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離相寂滅 分第十四〈上〉
2009/01/06 22:44:25瀏覽165|回應0|推薦1

金剛經14

那個時候,須菩提聽到釋迦牟尼大師解說《金剛經》,深深地了解其中的義趣,不禁大聲哭泣,而對釋迦牟尼大師說:老師,真是世上少有,你所解說的道理意義非常地深,我從小到大所有讀過的智慧書,也比不上老師所說的。

請問老師,如果有人,聽到你解說《金剛經》的道理,就充滿信心、清淨欲望,並產生正確的人生觀,我們就可以知道那個人將會獲得非常難得的智慧,老師,所謂的正確的人生觀,就是要能打破各種意識形態、思想框架,就是老師所說之真正的正確的人生觀。

報告老師,我今天得到你解說的《金剛經》,相信、了解、遵行,不會太困難,但是,如果五百年以後,有人看到金剛經的內容就相信、了解、遵行,這個人實在是歷史少有,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這個人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所以,自私自利的「意識形態、思維模式」,它不是真正的人生觀;人會盲從偶像,人會盲從族群的「意識形態、思維模式」;人會盲從「階級意識」,這些也都不是正確的人生觀,為什麼呢?因為人如果能脫離所有的「意識形態、思想框架」,這樣的人可稱之為真正的大師,不管在哪個領域都一樣。

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你講得很對。但是,如果有人聽得懂《金剛經》的內容,而不驚訝、不恐懼、不害怕,就知道這種人非常地稀有。為什麼呢?須菩提,我所說的有智慧的人,不是一般人認為的智慧,是真正能打破過去所有的「意識形態」所產生的大師級創意。

 

何謂「相」?  意識型態、思維模式、思想框架、人生觀念。

何謂「眾生相」?  每一個族群都有他共同的「思想、觀念」,這個「意識形態、思維模式」對人產生約束性,但是也可能限制人的想像力、思考力,而對真實狀態的判斷「失焦」。例如,有許多人支持台灣一定要建立「本土政權」,他們認為只要政治權力掌握在台灣出生的人手上就好了,這是一種「意識型態」,乍聽之下有道理,但是如果我們再仔細思考,如果那個掌權者是笨蛋呢?如果那個人只是很會做表面功夫呢?如果那個人實際上是被地方黑金操控呢?這會有什麼後果?

台灣的大企業,一定要請台灣人當總經理嗎?那為什麼美國德州儀器公司願意請台灣人擔任亞洲地區的總裁? 政治管理,最重要的一點是選賢與能,不是人種的問題,對嗎?

又例如,基督教牧師來台灣的時候,清朝正統治的台灣人,他們非常地貪腐,在那個時空環境當中,台灣的政治管理權是給平埔族人管理好?還是清朝人管理好?還是馬偕博士來管理比較好?大家憑良心說。

再例如,鄭成功來台灣,從福建帶來了許多朱熹閩學派的理學家到台灣,在台灣各大城市興建孔廟,台灣到底由鄭氏家族統治好?還是由理學家統治好?還是由荷蘭人統治好?還是清朝人比較好?大家憑良心說。

又例如,有許多人認為,衡量一個國家正不正常的標準,就是「經濟成長率」要很高,這是一種「意識型態」。他們完全不考慮到環境的破壞與汙染,也不考慮大量的教育投資可以提高人民素質,短期內卻會降低經濟成長率,他也完全不重視自己音樂、藝術技藝的學習,而且他們對解決沙塵暴的問題一點點辦法也沒有。

為什麼釋迦牟尼大師認為,如果有人知道要打破意識型態與思想框架,而不驚訝、不恐懼、不害怕,這種人是非常地稀有呢?

因為要突破「意識型態,思想框架」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科學界有二位大師波以耳、道耳頓,他們挑戰了歐洲長久以來對原子的錯誤看法,當時社會普遍認為物質世界是由火、水、鹽、硫等元素所組成。波以耳堅持,人要經由謹慎的實驗來學習,任何人提出沒有經過事實測驗支持的物質理論都會被拋棄。這絕對是大大得罪波以耳生活周遭的老師、朋友與社會,不是嗎?因為錯誤的想法已經在歐洲社會流傳十七個世紀以上了,所有的人類還是堅持他們的看法。一百年後,道耳頓透過實驗、推理提出原子學說,終於推翻歐洲科學界的歷史錯誤。

要突破「意識型態、思想框架」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因為你必須挑戰所有人的眼光,必須挑戰所有大師的定理,你必須能夠抗拒權貴的壓力,你必須跟歷史挑戰,面對這重重壓力,能不感到驚訝、不感到壓力、不感到恐怖,誰比你更有勇氣呢?

徐弘毅3.01.2008

【原文】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1)則生實相(2),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3)。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4),是故如來說名實相(5)。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6)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7)則名諸佛(8)。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9)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解釋】

(1)信心清淨:完全相信《金剛經》的內容,並去清淨欲望

(2)實相:正確的人生觀

(3)第一希有功德:獲得非常難得的智慧

(4)非相:打破各種意識形態、思想框架。

(5)名實相:真正的正確的人生觀

(6)信解受持:相信、了解、遵行。

(7)離一切諸相:能脫離所有的「意識形態、思想框架」。自私自利的「意識形態、思維模式」,它不是真正的人生觀;人會盲從偶像,人會盲從族群的「意識形態、思維模式」;人會盲從「階級意識」,這些也都不是正確的人生觀,所以要擺脫。

(8)名諸佛:不管在哪個領域都會成為真正的大師。

(9)第一波羅蜜:大師級的智慧。

http://tw.myblog.yahoo.com/jw!GVovYu6XEQUAIKTNVMwgnORt/archive?l=f&id=15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254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