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16 02:15:56瀏覽1501|回應2|推薦8 | |
主權之國際法觀點與國家認同之釋義 一般而言,主權指稱包括權威 (authority) 、合法 (legitimacy) 、至高 (supermacy) 、領域 (territoriality) 四個面向。而 Janic E. Thomson 認為,在國際關係層面,主權概念較偏重於承認 (recognition) 、國家 (state) 、權威 (authority) 、強制力 (coercion) 和領域 (territory) 等面向。她認為主權是其他國家所賦予政治實體的國家屬性,而基於主權原則,國家在非政治性議題,具有領域性管轄權威。 即言之,隨著現代國家主權的形成,從國際法的層面來看,主權係指涉國家的基本法律特質和國家屬性的特性。沿著威里斯特亞條約的形式,對國家主權的定義為「一個國家獨立於其他國家之外,且於法律上不受其他國家的滲透影響,以及國家對其領土和人民的政府權力的至高性和排他性的管轄權」。由以上的定義可以瞭解,在國際體系上,「主權」並不是單指國家內人民權力的總結合,而是在各國承認與共識之下的國際法範圍內,國家所享有的權力集合。基於在各國彼此承認與共識之下的國際法範圍,主權平等原則 (sovereign equality) 與不干涉原則 (non-intervention) 才可能成立。 換句話說,就國際法來看,如果國際空間無法擴大的話,基本上主權也是無法相對而存在的,除非台灣願意被邊緣化。 若僅就國際政治學理論觀點,單就主權存在與否之事實論述, 則有關國際法上之「主權」觀點,亦不盡然與台獨者言論相符 。因為即使台灣獨立,名為台灣國(即正名之說),同樣不見得能取得國際上之承認,也是與「主權」之概念全然抵觸的。 而對內政權之伸張,所代表的意義,則又不必然可作為拓展國際外交空間之基礎。若要 引用國家認同( identity )的觀點 ,從 理論角度也必須定義為:一群人由於分享了「共同的」歷史傳統、習俗規範以及無數的集體記憶,從而形成對某一「共同體」的歸屬感。 學者 Hall 則認為,「 認同」是一個單一、共享與集結共享的真理,人們共享了一個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價值,且反映了共同的歷史經驗及文化符碼,提供人們表現出來像一個民族、國家及永恆持續的意義架構。 基於上述國際法及認同理論之定義,得以目前國內能否形成 具體的 「國家認同」或共識,並達致擴展國際外交空間之目標上,在面對 700 多萬人 V.S.500 多萬人立場之齟齬,則誓必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也無怪乎階段性復談工作,要暫時擱置兩國間的爭議(存而不論也許是最好的方法),以試圖取得對等地位,才能進行了。 -------------------------------- 茲再以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也是討論國家認同最著名的學者之一 Bendict Anderson 《想像的共同體》作為本論之結語: Anderson 自始承認民族、民族性與民族主義都極難確定、極難分析,不過如果我們不要把民族主義想得太神秘,他倒是願意以人類學的精神,試著將民族界定為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 (an 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y) 。所謂「想像的政治共同體」,包含幾個重要的特徵。 首先,它是「想像的」 。因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其成員也不可能認識大部分的同胞、遇見他們、或甚至聽說過他們;然而在每個人的內心,卻有著大家共屬一體的想像」 (Anderson , 1991:6) 。換句話說,只要是範圍超過面對面接觸的人群聚合,基本上都具備「想像共同體」的特質。 第二,民族的想像有一定的疆域,它不可能無限制擴大到包括全人類。 第三個特徵,它是被想像成擁有主權的。 主權觀念在宗教改革之後才逐漸萌芽,表達了某些範圍有限的想像共同體追求政治自主的決心。它們對外排除教廷的影響,對內整合地方勢力的反抗,產生了一個具有主權條件的國家。 最後,民族的「共同體」特質還傳達了某種平等的同胞手足之情誼。 儘管每一個民族實際上永遠有內部的宰制與剝削,但是這些現實卻不至於妨礙民族被想像成一種平等的人群聚合 (1991:6-7) 。 Benedict Anderson 的《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民族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同時享有主權的共同體。」想像不代表虛幻或不好,只是強調這同胞的聯繫是想像的。基此,主權(對內統治及對外承認)乃必然涵括於想像的共同體(即國家認同)之概念中,不得偏廢其一。 眼前台灣的問題是:認同的內涵是什麼/或是何者?而主權寓於認同之內,則又當如何建構出認同? |
|
( 時事評論|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