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30 13:04:41瀏覽625|回應0|推薦19 | |
經歷2016總統大選,政權更迭,身為教育工作者所關心的,無非是教育政策的長遠規劃與完整配套。考試不等於教育,輕鬆不等於學習,標準答案更不是唯一真理,在楊照新書《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中,他語重心長地表達對台灣教育的憂心,並以一名父親立場正視德國與台灣的教育現場,提出種種觀察與針砭。 置身第一線的教學場域,我經常處於憂喜參半的情緒:憂的是被大考綁架的教學趨勢,喜的是學生對於知識的好奇與回饋。兩種力量相互作用,常讓我在獨立思考與依循規則的模式中,既拉扯又平衡。學生對考試的焦慮,老師不能置之不理,關於學習的美好與可能性,更是教室裡不能或缺的潤澤與流動。楊照以自身成長的經驗,就一名非一般概念下的「好學生」,來反思受教過程的選擇,但我認為即便是公認的「好學生」,因為有能力想得更多更遠,反而更能感受到教育體制的綑綁與限制,他們之所以沒有逸出常軌,乃是基於求生的適應能力。當我在課堂上分享他國教育的方式時,學生或羨慕或疑惑或慨歎,但最後的結論往往是「但目前的升學考試就是這樣啊!」他們並不懵懂,只是無法略過。 其實升學考試不總是這樣。二十多年來歷經各種教育改革與實驗方案,在不同思潮衝擊下,先是多媒體融入教學,爾後PISA評量也好,學習共同體也罷,當然還有方興未艾的翻轉教學與學思達,各種研習與評鑑如一波波海浪席捲而來,有人順勢而行,有人敷衍了事,亦有人持續觀望,以不變應萬變。老師不動,教學現場就難以撼動。楊照以寫作者的立場,說明享受知識的前提,是讓故事成為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老師要能成為一個有魅力的說書人,讓聽故事的學生被撩撥,然後一步步走入學習之中。豐富的口語表達不是作秀,說故事的人要能深刻掌握內容並陶醉其中,那種發乎自然的感染力才能傳達給學生,而我們的老師是否對知識深具熱情?能不能面對同樣的教材、不同的學生找出殊異的方式?當學生已然成為網路世代,社會快速變遷,資訊氾濫到判讀困難的當下,我們如何帶領他們靜心選擇與解讀:無須死背,懂得篩選與組織,更重要的是習得繼續學習的能力,然後,清楚表達,不盲從,不沉默。 本書引法國評論家聖伯夫之言:「在每個活下來的成人身體裡,都有一個早逝的詩人。」詩人早逝,是因為在生活裡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氣。如何讓語文教育的詩意長存?讓體內的詩人繼續飲食?楊照以為國語課不僅是認字,更是人文化成的社會課,包括分辨新聞是非、認識資訊環境,如此才可自主對應現實社會,保有基本獨立判斷的空間。然而這牽涉到怎麼考?考什麼?我很贊同作者提到的:「真要學好一門知識,需要的是強烈的學習動機,而考試恰巧是抹煞學習動機最大的力量。」每每跟學生共同閱讀補充的文學作品,討論後大家都讚嘆不已,直呼感動,我於是詢問他們:「將這樣的作品放到課本裡,好不好?」居然一堆人都對我搖搖頭,七嘴八舌地說道:「過度的賞析會把文學的胃口搞壞」、「肢解成考題後會變得破碎無趣」、「放在補充教材或讓我們自學就好,別當正課來上」。擬訂教育政策的官員學者,能否聽聽學生的意見?如果一般人民至少可以四年作一次頭家,選出自己的總統或民意代表,這些長期任其擺佈、身不由己的年輕生命,要如何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這些內容非考不可嗎?而充斥於表裡不一、造假作秀的文化環境裡,成人的以身作則又給了學生怎樣的錯誤答案?世界不是沒有光,只是隧道太長了。 在學校上課,有進度表、定期考查,還有日常作業與評量;在很多家庭裡,有才藝課、安親班、練習卷和各種補習。楊照說「人生不該是一場贏在起跑點的比賽」,這個論點並不罕見,事實上,每人的跑道與終點不盡相同,只是我們給學生一樣的教材、答案與排名,看似追求正義,泯滅了獨特性的結果,卻造成極大的不公平。城鄉差距是一個變項,家庭資源是另一個變項,每個孩子不同的多元智能是更大的變項,如何以同樣的方式評估這些變動?這牽涉到考試的目的,國家需要的、肯定的是會考試的人嗎?這些以高分脫穎而出的人是未來需要的人才嗎?而提早起跑的假性天才,更不乏後來如方仲永般的泯然眾人矣啊!本書在「探索自我」的章節裡,認為「我們不只要抗拒『標準答案』,還要抗拒『天才兒童』,要抗拒『天才表演』,才能對小孩有真正的幫助。」因為無法忍受升學考試的重覆練習,所以他將國二的女兒送到德國求學,遠離既有的同儕、熟悉的環境,面對陌生的語言以及上課方式,很艱難很心疼,可是這個十五歲的小女孩說:「在一種新的、不熟悉的語言環境裡上課,很辛苦,但至少,我這一年還可以有生活。」人生的學習其實無所不在。 此書談的既是臺灣教育的缺與盲,除了批判之外,更具體論及勇敢創新、相信閱讀與發展專業。青春不該只有考試,學歷不能代表一切,高等教育的思維必須更開闊多元,鼓勵學生探索自我,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讓我感受深刻的,是關於培養自學能力、幫助學習落後者的立論,這也是近年來大家關注的焦點,教室風景的主體由老師換成學生,無非也是希望藉由參與,讓學生找回學習的成就與動力,而非只是被動等待老師的灌輸。以我這兩年的課堂教學,大量的思考與表達,學生剛開始會覺得困難與疲累,但在不斷磨合、調整與適當的引導策略下,他們漸漸能體會學習的樂趣與深刻,甚至連結自身生命經驗,讓知識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或是回歸教育原點的一種路徑,詩無達詁,教亦多術,楊照也將媒體列入教育的一環,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之外,社會教育當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有什麼樣的未來,我們監督政治人物,也應該關注教育改革,《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不僅批判教育現場的缺失與盲點,更提出孩子為什麼要上學、應該學什麼的大哉問。 |
|
( 創作|散文 ) |