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歷史的思辨
2016/02/19 23:56:49瀏覽373|回應1|推薦31

   感謝歷史科同仁的邀請,讓我和學生有幸聆聽台大歷史系呂世浩老師三小時的精彩演講,針對高中生的程度,呂老師多以舉例與類比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讓學生理解如何以思辨的方式學習歷史,加上抑揚頓挫的聲調與表情豐富的肢體,強大的感染力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正巧最近上到龍應台〈在迷宮中仰望星斗〉一文,探討政治人物為何需要具備文史哲的人文素養,就史學這一部分,我想呂老師應該帶給學生不少的啟發與反思。

   老師首先告訴同學,教育的目的乃是為了培養人才,能解決問題的就是人才,解決小問題是小人才,解決大問題是大人才,解決全世界的問題就是天下不可多得的人才。史學所要培養的人才,必須具有不侷限於目前的眼光,就像古代帝王皆須學習歷史,並且認為極有用處。現在學生覺得歷史無用,乃是肇因於工業革命後,分工的社會亟須能快速操作的工匠,以至於以背誦記憶的方式訓練學習。而古代社會要培養的是士人領袖,他們用思辨的方法學歷史,關心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以及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所以,並無沒有用的知識,只有沒有用的人。老師並引趙翼《廿二史劄記》中所言:「人情猶狃於故見,天意已另換新局」,來說明時代變遷之下,不僅網路科技的出現淘汰背誦式的教育,多年來從課本上習得的記憶,可以被數千元的平板電腦瞬間查詢取代,若人們仍以刻舟求劍的方式,罔顧時間的流動,繼續堅持之前的畫記,無非是離人才的境界愈來愈遠。

   身為高三老師,對於考試成為篩選人才而非培養人才的途徑亦感憂心,呂老師提到自己的學生時期也曾充滿困惑,直至高三才體悟到考試與讀書是兩件事,前者有其得分策略,後者是為了改變自己,若真正讀過書,就不會書還是書,你還是你,兩者之間必有交互作用。接著以呂祖謙之言:「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之禍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談歷史對人生的磨礪;更以左宗棠「讀書時,需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象?及自己處事接物時,又細心將古人比擬。」的提醒,進一步說明鑑史立身的道理。若以「孝」為例,扶蘇接父詔書而自殺是「愚孝」,然背後自有其長年來渴望父親青睞的情結;李世民擁兵逼父親退位又殘殺兄弟是為「不孝」,卻也因此日後格外重視名聲以求彌補;重耳面對父親的追殺選擇流亡,待日後時機成熟才返國繼位成為晉文公,或較接近孔子所言:「小杖則受,大杖則走」,以免受傷而陷父母於不義的「孝」。又如漢代趙岐《孟子》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其中第二項對照今日所謂的啃老族,怎不令人心生慨歎!

   演講一開始時,老師即說明今日所言皆是他的「覺得」,任何人的「覺得」都只能參考,因為那是來自於他的生活經驗,同學所能做的,是從中找出可以離開特定時空而依舊適用的普世價值,世上只有歷史的真實,沒有真實的歷史。因為多數同學皆未看過老師的線上課程,所以老師仍以張良與黃石公相遇橋上為例,談「忍」與「先」的思辨智慧,論述的過程唱作俱佳,不時提問引發懸念,並請同學設身處地加以回應,的確做到前述所說的掩卷自思、援史入心。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以孔林和始皇陵加以對比,來衡量成功與失敗的標準不在眼前,而在千秋之後。於是老師藉此告訴同學:不妨捫心自問,這輩子最想要的是什麼?自問之後只能自答,然後自證自知,自求自得,最後自作自受,總而言之,即是「觀自在」三字。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因為自知而知人,於是可以制人,而非制於人,這便是張良史事所強調出乎對方意料的絕對之「先」。至於原本欲毆老者的張良,居然願意為其長跪穿鞋,甚至連赴三次約,也無非是看出對方的不凡,同是高手等級之輩,既已決定要做,便要做得乾淨漂亮,所以既要忍,就得一忍到底,否則,一段佳話恐怕就淪為笑話,且做事必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也才不會留下後遺症,這便是這段歷史可以帶給我們的思辨與啟示。

   這個時代這個年紀的孩子,多半勇於批判與反抗,善於爭辯或指責,往往在課堂上討論某人某文時,也偶爾上演這種不以為然的評論橋段。但呂世浩老師說得好,讀書的心態在於你要挑沙或挑金。一盤沙金在前,只看見沙子挑揀沙子的人,便只擁有沙子,願意找出金子加以揀選的人,才能擁有價值不菲的黃金。人生,沒有無用的知識,就像任何事件都不會是孤立的,必有其脈絡可循。演講結束後的問答時間,老師提出他認為好學生須具備的條件:天賦、品德、毅力和運氣,尤其是毅力,所謂「君子立恆志,小人恆立志」,能夠堅持到底的意志,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很有趣的是,因為老師提到學歷史可以看出歷史時勢的必然發展,時有時局,勢有勢局,即時代所趨,是以審時度勢成為歷史人必備的重要能力,故有學生提問,請老師說說台灣今後的局勢發展。其實演講過程中,不時可以感受到老師借古喻今、憂民憂國的言外之意,而面對如此敏感的問題,老師巧妙地以聰明和智慧二者的差異加以回應:「聰明的人看到未來的發展,有智慧的人知道什麼該不該說。」現場忍不住又是一陣笑聲。

   演講結束時,老師特別語重心長地提醒同學:要多讀書、自我要求,不盲目相信他人所言,而能具體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辦。像是諸多網路言論,容易讓低俗和粗鄙找到合理正當的藉口,又如不少政論節目上的名嘴,這世上談是非的人很多,但能解決問題的人很少。老師整場演講一再強調學歷史的人最現實,最講求實例,而當學生問他:「身為一名老師或對外演講,真的能夠改變什麼嗎?」老師似乎是幽幽地嘆了口氣,然後很嚴肅地回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他所能做的只是盡自己的全力而已,至於成就與否,並不是他能掌控的。誠哉此言,對於許多默默付出實踐的人來說,想必都是心有戚戚焉啊!我們都走在歷史的路上,也正在創造歷史,但不管回首、佇足或向前,皆要以思辨的目光眺望遠方,然後才能看見自己、他者,與這個世界的方向……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47362645

 回應文章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謀事在人
2016/02/25 15:55

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信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