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4/08/04 06:55:16瀏覽576|回應5|推薦0 | |
大約20年前我曾經「很無聊」的拿紙筆,在電視機前以畫正字的方式計算好幾台的談話性節目,在扣除廣告後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主持人與幾位來賓究竟講了幾次共同的口頭禪~ 印象中,從小到大沒聽過幾次『就像你說的』、『就像 × × × 所說的』這類對話時的用語,以這種接話的語法述說自己觀點,當年可能還真的不時興吧? 但自從談話性節目這三十年來盛行後,在每天、每個節目裡一定可以聽到這類句型N次。 「就像你說的」,本來是在對談中,因同意別人觀點,故引述其用語,以增強自己說話的力道;或是在語意中讓對方心生「被認同」之感,所以常接在別人講完話後使用,這原本無可厚非,也可算是口語表達的技巧之一。 但問題是引述者常常不能精確、完全的掌握到別人的本意,或是有意無意的擴大、延伸解釋,致使其他的人產生誤解;這種口頭禪的濫用,常形成引述者最好的卸責工具! 我在會議中常看到『就像你說的』、『就像 × × × 所說的』被濫用到無以復加的情形,可怕到與會者根本沒說過的話,或明顯的不是這個意思,竟然被在後面的發言者冠以『就像 × × × 說的』作為開場白,然後就恣意的發揮下去……。 所以,必要時我只好被迫即時更正——你錯了,我不是這麼說的! 排除濫用口頭禪者不談,實在不解講話就講話,為何需要先找別人的一兩句話來「墊底、認同、肯定、誇獎」一番,才能夠接續下面的談話?到底是虛假的禮貌或是對自己根本沒信心呢?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