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評斷皮爾斯總統(14th任,1853-1857)說他:是個好人,唯不知其短。是虔誠教徒,好丈夫,體貼妻子,琴瑟和諧。一度是新罕布舍爾州最受歡迎的政治家,謙恭有禮,替人設想,平易近人,對政治運作嫻熟,富群眾魅力,英俊瀟灑。然而,他畏首畏尾,對國家大政內外大勢跟不上節拍。 數美國史上最差勁總統,他名列前茅。 皮爾斯來自北方,卻因扛不住壓力而屈從 Kansas–Nebraska 條款,結果原本支持他的北方民意,迅速流失。 他下台後南北徹底決裂,全面內戰開打。
美國史上,也有過一口不沾鍋,他叫皮爾斯(Franklin Pierce, 1804-1869)。是大文豪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的好朋友。
Philip B. Kunhardt and Peter W. Kunhardt reflected the views of many historians when they wrote in The American President that Pierce was "a good man who didnt understand his own shortcomings. He was genuinely religious, he loved his wife, and he reshaped himself so that he could adapt to her ways and show her true affection. He w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en in New Hampshire, polite and thoughtful, easy, and good at the political game, charming and fine and handsome. However, he has been criticized as timid and unable to cope with a changing America."
社論:真道理性真愛台灣 重新評價馬英九系列一》
錯失歷史機遇 耽誤兩岸和平
2016/12/18 下午 07:50:22 主筆室
人類歷史總是往文明的方向前行,從遠古以「零和」為互動,朝向「非零和」發展,逐漸走向「雙贏」的社會。以往勝利是評價政治人物的最高光環,經歷了兩次的世界大戰及無數內戰衝突以後,人類已經認清,和平才是最高的價值,和平創造者才應得到政治人物最榮耀的桂冠。
一般政客尋求短期的利益與功效,偉大的政治家則選擇創造制度,讓制度不隨他的離開而消逝,讓繼任者,不論是否為反對者,都不能或不想打破其建立的制度,繼續享受制度帶來的紅利。
偉大的政治家會給人民確定的方向,不會讓國家在大海中迷航,更不會用尊重人民的選擇作為不表態的藉口。平庸的政客只會隨民調起舞,不願挑戰社會迷惘的氛圍,也不敢堅定捍衛正確的信念。偉大的政治家永遠在引領社會的潮流,面對紛擾,不僅撥亂,更要反正。
馬英九結束了民進黨執政8年以來兩岸的低迷,開啟了經貿人員的大交流,簽署23項協議,曾經創造出兩岸關係的榮景,自有其歷史貢獻。
但從上述3個標準來看,其在任8年,沒有為台灣在兩岸關係中指引大方向,只是用「不統不獨、維持現狀」作為政策指導。「只經不政」讓兩岸無法透過政治對話,結束迄今仍然存在的政治分歧與敵對狀態,這也使得「維持現狀」成為「維持敵意現狀」同義詞。8年執政既沒有為兩岸創造和平,也沒有建立長治久安的和平制度,不僅錯失了歷史給他的8年黃金機會,也耽誤了8年兩岸的和平機遇,淪為只是一個為經貿利益服務的平庸政治人物。
馬英九離開職位還不到半年,留下來的兩岸政治遺產就已經隨風而逝。馬英九念茲在茲的「一中各表」,原本在他任內曾有75%的民意支持,但是依據國民黨自行做的民調,目前的支持度已經降到23%左右。其實,在他任內最後兩年,「只經不政」的苦果已經出現。「只經不政」的更清楚詮釋是:任由兩岸經貿關係在政治敵意的土壤中生長,兩岸列車在政治一輪鎖死、經貿一輪轉動下前進,勢必失衡。「太陽花運動」就是這種政策下的必然產物,而其結果是國民黨被打成「傾中賣台」。
這樣的指責當然不是事實,但是只要兩岸政治分歧不解、敵意不除,經貿利益永遠會被解釋成大陸的統戰工具、台灣的飲鴆止渴。「一中各表、不統不獨、只經不政、維持現狀」的結果並沒有給國民黨加分,也未能讓國民黨繼續維持執政,而是全面地挫敗,失去了政權。
民進黨的分離主義立場不可能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另一方面,民進黨也不希望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如此才能讓分離主義繼續穩定地建立在恐懼與對抗上。馬英九的「維持現狀」正好是民進黨所期望的「維持敵意現狀」。就這一點而言,馬英九迄今仍然渾然不知,他對國民黨、台灣、兩岸的傷害有多大,對民進黨的幫忙有多深。
歷史未來也會記載,兩岸關係最核心的認同問題,在馬英九8年執政期間不僅沒有趨同的趨勢,分歧反而不斷擴大。馬英九雖然自認為是「文化中國」的信奉者,但是「政治偏安」的認知,使他在歷史教科書問題上未能做到撥亂反正;他選擇出席烏山頭水庫日本殖民者八田與一的追思會,面對二二八事件反覆道歉,反映出他對於歷史問題缺少正視,而存在著某些鄉愿;在對大陸政治態度上刻意地與國民黨傳統立場的切割,也影響到台灣社會對兩岸關係的觀感。整體而言,馬英九雖然沒有將兩岸視為「一邊一國」,也沒有憲法上的分離主義傾向,但是他的行為卻是讓兩岸作為「異己關係」的性質愈來愈深。
未能創造和平,兩岸的政治敵意就無法化解;未能讓兩岸和平制度化,兩岸在軍事與外交上的對峙就不可能結束;未能拉近認同,兩岸的心靈距離就愈來愈遠。馬英九執政8年,沒有以和平為方向,缺少建立和平制度的智慧與勇氣,面對認同問題時的輕率無力,注定了馬英九在兩岸關係史上只是個平庸的政治人物,很快就會在時間的浪花中淹沒。
我們必須先客觀評價馬英九,才能在兩岸關係中重新出發,且為兩岸創造永久和平。
2014/12/09 13:30:39瀏覽1|回應0|推薦0
時論─全民總統 全面落空
2014年12月03日 04:10
熊玠
九合一選舉結果,按照選票計算顯示國民黨潰敗有餘,但從政治學的眼光來看,遽然斷定是民進黨、甚或是台灣人民的勝利,仍待商榷。原因是尚須審驗這是不是台灣民主制度的勝利。
政治學開宗明義說,一個健康民主制度的第一要件,是需要有「忠實」的反對黨存在。這裡所謂的「忠實」是指對人民福祉而言。民進黨雖是最大反對黨,但諸如在反對ECFA,反對服貿協議等問題上,沒有一處不是以拖垮台灣經濟來阻礙國民黨執政。結果台灣由亞洲四小龍之首淪為四小龍之外。
這個制度裡出現了一個堪稱「內賊」的勢力,處處不惜以損傷人民福祉來作黨爭的手段,謀取黨的利益。而國民黨的失誤,是它的領導階層不懂民主制度中「多數黨政治」的意義,因而造成自毀長城的後果。
國民黨領導階層未能理解民主制的多數決道理。這點表現在兩方面。第一,執政黨的主席要做全民總統,甚至不考慮自己黨人以及支持者的利益。得罪一批國民黨歷來軍公教鐵票。國民黨未能掌握多數決真諦的另一方面,表現在立法院。明明在立法院國民黨是多數。可是在程序上甚至在表決上處處將就反對黨,造成國民黨員和支持者的不滿。難怪有人說在立法院最大的反對黨是國民黨。
儘管國民黨是多數黨,但馬總統卻一心一意要做全民總統,甚至付出多數黨及其支持者利益於不顧的代價。於2008年上任時,對於陳水扁任內蓄意「去中國化」和「去蔣化」的諸多措舉,多少藍營支持者冀望馬總統能加以匡正,由於馬總統要做全民總統,所以推諉須全民表決方能作此撥亂反正之舉。
當然,馬總統為人寬厚。為了回應非藍營人士詬病,特意將國民黨中央黨部財產拋售,並將《中央日報》關閉。但這些自毀長城之舉,在沒有贏得綠營讚賞情況下,卻對自己藍營起了無限離間之作用。何況國民黨更少了一個為自己說話辯護的媒體。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決策不勝枚舉。
國民黨應徹底弄清政黨政治的多數決是什麼意思與如何作法。當然,多數決並非多數人獨裁;因多數決同時也是表示多數黨對其決策須負責任的政治。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執政黨的內閣不可以有非執政黨人參與其中。要不然,就成了要與別黨分擔責任的避責之舉。
另外,國民黨應該加強其對外自辯的話語權,應有自己的強勢宣傳機構來徹底論述與論辯。這樣才是成熟民主制度的開始。
(作者為紐約大學政治學系終身教授)
馬拉松訊問15小時 王丰看見馬英九5個悲哀
2017年11月30日 18:15 中時電子報 王家禕、中時 張孝義
台北地檢署偵辦三中弊案,前總統馬英九以被告身分傳喚,馬拉松訊問長達十五小時,步出偵查庭明顯疲憊。作家王丰從中,看見了馬英九的五個悲哀。
作家王丰說,關不關並不是馬英九的悲哀,他的深沉悲哀是揭示了在臺灣想當「全民總統」,兩邊討好,人人不得罪的人是笨蛋,而且下場會很衰。
王丰說,馬英九第一個悲哀是陷身官非,除了洪秀柱等少數人,鮮少有人情義相挺;第二個悲哀是明明有意做「全民總統」,但全民又有幾人肯為其護衛。
第三個悲哀是讓所有繼任者省悟,在臺灣不可能「全民總統」,「不統、不獨、不武」簡直是一場夢;第四個悲哀是在訊問十五小時後,那些「維權人士」卻對執政者侵害人權的囂張行徑視若無睹;第五個悲哀則是無論台上台下,目標不想樹敵,卻樹敵者眾,落得四顧茫茫沒有朋友的結局。
王丰表示,「馬英九不是惡人,但卻沒有堅定的同志常相左右,這恐怕才是他比被訊問十五小時更嚴酷的人生苦難。」
(中時電子報)
Dec 1, 2014 - 石之瑜: 为何马英九【無論如何賣力】表演反中都没用?
臺灣的地方選舉結果,國民黨大敗,敗到有亡黨之虞。黨內責怪馬英九,固然不無道理,卻不能不也看到與兩岸關係繫的大局勢、臺灣整體的衰敗、台灣年輕人因失去未來所生的怨懟,都息息相關。馬英九夾在親中與反中之間失去靈魂,衹是露出水麵的冰山一角。
多少年來,馬英九總是在關鍵時刻擺出反中的姿態,可是,社會整體反中,尤其是年輕人反中,需要一個象徵中國的代表人物來對付,馬英九就是這樣的代表,所以就算他三不五時賣力表現反中,他在台灣社會的心目中,衹能繼續代表中國,甚至在國際社會的眼光中,他也衹能代表中國,不再是個人姿態能扭轉。
馬英九的核心支持者不反中,所以看到馬英九反中很心痛,而馬英九為了證明自己是站在台灣本土的立場,因此定期性的要用政策,來區隔核心選民與自己的關係,導致核心選民離心離德。這就迫使他在選戰最後關頭,又回到核心選民訴求,結果不但不能有效催出選票,反而坐實了他作為反中勢力的對象,蠻合乎期望的。
馬英九擺脫中國不成功,當然涉及他該不該堅持反中的姿態。不過,這是他個人心理上的扭曲,多年下來,他在心智能力上,已經暫時失去擁抱中國大陸的可能性。他凡事衹能依賴華府的指導,別人不可能改變他。不過,更大的問題應該是,為什麽台灣社會愈來愈反中?尤其,年輕人為什麼麽幾乎全部反中?
難道年輕人不知道台灣的經濟發展,甚至他們個人未來的經濟前途,相當程度都是仰賴與大陸的關係繫,他們的同儕往大陸求學、求發展的,他們的長輩身在大陸為家計奔波的,比比皆是嗎?他們當然知道,就算嘴裏不承認,潛意識裏也必然感受到這樣的趨勢不可遏止。
難道年輕人不知道,大陸的年輕人比他們奮鬥向上,資質優秀,不但在國際上表現得處處超越台灣年輕人,就連到台灣來求學或工作的大陸年輕人,都處處超越台灣本身的衕學?他們當然知道,就算經常可以舉出各種大陸年輕人的誇張失態,予以恥笑,但潛意識裏也必然感受到這樣優劣難以逆轉。
他們都知道!可是,這不但不能改變台灣年輕人看待大陸的角度,反而更加強化他們反中的情緒。中國大陸的崛起以及無所不在,已經也是台灣年輕人無所不在的夢魘。假如台灣年輕人真的能有什麼今天他們常常戲稱的小確幸,也許還可以不在乎兩岸年輕人世界中的意志落差,但是他們沒有真的小確幸。
台灣年輕人所謂的小確幸,比如,有個喝咖啡的好角落、可以與朋友分享心情的面簿、在日本北海道或福岡浸淫一下東瀛風,這些不僅不能真的帶來確幸,恐怕適得其反製造更深層的焦慮。因為,這些小確幸幾乎都是靠著長輩恩寵而來。沒有長輩恩寵的,就連這一點都沒有,而有長輩恩寵的,生活在遲早將失去恩寵的陰影中。
台灣最優秀的年輕人當中,因為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也沒有機會,所以有一大部分都打算進入政府工作,他們每年都參加考試,磨損銳氣,而一旦中舉,竟是恭賀盈門。政府的薪水雖然不算高,但起碼有保障。可是,政府工作毫無創意,衹能讓人意志消沉。
能苦讀背誦的尚且如此,不能的怎麼辦呢?他們的前途何在呢?難道台灣年輕人衹能指望大陸?去大陸闖蕩的,並不是社會刻板印象中的秀異之士,一旦他們之中有人成功返台,格外令人嫉妒。自己比不上大陸,台灣比不上大陸,政治上又無對抗無力,這就是台灣年輕人對大陸的情感障礙。
年輕人不知道自己未來在哪裏裡,躲在毫無前景的虛假小確幸中,等待陰影的降臨。這時候,他們看到富家子弟揮霍無度,在上流社會呼風喚雨,或看到對岸那些充滿希望的年輕人,讓那些不論因為爲外商不信任大陸,而僥倖在外商謀得一席之地的得利者,或是多數彷徨懦弱的憤青,當然同樣沮喪萬分。於是,反中與反權貴兩種情緒,矛盾地結合在一起。
年輕人的無助,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無助,其解藥都在大陸,則大陸對台灣年輕人的意義,無非就是提醒了自己的不爭氣。要承認自己的不爭氣,又要接受台灣政治上對大陸的臣服,變成是心理上的同一件事情。馬英九不力圖擺脫大陸,竟還要大家接受大陸的優惠與照顧,台灣年輕人面對自己的總統如此無能,這又是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