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17 09:28:49瀏覽235|回應0|推薦0 | |
有關政治性議題的提問,就實務上而言,並不是每一位老師都可以掌握得宜,這的確是第一線老師所面臨的新挑戰。 侵犯言論自由2 【蔡炳坤 中國時報2008.12.15摘要】 建中,是一所學風自由開放的學校,一向尊重各種意見的表達,以保障言論自由,以前如此,現在如此。此次馬總統以校友身分返校參加一一○周年校慶,某生對總統喊出「不要作秀、不要出賣台灣」的聲音,對此,校內師生的確有不同看法,但就像我們常引用的民主名言「我不一定同意您,但我尊重您」般,我在獲悉此事的第一時間就明確的表達「尊重」的立場,絕不會為此處分該生。 然而事發隔天,該生照片在蘋果日報刊出(以高一學生未成年,照片被曝光,實在不妥),學校基於擔心該生會被同學排擠、開玩笑或異樣眼光,甚至心情受影響,所以主動請班導師就近加以關心。這樣的決定其實有些兩難,若對該生不聞不問,學校是否太過「冷漠」;若由相關行政主管加以關心,也擔心被誤以為「施壓」,因導師與學生最為親近,由其出面應可達到關心又避免爭議才是。 在課堂中避免論及政治性議題,可以說是每所學校都再三提醒老師們的首要工作,難就難在分寸的拿捏亦屬不易。在教學的現場有時還得被動回應學生有關政治性議題的提問,就實務上而言,並不是每一位老師都可以掌握得宜,這的確是第一線老師所面臨的新挑戰。 該生的導師是一位教學認真的資深老師,在利用課餘與該生單獨懇談後,又基於關心全班學生的想法,在課堂上實施機會教育。本意希望同學注重言行修為、愛護校譽、專注課業,作為導師,其用心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但因為就當學生是自己的孩子般,所以在用辭上未有太多修飾,引起部分學生反感再向媒體投訴,因而造成軒然大波,這實在是始料未及。 身為一校之長,對於因此而造成社會大眾各種不同聲音的關切,深感不安,我要致上歉意,而且要明確地宣示:學校絕無打壓學生言論的情事。由於整個社會充斥著對立與不安,任何一個小小火花都有可能導致熊熊大火,人與人之間缺乏信賴感,彼此之間互不信任,再加上意識形態高漲,實在令人憂心忡忡。尤其是中小學教育,當教養化育的作為不再被信任,當寒蟬效應普遍存在於為人師者心中,這絕非我們所樂見。 當然,教育要從尊重每個孩子出發,讓學生有充分表達意見的自由與學習環境,也是當前教育的首要任務。尊重教師專業,與尊重學生言論都重要。忝為第一線的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我要誠摯地呼籲:我們的社會需要多一分包容、我們的教育需要多一分互信。(作者為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
李鈞震: 1、 蔡炳坤做錯的第一件事,讓沒有憲法知識的導師在課堂上胡言亂語。校長應該,找有專業憲法知識的人,為學生傳道、解惑。 2、 蔡炳坤做錯的第二件事,平常沒有找專家為學校的老師上憲法課,現代社會,人人都胡亂說話,唯有以學術標準為依歸,言論自由所引發的問題,要以憲法專業知識為依歸。 3、 蔡炳坤做錯的第三件事,沒有公開反對郝龍斌的「一綱一本」政策,教育要從尊重每個孩子出發,讓學生有充分表達意見的自由與學習環境,教育要因材施教,怎麼可以規定單一本教科書?那是基於什麼教育學學術理論? 4、 由於蔡炳坤沒有公開反對郝龍斌的「一綱一本」政策,顯示自己不是沒有學術知識,不然就是道德感不足,學生、老師在此環境下,當然對權貴的壓力,寒蟬效應就普遍存在於為人師者心中,存在學生心中。 5、 蔡炳坤做錯的第四件事,學生因為媒體而被侵害人權,校長沒有公開指責媒體侵犯人權、違憲,道德勇氣不足,以致沒有辦法保護學生,才造成後續問題;如果,第一時間校長就去告媒體侵犯人權,問題就不會發生。這也是蔡校長憲法、法治知識不足的結果。 6、 蔡校長,應該在去讀法律系,半工半讀,做為終身學習的學生典範。 7、 沒有知識水準的人,很難包容別人;沒有知識水準的人,很難被信任。 8、 希望同學注重言行修為、愛護校譽、專注課業,作為導師,其用心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其知識程度就令人費解,一個老師如果真的體悟言論自由的真諦,平常的言行,一定會顯露出來,以身作則就可以感化學生,根本不必多廢話,平常就沒有憲法的修為,多說就無益,瞞不過聰明的建中學生。 9、 學校只要有「五育均衡並重」的教育,學生絕對不會有心理問題,建中的學生,是不是五育並重?這才是建國中學最大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有藝術素養?社團經營能力?體能建全? 10、 「然而事發隔天,該生照片在蘋果日報刊出,學校基於擔心該生會被同學排擠、開玩笑或異樣眼光,甚至心情受影響,所以主動請班導師就近加以關心。」其實,蔡校長根本不需要關心那個學生,應該公開在學校表揚那一位學生,將來建國中學的校友中,他可能是言論自由之父,給他記一個嘉獎,他絕對不會心情難過,這是蔡校長做錯的第五件事。 11、 「在課堂中避免論及政治性議題,可以說是每所學校都再三提醒老師們的首要工作,難就難在分寸的拿捏亦屬不易。」政治,所討論的是現代公民對公眾事務的關心,全國第一等的高中,怎麼可以不討論?怎麼可以這樣鴕鳥?這是蔡校長做的第六件錯事。建中的所有教職員,每一個人都應該關心時事,每天都應該看三分報紙以上,這才是現代公民應有的行為。 12、 校長、老師沒知識,避談公眾議題,這一種思維模式、教育政策,哈佛大學能接受嗎?柏克萊大學能接受嗎?你的教育手段是鄭瑞城下指導棋的嗎?高中生如果不培養對公眾議題的熱心與關切,台灣的民主能進步嗎?學生會有獨立思考能力嗎? 13、 「尤其是中小學教育,當教養化育的作為不再被信任,當寒蟬效應普遍存在於為人師者心中,這絕非我們所樂見。」現代的教育理論要告訴校長,在網路的世界,在資訊化的時代,年輕人應該學習什麼,不是由校長、老師決定的,老師必須跟學生競爭思想的創新、意識形態的自由度、知識的豐富度。 14、 說實在的,建中學生自己看書就會進步,根本不需要老師教,需要老師教的,去補習班,一定教得比建中老師好,老師最重要的工作是作好好學不倦的典範。 15、 建中的老師必須要有道德勇氣,要有現代的法治觀念,不必害怕什麼寒蟬效應,有話就說,說錯了就當眾悔改。蔡校長做錯的第七件事情,就是對自己言行所犯的錯誤,沒有清楚地對社會大眾道歉,隱瞞事實,這樣子長時間會養成虛偽的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 16、 蔡校長做的第八件錯事,就是沒有事先跟馬總統說明清楚,建中的學生中可能有二二八事件的遺孤、白色恐怖的政治受難家屬,總統屬於公僕,應該有勇氣接受學生吐口水,要有這種心理預備,再來自由開放的建中,比較好。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在社會的地位的位階上,建中學生的地位高於總統,但是,蔡校長沒有這種民主認知,顯然還存在封建時代的思想遺毒。 17、 蔡校長的第九件錯事,沒有告訴社會大眾,政府對於政治受難家屬的賠償永遠不夠,那一種痛苦多數的人沒有經歷過,應該要給予他們尊重,尊重他們的言論自由與行為。蔡校長的工作,不只是教育老師、學生,做為一個知識分子,還應該教育社會大眾與新聞媒體,若非如此,不配當知識分子。 18、 馬英九如果具有政治智慧,就知道如何說話,可以消彌藍綠之間的衝突。首先,他必須為沒有交黨產而向社會大眾再次道歉,並且訂出時間表,還清所有的黨產給國家;接著,要再一次地細數、計算,蔣介石與蔣經國對台灣造成的傷害,同時也說明,這二十年來台灣的民主進步的成果,下詔罪己,衝突才有辦法消失。 參考資料:馬英九:萬方有罪 罪在朕躬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