,你要仔細地聽﹗我將為你解說﹗」 當時,闡陀這樣地想著:我今天很歡喜獲得了勝妙心,獲得了踴悅心,我現在能夠接受殊勝的妙法了。 這時,阿難告訴闡陀說:「我親自聽聞佛陀教導摩訶迦旃延說:『世人迷妄,顛倒事理,依附於二個極端,對於一切事理現象,不是說永久存在,就是說不存在;世人執取各種境界,心里便以妄念推度執著這些情境。迦旃延啊!對於一切事物,我們若不去攝受、不貪取、不把持、不以妄念推度執著有實我,知道痛苦產生時是痛苦產生,痛苦滅時是痛苦滅。迦旃延啊!對這樣的情形不感懷疑也不迷惑,此不因他人而由自己悟解事理,這就叫做正見,是如來所說的法。為何這樣呢?迦旃延啊!能夠如實以正慧去觀察世間事物的集起,就不會產生執持世間是空無的見解;如實以正慧去觀察世間事物的寂滅,就不會產生執持世間事物是永久存在的見解。迦旃延啊!如來說法是離於有、無二邊,而演說中道:所謂這裡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這裡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說由於無明(愚癡無智慧),所以造作各種業……乃至於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生起。所謂這裡不存在,所以決定那裡也不存在;這裡寂滅,所以決定那裡也寂滅;說無明息滅,那麼所有業的造作也跟著息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也跟著息滅。』」 阿難尊者講說這段經文的時候,闡陀比丘聽後便遠離了煩惱的塵垢,獲得洞徹事理的清淨法眼。那時,闡陀比丘即洞見妙法、獲得妙法、認知妙法、生起正法,超越了迷惑懷疑,這不是由於他人的教示,而是從大師的教法中,他獲得了無所畏懼,於是恭敬合掌禀告阿難尊者說:「正見應該是如此的。像這樣的智慧梵行,是善知識所教授演說的妙法。我今天就從阿難尊者處,聽聞到這樣的法義,一切的世間法都是不實在,都將寂滅、都是不可獲得、要除盡對它的愛悅、厭離對它的貪欲,將它滅盡,達到涅槃的境界,心里安樂,正住於解脫大道之中,不再迴轉,不再有我執,只見到了正法。」 那時,阿難告訴闡陀說:「你今天獲得了很大的法益,從極深奧的佛法中,獲得了神聖的慧眼。」 當時,二位修習正法的聖者歡喜不已,從座位中起來,各自回到自己原來的住處。 第三九經註釋: 1、上座比丘:猶言耆宿長老。 2、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在中印度,為波羅奈國之林園,是佛陀初轉*輪度五比丘的地方。 3、般泥洹:即般涅槃,簡稱涅槃。華譯滅度、寂滅、圓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4、闡陀:比丘名,又作闡那、車匿、闡擇迦。佛為太子,出城時為御馬者,是六群比丘之一。 5、戶鉤:僧物之一,用於守護房舍,以鐵、銅或木做成。 6、經行處:即經行的地方。經行,修行者在一定的地方來回行走,以避免坐禪時的昏沉或睡眠。 7、「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此即所謂的三法印︰諸行(一切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諸法(一切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 8、迦旃延: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論議第一著稱。 9、顛倒:倒見事理的意思,如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等是。 10、二邊:有二義,一、指常、斷二邊見。二、指有、無二邊見。 11、中道: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邊,圓融無礙,謂之中道。 四○、本經敘說若不修習方便隨順成就,只用心去求,不能得諸漏(煩惱)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國的雜色牧牛聚落裡。那時,佛陀告訴眾比丘說:「我因已知見妙法的緣故,得以斷除各種煩惱,不是不知見妙法。為何是因知見妙法緣故,才得以斷除各種煩惱,而不是不知見妙法的呢?就是說對這物質現象、這物質現象的集起、這物質現象的息滅,乃至於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這些精神現象的集起、這些精神現象的息滅等情況。如果不修習各種方便法門,隨順成就知見,而只是用充滿妄念的心去求取,就想使我各種煩惱能斷除,心中獲得解脫。應當知道,那位比丘終究不可能斷除煩惱獲得解脫的。為何這樣呢?是因不修習的緣故。是不修習什麼呢?我說就是不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譬如孵蛋的母雞,生了很多的蛋,如果母雞不能隨時覆孵,調節冷暖,而只想讓蛋裡的小雞用它的嘴和爪來啄破卵,自己破殼安穩地出來。應當要知道,那蛋裡的小雞自己是沒有足夠的力量,能夠方便地用自己的嘴和爪而安穩地破殼出來的。為何會這樣呢?是因為那隻母雞不能隨時覆孵,調節冷暖,長養小雞的緣故。 就像這樣,比丘如果不勤修習隨順成就的話,而想要斷除煩惱,自在解脫,這是不可能的事﹗ 為何這樣呢?是因不勤修習的緣故;不勤修習什麼呢?我說是不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如果比丘已修習隨順成就這些妙法的話,雖然他並沒有想要使煩惱斷除,獲得自在解脫,然而那位比丘自然會煩惱斷除,獲得自在解脫。為何這樣呢?因為有修習的緣故。修習什麼呢?我說是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就像那隻孵卵的母雞善於長養小雞一樣,隨時覆孵,使溫度冷暖得宜,即使它不想讓小雞方便自啄卵殼出來,然而它的小雞們自能方便安穩地破殼出來。為何這樣呢?因為那隻母雞隨時覆孵,冷暖得宜的緣故。 就像這樣,比丘若善修習各種方便法,即使不想斷除煩惱,獲得自在解脫,然而那位比丘自然會斷除煩惱,心中獲得自在解脫。為何這樣呢?因為他勤於修習的緣故。是修習什麼呢?我說就是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譬如技藝巧妙的師傅和他的弟子,手裡握著斧柄,由於不斷地把捉,斧柄漸漸些微地磨損,便會顯現手指痕跡來,可是他並沒察覺斧柄些微的磨損,然而磨損處卻自然顯現出來。 就像這樣,比丘如精進修習,隨順成就這些妙法的話,雖自己不能知見今天煩惱會斷除,或明日煩惱會斷除,然而這位比丘知道一定會有斷除煩惱的一天。為何這樣呢?因為他有修習的緣故。是修習什麼呢?我說是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就像大船,泊於海邊,經過夏天六月,風吹日曬,纏縛船身的藤索,便逐漸斷落。 就像這樣,比丘如能精進修習,隨順成就這些妙法的話,那麼一切的結縛、使、煩惱、纏等,便可漸得解脫了。為何這樣呢?是善於修習的緣故。是修習什麼呢?我說是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佛陀說這段經文的時候,有六十位比丘即不起諸煩惱,心中獲得自在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經註釋: 1、拘留國:佛世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2、漏:煩惱的別名。含有漏洩和漏落二義。貪嗔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洩流注而不止,所以叫做漏;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中,所以也叫做漏落。一切有煩惱之法就叫做有漏法,無煩惱之法就叫做無漏法。 3、方便:隨方因便,以利導人。此指各種方便法門,即下文所指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等。 4、隨順成就:隨緣順應而達成。 5、念處:所觀念之處,即以智慧去觀察的境界。有四念處:一、身念處||觀身不淨。二、受念處||觀受是苦。三、心念處||觀心無常。四、法念處||觀法無我。此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6、正勤:即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此四正勤就是精進,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 7、如意足:即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原系四種禪定,謂修此四者,則能如意開發神通:一、欲如意足||修道趣果,慾望精進。二、念如意足||念念一心,住於正理。三、進如意足||精進直前功無間斷。四、慧如意足||真照離妄,心不散亂。 8、根:即五根,指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聖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9、力:即五力,由五根堅定而產生的力量。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等五力。 10、覺:即七覺支,又名七覺分、七菩提分。為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一、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法的真偽。二、精進覺支||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三、喜覺支||心得善法,而生歡喜。四、輕安覺支||除去身心輕重煩惱,而得輕快安樂。五、念覺支||時刻觀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覺支||心惟一境,而不散亂。七、舍覺支||捨離一切虛妄法,而力行正法。 11、道:指八聖道,又名八正道,是八條聖者的道法。一、正見||正確的知見。二、正思惟||正確的思考。三、正語||正當的言語。四、正業||正當的行為。五、正命||正當的職業。六、正精進||正當的努力。七、正念||正確的觀念。八、正定||正確的禪定。修八證道,可證得阿羅漢果。 12、伏雞:孵卵的母雞。 13、蔭餾:指母雞覆孵雞卵。 14、斧柯:即斧柄。 15、微盡:些微磨損。 16、風飄日暴:即風吹日曬。 17、結縛、使、煩惱、纏||此四者皆是煩惱名。因煩惱能係縛吾人身心,使不得解脫出離生死,故名結縛。因煩惱能使眾生流落生死,故名使。又煩惱能結縛人之身心,使不得自在,故名纏。 四一、本經敘說佛陀以小土摶做譬喻,說明五陰之無常、苦,我不可得。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個比丘於禪坐中思考,這樣地想著:可有一種物質現象,它能常住、永恆、不改變、永遠堅固的嗎?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可有常住、永恆、不改變、永遠堅固的嗎? 這位比丘下午時從禪定出定,來到佛陀住處,對著佛足頂禮後,退立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於禪坐中思考,這樣地想著:可有一種物質現象,它能常住、永恆、不改變、永遠堅固的嗎?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可有常住、永恆、不改變、永遠堅固的嗎?現在我請教世尊您,可真有物質現象它能常住、永恆、不改變、永遠堅固的嗎?可真有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是常住、永恆、不改變、永遠堅固的嗎?」 當時,世尊手中拿著一塊小土團,告訴那位比丘說:「你看見我手中這塊小土團了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已經看到了,世尊!」 (佛陀說)「比丘啊!就像小土團一樣微小的自性是常住不變,我還不可得到;如果我能得到的話,那麼這就是能常住、永恆、不改變、真正堅固不變之法了。」 佛陀告訴比丘說:「我自己想起過去世的生涯,在無明長夜中,勤修福德,因此獲得眾多勝妙可愛果報的事情。我曾於七年中,修習慈悲心,所以歷經七劫的成與七劫壞的時間,不生返此世間。當七劫毀壞的時候,我生到光音天裡,七劫長成的時候,我還生梵世天裡,住在寬廣的宮殿中作大梵天王,(地位的尊貴與崇高)無人勝過我,無人比得上我,領有千個世界;從此以後,又經三十六次的返還,生作天帝釋;又經百千次的返還,生作轉輪聖王,統領四天下,以正法治理教化百姓,擁有七項寶物,就是所謂的輪寶、象寶、馬寶、摩尼寶、玉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生有千子,都很勇健。四海之內,土地平整,沒有各種毒刺,人民不用威脅逼迫,而用正法去調治他們。 灌頂王的法制擁有八萬四千隻雄壯的大象,每隻大像都用各種寶物來莊嚴裝飾它,用寶網覆蓋象身,並建立寶幢,象群中以名叫布薩的象王為首領,早上與下午二個時辰,群象自會聚集在宮殿前。我當時想著:這麼眾多的象群,天天往來四次,會踏死無數的眾生,我希望其中的四萬二千隻大象能每百年再來一次。就如我所希望的,八萬四千隻大像中,有四萬二千隻大象每百年才來此一次。 灌頂王的法制又擁有八萬四千匹馬,也是用純金來製造各種乘坐的器物,並用金網覆蓋馬身,馬群中又以名叫婆羅的馬王為首領。 灌頂王的法制擁有八萬四千輛用四種寶物裝飾製造的寶車,就是所謂用黃金裝飾的車、用白銀裝飾的車、用琉璃裝飾的車、用玻璃裝飾的車,這些車子都是用獅子皮、虎皮、豹皮、雜色的欽婆羅毛織品來做為裝飾覆蓋車子的里襯。群車中又以名叫跋求毗阇耶難提音聲之車做為導首的車子。 灌頂王的法制統領八萬四千座城,每城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快樂,人民眾多,而以拘舍婆提城為上首。 灌頂王的法制擁有八萬四千座用四種寶物裝飾的宮殿,就是所謂的用黃金、白銀、琉璃、玻璃等寶物裝飾的宮殿,當中又以摩尼琉璃由訶寶殿為上首。 比丘啊!灌頂王的法制擁有八萬四千張用四種寶物裝飾的寶床,就是所謂的用黃金、白銀、琉璃、玻璃等四種寶物來裝飾,床上有各種絲綢的床褥、有花紋的毛巾、毛席、鹿皮等臥具用來鋪設床上,並安置著朱紅的枕頭。 其次,比丘啊!灌頂王的法制又擁有八萬四千件由四種質料裁成的衣服,就是所謂用絲絹裁成的迦屍細衣、用麻紗裁成的芻摩衣、用棉布裁成的頭鳩羅衣、用毛料裁成的拘沾婆衣。 其次,比丘啊!灌頂王的法制又擁有八萬四千位玉女,就是所謂的剎利女、似剎利女,而且又有其他諸玉女。 其次,比丘啊!灌頂王的法制擁有八萬四千種飲食,各種美味食物皆完備。比丘啊!八萬四千位玉女當中,我只選一人來奉侍我;八萬四千件寶衣中,我只選一件;八萬四千張寶床中,我只臥用一床;八萬四千座宮殿中,我只居住一座宮殿;八萬四千座城中,我只居處一城,名叫拘舍婆提城;八萬四千寶車中,我只乘坐一車,名叫毗阇耶難提瞿沙,載我出城遊賞;八萬四千匹寶馬中,我只乘用一馬,名叫波羅訶,身毛及尾部皆是紅青色;八萬四千隻雄壯的大像中,我只乘用一象,名叫布薩陀,載我出城遊賞。 比丘啊!這是何等的業報,才能獲得這樣的威德具足,生活自在安樂呢?這是由三種善業因緣所招感的安樂果報。是哪三種呢?第一種就是布施,第二種就是調治身心,滅除各種惡行,第三種就是修習聖道。比丘應當要知道:凡夫愛染貪著五種慾望,不知滿足;聖人則智慧圓滿,而常知足。比丘啊!一切流轉的世間法,過去的都已完全消失了,過去的都已完全改變了,那些自然獲得的各種寶物以及名稱,全部都已磨滅了。所以,比丘啊!要永遠的息止一切流轉的世間法,對它厭離,斷除貪欲,獲得自在解脫。比丘啊!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說)「如果是變化無常,那應是痛苦的麼?」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痛苦,世尊!」 (佛陀說)「比丘啊!如果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痛苦的,是一種變易法的話,那麼聖弟子還可在這當中以妄念推度說有一個實體的我、是我所有、我在物質現象之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可,世尊!」 (佛陀說)「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說)「如果是變化無常,那應該是痛苦的麼?」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痛苦,世尊!」 (佛陀說)「比丘啊!如果心識等精神現像是變化無常、痛苦的,是一種變易法,那麼聖弟子還可在這當中,以妄念推度說有一個實體的我、是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象之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可,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所有一切的物質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沒有一個實體的我、也非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沒有一個實體的我、也非我所有、我不在這些精神現像中、這些精神現像也不在我之中。比丘啊!對於物質現象應當生起厭離心,離棄對它的貪欲,獲得自在解脫;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應當生起厭離心,離棄對它的貪欲,獲得自在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說法後,歡喜雀躍,向佛陀行禮後離去。他經常想起佛陀以小土團做譬喻的教導,獨自在一僻靜之處,精勤思惟法義,絕不放逸懈怠;能不放逸懈怠後,體悟到一個信佛的在家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鬚髮,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是為了修持完成無上的清淨梵行,洞見妙法,自己知道以身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那位尊者也自己知見正法,心中獲得自在解脫,成為阿羅漢。 第四一經註釋︰ 1、「世尊手執小土摶……如是少土,我不可得」:﹁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世尊手執小牛糞搏,以告彼比丘:『比丘!無有如是分之自性,獲得常、恆、永住而有不變易之法,相似永住而正住者。』」本經又出現於中阿含經卷第十一(六一)「牛糞喻經」,可參閱。 2、宿命:即過去世之生涯。 3、經七劫成壞:即歷經七劫成與七劫壞的時間。劫,梵語劫簸的簡稱,譯為時分或大時,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時間。根據俱舍論說:人壽自十歲,每百年增一歲,而至八萬四千歲後,每百年又減一歲,而至人壽十歲。此一增或一減,各為小劫。合一增或一減而為中劫,合八十中劫為一大劫。智度論則說:合一增一減為小劫,合二十小劫而為一中劫,合八十小劫(或合四中劫)為一大劫。 4、光音天:色界二禪的最高天,此天絕音聲,眾生要講話,便自口中發出淨光來作識別,故名光音。佛經說劫初的人類,就是由光音天來的。 5、梵世:即梵世天,是色界諸天的總稱。 6、大梵王:即大梵天王,是色界初禪三天之大梵天的天王。 7、天帝釋:是欲界六天中第二天忉利天之主,姓釋迦,名天帝釋。 8、轉輪聖王:簡稱轉輪王,或輪王,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現,統轄四天下。有四種福報:一、擁有大財富。二、形貌莊嚴端正。三、身心健康快樂。四、壽命長遠。此乃由過去生中,多修福業,可惜不修出世慧業,所以僅成統治世界有福報之大王,卻不能修行悟道證果。 9、灌頂王:即完成戴冠儀式之王。古代天竺國王即位時,以四大海之水及一切境內河水灌於頂,而表祝意。 10、挍餝:即校飾,裝飾之意。 11、朝、食晡二時:朝,早晨七點至九點。晡,下午三點至五點。 12、頗梨:即玻璃。 13、欽婆羅:一種毛織物。 14、覆襯:覆蓋或裝飾車子做為襯裡的皮布。 15、繒褥:繒,即帛,是絲織品的總稱。褥,坐臥時墊在身體下之坐具或臥具。 16、氍氀:音ㄑㄩㄌㄩ,有文飾的毛布。 17、毾登:毾,為毾之偽字。毾登,音ㄊㄚㄉㄥ,是一種有文飾的細毛席。 18、迦陵伽:鹿之一種。 19、迦屍細:絹。 20、芻摩:亞麻。 21、頭鳩羅:木棉。 22、拘沾婆:毛織物。 23、剎利女:即剎帝利之女,剎帝利為印度四種姓之第二種。 24、紺色:紺,音。深青而赤之色,亦稱紅青色。 25、業報:有二義|一、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二、即業因與果報。 26、布施:以自己的財物,分施給別人。有三種布施|一、財施,以財物濟助人。二、法施,以正法勸人修善斷惡。三、無畏施,不顧自己安危去解除別人的怖畏。 27、調伏:調和控禦身、語、意等業,制伏滅除諸惡行。 28、五欲:有二義|一、指眼觀美色、耳聽妙音、鼻嗅香氣、口貪甘味、身觸軟適。二、指財欲、色欲、飲食慾、名欲、睡眠欲等五欲。 29、厭足:厭,即饜字,飽足之意。 30、於色當生厭、離欲:此句原作「於色當生厭離、厭、離欲」,今依據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改正。 四二、本經以恒河之泡、沫、水氣幻成的野馬、芭蕉樹、魔術師之變術做譬喻,說明五蘊無堅固實體。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阿毘陀國的恒河邊。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們說:「譬如恒河的大水突然漲起,隨著水流聚集了很多的泡沫,賢明的人就會仔細地去觀察分別。當仔細觀察分別的時候,(就可察見到那些泡沫),本無所有、不牢固、不真實、沒有堅固長久的。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那些聚集的泡沫本不堅實的緣故。同樣地,所有一切的物質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比丘啊!應當要仔細地去觀察思考分別,(就可察見到那一切物質現象)本無所有、不牢固、不真實、沒有堅固長久的,就如疾病、如癰腫、如利刺、如兇殺一樣,是變化無常、痛苦、不實在、無一實體的我存在。為何這樣呢?就是因為物質現象本不堅實的緣故。 眾比丘啊!譬如下大雨時所生起的水泡,一個生起便一個破滅,賢明的人見了就會去仔細觀察思考分別。仔細觀察思考分別時,(就可察見那些泡沫)本無所有、不牢固、不真實、沒有堅固長久的。為何這樣呢?是因為那些水泡本不堅實的緣故。同樣地,比丘啊!一切所有的感受,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比丘啊!應當要仔細地去觀察思考分別,仔細觀察思考分別時,(就可察見到一切所有的感受)本無所有、不牢固、不真實、沒有堅固長久的。就如疾病、如癰腫、如毒刺、如兇殺一樣,是變化無常、痛苦、不實在,沒有一個真正實體的我。為何這樣呢?是因為一切的感受本不堅實的緣故。 眾比丘啊!譬如在春末夏初的時候,沒有厚雲層,也沒有下雨,下午太陽光正艷,可看到游動的薄雲或水蒸氣,遠望如奔跑的野馬一樣,賢明的人見了就會去仔細觀察思考分別。仔細觀察思考分別時,(就可察見那些薄雲或蒸氣形成的野馬)本無所有、不牢固、不真實、沒有堅固長久的。為何這樣呢?是因為那些由薄雲或蒸氣形成的野馬本不堅實的緣故。同樣地,比丘啊!一切所有的想像,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比丘啊!應當要仔細地去觀察思考分別。當仔細地去觀察思考分別時,(就可察見到一切所有的想像)本無所有、不牢固、不真實、沒有堅固長久的。就如疾病、如癰腫、如毒刺、如兇殺一樣,是變化無常、痛苦、不實在、沒有一個真正可作主宰實體的我。為何這樣呢?是因為一切的想像本不堅實的緣故。 眾比丘啊!譬如賢明的人去找堅固的木材,手拿著銳利的斧頭,走入了山林中。看見了一棵大芭蕉樹,長得又直又高大,就砍伐它的根,斬斷了樹梢,然後一葉一葉的依次剝下,都沒有看見堅實的材料,他就會仔細地去觀察思考分別。當仔細地去觀察思考分別時,(就可察見到這芭蕉樹的堅固材料)本無所有、不牢固、不真實,沒有堅固長久的。為何這樣呢?是因為那棵芭蕉本不堅實的緣故。同樣地,比丘啊!所有一切的意志行為,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比丘啊!當仔細地去觀察思考分辨。仔細地去觀察思考分別時,(就可察見到一切的意志行為)本無所有、不牢固、不真實、沒有堅固長久的,就如疾病、如癰腫、如毒刺、如兇殺一樣,是變化無常、痛苦、不實在、沒有一個真正實體的我。為何這樣呢?是因為那一切意志行為本不堅實的緣故。 眾比丘啊!譬如魔術師和他的弟子,在四條通衢大道頭,以幻術變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有智慧賢明的人就會仔細地去觀察思考分別。當仔細地去觀察思考分別時,(就可察見那些用幻術變成的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本無所有、不牢固、不真實、沒有堅固長久的。為何這樣呢?是因為那幻術本不堅實的緣故。同樣地,比丘啊!所有一切的心識,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比丘啊!應當要仔細地去觀察思考分別。仔細地思考分別時,(就可察見一切的心識)本無所有、不牢固、不真實、沒有堅固長久的,就如疾病、如癰腫、如毒刺、如兇殺一樣,是變化無常、痛苦、不實在、沒有一個真正實體的我。為何這樣呢?是因為心識本不堅實的緣故。」 當時,世尊想要再一次宣示這些法義,而用詩偈說: 「觀察物質現像有如集聚的小泡沫,感受就如水上的泡珠兒。 想像似春天空中幻現的陽炎,一切意志行為就如芭蕉不堅固。 各種心識像幻術不實,這是釋尊所宣說。 要反复仔細去思考,用正念善作觀察。 五蘊不真實也不堅固,當中沒有一個真實的我,也非我所擁有。 這充滿煩惱痛苦的五蘊身,世尊以大智慧做分別解說。 只要離開三要件,我人身體便成廢物, 就是壽命、溫度及意識,離這三項只剩肉身, 永被拋棄於墳間,就像木頭不思無意識。 我人身體常如此,幻化不實誘騙愚癡凡夫。 就如兇殺如毒刺,沒有堅固常久的。 比丘要精進修習,觀察充滿煩惱痛苦的五蘊身。 晝夜經常專精思惟,要將心思安置於正確的智慧中。 要止息一切的造作,身心才能獲得永遠的清涼。」 當時,眾比丘們聽聞佛陀說法後,滿心歡喜、願尊奉行。 第四二經註釋: 1、阿毘陀:中印度古國名。 2、明目大夫:即賢明的人。 3、野馬:游動的薄雲或水蒸氣,遠望過去,像奔馳的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 4、庸直:庸, ,也是直的意思。 5、幻師:即魔術師。 6、衢道:四通八達大道。 7、春時焰:焰,即陽炎,春時,水氣受陽光熏發,於空中現作流水狀,群鹿見之,誤為水源,此名陽炎。 8、日種姓:釋尊五姓之一。昔有二莖甘蔗炙於日,生男女二人,是為釋氏之先,故號日種。 9、苦陰身:陰,新譯曰蘊,構造有情之身心者也。苦陰身,謂此充滿煩惱痛苦的五蘊之身。 10、三法:指下二句之壽、暖、識。壽即壽命,根據部派佛教有部的說法,命是一種非色非心之體,由過去之業而生,在人生一期之間,由他來維持暖(溫度)與識(精神意識),人若不具此三者,便會死亡。 四三、本經說明若不如實知五受陰,則為無明所蓋,愛欲所繫,長夜流轉;反之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只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從無始的生死輪迴以來,眾生都被愚癡、沒有智慧的無明所覆蓋,被貪愛煩惱所繫縛,有如長夜般的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不知道痛苦的根本盡處。有時長久的不下雨,地上所生長的各種穀物草木,都會全部枯乾而死。眾比丘啊!如果眾生被無明所覆蓋住,貪愛的煩惱所繫縛,那麼眾生就會不斷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貪愛煩惱若不斷除,就不能解除一切的痛苦了。眾比丘啊!有時長夜不下雨,連大海水也都會枯乾了。眾比丘啊!如果眾生被無明所覆蓋住,貪愛的煩惱所繫縛,那麼眾生就會不斷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貪愛煩惱若不斷除,就不能解除一切的痛苦了。眾比丘啊!有時如長夜般整個須彌山都崩塌了。如果眾生被無明所覆蓋住,貪愛的煩惱所繫縛,那麼眾生就會不斷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貪愛煩惱若不斷除,就不能解除一切的痛苦了。眾比丘啊!有時如長夜般我們這個大地全部都毀壞了。然而眾生卻被無明所覆蓋住,貪愛的煩惱所繫縛,眾生便如長夜般不斷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對這貪愛的煩惱不斷除,是無法解除一切痛苦的。 比丘啊!譬如被系綁在柱子的狗兒,那條系綁的繩結不斷,狗兒就只能長夜地繞著柱子,輪迴轉動罷了。就像這樣,比丘啊!愚癡的眾生不能正確如實地認知物質現象,乃至對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不能如實知道),長期間不斷地流轉輪迴,順著那物質的現象而輪轉。同樣地,也不能正確如實地去認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乃至對這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對精神現象的愛樂、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精神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不能如實知道),長期間不斷地流轉輪迴,順著這些精神現象而輪轉。眾比丘啊!(眾生就這樣)隨著物質現象輪轉、隨著感受輪轉、隨著想像輪轉、隨著意志行為輪轉、隨著心識輪轉。因為隨著物質現象輪轉的緣故,就不能從物質現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因為隨著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輪轉的緣故,就不能從這些精神現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因為不能從五蘊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的緣故,也就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多聞的聖弟子們,由於能如實地認知物質現象,以及認知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也能如實地去認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以及認知這些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對精神現象的愛樂、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精神現像中出離等情況的緣故,所以不會隨著精神現象而輪轉。由於眾生不隨五蘊輪轉的緣故,就可從物質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從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我說眾生就是已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三經註釋: 1、無始生死:無始以來的生死。由於人類的無明愚癡,所以人類的生死也是無始。 2、無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癡的別名。 3、愛結:結,為煩惱別名。愛結,指貪愛的結縛,即貪愛所起的煩惱,為﹁九結﹂之一。 4、長夜輪迴:言煩惱之惑覆蓋智眼,不見光明,流轉於生死界,故譬以長夜之暗黑。 四四、本經敘說宜善觀察心,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再則言若不如實知五受陰,則不得解脫;反之則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眾生從無始的生死輪迴以來,被愚癡的無明所覆蓋,被貪愛的煩惱所繫縛,有如長夜的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不知道苦的盡頭。眾比丘啊!譬如狗兒的繩子被系綁在柱子上,因為繩索的系結不斷的緣故,狗兒就只能順著柱子繞轉,無論站立或躺臥,都不能離開柱子。就像這樣,愚癡的眾生,對於物質現象,不能厭離對它的貪欲,不能厭離對它的愛悅、不能厭離對它的思念、不能厭離對它的渴求,迴繞於物質現像中,隨著物質現象而流轉,無論是站立或坐臥,都不能脫離物質的束縛;同樣地,眾生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眾生也隨著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而流轉,無論站立或坐臥,都不能脫離這些精神現象的束縛。 眾比丘啊!對於心應當要好好地去思考觀察,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眾生於無明長夜中,心被貪欲所染著,被瞋恚、愚癡所染著的緣故。比丘啊!因為心生苦惱,所以眾生便感苦惱;因為心生清淨,所以眾生便感清淨。比丘啊!我不曾見同一類事物中顏色複雜如斑色鳥的,而它的心又比這更複雜。為何會這樣呢?是因為那斑色鳥心複雜的緣故,所以才產生各種複雜的顏色。 所以,比丘啊!對於心應當要好好地去思考觀察。眾比丘們!眾生在無明長夜中,心被貪欲所染著,被瞋恚、愚癡所染著,因為心生苦惱,所以眾生便感苦惱;因為心生清淨,所以眾生便感清淨,比丘應當知道!您們見過具種種雜色的嗟蘭那鳥嗎?」 比丘回答:「曾經見過,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像嗟蘭那鳥具種種的複雜色彩,我說它的心也是像這樣的複雜。為何這樣呢?就是因那嗟蘭那鳥的心有種種複雜的緣故,所以才感生各種複雜的顏色。所以,對於心應好好地去思惟觀察,在這無明長夜中,被種種的貪欲、瞋恚、愚癡所染著,因為心生苦惱,所以眾生便感苦惱;因為心生清淨,所以眾生便感清淨。譬如畫師與畫師弟子,善於彩繪白色的畫布,準備各種顏色,然後隨著心意畫出各種的圖案來。 就像這樣,比丘啊!愚癡眾生不能如實地察知物質現象,乃至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不能如實地察知。因為對物質現像不能如實察知的緣故,便對物質現象愛悅貪著;因對物質現象愛悅貪著,於是又招感未來各種物質現象的生起。同樣地,愚癡凡夫也不能如實地察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乃至這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對精神現象的愛樂、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禍害、自精神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不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於是對這些精神現象愛悅貪著;由於對這些精神現象愛悅貪著,所以便又招感未來各種精神現象的生起。因為會生起未來的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緣故,所以就無法自物質現象的束縛中獲得解脫,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束縛中解脫,我說他就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 有多聞的聖弟子能如實地察知物質現象,乃至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因都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對於物質現象便不會去愛悅貪著;因不去愛悅貪著,所以便不會招感未來物質現象的生起。 同樣地,他也能如實地察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乃至這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對精神現象的愛樂、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精神現像中出離等情況,因都能如實察知的緣故,對於這些精神現象便不會去愛悅貪著;因不去愛悅貪著,所以便不會招感未來各種精神現象的生起。因不愛悅貪著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緣故,就可從物質現象(色)的束縛中得到解脫,從精神現象(受、想、行、識)的束縛中得到解脫,我說那位聖弟子就是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四經註釋: 1、長夜心為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此貪欲、瞋恚、愚癡三者,謂之三毒,謂其能毒害人們的身命與慧命。 2、斑色鳥:雜色鳥。 3、嗟蘭那鳥:照文意應是一種雜色鳥名。佛光雜阿含藏注「嗟蘭那」則引巴利本作「德行(圖)」。謂古印度人「以何德行可獲得何種果報」作成彩色圖說,持之以遊行勸世。 4、長夜種種貪欲、瞋恚、愚癡所染:「所染」原作「種種」,今依前段經文改正。 四五、本經敘說五受陰如急流岸邊草木,攀援即斷,不可執著。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河水從山谷裡流出來,河水很深,水流湍急,淹沒了很多地方。河流兩岸,生長著雜草樹木,因被大水所淹覆,皆順著水邊披靡;眾人要涉水渡河,大多被水流所沖走,隨著水流陷溺其中;偶遇大浪沖近岸邊,便伸手攀引草木,草木卻又斷了,還是隨著水流浮沉。 就像這樣,比丘啊!愚癡眾生不能如實地察知物質現象,乃至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因不能如實察知這些情況的緣故,所以對物質現象愛悅貪著,執持著物質現像說這就是我。而那物質現象卻隨即就斷滅了。同樣地,也不能如實地去察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乃至這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對精神現象的愛樂、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精神現像中出離等情況,因不能如實察知的緣故,對這些精神現象愛悅貪著,執持著精神現像說這就是我,而那精神現象卻隨即就斷滅了。 多聞聖弟子能如實地察知物質現象,乃至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因都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對於物質現像不會愛悅貪著。同樣地,他也能如實地察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乃至這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對精神現象的愛樂、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精神現像中出離等情況,因為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對於這些精神現像不會愛悅貪著。因不愛悅貪著五蘊的緣故,這樣自己便可證知已獲得涅槃寂靜: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六、本經敘說五受陰為無常、苦、非我,非所應法,當盡捨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不是與你相應的事物,就應當要全部捨棄;捨去那些事物後,便可獲得長夜的安樂。比丘啊!什麼事物不是與你相應,應當迅速捨離的呢?像這色、受、想、行、識五受陰,就是與你不相應的事物,應當要全部捨離它;斷除這五蘊後,便可獲得長夜的安樂!比如祇園裡的樹木,有人砍伐樹枝,或擔或拿的離去,你們也不會感到憂愁。為何這樣呢?因為那些樹木不是我,也非我所擁有的緣故。 就像這樣,比丘啊!不是與你相應的事物。應當全部捨離;捨離後,便可獲得長夜的安樂。什麼事物是與你不相應的呢?就是物質現象與你不相應,應當將它全部捨離;捨離後,便可獲得長夜的安樂。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都與你不相應,應當迅速捨離;捨離了那四蘊後,便可獲得長夜的安樂。眾比丘啊!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眾比丘回答佛陀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說:「比丘啊!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痛苦的麼?」 眾比丘答說:「是痛苦,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如果變化無常、痛苦,是一種變易法的話,那麼多聞聖弟子可於物質現像中察見有一個實體的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嗎?」 比丘回答說:「不可,世尊!」 佛陀說:「像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你說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比丘回答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說:「比丘啊!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痛苦的麼?」 比丘答說:「是痛苦,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如果變化無常、痛苦,是一種變易法的話,那麼多聞聖弟子可於此精神現像中察見有一個實體的我、我所有、我在精神現像中、或精神現象在我之中的情況嗎?」 比丘答說:「不可,世尊!」 佛陀說:「比丘啊!所以一切的物質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是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沒有一個實體的我、非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是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沒有一個實體的我、非我所有、我不在這些精神現像中、這些精神現像也不在我之中。聖弟子觀察這五受陰中沒有一個實體的我,也非我所有。這樣去觀察時,對於世間一切事物便能無所貪著;能無所貪著的話,自可獲得涅槃寂靜: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六經註釋: 1、祇桓:祇陀樹園。即祇樹給孤獨園之簡稱,或稱祇園。 四七、本經敘說對於五陰應多修習無常想,便能斷除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無常的觀想要修習多修習,就能斷除一切欲界的貪愛、色界的貪愛、無色界的貪愛、掉舉、我慢、愚癡無明等煩惱。譬如農夫,在夏末初秋深耕他的田地,拔草除根。同樣地,比丘啊!無常的觀想修習多修習,就能斷除一切欲愛(欲界的貪愛)、色愛(貪著色界五妙欲)、無色愛(貪著無色界禪定境界)、掉舉(心念掉動而退失禪定)、我慢(驕傲自大)、無明(愚癡昏暗)等煩惱。 比丘啊!譬如人們割草,手握持著末端,舉起抖振,那些枯萎的草便全部掉落下來,就可選取長的草了。同樣地,比丘啊!無常的觀想修習多修習,就能斷除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舉、我慢、愚癡無明等煩惱。 譬如庵羅果生在樹上,猛風吹搖枝條,果子便全部掉落下來。同樣地,無常的觀想修習多修習,就能斷除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舉、我慢、無明等煩惱。 譬如樓閣,中心建得很堅固,為所有木材所依附,就能攝持全屋而不塌散。同樣地,無常的觀想修習多修習,就能斷除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舉、我慢、愚癡無明等煩惱。 譬如一切眾生的腳印,象的腳印最大,因為它能攝持大象身體的緣故。同樣地,無常的觀想修習多修習,就能斷除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舉、我慢、無明等煩惱。 譬如我人居住世界的一切河流,全部都流入大海,大海是眾水中第一深廣,因為它能納受所有流水的緣故。同樣地,無常的觀想要修習多修習,就能斷除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舉、我慢、無明等煩惱。 譬如太陽出來,能消除一切世間的黑暗。同樣地,無常的觀想修習多修習,就能斷除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舉、我慢、無明等煩惱。 譬如轉輪聖王,在諸小王中他最崇高、最尊貴!同樣地,無常的觀想修習多修習,就能斷除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舉、我慢、無明等煩惱。 眾比丘啊!為何修習無常的觀想,修習多修習,就能斷除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舉、我慢、無明等煩惱呢?因為比丘若能於空曠的地方,或林樹間,好好地做正確的思惟,觀察物質現象的無常,以及觀察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無常。作這樣的思惟,就能斷除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舉、我慢、無明等煩惱了。為何這樣呢?因為能做無常觀想的話,就能建立無我的觀想。聖弟子能夠常保持無我的觀想,就能捨離我慢的心理,順利的獲得涅槃寂靜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七經註釋: 1、無常想:作無常的觀想。 2、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舉、我慢、無明:欲愛,為欲界之煩惱;自「色愛」至「無明」乃存在於上二界(色界、無色界)之煩惱,謂之「五上分結」。能斷除此三界諸煩惱,即證成阿羅漢之意。 3、發荄:荄,草根。發荄,即拔根。 4、抖擻:振動。 5、庵羅果:或稱庵摩羅果,為印度水果之一。 6、閻浮提:或稱南閻浮提,為我人所居世界之稱。 7、闇冥:即黑暗。 8、轉輪聖王:簡稱轉輪王或輪王,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現,統轄四天下。其時,天下太平,人民安樂,沒有天災人禍。 四八、本經敘說低舍比丘於修梵行生怠慢,疑惑於佛法。佛陀勸其好好修行,勿執著五受陰,並以二路譬喻正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位比丘名叫低舍,和眾多的比丘聚集於食堂裡,他告訴眾比丘說:「諸位尊者!我不能分別一切教法,不喜歡清淨梵行,很喜歡貪睡,對教法疑惑不解。」 當時,群眾中有一位比丘,來造訪佛陀,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低舍比丘和眾多比丘聚集在食堂裡,他這樣的對大眾高聲的說: 『我不能分別一切教法,不喜歡清淨梵行,很喜歡貪睡,對教法疑惑不解。』」 佛陀告訴比丘說:「這低舍比丘是個愚癡人,不能守住六根的門戶,飲食不知節制,在初夜與後夜,心不能覺悟,懈怠懶惰,不勤精進修行,不好好地觀察思惟教法; (像他這樣),要他能分別教法,內心喜歡修清淨梵行,遠離貪睡,從教法中遠離各種疑惑,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那位低舍比丘能守護六根的門戶,飲食知道節制,在初夜與後夜,能覺悟精進修持,觀察教法,喜歡分別教法,喜歡清淨梵行,遠離貪睡,內心對教法不疑惑,這才是正確做法!」 當時,世尊告訴一位比丘說:「請你前往告訴低舍比丘說:『大師叫你!』」 比丘禀告佛陀說:「好的,我接受您的指令!」於是向前頂禮佛陀後,來到低舍的住處,這樣的對他說:「低舍長老啊!世尊叫你哩!」低舍聽說後,便來世尊處,向佛陀頂禮畢,退立一邊。 當時,世尊告訴低舍比丘說:「低舍啊!你真的和眾多比丘聚集於食堂時,這樣高聲唱言:『諸位長老!我不能分別一切教法,不喜歡清淨梵行,很喜歡貪睡,對教法疑惑不解。』嗎?」 低舍禀告佛陀說:「真有這樣,世尊!」 佛陀問低舍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著心意回答。你意見怎樣呢?如果對於物質現象,不能離棄對它的貪求、不能離棄對它的慾望、不能離棄對它的喜愛、不能離棄對它的想念、不能離棄對它的渴望,那物質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你意見怎樣呢?這時你是否將會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的痛苦呢?」 低舍禀告佛陀說:「會的,世尊!如果對於物質現象,不能離棄對它的貪求、不能離棄對它的慾望、不能離棄對它的喜愛、不能離棄對它的想念、不能離棄對它的渴望,那物質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真的就會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的痛苦了。世尊啊!真的是這樣,沒錯!」 佛陀告訴低舍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低舍啊!正確的答案應該是這樣子的,這是對物質現像不能離棄貪欲的說法。低舍啊!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不能離棄對它的貪求、不能離棄對它的慾望、不能離棄對它的喜愛、不能離棄對它的想念、不能離棄對它的渴望,那些精神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你意見怎樣呢?這時你是否將會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的痛苦呢?」 低舍禀告佛陀說:「會的,世尊!對於那些精神現象,不能離棄對它的貪求、不能離棄對它的慾望、不能離棄對它的喜愛、不能離棄對它的想念、不能離棄對它的渴望,那些精神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真的就會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的痛苦了。世尊啊!真的是這樣,沒錯!」 佛陀告訴低舍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正確的答案應該是這樣子的,這是對精神現像不能離棄貪欲的說法。」 佛陀告訴低舍說:「你意見怎樣呢?如果對於物質現象能離棄對它的貪求、離棄對它的慾望、離棄對它的喜愛、離棄對它的想念、離棄對它的渴望,那物質現象如果改變或不同了,你還會對它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的痛苦嗎?」 低舍禀告佛陀說:「不會,世尊!就是這樣,沒錯!」 佛陀說:「你意見怎樣呢?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能離棄對它的貪求、離棄對它的慾望、離棄對它的喜愛、離棄對它的想念、離棄對它的渴望,那些精神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你還會對它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的痛苦嗎?」 低舍禀告佛陀說:「不會,世尊!就是這樣,沒錯!」 佛陀告訴低舍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低舍啊!現在我將以譬喻來解說,大智慧的人就可從譬喻的說法中得到了解。比如有二個男子結伴同行一路,其中一個熟悉路向,另一個不熟悉路向。那位不熟悉路向的人告訴熟悉路向的人說:『我想到某個城市、某個村莊、某個聚落去,你應當指示我路向。』當時,識路的人就指示他路向,告訴他說:『先生!從這一條路走去,前面可見二條道路,你要捨左道從右道前行;又有坑谷河流,你又當舍左道從右道前行;又會遇到叢林,你仍當舍左道從右道走。你應當這樣的漸漸往前走,就可到達某個城市了。』」 佛陀告訴低舍說:「這個譬喻的意思是這樣:不識路的人,就好比愚癡的凡夫;那位識路的人,就好比如來、應供、已經覺悟的人。前面二路,就好比眾生的疑惑。左邊的路,好比三種不善之法:貪欲之心、瞋恚之心、害人之心;右邊的路,就好比三種善心:離棄貪欲的心、離棄瞋恚的心、不害人的心。前行左邊的路,好比邪見(偏邪的知見)、邪志(偏邪的心思)、邪語(偏邪的言語)、邪業(偏邪的行為)、邪命(不正當的職業)、邪方便(不正確的努力)、邪念(偏邪的觀念)、邪定(偏邪的禪定);前行右邊的路,就好比正見(正確的知見)、正志(正確的心思)、正語(正當的言語)、正業(正當的行為)、正命(正當的職業)、正方便(正確的努力)、正念(正確的觀念)、正定(正確的禪定)。坑谷河流,就好比瞋恚心、愚癡無明的遮障、憂愁、悲傷;叢林就好比人之五種情慾;城市,就好比涅槃寂靜的境地。」 佛陀告訴低舍說:「我是你們的導師,為你們眾聲聞弟子所應做的事我都已經做了,如今我當作慈悲哀憐想,以正確的方法使你們獲得安樂,我也全都已經做了。你們今天,當去做你們所當做的事,應當在樹下、或空曠的地方、山岩洞穴裡,鋪草為座位,好好地思考,有正確的觀念,精進修持,不懈怠,莫使日久以後,心有悔恨,這是我今天所要教導你的。」 那時,低舍聽聞佛陀說法後,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四八經註釋: 1、根門:眼等六根是漏出種種煩惱和入種種妄塵的門戶。 2、初夜、後夜:印度將一日分為六時,晝三時為晨時、日中、日沒。夜三時為初夜、中夜、後夜。原始教團在初夜後夜都是用功修持,唯中夜是休息時間。 3、如來、應、等正覺:此三者皆是佛的名號。如來,言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應,即應供,言佛陀應受人天的供養。等正覺,言佛的覺悟,是真正平等的覺悟。 4、五欲:指色、聲、香、味、觸,五者能使人起貪欲之心,故名五欲。 5、聲聞:指聞佛說四諦法之音聲而悟道的人。 四九、本經敘說因眾中有少諍事,佛陀責諸比丘後,入安陀林獨坐,後以哀憫故,復還攝諸比丘,告以修習無相三昧。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眾比丘發生了一件小爭執,世尊因責備了眾比丘的緣故,早餐時,披上袈裟拿著缽盂,進城乞食。飯後,走出城來,收好了衣缽,洗腳後,走進安陀林中,坐在一棵樹木底下,獨自安靜思惟,這樣的想著:眾比丘間發生了一件小爭執,我也責備了那些比丘們,然而那些比丘中很多是年少的比丘,他們出家不久,現在不見我這個導師,或許已生起後悔之心,憂愁不樂了。長夜以來我就已經對這群比丘生起哀憫的心,現在我應當回去,攝受教導他們,就因我哀憫他們的緣故。 當時,大梵天王知道了佛陀的心念,有如大力士屈伸手臂這樣短暫的時間,就從大梵天裡隱沒,然後立於佛陀面前,禀告佛陀說:「是的,世尊!是的,善逝!您責備了那些比丘,是因為他們發生了一件小爭執的緣故。然而在那些比丘中,很多是年少的比丘,他們出家不久,沒看見大師您,或許已生後悔之心,憂愁不樂了。世尊您長夜以來、心懷哀憫,是一直在攝受教導著眾僧的。慈悲的世尊啊!願您現在就回去教導那些比丘。」 那時,世尊心裡因垂憫大梵天王的緣故,就靜默的應允了。當時,大梵天王知道世尊已靜默地應允了,便向佛陀行禮,並往世尊右邊旋繞三圈,忽然就消失不見了。 那時,世尊在大梵天王回去不久後,就回到祇樹給孤獨園裡,鋪好了坐具,整肅儀容,端正的坐著,顯現微妙的法相,使眾比丘敢來奉見。當時,眾比丘來到佛陀坐處,懷著慚愧的心,向前頂禮佛陀,然後退坐一邊。 這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出家學道的人,應以謙卑安身立命。剃除鬚髮、拿著缽盂,挨家挨戶的去乞食,就像被人控制加咒的禁物一樣卑賤。所以這樣子,是為了要求得勝妙的義理,為了濟度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為了從這生死的苦海中得到究竟解脫的緣故。諸位善男子啊!你們都不是因為王法的逼迫役使、不是負債的人、不是因為內心有所恐怖、也不是因怕丟失性命而出家,是真正為了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而出家。你們難道不是為了這樣而出家的嗎?」 比丘禀告佛陀說:「是這樣,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各位比丘啊!你們為了求得勝妙的義理而出家學道,如何當中還有這麼一位愚癡凡夫,卻起了貪欲,對外境產生了嚴重的愛染執著,憤恨兇暴,偷懶卑劣,失去了正念,沒有正定,而六根迷亂呢?譬如一個男子從昏黑而進入昏黑,從幽暗而進入幽暗,從糞坑里爬出來卻又掉進糞坑里去,拿污血來清洗血漬,捨離了各種惡行卻又去行惡。我說這個譬喻,愚癡比丘的作為也就像這樣。又譬如焚屍的薪柴,剩餘的丟棄於墳場裡,那些砍柴的樵夫不會去撿拾。我說這個譬喻,愚癡的比丘生起貪欲,對一切事物懷有嚴重分別執著的心,憤恨兇暴,偷懶卑劣,失去正念,沒有正定,六根散亂,也就像這個樣子。 」 佛陀說:「比丘啊!有三種不善的心。是那三種呢?就是貪欲的心、憤恨的心、害人的心。這三種心是由思想而生起的。是怎樣的思想呢?思想有無數種,但貪欲的思想、憤恨的思想、害人的思想,各種不善的心理都是從這裡產生的。比丘啊!貪欲的心、憤恨的心、害人的心,以及無數種的不善心思,要如何徹底的將它滅除淨盡呢?應把心思安置於道法上,用智慧去觀察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並依住於了知諸法無相的靜定中,修習多修習;那麼兇惡、不善的心思便會從此消失,永遠滅盡無餘,就是要運用這方法。」 佛陀說:「諸位善男子、善女人正信佛教樂法出家,修習依止中道的無相三昧,修習又多修習後,依循著佛的真理言教,住於通達甘露涅槃的門戶中,乃至於達到甘露涅槃的境界。我不說這甘露涅槃的境界,是依三種邪見達成。是那三種呢?有一種邪見是這樣說的:『生命就是身體。』又有這樣的邪見:『生命異於身體,身體也異於生命。』又有這樣的邪見:『物質現象就是我,同一無異,是長存不變的。』多聞聖弟子要做這樣的思惟:世間可真有一事物可以長久執取,而都不會有過誤失當的;經思考後,都不見有一事物可以長久執持,而不會有過誤失當的。我如果執取物質現象,就會有過誤失當;如果執取著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會有過誤失當。這樣的去察知後,對於世間一切事物,就不會有所執取了;不會有所執取的話,自己就能覺悟達到涅槃境界: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九經註釋: 1、少諍事:少,即小。諍,通爭。少諍事,即小爭執。 2、右繞三匝:敬禮之一。在尊者之旁,旋繞於右三圈。 3、尼師檀:即坐具。 4、斂身:整肅儀容。 5、微相:微妙法相。 6、禁咒:方士的法術,禁物而咒之,使如己意。 7、勝義:義理非常微妙的意思。 8、王賊所使:受王法逼迫役使。 9、染著:對一切境界生起愛染執著的心。 10、火:燃火的薪柴。,音ㄊ一ㄢ。 11、四念處:又名四念住。身念處,是觀身不淨。受念處,是觀受是苦。心念處,是觀 雜阿含經卷第三 五○、本經敘說五受陰之集與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那五種呢?就是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和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觀察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可知都是隨緣生滅的事物。所謂這是物質現象,這是物質現象的集起、這是物質現象的息滅;這是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這是精神現象的集起、這是精神現象的息滅。而這物質現像是怎樣集起的呢?這物質現象又是怎樣息滅的呢?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怎樣集起的呢?這些精神現象又是怎樣息滅的呢?(我說)愛好喜歡的心思一集起,這被喜愛的物質現象就會跟著集起;愛好喜歡的心思一息滅,這被喜愛的物質現象就會跟著息滅。與事物的感觸一集起,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的現像也跟著集起;與事物的感觸一息滅,那麼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等現像也會跟著息滅。名色一集起,這心識便跟著集起;名色一息滅,那麼這心識便跟著息滅。比丘啊!(要這樣如實地觀察五受陰)像這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要如實地知道這是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像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集起,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息滅,也要如實地知道這是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集起,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息滅。」 佛陀講完這段經文後,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五○經註釋: 1、觸:即根(六根)、境(六境)、識(六識)三者的和合,亦即由根、境、識而有感覺與知覺而成立認識條件的意思。 2、名色:是五蘊的總名。受、想、行、識四蘊就叫作名;色蘊就叫作色。四蘊皆屬心識之法,無形體可見,只能稱名而認知,所以叫作名。色蘊則是由極細所組成,具有質礙的物體,所以叫作色,色就是有所質礙的意思。 五一、本經敘說若於五受陰不樂、不讚歎、不取、不著,則能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那五種呢?就是那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和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真好啊!比丘能不愛悅一切物質現象,不讚歎它,不執取它,不貪著它。真好啊!比丘能不愛悅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不讚歎它,不執取它,不貪著它。為何要這樣呢?因為比丘如果能不愛悅物質現象,不讚歎它,不執取它,不貪著它,那麼對於物質現象便不會愛樂,心靈就可獲得解脫。同樣地,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不去愛悅它,不讚歎它,不執取它,不貪著它,那麼對於這些精神現象便不會愛樂,心靈就可獲得解脫了。如果比丘不愛悅物質現象,心靈就可獲得解脫。同樣地,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不去愛樂,心靈就可獲得解脫,達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平等的捨棄對一切事物的貪著,而有正念正智。 比丘能這樣去認知、這樣去觀察的話,那麼就可洞見過往的一切事物現象,將它永遠地斷除無餘;對過往的一切事物現像都能洞見,永遠地將它斷除無餘,那麼對未來一切事物的現象便都能洞見,也能夠將它永遠地斷除無餘;對未來一切事物的現像都能洞見,永遠將它斷除無餘後,那麼無論是過往或未來的一切事物現象便都可洞見,永遠將它斷除無餘,不會有所貪著了。不會有所貪著的話,那麼對於世間的一切事物都不會有所執取;對世間一切事物不執取的話,也就不會去逐求;不去逐求的話,自己就可覺悟到達涅槃: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五一經註釋: 1、不滅不生:是常住的別名,也是永生的意思。涅槃經說:「涅言不生,盤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 2、平等舍住:平等,沒有高下、貴賤、粗細、深淺……等差別。舍,棄也。住,依止,保持。本句謂平等地捨去對一切事物的貪著。 3、正念:八正道之一,即正確的觀念。 4、正智:指如來明了正見之智。 5、封著:封,閉或聚的意思。封著,即貪著。 五二、本經敘說五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應捨離、滅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那五種呢?就是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和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 令人貪著煩惱的色蘊是什麼呢?就是所有的一切物質現象,包括那地、水、火、風四大,以及由這四大所組合而成的各種物質現象,都叫做令人貪著煩惱的色蘊。其次,那物質現像都是變化無常、令人痛苦煩惱、變易不定的事物。如果對那物質現象,能將它永遠斷除無餘,徹底地捨離它、將它滅盡、遠離對它的貪欲、使它寂滅不起;其餘的物質現象更不相接續、不生起、不出現,這就叫做妙,叫做寂靜,叫做捨離。一切殘餘的愛染盡除,不起貪欲、將它滅盡,就可達到涅槃的境界。 令人貪著煩惱的受蘊是什麼呢?就是指六種感受。是那六種呢?就是由眼觸所生起的感受;以及由耳、鼻、舌、身、意觸等所生起的感受,這些就叫令人貪著煩惱的受蘊。其次,那受蘊是變化無常、會令人痛苦煩惱、變易不定的精神現象,……乃至於要將它滅盡,達到涅槃的境界。 令人貪著煩惱的想蘊是什麼呢?就是指六種想像。是那六種呢?就是由眼觸所生起的想像,……乃至於由意觸所生起的想像,這些都是令人貪著煩惱的想蘊。其次,那想蘊是變化無常、會令人痛苦煩惱、變易不定的精神現象,……乃至於要將它滅盡,達到涅槃的境界。 令人貪著煩惱的行蘊是什麼呢?就是指六種意志行為。是那六種呢?就是由眼觸所生起的意志行為,……乃至由於意觸所生起的意志行為,這些都是令人貪著煩惱的行蘊。其次,那行蘊是變化無常、會令人痛苦煩惱、變易不定的精神現象,……乃至於要將它滅盡,達到涅槃的境界。 令人貪著煩惱的識蘊是什麼呢?就是指六種心識。是那六種呢?就是眼識,……乃至意識,這些就叫做令人貪著煩惱的識蘊。其次,那識蘊是變化無常、會令人產生痛苦煩惱、變易不定的精神現象,……乃至於要將它滅盡,達到涅槃的境界。 比丘啊!如果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能用智慧去思考、觀察、辨別,把心安住於正法而不動搖的話,就叫做能依信心而修行的人了;這樣的修行人能超脫生死,越過平凡的境地,如果他還未獲已斷三界見惑預參聖流的須陀洹果位,只要中間不死,(繼續修行),一定可獲得須陀洹果位。 比丘啊!如果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能用了知法理的增上智慧去思考、觀察、辨別,把心安住於正法而不動搖的話,就叫做以自己智力,隨法修行的人;這樣的修行人能超脫生死,越過平凡人的境地,如果他還未獲已斷三界見惑預參聖流的須陀洹果位,只要中間不死,(繼續修行),一定可獲得須陀洹果位。 比丘啊!如果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能用了知真如實相的正智慧去平等觀察,就能獲得完全斷除三種煩惱的知見,三種煩惱就是執取五蘊根身的身見、執行邪戒卻以為是正戒的戒禁取見、懷疑不信正理的疑惑。比丘啊!這樣就叫得須陀洹果位;不再墮入惡道之中,一定可正確地走向無上的正等正覺,僅在人界與天界各自受生七次後,便能從輪迴的苦海中獲得徹底的解脫。 比丘啊!如果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能用了知真如實相的正智慧去平等觀察,心中不起任何煩惱,就叫阿羅漢;各種煩惱都已除盡,所應做的事已做好,捨離了人世的重擔,自己獲得利樂,盡除所有執取的煩惱,以正智觀照,心靈得到自在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五二經註釋: 1、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世間一切有形物質,都是由四大所造。 2、妙:謂不可思議、絕待、無比等的意思。 3、寂靜:脫離一切煩惱叫寂,杜絕一切苦患叫做靜,寂靜即涅槃的道理。 4、六受身:謂由六根觸六境所生起的感受。身,在此為集、類之義。 5、六想身:謂由六根觸六境所生起的想像。 6、六思身:謂由六根觸六境所生起的意志行為。 7、六識身:謂由六根觸六境所生起的識別作用。 8、忍: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於理而不動搖。 9、隨信行:言依他人的教法,起信修行,進趣於道。此為見道位中的鈍根者。 10、須陀洹果:即預流果,聲聞四果之初果,為已斷三界見惑,預參聖流的聖者。 11、增上智慧:即能了知四聖諦法等的勝智慧。 12、隨法行:言以自己智力,隨法修行,進趣於道。此為見道位中之利根者。 13、凡夫:指迷惑事理和流轉生死的平凡人。 14、如實正慧:即能了知真如實相的智慧。 15、三結:是得預流果的聖者所斷的三種煩惱:一、身見結——執取五蘊根身。二、戒禁取結——執行邪戒,卻以為是正戒。三、疑結——心中懷疑,不信正理。 16、三菩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簡稱,即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 17、七有天人往生:七有,又作七極返。須洹果聖者之輪迴生死,最長僅於人界與天界各往返七度,此後必證得阿羅漢果,故稱七有天人往生。 18、不起心漏:漏,為煩惱的別名。不起心漏,即心裡不生煩惱。 五三、本經敘說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生我見而係著;多聞聖弟子則不然。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就是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和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那愚癡無聞的凡夫,沒有智慧不明白事理,對這五蘊生起我見的繫著,使心繫著於五蘊而對它生起貪欲。比丘啊!多聞的聖弟子有智慧,明白事理,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不被偏執的我見所繫著,使心系縛著五蘊而生起貪欲。 為什麼愚癡無聞的凡夫,沒有智慧,不明白事理,對這五蘊會起妄見執持著說這就是我,使心繫著於五蘊而對它生起貪欲呢?比丘啊!因為愚癡無聞的凡夫沒有智慧,不明白事理,所以一見物質現象便執持著說這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同樣地,對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執持著說這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就像樣,這愚癡無聞的凡夫,沒有智慧,不明白事理,對這五蘊喜歡執持著這就是我的我見,使心系縛著五蘊而生起貪欲。 比丘啊!為什麼聖弟子有智慧,明白事理,不喜歡執持著我見,使心系縛於五蘊而生起貪欲呢?因為聖弟子不妄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同樣地,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不妄見那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就像這樣,多聞聖弟子有智慧,明白事理,對這五蘊不以妄見執持著是我,使系縛的心而生起貪欲。像這所有的物質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經正確如實地觀察後,全都是變化無常的。同樣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經正確如實觀察後,也全都是變化無常的。」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五四、本經敘說愚癡無聞凡夫於五受陰計有我、我所、相在,以六根觸六境而生苦樂及其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就是那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比丘啊!如果沙門、婆羅門妄執有我,那麼一切都是在這五受陰中妄執有這個我了。是那五種呢﹖就是那些沙門、婆羅門對物質現象妄見那就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同樣地,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四種精神現象,也妄見那就是我、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就像這樣,愚癡無聞的凡夫以妄念推度有我這個實體,不明事理,妄作分別。像這樣的觀察,也就不能離棄五蘊為我所有的執著;不能離棄五蘊為我所有的執著的話,就會涉入六根;涉入六根後,也就會產生覺觸;由於六觸的覺觸作用,愚癡無聞的凡夫就隨之生起了痛苦與快樂的感受,也從這裡生起這類及其他的感受,就是這六觸身的作用。是那六種呢?就是眼觸入處,以及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比丘啊!有能了別諸法的意界;有能洞見諸法實相的法界;有愚癡昧於事理的無明界。因為無明覺觸了所觸的境,愚癡無聞的凡夫便妄說存在、妄說不存在、妄說有存在也有不存在、妄說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妄說我最殊勝、妄說我與他相等;妄說我知道、我看見。 其次,比丘啊!多聞聖弟子雖依住於六觸中,然而卻能厭離愚癡無明,生起智慧。他厭離了對無明的慾願而生起了智慧,不妄說存在、不妄說不存在、不妄說有存在也有不存在、不妄說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不妄說我最殊勝,不妄說我較差,不妄說我與他相等;不妄說我知道、我看見。作這樣的認知、這樣的察見後,以前所生起的無明覺觸就會息滅,以後智慧的覺觸便生起了。」 佛陀說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五四經註釋: 1、計:以妄念推度。 2、我所:我所有的簡稱。有我見的人,對於身外之物都認為我所有,叫做我所。 3、入於諸根:入,涉入。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4、六觸:指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等六種作用。是由根、境、識三事和合而生。 5、意界、法界、無明界:指一切心與心所法觸對一切境時所集起精神作用的三個境界。意界,能了別諸法的精神境界;法界,洞見實相,諸法圓融,具足一切的精神境界;無明界,愚癡無明的精神境界。 五五、本經敘說若能破除我執,從有我、我所解脫,則能斷五下分結。之後不攀緣四識住,離欲,即可見法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東園的鹿子母講堂裡。 那天下午,佛陀從禪定中出定,走出講堂,在堂前陰涼處大眾前,鋪好座具坐下。當時,世尊心有所感地唱出詩偈: 「諸法沒有一個實體的我,也沒有被我所擁有的事物;我既然不是應當有的,那麼要從何處生起我所有呢?比丘若能從我執解脫,就能斷除欲界五種結惑。」 這時,有一位比丘從座位起來,偏袒著右肩,右膝跪地,合掌禀告佛陀說:「世尊啊!為什麼『諸法沒有一個實體的我,也沒有被我所擁有的事物;我既然不是應當有的,那麼要從何處生起我所有呢?比丘若能從我執解脫,就能斷除欲界五種結惑。』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愚癡無聞的凡夫妄執物質現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妄執這些精神現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可是多聞聖弟子就不妄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也不妄見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說這些精神現象就是我、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也沒有一個能認知的我,也沒有一個能察見的我。應知這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的,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變化無常的;物質現像是會生起痛苦煩惱的,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會生起痛苦煩惱的;物質現像中是沒有一個實體的我存在;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沒有一個實體的我存在;這物質現像不是我所當擁有;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不是我所當擁有;這物質現象會毀壞;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會毀壞。所以這一切都沒有一個實體的我,也沒有我所當擁有的事物,我與我所擁有的事物是不應當存在的。像這樣從我執解脫的人,就可斷除欲界的五種結惑。」 當時,那位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斷除欲界五種結惑後,要怎樣使煩惱盡除,得到無煩惱的心靈解脫、智慧解脫,在現世今生中,自己能具足證知: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不再受生死輪迴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愚癡的凡夫、無聞的眾生在不用畏懼處卻生起了恐懼。愚癡的凡夫、無聞的眾生懼怕著:沒有一個實體的我、也沒有我所能擁有的事物,認為這二種知見都不應當生起。 有對四蘊攀緣而住識的四識住,是那四識住呢?就是心識依住於物質現象的色識住,攀緣著物質現象、愛悅著物質現象,不斷地增進廣大生長;還有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等三蘊,心識也依住著它、攀緣著它、愛悅著它,不斷地增進廣大生長。比丘啊!心識依住在這裡(四蘊),無論來去或常住,無論生起或息滅,都不斷地在增進廣大生長著。如果有人另作這樣的說法:更有一種不同的心識,無論來去或常住,無論生起或息滅,也是不斷地在增進廣大生長著。他只是有這樣言說,聽後卻不能察知,反而更增長愚癡,那是因為無此境界的緣故。為什麼這樣呢?比丘啊!因為厭離對物質現象的貪欲後,也就能斷除對物質現象的意念所生起的結縛煩惱;斷除對物質現象的意念所生起的結縛煩惱後,也就能斷除心識對物質現象的攀緣。心識不再依住於物質現象,也不再如此地增進廣大生長了。(同樣地)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等精神現象,厭離對它的貪欲後,也就能斷除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等精神現象的意念所生起的結縛煩惱了;斷除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等精神現象的意念所生起的結縛煩惱後,也就能斷除心識對它的攀緣,這時心識無所依住,也不再增進廣大生長了。心識因無所依住,所以不再增長;因不再增長,所以就不會有所造作;因為無所造作,所以能保持常住;因能保持常住,所以就能知足;因能知足,所以就能解脫事物的束縛;因能解脫事物的束縛,所以對於一切世間的事物都能無所執取;因對一切世間的事物能無所執取,所以就能無所貪著;因能無所貪著,所以就能自己覺證涅槃: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比丘啊!我說意識不依住於東、南、西、北方,也不依住於上下四維,斷除一切貪欲,得見正法,達到涅槃寂盡,就可獲得身心的寂靜清涼。」 佛陀說完此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五五經註釋: 1、優陀那偈:優陀那,即感興語。偈,偈他的簡稱,華譯為頌,即一種略似於詩的有韻文辭,通常以四句為一偈。 2、我:主宰的意思。佛教說我們通常所執著的我是假我,因為這個我是由五蘊假和合而成,離開了五蘊,根本就沒有我存在。 3、我所:我所有的簡稱。有我見的人,對於身外之物都認為我所有,叫做我所。 4、下分結:下分結,為欲界之結惑。有五下分結: 一、貪結——欲界眾生貪著無饜,由此貪惑系縛,三界無有出期。 二、瞋結——欲界眾生於違境起瞋,不能自已,由此瞋惑系縛,三界無由出期。 三、身見結——欲界眾生於五蘊及諸根身,妄計為身,由此見惑系縛,三界無由出期。 四、戒取結——謂諸外道,以邪戒為正戒,由此邪執系縛,三界無由出期。五、疑結——欲界眾生,迷心乖理,迷真逐妄,由此疑惑系縛,三界無有出期。 5、心解脫、慧解脫:見卷一第一經註釋11。 6、現法:即現世今生。 7、四識住:即色識住、受識住、想識住、行識住。因上述四蘊為識所依所住,故名為識住。 8、著:纏愛不捨之意。 9、四維:即四隅,指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五六、本經敘說應當修習方便禪思,如實觀察五受陰之集、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經常運用各種方法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為何要這樣呢?因為比丘能經常運用各種方法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便可做如實地觀察。怎樣做如實地觀察呢?(就是要如實地去觀察)這是物質現象、這是物質現象的集起、這是物質現象的息滅;這是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這是精神現象的集起、這是精神現象的息滅。 物質現象與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怎樣集起的呢?就是由於愚癡無聞凡夫對於痛苦、快樂、不苦也不樂的感受,不能如實地觀察;對這感受的集起、感受的息滅、對感受的愛樂、感受所造成的禍患、自感受中出離等情況,因都不能如實地觀察的緣故,所以對感受愛悅貪著而產生執取,因執取而又招感後世相應的果報,因有果報而造成來世的再生,因有生也就有老、病、死、憂、悲、惱苦了,像這樣純粹大苦的結聚都是從五蘊的集起而產生,這就叫物質現象的集起;這就叫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集起了。 物質現象與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怎樣息滅的呢?多聞聖弟子承受各種痛苦、快樂、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都能如實地去觀察;對這感受的集起、感受的息滅、對感受的愛樂、感受所造成的禍患、自感受中出離等情況,因為都能如實地去觀察的緣故,就能滅除對感受的愛悅貪著;能滅除對感受的愛悅貪著,所以就能滅除對一切事物的執取;能滅除對一切事物的執取,所以就能滅除後世相應的果報;能滅除後世相應的果報,就能滅除來世的再生;能滅除來世的再生,所以就能滅除老、病、死、憂、悲、惱苦了,像這樣純粹大苦的結聚全都能滅除掉,這就叫物質現象的息滅,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息滅了。 所以,比丘啊!應當經常運用各種方法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比丘啊!要依住禪思,使內心寂靜,運用各種方法精進勤修,對事物如實地去觀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本篇「觀察」的經文所說,像這分別、種種分別、知、廣知、種種知、親近、親近修習、入、觸、證等十二篇經文,也像這樣地廣為解說。 第五六經註釋: 1、禪思:宴坐思惟。 2、色集:集,是集起、生起之意。一切事務皆由種種因緣集聚而生,故色之生起,謂之色集。 3、「如觀察……十二經」:十二,原作「二」,今依「雜阿含經論會編」改正。印順導師說:「自『觀察』至『證』,凡十二經,今本僅有十一。『瑜伽師地論』卷八六,約聞、思、修慧,解釋『親近、修習、多修習』。疑今『親近、親近修習』,即『親近、修習、多修習』之訛脫。」 五七、本經敘說宜常修習禪思,如實觀察五蘊現象。愚癡無聞凡夫於此五蘊生愛著故不得解脫;多聞聖弟子不生愛著故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經常運用方法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運用方法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後,才能做如實地觀察。怎樣如實地去觀察呢?就是要如實地觀察這物質現象、這物質現象的集起、這物質現象的息滅;乃至於觀察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觀察這些精神現象的集起、這些精神現象的息滅。 物質現象與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怎樣集起的呢?比丘啊!因為愚癡無聞的凡夫不能如實地去觀察物質現象的集起、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所以愛悅著那物質現象,讚歎它,貪著它,在未來世便又招感物質現象的生起;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集起之道,也同是這樣地廣為解說。那物質現像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集起後,眾生便不能自物質現象的束縛中獲得解脫,也不能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束縛中獲得解脫。(像這樣),我說他就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這些純粹大苦的結聚。這就叫物質現象的集起,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集起。 物質現象與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怎樣息滅的呢?多聞聖弟子能如實地去觀察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也能如實認知這些情況。因為能如實認知的緣故,就不去愛悅那些物質現象,不讚歎它,不貪著它,也就不會招感未來的物質現象的生起;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息滅,也同是這樣地廣為解說。因為物質現象與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不再集起了,所以就可解脫物質現象的束縛,解脫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束縛。我說他就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這些純粹大苦的結聚。這就叫物質現象的息滅,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息滅。 所以,比丘啊!應當經常運用方法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運用方法精進勤修,如實地去觀察。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本篇「觀察」的經文所說,像這乃至作證等十二篇經文,也應廣為解說。 五八、本經敘說應運用方法修習禪思,如實觀察五蘊的集起與息滅,不應愛悅貪著。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經常運用方法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為什麼要這樣呢?比丘啊!因為運用方法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後,才能對一切事物做如實地觀察。要怎樣如實地去觀察呢?就是要如實地去察知這物質現象、這物質現象的集起、這物質現象的息滅;察知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觀察這些精神現象的集起、這些精神現象的息滅。 物質現象與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怎樣集起的呢?就是由於愚癡無聞的凡夫不能如實地去察知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因為不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就愛悅貪著那些物質現象,讚歎物質現象;因為愛悅貪著物質現象,讚歎物質現象,所以就去執取;因為執取,所以就招感了後世的果報;因為有後世的果報,所以就有來世的再生;因為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像這樣純粹大苦的結聚產生,這就叫物質現象的集起,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集起。 物質現象與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怎樣息滅的呢?就是由於多聞聖弟子能夠如實地察知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因為都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就不會去愛悅貪著物質現象,也不讚歎物質現象;因不去愛悅貪著,也不讚歎物質現象的緣故,就能滅除對它的愛悅;能滅除對它的愛悅,所以就能滅除對它的執取;能滅除對它的執取,所以就能滅除後世的果報;能滅除後世的果報,所以就能滅除來世的再生;能滅除來世的再生,所以就能滅除老、病、死、憂、悲、惱苦,像這樣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滅除。多聞聖弟子也能夠如實地察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乃至這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對精神現象的愛樂、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精神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能如實地察知,對它能如實察知,所以就不會去愛悅貪著那精神現象,也不會去讚歎那精神現象;因為對精神現像不愛悅貪著,也不讚歎,所以就能滅除對它的愛悅;因為對它的愛悅滅除,所以就能滅除對它的執取;能滅除對它的執取,所以就能滅除後世的果報;能滅除後世的果報,所以就能滅除來世的再生;能滅除來世的再生,所以就能滅除老、病、死、憂、悲、惱苦。像這樣純粹大苦的結聚都能滅除,其它一切的煩惱痛苦便都可滅除了。比丘啊﹗ 這就叫物質現象的息滅,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息滅。 比丘啊!應當經常運用方法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本篇「觀察」的經文所說,乃至作證等十二篇經文,也是像這樣地廣為解說。 第五八經註釋: 1、多聞聖弟子:「多聞」上原有「云何」二字,文義不順。今依「雜阿含經論會編」將其刪除。 五九、本經敘說宜常修習方便禪思,如實察知五蘊的集起與息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經常運用方法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如實地去觀察一切事物。要怎樣如實地去觀察呢?就是要如實地去察知這物質現象、這物質現象的集起、這物質現象的息滅;(以及觀察)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乃至這精神現象的集起、這精神現象的息滅。 物質現象與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怎樣集起的呢?就是由眼根觸及色境而生起眼識,這三項和合後就生起覺觸;由覺觸便生起了苦、樂、不苦不樂等感受;由感受便又生起了對事物的喜愛渴求……乃至於純粹大苦結聚的生起,這就叫物質現象的集起。同樣地,由於耳、鼻、舌、身、意等五根,由意根與法境接觸而生起意識,這三項和合便生起覺觸;由覺觸便生起了苦、樂、不苦不樂等感受;由感受便又生起了對事物的喜愛渴求……就像這樣,乃至於純粹大苦結聚的生起,這就叫物質現象的集起,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集起。 物質現象與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怎樣息滅的呢?由於眼根觸及色境便生起了眼識,這三項的和合便生起覺觸;如果滅除了覺觸,那麼苦、樂、不苦不樂等的感受便跟著滅除……乃至於純粹大苦的結聚也會被滅除;同樣地,耳、鼻、舌、身、意等五根,由意根與法境接觸而生起了意識,這三項的和合便生起覺觸;如果滅除了覺觸,那麼苦、樂、不苦不樂等的感受便跟著滅除;由感受的滅除……乃至於純粹大苦結聚的滅除,這就叫物質現象的息滅,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息滅。 所以,比丘啊!應當經常運用方法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六○、本經敘說有身集即是苦集,有身滅即是苦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今天將為大家解說這個有識的色身集起的方法以及所以寂滅的方法。這個有識色身是怎樣集起的呢?(就是起於)愚癡無聞凡夫不能如實地察知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從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由於對這些情況都不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愛悅著物質現象、讚歎它、貪著它、固持著它;由於愛悅它、讚歎它、貪著它、固持著它的緣故,就會對這物質現象愛樂執取;由於愛樂執取,所以就招感了後世的果報;由於招感了後世的果報,所以就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也就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像這樣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詳細解說也是如此,這就是這個有識色身集起的方法。比丘啊!這個有識色身集起的方法,當知就是痛苦集起的方法。 這個有識的色身寂滅的方法是怎樣呢?(就是由於)多聞聖弟子能如實地察知物質現象,以及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由於都能如實察知的緣故,對這物質現像不愛悅、不讚歎、不貪著、不固持;由於對它能不愛悅、不讚歎、不貪著、不固持的緣故,就能滅除對物質現象的愛樂;能滅除對它的愛樂,就能滅除對它的執取;能滅除對它的執取,就能滅除後世的果報;能滅除後世的果報,就能滅除來世的再生;能滅除來世的再生,就能滅除老、病、死、憂、悲、惱苦,純粹大苦的結聚。就如對這物質現象的察知與息滅一樣,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像這樣地去察知並息滅它,這就是這個有識色身寂滅的方法了。這個有識色身寂滅的方法,也就是痛苦煩惱寂滅的方法,所以我才要講說這個有識色身寂滅的方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本篇「當說」的經文所說,有及當知的經文,也是同樣地說法。 第六○經註釋: 1、有身集趣道:謂我人此有識色身集起之道。 2、有身集滅道:謂我人此有識色身寂滅之道。 3、苦集趣道:謂痛苦煩惱生起之道。 六一、本經分別敘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大家解說我們這個有識的色身,以及它的集起、它的息滅。要仔細聽啊!好好地去思考它!我將為你們解說。我們這個有識的色身是怎樣的呢?就是指這個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那五項呢?就是這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色身,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這就是我們有識的色身。這個有識的色身是怎樣集起的呢?就是由於有對現在自體的愛、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以致招感來世的再生,這就叫有識色身的集起。這個有識的色身是怎樣息滅的呢?就是要把這對現在自體的愛、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斷除無餘,唾棄淨盡,厭離一切的貪欲,便可使身心寂滅不生,這就叫有識色身的息滅。所以我應當解說這個有識的色身、這個有識色身的集起、這個有識色身的息滅。 」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本篇「當說」的經文所說,有及當知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第六一經註釋: 1、「謂愛、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根據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六聖諦品第十:「云何苦集聖諦?謂所有諸愛、後有愛、喜俱行愛、彼彼喜愛,如是略說苦集聖諦。」此謂之四愛,是過去、未來、現在,苦因根本道路緣起。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第五章第二節解說此四愛雲:「前二為自體愛,後二為境界愛。第一、為染著現在有的自體愛;第二、是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第三、是現在已得的境界愛;第四、是未來欲得的境界愛。」由這四愛而招感有識色身的生起。英國巴利聖典協會英譯本此處作And what,brethren,is the arising of the separate(calledthe)person-pack?Just that craving which,accompanied by lure and lust,leads down torebirth。(大意是:諸比丘!個人的軀體是怎樣生起的呢?就是因為有伴隨誘惑與色欲的渴望,所以招感來世的再生。)南傳說法,簡略而明白。 六二、本經分別敘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大家解說我們這個有識的色身,以及它的集起、它的寂滅和它寂滅的方法。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我們這個有識的色身是怎樣的呢?就是指這個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那五項呢?就是這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色身,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這就是我們有識的色身。這個有識的色身是怎樣集起的呢?就是由於有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以致招感來世的再生,這就叫有識色身的集起。這個有識的色身是怎樣息滅的呢?就是要把這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斷除無餘,唾棄淨盡,厭離一切的貪欲,便可使身心寂滅不生,這就叫有識色身的寂滅。 這個有識色身寂滅的方法是怎樣的呢?就是指八聖道——正見(正確的見解)、正思(正確的思考)、正語(正確的言語)、正業(正當的行為)、正命(正當的職業)、正方便(正當的努力)、正念(正確的觀念)、正定(正確的禪定),這就是有識色身寂滅的方法。這些就是我所當說的有識色身、有識色身的集起、有識色身的寂滅、有識色身寂滅的方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其餘的經文說法相同,差別的是:「應當知道這個有識的色身,應當知道要斷除這個有識色身的集起,應當知道要覺證這個有識色身的息滅,應當要知道修習斷除這有識色身的方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當說」的經文所說,有及當知二經,也是同樣地說法。又再有差別的是:「如果比丘能知道這個有識的色身,斷除這有識色身的集起,覺證有識色身的息滅,修習斷除這有識色身的方法,這就叫比丘斷除了愛欲系縛的一切煩惱之法,修習覺證,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 又再有差別的是:「這就叫比丘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徹底地脫離煩惱的塵垢,徹底地修習清淨梵行,成為一位純淨的上士。」 又再有差別的是:「這就叫比丘證成阿羅漢,盡除一切煩惱,自己應做的事已做好,已捨棄了人世的重擔,獲得了自己的利樂,盡除一切結縛,有正確的智慧,得到心靈的解脫。」 又再有差別的是:「這就叫比丘斷除關隘、渡過溝塹,超越各種境界,脫離一切的防邏,建立了聖法幢。」 又再有差別的是:「怎樣叫斷除關隘呢?就是指斷除欲界的五種結惑。怎樣叫渡過溝塹呢?就是指渡過無明的深塹。怎樣叫超越各種境界呢?就是指徹底地脫離無始的生死流轉。怎樣叫脫離一切的防邏呢?就是指招感未來果報的愛染滅盡了。怎樣叫建立法幢呢?就是指自我的傲慢心理滅盡了。」 又再有差別的是:「這就叫比丘斷除了欲界的五種結惑,成就六支(指得「六恆住」,六根觸境起識,能守護而不起煩惱及憂怖等。)一向守護著它。依止四種法(指「遠離」惡象、惡犬,「習近」如法衣食等,「除遺」散亂、疲勞等,「忍受」寒熱、蚊蟲等。)棄捨諸諦(不起唯此諦實,餘為虛妄的見雜染。)遠離對一切境界的慾求(愛雜染),清淨諸覺(沒有不善的尋思),身行呼吸皆息(指第四禪離出入息) ,得到完善的心解脫與慧解脫,梵行已立,唯此一生,不受後有,成為無上士(阿羅漢)。」(注:本段夾注乃參考佛光阿含藏第三八七經註釋) 六三、本經敘說五受陰是「所知法」;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是名為「智」;阿羅漢是「智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將為大家解說所應遍知的法、遍知事理的智慧及遍知事理的智者。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所應遍知的法是什麼呢?就是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那五項呢?就是這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這些就是所應遍知的法。 遍知事理的智慧是什麼呢?就是調伏貪欲、斷除貪欲、遠離貪欲,這就是遍知事理的智慧。 遍知事理的智者是怎樣呢?就是指阿羅漢。阿羅漢(已斷盡一切煩惱,解脫生死,獲得涅槃寂靜。)不是有他世死、不是無他世死、不是有也不是無他世死、不是既不是有也不是無他世死,要廣說的話有無量世,所有一切輪迴次數都永滅無餘。這就是我所說所應遍知法、遍知事理的智慧及遍知事理的智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六三經釋: 1、當說所知法、智及智者」:「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說所知法、遍智、遍智人」。 六四、本經說明重擔、取擔、舍擔、擔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大家解說重擔、取擔、舍擔及挑擔的人。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怎樣叫重擔呢?就是指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那五項呢?就是那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 怎樣叫取擔呢?就是有這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 怎樣叫舍擔呢?就是把這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永遠斷除無餘,已滅除、已唾棄淨盡,厭離一切的貪欲,使身心寂滅不生。 怎樣叫挑擔的人呢?我說男子就是了。男子都同樣有名字、出生、族姓、飲食、感受苦樂、年齡、久住,以及相同一期生命。(以上所說)就叫做重擔、取擔、舍擔及挑擔的人。」 那時,世尊又頌詩偈: 「已經捨棄了五蘊的重擔,便不應再去拿取,這五蘊的重擔是大苦,捨棄了重擔才是大樂;當斷除了一切愛取,就能盡棄滅一切的有為法,悟徹有餘涅槃境,就不再有生死輪迴的苦果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六四經註釋: 1、一切行:即諸行,指一切有為法。所謂行,即表示由因緣和合而造作者。根本佛教中,諸行與「一切」、「諸法」同義,不僅指有為法,亦包含無為法。然依部派佛教,則認為諸行僅指有為法,依存因緣形成之有為法,並非永久不變,而為時常變化流動者,故又云諸行無常。 2、有餘境:即有餘涅槃,依部派佛教的說法,阿羅漢惑業已盡,生死已了,而身體尚在,名有餘涅槃,或有餘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雖盡,但還餘有漏的依身在,待到依身亦亡,則名無餘涅槃,或無餘依涅槃。 3、有:苦果的別名,依因而有果,故果名為有,如稱三界為三有、九有等是,是有生死煩惱的意思。 六五、本經敘說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知五受陰故被繫著;多聞聖弟子如實知故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那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那五項呢?就是那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愚癡無聞凡夫不能如實地察知物質現象,以及這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因為對這些情況都不能如實知道的緣故,於是愛悅這物質現象,讚歎著它,於是就被它系縛住了。(像這樣),在外被貪著的色境所繫縛,在內則被貪著的法境所繫縛,不能察知這物質現象產生的根本,也不知它的盡處,更不知從其中脫離出來,這就叫愚癡無聞凡夫。被這物質現象系縛而生,系縛而死,又被它從這一世系縛著到另一世;到了另一世還是被它系縛而生,系縛而死,這就叫愚癡無聞凡夫。愚癡無聞凡夫會隨順著魔王的自在役使,走進魔王的羅網中,隨順著魔王的教化,於是便被魔王的繩索所繫縛,被魔王牽引而去了。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正確如實地察知,)情況也是這樣子。 多聞聖弟子要能如實地察知這物質現象,以及這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對這些情況因為都能如實察知的緣故,就不會去貪愛這物質現象,不去讚歎它,就不被它系縛住了。(像這樣),在外不被所貪著的色境所繫縛,在內不被所貪著的法境所繫縛,能察知這物質現象產生的根本,也知道它的門路,更知道從其中脫離出來,這就叫多聞聖弟子。多聞聖弟子不隨順物質現象的系縛而生,不隨順它的系縛而死,不隨順它從這一世系縛著到另一世;不會隨順著魔王的自在役使,不走進魔爪的掌握中,不隨順魔王的作為,不被魔王所繫縛,能從魔王的系縛中解脫出來,不被魔王所牽引。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多聞聖弟子也要如實地去察知,)情況也是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六五經註釋: 1、色縛所縛:色,此指眼、耳、鼻、舌、身等五識所緣之色、聲、香、味、觸等外塵而言。貪著此物質現象的外塵,而被其役使,故言色縛所縛。 2、內縛所縛:內,指意識所緣之法為內塵而言。內則貪著此法境,而被其役使,故言內縛所縛。 3、魔:梵語魔羅的簡稱,華譯為能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即能害人性命和障礙擾亂人們修道的魔鬼,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即是魔王,它的名字叫做波旬。 4、津濟:津與濟皆是渡口,引申為門路之意。 六六、本經說明如來與阿羅漢有何不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那五項呢?就是指那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比丘如能厭離這物質現象,離棄對它的貪欲,使它寂滅,不再生起,獲得自在解脫,這就叫如來、應供、等正覺;同樣地,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如能厭離這精神現象,離棄對它的貪欲,使它寂滅,不再生起,獲得自在解脫,這就叫如來、應供、等正覺了。如果比丘也能厭離物質現象,離棄對它的貪欲,使它寂滅,便叫做獲智慧解脫的阿羅漢;同樣地,對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如果也能厭離這些精神現象,離棄對它的貪欲,使它寂滅,這就叫獲智慧解脫的阿羅漢。比丘啊!如來、應供、等正覺與獲得智慧解脫的阿羅漢有何差別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如來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也是正法的憑依,希望世尊您能為眾比丘廣說這個義理,眾比丘聽聞後,當會受教奉行!」 佛陀告訴比丘說:「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如來、應供、等正覺他是未曾聽聞別人講說過正法,但他卻能自己覺悟正法,達成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並且在未來的人世里為啟悟那些聲聞修行人而說法,就是講說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正法。比丘啊!這就叫如來、應供、等正覺,未獲得的道法他都得到了,未曾有的利樂也擁有了,他了知道法,能區別道法、講說道法、通達道法,又能完成對諸聲聞修行人的教授與教誡;像這樣地講說正順、欣樂的善法,就是如來與阿羅漢的差別。」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六六經註釋: 1、如來:佛十尊號之一,言佛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故叫如來。 2、應:即「應供」之省,為佛十尊號之一,言佛應受人天的供養,故叫應供。 3、等正覺︰為佛的別稱。諸佛的覺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覺或等正覺。 4、阿羅漢︰聲聞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5、慧解脫︰指由無漏之智慧力斷除煩惱障而得解脫之阿羅漢。詳見卷一第一經註釋11。 6、法根︰法的根源。 7、法眼︰法的眼目,即徹見佛法的慧眼。 8、法依︰法的依憑。 9、無上菩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譯無上正等正覺,意即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 10、聲聞︰指聞佛說四諦法之音聲而悟道的人。 六七、本經說明五陰是無我、無我所、不相在、無常、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那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那五項呢?就是指那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你們比丘應當要去觀察這物質現象,已觀察這物質現像後,在這當中是否可見有一實體的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等情況嗎?」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不可,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在物質現像中並沒有一實體的我存在,因為沒有一實體且能做主宰的我存在,所以這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的,既是無常的話,也就會造成痛苦煩惱了。如果會造成痛苦煩惱,可見那物質現象並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應當這樣地去觀察。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應當這樣地去觀察。多聞聖弟子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要觀察當中並沒有一實體的我存在,也不是我所擁有。像這樣地去觀察後,對於世間一切事物便能無所執取;能無所執取的話,就不會有所貪著;不會有所貪著的話,自己就能覺證涅槃境地: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六八、本經敘說應於色等五陰斷貪欲。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要斷除物質現象的貪欲,能斷除貪欲後,就能斷除一切的物質現象;能斷除一切物質現像後,就能斷除對它的認知;能斷除對它的認知後,就能斷除一切的根本煩惱了。就像截斷多羅樹頭一樣,未來就不會再生長。就像這樣,也要斷除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貪欲……乃至於到未來世都不再生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六八經註釋: 1、根本:指根本煩惱,即貪、瞋、痴、慢、疑、惡見等六大煩惱。 2、多羅樹:棕櫚科,樹身有七、八十丈高,果熟呈紅色,可食。此樹東印度最多。 六九、本經敘說五陰起、住、出,則苦起、病住、老死出;五陰滅、息、沒,則苦滅、病息、老死沒。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這物質現像生起、留住、顯現,那麼苦惱也會跟著在這裡生起,疾病在這裡留住,老、死情況在這裡顯現;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我也是像這樣的講說。 比丘啊!如果物質現象寂滅、息止、消失,那麼苦惱也就跟著在這裡寂滅,疾病在這裡息止,老、死情況在這裡消失;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我也是像這樣的解說。」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本經說明多聞聖弟子於三世五陰應欣悅無,莫顧念有,應對它生厭、離欲、滅盡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過去與未來的物質現象尚且變化無常,更何況是現在的物質現象!多聞聖弟子像這樣地去觀察後,就不會顧念過去的物質現象,也不會欣悅未來的物質現象,對於現在的物質現象產生厭惡,離棄貪欲,趨向於將它滅盡;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要像這樣的去觀察。 比丘啊!如果過去沒有物質現象的話,多聞聖弟子沒有不顧念過去的物質現象;因為過去有物質現象的緣故,所以多聞聖弟子不去顧念過去的物質現象。如果未來沒有物質現象的話,多聞聖弟子沒有不欣悅未來的物質現象;因為未來有物質現象的緣故,所以多聞聖弟子不去欣悅未來的物質現象。如果現在沒有物質現象的話,多聞聖弟子就不會對這物質現像生起厭惡,離棄貪欲,正向於將它滅盡了;因為現在有物質現象的緣故,所以多聞聖弟子對於現在的物質現象就會生起厭惡,離棄貪欲,正向於將它滅盡。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我也是像這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本經「無常」的說法,還有苦、空、非我三經,也是同樣的說法。 七一、本經說明觀五陰之無常而得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若於五陰起無相、無所有、無我、無常之知見,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將為大眾解說聖道的法印及清淨的知見。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如果有比丘這樣地說:我還未獲得了知世相都是緣起的空三昧,而能生起離一切相、空無所得、遠離驕慢等知見。不要做這樣的說法。為什麼呢?如果比丘還沒獲得了知世相都是緣起的空三昧,而竟然說我已獲得離一切相、空無所得、遠離驕慢等知見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有比丘這樣地說:我已獲得空三昧,能生起離一切相、空無所得、遠離驕慢等知見,這樣才是對的!為什麼呢?因為如已得到了知世相都是緣起的空三昧後,就能生起離一切相、空無所得、遠離驕慢等知見,這樣才是正確可能的!怎樣叫做聖弟子及清淨的知見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佛陀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為大家解說!眾比丘聽聞您的說法後,當會依您所說,遵奉修行。」 佛陀告訴比丘說:「如果比丘在僻靜的空閑處坐於樹下,能好好地去觀察物質現象的變化無常,它會逐漸消滅,以及遠離對它貪欲;也能像這樣地去觀察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辨別等精神現象,這些精神現像都是變化無常、會逐漸消滅,要遠離對它的貪欲。能觀察那五陰是變化無常,會逐漸消滅,不能堅固長久,是變易不停的事物,心中就能快樂、清淨,獲得自在解脫,這就叫做空三昧了;但是這樣觀察的話,還是不能遠離驕慢、獲得清淨的知見。 又有一種正思惟三昧,能觀察斷除一切色境的形相,以及斷除聲境、香境、味境、觸境、法境等形相,這就叫離一切相;但像這樣的觀察,還是未能遠離驕慢,獲得清淨的知見。 又有一種正思惟三昧,能觀察斷除貪愛五欲,以及斷除瞋怒無忍、愚癡無明等情態,這就叫空無所得;但像這樣的觀察,還是未能遠離驕慢,獲得清淨的知見。 又有一種正思惟三昧,能觀察我自身,以及我所擁有的事物是從何而生? 又有一種正思惟三昧,能觀察我自身,以及我所擁有的事物,都是從眼見、耳聞、鼻嗅、口嘗、身觸、意識而產生。 又做這樣地觀察:如果是由因與緣和合而產生意識的話,那產生意識的因與緣,是恆常不變、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又做這樣地思考:如果是由因與緣和合而產生意識的話,那個和合的因與緣也都是變化無常的。其次,那個和合的因與緣既都是變化無常的,那麼這二者和合所產生的意識怎麼會是常住不變的呢? 是變化無常的話,便是由因緣造作的有為法,是從因緣而生起的,這都是會造成禍患的事物,要將它滅盡的事物,要離棄對它貪欲的事物,要斷除對它認知的事物,這樣就叫契合聖道的法印,清淨的知見了;這就叫比丘所當說的聖道法印及清淨的知見了,要像這樣地去廣為解說。」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七一經註釋: 1、聖法印:佛法的印契。有三法印與四法印,這些法印是佛法的準則,不合於法印者,即非佛法。 2、空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就是觀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的。 3、無相:即於一切相,離一切相,謂之無相。 4、無所有:又叫「無所得」,是空的別名。 5、有為行:即有為法,指由一切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 七二、本經乃佛陀為破富蘭那迦葉外道的「無因無緣說」而說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耶離獼猴池邊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有位離車族名叫摩訶男的人,日日四處遊行修學,他來到了佛陀居住的地方。當時,那位離車族的人這樣地想著:如果我太早到世尊住處拜訪,恐世尊及我認識的那些比丘們都還在禪定中觀想;我現在應當先到七庵羅樹邪命外道的住所拜訪。於是他就前往富蘭那迦葉的住處。 當時,富蘭那迦葉是空見外道的領袖,有五佰個外道前後地圍繞在他身邊,彼此高聲嬉戲,論說著世俗的事物。這時,富蘭那迦葉看到離車族的摩訶男從遠處走過來,他就告訴他的門徒,叫他們保持安靜。他說:「您們要安靜!這位離車族的摩訶男是沙門瞿曇的門徒,也是沙門瞿曇的在家弟子,在毘耶離城中,他被尊為最上首,經常喜好寂靜,讚歎寂靜,他所到都是好寂靜的眾人之處,所以你們應當保持寂靜。」 那時,摩訶男來到了富蘭那與眾門徒的住處,和富蘭那彼此相問訊寒喧後,退坐一邊。這時,摩訶男告訴富蘭那說:「我聽聞富蘭那您為眾弟子們講法時說||沒有原因,也沒有助緣,眾生而有垢穢;沒有原因,也沒有助緣,眾生獲得了清淨。世人傳說您有這樣的理論,您是真有這樣的理論,還是外人毀謗您的話語呢?在世人的撰述中,有人說這是正法,有人說這不合正法,是否有世人拿這個來與您共同討論,詰問或批評這樣說法的呢?」 富蘭那迦葉說:「我真有這樣的理論,不是世人所妄傳。我建立這樣的理論,是契合正法的理論;我講述這樣法理,都是順應正法的說法,沒有世人來與我討論、詰問且批評責備的。為什麼呢?摩訶男啊!我就是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沒有原因,也沒有助緣,眾生而有垢穢;沒有原因,也沒有助緣,眾生獲得清淨。」 那時,摩訶男聽聞富蘭那的說法,心裡很不喜歡,批評譏責一番後,從座位起來就離開了,走向世尊的住處,對著佛足頂禮,退坐一旁,把方才與富蘭那談論的事情,向佛陀詳細地報告。 佛陀告訴離車摩訶男說:「那位富蘭那所說法都是與正法不相應的話,不足以記掛。像這位愚癡的富蘭那外道,不明事理,也不善解正法,沒有因由而做這樣的說法:『沒有原因,也沒有助緣,眾生而有垢穢;沒有原因,也沒有助緣,眾生獲得了清淨。』為什麼呢?是有原因,也有助緣,眾生而有垢穢;是有原因,也有助緣,眾生才獲得了清淨。 摩訶男啊!是什麼原因與助緣,眾生而有垢穢;是什麼原因與助緣,眾生才獲得清淨的呢?摩訶男啊!如果這物質現像一向給人感覺是苦惱、不快樂、不與快樂相隨,不能增長快樂、遠離快樂的話,眾生對這物質現象便不應生起愛樂貪著的心。摩訶男啊!就是因為物質現像不是一向都給人感覺是苦惱、不快樂的,而是與快樂相隨,能增長快樂、不離於快樂的,所以眾生才會貪著這物質現象;因為貪著,所以就被它所繫縛,因為被系縛,所以就會有苦惱。摩訶男啊!如果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一向給人感覺是苦惱、不快樂、不與快樂相隨、不能增長快樂、遠離快樂的話,眾生就不應對這些精神現像生起愛樂貪著。摩訶男啊!就是因為這些精神現象並不是一向給人感覺苦惱、不快樂的,而是與快樂相隨、能增長快樂、不離快樂的,所以眾生才會貪著這精神現象;因為貪著,所以就被它所繫縛;因為被系縛,所以就生起了苦惱。摩訶男啊!這就叫做是有原因、有助緣,眾生而有垢穢了。 摩訶男啊!是什麼原因,是什麼助緣,眾生得以獲得清淨呢?摩訶男啊!如果這物質現像一向給人感覺是快樂、不苦惱、不與苦惱相隨、不增長憂苦、遠離苦惱的,眾生就不應厭離這物質現象。摩訶男啊!就因為這物質現像不是一向給人感覺快樂,是苦惱、與苦惱相隨、會增長憂苦、不離苦惱的緣故,所以眾生才要厭離這物質現象;因為厭離它,所以就不會愛樂它;因為不愛樂它,所以就可獲得自在解脫。摩訶男啊!如果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給人的感覺一向是快樂、不苦惱、不與苦惱相隨、不會增長憂苦、遠離苦惱的話,那麼眾生就不應厭離這些精神現象。摩訶男啊!就是因為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並不是一向給人感覺快樂,是苦惱、與苦相隨、會增長憂苦、不離苦惱的緣故,所以眾生才要厭離這些精神現象;因為厭離它,所以就不會愛樂它;因為不愛樂它,所以就可獲得自在解脫了。摩訶男啊!這就叫做是有原因、有助緣,眾生才得以獲得了清淨。」 那時,摩訶男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禮拜後退離。 第七二經註釋: 1、毘耶離:地名,又作毘舍離,佛滅一百年,有七百賢聖第二結集於此。其位置約當在今恆何北岸、干達克河東岸之毗薩爾。 2、離車:是住在毘舍離城,剎帝利種族之名。 3、摩訶男:人名,或稱釋摩訶男,出身於中印度迦毘羅衛城之釋迦種。 4、庵羅樹:果樹名,或作庵沒羅、庵摩羅。此樹印度全境,種類甚多,葉形似柳,長一尺餘,寬三指許。冬季開小花,花多而結子甚少,果形似梨而底鉤曲,五、六月時果實熟。 5、阿耆毘:即阿耆毗伽,譯曰邪命,以邪法生活之義。 6、富蘭那迦葉:人名,是當時六師外道之一。 7、沙門瞿曇:沙門,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瞿曇,是釋尊俗家的古代族姓。沙門瞿曇,即指釋尊而言。 8、白衣弟子:即俗家信徒。 9、上首:一座大眾中之主位,稱為上首。今謂首座為上首。 10、出意語:與真實不能相應之語,佛皆謂之「出意語」。 七三、本經說明多聞聖弟子見五陰無常、苦、無我而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支提竹園精舍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多聞聖弟子在何處得以察見無常與苦惱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能為大眾解說!眾比丘聽聞後,當依您所說法,遵奉修行。」 佛陀告訴比丘說:「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多聞聖弟子要在物質現像中察見無常與苦惱;在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察見無常與苦惱。比丘啊!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 佛陀說: )「比丘啊!既是變化無常的話,那應是令人苦惱的麼?」 比丘禀告佛陀說:「是苦惱,世尊!」 ( 佛陀說: )「比丘啊!如果變化無常,令人苦惱,是變易不定之法,那麼多聞聖弟子可在這無常的物質現像中,察見有一真實的我或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麼?」 比丘禀告佛陀說:「不可,世尊!」 ( 佛陀說: )「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情況也是像這樣子。所以,比丘啊!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沒有一個真實的我,非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像這樣子。多聞聖弟子能像這樣的去觀察,就會厭離這物質現象,厭離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因為對它厭離,所以就不去愛樂它;因為不去愛樂它,所以就可獲得自在解脫;因為獲得自在解脫,所以就可證得: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經建立,所應做的事已經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四、本經敘說多聞聖弟子於五陰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故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耶離獼猴池邊的重閣講堂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多聞聖弟子要在何處得見無我、非我所有、我不在事物之中、事物也不在我之中,像這樣以平等的智慧去做正確的觀察,如實地知見這些現象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能為大家解說!眾比丘聽聞說法後,當會依您所說法遵奉修行。」 佛陀告訴比丘說:「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多聞聖弟子對於物質現象能察見沒有一實體的我、非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如實正確的觀察。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要像這樣地去觀察。」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又告訴比丘說:「如果變化無常的話,那應是苦惱的麼?」 比丘禀告佛陀說:「是苦惱,世尊!」 (佛陀說:)「如果這物質現像變化無常、苦惱,是變易不定之法,多聞聖弟子在此中可察見有一實體的我或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在我之中的情況麼?」 比丘禀告佛陀說:「不可,世尊!」 (佛陀說:)「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像這樣地去察見。所以,比丘啊!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沒有一個實體的我、非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如實正確的觀察。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像這樣地去觀察。多聞聖弟子能像這樣地去觀察的話,就能從物質現像中獲得自在解脫,從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獲得自在解脫。我說他已解脫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這些純粹大苦的結聚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五、本經敘說宜觀察五陰無常、苦、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才可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的,變化無常就會產生苦惱,會苦惱就可見並無一能做主宰的我存在。沒有能做主宰的我存在的話,那一切物質現像也就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擁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如實地去察知,這就叫正確的觀察。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像這樣地去觀察。多聞聖弟子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要做無我與非我所有的觀察。像這樣的觀察,對所有世間的一切事物便都能無所執取,因為無所執取,所以就不會有所貪著;無所貪著,所以自己就能覺悟,達到涅槃境地: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六、本經亦敘說見五陰為無常、苦、非我、非我所,才能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比丘啊!要於何處不見有一實體的我、我所有、我在事物中、事物在我之中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為大家解說!眾比丘聽聞後,當依教說,遵奉修行。」 佛陀告訴比丘說:「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就是要於物質現像中不見有一實體的我、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也在我之中;不在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察見,也是像這樣子。比丘啊!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說:「比丘啊!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會令人苦惱的麼?」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會令人苦惱,世尊!」 (佛陀說:)「如果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是變易不定之法的話,那麼多聞聖弟子可於當中察見有一實體的我、為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可,世尊!」 (佛陀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所以,比丘啊!所有一切的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沒有一個實體的我、非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比丘啊!多聞聖弟子觀察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並沒有一實體的我,也不是我所擁有。像這樣去觀察的話,對世間一切事物便都能無所執取;能無所執取,便能無所貪著;能無所貪著,所以就能自己覺悟,達到涅槃寂靜: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七、本經敘說五陰是無常、苦、無我,多聞聖弟子如是正觀,才可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這變化無常的物質現象能常住不變的話,那物質現象便不應有疾病、有苦惱,也不應對這物質現像有所要求,要使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就因為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的緣故,所以才有疾病、有苦惱,在這物質現像中產生,也才得對這物質現象,要使它這樣,不使它這樣。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個樣子。比丘啊!你的意見怎樣呢?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說:)「比丘啊!是變化無常的話,不就是令人苦惱的麼?」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苦惱,世尊!」 (佛陀說:)「比丘啊!如果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的話,就是會變易之法,那麼多聞聖弟子可於其中察見一個實體的我、為我所有、我在物質現象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可,世尊!」 (佛陀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像這樣子。所以,比丘啊!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沒有一實體的我,也不是我所擁有,要正確如實地認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像這樣地去認知。多聞聖弟子對物質現像要做正確的觀察,能做正確觀察後,對物質現象便能產生厭惡,離棄對它的貪欲,不愛樂它,獲得自在解脫。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能產生厭惡,離棄對它的貪欲,不愛樂它,獲得自在解脫: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經做好,自己證知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七七經註釋: 1、得不欲令如是:此句「不」字,佛光雜阿含經註雲:「『不』字對照前後文及第七十八經,若改為『於色』,語氣及文義更為通順。」見解甚是,今譯文即據此翻譯。 七八、本經意同第七十七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物質現像是會令人苦惱的。如果物質現像不會產生苦惱的話,那麼這物質現象便不應有疾病與苦惱的產生,也不能要使它這樣,也不能使它不這樣。但因為物質現像是會產生苦惱,也因為它會產生苦惱的緣故,所以疾病才會生於物質現像中,也才得對這物質現象,要使它這樣,不使它這樣。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比丘啊!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說:)「是變化無常的話,那應是令人苦惱的麼?」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苦惱,世尊!」 (佛陀說:)「比丘啊!如果這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的話,就是會變易之法,那麼多聞聖弟子可在這當中察見有一實體的我,是我所擁有、我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在我之中的情況麼?」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可,世尊!」 (佛陀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所以,比丘啊!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沒有一個實體的我,也非我所擁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要這樣正確如實地去觀察。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要像這樣地去觀察。那麼多聞聖弟子才可自物質現像中,獲得自在解脫;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獲得自在解脫。我說他就已經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粹大苦的聚集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雜阿含經卷第三終 雜阿含經卷第四 七九、本經敘說五陰非我、非我所,不應執取貪著。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物質現像不是我。如果物質現象就是我的話,就不應在物質現像中會有疾病、苦惱產生,也不應對這物質現像要使它像這樣,或不使它像這樣。因為物質現像中沒有我的緣故,所以才有疾病、苦惱在物質現像中產生,也才得對這物質現像要使它像這樣,或不使它像這樣。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的情況。比丘啊!你意見怎樣呢?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說:「比丘啊!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令人苦惱的麼?」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令人苦惱,世尊!」 佛陀說:「如果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的話,就是變易之法,多聞聖弟子在這當中可察見有一真實的我、為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可,世尊!」 佛陀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所以,比丘啊!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要像這樣地去觀察;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像這樣地去觀察。 比丘啊!多聞聖弟子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知它不是我,也非我所有,要正確如實地去觀察。能夠正確如實地觀察後,對世間所有一切事物便都能無所執取;因為無所執取,所以就不去貪著;因為不貪著,所以自己就能覺證涅槃寂靜: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本經敘說佛陀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論說五蘊非我、無常、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五位比丘說:「物質現像中沒有一實體的我。如果物質現像中有一實體的我存在的話,這物質現象便不應有疾病、苦惱的產生,也不得對這物質現象要使它像這樣,或不使它像這樣。就因為物質現像中沒有一實體的我存在的緣故,所以這物質現象才有疾病、苦惱的產生,也才得對這物質現像要使它像這樣,或不使它像這樣;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的情況。比丘啊!你覺得怎樣?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說:「比丘啊!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令人苦惱的麼?」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令人苦惱,世尊!」 佛陀說:「如果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就是變易之法,多聞聖弟子可在這當中察見是我、為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麼?」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可,世尊!」 佛陀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像這樣地去觀察。所以,比丘啊!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是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不是我,也非我所有,要這樣正確如實地去觀察;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像這樣地去觀察。 比丘啊!多聞聖弟子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察見它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擁有,像這樣地去觀察,那麼對世間的一切事物便都能無所執取;因為無所執取,所以便能無所貪著;因為無所貪著,所以就能自己覺證涅槃寂靜: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這五位比丘便能不生起各種煩惱,心靈獲得自在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經註釋: 1波羅:國名,原意為「江繞」,因在恒河流域而得名。近世稱為貝那拉斯,即今之瓦拉那西。 2鹿野苑:地名,在中印度的波羅國,是佛最初說四諦法度五比丘的地方。 3五比丘:指佛陀最初所度的五比丘,即憍陳如、額鞞、跋提、十力迦葉、摩訶俱男。 八一、本經敘說佛陀為三正士論說五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支提竹園精舍裡。 那時,有三位修習佛法的正士出家不久,他們是阿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毘羅尊者。 那時,世尊知道他們心中所想的,就教導他們說:「比丘啊!我們的『心』,我們的『意』,及我們的『識』,應當要思考這(五蘊是無常、變易之法,要厭離它,以達成涅槃寂靜);不要想說這(五蘊是常住不變易之法,可以長久安住)。要斷除貪欲,斷除這物質現象,以自身俱足作證,依住於完美的涅槃境界。比丘啊!可有一種物質現像是常住不會變易,能永遠保持的麼?」 比丘禀告佛陀說:「沒有,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會變易之法,要厭惡它,離棄貪欲,使它息滅,寂靜不起。像這物質現像從初始以來,一切都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不定之法。能有這樣的認知後,那麼由這物質現象所生起的各種煩惱禍害,迫於劇苦的身熱心惱等,便都能予以斷滅。斷滅各種煩惱後,便能無所貪著;無所貪著後,身心便能保持安樂;能保持安樂後,就可獲得涅槃寂靜。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 佛陀說這段經文的時候,這三位修習佛法的正士便不生起各種煩惱,心中獲得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一經註釋: 1、阿律陀:又譯阿那律,佛陀十大弟子中天眼第一。 2、難提:佛弟子,為乞食耐辱,不避寒暑第一比丘。 3、金毘羅:佛弟子,為獨處靜坐,專意念道第一比丘。 4、此心、此意、此識:心,是梵語「質多」(citta)的意譯,為集起之義。意,是梵語「末那」(manas )的意譯,為思量之義。識,是梵語「毗若南」(vijnana)的意譯,為了別之義。亦即「心」為精神作用之中心,「意」指思考作用,而「識」則係認識作用。但在原始佛教裡,這三者是可不分的。 八二、本經敘說宜正觀憂、悲、惱苦的生起之因,了知五蘊是無常、苦、變易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偷羅國跋提河邊的傘蓋庵羅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要以自己做為洲渚,以自己做為歸依處;要以正法做為洲渚,以正法做為歸依處;不以他人他法做為洲渚,不以他人他法做為歸依處。比丘啊!應當做正確地觀察,要以自己做為洲渚,以自己做為歸依處;要以正法做為洲渚,以正法做為歸依處;不以他人他法做為洲渚,不以他人他法做為歸依處。是什麼原因而生起憂、悲、惱苦的呢?為何會有這種煩惱呢?是什麼緣故被什麼所繫著了呢?自己要怎樣觀察還沒生起的憂、悲、惱苦隨而生起,已生起的憂、悲、惱苦逐漸生長擴大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能為大家解說!眾比丘聽聞後,當會依您所教示,遵奉修行。」 佛陀告訴比丘說:「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比丘啊!有了物質現象的生起,因有這物質現象,所以就被這物質現象所繫縛,自己就可觀察到未生起的憂、悲、惱苦隨而生起,已生起後隨而又逐漸增長擴大;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比丘啊!可真有一種物質現像是恆常不會變易,能永久保持的麼?」 比丘回答說:「沒有,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比丘啊!物質現像都是變化無常的。如果善男子能察知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會變易之法,便能離棄貪欲,把它息滅,使寂靜不生。從初始以來,一切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不定之法知道後,那麼就能斷除由物質現象的因緣所生起的憂、悲、惱苦了;能斷除那些苦惱後,便能無所貪著;因無所貪著,所以就能保持安穩快樂;能保持安穩快樂,就叫做涅槃。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像這樣地去察知。」 佛陀講說這段經文時,有十六比丘便不生起各種煩惱,心中獲得自在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二經註釋: 1、摩偷羅:國名,又作秣菟羅。為佛世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其地在今朱木那河西南一帶。 八三、本經敘說佛陀告諸比丘,其所言說,皆如法而說,而凡愚不知,不可歸罪於佛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佛陀告訴眾比丘說:「我不和世人爭論,而世人卻與我爭論。為什麼這樣呢?比丘啊!如果是契合正法的言論,我是不會和世人爭論的,世間有智慧的人說有,我也一樣說有。怎樣叫做世間有智慧的人說有,我也一樣說有呢?比丘啊!(比如說:)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不定之法,世間有智慧的人說有這種情況,我也說有這種情況。像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會變易之法,世間有智慧的人說有這種情況,我也說有這種情況。世間有智慧的人說沒有,我也一樣說沒有。(比如說:)認為物質現像是常住不會變易,可長久保持的,世間有智慧的人說沒有這種情況,我也說沒有這種情況。這就叫世間有智慧的人說沒有,我也一樣說沒有。比丘啊!在世間有世間法,我自己也都能了知覺悟,為人們分別演說顯示出來,只是世間凡愚有如失明的盲人,不知不見,這不是我的過錯。 眾比丘啊!什麼是在世間的世間法,我自己了知,我自己察覺,為人們演說,分別顯示出來,而有如盲目的凡愚卻不知不見呢?比丘啊!物質現像變化無常,令人苦惱,是會變易之法,這就叫在世間的世間法;像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也都是在世間的世間法。比丘啊!這世間的世間法,我自己了知,自己覺悟,為人分別演說顯示出來,然而盲目的凡愚卻不知不見。我對那些盲目不知不見的凡愚,又能對他奈何呢!」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三經註釋: 1、世間:時間和空間之謂,說明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的時間叫做世;指出東、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間叫做間。所謂世間,也就是宇宙的意思。但佛教所謂世間是統合宇宙與人生,眾生所依存的宇宙與國土叫器世間;眾生由惑造業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有情間。 2、世間法:指凡夫眾生一切生滅有漏(煩惱)之法。 3、是比丘: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認為此「是」字為衍文,應予以刪除。 八四、本經敘說世尊告諸比丘,言其說法皆依世人所知而言,然世間凡愚卻仍不知不見,亦是莫可奈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世人做卑賤的工作,以各種方法求取財物,來維持身體的性命,以致於成為大富翁,這是世人都知道的道理。像這世人都知道的道理,我也是像這樣地說法。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為了不使我的說法跟世人不同。 眾比丘啊!比如有一種器具,有一地方的人叫它揵茨,但有人稱為缽,有人叫匕匕羅,有人叫遮留,有人叫毗悉多,有人叫婆阇那,有人叫薩牢,就如各地方人他們所認知的器具名字,我也像這樣地去稱說。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為了不使我的說法跟世人不同的緣故。就像這樣,比丘啊!有這世間法,我自己所了知,自己所察覺,並且為人分別演說,將它顯示出來,是真知灼見的說法,可是世間那些盲目的凡愚,卻仍不知不見;世間盲目的凡愚不知不見,我對他們又能奈何! 比丘啊!什麼是在世間的世間法,是我自己所了知,自己所察覺,……乃至盲目凡愚卻仍不知不見的呢?我說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是變易不定之法,這就是在世間的世間法,也是我自己所了知、自己所察見,……乃至世間盲目的凡愚卻仍不知不見,我對他們又能奈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五、本經敘說五陰如種子,四識住如大地,貪喜如水,三類相緣,生長增廣;若貪喜盡又無識住處,則取陰俱識無生長增廣。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五種能生長的種子。是那五種呢?就是根生的種子,莖生的種子,節生的種子,自落生的種子,果實生的種子。這五類種子即使不折斷,不毀壞、不腐爛、不傷於風熱,新長成熟很堅實,但要是只有土地而沒有水的滋潤,那些能生的種子一樣不能萌芽長大。如果那些種子新長成熟很堅實,不折斷、不毀壞、不傷於風熱,但是只有水而沒有土地可著根,那些能生的種子也是無法萌芽長大。如果那些種子新長成熟很堅實,不折斷、不毀壞、不腐爛、不傷於風熱,有土地著根,有水來滋潤,那些能生的種子便能萌芽長大了。 比丘啊!那五類種子就好比是色、受、想、行四蘊與識蘊;那土地就好比是為識蘊所依住的色、受、想、行四蘊;那水就好比是我們的貪喜心。四蘊便被這識蘊所攀緣而依住著。是那四蘊呢?就是在色蘊中有識蘊依住著,這識蘊攀緣著色蘊,我們的貪喜心又加以滋潤沾溉,於是識蘊便不斷生長擴大;還有在受、想、行三蘊中也有識蘊依住著,這識蘊攀緣著受、想、行三蘊,我們的貪喜心又加以滋潤沾溉,於是識蘊便不斷生長擴大。比丘啊!這識蘊就在色、受、想、行四蘊中,或來、或去、或長住、或隱沒、或生長擴大著。 比丘啊!如果離棄了色、受、想、行四蘊,而說識蘊仍有或來、或去、或長住、或生長的情況,雖有那樣的言論,但經過多次的質問後,卻無法察知,徒增長愚昧,那是因為並無這樣情境的緣故。對色蘊要遠離對它的貪欲,遠離貪欲後,那麼對色蘊執取的意念所生起的結縛就可斷除;對色蘊執取的意念所生起的結縛斷除後,對色蘊的攀緣也就斷除了;攀緣斷除後,這識蘊就沒有可依住之處,也就不再生長擴大了。(同樣地)對受、想、行三蘊,也要遠離對它的貪欲,遠離貪欲後,那麼意識對受、想、行三蘊執取的感觸就可斷除,意識對受、想、行三蘊執取的感觸斷除後,對這三蘊的攀緣也就斷除了;攀緣斷除後,那識蘊就沒有可依住之處,也就不再生長擴大了。因識蘊不再生長的緣故,就不會造作身、口、意三業;不造作身、口、意三業後,內心便能安住不動;內心能安住不動後,就能知足;心能知足後,就能獲得自在解脫;獲得自在解脫後,對世間所有一切事物便都能無所執取,無所貪著;無所執取,無所貪著後,便能自己覺證涅槃境界: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我說這時那識蘊將不再到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去。無處可趨往,只見到正法,要趨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的境地。」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五經註釋: 1、不中風:中,傷也。言不傷於風熱。 2、四識住:即「令識起,為識所依」的有漏身之色、受、想、行四蘊。 3四取攀緣識住:即「四識住」。色、受、想、行四蘊為識所攀緣,識取而住之。 4、封滯:即執取之意。 八六、本經敘說封滯(執取)故不解脫;不封滯故解脫,是前經之省文,宜參照閱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執取的話就不能獲得自在解脫,不執取的話就可獲得自在解脫。為什麼執取就不能獲得自在解脫呢?比丘啊!因為識蘊會攀緣依住於四種取蘊,是那四種呢?就是識蘊執取依住於色蘊,識蘊執取依住於受、想、行三蘊……乃至於無這樣境界的緣故,這就叫執取,所以不能獲得自在解脫。為什麼不執取就可獲得自在解脫呢?因為對色蘊遠離貪欲,對受、想、行、識四蘊也遠離貪欲,……乃至於達到清淨真實的境地,這就是不執取而獲得自在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七、本經敘說佛如實知五受陰,若沙門、婆羅門亦如實知五受陰,則能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那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就是物質現象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我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有五種情況都能如實地察知:就是對物質現象能如實察知,以及物質現象的集起、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從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也都能如實地察知。同樣地,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都能如實地察知,以及這精神現象的生起、對精神現象的愛樂、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禍患、從精神現像中出離等情況,也都能如實地察知。 怎樣叫對物質現象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所有的物質現象,一切都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及這四種元素所造成的物質共同組成,這就叫物質現象,像這樣的物質現像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物質現像生起的因素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對物質現像生起喜愛心理,這就叫物質現象的生起因素,像這物質現象的生起因素,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物質現象的愛樂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由於物質現象的因緣而生起喜樂的心理,這就叫對物質現象的愛樂,像這樣對物質現象的愛樂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如果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這就叫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像這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自物質現像中出離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對這物質現象,如果內心能夠調伏對它的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這就叫自物質現像中出離,像這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都能夠如實地察知。 怎樣叫對感受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有六種感受:就是由眼觸而生起感受,以及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而生起感受,這些就叫感受,像這些感受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感受的生起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當六根有了各種覺觸,於是便生起各種感受,像這感受的生起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感受的愛樂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因為六種感受而生起喜樂之心,這就叫對感受的愛樂,像這樣對感受的愛樂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感受的禍患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如果感受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的話,這就叫感受的禍患,像這樣對感受的禍患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自感受中出離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對於感受,內心能夠調伏對它的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這就叫自感受中出離,像這樣自感受中出離都能夠如實地察知。 怎樣叫對想像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有六種想像。是那六種呢?就是由眼觸而生起想像,以及由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而生起想像,這些就叫想像,像這些想像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想像的生起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當六根有了各種覺觸,於是便生起各種想像,像這想像的生起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想像的愛樂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由於想像的因緣而生起喜樂之心,這就叫對想像的愛樂;像這樣對想像的愛樂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想像的禍患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想像變化無常,令人苦惱,是變易之法,這就叫想像的禍患,像這想像的禍患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自想像中出離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對於想像,如果內心能夠調伏對它的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的話,這就叫自想像中出離,像這樣自想像中出離都能夠如實地察知。 怎樣叫對意志行為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有六種意志行為:就是由眼觸而生起意志行為,以及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而生起意志行為,這些就叫意志行為,像這些意志行為都能夠如實察知。怎樣叫對意志行為的生起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當六根一有了覺觸,於是便生起各種意志行為,像這意志行為的生起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意志行為的愛樂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由於意志行為的因緣而生起喜樂之心,這就叫對意志行為的愛樂,像這樣對意志行為的愛樂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意志行為的禍患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如果意志行為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的話,這就叫意志行為的禍患,像這意志行為的禍患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自意志行為中出離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對於意志行為,如果內心能夠調伏對它的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的話,這就叫自意志行為中出離,像這樣自意志行為中出離都能夠如實地察知。 怎樣叫對心識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有六種心識:眼識,以及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些就叫心識,像這些心識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心識的生起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當名色一生起,於是便有心識的生起,像這心識的生起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心識的愛樂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由於心識的因緣而生起喜樂之心,這就叫對心識的愛樂,像這樣對心識的愛樂都能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心識的禍患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如果心識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的話,這就叫心識的禍患,像這心識的禍患都能夠如實地察知。 比丘啊!如果出家學道的沙門、婆羅門,對於物質現象能夠像這樣地去認知,像這樣地去察見;能像這樣地去認知,像這樣地去察見之後,就會使內心趨向離棄貪欲,這就叫正確的趨向。如果有正確趨向的話,我說那沙門、婆羅門就能進入正法之中了。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如果出家學道的沙門、婆羅門對於物質現象能夠如實地認知,如實地察見,對於物質現象就會產生厭惡,離棄對它的貪欲,不生起各種煩惱,心中獲得自在解脫;如果心中獲得自在解脫的話,那麼心靈就能純一不雜;心靈純一不雜的話,那麼就已建立了清淨的梵行;清淨的梵行建立的話,那麼就能厭離他物,獲得心靈的自在,這就叫苦的盡處了。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七經註釋: 1、四大及四大造色:四大,指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四大造色,指由四種元素所造成的各種物質現象。 2、於色喜愛,是名色集:從十二因緣的順序來看,是由愛生取,由取生有,由有生生。故對物質現象的喜愛,則會對其產生追求執取;追求執取便會產生相應的果報(有),由有便又招感來世的再生。故於色喜愛,就叫色集。 3、眼觸:觸是一種精神的覺觸作用。由根、境、識三事和合而成。然後再由觸而有受、想、思等精神現象。 4、謂名色集,是名識集:名,指受、想、行、識等心法,即精神。下第二「名」字比照前面諸段中「觸集是受集」、「謂觸集是想集」、「觸集是行集」的句法,此「名」字,亦應指精神而言。色,是色法,即指物質而言。佛教認為人身即由色法(生理的)和心法(心理的)組合而成。 5、離欲向:即趨向離欲之意。 6、正向:正確的趨向。 7、我說彼入:入,佛光版阿含藏註解引巴利本解為「入法及律」。全句意謂:「我說彼沙門、婆羅門就能進入正法之中。」 八八、本經敘說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則得解脫。七處善,指如實知五陰及五陰之集、滅、滅道跡、味、患、離;三種觀義,指觀察五陰、十八界、十二入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佛陀告訴眾比丘說:「有七處善巧,三種觀察。能完全明白這個道理就可盡除一切煩惱,獲得無煩惱的清淨心解脫、智慧解脫,在現世今生中,自己知道以身俱足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什麼是比丘的七處善巧呢?比丘啊!就是要如實地去察知物質現象、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物質現象息滅的方法、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從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要如實地去察知;像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以及這精神現象的集起、精神現象的息滅、精神現象息滅的方法、對精神現象的愛樂、精神現象造成的禍患、從精神現像中出離等情況,也都要如實地去察知。 怎樣叫對物質現象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所有的物質現象,一切都是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或由這四種元素的組合所造成的,這就叫物質現象,像這物質現像都能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物質現象的生起原因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內心對事物的愛喜,這就叫物質現象的生起原因,像這物質現象的生起原因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物質現象的息滅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內心對事物的愛喜息滅了,這就叫物質現象的息滅,像這物質現象的息滅,都能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物質現象息滅的方法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這就叫物質現象息滅的方法,像這物質現象息滅的方法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物質現象的愛樂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由於物質現象的因緣,而生起喜樂之心,這就叫對物質現象的愛樂;像這樣對物質現象的愛樂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物質現象的禍患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如果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這就叫物質現象的禍患,像這物質現象的禍患都能夠如實察知。怎樣叫自物質現像中出離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對物質現象,能夠調伏內心的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這樣就叫自物質現像中出離,像這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都能夠如實地察知。 怎樣叫對感受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有六種感受:由眼觸生起的感受,以及由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所生起的感受,這些就叫感受,像這些感受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感受的生起原因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當六根有了覺觸,於是便生起各種感受,像這感受的生起原因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感受的息滅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六根不起覺觸,於是感受也就息滅了,像這感受的息滅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感受息滅的方法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指八聖道:正見……乃至於正定等,這就叫感受息滅的方法,像這感受息滅的方法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感受的愛樂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由於感受的因緣而生起喜樂之心,這就叫對感受的愛樂,像這對感受的愛樂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感受的禍患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如果這感受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這就叫感受的禍患,像這感受的禍患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自感受中出離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對於感受,如果能夠調伏內心的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這就叫自感受中出離,像這自感受中出離都能夠如實地察知。 怎樣叫對想像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有六種想像:由眼觸生起想像,以及由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所生起的想像,這些就叫想像,像這些想像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想像的生起原因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當六根有了覺觸,於是便生起各種想像,像這想像的生起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想像的息滅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六根不起覺觸,於是想像也就息滅了,像這想像的息滅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想像息滅的方法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有八聖道:正見……乃至於正定等,這就叫想像息滅的方法,像這想像息滅的方法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想像的愛樂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由於想像的因緣而生起喜樂之心,這就叫對想像的愛樂,像這想像的愛樂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想像的禍患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想像如果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這就叫想像的禍患,像這想像的禍患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自想像中出離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對於想像,如果能夠調伏內心的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這就叫自想像中出離,像這自想像中出離都能夠如實地察知。 怎樣叫對意志行為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有六種意志行為:由眼觸生起意志行為,以及由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而生起意志行為,這些就叫意志行為,像這些意志行為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意志行為的生起原因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當六根有了覺觸,於是便生起各種意志行為,像這意志行為的生起原因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意志行為的息滅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六根不起覺觸,於是意志行為也就息滅了,像這意志行為的息滅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意志行為息滅的方法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有八聖道:正見……乃至於正定等,這就叫意志行為息滅的方法,像這意志行為息滅的方法都能夠正確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意志行為的愛樂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由於意志行為的因緣,而生起喜樂之心,這就叫對意志行為的愛樂,像這對意志行為的愛樂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意志行為的禍患能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這意志行為如果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這就叫意志行為的禍患,像這意志行為的禍患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自意志行為中出離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對這意志行為,如果內心能調伏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這就叫自意志行為中出離,像這自意志行為中出離都能夠如實地察知。 怎樣叫對心識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有六種心識:眼識,以及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些就叫心識,像這些心識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心識的生起原因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當名色(身心)一生起,於是便有心識的生起,像這心識的生起原因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心識的息滅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當身心一息滅,於是心識便息滅,像這心識的息滅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心識息滅的方法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有八聖道:正見……乃至於正定等,這就叫心識息滅的方法,像這心識息滅的方法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心識的愛樂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由於心識的因緣而生起喜樂之心,這就叫對心識的愛樂,像這樣對心識的愛樂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對心識的禍患能夠如實察知呢?就是說這心識如果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這就叫心識的禍患,像這心識的禍患都能夠如實地察知。怎樣叫自心識中出離能夠如實地察知呢?就是說對心識,如果能夠調伏內心的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這就叫自心識中出離能夠如實地察知。比丘啊!這就叫七處善巧。 怎樣叫三種的觀察呢?比丘啊!就是說如果在遠離熱鬧的空閑處,樹下或露地裡,能觀察五陰、十八界、十二入處三法,正確精勤地思惟它的義理,這就叫比丘對三種法觀察它的義理。(以上所說)就叫比丘善巧的察知七種現象和觀察三種法義。能夠完全明白這個道理就可盡除一切煩惱,獲得無煩惱的清淨心解脫、智慧解脫,在現世今生中,自己知道以身俱足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八經註釋: 1、七處善:指如實知五陰及五陰之集、滅、滅道跡、味、患、離。佛光阿含藏註解引巴利本作七處善巧」。 2、三種觀義:指觀察五陰、六界、六入。佛光阿含藏註解引巴利本作「三種的觀察」。 3、陰:即五陰(色、受、想、行、識)。陰是障蔽的意思,以五陰能陰覆真如法性,起諸煩惱,故名。 4、界:有三界、六界、十八界,乃至無量界,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十八界。 5、入:即入處,有十二入處,即六根與六境。 八九、本經敘說若於五陰有取則生貪著,終於導致恐怖、障礙、心亂。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由於對事物的執取,所以就生起貪著;若不去執取的話,就不會生起貪著了。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 比丘禀告佛陀說:「好的,我們願接受您的教導!」 佛陀告訴比丘說:「怎樣叫由於執取所以產生貪著呢?就是說愚癡無聞的凡夫對這物質現象認為那就是我、為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因為認為物質現象就是我、是我所有,所以就去執取它;對它執取後,如果那物質現象改變或不同了,心理也就隨著它而轉變;心理隨著它而轉變後,也一樣是對它生起了執取貪著,內心攝受固持著它;由於內心攝受固持的緣故,那麼就會生起恐怖、障礙、心亂的現象,那都是因為內心對物質現象執取貪著的緣故而產生的。愚癡無聞凡夫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認為那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由於認為精神現象就是我、是我所有,所以就去執取它;對它執取後,那精神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他的心也就隨著轉變;由於心隨著轉變的緣故,也一樣是對它生起了執取貪著,內心攝受固持著它;內心攝受固持著它後,就會生起恐怖、障礙、心亂的現象,那都是因為內心對精神現象執取貪著的緣故而產生的,這就叫對事物的取著了。 怎樣叫對事物不取著呢?就是說多聞聖弟子對於物質現像不見有一實體的我、是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對於物質現像不見有一實體的我,或為我所有,而對它執取;能夠不見有一實體的我,或為我所有,而對它執取後,那物質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心就不會隨著轉變;因為心能不隨轉變的緣故,就不會產生取著而攝受固持著它;因為心不攝受固持著它,所以就不會生起恐怖、障礙、心亂的現象,這是因為心能不取著的緣故。像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不見有一實體的我、是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對於精神現像不見有一實體的我,或為我所有,而對它執取,那麼那精神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心就不會隨著轉變;由於心不隨著轉變的緣故,就不會對它取著而攝受固持著它;由於心不攝受固持著它,所以就不會有恐怖、障礙、心亂的現象,那是因為心不取著於精神現象的緣故,這就叫心不取著了。(以上所說)就叫心取著與不取著。」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本經敘說對五陰有取著,就會被繫著,而生恐怖、障礙、心亂。反之,則沒這些事。大意同於前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對事物如果產生執取的心理,就會被它所繫縛;如果不產生執取的心理,就不會被它所繫縛。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 為什麼對事物如果產生執取的心理,就會被它所繫縛呢?就是說愚癡無聞凡夫對於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因為都不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於是對物質現象愛喜、讚歎、執著,執取著物質現象,說這就是我、我所有;這樣的執取後,那物質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心理便隨著改變;因為心理也隨著改變的緣故,那麼內心便會攝受固持著它;由於內心攝受固持著它,所以就會生起恐怖、障礙、顧念的心理;這都是因為對物質現象產生執取的心而被它系縛的緣故。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這就叫對事物產生執取的心理而被它系縛。 為什麼對事物不產生執取的心理就不會被它所繫縛呢?就是說多聞聖弟子對於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能夠如實地察知。因為能夠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就不會愛喜它、讚歎它、執著它。對這物質現象,不被它系縛,說這就是我,或為我所有,而對它執取;因為內心對它不執取的緣故,那物質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心理就不會隨著它而轉變;因為內心不隨著它而轉變的緣故,就不會被它系縛而攝受固持著它;由於心理不攝受固持著它,所以內心就不會生起恐怖、障礙、顧念的現象,這都是因為對物質現像不執取不貪著的緣故。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這就叫對事物不產生執取的心理,就不會被它所繫縛。」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一、本經敘說凡夫以無明故,於五受陰起我見、有覺乃至我知、我見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那五種呢?就是那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如果眾沙門、婆羅門認見有一實體的我的話,那麼一切都是在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中認見到了我。眾沙門、婆羅門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物質現像是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在我之中;也認見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愚癡無聞的凡夫因為沒有智慧的緣故,也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在我之中,認為我是真實而不能捨棄;因為不能捨棄的緣故,六根便不斷的攀緣增長;六根不斷的攀緣增長後,便會增長各種覺觸;由於六觸所覺觸的緣故,愚癡無聞凡夫便生起了苦樂的感覺,這都是從六觸入處所引起的,是那六種呢?就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就像這樣,比丘啊!有能思量辨別的意界;有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的法界;有愚昧不知事理的無明界。愚癡無聞的凡夫因為以無明觸對事物的緣故,就妄生存在的心理、不存在的心理、有存在也有不存在的心理;我最殊勝的心理、我與它相等的心理、我比它卑劣的心理;我知道、我看見的心理。像這樣認知、見識的心理,都是由這六觸所引起的緣故。多聞的聖弟子對這六觸,能捨離愚暗無明,而生起澄明的智慧,對事物不妄生存在的心理、不存在的心理、有存在也有不存在的心理;我最殊勝的心理、我與它相等的心理、我比它卑劣的心理;我知道、我看見的心理。能有這樣地認知、見識後,先前所生起的無明覺觸便會消滅,未來澄明的覺觸便會生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一經註釋: 1、諸根: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 2、六觸入處:六觸,指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等六種作用。觸,即與一切心、心所法相應,能觸對境的精神作用,由根、境、識三事和合而產生,然後由觸而生起苦樂的感受。 九二、本經敘說多聞聖弟子不為三世之五受陰所食,故不樂著色等,而能得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那五種呢?就是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如果沙門、婆羅門自己能夠以宿命智去察知過去世生命的種種作為,無論是已知道、未來知道或現在知道的事,都是在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中去察知那些已知道、未來知道或現在知道的事。我過去所經歷的,像這物質現象、像這感受、像這想像、像這意志行為、像這心識等,如果是可以阻礙、可以分別的話,這就叫令人貪著煩惱的色蘊。所謂可以阻礙、分別的事物所指就是:像手臂、石頭、手杖、刀、或者是冷、或者是熱、或是口渴、或是飢餓、或是蚊蠅、或者是各種毒蟲、風雨等能感觸到的事物現象,這就叫觸礙,所以能觸礙的事物現象就是令人貪著煩惱的色蘊。又這令人貪著煩惱的色蘊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各種感覺的現象就是令人貪著煩惱的受蘊,是感覺什麼呢?就是感覺痛苦、感覺快樂、感覺不痛苦也不快樂等現象,所以就叫感覺的現象就是令人貪著煩惱的受蘊。又這令人貪著煩惱的受蘊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各種想像的現象就是令人貪著煩惱的想蘊,是想像什麼呢?就是少的想像、多的想像、無量的想像,都無所有的話就起無所有的想像,所以就叫令人貪著煩惱的想蘊。又這令人貪著煩惱的想蘊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行為造作的現象,就是令人貪著煩惱的行蘊,是怎樣的行為造作呢?就是對物質現象的行為造作,以及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行為造作,所以行為造作的現象,就是令人貪著煩惱的行蘊。又這令人貪著煩惱的行蘊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能辨別認知的現象就是令人貪著煩惱的識蘊。是辨別認知什麼呢?就是辨認物質現象,以及辨認聲音、香氣、味道、粗滑細軟、一切事理等現象,所以就叫令人貪著煩惱的識蘊。又這令人貪著煩惱的識蘊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 比丘們!那些多聞的聖弟子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色蘊作這樣地修學:我今天被現在的物質現象所支配,在過去世就已曾被那物質現象所支配了,就如現在所受一樣。又作這樣的思考:我今天被現在的物質現象所支配,我如果又喜愛貪著未來物質現象的話,當又會被那物質現象所支配,就如現在一樣。作這樣的認知後,就不再顧念過去的物質現象,不喜愛貪著未來的物質現象,對現在的物質現象產生厭惡、離棄貪欲、滅除禍患、趨向於寂滅。多聞聖弟子對令人貪著煩惱的受、想、行、識四蘊也作這樣地修學:我今天被現在的精神現象所支配,在過去世就已曾被那精神現象所支配,就如現在一樣。我今天已經被現在的精神現象所支配了,如果又去喜愛貪著未來精神現象的話,也當又會被那精神現象所支配,就如現在一樣。像這樣地去認知後,就不再顧念過去的精神現象,不喜愛貪著未來的精神現象,對現在的精神現象產生厭惡、離棄貪欲、滅除禍患、趨向於寂滅,只滅除而不增益,後退而不前進,滅而不生起,捨棄而不執取。 是對什麼事物要滅除而不增益呢?就是對物質現像要滅除而不增益,以及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要滅除而不增益。是對什麼事物要後退而不前進呢?就是對物質現像要後退而不前進,以及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要後退而不前進。是對什麼事物要息滅而不生起呢?就是對物質現像要息滅而不生起,以及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要息滅而不生起。要對什麼事物捨棄而不執取呢?就是對物質現像要捨棄而不執取,以及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要捨棄不執取。 對五蘊要滅除而不增益,住於寂滅;要後退而不前進,住於寂退;要息滅而不生起,住於寂滅;只捨棄而不執取,使心靈不生起貪著;心靈能不貪著後,自己就能覺悟涅槃境地: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知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了。」 佛陀說這段經文的時候,有很多的比丘便能不生起各種煩惱,心中獲得了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二經註釋: 1、宿命智:宿命,宿世的生命。佛說世人在過去世都有生命,或為天、或為人、或為餓鬼與畜牲,輾轉輪迴,能知宿命者,謂之宿命通。宿命智,即能通曉宿世生命的神通智慧。 2、閡:阻礙。 3、色所食:食,在此引申為支配之意。色所食,即被物質所支配之意。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為物質所支配」。 九三、本經敘說信心善男子隨順法,於五受陰修厭離住。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信心善男子應做這樣地思考:『我應當隨順正法,我應當對這物質現像多修習厭離心,對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多修習厭離心。』信心善男子就對這物質現像多修習厭離心,對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多修習厭離心,所以對這物質現象才得以厭離,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才得以厭離。對五蘊厭離後,就能離棄貪欲,獲得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作的事已作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四、本經敘說信心善男子隨法,於五受陰修厭離住,則能離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信心善男子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或不執著於家),而出家學道,自己思考著:『我應隨順正法,對這物質現象應當多修習厭離心,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當多修習厭離心。』信心善男子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對物質現象能多修習厭離心,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能多修習厭離心後,對物質現象就得以厭離,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得以厭離。我說這就是完全脫離了一切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五、本經敘說五陰是生滅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果有信心的長者或者長者的兒子來問你說:『要從什麼事理中察知它是隨緣生滅的呢?』你應當怎樣去回答呢?」 阿難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如果有長者、或長者的兒子來問我的話,我當會答說:『要察知物質現像是隨緣生滅法,要察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隨緣生滅法。』世尊啊!如果長者或長者的兒子這樣發問的話,我當會這樣的回答。」 佛陀告訴阿難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是應當這樣地回答。為什麼呢?因為物質現像是隨緣生滅法,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隨緣生滅法。能察知物質現像是隨緣生滅法的話,就叫做了知物質現象;能察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隨緣生滅法的話,就叫做了知精神現象。」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六、本經敘說為於五陰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諸梵行。 我聽到這樣旳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果有外道出家人來問你說:『阿難啊!世尊為什麼教人修習各種清淨的梵行呢?』像這樣問你的話,你要怎樣回答呢?」 阿難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如果有外道出家人來問我說:『阿難啊!世尊為什麼教人修習各種清淨梵行呢?』的話,我當會回答說:『是為了對這物質現象修習厭離、離棄貪欲、將它滅盡、獲得解脫、寂滅不生的緣故,所以世尊教人修習各種清淨的梵行。也是為了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修習厭離、離棄貪欲、將它滅盡、獲得解脫、寂滅不生的緣故,所以教人修習各種清淨的梵行。』世尊啊!如果有外道的出家人這樣問我的話,我當會做這樣地回答。」 佛陀告訴阿難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是應當要這樣地回答。為什麼呢?我真的是為了對這物質現象修習厭離、離棄貪欲、將它滅盡、獲得解脫、寂滅不生的緣故,所以教人修習各種清淨梵行;也為了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修習厭離、離棄貪欲、將它滅盡、獲得解脫、寂滅不生的緣故,所以教人修習各種清淨的梵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九七、本經敘說五陰是壞法,涅槃是不壞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要為你們講說會毀壞與不會毀壞的事物。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比丘們!物質現象就是會毀壞的事物,而那物質現像如果寂滅不生、涅槃寂靜的話,就是不會毀壞的事物;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會毀壞的事物;而那些精神現像如果寂滅不生、涅槃寂靜的話,就是不會毀壞的事物。」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八、本經只記下面幾句:如<<增一阿含經>>之四法中所說的。鬱低迦經,內容就如<<增一阿含經>>之四法中所說的一樣。 第九八經註釋: 1、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注云:別部所誦「增一阿含經」及「增支部」,均未見此經。 2、鬱低迦修多羅:鬱低迦,經名。修多羅,梵語,華譯契經,契是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根機;經是線的意思,貫穿法義,使不散失。 3、增一阿含經:經藏四阿含之一。 4、四法:有三義||(一)指法寶中的四法,即教法(佛所說的言教);理法(教中所詮的義理);行法(依理而起修的行持) ;果法(由行而證的覺果)。(二)指信、解、行、證。(三)指菩薩修行的四法,即不捨菩提心、不捨善知識、不捨堪忍愛樂、不捨阿練若(遠離熱鬧的空閑處)。因此經已佚失,不知所指為何。 九九、本經敘說佛陀向婆羅門解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拘薩羅國人間遊化,住於薩羅部落村北的申恕林中。 那時,部落的村長是婆羅門豪族,他聽說:有一個出家學道沙門,是釋種子弟,屬釋迦豪族名門,他剃除了鬚髮,穿著袈裟僧服,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修成了無上正等正覺,就在這拘薩羅國人間遊化,到薩羅部落村北,就住在申恕林中。又聽說那位原瞿曇族的沙門,有多麼美好的容貌與名聲,具有真實的功德,天、人同讚歎,聞名天下,成為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在一切世間、諸天、魔天、梵天、沙門、婆羅門中,以大智慧能夠自證知: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他為世人演說正法,從初始、中間到後段,始終都很殊勝,有完善的法義、完美的法味,純一圓滿清淨,梵行清白,演說這微妙的正法。真是完美啊!我應前去晉見!真是完美啊!我應前往拜訪!如此的完美!我應恭敬事奉他!做這樣的思考後,他就立刻準備車駕,帶了許多隨從,拿著金瓶、金杖、傘蓋,前往拜訪佛陀,要恭敬奉事他。到了園林的入口,婆羅門下車走了進去,走到世尊的住所,向世尊問訊平安否?退坐一邊,禀告世尊說:「沙門瞿曇啊!您是談論什麼?講說什麼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我談論的是因,講說的也是因。」 婆羅門又請問佛陀說:「您怎樣談因?又怎樣講說因的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我論說有自因和助緣的和合才能生起世間法,有自因和助緣的和合世間法才能生起;有自因與助緣的和合才能消滅世間法,有自因與助緣的和合世間法才能消滅。」 婆羅門禀告世尊說:「世尊啊!什麼是有自因和助緣的和合才能生起世間法,有自因和助緣的和合世間法才能生起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愚癡無聞的凡夫對物質現象的生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不能如實地察知。因為不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就愛樂物質現象,讚歎物質現象,心裡執著於它;由於他對物質現象的愛樂,所以就會去追逐求取;由於追逐求取的行為,所以就招感後世相應的果報;由於招感後世相應的果報,所以就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有老、死、憂、悲、惱苦,這就是大苦結聚的集起。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婆羅門啊!這就叫有自因和助緣的和合才能生起世間法,有自因和助緣的和合世間法才能生起。」 婆羅門請問佛陀說:「什麼是有自因和助緣的和合才能息滅世間法,有自因和助緣的和合世間法才能息滅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多聞聖弟子對物質現象的生起、物質現象的息滅、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能如實地察知。都能如實地察知後,對那物質現象便不愛樂、不讚歎、心不繫著它。由於內心不愛樂、不繫著它的緣故,所以就能滅除對物質現象的貪愛;貪愛滅除後,那麼對它的追逐求取就能滅除;追逐求取滅除後,那麼就不會招感後世相應的果報;不招感後世相應的果報,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就不會有老、死、憂、悲、惱苦的生起。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婆羅門啊!這就叫有自因和助緣的和合才能息滅世間法,有自因和助緣的和合世間法才能息滅。婆羅門啊!這就叫談論因,這就叫講說因。」 婆羅門禀告佛陀說:「瞿曇啊!是要像這樣地去談論因,像這樣地去講說因的。世間有很多雜事(要處理),我現在就向您請辭了。」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應當正是時候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歡喜不已,禮謝佛陀後,就離去了。 第九九經註釋: 1、拘薩羅國: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以舍衛城為首邑。 2、薩羅聚落:薩羅,聚落名。聚落,猶部落、村落。 3、申恕林:又作申瑟知林,園林名。釋迦方志下曰:「申瑟知林,言杖林也,滿山谷,昔有人以丈六竹林量佛,而恆出杖表,因投杖去,遂生根被山。」 4、釋迦:是世尊俗家的姓,為剎帝利種之一。 5、瞿曇:是世尊俗家古代的族姓,後分族稱釋迦氏。 6、聞於八方:八方,四方與四維,此借代為天下之意。本句言名聞天下。 7、如來:言佛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 8、應:即應供,言佛應受人天的供養。 9、等正覺:言佛的覺悟,平等如一。 10、明行足:言佛於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身、口之行業悉皆圓滿具足。或依北傳大般涅槃經卷十八之說,明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足,即戒、定、慧等;佛依戒、定、慧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稱明行足。 嬰兒行、病行等五行悉皆具足。 11、善逝:言佛自在好去入於涅槃。 12、世間解:言佛能了解一切世間的事理。 13、無上士:言佛為至高無上之士。 14調禦丈夫:言佛為能調禦修正道的大丈夫。 15天人師:言佛是一切天、人的導師。 16佛:梵語,佛陀的簡稱,華譯覺者。言佛為正覺和遍知的大覺大悟者。 17、世尊:言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 18、嚴駕:整治車駕。即準備車駕。 19、多將翼從:將,帶的意思。翼從:即隨從之人。 20、宜知是時:猶言「恰是時候」。 一○○、本經敘說佛陀告訴婆羅門||佔相預言之不可信賴。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婆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有位毗迦多魯迦部落的婆羅門來到佛陀住處拜訪,他向佛陀恭敬問訊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瞿曇啊!我有位年少的弟子,能知曉天文、族姓的事情,為大眾占卜吉凶,他斷言會有此事,就一定會有此事;斷言沒有,就一定沒有;斷言會成,就一定會成;斷言會變壞,就一定會變壞。瞿曇啊!您意見怎樣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暫且擱置談論你那位年少弟子知曉天文、族姓的事。我現在問你,你就隨意回答。婆羅門啊!你意見怎樣?物質現象原本就沒有能自生的種子吧? 」 答說:「是的,世尊!」 「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原本就沒有能自生的種子吧?」 答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你說我有位年少的弟子知曉天文、族姓的事情,為大眾們這樣地宣說:斷言有的話就一定會有,斷言沒有的話就一定沒有,他的知見無不真實麼?」 婆羅門禀告佛陀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你意見怎樣?可有物質現象能夠常住百歲不變的嗎?還是不斷變異生滅的呢?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能夠常住百歲不變嗎?還是不斷變異生滅的呢?」 婆羅門禀告佛陀說:「是不斷變異生滅,世尊!」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你意見怎樣?你那位年少弟子知曉天文、族姓的事,為大眾占卜宣說,斷言會成就的話就一定不會敗壞,他的知見不就有差別了?」 (言有錯誤之意) 婆羅門禀告佛陀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你意見怎樣?我的講法和你那位年少弟子的講法,我說的道理和你那年少弟子說的道理,那一人較殊勝呢?」 婆羅門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您這是契合正法的說法,就如佛陀您所說的,把正法顯現揭示出來。比如有人溺於水中,能救護他,也能救助迷失方向的人而示以明路,給愚昧的人惠賜明燈。世尊您今日善說殊勝的妙法,也是像這樣的把它顯現揭示出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毗迦多魯迦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歡喜不已,就從座位起來,頂禮佛足後離去。 一○一、本經敘說何者為陰,何者為受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婆羅國的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大家解說陰及受陰的意義。什麼是陰呢?就這所有的物質現象來說,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現象就總稱之為色陰。隨著的所有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如上所說,那一切現像也總稱之為受陰、想陰、行陰、識陰,這就叫做陰。什麼是受陰呢?假如物質現像是會令人生起煩惱,也會令人執取;假如那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會令人產生貪欲、瞋怒、愚癡,以及其它種種使人增長煩惱的心法;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同樣的情形,這些就叫受陰。」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所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一經註釋: 1、陰:有二義,一、蔭覆之義,指色、聲……等之有為法蔭覆真理。二、積聚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積聚生死之苦果。 2、受陰:即取蘊,取為煩惱之異名,由煩惱而生蘊,由五蘊而生煩惱,故曰取蘊。有五取蘊,即色、受、想、行、識等五取蘊。 3、有漏:即有煩惱之意。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有煩惱的有漏法。 一○二、本經敘說對五陰生愛恚是有漏法,反之則為無漏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婆羅國的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大家解說有漏法和無漏法。如果物質現象會令人生起煩惱,是令人執取的事物,那麼那物質現象就能使人生起喜愛或瞋恚的心理;像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如果也是會令人生起煩惱,是令人執取的事物,那精神現象就能使人生起喜愛或瞋恚的心理,這就叫有煩惱的有漏法了。怎樣叫無漏法呢?就是說所有一切物質現像不會令人起煩惱,也不會去執取,那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那物質現像都不會使人生起喜愛或瞋恚的心理;像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都不會令人起煩惱,也不會去執取,那精神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都不會使人生起喜愛或瞋恚的心理,這就叫清淨沒煩惱的無漏法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二經註釋: 1、有漏法:漏是煩惱的別名。有漏法,即有煩惱之法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有煩惱的有漏法。 2、無漏法:清淨無煩惱之法。出世間的一切無為法,都是清淨無煩惱之法,如三乘聖人所證得的戒定慧和涅槃,就是出世間的無漏法。 一○三、本經敘說若善觀察諸陰,則能疾得漏盡。 我聽到這樣旳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穿好法衣,手拿缽盂,走進舍衛城乞食回來住處後,又穿著法衣拿著缽盂,不告訴僧眾,也不告訴侍者,自己一個人,往西方國土遊化人間乞食。 當時,安陀林中有一位比丘,他遙見世尊不告訴僧眾,也不告訴侍者,自己一個人的。他見到這樣情景後,就去見阿難尊者,禀告阿難說:「尊者啊!您應當知道世尊不告訴僧眾,也不告訴侍者,自己一個人外出遊化人間去了。」 當時,阿難告訴那位比丘說:「假使世尊不告訴僧眾,也不告訴侍者,自己一個人外出遊化人間的話,我們就不應該跟從他去。為什麼呢?因為今天世尊想要獨住於寂靜中,那是為了減少事務紛擾的緣故。」 這時,世尊遊化人間,往北邊到了半阇國的波陀部落,在一處有人守護的園林中,就駐錫在一棵跋陀薩羅樹的樹下。當時有眾多的比丘來拜見阿難,禀告阿難說:「我們現在想請問您,世尊到底在甚麼地方?」 阿難回答說:「我聽說世尊往北遊化,到了半阇國的波陀部落裡,在一處有人守護的園林中,就駐鍚在一棵跋陀薩羅樹的樹下。」 這時,眾比丘禀告阿難說「尊者啊!你應該知道的,我們已經很久沒見世尊的面了,您如果不怕勞累的話,可否跟我們一同前往拜見世尊呢?」由於悲憫這些比丘的緣故,阿難尊者知道現在也是適當時候了,就靜默的答應了。 那時,阿難尊者和這些比丘過了夜,到了早晨,穿好了法衣,手拿著缽盂,走進舍衛城乞食。乞食畢,回到了精舍,大家收拾臥具,持著衣缽,走向西方,在人間遊化,又向北到了半阇國波陀部落有人守護的園林中。那時,阿難尊者和眾多的比丘放置好了衣缽,洗完腳後,就來拜見世尊,頂禮佛足後,群坐一邊。 當時,世尊便為這些比丘們說法,啟示教導他們,使他們得到法益而歡喜。 這時,座中有一位比丘這樣地想著:要怎樣去認知,怎樣去觀察,才能快速地盡除各種煩惱呢?當時,世尊察知那位比丘心裡所想的事,於是就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比丘在座位中做這樣地想法:『要怎樣去認知,怎樣去觀察,才能快速地盡除各種煩惱呢?』的話,我曾經說法闡述過:『應當要好好地去觀察五蘊,(就是要修習)所謂的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等。』我已經說過這些道法,去觀察五蘊。如今卻還有一些善男子不願勤做觀察、不勤樂修習、不勤思考、不勤信解、反而傲慢怠惰,不能增進道法,盡除各種煩惱。如果有善男子能把我所說的道法,用來觀察五蘊,勤做觀察,勤樂修習、勤於思考、勤於信解,那位善男子必能很快地盡除各種煩惱。愚癡無聞凡夫對物質現象妄見那就是我,如果妄見是我的話,這就叫行(妄行造業)。那個行是以什麼為因?從何處集起?從何處產生?從何處顯現的呢?就是由於無明(愚癡不明事理)觸境而生起愛欲,因有愛欲而引起各種的妄行。那愛欲又是以什麼為因?從何處集起?從何處產生?從何處顯現的呢?那愛欲就是以感受為因,從感受集起,從感受產生,從感受顯現而來的。那感受又是以什麼為因?從何處集起?從何處產生?從何處顯現的呢?那感受就是以覺觸為因,從覺觸集起,從覺觸產生,從覺觸顯現而來的。那覺觸又是以什麼為因?從何處集起?從何處產生?從何處顯現的呢?我說那覺觸是以六根為因,從六根處集起,從六根處產生,從六根處顯現而來的。而那六根都是無常的有為法,是由於心緣外境而生起的法;那覺觸、感受、愛欲、造作諸業,也都是無常的有為法,是由於心緣外境而生起的法。如果是像愚癡無聞凡夫那樣地去做觀察的話,就會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不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的話,就會認見物質現像是我所擁有;不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所有的話,就會認見物質現像在我之中;不認見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話,就會認見我在物質現象之中;不認見我在物質現象之中的話,就會認見感受就是我;不認見感受就是我的話,就會認見感受就是我所有;不認見感受就是我所有的話,就會認見感受在我之中;不認見感受在我之中的話,就會認見我在感受之中;不認見我在感受之中的話,就會認見想像就是我;不認見想像就是我的話,就會認見想像是我所有;不認見想像是我所有的話,就會認見想像在我之中;不認見想像在我之中的話,就會認見我在想像之中;不認見我在想像之中的話,就會認見意志行為就是我;不認見意志行為就是我的話,就會認見意志行為是我所有;不認見意志行為是我所有的話,就會認見意志行為在我之中;不認見意志行為在我之中的話,就會認見我在意志行為之中;不認見我在意志行為之中的話,就會認見心識就是我;不認見心識就是我的話,就會認見心識是我所有;不認見心識是我所有的話,就會認見心識在我之中;不認見心識在我之中的話,就會認見我在心識之中;不認見我在心識之中的話,便又生起人死斷滅不復再生的斷見,和空無所有的壞有見;能不作斷見、壞有見的話,卻又不能捨離傲慢自大的習性;不能捨離傲慢自大習性的話,便又執持著一個自我;執持著一個自我的話,就是妄行造業了。那妄行造業是以什麼為因?從何處集起?從何處產生?從何處顯現的呢?就是如前面所敘述的,……乃至於傲慢自大。能這樣地去認知,這樣地去觀察的話,就可快速地盡除煩惱了。 」從何處顯現的呢?就是如前面所敘述的,……乃至於傲慢自大。能這樣地去認知,這樣地去觀察的話,就可快速地盡除煩惱了。 」從何處顯現的呢?就是如前面所敘述的,……乃至於傲慢自大。能這樣地去認知,這樣地去觀察的話,就可快速地盡除煩惱了。 」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三經註釋: 1、獨一無二:即獨自一人,沒有他人之意。 2、寂滅:此為靜寂之意。 3、半阇國: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又作旁遮羅國。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羅希爾坎德和北方邦的某些地區,恒河將它分為南北兩部。 4、波陀:聚落之名。 5、跋陀薩羅:一種樹名。 6、示教利喜:言指示教導之,使其獲得法益而歡喜。南傳巴利本此處則作:教示之、勸導之、贊助之、使之歡喜。 7、諸陰:即指五陰而言。 8、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此句以下這一段,敘說十二緣起之相互關係。 9、六入處:是六根的別名。入,涉入之義。謂根境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聲、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觸、意入法。 10、無常有為:無常,無有常住。有為,有因緣造作之法。 11、心緣起法:心緣,起心而攀緣外境。此句謂由心緣外境而生起之法。「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類句此處作「緣起所生」。 12、斷見:堅持人死之後身心斷滅不復再生的偏見,是五惡見之一。(五惡見:身見、邊見、邪見、 見取見、戒禁取見。斷見即屬邊見。) 13、壞有見:有見,執著實有的邪見。壞有見,即空無所有的偏見。 一○四、本經說明欲為五陰之根,由欲而生欲集、欲生、欲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東園鹿母講堂裡。 那天下午,世尊從禪定中出定,就在眾比丘前鋪好座墊坐下,他告訴眾比丘說:「有五種受陰。是那五種呢?就是指色受陰,以及受、想、行、識等受陰。」 這時,有一位比丘從座位起來,整肅儀容衣服,袒露著右肩,右膝跪地,合掌恭敬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五受陰就是指色受陰,以及受、想、行、識等受陰嗎?」 佛陀告訴比丘說:「請迴座位再發問,我將會為你解說。」 當時,那位比丘就向佛陀行禮,便回到自己的座位,然後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五受陰,是用什麼做根本?從何處集起?從何處產生?用什麼去接觸的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這五受陰就是用貪欲做根本,從貪欲而集起,從貪欲而產生,用貪欲去接觸的。」 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您為我們解說五陰,我們即能領受,說得真好啊!我現在再向您請問。世尊啊!五陰就是受,或者五陰不同於受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不是五陰就是受,也不是五陰不同於受;而是能對那五陰有所欲貪的話,就是五受陰。」 比丘禀告佛陀說:「說得真好啊!世尊啊!我內心十分歡喜,現在要再向您請問。世尊啊!二陰之間彼此有相關連嗎?」 佛陀告訴比丘說:「是的!是的!就像有一個人這樣地思考:我將來會獲得這樣的色(物質現象)、這樣的受(感受)、這樣的想(想像)、這樣的行(意志行為)、這樣的識(心識),這就叫比丘陰陰相關連了。」 比丘禀告佛陀說:「說得真好啊!我內心十分歡喜,再向您請問。世尊啊!什麼叫做陰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所有一切的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總說為陰,這就叫做陰;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像這些物質與精神現象,比丘啊!都叫做陰。」 比丘禀告佛陀說:「說得真好啊!我內心十分歡喜,再向您請問。世尊啊!是以什麼為因緣而叫做色陰(物質現象)?以什麼為因緣而叫做受(感受)、想(想像)、行(意志行為)、識(心識)陰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是以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為因,以這四大元素為緣的和合,這就叫色陰(物質現象)。為什麼這樣呢?因為所有一切的色陰,那一切都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由這四大元素所造成的緣故。再以覺觸為因,以覺觸為緣,而產生感受、想像、意志行為等精神現象,所以就叫受陰、想陰、行陰。為什麼這樣呢?是因所有的受陰、想陰、行陰,那一切精神現像都是以覺觸為因緣而生起的緣故。又再以名(指受、想、行陰三種精神現象)與色陰(物質現象)為因,以名與色陰為緣,所以就叫識陰(心識)。為什麼這樣呢?就是因為所有的識陰,都是以名色為因緣而生起的緣故。」 比丘禀告佛陀說:「說得真好啊!我內心十分歡喜,再向您請問。怎樣叫對物質現象的愛樂?怎樣叫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怎樣叫自物質現像中出離?怎樣叫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愛樂?怎樣叫精神現象造成的禍患?怎樣叫自精神現像中出離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如果攀緣物質現象而生起喜樂之心,這就叫對物質現象的愛樂;如果這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這就叫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如果對這物質現象,能夠調伏內心的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這就叫自物質現像中出離。如果攀緣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而生起喜樂之心,這就叫對精神現象的愛樂;如果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這就叫精神現象所造成的禍患;如果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能夠調伏內心對它的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這就叫自精神現像中出離。」 比丘禀告佛陀說:「說得真好啊!我內心十分歡喜,再向您請問。世尊啊!為什麼會生起傲慢自大心理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就是因為愚癡無聞凡夫對這物質現象妄見有一實體的我、為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等情況,對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妄見有一實體的我、為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等情況,就在這當中生起了傲慢自大的心理。」 比丘禀告佛陀說:「說得真好啊!我內心十分歡喜,再向您請問。世尊啊!怎樣才能不傲慢自大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就是多聞聖弟子不可在物質現像中妄見有一實體的我、為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等情況;也不可在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妄見有一實體的我、為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等情況。」 比丘禀告佛陀說:「說得真好啊!再向您請問。要怎樣去認知,怎樣去察見,才能盡除所有的煩惱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沒有一個實體的我、非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比丘啊!這樣地認知,這樣地察見,就可快速地盡除煩惱了。」 當時,法會中另有一位比丘,根基愚鈍,沒有智慧,就在愚昧的心中生起壞邪見,他做這樣地想法:如果沒有實體的我存在的話,那麼所造作的一切都是無我的業了,在未來世時,還有誰會受到業報呢?這時,世尊已知道那位比丘心裡所想的問題了,於是就告訴眾比丘說:「在這法會大眾中,如果有愚癡的人,沒有智慧,不明事理,做這樣的想法:如果物質現像中沒有一實體的我,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也沒有一實體的我,那麼所造作的一切都是無我業,還有誰會受到業報呢?像這樣的疑問,我且先為他解釋。比丘啊!你意見怎樣?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答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問:)「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會令人苦惱的麼?」 答說:「是令人苦惱,世尊!」 (佛陀問:)「如果變化無常、令人苦惱、是變易之法的話,那麼多聞聖弟子在這當中可察見是我、為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麼?」 答說:「不可,世尊!」 (佛陀問:)「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所以,比丘啊!這所有的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擁有,能像這樣地去察見的話,就是正見;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多聞聖弟子能這樣去觀察的話,便會修習厭離;修習厭離後,就能遠離貪欲;能遠離貪欲後,就可獲得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這段經文的時候,眾多的比丘便能不起諸煩惱,心靈獲得解脫。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四經註釋: 1、東園鹿母講堂:為捨衛城外之精舍。 2、四大:指地、水、火、風四大元素。 3、若所有受、想、行:「若」字作「乃」解。 4、名色因:名,謂精神現象,此指受、想、行等三陰。色,謂物質現象。 5、我慢:自高自大,侮慢他人。 6、鈍根:愚鈍的根基,指領悟性不高的人。 雜阿含經卷第四終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五 一〇五【經旨】本經敘說差摩比丘身得重病,諸比丘遣陀娑比丘前往探病,在往返之際,論說只能正觀五受陰之非我、非我所,不一定能離我欲、我使、我慢,尚須真實正觀五受陰之生滅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有眾多的上座比丘住在拘舍彌國的瞿師羅園裡。 那時,有一位名叫差摩的比丘住在拘舍彌國的跋陀梨園裡,身生重病。這時,有位名叫陀娑的比丘被派遣當看護病患的人。當時,陀娑比丘來拜訪眾上座比丘,向眾上座比丘頂禮後,坐於一旁。眾上座比丘告訴陀娑比丘說:「請您前往差摩比丘處探訪,告訴他說:『眾上座比丘探問您,身體的疾病是否稍好,感覺較舒適,病苦不再嚴重了呢?』」 當時,陀娑比丘受了眾上座比丘的教示,就來到了差摩比丘的住處,告訴差摩比丘說:「眾上座比丘向您問訊,身體的疾病逐漸好轉了沒?所有的病苦不至於增重吧?」 差摩比丘告訴陀娑比丘說:「我病沒有好轉,身體很不舒適,各種病苦增重,沒有救藥。就好像一個大力士,捉取一個身體瘦弱的人,用繩子綁著他的頭部,然後兩手用力絞綁繩索,那是極大的痛苦,但是我現在的痛苦,卻超過那樣的痛苦。又好像宰殺牛隻,用銳利的刀子活生生地割剖牛腹,取出牠的內臟,那隻牛對腹部所受的割痛如何忍得!可是我現在腹痛的劇烈超過那一隻牛。又好比兩個強壯有力的人抓住一個瘦弱的人,把他懸綁在火堆上,炙燒他的兩隻腳,我現在兩腳的熱痛也超過那個人。」 當時,陀娑比丘回到眾上座比丘住處,把差摩比丘所說的病狀,詳細地向眾上座比丘禀告。 當時,眾上座比丘又派遣陀娑比丘前往差摩比丘處,告訴他說:「就像世尊所說法,有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是哪五種呢?就是那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色身,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您差摩比丘能稍做觀察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嗎?」 這時,陀娑比丘接受了眾上座比丘的教示後,就前往告訴差摩比丘說:「眾上座比丘告訴您,世尊說有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您能從這當中去稍做觀察無我,也非我所有嗎?」 差摩比丘告訴陀娑比丘說:「我對那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能觀察到無我,也非我所有。」 陀娑比丘回去禀告眾上座比丘說:「差摩比丘說:『我對那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能觀察到無我,也非我所有。』」 眾上座比丘又派遣陀娑比丘告訴差摩比丘說:「您能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觀察到無我,也非我所有,就像那盡除一切煩惱的阿羅漢一樣嗎? 」 這時,陀娑比丘接受了眾上座比丘的教示,就前往差摩比丘處,告訴差摩比丘說:「比丘您能這樣地去觀察這令人貪著煩惱五蘊的話,應該就像盡除一切煩惱的阿羅漢了吧?」 差摩比丘告訴陀娑比丘說:「我能觀察到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不是我,也非我所有,但我卻不是盡除一切煩惱的阿羅漢。」 當時,陀娑比丘回到眾上座比丘處,禀告眾上座比丘說:「差摩比丘說:『我能觀察到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不是我,也非我所有,然而我卻不是盡除一切煩惱的阿羅漢。』」 當時,眾上座比丘告訴陀娑比丘說:「請您又回去告訴差摩比丘說:『您說:我能夠觀察到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不是我,也非我所有,然而卻不是盡除煩惱的阿羅漢。這話是前後互相矛盾的。』」 陀娑比丘接受了眾上座比丘的教示後,就往告差摩比丘說:「您說:我能觀察到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不是我,也非我所有,然而卻不是盡除一切煩惱的阿羅漢。這話是前後矛盾的。」 差摩比丘告訴陀娑比丘說:「我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能夠觀察到無我,也非我所有,然而卻還不是一位阿羅漢,是因我傲慢自大的心理、貪愛的心理、煩惱的心理等現象,還不能斷除,不能了知,不能出離,不能唾棄的緣故。」 陀娑比丘回到眾上座比丘處,禀告眾上座比丘說:「差摩比丘說:『我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能夠觀察到無我,也非我所有,然而卻還不是一位盡除煩惱的阿羅漢,是因我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所生起傲慢自大的心理、貪愛的心理、煩惱的心理等現象,還不能斷除,不能了知,不能出離,不能唾棄的緣故。』」 眾上座比丘又派遣陀娑比丘前往告訴差摩比丘說:「你話裡說有一個我,到底在何處有這一個我呢?說物質色身就是我嗎?或者我是不同於物質色身呢?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嗎?或者我是不同於這些精神現象的呢?」差摩比丘告訴陀娑比丘說:「我不說物質色身就是我,或說我不同於物質色身;也不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或說我不同於這些精神現象。然而我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所生起傲慢自大的心理、貪愛的心理、煩惱的心理等現象,還不能斷除,不能了知,不能出離,不能唾棄。」 差摩比丘告訴陀娑比丘說:「怎好麻煩您這樣往返奔跑?請您幫我拿根手杖來,我自己可扶著手杖,前往拜訪眾上座比丘,希望您就幫我拿根手杖來吧!」於是差摩比丘自己就扶著手杖,前往拜訪眾上座比丘。 當時,眾上座比丘遙見差摩比丘扶著手杖前來,就自動為他鋪好座位,安置好腳凳,親自往前迎接,幫他拿著衣缽,請他就座,彼此互相寒暄問安。寒暄問安後,就告訴差摩比丘說:「您說我有傲慢自大的心理,到底是在那里察見到這個我呢?難道物質色身就是我嗎?或者我不同於物質色身呢?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嗎?或者我不同於這些精神現象呢?」 差摩比丘回答說:「我不說物質色身就是我,也不說我不同於物質色身;不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也不說我不同於這些精神現象。但是我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所產生的傲慢自大的心理、貪愛的心理、煩惱的心理,卻未能斷除,未能了知,未能出離,未能唾棄。就好比優缽羅花(青蓮花)、缽曇摩花(赤蓮花)、拘牟頭花(黃蓮花)、分陀利花(白蓮花)的花香,說這根就是香呢?還是香不同於根呢?說這莖、葉、須的精、粗處是香呢?還是香不同於這莖、葉、須的精、粗處呢?或者是否可說香與蓮花各部位是彼此在一起的呢?」 眾上座比丘回答說:「不可,差摩比丘啊!不可說這優缽羅花、缽曇摩花、拘牟頭花、分陀利花的根部就是香,不可說香不同於花根;也不可說莖、葉、須的精、粗處是香,也不可說香不同於莖、葉、須的精、粗處。」差摩比丘又問說:「那麼,應是什麼的香氣呢? 」上座比丘答說:「是花香。」差摩比丘又說:「我也是這樣。不認為物質色身就是我,但我卻不能離於物質色身;不認為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但我卻不能離於這些精神現象。雖然我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能察見到沒有實體的我,也非我所有,可是對這五蘊所產生的傲慢自大的心理、貪愛的心理、煩惱的心理,卻未能斷除,未能了知,未能厭離、未能唾棄。眾上座比丘且聽我說個譬喻吧!凡是有智慧的人,會因譬喻的事類而得到了解。就比如乳母的衣服,交付給洗衣的人,洗衣的人就會用各種草燒成的灰湯,來洗滌衣上的污垢,可是卻仍留有餘臭,還要用各種的香料來熏衣,才能使餘臭消除。就像這樣,多聞聖弟子雖然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能夠正確地觀察到沒有一實體的我,也非我所有,然而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所生起傲慢自大的心理、貪愛的心理、煩惱的心理,卻仍未能斷除,未能了知,未能出離,未能唾棄。然後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更進一步地去思考,觀察它的生起與息滅:這是物質色身,這是物質色身的生起,這是物質色身的息滅;這是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這是精神現象的生起,這是精神現象的息滅。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像這樣地去觀察它的生起與息滅後,那麼傲慢自大的心理、貪愛的心理、煩惱的心理,這一切便都可消除了,這就叫真實正確的觀察。」 差摩比丘講說這段經文的時候,那些上座比丘便能遠離煩惱的塵垢,獲得清淨的法眼。差摩比丘也能不生起各種煩惱,心靈得到解脫,是因為他已從法喜中獲得了利樂的緣故,他身上的疾病就完全痊癒了。 這時,眾上座比丘告訴差摩比丘說:「我們聽到您開始所講說的法義時,就已經悟解得到了法喜,何況又一再的聽聞您的說法!我們之所以要請問您的原因,就是想要激發您那微妙的辯才,並不是要擾亂您的,是要便利您能把如來、應供、等正覺(三者皆佛別號)的妙法廣說出來。」當時,眾上座比丘聽聞差摩比丘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〇五經解釋: 1、拘舍彌國瞿師羅園:拘舍彌,或譯作憍賞彌,是佛世中印度國名。位於朱木舒河沿岸,相當於現在的科薩姆,靠近阿拉哈巴特。瞿師羅園,是拘舍彌國長者瞿師羅皈依世尊後,布施給世尊之園林。 2、差摩比丘:為瞻視疾病,供給醫藥,四事供養衣被飲食第一比丘。 3、駈馳:即驅馳,勞苦奔跑的意思。 4、腳機:指有腳的凳子。或謂設在座席之前可供放置雙足之小台。 5、缽羅、缽曇摩、拘牟頭、分陀利:皆蓮花名,唯花色有別,其顏色依序分別是青、紅、黃、白等色。 6、灰湯:即灰汁,以水淋草木灰所得的汁,內含炭酸鉀等咸性物質,可供洗濯之用。 7、餘氣:即餘臭,這裡用來比喻「習氣」,說明「雖斷見惑,但未除結使煩惱;雖盡正使,但未滅習氣。」 8、多聞聖弟子離於五色陰:此句「離」字,依前後文意宜改為「雖」字,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第一七一經此處亦改為「雖」字。 9、能於五受陰我慢、我欲、我使:此句首字「能」字應改為「然」字,文意較順,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此處亦改為「然」字。後段同樣句子亦應如此改正。 一〇六【經旨】本經敘說焰摩迦比丘起「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之邪見,後為捨利弗以巧譬破其執著。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名叫焰摩迦,他生起了邪惡的見解,他這樣地說:「就我了解佛陀所說的法,一位盡除煩惱的阿羅漢身死命終後,也就一切斷滅再無所有了。」 那時,有很多比丘聽到他這樣地說法後,就去到他的住處,告訴焰摩迦比丘說:「你真的這樣說:『就我了解佛陀所說的法,一位盡除煩惱的阿羅漢身死命終後,也就一切斷滅再無所有了。』嗎?」 答說:「是這樣子說,各位尊者!」 這時,眾比丘告訴焰摩迦說:「千萬不可誹謗世尊!誹謗世尊的話就是在造作不善之業。世尊沒有這樣地說法,你應當把這種邪惡的見解完全捨棄。」 眾比丘說這些話的時候,焰摩比丘仍然執持著這不正確的邪見,這樣地回答:「各位尊者!只有我這樣的見解才是真實正確的,否則便是虛妄不實的。 」像這樣的答問,已經有三次了。 當時,眾比丘無法說服焰摩比丘,於是就離開了他,前往舍利弗尊者住處,告訴尊者舍利弗說:「尊者啊!您應該知道了吧!那焰摩迦比丘起這樣邪惡的見解說:『就我了解佛陀所說的法,一位盡除煩惱的阿羅漢身死命終後,也就一切斷滅再無所有了。』我們聽到他這樣地說法後,就往問焰摩迦比丘:『你真的是這樣的見解嗎?』他回答我們說:『各位尊者!真的是這樣子,否則就是沒有智慧的說法。』我們便告訴他:『你千萬不可誹謗世尊,世尊沒有這樣的說法,你應該把這種邪惡的見解捨棄。』我們再三地勸告他,可是他仍不願把邪惡的見解捨棄,所以我們現在來拜訪您,希望尊者您能勸導,使焰摩迦比丘息止這種邪惡的見解,也是因憐憫他愚癡的緣故!」 舍利弗說:「是的,我應該勸導他,使他息止這種邪惡的見解。」 當時,眾多比丘聽聞舍利弗的話後,歡喜不已,就回到自己的住處去了。 那時,舍利弗尊者在早上穿著法衣拿著缽盂,走進舍衛城乞食。乞食畢,又走出城,回到精舍收拾好衣缽後,就前往拜訪焰摩迦比丘。當時,焰摩迦比丘遙見舍利弗尊者來訪,就為他鋪好座位準備洗腳水,安置好腳凳;然後出來迎接,替他拿著衣缽,請他就座。 舍利弗尊者就座,洗完腳後,告訴焰摩迦比丘:「你真的這樣說:『就我了解佛陀所說的法,一位盡除煩惱的阿羅漢身死命終後,也就一切斷滅再無所有了。』嗎?」 焰摩迦比丘告訴舍利弗說:「的確是這樣,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說:「我現在且問你,你就隨自己心意回答我。焰摩迦啊!你意見怎樣?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答說:「舍利弗尊者啊!是無常。」 舍利弗又問:「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令人苦惱的麼?」 焰摩迦答說:「是令人苦惱。」 舍利弗又問:「如果是變化無常、會令人苦惱,是變易不定之法的話,多聞聖弟子可在這當中察見到一個實體的我、為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嗎?」 焰摩迦答說:「不可,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繼續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像這樣子。」又問說:「焰摩迦啊!你意見怎樣?物質色身就是如來嗎?」 焰摩迦答說:「不是,舍利弗尊者!」 「那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如來嗎?」 焰摩迦答說:「不是,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又問:「焰摩迦啊!你意見怎樣?離開一切物質現像還有如來存在嗎?離開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還有如來存在嗎?」 焰摩迦答說:「沒有,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又問:「物質色身中有如來存在嗎?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有如來存在嗎?」 焰摩迦答說:「沒有,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又問:「如來之中有物質現象嗎?如來之中有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嗎?」 焰摩迦答說:「沒有,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又問:「如來是既無物質現象又無精神現象的嗎?」 焰摩迦答說:「不是,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說道:「就像這樣,焰摩迦啊!如來所洞見的是真實的法相,如住於無所得之境,是無所施設的,(你連現今佛陀的存在現像都不能察知) ,又怎能這樣說:『就我了解世尊所說的法,一位盡除煩惱的阿羅漢身死命終後,也就一切斷滅再無所有了。』,你這樣的說法合宜嗎?」 焰摩迦答說:「不合宜,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又問:「焰摩迦啊!你以前說:『就我了解世尊所說的法,一位盡除煩惱的阿羅漢身死命終後,也就一切斷滅再無所有了。』怎麼現在又說這話是不對的呢?」 焰摩迦比丘說:「舍利弗尊者啊!我以前因為不了解且愚癡的緣故,所以才有這樣邪惡的見解,但聽聞舍利弗尊者您的說法後,所有的不了解與愚癡都已經斷除了。」 舍利弗又問:「焰摩迦啊!如果又問你:『比丘啊!依據你先前所說的邪惡見解,現在你是認知、察見到了什麼道理,才使這一切邪惡的見解完全遠離了呢?』你應該怎樣去回答呢?」 焰摩迦回答說:「舍利弗尊者!如果有人來問這樣的問題,我當會這樣地回答:『一位盡除煩惱的阿羅漢,他了知一切的物質現像都是變化無常的,變化無常的話就會痛苦;痛苦的話,只有得到寂靜、清涼之後,才能永久的滅除這種痛苦;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如有人來問我的話,我就這樣地回答。」 舍利弗說:「答得真好啊!答得真好!焰摩迦比丘啊!你應該這樣地回答。為什麼呢?因為一位盡除煩惱的阿羅漢,他了知一切的物質現像都是變化無常的,是變化無常的話就是痛苦;如果是變化無常、痛苦的話,這就是隨緣生起或消滅之法。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像這樣子。」 舍利弗尊者說這段經文時,焰摩迦比丘便能遠離塵垢,獲得清淨法眼。 舍利弗尊者告訴焰摩迦比丘說:「我現在應該為你說個譬喻,有智慧的人便能因譬喻而得到悟解。比如有一位長者的兒子,這位長者的兒子富裕多財,他到處去征求僕役,以便守護好他的財物。這時,有一位仇家壞人,以欺騙的手段來親附他,做了他的僕役,經常尋找機會要報仇。他每天晚睡早起,侍候在主人身旁,做事謹慎恭敬,講話很謙遜,使主人心裡很愉快,把他當作自己的親友、兒子看待,非常信任他,一點也不懷疑,自己毫不防範。這位僕役然後手持利刃,殺害了主人的性命。焰摩迦比丘啊!你意見怎樣?那位仇家壞人,冒充是長者的親友,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想趁便下手,可是他那要殺害主人的心理卻經常要他趁機下手,最後才終於將主人殺害的麼?然而那位長者卻不能覺知僕役害人之心,終於受到殺害。」 焰摩迦答說:「是這樣,尊者!」 舍利弗告訴焰摩迦比丘說:「你意見怎樣?如果那位長者自己知道那位僕役是冒充親友要來殺害他的話,自己做好防護措施,就不會遭受殺害了吧?」 焰摩迦答說:「是的,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說:「就像這樣,焰摩迦比丘啊!那些愚癡無聞的凡夫,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認為都是常住不變的、安樂平穩的、無病的、是我、為我所有,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保護愛惜,可是最後卻被這如同仇家的五蘊所殺害。就像那位富有的長者,被那位冒充親友的仇家所殺害一樣地不知覺。焰摩迦啊!多聞的聖弟子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要觀察它如疾病、如癰腫、如毒刺、如兇殺;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不實際的事物;它不是我,也非我所有。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不執著、不受納;因為不受納,所以就不會去執著;因能不執著,所以自己就能覺悟涅槃境地: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舍利弗尊者說這段教法時,焰摩迦比丘便能不起各種煩惱,心靈得到解脫。舍利弗尊者為焰摩迦比丘說法,顯示微妙法義,教導他各種善行,使他獲得法益,內心充滿歡喜後,就從座席起來,告辭而去。 第一〇六經解釋: 1、施設:安立、建立。 2、長者:通稱富豪或年高望重的人。 3、示教照喜:又作示教利喜,是佛陀說法教化的四種次第:一、示,即顯示其義,如示人之善、不善等;二、教,即教導其行,如教導眾生舍惡行善;三、利,即獲得義利,謂眾生未得善法之味時,為免其心退,遂導之以勤苦修行,則可得法味大利益;四、喜,即歡喜行成,謂隨眾生所行而讚歎之,使其心喜。後「示教照喜」乃借指講說佛法之義。 一〇七【經旨】本經敘說外道出家仙尼問佛陀為何得知諸弟子命終所生之處,佛告以常見、斷見、正見三師;並說慢心為相續之因。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外道出家人,名叫仙尼,來到佛陀住處拜訪,向佛陀恭敬問訊後,坐於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前些日子,有沙門、有婆羅門、有遮羅迦(遊行僧)、有出家人,他們都聚集在一處稀有的講堂裡,像這樣地論說著:富蘭那迦葉,是大眾的領袖,有五百個弟子前後圍繞地跟隨著他。他的弟子中有極聰慧的人,也有愚鈍的人,等這些弟子命終之後,富蘭那迦葉都不能為弟子們記說死後往生何處。又有末迦梨瞿舍利子,做了大眾的領袖,有五百弟子前後圍繞跟隨他。他的弟子中有極聰慧的人,也有愚鈍的人,等這些弟子命終之後,他也都無法為弟子們記說死後往生何處。像這樣,有:先阇那毘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迦羅拘陀迦旃延、尼揵陀若提子等人,他們各有五百弟子前後圍繞跟隨,他們也都跟前面二位大眾領袖情形一樣,不能記說弟子命終後往生何處。沙門瞿曇(即佛陀)您當時也在他們的談論中,他們說:沙門瞿曇是大眾的領袖,他的弟子們,如果有人命終後,他就會為往生的弟子記說:某人將往生那個地方,某人將往生這個地方。我首先生起懷疑,為什麼沙門瞿曇您會得到這樣的法術呢?」 佛陀告訴仙尼說:「你不要感到懷疑。由於有迷惑的緣故,所以才會對那件事情懷疑。仙尼!你應當知道!有三種導師。是那三種呢?有一種導師,他認見現在世的我是真實的,雖能照他所知道的去為人講說,然而他卻不能知道人死後的事情,這是出於人世間的第一種導師。其次,仙尼啊!又有一種導師,他能認見現在世的我是真實的,命終之後,也能認見真實的我,也能照他所知道的去為人講說。再其次,仙尼啊!另有一種導師,他不認見現在世的我是真實的,也不認見命終之後的我是真實的。」 佛陀說道:「仙尼啊!前述第一種導師只認為現在世的我是真實的,就照他所知道的去講說的人,就叫斷滅的知見;那第二種導師認為今世後世的我都是真實的,就照他所知道的去講說的人,這就叫恆常的知見;那第三種導師不認為現在世的我是真實的,命終之後,也不認為有一真實的我,這就是如來、應供、等正覺的說法,能夠在現世今生中斷除愛染,出離貪欲,滅盡執著,得到涅槃寂靜。」 仙尼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聽您所說的法後,卻更增長疑惑了。」 佛陀告訴仙尼說:「你正應該會增加疑惑的。為什麼呢?因為這種境地是在極幽深之處,難以察見,難以了知,必須有極深的觀照才能到達那微妙的境地,是聰明有智慧的人才可了解。凡夫眾生之類,是沒辦法以言語說明而知道的。為什麼這樣呢?因為眾生無明如處長夜一樣,所做所為都是不合正法的邪見、不合正法的固持、不合正法的追求、不合正法的貪欲的緣故。」 仙尼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從您這裡,心中獲得了淨信,希望世尊您再為我說法,使我就在這座席中,獲得清淨的慧眼。」 佛陀告訴仙尼說:「我現在當會為了使你安樂而說法。」 佛陀告訴仙尼說:「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仙尼答說:「是變化無常。」 世尊又問:「仙尼啊!物質現像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會令人苦惱的吧?」 仙尼答說:「是會令人苦惱。」 世尊又問仙尼:「如果是變化無常、會令人苦惱,是變易之法的話,那麼多聞聖弟子可在這當中察見到實體的我、為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嗎?」 仙尼答說:「不可,世尊!」 世尊接著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又問:「仙尼啊!你覺得怎樣?一切物質現象就是如來嗎?」 仙尼答說:「不是,世尊!」 世尊又問:「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如來嗎?」 仙尼答說:「不是,世尊!」 世尊又問:「仙尼啊!離於物質現像有如來存在嗎?離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有如來存在嗎?」 仙尼答說:「沒有,世尊!」 世尊又問:「仙尼啊!物質現像中有如來存在嗎?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有如來存在嗎?」 仙尼答說:「沒有,世尊!」 世尊又問:「仙尼啊!如來之中有物質現象存在嗎?如來之中有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存在嗎?」 仙尼答說:「沒有,世尊!」 世尊又問:「仙尼啊!如來的存在既不是物質現象,也不是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嗎?」 仙尼答說:「不是,世尊!」 佛陀告訴仙尼說:「我那些弟子們聽我說法,有些並不能完全了解真正的法義,因而生起傲慢的知見;由於他們的知見,並不是真正斷除迷惑的正智的緣故,所以就不能斷除傲慢的心理;又因傲慢的心理不能斷除的緣故,所以捨棄這五蘊的身體後,又會和繼之而來的五蘊之身相續而生。所以,仙尼啊!我就能預為記說,這些弟子身死命終後,將會受生到那些地方去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都還餘留有傲慢心理的緣故。」 佛陀說:「仙尼啊!我那些弟子們對我的說法,能了解真正法義的人,他們對著這些傲慢的心理,即能得到真正的知見,由於能得到真正知見的緣故,所以就能斷除各種傲慢的心理;又因能斷除各種傲慢心理的緣故,所以身死命終之後,就不會再相續流轉受生了。仙尼啊!像這類的弟子,我就不預為記說他捨棄這五蘊的身體後,會受生到那些地方去了。為什麼呢?因為已沒有任何因緣可用來預為記說的緣故。若要請我為他記說的話,我當會這樣記說:他已斷除了各種的愛樂貪欲,永遠的脫離了煩惱的系縛,有正確的思惟,獲得了心靈的解脫,滅除一切生死流轉的痛苦。我從以前一直到現在,經常講說傲慢的過錯、傲慢的集起、傲慢的產生、傲慢的顯現,如果對這傲慢的心理能夠加以觀察覺證的話,那麼各種生死流轉的苦惱也就不會生起了。」 佛陀講說這段經文時,仙尼這位外道出家人便能遠離煩惱塵垢,獲得清淨法眼。 當時,仙尼這位外道出家人洞見正法、獲得正法,斷除了各種的疑惑,這都不是由於別人的教示而得知,也不是由於別人的濟助而得度,就在正法中,心裡得到了無所怖畏。於是從座席中起來,合掌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可以在正法中出家修持清淨的梵行嗎?」 佛陀告訴仙尼說:「你可在正法中出家,接受具足圓滿的戒律,做個修學佛法的比丘。」 這時,仙尼得以在佛教裡出家後,就獨自在僻靜的地方,努力修持而不懈怠,他這樣地思考著:一個豪族大姓的子弟,他之所以要剃除鬚髮,正信佛教,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修持清淨梵行,是為了要洞見正法,使自己知道已證悟: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得到阿羅漢的果位。 聽聞佛陀所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一〇七經解釋: 1、遮羅迦:即遊行僧。 2、富蘭那迦葉:為佛世六師外道之一,是空見外道。 3、記說:此指佛對弟子們未來命運的一種預言,又稱為受記,或授記。 4、末迦梨瞿舍利子:六師外道之一,是邪命外道之祖,為無因外道,決定論者。 5、先阇那毘羅胝子:六師外道之一為懷疑論者。舍利弗、目犍連,曾為其弟子。 6、阿耆多翅舍欽婆羅:六師外道之一,是順世派的始祖,唯物論者。 7、迦羅拘陀迦栴延:六師外道之一,為提倡七要素說之思想家。 8、尼揵陀若提子:六師外道之一,耆那教教祖。譯名大雄,主張苦修,以苦行克服內心之貪欲。為相對主義者。 9、斷見:堅持人死之後身心斷滅不復再生的偏見,是五惡見之一。 10、常見:執持身心常住之見。 11、異忍:忍,即安忍,指心安住於理而不動搖。異忍,即心不能依正法而住。 12、無間等:南傳巴利本作(abhisamaya),通常譯作現觀、證,有理解、了解、通達、洞察、覺證之意。 13、生彼彼處:謂不斷生死流轉,多處受生。 14、慢過:傲慢的過誤,謂己劣於人,而以為等於或優於人。 15、度:有二義——一、與渡同義,如舟子渡人過海的意思。二、出或離的意思。出是出離世俗;離是脫離生死。 16、具足戒:具足圓滿之戒,如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是。 一〇八【經旨】本經論說如來死後為有或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位比丘名叫阿【少*兔】羅度,住在耆阇崛山里。 當時,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前往阿【少*兔】羅度住處拜訪,彼此見面互相問訊。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然後對阿【少*兔】羅度說:「想要向您請教問題,不知您是否有空閒為我們解答?」 阿【少*兔】羅度告訴眾外道說:「隨您們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回答。」 眾外道又問:「您的意見怎樣呢?尊者啊!如來死後仍是存在的嗎?」 阿【少*兔】羅度說:「依照世尊的說法,您們這個問題是屬不足加以解答的問題。」 又問:「如來死後就不存在了嗎?」 阿【少*兔】羅度說:「依照世尊的說法,您們這個問題也是屬不足加以解答的問題。」 又問:「如來死後是有存在也有不存在的呢?或者是既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的呢?」 阿【少*兔】羅度說:「依照世尊的說法,您們這個問題也是屬不足加以解答的問題。」 又問阿【少*兔】羅度說:「為什麼這樣說呢?尊者啊!問您如來死後還存在嗎?您答說這問題不足加以解答。問您如來死後是不存在的嗎?您也答說這問題不足加以解答。問您如來死後是有存在也有不存在的嗎?或者是既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的呢?您仍答說這問題不足加以解答。為什麼這樣說呢?尊者啊!難道沙門瞿曇(佛陀)他是不能了知、也不能洞見未來世嗎?」 阿【少*兔】羅度說:「世尊不是不能了知,也不是不能洞見未來世。」 當時,眾外道對阿【少*兔】羅度的說法,聽了心中很不歡喜,呵罵責難後,就從座席起來辭去。 這時,阿【少*兔】羅度知道眾外道已經離去了,就來到佛陀的住所,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然後把剛才眾外道的問題向佛陀詳細的說明,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那些外道這樣地問我,我這樣地回答,是隨順一切正法而答的嗎?沒有誹謗世尊您吧?是依順正法的呢?還是違逆正法的呢?不會使他人來詰問,因理屈而被人呵責吧?」 佛陀告訴阿【少*兔】羅度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我所問的問題回答。阿【少*兔】羅度啊!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或者是變化無常的呢?」 阿【少*兔】羅度答說:「是變化無常。」 佛陀又問:「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是常住不變,或是變化無常的呢?」 阿【少*兔】羅度答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又問:「就如焰摩迦經裡所廣說過的那樣……乃至於精神現象就是如來嗎?」 阿【少*兔】羅度答說:「不是。」 佛陀告訴阿【少*兔】羅度說:「像這樣地說法的話,是隨順一切正法而說,不是誹謗如來,也不是脫越正法的次第;是依照如來的說法而說,是順著正法的次第而說,沒有人能夠來詰問而訶責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對這物質現象能夠如實地察知,像物質現象的生起、物質現象的息滅、物質現象息滅的方法,都能如實地察知。阿【少*兔】羅度啊!如果不重視如來所作的修持,認為如來是沒有知見正法的話,這話是錯誤的。」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少*兔】羅度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一〇八經解釋: 1、阿【少*兔】羅度:又作阿那律,佛十大弟子之一,天眼第一,是見十方城所第一比丘。 2、無記:意為「無法斷言」、「不足解答」。佛經中共有十四種無記,如死後有無、世間有邊、無邊等邪見所生之問題。 3、非為越次:越次,指脫越法次。全句言不是脫越法次,亦即隨順於法的意思。 4、所作:指佛陀所做的修持。 5、非等說:等說,稱等法性而說,亦即稱實而說。非等說,即不正確的說法。 一〇九【經旨】本經敘說那拘羅長者於身患苦,佛陀教以當修學不苦患心,後舍利弗為其廣演法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婆祇國的設首婆羅山鹿野深林中。 那時,有位名叫那拘羅的長者,已經一百二十歲了,由於年邁而又諸根老鈍,身體瘦弱,經常病苦。他想要來晉見世尊以及他以前所敬重的善知識比丘們。於是他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恭敬頂禮後,退坐一邊。他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年邁衰老。體弱多病苦,但我仍鼓起勇氣,來晉見世尊您及以前我所敬重的善知識比丘們,希望世尊您能為我說法,使我獲得長夜的安樂。」 這時,世尊告訴那拘羅長者說:「說得好啊!長者啊!你真的是已年邁而又諸根老鈍,體弱而多病苦,然而你卻能自己奮力前來晉見如來及其它你所敬重的善知識比丘們。長者啊!你應當要知道:對這多苦患的身體,應當經常地去修學不苦患的心靈。」 當時,世尊就為那拘羅長者顯示微妙的法義,教導他各種善行,使他獲得法益,內心充滿歡喜,然後便靜默地安住著。 那拘羅長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十分歡喜,向佛陀恭敬行禮後告辭離去。 那時,舍利弗尊者就在距世尊不遠的地方,坐在一棵樹下。那拘羅長者來到舍利弗尊者的坐處,向他頂禮後,退坐一邊。這時,舍利弗尊者問長者說:「看你現在身體諸根都很和悅,臉色光潤,是在世尊那裡聞得深微的妙法了嗎?」 那拘羅長者禀告舍利弗說:「今日世尊為我說法,顯示了微妙的法義,教導我各種善行,使我獲得了法益,內心充滿歡喜,用有如甘露一般的妙法沾溉我的身心,所以我現在身體諸根才會感到和悅,臉色充滿光潤。」 舍利弗尊者問長者說:「世尊是為你講說何等妙法,並顯示它的法義,教你各種善行,使你獲得法益,內心充滿歡喜,就有如受到甘露的滋潤一樣呢? 」 那拘羅長者禀告舍利弗說:「我剛才去到世尊處,禀告世尊說:『我年邁衰老,體弱多病苦,但我仍自己奮力前來,晉見世尊您及我所敬重的善知識比丘們。』佛陀告訴我說:『真好啊!長者啊!你真的是很衰老了,又體弱多病苦。然而卻能自己奮力來見我及以前你所敬重的比丘們,你現在對這充滿苦患的身體,應當經常修學不苦患的心靈。』世尊就是為我講說這樣的妙法,顯示微妙的法義,教導我各種善行,使我獲得法益,內心充滿了歡喜,就有如受到甘露的滋潤一樣。」 舍利弗尊者問長者說:「你剛才為什麼不再請問世尊:『什麼叫苦患的身體、苦患的心靈呢?什麼叫苦患的身體、不苦患的心靈呢?』」 長者回答說:「我就是為了這個義理的緣故,所以才來拜見尊者您,希望您能為我簡略地講說這個法的要義所在。」 舍利弗尊者告訴長者說:「說得好啊!長者啊!你現在要注意聽!我當會為你解說。要知那愚癡無聞凡夫對物質現象的生起、物質現象的息滅、物質現象所造成的禍患、對物質現象的愛樂、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不能如實地察知;由於不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就愛樂著物質現象,認為物質現象就是我、也是我所有,而對它執取。但是那物質現像如果敗壞或改變了,心識也就隨著轉變,於是就生起了惱苦;惱苦生起後,心裡就會有恐怖、障礙、顧慮、憂苦、煩惱了。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這就叫身心的苦患。 什麼叫身體受苦患,而心靈卻不覺苦患呢?就是說多聞聖弟子對於物質現象的生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能如實地察知;能夠如實地察知後,就不會對它生起愛樂的心理,妄見物質現象就是我、也是我所有;那物質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心里便不會隨著轉變而生起惱苦;心裡能夠不隨著轉變而生起惱苦後,便能獲得不恐怖、不障礙、不顧慮、不煩惱了。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這就叫身體雖受苦患而心靈卻不覺苦患了。」 舍利弗尊者說這段經文時,那拘羅長者便獲得了清淨的法眼。那時,那拘羅長者洞見妙法、獲得妙法、了知妙法、體悟妙法,斷除一切疑惑,不是由於別人的教示。在正法當中,他的心靈得到無所畏懼。於是從座席中起來,恭敬合掌行禮,然後禀告舍利弗尊者說:「我已超越了一切的煩惱,渡過了人世的生死苦海,我現在就皈依佛、法、僧三寶,願做一個在家學佛的居士,請仁者您為我證明:從現在起我願盡形壽皈依三寶。」 當時,那拘羅長者聽聞舍利弗尊者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他禮敬後,告辭而去。 第一〇九經解釋: 1、婆祇國:又作跋祇國。位於恒河北岸,摩揭陀國之北,是由八個部族組合而成的國家,首都是吠捨離。 2、設首婆羅山:又作失收魔羅山。意譯作山、膠魚山。為佛陀及佛弟子遊化人間時所多次居止之處。 3、常當修學不苦患身:佛光阿含藏對本經這句裡的「身」字註釋說:「身」,依據巴利本及文義應為「心」。註解甚是,本經段中另一同句,亦應改正。 4、入法:解悟妙法。 5、優婆塞:譯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親近奉事三寶,受持五戒之男居士。 一一〇【經旨】本經敘說西方比丘眾聞佛說法後,欲回西方,佛陀促彼等向舍利弗辭別,舍利弗為彼等講授佛所說法之綱要。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釋氏天現部落裡。 那時,有住在西方的眾多比丘想要返回西方去安住,他們來到世尊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當時,世尊就為他們說法,顯示微妙的法義,教導各種善行,使他們獲得法益,內心充滿歡喜。世尊為他們做了種種的教導後,這時,這些住於西方的比丘們便從座席起來,合掌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們這些家住西方的比丘們就要返回西方安住了,現在就向您告辭。」 佛陀告訴這些西方比丘說:「你們向舍利弗告辭了沒?」 西方比丘們答說:「還沒向他辭行。」 佛陀告訴西方比丘們說:「舍利弗淳厚地修持清淨梵行,你們應當前往告辭,他一定能夠教導你們,使你們獲得法益,長夜得到安樂!」 這時,這些西方比丘們就向佛陀告辭要回去了。那時,舍利弗尊者在離佛不遠的地方,坐在一棵長得很堅實高大的樹下。這些西方比丘就前往舍利弗尊者的座前,向他恭敬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舍利弗尊者說:「我們就要返回西方安住了,所以來向您告辭。」 舍利弗說:「你們向世尊告辭了沒?」 西方比丘說:「已向他告辭過了。」 舍利弗說:「你們回到西方住處,那裡到處都是不同的國家,處處都是不同的人民,他們一定會向你們請教問題。你們現在在世尊處,聽問到了完美的說法,應當要善能受納、善能保持、善能觀照、善能體悟。你們現在有足夠的力量為西方的民眾圓滿地宣說世尊的正法,而不誹謗佛陀嗎?不會因西方的民眾問難、呵責而自己覺得理屈嗎?」 那些西方比丘們禀告舍利弗說:「我們是為了聽聞您的教導的緣故,所以前來拜訪尊者,希望尊者您能詳細地為我們說法,也是哀憐我們的緣故。」 舍利弗尊者告訴眾比丘說:「我們娑婆世界的人,腦筋聰明,根器銳利,將來無論是剎帝利、婆羅門,或者是長者、沙門,他們一定會問你們:『你們的大師是怎樣說法?拿什麼來教導你們呢?』你們應當答說:『我們大師只教說要調伏內心的貪欲,也拿這個來教導我們。』」 舍利弗尊者又說:「他們當會再問你們:『要在什麼事物之中去調伏貪欲呢?』你們又應答說:『我們大師只教說要在那物質現像中調伏內心的貪欲;在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去調伏內心的貪欲,我們的大師是這樣的說法。』」 舍利弗尊者又說:「他們當會再問:『到底貪欲有什麼過患的緣故,你們大師說要在這物質現像中調伏內心的貪欲;要在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調伏內心的貪欲呢?』你們又應回答:『如果對於物質現象的慾望不斷、貪心不斷、愛樂不斷、憶念不斷、渴求不斷的話,那麼物質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就會因而生起憂、悲、惱苦;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因為察見到貪欲之心有這樣過患的緣故,所以要在物質現象之中去調伏內心的貪欲,在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去調伏內心的貪欲。』」 舍利弗又說:「他們又當會問:『察見斷除內心貪欲,會有什麼福利,所以你們大師才教說要在物質現象之中去調伏貪欲,在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去調伏貪欲呢?』你們當又答說:『如果對於物質現象能夠斷除慾望、斷除貪心、斷除憶念、斷除愛樂、斷除渴求的話,那麼物質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就不會因而生起憂、悲、惱苦;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 舍利弗又說:「各位尊者啊!如果說由於受持各種不善法的緣故,所以現在獲得現世的安樂,沒有痛苦、沒有障礙、沒有煩惱、沒有煩躁,身死命終後又能往生善道的話,世尊必定不會說:應當斷除一切不善法;也不會教人要在佛法中修持一切清淨的梵行,以便盡除所有的痛苦的。就是因為受持各種不善法的緣故,所以現在才獲得了現世的的痛苦,(不能通達事理),行事多障礙,身熱心惱,身死命終之後,墮落於惡道之中受苦。所以世尊才說:應該要斷除各種不善法,在佛法中修持清淨梵行,平等地盡除一切苦惱,從這苦海裡得到完善的解脫。」 舍利弗又說「如果說於受持一切善法的緣故,而使現世獲得痛苦,(不能通達事理),行事多障礙,身熱心惱,身死命終後墮落於惡道之中受苦的話,世尊就必定不會教人受持善法,在佛法中修持一切清淨梵行,平等地盡除一切苦惱,從這苦海裡得到完善的解脫了。就是因為受持善法,能夠使現世獲得安樂,沒有痛苦、沒有障礙、沒有煩惱、沒有煩躁,身死命終後,可往生善道。所以世尊才讚歎並教人受持一切善法,要在佛法中修持各種清淨梵行,平等地盡除一切苦惱,從這苦海裡得到完善的解脫。」 舍利弗尊者說這段經文的時候,這些西方的比丘們便能不生起各種煩惱,心靈獲得解脫。舍利弗尊者說這段經文時,眾比丘聽了歡喜不已,向他行禮後,便告辭離去。 第一一〇經解釋: 1、釋氏天現:即天臂城,位於迦毘羅衛國附近。 2、閻浮提:華譯為瞻部洲。閻浮是樹名,譯為瞻部,因為此洲的中心,有閻浮樹的森林,依此樹的緣故,稱為贍部洲。贍部洲就是我們現在所住的娑婆世界。 一一一【經旨】本經敘說佛告諸比丘見諦者所斷眾苦多如池水,於未來世永不復生。之後,舍利弗詳說五受陰「非我、非異我、不相在」。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一個方圓五十由旬的水池,它的深度也是這樣子,池水盈滿。又有一人,用毛、用草,或者用指爪去沾取池水。眾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那個人所沾取的水較多,還是池水較多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那個人用毛、用草,或者用指爪所沾取的水很少,少到不足以去說它;而池水很多,多到百千萬倍,無法相比。」 佛陀說:「是的,眾比丘啊!一個悟見真理達到涅槃寂靜的人,他所斷除的一切苦惱,就像那一池深水一樣的多,就是到未來世時,那煩惱也永遠不會再生起的。」 當時,世尊說完這段經文後,就走進室內靜坐修禪。這時,舍利弗尊者也坐在僧眾之中,等世尊走進室內後,他告訴眾比丘說:「剛才我們聽到了從未聽聞過的法!世尊今日善巧地拿池水做譬喻來演說妙法。為什麼呢?因為多聞聖弟子能夠具足徹見真理的見諦,就可證得無間等果(初果)。像凡俗的邪見,是以執持著自身為實有的身見為根本,是由身見所集起,身見所產生,身見所顯現;然後就會把自己認為是憂心苦惱的事物加以隱藏覆蓋,把自己認為是吉慶有利的事物加以保護愛惜,妄說是我,妄說那是眾生,說我的見解較奇特,驕傲地自我抬舉。像這些偏邪的見解,徹見真理的聖弟子都能將它完全滅除,從根本處把它斷除掉,就像砍斷多羅樹一樣,就是到了未來世也不會再生起。 眾比丘啊!徹見真理的聖弟子所斷除的以上各種邪見究竟是什麼,以致於未來世也永遠不再生起呢?就是愚癡無聞凡夫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也認見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像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 怎樣叫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呢?就是把地大的元素觀想成周遍於一切地方,觀想之後,又這樣地想著:地就是我,我就是地,我和地是獨一無二,沒有不同,也沒有差別。像這水、火、風等元素及青、黃、赤、白等顏色,也把它觀想成周遍於一切地方,觀想完後,又這樣地想著:這一切的造作就是我,我就是這一切的造作,獨一無二,沒有不同,也沒有差別。像這樣地把它觀想成周遍於一切地方,而每一地方都以妄心推度為是我,這就叫物質現象就是我了。怎樣叫認見物質現像是我所有的呢?如果一個人認見感受就是我,認見感受就是我後,就會認見物質現像是我所有了;或者認見想像、意志行為、心識就是我,也就會認見物質現像是我所有的了。 怎樣叫認見物質現像在我之中呢?就是說認見感受就是我,物質現象就在我之中,又認見想像、意志行為、心識就是我,物質現象就在我之中。怎樣叫我在物質現象之中呢?就是說認見感受就是我,我就依住於物質現象之中,進入了物質現象裡,遍布在它的全體;或者認見想像、意志行為、心識就是我,我就依住於物質現象之中,遍布在它的全體,這就叫我在物質現像中。 怎樣叫認見感受就是我呢?就是說有六種感受:即由眼觸而生起的感受,以及由耳、鼻、舌、身、意觸等而生起的感受。對這六受身中的每一種感受都把它認見成就是我,我就是感受,這就叫感受就是我。怎樣認見感受是異我呢?就是說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感受是我所有,或者認見想像、意志行為、心識就是我,感受是我所有,這就叫感受是異我了。 怎樣叫認見感受在我之中呢?就是說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感受就依住在其中;或者認見想像、意志行為、心識就是我,感受就依住在其中,這就叫感受在我之中了。怎樣叫我在感受之中呢?就是說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我就依住在感受之中,遍布在它的全體裡;或者認見想像、意志行為、心識就是我,我就依住在感受之中,遍布在它的全體裡,這就叫我在感受之中了。 怎樣叫認見想像就是我呢?就是說有六種想像:即由眼觸而生起的想像,以及由耳、鼻、舌、身、意觸等而生起的想像。對這六想身中的每一種想像都把它認見為就是我,這就叫想像就是我了。怎樣叫認見想像是異我呢?就是說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想像是我所有;或者認見感受、意志行為、心識就是我,想像是我所有,這就叫想像是異我了。 怎樣叫認見想像在我之中呢?就是說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想像就依住在我之中;或者感受、意志行為、心識就是我,想像就依住在其中。怎樣叫認見我在想像之中呢?就是說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我就依住在想像之中,遍布在它的全體;或者認見感受、意志行為、心識就是我,我就依住於想像之中,遍布在它的全體,這就叫我在想像之中了。 怎樣叫認見意志行為就是我呢?就是說有六種意志行為:即由眼觸而生起的意志行為,以及由耳、鼻、舌、身、意觸等而生起的意志行為。對這六種根身所生起的每一種意志行為都把它認見為就是我,這就叫意志行為就是我了。怎樣叫認見意志行為是異我呢?就是說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意志行為是我所有;或者認見感受、想像、心識就是我,意志行為是我所有,這就叫意志行為是異我了。 怎樣叫認見意志行為在我之中呢?就是說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意志行為就依住在其中;或者認見感受、想像、心識就是我,意志行為就依住在其中,這就叫意志行為在我之中了。怎樣叫認見我在意志行為之中呢?就是說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我就依住在意志行為之中,遍布在它的全體;或者認見感受、想像、心識就是我,我就依住在意志行為之中,遍布在它的全體,這就叫我在意志行為之中了。 怎樣叫認見心識就是我呢?就是說有六種心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識身。對這六種識身中的每一種識身都把它認見為就是我,這就叫心識就是我了。怎樣叫認見心識是異我呢?就是說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心識就是我所有;認見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就是我,心識是我所有,這就叫心識是異我了。 怎樣叫認見心識在我之中呢?就是說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心識就依住在其中;或者認見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就是我,心識就依住在其中,這就叫心識在我之中了。怎樣叫認見我在心識之中呢?就是說認見物質現象就是我,我就依住在心識之中,遍布在它的全體;或者認見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就是我,我就依住在心識之中,遍布在它的全體,這就叫我在心識之中了。 像這聖弟子若能徹見四聖諦的話,就可獲得覺證之果,斷除各種邪見,就是到未來世也永遠不再生起。所有的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一向都是由積聚而成,應該這樣地去觀察:這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這一切都是痛苦的、這一切都是不實際的、這一切都不是我,不應愛樂它、攝受它、保持它;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像這樣子,不應愛樂它、攝受它、保持它、要像這樣地去做觀察。要好好地把心繫住,不昧於事理,又能一再觀察,精進修持,遠離懈怠,心中就可獲得喜樂,身心輕快安穩,寂靜而住於舍(平等捨離)。具備各種道法的品類,修行圓滿完足,永遠脫離各種惡道,無不消鎔,無不寂滅,寂滅而不再生起,減損而不再增加,斷除而不再產生,能夠不生起、不執取、不貪著,自己就可覺悟涅槃境界: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舍利弗講說這段經文的時候,有六十位比丘便能不再受納各種煩惱,心靈獲得解脫。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一一經解釋: 1、由旬:又作俞旬、由延,為印度計里程之數目,一由旬有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等四種說法,但說四十里為一由旬者居多。 2、渧:音同「地」,滴水。此作動詞用,沾取水滴。 3、見諦:諦,真實不虛妄的道理。見諦,即見到真理。 4、一切入處正受:又名「十遍處」、「十一切處」,即觀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等十法,使其一一周遍於一切處。 5、四真諦:又名四聖諦,或四諦法。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6、猗息:猗,即「倚」字,依也。猗息,即止息。 7、諸道品:道品,道法的品類。諸道品,指三十七道品,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數共三十七品,為修道的重要資糧,故名三十七道品。 8、消煬:煬即烊,鎔化金屬之意。消煬,即消鎔。 一一二【經旨】本經敘說薩遮尼揵子欲破佛陀之五陰非我論,卻反為佛說服。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舍離的獼猴池邊。在毘舍離國里有位尼揵外道的門徒,非常聰慧明智,善解各種學說理論,對自己的聰明他感到很驕傲。他所廣集的各種學說理論,都是以妙智而進於精微的理趣;為大眾說法,超越了其它的論師,他常這樣地想著:所有的學道沙門、婆羅門,沒有人比得上我,甚至是如來,我也能跟他一同論說義理。那些論師們,只要一聽到我的名字,就會驚懼得額頭冒出津液,腋下流汗,毛細孔裡滲出水來;我強力的論說就如同風一樣,能使草僕樹折,甚至摧毀堅固的金石,制伏一切龍象。更何況是人間的那些論師之輩,那能抵擋我呢? 當時,有位比丘名叫阿濕波誓,早晨的時候,穿著法衣,手持著缽盂,很有威儀秩序,兩眼端視,平步走著,要進城裡乞食。這時,薩遮尼揵子,因有一些事情,所以到一個部落裡去。他從城門裡走出來的時候,就遙遠地看到阿濕波誓比丘了,於是走到他那兒去,然後問他說:「沙門瞿曇是怎樣為眾弟子們說法的呢?他是拿什麼法來教導眾弟子,要他們修習的呢?」 阿濕波誓回答說:「火種居士尼揵子啊!世尊是這樣地說法來教導眾弟子,要他們隨著修學。他說:眾比丘啊!對物質現象應當觀察沒有一實體的我存在;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應當觀察並沒有一實體的我存在。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要精勤方便地去觀察它,像疾病、像癰腫、像毒刺、像兇殺一樣,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不實際、無我。」 薩遮尼揵子聽了這些話後,心裡很不高興,這樣地說:「阿濕波誓啊!你一定是聽錯了吧!沙門瞿曇一定不會這樣子說的。如果沙門瞿曇他這樣地說法的話,那就是邪見了,我應該去拜訪他,向他問難,使他停止這樣的邪說。」 這時,薩遮尼揵子就前往離車族部落集會之處,告訴眾離車族人說:「我今天遇見沙門瞿曇的第一弟子,名叫阿濕波誓,曾跟他略微地論說道理,如果真像他所說那樣的話,我就應當去拜訪沙門瞿曇,跟他共同論說道理,我以或進、或退、或回、或轉的種種技巧論說,一定能使他隨從我的意見。 就好比一男子割草拔根一樣,他手握著割下的草莖,只要在空中抖動搖振,就可以把那些雜亂的穢草剔除了;我說法也像這樣,和沙門瞿曇論道問難,我會把握要領,以或進、或退、或回、或轉的種種技巧論說,隨心所欲,而去除他的邪說。 又像賣酒人家拿著酒囊,用力壓榨以濾取清醇的美酒,去除糟粕(酒渣);我說法也像這樣,去和沙門瞿曇論道問難,我將以或進、或退、或回、或轉的技巧論說,粹取清純真實的道理,來去除一切的邪說。 又像織蓆的師傅,他用席子盛裝各種雜亂的東西,當想把它拿往市場販賣時,一定先要用水加以洗滌,去除各種髒臭的穢物;我說法也像這樣,去到沙門瞿曇住處,和他共同論道,我將以或進、或退、或回、或轉的技巧論說,把握要領,去除一切的邪說。 又好像王家的馴象師,牽引著一頭大醉像走進深水中,清洗它的身體、四肢、耳、鼻,幫牠全身沐浴,以去除一切塵垢污穢;我說法也像這樣,去到沙門瞿曇住處,和他論道問難,我將以或進、或退、或回、或轉的技巧論說,隨意自在,把握要領,去除一切邪說。你們這些離車族的人,也應當同我前往,去觀察我們辯論的輸贏。」 離車族當中有人這樣的說:「如果薩遮尼揵子能和沙門瞿曇共同論道的話,他是不會辯勝的!」 又有人說道:「薩遮尼揵子頭腦聰明,根器銳利,是有能力同沙門瞿曇論辯道理的。」 當時有五百位離車族人和薩遮尼揵子一同去到佛陀住處,是為了要論辯道理的緣故。 那時,世尊在大園林中,坐在一棵樹下,作午食後的休息。這時,有很多的比丘走出房外到園林中經行,遙見薩遮尼揵子走來,漸漸地便來到了眾比丘處,向眾比丘問說;「沙門瞿曇住在那裡呢? 」 比丘答說:「就在這大園林中一棵樹下,世尊正作午飯後的休息。」 薩遮尼揵子就走到佛處,恭敬問訊後,坐於一旁。 眾離車長者也去到佛處,有的向佛陀恭敬行禮,有的合掌向佛陀問訊。問訊後,就在一旁坐著。 這時,薩遮尼揵子問佛陀說:「我聽說瞿曇您這樣地說法,這樣地教授眾弟子:教導眾弟子要對物質現象觀察沒有一實體的我,也要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觀察沒有一實體的我。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要精勤方便地觀察它,如疾病、如癱腫、如毒刺、如兇殺,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不實際、無我。真的是瞿曇您有這樣的教導,還是傳話的人毀謗瞿曇您呢?這是依照您的說法而宣說的呢?還是沒有依照您的說法宣說的呢?是依照正法而宣說的呢?還是依照正法的規則而宣說的呢?沒有不同見解的人來向您問難,使您知錯而自覺理屈嗎?」 佛陀告訴薩遮尼揵子說:「就像你所聽到的,傳話的人是照我所說的話宣說,是依照正法而宣說,也是依照正法的規則而宣說,並非毀謗我,也沒有人來問難,使我知錯而自覺理屈。為什麼呢?因為我實在為眾弟子們講說這樣的法。我實在經常教導眾弟子,要他們隨順著正法的教示,叫他們觀察物質現象裡並沒有一實體的我存在,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中,也沒有實體的我存在;觀察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像疾病、像癰腫、像毒刺、像兇殺,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不實際、無我。」 薩遮尼揵子告訴佛陀說:「瞿曇啊!我現在應當說個譬喻了。」 佛陀告訴薩遮尼揵子說:「你應知現在正是該說出的時候了。」 薩遮尼揵子說:「比如世間一切的造作都要依附著大地一樣,像這物質現象就是我人所依處,而善惡的行為就從這裡產生;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人所依處,而善惡的行為就從這裡產生。又比如人界、神界、藥草、樹木,都依附著大地而得生長一樣;同樣地,物質現象就是我人所依處,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人所依處。」 佛陀告訴這位火種居士薩遮尼揵子說:「你說這物質現象就是我人,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人嗎?」 答說:「是的,瞿曇啊!這物質現象就是我人,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人,這是在座的眾人以及其它所有的人,都是這樣地說的。」 佛陀告訴火種居士尼揵子說:「且先立定你論說的根本,何必引用眾人的說法呢?」 薩遮尼揵子告訴佛陀說:「這物質現象實在就是我人。」 佛陀告訴火種居士尼揵子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順著自己的心意回答我。比如一位國王,他在自己國家裡刑罰犯罪的人,或處死、或捆綁、或放逐、或鞭打、或截斷手足;如果是有功勞的人,就賞賜他像、馬、車輛、城邑、財寶等,這些事,國王是否都能做得到呢?」 答說:「能做到,瞿曇!」 佛陀告訴火種居士尼揵子說:「凡是作主宰的人,便都能得到隨意自在嗎?」 答說:「是的,瞿曇!」 佛陀告訴火種居士尼揵子說:「你說這物質現象就是我,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可是你能隨意自在地叫它要這樣,叫它不可這樣嗎? 」 這時,薩遮尼揵子默不作聲地坐在那裡。 佛陀告訴火種居士尼揵子說:「快說!快說!你為何默不作聲了呢?」 佛陀這樣地催促三次,可是薩遮尼揵子仍然是默不作聲。 當時,有金剛力士鬼神手拿著金剛杵,周身環繞著熾盛的猛火,就在薩遮尼揵子頭上的虛空中,這樣地說著:「世尊再三地問你,你為什麼都不回答呢?我當用金剛杵來打破你的頭,使它成為七分。」 這是佛陀運用神通力的緣故,只使薩遮尼揵子看見金剛神,其它大眾都沒看見。薩遮尼揵子心裡極為害怕,就回答佛陀說:「我人不能自由役使物質與精神現象,瞿曇!」 佛陀告訴薩遮尼揵子說:「你慢慢地思考,然後再解說。你剛才在大眾中說這物質現象就是我,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可是現在你卻又說不是了,前後的說法互相矛盾。你以前經常說:這物質現象就是我,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就是我。火種居士尼揵子啊!我現在且問你,這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薩遮尼揵子答說:「是變化無常,瞿曇!」 佛陀又問:「是變化無常的話,應就是痛苦的吧?」 薩遮尼揵子答說:「是痛苦,瞿曇!」 佛陀又問:「如果這物質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痛苦的話,就是變易之法,那麼多聞聖弟子還可在其中察見有我、為我所有、我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等情況嗎?」 薩遮尼揵子答說:「不可,瞿曇!」 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佛陀也是像這樣地問說。然後佛陀告訴火種居士尼揵子說:「你好好地思量後,再回答我。」 佛陀又問火種居士尼揵子:「如果對物質現像不能離棄對它的貪取、不能離棄對它的慾望、不能離棄對它的想念、不能離棄對它的愛樂、不能離棄對它的渴求的話,那物質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就應該會生起憂、悲、惱苦的心理吧?」 薩遮尼揵子答說:「是這樣,瞿曇!」 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佛陀也是像這樣地加以問說。然後佛陀又問:「火種居士尼揵子啊!如果對物質現象能夠厭離貪取、厭離慾望、厭離想念、厭離愛樂、厭離渴求的話,那麼這物質現像如果改變或不同了,應當就不會生起憂、悲、惱苦的心理了吧?」 薩遮尼揵子答說:「是這樣子,瞿曇!確實是這樣,沒有錯。」 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佛陀也是像這樣地加以問說。然後佛陀又問:「火種居士尼揵子啊!就好比有一個人,他的身體被很多的病苦纏繞,經常與痛苦在一起,如果那些病苦不能斷除、不能捨棄的話,他能獲得快樂嗎? 」 薩遮尼揵子答說:「不能,瞿曇!」 佛陀又說:「就像這樣子,火種居士尼揵子啊!一個身上被很多病苦纏繞的人,他經常與痛苦在一起,如果那些病苦不能斷除、不能捨棄的話,他是不能得到快樂的。」 佛陀接著說:「火種居士尼揵子啊!比如有一個人手拿斧頭走進山里,要去尋找堅實的木材。他看到芭蕉樹長得高大挺直,就砍斷它的根葉,剝下它的皮,甚至於樹幹都被剝盡了,還是找不到堅實的材料。火種居士尼揵子啊!你也就像這樣子,你自己立下論說的根本,我現在仔細地去求取當中真實的義理,可是你的論說都不堅實,就像那棵芭蕉樹一樣。然而你卻在這眾人當中,敢說出這樣的話:我不曾見過沙門、婆羅門的修行者當中,他們所知、所見的道理,能夠拿來和如來、應供、等正覺所知、所見的道理,彼此相論說,而不被制伏的。於是自己便驕傲地誇說:我強力的論說就像風一樣,能夠使草僕樹折,也能摧毀堅硬的金石,制伏龍象,我要使那些跟我論說的人害怕得額冒津液,腋下汗流,毛孔滲出水來。可是現在你自己論說自己所立下的義理卻都不能成立。先前你自誇能製伏眾論師的那些能力,現在你已全部發揮出來了,可是卻不能撼動如來的一根毛。」 這時,世尊就在大眾中,敞開上衣,顯露胸部,明示大眾:「你們試著看看,是否能夠撼動如來的一根毛呢?」 當時,薩遮尼揵子默默地低著頭,慚愧地變了臉色。這時,大眾中有一位離車人,名叫突目佉,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後,合掌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您請聽我說個譬喻。」 佛陀告訴突目佉說:「你應知現在正是該說出的時候了。」 突目佉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就好比有一個人,他手拿鬥斛,在很大堆的稻穀中,只拿取了二三斛,現在這薩遮尼揵子也就像這樣子。世尊啊!又好比一位巨富多財的長者,忽然他犯了罪過,他的一切財物都被國君所沒收了;現在薩遮尼揵子也就像這樣子,他所有的才辯都被如來您所攝取了。」 突目佉又說:「又好比城邑部落旁邊有一條大河,男女老少都到河裡嬉戲,抓取河中的螃蟹,折斷它的腳然後放在陸地上,螃蟹因為沒有腳的緣故,就再不能爬回大河裡去了。現在薩遮尼揵子也就像這樣子,他所有的一切才辯,都被如來所截斷了,一定不敢再來拜訪如來,要以您為對手,跟他辯論道理了。」 這時,薩遮尼揵子聽了極為生氣,就大罵突目佉這位離車人說:「你這個粗鄙無學的東西!不懂得真理是什麼,為何還在這兒亂叫呢?我自己和沙門瞿曇論道,幹你何事?」 薩遮尼揵子責罵了突目佉後,又禀告佛陀說:「且擱置那位凡夫鄙賤的說法,我現在想另有所問。」 佛陀告訴薩遮尼揵子說:「任你發問,我當會隨問而回答。」 薩遮尼揵子問說:「瞿曇啊!您是怎樣為弟子說法,使他們遠離疑惑的呢?」 佛陀告訴火種居士說:「我為眾弟子們講說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要如實地去觀察並沒有一實體的我、非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做這樣地觀察。他們學習後一定可以見到正道,信心學習,不再斷壞,能夠成就道業,厭離五蘊,知見真理,守著這走向正道的甘露法門,雖然不是一切都能達到究竟解脫,但是已能具足知見,走向涅槃大道。就像這樣,弟子們遵從我的教法去作,就可遠離一切疑惑了。」 薩遮尼揵子又問瞿曇:「您又是怎樣教導眾弟子,在佛法中盡除各種煩惱,獲得無煩惱心解脫和智慧解脫,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都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呢?」 佛陀告訴火種居士尼揵子說:「我正是運用這種方法教導眾弟子的,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要如實地去察知沒有一個實體的我,也非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精神現象,也要像這樣地去加以觀察。眾弟子能這樣去修習,這時就可達成三種無上的道法:智慧無上、解脫無上及解脫智慧無上的道法。能達成這三種無上的道法後,大家就應對這位大師恭敬、尊重、供養,就如對待佛陀一樣。世尊覺悟了宇宙的一切妙法,也就用這個法去教導弟子,使他們得到安穩,使他們能不怖畏,調伏內心,得到寂靜,達到涅槃境地。世尊就是為了弟子修成涅槃的緣故,所以才為弟子們講說佛法。火種居士尼揵子啊!我眾弟子們就在這佛法中,得以盡除各種煩惱,獲得了心靈的解脫,獲得了智慧的解脫,在現世今生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都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薩遮尼揵子禀告佛陀說:「瞿曇啊!就好比一個強壯的漢子,他手拿著銳利的刀子雜亂地砍下,還可逃避脫免;可是在瞿曇論手之下,就難得脫逃。又好比極毒的蛇,還可逃避;曠野的猛火,還可避躲;兇惡的醉象,也可脫免;狂餓的獅子,都可逃離;可是在沙門瞿曇論議的手中,就難得脫逃。並不是像我這樣凡庸輕躁的鄙夫,論道的條件都未具備,就只因要論說的緣故,就可來見瞿曇的。」 薩遮尼揵子又說:「沙門瞿曇啊!這毘捨離國,是一豐樂的國土,這裡建有遮波梨靈廟、漆庵羅樹靈廟、多子靈廟、瞿曇在拘樓陀靈廟、婆羅受持靈廟、舍重擔靈廟、力士寶冠靈廟。世尊啊!您應當安樂地住在這毘捨離國里,使諸天、魔天、梵天,和人世的沙門、婆羅門,以及一切世間的眾生,得在世尊處,經常可恭敬、奉事、供養您。使這些諸天、魔天、梵天,和人世的沙門、婆羅門,都能獲得長夜的安樂!希望您能住在這裡,明天早上,您和大眾們都能接受我微薄的供養。」 當時,世尊靜默地應允了。這時,薩遮尼揵子知道世尊已默許了他的邀請後,內心十分歡喜,就從座席起來,告辭而去了。 當時,薩遮尼揵子在回家的路上,告訴眾離車族人說:「我已經邀請了沙門瞿曇和他的眾弟子們,要擺設飯食供養他們,你們每個人就各自備辦一鍋的飯食,送到我這兒來吧!」 眾離車族人於是各自回家,連夜備辦飯食,早晨的時候就送到薩遮尼揵子的住處。薩遮尼揵子也在早晨的時候就灑掃環境,敷好座席,供辦淨水,然後派人到佛陀住處,禀告佛陀說:「應供的時間到了。」 當時,世尊就和眾弟子們,穿上法衣,手拿缽盂,前往薩遮尼揵子住處,在大眾之前坐下來。薩遮尼揵子親手奉施清淨的飲食,以滿足大眾。飯後,清洗缽盂完畢。薩遮尼揵子知道佛陀已吃完了飯,就幫他洗了缽盂後,拿來一張小床,就在佛前坐下。這時,世尊為薩遮尼揵子講說隨喜的偈語: 「在一切大會之中,向火神獻火最殊勝; 在闈陀經典之中,又以婆毘諦最為珍貴; 在人世中國王最有權勢,在眾河水中海洋最寬廣; 在眾星中月亮最明亮,在一切光明中太陽最光耀; 在十方世界諸天與人世之中,佛陀最偉大。」 當時,世尊為薩遮尼揵子作了種種的說法,顯示微妙的法義,教導他各種善行,使他獲得法益,內心充滿歡喜後,就又回到了原來的住處。 當時,眾比丘在回住處的路上互相談論著:「這五百位離車族人,各自為薩遮尼揵子供辦飲食,這些離車族人將在何處獲得福報呢?而薩遮尼揵子又將在何處獲得福報呢?」 這時,眾比丘回到了自己住處,收好衣缽,洗完腳後,來到世尊處,向佛陀頂禮,便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們剛才在路上彼此互相談論著:這五百位離車族人為薩遮尼揵子供辦飲食,用來供養世尊及所有大眾,這些離車族人將會在何處獲福報呢?而薩遮尼揵子又將會在何處獲得福報呢?」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那些離車族人供辦飲食,是為薩遮尼揵子而作的,所以將在薩遮尼揵子處的因緣而獲得福報;而薩遮尼揵子是獲得了供佛的功德福報。那些離車族人怖施所獲得的仍是還有貪、瞋、痴的因緣果報;而薩遮尼揵子佈施所獲得的是無貪、瞋、痴的因緣果報。」 第一一二經解釋: 1、尼揵子:尼揵,為六大外道派別之一。尼揵意為「離三界系縛」,其特點為修裸形塗灰等離系之苦行,其門徒就叫尼揵子。 2、聰明慢:以聰明而傲慢自大。 3、阿濕波誓:為五比丘之一,聲聞中威容端正,行步癢序第一比丘。 4、薩遮尼揵子:薩遮,即該尼揵子之姓名。 5、火種居士:原為拜火婆羅門之通稱,佛在此稱薩遮尼揵子為火種居士。 6、離車:又作利車、律車、梨車毘……等,意為「淨皮」,為毘捨離城剎帝利種之名。 7、刈拔茇草:茇,即草根。全句意即割草拔根。 8、沽酒:賣酒。 9、聰慧利根:言聰明有智慧,根器銳利。 10、天住:即午食後之安息。 11、法次法說:即依照法的規則而說。 12、異忍:忍,安忍之意,即心安住於理而不動搖。但「忍」字,元、明二本均作「人」。異人,則是別人、他人之意。 13、墮負處:即因無理而失敗之意。 14、金剛力士鬼神:是保護佛法的大力神。 15、金剛杵:兵器的名稱,就是現在寺院里韋馱菩薩手裡所拿的東西。 16、洪大【月*庸】直:洪大,即粗大。【月*庸】,也是直的意思。【月*庸】直,即挺直。全句即高大挺直之意。 17、儘自取:意為盡力發揮自己的主張。 18、被鬱多羅僧:被,同「披」字,是披露的意思。鬱多羅僧,是梵語僧衣名,即七條袈裟,是三衣之中常服衣,亦名上衣。 19、突目佉:外道名,離車人,是本文尼揵子外道之弟子。 20、鬥斛:古代量穀物的器具。 21、見跡:又稱「見道跡」,即「見道」之意。 22、支提:又作「支帝、制多、制底」,意為「積聚」,廣用為「靈廟」之意,有一說曰「有捨利稱塔婆,無舍利稱制底」。本文中七支提均在毘捨離城周圍。 23、奉火:向火神獻火。 24、闈陀:又稱「吠陀」,為婆羅門教經典之一,「婆毘諦」乃吠陀經中所講之真理。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六 一一三【經旨】本經說明五受陰為有流,以及有流滅的意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憍賞彌國的摩拘羅山中。 當時,有位侍奉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下午時分,他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就像世尊您所說的有生死流轉的現象,究意怎樣叫做有生死流轉呢?怎樣叫沒有生死流轉呢?」 佛陀告訴羅陀說:「問得真好啊!我將為你解說。所謂有生死流轉的意思,就是指愚癡無聞凡夫,對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不能如實察知;因為不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對物質現象愛樂、讚歎、攝受、染著(貪著)。因為愛樂物質現象,所以就會去執取;因為去執取,所以就招感未來的果報;因為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有來世的再生;因為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生起,像這樣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跟著生起。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的情況,這就叫做有生死的流轉了。」 多聞聖弟子對這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像中出離等情況,都能如實地察知;因為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對那物質現象就不會生起愛樂、讚歎、攝受、染著;因為不去愛樂、讚歎、攝受、染著的緣故,對物質現象的喜愛就可滅除;喜愛滅除,那麼對它的執取也就可滅除;執取滅除,那麼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沒有未來的果報,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也就不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了,像這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跟著滅除了。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的情況。這就是如來所說的有生死流轉和沒有生死流轉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一四【經旨】本經說明何謂五陰斷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憍賞彌國的摩拘羅山中。 當時,有位侍奉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下午時分,他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就如您所說,對物質現象的斷滅要能普遍地去察知;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斷滅,也要能普遍地去察知。世尊啊!怎樣叫對物質現象的斷滅能普遍地察知;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斷滅也能普遍地察知呢?」 佛陀告訴羅陀說:「問得真好啊!我將為你解說。就是對這物質現象所生起的憂、悲、惱苦,能夠把它滅盡,遠離貪欲,使它寂滅、息止不再生起,這就叫對物質現象的斷滅能普遍地察知;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由它所生起的憂、悲、惱苦,也能夠把它滅盡,遠離貪欲,使它寂滅、息止不再生起,這就叫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斷滅能普遍地察知。」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一五【經旨】本經敘說羅陀比丘告訴外道出家,彼為斷五陰苦,故依佛陀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憍賞彌國的摩拘羅山中。 當時,有位侍奉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那時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來到羅陀尊者的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然後問羅陀尊者說:「你為什麼會在沙門瞿曇那兒出家,修持清淨的梵行呢?」 羅陀尊者答說:「我是為了斷除苦惱的緣故,所以才在世尊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又問:「你是為了斷除什麼苦惱的緣故,才在沙門瞿曇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的呢?」 羅陀答說:「我是為了斷除物質現象所造成苦惱的緣故,所以在世尊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也是為了斷除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所造成痛苦的緣故,所以才在世尊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當時,眾外道出家人聽了羅陀尊者的話後,心裡很不高興,就從座席起來,批評責罵之後就離去了。 那時,羅陀尊者知道眾外道出家人離開後,心裡這樣的想著:我剛才這樣的說法,是否有毀謗世尊呢?是依照世尊所說而說的嗎?是依照正法和正法的規則而說的嗎?將不會因他人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嗎? 這時,羅陀尊者於下午時分,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把上面那些事情詳細的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剛才所說的話,是否有過失呢?沒有毀謗世尊嗎?不會因他人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嗎?是依照世尊所說而說的嗎?是依照正法和正法的規則而說的嗎?」 佛陀告訴羅陀說:「你的說法很真實,並沒有毀謗如來,是依照世尊所說而說,也是依照正法而說,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為什麼呢?羅陀啊!就是因為物質現象會造成苦惱,為了斷除這個苦惱的緣故,所以才出家修持清淨梵行;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會造成苦惱,為了斷除這些苦惱的緣故,所以才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一六【經旨】本經敘說羅陀比丘告訴外道出家,彼為知五陰苦,故於佛所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憍賞彌國的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來到羅陀尊者的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問羅陀說:「你是因為什麼緣故,所以在沙門瞿曇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呢?」 羅陀答說:「我是為了知苦的緣故,所以才在世尊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當時,眾外道出家人聽了羅陀尊者的話後,心裡很不高興,就從座席起來,批評責罵之後就離去了。 這時,羅陀在下午時分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把上面那些事情詳細的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剛才所說的話,是否有毀謗世尊呢?將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嗎?沒有依照世尊所說而說、沒有依照正法而說、沒有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嗎?」 佛陀告訴羅陀說:「你的說法很真實,並沒有毀謗如來,也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是依照佛陀所說而說,依照正法而說,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為什麼呢?因為物質現象會令人苦惱,就是為了知道那苦處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這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會令人苦惱,就是為了知道那苦處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這兒修持清淨梵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一七【經旨】本經敘說羅陀比丘告訴外道出家人,彼為滅盡五陰憂悲惱苦,故於佛所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憍賞彌國的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有很多外道出家人來到羅陀尊者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問羅陀說:「你是因為什麼緣故,所以在沙門瞿曇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呢?」 羅陀答說:「我是為了除盡這物質現象所生起的憂、悲、惱苦,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也是為了除盡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所生起的憂、悲、惱苦,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當時,眾外道出家人聽了羅陀尊者的話後,心裡很不高興,就從座席起來,批評責罵之後就離去了。 那時,羅陀在下午時分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然後把上面那些事情詳細的禀告佛陀:「世尊啊!我這樣的說法是否毀謗世尊您呢?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嗎?沒有依照佛陀所說而說、沒有依照正法而說、沒有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嗎?」 佛陀告訴羅陀說:「你的說法很真實,並沒有毀謗如來,也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是依照佛陀所說而說,依照正法而說,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為什麼呢?羅陀啊!就是因為物質現象會生起憂、悲、惱苦,為了斷除那些現象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這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也是因為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會生起憂、悲、惱苦,為了斷除那些現象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這兒修持清淨梵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一八【經旨】本經敘說羅陀比丘告訴外道出家人,彼為滅我、我所、我慢、使、繫著故,於世尊所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有眾多外道出家人,來到羅陀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然後問羅陀說:「你是什麼緣故,所以才在沙門瞿曇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的呢? 」 羅陀答說:「因為對物質現象妄見是我、或我所有,而生起了傲慢、結使、系縛等煩惱,為了盡除這些煩惱,捨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因為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妄見是我,或為我所有,而生起了傲慢、結使、系縛等煩惱,為了盡除這些煩惱,捨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眾外道出家人聽了羅陀尊者的話後,心裡很不高興,就從座席起來,批評責罵之後就離去了。 羅陀比丘下午時分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然後把上面那些事情詳細的禀告佛陀:「世尊啊!我的說法是否有毀謗世尊您呢?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嗎?沒有依照世尊所說而說、沒有依照正法而說、沒有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嗎?」 佛陀告訴羅陀說:「你的說法很真實,沒有毀謗如來,也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是依照佛陀所說而說,依照正法而說,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為什麼呢?因為對物質現象妄見是我、或者我所有,而生起了傲慢、結使、系縛等煩惱。為了盡除這些煩惱,捨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因為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妄見是我、或為我所有,而生起了傲慢、結使、系縛等煩惱。為了盡除這些煩惱,捨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這兒修持清淨梵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一一八經註釋: 1、我慢、使、繫著:我慢,即以自我為中心的傲慢心理。使,即結使、隨眠,是潛伏的煩惱種子;使與繫著,皆是煩惱的異名。 2、彼若盡:「若」字在此作期望之詞。 一一九【經旨】本經敘說羅陀比丘告訴外道出家人,他是為了斷除五陰的煩惱,所以才在佛處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有眾多外道出家人,來到羅陀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然後問羅陀說:「你是因為什麼緣故,所以才在沙門瞿曇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的呢?」 羅陀答說:「我是因為對物質現像有煩惱、障礙、熱惱、憂悲,為了盡除這些煩惱,捨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也是因為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有煩惱、障礙、熱惱、憂悲,為了盡除這些煩惱,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世尊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當時,眾外道出家人聽了羅陀尊者的話後,心裡很不高興,就從座席起來,批評責罵之後就離去了。 那時,羅陀下午時分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然後把上面那些事情詳細的禀告佛陀:「世尊啊!我的說法是否有毀謗世尊您呢?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嗎?沒有依照世尊所說而說、沒有依照正法而說、沒有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嗎?」 佛陀告訴羅陀說:「你的說法很真實,沒有毀謗如來,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是依照佛陀所說而說,依照正法而說,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為什麼呢?因為對物質現像有煩惱、有障礙、熱惱、憂悲,為了盡除這些煩惱,捨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也是因為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有煩惱、障礙、熱惱、憂悲,為了盡除這些煩惱,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這兒修持清淨梵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一一九經註釋: 1、有漏:漏,煩惱的別名;有漏,就是有煩惱。 2、熱惱:因痛苦而身熱心惱。 一二〇【經旨】本經敘說羅陀比丘告訴外道出家人,他是為了斷除五陰的貪、瞋、痴,所以才在佛處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有眾多外道出家人,來到羅陀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然後問羅陀說:「你是因為什麼緣故,所以才在佛陀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的呢?」 羅陀答說:「我是因為對物質現像有貪、瞋、痴,為了盡除這些貪、瞋、痴,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也是因為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有貪、瞋、痴,為了盡除這些貪、瞋、痴,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當時,眾外道出家人聽了羅陀尊者的話後,心裡很不高興,就從座席起來,批評責罵之後就離去了。 羅陀比丘下午時分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然後把上面那些事情詳細的禀告佛陀:「世尊啊!我所說的話是否有毀謗世尊您呢?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嗎?沒有依照世尊所說而說、沒有依照正法而說、沒有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嗎?」 佛陀告訴羅陀說:「你的說法很真實,沒有毀謗如來,也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是依照佛陀所說而說,依照正法而說,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為什麼呢?因為對物質現像有貪、瞋、痴,為了盡除這些貪、瞋、痴,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也是因為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有貪、瞋、痴,為了盡除這些貪、瞋、痴,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這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一二〇經註釋: 1、貪、恚、痴:即貪、瞋、痴三毒。貪是貪愛五欲,瞋是瞋恚無忍,痴是愚癡無明。因貪、瞋、痴能毒害人們的身命與慧,故名三毒。 一二一【經旨】本經敘說羅陀比丘告訴外道出家人,他是為了斷除對五陰的貪欲、愛樂、喜歡,所以才在佛處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有眾多外道出家人,來到羅陀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然後問羅陀說:「你是因為什麼緣故,所以才在佛陀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的呢?」 羅陀答說:「我是因為對物質現像生起貪欲、愛樂、喜歡的心理,為了盡除這些貪樂的心理,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也是因為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生起貪欲、愛樂、喜歡的心理,為了盡除這些貪樂的心理,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當時,眾外道出家人聽聞這些話後,心裡很不高興,就從座席起來,批評責罵之後就離去了。 羅陀比丘在下午時分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然後把上面那些事情詳細的向佛陀禀告:「世尊啊!我所說的話,沒有毀謗如來嗎?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嗎?沒有依照如來所說而說、沒有依照正法而說、沒有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嗎?」 佛陀告訴羅陀說:「你的說法很真實,沒有毀謗如來,也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是依照如來所說而說,依照正法而說,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為什麼呢?因為對物質現像生起貪欲、愛樂、喜歡的心理,為了盡除這些貪樂心理,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也是因為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生起貪欲、愛樂、喜歡的心理,為了盡除這些愛樂的心理,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這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二二【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羅陀比丘,應當把五陰看做是魔王所造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世尊告訴羅陀說:「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應當看做都是魔王所造作;所有的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應當看做都是魔王所造作。」 佛陀告訴羅陀說:「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羅陀答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又問:「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令人苦惱的麼?」 羅陀答說:「是令人苦惱,世尊!」 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的問答。佛陀又問說:「羅陀啊!如果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的話,就是變易之法,那麼多聞的聖弟子可在這當中察見物質現象就是我、為我所有、我在物質現象中、或物質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嗎?」 羅陀答說:「不可,世尊!」 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的問答。佛陀告訴羅陀說:「由於多聞的聖弟子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不妄見是我,或是我所有的緣故,所以對世間一切事物都無所執取;因為無所執取,所以就能無所貪著;由於無所貪著,所以就能自己覺證涅槃: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二三【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羅陀比丘,五受陰是死滅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世尊告訴羅陀說:「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是死滅之法;所有的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是死滅之法。」 佛陀告訴羅陀說:「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羅陀答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又問:「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令人苦惱的麼?」 羅陀答說:「是令人苦惱,世尊!」 佛陀又問:「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羅陀答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又問:「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令人苦惱的麼?」 羅陀答說:「是令人苦惱,世尊!」 佛陀又問:「如果這些精神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的話,就是變易之法,那麼多聞的聖弟子可在這當中察見這些精神現像是我、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象之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嗎?」 羅陀答說:「不可,世尊!」 佛陀告訴羅陀說:「如果多聞聖弟子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能夠如實地觀察並無實體的我,也非我所有。那麼對一切世間事物便都能無所執取;能無所執取的話,就能無所貪著;由於無所貪著的緣故,所以就能自己覺證涅槃: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二四【經旨】本經敘說如果對五陰染著纏綿的話,就名叫眾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 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他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所謂眾生,到底怎樣叫眾生呢?」 佛陀告訴羅陀說:「凡是對物質現象貪著留連的,就叫眾生;凡是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貪著留連的,就叫眾生。」 佛陀又告訴羅陀說:「我說對物質現象的各種境界,都應當將它散壞消滅;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辨別等精神現象的各種境界,也應當將它散壞消滅,要斷除對它的愛欲;愛欲除盡,那麼苦惱也就沒有了;苦惱沒有了,我說這就是苦的邊際。比如部落中那些小男孩、小女孩們的嬉戲,累積沙土造作城堡房舍,心裡愛樂沉迷,對它愛念不盡,慾念不盡,顧念不盡,渴念不盡,心中常愛樂、守護著它。還這樣地說:這是我的城堡,我的房舍。如果對這些沙土聚成的城堡房舍愛念盡了、慾念盡了、顧念盡了、渴念盡了,那麼就會用手去撥毀,或用腳把它踏壞,使它消散無踪。就像這樣,羅陀啊!對物質現象的各種境界,都應當將它散壞消滅,除盡對它的愛樂;由於愛樂除盡的緣故,所以苦惱也就沒有了;由於沒有了苦惱的緣故,我說這就叫苦的邊際。」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二五【經旨】本經敘說羅陀比丘請佛陀為說法要。佛陀告以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 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他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然後禀告佛陀說:「慈悲的世尊啊!請您為我簡略的講說佛法的要義,我聽聞佛法後,當會獨自找一僻靜的地方,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思考著:一個族姓子(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鬚髮,身穿僧衣,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是為了增益精進,修持一切清淨梵行,希望在現世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這時,世尊告訴羅陀說:「真好啊!羅陀啊!你能在佛前請問這樣的義理。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羅陀啊!你應當要知道,有因緣假有的身體、有因緣假有身體生起的因素、有因緣假有身體的寂滅、有因緣假有身體寂滅的方法。什麼是因緣假有的身體呢?就是指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那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色身,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什麼是因緣假有身體生起的因素呢?就是由於有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以致招感來世的再生,這就是因緣假有身體生起的因素。怎樣叫因緣假有身體的寂滅呢?就是要把這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斷除無餘,將它捨離,唾棄淨盡,遠離貪欲,使身心寂滅永不生起,這就叫因緣假有身體的寂滅。什麼是因緣假有身體寂滅的方法呢?就是所謂的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這就是因緣假有身體寂滅的方法了。對因緣假有的身體應當察知,對因緣假有身體的生起因素應當斷滅,對因緣假有身體的寂滅應當覺證,對因緣假有身體寂滅的方法應當修習。羅陀啊!如果多聞聖弟子對這因緣假有的身體,能夠察知、斷舍;對這因緣假有身體的生起因素,能夠察知、斷滅;對這因緣假有身體的寂滅,能夠察知、覺證;對這因緣假有身體寂滅的方法,能夠察知、修習後,羅陀啊!這就叫斷除貪愛,遠離貪愛,轉脫煩惱的系縛,息止傲慢的心理,獲得證悟,徹底地解脫生死的苦海了。」 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就從座席起來,向佛陀行禮,告辭而去。經過世尊這樣地教導後,羅陀比丘獨自找一僻靜的地方,專心思考著:一個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鬚髮,穿著僧衣,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是為了增益精進,修持一切清淨梵行,希望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證成阿羅漢,心靈獲得完善的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一二五經註釋: 1、族姓子:本指出身上流社會之男子,後通稱信三寶之男子叫族姓子,譯為「善男子」。 一二六【經旨】本經敘說世尊告訴羅陀比丘,五受陰都是惡魔。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世尊告訴羅陀比丘說:「比丘啊!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應把它看做都是惡魔;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辨別等精神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也應當把它看做都是惡魔。羅陀啊!你的意見怎樣呢?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羅陀答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又問:「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令人苦惱的麼?」 羅陀答說:「是令人苦惱,世尊!」 佛陀又問:「如果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的話,就是變易之法,多聞聖弟子還可在這當中察見有一實體的我嗎?」 羅陀答說:「不可,世尊!」 佛陀接著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所以,羅陀啊!多聞聖弟子對這物質現像要生起厭離心;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生起厭離心。因為厭離,所以就不去喜愛它;因為不喜愛它,所以就可獲得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二七【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羅陀比丘,五陰都是魔王所造作。本經可與一二二、一二六經參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世尊告訴羅陀比丘說:「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是魔王所造作;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 佛陀告訴羅陀說:「你的意見怎樣?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羅陀答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又問:「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令人苦惱的麼?」 羅陀答說:「是令人苦惱,世尊!」 佛陀又問:「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羅陀答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又問:「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令人苦惱的麼?」 羅陀答說:「是令人苦惱,世尊!」 佛陀告訴羅陀說:「如果這些精神現像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的話,就是變易之法,多聞聖弟子還可在這當中察見有我、我所有、我在這些精神現象之中、或這些精神現像在我之中的情況嗎?」 羅陀答說:「不可,世尊」 佛陀接著說:「所以,羅陀啊!多聞聖弟子對物質現像要生起厭離心,因為厭離,所以就不會去喜愛它;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生起厭離心,因為厭離,所以就不會去喜愛它。因為不去喜愛它,所以就可獲得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三經也是這樣的說法,所差別的是,佛陀告訴羅陀:「多聞聖弟子對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要對每一蘊去觀察無我,也非我所有。做這樣地觀察後,那麼對一切世間便都能不去執取。因為不去執取,所以就不會貪著;因為不貪著,所以自己就可覺證涅槃的境地: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二八【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羅陀比丘,五蘊都是死滅之法,可與一二三經參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當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世尊告訴羅陀比丘說:「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應當把那一切看做都是死滅之法;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像這樣去做觀察。」 其餘的,都跟前面所說一樣。 一二九【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羅陀比丘,五蘊是斷滅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世尊告訴羅陀比丘說:「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應當把它看做都是斷滅之法;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多聞聖弟子能夠這樣去看待的話,就能對物質現像生起厭離心;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生起厭離心。因為厭離,所以就不去喜歡它;因為不喜歡它,所以就可獲得心靈的解脫;解脫後就能證悟真理,自己知道: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就像「我觀察斷法」(即本經)的經文所述一樣,像這觀察滅法,觀察棄捨法、觀察無常法,觀察苦法,觀察空法,觀察非我法,觀察無常、苦、空、非我法,觀察病法,觀察癰法,觀察刺法,觀察殺法,觀察殺根本法,觀察病、癰、刺、殺、殺根本法等經文,都跟前面的經文所說一樣。 一三〇【經旨】本經敘說當觀五陰是斷滅之法,意思與前經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世尊告訴羅陀比丘說:「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應當把它看做都是斷滅之法。這樣地觀察後,對物質現象的貪欲就可斷除,斷除了貪欲之後,我說他的心靈已獲得完善的解脫;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像這樣等同的有十四經,也都如上面的說法一樣。 一三一【經旨】本經經意與一三〇經相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世尊告訴羅陀比丘說:「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應當把它看做是斷滅之法。這樣地把它看做是斷滅之法後,那麼物質現象的貪欲就可斷除,貪欲斷除後,我說他的心靈便已獲得完善的解脫;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如「當斷」的經文所敘述的一樣,像這當知、當吐、當息、當舍等經文,也是這樣地說法。 一三二【經旨】本經敘說若想斷除五受陰的話,就應當去尋求大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當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想要斷除這令人貪著煩惱的五蘊的話,就應當去尋求有道德學問的大師。是哪五蘊呢?就是令人貪著煩惱的物質現象,以及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想要斷除這五蘊,就應當去尋求有道德學問的大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求大師」的經文所敘述的一樣,像這勝師者、順次師者……正憶念者等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一三三【經旨】本經敘說如果習近於五陰的話,就會被魔王所束縛,不得解脫;反之,才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當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沙門、婆羅門習近於物質現象的話,就會隨任魔王的自在使喚,陷入魔掌之中,隨任魔王的慾求,被魔王所束縛,不能解脫魔王的系綁;如果習近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如果沙門、婆羅門不習近於物質現象的話,那麼這些沙門、婆羅門便不會隨任魔王的自在使喚,不陷入魔掌之中,不隨任魔王的慾求,解脫魔王的束縛,解脫魔王的系綁;如果不習近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像這習近者、習著者……不吐者等,像這樣的沙門、婆羅門就會隨任魔王的自在使喚,就如上面經文所說的一樣。 一三四【經旨】本經敘說如能不習近五陰,就可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當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物質現象能夠不習近的話,就不會隨任魔王的自在使喚,不會陷入魔掌之中,不會隨任魔王的慾求,不被魔王所束縛,解脫魔王的系綁;如果不習近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話,也是像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乃至吐色者,也是這樣的說法。(即是第一三三經末「如是習近者……不吐者」之相反「如是不習近者……乃至吐色,亦復如是」。) 一三五【經旨】本經敘說由於愛系五陰之故,才會有生死流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當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認見有我呢?因此而使眾生被無明所覆蓋,滿腦子被愛樂所繫縛,在長途上奔馳,生死中輪迴,生死中不斷流轉,而不知生命的真相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哀憫弟子的愚癡,廣說它的義理,眾比丘們聽聞說法後,當會信受奉行。」 佛陀告訴比丘說:「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眾比丘啊!就是因為有物質現象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物質事物的生起,被物質現象所繫縛,從物質現像中認見有我,而使眾生被無明所覆蓋,滿腦子被愛樂所繫縛,在長途上奔馳,生死中輪迴,生死中不斷地流轉;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眾比丘啊!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比丘答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又問:「是變化無常的話,應是令人痛苦的麼?」 比丘答說:「是令人痛苦,世尊!」 佛陀說:「就像這樣,比丘啊!如果是無常的話,就是痛苦的,因為有痛苦的緣故,所以就有苦惱的事物生起,被它所繫著,就在苦惱的事物中認見有我,而使眾生被無明所覆蓋,滿腦子被愛染所繫縛,在長途上奔馳,生死中輪迴,生死中不斷地流轉;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所以,眾比丘啊!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這樣的觀察就叫正慧;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要像這樣地去觀察。 同樣地,對所見、所聞、所覺、所識、所求、所得、及心意所思惟的事物,能隨即覺知、隨即觀察,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這事物之中、這事物也不在我之中,這樣地觀察,就叫正慧。 如果有所認見而說:有我、有世間、有這世間、(有其它世間)、有永恆、常住、不變易的事物,然而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這事物之中、這事物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正慧。 如果又有認見而說:沒有此世的我、也沒有此世的我所擁有的事物;沒有未來的我,也沒有未來的我所擁有的事物,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這事物之中、這事物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正慧。 如果多聞聖弟子對這六根處,能觀察沒有實體的我,沒有我所擁有的事物,像這樣觀察的話,就可斷除對佛的懷疑不信,斷除對法、對僧的懷疑不信,這就叫淨信三寶的比丘了。多聞聖弟子不會再造作身、口、意三業,而趨入於三惡道之中。即使偶有懈怠的時候,但聖弟子決定向正覺的道路邁進,在天界、人間各受生七次後,便能解脫生死輪迴之苦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三五經註釋: 1、見、聞、覺、識、求、得、隨憶:比對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之類句作「所見、所聞、所思、所知、所得、所求、意之所伺」白話譯文即參照此翻譯。 2、有此世:比對第一三八、第一四一經,「有此世」下應有「有他世」三字。 3、「於佛所狐疑斷,於法、於僧狐疑斷」:即淨信佛、法、僧三寶,毫不懷疑。 4、身、口、意業:此即三業。身業即身之所作,如殺生、偷盜、邪淫、酗酒等事是;口業即口之所語,如惡口、兩舌、綺語、妄語等之言語是;意業即意之所思,如貪、瞋、癡等動念是。 5、三惡道:依惡業而生之三所,即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 6、三菩提:「正覺」之意。 7、七有天人往來:即在人間與天界各受生七次,四果中之預流果尚須經七有天人往來,而後始得不復受生死流轉。 8、作苦邊:即盡苦際,謂解脫一切生死輪迴之苦。 一三六【經旨】本經意同一三五經,請參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當時,世尊告訴眾比丘……內容就如前經所一樣,所差別的是:「多聞聖弟子對這六根處,能觀察沒有實體的我、沒有我所擁有的事物,像這樣觀察的話,就可斷除對苦諦的懷疑,斷除對集諦、滅諦、道諦的懷疑,這就叫比丘了。多聞聖弟子不會再造作身、口、意三業,而趨入於三惡道之中。」就像這樣地廣為說法……乃至於解脫生死輪迴之苦。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三六經註釋: 1、「於苦狐疑斷,於集、滅、道狐疑斷」:即淨信四聖諦,對此毫不懷疑。四聖諦——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集諦,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道理;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歸宿的真理;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 一三七【經旨】本經意同一三五經,請參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當時,世尊告訴眾比丘……廣為說法的內容就如一三五經,所差別的是:「如果多聞聖弟子對這六根處,能觀察沒有實體的我、沒有我所擁有的事物,像這樣觀察的話,就可斷除對佛的懷疑,斷除對法、僧、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的懷疑。」像這樣地廣為說法……乃至於解脫生死輪迴之苦。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三八【經旨】本經經文與一三五經大扺雷同,請參閱。譯文略。 一三九、第二經亦如是。差別者:於苦、集、滅、道狐疑斷。 【經旨】、本經為以第一三八經為首之第二經,譯文略。 一四〇、第三經亦如是。差別者:於佛、法、僧狐疑斷,於苦、集、滅、道狐疑斷。 【經旨】本經為以第一三八經為首之第三經,譯文略。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七 一四一【經旨】本經敘說憂、悲、惱苦的起因在於有我見,聖弟子得到正慧之故,所以能解脫苦惱的束縛。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縛?貪著什麼?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還未生起的憂、悲、惱苦會使它生起;已生起的憂、悲、惱苦,而又使它更增廣加深的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能為眾弟子們廣為解說,眾比丘聽聞後,當會信受奉行。」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是因為有物質現象存在的緣故,所以有物質現象的生起;是被物質現象系縛,對它貪著的緣故,所以就於物質現像中認見有我。以致於未生起的憂、悲、惱苦,就會使它生起;已生起的憂、悲、惱苦,而又使它更增廣加深。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眾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物質現像是常住不變的呢?還是變化無常的呢?」 比丘答說:「是變化無常,世尊!」 佛陀又問:「如果是變化無常的話,會令人覺得苦惱麼?」 比丘答說:「是令人苦惱,世尊!」 佛陀接著說道:「就像這樣,比丘啊!變化無常會令人苦惱,就是有苦惱的緣故,所以就有苦惱的事物生起,被它所繫縛,執著於它,就在苦惱的事物中認見有我,以致於使未生起憂、悲、惱苦,就會使它生起;已生起憂、悲、惱苦,而又使它更增廣加深。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 所以,眾比丘啊!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象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正慧。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 如果又能對所見、所聞、所覺、所識、所求、所得、及心意所思惟的事物,隨即覺知、隨即觀察,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這事物之中、這事物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正慧。 如果認見有我、有世間、有此世、有他世,有常住、永恆、不會變易的事物,然而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事物之中、事物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正慧。 如果又有所認見:沒有此世的我,也沒有此世的我所擁有的事物;沒有未來的我,也沒有未來的我所擁有的事物。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事物中、事物也不在我之中,這就叫正慧。 如果多聞聖弟子對這六根處,能夠觀察沒有實體的我、沒有我所擁有的事物,像這樣觀察的話,就可斷除對佛的懷疑不信,斷除對法、僧的懷疑不信,這就叫淨信三寶的比丘了。 多聞聖弟子不會再造作身、口、意三業,而趨入於三惡道之中,即使偶有懈怠的時候,但聖弟子決定向正覺的道路邁進,最多在天界、人間各受生七次後,便能解脫生死輪迴之苦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四一經註釋: 1、「起、求、憶」:比對第一三五、第一三八經,應作「求、得、隨憶」。 2、若復見有:此對第一三五、第一三八經,應作「若復有見」。 一四二、一四三【經旨】一四二、一四三、兩經內容請參閱一四一經。 一四四【經旨】本經敘說生起我、我所、我慢、繫著的因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原未生起的我見、我所見、我慢、繫著、結使的煩惱,就會使它生起;已生起的我見、我所見、我慢、繫著、結使的煩惱,而又使它更增廣加深的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就像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於……。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三、一四四)第二、第三經亦復如上。【經旨】一四五、一四六、兩經敘述如同前經,請參閱。 一四七【經旨】本經敘說有漏、障礙、燒燃、憂、悲、惱苦的起因。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如果還未生起有漏(煩惱)、障礙、燒燃、憂、悲、惱苦,而又使它更增廣加深的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四八【經旨】本經敘說苦、樂、不苦不樂三種感受的起因。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三種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在世間不斷地流轉生起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第一四八經註釋: 1、三受:即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是環境不如意時,心中所生起的苦惱感受;樂受,是環境順意時,心中所生起的快樂感受;不苦不樂受,又名舍受,即處於不順不逆的環境時,心中所生起的不苦不樂感受。 一四九【經旨】本經說明三苦是由五陰生起。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三種苦惱(苦苦、壞苦、行苦)在世間不斷地流轉生起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第一四九經註釋: 1、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是心身受苦時所生的苦;壞苦,是偶現之樂境失去時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諸行無常,遷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一五〇【經旨】本經敘說稱、毀、譏、譽、利、衰、苦、樂等世間八法的起因。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人世的八法在世間不斷地流轉生起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五一【經旨】本經敘說我勝、我等、我卑等見解起因於五陰的繫著。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我勝他、我與他相等、我比他卑劣』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五二【經旨】本經敘說有勝我者、有等我者、有卑我者等見解起因於五陰的繫著。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有勝過我的人、有與我相等的人、有比我卑劣的人』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五三【經旨】本經敘說無勝我者、無等我者、無卑我者等見解起因於五陰的繫著。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沒有勝我的人、沒有與我相等的人、沒有比我卑劣的人』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五四【經旨】本經敘說有我、有此世、有他世的見解,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有我、有這世間、有其它世間,這些都是常住、永恆、不會變易之法,我們就如此的安住在其中。』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 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五五【經旨】本經敘說我與大梵天,一切不二、不異、不滅的見解,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我與彼(彼,指大梵天)是這樣子,一切沒有兩樣、沒有差別、常住而不滅。』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第一五五經註釋: 1、「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此即「梵我一元論」,彼,指「梵」,即宇宙我。乃印度正統婆羅門教思想的最高原理。在「阿達婆吠陀」、「梵書」、古「奧義書」中,「梵」被視為萬有的統一原理。相對於個人我原理之「阿特曼」(神我),「梵」意味著大宇宙的原理、宇宙我。其後,此二者又被視為同一而形成「梵我一如」之學說,成為後世貫串印度正統宗教、哲學的中心原理。此一中性原理的「梵」,後來漸被擬人化、神格化,而成為男性神祇「梵天」。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印度最高級的神,是印度教三位主神之一,也是世界的創造神,在佛教則為佛法的守護神,諸天之一。 一五六【經旨】本經敘說各種沒有果報邪見,乃起因於對五陰的執取。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無施(沒有布施的功德)、無會(沒有祭典大會的功德)、無說(沒有祝愿咒說的功德),無善趣、惡趣業報(善惡與業報無關),無此世、他世(此世與他世無關),無母、無父(正行、邪行都無果報),無眾生、無世間阿羅漢正到正趣(沒有死後再生的眾生、沒有證果的阿羅漢證悟往生正趣),也沒有能在這一世或其它世而能圓滿的徹見正法,自己知道能夠以身做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五七【經旨】本經敘說持宿命論的人,否定精進努力的果報,也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無力(自己任何能力都無效)、無精進(自己任何精進努力都無效)、無力精進(自己任何能力與精進努力都無效),無士夫方便(人們怎樣運用方法都無效)、無士夫之精勤(人們怎樣地精進努力都無效)、無士夫方便精勤(人們怎樣運用方法去精進努力都無效)、無自作(自己的造作都不能改觀)、無他作(別人的造作也都不能改觀)、無自他作(自己與他人的造作,一樣都不能改觀);一切的人、一切的眾生、一切的天神,怎樣運用方法都無效、怎樣有能力都無效、怎樣有威勢都無效、怎樣精進努力都無效,都不能改變:已宿定的命運相續地轉變,受到苦樂六道輪迴的業報。』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五八【經旨】本經敘說人們之所以生起斷滅的見解,乃至於否定布施的功德,也都是起因於對五陰的執取。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所有一切眾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死後便一切毀壞斷滅,一無所有了。這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人們,身死命終的時候,屬於地大的元素回歸地大、屬水大的元素回歸水大、屬火大的元素回歸火大、屬風大的元素回歸風大,而我們人類平常能生起善惡作業的根性,此時也隨空而轉去。由弟子四人抬著擔架,把死者抬往墳場去,甚至還未焚屍火葬,就可知道燃燒後的情狀了,就只剩下如白鴿色的骨頭殘存。然而世上那些傲慢的愚夫卻還認為布施會有功德;聰明有智慧的人,也還認為會有果報。如果說人死後還有什麼存在的話,那一切都是虛妄騙人的說法。無論愚夫或有智慧的人,所說的死後還有他世,其實都將毀壞斷滅,一無所有了。』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五八經註釋: 1、四大:指構成一切物質的四種要素,又名四大種、四界。即指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此四種元素之體遍存於一切物質,故稱為大。依「俱舍論」卷一所述,地水火風皆非指世間人所謂的地水等,而是唯以身根能感觸,「無見有對」,屬觸處所攝色者為四大。所謂四大,即:以堅性,能任持物者為地大;以濕為特性,能攝收物者為水大;以暖為特性,能成熟物者為火大;以動為特性,能增長物者為風大。此四大相倚而造極微,極微相聚而成色法。又以其能造,故名種;以其體寬廣能通一切色法,故名大。 2、根隨空轉:根,有二義:一、指觸境能生識之六根;二、指我人能生起善惡作業之根性。本經應指根性而言。空,虛空。根隨空轉,言我人死後,根性也隨空轉去,絲毫無存。 3、輿床第五:輿,扛舉。床,指抬舉屍體的擔架。第五,宋、元、明三本皆作「弟子」。輿床弟子,指為抬舉擔架的弟子。但佛光阿含藏註釋本經「輿床第五……妄說」引巴利本經文說:「巴文意為第五人(四人?)將死者(置)於床(或長凳)上,抬往墓地,可知骨成灰白色,祭祀物變灰。所謂布施,是愚者所施設,皆為空虛(無益),凡是說(死後)有之語者,為妄談戲論。」此經亦見於南傳長阿含沙門果經中,此處作「人以擔架為第五」,並對此補充註釋雲:「『第五為擔架』者,是四個人抬一擔架以搬運屍體,故第五搬運者是擔架。」解釋稍有不同,可參閱。 一五九【經旨】本經敘說「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的邪見,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眾生所生起的煩惱,是沒有原因,也沒有助緣的。』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第一五九經註釋: 1、「眾生煩惱,無因無緣」:意為「煩惱非惡行因果」之邪見。 一六〇【經旨】本經敘說「眾生清淨,無因無緣」的邪見,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眾生所獲得的清淨,都是沒有原因,也沒有助緣的。』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第一六〇經註釋: 1、「眾生清淨,無因無緣」:意為「清淨非善行因果」之邪見。 一六一【經旨】本經敘說「眾生無知無見,無因無緣」的邪見,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眾生的無知無見,是沒有原因,也沒有助緣的。』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六二【經旨】本經敘說執取五陰而生邪見、邪說,但不明記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六三【經旨】本經敘說七身常住不變的邪見,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認為七身不是被造作出來的,也不是被能造作的事物造作出來的(即沒有造作者);不是被變化出來的,也不是被能變化的事物變化出來的(即沒有變化者)。不能殺壞、不能移動、極為堅實,是哪七身呢?就是所說的地身、水身、火身、風身、樂身、苦身、命身等七種。這七種身不是被造作出來的,也不是被能造作的事物造作出來的;不是變化出來的,也不是被能變化的事物變化出來的。不能殺壞、不能移動、極為堅實,不會轉移、不會改變、彼此也不會相逼迫。無論是福、禍或有福有禍,無論是苦、樂或有苦有樂,或者是有人砍斷別人的頭等情況,在這世間中也都不會互相逼迫。無論是生命或色身,在這七身當中,可以容許刀劍出入,也不會危害到身命,因為在這七身當中並沒有什麼殺害,也沒有殺害的人;沒有什麼系縛,也沒有系縛的人;沒有什麼想念,也沒有想念的人;沒有什麼教導,也沒有教導的人。』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六四【經旨】本經敘說各種惡行並無惡因緣,也不會遭惡果,及各種善行也不能作福的邪見,都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自己作或教他人作,自己截斷或教他人截斷,自己煮或教他人煮,自己殺或教人去殺;傷害眾生,取他人財物,行邪淫,明知而說妄語,飲酒;穿鑿牆壁,壞斷鎖煉,偷盜搶奪,攔路搶劫,危害村莊,毀壞城市,殘害人民。用極銳利的劍或輪鉛(以鉛塊為輪)去斷斫,把人截斷做成大肉塊的堆聚,像學這樣的惡行,那也不是什麼惡的因緣所致,也不會招來什麼惡果。在恒河之南殺害人而去,在恒河之北又作起祭典的大會而來,像那樣並不是有什麼福、惡的因緣,也不會招來什麼福、惡的事。布施予人、調伏諸惡業、護持他人、利益於人的作法、與人同利等,對於做這些行為,也是不能作福的。』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第一六四經註釋: 1、「作、教作……復道害村、害城、害人民」:這些都是指邪惡的行為造作而言。其中「復道」一詞,复,是「伏」的意思,言埋伏於路旁伺機搶劫,即攔路搶劫的強盜行為。 2、作大會:指舉辦祭典大會。 一六五【經旨】本經敘說眾生經過定量生死往來後,可得究竟苦邊,在此之間無論如何修行,都是徒勞無功的邪見,也是起因於執取五陰。本經外道所說諸內容,大多不可解,或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境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在這一百四十萬主要誕生的生命形態中,又有六萬個生命形態,六百個生命形態。造作了五業(眼、耳、鼻、舌、身業)、三業(身、口、意業)、二業(或即指身、口業)、一業(身或口業)、半業(意業)。有六十二種修行方法。經過六十二中劫、一百二十種地獄、一百三十種能感覺的眾生、三十六種塵染的眾生界、四萬九千種龍家、四萬九千種金翅鳥家、四萬九千種邪命外道家、四萬九千種外道中出家、七種有想的胎生界、七種無想的胎生界、七種阿修羅、七種毘舍遮(噉精鬼)、七種天、七種人、七百個海、七種有夢欲界、七百種有夢欲界、七種高山深嶮、七百種高山深嶮、七種覺界、七百種覺界、六種種族、十增進、八種大士地位,在這八萬四千大劫期間,無論愚笨或聰明的人,一定要如此往來經歷,才能徹底地脫離生死輪迴的苦海。在這當中沒有沙門或婆羅門會這樣地說:我經常持守戒律,受持各種苦行,修持一切清淨的梵行,使未成熟的業讓它成熟,已成熟的業就捨棄,但業的升起或沉淪,卻仍不可知。因為在這期間,苦樂是經常持續著,生死也有定量;就好比把線球拋到空中一樣,那線會漸漸墜下,到了地面自然停止。同樣地,在這八萬四千大劫期間,生死會有定量,也同是這樣子。』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第一六五經註釋: 1、生門:指誕生的生命形態。 2、內劫:即中劫。 3、泥黎:地獄。 4、百三十根:根,指能感覺的眾生。 5、三十六貪界:漢譯南傳大藏經作「塵界」,即污染的眾生界。 6、七想劫、七無想劫:漢譯南傳大藏經作「七想胎、七無想胎」。 7、七百海:漢譯南傳大藏經作「七池」。 8、六生:漢譯南傳大藏經作「六種族」。 9、八大士地:漢譯南傳大藏經作「八人地」,指八種人間的地位。 10、縷丸:即絲球、線球。 一六六【經旨】本經敘說「風不吹、火不燃」等邪見,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風不能吹拂、火不能燃起、水不能流動、箭不能飛射、懷妊不產、乳而不哺,日月或出或沒,或明或闇,是不可了知的。』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第一六六經註釋: 1、【殼-幾+牛】:擠牛、羊乳。 一六七【經旨】本經敘說大梵天為自在造作的唯一主神,是眾生父的邪見,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這大梵天王能隨心自在的造作自然界,是一切眾生之父。』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六八【經旨】本經敘說色就是我,無色就是我等邪見,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物質現象就是我,其餘都是虛名;非物質現象就是我,其餘都是虛名;是物質現像也是非物質現象就是我,其餘都是虛名;非物質現像也不是非物質現象就是我,其餘都是虛名。我是實有存在,其餘都是虛名;我是虛無不存在,其餘都是虛名;我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其餘都是虛名;我是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其餘都是虛名。我是只有一種想法、有種種想法、多種想法、無量想法;我是一向快樂、一向痛苦、或有苦有樂、不苦不樂,其餘都是虛名。』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六九【經旨】本經敘說與前經相同,只是「虛名」與「妄想」一詞之別而已。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物質現象就是我,其餘都是妄想;不是物質現象、不是非物質現象就是我,其餘都是妄想。我是實有存在,其餘都是妄想;我是虛無不存在,其餘都是妄想;我是既不是實有存在,也不是虛無不存在,其餘都是妄想。我是只一種想法、有種種想法、只些微想法、有無量想法;我是一向快樂、一向痛苦、或有苦有樂、不苦不樂。』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七〇【經旨】本經敘說世間常等四種邪見,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我們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常、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世間一切事物是既有常也是無常、世間一切事物不是有常也不是無常;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實有存在、世間一切事物都是虛無不存在、世間一切事物是實有存在也是虛無不存在、世間一切事物不是實有存在也不是虛無不存在;生命(指神識或一般所說的靈魂)就是身體、生命與身體相異;如來死後還存在、如來死後就不存在、如來死後是既存在也不存在、如來死後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七一【經旨】本經敘說世間我常等四種邪見,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世間一切事物和我都是有常、世間一切事物和我都是無常、世間一切事物和我是既有常也無常、世間一切事物和我是既非有常也不是無常;我的苦惱是有常、我的苦惱是無常、我的苦惱是既有常也無常、我的苦惱是既非有常也不是無常;世間一切事物和我都是自己所造作、世間一切事物和我是別人所造作、世間一切事物和我既有自己的造作也有別人的造作、世間一切事物和我是既非自己所造作也非別人所造作,而是非自己非他人毫無原因的造作;世間一切事物和我的苦惱是自己所造作、世間一切事物和我的苦惱是別人所造作、世間一切事物和我的苦惱是有自己也有別人的造作、世間一切事物和我的苦惱是既非自己也非別人毫無原因的造作。』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一七二【經旨】本經敘說若無五欲的娛樂,就是見法般涅槃等邪見,都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一個人如果能夠沒有五欲的娛樂的話,這樣就能在現世中,獲得涅槃寂靜的境地了;如果能夠離棄五欲、五蓋邪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遠離貪欲而生起喜樂,進入初禪……甚至到第四禪,這就是第一義般涅槃了。』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第一七二經註釋: 1、五欲:有二義:一、指對色、聲、香、味、觸生起的貪欲;二、指財欲、色欲、飲食慾、名欲、睡眠欲,這裡是指第一種說法。 2、「若離欲、惡不善法,……離生喜樂」:欲,指五欲;惡不善法,指五蓋。覺、觀、喜、樂皆為禪支,加定的話,就叫「五禪支」。五禪支意涵如下:一、覺,或譯作尋,尋求推度之意,即對事理之粗略思考。但在南傳「阿毘達摩論」裡,它精確地代表把心投入,或令它朝向目標的心所。對於修習禪定,覺的特別作用是對治昏沉睡眠蓋。二、觀,或譯作伺,是細心思維諸法名義等之精神作用,是於「覺」之後,保持此心繼續專注於目標。覺有如投向花朵的蜜蜂;觀則有如在花朵上方嗡嗡作響的蜜蜂。禪那中的「觀」能暫時制止疑蓋。三、喜,是喜歡或對目標有興趣之意,屬於行蘊。南傳佛教把修定當中升起的喜分為五個層次——小喜,能令體毛豎直;剎那喜,有如閃電;流喜,有如拍打海灘的大浪,一陣陣流遍全身;上升喜,能夠令使身體升起;遍滿喜,有如洪水注滿山洞般遍布全身。禪那之喜是最後一種喜。喜禪支可製伏瞋恨蓋。四、樂,此禪支是心的樂受,屬於受蘊。此樂是脫離欲樂而後生,所以稱為精神之樂,或非世俗之樂。它能對治掉舉與惡作(散亂與追悔)。五、定,又作一境性、一心支。此心所是所有禪定的主要成份與必要因素。其作用是緊密地觀察目標,這是禪那的特徵。但它並不能獨自執行其作用,它需要其它四禪支配合運作,各執行其作用:覺把相應法投入目標;伺則維持它們於目標;喜激起對目標的歡喜;樂體驗禪那之樂。(參考南傳阿毘達摩概要精解) 3、第一義般涅槃:第一義:即至高無上的真理。本經指有些邪見者,認為修行達到色界的四禪天,就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涅槃境地了。 一七三【經旨】本經說明種種「我正斷」的邪見,是起因於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繫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於使眾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如果我這由粗糙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和合的色身毀壞斷滅,便一無所有了,這就叫「我正斷」;又如在欲界的我毀壞斷滅,死後便一無所有了,這就叫「我正斷」;又如在色界的我死後毀壞斷滅,便一無所有了,這就叫「我正斷」;如果得入無色界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我在那兒死後毀壞斷滅,便一無所有了,這就叫「我正斷」。』呢?」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經一樣。 第一七三經註釋: 1、正斷:正確的斷滅。 2、欲界:三界之一,即有色欲與食慾的眾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獄等,都屬欲界的範圍。 3、色界: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因此界的眾生,但有色相,而無男女諸欲,故名色界。色界範圍包括初禪至四禪等,一共十二屬天。 4、空入處:即空無邊處,是無色界第一天之名。是在人間修空無邊處禪定,厭形色之身,思無邊之空,作空無邊之解的修行人,死後所生之處。「大毘婆沙論」謂其壽二萬劫。 5、識入處:即識無邊處,是無色界第二天之名。由於憎厭第一天(空無邊處天)之空無邊,乃依轉心緣識所加行之定而得之果報。「大毘婆沙論」謂其壽為四萬劫。 6、無所有入處:即無所有處,是無色界第三天之名。係由厭棄空無邊處的虛空無邊,與識無邊處的三世流動無涯際,故修無所有處定而感得此天之果報。此天一如其定,怡然寂靜,不起諸相。「大毘婆沙論」謂其壽六萬劫。 7、非想非非想入處:即非想非非想處,是無色界第四天之名。此天為三界最高處,生於此處的人,沒有下地粗想的煩惱,故叫非有想,又叫非想,但不是沒有細想的煩惱,故叫非無想,又叫非非想。外道錯認此處為真的涅槃處。 一七四【經旨】本經敘說五陰為無常法,故應斷除。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那現像是變化無常的話,就應予以斷除,斷除那現像後,因為正法增長的緣故,便能得到長夜的安樂。什麼現像是無常的呢?就是物質現像是無常的,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無常的」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七五【經旨】本經敘說過去的五陰是無常法,故應斷除。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對於過去無常的現象,應當予以斷除,斷除那現像後,因為正法增長的緣故,便能得到長夜的安樂。什麼是過去無常的現象呢?過去的物質現象就是無常的現象,過去的慾求也是無常的現象,那些現像都應當予以斷除。斷除了那些現像後,因為正法增長的緣故,便可得到長夜的安樂。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像這未來、現在、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過去未來現在等法,若是無常法的話,同樣地,也應加以斷除。 一七六【經旨】本經敘說為斷無常法,當求訪大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為了斷除無常之法的緣故,所以應當去求訪大師。什麼是無常之法呢?我說物質現象就是無常法;為了斷除這無常法,應當去求訪大師;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要像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七六經註釋: 1、「如是過去…:過去未來現在當求大師,八種經如是」:意謂像這過去……過去未來現在當求大師等法,有八種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2、「種種教隨順……正憶念,一一八經亦如上說」:意謂自「種種教隨順」以下至「正憶念」等法,每一法各有八篇經文,也如上述。 3、「如斷義,如是知義……舍義亦如是」:意謂如「斷義」的經文一樣,像「知義」……「舍義」等五法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一七七【經旨】本經敘說為斷五陰無常,故應勤求大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頭髮和衣服,你應當怎樣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時應當生起強烈的慾願,殷勤運用各種方便善巧及時搶救,把火撲滅。」 佛陀告訴比丘說:「人們的頭髮和衣服遭火燒燃還可暫忘,可是無常的盛火就應當把它除盡斷滅掉;為了斷滅這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要殷勤求訪大師。是為了斷滅什麼無常火的緣故,所以要殷勤求訪大師呢?我說就是為了斷滅物質現象的無常,所以要殷勤求訪大師;也是為了斷滅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常的緣故,所以要殷勤求訪大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斷無常」的經文一樣,像這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法,同樣地,有八種「救頭燃譬經」,都如上述一樣地廣為解說。就如「求大師」的經文一樣,像這求種種教、隨順教等法,經文也都如上述地廣為解說。就如「斷義」的經文一樣,像這知義、盡義、吐義、止義、舍義、滅義、沒義等法,也是這樣的說法。 第一七七經註釋: 1、頭衣:有二種解釋:一作帽子;一作頭髮和衣服,巴利本即作此解。 2、增上欲:增上,增強其向上之勢。欲,希求、欲願之意。增上欲,是指強烈的慾願而言。 一七八【經旨】本經敘說為斷五陰無常,應當隨修內身身觀住。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為了斷滅無常的緣故,應當隨順修習對自己身體的觀察。到底什麼法是無常的呢?我說物質現像是無常的;為斷滅那物質現象無常的緣故,所以應當隨順修習自身的觀察。像這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無常的;為了斷滅那精神現象無常的緣故,應當隨順修習對自身的觀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經文所述無常一樣,像這過去色也無常,未來色、現在色、過去未來色、過去現在色、未來現在色、過去未來現在色等也都是無常,為了斷除那些無常的緣故,應當隨順修習對自身的觀察。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同樣要這樣地去觀察。 如「隨順內身身觀住」有八種經文一樣,像這外身身觀、內外身身觀、內受受觀、外受受觀、內外受受觀、內心心觀、外心心觀、內外心心觀、內法法觀、外法法觀、內外法法觀住等十一法,每一法各有八篇經文,也都如上述。 如為斷無常之義,要修習四念處一樣,像這為了知義、盡義、吐義、止義、舍義、滅義、沒義之故,所以要隨順修習四念處,也如上述。 第一七八經註釋: 1、內身身觀住:指對自身之深刻觀察,又作身念住、身念處。 一七九【經旨】本經敘說為斷五陰無常,應隨修內身身觀住,經意與前經相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頭髮和衣服了,你應當怎樣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時應當生起強烈的慾願,殷勤運用各種方便善巧及時搶救,把火撲滅。」 佛陀告訴比丘說:「人們的頭髮和衣服遭火燒燃還可暫忘,可是無常的盛火就應當把它除盡斷滅掉。為了斷滅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要隨順修習自身的觀察。怎樣叫為斷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要隨順修習對自身的觀察呢?我說物質現像是無常的,為了斷滅物質現象無常的緣故,所以要隨順修習對自身的觀察;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像也是無常的緣故,為了斷滅精神現象的無常,所以要隨順修習對自身的觀察。」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於……。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七九經註釋: 1、「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意謂如「無常」的經文一樣,像這過去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法,經文敘述相同。 2、「如內身身觀住八經,如是外身身觀八經、內外身身觀八經如上說」:意謂如「內身身觀住」有八篇的經文一樣,像這外身身觀有八篇經文、內外身身觀有八篇經文,都如上述。 3、「如身念處二十四經,如是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二十四經如上說」:意謂像「身念處」的二十四篇經文一樣,同樣地,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等法,也有二十四篇經文如上述。 4、「如當斷無常九十六經,如是當知……當沒,一一九十六經亦如上說」:意謂如「當斷無常」有九十六篇經文一樣,同樣地,當知……當沒等七法,每一法各有九十六篇經文,也跟本經說法相同。 一八〇【經旨】本經敘說為斷五陰無常,應斷已生之惡不善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頭髮和衣服了,你應當怎樣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時應當生起強烈的慾願,殷勤運用各種方便善巧及時搶救,把火撲滅。」 佛陀告訴比丘說:「人們的頭髮和衣服遭火燒燃還可暫忘,可是無常的盛火就應當把它除盡斷滅掉;為了斷滅這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就應當把它斷除;要生起欲願精勤修習,收攝散亂的心,並且使它不斷地增長。到底是為了斷除什麼無常法的緣故?為了斷除什麼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的緣故?所以才要生起欲願方便精進,收攝散亂的心,使它不斷地增進呢?我說就是為了斷除物質現象無常的緣故;也是因為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常,應當把它斷除的緣故,所以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要使它斷除,生起欲願方便精進,收攝散亂的心,使它不斷地增進。」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八〇經註釋: 1、「如無常經,如是過去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亦如上說」:意謂就如「無常」經文所述一樣,同樣地,過去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法,有八經也如上述。 2、「如已生惡不善法當斷故,如是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攝心增進,八經亦如上說」:意謂就如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應當斷除的緣故;同樣地,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使它不會生起……收攝散亂的心使不斷增長等法,有八篇經文也如上述。 3、「如當斷無常三十二經,如是當知……當沒,一一三十二經,廣說如上」:意謂如「當斷無常」之三十二經,同樣地,當知… …當沒等七法,每一法也有三十二經,都廣說如上。 一八一【經旨】本經敘說為斷五陰無常,應當修習「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頭髮和衣服了,你應當怎樣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時應當生起強烈的慾願,殷勤運用各種方便善巧及時搶救,把火撲滅。」 佛陀告訴比丘說:「人們的頭髮和衣服遭火燒燃還可暫忘,可是無常的盛火就應當把它除盡斷滅掉。為了斷滅這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應當修習『欲三摩地斷行成就如意足』。應當斷滅什麼現象的無常呢?我說應當斷滅物質現象的無常,應當斷滅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無常,所以要修習『欲三摩地斷行成就如意足』。」就如經文的廣為解說,乃至於……。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無常」的經文一樣,像這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八篇經文,也如上述。 就如「修欲定」的經文一樣,同樣地,對精進定、意定、思惟定等法,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就如「當斷」的三十二篇經文一樣,像這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舍、當滅、當沒等法,每一法都有三十二篇經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一經註釋: 1、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又作「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簡稱「欲如意足」,或「欲神定」,為「四神足」之一。原系一種禪定,修此禪定則能如意開發神通。欲是希求,謂由欲樂聖道所獲得的三摩地(即三昧,定之意),故名欲三摩地;又修習「四神足」時,為要求斷除所有煩惱,為圓滿成辦三摩地,有八種斷行,又叫作八種勝行,即欲、策勵、信、安(輕安)、念、正知、思、舍(行舍)。成就三摩地的斷行,所以叫作「斷行成就」。出世間法最勝自在,叫它作「勝行」。修習「四神足」,能得能證出世間法,所以叫作「神足」(瑜伽義)。或者所有思求、所欲願,一切如意,所以叫作「神」;能引發神,所以叫作「足」(婆沙義)。或者「神」是說諸神靈勝妙的功德,這「四神足」為諸神靈妙德所依止,所以叫作「神足」(俱舍義)。又據「大智度論」卷十九說,能獲得四種定以攝心,可使智力定力相等,所願皆得,所以叫做「如意足」。 一八二【經旨】本經敘說為斷五陰無常,應修習信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頭髮和衣服了,你應當怎樣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時應當生起強烈的慾願,殷勤運用各種方便善巧及時搶救,把火撲滅。」 佛陀告訴比丘說:「人們的頭髮和衣服遭火燒燃還可暫忘,可是無常的盛火就應當把它除盡斷滅掉。為了斷滅這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應當修習相信正道及助道法的信根。到底是要32斷滅什麼無常法呢?我說應當斷滅物質現象的無常,應當斷滅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無常,所以要修習相信正道及助道法的信根。」就像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於……。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無常」的經文一樣,像這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法的經文,也如上述 就如「信根」的八篇經文一樣,像這修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四法,有八篇經文如上述。 就如「當斷」的四十篇經文一樣,像這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舍、當滅、當沒等法,每一法都有四十篇經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二經註釋: 1、信根:為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之一。所謂信根,就是要相信正道及助道之法,如此便能出生一切無漏禪定解脫。所說正道即指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助道即指五停心觀: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數息觀。 一八六【經旨】本經敘說為斷五陰無常,應修習苦集盡道四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頭髮和衣服了,你應當怎樣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時應當生起強烈的慾願,殷勤運用各種方便善巧及時搶救,把火撲滅。」 佛陀告訴比丘說:「人們的頭髮和衣服遭火燒燃還可暫忘,可是無常的盛火就應當把它除盡斷滅掉。為了斷滅這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應當修習苦集盡道四諦。是為了要斷滅什麼無常法的緣故,所以應當修習苦集盡道四諦的呢?我說是為了斷滅物質現象無常的緣故,所以應當修習苦集盡道四諦;為了要斷滅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常的緣故,所以應當修習苦集盡道四諦。」就像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於……。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無常」的經文一樣,像這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法的經文,也如上述。 如「苦集盡道」的八篇經文一樣,像這苦盡道、樂非盡道、樂盡道等法,每一法都有八篇經文,也如上述。 就如「當斷」的三十二篇經文一樣,像這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舍、當滅、當沒等法,每一法都有五十六篇經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六經註釋: 1、苦集盡道:此即四聖諦,又作苦集滅道。苦諦,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諦,是說明人生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癡無明,和貪欲瞋恚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種,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此四聖諦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一八七【經旨】本經敘說為斷五陰無常,應修習無貪法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頭髮和衣服了,你應當怎樣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時應當生起強烈的慾願,殷勤運用各種方便善巧及時搶救,把火撲滅。」 佛陀告訴比丘說:「人們的頭髮和衣服遭火燒燃還可暫忘,可是無常的盛火就應當把它除盡斷滅掉。為了斷滅這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要修習不貪愛五欲的法句。是為了要斷滅什麼無常法的緣故,所以要修習不貪愛五欲的法句呢?我說是為了斷滅物質現象無常的緣故,所以要修習不貪愛五欲的法句;為了斷滅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常的緣故,所以要修習不貪愛五欲的法句。」就像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於……。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無常」的經文一樣,像這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法的經文,也如上述如「當修無貪法句」的八篇經文一樣,像這無恚、無癡諸句的正句法句。每一法句都有八篇經文,也如上所述。 就如「當斷」的二十四篇經文一樣,像這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舍、當滅、當沒等法,每一法都有二十四篇經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七經註釋: 1、無貪法句:無貪,心無貪欲的意思,尤指不貪愛五欲而言,是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癡)之一。法句,正法的文句。 一八八【經旨】本經敘說為斷五陰無常,應修習止(禪定)。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頭髮和衣服了,你應當怎樣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時應當生起強烈的慾願,殷勤運用各種方便善巧及時搶救,把火撲滅。」 佛陀告訴比丘說:「人們的頭髮和衣服遭火燒燃還可暫忘,可是無常的盛火就應當把它除盡斷滅掉。為了斷滅這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應當修習禪定。到底是要斷滅什麼無常法的緣故,所以應當修習禪定呢?我說是為了斷滅物質現象無常的緣故,所以應當修習禪定;也是為了斷滅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無常的緣故,所以應當修習禪定。」就像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於……。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無常」的經文一樣,像這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法的經文,也如上述。 如「修止」的八篇經文一樣,像這「修觀」的八篇經文,也如上所述。 如「當斷」的十六篇經文一樣,像這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舍、當滅、當沒等法,每一法都有十六篇經文,也都如同上述。 「所有的一切物質現象,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物質現像中、物質現像也不在我之中,這些情況要如實地去察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子。多聞聖弟子能這樣地去做正確觀察的話,就會對物質現像生起厭離,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產生厭離;產生厭離後,就不再愛樂它,由於不愛樂它,所以心靈就可獲得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知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八八經註釋: 1、「如無常,如是動搖……煩惱動」:此段共計一〇五法,但經文實多不可知。 2、乃至斷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注云:「即指無常等八法」。 3、乃至滅、沒: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注云:「即指斷、知等八法」。 4、當修止、觀: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注云:「即當修四念處……止觀,共四十六法」。止觀,止與觀。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觀是觀察一切真理。止屬於定,觀屬於慧,止觀就是定慧雙修的意思。 一八九【經旨】本經敘說由於貪欲成之故,所以不知五陰無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因為成就一法的緣故,所以就不再能察知物質現象無常,也不再能察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無常。到底是成就那一法呢?我說就是成就了貪欲一法,所以不能察知物質現象的無常,也不能察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無常。那麼應成就那一法呢?我說就是要成就無貪欲法;能成就無貪欲法的話,就能察知物質現象的無常,也能察知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的無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八九經註釋: 1、貪欲:是三毒(貪欲、瞋恚、愚癡)之一,即引起順情之塵境而無厭,謂之貪欲。也就是貪愛世間之色欲財寶等而不知足的意思。 2、「如成就不成就,如是知不知……映翳不映翳亦如是」:意謂如「成就不成就」的經文一樣,像這知不知……映翳不映翳等類的經文,也同樣地說法。 3、「如是知……獨、證,亦復如是」:印順導師「雜阿舍經論會編」注云:「自『知』至作『證』為八類」。 4、「如貪,如是恚……愁憂、惱苦」:印順導師「雜阿舍經論會編」注云:「自『貪慕』至『惱苦』共六五類」。 5、映翳:遮蔽之義。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卷第八 一九〇 【經旨】本經敘說能正確觀察眼等六根無常,就能生厭而離喜貪,得到正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正確地觀察眼根的無常,像這樣觀察的話,就叫「正見」。由於能做正確的觀察,所以就會對它生起厭嫌;由於生起厭嫌,所以就會從喜歡出離,從貪愛出離;由於從喜歡、貪愛出離的緣故,所以我說他的心靈已獲得了真正的解脫。同樣地,也要正確地觀察這耳、鼻、舌、身、意的無常,若能從喜歡它出離,從貪愛它出離;由於已出離了喜歡、貪愛的緣故,比丘啊!我說他的心靈已獲得了真正的解脫。心靈獲得真正解脫的人,就能自己記說: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無常」的經文一樣,像這苦、空、非我等法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第一九〇經註釋: 1、六入處:指六根而言。所以言入者,入乃涉入之義,謂根境互相涉入,眼入色、耳入聲、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觸、意入法;所以言處者,處乃出生之義,謂出生六識之處,指六根緣六塵,能生起六識故。 一九一【經旨】本經敘說能正確思惟、觀察眼等六根是無常,就能斷除欲貪,得到正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只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對於眼根,應當做正確地思惟、觀察它的無常。為什麼呢?因為對眼根能做正確地思惟、觀察它無常的緣故,所以對眼根的貪欲就能斷除;因為貪欲斷除的緣故,我說他的心靈已獲得了真正的解脫。同樣地,也要正確地思惟、觀察耳、鼻、舌、身、意的無常,由於能做正確地思惟、觀察的緣故,所以對它們的貪欲就能斷除;貪欲能夠斷除的話,我說他的心靈已獲得了真正的解脫。就像這樣,比丘啊!心靈獲得真正解脫的人,就能夠自己記說: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九二【經旨】本經敘說對眼等六根若不識、不知、不斷、不離欲,就不能盡苦;若能識、能知、能斷、能離欲,則能盡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只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對眼根,不認知、不了解、不能斷舍、不出離貪欲的話,那麼就不能正確地滅盡苦惱了。耳、鼻、舌、身、意,也是像這樣。眾比丘啊!對眼根如果能夠認知、能夠了解、能夠斷舍、能夠出離貪欲的話,那麼就能正確地滅盡苦惱了。同樣地,對耳、鼻、舌、身、意,如果也能夠認知、能夠了解、能夠斷舍、能夠出離貪欲的話,那麼就能正確地滅盡苦惱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九三【經旨】本經敘說對眼等六根,若不識、不知、不斷、不離欲,就不能超越生、老、病、死苦;反之,即能超越生、老、病、死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只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對眼根,不認知、不了解、不能斷舍、不出離貪欲的話,那麼就不能超越生、老、病、死苦了。同樣地,對耳、鼻、舌、身、意,如果也不認知、不了解、不能斷舍、不出離貪欲的話,那麼就不能超越生、老、病、死苦了。眾比丘啊!對眼根如果能夠認知、能夠了解、能夠斷舍、能夠出離貪欲的話,那麼就能夠超越生、老、病、死苦了。同樣地,對耳、鼻、舌、身、意,如果也能夠認知、能夠了解、能夠斷舍、能夠出離貪欲的話,那麼就能超越生、老、病、死、苦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九三經註釋: 1、於眼若識:此「眼」字原作「色」字,今依「雜阿含經論會編」改正。 一九四【經旨】本經敘說若於眼等六根不能離欲,則心不得解脫,不能滅盡苦惱;反之則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只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對眼根,不能出離貪欲,心靈不能獲得解脫的話,那麼就不能正確地滅盡苦惱了;同樣地,對耳、鼻、舌、身、意,如果也不能出離貪欲,心靈不能獲得解脫的話,那麼也就不能正確地滅盡苦惱了。眾比丘啊!如果對眼根能夠出離貪欲,心靈獲得解脫的話,那麼他就能夠正確地滅盡苦惱了;同樣地,對耳、鼻、舌、身、意,如果也能夠出離對它的貪欲,心靈獲得解脫的話,那麼他就能夠正確地滅盡苦惱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九五【經旨】本經敘說對於六根與塵境若不能離欲,則心不得解脫,不能超越生、老、病、死、苦;反之,則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只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對於眼根和它所看見的色境,不能出離對它的貪欲,心靈不能獲得解脫的話,那麼就不能超越生、老、病、死、苦了;同樣地,對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等,如果也不能出離對它的貪欲,心靈不能獲得解脫的話,那麼也就不能超越生、老、病、死、苦了。眾比丘啊!如果對於眼根和它所看見的色境,能夠出離對它的貪欲,心靈獲得解脫的話,那麼就能夠超越生、老、病、死、苦了;同樣地,對於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等,如果也能夠出離對它的貪欲,心靈獲得解脫的話,那麼就能夠超越生、老、病、死、苦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九六【經旨】本經敘說若對眼等六根生喜,就是對苦生喜,那麼就不能解脫於苦;反之則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對眼根喜愛的話,就是對苦惱喜愛;如果對苦惱喜愛的話,我說那個人就不能從苦惱中獲得解脫了。同樣地,對耳、鼻、舌、身、意諸根喜愛的話,就是對苦惱喜愛;如果對苦惱喜愛的話,我說那個人就不能從苦惱中獲得解脫了。 眾比丘啊!如果對眼根不喜愛的話,就是對苦惱不喜愛;對苦惱不喜愛的話,我說那個人就可從苦惱中獲得解脫了。同樣地,對耳、鼻、舌、身、意諸根,能夠不喜愛的話,就是對苦惱不喜愛;對苦惱不喜愛的話,我說那個人就可從苦惱中獲得解脫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一九七【經旨】本經敘說若能對六根、六塵(六境)生厭,即可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一切都是無常。為什麼一切是無常的呢?我說好比眼根就是無常,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由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而生的眼觸,又由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痛苦的感受、快樂的感受、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都是無常的;同樣地,這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無常的。多聞聖弟子能這樣地去做觀察的話,對眼根就會生起厭嫌;像這色境、眼識、眼觸以及由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痛苦的感受、快樂的感受、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也都會生起厭嫌。同樣地,這耳、鼻、舌、身、意五根所接觸的聲、香、味、觸、法五境,乃至這意根接觸法境產生的意識,以及由意根、意識、法境三者和合而生的意觸,又由於意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痛苦的感受、快樂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對這些也會生起厭嫌;由於厭嫌它,所以就不會去愛樂它;由於不愛樂它,所以就可獲得自在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無常」的經文一樣,像這苦、空、無我等法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第一九七經註釋: 1、色:指色境,即眼根所見、眼識所分別的對境,包含顯色(即顏色)和形色(即形狀)兩類。 2、眼識:眼根觸對色境所產生的認知作用即叫眼識;但能見色,未起分別。 3、眼觸:六觸之一。觸,即與一切心、心所法(指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相應能觸對境的精神作用。俱舍論卷十雲:「觸有六種,所謂眼觸,乃至意觸。此復是何?三和所生,謂根、境、識三和合,故有別觸生。」 一九八【經旨】本經敘說內容與前經同,可參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一切都是無常。為什麼一切是無常呢?我說好比眼根就是無常,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由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而生的眼觸,又由眼觸的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都是無常的。同樣地,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這意根所接觸的法境,意根接觸法境產生的意識,以及由意根、法境、意識三者和合而生的意觸,又由於意觸的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也都是無常的。多聞聖弟子能這樣去做觀察的話,就可自眼根中得到解脫。像這色境、眼識、眼觸以及由於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也都可得到解脫。同樣地,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這意根所接觸的法境,意根接觸法境產生的意識,以及由意根、法境、意識三者和合而生的意觸,又由於意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也都可得到解脫;我說他已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九八經註釋: 1、如是耳、鼻、舌、身、意:本句末原有「識」字,對照前後經文,應是衍字。今依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予以刪除。 2、「如說一切無常,如是一切苦……一切燒」:所舉之一切法都是經名。 一九九【經旨】本經敘說佛陀作三種的示現教化,即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伽阇屍利沙寺院,和一千位比丘在一起,這些比丘以前都是縈發的婆羅門。 那時,世尊為這千位比丘做了三種示現的教化。是那三種呢?就是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和教誡示現。 所謂神足示現,就是說世尊隨其所應,而示現進入禪定狀態。然後他凌虛而至東方的空中,作行、住、坐、臥的四種威儀;併入火光三昧,身上發出種種的火光,有青光、黃光、赤光、白光、紅光、玻璃色光等;水火又同時顯現,有時身下發出火光,身上流出水來;或者身上發出火光,身下流出水來。世尊在天空的南方、西方、北方等,也都做這樣的示現。這時,世尊作種種的神通變化後,又回到僧眾中坐著,這就叫神足變化示現。 所謂他心示現,就是說世尊能依照他人的心念、依照他人的意念,以及依照他人的心識,去指導他人應作這樣的想法,不應作這樣的想法,他應作這樣的捨棄,他應作這樣的身證住,這就叫他心示現。 所謂教誡示現,就如世尊所說:「眾比丘啊!一切都在燒燃。為什麼一切都在燒燃呢?我說好比眼根就在燒燃。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由於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而生的眼觸,又由於眼觸的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都在燒燃。同樣地,耳、鼻、舌、身、意諸根都在燒燃。像這意根所接觸的法境,意根接觸法境產生的意識,以及由意根、法境、意識三者和合而生的意觸,又由於意觸的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也都在燒燃。是用什麼去燒燃呢?就是用貪欲的火去燒燃、瞋恚的火去燒燃、愚癡的火去燒燃,以及用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火去燒燃。」 當時,這千位比丘聞佛說法,便能不生諸煩惱,心靈得到自在解脫。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九九經註釋: 1、伽阇屍利沙:舊譯伽耶山。有二處,一在靈鷲山附近;一在菩提道場附近。本經未明示何者?西域記八雲:「渡尼連禪河至伽耶城,城甚險固,少居人,唯婆羅門有千餘家,大仙人祚胤也。」出城東南行三里,大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場。或即指菩提道場。 2、支提:靈廟或塔之義,此指寺院而言。 3、正受:禪定的異名。即在定時,以定之力而使身心或身領受平等安和之相。 4、陵虛:升於空中之意。 5、四威儀:佛教徒的行、住、坐、臥都有一定的規範,以保持嚴肅和莊重。即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的行儀。 6、火三昧:即火光三昧,指第四禪定。 7、身證:利根之人依滅盡定,得似涅槃法,是身得寂靜樂不還果的聖者。 8、燒然:也是「煩惱」的異名。 二〇〇【經旨】本經敘說若能知見眼等六根非我、非異我、不相在的話,就可獲得證悟,究竟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 那時,羅睺羅尊者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要怎樣認知、怎樣觀察我這個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才能使我見(妄執有我)、我所見(妄執萬物是我所有)、我慢(傲慢自大)、結使(潛伏的煩惱種子)、繫著(貪取的煩惱束縛)等煩惱不會生起呢?」 當時,世尊告訴羅睺羅說:「問得真好啊!羅睺羅啊!你能向如來請問深奧的法義」 佛陀告訴羅睺羅說:「像我們的眼根,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眼根之中、眼根也不在我之中,這些情況都要如實地認知;對耳、鼻、舌、身、意,也要像這樣地去認知。 羅睺羅啊!要這樣地去認知、這樣地去觀察我這有意識的身體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就能使我見、我所見、我慢、結使、繫著等煩惱不會生起了。羅睺羅啊!像這我見、我所見、我慢、結使、繫著等煩惱不生起的話,羅睺羅啊!這就叫斷滅了貪愛的濁惡見解,得到正確的覺證,徹底地從生死輪迴的苦海裡解脫出來。」 第二〇〇經註釋: 1、內入處: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2、外入處:即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六塵)。 3、眼識,耳、鼻、舌、身、意識:即六識。 4、眼觸,耳、鼻、舌、身、意觸:即六觸。 5、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即六受。 6、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即六想。 7、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即六思。 8、眼觸生愛,耳、鼻、舌、身、意觸生愛:即六愛。 二〇一【經旨】本經敘說若能知見眼等六根與所接觸的色等六境非我、非異我、不相在的話,就能轉去各種結縛煩惱,究竟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羅睺羅說:「對我們這個有意識的身體,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應當要怎樣去認知、怎樣去觀察,才不會有我見、我所見、我慢(傲慢自大)、結使(潛伏的煩惱種子)、繫著(貪取的煩惱束縛)等煩惱呢?」 羅睺羅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慈悲的世尊啊!您應當為眾比丘廣為解說這奧妙的法義,眾比丘聽聞後,當會信受奉行。」 佛陀告訴羅睺羅說:「好地!你要仔細聽!我將為你解說。所有一切的眼根,無論過去、未來或現在,無論在內或在外,無論粗糙或細緻,無論美好或醜惡,無論遠處或近處,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眼根之中、眼根也不在我之中,對這些現像要如實正確地去觀察。羅睺羅啊!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要像這樣去觀察。」 羅睺羅啊!能像這樣地去認知、像這樣地去觀察我這個有意識的身體及外境一切事物的話,那麼我見、我所見、我慢、結使、繫著等煩惱,便不會生起了。羅睺羅啊!比丘能夠這樣地去認知觀察的話,就可超越對識身與外相的偏執,從一切事物中出離,獲得寂靜解脫。羅睺羅啊!像這獲得解脫的比丘,他就能斷除一切的愛欲,轉去各種結縛煩惱,徹底地從生死輪迴的苦海裡解脫出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睺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如「內入(處)」的經文一樣,像這外入……乃至意觸因緣生受等法的經文,也像這樣地廣為解說。 第二〇一經註釋: 1、越於二:二,指此識身及外一切相。 二〇二【經旨】本經敘說羅睺羅欲求得阿羅漢果之法,佛知其時機未熟,故先示以五陰、六入處、尼陀那(因緣)等法,使其思惟。到機熟時,再告以一切法無常,使其得阿羅漢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羅睺羅尊者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慈悲的世尊啊!請您為我說法,我聽聞妙法後,將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能獨自在一僻靜處,惠心思考,不放逸懈怠後,我會這樣地思慮著:一個族姓子(三寶弟子、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鬚髮,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修持清淨的梵行,為的是要在現世之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世尊觀察羅睺羅的心解脫智慧仍未成熟,還不能接受更深妙的涅槃法,於是就問羅睺羅說:「你曾拿五受陰(即色、受、想、行、識受陰)去教導人了沒?」 羅睺羅回答佛陀說:「沒有,世尊!」 佛陀告訴羅睺羅說:「你應當要為人演說這五受陰的道理。」 那時,羅睺羅受到佛陀的教導後,就在一段期間為人演說五受陰的道理。等演說完後,他便回到佛陀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已經為人演說過五受陰的道理了,希望世尊您能為我演說妙法,我聽聞妙法後,將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世尊又觀察羅睺羅的心解脫智慧,知道仍未成熟,還不能接受更深妙的涅槃法,於是就問羅睺羅說:「你曾為人演說過眼等六入處的道理沒?」 羅睺羅回答佛陀說:「沒有,世尊!」 佛陀告訴羅睺羅說:「你應當要為人演說這六入處的道理。」 那時,羅睺羅受到佛陀的教導後,就在一段期間為人演說這六入處的道理。演說完這六入處的道理後,他便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已經為人演說過六入處的道理了,希望世尊您能為我演說妙法,我聽聞妙法後,當會獨自在一靜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世尊又觀察羅睺羅的心解脫智慧,知道他仍未成熟,還不能接受更深妙的涅槃法,於是就問羅睺羅說:「你已經為人演說過尼陀那法(即因緣法、緣起法)沒?」 羅睺羅回答佛陀說:「沒有,世尊!」 佛陀告訴羅睺羅說:「你應當要為人演說這尼陀那法。」 那時,羅睺羅受到佛陀的教導後,就在一段期間為人演說這尼陀那法。說完法後,他便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然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請您再為我說法,我聽聞妙法後,將獨自在一靜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當時,世尊又觀察羅睺羅的心解脫智慧,知道他仍未成熟,……佛陀就這樣地廣說乃至告訴羅睺羅說:「你應當對前面所說的各種妙法,獨自在一靜處,專心思考,觀察它的道理。」 那時,羅睺羅接受佛陀的教導指示後,就依照前面所聽聞到的妙法、所演說的妙法去思考衡量,觀察它的道理,這樣地想著:佛陀所教導的這一切妙法都是使我順趨於涅槃、流注入涅槃、最後安住於涅槃的方法。當時,羅睺羅便又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已經對前面所聽聞到的妙法、及所演說的妙法,獨自在一靜處,專心思考,觀察它的道理,知道這一切妙法都是順趨於涅槃、流注入涅槃、最後安住於涅槃的方法了。」 這時,世尊觀察羅睺羅的心解脫智慧,知道他已經成熟,能夠接受更深妙的涅槃法了,於是就告訴羅睺羅說:「羅睺羅啊!一切都是無常。什麼法是無常的呢?我說好比眼睛就是無常的,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而生起的眼觸等,也要如前面「眼無常」一樣的廣為解說。」 當時,羅睺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禮敬後便退下。 那時,羅睺羅受到佛陀的教導後,獨自靜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他思惟著:一個族姓子(三寶弟子、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鬚髮,穿著袈裟法衣,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精純的修持清淨梵行,是為了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知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證成阿羅漢,心靈獲得完善的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睺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二〇二經註釋: 1、心解脫:指心離貪愛而得解脫。請參閱卷一第一經註釋11。 2、增上法:此指更深妙的涅槃法而言。 3、五受陰:又叫「五取陰」,即色、受、想、行、識受陰等。 4、六入處:有六內入處及六外入處二種。六內入處: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外入處:即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5、尼陀那法:即因緣法、緣起法。 二〇三【經旨】本經敘說若能正觀眼等六根無常;則能得證漏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要怎樣認知、怎樣觀察,才能依次第而快速地盡除一切煩惱呢?」 當時,世尊告訴那位比丘說:「應當正確地去觀察無常。到底什麼法無常呢?我說好比眼根就是無常,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而生的眼觸,又由於眼觸的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都應當觀察它的無常;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應當要觀察它的無常。像這意根所接觸的法境,意根接觸法境產生的意識,以及由意根、法境、意識三者和合而生的意觸,又由於意觸的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都是無常的。比丘啊!要這樣地去認知、這樣地去察見,才能依次第地盡除一切煩惱。」 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向佛陀行禮後,就離去了。 像這為比丘所說的經文,內容都一樣。如果有差別的話,就是諮問下列諸事:「要怎樣認知、怎樣觀察,才能依次第盡除一切結、斷一切縛、斷一切使(煩惱別名,有十使、九十八使等) 、斷一切上煩惱、斷一切結、斷諸流(生死之流轉)、斷諸軛(牛頸上之橫木,為系縛不盡,煩惱異名)、斷諸取(執取)、斷諸觸(指六觸)、斷諸蓋(蓋,煩惱異名,覆蓋之義,言能覆行者清淨信心,使不開發)、斷諸纏(纏,煩惱異名。以煩惱能纏縛人身心,使不自在。有八纏、十纏)、斷諸垢(垢,煩惱異名。妄惑垢心性,故名垢。有六垢、七垢)、斷諸愛、斷諸意、斷邪見生正見、斷無明生明呢?比丘啊!要這樣地去觀察眼根的無常,……乃至要這樣地去認知、這樣地去觀察,就能依次第地斷除愚癡無明,而生起智慧。」 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感到很歡喜,歡喜之後,向佛陀行禮,告辭而去。 二〇四【經旨】本經敘說若能正觀眼等六根無常,即可斷除我見,生起無我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要怎樣認知、怎樣觀察,才能依照次第地斷除妄執有一實體的我,使無我的見解生起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對眼根要正確觀察它的無常,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由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而生的眼觸,又由於眼觸因緣而升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都要正確觀察並沒有一實體的我存在;像這樣地乃至由於意觸的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也要正確觀察並沒有一實體的我存在。比丘啊!能夠這樣地認知、這樣地觀察,就可依次第地斷除妄執有我的邪見,使無我的見解生起了。」 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覺得很歡喜,歡喜之後,便向佛陀行禮,告辭而去。 二〇五【經旨】本經敘說如斷無明,就能盡生死;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耆婆拘摩羅藥師的庵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比丘能夠斷除一法的話,那麼他就能獲得真正的智慧,能夠自己記說: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 眾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能為我們演說妙法,眾比丘聽聞後,當會接受,遵奉修行。」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眾比丘啊!到底是斷除那一法的緣故,就能……乃至於不再受以後生死輪迴之苦呢?那一法就是所謂的愚癡無明了。只要出離貪欲,就可生起光明的智慧,獲得真正的智慧,能夠自己記說: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這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中起來,整理好衣服,袒露著右肩,向佛陀行禮,右膝脆地,恭敬地合掌禀告佛陀說:「世尊啊!要怎樣去認知、怎樣去觀察這愚癡無明,才能出離貪欲而生起光明的智慧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應當要正確地觀察眼根的無常,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由眼根、色境、眼識和合而生的眼觸,又由於眼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都要正確地觀察它的無常;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要像這樣地去做觀察。比丘啊!要這樣地去認知、這樣地去觀察愚癡無明,才能出離貪欲,而生起光明的智慧。」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〇五經註釋: 1、耆婆拘摩羅藥師庵羅園:為大醫者耆婆於皈依佛時所布施之芒果林。 二〇六【經旨】本經敘說若能對眼等六根如實知見,則能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耆婆拘摩羅藥師的庵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阿難尊者說:「對於我們的眼根,應當要如實地去認知、如實地去觀察,像這眼根,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由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而生的眼觸,又由於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也都應當要如實地去認知、如實地去觀察;像耳、鼻、舌、身、意諸根,也都應當要這樣地去認知、去觀察。對那些事相能夠如實地去認知、如實地去觀察後,就會對眼根產生厭嫌,像這色境、眼識、眼觸,以及由於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也會生起厭嫌。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會同樣地生起厭嫌。生起厭嫌後,就不會去愛樂它;不去愛樂它後,就可獲得自在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作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〇七【經旨】本經敘說能觀察眼等六根皆是無常、苦、變易、異分之法的人,就可獲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耆婆拘摩羅藥師的庵羅園裡。 那時,世尊演說一切優陀那經偈後,告訴阿難尊者說:「我們的眼根是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不定、會變異毀壞之法,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觸對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由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而生的眼觸,又由於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也都是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不定、會變異毀壞之法。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多聞聖弟子能夠這樣去觀察的話,就可自眼根中獲得解脫;像這色境、眼識、眼觸、以及由於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這些也都可獲得解脫。像這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意根所接觸的法境,意根接觸法境產生的意識,意根、法境、意識三者和合而生的意觸,又由於意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都可獲得解脫,我說他已解脫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二〇七經註釋: 1、優陀那:是十二部經之一。指無問自說的經文,或偈頌之類的感興語。 二〇八【經旨】本經敘說為對六根與六境的接觸,如實知其顯現的緣故,當勤方便禪思,內寂其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耆婆拘摩羅藥師的庵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要運用各種方法勤修禪思,使內心寂靜。為什麼呢?比丘啊!因為能運用各種方法勤修禪思的話,就可使內心寂靜,這樣就能如實地去察知事物的顯現。是在何處如實地察知事物的顯現呢?就是從眼根中如實地察知事物的顯現,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由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而生的眼觸,又由於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也都能如實地察知它的顯現。像這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要這樣地去做觀察。對這一切變化無常、因緣造作之法,也要這樣如實地去察知它的顯現。」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〇八經註釋: 1、有為:即有因緣造作之法。 二〇九【經旨】本經敘說為如實知眼等顯現,當修無量三摩提。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耆婆拘摩羅藥師的庵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要修習無量的三摩提(即三昧,定),精勤修持,把意念繫住於一處,使不散亂。為什麼呢?因為修習無量的三摩提,精勤修持,能把意念繫住於一處而不散亂後,那麼一切就會如實地顯現了。究竟在何處如實顯現出來呢?就是在眼根中如實地顯現出來。像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對這一切變化無常、因緣造作之法,也在這當中如實地顯現出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〇九經註釋: 1、三摩提:又作三昧、三摩地、三摩底等,華譯為「定」,即住心於一境而不散亂的意思。 2、繫念:念係於一處而不思他。 二一〇【經旨】本經敘說三世眼等是無常,多聞聖弟子能夠這樣去觀察,就能對它不欣、不樂、離欲、向厭。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耆婆拘摩羅藥師的庵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無論過去與未來,眼根都是無常的,更何況是現在的眼根!多聞聖弟子能夠這樣地去做觀察的話,就不會顧念過去的眼根,也不會欣悅未來的眼根,並且對現在眼根生起厭嫌,不去愛樂,遠離貪欲,趨向厭離;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要像這樣地去做觀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無常」的經文一樣,苦、空、無我等法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如「內入處」的四篇經文一樣,像這外入處,色、聲、香、味、觸、法的四篇經文,以及內外入處的四篇經文,也是像這樣地說法。 二一一【經旨】本經敘說宜如實知六觸入處之集、滅、味、患、離,亦應如實如其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則心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耆婆拘摩羅藥師的庵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觸入處。是那六種呢?就是指眼觸入處,以及耳、鼻、舌、身、意等觸入處。如果出家學道的沙門與婆羅門,對這六觸入處的集起、息滅、愛樂、禍患、出離等,不能如實知見的話,當要知道,這個沙門或婆羅門便離我所說的正法和戒律很遠,就像天空和大地一樣。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後,向佛陀行禮,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說:「弟子我已經充分如實地知道這六觸入處的集起、息滅、愛樂、禍患、出離了。」 佛陀告訴這位比丘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我所問回答。比丘啊!你能察見這眼觸入處是我、是我所有、我在眼觸入處中、或眼觸入處在我之中嗎?」 比丘回答說:「不能,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對這眼觸入處並沒有一實體的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眼觸入處中、眼觸入處也不在我之中的情況,能夠如實地知見的話,就不會生起各種煩惱,心裡不會有所貪著,心靈就可獲得解脫,這就叫已斷除、已了知第一個眼觸入處,斷除了它的根本,就像砍斷多羅樹的樹頭一樣,在未來世也永遠不會再生起,所謂眼識及色境就是了。你能察見到耳、鼻、舌、身、意等觸入處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觸入處中、或觸入處在我之中的情況嗎?」 比丘回答說:「不能,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對這耳、鼻、舌、身、意等觸入處,能知道那些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我不在觸入處中、觸入處也不在我之中,像這樣地去如實知見的話,就能不生起一切煩惱,心中不會有所貪著,心靈就能獲得解脫,這就叫比丘已斷除、已了知六觸入處,斷除了它的根本,就像砍斷多羅樹的樹頭一樣,在未來世也永遠不會再生起,所謂意識及法境等就是。」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一一經註釋: 1、六觸入處:即六觸,是根、境、識三事和合而生的一種心理作用。六觸入處,就是六種觸覺發生的地點、處所。 2、初觸入處:即指眼觸入處。眼觸入處在六觸中序數第一。 二一二【經旨】本經敘說若執著六觸入處,則生地獄苦;反之,則長受喜樂。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耆婆拘摩羅藥師的庵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沒有比這更快樂、也沒有比這更痛苦了!為什麼呢?因為有由於執著眼等六種觸入處而感生的地獄,眾生要是受生這裡的話,眼睛所看到的都是不可愛的顏色,不見可愛的顏色;所看到的都是不可愛念的顏色,不見可愛念的顏色;所看到的都是不好的顏色,不見美好的顏色。因為這樣因緣的關係,所以在這裡一直感受憂苦;這耳朵所聽到的聲音、鼻子所嗅到的香氣、舌頭所嚐到的味道、身子所觸到的東西、心意所認知的一切法,也是只見不可愛的、而不見可愛的;只見不可愛念的,而不見可愛念的;只見不善的事物、不見美好的事物。因為這樣因緣的關係,長久的感受憂苦。 眾比丘啊!又有由於不執著眼等六觸入處而感生的天界,要是眾生受生在那裡的話,眼睛所看見都是可愛的,不見不可愛的;所看見的都是可愛念的顏色,沒有不可愛念的顏色;所看見的都是美好的顏色,沒有不美好的顏色。因為這樣因緣的關係,所以在這裡一直長久的享受喜樂;這耳朵所聽到的聲音、鼻子所聞到的香氣、舌頭所嚐到的味道、身體所接觸的東西、心意所認知的一切法,都是可愛的,而沒有不可愛的;都是可愛念的,而不是不可愛念的;都是美好的,而不是不美好的。」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一二經註釋: 1、六觸入處地獄:指由於執著六觸入處而生之地獄。 2、六觸入處天:指由於不執著六觸入處而生之天。其實佛陀教誡,是要人脫離三界,並不欣受天界,此處應只是方便教導而已。 二一三【經旨】本經敘說佛為諸比丘略說自護不隨五欲,諸比丘不甚解,往問阿難,阿難復為彼解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捨離國耆婆拘摩羅藥師的庵羅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以前還未成正覺的時候,獨自處於僻靜的地方,靜默地思考,自己的心思大多往那裡去了呢?我觀察自己的心思,大多是在追求著過去的色、聲、香、味、觸等五欲的利益,很少追求現在的五欲利益,而追求未來的就更加稀少了。我觀察到自心大多追求著過去的五欲之後,便極力以各種方便善巧,精勤修持,保護自心,不再使它追隨過去的五欲利益。 我因為這樣精勤修持,保護自心的關係,所以就漸漸地證悟無上的正等正覺。眾比丘啊!你們的心也大多是在追求著過去的五欲利益,追求現在或未來的情況也是很稀少。你們現在也應當要因為自心大多在追求過去五欲利益的緣故,增加對自心的保護,不久之後,也應當可以滅盡一切煩惱,獲得沒有煩惱的清淨心解脫和智慧解脫,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為什麼這樣呢?因為眼根看見色境的因緣,就會生起內心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同樣地,這耳、鼻、舌、身,乃至意根接觸法境的因緣,也會生起內心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所以,比丘啊!對這眼等六入處應當要覺知。如果能斷滅眼根,那麼就能出離對色境的想像;同樣地,如果能斷滅耳、鼻、舌、身、意等五根,那麼也就能出離對聲、香、味、觸、法等五境的想像了。」 佛陀這樣地宣說應當要覺知眼等六入處的經文,說完後,就進入室內靜坐修禪。這時,有很多的比丘在世尊離開後,這樣的議論著說:「世尊今天只為我們簡略地解說佛法的要義,沒有更深廣地再加以分別解說,就進入室內靜坐修禪了。世尊說:『應當要覺知眼等六入處,如果能夠斷滅眼根,就能出離對色境的想像;同樣地,能夠斷滅耳、鼻、舌、身、意等五根,那麼也就能出離對聲、香、味、觸、法等五境的想像了。』我們今天對世尊簡略的說法仍有不了解的地方,今天在座的大眾中,誰有智慧能力,能為我們在世尊簡略的說法中,深廣地再為我們演說正法的妙義呢?」 大眾們又這樣地想著:只有阿難尊者,經常親近侍奉世尊,也經常被世尊所讚歎,說他頭腦聰慧,修持清淨。應當只有阿難尊者能夠為我們在世尊簡略的說法中再演說正法的妙義,我們今天就到阿難尊者住處拜訪,向他請教精要的法義,然後依照阿難尊者的指示,都應當要遵奉修持。 當時,就有很多的比丘去拜訪阿難尊者,彼此見面互相問訊後,就退坐一邊,然後禀告阿難尊者說:「尊者啊!您應當知道的!世尊今日為我們簡略地演說佛法的要義了。」他們就照上面世尊所說的法,一一地向阿難尊者請教說:「請您為我們廣說它的妙義!」 阿難尊者告訴眾比丘說:「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對世尊簡略的說法,我將為你們廣說它的妙義。世尊所以簡略的說法,就是因為斷滅六入處便足夠有餘,應當說示之故,所以他才說能夠斷滅眼根,就能出離對色境的想像;同樣地,能夠斷滅這耳、鼻、舌、身、意五根,那麼也就能出離對色、聲、香、味、觸、法等五境的想像。所以世尊簡略地說完這段經文後,就進入室內,靜坐修禪。我現在已為你們分別演說它的妙義了。」 阿難尊者解說完這個妙義後,眾比丘聽聞他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一三經註釋: 1、五欲功德:五欲,又譯作「五妙欲」,即色、聲、香、味、觸。功德,原指功能福德之義;此指福利或利益而言。 2、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名,華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二一四【經旨】本經敘說佛陀不為阿羅漢說不放逸行,只對有漏比丘說不放逸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不為一切比丘講說不可有放逸懈怠的行為,也不是不為一切比丘講說不可有放逸懈怠的行為。 我是不向哪一類的比丘講說不可有放逸懈怠的行為呢?如果比丘已證得阿羅漢果位,盡除了一切的煩惱事物,出離了所有人世的束縛重擔,獲得了自己的利樂,而且又盡滅所有系縛身心的煩惱,心靈已正確地得到解脫,像這一類的比丘,我就不為他們講說不可有放逸懈怠的行為了。為什麼呢?因為那些成阿羅漢的比丘已經有修持不放逸懈怠的緣故,他們不會再去做放逸懈怠的事;我現在就看見那些尊者們已獲得不放逸懈怠的阿羅漢果位了,所以我不再為他們講說不可有放逸懈怠的行為。 我是向哪一類的比丘講說不可有放逸懈怠的行為呢?如果這位比丘煩惱未斷,還是處於有待修行、學習的「學地」階段,他的心意還未達到完全安穩而依住於涅槃寂靜的境地,像這一類的比丘,我就會為他們講說不可有放逸懈怠的行為了。為什麼呢?因為這類比丘雖然學習追逐諸根的慾求,心裡樂於隨順各種養生之具,然而他能親近善友,不久之後,應當就可斷除一切煩惱的事物,獲得清淨的心靈解脫和智慧解脫,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為什麼呢?因為那位比丘的眼識里以往所感覺值得愛樂、貪著的色境,現在他看了之後,不再覺得喜歡、也不再讚歎、不再貪著、不再被它吸引束縛了;就因為不再喜歡、不再讚歎、不再貪著、不再被它吸引束縛的緣故,所以能專精修持,奮發精進,身心止息,內心極安祥而不逸失,常定於一處,充滿無量的法喜,只要獲得了至高無上的禪定,就是隨順著眼根接觸色境,也始終不會再退減道心;像耳之聞聲、鼻之嗅香、舌之嚐味、身之感觸、以及意之識法,也同是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一四經註釋: 1、阿羅漢:聲聞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後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 2、學地:又譯「有學」,即尚有煩惱未斷,必須有待修行、學習。在聲聞四果中,以前面之三果為有學,最後之阿羅漢果為無學。 3、心安極住不忘:言內心極安祥而不逸失。 4、第一三昧正受:三昧為梵語,又作三摩地、三摩提。意譯為等持、定、正定、定意、調直定、正心行處等。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此一狀態稱為三昧。正受,音譯作三摩缽底、三摩拔提、三摩。意譯等至、正定現前。遠離邪想而領受正所緣之境的狀態。亦即入定時,以定之力使身、心領受平等安和之相。又定心離邪亂稱為「正」,無念無想而納法在心稱為「受」。觀經玄義分說:「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 二一五【經旨】本經敘說有根與塵二法,緣二法而生識、觸,乃至三受,不如實知則生純大苦聚;反之則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將為你們演說二法,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是哪二法呢?就是眼根與色境二種,像耳根與聲境、鼻根與香境、舌根與味境、身根與觸境、意根與法境也是二種,這就叫二法。 如果有出家學道的沙門或婆羅門這樣地說:『這不是二法,沙門瞿曇所說的二法,並不是真二法。』他們以自己的意思另說二法,但卻空有言說,問他道理並不知道,徒增疑惑,因為並非真有這樣的境界存在之故。 為什麼呢?因為眼根與色境的接觸,便會生起眼識,再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眼觸,又由於眼觸而生起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如果對這感受的集起、感受的息滅、感受的愛樂、感受的禍患、感受的出離等情況,不能如實察知的話,就會種下貪欲的覺觸、種下瞋恚的覺觸、種下戒取的覺觸、種下我見的覺觸,也會種植增長一切邪惡不善之法,像這些純粹大苦的結聚,都會隨著生起;同樣地,這耳、鼻、舌、身四根,乃至意根與法境接觸的因緣而生起的意識,又由於意根、法境、意識三事和合而生起的意觸,也都如上面一樣地廣為解說。 其次,由於眼根接觸色境而生眼識,再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眼觸,又由於眼觸而生起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一切感受的集起、息滅、愛樂、禍患、出離等情況,都要如實地去察知;能如實地察知後,就不會種下貪欲的覺觸、不會種下瞋恚的覺觸、不會種下戒取的覺觸、不會種下我見的覺觸、不會種下一切邪惡不善之法了。像這一切邪惡不善之法斷滅了,那麼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跟著息滅了;這耳根與聲境、鼻根與香境、舌根與味境、身根與觸境、意根與法境,也是像這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一五經註釋: 1、種戒取身觸:戒取,又作「戒禁取見」,指執行邪惡戒卻以為是正戒。身,聚的意思,言聚集諸法以成其身,通常附加於語尾,表示複數之語。戒取身,即指「戒取見」而言。觸,覺觸之意。 2、「如是知;如是知已」:根據經文內容前後文意,此二「如是」宜作「如實」才是。 二一六【經旨】本經敘說根、塵二法成對而無常,其引起之識、觸、受、思、想,也是無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二種條件因素而生起識的作用。是哪二種呢?就是眼根與色境、耳根與聲境、鼻根與香境、舌根與味境、身根與觸境、意根與法境。像這樣地廣為解說……(省略處指跟前篇經文一樣內容,可參閱)乃至不是真有這樣境界存在的緣故。為什麼呢?因為眼根與色境接觸的因緣而生起眼識,這眼根、色境、眼識都是生滅無常、因緣造作的有為法,是緣於心而生起;如果色境、眼根、眼識都是生滅無常、因緣造作的有為法,是緣於心而生起,那麼由這三法和合而生的眼觸,眼觸之後的感受,感受之後的意志活動,意志活動之後的想像,這一切法也是生滅無常、因緣造作的有為法,都是緣於心而生起,所謂的眼觸、想像、意志活動就是了。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一七【經旨】本經敘說佛陀為富留那比丘說:現見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等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富留那尊者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您說現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等法。世尊啊!到底什麼是現法……乃至緣自覺呢?」 佛陀告訴富留那說:「問得真好!富留那啊!你能這樣地發問。富留那啊!你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富留那啊!比丘眼睛看見色境後,要能覺知這色境,並能覺知對色境的貪欲——在我的內處有眼根、眼識與色境和合而生起的貪欲,對這在我內處有眼根、眼識與色境和合生起的貪欲,要如實地去覺知。富留那啊!如果眼睛看見色境後,就能覺知這色境、覺知對這色境的貪欲——如實地覺知在我內處有眼根、眼識與色境和合生起的貪欲的話,這就叫現見法。 什麼叫滅熾燃?什麼叫不待時?什麼叫正向?什麼叫即此見?什麼叫緣自覺呢?富留那啊!比丘眼睛看見色境後,雖然覺知這色境,但並不生起貪欲色境的感覺——雖在我內處有眼根、眼識與色境和合而生起的貪欲,但能夠如實地覺知並不生起對色境貪欲的感覺。富留那啊!如果比丘眼睛看見色境後,雖能覺知色境,但並不生起對色境貪欲的感覺;像這樣如實地覺知色境,如實地覺知不生起對色境貪欲的感覺,這就叫滅熾燃、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了。對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要像這樣地去覺知。」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富留那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二一七經註釋: 1、富留那:能善解義理,佛陀十大弟子中稱「說法第一」。 2、現法:指現見法,即善於分別現法煩惱有無之法。 3、滅熾燃:熾燃,指煩惱。滅熾燃,即滅除煩惱。 4、不待時:謂行、住、坐、臥,一切時中皆可修習,言其易修習也。 5、正向:正確的方向,指涅槃解脫而言。 6、即此見:言此法不同於一切外道,故言即此見。 7、緣自覺:瑜珈師地論云:「遠離信他欣樂行相,周遍尋思,隨聞所起見、審察、(安)忍,唯自證故,名內所證。」此亦即緣自覺之義。 二一八【經旨】本經敘說聖者所說海,不同於一般所說,是指六根緣六塵(六境)後,生起的愛念、染著,貪樂身、口、意業而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一般所說的大海,那是愚夫所說,不是聖者所說,這一般所說的大海,只不過是小水池罷了。什麼是聖者所說的海呢?就是指眼睛認識色境後,生起的愛念、貪著,貪樂那身(行為)、口(語言)、意(心意)三業,這就叫海。一切世間的阿修羅… …乃至天神、人類,都在此業海中貪樂沉沒,有如狗的肚臟,又如亂草的積聚,在這一世與其它世之間,彼此糾結纏繞,生死不絕的情況,也是像這樣子。耳朵聽識聲音、鼻子聞識香氣、舌頭嘗識味道、身體觸識所觸之物生起的愛念貪著,在這一世與其它世之間,彼此糾結纏繞的情況,也是像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一八經註釋: 1、身、口、意業:此即所謂的「三業」,指由言行思想所造作之業。 2、阿修羅:六道之一,華譯為非天,由其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譯作無端,因其容貌眼醜陋。又譯作無酒,言其國釀酒不成。性好鬥,常與帝釋戰,國中男醜女美,宮殿在須彌山北,大海之下。 二一九【經旨】本經敘說六根是人之大海,而六境即是濤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一般所說的大海,那是愚夫所說,不是聖者所說,這一般人所說的大海只算是小水池罷了。眼睛就是人的大海,而眼睛所看見的境就是海裡的濤波,如果能夠忍受色境所成濤波的人,就可渡過眼睛的大海,出離濤波、漩渦、各種水域惡蟲、羅剎、女鬼等的危境;同樣地,耳、鼻、舌、身、意等五根就是人的大海,而所接觸的聲、香、味、觸、法五境就是海裡的濤波,如果能夠忍受法境等濤波,才能渡過意根等大海,出離濤波、漩渦、惡蟲、羅剎、女鬼等的危境。」 當時世尊又以偈頌說: 「大海裡湧現巨大的濤波,其中又有令人怖畏的惡蟲、羅剎棲止; 這麼難渡的大海若能渡過,便能出離所有一切險惡的集聚永無殘餘。 這樣就能斷滅一切的苦惱,不再受生死的流轉; 永遠趨向涅槃境地,不再會有懈怠放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一九經註釋: 1、回澓:同洄澓,水來迴轉動,即漩渦。 2、羅剎:惡鬼的總名,有羅剎國,在大海之中,男的叫羅剎娑,女的叫羅剎私,或飛空、或地行,喜歡食人的血肉。 二二〇【經旨】本經敘說痛苦生、滅的道理。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你們講說痛苦生起的途徑,以及痛苦息滅的途徑。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要為你們解說。 什麼是痛苦生起的途徑呢?就是由於我們的眼根與色境的接觸後,便產生能認識的眼識,再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了眼觸,又由於眼觸而生起了感受,由感受而生起喜愛,由喜愛而生起貪取,由貪取而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有未來的果報而有來世的再生,由有來世的再生,於是便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產生了。這耳、鼻、舌、身、意五根接觸聲、香、味、觸、法五境,也是像這樣子,這就叫痛苦產生的途徑。 什麼是息滅痛苦的途徑呢?由於眼根與色境的接觸,便生起了能認識的眼識,再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了眼觸;如果能息滅眼觸就可使感受息滅;感受息滅,那麼喜愛就可息滅;喜愛息滅,那麼執取就可息滅;執取息滅,那麼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沒有未來的果報,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那麼就可息滅老、病、死、憂、悲、惱苦,像這樣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耳、鼻、舌、身、意五根,也是同樣地說法,這就叫息滅痛苦的途徑。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二一【經旨】本經敘說觀察六根乃至三受之無常,即是涅槃的途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大家解說涅槃的途徑。什麼是涅槃的途徑呢?就是要觀察眼根的無常,像這色境、眼識、由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或覺得痛苦、或覺得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都是無常的;耳、鼻、舌、身、意等五根與聲、香、味、觸、法五境的接觸,也要像這樣地去做觀察,這就叫涅槃的途徑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二二【經旨】本經敘說歡察六根乃至三受之無常非我,即為似趣涅槃(隨應涅槃)的途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一種隨應涅槃的途徑。什麼是隨應涅槃的途徑呢?就是要觀察眼根並不就是我,像這色境、眼識、以及由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或覺得痛苦、或覺得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都要觀察它的生滅無常;對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要像這樣地去觀察,這就叫隨應涅槃的途徑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二二經註釋: 1、似趣涅槃道跡:巴利本作「隨應涅槃之道」,意較切合,本譯文便依此翻譯。 二二三【經旨】本經敘說有趣(趨)一切取的途徑與斷一切取的途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趨向對一切執取的途徑。什麼是趨向對一切執取的途徑呢?就是由於眼根與色境接觸,便生起了眼識,再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眼觸,又由眼觸而生起感受,由感受而生起喜愛,由喜愛生起了執取,那是為了執取所想取得事物的緣故。耳、鼻、舌、身、意五根對聲、香、味、觸、法五境的執取,也是像這樣子,都是要執取所想取得事物的緣故,這就叫趨向對一切執取的途徑了。 什麼是斷滅對一切執取的途徑呢?就是由於眼根與色境接觸,便生起了眼識,再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眼觸。如果能夠息滅眼觸,那麼感受就可息滅;感受息滅,那麼喜愛就可息滅;喜愛息滅,那麼執取也就跟著息滅了;同樣地,察知耳、鼻、舌、身、意五根對聲、香、味、觸、法五境的執取,也要像這樣地把它斷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二四【經旨】本經敘說六根乃至三受都是所應知之法、所應識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要知道一切所應知之法,以及所應識之法。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 什麼是一切所應知之法與一切所應識之法呢?眾比丘啊!好比眼根就是所應知之法、所應識之法了,還有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生起的眼識,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生起的眼觸,以及由眼觸因緣生起的感受——內心或覺得痛苦、或覺得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那一切都是所應知之法、所應識之法;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同樣是所應知之法、所應識之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二四經註釋: 1、「云何一切知法…亦復如是」: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諸比丘!云何於一切,為知解、曉了、離欲、捨棄者,堪善能盡苦耶?諸比丘!凡於眼、凡於色、凡於眼識,凡依眼識所識知之法,凡耳、凡聲……、凡鼻、凡香……凡舌、凡味……凡身、凡觸……凡意、凡法、凡意識、凡依意識所識知之法。諸比丘!於此一切知解、曉了、離欲、捨棄者,謂之善能盡苦。」 二二五【經旨】本經敘說佛陀不說對六根乃至三受不知、不識,而得究竟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不說對一法不知也不識,而能夠徹底脫離生死苦海。到底對那一法不說不知也不識,而能夠徹底脫離生死苦海的呢?就是不說對眼根不知也不識,而能夠徹底脫離生死苦海。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而生起的眼識,再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的眼觸,又由於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或覺得痛苦、或覺得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我也一樣不說對它不知不見,然而卻能夠徹底脫離生死苦海;像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同樣不這麼的說它。」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二六【經旨】本經敘說六根乃至三受是一切欲法,應當斷。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要斷除一切會引人貪欲之法。到底所應當斷除的一切會引人貪欲之法是什麼呢?好比眼根就是應當斷除的一切會引人貪欲之法,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的眼觸、由又於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或覺得痛苦、或覺得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那一切都是所當斷除的會引起人貪欲之法;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要像這樣去斷除。」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二七【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對六根乃至三受,不說不知、不斷而究竟苦邊。本經意同第二二六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不說對一法不知也不斷而能夠徹底地脫離生死苦海。到底是不說那一法不知也不斷,而能夠徹底地脫離生死苦海的呢?就是不說對眼根與色境的接觸不知也不斷,而能徹底地脫離生死苦海。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產生的眼識,以及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產生的眼觸,再由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或覺得痛苦、或覺得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那一切,我不說不知也不斷而能夠徹底地脫離生死的苦海;耳、鼻、舌、身、意等五根,我也不這樣去說它。」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二二八【經旨】本經敘說對六根乃至三受,能不計度、不貪著,得覺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大家解說要斷除一切的計度思量。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 到底是不計度思量什麼呢?就是不去計度思量我所見的色境,不計度思量眼根是我所有,不計度思量我與眼根彼此的從屬,像這眼根所接觸的色境,眼根接觸色境生起的眼識,以及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的眼觸,又由於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或覺得痛苦、或覺得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那些也不會去計度思量快樂就是我、或我所擁有;也不會去計度思量快樂與我彼此的從屬。不計度思量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這樣子。 像這樣不妄自計度思量的人,對於一切世間的事物便能常不貪取;因為不貪取的緣故,所以就能不執著;因為不執著的緣故,所以就能自己覺證涅槃的境地: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二八經註釋: 1、不計樂、相屬:相屬,原作「相樂」依據本經前文,宜改作「不計樂相屬」,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亦作如此改正。 二二九【經旨】本經敘說計者是病、是癱、是刺,故於六根乃至三受皆應不計,如是即得自覺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計度思量是疾病,計度思量是癰腫,計度思量是毒刺,如來就是因為能不起計度思量的緣故,所以才得脫離疾病、脫離癰腫、脫離毒刺。 所以,比丘如果想要求得能不起計度思量,脫離疾病、脫離癰腫、脫離毒刺的話,那位比丘就不可計度思量眼根就是我、或是我所有,不可計度思量眼睛與我彼此相從屬,不可計度思量色境、眼識、眼觸、以及眼觸因素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也都不可計度思量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它們之中、或它們在我之中;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不可對它計度思量,也是像這樣子。 比丘啊!能像這樣不去計度思量的話,就不會去貪取;因為不貪取的緣故,所以就不會去執著;因為不執著的緣故,所以自己就能覺證涅槃境地: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淨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巳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眼等經文所說,其餘每一件事,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二三〇【經旨】本經敘說生、老、病、死苦之增長法與損滅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大家解說生、老、病、死苦的增長法和損滅法。怎樣叫增長法呢?就是說由於眼根與色境的接觸,於是便生起了眼識,再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眼觸,又因眼觸而生起的感受……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純粹大苦的結聚產生,這樣就叫增長法;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這樣的話,同樣叫增長法。 怎樣叫損滅法呢?就是說由於眼睛與色境的接觸,於是便生起了眼識,再由眼根、色境、眼識三事和合而生起眼觸,如果能息滅眼觸,那麼感受就可息滅……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這樣的話,這就叫損滅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像「增長、損滅」的經文所說,像這起法、處變易法、集法、滅法等法的經文,也如上面所說一樣。 二三一【經旨】本經敘說若對六根乃至三受有世俗之見的話,就叫有漏法;反之則叫無漏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大家解說有漏法和無漏法。怎樣叫有漏法呢?就是這眼根、色境、眼識、眼觸、以及眼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同樣地,這耳、鼻、舌、身諸根,乃至意根、法境、意識、意觸、以及意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都是世俗所見之法,就叫有漏法。 怎樣叫無漏法呢?就是指出離世俗之人的意念,像這法境、意識、意觸、以及意觸因緣而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都能出離世俗之人的見解,這就叫無漏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三一經註釋: 1、有漏、無漏法:漏,是煩惱的異名。含有煩惱的事物,就叫有漏,一切世間的事體,都屬有漏法;能脫離煩惱的出世間事體,就叫無漏法。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