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男性請注意自己的鳥事 陰莖癌
2011/11/18 00:00:51瀏覽72943|回應10|推薦371

你沒看錯,男性你那話兒也會長癌!那話兒長痣可別大意!一名68歲老先生陰莖長了一顆黑痣,他不以為意,但黑痣愈長愈大,還有些潰瘍,這時才很不好意思地去看醫師,卻被證實罹患陰莖癌。這名靦腆的老先生到醫院時,強調自己「潔身自愛」,沒和其它女人「黑白來」,但因這種不好意思的心態,老先生被發現罹癌時,小黑痣已擴大為50元硬幣大,須切掉4/5的命根子,才能保命。部分陰莖癌是以黑痣外型為表現,不過,良性痣不會變大、不會突起、也沒有分泌物,但惡性黑色素瘤,則會愈來愈大,甚至流出湯湯水水的分泌物。陰莖癌與睪丸癌不同,前者好發於老人,後者以年輕患者居多,由於「歐吉桑」大多靦腆,多數陰莖癌個案,總是一拖再拖,最後就醫時多保不了「命根子」。以這名68歲的老先生為例,他早就發現自己那話兒不對勁,先是長了一顆不痛不癢的黑痣,後來痣體愈變愈大,皮膚表面開始潰瘍、流出分泌物,但他卻以為得了「不名譽」的性病,不敢去看醫生。延遲就醫的結果,讓癌細胞隨著淋巴結擴散,到鼠蹊等部位;老先生變得精神不濟,拖著病體就醫,竟被證實罹患陰莖癌。由於黑色素癌侵犯陰莖範圍大,幾經考慮,醫師仍切掉老先生大部分陰莖,僅保留23公分,並配合免疫療法,盡可能壓抑擴散的癌細胞。或許是最重要的性徵被切掉了,老先生治療期間一直鬱鬱寡歡,後來不是被陰莖癌索命,而是在一次心肌梗塞意外中,離開人世。有一名四十多歲的科技業工程師看了醫生才知道要把包皮翻開來洗,陳年包皮垢的案例在網路也引起熱烈討論。在長期藏污納垢的狀況下,不僅會產生「包皮龜頭炎」等病症,嚴重一點的人甚至還會罹患要「砍掉重練」的陰莖癌。若陰莖出現不明黑痣、突起物或有潰瘍等情事,一定要快點就醫,陰莖癌若能於早期發現,多有不錯的預後。



陰莖及其他男性生殖器官癌症(maligancies of the penis and other male
genital organs)
,是共同屬於ICD-9疾病分類碼187的癌症。
除了陰莖,還包括:副睪丸(epididymis)、精索(spermatic
cord)
、輸精管(vas deferens)、陰囊(scrotum)、貯精囊(seminal vesicles)及睪丸鞘膜(tunica vaginalis of
the testis)
等之癌症。最常出現的癌症種類為原位鱗狀細胞癌(或稱鱗狀上皮癌)。患者通常於陰莖出現疣狀腫瘤,與俗稱「椰菜花」的性病疣病徵相似。但是絕大多數之病例,仍是陰莖癌,包括包皮、龜頭及陰莖幹之皮膚長出之上皮癌。



陰莖癌在美國只佔男性癌症不到1%根據衛生署統計,在台灣陰莖及其他外生殖器官之癌症年發生率,一向小於每十萬人1人。1980年至1993年衛生署共登記了618個病例,平均每年約出現50個新病例。好發年齡:60歲左右的男士最常見,40~50歲的男士也有發現。以民國1993年為例,該年全台灣新病例僅53人,因此是較少見的泌尿系統癌症。陰莖癌最常見的發生部位是包皮繫帶附近、陰莖頭冠狀溝、包皮內板及外尿道口邊緣,極少發生於陰莖體。在包皮過長者中,早期陰莖癌常在龜頭或包皮內板見到丘疹、濕疹、疣、小皰及潰瘍等表現,初時很小,爾後逐漸增大,雖經一般治療而不見好轉,有的呈乳頭狀生長或潰瘍經久不愈。90%為鱗狀上皮細胞癌。獸交過的男子罹患陰莖癌機率是一般人的2。針對巴西農村492名男子的研究發現,年齡18-80歲受訪者,包括陰莖癌患者和健康男性在內,35%曾獸交過。巴西各地醫學中心泌尿科醫師合作撰寫這份報告,研究12座城市16家泌尿科和腫瘤中心的看診男子,罹患陰莖癌的危險因素。除獸交外,還發現其它3個罹患陰莖癌的危險因素:吸菸、陰莖癌前病變,和包皮過長導致包莖。曾與動物性交的男子,罹患性傳染病機率也高。118名陰莖癌患者,45%有獸交經驗,健康男子只有32%曾獸交。曾獸交的男子,51%持續15年,21%超過5年。以成大醫院為例,自民國87年至97年間,共有21位陰莖癌患者,年齡介於2781歲,平均62歲,其中有8成的患者都是吸菸超過20年的老菸槍,患者的職業有一半為工人,可能與其工作環境較為悶熱潮濕多落塵有相關性。近兩年來的患者有一半是長年臥病在床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多由看護照顧及幫助衛生清潔,由於照護者多是女性,對於男性私密處的清潔常為了避嫌或是羞於照顧,往往延遲了早期發現的時機,這也成了陰莖癌診斷及治療的難處之一。



流行病學:陰莖癌之發生率隨著地理分佈之不同而不同。在非洲及某些南美地區,陰莖癌之發生率,可能高達所有癌症之10-20%。台灣地區絕大部分的陰莖癌,是發生在5079歲,又以6069歲佔最多。



研究顯示,與陰莖癌之發生最有關係的危險因子,是陰莖局部的不衛生所造成。幾乎沒有一出生就割包皮的人會得到陰莖癌。



有理論認為包皮垢smegma因為會造成包皮及龜頭的慢性發炎,而誘發癌性變化。包莖、包皮太緊而沒有接受手術、包皮不能向上翻起,或衛生習慣不良的人,尿液會滲入包皮中空隙,與皮脂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包皮垢。過度積存、長期不清理的包皮垢會化成堅硬塊狀,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



而包皮垢導致陰莖癌的成因包括:直接刺激龜頭誘發癌變;導致包皮與龜頭發炎,長期發炎之下造成龜頭組織細胞癌變;造成一個龜頭惡劣潮濕的環境,誘發陰莖癌癌前性病變,例如陰莖角、陰莖乳頭狀瘤、尖銳濕疣(又稱巨大尖型濕疣,Giant condyloma accuminata)、陰莖白斑(Leukoplakia)、增殖性陰莖紅斑症(又稱奎瑞氏紅皮增生症,Erythroplasia of Queyrat)、閉鎖性硬化龜頭炎(Balanitis
xerotica obliterans
)等,此類病變容易癌變陰莖癌,但比較罕見。也有人認為與子宮頸癌相關的人類乳突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與陰莖癌之發生也有關係。



發病機制與病理:某些癌前期病灶(preneoplastic
lesions)
,可能與陰莖癌之發生有關。
這些包括:(1)白斑(leukoplakia):在包皮或龜頭可見白色的斑塊,常見於糖尿病人之尿道口。(2)閉鎖性硬化龜頭炎(balanitis xerotica obliterans):也是常見於中年糖尿病人的尿道開口處之癌前期病變(3)巨大尖型濕疣(giant condyloma accuminata):由人類乳突狀瘤病毒所引起的病灶。



值得一提的是波文氏病(Bowens disease),它是一種扁平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的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通常表現在陰莖的皮膚上像個紅色有結痂 (encrustation)的小班塊。另有一種與侵犯性陰莖癌常同時存在的奎瑞氏紅皮增生症(erythroplasia of Queyrat)Mikhail氏曾報告高達1/3的此種病人,同時有陰莖癌存在。



陰莖之侵犯性癌以扁平細胞癌為主,發生的部位以龜頭最多,次之是包皮及陰莖主幹,外觀可像是乳突狀或潰瘍狀。



腫瘤分期:臨床上陰莖癌之分期較常用的是傑克森氏分期法 (Jacksons
staging system)



第一期:癌瘤僅侵犯至龜頭及包皮



第二期:癌瘤侵犯至陰莖主幹



第三期:可切除的腹股溝淋巴結轉移



第四期:癌瘤侵犯至陰莖幹之外,無法切除的腹股溝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



陰莖癌轉移部位多到:骨頭、肺臟、肝臟、淋巴結。



臨床表現:陰莖癌剛開始時,會表現成乳突狀或菜花狀(papillary or cauliflower shape)或表皮潰瘍狀(ulcerative or erosive),再逐漸侵犯至整個龜頭及陰莖主幹。



巴克氏筋膜(Bucks fascia)在陰莖中是一層天然屏障,可阻擋癌細胞向內侵犯至海棉體(corpus cavernosa)



陰莖癌最主要擴散的方式是經由淋巴系統,首先侵犯股淋巴結(femoral lymph nodes)及腹股溝淋巴結(inguinal lymph
nodes)
,再至骨盆腔內,前兩群是理學檢查可摸到的表淺淋巴結群。
由於在陰莖上有兩側淋巴系統之交流,所以淋巴結之腫大常是兩側性的。



若轉移至表淺淋巴結群,嚴重時常會造成皮膚壞死,局部感染,發惡臭及出血等併發症。陰莖癌很少在陰莖體或尿道口發生,可能因與包皮垢接觸較少有關,常見於冠狀溝附近,可見該處包皮垢刺激最多。陰莖癌極少侵犯尿道海綿體和膀胱。一般腫瘤若大於15cm,則常有轉移。扁平的腫瘤比乳頭狀的更易發生淋巴結轉移。腫瘤穿破白膜即可侵入海綿體,但不常見,多數在淋巴結轉移以後發生。



臨床症狀與表現: 臨床根據腫瘤外型,分為三型:乳頭型:初期常為丘疹、疣狀小結,逐漸增大成乳頭狀,外形不規則,灰白色,表面潰破覆蓋膿性分泌物,有惡臭。浸潤型:腫瘤多由濕疹或白斑發展而來。潰瘍型:腫瘤初長可為小潰瘍,或為浸潤型病變,中央潰瘍,境界明顯。在包莖者中早期陰莖癌可僅感包皮內有刺癢不適,或有燒灼、疼痛感覺,或在陰莖頭摸及腫塊。最常見的主訴,是病人陰莖上出現腫塊。



它可以像是一個大的菜花狀的硬腫瘤長在龜頭上,常常有潰瘍或紅腫處,但有時可能僅長成一個小的硬結節。



有時病人會有出血,疼痛,小便受刺激的感覺,或有惡臭的膿樣分泌物(purulent discharge)



若腫瘤長在包皮內,而包皮覆蓋在龜頭上,會因看不見而延誤治療時機。事實上15-50%的病人,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延遲就醫達一年之久。



實驗室及放射線學檢查:一般而言,實驗室的檢查很少有不正常的地方。若病人有很長的病程,或很嚴重的局部感染或出血,偶而可看見貧血或白血球增高的現象。



有趣的是有報告說高達1/5的病人,雖然沒有骨骼轉移,也可見到血鈣升高(hypercalcemia)的現象。



要檢查病人有無轉移,在放射線檢查方面,應該包括胸部X光片,骨盆腔及腹部電腦斷層攝影。



早期電腦斷層攝影尚不普及時,為了評估骨盆腔及後腹腔淋巴結腫大的程度,會使用淋巴管攝影(lymphangiography),從足背淋巴管注入顯影劑而作評估,但現在已很少用。



診斷:一般而言,陰莖癌之診斷並不困難。因腫瘤外露在陰莖上,且切片極為容易,因此病理組織學的診斷也易獲得。



但陰莖癌仍應與下列幾種疾病作鑑別診斷。



梅毒性下疳(syphilitic chancre):常呈現為陰莖上無痛性的潰瘍病灶,血清學檢查或墨影抹片(darkfield smear)可以幫助診斷。



Haemophilus ducreyi所造成的類下疳(chancroid),則會呈現較具疼痛性的潰瘍病灶,診斷方法可以用選擇性培養此種病原體來證實。



目前最常見需作鑑別診斷的疾病,則是尖形溼疣(condyloma acuminata),它看起來像一個或多個菜花叢,粉紅色或褐色的病灶,位於陰莖幹或龜頭上,大部分觸感較陰莖癌為軟。可作病理組織切片而分辨之。典型的陰莖癌病人,通過臨床檢查,診斷并不困難。但常因有包莖或未及時就醫,容易延誤診斷。如果在陰莖頭或包皮存在潰瘍或腫塊,經1014天抗生素治療無效,應懷疑陰莖癌。有些陰莖頭的腫塊或潰痛不能明確診斷時應行活體組織檢查。



陰莖癌可出現腹股溝淋巴結轉移,可摸到表淺淋巴結腫大,因淋巴結炎的發病率甚高,所以需通過活體組織檢查或淋巴造影術方能確定。轉移癌淋巴結往往堅硬、固定、無壓痛,在原發病灶已經切除或經過抗生素治療仍不縮小,位於大隱靜脈進入股靜脈上內側的淋巴結腫大,多數是陰莖癌轉移的部位,應引起重視。



治療:陰莖上的原始病灶應先作病理切片以確定診斷,後續治療則要依據病理結果,有無淋巴結及原始病灶的侵犯程度而定。若僅是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可以用保守性治療法,例如:5-fluorouracil
(5-FU)
之乳劑塗抹,或用電燒或雷射燒灼之,但要密切追蹤它的變化。



陰莖部份切除術:若是侵犯性陰莖癌,則處理原則是完整的切除,且應有足夠的安全邊緣 (safety margin)。若是在包皮上的小型病灶,可以直接作包皮環切術(circumcision)而保留陰莖的完整性。若病灶僅位於龜頭或陰莖遠端1/3,可以作陰莖部份切除術(partial penectomy),並保留至少2公分的安全邊緣,並將新尿道口之黏膜外翻縫至皮膚上,避免日後尿道口狹窄。部份陰莖切除術的目的是希望讓病人站著小便時,使尿柱指向前方,而不會滴在褲子上,此外還可能保有勃起及性交的功能。



全陰莖切除術:若原始病灶在近端陰莖幹上,則必需作全陰莖切除術(total penectomy)以求不會殘留腫瘤在陰莖殘端。



此時尿道口必需重建在會陰部,病人必需蹲著解小便,陰莖的性功能也就隨著喪失了。



局部淋巴結的處置:局部淋巴結的處置,與其他的癌症處理原則不大相同。因為超過一半以上的病人,其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是因為發炎反應造成的。因此病人若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必需在陰莖的原始病灶切除後,以廣效性抗生素治療46週。



若淋巴結在治療後消失,則大可不必作淋巴結之擴清術(lymph node dissection),因為其腫大是局部的感染及發炎反應而造成的。



但若淋巴結持續腫大,則必需認定為癌細胞已轉移至此,需作兩側腹股溝及腸骨淋巴結(iliac lymph node)之擴清術。



但若原始病灶為第二至第三期之腫瘤,有人建議就算摸不到淋巴結,也應作一小範圍的淋巴結取樣(sampling),以確定轉移之有無。



若病人本來沒有淋巴結腫大,原始病灶切除以後才長出,則要對腫大之淋巴結作淋巴結擴清術。



放射線治療:一般人對於以陰莖切除來治療陰莖癌,總是免不了會有各種程度的心理創傷(psychological trauma)。因此有許多嘗試保留陰莖功能的治療方式,包括放射線治療等。有一項大型研究發現,以手術切除陰莖或是放射線治療,來處理原發病灶(primary tumor),其治療結果並沒有不同。除了體外放射線照射,放射性銥-192金屬線植入(Iridium-192 wire implant),似乎可使所有治療的病人保持性功能,也是一種選擇。放射線治療也能用於解除症狀,例如:疼痛,出血或壓迫性症狀等。



化學治療:若腫瘤或局部淋巴結太大,可以先作全身性化學治療,待縮小至某程度後,再行切除手術。若腫瘤已漫延至全身,則可考慮作全身性化學治療,常用的化學藥物。



陰莖癌對化學治療的反應率(response rate)約在3050%之間,一般來說,很少見到長期的緩解(long-term remission)



有人主張如果陰莖癌祗侵犯包皮,則作包皮環切術即可,但其復發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由於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陰莖癌都屬鱗狀細胞癌,其對放射線治療的反應不好,因此除非是年青的病人,或病人極排斥手術,或病灶小且十分表淺,否則不應考慮.全身性或局部經動脈灌注化療也有成功治癒的病例.



陰莖癌的預後:陰莖癌的預後和其腫瘤侵犯的程度有很大的相關。若沒有淋巴結轉移,則5年存活率有65%90%。但若侵犯至淋巴結,則僅有3050%5年存活率。若已侵犯至腸骨淋巴結則更降至低於20%,若有其他器官或骨骼轉移,一般病人不會活過5年。



台大醫院從19761995年,共20年間,治療了97個陰莖癌之病例,其平均年齡為57.6±16.7歲。



其中88位經病理學確定,其中79人可追蹤其存活狀況,第一及第二期(早期)病人共57位,因陰莖癌死亡者僅有2人,存活期中位數尚未達到。



第三及第四期病人共22位,死亡有9人,存活期中位數為57月,與早期病人之存活期有明顯統計上之差異。



目前無精確病因及預防方法,但臨床發現,未割包皮或包皮過長者在性行為過程中,表皮易破皮流血,導致人類乳突病毒交互傳染



但是儘管男人的陰莖癌很少,可是女人的子宮頸癌則相當多。在台灣一年大約有6,000位子宮頸癌患者,發生率高達55 / 每年每10萬人,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而在性伴侶得子宮頸癌的男性身上,也發現有比較高的比例在陰莖上有人類乳突狀病毒造成的癌前病變,只是這些癌前病變在男性身上,終其一生只是停留在癌前病變,只有很少數會真的變成陰莖癌。



所以安全的性行為是很重要的。但是菜花是接觸就會造成傳染,所以,保險套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像保險套保護不到的地方甚至手,嘴,喉嚨都有可能會感染。



性行為會致癌嗎?



少數幾種癌症可能由一種會經由性接觸傳染給他人的病毒所造成。這些癌症並非性行為本身所造成的,而是病毒所引起的。這些癌症包括子宮頸、外陰、陰莖、口、喉、陰道或肛門的上皮細胞癌。還包括愛滋病患者所罹患的卡波西氏腫瘤(Kaposi sarcoma)以及其他癌症。多數得子宮頸癌的婦女有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的感染,這被公認為引起子宮頸癌的主因。此外HPV也是引起口、喉、肛門、陰莖、外陰、陰道等癌的原因。大多數感染這些病毒的人未曾罹患癌症。有些人可能因為年紀大、健康情況不佳、家族史或是曾經有其他致癌因子,例如吸煙的婦女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高於一般人。十八歲以前就有性行為的婦女,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也比較高。



癌症患者何時不該有性生活?



每位癌症患者都必須依個案去處理。然而,還是有些基本準則。對大多數癌症患者而言,性愛無害。不過對於接受手術的病人來說,手術後恢復期性交可能導致出血,或是手術部位過勞扭傷。親密的接觸可能也會使感染的機率增加。手術後到恢復性生活的時間因人而異,全繫於手術的類型以及患者復元的速度。不過醫生可以告訴您,何時再開始嘗試性行為比較安全。



有些癌症,例如膀胱癌,可能導致生殖部位或尿道出血。如果性交後出血的情況加重,應和醫生討論。停止性交數星期,直到不再出血為止,會是比較明智的作法。化療期間,裝有注射導管的患者有時會擔心性行為可能會妨礙到導管。只要注意不要摩擦到覆蓋的敷料,性行為就不致造成問題。接受癌症治療的患者通常會有一段時間,免疫系統的功能不是那麼好。放射治療以或化學治療,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這段時間,很容易感染各種疾病。詢問醫生該如何保護自己。大多數醫生認為,只要健康情況好到可以到公共場所,就可以恢復性生活。如果您因為免疫力差而住院,針對接吻、擁抱或性接觸,就更需要詢問醫師的意見。如果注意到伴侶的生殖器上有奇怪的傷口,或是不應有的液體或分泌物,做愛前應該要求對方解釋這些症狀的原因,您可以用保險套來減少自己得病的機會。

..................................

女性陰蒂也會得陰蒂癌,所以男女每天都要養成將陰莖包皮(陰蒂包皮)翻開清洗裏面污垢的習慣。女性更要養成要求另一半要行房前,一定要翻開陰莖包皮清洗包皮垢乾淨才能上床。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ov&aid=5845539

 回應文章

i~Rober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hank for the avluable information ^^
2012/07/18 09:02



婷(mayd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又上了一課 謝謝醫生
2011/11/22 20:24

感謝分享

又上了一課 謝謝醫生


Ying藏寶格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功德無量
2011/11/20 11:47

I will forward this article

to my family~

Thank you for 

taking care of us~


meow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Good information
2011/11/19 20:17

看了大作

立馬風火雷電般的進行突襲與體檢

謝謝醫生!

秋意深濃,您照顧眾人之餘更要好好照顧自己

敬祝: 闔家平安愉快!


巴代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阿彌陀佛
2011/11/19 12:22
看來得好好的注意,我當下事了!

我在~別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那話兒 像人一樣也會生癌?
2011/11/19 07:47
medov菩薩早

老更生一向80歲掛在嘴巴__死也是應該 死
想不到 看大作  那話兒  像人一樣也會生癌
記的有那麼米粒小  癢起來  搓揉它老弟  它還蠻享受"按摩樂"
看了趕緊去便所  拿放大鏡__照夭鏡照 看 沒妖精
死  沒關係  這話兒被包老哥"狗頭鍘"  鍘頭落木桶裡  死有餘羞
禍延子孫  他們怎麼回答:"你爸__爺爺什麼病死的?"
打從此刻起  把它"列管"  針孔伺候  隨時跟蹤作記 
給它白色恐怖  嚇死它......

宇心 ( 陽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good
2011/11/18 23:51

Thank you for all the good information. They were very helpful.

May


宇宙智慧 (神) 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 存在於你心, 也存在於我心.*** 宇宙 = 力量` 愛` 智慧` 能量` 氣` 光明` 自然` 大精神` 性靈 (Spirit)` 神...***宇宙吸引力法則***

阿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蝦米 !!!
2011/11/18 10:10
   偶 ... 趕快回家先把它 [ 弄大 ] 再檢查一下 ...

JKTsai 老鼠嫁女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唉喲!醫生. . . .怕怕. . .
2011/11/18 08:07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男性也該打?

2011/10/27【聯合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

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建議,男性也應注射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並建議11至12歲男童接種。國內婦產科醫師認為,男女接種疫苗,的確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但疫苗價格昂貴,對女性保護效果優於男性,是否應該普及,還待評估。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醫務長林陳立指出,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病毒機率達5成;北醫附醫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婦女只要有過性行為,平均每4人就有1人,可能感染HPV病毒。臨床所知2百多種HPV病毒中,約30至40種與生殖感染有關,超過15種可能引發癌病變。

劉偉民表示,美國研究發現,七成女性首次感染HPV病毒年齡約在15至24歲間,由於年輕女性免疫系統較單純,受到病毒攻擊,就可能發生病變,甚至演變成癌症,HPV疫苗建議施打族群多集中在年輕女性,同樣的建議也適用於年輕男性。

劉偉民指出,包括子宮頸癌、陰莖癌與菜花等性病,都與性行為感染HPV病毒有關,疫苗確能發揮保護效果。不過,林陳立指出,男性得陰莖癌等生殖器官癌症機率遠低女性,且婦女可能透過與男性性行為感染病毒,男性接種疫苗,「護她」效果大於「護己」。

HPV疫苗價格昂貴,國健局癌症防治組代理組長施伶宜表示,國內目前針對民國84年9月1日至民國87年8月31日出生低收入戶女性,與山地離島地區國一至國三女生全額補助,一般婦女仍需自費施打。

林陳立指出,由於HPV疫苗需打3劑,價格不便宜,需要上萬元,是否擴大男性接種,成本效益還需評估。

劉偉民提醒,單一性伴侶、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仍是防治HPV最有效方法。林陳立提醒女性,只要有過性行為,就應養成每年定期做抹片檢查習慣,以達全面防護。

全文網址: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男性也該打? - 醫藥新知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50661#ixzz1e0jFwPTf
Power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