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對自己的定義 - 環境
2017/12/17 08:23:43瀏覽508|回應0|推薦12

一個人學業完成之後,進入職場工作,以賺取生活或經驗工作,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然而在不是自己的文化國家裡,這個道理是不一定的。


過去我從事業務行銷工作,累積了許多這方面的工作經驗與知識,有趣的是卻不是很會行銷自己。

來到德國,我很順利地開始工作,在當時周遭的圈子裡,可能沒有像我這樣的例子,我去了華人教會一年多,多半是留學生,那時教會裡家庭並不多,更少有太太上班所以,通常在非工作領域的圈子裡,我很少談工作上的事情與內容。

 

早先在台灣知道有日本電視集關於中年失業的故事。那好像很遙遠,和我無關。工作了幾年之後,沒想到我也遇到公司裁員。

我,工作約有20年,去過20個國家,超過35個城市,在上個公司是個Professional Contributor,然後失業。

失業是重大事件吧,在這重視工作、勤奮努力的國家,失業者也代表沒有貢獻,或者也代表失敗者

成為一位失業者,讓我經歷許多事情,經歷一些人,也讓我學習了很多。

******  *****  *****  *****  
首先,我開始學習德國找工作的方式,學習讀懂徵人廣告,上過兩次專業求職訓練課程。

德國的徵人廣告內容有規定與規則,網上的廣告內容密密麻麻地印出來一頁至兩頁是很正常;而自傳是沒有公司有興趣讀;求職信也不似英美國家的形式。

德國的求職信必須呼應廣告的內容,而每個廣告內容都不相同,所以每次都要認真改寫求職信。

雖然找不到工作,但不知不覺中訓練了一些德文寫作能力;由於每次需查看徵人公司的資料,所以,無形中也增加了一些閱讀能力。


******  *****  *****  *****  

其次,我經歷到身邊的朋友或認識的人很關心我的失業,突然間她們都變得很強,講述她們的工作經驗與能力,並且強力地教導我如何找工作:

一位原本向我請教工作事情的人一下子變成激勵地督促我找工作,有將近半年多之久。而我知道失業的開始是學德語的機會,後來只好躲她遠遠的。

一位朋友,據她說她從來沒有工作過;在完成一個職業學習有了證照之後,找到工作。她也開始關心教導我該如何找工作,應該找甚麼工作。而有趣地是我是她後來幾年工作上問題的傾訴與諮商朋友。

 一位朋友能言善道,滔滔不絕,自信非凡,通曉所有事,無人比敵。

另一位久識的朋友,她在德國有最高級的文科翻譯學歷證照,即使我現在的口語能力都沒她的一半能力強有自信,可是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那時我有工作,從來我們沒談過工作的事。最近她有了個工作,突然對我有興趣,講述了她工作上的能力與展現,提出問題與給建議。

在華人教會不需要找工作的牧者問我: "為什麼要一直改寫履歷表求職信,是不是因為沒有自信?" 我猜想她心裡已經有一個判斷。她認為我應該要休息而她的牧師先生認為我應該要找工作,... 以此證明,沒錯吧,德國人是個重視工作的民族。 :-)


******  *****  *****  *****  

如果說,我在職場上學習最多的是最後那十年或七年的工作技巧;那麼最近幾年的失業則是我人生經歷成長豐富的時間。

其實有無工作,都是個人的事情。

工作原本是支撐生活的途徑,可是人們把它當作是對自己價值的定位。

因失業的緣故,在這幾年我上了很多課程,語言課、Soft Skills、專業課程。

學習原本是件很愉快的事,然而,因著周遭人的影響,使得這段期間也參雜著許多複雜的心情。

當我不警醒時,周遭人持續的言語行為對我造成困擾,我把目光焦點放在外面的環境上,使我的心裡有很多的起起伏伏: 時而堅定,時而懷疑,有時驕傲,有時失去自信,這樣的情緒一直在翻轉。我用世界的眼光來看自己,使自己隨波逐流,是我使外面的世界來影響自己,浪費生命光陰。

從現在起做一個決定,決定不看別人的眼光,決定自己不去中別人話語的箭。


******  *****  *****  ***** 


註: 在此文章只是講述個人事件,抒發個人心情,不代表所有在國外或其他華人的情況。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aniestella&aid=109545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